研究心理

2024-10-25

研究心理(共12篇)

研究心理 篇1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对幸福感的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 幸福感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是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 即主要是指个人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心理幸福感则从另一个侧面界定和诠释幸福感, 它不仅仅注重人们的情感体验, 更注重人们的自我发展和成长。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多, 而对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心理幸福感的界定

心理幸福感是建立在Aristotle提出的幸福论或自我实现论的基础上的, 认为幸福是人的自我实现。对于心理幸福感的具体界定, 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共识,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出发, 分别建构了自己的理论。Ryff对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各种关键因素进行了综合, 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一个多维模型, 这个模型包括六个维度, 分别是自我接受、同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主性、生活目标、个人成长, 这六个方面从理论上和操作上定义了心理幸福感。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是另一个将幸福主义或自我实现概念当作幸福感的核心定义, 以及试图解决什么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如何实现的理论。总而言之, 心理幸福感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 都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从人的发展角度理解和诠释幸福。

二心理幸福感理论

1. Waterman的“个人展现”

Waterman认为, 快乐是享乐主义的定义, 而幸福感则涉及人们与真实的自我协调一致。他认为幸福有两种, 一种是尽情享乐的幸福, 是指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或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另一种是个人表现的幸福, 是指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活动中时, 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自我得以表现, 进而有助于达成自我实现的体验, 是实现自我的愉悦。

2. Ryff的六维度模型

Ryff等人认为幸福感不仅是保持愉悦, 更重要的是追求真正潜能的实现。通过总结各种心理学理论, 他们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Ryff认为, 在这六个维度中, 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对于人的健康而言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其次是对自我的尊重和掌握。

3. 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一方面包括自我实现, 另一方面试图指明自我实现的意义及途径。Deci认为, 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 它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 并且使人们能够灵活地适应社会环境。自我决定理论是通往人类动机和人格的途径, 它重视人类的内部资源对于人格发展和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因此, 它研究的是人的内在成长趋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心理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这三种基本需要被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是幸福感的三个基本因素, 它们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最低要求, 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必须提供给人们以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心理幸福感测评工具

国外学者的测评工具有Ryff和Keyes等人的心理幸福感量表, Ryff等人根据他们提出的六维度模型提供了心理幸福感的多维度的测量方法, 该量表包括自我接受、人格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把握和独立自主六个维度。这个量表是目前国外测量心理幸福感最常用的量表。Waterman根据其关于幸福感的理论, 编制了个人表现行为问卷 (The Personally Expressive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 PEAQ) , 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快乐和个人表现之间的相关。其他一些研究者, 如Barry等人强调自主或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式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的决定因素, 建议在研究中综合这些指标;Wilson强调社会的支持网络的重要性, Ants等人强调自尊和自我观念的重要性。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测评指标,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 而仍在进一步的完善中。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苗元江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中的心理幸福感分问卷是针对大学生的问卷, 信效度较好, 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邢占军在Ryff心理幸福感的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心理幸福感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达0.94, 信度效标效度尚可, 有在我国进一步使用的价值。周淑慧在其硕士论文中, 针对高中生的特点编制了高中生心理幸福感问卷, 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都较好, 可以作为反映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的指标。

四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 人口学变量

在人口学变量上, 有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因素的研究。在年龄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中发现, 不同年龄的心理幸福感有一定的差异。Ryff等人将年龄段划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 研究结果表明, 中年人在生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人, 而在自主性上高于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较青年人评价自己更有环境控制力;而在个人成长方面, 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人。国内学者许淑莲等人的研究, 以中国的城市居民为样本, 将年龄段划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和老老年组。研究结果表明, 自主性方面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环境控制方面中年组和老年组均高于老老年组;个人成长方面各较年轻组均高于年老组, 除中年组高于老年组尚不够显著, 其余均显著;人际关系和生活目标方面, 较年轻三组均高于老老年组;自我接受方面, 中年组和老年组均高于青年组。

在性别因素上, Ryff等人发现, 女性“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 在其他维度上, 两性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邢占军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男性在自主性、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和自我接受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性, 环境掌握的得分没有性别差异,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方面, 女性稍高于男性。而崔春华等人以师范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 女性在总量表及环境控制、人际关系、生活目标、个人成长方面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性。周淑慧自编了高中生心理幸福感问卷, 测量了高中生的心理幸福感, 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心理幸福感总水平、利他行为、个人成长、环境把握、健康关注层面均显著高于男生。

2. 人格因素

Schmutte等人对五大人格因素和六维度的心理幸福感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质 (N) 、外向性 (E) 和尽责性 (C) 对于多维度的心理幸福感是最为有力和持久的预测因素。神经质性与自我接纳和环境控制有很强的负相关, 与生活目标、个人成长和自主性也有一定的相关;外向性与自我接纳、个人成长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之间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尽责性与自我接纳、环境控制和生活目标有中等程度的相关。高淑燕等人研究了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结果表明人格是预测心理幸福感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 在五大人格因素问卷中, 严谨性与自我接受、生活目的、情境把握具有显著负相关, 外倾性与自我接受、良好关系、情境把握具有显著正相关, 宜人性除个人成长外, 与其他五个维度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宜人性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幸福感。

3. 社会支持等其他相关因素

崔春华等人对师范大学生的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心理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 内在控制性强的个体心理幸福感高于外在控制性个体。王艳芝探讨幼儿教师领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安全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安全感与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性相关, 当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生存质量满意度得到提高以后, 心理幸福感相应也会得到改善。李春晖等人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他们研究“非典”前后大学生主观上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并且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越高越充分, 那么他们的心理幸福感就越高、强。

吴双磊研究了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完美主义倾向中的难以放松倾向、关注自我倾向和高标准倾向三个维度是心理幸福感的有效预测指标。此外, 还有比较重要的是情感因素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Butzel等人发现有情感暴露倾向的人会有较高的幸福感回报, 从而证实了情感和谐对幸福感非常重要。

五研究趋势及其展望

1. 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关于心理幸福感的概念的界定和实证研究, 绝大部分是基于西方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理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 但是在我国文化的背景下, 中国人幸福感的具体维度和结构未必与西方相一致, 我国学者虽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但是研究的框架基本还是按照西方的理论框架进行。因此, 关于我国的心理幸福感研究, 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检验。

2. 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

近年来, 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整合, 为更加全面地认识人们的幸福感提供了新的平台。Ryff等人的一系列研究表明, 虽然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一点细微的不同, 但是心理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两种幸福感整合的同时, 其内部的作用机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在主观幸福感测量中对生活满意的整体评价, 需要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认知, 其中就有心理幸福感的各个方面。因此, 有研究者提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 心理幸福感的评价是总体生活满意感评价的前提。国内学者金玲玲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两种研究取向是相互独立但是又有部分重合的关系。从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确实是有联系, 但是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究竟如何, 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因此, 以两者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 是心理幸福感研究的一个新方面。

3. 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对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 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社会支持、乐观的心理品质、情感因素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幸福感。在这些因素中, 有的是不变因素, 有的是可变因素,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如何提高幸福指数呢?从理论出发, 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出发, 试着改变可变因素, 也许能提高心理幸福感。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推理,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 到目前为止, 理论研究很丰富, 而关于与实践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甚少,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心理幸福感。

4. 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人们总是在寻找自己的幸福, 那么寻找幸福的法则是什么呢?对于心理幸福感而言, 我们试图寻找影响心理幸福感的相关因素, 然后做出总结, 找到心理幸福感的法则。然而, 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 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 因此, 今后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挖掘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丰富幸福法则。幸福本来就是一个多角度的概念, 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很多方面, 这需要研究者开阔思路更为全面地诠释和理解心理幸福感。

摘要: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 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 心理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本文从心理幸福感的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测评工具、相关研究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展望等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以期为心理幸福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人口学变量,人格变量,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崔春华、李春晖、杨海荣等.958名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幸福感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4) :359~361

[2]高淑燕、孙继民.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S4) :63~67

[3]金玲玲.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7

[4]李春晖、王欣、任新社等.非典前与非典时期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状况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4) :262~264

[5]王艳芝、王欣、李彦牛.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幼儿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4) :29~31

[6]吴双磊.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及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 2007

[7]邢占军、黄立清.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3) :231~233

[8]许淑莲、吴志平、吴振云等.成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年龄差异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3) :167~171

[9]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 :134~139

[10]张峰.幸福的自我实现与超越——心理幸福感之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89~90

[11]周淑慧.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研究心理 篇2

甲:哎哟,这不小柴吗,你好,你好。

乙:你好,你好,最近忙啥哩? 见你露头。甲:你逮耗子哪!我呀,最近在搞一个科学研究。

乙:奥!是研究啥家伙,能不能在这跟大家喷喷?

甲:这位怎么这味儿,在这喷!这没外人吧?

乙:来的都是客,这没外人,都是自己人。

甲:你别误会,我这项研究成果正准备申报瑞士洛桑诺贝尔奖,我怕外人听见,赶明抢先给申报了。

乙:奥,明白明白,放心吧,都是咱自己人。-http:///

甲:这儿真没有外人?那我可说了。

乙:说吧。

甲:我经过认真的研究,我发现哪---你保证没有外人。

乙:嗨,瞧这劲费的,没外人,说吧。

甲:我经过认真的研究,我发现---这真没外人?

