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2024-06-06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精选11篇)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1

1 关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作为公共课程, 第一层次的课程已经开出一门《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二层次开出一门《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公共课, 而第三层次的课程由我系开设公共选修课, 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自行选修。《计算机文化基础》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要, 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6年6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教学的意见”,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 其内容必须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策。在此背景下, 为了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人才特色, 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新教学计划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 将重点放在课程整合、体系优化和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设计上, 合理构建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应用级平台,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 对我校现行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公修课程必须进行改革, 提出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基本要求与课程框架。

2 教学改革的方案

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 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 而有的学生却从未使用过计算机。对近几年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 比如浏览网页、聊天及网络游戏, 但是基础知识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 目前,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层次的教学内容将会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在今后一段时间, 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2.1 目标与定位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 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学科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 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为满足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基本需求的基础上, 拟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与定位。

目标与定位:

(1) 熟悉典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概念。

(2) 掌握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具备使用常用软件处理日常事务能力。

(3) 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 具有正确的程序设计方法、思路和初步的应用软件开发基础;数据库技术应具有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利用常用工具处理多媒体数据, 初步掌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集成与开发能力。

(4)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利用Internet进行主动学习, 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基础。

2.2 教学安排及课时分配

全校大一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分为两大类:文科类第一学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第二学期开设《ACCESS数据库》;理科学生第一学期前半学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 后半学期至第二学期学习《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除这两大类课外, 对于第三阶段的课程学习, 我系开设有《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多媒体制作》、《网站建设》、《信息安全论》、《信息系统设计》等公选课程, 供全校文理科学生自主选择。

2.3 教学目标与标准

2.3.1 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目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目标要求:掌握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Office软件的使用。

考核标准:文科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的一级水平。

2.3.2 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目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思路的培养与训练。

目标要求: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一般方法, 基本能达到熟练地使用Visual Basic语言进行简单程序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软件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考核标准:理科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的二级水平。

2.3.3 ACCESS数据库

教学目的:学习关系式数据库编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具备数据库设计、分析能力和工程项目开发的一般技术。

目标要求:达到熟练分析与研究复杂工程项目的技术分析与程序开发设计的初步能力。

考核标准: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的二级水平。

3 教学组织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涉及面广, 学生都来自不同的系 (专业) 。一方面是开课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是教学组织难度增大, 我们需要开展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探讨和研究;组织骨干教师, 开展教学研讨, 制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 选编系列教材。

(1) 文、理科学生的必修课均采取教师集中授课方式和学分主导机制。学生自主选择教师, 理论课人数控制在80人以内;上机实验课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安排在正常上课时间, 原则上由任理论课的教师担任。文、理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时间及考试内容均不同, 所以必须采取分科教学。

(2)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 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计算机应用课程的考核分成两部分:一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综合能力的考核, 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目前, 我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试, 特别是实践技能的考试, 教师只能对每位学生, 根据实践技能的完成情况, 人工进行评定。这种方式, 一是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二是会影响到实践技能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这远不能满足现代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效果的考试评定。对此, 我们必须探索一条新路, 以适应计算机考试的需要。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2

摘 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如何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本文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方法 考试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得自己的专业、又能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入学后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第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上好这门课程成了计算机公共教学教师的研究目标。

1 上好第一节课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好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接触过计算机,这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已掌握了不少计算机的操作,现在又专门开这样一门“计算机普及教育课”,实在是浪费时间。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够通过第一节课给同学们带来震撼,牢牢吸引住他们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

(1)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精心制作的教学课件一下就会抓住学生的眼球,把他们带到课堂上来。同时也要告诉他们随着课程的学习,他们也可以做出这样漂亮的幻灯。当然教学课件除了漂亮外还要有丰富详实的内容,这需要教师查阅资料,认真准备。

(2)在第一次授课时可以不讲授计算机的原理、组成等,而是通过带领同学找寻计算机给我们的现实生活所带来的变革、便利,从而引导他们明白计算机的重要性,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

(3)在课堂上给同学演示一些高年级同学的作品,比如“班级网站”、“个人简历”、Flash动画等,使他们感觉到计算机是如此地有趣和有用,但也要明确告诉他们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要性。

2 精心挑选教材

在高校中,专业不同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要求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了不同专业不同教材的方法。对于理科学生,我们使用的南京大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这本教材理论与操作并重,通过较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基本的算法等,为今后的程序设计课程打下基础;对于文科学生,我们选择的是同济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这本教材重点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如Windowss的操作,Office办公系列软件等,这些内容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既实用又容易掌握。

