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

2024-06-06

研究生心理健康(通用12篇)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1

近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制约其培养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采取行为干预措施维护和增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现将研究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由于所处位置和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观点和看法。1946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并制定了五条衡量标准 [1]。人格心理学家G.W.Allport [2]认为: 健康的人并不被潜意识所控制和支配, 健康的个体是在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 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 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G.W.Allport还从知觉、行为、判断力等15个方面制定出衡量标准。

而中国学者们多数把心理健康视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适应[3,4,5] 。”林金辉[6]认为应从心理发展、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来衡量研究生心理素质的高低。 张春梅[7]等人认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既要考虑到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所谈到的总体的标准,又要有针对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有一些特定的标准。

2 测评工具和方法

当前常用来测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其大多数都是来源于国外的量表。前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代表的综合评定量表和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为代表的专项评定量表;后者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为代表。一些国内研究者还自行编制了量表,如赵良渊[8] 等人自行编制的《医科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自评问卷》。禹玉兰[9]在参考成人心理压力、青少年心理压力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基础上自行编制《研究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访谈法、调查法和个案法等。人文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理论研究,阐述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等;二是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来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的作用。

3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3.1 不同性别研究生的比较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女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钟向阳、李梅[10]的研究发现,女生在SCL- 90 总分以及抑郁、恐怖和焦虑等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L.A. Nogueira-Martins[11]等对圣保罗联邦大学146名研究生调查发现女生在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方面的得分比男生高。也有少部分研究表明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比男生高。钟惊雷[12]研究表明男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要高于女生,且在敌意和偏执两项上,两者的得分有显著的差异, 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好。Simon[13]等人研究则表明男女在焦虑方面并没有差异。

3.2 不同年级研究生的比较研究

大多数研究表明,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国内一些研究认为: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发展呈“∩”型变化。如钟惊雷[12]的研究表明二年级的博士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另一类研究表明硕士生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发展而呈“∪”型变化。楼成礼[14]的研究表明:强迫因子、焦虑因子和恐怖因子在一、二、三年级呈“∪”型变化。国外研究中,Simon[13]等人研究表明三年级学生部分有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状况。L.A. Nogueira-Martins[11]等调查表明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二、三年级都要严重。

3.3 不同学科研究生的比较研究

目前对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科专业研究生方面,结果也不尽相同。邢晓辉[15]等研究表明医学研究生的各因子得分中,除躯体化外其余均低于大学生常模,其中强迫、焦虑、敌对性、精神病性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医学研究生与国内正常人群相比有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而毛富强[16]在对某医科大学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中显示,医科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并无显著性差异,只有个别因子存在差异,多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中国正常成人相接近。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Simon[13]等对悉尼大学117名研究生调查表明,其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一般正常人群。Liselotte[17]等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在进校时与非医学专业同龄人心理状况相似,经过一学年学习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从25%升至52% 。

魏俊民[18]等就体育、理科、文科和工科四类专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体育类研究生心理健康程度最高,理科类和文科类次之,工科类最差。钟惊雷[12]研究表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理工科和社科研究生。目前对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不是很多,对其研究还应进一步深入。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探讨生源、婚恋状况、血型、生活工作经历不同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差异[19,20]。

4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4.1 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

王安辉[21]等人在探讨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关系时发现,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高的N分和P分(N分高表示情绪不稳定,P分代表神经质),提示其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的倾向。同时心理症状阳性的硕士生有较低的E分,提示其个性较内向。钟向阳[10]等人的研究显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良好的人格特征(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自律性等较高)有利于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格(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以及紧张性较高)会影响心理健康。毛富强[16]等人研究则表明,个性特征忧虑、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等心理社会因素是研究生心身症状的危险因素。

4.2 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罗国志[22]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硕士研究生毕业年级的负性生活事件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九个因子均相关。这与KendleKS[23]等人在对抑郁症与生活事件的研究结论一致。Hans Steiner[24]等人研究表明,逃避型应对比接近型应对的效应更明显,导致更多的危险行为。Catherine[25]等人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得分高者心理更健康,社会支持可以较好地预测心理健康,也就是主效应模型。罗国志[22]研究表明社会主观支持与躯体化显著负相关,支持利用度与抑郁、未命名因子显著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能够维护个体的良好情绪体验,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4. 3 其它

赵殿军[26]等人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其作用主要集中在精神病性、抑郁、躯体化、焦虑和偏执等因子上。Maria[27]等研究发现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失眠症之间存在关联,有失眠状况的研究生患抑郁症的几率更大。肖蓉[28]等人的研究显示,硕士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睡眠越好,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5 干预研究

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以人文研究为主,而实证研究尚处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大多数研究只是从理论角度提出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和实施的原则,还需进一步探讨具体有效的干预手段。

国内研究者[29,30]大多认为应从两方面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对于学校和社会,应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采取多方面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对于研究生自身,应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便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合理宣泄负性情绪,适当回避挫折。

国外研究中,Howard Waitzkin[31]等研究发现开展长期的职业规划指导教程以及导师的指导能有效地减少研究生由于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Joel Yager[32]等研究表明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专门的教育、培训是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

6 国内研究存在问题和建议

6.1 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判断依据多样化,标准不统一;过多关注西方的心理健康标准,本土化研究少;个体层面的研究多,群体层面的研究少。应尽快制定出适应我国研究生情况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加强实证性研究,注重个体与群体、机构的联系。

6.2 缺乏实证性、本土化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目前国内研究所用量表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修订量表,具有与中国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且大多量表自引进至今已渐进二十年,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重大改变,存在时效性的问题。应根据中国特点和现代要求开发编制适合本国使用针对研究生群体的量表。

6.3 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我国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少,程度低,有许多研究的结果还存在矛盾不一致的方面。另外研究范围、样本容量也十分有限,大大降低了结果可信度,应多进行跨专业、地域的研究,尽量增加样本含量,以减少抽样误差。

6.4 缺少积极面研究

普遍存在报忧不报喜的现象。研究者常常出于某种目的,常常不愿意对调查结果中的积极情况进行评价,而对消极情况分析偏多,甚至有夸大心理问题严重性的倾向。

6.5 缺少干预研究

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有实证研究,应加紧填补这部分的空白,提出具体可行的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有效地干预措施和手段。

摘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笔者以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依据,对有关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测评工具、现状和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以期为更好的了解研究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因素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2

一、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

2.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论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3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    教育

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精英群体,研究生教育培养是我国最高层次教育。近几年来,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最近几年,无论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还是高等院校和其他类型研究生培养单位,均开始关注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未来国家发展这一战略高度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现状

2005年~2009年之间,我国学者的研究焦点是对研究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而相应对策研究较少。2007年之后,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近年来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开始转向应对方法研究与实施。我国目前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