乙:你给这花椒人哩不是,走走走,见过你这样的,走,在我面前消失,别让我再看见你。

甲:(面对观众)你看这人爱着急不是,火气大,容易得病,这病一发现就是晚期。

乙:说什么哪?说什么哪?

甲:我说你这人爱着急不是,火气大,容易得病,这病一发现就是晚期。

乙:你才有病哪!

甲:不要生气,给你开个玩笑,我郑重自我介绍一下,我心理学家,人称送绰号大明白。

乙:白花椒人了,两天不见,啥时候成心理学家了,还,还大明白。(对观众)大伙看看这象明白人吗?

甲:我跟这人说不清楚,(对观众)我给自己人说,我最近呀,有一个重大发现:如果有人骂你有病,一般情况下最想回答的是:你才有病哪!

乙:啊(笑),就发现这个。

甲:你吃错药了,这很搞笑吗?

乙:(笑),就这个发现还准备申报诺贝尔奖,顶多给你二两山西粮票。

甲: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我来问你,有人骂你有病,你回答:你才有病哪,你说说为什么一般人都这样回答?

乙:这个,还真不知道。

甲:不知道,我告诉你,我心理学家,大明白,我不但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还告诉你骂你有病的“病”字指的是那一种病。

乙:这我知道,这个“病”字指的是神经病或者叫精神病。

甲:算你蒙对了,但是为什么是这种病而不是非典霍乱禽流感、肚疼拉稀心脏病呢?

乙:这,这好象一句话说不清楚。

甲:所以我才进行研究嘛。根据我的秘书提供的资料。

乙:奥,就研究这个,还给配个秘书。

甲:其实就是电脑。说秘书不是好听嘛,据秘书提供的资料显示有相当多的人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乙:你别吓唬人,相当多是多少?

甲:多少?反正都去你们家,你们家也盛不下。告诉你,这个比例大概是10-

51乙:哇!

甲:你踩着狗尾巴了。

乙:不是,这个比例太高了,吓我一跳,哎,你先看看我,有没有问题?

甲:你!拿来?

乙:啥?

甲:你没去过医院看过病,手拿来我给你号号脉。

乙:这玩意儿新鲜啊,看心理疾病还号脉。

甲:甭废话,拿来。

乙:(伸出右手)。

甲:(闭目诊断)。

乙:有没有问题?

甲:(嘶,自言自语,不能啊)气血两虚,月经失调。

乙:去,你看清楚了,我是男的!

甲:奥,你是男的,我这么大眼看不见吗?可是你给我的是左手还是右手?

乙:右手呀。

甲:这不结了,男左女右你懂不懂。

乙:奥,搞了半天还怪我了。中中,你受累再看看我左手。

甲:看左手干吗?

乙:看我有没有问题呀?

甲:这样吧,咱们今天换个方式,我们在这把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表演一下,你自动对号入座,看看你得的是那一种病。

乙:别老病的病的,我怎么听着别扭。

甲:(与乙握手)你好,你好。

乙:(对观众)这就开始了。

甲:最近怎么没见着你,忙什么呢?

乙:我呀,我被评为先进了,领导安排我进修去了。

甲:呸。凭啥他是先进,我干的也不错。(对观众)

乙:我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天天早来晚走,乐于奉献。

甲:我,我工作稀里糊涂,成绩马马乎乎,天天晚来早走,也有功劳。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熬劳没有熬劳,也,也有疲劳啊,凭什么好事都他一人占了。

乙:疲劳也算哪!这是啥人哪!

甲:哎,刚才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心理疾病,这种人嫉贤妒能,无原则的攀比,见什么比什么,逮谁跟谁比,属于病的不轻的人。

乙:要是一个单位多几号这样的人,那啥事不搅黄了才怪。

甲:这很正常,类似的心理疾病还有很多,有一个顺口溜:“事业进入迷茫期,工作进入转型期,夫妻进入凉拌期,孩子进入叛逆期,心灵进入

困惑期”,就准确地反映了现代人面临的一些压力和问题,而这些压力和问题,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乙:都有啥心理疾病哪?

甲:我给你学学。(烦躁不安)嘟嘟┅

乙:哎这什么声音?

甲:电话声。(接电话):喂,喂,找谁,找我,我不在。

乙:哎,哎,你不在这嘛,你这是什么态度,有话好好说嘛。

甲:

这种人是标准的焦虑烦躁型的毛病。见什么烦什么,干什么烦什么。你再看这种人(抬头看天)。

乙:这老几弄啥哩?

甲:哎,你说这天它会不会掉下来?

乙:不会,从春秋战国那时候起就没掉下来过,你这是杞人忧天。

甲:哎,你说昨天我在厕所碰见一个朋友,我问他你吃了吗?他不理我,是不是对我什么有意见?

乙:厕所是说这话的地方吗?要是我我也不理你。哎,你这人都瞎琢磨些什么哪。

甲:这种人是标准的多思多虑症。过分地关注一些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小事,活的太累。

乙:就是吗,整天想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也不怕长头皮屑。

甲:根据我的秘书提供的资料。

乙:嚯,这秘书又来了。

甲:秘书说: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象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万

一、假如你得了心理疾病。

乙:那怎么办哪?

甲:你千万记着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内找我。

乙:你?

甲:不错,我,心理学家,大明白。

乙:奥,你给治疗。

甲:我给领精神医院去。

研究心理 篇3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学科,致力于用户使用与用户体验的完美结合,用户能否舒适、安全、简易、有效的使用产品与我们人类的认知心理与审美心理有着必然的联系。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认知心理与使用心理,亦是交互设计产品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简要探讨了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的联系。

关键词:交互设计;认知心理;审美心理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990年被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之一比尔.莫格里奇命名。发展至今,交互设计逐渐从一门狭窄、专门化的学科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几乎每个大的软件企业和设计企业都有专门从事交互设计的人员甚至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大学也开始设置交互设计方面的学位和研究机构,交互设计开始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交互设计强调的是用户与产品系统的交互行为、支持行为的功能和技术以及交互双方的信息表达方式和情感等,是直接影响产品最终用户的设计。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双重需求——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递进,这也证明了影响用户使用需求的认知心理与影响人们审美需求的审美心理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感知的引导性

人类的感知依靠感官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耳朵对于声音的感知等,外界信息对人感官的生理刺激信号会传递给大脑,使人的大脑形成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这种感知既包括对事物形状、布局、尺寸、颜色等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同时也包含了对事物形象的审美体会,比如形象中的意味、境界等因素的体会。在交互活动中,感知是人的审美认识的原初性体验,指的是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物我交流,在物我相互投射、相互作用的互动中形成的对交互艺术美的感性认识。审美感知作为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这一审美过程仅仅是初步和简单的感知,但是却具有一种引导能力。因为审美感知在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联系,对审美客体的个别属性认知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内在心理世界与外在审美客体互动的过程中构成的对事物的整体性反映。感知的引导能力体现在人的感觉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图式”上,那些与“心理图式”有差异但又不是完全生疏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感知的敏感。比如IBM笔记本thinkpad键盘上的小红点,在黑色的外观衬托之下,这一小红点极其耀眼,无疑会引起人的极大兴趣,这时候感知会引导我们去用手触摸,发现那个小红点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鼠标控制器。此外,感知的引导性还跟参与者的兴趣与人生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比如对军事和枪械感兴趣的人喜欢玩射击类游戏或者军事战略游戏,通过玩与自身兴趣或人生经历相关的游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因此,感知的引导性是交互审美活动的第一步,也是交互产品吸引用户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还强调感知在人类认知事物的行为上的重要性。这主要表现为通过参与者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参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了一种有机联系,审美客体本身会反馈说明自身的功能用途,这也称之为交互产品的功能可见性或可承担性。可承担性是环境会直接影响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可以通过感知知道环境至于它的各种行为可能。例如倒茶,假如是使用一个有提柄的茶壶,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会自然的以单手的四指和拇指环绕提柄的方式去倒茶,而不会是其它方式,这是缘于茶壶本身设计样式与人类手的大小、人的感知和生活经验存在着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当审美客体能够契合人们感知的“心理图示”的时候,人们就可以运用感知的引导性得知审美客体的使用功能。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交互产品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和研究用户感知的心理图示,并运用合理的设计方式与用户感知的心理图示相匹配,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用户与产品的交互。