3 改变教学方法

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逐渐摆脱了“粉笔+黑板”这种平面的、单一的模式。但从相关调查结果来看,虽然几乎所有高校都已不再使用传统的“粉笔”教学,但并没有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功能。数字化教学平台应是一个融多媒体教学、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它可以极大地突破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将有限空间的传统课堂变为无限空间的虚拟课堂,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依托这个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布置并批改作业,进行网上考试,网上辅导、答疑,可以更好地讲授课程内容,更快地和学生沟通,更好地实现“教”这个环节;学生借助平台可以方便地浏览和下载课程的教学课件及辅导材料,提前预习学习内容,甚至可以打印课程讲义,并进行自我测试和学习等,从而更好地实现“学”这个环节。有了这样的平台,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机械的“填鸭”式教学为主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上网检索和下载资料,利用各种最新的资料为自己服务的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改革,把现代技术与教育结合,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增加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技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4 改革考试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试题类型目前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了解,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纯笔试的考试方法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应将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但这种改变不是单纯地用鼠标和键盘代替纸笔去解答理论知识,而是要在考核的内容上真正做到理论和应用的结合。我们认为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对于考核成绩的最终评定,从以往的期末考试成绩占主导地位的模式中走出来,代之以若干次的阶段性能力测试或考查为主,从而抑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转变学生为分数而学的思想。而且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考核,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2)增加操作和应用试题的比重,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在期末笔试了解。操作与理论考试都及格才为合格.这样改变了以往学生学习计算机以死记书本、应试为主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上机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3)充分利用网上考试系统,随机抽题组卷,每个考生拿到不同考题,客观题自动评分。这样既保证了教师出题的灵活性、公平性,也缩短了教师的阅卷时间。

(4)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发布等栏目板块,对参与者加权积分,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如何上好计算机基础课,是每一位计算机公共课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着的,只有跟上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步伐,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谭浩强.坚持正确的方向开创新的局面[J].计算机教育,2004,(9)

[3] 王润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3,(2)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3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计算机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了。这种教育形式是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现已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其实就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学科教育标准比较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主要的差异就是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没有普通学科教育出来的学生强,但是实践或者说动手能力一定不会差。

由于信息技术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熟悉并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職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基本上每个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会安排这样的课程。其实很多中小学也都开设了“信息技术”的课程,使学生在入学前都有了计算机知识和操作使用的基础能力。那么在这种形式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如何正确定位,怎样组织课程内容和设计合适的教学模式,怎样弥合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差异,怎样符合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都是放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本人多年在一线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分别是课程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

1 课程安排上的改革

一般的院校课程都是以班级或是专业为单位进行的,这种排课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差异。由于地域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掌握情况都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在高中期间没有上过此类的课程。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在备课的同时还必须很认真地备学生。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既要顾及零基础的学生,又要给有基础的学生作提高,似乎难度比较大,要是安排不好的话,那么零基础的学生基础学不牢,有基础的学生想提高却还是在原地打转。

笔者以为可以将同一届的学生,在刚进校的时候进行摸底测验,根据测验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班,然后在统一的时间安排上课。那么班级可以分成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初级班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安排的内容从最基本的开始根据情况再逐步提升;中级班是针对有基础但是基础不好的学生,上课的内容在巩固基础的情况下再加入扩展的内容;高级班是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上课的内容可以根据专业性加入扩展的内容,与此同时复习基础的知识。这种打破常规的排课方式,可以让老师更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另外,因为这门课程学完,学生都要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那么在考试的前期还可以增开冲刺班,针对等级考试的内容进行强化练习,这样也能有效提高等级考试的过关率。

2 教材选用上的改革

现在院校采用的教材在内容上基本上都一致,有些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也有不少的内容还是比较抽象的,对很多不是计算机专业尤其是文科类、艺术类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还有就是在课程安排分类分级的基础上,教材也要做相应的变化。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学校有经验的计算机基础教师进行教学讲义的编写。内容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1)讲义的主线可以根据以往的教材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来定;(2)根据不同类型的班级编写不同深度的讲义;(3)结合学校与专业的特点,加入一些特色的内容;(4)简化理论,突出实践。

3 教学手段上的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比较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Internet优势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内容更具体形象更容易理解,这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加大的信息量会使课件庞大臃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课件中过多的插入图片、动画、影音剪辑往往会模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所以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应该减少课件的容量,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做好师生互动与情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再次,授课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中黑板和粉笔也应继续发挥作用,比如某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写出分析过程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更深刻。教学过程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黑板+粉笔”为辅助工具的教学模式。

