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统计研究

2024-05-28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精选7篇)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 篇1

1 现代统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掌握统计学知识及相关知识

统计学知识是统计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只有掌握统计学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统计工作。统计学知识主要包括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统计调查方法与应用、统计实务、统计过程控制、统计法、国民经济统计学、市场统计与预测、运筹学、统计决策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及案例等。此外, 现代统计人员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外语知识。掌握外语知识, 可以及时有效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统计学成果, 提高自身的统计工作水平。同时,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进行国家之间统计经验交流的需要, 统计工作人员还应通晓国际统计惯例。

1.2 掌握政策, 遵守法规

在政策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是统计人员从事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政策是党和国家的生命, 法规是统计人员完成业务工作的纪律保证。“以法制统”是今后统计工作的必由之路, 统计人员要加强对有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遵守法律、法规, 才能有效抵制各种违法行为, 为“依法统计”当好卫士。

1.3 具备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

要作好统计分析工作, 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同时, 统计分析是统计优质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对外提供信息和进行交流, 更好发挥统计作用不可或缺的条件。统计工作, 从其工作过程看, 应遵循人们认识发展的规律而逐步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把经济生活的各种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整理到位, 这只是感性认识, 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统计要对事物由表面现象的认识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发现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性, 发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存在的问题, 这就是统计分析。只有统计分析完成了, 统计工作才算完结。

1.4 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为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便利。统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统计工作, 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准确度。同时, 由于信息量的扩大, 统计预测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 统计决策的准确性也在提高。不仅如此, 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建立统计数据共享平台进行各方面的交流, 从而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计算机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相关知识、统计软件应用知识等。

1.5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恪守职业道德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统计法》规定, 任何统计部门的数据都是法定数据, 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是统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 是统计数据可靠性的保证, 也是统计工作取信于社会、得到社会更多理解和承认的关键。这就要求统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如果统计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就无法抵御领导意志的不正常干预, 无法抗拒个人利益的诱惑, 从而会默许、纵容甚至协助作假、造假, 造成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统计数据可信度降低。

2 新形势下我国统计人员需加强职业素质的提升

2.1 具有深厚的科技统计专业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具备深厚的经济科技同专业知识是对复合型统专业人才的根本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经济科技统计专业知识, 才能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和统计预测, 并为决策提供服务。科研的目的在于应用, 统计学会在抓好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 还要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率, 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好统计科研工作, 以快速、及时地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目标, 使科研成果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要尤其关注当前统计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如办法制度改革、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统计服务、数据质量等领域, 开展统计科研活动。尽管我们的水平可能还不是很高, 但必须要有我们的声音, 只有这样才会发挥我会的作用, 才会有生存的空间。世界在不断发展, 新事物层出不穷, 只有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能力, 才能将所学的统计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解决实际问题。另外, 新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是前人所未想到的, 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利用, 我们只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以便发展我们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 为经济建设服务。

2.2 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更高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世纪, 也是信息经济的世纪,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统计工作, 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可以提高准确度。同时, 由于信息量的扩大, 统计预测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 统计决策的准确性也在提高。不仅如此, 利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进行各方面的交流, 从而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发展到今天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渗透到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统计手段不断地推陈出新, 这是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更是统计工作复杂化、统计信息需求日益提高的需要。目前, 统计手段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统计工作计算机化、网络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 建好统计信息网络, 为统计信息化奠定硬件基础。

(2) 统筹规划统计标准仓库、统计指标仓库、统计数据仓库、统计分析模型仓库, 使之电子化, 为实现统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接口。

(3) 设计适用的统计专用软件, 为统计信息的网上采集、整理、加工、发布、传递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 实现统计部门与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 促进统计报表无纸化、统计信息咨询网络化。

(4) 采用先进的统计模型分析软件, 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在线开发利用, 使大量准确、权威的统计信息产品能在第一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的自我增值。

2.3 具有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

良好的写作基础和表达能力是对外提供信息和进行交流、发挥统计作用不可或缺的条件。

2.4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掌握外语是获取外来信息的基础, 而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是进行对外交流的必备条件。缺乏较强的外语基础, 用外语编写的应用软件将无法使用, 外文资料将成为一堆废纸。缺乏较高的外语表达水平, 对外交流将成为空想, 最起码不能进行直接交流或者在交流中容易形成差错, 影响信息的准确性。