二、想象的构成性

在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感知对审美客体的原初性体验虽然迈出了审美体验的第一步,也会产生审美愉悦感,但是这一审美过程仅仅是初步和简单的感知,审美的感知阶段并不等同于审美活动的全部。主体的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构成完全的审美活动所不可或缺的。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人脑将记忆中的所听所见重新进行组合、加工和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特殊的、高级的思维过程,甚至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交互活动的审美想象以两种形式体现出来: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指主体在交互活动中,根据自己或者别人的描述或者知觉形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西蒙的作品《颤动的精美机械》,主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从下拉式菜单中选择文字选项,对作品进行重组,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画面。主体的这种根据已有的图像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进行重组、解构和加工的思维过程就体现了审美的再造性想象。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设计也不断前行,各类交互软件、交互界面、互动媒体的不断升级与发展使得网络上不断出现对传统文化的解构,蒙娜丽莎被加上了胡须,传统音乐改造成了摇滚,严肃的历史大片被喜剧化,这种对古典绘画、民族音乐、传统电影的解构正反映了人们再造性想象的丰富和活力,让艺术不再是“博物馆艺术”而是可以真正融入大众生活的平民艺术。而创造性想象指的是主体在交互活动中不根据现成的描述或者知觉形象,在大脑中独立地创造全新形象的思维和心理过程。当然,交互设计中的创造性想象也并非空穴来风,胡思乱想,仍然需要在遵循产品的交互原则的前提下,发挥创造性思维。比如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3DSMAX,使用者可以利用软件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力,创造出像电影《阿凡达》那样的动画角色和绚烂无比的虚幻场景,也可以制作各种影视特效震撼观众的眼球。不管是制作那种效果都需要按照3DSMAX这款软件的运行法则来进行,否则,再好的想象也只能存在于人的大脑而无法实现。

三、理性的归整

在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中,审美感知迈出了审美体验的第一步,而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则具有催化剂和强化剂的双重作用,它促进了交互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境的呈现。而在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境的呈现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审美理性的调谐,审美理性活动是审美感知的升华,渗透于审美想象之中。审美对象的成型和审美情景的呈现,亦不意味着审美活动的终结,审美活动应当为审美主体带来更高层次的人生体验,这就需要通过审美理性将审美主体带入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层面——意境、气韵乃至对“道”的体悟。审美理性让用户在意境与真实存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挑起人们想象的冲动,扩大人们创新思维的空间,帮助人们理性思维的分析与整合,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与开拓意识。

交互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审美交流过程,在物我交流过程中使得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一种有机联系,因而交互活动有其自身展开规则,不会被主体任意操纵。优秀的交互设计产品能够同时满足用户的双重需求——使用需求与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之间相互联系,彼此递进。主体如果在背离了交互产品的使用规则的情况下进行审美想象活动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主体运用理性,把握交互活动的展开规则从而调谐审美想象的发挥与创造活动。比如我们在运用一款新的软件时,首先要理性的学习软件的使用规则,然后才能在把握软件的使用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审美想象的发挥与创造活动。

为了让交互设计产品能够更好的提升用户审美情感体验并且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简易的使用。设计师应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掌握和正确判断用户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发挥理性在其中的调谐作用,真正做到交互设计产品让用户满意。

【参考文献】

[1]李世国.体验与挑战产品交互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美)Dan Saffer(著),陈军亮,陈媛嫄,李敏(译).交互设计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美)唐纳德.诺曼(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王建疆.審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李四达.交互设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雷礼锡.艺术美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研究心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5月—11月收治急诊患者208例, 其中男120例, 女88例, 年龄16岁~72岁, 平均年龄45岁。病因分类:创伤82例, 一氧化碳中毒10例, 酗酒打架斗殴51例, 急腹症49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 其他13例。

1.2 方法

急诊科高年资护士通过临床观察, 根据患者的语言和行为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1) 急躁易怒型:典型表现为情绪过于激动, 对医护人员大声吵闹, 极易激怒, 难以自我控制, 毫无理由地发泄。此型以创伤、打架、斗殴者多见。 (2) 焦虑恐惧型:典型表现为情绪过度紧张, 言语慌乱, 全身发抖, 迫切要求尽快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此型以慢性病急性发作和急腹症患者多见。 (3) 悲观绝望型:典型表现为沉默少言, 表情淡默, 情绪低落, 对周围的刺激无反应。此型以服药自杀和自然灾害受害者, 以及慢性病加剧及癌症晚期的患者多见。

2 心理特点分析

2.1 急躁易怒

此类心理多发生于创伤、打架、斗殴等患者, 以年轻人多见。患者对当时受到的创伤以及带来的痛苦难以接受, 承受能力下降, 急于想解除痛苦, 获得有效的救治, 对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表现得极不耐烦, 不合作;还有些患者无法理性思考, 对正常的收费或医疗程序感到烦躁, 认为费用高、手续多, 因此情绪激动, 易躁, 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2.2 焦虑恐惧心理

多是患者对医疗环境的陌生及疾病的痛苦所致。患者的身心痛苦导致睡眠障碍, 对疾病现状和发展程度的担心, 常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多见于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和急腹症患者, 创伤多数是遭受天灾人祸、对创伤所致的疼痛、伤残缺乏思想准备, 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 表现为恐惧、紧张过度;急腹症患者发病急、疼痛剧烈, 由此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心理, 迫切要求止痛。

2.3 悲观绝望

最多见于服药自杀的患者和部分自然灾害受害者, 以中青年女性多见。这类患者常表现为表情淡漠、情绪极度低落、沉默寡言, 对周围刺激无反应, 不愿别人打扰;对医护人员的询问不予理睬, 抵制正常的救治措施, 如拒绝输液、留置胃管, 拔输液管等。其次是一些慢性病疾病加剧如尿毒症及癌症晚期的患者, 由于知道此类疾病治愈希望渺茫, 心理长期处于深度抑郁状态, 病痛的折磨、疾病的反复发作以及家庭严重的经济负担等, 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往往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出现了绝望心理[1]。

2.4 孤独心理

由于其发病突然, 患者家属不能及时到达医院, 在抢救室、监护室无家属陪侍, 因而产生隔离感和孤独感。

3 护理对策

不同类型的患者具有非常明显的心理特点, 因此, 护理人员要根据急诊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策略, 建立起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 形成良好的氛围。在护患接触的短时间里, 护士可观察病情, 同时了解其心理状态, 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 消除不良情绪, 以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同时也应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 让其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各种检查的治疗目的, 使之懂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需以乐观的态度陪护患者, 使患者的心理处于最佳的状态, 从而为抢救赢得时间。

3.1 护士应做到迅速接诊, 态度和蔼可亲, 动作有条不

紊, 技术娴熟敏捷。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 认真分析, 准确分诊, 必要时实施急救措施。对于创伤患者,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可采用隔帘和屏风将患者隔开, 减少暴露性操作, 及时给予遮挡, 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对患者提出的要求不能满足时, 应给予恰当的解释, 不要置之不理, 避免伤害患者的自尊。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先使患者的愤怒情绪得到宣泄, 使患者觉得自己得到了理解, 从而信任护理工作者, 能够冷静下来积极配合治疗。

3.2 护士要沉着冷静, 情绪稳定, 在配合医生抢救治疗

时, 要注意用词恰当, 使患者在抢救室有一种安全感。急腹症患者一方面要迅速给予正确的检查, 尽快明确诊断, 并耐心说明勿随便使用止痛药物, 以免掩盖病情, 延误治疗;另一方面要理解患者的心情, 鼓励患者坚持一会儿, 激励患者配合治疗。遇到一般创伤患者, 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到神态自若, 忙而不乱, 操作准确无误, 主动与患者交谈, 建立起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 形成良好的氛围。一是使患者有一种亲切感, 二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一旦取得患者的信任, 也就取得了患者的配合。同时, 理解家属的心情, 协调好与家属的关系, 护士应将患者的病情对家属做客观的解释, 让其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使之懂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他们的情绪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治疗, 使他们以冷静乐观的态度陪护患者, 帮助患者尽早树立与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急诊患者基于个体差异, 对突发疾病的心理反应也

不同, 所以, 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对于遭受自然灾害的患者, 其心理脆弱且毫无思想准备, 故有思想包袱, 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 减轻其心理负担。对于服毒自杀的患者, 护士应以真诚和热情的语言与其沟通, 鼓励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正确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 树立自爱、自强的生活信念。对癌症晚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晚期的患者, 护士应尊重、同情患者, 在护理上重视患者, 用耐心和真诚的态度感化患者, 有意识地让患者倾诉苦衷, 消除抑郁情绪, 使他们尽可能地提高生存质量, 活出精彩的人生。

3.4 作为护士, 应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要求, 以便开

启患者的心灵之窗, 顺利实施救护。护士要通过换位思考理解患者, 取得患者的信任, 消除其孤独心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抢救治疗。

4 结果

通过仔细分析20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耐心细致地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策略, 准确实施心理护理, 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5 讨论

经过临床统计与分析, 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以急躁易怒、紧张恐惧、悲观绝望为主。急诊护理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病情危重,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证明, 对急诊患者在实施紧急救治的同时要细致观察, 掌握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再者,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知识内涵, 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急救预案[2], 如呼吸机、心肺复苏仪、除颤仪、多功能心电监测仪的使用, 以及急救技术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洗胃术等。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各种培训和再教育,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从而不断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就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 使患者和家属感到放心, 获得充分信任和肯定, 这就是最好的心理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0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结论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 变化快, 疑难杂症多, 心理特点以急躁、易怒、焦虑恐惧、悲观绝望为主。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 可以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 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护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曾学君, 李学军.急诊患者心理特点与预诊技巧[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7) :886.