关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问题,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看法。林金辉教授认为衡量硕士研究生心理素质水平时,一般需要把握如下几个方面:(1)硕士研究生个体心理发展是否符合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大都是成人期早期);(2)能否坚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4)能否与社会和谐一致,即能否和社会保持良好接触,认识和了解社会;(5)有没有完整的人格[2]。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没有像对大学生那样提出心理健康指标,缺少制度性指导和约束,许多学校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重视和理解。这种状况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有关理论研究几近空白,表现为研究范式没有建立,缺少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等。就论文而言,作者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了解到从2000年至2012年,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的论文共有31670篇,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10477篇,占总数的33.1%,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有438篇,仅占总数的1.4%。而这438篇中2009年至2012年发表的有233篇,占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總数的53.2%,并且这些文章大多散见于医学类刊物和学报,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心理学权威期刊上还没有出现。由此不难看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这方面研究还十分薄弱。

二、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当前阶段,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总体来看,尚处于摸索与初创阶段,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力度都不能让人满意,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研究生教育实际需求[3]。最突出表现就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中没有提出心理健康指标,缺少制度性指导和约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有关理论研究几近空白、研究范式没有建立、缺少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论著数目寥寥无几等[4]。

2.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质的研究较少。

有些学者认为尽管实验、测量、调查等定量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但这不能充分揭示深层次心理结构和心理因素。目前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仍然以人文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多处于调查结果的分析水平上,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一味良药,但是这方面深层次干预研究及相关研究还很少见,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心理疏导与咨询角度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具体干预理论还不曾出现[5]。

3.我国对研究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说起来重要,坐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6]。人们对研究生这类高学历人才心理素质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社会人群中的佼佼者,除了具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外,还必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专门针对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或研究课题量都很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里,对硕士研究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必须达到的水平都有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入学和毕业时严格把关,而对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应达到何种水平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目前,研究生培养单位基本没有对研究生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做出明确要求和必要培训,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严重滞后本专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处理,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7]。不少人片面地将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疾病,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缺乏全面理解,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放在个别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偏离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质,出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认为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硕士研究生克服心理障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发挥潜能、完善人格、实现价值这一主要功能。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调适心理障碍问题较多,而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交际过程中的一般心理问题较少,使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地位。

5.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倾向。

由于没有建立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德育工作者构成,由于思想惯性的影响,他们有意无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从教育学伦理上讲,德育强调的是社会道德和行为需要,从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出发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发展的真实体验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以自我发现为目的促进心理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必然出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为道德品质问题的不足,从而在不自觉过程中忽略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约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6.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科同质化倾向。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一直以科研为导向,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从而忽视作为自然人的心理需要,更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人格魅力、促进潜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这一重要功能的体现,没有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而在发现这一教育缺失后,在缺乏针对性研究的基础上,误以为是本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后续,只简单套用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没有针对研究生特殊心理要求区别对待,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本科同质化,流于形式,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学者在研究中都提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赖于探索和完善,教育方式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全适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理论和方法[8]。

三、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

研究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紧密相连,更多地聚焦社会发展,审视个人成长,并积极探寻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这一情况之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之上,结合研究生教育培养需要,建立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9]。

1.正视和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学术研究,通过学术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理论指导[10]。加强咨询队伍建设,对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心理咨询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咨询方法和手段,提高咨询业务水平。鉴于目前高校中研究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大多由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兼任这一现实,要特别提醒这些教师注意角色转换,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德育化。其次,围绕心理咨询本身开展公关活动,让研究生了解心理咨询,形成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消除对心理咨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愿意提出心理咨询,愿意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袒露自己的心声,愿意接受辅导和帮助。

2.建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组合各种有机要素,得到1+1>2的效果。理论指导上,逐步形成以研究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为主,专业咨询指导为辅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教育实践中,形成以心理测量为科学依据,以团体辅导活动为载体,以参与社会实践为形式,以心理咨询和普及宣传为手段,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为目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生主动参与,专业咨询师积极介入相结合的立体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干预体系,首先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深入调研,编制富有实效性的教材;其次课程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人生阅历较为丰富、专业实践力更为扎实的教师;其次建立完整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全面了解研究生情况;最后建设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由年龄较大、亲和力更强、更了解研究生心理问题特点的咨询师为研究生提供咨询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和干预。

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现行研究生教育实施现导师负责制,研究生的绝大部分实践都是在导师实验室和项目组里,研究生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与导师言传身教紧密相连。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承担责任。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而促使其主动与研究生交流与沟通,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指导作用。

5.努力营造良好学习生活氛围。

社会性应激是研究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如婚恋、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都是诱因,特别自我价值实现是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主导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不一定能得到充分实现,也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最大的压力源。因此,学校要把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氛围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研究生成才提供良好条件,促进自我实现和维护心理健康合于一炉。

6.关注研究生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与本科生具有明显差异性,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已从本科生的交往障碍、思想不成熟为主转变为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和恐惧感,多数研究生经历一帆风顺,受到社会厚爱和同龄羡慕,更易形成较强优越感,自尊心和虚荣心过强,对挫折的耐受力减弱。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与社会大环境相关,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思考未来,积极寻找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以期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这些心理特点是实施教育内容、采取教育方法的基础。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和实践探索,在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形成适合硕士研究生心理特点的完整、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1]。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提高研究生心理问题的自我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琴,刘永莹.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劉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和特征[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102-106.

[3]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兰兴妞,郭谧.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7(5).

[5]李梅,李浩.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6]孙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7]楼成礼,林良夫,曾超.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8]贺香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江西教育,2005(11).

[9]丛龙其.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

[10]吴守宝,吴胜华.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深层研究 篇4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戴忠恒和祝蓓里,1988)。通过调查学校的研究生4151人,正式发放调查问卷4151份,回收有效问卷4151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636人,女生1515人。对所有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16PF,当心理健康Y1<12时,说明心理健康欠佳;当心理健康Y1>32时,说明心理健康很好。并把这两种情况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心理健康欠佳者共有44人,心理健康很好者共有392人。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因素可以由16PF的稳定性C、兴奋性F、忧虑性O、紧张性Q4四个因素推得。它可以用来评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群体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两个人或两个人群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单茂洪,1998)。但是,为了评定四个因素中是否存在因素对心理健康起决定作用,本文采用高点分析法,即每一个因素的高点分数—标准分小于4或者大于7:C<4、F<4、O>7、Q4>7,并对所有样本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这四种因素中没有那个因素的高分或低分对心理健康具有诊断意义。F<4的总样本高分人数为69人,而真正心理健康欠佳的人数只有12人,仅占17.39%,而C<4的总样本高分人数仅为2人。因此,心理健康欠佳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心理冲突与若干因素间协调性分析

由于存在无法解决的心理冲突,因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即若干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导致了心理冲突,从而损害人们的健康。而若干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表现为两个层次:内在需要或欲望预期外部行为表现之间的不协调性,主要反映在乐群性A与兴奋性F、稳定性C与自律性Q3、敏感性I与幻想性M这三对因素的不协调性;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当多种因素不协调时,会产生心理冲突,进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首先,本文对A与F,C与Q3,I与M这三对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详细数据见表2和表3。