4 考试方式上的改革

以往检查学生课程最终学习情况的办法就是考试,那么笔试是最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但是对于这门课程来说,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考试记住一些理论的知识,而且是要学生会运用,能够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中去。那么考试的方式也是需要改革的。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本门课程之后写一篇论文,例如关于本课程与本专业之间的联系;可以使用课程中学过的一些软件例如flash等制作一个调查报告;也可以把学过的内容提炼制作课件;还有制作网站等。这样在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还可以挑选比较好的作品,参加一些比赛。这样就能确实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让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未来计算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会迎来新的突破和提高。这就需要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全面深入地总结多年来的经验,认真研究新的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行之有效地经验,把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欣如,曾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2] 温泉彻,黎琼.《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

[3] 薛萍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4.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4

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在高职学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 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 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 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传统的电脑课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 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适应时代发展, 内容不断更新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计算机与信息基础课程已经10多个年头了。刚开始只是把信息技术课称为微机课, 在认识上也有误区, 以为只要会打字就行了。但是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越来越好, 如何开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 开设哪些内容, 如何进行教学改革, 如何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是计算机基础教师最关注的焦点。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基础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当今社会, 信息瞬息万变, 知识更新很快, 10年前我们还生活在DOS时代, 不知网络为何物, 连“因特网”这个名词都没听说过, 而现在连一个几岁的儿童都知道Windows、Word、Excel、Internet。所以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内容, 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以致用。我们从多年前就开始进行课程改革,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在2008年就被评为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院级精品课程, 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工学结合的教学与实践, 课程改革效果显著, 精品课程的实施得到了学院专家和领导的好评,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基础性的知识, 提高了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操作技能, 还拓宽了知识面, 真正让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增强了实效性,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三、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 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课堂上, 首先, 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氛围, 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 教师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 敢于大胆想象, 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再次, 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 民主了, 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 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为教师是教学主体, 学生是学习主体, 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 才能焕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我们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 在课堂中要善于引导, 比如Word2000的教学中, 当学生已掌握基本编辑方法时, 对一些修饰性操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 通过多媒体系统的传送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 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才能在应用中有所创新, 有所收获。首先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这样才能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其次还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和实践, 能广泛收集各种资料, 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第三, 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 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善于结合自己的知识能力, 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 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 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 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目标,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堂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六、努力尝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面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转变为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教学还要尝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并将课程内容归并为若干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任务 (项目) 加案例的形式组织教学。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我们不能单一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是同时向学生传授着对工作任务的理解方法, 对完成工作任务流程的设计方法和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技巧, 也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总结、体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会不断更新变化,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还要力求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 知识和技术自我再生、自我创新方面塑造学生,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新, 着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摘要:计算机作为传递信息、反馈系统、传递数据的载体, 其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是高职学院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它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它以提高学生的高级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 着重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 如何把计算机基础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进行教学探索。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5

关键词:信息素养 培养 高校教育 高职院校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提高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欧美及发达国家进入了信息高速传播、处理、应用的信息时代,我国在15年后也迎来了这一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政府部门实现自动化网上办公;学校实现老师与家长的网上交流;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学习、工作和娱乐。信息时代,带给我们便捷和效率,也带给我们一个格外丰富繁杂的世界。要想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那么我们每一个身处信息时代的现代人都必须具备一种素养——信息素养。

1 什么是“信息素养”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这是概念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资源的能力,而且包括获取、识别、选择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总体来说,信息素养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教育的对象是需要在社会中生存的人。一个人想在信息化社会中生存、发展,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人们在信息高速路中穿梭,有时一条信息的获取能够让人获得机会,有时对于一条信息的错误判断会让人陷入困境。可以说在如此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就是对一个人信息素养的考验。教会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让学生拥有生存的能力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教育必须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作为一个重要的素质培养项目。

其次,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虽然我们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信息产业,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付诸努力。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因此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更是培养学生信息素養的有利平台。

3 目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对于信息素养的教育不够重视。目前我们只注重录入能力、排版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往往学生会打字、排版、管理数据,但是现实中遇到问题依然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互联网中大量的资源茫然无措,打开电脑只会玩游戏、看电影、聊天……

第二,教师信息素养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是学生知识的来源,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信息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能力,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不断提升,才能带给学生最新、最切合实际的指导。

第三,教学内容局限性大。计算机基础课所教授的内容局限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Internet的知识相对较少。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学生仅会如何使用某个软件,却不能学会应对、利用丰富复杂的互联网世界,那么从信息素养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学内容是缺失的,不完整的。

