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与健康

2024-05-22

职业安全与健康(共12篇)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1

现状

国际劳工组织估计, 全球每15秒钟就有1 名工人死于职业事故或职业病, 每15 秒钟就有160 名工人发生职业事故, 每年有234 万工人因工死亡 (其中202 万人死于职业病, 32.1 万人死于职业事故) , 每天约6 300 名工人死于职业事故和职业病, 其中工作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约有5 500 例, 并且这些数字还在增加。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 每年约有1.6 亿例非致命性工作病症发生。这些灾难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估计每年因职业安全与健康措施不到位造成的经济压力约占GDP的4%。

世界卫生组织2006 年报告中确定了57 个国家正面临严峻的医疗人力危机。这些国家平均每万人有不到23 个卫生工作者 (医生, 护士, 助产士) , 仅为最低覆盖率的8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面临的挑战最大, 其人口占世界的11%, 却承担着全球疾病的25%。该地区拥有不到1%的全球卫生支出, 只有3%的全球卫生人力资源。

在全球, 各级道路交通伤害仍是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2013 年,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 2010 年中低收入水平国家的道路交通百万人死亡率 (分别为18.3 和20.1) 高于高收入国家 (8.3) 。虽然许多高收入国家的道路交通死亡率在近数十年来稳定下降, 但世界大部分地区的交通伤害仍然不断增加。2015 年10 月, 世界卫生组织称, 全球每年约125 万人死于道路上, 20 万~ 50 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 约3/4 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为男性。尽管许多高收入国家的死亡率一直在下降, 道路交通伤害仍然是造成死亡、伤害和残疾的重要原因。据估计, 如不立即采取措施, 到2030 年, 每年将有240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将上升至第五大死因。

职业病报道的类型和发展趋势差异很大。例如, 2010 年中国报道的2 万7 240 例职业病中, 有2 万3 812 例由工作场所粉尘引起。同年, 阿根廷报道的2 万2 013 例职业病中, 肌肉骨骼病例和呼吸道病例占大多数。2011 年, 日本报道的7 779 例职业病主要为腰痛。在英国, 2011 年的5 920 例职业病症赔偿案例中, 尘肺、弥漫性间皮瘤和骨关节炎是3 个最常见的疾病。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统计, 2011 年, 美国有20 万7 500 名工人出现非致命职业病, 其中皮肤病、听力损失和呼吸系统疾病最为普遍。

职业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然而, 相比于工业事故, 职业病和工作相关病症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形的。此外, 职业病的性质也在迅速改变, 随着全球经济状况、技术和社会的变化, 新的危害种类正在出现。常见的职业病 (如尘肺) 依然普遍存在, 同时新型职业病 (如精神上的职业病和肌肉骨骼病症) 呈上升态势。

虽然人们在应对职业病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但仍需加强国家职业安全卫生体系的预防能力。随着各国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的协同努力, 与职业病的斗争将在全球和各国的卫生与安全议程中占据突出位置。

分析

人类在获取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过程中, 难免会受到自然界、作业场所以及劳动工具的伤害。在农业社会, 这种伤害程度有限。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后, 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问题就倍受关注。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面临着生产事故和职业病带来的巨大挑战。

随着世界各国对安全生产的普遍重视和安全生产相关法的颁布,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职业健康涉及工作场所的各个方面, 受若干因素的影响, 包括癌症、意外事故、肌肉骨骼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听力丧失、循环系统疾病、压力相关的失调、传染病等。在正式或非正式的雇佣关系下, 还包含工作时间、工资、工作场所、产假有关政策和保护规定等其他重要因素。

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 安全生产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非对称抛物线函数关系, 大致可划分为4 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生产安全事故多发;二是工业化中级阶段, 生产安全事故达到高峰并逐步得到控制;三是工业化高级阶段, 生产安全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业化时代, 生产安全事故稳中有降, 事故死亡人数很少。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历程。

在宏观层面上, 一个国家的安全生产状况受经济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影响。依据世界银行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标准, 有关机构选择了4 类、27 个国家、14 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分析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安全生产状况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 的影响。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表明, 人均GDP、产业结构、科技进步和教育普及水平是影响安全生产指标的主要因素, 其中产业结构对安全生产状况影响贡献率最大, 为30.4%。处于农业经济阶段和工业发达阶段的国家,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均处于最低的水平。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大于50% 时, 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以韩国为例, 虽然韩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但安全生产状况没有得到相应改善。韩国在1970年全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不足500人, 但此后工业化加速发展, 到2004 年全国工伤事故死亡人数达到1 537 人, 处于高峰和波动状态。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渐优化, 事故死亡人数逐年降低。

因此,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对降低事故死亡起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已普遍形成服务业比重高、工业和制造业比重其次、农业比重很低、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较少的产业格局。2011 年美国采矿、建筑和运输业3 个高风险行业的从业人数, 仅占总从业人数的10.7%, 这3 个行业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死亡人数的3%、16% 和7%, 远高于其他行业, 但由于服务和金融等低风险行业就业人数占较高比重, 使得总的10 万从业人员死亡率较低。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 安全生产状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安全生产工作重点转向如何预防职业危害和职业病, 实现职业健康。2000 年以来, 英国每年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在250 人以下, 并逐年下降;美国保持在6 000 人以下;澳大利亚300 人以下;日本1 800 人以下, 并逐年小幅下降。

就职业健康而言, 在工业发达国家, 传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的职业病 (如尘肺病、化学中毒、噪声性听力损伤等) 已退居次要地位, 因心理压力大、工作负荷重引发的职业病越来越多。美国约有40%, 高达1.3 亿的雇员受到职业病困扰。2011 年, 欧盟统计署公布的2009 年欧盟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显示, 欧盟27 个成员国中9.6%的工人存在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性肌肉骨骼劳损、与工作有关的压力、焦虑或抑郁症是最普遍的疾病。为此, 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美国早在1970 年就颁布实施了《职业安全健康法》, 并成立了职业安全健康局, 各州的劳工部门也有相应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随时向公众发布与职业相关的疾病信息和建议, 以提醒雇主及雇员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英国于1974 年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法》, 成立了职业安全与卫生委员会和职业安全健康执行局, 制定了专门的职业健康战略, 以保护和改善公众的职业健康。德国《社会福利法》规定, 意外事故保险承保单位的首要任务是预防工伤和职业病, 并将职业病的预防、认定和赔偿纳入法定强制保险体系。