根据16PF理论,如果这三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正向相关,那么表示每对因素之间是协调的,即不存在心理冲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很好;如果这三对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都为负向相关,那么表示每对因素之间是不协调的,即存在心理冲突,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这三对因素之间都是协调的,因此,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其次,本文对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协调性进行研究。本我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一味追求满足,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消耗在对本我的控制和压制上;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们才会健康发展(车文博,2004)。而本我所对应的是紧张性Q4,自我所对应的是稳定性C,超我所对应的是有恒性G,并且当Q4>7、C<4、G>7时,人们容易产生不协调,进而导致心理冲突。详细数据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欠佳人群中,Q4=17.86>7,G=10.32>7,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即心理冲突;由表5可以看出,在心理健康很好的人群中,C=21.87>4,Q4=4.06<7,存在明显的协调性,即心理健康。因此,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根源。

最后,本文研究了次级人格因素特别是内外向性人格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上述研究中涉及的C、F、O、G、Q4等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外,本文进一步比较来两组人群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次级人格因素的得分,详细数据见(表6)。

由(表6)可以看出,在16PF的基本人格因素和次级人格因素中,两组得分差异最大的因素是敢为性H和适应与焦虑型X1。对于心理健康欠佳的人群来说,由于16PF的敢为性因素的平均得分较低,表现出畏怯退缩和缺乏自信心;通常在人群中表现羞怯,有不自然的姿态,有强烈的自卑感;拙于发言,更不愿和陌生人交谈;凡事采取观望的态度;有时由于过分的自我意识而忽视了社会环境中的重要事物与活动。因而,这一人群无法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而其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的平均得分较高,表现出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冲突或不满意,进而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很好的人群来说,由于16PF的敢为性因素的平均得分很高,表现出敢于冒险,少有顾忌;通常不掩饰,不畏缩,有敢做敢为的精神,使他们能经历艰辛而保持刚强的毅力。因而,这一人群能够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并不会把心理冲突放在心里,进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其次级因素适应与焦虑型的平均得分很低,表现出生活适应顺利,通常感到心满意足,能做到所期望的及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因而,这一人群能够承受心理冲突所带来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诊断,并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发现,心理冲突的协调性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首先,本我和超我之间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根源。这与贾玉梅等人(1998)对大学生的本我和自我之间不协调的研究结果有点差异。本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在本质上是不受约制的,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即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而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社会准则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人们透过双亲、老师、信仰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而本我所对应的紧张性为高分特征,即紧张困扰,激动挣扎;通常缺乏耐心,心神不定,过度兴奋;时常感觉疲乏,又无法彻底摆脱以求宁静。在社群中,他们对于从事一切都缺乏信心。每日生活战战兢兢,而不能控制自己。超我所对应的有恒性也为高分特征,即有恒负责,做事尽职;通常细心周到,有始有终;是非善恶是他的行为指针,所结交的朋友多是努力苦干的人;不十分欣赏诙谐有趣的场合。因此,本我和超我的理论本身和高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心理冲突。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和经历,比大学生的情绪要更加稳定、个性更加成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与此同时,其相应的责任感也更强,进而导致了研究生与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其次,心理健康欠佳的人群的适应与焦虑的平均得分偏高。心理健康欠佳的研究生常常表现出对生活上所要求的和自己意欲达成的事情常感到冲突或不满意,进而可能会使工作受到破坏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由于研究生的学业和科研要求,特别是创新能力和科研压力,使得老师和研究生对自己的期望不断地提高,研究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心理健康欠佳的大学生内向人格的低分特征(贾玉梅,刘博宇和王明德,1998),反而有利于研究生在与别人接触中采取克制态度,也有利于从事精细的科研工作。

上述结果与本校特点及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符,从而保证了研究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低发生率。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16PF人格因素间潜在的不协调性。总之,只有加强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保证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摘要:运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16PF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诊断和研究,并采用16PF问卷对4151名在校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研究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当然,也存在16PF人格因素间的不协调性,如本我与超我的不协调性,进而导致了心理健康问题。最后,针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性分析,为研究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心理健康,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心理冲突

参考文献

[1]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

[2]戴忠恒,祝蓓里.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修订本)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

[4]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5

研究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生人格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对219名在读研究生进行团体测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6PF人格测验中的部分因子与SCL-90中的`部分因子呈显著相关,且有性别上的差异;男研究生的躯体化和抑郁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女研究生除躯体因子、人际敏感和偏执外余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 05);女研究生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明显的高于男生(P<0.05).结论:研究生的人格结构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且有性别上的差异.

作 者:沈家宏 宋红梅 李保务 向秀珠 作者单位:安徽省荣军医院,安徽,怀远,233400刊 名:中国民康医学英文刊名: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HEALTH年,卷(期):16(9)分类号:B848.6关键词:研究生 人格 心理健康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6

【关键词】研究生 宿舍关系 心理健康 关系

研究生生活相对于本科生活而言,由于课程大大地减少,自主时间相对较多。宿舍成为许多研究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据统计,除去睡眠,研究生每天仍有4~6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可见宿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宿舍人际环境对研究生的影响。

以本校研究生院2012级女研究生为研究样本,目前我校2012级在校女研究生共计188人,女生宿舍一共47个。据正式不完全统计,在研一期间,样本中有30余人申请更换宿舍,10余人申请外宿,以上两项共计51人,占总人数的27%,由此可见,研究生宿舍关系并非十分理想。

一、宿舍关系划分

有研究者将宿舍关系划分为五种:“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以及“失控分裂型 ”。在这几种宏观的宿舍关系下,微观的成员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立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参照这种划分方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可以把我校研究生宿舍关系分为:“和谐型”“和平共处型”“互不干涉型”“失控分裂型”四种。“和谐型”,即宿舍成员关系良好,无矛盾争执,会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娱乐。“和平共处型”,即宿舍成员,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不满,但成员之间会相互体谅,不会发生大的摩擦,能努力保持宿舍和谐氛围。成员的目的是想让自己居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但是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无间。“互不干涉型”,即宿舍成员之间基本没有交集,作息规律不同,基本不会共同做事情。彼此间比较冷漠,但是没有矛盾冲突。最后一种“失控分裂型”,顾名思义,这种关系就是宿舍成员之间互相不满,矛盾冲突不断,并且冲突可能会不断升级。

这些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对研究生的心理影响显然也有好有坏。和谐的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属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宿舍成员的心理成长。相反,宿舍关系不和谐,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宿舍成员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宿舍成员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读研期间学习和工作的成败。

二、研究生宿舍关系成因分析

1.沿用本科生活中的相处模式

研究生在经历了四年的本科生活后,对集体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看法,并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相处模式,所以,大家之前在本科四年中形成的那种在集体生活中的相处模式会被自己不自觉地拿来应用。但是大环境不同,原来的相处模式并不适用于现在的宿舍成员之间,问题就会随之产生。

2.性格独立性的增强

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们的情况和刚入大学时不一样,那时大家基本上都是刚刚离开父母,开始集体生活,在心理上更加具有依赖性,不喜欢孤独,迫切地需要朋友。而研究生阶段,大家不管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变得更加成熟,个性更加明显,喜欢或者说能够适应独自一人,这样宿舍成员之间就缺少一种主动了解的需求。