研究心理 篇5

乐观心理研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发

近年来,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得到充分重视,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基于传统的.医学模式,即以学生的心理障碍为中心,针对个别问题学生进行咨询治疗,存在局限.从积极心理学领域中选取乐观心理,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崭新视角.

作 者:张津凡 王倩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110034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449关键词:乐观 高校 心理健康

研究心理 篇6

关键字 高职学生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在现代意义上,人的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和,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1.2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和愉悦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并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3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推进,为共同目标发挥着各自的教育特点。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2.1.1 盲目看待高职院校的层次定位,理想与现实失衡

自从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不是很高,许多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很好但因考试失误或成绩中等的学生因填报志愿不当等最后走进了高职院校,有的是混文凭来上大学的,还有的是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来勉强上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失衡,使某些大学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

2.1.2 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也是高职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面对的最苦恼的问题之一。

2.1.3 开学适应和毕业择业的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主要表现为冲动敌对、自卑胆怯、消极悲观、敏感多疑和狭隘嫉妒等。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前, 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毕业前夕,这种压力表现尤为明显。

2.1.4 不能正视自身外在形象,文体水平、家家庭状况等差异

存在自卑心理的高职大学生表现为怯懦、焦虑和抑郁。有些同学因为自卑心理产生的困扰无法宣泄而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2.2 高职学生的惰性心理

这些有惰性心理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对什么都抱无所谓心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得过且过。从表面上看,有惰性心理的人很轻松,其实,他们内心焦虑,存在内疚、自责、后悔等心理,但往往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面对问题时袖手旁观。

2.3 高职学生的焦虑心理

高职学生刚入校时,很多都心怀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才,考取专升本或在社会上谋求到一个理想职位。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逐渐感到,由于以前基础差,学习比较吃力,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2.4 高职学生的困惑心理

2.4.1 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三年高职的学生正值独立意识向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增强的时候,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但可能由于期望和现实相矛盾,或没有足以能展现才能的机会与途径,常常使一些学生自尊受挫感到莫名其妙、难以言状的不快。

2.4.2 陷入交友困境

情感话题是高职学生学习之余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心理的不完全成熟,部分高职学生开始与异性交往,有的为了排除孤独寂寞,有的为了得到呵护与关爱,有的则是顺从大潮流。

2.5 高职学生的消沉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高职院校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3.1.1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

高职院校应采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开发和训练,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3.1.2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以学校为主的一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二是建立以各系为主的二级网络系统;三是建立以班级为主的三级网络系统;四是建立以学校宿舍为主的四级网络系统,由宿舍长负责本宿舍人员心理状况的收集和掌握。

3.1.3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体,以其他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并根据各专业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1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和全体教师要从社会角色、生活、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三是引导学生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3.2.2 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网络建设。对学生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需要校咨询中心、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和寝室长等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必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2.3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高职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成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机构,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管理,并在各系设置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咨询人员轮流值班,为高职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他们摆脱精神枷锁,走出心理困境。

3.2.4 要积极开展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协会开展“人际交往训练营”活动,让参与大学生感到自己在快乐的气氛中寻找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提升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3.2.5 加强择业指导,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开发乐观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要加强择业、就业市场开拓与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传授成功心理规律,注重创业成才方面才能的培训,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同时,要开发乐观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让大学生能有一颗宽宏大量的胸怀,以积极、昂扬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3.3 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训练学生适当约束自己,愉悦自己,自我采用回避法、幽默法与升华法等调控偶发情绪,走出孤独,走出自卑,走出阴影,增强生活的信心,改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艳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84-85.

[2] 姚爱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3]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24).

研究心理 篇7

关键词:心理分析法,乳癌患者,心理干预

乳癌属高发恶性肿瘤, 据报道其发病率的递增速度为每年1%~2%。乳癌的治疗结果不仅会造成患者部分躯体缺如, 而且也会使女性性征丧失。由于外型的改变和女性性征的丧失使得患者在治疗期问易发生焦虑和抑郁, 可达33.3%~97.5%[1,2]。故乳癌患者自杀现象不断发生。本文运用心理分析法对乳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得到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6月至12月对300例乳癌患者运用心理分析法进行心理干预, 研究对象300例, 均为女性, 年龄35~71岁, 均确诊为乳癌。均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无精神病史。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50例 (实验组) , B组150例 (对照组) 。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手术方式、付费方式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均P>0.05) 。

1.2 方法

实施干预的护士均为护理组长学历相当, 且均进行过心理培训。对A组实施心理分析法进行心理护理, B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B组常规心理护理收集患者主客观资料从入院开始, 首先进行心理问题评估, 再实施针对性护理直至出院。实验组患者入院收集资料, 心理动态评估, 心理分析, 实施心理干预。

1.2.1 A组150例患者心理分析

1.2.1. 1 害怕、焦虑

需依赖他人照顾, 恐惧手术治疗, 怕因乳房缺失影响美观被遗弃, 复发或经久不愈的患者常伴发焦虑、恐惧。焦虑对治疗与康复十分不利, 它可至患者对生活和治疗失去信心, 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且易诱发如疼痛加重、伤口难以愈合等其它症状, 使治疗更加困难。

1.2.1. 2 敏感、自闭

患者表现对身体细小异常症状和检查指标特别敏感, 反复门诊随访, 重复做各种检查。在生活习惯上, 深居简出, 自我封闭, 拒绝人际交往;更甚者怕累, 长期卧床休息, 并拒绝性生活。

1.2.2 实验组自杀风险分析

由主管医生与实施者根据病史资料、问诊、家属提供的资料共同进行评估。分别定义为无自杀倾向、自杀意念、自杀未遂[2]。

1.2.3 实验组实施心理分析法进行干预

1.2.3. 1 家属的情感护理支持干预初发治疗中, 家属对患者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精心照顾是至关重要的。家属亲切的笑容, 温馨的语言, 情感交流可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让家属鼓励患者将内心的不愉快想法和巨大精神痛苦发泄出来,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让患者在家属情感的支持下愉快接受治疗和护理。

1.2.3. 2 保护性心理干预当患者得知自己患癌初期均有否认, 这时护士不急于纠正患者的否认心理, 采取保护性干预以减缓由癌症诊断信息带来的突然沉重打击, 利于患者做好身心方面的应变准备。

1.2.3. 3 积极的心理暗示护士在病期等细节方面给予鼓励性的“欺骗”, 如告诉患者肿瘤很小, 早期发现, 治疗效果好;交谈中以“乳腺肿瘤”一词替代“乳癌”这一令人生畏的术语, 以病变发现及时替代病期的回答等。另外利用同类患者的榜样作用进行比较, 告知患者乳癌是可防可控的, 激发患者生命的潜能。

1.2.3. 4 性生活相关的心理干预性生活的和谐直接影响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状态, 护士给予患者性生活知识指导, 并指导配偶根据患者性活动的表现, 给予适当配合, 消除患者的顾虑及恐惧心理, 同时鼓励配偶与患者恢复治疗前性生活及相关的亲昵活动, 给予其心理上的保护 (如性生活中不要触及患者的术区, 避免术区在性活动中直接裸露等) 。从而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与性自我感。确保患者康复后, 重新恢复病前生活状态, 担当社会角色, 以完整的自我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1.2.3. 5 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庭成员提供心理干预, 从而保障患者的心理干预有效性, 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的各个阶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行t检验。

2 结果

2.1 测试标准

2.1.1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4]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 用来评价受试对象幸福的陈述。得分越高, 主观幸福感越强烈。

2.1.2运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 分为五级评分 (从0~4级) , 0=从无, 1=轻度, 2=中度, 3=相当重, 4=严重。有的也用1~5级[5]。评定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强迫症状指明知无必要而无法摆脱的思想、冲动和行为, 抑郁因子反映悲观失望、忧郁苦闷等情绪, 其中躯体化因子反映身体不适, 焦虑指与焦虑症状相关联的症状和体验, 总分为各个单项目得分之和, 阳性项目表示在多少个项目呈现“有症状”。于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各评分1次。

2.1.3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评定患者抑郁状态, 评分越高, 表明抑郁状态越重。

2.2 测试结果

实验组150例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90分占96%, 对照组150例患者>90分占83%。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后HAMD、SCL-90及SDS评分比较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从量表中可以看到, 得到心理分析疗法的患者幸福指数高于一般心理护理, 而SCL-90自评量表中, 运用心理分析疗法的患者得分较低, 表明其的临床恶性精神表现 (如忧郁、强迫症、焦虑、敌对、偏执) 较低。运用心理分析疗法对乳癌患者的心理干预体现了护理以人为本, 同时护理人员更应掌握与肿瘤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心理疏导的心理学技巧。使癌症患者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5]。

乳癌诊治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不同时期其表现也不同, 它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及随访, 对乳癌诊治中的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干预已成为乳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干预应作为乳癌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在临床实施。

护理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富有情感的人, 尤其是在遭遇尴尬或有隐情时更甚。其在需要解除机体病痛的同时, 也渴望医护人员的关心, 以求得到精神上的满足[6]。因此心理护理是护理职业的客观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训练自己在与护理对象沟通与交流过程中, 自觉地融入患者的感情世界。应用和发展心理干预的职业性技巧, 减少自杀等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凤贤.40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四川肿瘤防治, 1998, 11 (3) :40.

