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精选12篇)
计算机基础课程 篇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重视。教学方法是教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员能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作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 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上好这门课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1 恰当选择导言, 激发学员思维
导言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子”。一名有经验的教员在备课时, 对于导言是要进行认真准备的, 因为导言运用得是否恰当, 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因素之一。
(1) 问题法。如能针对本节课内容对前面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向学员进行有逻辑性地提问, 通过复习的方式便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逐步启发学员, 顺其自然地引入新课。例如, 我们在讲授字符数组这一节之前, 首先回顾上一节讲授的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提出在定义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时, 其类型说明符使用的整型或实型, 那么, 类型说明符能否使用的字符型呢?由此顺其自然地引入字符数组的概念。
讲解适当的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实例并提出问题, 激发学员的兴趣, 而导入新课, 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这门课程, 初学者刚开始往往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关键是如何让他们始终保持着这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员在教学上不注意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初学者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兴趣和信心将产生动摇,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2]。对初学者, 先应尽快引导他们入门。对教材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合理安排, 如内容的取舍, 顺序的先后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2 精讲基本语法和典型算法, 打牢学员学习的基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是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主线, 而一种语言的讲授和学习一般围绕二个中心:一是基本语法知识, 它是这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二是常用的典型算法, 它是这门课程学习的重点。
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C语言的程序结构、常量说明、变量定义、运算符、表达式、三种基本结构 (顺序、选择和循环) 和实现语句、函数定义、数组定义、指针定义、结构和联合定义以及文件定义等。其中, 主要是C程序的基本结构形式、基本类型的定义形式和基本语句的实现形式。
掌握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 仅仅是为程序设计打好了基础, 要想进一步提高程序设计水平还必须多分析典型算法、多阅读典型例题来开阔编程思路。常用的典型算法主要是在各个知识点分布的重点题目所体现的典型的程序设计思路。比如在循环知识点中的求和问题、图形打印问题、公约数问题、素数问题, 在数组中的排序问题, 元素位置调整问题, 查找问题、归并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代表了相应知识点的语法特点, 另一方面在算法上也有自己的特性, 其算法思想反映了一类问题的常规解决思路。通过对典型算法的分析、典型例题的阅读, 既能开阔编程思路, 进一步理解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程序设计的实现方式, 提高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 又能进一步巩固基本语法知识, 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 在学习中不是去死记典型算法和典型例题, 而应对它们进行认真的分析, 切实理解和掌握其算法思路, 并注意归纳总结, 找出某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和设计规律, 举一反三。
3 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确保每次课讲授内容的饱满, 使课堂教学的节奏紧凑, 我们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CAI教学设备辅助教学, 并且引导学员提高自学能力和实际上机编程能力。为此, 我们陆续制作了系列化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 形成了配套的例题演示程序。在实际教学中, 使用电子教案规范了板书过程, 节省了上课时间, 加快了上课节奏;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使教学活动变得形象、生动, 使讲授内容易于理解, 丰富了教学手段;实例程序的分析演示, 直观地给出了程序运行的过程和每一部运行的结果, 加深了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了授课质量。例如, 在讲解递归函数程序设计时, 我们首先讲解“递归”概念和程序递归的基本算法原理, 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递归函数的调用过程, 使学员对函数递归调用有一个基本认识, 在此基础上, 再运用C集成工具, 演示、分析程序实例, 给出程序中函数的调用关系、参数的传递过程及函数调用过程中的堆栈变化。
在教学中, 我们通过不同的手段, 讲解、演示、分析对比, 加深了对问题讲解的力度,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种边讲解边演示的教学过程, 使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得规范、清晰、紧凑, 既提高了每堂课的授课信息量, 又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3,4]。但从哲学的观点来看, 教与学是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促使内因发生变化。在教与学过程中, 学员的学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 教学中其它要素的一切活动都是外因, 都应围绕学员, 服务于学, 都是为了促进和帮助学员实现自主学习。课堂上学员有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的余地, 把着眼点从以教为主, 转向以学为本上来, 这种教学过程是提高学员素质的有效途径。使用CAI辅助教学设备后, 虽然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且加大了每次课授课的信息量, 但同时也给学员留下了大量的自习空间, 因此课后自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要复习、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还要自学大量的相关内容, 填补课内留出的空间。例如, 对每种变量的格式、表示范围, 每种运算符的用途, 每种表达式的格式, 格式输入输出语句中的格式表达式等内容, 每种教材都会给出详尽、明了的解释, 应留给学员课外自己去看书学习。这样, 即节约了授课时间, 提高了讲课效率, 又给学员留下了课后学习的空间, 锻炼了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熟悉算法和程序设计语言规范的最好办法是上机编程实验。通过上机实验, 会使得学员对所实验的每个问题, 都留下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有针对性的编程实验环节, 可以引导学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步熟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规则, 掌握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理解软件的基本算法, 进而达到训练软件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的目的。