2.5 通晓国际统计惯例

国际统计惯例是世界各国统计人员应共同遵守的工作规范, 是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进行国家之间统计经验交流的需要, 统计工作人员应通晓国际统计惯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们应重新审视现在的统计范围、对象、内容、制度、方法和服务方向, 努力冲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过时的统计观念束缚。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 统计工作要改革统计制度、改革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 调整、充实服务内容, 改进服务方式, 更好地发挥统计在促进改革、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中的整体功能。

2.6 具有现代统计意识、风险意识和国际意识

统计发展到今天, 已经由描述统计阶段发展到推理统计阶段, 统计正向深层次发展。世界上一切未发生的事情都存在不确定性, 经济决策者均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统计人员在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决策的过程中, 必须具有风险意识, 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考虑, 尽量减少风险损失。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 任何统计分析、预测和决策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这就要求统计人员时刻注意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统计部门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映和监测机构, 担负着向全社会提供统计信息服务的重任。加入WTO后, 如何使统计工作适应新形势, 从制度方法上与国际接轨, 如何向各级党政部门和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更为权威、系统、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 如何通过优质服务提升统计信息的社会效益, 这是摆在我们统计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只有积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加强统计创新, 与时俱进, 才能开创统计工作的新局面, 促进统计事业向前发展。

3 结语

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 努力工作争取创新, 多出成果。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 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 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知识, 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 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 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 主动参与企业管理, 这必将使企业统计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贾非.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的措施[J].统计与咨询, 2006, (3) .

[2]黄磊.现代统计人员素质浅探[J].法制与社会, 2007, (12) .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09-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人际关系也日渐紧密与复杂,机遇与压力同时存在,导致人们的内心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心理问题日益加剧。因此,人们在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普遍关注。

在学校教育方面,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挫折承受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这也预示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近些年,我国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是青年人较为常见的患病类型,而青年学生则是患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此外,受到心理障碍困扰的大学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在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高发状态下,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频频发生伤己伤人事件,不仅给个人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也影响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群体特殊性,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加剧。因此,根据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心理素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能够正确应对和合理处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已然成为我国职业学校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职业学校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劳动就业率,职业教育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职业院校是系统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毕业后取得相应学历。职业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或有初中、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三年学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贯彻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提高上,还要求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进行培养。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比尔斯提出的,而近年来对于心理健康这一名词许多研究者都给予了不同的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提出,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具备的最优状态。

1946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健康标准和理念,认为:“健康,不仅是涉及身体上没有缺陷或疾病,也同时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全。”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教授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涉及内在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具有同一性、个体心理过程的协调完整性、心理特征相对稳定性。还有研究者指出,个体的心理健康就是指人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外界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通過意志努力来调整自己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协调状态。

综合已有研究者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界定,本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体内部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能够协调统一,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调整内部状态,从而能够很好地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保持相对稳定的内部心理状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以心理健康为中心,有目的地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主要涉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心理自我调节的基本方法、异常心理现象的识别等。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因此采用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相关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有目的地、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广泛推广和接受,并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已有研究发现,目前国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预防、诊断和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档案建立,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主要的教育途径涉及传统教学形式,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自评估等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我国有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而多数的研究也是从引进西方国家的相关著作开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也逐渐加强,成为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纵观已有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而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心理或问题行为,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因此,深入探讨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我国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偏差

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自我认知是否正确。自我认知即是自己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和认识。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包含适当的自我认识、真实准确的自我体验和良好的自我监控。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和个体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的评价存在不准确性和非真实性。

1.自我中心感强烈。自我中心感强的人常常忽略他人的想法,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和自己的观点上。职业院校的学生独立性很强,自我观念也较强烈,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照自己的意愿能够顺利完成某些事情,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他们大多数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年龄阶段,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善于考虑他人的感受,甚至在关心和尊重他人方面有所欠缺。当他们在学校里失去了自我中心的位置,则会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从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引起他人注意,获得满足感。

