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2024-09-28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精选12篇)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篇1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 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认知度, 而高职计算机基础是为学生奠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技术深造和就业的专业性课程。在高职教育中, 计算机基础层次较高, 如果学生在没有前期理论基础的铺垫, 学习起来困难较大, 因此, 中学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和信息理论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认知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高职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衔接过程中, 以中学信息技术为基础, 灵活制定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扩展式教学, 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发散力, 让学生在中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计算机技术。

1 培养目标衔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目标是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具有辩证的信息技术价值观和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信息人修养。(1) 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基础,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对社会的影响;(2) 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简单软件及网络应用;(3) 熟悉和认知计算机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了解计算机应用法律常识。中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以信息素养培养为目标, 学生具有选择性的选择选修课程, 选择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算法和程序设计、 人工智能等。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为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1)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工具;(2) 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3) 掌握计算机制图、编程、网络技术等专业领域技能。

中学信息技术选修课程中, 算法与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作为学生培养的方向之一, 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作为一般信息技术应用, 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 满足社会大众计算机应用需求, 人工智能课程是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 提高学生探索计算机应用的兴趣。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培养过程中, 涉及计算机基础内容较为广泛, 但是深度不足, 学生仅仅能掌握计算机基础响应的概念, 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由于不同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涉及方向选择的不同, 所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范围较为广泛, 在培养目标制定中,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其在中学信息技术中所掌握知识的能力确定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要中学开始, 这样才能在高职教育中更好地找到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也更有利于高职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培养目标的衔接。

2 教学内容衔接

高职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让学生认知计算机、熟悉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基础应用,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方向专业技术开展。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衔接不仅要从理论和思维方式上延伸, 而且更加具有专业性和方向性。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中,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选择方向确定培养目标, 分类别、分层级制定教学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培养方向, 让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核心体系, 定向能力培养, 根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扩展延伸学习, 在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衔接一体化教学, 以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方向和课程实用性为发展方向, 是调整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关键。因此,掌握学生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水平,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学习, 循序渐进地增加新知识点, 以旧带新、由浅入深, 主要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职业操作水平。

3 技术培养方式衔接

中学信息技术是中学课程中的副科, 并不作为高中升学考试内容, 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主要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因此, 在教学中主要还是以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为主,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在主要围绕上机实践为主。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中学信息技术的培养方式不同,其更加具有专业性和方向性, 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与社会应用更为贴近,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是以企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为培养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 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因此, 高职计算机基础与中学信息技术培养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但是中学信息技术是学生接触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的开始, 在中学信息技术培养方式上是以兴趣教育方式为主, 由此可延伸到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方式中,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更加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不断发散思维找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方向, 掌握计算思维, 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要将高职计算机基与中学信息技术培养方式衔接, 要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衔接, 在中学信息技术培养中要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发展方向, 在进入高职后,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要灵活制定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 依据学生学习兴趣和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丰富性学习和拓展性训练, 以开阔学生计算思维为培养方式,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中学信息技术培养方式上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其主要是一方面全面的培养学生信息思维, 另一方面让学生具有选择性的开展不同方向的信息技术学习, 这就为学生进入高职计算机基础学习奠定了不同的基础, 由此,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依据学生在中学时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兴趣所偏向于计算机应用方向进行选择性的培养方式, 让学生能够更快掌握计算机专项技能。

4 结语

中学信息技术与高职计算机基础的衔接是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关键,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 将计算机基础作为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和工作方向进行教学, 要让学生牢靠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够尽快融入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中, 需要充分地利用其所在中学信息技术中学习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选择方向确定培养目标, 分类别、分层级制定教学内容, 以社会需求为培养方向, 让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原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等内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职计算机基础是在中学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入教学,二者的衔接教育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尤为重要。从3个方面阐述高职计算机技术与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培养方式的衔接。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基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篇2

2012年9月

第1课 字体的动态效果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字体的动态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字体的动态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栏。[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字体的动态 教学过程:

关于字体,还有其他的多种修饰功能,特别是[字体效果]会引起小朋友的举,以下来看看[文字效果]都有哪些功能。

赤水深情 礼花绽放 七彩霓红 闪烁背景

单击菜单栏上的格式,单击字体

进入字体对话框,单击文字效果先项卡选定文本对象对象根据需要,从动态效果列表中选择一种文字效果。

第2课

版式的设置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学会在Word 中用打印预览来观察打印前的效果。(2)会根据预览的效果来进行纸张大小的设定。(3)通过预览掌握设置页边距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打印预览的使用,并能进行纸张大小的调整和页边距的设置。【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准备一篇文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编排好一篇文章,想把它打印出来,但又不知效果会怎样? 我们通过Word 中提供的“打印预览”功能,就能看到打印机“打印”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打印预览》。

二、教学打印预览

1.首先我们打开文件(教师演示)现在我们要使用“打印预览”,单击“文件(F)”菜单,选中“ 打印预览(V)”命令。出现一个窗口,这就是打印预览窗口,显示的就是文章的打印效果。

大家注意到这时鼠标变成放大镜形状,如果想看清文章某一部分的打印效果,可以单击文章的那一部分。要想回到原来的界面再次单击就可以了(教师演示)。

预览结束,单击“关闭(C)”按钮,返回到编辑文本窗口(教师演示)。2.学生操作“打印预览”这一功能,教师注意个别辅导。

三、纸张大小的设置

1.从刚才打印预览效果看,一张纸只用了上半页,下半页空的太多,不太好看,怎么办呢?在Word 中纸张大小是可以选择的,现在我们换一张小一点的纸试试(教师演示)。首先,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页面设置(U)”命令。在弹出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纸张大小(S)”。接着,单击“纸张大小(R)”框右边的▼,弹出纸张类型列表。在表中选择适当大小的纸张。

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页面设置。再单击“打印预览”图标,预览打印效果。2.练一练

让学生根据自己文章设置一下纸张大小。

四、设置页边距

教师:刚才预览的结果下半页空的太多,不用担心,在Word 中页的边距也是可以调整的,下面再让我们来试试。

首先,单击“页设置”,在对话框中,单击“页边距(M)”选项卡。接着,单击“上(T)、下(B)、左(F)、右(G)”栏右端的上下箭头调整页边距,也可以在上(T)、下(B)、左(F)、右(G)框中直接输入页边距数值。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页边距设置。(教师演示)

五、巩固练习

设置不同大小纸张,通过打印预览查看《秋游》的打印效果,并通过调整页边距,得到满意效果。

六、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Word 中打印预览,并通过预览的效果,来调整页边距和设计合适的纸张大小。

第3课 美化你的作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方法的技巧,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理解“文字环绕”的设置。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各种方法。[教学难点] 图片工具栏的设定。[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Word格式的文档(约100字)。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图文并茂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同时能增强文章的表现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Word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功能,以增强我们的文章表现效果。