第四,教学条件的限制。互联网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最好的平台。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互联网,接触大量的信息,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但是现实中硬件设备往往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很多实践操作无法进行,或者被大大压缩,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措施

一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己任,把信息素养的教育渗透于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信息素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渗透和影响。意识到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就要将其纳入每节一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地提升和强化。例如讲解如何组装电脑,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调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查询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例如可以多关注电子数码方面的新闻,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上和学生分享,让学生学习、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将信息素养的教育放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大纲,写入每次课的教案中,一点一点扎扎实实的去做。

二是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产业的更新速度是最快的,信息素养依赖于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跟上信息产业的步伐,从而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多关注新技术,多分析思考,多交流,多实践,多总结,多创新,这是教师提升自己的重要路径。

三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不能总局限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软件的学习有规律可循,学习周期比较短,因此把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后,应该多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网络,互相讨论,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加大Internet部分的课时比例,把邮箱、搜索引擎、软件下载、门户网站、论坛等内容加入进来,让学生先掌握这些基本工具的使用,进而布置一些问题或实例让学生不仅学会操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信息的查询、获取、选择、发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四是尽可能的弥补硬件设备的不足,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突破教学条件的限制。多想办法,比如很多学生自己有电脑,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完成。或者基于现在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有利信息途径,让智能手机在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积极地作用,开辟另一条连接信息高速路的途径,让学生更快捷更方便的接触信息科技,提升信息素养。

总之,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谁获得的信息量大,谁取得的信息及时,谁抓取的信息内容准确,谁就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看清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在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面前,小到优化每天的工作,大到人生道路的判断选择,及时准确的信息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作为生活在信息爆炸时代的教师,我们更要看清形势,与时俱进,不拘泥于传统,勤于思考,不断根据时代特点和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与方向,以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为己任,为向国家输送出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职业技术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6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计算机信息技术, 深化学生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培养, 强化学生对计算机运行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的认识, 实现将计算机软件应用于日常办公处理的最终目标。基于高职高专教学质量指导方针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计算机信息技术”定位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处理数据、获取、整合和加工信息、网上交互等基本操作能力, 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 以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标准, 侧重与其他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性, 将课程内容框架规划为聚焦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系统、网络基础及办公系统常用组件的基础知识、衔接基础知识相辅相成的实践实训课程和取代课程期末考试, 评估职业技能培养水平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3个模块。

作为具有大课程信息量, 高知识更新速度, 少学时、大差异生源等特点的课程,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依赖于多媒体、电子教案、校园网站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寻求改革与突破, 其主要有以下有效途径:

1.以崭新的教学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崭新的教学思想应该立足于基础, 适当的延伸内容, 重在强调应用与专业, 旨在适应与服务社会, 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手段, 综合教学、学习与动手为一体,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负责发动、监督、帮助和评估学生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的表现与成绩。

2.以科学的学习情境活跃传统教学模式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教学中, 应该基于在现代办公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典型案例为教学基础, 科学合理的创设学习情境,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典型工作任务, 以循序渐进、多种多样的任务群为模式, 重组课程内容, 创设全新教学模式。

3.以新型“四步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

第一, 回顾知识, 引入任务。基于学生基本情况, 恰如其分的引入课程新任务。基于案例演示, 将案例应用背景透彻至课堂中, 并以此为切入点, 构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性认识, 循序渐进培养计算机信息技术新技能,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意识, 激发学生以积极性的态度学习知识, 培养能力。

第二, 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通过课堂案例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实现对学生由简至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方法和系统知识的认识的引导,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逐个击破的目标。

第三, 深化检查, 提高总结。针对课程的学习目的、疑难点、重要点和易错点, 将总结归纳思想灌输于学生的课堂结束前, 及时查漏补缺, 针对不足之处, 实现引申和提高。当然,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引导”而非教师教授。

第四,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教学中引入源自于生活的案例, 教育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基于课后作业, 及时复习巩固, 纳入课后作业为考核内容, 并鼓励学生进行下次课程的提前预习。

4.以良好师生互动, 创造活跃课堂气氛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基于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层次差异、启发式组织讨论、案例演示法和手把手讲授展示法等不同范围、不同方式、不同对象和不同难易程度的多元教学方式, 实现课堂的良好的师生互动。

5.以现代化教学设施, 创造活跃课堂气氛

电子演示文稿和大屏幕投影机演示等多种先进教学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活动, 营造好的教学氛围,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广播教学”针对学生的共同问题通过边演示边讲解的方式, 让学生具有一目了然的教学效果。互联网教学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延伸学生学习内容至课堂外, 扩大了知识面和与社会接轨的能力。

“计算机信息技术”定位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处理数据、获取、整合和加工信息、网上交互等基本操作能力, 为未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分为基础知识、实践实训课程和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3个模块。以崭新的教学思想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以科学学习情境活跃传统教学模式, 以新型“四步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 以良好师生互动, 创造活跃课堂气氛, 以现代化教学设施, 创造活跃课堂气氛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秀英.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思考[J].科学咨询:下旬, 2011 (24) :99-100.