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发展历程表明, 高科技的应用为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的研发投入, 许多国家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了国家级的专业科研机构或技术中心, 支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并提供政府财政预算等。如欧盟的欧洲工作安全与卫生局和德国的联邦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都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研究机构, 主要职责是给政府提供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政策建议, 将政府的科研政策传达给各研究机构, 组织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克科研难题。如欧洲研究机构联盟PEROH是一个欧洲各国的研究机构网, 这些研究机构一般接受企业的资助,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企业也会将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反馈给科研机构, 形成高新技术应用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 国外安全生产科技发展很快。欧美发达国家将大量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广泛应用于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的各个领域, 重视个人防护设备的研发应用。目前的研发趋势是应用高科技减轻防护设备重量, 提高工人佩戴舒适度, 为工人提供个性化的防护设备。同时注重个人防护设备使用的连续性、设备淘汰指标和现场设备分发等方面的研究。物联网、头盔显示器和环境感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中广泛应用, 这些新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安全培训、应急演练模拟和工作场所智能保护, 保护工人在复杂环境下免受伤害或者减少伤害。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及早发现工作场所中设备隐患, 但不影响和破坏设备。

提高工作场所自动化和监测监控水平是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状况好转的重要手段。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且减少了工作场所人员数量, 使得工人伤亡率和职业病大大减少。监测监控技术在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如手机屏蔽仪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监控, 防止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手机引发爆炸事故;社交媒体和救灾机器人等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用户数量众多的社交网络可以及时得到事故报告信息和快速反应, 并可在短时间内组织疏散和救灾, 实现实时互动。救灾机器人可深入到狭窄、有限和危险的空间内完成搜救, 或者充当通讯中继。

发达国家同时注重对新技术使用过程中新型风险的研究和预防, 如个人防护设备通讯信号和纳米材料对人的影响等。

(图片源自网络)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2

1.职业安全与健康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那些OSH专业知识?

3.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研究OSH问题?

4.OSH中的立法、道德、社会责任问题。

5.OSH发展趋势与动向。

6.评述《安全生产法》。

7.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8.工伤保险的概念、原则、适用范围?

9.事故成因理论分析10.从经济角度看,事故产生的成本有哪些方面?

11.试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12.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有哪些?

13.你认为违章行为的成因有哪些?

14.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的分级、场内与场外应急求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5.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如何?

16.简述我国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17.我国的法定职业病与职业性损伤有何不同?

18.简述职业病的发病特征。

19.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体会造成哪些方面的伤害?

20.大学生的压力源有哪些?

21.解决工作压力的途径有哪些?

22.论述工作压力的两面性。

23.论述工作压力与心理疾患的关系。

24.自己思考或者与别人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减少或消除造成工作压力的各种因素。

25.在职务分析中加入安全健康分析有何作用?

26.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27.薪酬管理与安全和健康有何关系?

28.你认为本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体系如何?还需要作哪些方面的补充?

29.你认为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研究OSH问题,其研究范畴除课程中介绍的几个方面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讨?

30.现代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31.江苏响水县万人大逃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2.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安全预警机制如何建立?

33.典型事故分析?

34.某行业安全生产分析?

35.劳动过程中的生理测量?

36.人机可靠性分析与评价?(安全人机工程)

37.保障职业卫生的有效途径?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3

以环境为引领

所谓环境引领就是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在校园内营造浓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氛围,以此引领这一教育的开展。这是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基础。之所以说是基础,一是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能否开展好,关键取决于师生对这一教育的认识能否到位。二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比专题教育的效果更好。通过环境引领,可以让学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之中不自觉接受到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以课堂为主渠道

这是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要开设专门课程,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学校要根据专业设置特点,将此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既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常规安全普及教育,也要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既要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法律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卫生等基础教育,也要结合专业,开展专项职业健康防控教育。要通过这一途径让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科教学渗透。学校要向任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即在学科教学中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以活动为载体

对于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一般都不喜欢简单的说教。因此,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必须要牢牢把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而活动是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学校要充分借助活动这一载体,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到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在活动的形式上,既要开展诸如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传统的活动,也要不断创新,开展诸如紧急救援比赛、急救演练比赛等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技能比赛;在活动的组织上,既可以是全校层面的活动,也可以是相关专业层面的活动,不仅要让学校老师为组织者,更要让学生作为组织者,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率;在活动的空间上,不仅要立足校园,更要适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在活动的安排上,既要有主题活动周(月)活动,又要注意将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到全学期,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性地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不断普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活动的管理上,不仅要落实专人管理,从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实施到活动的评价予以全过程的管理和督查,提高活动的效果;又要注重活动的包装,让活动系列化,在此基础上打造一至两个品牌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校企合作为纽带

职业压力对安全与健康的危害 篇4

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 职业压力对组织和个人都存在广泛的不利影响, 与员工的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工作满意度等息息相关, 可能会固化职工工作中不良的行为应对模式, 而且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将是潜在的、长期的。 (见表1)

对安全的危害

1.压力对生产作业中认知能力的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 应激会减弱人的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的下降又加剧了最初出现的差错或故障的危害性, 最终导致事故。事实上, 应激与差错经常以某种闭环的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当差错产生且被我们意识时, 它们会诱发应激 (紧张) ;当存在高水平的应激 (紧张) 时, 差错更容易发生。

应激源对人的注意能力的影响十分显著, 可以使注意广度下降 (注意狭窄) , 尤其会导致注意集中能力下降。研究证实, 许多应激源使得注意从相关任务的信息加工中转移出来, 比如生活应激事件等压力源引起的压力导致作业者注意力分散, 以致于引发错误操作或由于不能及时发现危险信息而丧失避险机会。

2.压力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所引起的各种生理、心理和行为改变, 不仅可以引发各种心身疾病, 而且是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长期从事简单、重复操作的流水线作业工人、农民, 长期驾驶于同一条线路的汽车司机, 以及专科医生等, 由于每天重复单调的刺激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抑制和身体困倦, 会表现出思想松懈, 注意力不集中, 以及动作节奏减慢等疲劳和厌倦心理。而长期处于持续性或超常应激情况下, 则会产生各种心身不良状态, 表现出各种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或紊乱, 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 干扰对信息的感知与记忆, 妨碍正确思维和判断, 造成不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这也是压力引发事故的机制所在。