2.自卑。职业学校的学生通常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较低,对自己的品质、能力甚至未来都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也将一事无成,总是低人一等。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他们较多受到老师的忽视和家长的指责,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不行”的观念更是深入他们的内心。对于通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他们始终回避和畏惧,不愿意去学习新技能,更不愿意去适应社会。

(二)适应不良问题

个体从熟悉的环境过渡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新的校园环境,接触到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问题。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熟悉和适应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孤独、自卑,甚至敌对等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三)学习心理问题

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主要的任务和活动都是学习。然而相较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习惯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学习方法适应问题、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学习兴趣低下问题。

(四)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关系主要包括与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性交往关系、异性交往关系以及网络交往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心理趋于成熟却不完全成熟,仍处于叛逆心理时期。在与长辈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长辈的批评、指责,甚至是忽视和冷落,在遭遇这些时容易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导致人际关系破裂。在与同辈人交往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如同性之间的相互盲目攀比,拉帮结派,异性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等。

(五)情绪情感问题

良好的、积极的情绪能够促使人开拓思维,提高记忆力,同时能增强人际关系,使人保持身心健康。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思维和行为,影响个体的工作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等。持续的消极情绪体验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神经症。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职业学校的学生情绪情感问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和抑郁等。

(六)不良人格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问题主要包括:(1)冲动暴躁。有些学生往往因为一句话、一个小动作而情绪异常激动,易与他人发生口角,甚至拳打脚踢,引发恶性的打架斗殴事件。在职业院校中学生打架斗殴现象频现,严重者甚至出现生命危机。(2)嫉妒。青少年情绪体验强烈,年轻气盛,总希望在团体中能够超越他人。一些学生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自尊”,进而可能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诽谤、贬低他人,甚至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报复他人。(3)孤僻。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受过中考、高考失败的打击,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认知偏差,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更加孤僻和无助,丧失自信心,不愿意与人交往,厌烦周围的人、事和物,产生空虚、孤独的心理。

五、提高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社会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人是社会的人,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同样处于大社会环境之中,而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

1.社会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社会应当明确社会环境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环境,积极参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个体成员大部分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都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类似,那么社会成员在社会环境中则容易获得社会支持,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社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学校的学生,正视他们的优点,也要接纳他们的不足,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促进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2.社会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社会媒介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势和资源,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优化舆论环境,营造科学、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学生树立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和群体特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同时也要通过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舆论消除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歧视和偏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二)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承担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

1.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逐渐转变教育理念,应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正确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拟定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学校加大资金支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接受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保持心理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渠道。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如可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群体差异,在不同的年级开设不同的课程。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适应新环境、新学习和新职业的校园生活的辅导;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性关系、异性关系等,并且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更多关注他们的就业择业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普及相关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的技巧,增强学生的抗挫和抗压的能力。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级标准。在课程评定标准中,学校教育应逐渐摒弃单一的考试评价标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的考核方式,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改善等方面形成系统的量化评价。此外,除了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外,还可通过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评价更科学、客观、准确。

4.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许多学校也相继成立了学校心理辅导机构和心理咨询室。但不可否认的是,专门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专业教师相当缺乏,教师多以兼职为主,专业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当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也应有意识地不断完善自我,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教学技能;学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年轻教师钻研有关心理学的教育和实践,注重相关课题研究,给予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教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热情。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 篇3

一、文献数量分布

从文献数量看, 2003年~2015年间, 以《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颁布的2009年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2009年为起步阶段, 文献数量稀少, 多数年份在2~3篇上徘徊, 少有起伏。2010年~2013年则为高速增长的起伏活跃期, 这一阶段文献数量增速快, 起伏大, 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 3年半的文献数量是前7年的5倍, 2012年达到高峰 (26篇) 。这与《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 (试行) 》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两个规范出台有直接关系, 两个规范的颁布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并且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文献学科分布

从文献学科分布看, 涉及到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档案及博物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5个不同学科。具体分布情况是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64篇, 占87.67%;档案及博物馆4篇, 占5.48%;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篇, 占4.11.%;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各1篇, 各占1.37%。虽然该领域研究是涉及医药卫生与档案学的跨学科研究, 但文献的学科分布上医药卫生类却占到了90.41%, 说明文献研究内容具有高度的学科专业性。