[2]武静, 赵东洁.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究[J].教师, 2013 (20) :92.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7

自从信息技术课程诞生之日起, 人们就开始认识到计算机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具, 它同时也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文化。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文化, 到算法思维, 再到数字文化, 人们总是试图在繁杂的操作与技术层面之上去凝炼出高位的精神。如今, 计算思维来了, 那么信息技术课程该如何改变呢?

从20世纪末开始,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将如何操作信息技术工具作为了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核心。信息技术工具论观点占据了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的高地。“什么实用教什么”的观点在信息技术教师中十分普及。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操作越来越简单, 也越来越快地发展, 导致人们认识到单单教授信息技术操作并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学生不应该仅仅成为技术的使用者, 还应该成为技术的创造者。学生不应仅仅消费技术, 还应该创造技术。2006年3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清晰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思维。自此, 计算思维成为了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领域, 计算思维也成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计算思维来了, 信息技术课程该如何改变呢?

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地解读和剖析计算思维的实质和内涵, 为此, 我们邀请了计算思维的提出者——现任微软副总裁周以真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王荣良教授和北大附中的李冬梅老师给我们解读和剖析计算思维的实质和内涵, 并且对于计算思维课程化等问题进行解答。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我们特别邀请了有关研究者对于国外的计算思维课程化的状况进行梳理, 并且提供具体实例来解答如何培养计算思维。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8

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 计算机理论课程起着最基础的作用, 它既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 又能更好地为计算机实训课程服务, 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 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然而由于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特殊性、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和中职学生个体的差异, 给计算机理论课程的教学造成重重困难。

(一)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特殊性

计算机作为高科技的产物, 其理论知识专业性强, 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理论知识也日新月异, 极富创造性且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等特点, 然而由于课时限制和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的“基础”属性, 导致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基本的基础内容的讲授, 这就构成了目前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教授的两大矛盾:前瞻性与基础性。这两大矛盾在教材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部分教材理论知识过于陈旧, 内容几年不变, 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而部分教材则与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 年年更新, 造成很多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

(二) 教学手段的局限性

由于计算机基础理论内容的特殊性、课时限制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环境, 给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涉及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的性能特点和分类、软硬件知识、多媒体知识、病毒与防护知识、数值转换与字符编码、Windows基础知识和Office基础知识等内容。由于这些内容有的以概念为主, 有的涉及数值计算, 有的涉及操作步骤和过程认知, 其中情感因素甚少,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难以像其它语文、英语和德育等基础课程那样创设情境, 以情境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安排较少, 大部分的课时被安排在实训课程上, 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整地讲授所有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 对大部分计算机老师来说造成较大的压力。

由于以上各种因素, 使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陷入了困境。根据新课改的精神, 学生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 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育。

二、启发式教学理论研究内容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观, 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主动探究, 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理论的重点是四个方面, 分别是教学目的观、教学过程观、教学对象观和知识观。教学目的观是全面发展与主动发展相互统一。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的优缺点。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潜能,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后是知识观。坚持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传授与发现过程的统一, 是现代启发式教学知识观的重要特性。获得知识需要学生主动探索, 只有学生有学习积极性时, 才更容易获得掌握知识。总之, 启发式教学方法, 需要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参与互动, 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这个原则, 可以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辅助。

三、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基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理论, 针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课程的特点, 提出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模式。

(一) 动态演示启发教学法

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中, 会介绍台式计算机组成部分, 对于内置的硬件和软件如果不能直观的展示,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 当学生不理解时, 将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动态演示计算机结构, 让学生回想现实生活中, 使用计算机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进行讨论, 例如:“计算机使用时, 处理速度过慢, 是什么原因?”;“当散热有问题时, 应该如何处理?”等等, 打开学生的思维, 培养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情境导入启发教学法

只有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情境, 才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 所以, 由情境导入教学内容, 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在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中, 会介绍计算机只识别“1”和“0”;对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课程的孩子来说, 非常难理解。此时, 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情境, 计算机内部的旅程, 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识别的符号, 进入计算机的内部, 将如何从输入计算机识别语言, 到输出我们想得到的结果。当学生真正进入到计算机内部处理的旅程中, 将自然的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三) 案例分析启发教学法