二、欣赏作品

利用投影片展示图文并茂的一段文章。

三、图片的插入

在Word 中输入《

》一诗的内容。1.插入剪贴画

(1)单击“插入(I)”菜单,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剪贴画(C)...”,单击“剪贴画(C)...”,打开“Microsoft剪贴库3.0”对话框。

简介“Microsoft剪贴库3.0”对话框中各组成部分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单击“剪贴画(C)”右边列表中所需要的剪贴画后,单击“插入(I)”按钮,即完成插入图画的操作(也可直接双击所需要的剪贴画)。2.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1)单击“插入(I)”菜单,指针依次指向“图片(P)”,“来处文件(F)”,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简介“插入图片”对话框中各组成部分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在对话框中选取所需图片,单击“确定”按钮或直接在所需图画上双击,完成插入操作。

五、图片工具栏

当选取插入的图画后,会出现“图片”工具栏(如没有出现“图片”工具栏,可在菜单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图片”复选框即可)。

简介“图片”工具栏上各种按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重点简介:“图片”工具栏上“设置图片格式”图标按钮下的“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并示范操作。练一练

利用“图片”工具栏上的各种按钮调整《咏柳》一诗剪贴画的图片控制为“水印”、并调整对比度、亮度。

六、课堂小结

第4课、图文并茂的作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文本框、表格、图文框的作用。

(2)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本框、图文框的插入。【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份WORD小报作品,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文本框或者表格才能做到。

二、新授:

1、插入文本框

文本框的作用主要是可以使文字以竖排的方式在版面上出现,可以使版面更加活跃。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和插入剪贴画相似,对照书上的步骤自己插入文本框,并将《咏鹅》复制到文本框中。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快的同学也下来辅导本组同学。

2、插入表格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平时,我们制作通讯录等就必须使用表格,这样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对照书上的提示,完成表格练一练。教师巡回指导。

3、试一试:插入图文框

学生试做,结合学生作品讲解设置字体大小与图画大小等问题

三、小结:

今天学习了插入表格与文本框,这样可以使我们以后用WORD制作的作品更加漂亮,以后在使用WORD时,我们要用好这些功能,争取办一份自己的小报。

现在我们要使用“打印预览”,单击“文件(F)”菜单,选中“ 打印预览(V)”命令。出现一个窗口,这就是打印预览窗口,显示的就是文章《秋游》的打印效果。

大家注意到这时鼠标变成放大镜形状,如果想看清文章某一部分的打印效果,可以单击文章的那一部分。要想回到原来的界面再次单击就可以了(教师演示)。

预览结束,单击“关闭(C)”按钮,返回到编辑文本窗口(教师演示)。2.学生操作“打印预览”这一功能,教师注意个别辅导。

三、纸张大小的设置

第5课 艺术字的使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2)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对艺术字进行简单调整。(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插入艺术字。【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及插入艺术字的步骤,能使用所学方法进行文字的修饰加工,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是文章排版的基础,应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Word 不但提供了改变字的大小、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多种样式的艺术字(出示效果图)。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利用这些方法做成的,漂亮吗?想学习这些方法吗?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1课

艺术字的使用》(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下面我们就针对《

》这首诗,边学边练,把它修饰成挂图上的效果。1.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

师: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可以使文章的版面更加漂亮,更有风格。怎样在文中插入艺术字,请同学自学书上“试一试”内容后回答。

(1)定位光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2)在弹出的“‘艺术字’库”对话框中,单击需要的艺术字式样,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3)在出现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选择字体和字号后,输入文字“江雪”,单击“确定”按钮。上机练习操作:用艺术字作为《

》一诗标题。师巡视指导。2.艺术字的简单调整(1)移动艺术字

鼠标器指向艺术字时,指针变为“十”字箭头时,拖动鼠标器可移动艺术字。(2)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在艺术字上单击,艺术字周围出现八个正方形的调节柄,指针移到调节柄上(指针成双箭头),拖动鼠标器可改变艺术字的大小。(3)调整倾斜或扭曲

选取艺术字,点击艺术字旁黄色小方块,拖动鼠标器来倾斜或扭曲艺术字。(4)旋转艺术字

选取艺术字后,单击“绘图”工具栏的自由旋转按钮 点,可以旋转艺术字。(5)修改艺术字

选取艺术字后,双击,进入“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这时就可以修改文字内容了。学生上机练习。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练一练”内容。1.按要求编排《

》一诗。2.将标题“

”二字换成艺术字,并将艺术字标题调整成合适效果。

四、课堂小结,在艺术字的四角出现四个小绿点,拖动小绿

第6课

制作课程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1)认识表格作用。

(2)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表格插入。【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四、导入:

出示一份WORD课程表吗?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表格才能做到。

五、新授:

1、插入表格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平时,我们制作通讯录等就必须使用表格,这样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对照书上的提示,完成表格练一练。教师巡回指导。

快速创建简单表格

1.单击要创建表格的位置。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 3.拖动鼠标,选定所需的行、列数。

注意 可以使用“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命令来为表格应用边框、字体和底纹等格式,从而达到快速美化表格外观的目的。

六、小结:

今天学习了插入表格与文本框,这样可以使我们以后用WORD制作的作品更加漂亮,以后在使用WORD时,我们要用好这些功能,争取办一份自己的小报。

第7课 会当小板报编辑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文本框、表格、图文框的作用。

(2)利用教学过程中设置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电教媒体形象化手段,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本框、图文框的插入。【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份WORD小报作品,你们想做到这么漂亮吗?

光靠平常的方式排版不能做到,我们必须依靠文本框或者表格才能做到。

七、新授:

1、插入文本框

文本框的作用主要是可以使文字以竖排的方式在版面上出现,可以使版面更加活跃。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和插入剪贴画相似,对照书上的步骤自己插入文本框,并将《咏鹅》复制到文本框中。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快的同学也下来辅导本组同学。

2、插入表格

Word提供了文档中表格的制作工具,平时,我们制作通讯录等就必须使用表格,这样比较方便,而且美观。对照书上的提示,完成表格练一练。教师巡回指导。

3、试一试:插入图文框

学生试做,结合学生作品讲解设置字体大小与图画大小等问题

三、总结:

今天学习了插入表格与文本框,这样可以使我们以后用WORD制作的作品更加漂亮,以后在使用WORD时,我们要用好这些功能,争取办一份自己的小报。

第8课 初识 PowerPoint

PowerPoint 2000是办公自动化软件包Office 2000中的一个组件, 是一个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 利用它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电子贺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作品,而且也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影片。