三、研究层次分布

从文献的研究层次看, 自然科学类69篇, 占94.52%;其中学术性较强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15篇, 应用性较强的工程技术39篇、行业技术指导13篇、专业实用技术2篇。社会科学类仅有4篇, 占5.48%;其中学术性较强的基础研究2篇, 应用性较强的职业指导、行业指导各1篇。总体上看研究大都属于自然科学 (69篇) , 并且偏重于应用性研究 (56篇) , 在自然科学中又以工程技术 (39篇) 、行业技术指导 (12篇) 、专业实用技术 (2篇) 等应用技术类为重。

四、文献作者分布

从作者分布看, 73篇文献涉及作者超过了160人, 其中发表两篇文献以上的只有赵丽清、林湖兰、潘红梅、马海燕、徐义晗5人, 占全部作者数的0.31%;发表文献8篇次;其他作者中独立发表文献的有26人, 占全部作者数的16.25%, 与其他作者合作发表文献的有129人之多, 占全部作者数的80.63%。73篇文献中有43篇为2位以上作者合作完成, 合作率高达58.9%, 几近6成。最多1篇的合作者有17人, 平均每篇3人。总体上讲缺少核心作者与超高的合作率是这一领域研究者的主要特征。

五、作者所属机构分布

从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看, 73篇文献共涉及超过84个不同机构。发表2篇文献以上的单位6个, 占9.1%;发表文献13篇, 上全部文献的17.81%, 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相对核心研究机构。这6个单位分别是杭州师范大学 (3篇) 、吉林省延边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篇) 、中国医科大学 (2篇)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篇) 、福建医科大学 (2篇) 、沂水中心医院 (2篇) 。

在84个单位中, 各类高校22个, 占26.19%;各级医院与卫生防疫机构51个, 占60.71%;行政管理部门8个, 占9.52%;其他单位3个, 占3.57%。医院与卫生防疫机构成为这一领域的文献主要产生者与其担负的居民健康保障使命有直接关系。高校发表文献数量占比第二, 与文献多数出医学专业师生之手有关, 表明教师与在校学生对这一领域有相当多的关注。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发表的文献不多, 其中医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文献数量最多, 这表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专业档案管理的重视并不逊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专业和专门档案重视。

较高的机构合作率是又一个显著特点, 73篇文献中有14篇是多个单位合作完成, 最多的1篇文献由7个单位合作完成。平均由2个单位合作完成。

六、文献来源分析

从文献来源看, 73篇文献分布在50种期刊上, 刊均只有1.46篇, 分散度很高。医药卫生专业期刊33种载文50篇, 占文献总量的68.49%,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医药卫生专业期刊有6种共载文23篇, 占文献总量的31.5%。其他期刊12种载文14篇, 占文献总量的19.18%,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其他期刊有2种共载文4篇, 占文献总量的5.48%。档案学专业期刊5种载文9篇, 占文献总量的12.33%, 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档案专业期刊有2种共载文6篇, 占文献总量的8.22%。档案专业核心期刊1种, 共载文3篇, 占文献总数的4.11%。可以看出, 医药卫生专业期刊在该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刊上分布与发表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期刊和档案学期刊。档案学期刊与档案学核心期刊上的成果数量都比较少,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档案专业对此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比较薄弱。

七、结语

综上分析,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究由于起步晚, 时间不长, 规模较小, 因此成果十分有限。但随着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落实,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将会成为基层卫生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研究也将成为档案学研究的有一重点与热点, 不仅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 也会有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现。

参考文献

[1]高斌, 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04:281-283.