压力与健康

1.压力的致病机制

机体在压力状态下各系统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内分泌、呼吸、循环、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诸系统都会作出反应, 这些反应使各系统产生许多不利变化, 其导致的疾病也遍及各个系统。比如, 压力使循环系统负荷增加, 这是压力导致心脑血管病症的主要机制。压力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亦是引起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通过隔离和破坏细菌、病毒以及其他外来生物体来达到保护机体的目的。当外来生物体侵入机体时, 免疫系统产生大量抗体来攻击或破坏它们。另外, 压力对免疫系统的第一道屏障, 即皮肤和黏膜的功能也会造成影响, 其可能的机制是:压力产生时, 能量大量向肌肉和大脑分散, 为应对做出准备, 从而使皮肤和黏膜所需的能量减少, 也就压制了免疫功能的正常工作, 提高了机体被病毒、细菌感染的危险, 各种感染性疾病也就容易发生了。

2.压力与重大疾病的关系

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前3位原因, 或称为“3大杀手”。在我国, 这“3大杀手”已占到城乡居民死因构成的近70%。研究同时表明, 这3大疾病均与压力因素密切相关。

压力与心脑血管病

美国和瑞典学者对96万名员工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 高工作压力的员工患心脏病的几率比低工作压力的员工大4倍。2007年, 欧洲心脏病医学协会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在荷兰召开第五十届年会, 英国研究人员海明威 (Harry Hemingway) 表示, 生活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心脏病的影响, 其实比抽烟、饮食习惯等生活形态的影响还大, 但却长期受到忽视。

研究表明, 大脑和心脏之间存在有反馈回路。大脑的学习、情绪及记忆等区域与心脏的跳动密切相关。压力大会导致大脑功能失去平衡, 输出更多的信号会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引发猝死。压力所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增加, 所导致的循环系统的应激反应使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心律失常的危险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还可诱导冠状动脉内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此外, 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 可引发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 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习惯, 这些可以间接增加心脏病发生的危险。

压力与肿瘤

目前, 不少国家的专家们认为, 长期紧张会增加人患癌的危险性。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曾报道, 心理紧张的人患大肠癌的危险性更大。为了证实心理紧张与大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 美国加州大学考特尼·奥尔德里奇 (Courtney C.Aldrich) 等与瑞典的研究人员一起, 从斯德哥尔摩地区大肠癌患者的数据库中找出了569名大肠癌男女患者, 并任意选择了150名未患癌症的成年人进行对照。进行压力测试后发现, 工作负荷重和工作环境不佳的人, 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是工作压力轻、工作环境理想者的5.5倍。并且即使排除了同大肠癌有关的饮食及其他因素后, 压力所致的心理紧张与癌症仍有密切关系。

3.过劳死

过劳死 (Karoshi) 是个日本名词, 它的意思是工作过度引起的死亡。一般认为, 过劳死是指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 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 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 或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 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过劳死不是个纯粹的医学名词, 它主要强调一个性质, 即由工作过度引起的突然死亡 (或残疾) , 并且应该得到赔偿。过度劳累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加班时间过长, 劳动强度过重, 心理压力过大, 轻则造成劳动者健康受损, 重则导致劳动者死亡。

压力的测量

压力评估可分为压力水平评估和压力源评估两个方面。国内外有关压力测量的工具种类繁多, 主要以各种自评问卷为主。工作压力的准确测量是研究工作压力管理的基础, 国内目前尚未研制出较为成熟的工作压力测量工具, 大多直接借鉴使用国外的压力测量工具。

1.职业压力指标量表 (Occupational Stress Indicator) 或称工作压力源量表, 是美国工作压力研究协会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ress) 的美国心理学家库珀 (Cooper) 、斯隆 (Sloan) 和威廉姆斯 (Williams) 于1988年设计的工作压力测量指标体系, 它从压力源、个性特征、控制源、应对策略、工作满意度、生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7个方面来全方位地衡量工作压力状况。

2.Mc Lean’s工作压力问卷。Mc Lean’s工作压力量表中的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 (Mc Lean) 教授编制的。该问卷由应对能力、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压力源3个量表组成。

3.工作内容问卷。著名的工作压力“JD-C”模式的提出者美国教授罗伯特·卡拉谢克 (Dr.Robert Karasek) 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工作内容问卷。该问卷原用于工作压力与高血压、心脏病的关系研究,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职业人群的工作压力水平。

4.工作控制问卷。工作控制问卷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的约瑟夫 (Joseph J Hurrell Jr, Ph D) 和玛格丽特 (Margaret A Mc Laney, Ph D) 于1988年研制的, 该问卷主要从工作压力源的角度来衡量个体面临的压力, 调查内容与个体对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的控制程度密切相关。

5.职业紧张量表。 (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 由美国科学家奥斯潘 (Osipow) 教授1981年研制。该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 (即职业任务、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 。职业任务包括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6个子项。个体紧张反应包括业务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和躯体紧张反应4个子项。应对资源包括娱乐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4个子项, 共计14个子项140个测试项目。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 篇5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监理范围内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职责管理工作。

1.3 职责

1.3.1 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是工程项目监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理单位的代表,其职责是:

1.3.1.1 负责监理合同授权范围内的项目监理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的组织实施;

1.3.1.2 负责建立项目监理部职业健康安全组织机构和体系,建立健全项目监理部各级监理人员的安环监理责任制;

1.3.1.3 负责项目监理部全体监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的学习、培训和管理;

1.3.1.4 组织审查承包单位现场机构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安环网络、制度、措施的落实;

1.3.1.5 督促安全生产委员会定期召开、定期通报安全生产状况,检查安环控制工作;

1.3.1.6 参与重大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监督施工单位,落实国家有关安全方针、政策的执行;

1.3.1.7 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负总的监理制度。

1.3.2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履行总监理工程师委派监理任务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职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3.3 安全监理工程师

1.3.3.1 参加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委员会常设机构的日常工作;建立以总监为第一责任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1.3.3.2 负责对新进监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对监理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检查、监督,负责项目监理部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1.3.3.3 负责编制项目监理部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明确监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建立安全台账,识别危险源;

1.3.3.4 认真检查各施工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和监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重点审核承包单位现场机构的安环保证体系、安环网络、安环管理制度,安环台账、安环卫生设施计划和安环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员资质等与安环保障、安环控制有关的事项。检查施工单位安环自检情况,安全网络活动情况,安环技术交底,安环管理办法,安环措施制定情况等等,并通过媒体的巡视、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安环网络,规章制度,安环措施运行情况。根据安环管理制度,定期对施工单位进行例行或重点检查。参与业主组织的现场安环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复杂督促落实;