1、启动PowerPoint 2000

⑴ 单击“开始”菜单 →“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单击 Microsoft PowerPoint 命令。(2)、powerpoint启动好后出现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空演示文稿”,然后单击“确定”按钮。(3)、出现“幻灯片”版式选取对话框。单击“空白幻灯片”,单击“确定”按钮。

二、请同学们先看看PowerPoint的工作界面。

三、自定义显示工具栏

PowerPoint 2000中提供了很多工具栏,我们可以按自己需要隐藏或显示某些工具栏。

操作方法:

“视图”→“工具栏”上进行选择,在“工具栏”子菜单中有14个工具栏名称,前面带打钩的则在PowerPoint工作界面中不显示,在工具栏名称上单击。

四、PowerPoint退出

关闭PowerPoint的几种方法。

(1)、从“文件”菜单中关闭 PowerPoint

(2)、使用“关闭”按钮关闭PowerPoint

(3)、使用热键关闭。ALT+F4

第9课 综合测试(PowerPoint)

教学目标:

知识:学习使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漂亮的主题式演示文稿

技能:主要复习使用版面设计、设置背景、文本框、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等 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个性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情感: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一、会熟练使用插入文本框和图片

二、会熟练地改变演示文稿的背景

三、会使用版面设计、插入艺术字、绘制自选图形

教学难点:经过修饰后的演示文稿应布局合理,色彩和谐,图文并茂。

教学设计简要:

一、回顾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要点

二、教师以“我们的学校”为主题,运用知识要点设计一个演示文稿,给学生做示范

三、归类知识要点

四、学生以“我的简介”为主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要求包含图片和文字

五、对学生作品评述

教学设计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powerpoint这个神奇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我们知道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许多漂亮的幻灯片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很多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演示文稿来复习一下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要点。

二、以实例讲解:

1、出示课件《我们的校园》

教师:大家仔细的观看这个演示文稿,它包含了哪些多媒体元素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艺术字”、“图片”、“文字”、“音乐”等,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文本框”、“背景”等。)

板书:艺术字、图片、文字、音乐、文本框、背景

教师:很好,大家都观察的很仔细。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东西,由此可见要制作出一个美观的演示文稿,必须综合到许多多媒体元素。那么怎么把这些多媒体元素组合到一起呢?在这里我想起一件事,同学们每个学期都会做手抄报,有的同学的手抄报还做的挺好,我想我们班也有许多这样的高手。其实大家看看我们的演示文稿和手抄报,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它们都是用到了许多的多媒体元素。在这里我向大家讲讲做演示文稿的创作过程,看看是不是和手抄报很相像。

第10课播放小电影

知识目标:

1、学会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电影片段。

2、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小电影的方法。

3、掌握在幻灯片中播放小电影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创作多媒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吸取别人长处的习惯。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2、体会古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小电影的方法。

2、掌握在幻灯片中播放小电影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电影片段。

教学准备:

1、自制教学课件。

2、局域网环境。

3、液晶投影机。

教学方式:

1、任务驱动式教学。

2、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兴趣导入:

我们生活在东北沈阳,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有明显的特征,这是许多地区无法媲美的,那么谁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

春天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许多文人墨客都饱含着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用优美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那你能告诉老师你所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二、演示课件。创设情境:

最近你们都学了哪些赞美春天的诗词?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位语文老师精心制作的关于《游园不值》这首诗的多媒体作品。

三、讲授新知,设计操作:

1、学会用超级解霸3000截取电影片段:

好不好?在这里这位老师在作品中插入了电影片段,这个片段是从一部电影中截取下来的,那么老师今天就把截取电影片段的方法教给大家好不好?

教师讲解截取片段的方法,并重点提示如何准确找到开始点和结束点。

银幕演示:

(1)打开超级解霸3000。

(2)单击文件→打开→选定要选取的电影文件→单击打开。

(3)单击循环播放→找到你要截取的起点,单击选择开始点→找到你要截取的终点,单击选择结束点。

(4)单击保存MPG,给截取片段起一个与它有关的名称并选择好保存路径,最后确定。

学生活动模仿教师做:

(1)打开超级解霸3000。

(2)选取电影文件。

(3)选取截取的开始点与结束点。

第11课

走进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窗口。

(2)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 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3)使学生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 的方法。(2)难点:认识Word 窗口功能区及其重要功能。[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Word 作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图文并茂Word 作品(激趣)。漂亮不漂亮?它们是用美国Microsoft(微软)公司Office 办公系统中的Word 做的。想不想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Word。

二、新授

说出窗口中各部分的功能。

小明发现这个窗口中还有这样的两行特殊的小按钮:

这是工具栏,上面一行是常用工具栏,下面一行是格式工具栏,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指定的操作。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工具栏。

师: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师边说边出示各图标按钮的名称。)

打开

打印

剪切

粘贴

撤消

新建

保存

打印预览

复制

恢复

有了这些知识,小明写了一篇英文日记。出示:

练一练

请你按照小明的输入内容,输入在Word窗口中。视图模式是怎么回事?

常用工具栏中有一个框100%是哈回事? “插入点光标”是不是当前输入文字?

第12课

用word写作文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掌握智能ABC输入法。

(2)学会输入一些特殊符号。(3)能命名并保存Word 文件。[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英文输入法与智能ABC输入法之间切换的方法,能正确的输入汉字和特殊符号。[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电脑、网络教学软件。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如何进入Word,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打开电脑,看一看自己独立操作能不能进入Word(老师巡视,并给以帮助)。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都会进入Word 了,可是要想在Word 中写作文、记日记,只会输入英文字母和数字是不行的,还要学会输入汉字和各种标点符号。这一节课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ord 中输入文章。

二、讲授新课

在电脑中,输入汉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汉语拼音输入法、自然码和五笔字型输入法。

在这些输入法中,比较适合我们学习和使用的有“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这两种输入法和我们语文课上学习的汉语拼音基本相同。下面我们来学一学智能ABC输入法。

三、巩固练习

(1)输入古诗《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在大多数学生输入完成后,提醒学生保存文件。方法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在文件名处输入你起的名字。记住保存位置后,按“保存(S)”按钮。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单击“文件(F)”菜单中的“保存(S)”命令来实现的。(4)标题居中(5)字体、字号设置

(6)每个自然段开始,缩进两个汉字位

四、课堂作业

建立一个Word文件,文件名为“唐诗”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13课

文本编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汉字双字词组和多字词组的输入。

(2)学会选定文本内容及字体设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1)完整的输入完一个词的拼音后再按空格键。(2)隔音符的使用方法。

一、新授内容

一、词组的输入方法

(一)双字词组的输入方法。

1.师:怎样输入“学习”(请学生上台边讲边演示)?