[2]何蕾, 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内外, 2011, 02:23.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 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

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多数处于17~23岁这一年龄段,其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但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已经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并反省自我,但是对于为了什么学习,将来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等问题,他们的思考并不成熟。因为,此时的学生心理发展并不完全成熟,情绪也不十分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矛盾,如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依赖与独立的矛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竞争与求职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及合理解决,长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高中时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全心投入学习,另外家长的过度溺爱也使他们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进人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就可以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新环境能力差

部分新生在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首先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离开父母的照顾,自己的生活圈子还未形成,失落感比较强;其次,高中时佼佼者的优越感消失了,从应试学习到自主学习,习惯了以往高中老师灌鸭式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老师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很不习惯,以致学习落后,自尊心受到打击,出现挫败感,不适应;再次,学生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例如怎样与老师,同学处理好关系等,更使他们更加感到彷徨。

2.学习压力的困扰

大学生学习压力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和专业不同的矛盾。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就读的并非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使他们产生焦虑,自暴自弃等心理。

3.自我定位困惑,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

由于连年扩招,加上新学校成立,大学毕业生逐年的增多,就业难度逐渐增大。许多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并未考虑就业问题,对于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并不了解,定位不准,所以在毕业前或毕业后都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这时候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就显现出来。

二、改善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全方位开设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更关注的是学生各种心理调控问题。此课开设要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相吻合,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在挫折面前不惊慌,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劳逸结合,更有规律地生活。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是团体咨询在学校教育的扩展,它可以是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全校或某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辅导,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它不是心理学的教学,掌握心理学的有关名词概念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心理学的运用,即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实际,以课堂教学的形式,直接影响和干预他们现实的心理状态。

2.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

学校要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心理咨询队伍,完善各种信息服务平台,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学生因为高中时期父母及教师整天叮嘱、监督、束缚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抵触情绪。入学后,因为告别了高中时期繁重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非常轻松的感觉,导致这些心理情绪处于潜伏状态,但并不是摆脱了心理问题的困扰,一旦遇到其心理压力过大或心理波动,心理问题就会复发。通过心理咨询,经过教师的的启发和指导,帮助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正确面对现实,帮助其克服其心理障碍,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产生自卑心理,恢复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3.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业余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业余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机会,能培养大学生的多种兴趣和爱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还可以不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养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大学生视野开阔,有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通过参加以上活动,使大学生在专业方面、工作能力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得到锻炼,同时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勇气,有助于他们准确定位,顺利成才成功。

4.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控。他们多数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的保护,而且是以天之骄子进入大学。而到了大学之后,这种依赖感,优越感会随之消失,所以要控制自己的失落情绪,做到心理健康。要对自己宽容,不过分追求完美,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要正确的认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过分注意别人的态度和看法,要学会合理释放情绪。真正的困难不是挫折和冲突本身,而是人们对他们的看法及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任何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挫折也一样,如果利用好了,它是一种驱动力,能推动大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增强他们的容忍力,提高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1)

[2]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 课程.教材.教法.2003(02)

[3]陈顺利.当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

[4].彭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

[5]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01)

【作者简介】

杭立国,镇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教二级。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 篇5

关键词:Excel,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处理

在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过程中, 如何统计处理各种测试数据, 并进行等级评定, 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 为此我们借助Excel强大的表格处理能力和较为完善的统计功能, 充分利用其"函数"、"图表向导"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对测试数据进行简便快捷地统计处理和分析。

1. 体质测试数据在Excel电子表格中的输入

1.1 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统计表

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关要求, 在选择好测试项目后, 根据数据统计处理的需要, 在Excel的工作表中建立测试成绩统计表, 标题栏包括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性别、身高、体重、肺活量, 各项成绩以及其得分和等级, 总分和总体评价等级等, 以便于分析和处理数据时提取相关需要的数据类型。

1.2 测试成绩的输入方法

由于测试项目不同, 在进行成绩数据输入时, 有的需要输入时间, 有的需要输入整数, 还有的需要输入小数, 为了保证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提高数据的输入速度, 我们根据各项目成绩数据的特点, 对它们的输入格式进行了适当设置。如跑类项目1000米 (800米) 的时间成绩涉及到分和秒的标点, 输入相对较烦, 因此在输入该列数据时, 选定该列, 然后设置单元格格式, 在"数字"选项下选择"自定义"格式, 将"单元格格式"自定义为"##′##″"型。这样当我们需要录入时间"3′12″"时, 只要在单元格中录入"312"按回车即可。另外, 在数据输入过程中, 随着测试项目成绩和人数的不断增多, 滚动条向下或向右滚屏时, 上面的标题行或最左边的那些列就会跟着滚动, 这样在输入数据时往往难以分清各行或列数据对应的标题, 可能造成数据输错位置, 给数据输入操作带来不便, 这时就可以利用EXCEL的"冻结窗口"或"拆分窗口"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