3.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影响

就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学习模式来说,基本上都是一个导师带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基本上每个宿舍成员跟的导师都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宿舍成员之间一种很微妙的竞争关系,他们会因为学术方面的东西暗自比较。在这样一种微妙关系下,不易达成一种良好互动关系。

三、和谐的宿舍关系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满足较高级的心理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在同一时期,个体存在着多种需要,同时总有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个体的意识与行为。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研究生而言,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不占支配地位,更高层次的需要突显出来。这些需要集中表现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研究生阶段,同学们远离了家庭,远离了父母,宿舍就成为的他们的“家”。大家都希望宿舍成员能像家人一样和睦共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因此,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让研究生回到宿舍便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满足研究生的归属感和尊重的情感需求。

2.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仅限于课堂和教科书,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知识和信息的浩瀚海洋。宿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家在经过青涩、不成熟的本科生活后,对学习、生活、感情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是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一个宿舍四个人,在宿舍里交流分享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3.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能够缓解现实压力

在研究生阶段,同学们的年龄基本都在23岁以上,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该要考虑今后的个人生活、工作问题,重压之下心理势必十分敏感脆弱,若在处于一种不和谐的宿舍环境中,易导致心理崩溃。而和谐的宿舍环境则能抚慰人的心灵,让研究生可以在重压之下感受到温暖。

【参考文献】

[1]庄国波,唐平秋.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6) : 78 - 82.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7

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概念, 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观念和看法[6,7]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 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包括自我认知的态度, 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统一、安定的人格, 自我调控能力, 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六个方面。

从广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 协调一致, 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 能适应社会, 与社会保持同步。

我国学者将“心理健康”的定义概括为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 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有幸福感和安全感;人格统一和调和;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 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八个方面。对于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既要考虑到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所涉及的总体的标准, 同时又要兼顾研究生这一比较特殊群体的一些特定的标准[8]。

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2.1 学习和科研压力使研究生心理产生诸多焦虑

学习和科研压力过重给研究生带来不适应已成为导致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有本质区别, 研究生们自身大多十分重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十分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与此同时, 大部分学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对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发表论文数量、级别等做出硬性规定, 对未能按要求完成者将不能按期毕业。 对于刚刚经历苦读拼搏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在精力和体力还未调整恢复便又要投入艰辛的学习中去。 同时, 大多数研究生存在着理想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幸福与现实的学习苦闷的矛盾。 另外, 因高校扩招, 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多, 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导师工作量大大增加, 导师对研究生的科研业务指导无论是时间, 还是广度、深度上都在“缩水”[9]。 因此, 研究生的这种状况若得不到及时的改变或调整, 使其尽早适应, 就会在困惑和纠结中迷失方向, 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2 人际关系问题使研究生心理上产生恐惧与自我否定

研究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导师的交往、与同学的交往以及与其他社会人之间的交往。 有研究表明, 研究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 但现实中缺乏自信是研究生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研究生们大多繁于学术研究, 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 或是教研室埋头钻研, 参加社团学生会等文化活动时间较少, “死读书”、“读死书”, 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缺乏基本社交礼仪常识。 同时, 因研究生导师工作繁忙, 忽视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研究生一个学期能与自己导师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已成为普遍现象。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研究生交往人群有限、范围狭窄, 忽视与同学、校友、朋友的交往, 使研究生逐渐出现不善于与人交往的情况。 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 就极易表现出自我否定, 这些负面心理情绪若得不到有效的倾述表达, 势必对心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进而陷入苦闷、焦虑、恐惧及压抑, 出现心理障碍[10]。

2.3 生涯发展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挫败感

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攻读研究生的动机是希望通过研究生阶段的继续深入学习, 获取更多的知识, 拥有更高一层次的学历和学位, 为自己在今后谋求一份更好的工作。 基于这一点, 不难看出, 大多数研究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有着很高的心理预期。 然而,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规模的扩招,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以及相应工作岗位却没有随着扩招而呈现出与之相当的增长趋势。 经历过多年扩招之后的研究生学历在就业竞争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找工作不是太难, 找好工作很难”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势必给研究生在找工作过程中带来挫折与失败, 使其产生焦虑、失落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同时, 社会各行业竞争机制的引入, 使研究生毕业面临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当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工作之间的矛盾出现时, 便会给研究生带来失落感、挫败感。

2.4 恋爱情感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忧郁

谁不渴望激情, 谁不渴望一生一世的爱情, 谁不渴望人生的成功。 考取研究生之前, 可以说是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忽略, 甚至是压抑了个人感情需求, 然而到了研究生阶段, 却发现自己对“我们的爱情什么样”、“真爱是什么”感到迷茫。 研究生阶段对于研究生来说, 其性生理上的成熟与性心理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研究生因恋爱造成情感危机, 已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甚至有的人因此走向极端。 因学业和前途的压力, 常会出现孤寂感和压迫感;因爱情和情感危机, 而找不到真正心灵归宿, 再加上活动领域和交往范围的狭小, 极易产生性心理的偏离, 这些将会使研究生产生一种焦灼的感觉, 有的会因此而导致失眠, 影响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产生一些心理困扰, 甚至进一步发展至疾病状态。

2.5 经济负担问题使研究生在心理上产生自卑

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 大部分研究生已不再心安理得的向家长索要生活费、 学杂费尤其是直接从本科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 即使家长有支付能力, 在他们内心大都因年龄大了而不愿意再给家长增添负担, 这种自我认知常使研究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包袱, 使之无法安心学习。 同时,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来说, 他们尽可能的自食其力通过多种途径的勤工助学手段去赚取生活费和学杂费, 能坚持下来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穿着及日常消费品使用的攀比, 因经济条件的局限而产生自卑, 久而久之这部分研究生在与同学交往中采取逃、自闭的做法, 长此以往, 将形成“自闭”“抑郁”的性格。

3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首先, 应重视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挖掘研究生自我调控能力。 作为陪伴研究生三年的主要管理者和教育者, 思想政治辅导员承担着帮助研究生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任务。 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时进行团队心理辅导, 集中讲解研究生阶段最容易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定期开展专门的心理知识培训, 建立年级心理促进小组, 安排骨干研究生开展相关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帮助研究生寻找宣泄情感、 压力的渠道, 使之从群体中重建已经消失的自信心, 通过研究生与导师、同学、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实现其个体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与理解, 能较快摆脱孤独感, 舒缓心理压力, 从而使研究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减少同时, 研究生还要不断加强自我教育, 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 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努力完善自己,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不断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其次, 发挥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对提高心理健康状态将产生极大的帮助, 特别是来自导师的心灵支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更加重大[11,12]。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 导师不仅是研究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 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导师还是研究生生活方面的联系人, 研究生内心对导师的依附感和信赖感很强, 导师对研究生的关心能够使远离家长身处陌生环境中的研究生感到来自长辈的温暖, 有利于研究生增强克服学业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减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再次,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援助机构。 将研究生心理健康援助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 采用专兼结合的工作机制, 全面开展培训、测量、咨询、研究等工作, 开通心理咨询热线, 或心理健康微博咨询平台, 聘请校内外专家、心理学专业人员对研究生提供专业权威的发展性心理咨询服务, 传授心理调试方法, 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研究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帮助研究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3.2 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中有一些是因经济问题而引起, 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 多渠道地改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助学贷款正常, 在充分尊重理解研究生的同时, 采取多种措施以缓解研究生的经济与生活负担, 实施好奖学金制度, 提高奖学金额度, 扩大奖学金资助范围, 提供适当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 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给予学费适当的减免, 对于家庭发生突然变故的研究生给予临时性的困难补助。 通过以上措施, 切实缓解因经济困难给研究生带来的压力, 使研究生能相对较为轻松地学习, 愉快地开展实验研究。