生答:先键入“学”字音xue,不按空格键,接着键入“习”字音xi,按空格键,选择:“学习”一词。台下学生自己做一遍。2.通过练习检查自学结果。(学生做练习)练一练: 输入以下词组:

太阳

天空

科学

学校

青年

技术

西安 请一学生在讲台的计算机上演示。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学生看大屏幕:

师:我们不难发现前六个词组的输入没什么问题,为什么西安一词输入有困难。你们有没有遇上这样的情况?(生作肯定回答。)师提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生答:“西安”一词的拼音xian与“先”字的音xian相同。当完全输入时没有“西安”一词可作选择。学生看书寻找答案。

请用这种方法做一做我们刚才做的练习。撤消误操作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撤消”按钮旁边的箭头

Word 将显示最近执行的可撤消操作的列表。

2.单击要撤消的操作。如果该操作不可见,请滚动列表。

撤消某项操作的同时,也将撤消列表中该项操作之上的所有操作。

提示 如果事后又认为不应撤消该操作,请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恢复”按钮

改变文字或数字的字体

1.选定要修改的文字。

2.在“格式”工具栏的“字体”

三、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输入以下词组:

明白

微生物

刻舟求剑 虽然

美术字

少先队员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双字词,多字词的输入方法,回家以后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找一篇文章或写一篇日记来练习输入。在你输入的过程中遇到什么特殊的情况下节课来告诉老师,我和大家一起解决它们。

第15课 文本编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框内,单击所需字体的名称。

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文本编辑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栏。[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知道,常用工具栏的使用。教学过程:

文档中文字的选取/复制/剪切/粘贴

将鼠标移到要选取文字的开始的地方,按一下鼠标左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到要选取文字的末尾的地力、放开鼠标。这时被选取的文字反白显示。

在文档中选择目标文字,点击菜单栏的“编辑→复制/剪切”,“目标文字”已存入“剪切板”;在文档中,将光标放在要插入内容的位置。选择菜单栏的“编辑→粘贴”,“剪切板”的内容就粘贴上去了。撤消与恢复

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误操作,需要撤消刚才的操作,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上的“撤消”按钮来实现。这个按钮分成两部分,左边弯曲的箭头按一次可以撤消最近一次的操作,右边朝下的箭头可下拉一个菜单,里面记录了最近几次的操作,可以撤消其中的任何操作。如果要重复以前的操作,可以按“恢复”按钮。

第16课 字形与字体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学习,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操作。(2)符号的输入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字的步骤,能使用所学方法进行文字的修饰加工,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分析] 文字修饰是文章排版的基础,应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Word 不但提供了改变字的大小、字体、字的颜色等文字修饰功能,还提供了加粗、斜体、下划线等丰富多彩的文字修饰效果,还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多种样式的艺术字(出示效果图)。同学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利用这些方法做成的,漂亮吗?想学习这些方法吗?我们今天来学习。

二、新授

下面我们就针对《

》这首诗,边学边练,把它修饰成挂图上的效果。1.改变文字的字型、字体及字的颜色

将古诗《

》的标题改为“黑体,二号字,颜色设为红色”。出示 的放大图。

师示范讲解设置字体、字型号及字体颜色的区域及方法。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选定标题“

”。

(2)单击格式工具栏“字体”的选择按钮“(3)单击“字号”的选择按钮“

”,在字体列表中单击“黑体”。

”,在字号列表中单击“二号”。

”,在弹出的颜色块中单击“红色”。(4)单击“字体颜色”的选择按钮“试一试

四、本课小结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篇3

【关键词】中学教学信息能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53-01

一、强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代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信息素养是人才组成的重要因素。所有社会人员都需要具备选择和获得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够鉴别并处理信息。信息能力会是今后社会人才所需要全面掌握的一项技能,对于新世纪的学生,更要加强其信息素养的构建。

(一)加强信息获得能力

也就是依靠自身的学习需求,主动明确的获取信息,同时利用包括网络、图书、杂志多种媒体搜集整理信息。

(二)提升信息分析能力

是指能够搜集整理信息并选择提取自身需要的内容,分析可靠程度,之后分类处理能够使用的信息。

(三)强化信息加工能力

能够整合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与自身的知识构建相结合,进行整理储存,进而简单直接的传输到其他目标。

(四)完善信息利用能力

可以依靠已经掌握的信息,依靠信息以及其他方式认识,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我们要深入分析学校优势,利用多种教育手段,加强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使用信息的能力,要将这些内容转化成自身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指导。在全部教育模式中,构建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难题的学习环境是保证学生“信息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比如,初中生可以依靠互联网开展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会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的学习环境,掌握新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新信息的掌握解决学习生活难题。

二、加强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表现出来的学习需要的主动认识,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会起到积极作用。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新奇的心理,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经过重复性的操作训练,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就不能吸引学生的在注意力了,常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降低。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讲授到现在的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期明确学习动机。这样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分析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在鼠标练习中组织学生玩计算机系统自带的各种游戏,在感受游戏趣味的同时联系实际操作。这样在学生积极愉快学习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社会正处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知识创新,高科技发展促进经济随之增长。在这个阶段,知识创新是一切发展的根本,技术创新和进步都是依靠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时代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塑造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给学生创造最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只有相对自主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感受创新乐趣。

四、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运用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的信息,并且能够处理信息,这里的信息是指其他科目相关的知识内容,这就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科目相融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说将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相融合,明确学习目标,并保证其符合实际情况,依照多重知识和能力实现融合。现代化的教育已经开始出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超媒体模式开展教学信息的方法,这样正好能够帮助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科目更好的融合。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科么相融合,也就是将其他科目作为基础,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中,渗透发展,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提升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战开始,我们采用了“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识字软件,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生字的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然后穿插教学软件加强听说读写操作几方面的锻炼,加强人机结合操作,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检测、回顾和提升。

五、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培养

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过于强调高科技信息技术带来的利益价值,忽视了其中很多不利因素产生的弊端,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互联网除了能够帮助学生搜集掌握很多的知识,同时还会将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传播给学生,现在的计算机高智商犯罪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除了要向学生展示网络的优势,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化学生的优秀的健康和信息伦理道德意识。

今后信息技术发展必将更加快速,实现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优势所要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采取更加完善的培养模式教育学生。要以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加强对课程结构的了解,随时完善并改革,加强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锻炼,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随时更新教学手段和模式,实现终身教育,满足全民教育的需要。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篇4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重要性,应用实践

在化学教学中, 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基础。同时实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时代背景下, 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具有普遍的应用, 通过充分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能够有效推动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

一、采取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明确化学实验目的

实施化学教学期间, 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演示化学实验, 并且演示化学实验也为教学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反映依据。经采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举措, 于实验前期阶段把实验教学的内容制作成PPT的形式, 同时合理地明确实验的内容, 诸如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仪器、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注意的事项等。一方面能够提升实验课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整改以及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