1.3 输入测试成绩数据的核对

在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和分析时, 若输入的数据是错误的, 其分析结果必然受到影响。所以在输入数据时, 应随时核对其数据是否正确。数据的核对可分为事前的预防和事后的检查。事前的预防主要是在开始输入数据之前, 对每一列设定必要的验证规则, 以控制所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事后的检查:若来不及进行事前的数据验证, 也可以在完成数据输入后, 利用Excel的有关功能查找错误数据或异常数据, 主要方法包括 (1) 执行"数据>有效性"进行数据验证及圈选错误数据, (2) 选择"数据>筛选"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功能找出错误数据, (3) 利用"格式>条件格式"对选定区域内的数据进行检查。

2. 各测试项目得分和对应等级的确定

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成绩数据输入和核对完毕后, 接下来便是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 将学生各项目的得分输入到成绩统计表的相应位置。由于成绩统计表中的学生顺序是一般按照学号进行排列的, 没有考虑性别差异, 而且学生各项目的成绩差异也比较大, 进行各项成绩查对分值时, 要在男、女评分标准和不同分数段之间反复轮换, 因此这是一项非常繁琐而又枯燥的事情, 工作量比较大, 并且容易出现错误。为此, 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利用Excel的数据排序功能,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既减轻了工作强度, 又提高了准确性。主要步骤如下:

(1) 选定成绩统计表中包括标题行在内的全部数据。 (2) 执行"数据"菜单下的"排序"功能, 在"排序"对话框中, 将"性别"作为主要关键字, 选择"升序"或"降序";将"需要查对得分的项目成绩"作为次要关键字的"升序"或"降序"排列, 选择"有标题行", 按"确定"按钮, 这样成绩统计表便先按男女排列, 再按该项目成绩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有序排列, 学号及其他各项其它成绩等信息会自动地一一对应。 (3) 由于此时工作表的"该项目"列上的成绩从大到小排列的, 便可按照评分标准从高到低进行赋分, 输入到成绩统计表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许多成绩的得分相同, 则只需在得分列对应的第一行输人该成绩的分值, 对于其它相同的分值, 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输入, 一是选择复制、粘贴的方法;二是把鼠标放在该分值所在单元格的右下角, 让鼠标指针变成"黑十字" (填充柄) , 此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并向下拖至与该分值相同的区域。 (4) 该项目全部得分输入完成后, 按照90分及以上为优秀, 75分-89分为良好, 60分-74分为及格, 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的评价标准, 采用选择复制粘贴或拖曳填充柄的方法, 将其单项指标的评价等级输入在相应位置。 (5) 其它各项目的得分和评价等级可以通过重复以上步骤来完成。 (6) 最后以"学号"以"主要关键字"进行"升序"排列, 恢复数据的原始顺序。

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分的计算和总体评价等级的确定

3.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分的计算

各项目得分和对应评价等级输入后,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权重系数要求, 将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本标准的最后得分, 满分为100分。可以利用求和函数来计算第一位学生的总分, 然后采取复制粘贴或拖曳填充柄的方法计算出全体学生的总分。

3.2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体评价等级的确定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体评价等级的确定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排序"对话框中, 将"性别"作为主要关键字, 选择"升序"或"降序";将"总分"作为次要关键字的"降序"排列, 选择"有标题行", 将总分按照性别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 根据评分表, 确定评价等级, 并输入到相应列。第二种是选择IF函数。由于总体评价只分为四个等级, 内容相对较少, 利用"IF"函数创建条件公式来解决, 在得到第一位同学的总体评价等级后, 再使用填充柄向下填充即可得出所有人的评价等级。