3.3 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针对目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研究生的就业指导。 以“帮助研究生成才, 促进研究生就业”为宗旨, 完整准确地宣传和阐释党和政府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为大学生求学与就业提供指导与服务, 为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求学机构提供沟通交流渠道和推广服务。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能够培养兴趣, 促进自我教育, 以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为载体, 为研究生提供施展才华和能力的机会, 陶冶情操, 调节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搭建研究生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锻炼其社会实践能力, 丰富研究生的情感交流, 缓解压力, 对研究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 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14]。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应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帮助和指导研究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使其能够成才。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研究生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使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 这个特定人群的内在和外在特征, 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研究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大问题, 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 并提出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篇8

一、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生是一个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水平的特殊群体,他们接受着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教育,是未来社会的高级人才,担负着创新科学技术,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研究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普遍加大,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由于大部分研究生都是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缺少与社会的接触和沟通,因而社会经验不足,心智还不够成熟,这就造成了其心理敏感而脆弱,往往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同时,研究生期间的学业负担较重,需要完成相关课题、论文,才能获取毕业资格,这就使他们从一进校门就开始承担压力。另外,研究生大多到了谈婚论嫁、养家糊口的年龄,这就使他们面临来自情感、家庭和生活的多重压力。种种原因导致了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而当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本科生,缺少对研究生的心理辅导,缺乏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指导体系。

每年,复旦大学都会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研究生患心理疾病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最新一次调查发现,研究生有严重心理障碍,需进行心理干预的占0.3%~0.5%;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占5%~10%;感觉心情郁闷的占20%。

据统计,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研究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天津市对3018名研究生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各种程度心理障碍的就占16%以上;而对北京市四所大学的调查则显示,近十年来,研究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在30%左右。

2007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一研三女生跳楼身亡;2008年2月,北京理工大学一研究生在宿舍内吞安眠药身亡;2009年3月,清华大学一研二男生跳楼身亡;12月,上海某高校一女研究生宿舍内自缢身亡……这些研究生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和深思,给研究生管理培养工作敲响了警钟。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各高校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研究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心理压力

当前研究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压力又包括了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以及情感压力。研究生中有应届本科毕业生,也有在职工作人员考取研究生,是一群年龄跨度较大的学生。有的学生自我感觉年纪较大、记性差,课程学习压力较大,并且科研出成果难、发表论文也难,有的同学因为毕业前还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导致不能参加毕业答辩。[1]这些学习上的压力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焦虑与恐慌。

即使顺利完成了学业,研究生们面临的仍然是就业难的现状。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带来巨大心理落差,高不成低不就,是当今研究生群体面临就业的真实心理写照。

另外,研究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也是诱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入研究生阶段,每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而且许多人是工作以后再考研的,年龄就更大一些,这意味着婚恋压力更大了。而研究生活动范围有限,与社会接触不多,与适合婚恋的对象结识的可能性就更小,当周围同学都恋爱结婚甚至生子时,当家里的亲人都善意的不断的关心催促时,他们便会产生情感上的压力。

2.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他们习惯了校园的安逸生活,在离开象牙塔的保护以后便茫然不知所措。许多学生只会在实验室、教研室埋头钻研,死读书读死书,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后导致基本的社交礼仪都不懂。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如果研究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就容易表现出自我否定,从而陷入苦闷、焦虑和恐惧。研究生渴望与人交往,但却缺乏自信,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从研究生学习与生活所处的群体来看,研究生的交往主要包括与导师、同学及其他社会人之间的交往。

由于研究生实行小班制,这无疑缩小了其正常交往的范围,而导师制所形成的学徒式学习模式和学习任务的不同,也进一步减少了同学间的交往。[2]这种状况无疑会影响研究生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从而带来较大的人际交往压力。

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与其他社会人之间交往时,往往就显得比较幼稚、简单和冲动,容易造成交往障碍,往往会因为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敢做某些事情。在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时,如果没有可信赖的倾诉对象,就会慢慢产生自卑偏执等心理问题。

3.经济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读研期间,大部分研究生已经无法心安理得的依靠家里来支付生活费、学杂费。对于家庭困难的研究生来说,要自食其力的挣够学费、生活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就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也因此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而又有一些研究生过分注重外表装扮,他们渴望通过外表的改变来得到别人的肯定,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卑,在与同学相处时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为自闭症、抑郁症,对自己的能力和前途完全失去了信心。

另外,研究生除了要面对独立支付高昂的学费、生活费等有形的经济压力之外,还要面临来自外界的无形的经济压力。读到研究生以后,曾经的高中、大学同学多数已参加工作,并且有着可观的收入。相较之下,研究生却要因为继续学习,不仅无法取得收入,反而要不断支付各种费用,强烈的对比会给研究生群体带来无形的经济压力。

三、 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1.建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

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援助机制,对研究生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解决。由于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班主任对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因此,要提高到他们的责任意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监督体系,及时了解学生异常情况,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如座谈、班会、讲座,联络班干部或普通同学等,争取对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介入。

认真分析研究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起因,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学习心理辅导、就业心理辅导、交往心理辅导、生活心理辅导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在定期向研究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2.努力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使研究生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同时,鼓励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社团,开展自我教育。

针对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的研究生,学校要采取多方措施,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如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等,以帮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3]

3.强化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

要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主要还得依靠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研究生个人要加强身体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学会心理调适,用乐观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广泛的人际交往,是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开阔视野、培养人际协调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提高认识自我的能力。

因此,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并创造条件使其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基层、社会调查等形式,促进交流,学习一些实用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社会交往的信心,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

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提高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的有效调节,使他们更加全面并充分地发展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摘要:随着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实施,研究生数量逐年递增,做好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针对当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深入分析研究生人群中存在的多种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是:建立有效的心理援助体系,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努力改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强化研究生自身心理素质。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付菲.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4).