[2]蚁少华.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福建中医学, 2000, 3 (2) :48.

[3]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04-105.

[4]张莉, 管鹏.现代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4-136.

[5]赵静.心理护理在功率自行车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2:255-56.

研究心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高危妊娠产妇72例,年龄33~45岁,孕周36~41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 39例;分娩方式:阴道分娩49例,剖宫产23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如下心理护理。

1.2.1 入院时的心理护理:

鉴于高危妊娠产妇的特殊心理状态,对其妊娠和分娩有较大影响,因此入院时礼貌、热情、诚恳地接待产妇,可使其获得安全感、信任感,从而使其紧张的心理得到初步调整。然后再通过谈心的方式进行心理摸底,以了解其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生活嗜好等,消除其陌生、紧张感。

1.2.2 营造优美、舒适、整洁的待产环境:

如设立欢乐待产室,内设图文并茂的分娩知识及育婴挂图,挂图中须含有颜色娇艳的花束和简单有序的生活用品,使产妇感到心情舒畅、轻松,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1.2.3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向产妇讲解分娩常识,如宫缩和分娩的关系、分娩时如何配合等,消除其对分娩的忧虑及怕痛心理。对有世俗偏见的产妇,尽量向其说明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是不可取的,对存在羞涩心理的患者,尽量避开其家属及其他患者。

1.2.4 临产前的心理对策:

视产妇如亲人,高危妊娠产妇临产前恐惧心理更加突出。因此,应根据其精神状态予以关心体贴,亲切陪伴,避免训斥,在做好精神鼓励的同时,还要做好生活护理。

1.2.5 鼓励产妇休息和饮食:

医护人员要嘱咐产妇未进入产程或宫缩不紧时,宜多休息,夜间安静入睡。同时,多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使其机体内有足够的能量,从而增强产力,缩短产程,减轻痛苦。

1.2.6 认真观察产程:

培养产妇的意志,提高分娩痛阈,树立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通过分娩。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抑郁和焦虑评价,正常:<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抑郁

观察组SDS正常率为63.9%,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焦虑

观察组SAS正常率为72.2%,高于对照组的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机体的内部平衡、适应力和健康。相当数量的初产妇临产期情绪紧张,出现对分娩或手术的恐惧,害怕分娩时宫缩痛,担心胎儿发育不正常、分娩不顺利或分娩并发症、产后无人照顾及经济费用,有的还为婴儿性别烦恼[2]。而情绪的变化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子宫缺氧、收缩乏力、产后出血、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等。同时,也促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增多,血压升高,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针对不同个体,采用适当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宣教,使其减轻对分娩的恐惧感,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对保持情绪稳定、愉快、心境平和具有积极的意义[3]。有研究发现,心理干预从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入手,关注产妇整个产褥期的心理过程,较仅注重对负性情绪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效果好。还有资料表明,护理人员对孕产妇做好宣教工作,向其介绍妊娠与分娩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分娩过程的发生机制及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消除其因知识缺乏而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4]。

总之,对待高危妊娠产妇,首先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了解和掌握其心理类型,以采取针对性对策,帮助其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调整其最佳心理状态,使其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通过分娩,从而提高分娩成功率。当今,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今天的护理学也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而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对优生优育和妇女身心健康的作用,将会随着医学发展的实践愈加显示出来,并被更多的医务人员认识和运用。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高危妊娠产妇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72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并比较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SDS和SAS正常率分别为63.9%、72.2%,高于对照组的41.7%、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改善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高危妊娠,心理护理,抑郁,焦虑,影响

参考文献

[1]孙艳新,常红芳.高危孕妇的心理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5):287.

[2]何燕嫦.加强早期护理干预对高危孕妇转归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5,5(10):86.

[3]李毅萍.106例高危妊娠孕产妇心理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06,7(8):57.

心理创伤研究概述 篇9

一、心理创伤的含义及分类

(一) 心理创伤的含义

创伤一般指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体或心理的损害;既可指由某种直接的外部力量造成的身体损伤, 也可指由某种强烈的情绪伤害所造成的心理损伤。

而心理创伤往往伴随着身体损伤, 两者也有相似性。Arne Hofmann将心理创伤的进程和“顽固的伤口感染”类比, 指出心理创伤“既可以通过受伤者自身免疫力和外源性帮助而愈合, 也可能因为这些因素支持不够而转变成慢性感染、化脓、挛缩, 并由此引发许多其他症状”[1]。

总的来说, 心理创伤是由突发的或持续性的生活事件引发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这些生活事件可大可小, 大如战争、交通事故等, 小如经常被我们忽略的父母对儿童的冷漠等, 《创伤与恢复》的作者朱迪斯·赫尔曼认为, “创伤性事件是非常事件, 但并非是因为他们很少发生, 而是因为他们破坏了普通人对生活的适应。而生活事件并非都可以成为创伤事件。”生活事件能否成为创伤事件, 主要取决于事件的严重程度和个体的易感性。

(二) 心理创伤的分类

关于心理创伤分类的研究并不多, 现在学界普遍认可Terr (1989) 根据创伤事件出现的次数而将创伤分为两型的分法——“I型创伤是经受的突然的打击, II型是长期或反复性的折磨”[2]。

Terr主要研究的是儿童心理创伤, 其认为I型创伤后的孩子经常会出现DSM-III-R中“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表现出重复、回避、高警觉等症状, 展现出的心理特征有:1.完整详细的记忆。记忆中或许有差错, 但这种创伤是永远忘不了的。2.寻找解释, 即Pynoos等所说的“认知再评价”。3.感知错误。

II型创伤性儿童往往采取否认、压抑、分离、与攻击者认同以及反向攻击自己等防御机制, 这些对孩子的性格成长有主要影响。II型创伤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有:1.否认和心理麻木, 他们回避谈论自己, 对痛苦无动于衷。2.自我催眠和分离, 他们借此自我解脱, 但往往会产生性格障碍。3.愤怒, 包括对自己的愤怒;愤怒及其不良极端后果代替了信任并出现在其心理结构中。

也有研究者根据创伤来源将心理创伤分为非人际创伤和人际创伤。非人际创伤指自然灾难, 如地震。人际创伤是因为人的原因, 如被施暴。相比之下, 人际创伤更广泛也更严重, 我们遇到的大多都是人际创伤, 而且非人际创伤往往会引起人际创伤, 因为引起非人际创伤的灾难往往会有亲人的丧失、社会系统的丧失等等。

二、心理创伤的诊断标准

心理创伤的诊断标准或定义非常重要。过于严格, 某些需要治疗的病人就会被排除在外 (比如烧伤经过临床治疗缓解之后) ;过于宽泛, 则会纳入太多的生活事件 (比如一个孩子轻微的摔伤) , 心理创伤治疗的意义不大。

心理创伤在精神疾病中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其诊断标准可以借用“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的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ICD-10) 和美国心理治疗协会颁发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IV) 都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有着明确的症状诊断标准。结合两者, 可得出以下诊断标准:

(一) 标准A:创伤性事件

两者都关注创伤性事件, 特别关注生理层次的事件;强调创伤性事件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特别是心理的影响——感觉受到威胁、持续的焦虑等等。

(二) 标准B:再体验

一切能引发患者重复经历创伤性事件刺激的线索称为扳机, 包括视觉印象 (如目睹踩踏事件后对密集人群的恐惧) 、声音 (如经历过被空袭的人对防空警报的警惕) 、气味 (如被醉酒父亲家暴过的孩子对酒味的反感) 、触觉印象 (如幼年被性侵的人对伴侣亲近的敏感) 、特定的感受 (如经历过车祸后对坐在车座甚至椅子上的恐慌) 等等。

这个标准强调的是再体验, 这是心理创伤对人有着巨大影响的原因——创伤事件的结束不是结束, 而是刚刚开始、通过其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三) 标准C:回避

回避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行动上的回避, 如回避有关创伤的谈话、活动甚至离群索居;一种是记忆上的回避, 如对创伤事件的回忆障碍, 即分离性遗忘。行动上的回避影响人的正常生活, 记忆上的回避妨碍心理创伤的治疗。

这个标准关注的是患者的防御机制——回避, 指出本能的回避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这事实上是患者的认知失调问题。这在临床上也是心理创伤治疗效果的评断标准之一。

(四) 标准D:敏感性

在心理创伤的严重情形里, 患者会有持续的惊跳现象和敏感性, 身体始终处于“警报状态”, 如睡眠障碍、易激惹和情绪爆发、注意力难以集中又会过度警觉等等。

在这个标准里, 心理创伤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 属于心理创伤的严重阶段。

(五) 标准E:时间的界定

关于心理创伤症状出现时间范围的诊断标准, 众说纷纭。ICD-10和DSM-IV对此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指出有的症状应该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6个月之内或某个创伤事件周期结束之后出现”, 特殊症状可以较晚出现, 也指出只有在创伤性事件发生1个月以后才能诊断。