1.3.3.5 协助审核分包资质、特种设备、施工机械、特种作业人员以及大中型起重机械的报验与会签;

1.3.3.6 审查施工单位作业指导书中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并与专业监理工程师共同签署审查意见;

1.3.3.7 现场巡视、旁站督促重大危险作业,识别和发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源,在紧急情况下,要求时间单位暂停施工,并计算报总监和建设单位;

1.3.3.8 参加或组织安环检查,督促施工过程中的人、机、料、环、法的安全状态,对事故隐患和相应的事件发出书面指令,并负责监督整改,及整改后的验收闭环;

1.3.3.9 针对不同季节,节假日抓防范重点。根据季节变化,工程推进,适时提出安环工作防范重点。在安全例会上,提出安全与环境施工的要求和阶段性的防范重点;

1.3.3.10 参与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厂内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的要求,避免发生重复事故;

1.3.3.11 组建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控制文件包,并编写月度安环工作小结。

1.3.4 专业监理工程师

1.3.4.1 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监理区域内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控制工作,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对现场发现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隐患,应及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

1.3.4.2 专业监理工程师遇有职业健康与环境上的较大的问题,及时与安全监理工程师沟通,共同控制不安全隐患及环境因素,使本职范围内安全生产处于受控状态;

1.3.4.3 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安全监理工程师共同审核作业指导书中的安环措施,重点是技术安全的内容、方案措施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重大危险作业项目,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并负责审核;

1.3.4.4 对由于技术、质量原因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需以安全为主,必要时需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1.3.4.5 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安全监理工程师共同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方案或下列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

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1)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方案。

2)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开挖与边坡防护、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爆破等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4)冬季、雨季、夜间等特殊施工方案。

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办公、宿舍、食堂,道路、仓储、化学及危险品库等临时设施设置以及排水、防火措施。

1.3.4.6 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安全监理工程师共同监督承包单位做好施工节能减排、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工作,其主要内容是

1)督促承包单位编制施工节能减排、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工作方案,经监理审核、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2)监督承包单位按承包合同约定,做好施工界区之外的植物、动物和建筑物的保护工作。

3)监督承包单位按承包合同约定,做好施工界区之内的施工环境保护工作。

4)监督承包单位依法取得砍伐许可后进行砍伐。

5)施工中发现文物时,监督承包单位依法保护文物现场,并报告建设单位或有关部门。

6)监督承包单位按批准的取弃土方案施工,取弃土结束,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

7)监督承包单位按照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布置施工区和生活区。

8)监督承包单位有序放置进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防止任意堆放,阻塞道路,污染环境。

9)监督承包单位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施工现场釆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废油、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10)监督承包单位对因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釆取专项防护措施。

11)监督承包单位对城市市区内的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围挡。

12)督促承包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按承包合同约定或相关规定,拆除建设单位不需要保留的施工临时设施,清理场地,恢复植被。

1.3.5 资料员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6

【摘要】通过对我国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形势及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等资料的分析,认为有必要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体系中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并就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设计,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关键词】职业健康;职业安全;课程;体育

2010年9月,教育部职成司下发了《关于在部分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探索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最终为职业院校学生在未来专业岗位健康工作、健康生活服务。探讨在同样是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体育教育中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无论是对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探索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在最好状态为目的,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1]。

(二)职业安全

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工作领域及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2]

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职业健康是指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避免或防止受到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职业安全是指劳动者的人身安全,避免或防止受到伤亡事故的危害。从政府監管的角度,一般来说职业安全监管与职业健康监管是一体化的,因此对职业安全和职业健康实施统一监管[8].

(三)职业健康课程

职业健康课程指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特点,针对其面临的职业危害元素,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防护意识;掌握基本防护知识、技能,确保其身心健康的教育过程。

二、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目标是指课程实施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是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身体、心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结合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职业健康课程目标设为:职业健康素养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里和职业岗位适应目标。

职业健康素养目标:了解未来职业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养成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习惯,掌握日常健康安全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能运用相关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职业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结合职业环境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常见职业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及职业创伤的处置方法。

心里和职业岗位适应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职业目标;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课程内容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职业健康课程目标,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来选择。特别强调各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应按专业来设置课程内容。下面就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来进一步说明。首先要对职业特点进行分析:

1.职业环境特点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环境比较复杂,工作条件恶劣,以户外作业为主;吃住都在工地,生活条件艰苦;长期接触粉尘和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易患呼吸道疾病;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属重体力劳动者,对体能要求较高;工作时的身体姿势以站姿和变姿为主,而且多数情况下在高空作业;业余生活单调,紧张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容易产生压力过大、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突发性损伤事故发生率高;是公认的高危职业。

2.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通过对职业环境特点的分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以提高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平衡能力、耐力、攀爬等身体素质为主。

3.潜在危害

由于长期的室外作业,恶劣环境中缺乏有效地防护措施,冻伤、中暑、风湿、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静脉曲张、肩腰背肌肉疼痛等疾病在建筑行业中非常普遍。长期离开家人朋友,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普遍会产生自卑、敏感、抑郁、孤独、易怒、敌对、焦虑等不良情绪[3]。上下肢、面部为易伤害部位,高坠、碰撞伤、挤压;为易伤害种类[9]。

在对建筑行业职业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课程目标确定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健康知识、职业身体素质、职业健康技能三大部分。

职业健康知识包括:1.职业健康概念;2. 国内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形势;3.建筑业国内外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形势;4. 建筑行业工作环境特征分析;5. 建筑行业应具备的职业身体素质;6.工作岗位环境潜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对身心的影响;7.常见职业病种类及临床表现;8. 女性劳动者的特殊保护;9.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0.建筑行业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11.维护自身健康权益的途径和程序;12.营养与建筑职业健康的关系;13.日常安全知识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14.心理健康的标准;15.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及身心发展关系;16.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17.获得职业健康知识的途径方法。

职业身体素质包括:1.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练习内容及方法;2.灵活性练习内容及方法;3.协调性练习内容及方法;4.平衡能力练习内容及方法;5. 耐力练习内容及方法;6.柔韧性练习内容及方法;7攀爬练习内容及方法。