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模式需要给学生真正的实际案例, 进行分析对比, 同时给出正确操作以及错误操作, 学生在对比中, 发现问题, 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在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利用计算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把新知识和熟悉的知识的相结合, 并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要尽可能利用案例的展示于分析给学生创设疑问, 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提高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三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模式, 按照启发式教学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第二阶段:讨论分析, 阅读研究;第三阶段:交流比较, 总结概括;第四阶段:练习巩固, 反复强化, 以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为例, 阐述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课程的最后环节需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设置问题或者游戏答题, 例如, 计算机理论基础课程, 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 让学生做拼图或者组装的游戏, 对所有知识进行巩固和掌握, 通过实践和练习, 使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 并强调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学生在实践得出结果后, 老师要给出正确的答案,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和答案, 对照自己的答案, 答对的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错的学生可以找到差距与不足。

五、总结

本论文基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提出启发式教学方法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 基于基本方法, 讨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模式, 以及每种模式的优缺点, 适应范围等。最后基于启发式教学方法, 设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真正把启发式教学方法理论应用于实践。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计算机课程日益普及。大学课程除了大量的操作知识以外,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尤为重要。但大学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较难理解, 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教学方法。本文就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理论教学进行探索, 以推广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晓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科技界, 2012.

[2]金兰芳.民办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12.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9

当前是信息的时代, 机遇伴随着挑战并存, 尤其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不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运用水平和教育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教育部在80年代初期开始了我国的计算机教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199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关于《加强工科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在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实行“三个层次”教学, 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 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 2000年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了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的通知, 该通知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又一次进行了大改革。这使得高校“三个层次”教学已显得日渐滞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尤其是“三个层次”中的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本文就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两者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 以及有关思考和建议进行研究及探讨。

2.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根据最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修订稿) 》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其中规定: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应以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初中计算机课的教学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性训练、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或图形信息处理为主。高中计算机课程要以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电子表格、工具等软件的操作使用为主。根据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材胡维华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Windows XP、Office 2003版, 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应用、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Power Piont 2003的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 2003的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的使用等, 教学内容符合教育部及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 (一级) 的基本要求。[1]单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 很明显就有不少雷同的内容, 部分内容的重复考虑大学和中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我经历10多年教学体验, 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的时候, 上课时学生还没有很明显提出说什么内容我们已经在中学里学过了, 这些知识我们早已经懂了。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有学生都说我们在中学就已经考过级了可不可以不上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或是我们已经上过了, 等等。目前这种状况还在很多高校存在, 本科院校工科专业的班级一般开一门高级语言相比之下还好些, 而文体艺科专业班级和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是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加上学校要求学生参加浙江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目前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不够, 主要是衔接的度没有把握好, 重复的教学内容太多, 还有中学和大学等级考试制度没有打通。这些情况都是衔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 存在的问题

(1) 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主要原因是计算机课程不是中高考科目, 部分学校对计算机课地位不高, 重视不够, 计算机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都难于得到保证, 甚至有些学校把计算机课作为一门“副”课, 随时受到其他“正”课的排挤。再是师资水平、设备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经济发达一些地区的师资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但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中小学的计算机老师都是其他理科课程老师兼任, 设备陈旧, 一个学期学生都难得上一次机房。现今高等院校的生源有一部分来自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基础较好;而另一部分来自经济不发达甚至偏远地区的学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 基础较差。这是地域差异导致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缺乏联系。中小学信息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 但是由于师资、设备等诸多客观因素导致部分中小学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很难达标, 往往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不佳。大学和中小学教学内容有重复现象, 计算机基础课不同于其他基础课, 课程内容更新快, 实践操作要求高, 对设备的依赖性强,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上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体系。在教学目标上不明确, 只好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其他类型的考试作为教学目标, 出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内容在中学学, 到大学还重复学的现象。比如浙江省是经济强省, 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在各中小学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因此, 大学入校新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一样, 且并非都为零起点。所以迄今为止, 我们的教学是千篇一律地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入同一个班级进行学习, 难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只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内容进行机械的阐述。这样就使得基础差的同学跟不上, 基础较好的同学吃不饱, 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3) 考核方式单一化。目前, 大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化, 还有部分学校依然采用试卷考试的方式, 有部分学校为了省事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是以通过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考核标准。由于考试系统本身的局限性, 无法体现一些实践工作中必需的技能培养。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为了追求学校考级的通过率, 逐步形成了应试的教学方法, 脱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能全面考核学生。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 不能代替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评价。甚至在多年的教学出现了有学生中学已经通过了等级考试, 到了大学为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不得不又参加同样的等级考试, 应试教育和反复学习导致学生厌学, 所以在课程的考核中不要单一化, 应该多样化。