二、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模拟

化学学科主要的研究内容就是物质组成、性质和结构以及物质的变化规律等。所以, 此学科存在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应用传统形式的实验以及文字表述很难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 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 将具有微观的特征和变化的过程, 诸如分子、原子以及离子等, 以更加直观的形象展现。同时, 对于工业制硝酸的流程、钢铁的冶炼以及工业合成氨等内容,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实验教学中, 很多的实验过程以及现象并不具有显著性, 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以及效果的充分发挥。例如, 对于分子的扩散和气体的产生等知识现象的学习, 学生很难深刻地观察到最终的效果, 不利于学生理解。如果将这一类的实验以多媒体投影仪的形式进行展示, 可以结合起定格、慢放以及重播和放大等优势功能, 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对颜色的变化以及沉淀的析出、气体的产生等现象有清晰的观察。而且, 对于像钢铁腐蚀这种需要较长时间反应的实验, 能够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这种途径制作课件展示腐蚀的过程。一方面能够增强实验的直观性进行增强, 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充分演示实验效果的同时, 也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效果。

四、以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实验环保安全意识

在中学期间的很多化学实验中, 如果不严格按照正规的操作步骤操作实验, 就可能导致危险情况发生。例如, 在实施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期间, 氢气在点燃之前, 需要检验纯度, 以免产生爆炸。所以, 怎样避免危险是关键。鉴于此, 可以于实施具体的实验之前, 以动画的形式, 对点燃不纯氢气的混合气体引发产生启普发生器爆炸的现象进行演示, 可以将严重的危险性后果通过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体现。所以, 学生会加深认知, 在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重视纯度检验。同时, 很多的化学实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成有毒物质的问题, 怎样有效降低其危害至关重要。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 发挥其功能优势, 再经过更新传统的实验形式进行科学的模拟实验。演示实验室制取氯气、铜与浓硝酸反应等都可采取此种举措。经选择替代传统实验模式, 实现在整个反应、结果合理的演示过程中, 获得绿色环保实验效果。

五、结语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其质量好坏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通过多媒体的模拟实验, 将实验教学相关的图形、图片、声音及文本等有机整合, 并且配合音视频、动漫等形式, 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实验的过程, 使他们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进而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 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玉霞.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 :171-172+183.

[2]孙润.浅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3) :36.

[3]刘亚丽, 木伟伟, 朱金苗.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 :127-129.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篇5

1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有哪些?

1)直接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备进行破坏;

2)对存放在系统存储介质上的信息进行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

3)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信息非法获取、篡改和破坏。

4、简述PPDR安全模型的构成要素及运作方式。

PPDR由4个主要部分:安全策略;防护;检测和响应。

运作方式: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的同时,利用检测工具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安全响应将系统调整到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保护、检测和响应组成看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

5、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计算机外部安全

2)计算机信息存储介质上的安全,有时也称为计算机内部安全

3)计算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也称为计算机网络安全

6、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 篇6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 数据处理 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和不可替代作用。信息技术(简称IT)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化时代各种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1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的推广,从最早的数据功能到现在的网络系统,计算机技术都在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现在看来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大多都体现在数据处理和网络运用等方面。

(1)数据处理。具有收集、处理、计算数据的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才是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且能够实现自动的筛选操作,为用户提供最为快捷的搜索功能。数据处理功能满足个人用户、企业用户对数据处理操作的需要。

(2)网络运用。21世纪是信息网络的世界,计算机技术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互联网是我们网络运用的一个重要网络平台,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以及资源的共享与利用。计算机技术也是现在社会电子商务的核心条件,随着企业和个人对此的运用,促进了我国新兴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区别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混为一谈,认为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技术,这是不科学的说法,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储存、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技术。而技算机技术只不过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核心,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信息技术包含的不止计算机技术这一种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都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筛选、运用的重要技术。

(1)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传感技术已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传感技术的功能主要是获取信息资源,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筛选和交换。将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联用能使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例:传感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获取用户所想要得到的信息资源,并且可以筛选自己有用的信息,计算机技术能够将传感技术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然后储存到数据库中,供用户随时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2)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在现代的社会里没有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人们几乎无法生活。现实生活的交流与传递都是依靠通信技术,而今普遍应用到生活中的通信设备就是电话和手机。而通信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但经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几乎已经将有线通信取代。如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不但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快捷,而且还更加的安全。理所当然,计算机技术就成了通信技术的保护盾。

4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三个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三大技术深深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的每一项技术都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诸多的企业和个人面临着生产和管理的诸多问题,因此,单一的信息技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走向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一步广泛应用必不可少的体现。

5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的联用

传感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获取信息源,然后根据要用的要求进行筛选、变换信息,传感活动一般包括:传感器(还被称之为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应用、制造、测试以及评价改进等活动。在我国的信息产业中将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联用,可以建立一个对数据进行收集以及处理的一体化的操控。例如传感的技术负责和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并且对有用的信息进行自动的捕捉、筛选;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获取后的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到数据当中,等到用户需要的时候方便随时调取使用。使得用户的工作更加的方便与便利。

6结束语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篇7

关键词:云计算,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目前, 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 如资源不足且分配失衡、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教学方式陈旧单一等。云计算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具有非常理想的优势, 因此, 对于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而言, 研究云计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云计算由三层结构组成:1) 基础设施即服务;2) 平台即服务;3) 软件即服务。简而言之, 所谓的云计算是指商家将相关计算机服务以收费的方式提供给终端用户, 使其以较小的经济代价便可获得优质的服务, 包括巨大的存储空间、庞大的计算能力以及相关应用软件等。用户端并不需要高端配置, 普通计算机便可满足使用要求。用户只需简单地发送一个请求, 云端的大量计算机便会针对需求做出响应处理, 并将结果及时地反馈给用户端。[1]

2. 云计算的特性

云计算具有以下特性:1) 共享性。由于各类资源在云端完成汇集、整合, 计算机用户之间可以共享彼此资源, 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需要接入网络即可;2) 廉价性。用户端无需高端配置, 只需要一台简单的计算机, 并将其接入网络即可。接下来用户便可享受云计算带来的各种优质服务, 包括软件、计算以及存储等。满足了用户低投入高回报的需求;3) 丰富性。在云端拥有海量的资源 (一部分是用户共享的, 一部分是云服务商提供的) 。云服务商对这些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并提供给消费用户;4) 稳定性。在云端有数以万计的服务器同时向用户提供服务, 保证了服务的可靠性。

3. 云计算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 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 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2)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3) 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4) 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5) 课堂教学方式单调、课堂纪律较差。