这个标准虽然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框架, 但也指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但更需要的是积极干预。

总的来说, 由于个体承受能力不一样, 创伤效果会因人而异;但对于大众而言, 在遇到创伤事件之后, 积极的自我干预和社会干预是很有必要的。

三、心理创伤的治疗方法

关于心理创伤治疗的方法有很多, 但没有统一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同的心理创伤、心理创伤的时间等等, 需要不同的方法。

(一) 心理动力治疗[3]

弗洛伊德对创伤的理解包含三个成分:童年早期历的事件, 青春期后经历的事件及后期经历事件触发的对早年事件的记忆;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对创伤事件的关注是基于创伤性记忆, 这也是心理动力治疗的本质。

心理动力学治疗创伤主要有三个阶段:增强安全感、回忆创伤经历和重建创伤记忆。第一个阶段主要是要使患者足够坚强, 能够面对创伤经历;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帮助患者将创伤经历表达出来, 将创伤症状原因分离出来。第三个阶段是在借助想象或者催眠, 对患者的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进行连接、整合和修复。

(二) 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治疗 (EMDR) [4]

EMDR是由Shapiro创立的、新近发展的心理创伤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Shapiro认为眼动能够促进创伤性事件认知加工, EMDR的具体做法有:要求患者双眼睁开, 并追随治疗师的手指向两侧快速移动;同时要求患者想象创伤当时情景, 重新体验创伤经历并将其语言化。

EMDR主要包括稳定化、创伤的处理和重新融入生活。Shapiro (1995, 1998) 描述EMDR治疗有8个步骤:1.采集一般病史和制定计划;2.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和进行必要的准备;3.采集创伤病史;4.敏和修通;5.植入;6.躯体扫描;7.结束;8.再评估。其中步骤1.2.3用途主要在于建立明确的诊断, 并为创伤工作起到稳定和准备作用;步骤4.5.6就是提供具体的应对方式, 本质就是对创伤的再经历, 并对出现的积极观念进行强化;步骤7.8是对整个治疗结果的确定, 包括患者重新融入生活。

(三) 艺术创作治疗[5]

艺术创作治疗也是近些年比较流行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疗法, 包括绘画治疗、舞蹈治疗、阅读治疗等等。

绘画治疗主要运用绘画这种象征方式表达出患者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 患者一般不会有强烈的反抗, 有利于真实信息的收集;绘画治疗在处理情绪、冲突、创伤等心理问题的作用, 已经被许多国内外的研究所证明。绘画治疗师Robin认为绘画治疗的作用机制在于, 人类的思维是视觉的, 创伤经历很难用语言描述, 而绘画等艺术的表达具有隐蔽性, 更能把患者的记忆、经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绘画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 绘画过程中的创造性能给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问题的新方式。绘画疗法通过让患者将创伤经历和记忆表达出来, 让患者认识自己潜意识中的问题, 从而将负能量释放出来、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 达到心理创伤治疗的目的。

舞蹈治疗是让患者进行创造性的舞蹈活动, 来获得自我满足和认同。其治疗理念基于两点:一是身心一致, 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会相互影响, 身心整合才会促进身心健康;二是创造能带给人满足感、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舞蹈疗法本质上是一种发泄和发现——患者将内心创伤的发泄和对自己创造的发现。

阅读治疗是被广泛提倡的、对心灵进行自我疗伤的方法。其原理在于阅读可以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可以在患者心理失衡、失控的情况下, 起到暂时性缓解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艺术创造治疗是无害的, 往往会起到令人惊讶的效果;但艺术创造治疗不是绝对的, 更不是万能的。作为辅助疗法, 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四、心理创伤的研究展望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心理问题, 而心理创伤是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创伤的生理机制、发展形式和更为有效、更为创新的治疗方法则是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一) 创伤后心理复原机制的研究

生活中可以发现、研究也已经证明, 许多生活事件造成心理创伤后, 人是可以自我心理复原的。创伤后心理复原机制中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6]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 心理创伤发展形式的研究

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各类创伤事件后心理创伤症状的发展, 尤其是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一方面是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发展, 创伤事件不会仅仅作用于当事人一代, 而是波及到处于该环境中的重要他人, 尤其是家人[7]。心理创伤代际传递中不同代之间在表现形式、诊断和治疗上的差异, 关注代际创伤额外带来的积极意义,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 治疗方法的研究

新世纪以来心理学进入快速发展和大众化阶段, 这给心理创伤治疗方法指出了两个方向:一是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要求对以往治疗方法的整合, 也要求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对治疗方法进行创新;二是更为大众化、更易实现的治疗方法, 方便大众理解和使用, 方便大众也参与到创伤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Arne Hofmann, 盛晓春.心理创伤的心身过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0:8-14.DOI:doi:10.3969/j.issn.1672-8505.2011.03.003.

[2]Terr LC, 崔新佳.童年精神创伤及其影响[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1, (4) .

[3]赵冬梅.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创伤的理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6) :93-97.DOI:10.3969/j.issn.1001-4608-B.2009.06.015.

[4][德]Arne, Hofmann, 盛晓春 (译) .EMDR治疗的初期——基础、诊断与治疗计划 (上) [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0 (5) :7-14.DOI:10.3969/j.issn.1672-8505.2011.05.002.

[5]赵冬梅.心理创伤的治疗模型与理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125-129.

[6]雷鸣, 张庆林.创伤后心理复原的生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3) :616-622.

研究心理 篇10

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 与同龄青年相比, 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加复杂和集中。有学者调查了13所高校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研究发现, 49.3%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1]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可见, 高压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目前, 心理弹性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研究者转变了先前的病理心理学模式进而倡导积极心理学思想。[3]心理弹性也随着压力应对和个体发展模式的深入研究而兴起。心理弹性指面临压力事件时, 使个体恢复和保持适应行为、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和人格特质。[4]心理弹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5]当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 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一系列能力和特质动态交互作用而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和过程, 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影响。研究心理弹性不仅可以促进个体能更好进行压力应对和适应, 而且可以进一步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6]

综观国内外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和变量的探讨两方面。心理弹性的研究视角集中于特殊群体的研究, 很少涉及普通个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 结果缺乏普遍意义。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视角, 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分析心理弹性本质的基础上, 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以及心理弹性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某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350人, 回收有效问卷306份, 其中被试基本情况:男生182人, 女生124人;城镇168人, 农村138人;独生子女175人, 非独生子女131人。

(二) 测量工具

1. 心理弹性量表

该量表由Sandra Prince-Embury于2006年编制, 由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三个分量表11个因子、共64个项目组成。掌控感分量表包括乐观、自我效能和适应性因子;关系感分量表包括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舒适性以及宽容因子;情绪反应分量表包括情绪敏感性、情绪恢复性和情绪破坏性因子。国内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抑郁自评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

两个量表都包含20个项目, 评分标准为1~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 国内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状态焦虑量表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 描述一种短暂性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抑郁自评量表由Zung编制, 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受试者的主观感受。该量表不仅可以帮助诊断是否有抑郁症状, 还可以判定抑郁程度的轻重。

(三) 统计软件

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分析

*0.05水平显著, **在0.01水平显著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掌控感、关系感和焦虑、抑郁之间两两负相关, 除情绪反应, 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显著正相关。

(二) 焦虑与心理弹性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在相关的基础上, 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心理弹性各维度为自变量, 焦虑、抑郁为因变量, (进入标准F<0.05, 移除标准F>0.10) , 检验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 (焦虑和抑郁) 是否有显著预测作用?

由表2可知, 心理弹性3个自变量预测焦虑和抑郁因变量时, 3个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 进入焦虑方程的顺序分别是关系感、情绪反应、掌控感, 多元相关系数R为0.795, R2为0.632, 联合解释变量为63.2%, 即3个变量能联合解释焦虑的63.2%的变异量。标准化的回归方程:焦虑=-0.777关系感+0.254情绪反应-0.185掌控感。即:当其它预测变量不变, 关系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焦虑将减少0.777个单位。

进入抑郁方程的顺序分别是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多元相关系数R为0.565, R2为0.319, 联合解释变量为31.9%, 即3个变量能联合解释抑郁的31.9%的变异量。标准化的回归方程:抑郁=-0.416关系感-0.357掌控感+0.207情绪反应。即:当其它预测变量不变, 关系感每增加一个单位, 抑郁将减少0.416个单位。

四、讨论

(一)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之间相关分析

除了情绪反应, 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掌控感、关系感和焦虑、抑郁之间两两呈显著负相关, 即:心理弹性越高, 焦虑、抑郁症状越少。掌控感越强, 焦虑和抑郁症状越少。关系感越强, 焦虑和抑郁症状越少。说明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和抑郁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

(二)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 说明心理弹性对于心理健康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 预测力很强。说明心理弹性是影响理健康的变量。当掌控感和关系感增加时, 焦虑和抑郁总分都减少。由此可以推出:大学生的乐观的态度, 自我效能程度高、适应性好的焦虑和抑郁显著减少, 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大学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宽容的态度可以显著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 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情绪比较敏感、情绪难以恢复的个体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显著增加, 不利于心理健康。

增强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 帮助他们有良好的适应;充分、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提高心理弹性, 减少不良情绪, 进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三) 小结

本研究分析了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和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验证了前人关于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的理论, 进一步说明了心理弹性在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内在关系。

摘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 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 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 (抑郁、焦虑) 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 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焦虑,抑郁

参考文献

[1]张林, 车文博.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杂志, 2006, (5) .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慊, 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 (6) :424.