职业健康技能包括:1. 建筑业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方法(冻伤、中暑、风湿、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肩腰背肌肉疼痛等疾病的防护与治疗方法);2.建筑业常见职业创伤的救治方法(高坠、碰撞伤、挤压等救护方法);3.能用心理健康的标准初步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出改善的建议;4. 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社会适应状态,提出改善的建议。

(三)考核办法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应该体现在健康安全意识和观念的养成;职业身体素质的提高;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在工作岗位应用,是否养成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行为习惯等方面。所以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内容包含理论知识(30%)、身体素质(20%)、技术技能(30%)、行为习惯(含平时学习情况20%)等4个方面。理论测试以试卷形式进行,按试卷得分进行成绩评定;职业身体素质测试可参照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对于技术技能、行为习惯的考核方法,尽可能采用模拟事故现场、设置事件情景、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处置能力。如模拟一建筑人员坠落事故现场,考查学生的现场救护能力,观察学生在事故现场,对伤员是否能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否熟知事故现场急救应按照紧急呼救、判断伤情和救护三大步骤进行;是否掌握常用的现场救护通用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技术、止血法、包扎法、骨折处理、伤员安全搬运法等。

三、结语

《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全新的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需要进行不断探讨、研究。面对职教改革浪潮的冲击,体育教学结合学生专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学生职业健康服务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体育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改革,把体育课由传统的基础课转变为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支撐课程,形成鲜明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特色,提高体育教学为学生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移民.职业病防治与理论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职业安全http://zhidao.baidu.com,2015-10-9.

[3]姚建平.高职院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5-29.

[4]贾乾.建筑工人职业健康状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5]申洪山.新形势下职业院校体育教材建设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24-26.

[6]职业病的“防”比“治”更重要[EB/OL].http://www.law-tim.cn,2015-7-5.

[7]透视中国职业病现状[EB/OL]. http://www.zybw.com,2014-5-23.

[8]柯娜.政府职业健康监管成本及收益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9]黄文燕,练海泉,谭爱军,珠海市职业健康伤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5):563-565

加强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篇7

为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保障项目员工在施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项目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控制和消除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员工伤害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杜绝伤亡事故,使施工生产全过程的安全达到受控状态。在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工期和经济效益目标。

2 安全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 安全管理目标

3.1 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遏制一般事故发生,轻伤负伤率控制在10‰以下;

2)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3.2 安全管理目标

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安全措施的项目执行率达到98%以上;

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编制率98%以上;应进行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论证率100%;专项方案备案实施率达100%;

3)施工现场每月组织至少一次由分公司主管安全生产经理或项目经理组织的安全检查;

4)施工现场各级职能人员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书执行率达到100%;

5)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不少于1人;

6)大型机械设备备案、验收、检测率达100%(施工现场塔吊报检率达到100%,脚手架及高处作业防护工程、施工用电、施工机械及物料运输提升设施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7)施工现场各类机械、机电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8)严格遵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安全生产任职考核制度,无违规行为;

9)施工现场安全内业资料齐全、整洁、及时;分公司月、季报送资料齐全、整洁、及时(月报表:《职工伤亡月报表》;季报表:《施工安全措施费统计报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登记表》《安全员专兼职及岗位变动动态报表》《当年施工项目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收据复印件》《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评分表》);

10)积极参与争创各级安全标准化(文明)工地活动。

4 安全生产事故类型

根据企业危险源识别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安全生产事故类型主要有高处坠落、触电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等,其他引起伤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有毒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食物中毒、起重伤害、火灾、爆炸等。

5 安全生产责任

1)公司、分公司应当按照“统一领导、落实责任、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全员参与”的原则,来逐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覆盖到全体员工和岗位、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

2)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规范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明确项目部各负责人、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职责,提高项目部的管控能力,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3)企业总经理、分公司经理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即主要负责人),对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应当全面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

4)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统筹组织生产过程中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5)公司、分公司安全监督部门负责人或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员)协助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综合管理领导责任。

6)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其他负责人应当按照分工抓好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主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

7)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组织机构。

8)公司、分公司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各职能部门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相应岗位。

9)项目部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配备数量,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

10)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工会组织依法对本单位安全生产与劳动防护进行民主监督,依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权督促本项目必须做到“五同时”(同时布置、同时实施、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6 安全生产监督

1)企业各单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公司、分公司文件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3)监督检查。

a.公司、分公司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公司每半年至少一次,分公司每季度至少一次,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监督力度。

b.项目部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相关部门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并加强日常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责任制、班前安全讲话制度、每周一安全活动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临时设施检查验收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挂牌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8 综合管理措施

1)各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制订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逐级负责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2)按照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受控。

3)项目部按照公司和分公司《安全技术措施费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编制详细的符合施工项目实际的安全投入计划,财务单独列账,专款用于安全生产投入。

4)在使用劳务协作队伍时,应认真审查其施工资质、安全资质和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等证照,签订责任明确的安全质量和职业卫生方面协议或合同,明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并严格管理,确保安全质量。

5)招聘使用劳务工必须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应当纳入项目施工队伍安全管理的范围。上岗前要认真做好体检(建立档案)以及安全技术培训(建立档案),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

6)特种设备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检测、检查、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7)对作业场所的尘毒治理、通风设施、环境保护等等所需的费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应当编制职业健康安全或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和资金计划,项目部应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设施的完善和生产作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并使用到位。

8)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设备和防护用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以及企业文件规定,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安质部门或安全员必须进行监督。劳务分包单位自行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分公司或项目部必须进行登记备案,并应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9)项目部必须为从事高空、易燃、易爆、剧毒、沟槽暗挖等等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费应当由项目部支付。意外伤害保险期限自建设工程开工之日起至竣工验收合格止。

10)项目部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项目开工前或变更时充分辨识危险源,建立清单,评价出重大危险源,编制符合项目实际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并及时报分公司安质部备案。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应按照企业《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中要求的表格填写。

9 应重点控制的事故及对策措施

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对计划采用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详细的策划,应有计算书的应进行计算,应经专家论证的必须进行论证,所依据的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应一一详列。

2)防止高处作业和高空悬吊作业坠落事故。

a.加强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b.加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的检查和正确佩戴;

c.加强垂直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隔离设施架设和支挂。按规范要求挂设安全平、立网,搞好“四口”和“五临边”防护,形成相对封闭的施工作业环境,同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范,按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标准要求搭设脚手架、板和各类操作平台,安装防护栏杆,设置和制作钢直梯、钢斜梯及垂直爬梯,并及时验收,严禁使用自制吊篮进行施工作业。