[2]楼成礼,林良夫,袁熙贤.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调查 篇9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 在校研究生数量连年大幅攀升。与此同时, 研究生就业难问题逐步显现。2007年底,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发布的2007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2007届硕士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6.66%[1]。2008年, 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金融风暴随即席卷全球。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以及经济衰退的影响逐渐显现, 2009年研究生求职道路将更加艰难。

2008年底, 上海一所全国重点高校内一名即将毕业的男研究生跳楼自杀。随着研究生就业压力的加大, 就业压力是否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 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论证。

二、研究生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获得研究生就业压力是否影响到心理健康的确切第一手资料, 我们于2008年11月在上海市某“211”全国重点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开展了一系列调查。我们首先针对研究生就业压力问题自设调查项目, 并选用Radloff[2]抑郁量表 (CES—D) 来评定调查对象心理抑郁程度。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心理抑郁越严重, 心理健康状况程度越差。随机抽样调查博士、硕士研究生群体, 发放600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548份, 回收率91%。在调查中, 设计调查项目“目前是否面临就业问题?”, 选择“面临”的研究生226名, 选择“未面临”的研究生322名。将两组统计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 P值≤0.001, 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面临就业问题的研究生心理抑郁程度显著高于没有面临就业问题的研究生。 (见表一) 。

(P<0.001)

调查中, 近90%的同学坦言存在就业压力, 而已经面临就业问题的研究生心理压力更大, 实际情况中求职难、就业难等就业压力导致这部分研究生心情压抑、郁闷, 甚至会导致疲乏、严重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

在研究生求职自信心方面, 统计得出:223名研究生求职自信心强, 253名研究生求职信心一般, 还有62名研究生对自己能找到工作非常不自信, 仅有约40%的同学对自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有自信。对比这三组同学的抑郁均分分值, 发现“非常不自信”的研究生组抑郁分值显著高于自信心强的研究生, 也高于求职信心一般的研究生, 说明对自己找工作不自信的同学, 心情抑郁程度更严重、更明显;而自信心强的研究生, 心理抗压能力较强, 心理更健康。 (见表二) 。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P<0.001)

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受到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就业压力大, 求职竞争的日益激烈, 导致研究生群体心理健康程度普遍降低;反过来, 研究生个人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 比如不自信、消极应付心理, 会导致求职屡次应聘屡次失败, 从而直接影响他们的择业和就业。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经济普遍不景气, 今年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各高校对研究生就业率的统计均较往年有下降趋势。如何积极应对由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负面效应, 缓解研究生就业难境况, 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 推动与促进研究生就业, 调适研究生心理健康, 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三、从高校自身内部建设角度出发, 探讨促进研究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各项措施

研究生的就业工作, 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 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系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 研究生的就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高校自身内部建设角度出发, 探讨高校促进研究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各项措施。

1. 高校可以开设适合研究生学习了解的就业指导系列课程。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和途径, 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个蓝图”[3]。笔者者围绕研究生就业问题设计调查提纲, 对研究生个体进行访谈, 深入调查访谈十余名研究生, 包括从硕士到博士的低年级、高年级及毕业班级研究生学生。调查过程中, 95%以上的研究生认为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 受访谈研究生也指出:往往是在研究生临近毕业时,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才对他们开始重视, 给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恶补就业知识, 而对于低年级的研究生的就业指导相对较少。实际上, 低年级研究生对适合其个人特质的就业指导课程与讲座同样很有兴趣,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 大部分研究生更加希望能够尽早了解有关就业方面的信息知识, 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提升个人就业竞争能力。更进一步地说, 尽早推动广大研究生成熟思考个人职业生涯目标, 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未来, 也需要系统地开展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因此, 高校有必要针对各年级研究生群体的学业特点、不同的需求, 以及兴趣导向, 开展相关就业指导系列讲座, 设计不同类型的就业指导课程。

对低年级研究生而言, 由于其离毕业尚有较多时间, 高校可以开展更为系统、范围更为广泛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如:开设研究生自我人格特质与工作兴趣取向匹配探索课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职场心理学等系统学习课程。对高年级研究生而言, 由于其即将面临毕业就业, 就业指导课程应该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 可以开设:就业形势分析讲座, 促使研究生清醒认识并了解社会就业的严峻形势。其次, 开设最新就业政策解读课程, 可涵括社会保障制度政策、派遣接收政策、就业权利维护、创业扶持等各项政策解析。再次, 开设择业观与择业技巧指导、面试技巧与礼仪、简历制作与技巧等针对性强的指导课程。通过开展多方面、立体式的就业指导课程, 推动与促进研究生更加成熟地、有目标、有规划地走向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2. 除了必要的课程建设之外, 高校还应该开设相关“准就业”职场前培训, 开展相关的为就业做准备的社会实践工作, 锻炼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 培养职业品性素养。在深入访谈调查过程中, 所有的研究生都赞同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 还要从实践中学习工作经验, 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有必要运用自身影响力, 广泛邀请社会优秀职业人士, 为研究生开设内容丰富、学有所得的职场前培训和社会实践工作。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企、事业单位毕业生需求情况及用人标准要求, 向企事业单位推荐研究生, 开展相关社会实践工作, 推动研究生学习实践中得来的职业优秀经验及人生阅历, 学习优秀的辅导与管理才能。

3. 加强研究生生涯辅导咨询工作, 指导研究生个体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应当选拔人才, 开展职业咨询师培训, 获得就业指导专业知识与技巧, 取得职业证书, 在高校范围内, 一对一地开展就业指导与咨询工作, 不仅为毕业研究生服务, 而且为任何存在人生规划不清楚、职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的研究生服务。当研究生面对就业, 产生焦虑、困惑等情绪, 或者无法做出妥善的职业抉择或决策方式不正确, 寻求就业指导教师帮助时, 就业指导教师可以运用自身专业知识, 收集职业环境资料、职业相关领域等各方面信息, 给予归类总结并阐述分析, 帮助个体接收信息, 并引导学生学习各种职业内涵定义, 了解职业从业要求与经验, 与学生共同探讨, 从中分析判断, 指引学生学习领悟适合个人特质与个人发展的生涯决策技能, 并制定个人生涯规划, 确定正确择业观与就业方向目标。

4. 推动研究生个体全面发展, 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疏导毕业研究生心理困惑与问题, 谨防就业问题引发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等连锁反应。

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 年龄上更大, 学历层次上更高, 自我探索与自我完善能力相对更强, 开展适合研究生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 可以帮助研究生树立更加明确的正确择业观;帮助研究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更有针对性地促进研究生发展与成才;有助于国家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动研究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002年, 钱铭怡对北京市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0.2%, 而看过心理门诊的学生仅占全体被试的3.9%[4], 此比例比美国学生接受咨询的比例低得多。此次关于研究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中, 接受过心理咨询的研究生仅占全体被试的1.5%。这表明,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而言, 虽然年龄更大也更成熟, 但是心理上更加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 不愿意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向他人倾诉, 个人心理更为封闭, 因此, 很有可能的是, 面临就业压力与问题的研究生更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导致个人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倾诉与宣泄出来, 郁积愈久, 则心理问题越严重而难以解决。因此, 推动研究生个体全面发展, 不仅要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更要密切关注与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1) 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合理组建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2) 根据研究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设专门针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研究生相对于本科大学生而言, 年龄更为成熟, 思想更为复杂, 认识问题更为深刻, 因而对于研究生群体而言, 开展正向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研究生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学习, 尤其是对面临毕业的研究生进行必要积极心理辅导, 对促进研究生面对就业问题, 保持个人心理健康, 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以开展毕业研究生抗压能力团体辅导训练和讲座, 疏导毕业研究生的心理困惑与心理压力。