[4]于肖楠.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 (5) :658-659.

[5]马伟娜, 桑标.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26 (1) :89.

写作心理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写作心理;写作能力;写作过程

一、引言

写作是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学业技能。写作心理研究的是作者在写作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关于写作心理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写作的过程,以及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写作教学。本文拟从写作能力结构、写作过程、影响写作的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写作心理的研究予以总结和评价。

二、写作能力结构的研究

对于写作心理的研究,我国的研究者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对写作能力的研究,把写作看成是能力的体现,认为写作是创造性的、综合的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

写作能力结构的早期研究,主要是以经验总结和思辨的方法为主。可以出概括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写作是语言能力和一般能力的综合表现,如刘荣才、张鸿荃等;另一种观点强调写作是一种特殊能力,如朱作仁、吴立岗等,认为它是由积累、构思、表达、修改等能力组成的特殊能力。其中朱作仁的看法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他认为由审题、立意、收集材料、系统整理材料、语言表达、修改这六种能力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写作能力。

之后,祝新华用因素分析法探讨了青少年的写作能力结构,概括出青少年的写作能力结构包括驾驭语言的能力、确立中心的能力、布局谋篇的能力、叙述事实的能力、择用方法的能力这五个方面。王权用高阶因素分析法,以中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写作能力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写作能力结构的包括三个群因素,分别为词汇量因素;词语能力;写作能力因素。林崇德对写作能力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认为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结构是动态的,由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深刻性四种思维品质构成。

国内关于写作理论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冯忠良提出了写作构思活动的原型模拟理论。他依据“结构一定向教学心理学原理”及其有关的智力技能理论,深刻剖析小学命题记叙文的写作构思过程,创立了写作构思活动的实践模式,设计出写作构思七阶段流程图。

三、写作过程的研究

西方写作心理研究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写作看成一种内部信息加工过程。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是Flower 和 Hayes运用口语报告法对被试的写作过程进行的研究,认为写作包括三个不同的过程:计划(planning)、转译(translating)和修改(reviewing)。计划,也有学者译成构思,指形成整个文章的整体构思或下一步要写内容的局部构思,由目标设置,观念产出和组织三个认知成分构成。转译是把头脑中的写作构思或者观点转换为书面文字。修改则包括评价和校正两个子成分,其目的在于提高文章的质量。在对口语报告结果深入分析后发现,影响文章质量的因素中,计划和转移是主要的,而修改过程所起的作用甚小。

此后,受社会认知观点的影响,hayes在原来的写作认知模型上又加入两个成分:任务环境和个体。任务环境包括具体环境与社会环境。个体部分则特别强调作者的动机、情感、认知模式、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新的模型不仅关注具体的写作活动,还关注与写作活动紧密相连的写作者的动机、情感等因素,避免了过分强调认知,更全面更科学。写作作为一项要求很高的任务,需要广泛的自我调控和注意控制。Zimmerman等人对写作过程的自我调控研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括个人过程、行为过程、环境过程在内的三合一自我调控模型,认为个人的、行为的和环境的自我调控过程在写作期间通过一个有循环过程构成的反馈环(feedback loop)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作者以多种方式监视自我调控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对随后发生的反馈的自我反应。

受西方写作心理研究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开始了对写作过程的探索,一方面引进介绍西方的理论及研究成果,如伍新春的“西方关于写作构思的新进展”,戴健林和莫雷的“西方关于写作过程的自我调控研究进展”,黄浩华和莫雷的“写作修改的认知过程研究新进展”等。另一方面,也在进行本土化的思考和研究,探讨中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尝试为国内写作心理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四、影响写作的心理因素研究

对影响写作的心理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写作过程的角度切入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影响构思和修改过程的因素。其中关于构思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构思时间、提纲的质量和数量、写作主题知识、信息加工策略、文章的结构组织及图示、课文连贯性知识、自我调控、目标设定等因素。对于影响修改的因素,主要对工作记忆、任务图示、题材和内容的熟悉性、元认知知识、自我监控等因素进行了探索。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来探讨影响写作过程的一些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莫雷和张金桥探讨了从阅读到写作过程中所阅读文章的结构对写作的迁移效果。研究发现,对于初二学生,先前阅读文章的结构对写作有迁移作用,阅读相同结构的文章篇数越多,写作的迁移效果越明显;阅读两篇不同结构的文章,写作时更容易受到后一篇文章结构的影响。

关于作者对时间的调控对写作质量的影响。在国外,Rennie和Brewer以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思路阻塞问题,研究发现存在思路阻塞现象的被试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较少地感觉到对任务的控制,另外就是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此外,Spivey和King通过考察写作过程中的变量,得出结论文章质量与正式写作前的构思数量和构思时间存在显著相关。为证实在中文的写作条件下,构思时间分配也是影响写作质量的一个因素。我国的学者戴健林、许尚侠和莫雷以初二学生为被试,根据考试成绩分为“优生”组和“差生”组进行了3个分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pivey和King的观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时间限制的写作条件下,“优生”比“差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构思上,并运用了较好的构思策略;在有时间限制的写作条件下,这两类学生的构思时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优生在限时条件下为顺利完成写作任务牺牲部分构思时间;在一定范围内,长时限构思比短时限构思能够带来更好的文本质量。综上可以认为,写作前构思的计划和管理,可能是提高作文质量的自我调控策略之一。

刘淼和张必隐采用实验的方法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作文前计划的时间因素对前计划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计划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时间长或短,写作方式均无显著差异,前计划形式对写作写作方式亦无显著效果,也就是说,在时限相同的条件下,不管时限长或是短,计划性口述与计划性笔述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时间长的写作方式显著优于时间短的写作方式,前计划形式在此情况才存在价值,前计划时间长者显著优于短者;对于口述而言,在前计划时间充分的情况下,外部视觉表征具有重要意义,在时间不足以充分前计划的情况下,计划比外部视觉表征更具价值。

伍新春进行了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首先,运用心理模拟法创立写作构思活动的实践模式,提出构思活动是由解析题目、定向联想、分层概括、结构组织、编拟提纲和全面检查这六个动作要素有机组成的动作系统。然后依据心智技能阶段理论对构思技能进行分阶段的培养。结果表明,写作构思活动的实践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构思技能水平,并进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此外,学生原有的写作技能水平和智力水平会对当前的写作活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戴健林在提纲策略的运用对中学生写作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中学生在写作构思过程中如何运用提纲策略对作文质量存在影响。一方面书面提纲策略的运用对于不同文章体裁的写作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限条件下,中学生运用书面提纲和心理提纲均能显著促进作文质量的提高,并且这两种形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何更生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优异的作文成绩的取得与教师根据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原理进行教学设计、构思和修改指导及作文评价有密切联系。

五、中外写作心理简评

写作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写作心理应该成为教学心理学研究板块中重要的一部分。国外对写作心理的研究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重视写作过程的研究,对写作教学来说,研究结果能有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开始关注个人及环境因素对写作心理的影响,但目前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国内探讨写作能力的一般结构的研究有较多的成果,并对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对写作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及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工作,自主的研究成果很少。较少探讨写作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对写作心理的研究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做出探索比较少,写作心理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重视写作理论研究,大胆假设,谨慎验证,以理论指导实践,再以实践来丰富理论。在学习国外的同时也看到自己研究的优势,发扬传统能力取向研究中的精华,尝试整合能力取向与过程取向两种研究优势,更好揭示写作心理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扩展,重视研究影响写作的因素。影响因素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关键。对影响因素的研究能为写作教学提供启示,利用有利的影响因素,克服不利的影响因素,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写作社会认知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写作心理研究也应关注写作过程与写作环境和个体动机、情感、记忆等因素对写作的交互影响,不断扩展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祝新华.青少年作文能力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03)

[2]王权.中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能力结构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02)

[3]王可,张璟,林崇德. 中学生写作认知能力的构成因素[J].心理科学,2008,(03)

[4]孙素英,肖丽萍. 认知心理学视域中的写作过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1)

[5]黄洁华,莫雷. 写作修改的认知过程研究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02)

[7]刘淼,张必隐. 作文前计划的时间因素对前计划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01)

[8]戴健林,许尚侠,莫雷. 作文前构思时间分配及其对写作成绩影响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2)

[9]伍新春. 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01)

[10]何更生.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 2002,(01)

[11]周泓,张庆林. 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04)