4. 解决“大中小学”课程衔接问题的几点建议

(1) 根据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组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掌握的要求和重点不一样, 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各学科、各专业的特点, 不要千篇一律, 使用同一类、同一本教材, 而是根据学科特点, 编写出各学科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 如文史哲类学科在了解计算机的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掌握重点在于文字处理、办公软件、网络和多媒体的使用, 至于程序设计对于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他们来说, 不仅没有必要, 而且不容易学懂。而理工类的学生就不一样, 他们不仅要掌握文科类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而且必须对程序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程序设计的训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进展不仅要反映在教师的教学中, 而且要反映在计算机教学大纲中, 并在等级考试中有所体现。教师教学依据一定的教材, 由于教材的编写不能反映当年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承担介绍计算机技术发展新成果的任务, 而且为了督促教师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可以从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在教学大纲中, 专列一章“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进展”, 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规定和要求。二是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适当加入这方面的考题, 以检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新成果的介绍与掌握程度。

(3) 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根据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实际, 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作相应的取舍。既然中小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从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就必须对此进行调研, 掌握中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 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 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作必要的增减和取舍, 中小学已经讲过的知识而学生掌握得较好的知识, 在大学学习时可以略讲, 甚至不讲, 重点讲授各类学科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初见成熟。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以及两者在课程体系的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衔接

参考文献

[1]胡维华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案例教程——WindowsXP、Office2003版.科学出版社, 2009.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Computer Course Effectiv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Zhang Huaqi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skilled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ion,processing,Handli-

ng,express and exchan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or the core literacy.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use of information,development information,training and ability.Computer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to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l,emphasizing it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discipline,using a variety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optim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Keywords: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Information literacy

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应该培养以下几种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观念,信息协作能力。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学习者积极主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激发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他无限的求知欲望,他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才能完成这件事情,才会主动地去面对在完成这件事情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会主动去获取与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我们应当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前。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尽量挖掘选取一些能体现现实生活的操作性强的内容。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安排。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搞活课堂气氛,鼓励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改变教学模式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學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师只有实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意识,形成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利用、判断、处理和创造信息能力。

(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硬性的掌握课本上的所有内容。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大纲,通过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并且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顺序。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现状,支持并引导学生关注信息产业的发展,适时地介绍一些国际、国内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信息意识,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同时,我们要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校园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学科整合

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计算机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计算机学习,进而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工具为其它学科学习服务。计算机教师应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商讨合作教育事宜。计算机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便可为其在学习其它知识时发挥作用。例如,WORD的学习,如果单纯从计算机教材出发,学生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知道怎样打字、排版和打印后,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得到了发展,教学任务也可以算完成了。如果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上述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没有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转化为一种素质,还没有学会自觉运用计算机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在计算机学用结合的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稳定地提高。所以,WORD单元教学可以有机整合语文内容。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时,可以与美术知识整合。互联网使用增多,并非每个站点都是好的资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站的技术、目的、内容、拥有者(发起者)、实用功能、设计(美学)等方面去评价一个网站的精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看该站点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Internet网络的教学可以与政治,品德教育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奥尔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与资源、他人等的交互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结果。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让学生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发送工具、存储工具。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等获取信息的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思维与发散思维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的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查找资料,提高理论;会用工具书,达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两个层次,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能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并产生一种不满足感,更主动地学习,都是自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自学的基本途径。

总之,计算机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学习生活中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 篇11

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 只包含计算机基础操作内容, 不能满足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 为了更好的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医院管理领域以及临床诊疗中, 我院从2012 学年开始实施计算机课程改革, 确定了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 2013 年批准立项《医学信息服务于医学专业建设研究》为院级课题, 于2014 年结题, 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加快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推动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培养医疗行业发展需要的既懂医疗又懂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2014 年该课程申报院级精品课程。

2003 年4 月, 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按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说法,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由此可见, 精品课程不仅指课程的内容, 还包括了与课程相关的一切要素, 包括教学、师资、资源、管理等。因此,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品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根据社会对应用型高技能岗位人才的需求, 坚持“以服务为目的,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 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 结合职业岗位群的特征, 将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的学科型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以任务引领知识组织教学的职业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采用工学结合模式, 将工作任务设计为“学习项目”, 采用项目化教学, 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