3)防止触电事故。临电工程严格执行TN-S制式,加强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的检查。合理组织临时用电,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保”制度、停送电制度、挂牌制度,制止现场一闸多机、乱接乱拉行为。

4)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合理堆放建筑材料,设置安全通道和固定操作防护栏,严禁从高处乱扔物件、物品。

5)防止机械伤害事故。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专检和维修维护,使机械设备保持安全状态。

摘要:介绍了加强企业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目的及职责,阐述了安全管理的目标,并对安全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及综合管理措施,进而提出了应重点控制的事故及对策措施,以实现工期和经济效益目标。

关键词:安全管理,目标,安全事故,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澳大利亚职业安全与健康立法变革 篇8

但传统法规标准的弱点也很明显, 它陷入了大量具体琐碎而又技术性的规则, 难以让人理解, 也难以更新。标准的制定主要针对具体产生的问题, 是基于工厂的具体物质危害, 所以导致不能均衡地覆盖到所有作业场所。这种标准法规也不能激发甚至促使雇主进一步创新, 寻找更便宜更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它还忽略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很多危害不是产生于作业场所的静态属性, 而由于工作的组织方式。传统工厂法产生了独立于州法的风气, 很少有工人和工会参与。

19世纪60年代末,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对传统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的批评越来越多, 1972年英国罗本斯 (Robens) 报告中提出修改监管模式, 新模式基于两个基本的原则性的目标。一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完整的体系, 有一部总法, 确定一般性义务, 总法下面由规程和守则充实。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员应用新的执法手段 (改善和禁止通知书) , 是对起诉的补充。

由于认识到政府和法规实际上作用有限, 因此, 第二个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更有效的自我监管体系”。“自我监管”经常被误认为放松和解除监管。实际上, “自我监管”可解释成避开具体的规格标准, 允许责任人自己选择方法, 只要这种方法能够满足一般性法律义务、程序标准和绩效标准就可以。法规不再告诉责任人具体怎样做才能达到符合法律规定。绩效标准规定了责任人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 或他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把主动性留给责任人, 让他们去制定出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办法去达到具体标准。程序标准规定了一个程序, 或一系列的步骤, 这些是责任人控制具体危害所必须遵守的。当责任人具体化一个目标或结果比较困难, 而若遵照规定的程序去做则风险就会显著降低, 责任人通常会愿意使用规定的程序。目前, 澳大利亚职业安全与健康的法规要求责任人辨识危害、评估和控制风险。基于程序的标准需要文件化, 即法规要求责任人将他们为符合程序标准、绩效标准和一般性义务而采取的措施文件化。“自我监管”强调工人和各级管理层共同合作达到乃至改进政府制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Robens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雇主都有义务与雇员或其代表协商促进采取职业安全与健康措施, 并在制定这些措施过程中让雇员参与进来。工人代表是Robens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方, 并代表工人成为企业安全与健康委员会的委员, 雇主采取的措施必须和工人代表协商。此外, Robens模式重视监察员和工人代表更紧密的合作, 要求雇主制定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和程序, 并规定董事会将公司的职业安全与健康信息资料存于公司监管人员处。

目前, 在各司法管辖区域生效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律, 维多利亚州是2004年颁布的, 南澳州是1986年, 西澳州是1984-1987年, 首都领地是1989年, 联邦是1991年, 海上作业是1993年, 昆士兰州和塔斯马尼亚州是1995年, 新南威尔士州是2000年, 北部领地是2007年。所有这些法律都延用Robens模式, 尽管有些超越了Robens模式。安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9

1 组织机构设置

ANSES目前有1,350名员工及12个实验室。总署任命署长一名,分管科技事务、资源、动物健康与福利、植物健康的副署长各一名。下设行政部和财务部两个管理部门,署长配备一名办公室主任。总署及委员会协调部门、质量部门及卫生、安全和防御部门分别有一人负责。执行部门分三部分:兽药产品由法国兽药产品事务部管理,风险评估由风险分析部、管制产品部及研究和科学观察部具体执行,参考及研究实验室由实验室事务部管理12家专业实验室。详细的组织机构框架如图1所示。

2 职能

ANSES在环境和职业健康、食品安全、动物健康与福利和植物保护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首要任务是保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既包括工作活动也包括消费活动。在人类健康方面,ANSES负责评估食品的营养和功能,同时对人们可能接触到的工作场所、环境,以及食品中的风险进行评估。此外,ANSES还负责兽医药用产品、杀虫剂、杀菌剂,以及欧洲REACH法规框架内的化学品的市场应用评估。

在其职责范围内,ANSES的主要使命是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向主管当局提供这些风险的所有信息和专门知识,以及必要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以起草立法和法定条文、实施风险管理和减灾战略。

ANSES负责执行监测、预警、警戒和推荐任务。负责科学和技术研究项目的界定、开展和资金支持。向主管当局提出任何可能保障公众健康的措施。当公众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时,ANSES会向这些主管当局提出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建议。

此外,应政府要求,ANSES代表法国参与欧洲和国际组织活动。

3 措施

为了更好地履行机构职责,ANSES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其职责范围内,依靠专门的专家组(CES)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估;

(2)建立网络组织并协调工作以评估职责范围内的健康风险;

(3)促进信息传递、培训,以及科学技术文献的宣传,激励并鼓励公众讨论;

(4)在职责范围内,促进法国及欧盟研究政策的形成;

(5)在职责范围内,建立科学技术数据库或者帮助其他机构建立科学技术数据库;

(6)正在建立营养品警戒系统并参与毒物监测系统;

(7)在职责范围内,在产品、产品加工、使用及传播过程中设立观察站;

(8)在职责范围内,参与法国及欧盟参考实验室的活动并开展研究工作;

(9)为主管当局提供专家级科学技术支持以评估生物消毒剂、化学物质及产品、植物保护产品、添加剂、化肥,以及培养基的风险;

(10)ANSES可以与任何机构的公共利益团体,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法国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签订协议或者参与其中,用以补充自己的能力,比如有相同使命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就是其中的一类。截至2012年4月,ANSES已与30家机构确立了协作关系。

4 管理和专家评估

为了获得可信的、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建议,ANSES动员了多学科的专家,并鼓励独立的讨论,组织了20个专业科学委员会,同时吸纳了人类和社会科学的专家。