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 云计算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基于云计算理念可以构建一个“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 (见图1) , 该平台可提供邮箱、即时通讯以及资源共享等相关云服务。用户 (主要指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 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并接入网络, 便可访问该平台, 享受其所提供的各项优质服务。

3.1 解决资源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的问题

云计算涉及广泛、资源丰富, 学校只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定制相关服务之后便可享受海量资源。“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理念而构建的。学校加入该平台之后, 不需要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相关基础建设, 只需要花费少量的金钱定制相关云服务便能够满足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所需。[2]

“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的各类优质资源, 师生可通过它及时、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资料。在使用该平台的过程中, 各类院校都遵循一个相同的规则, 因此校际间的资源共享便显得尤为容易了。除此之外, 该平台的出现, 有利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资源对接, 解决了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除此之外, 该平台还解决了资源闲置无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3]

3.2 云计算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质

通过“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 各个院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可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拿出来共享, 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有利局面。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的邮件服务、论坛服务以及即时通讯服务这些快捷的方式进行交流, 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3.3 解决教学方式单一和课堂纪律较差的问题

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 合作学习、协作学习以及项目学习是三大效果明显的学习方式。以上三种学习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乐于学习, 课堂纪律自然便会好转。三种学习方式全都强调学生彼此间的充分沟通以及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以小组学习为例, 信息技术教师可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将各自所收集到的资料置于该平台的共享区如此一来, 小组学习时便不用担心资源的共享问题。该平台的交流工具带有记录功能, 信息技术教师可根据这些记录对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以及学习情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除此之外, 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利用该平台上的相关功能建立一个作品展示区, 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习别人长处的机会, 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进行相关主题网站制作教学时, 教师可先行尝试制作一个和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主题网站, 并上传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包括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如此一来, 学生便拥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该平台提供即时聊天服务。在课堂上, 教师可向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发出“信息警告”, 这种提醒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维护课堂纪律, 另一方面要照顾了学生的尊严。正是当前课堂教育所提倡的。[4]

4. 结语

云计算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出现促进了数据存储方式以及资源共享方式的变革,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教育的进程。“信息技术云教育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理念构建的, 它的出现和运用体现了云计算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系列难题。云计算相关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不仅解决了资源不足以及分布不均的问题, 而且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还解决了教学方式单一和课堂纪律较差的问题, 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注入了青春与活力。云计算的潜力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 相关应用还有待人们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蔡玲.云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26) .

[2]钟锋.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协作式教学环境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11) .

[3]杨炯照, 章昊, 郑江艳.云计算技术与教育信息化[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2011 (06) .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篇8

1 信息技术概念的界定

通过查阅资料和相关文献分析, 一般有以下两种界定方式, 分别是传统观点和现代观点。传统观点: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 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广义指的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它们运动状态的反应。表明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及其运动是信息之源,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状态的客观描述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反应;信息不是事物本身, 而是事物所揭示的内容。中义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狭义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 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现代观点: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2 信息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自从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产生以来, 学校教育形式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学校教育建立在这样一种现实的基础上:学校传播的知识发展缓慢、数量有限, 而且很稳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 教育也日趋信息化,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 将它们有机组合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 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都比较强的科目, 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 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 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理论依据

3.1“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视听教育家戴尔曾提出过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首先是通过入的多种感官, 经过实践而获得的较为具体的直接经验, 然后是通过视听手段而获得的具有“亲切感”的比较间接的代替经验, 最后再通过思维能力理解得到间接的抽象经验, 并强调人的认知能力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过程。由“经验之塔”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即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 逐步进展到抽象经验, 学生对数学教学中许多抽象概念以及一些空间图形缺乏直接经验及感性认识, 仅仅依靠传统的常规教学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 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并茂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间接的代替经验, 会使学生较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

3.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依靠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多媒体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重构

4.1 数学教育中的两个原则

在数学教育中, 虽然说引进信息技术, 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 但“数学化”原则和“再创造”原则在数学教学中缺一不可。

其一、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 (H.Freudenthal) 认为, 数学教学必须通过数学化来进行。数学化是指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现实数学教育所说的数学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 即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 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二是从符号到概念的数学化, 即在数学范畴之内对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作进一步抽象化处理。

其二、弗赖登塔尔说的“再创造”, 其核心是数学过程再现。学生“再创造”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做数学” (doing mathematics) 的过程, 这也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一过程要求通过教师精心设计, 创造问题情景,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研究、合作商讨, 探索问题的结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不是“教育学与数学例子”式的论述, 而是抓住数学教育的特征, 紧扣数学教育的特殊过程, 因而有“数学现实”、“数学化”、“数学反思”、“思辨数学”等诸多特有的概念。

4.2 信息技术可揭示数学美的丰富内涵

古希腊数学家洛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较之于传统教学, 多媒体课件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可为学生展示数学美。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是有明显区别的, 正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可视化。所以, 利用信息技术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外, 还要注重向学生渗透数学美的教育。数学美具有统一性、对称性、简洁性、奇异性等特征。比如说, 在对立体几何进行分析时, 采用几何画板做出图像是很关键的, 给学生视觉比较形象直观。在传统教学手段中, 数学教学只能对数学美进行形式的论述, 如果学生没有对其中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产生强烈的共鸣, 学生是无法体验到数学美的。因此, 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欣赏美, 更重要的是揭示数学美丰富内涵, 探讨其中的数学规律。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 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 变成了“做”数学, 在“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这一节中,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控制三角函数图象, 演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 也可以让学生上机操作, 自己输入A、ω、和φ, 观察图象的变化, 摸索A、ω、和φ对图象的影响, 在电脑图形的不断变化, 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 教师的点拨指导等反馈中, 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达到自我知识的重新建构, 这样的数学才是内涵丰富的。

4.3 计算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传统的数学教材, 是很多教育专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的辛勤劳动的结晶, 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 但不可避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 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来,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与审美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现代科技和贴近生活。

人类社会现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 而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性强等特性, 丰富教学形式。当前, 数学教育仍存在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 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等现象, 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要达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方法的合理整合, 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 而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比如总结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和几何图形性质的时候,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投影, 可以将所学到的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来, 并演示公式和图形的变化过程, 这对学生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和增加数学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重要。

5 避免教学中计算思维运用误区

5.1 教学中渗透计算思维思想

任何一种媒体, 无论其如何先进, 仍然是一种教学工具, 其能否发挥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恰当的教学整合思想。否则, 即使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迸了教学课堂, 也并不等于实现了现代化的数学教学。因此, 变革教学思想刻不容缓。当代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开展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型教学的特点, 变革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教学形式, 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建构, 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5.2 注意信息技术和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

教师需要明确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起着“辅助”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 例如在进行数学定理、习题思路分析、推理论证等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效果往往不及教师在进行分析时同步书写的板书效果好。由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教师还可以随时在黑板上进行内容补充, 从容应对教学中的不确定问题;此外, 教师书写板书的过程也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及相应的提示信息。多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优势。

6 结束语

基于信息技术的计算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是传统教学媒体不可比拟的。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给数学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 明确计算思维与数学教育的重构关系, 努力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思想。这样, 才能使计算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再上一个新台阶。

摘要:本文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提出了新的界定, 分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的关系, 并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计算思维与数学重构的四个方面, 对基于信息时代的计算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育,重构

参考文献

[1]冯克诚, 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全书 (上卷)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8.