二、教材的选取与使用

目前, 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所采用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教材单一, 内容统一。不能结合专业特点、满足专业的需求, 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就高职院校医学生而言, 掌握一定的医学信息系统知识尤为重要。因此, 课程组成员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考虑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教材的新颖性, 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 所包含的内容有:医学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等。经过4 年实施, 该教材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课程组成员有课程改革经验的教授, 又有长期在教学岗位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及教学第一线的中坚力量, 还有能注入新活力的研究生, 具有一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经验。在《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精品课的建设过程中, 由有经验的资深教师作为课程的带头人, 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组织的全国医学信息技术培训 (MILC) , 获得注册讲师资格, 具有全国医学信息技术培训 (MILC) 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 为精品课程的实施作保障, 形成了精品课建设的队伍。

课程组成员6 名。其中教授1 名, 副教授1 名, 讲师4 名, 硕士研究生4 名, “双师型教师”3 人。

四、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根据课程体系和内容,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组织教学, 分为三个模块,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七个项目:医学信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Office办公软件系统、信息系统安全、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基础知识模块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信息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技能、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模块, 由于目前各大医院采用的医学信息系统不同, 针对我院实际情况采用四川九阵公司开发研制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使学生使用计算机掌握医院就诊的流程及使用。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以具体的应用案例为素材, 导入概念和知识, 起到了易化知识、化解难点、加深理解的效果。

2.“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所谓“三位一体”教学法就是在实训课中教师在计算机上教, 学生在计算机上学, 然后在计算机上做, 这种边教边学, 边学边做的方法, 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达到了教、学、做合一, 手、脑、机并用的效果。

3. 任务驱动法

根据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每节课教师都布置一些任务,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带着任务去做, 有助于锻炼学生思考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本课程所要进行的所有实训任务:

上机实训一计算机键盘操作与指法练习

上机实训二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和文件管理

上机实训三文档的创建和编辑

上机实训四Word文档的排版与修饰

上机实训五Word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上机实训六Word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上机实训七数据录入与表格编辑

上机实训八表格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上机实训九演示文稿的应用

上机实训十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

上机实训十一临床信息系统 (门诊系统)

上机实训十二临床信息系统 (住院系统和护理系统)

上机实训十三电子病历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4. 情景教学法

由于引入了医学信息系统,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医院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 可以使学生熟悉医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5. 项目教学法

该课程依据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组织学习项目, 根据课程内容可分为7个项目, 每个项目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建设

1. 硬件条件

近年来, 学院投资1000 余万元建设和完善计算机基础课实训教室、实训基地。机房拥有400 余台 (套) , 连成高速局域网的各类计算机设备、服务器, 并与校园网相连。实训室均拥有专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微机、投影仪等设备, 形成集教、学、做、练于一体的实训环境。

2. 软件条件

各类实训室的计算机、服务器中均安装有不同平台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各类应用软件, 并与校园网相连, 校内开设有多台专用FTP服务器, 提供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学生可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学习资源。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 除了安装操作系统软件, 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外还需要安装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四川九阵公司研发的医学信息技术培训软件。

3. 内容丰富的课程教学网站

学院开通了精品课程网, 可以将本课程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 (课程大纲, 课程计划, 电子课件、授课教案、习题、实训项目指导书、录像、已开发的部分课程的Flash课程件等) 放在教学资源网站上, 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校内的局域网进行网上在线学习和资源的下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七、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和电子实训室相结合

学院投资建成了多媒体教室, 充分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 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扩大了信息容量, 完善了计算机教学课堂结构,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仿真模拟教学

由于学院《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用的是九阵公司开发的软件, 因此, 学生在学习期间主要对该系统的数据中心、门诊管理、住院管理、医护管理、药房管理药库管理、物资管理和财/ 报表系统进行仿真和操作。

八、考核方法

考试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一部分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将平时作业, 考勤情况占总成绩的30%, 体现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技能;期末的实践操作考核占总成绩的70%, 体现了学生扎实的操作能力。另一部分, 为了将该课程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 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证书考试和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参加工信部组织的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资格证书考试, 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 通过竞赛, 使竞赛内容融入教学内容, 实现课证赛深度融合。

结束语

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已开发形成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有了稳定的教学队伍, 达到了精品课的示范性标准。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经验丰富, 教学特色鲜明。

本课程是一门包含了实践性教学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师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又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http://www.jingpinke.com/.

[2]李晓辉, 朱勇, 周东升, 宋晓强.Visual Fox Pro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精品课建设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 2014, 4 (4) 72-74.

[3]杨玲娟, 高广林.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建设之我见[J].甘肃科技纵横, 2011, 3 (40) 171-172.

上一篇:产品不同阶段下一篇:研究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