4. 各评价等级比例的计算

对于学生总体评价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等的计算有很多方法, 相对来说, 利用Excel数据库的数据透视表产生交叉分析表比较简单。打开"数据"菜单中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功能, 按着"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向导"的提示, 进入"向导-3步骤之3对话框, 单击"布局", 转入"向导布局"对话框, 在"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栏中选定"性别"字段, 将其拖入透视表的"将行字段拖到此处"的位置, 将"评价等级"字段拖入透视表的"将列字段拖到此处"的位置, 将"计算标识"字段拖入透视表的"数据"位置, 双击"求和项:计算标识", 进入"数据透视表字段"对话框, 单击"选项"按钮, 在"数据显示方式"栏选择"占同行数据总和的百分比", 然后连续单击确定, 便得到男、女及总体评价的各等级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1].杨世莹.Excel数据统计与分析范例应用[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2].张龙.Excel在体育测量评价中的应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7 (6)

[3].金海全.巧用EXCEL统计体育达标成绩.体育教学, 2007 (3)

[4].李明.电子表格软件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41 (2)

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篇6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了福建省300名职业女性为样本, 年龄20周岁-50周岁, 涉及教育科研、商业金融、公务员、企业管理、工程技术、医疗卫生等行业领域。共发放量表300份, 回收有效量表279份, 有效回收率93%。

调查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s 90, SCL-90)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SCL-90量表有90个评定项目, 每一测试项目均用5级评分法:无症状为1分、症状轻为2分、症状中等为3分、症状偏重为4分、症状严重为5分, 因子得分为每个因子包括的所有项目的平均分, 阳性项目数为评分在2-5的项目的数目。EPQ-RSC量表包括包括4个分量表, E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量表测量神经质维度, 也称情绪性;P量表测量精神质维度;L量表主要测量被试的掩饰性。

(二)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单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 全部分析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

二、结果

(一) 职业女性SCL-90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表1显示, 职业女性在SCL-90量表各因子的得分除人际敏感和偏执症状外, 均高于全国常模, 差异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水平 (p<0.05) 。强迫症状、抑郁等因子分较高。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二) 职业女性EPQ-RSC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表2显示, 在EPQ-RSC的各因子中, 职业女性与全国常模在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三个因子上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 (P<0.05) 。职业女性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两个人格特征上高于全国常模, 在内外向上低于常模。

(三) 职业女性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表3显示, 内外向 (E) 与心理健康的总分、阳性项目、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因子呈负相关;神经质与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呈明显正相关;掩饰性与躯体化成正相关。

三、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 职业女性的SCL-90总体指标和各因子 (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外) 均高于全国常模, 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 (p<0.05) , 在强迫与抑郁两因子上的得分较高, 这与女性的生理特征及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职业女性作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 既是单位的骨干又是家庭的栋梁, 她们要参与社会工作, 还要照顾老人抚育子女, 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 每天在为事业、家庭、子女而奔波的同时, 还要在上下级、同事、姻亲等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中角逐, 是最繁忙最劳碌的人群。刘秋玲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 多种压力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职业女性的“亚健康”状态不容忽视。

本次调查显示, 在EPQ-RSC的各因子中, 职业女性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两个人格特征上高于常模, 差异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 (P<0.05) 。职业女性的精神质高于全国常模, 这说明职业女性比普通女性倔强、固执、攻击性强及成熟老练;职业女性的神经质高于全国常模, 表明职业女性可能较普通女性焦虑、担心等;职业女性的内外向低于全国常模, 表明职业女性较普通女性内向, 可能好静, 富于内省, 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 对一般人缄默冷淡, 不喜欢刺激, 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等。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职业女性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调查显示二者关系密切。内外向 (E) 与心理健康的总分、阳性项目、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因子呈负相关, 表明性格越内向, 人际关系的问题越突出;神经质与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呈明显正相关, 即情绪越不稳定者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问题;掩饰性与躯体化成正相关。学者王登峰的研究表明, 人格维度中的“宽和”和“热情”两因素中虽然只有“热情”进入了对SCL-90的“恐怖”因子的回归方程 (β=0.09) , 但宽和与热情与SCL-90的每一个因子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在-0.10--0.30左右) , 人际关系的两个次级因素与行为抑制中的对疏远和消极情绪的抑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与对求助、自信、独立性、支配和拒绝的抑制显著负相关。

综上可知, 在关注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同时,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针对职业女性的人格特征和具体实际, 引导他们在面对家庭生活和社会工作的重压时, 积极调适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排解烦恼、克服困难, 增强挫折耐受力, 维护心理健康, 提高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金华, 吴文源, 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 (5) .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J].上海精神医学, 1984 (2) .