[2]高文, 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3]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教育技术通讯, 2010.

[4]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电化教育研究, 2001.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联用 篇9

1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差异

由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系紧密。在意识上人们通常会把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混为一体, 感觉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是直观表像影响到人们的认识, 实际上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人们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觉其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信息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含着诸多方面, 在科研、平时的汇总、信息的普通的传递等多方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表面上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涵盖了计算机技术, 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向很多的领域拓展, 比如录音技术、媒体技术、测绘技术等等方面。说到这里大家就不会把两者混为一体了, 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一体, 更好的弥补之间的不足之处, 发挥自己各自的优点。

2 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技术中充当的角色

经历近八十年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目前已经实现了广泛的普及与应用, 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体现了其自身的价值, 这种价值主要指计算机技术网络平台和数据处理功能。计算机技术对信息技术的最为关键的贡献就是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这一能力不仅可以对信息进行的收集、计算和处理, 还能够对信息进行系统的筛选, 并通过搜索功能为快速为使用者查找数据资料。用户还可以将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长时间、长序列的储存。有了计算机技术的辅助, 网络技术也得到了丰富与延伸,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送, 从而进行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 提高数据资料的应用效率。比如, 不同类型企业基于同一网络平台可以创建宣传自身的网站及网页, 网站及网页中包含丰富的信息, 既可以规范行业内和行业间的竞争, 又能促使经济社会进行良性发展。同时计算机技术还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可以推动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可以实现办公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传统的档案是纸质档案, 容易丢失, 并且丢失后很难找回, 同时纸质档案也存在着占用空间大, 管理不便, 查阅不方便等弊端, 而利用计算机技术所建立的电子数据档案则有效的规避这些问题, 建立的电子档案, 可以存储在计算机中, 管理方便, 便于保存, 而且查阅起来也十分便利。

2.2 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

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技术, 随时搜索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并将信息快速地查找出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 可以实现相关信息的快速搜索, 以此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

2.3 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度传送

计算机通信技术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范围广, 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特点, 可以实现信息的高速高效传输。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个特点, 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送。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信息迅速传达给他人, 同时如果信息没有发送成功, 系统还会给出提示。因此保证了信息数据传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3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

信息技术包括通信、传感、计算机等方面。这些技术有着各自的独特性质。当前社会处于高科技技术飞速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应该进行有力的探索和创新,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够把信息技术各组成部分进行有效的融合, 这时信息技术企业应该积极努力争取做到的工作。实事求是的说, 单独某项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户管控经营与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 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结合, 进行有效的联合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 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进行有效的联用才能不断强化信息技术的外部功能, 促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可持续提高。

3.1 加强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

现代通信技术包括传统的有线通信和高端的无线通信两种传输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断的革新, 简洁的无线通信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有线通信技术, 逐渐成为主要的通信手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无线通信的范围更比较广, 而且传输设置更加方便, 传输过程也更加的安全。正是由于无线通信的这些好处, 使人们不断探究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联用的有效方法, 使资料和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更加安全。依托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通信系统传输过程的全程在线监控。所以二者有效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据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控性。

3.2 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联用

现实的传感技术涵盖了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内容。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联用是在信息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倡导的, 两者的联用是对集成数据采集和综合处理过程的合理控制。即传感技术按照用户指令对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阅, 这样对有用的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准确的甄别。计算机技术还能将传感技术获得的信息进行复杂处理, 把它们在存储在数据库里, 等到用户需要使用的时候再进行通过指令进行调阅和取用。

4 通过两种技术的联合使用加速企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 只有在打造一支过硬的团队基础上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如今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靠的是科技牌、人才牌。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持续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留得住人才, 另一方面就是掌握信息技术, 让员工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激励他们努力工作。我们很多的企业以住房、奖金等对员工进行鼓励, 最终的目的是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明确只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从而真心帮助企业发展, 通过企业发展来抬高自身价值。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 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 其发展速度比之以往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要快速。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年代我国的社会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迈进了小康水平, 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科学领域的不断突破, 同时在电力工程、通信技术、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事业方方面面取得进步的同时, 不能忽略的就是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前时期, 信息沟通十分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

参考文献

[1]马树才, 范青, 殷凤琴.信息技术课应注重实践性教学[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3 (02) .

[2]任军, 刘军, 刘永泰.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08) .

[3]张芳, 张昊.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 (02) .

[4]万容霞.浅谈卫校学生的信息素养[J].科技信息.2012 (33) .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联用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

目前我国处于信息化时代, 科学技术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而且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得到不断的应用, 为推动社会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人们各种需求的提升, 再加之社会的快速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发展和进步的需求,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联用已成为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在人们的理解中, 往往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混为一谈,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计算机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但两者不能等同。信息技术包括对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处理、加工和传递等, 其所包含的技术较为多样化, 除了计算机技术以外, 还包含了电视、广播、录音等等, 所以计算机技术只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独立存在和应用, 但却与信息技术存在较大的区别, 不具有等同性。

2 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

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已有较长的时间, 而且也得到广泛的普及及应用。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初期, 只是用其对数据进行统计, 但经过不断的发展, 今天网络化技术已在我们工作生活中进行应用, 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当前我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在对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 其实用性和优越性越来越显著, 但数据处理和网络运用功能才是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所在。

2.1 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作为计算机最关键的技术, 其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计算、处理和自动筛选, 有效的确保了实现了快捷的搜索, 为客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时, 用户可以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存储器中, 针对计算机自动操作编制相对应的代码程序, 在确认执行程序命令之后, 便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对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无论是针对于个人用户还是对于企业用户来讲, 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处理功能都能够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

2.2 计算机技术的网络运用

计算机已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史, 在其发展过程中, 互联网的出现对其是至关重要的, 互联网属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延伸, 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 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共同利用, 即资源共享得到实现。互联网出现后, 为我国经注蝗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各个企业都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或是网页, 将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行业信息在网站或是网页中展现出来, 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满足同行业的竞争, 同时也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而且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 也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核心条件, 加快推动了我国新兴产业及产业结构的发展。