4 结语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的教学必须以软件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为重点, 围绕程序设计的基本手段和软件的基本算法来讲授;必须大力加强和规范编程实验课程, 通过编程实验, 帮助学员理解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将课程中的知识点尽可能地贯穿到编程实验中去, 使实验课起到检查、督促学员课外自习的作用。这样, 才能保证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实施, 才能保证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员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教员能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文章以《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教学为例,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种优化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此教学模式对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岂之.关于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2)
[2]向剑平.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探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1)
[3]韩智颖.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改革[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4 (3)
[4]李宏滨, 刘耀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7 (2)
计算机基础课程 篇2
一、数学
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学好数学是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关键。高等数学课程主要学习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和微分方程,一般高校通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目前已经有了第五版,也可以使用自考教材——西安交通大学陆庆乐编的《高等数学》,可以买一些配套的辅导书和习题解答。
还有两门重要的数学课程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可以分别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编写的《线性代数》和浙江大学编写的《概率统计》。注意:自学一定要多做习题,而且最好一门课有一本习题解答和辅导书。除了上面数学基础课外,在计算机专业中举足轻重的就是《离散数学》,这门课要多花点力气来学。可以采用左孝凌教授等编的《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也可以用北大、清华的教材,还可以参考左教授编的自学教材,经济科学出版社。
其他课程还有《复编函数》、《计算方法》等,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学。
二、专业基础课
1.《程序设计》:学习内容一般为C和C++。C语言可以采用谭浩强教授的《C程序设计》,内容比较浅显,C++方面的书推荐钱能编写的《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比较难,可以采用严蔚敏教授编写的《数据结构(C语言版)》,有配套习题册。好好做题,有时间多编几个大的程序。
3.《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这是难度较高的两门课程,选用自考教材相对来说容易些,也可以参考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相关教材。
三、专业课
1.《计算机组成原理》:推荐白中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黄爱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操作系统》:汤子赢编写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还可以参考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教授编写的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3.《汇编语言》:可以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可以用自考教材。
4.《数据库原理》:人民大学教授王珊编的《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复旦大学施伯乐老师编写的教材也不错。
5.《编译原理》:国防科技大学陈火旺院士编写的教材十分不错,最新版本是2000年出的,国防工业出版社。
四、选修课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教育心理学
0引言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在短短的数年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期间,福建农林大学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高度重视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老师在该方面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06年3月,由我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发起成立了福建省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集中了我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省内外的教育交流与学术研究,以振兴和繁荣我省计算机基础教育、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
1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校共有19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公共教学部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为各专业后续课程服务。我们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传授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不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为后续专业教育打下基础,故我校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一进校当年,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后续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例如使用计算机查找论文资料等)打下基础。进入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阶段,对于那些理工科学生,他们日后可能需要对专业内的操作进行简单编程,给他们安排学习Visual Basic课程;而对于文科学生,特别是商贸财经管理的学生,日后的工作主要是与数据报表打交道,因此学习Visual FoxPro课程;对于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学生,往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接触高级语言,将学习c语言课程。
授课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课堂讲授主要借助传统板书和现代PPT演示讲解理论知识;上机实验每生一台微机,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训练动手能力,同时教师配合投影仪演示和讲解习题。这样双管齐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让学生参加“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成绩作为重要评估标准。
2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
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有很多前辈们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所在。作为从教两年的年轻教师,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构想——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组教学。
2.1现今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这种现状造成了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的较大差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
首先,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多,加上刚步入大学,还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过程会比较吃力,一旦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听到的还是他们早已掌握的知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2)缺乏学习主动性