其管理委员会可以向由民间团体代表组成的几个定向主题的委员会进行咨询。它还依靠科学委员会保证质量和专门知识的独立性,依靠道德标准委员会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

除了优化资源与技术之外,合并之后显著提高了法国专家的价值,使得不同年龄的专家无论在家中、在单位,还是休假旅游的时候都能够提供全球性的信息。

5 风险评估的要求

风险评估是ANSES的主要工作,具体步骤如下:

(1)申请;

(2)专家委员会指派的专家工作组对议题进行评估;

(3)由专家们签署专家评估报告;

(4)由署长签署ANSES的建议书。

ANSES可以自主地发布对任何相关专业知识领域问题的申请。通常情况下,ANSES受理的是来自第三方的申请。第三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部委、另一个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ANSES也可以受理官方授权的不同类型协会组织(如消费者保护协会和环境保护协会等)提出的申请。

除了为遵守受法律保护的机密信息(包括工业和商业秘密)之外,该机构的意见及建议会在ANSES网站上发布。

6 ANSES实验室基本情况

ANSES拥有12个参考和研究实验室形成的实验室网络。他们的任务包括专业知识、流行病学监测、预警和科学技术咨询。通过公信力强的研究实验室网络进行数据收集,ANSES在风险评估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ANSES的实验室列表如下:

(1)植物健康实验室(昂热、蒙彼利埃、克莱蒙费朗、雷恩、南希和留尼旺);

(2)滨海布洛涅的水产品实验室;

(3)Dozulé的马病实验室;

(4)福热尔实验室(兽药和消毒剂);

(5)里昂实验室(牛病、肉品卫生和植物产品抗性);

(6)南希水文实验室;

(7)南希狂犬病和野生动植物实验室;

(8)迈松阿尔福动物健康实验室;

(9)迈松阿尔福食品安全实验室;

(10)Ploufragan Plouzané实验室(家禽、猪和渔业);

(11)尼奥尔实验室(山羊疾病);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10

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职业健康安全都是现代化安全管理方法研究的产物。两者均强调预防为主和PDCA动态管理的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 两者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 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许多许多差别。总的来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侧重于理念、方法和程序化。失效难以保证;而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吸收了前者优点的基础上, 通过文化建设并不矛盾。没有建立体系的企业, 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上, 通过文件化和监控程序, 完成体系的建立工作;已建立体系的企业,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 能完善程序文件, 增加操作性, 把体系运行效果提高到更高层次, 可避免认证和实际运行两层皮的现象。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比

2.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区别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侧重于系统管理方法框架的构建, 强调对过程的控制, 是一种系统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侧重于管理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所有企业共用一个标准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通用性强, 但容易出现“形式化”, 且条款不容易理解, 对具体实施要求没有明确, 对体系标准的理解不同, 建立和实施体系的效果亦不同, 因此要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于管理标准的量化, 强调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标准化, 是一种执行标准, 侧重于现场的人为作业安全和现场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AQ/T 9006-2010《企业安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标准, 条款容易理解, 对具体的实施要求亦较明确, 并且针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化规范细则和考评标准, 如AQ2007-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 企业便于也易于建立和实施标准化, 有利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2.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联系

2.2.1 运行模式相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遵循著名的Demiry循环”运行模式, 即策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改进 (Act) 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管理模式, 依据标准要求,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建立并保持体系, 并通过体系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完善, 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2.2.2 要素设计相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采用要素管理形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由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构成, 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在要素设置上, 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虽然顺序和要素名称有所不同, 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6个二级要素都可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中找到相对应的要素, 只有4.2职业健康全方针个要素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没有涉及, 因此在要素设计上, 两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

3.1 体系文件融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3个层次。管理手册是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全面描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 主要供高、中层管理人员和提供给客户及认证机构审核时使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表2是以某公司原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基础融合后的体系文件示例。

3.2 管理模式融合

虽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模式都为PDCA循环, 但两个管理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通用做法和程序, 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系统管理的思想和规范, 强调文件化管理, 注重程序的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标准, 它的依据就是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和安全行业标准, 尤其是具体到某个行业的标准化规范, 对企业的作业现场有着严格具体的要求, 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类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由此可以看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着眼于按什么流程去做, 要做什么。安全生产标准化则着眼于按什么标准去做, 做成什么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因此, 可以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为基本框架, 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使之成为一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系统。具体融合点如表3所示。

4 结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是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研究的产物, 两个模式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侧重宏观, 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细节。两者均强调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和动态管理。

企业如果同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 两个系统独立运行, 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削弱两者的系统功能和管理效果, 也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并造成资源浪费, 导致管理效率降低, 因此对两个系统进行融合十分必要。

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 在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体系文件和管理模式4个方面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求, 使两者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可以在企业内建立起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使之成为一套科学高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28001-2011)

(2)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11

在美国,有些州有自己的行业安全和健康标准,但在其他地方,包括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负责的国家层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只是要求雇主们自己建立计划和标准。管理局在很长时间里放弃了制定规范的行政权力,一方面是因为要制定适合所有行业的规范,就要集中管理局全部的精力,而无法处理其他事务;另一方面,是因为各种商业团体的强烈反对。之前,管理局的一个计划草案就被批评为条款含混不清,而且实施过程中过于依赖观察员和监督员的个人判断,标准实施起来成本过高。

2006年,全美国有超过400万人受到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折磨。自从1972年美国旧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公布后,美国的工伤和职业病发病率并没有明显的下降。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工伤率和职业病发病率开始快速下降,一个原因是科技的进步和企业劳动方式的改变,另一个原因就是工作场合安全和健康标准的不断修订。在美国,有21个州已经单独出台了劳动安全和健康标准,管理局对这些地方标准的要求就是州的标准要等同或高于全国标准。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从1982年开始就一直想知道强制性的安全计划能否发挥作用,在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和北达科他等几个州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后,管理局遗憾地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强制性安全计划能提高工人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因此,当管理局在1998年试图推出新的强制性劳动安全和健康标准时,也遭到了许多企业联盟的反对。兰德公司对1998年到1999年管理局制定新条例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新规定在一些州的试行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他们的结论是,这种强制性的计划依然有很多问题,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过高。因此,新的劳动安全和健康标准是否能真地保护劳动者依然是一个疑问。十年后的现在,在报告的结尾,兰德公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鉴于之前分析了强制性计划可能造成的许多不确定性以及不可预期的效率低下问题,兰德公司认为,新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保障计划应当注重下面一些问题:效率问题 要将安全和健康计划同其他影响因工受伤的因素分离开,2001年,史密斯·科克开展了一次研究,他提出的建议是,因为美国现在有了完备的工伤补偿制度,所以要注意是否有工人为了领取赔偿金而故意夸大自己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或疾病。