[3]、钱铭怡, 武国城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的修订[J].心理学报, 2000 (3) .

[4]、刘秋玲.职业女性亚健康的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8) .

[5]、王登峰, 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VI) :人际关系[J].心理学探新, 2008 (4) .

[6]、张向葵等.我国高校知识女性心理素质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1 (3) .

职业健康统计研究 篇7

1 硫化氢的危害、现状及预防

(1) 硫化氢的危害及企业现状

硫化氢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 常存在于石油生产各个环节、化工废气以及阴井中。以往我国发生过多起重、特大硫化氢中毒事故, “12·23”重庆开县井喷事故中, 由于硫化氢中毒共造成243人死亡, 3000多人受伤。硫化氢与人体结合后可造成相关组织缺氧, 损害心脏、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系统 (表1) 。

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 硫化氢的防护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生产单位职业危害评价的规定,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关评价未按规定进行;部分站点硫化氢防控措施不到位, 浓度严重超标。产建区块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配置不全或配置的监测仪器监测不准确, 正压式呼吸器配备不完善。

(2) 硫化氢危害的预防

只有深入了解硫化氢气体性质、危害, 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中毒事故的发生, 为生产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1) 培训。石油企业的硫化氢岗位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在上岗、实习前要按照国家、企业相关规定进行系统、正规的硫化氢防护培训, 并经过专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外来人员进场前要进行相关培训, 并由本单位人员陪同入场。

(2) 防护。接触硫化氢的岗位, 在不同工作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a) 在日常巡检中, 进入可能的含硫化氢区域前, 要利用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检测周边硫化氢浓度, 同时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后方可进场; (b) 进入可能有硫化氢泄露的封闭设施进行如停车检修、作业时, 必须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c) 当储存容器、生产装置发生泄露时, 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并严格限制作业时间, 不得单独行动; (d) 基层单位要保证有毒有害检测仪、正压式呼吸器的配备, 并且定期进行仪器的校验。

(3) 预案。重点危害岗位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在日常生产中要对预案进行演练和改善。通过预案演练要使全体员工做到熟练使用防护和救护器材。

2 噪声的危害、现状及预防

(1) 噪声的危害及企业现状

室内噪声作业场所是采油泵站, 其噪声范围可达70~100d B。噪声可以对人体造成多种损害。轻者引起耳部的不适, 如耳鸣、耳痛, 严重的可造成听力的减退和噪声性耳聋。长期在高噪声坏境下作业员工相比在普通环境下作业的员工, 其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2~3倍。

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 作业场所的噪声危害未按时进行职业健康评价, 监测不到位;部分站点泵房的隔音设施综合效果较差, 出现脱落、损坏现象;员工的噪声耳塞配置不齐全, 防护意识不足;部分员工的噪声专项岗前、岗中、离岗职业健康档案工作未能开展。

(2) 噪声危害的预防

(1) 防护。油田生产过程中, 针对泵房要使用吸声吊顶, 墙壁安装吸声体;将泵房平顶改为锥顶, 开口安装阻尼通风管路;电机安装进风消声器, 配备活动隔声屏;针对职工要尽量缩短其在泵房工作时间, 巡查必须佩戴噪声耳塞。 (2) 教育和管理。企业要对在噪声坏境中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的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使其了解噪声危害和预防常识。新上岗人员在入职前要进行听力、神经和心血管等系统的专项检查, 对存在器质性疾病的员工应安排至其它岗位;在岗人员进行职业体检时应进行专项听力检测, 听力状况出现下降者应由用人单位进行岗位调整, 并对已产生危害的员工进行定期医学检测;组织专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使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 在石油企业中, 职业危害因素比较多, 容易给职工造成职业伤害。要加强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 就要切实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护与控制工作。这样不但能够降低企业的医疗支出, 节约成本, 还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共同成长下一篇:土壤耕作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