3) 高校要加强疏导毕业研究生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增派心理专业教师师资力量, 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帮助毕业研究生克服心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咨询工作强调保密性与维护隐私性, 要求心理咨询工作者尊重研究生, 以真诚的态度倾听他们的苦恼与烦恼, 并与之共同探讨, 协助学生个体自我领悟个人问题所在, 逐步改变与提高自身心理适应能力及抗压能力。

4) 高校要谨防就业问题引发严重心理问题、社会问题等连锁反应, 及时建立心理危机紧急干预中心。弗洛伊德 (Freud) 心理动力观点认为自杀是由一个人经历强大的心理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所导致的[5]。自杀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 而是对正在转型的社会巨变的一种心理投射反应。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造成的社会——文化不稳定状态, 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失去安全感;外来文化的冲击、感情生活的失落、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节奏的快速化, 加剧了他们的适应困难。这些突变的社会环境与个体脆弱的心理素质交互作用, 在负性心理应激源的催化下, 可能会诱发某些高校学生的自杀行为。危机是包罗万象的、联系的和动态进展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 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危机[6]。因此, 高校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加强对处于严重心理冲突中的研究生开展心理危机深度干预与调节, 无论是从推动与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角度, 还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 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www.gx.xinhuanet.com/dm/2008—01/22/content_12288054.htm.

[2]RADLOFF L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订版,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00-202.

[3]戴伯韬.论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教材·教法, 1981, (1) .

[4]钱铭怡, 马悦.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2002, 16, (12) :848-85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10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具体结合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内涵及标准可以判断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无健康的情绪。

研究生应该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善于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2、有无健全的意志。

意志健全的研究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 在困难挫折面前, 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顽固。

3、有没有完整的人格。

如果一个研究生的行为表现不是一贯的、统一的, 则说明他的人格不完整, 甚至可能造成精神疾。与之相反心理素质高的研究生有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 并以之为中心, 把自己的需要、理想、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4、能否正确的评价自己。

正确评价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能做到恰如其分的认识自己, 把正自己的位置, 既不自傲也不自卑。

5、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研究生长期不与人交往或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那么就应该考虑他的心理素质是否不符合健康的标准。

6、有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研究生对社会有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与社会接触的时候能主动适应、了解社会而不是消极的反抗。

7、研究生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否符合其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

全日制的研究生年龄一般属于青年晚期 (22~30岁) , 他们是生理上的成人, 心理上的准成人, 他们总的心理特征是正在走向成熟而未完全成熟。

二、硕士研究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0年哈尔滨理工大学张辉, 牟宏晶学者对某高校硕士研究生调查发现,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强迫、忧虑、焦虑和人际敏感等因子有较高的异常特征检出率, 如下表1所示, 该量表实行1 (没有) 、2 (很轻) 、3 (中等) 、4 (较重) 、5 (严重) 的五级计分制, 也就是说部分硕士研究生存在或轻或重的强迫、焦虑、人际敏感等心理问题, 这样的高比例虽然是研究的个案, 但是说明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堪虞, 需要引起硕士研究生自身、心理辅导老师乃至高校的足够重视。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的原因何在?

1、各种压力引发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

(1) 学习和科研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大学阶段的学习有本质区别, 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创新、实践能力。大部分学校还对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发表论文数量、级别等做出硬性规定, 凡未能达标者不能按期毕业。所以大多研究生繁于学术研究, 较少参加社团学生会等文化活动, 特别是理工科的研究生还需要长期待在实验室, 这样导致研究生交往人群有限、范围狭窄, 逐渐形成了不善于与人交往的现象。

(2) 就业压力

这是造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刘勇在2010年对山东大学全日制的研究生的调查发现, 47.8%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专业就业形势不佳。

(3) 经济压力

经济拮据的研究生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焦虑及偏执5个因子得分上都高于其他研究生, 有的因经济困难而回避社会交往甚至拒绝与人交往, 抱怨、焦虑、自卑、自责、甚至敌视社会。

(4) 人际交往压力

从本科所熟悉的人际网络系统中进入相对复杂的研究生人脉系统, 研究生个体、任课教师、导师和同学之间又形成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与同学交往中, 研究生交际圈普遍相对本科生要小得多, 统一性较差, 随意性、个别性很大。

2、研究生自身的因素

当前的研究生以80后为主, 他们往往自我意识强, 沟通、协调、情绪控制、受挫能力差。长此以往形成了只能成功不愿失败、只愿索取不愿奉献、只愿享乐不愿吃苦的心理。对于如何对待成功,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重大问题, 他们缺乏理性的思考。

3、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1)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化

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也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但实际上多半有其名而无其实, 不少部门在搞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教育掩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 不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反而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2)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趋于医疗化倾向

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 有些教育工作者没有认清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 片面地认为心理问题是精神病或心理疾病, 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看作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1、转变观念, 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到了其学习创新能力, 因此必须引起高校、心理咨询老师、研究生自身的足够重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也是高等教育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具体做法包括:第一, 学校应加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力度、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点并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研究生解决问题。第二, 加强对导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鼓励导师针对当前的生活学习与研究生进行交流。第三, 研究生自身应转变心理咨询的认识, 当面临负面情绪困扰或是压力的时候, 积极寻求缓解的途径。

2、准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明确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首先要使研究生从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心理治疗混淆化的误区走出来, 要使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 这与医疗保健机构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中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不同, 使他们克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恐惧感和排斥感, 逐步接受和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其次,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该更加强调一些最起码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增加对研究生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发展心理问题的辅导和帮助, 彻底改变以往轻预防、重治疗的做法, 转而更加重视对研究生心理疏通、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及早发现。

3、创新心理咨询方法

(1) 团队辅导。

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先, 对于在校研究生来说,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共同性和相似性, 因此在心理学课堂上的全体学生就是一个天然的具有共同发展性问题的团体。其次, 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现状上看,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探索尚属初步, 心理健康教学的方法还是以传授为主, 课程目标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需要一种富于启发的, 能激活课堂的教学模式, 团体辅导应运而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参与者学会倾听、接纳自我、赞美与欣赏他人, 增强沟通技巧等。特别要指出的是, 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 它能提供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团体更像是—个社会生活实验室, 成员可自由观察、分析实验场所表现的资料, 进而体验自己面临不同的社会环境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成员之间还可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获得直接、间接的劝告。团体辅导式教学可以把团体活动的方式引入课堂当中,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在“玩 (活动) 中学”,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 增加了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性。

(2) 朋辈咨询。

朋辈咨询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学生自愿参与, 由心理咨询专家或教师指导, 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 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影响和帮助来访者, 解决其心理困扰。它是一种非专家实施的咨询。由于是辈分相同、拥有同一个生活现场的同龄群体, 他们在进行心理指导的时候有很多优势, 如快速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便于和来访者接触等等。同时朋辈咨询也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心理咨询的思想, 或是要求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在旁指导, 更有效的开展咨询。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相对缺乏也为朋辈咨询获得推广提供的条件。

4、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监控体系

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控体系和心理健康档案, 有效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 完善信息反馈渠道, 实施动态管理, 可以及时发现、早干预, 有效控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年级、有步骤、有规律地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 努力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干预, 有效控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在此过程中, 尤其应多加关注新生、贫困生以及遇到重大意外打击的学生群体, 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与他们进行沟通疏导, 随时跟踪观察,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 如有需要及时介入, 从而尽最大努力避免产生心理障碍和意外事件。

摘要: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其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 高校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变得刻不容缓。文章在揭示目前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最后探索性的提出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

参考文献

[1]孙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 11) :38.