美国现有的研究都集中在比较已经实施了安全和健康标准的州和没有实施的州之间的数据差别。但在美国,各州对工伤和职业病的补偿标准不同,因此,这些数据并不能准确反应是否实施标准的影响。因此,兰德公司建议管理局比较那些规模和行业相当,没有实施强制条例和实施了强制条例的工厂的工伤率。

不论安全和健康计划是否有效,只要全美国的公司老板们认为这个计划本身条款不明确,推行不公正,他们就有充足的理由拒绝这个计划。因此兰德公司建议在某些州推行这项计划的同时,不断针对新的问题修改具体的条款。另外,为了印证条款是否有效, 可以采取这种形式:调查在各种劳动纠纷中,强制的安全和健康计划中具体条款被引用的次数。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强制计划自从在1991年正式公布以后,就一直是被引用最多的。在具体违反这个计划的案件中,有10%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

效益和成本 兰德公司的分析员发现,在开始制定全国性的强制标准时,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认为全国有51%的工人能受益于这项计划。但近年来,美国的工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尚没有统计数据表明还有多少雇员在工业企业中工作。因此,对于到底有多少雇员被囊括在这项计划之内,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考虑到计划应当对劳动中的多种伤害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之前管理局只记录那些让工人全天无法工作的工伤和职业病的统计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据美国2007年的调查,工人在工作中受伤导致一天以内一段时间无法正常工作的案例占到一半以上,因此,管理局需要一个新的评估标准。

职业安全与健康 篇12

中国煤化工企业在过去很多年普遍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管理, 而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是近些年来确立的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两种安全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 现在很多煤化工企业将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有机整合在一起、共同运用。实践表明, 将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机整合、共同运用的安全管理效果远高于任何单一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本文旨在推动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科学、高效整合, 推动煤化工企业管理高效化、科学化、合理化。

1 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方法

在现代的煤化工企业中,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存在以下问题:

a) 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内容上有交叉重合的地方, 也有较多相互抵触、互为矛盾之处;

b) 两种安全管理模式的目的、结构有所不同, 因此整合所需周期时间较长,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容易出现混乱;

c) 整合后的安全管理模式章程规则在实践中较难贯彻, 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地方;

d) 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难度较大, 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安全等级考核的工作难度大。

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方法分为三个步骤:

a) 整合模式的内容融合。整合两种模式, 需要认真比较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的异同, 从宏观角度看待这两种安全管理体系, 两种安全管理制度内容交集的地方, 选择规定更加详细规范的那一种, 有冲突、矛盾的内容, 根据煤化工企业实际管理情况, 选择更合适的一种, 此外还要补充一些规定, 使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更加合理、科学;

b) 整合体系的文件规范化。当煤化工企业已完成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策划工作, 就需要将最终整合结果以文件形式规范化, 确立操作的行为规范, 使整合安全管理模式具有健康、完整的体系;

c) 统一监测、审核、评估的标准。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拥有不同的检测、审核、评估标准。将这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后, 需要统一监测、审核、评估标准, 将这两种安全标准的评估标准有机整合, 能够对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定期、集中评估审查, 效率更高。

2 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运用的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体系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环节及对整个管理模式运行的综合考核两部分。

2.1 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

煤化工企业风险管理运行过程包五方面内容:

a) 组织规划。具体工作时组建具体工作部门, 分工明细化, 安排不同领导负责。由部门制定统一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实行方案等;

b) 技术培训。该环节的目的是使煤化工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培训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并且是逐步递进。 (a) 对员工进行基础知识培训, 务必使每一位员工了解整合安全管理模式体系的内容、管理机制、运行方式, 使企业员工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b) 进一步培训是让员工对整合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有所了解, 理解各部门、各要素存在的必要性及作用, 规范员工工作, 落实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c) 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规避风险的有效办法, 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规范自己工作中的操作;

c) 确立安全管理模式文件。将整合安全管理模式文件化, 对具体要求、具体指导书面化, 方便领导指导工作, 方便员工学习;

d) 执行环节。以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文件为根据, 严格执行文件内容, 科学合理安全管理企业;

e) 改良环节。以安全管理模式在实践中运行状况为基础, 不断改良, 使其更好地适应企业实际情况,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2.2 综合考核

通过对整合模式在实践中运用情况的综合考核是为了发现安全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不足, 及时调整管理结构、内容, 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模式运行效果。考核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方面:a) 考核具体工作岗位的安全性, 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找到安全管理模式的漏洞, 以及时弥补;b) 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安全考核;c) 对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安全考核。找到安全管理模式中遗漏的规定项、不足项, 进行补充完善。综合考核工作需要参考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有详细的安全等级标准可供参考。

3 科学评估

现代中国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 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工作危险性很高, 对技术要求也高。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危险将会大大提高, 所以, 安全管理模式的存在极为必要。但是, 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尤其是现代煤化工企业运用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整合一体的管理模式, 在实践中优势明显高于过去的同时, 其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提高重视程度。要确立常态评估机制, 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科学评估整合安全管理模式。对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科学系统评估是以煤化工企业日常生产为出发点, 考察煤化工企业员工技术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了解企业安全管理条例等, 考察企业生产设备, 根据安全管理要求, 确认设备是否安全运行, 考察企业生产环境是否符合国家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要求。

4 建议

a)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使员工树立安全意识;b)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c)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包括向其介绍企业安全管理条例, 培养其发现危险、分析问题、解决危险的能力, 规范操作;d) 企业安全管理条例文件化应加强简洁性、实用性、高效性, 避免浮夸风;e) 严格贯彻企业安全管理条例,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不断更新改进。

5 结语

介绍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所采用的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的安全管理模式, 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的职业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模式、结构上的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煤化工企业如果能够将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贯彻在实践当中, 不仅能够提高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 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而且能够降低企业安全管理成本。

摘要:以煤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运用为具体切入点, 详细介绍目前中国煤化工企业运用此整合模式的运行机制, 科学评估对两种安全管理模式整合运用在煤化工企业实践安全管理实践运用中的效果, 并提出若干加强整合方式安全管理的建议, 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上一篇:地质体可视化技术论文下一篇:闭孔疝的CT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