研究心理 篇12

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作为就业压力的受众,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背负着较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持续的、强烈的负面情绪,对体验到的挫折和压力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进行应对和调节。【1】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调整和改善心理环境,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求职成功率,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进一步拓展和寻求方法经验。

对缺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倾向于在学历、学校、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设置较为严格的门槛,同时采用笔试、多轮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考察评估。这无形中拉长了大学生的求职周期,并进一步增大了其求职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而就业形势的严峻,使许多大学生在求职之初就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加上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落差、挫折、失意,心理层面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人的思想及其感觉(肢体、心理的感知)支配着个体的行为。所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感知及随之做出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是决定其求职行为,影响其求职结果的深层原因。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应当注重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干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实现。

二、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分析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的概念来源于积极心理学,于2002年由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正式提出。他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并值得给予更多关注。之后,美国管理学专家Luthans教授进一步发展了心理资本理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体现了个人对未来的信心、希望、乐观和毅力,关注其在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2】因此,Luthans等人将心理资本归结为四种引导到正向的心理能力,即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和韧性。这四个维度即是通常意义上作为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意识、自我超越等优秀品质的核心心理因素,它是个人行为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反应结果,并影响到人的工作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同时,Luthans等人在将心理资本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心理资本具有可以测量、开发和管理等特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短期的、高度聚焦的微干预措施进行心理资本干预,可以帮助个体获得高质量的心理资本,提升行为绩效。

心理资本干预就是应用一些适合组织需要的心理资本测量和开发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和开发的过程。其目的是影响心理资本中的每一状态变量以及整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并最终影响个体和组织的绩效。【3】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又往往面临各种短期的、不确定的变化,心理层面会受到一定影响并随之做出反应,进而左右求职行为,使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人预期目标的实现路径发生偏离,而这种偏离带来的负面效应则会随着学生的挫折感和自我否定而不断放大。因此,若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资本干预,不但能实现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怀,更有助于从主体角度发掘大学生的心理力量,提高其就业能力。

因此,笔者在心理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并发展了Luthans于2005年提出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将心理资本干预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型,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在该模型中,本研究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在就业角度上进行了延伸,将四个维度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作用定义为大学生在求职阶段所具备的积极心理力量,即希望:大学生对求职结果的积极预期;乐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健康心态;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对实现求职目标的信心;韧性:大学生遇到求职困难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这些积极力量在有效的微干预和开发中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从而优化其求职行为,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就业期望的实现和高校就业率的提高。图1中,心理资本干预措施对大学生四个心理维度的作用,能快速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动机、态度、方式、强度及持久度等行为因素构成影响。

(一)希望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希望是个体在行为中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有积极的求职动机和态度。然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容易使大学生在求职之初就产生消极心理,倾向于降低职业目标和逃避压力。这也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考研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认为自己就业困难,希望能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过推迟进入社会来逃避就业压力。这种消极心理不但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求职动机,而且降低了其求职的努力程度。

因此,使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希望水平是通过心理资本干预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首要问题。希望干预的方法是让学生练习制定具有明确个人认知,合理挑战性和客观能力强度的职业规划,使学生学习把握实现希望的正确预期;同时,为实现既定规划设计多条路径,确定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并思考和寻找措施来克服这些障碍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解决预案。通过这种树立希望的练习,学生实现职业目标规划的途径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充分的事前准备能够削弱现实障碍对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其希望水平得到提升,或者在压力和逆境中维持希望水平的稳定。

(二)乐观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乐观作为面对负面因素时的一种健康心态,对提高个人在非舒适环境下的满意度、缓解压力和焦虑具有持续的积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大学生群体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在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之下,大学生极易产生消极心理,如悲观、忧虑、焦躁、抑郁等,而且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很容易在群体内部扩散和传播,影响整个群体的精神面貌。而健康乐观的心态则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求职中的各种问题和因素,保持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因此,及时而适当地对学生的乐观度进行干预,不但有助其管理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和情绪,还能有效避免消极情绪在群体内的蔓延。

乐观干预需要在心理辅导中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使其学会用开放的眼光看待问题、包容外部环境的不足、寻找契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帮助其树立自我效能感,树立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有了更高的自我效能感的时候,他们克服障碍的信心就会增强,对目标不能实现的消极预期就会减少,而且群体成员之间提供的正反馈也会增强个体的期望,使群体成员相互形成正面的促进作用,增强其乐观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追求目标。

(三)自我效能感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即自信,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特定任务的信念。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其行为明确、果敢、坚定、努力,在行为方式和行为强度上都明显优于他人。研究表明,通过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和发展,可以帮助其减少行为过程中负面因素造成的挫败感,提高工作效率,对个体行为产生正向牵引力。

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方法是在其原有的心理基础上进行积极反馈,强化其自我意识,并为其树立成功的模型和榜样,让学生在观摩他人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实现替代学习。同时,对其辅以劝导和激励,帮助其挖掘发现自己的优势。另外,由于大学生求职周期较长,对求职者的精力耗费较大,因此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或生理唤醒,一些负面的感觉(疲劳、疾病、失望、紧张等)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信,而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提升自信的有效保障。

(四)韧性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强的自我恢复力能够使其在遭遇逆境后快速调整心理,恢复正常状态,甚至取得更好的绩效结果。由于就业的市场化,大学生在求职中要面对用人单位的筛选和其他求职者的竞争,失败和挫折是常有之事。当求职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韧性,很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产生自我怀疑,降低自我认知,甚至对求职消极处之,从而影响到求职的毅力和努力程度,人为地将就业过程大大滞后直至中断。【4】

对大学生自我恢复力的干预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实现,针对其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正确认识逆境,学习应对求职困难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当学生因求职失意而情绪低落时,高校辅导员要适时合理地参与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过程上的微干预,与学生交流经验,提供建议,引导其积极情感的投入,帮助学生增强抗压抗逆能力。

三、心理资本干预下大学生求职行为调整的过程路径

通过上文对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到,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在于强化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需的正面情绪和积极心态,调整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对其求职造成的行为偏差,使其在适当的强度水平上与预期的目标方向保持一致,从就业主体的能动性上提升就业能力。根据心理资本干预的作用模型,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会形成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这种提升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不断调整求职过程中的行为指向,并且长时间维持正确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强度。据此,笔者结合前文的模型总结出心理资本干预下大学生求职行为调整的过程路径,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在图2中,实线方向为行为指向,实线长度为行为强度,虚线代表行为持续性,带箭头虚线代表作用方向。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实现预期的就业目标是其求职行为的最终导向;而对高校来说,就业指导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为绩效预期,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统一的目标方向。当学生的求职行为出现偏离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微干预,在希望、乐观、自信、韧性四个心理维度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求职行为朝既定的目标方向调整,最终使其行为指向在一定范围内与既定目标相一致,并在一定行为强度水平上保持持续的努力。在此过程中,心理资本干预所产生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求职的行为动机、行为态度、行为方式、行为强度和行为持久度,对整个行为路径的调整具有正向牵引作用,同时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积极变化又可以使其自发地修正求职行为,向预期的目标行动。

四、小结

随着心理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实现更高的绩效。Luthans从资本的角度指出,在企业管理中,对员工心理资本的投入每增加2%,就有可能使绩效增长10%。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其成效对毕业生就业率也有着直接的贡献。虽然目前关于心理资本干预对高校就业率影响程度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定性层面,但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其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心理资本的改变对就业能力的改变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5】由此可见,从提升心理资本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实现就业率的提升,值得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高校更多地扮演着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信息传递的角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则主要局限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忽略了大学生心理资本所能产生的主动性力量。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求职者是相对弱势的群体。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大部分学生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存在畏难、害怕挫折的心理,面对失败容易产生自卑、抑郁情绪。这些因素带给我们的现实问题就是如果不能使大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其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主观上降低求职积极程度,导致不能发挥出其在知识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资本储备,最终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而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可以帮助其营造健康积极的心态,培养具有自信、乐观、满怀希望、强健韧性的心理资本,引导其以积极的情绪投入求职过程,从而激发大学生群体的活力和激情,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

前文从心理资本干预的基本途径分析了各种微干预措施对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而具体到实践层面,除了针对微观个体的心理指导,还需要高校从宏观上为学生建设积极的氛围和环境。一方面,高校应组织和协调各类资源,为所有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和锻炼自我的舞台,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给大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招聘大赛、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把真实的企业背景引入高校,让大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竞争,使他们开阔视野、正视自我、体验挫折,认识逆境对人生的意义,提高应对挫折所必需的知识、方法和技巧等。

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应该贯穿高校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一二年级时,学校就应引导学生分析自我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全面认识自己,从而进行未来职业预测和设计。三四年级时,大学生开始深入专业课的学习,这时高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状况、社会需求及行业状况,使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预期。

因此,高校必须在就业指导的思维和模式上做出变革,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和理念,建立心理资本干预机制和框架,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和高校就业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81.

[2]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 J,李超平译.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4.

[3]孙晓龙.心理资本干预与开发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9,(10):40.

[4]刘万军.基于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39.

上一篇:三维动画教学方法研究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