3 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的联用

信息技术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其技术的核心, 而且这三项技术中任何一项技术单独应用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及不同用户的不用要求, 可以为特定的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等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就导致单一的技术已不能有效的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 从而建立一个组合后的综合性技术,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信息技术的功能, 而且这种联用方式也能够更好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3.1 基于计算机技术建立起的通信技术的联用

通信的技术分为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两种, 在当今的社会, 有线通信的技术基本都已经被无线通信的技术所取代, 无线通信的技术传输的范围更加的广阔, 数据在传输的时候安全的系数更加的高。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联用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发送方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接受方接收到数据。通信网络可以把计算机所处理的数据传送给每个用户, 而计算机及实现对通信传输在线的监控,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联用很大的程度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

3.2 基于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传感技术联用

传感技术最主要的就是获取信息源, 然后根据用的要求进行苦力、筛选、变换信息, 传感活动一般包括:传感器 (还被称之为换能器) 、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制造、开发、应用、测试以及评价改进等活动。信息产业中将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的联用, 可以建立一个对数据进行收集以及处理的一体化的操控。例如传感的技术负责和按照用户的需求来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 别且对有用的信息进行自动的捕捉;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获取后的信息进行处理, 存储到数据当中, 等到用户需要的时候方便随时凋取使用。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不仅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 而且能够与社会发展速度更好的相适应, 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成为一体, 有利于更好的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而且技术的联用也会使其在各个领域中占据主导的地位, 为各行业的发展和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更好的推动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东.旭网络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6) .

[2]阳军, 吴东亚, 徐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技术标准体系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4 (11) .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篇11

一、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教育仍然是以应试为主导,考试仍然是考评学生的主要标尺。计算机学科不是一门主课,对学生的升学来说影响不大,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只要及格就行。教师教学是为了应付学生的考试,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学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学习感到抽象,缺乏上机操作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学的教材版本很多,造成了中小学教材杂乱无章的局面,教师教学感到无所适从,难以规范。面对计算机统考,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容,无法进行统一评估。另外,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信息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提出了较细的要求,但这只是指导性的文件,没有提升到教学大纲的高度,所以没有约束力。

学校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有的学校由于资金原因,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但远远不能达到让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的条件,教学主要停留在教师的讲授阶段,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学科教师教学素质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本身信息技术素养不高,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不熟练,教学过程不可能有深入的钻研,导致组织教学死板,教学语言生硬,教学方法欠佳。甚至有的学校让其他学科的教师代替上课,这样的师资队伍无论如何都不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二、计算机教学的应对措施

1.完善教学管理

对计算机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规范,有一个科学的教学指导,对教学的总体提出要求,教学有目标;学校改善计算机教学的软件和硬件配置,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软、硬件、网络、多媒体的升级改造,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

2.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校要拥有一批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也要大力宣传在计算机教育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使教师们都认识到,普及计算机教育已刻不容缓,从而自觉提高对自己的素质要求。素质教育决定了计算机教师要具有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相关的信息技术素质。要从思想高度认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教育要求。比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会用办公软件进行信息的处理、加工、排版,能制作简易课件。

另外,学校组织教师培养,培养形式不拘一格。培训内容可以系统学习,也可以分解练习。计算机教师一方面要朝一专多能方面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自己教育现代化的意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水平,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进行教学教研活动。

3.改革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讲理论知识,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文化的表层,不会运用,没有充分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反之,如果教师不讲,让学生盲目操作,学习结果很低。学生没有正确的指导,会损坏计算机配置。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正确运用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明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比如,我在一节课的时间只讲1到2个内容,每个内容用10分钟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对难点重点解释,让学生反复操练。学生在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记忆深刻,熟练掌握。

(2)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效果深受教师的欢迎。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再服役板书。教学过程比较单调,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抽象、枯燥,对学习不容易产生兴趣,积极性不高。而多媒体课件通过强大的视听效果,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手、眼、脑、耳并用,激发了学习的好奇心,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求知欲,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课件有演示和讲解的功能,信息技术学科更方便应用它。比如,在机房的局域网安装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辅助教学软件,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自由选择练习。

(3)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商不同,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爱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在关注面相全体教学效果的普遍性的同时,必须重视面向个体的个别性,避免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两极分化教学状况。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采用分层次教学,设置多元化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区分为达标、中级、高级等不同发展水平层次的目标维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水平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辅导,再结合学生的分层练习、分层反馈,努力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分层导学课堂教学的差异性教学。如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优等生,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发展特长。对于后进生,教师多辅导,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手把手地进行操作指导。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学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与城市教育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们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利条件,探索教学方法,让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责编 周春晓】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篇12

一、通过有效导入,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中学信息技术课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上, 探究内在原因是很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停留在表面, 很多教师仅仅让学生学会上网查资料、简单的文字输入等内容, 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去逐步实施, 学生缺乏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创设学生探究的情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在教Word软件时进行《插入图片》教学, 可以创设如下的课堂导入。首先课前教师展示图文并茂的作品, 比如精美的音乐贺卡、个人的电子相册等, 让学生由衷地惊叹:“真漂亮!”“你们想自己做一幅作品送给最好的朋友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而且还能有所创新。”这样精心导入并激励学生后, 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 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实践起来, 真正调动了他们的激情, 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灵活采取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思维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操作一步, 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有的操作实践活动尽管没有学习, 部分学生通过自己探索也能灵活掌握操作方法, 这就是教师说的“电脑不是学出来的, 而是玩出来的”。比如教学“画笔”一节, 教师可以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几个绘图工具, 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除了能画创意剪贴画, 他们还可以利用绘图工具, 画出自己想要的图画。有些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甚至能够对图片进行简单的编辑, 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的思路敏捷, 教师只需要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学习兴趣, 分好探究小组, 通过适当的引导, 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还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 (如片面追求学科体系化, 教学内容偏深而不实用等) , 使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丰富的想象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要做到与众不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四、注重德育, 培养学生的良好信息素养

如今中学生经常进入网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甚至很多学生逃课去网吧打游戏、聊天等, 这些不良的上网习惯已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懂得计算机是学习对象, 也是帮我们学习的工具, 不能将它当作一种游戏或聊天的工具。每过一段时间, 教师都要和学生认真学习《规范使用计算机》, 教育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规范使用计算机, 健康上网, 禁止游览不良网站, 教育学生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不仰慕电脑“黑客”等。

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 让学生会学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他们还不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这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课堂, 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学习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等内容时, 由于它们的不同性质特点与不同用途等, 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Windows的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 使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并能通过表格等不同形式学会比较;也可以将不同的学习内容形成文件夹, 并对文件夹命名、注解等。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形成学生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方法很多,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应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让富有魅力的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体。以操作实践为核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这就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小学生特点下一篇:产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