[2]-[3]林金辉.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与心理教育[J].教育研究, 2003 (, 08) :85—86.

[4]张辉, 牟宏晶.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和相关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 08) :67.

[5]李献斌.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 01) :76.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11

关键词: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性学习 不足 融合策略

当前,心理卫生运动更侧重于人的心理素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向全体学生开放,通过开设专门的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强化教育效果。尽管参与式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其仍存在诸多不足,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都难以强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研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其正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可。但是将这一教学方式融合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却非常少。笔者认为在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是具有明显的学科化倾向。当前,相当一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与语文、数学等雷同。很多学校选择固定的教材、课程计划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校还针对这一课程安排期末考试。这一举措很容易导致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产生偏差,教学活动中过于侧重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是学生的主体探索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角色扮演、讨论与辩论都是非常常见的形式。初期,这些形式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势必厌烦。这些形式大多由教师预先设计好,学生依照教师的安排而掌握各种知识。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成熟,这种方式会适得其反。学生更希望与人交流,找出内心的心理问题,调整自身的心理状况。

三是学生难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被动地掌握各种知识,其内心活动非常少,缺乏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点也没有被教师考虑到。实际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有关内容我们确知,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必须加快改革,研究性学习的引入恰恰能够解决这些不足之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思想认识,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普通的学科教育,其应该肯定学生的主体性,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

二、研究性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课程目标

与其他学科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带有强烈的探究性与建构性,绝对不应该采用空洞的说教式的方式开展这一课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主动融入课程中,使得其心理认知能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各种心理问题得以解决。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得其内心得到感悟,从而提升心理认知水平。显然,这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一样。研究性学习也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研究活动中,从而提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两者都是鼓励学生亲自参与,通过实践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工作中,研究性学习被认定为是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研究性学习为整个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社会、自然与自我,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这之中,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人与自我关系上。这部分内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我思索,从而提升自我认识水平,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之非常类似。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家庭及社会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各种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得其具备完善的人格。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各种实践活动。借助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教学方式

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为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打破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侧重自身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以增强,教师则针对学生所采取的方法、思路等进行科学引导,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活动是最核心的部分。所有活动要想取得成效,都要依赖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应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得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上述三方面我们可知,研究性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都非常侧重实践活动,都重视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体验感受,通过共同协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对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要求。

三、结语

在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过程中,研究性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最重要的路径。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创新,设计出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我反省,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并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自身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蕾.职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研究生心理健康 篇12

1研究生心理健康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至2013年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突破60万人, 我国己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1]。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竞争的加剧, 研究生面临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2]。有研究显示30%的在校研究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0.312%的研究生患有严重心理疾病[3], 这就对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 只面向本科生开设, 研究生很少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由于研究生正处于学业、求职、恋爱、婚姻等人生的关键阶段, 与本科生相比, 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术和就业上的压力, 更要承受日益增加的来自经济和家庭责任的巨大压力, 因此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出现的研究生自杀事件表明研究生的心理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影响着研究生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 已经成为影响到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归结起来,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学习、科研压力

这是造成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科研任务繁重, 毕业要求高。许多高校都对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发表的论文数量、级别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研究生要在较短的学制内修完课程、参加实践、发表论文、完成毕业论文, 还要协助导师完成一系列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调研任务, 这使得研究生不得不时刻绷紧神经投入到学习当中。长时间得这种高压情绪使得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 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偏差, 产生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2.2就业压力

就业选择是每一个研究生所面临的问题。据统计, 研究生的就业率普遍低于本科生, 现实的就业压力给研究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4]。随着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加大, 研究生队伍与工作岗位和人才需求不能正比例增长,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研究生一旦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 必然导致心理不平衡, 产生挫败心理, 甚至有的自暴自弃, 丧失信心, 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从而对生活产生失落, 对未来充满迷茫, 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2.3人际交往压力

研究生群体结构相对本科生要复杂得多, 工作经历、社会文化程度、年龄等存在诸多不同, 加之研究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人格状况、情绪控制能力不同, 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局限在个人或者同门少数群体中, 生活相对封闭, 缺乏交流空间, 大家都封闭在宿舍或者实验室里, 交际圈越来越小, 人际关系逐渐疏离。由于交流缺乏, 师生间感情日益疏远。相对于本科生的这些变化和要求, 研究生如果不能尽快适应, 长此以往, 人际关系的不如意就容易导致心理挫败感的发生, 造成交际障碍。

2.4经济压力

2014年开始, 国家取消了研究生公费制, 采取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大多数学生尚未有独立经济能力, 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仅靠奖助学金无法帮助完成学业, 经济困难造成了研究生沉重的心理负担。

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对策

3.1优化生活和学习环境, 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学生良好性格, 为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养成丰富文化内涵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强研究生间的相互交流, 舒缓研究生内外心理压力, 达到良好教育效果。

3.2多措施并举, 缓解经济压力

目前国家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不同省份设置了相应研究生的奖助学金。学校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包括创设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等, 对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研究生给予学费适当的减免, 对于家庭发生突然变故的研究生给予临时性的困难补助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3.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门开设心理辅导热线, 在研究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邀请心理专家给研究生进行讲学, 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诊断, 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 不定期深入学生中了解生活学习状态。通过宣传教育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通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使研究生提高心理保健意识, 增强心理调节能力。

3.4努力提高研究生自身修为

通过客观、准确地自我评价建立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强与课题组人员的交流, 结合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不断微调自己的目标, 在挫折面前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 克服消极态度以减轻心理紧张。

3.5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制, 导师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最频繁的人, 研究生的大多数学习和科研活动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要确保导师队伍的科研和学术能力, 增强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 在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同时, 多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 及时掌握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就业等各方面状况,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适时适度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和干预。明确导师职责, 确保导师有效的完成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带领和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依托医院、社会调研、义诊、实验室等进行实践, 使其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结合, 增强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临床实践活动使研究生的身心意志得到磨练, 心理素质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罗向阳, 支希哲.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9 (2) :80-84.

[2]黄兆丽, 张振刚, 曾伟杰.研究生焦虑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 :297-299.

[3]张辉, 牟宏晶.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和相关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8) :66-68.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下一篇:镇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