主要是实践方面的问题,分两方面进行说明:
①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原本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多,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多数比较盲目,学习内容的具体用途不清,在上机过程中生硬模仿,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学习被动。
②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已经足够,不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
因此,无论是基础好的还是差的,慢慢都会失去学习主动性,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学习停滞不前,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仍然不能很好地应用计算机。
(3)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现有的计算机考核方式往往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为最终成绩,俗称“一考定乾坤”。即使有些考生本身的计算机能力并不差,但由于考试环境不稳定,身体不适等客观因素,也有可能获得不好的成绩甚至不能通过考试。
2.2分组教学解决方案
针对第—个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来解决。在班级内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程度较好的同学带动程度较差的同学,上机的时候按照小组组织座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基础好的同学能够帮助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既能解决老师应接不暇又能解决某些同学害怕提问的问题;另一方面基础较好的同学面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时候,不至于无所事事而又影响其它同学的正常学习,在教学互长的同时,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会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问题,通过寻找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或是寻找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激发其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这种分组教学方式既增进了同学之间互助友爱的感情同时又可以起到培养良好学习风气和激发大家高涨的学习热情,可谓“一举多得”。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采取分组布置实践任务的方式来解决。具体为,课程开始时,给每组同学制定一个课程任务,要求完成一个小型的项目设计。例如:如果是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那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型课程设计,包括使用Access制作一个小型的数据库,产品说明的Word文档,产品推介的Powerpoint文档等。课程设计由整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分担。当课程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人5~10分钟的演讲。以小组为单位,由老师和其它小组同学共同给予课程设计的分数。这样,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会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从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同时这种方式也给了同学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解决第三个问题,可以改变考核方式,采取实践操作结合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核方式为课程设计成绩(30%)+期末机考成绩(70%)。课程设计的分数进入总分统计,这会使同学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时候有更大的积极性。当然,课程设计成绩
的评定并不是小组里面每个人都一样的,成绩的给定是依据所做工作的多少以及完成质量来综合评定的。
3分组教学的关键性问题
3.1分组人数的多少
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互相促进,因此分组人数的多少至关重要。人数多了基础好的学生要带动太多基础差的学生,从而达不到效果。那么要如何分组呢?
从心理学上来看,两个学生一组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一对一的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压力太大,甚至有些自尊心强的学生还会出新逆反心理。按照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经验,可以将人数定在4~6人。
3.2分组人员的确定
人员搭配的目的是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我们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来分组——学生自由结合成人数大体相等的学习小组。这种分组形式的心理凝聚力强,由于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因此学习过程中更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合力。
根据教育心理学上的经验,从8~9岁开始,在团体活动中,人们开始逐渐形成友伴小集团,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友伴团体持关心的态度(如集体荣誉感)和对友伴有较强的责任心(如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与此同时,随着友伴团体的形成,也产生了具有一定威信的“首领”。我们所采取的自由选择方式,会让多数的同学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小团体来建成小组。实践证明,在活动中,这种小组里的同学问的感情比在自然班组中融洽,同学们对自己推选的负责人比较信任,小组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小组间在活动中的竞争更加激烈。有时,由于同组成员间的感情融洽,小组里互帮互学的气氛浓厚效果和成绩要比自然班级要好。
3.3分组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组教学的最终实施还是要由任课老师来完成。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环节:
实验项目的选定要难易适中,这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脱离实际,选择一些太难的项目,学生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不去尝试;如果太简单,又达不到训练学生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必须的,因为大一的学生刚刚经过高考,总以为大学可以放松,可以应付,如果老师不能从严要求,学生也会从表面上进行应付。
分组教学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这里只列出了关键的几个问题,许多问题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慢慢显现,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结束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4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现状,对策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更是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在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的重要性促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学习方向和目标。中职院校将《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以外,同时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计算机的重要性极大地影响着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更好的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如何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更好的为就业打下基础,这都是值得学校和教师深思的问题。
1 中职院校学生现状
1.1 学生计算机基础良莠不齐,层次不一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所接受的环境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从小接触电脑,电脑方面的知识掌握很多,上机操作也很熟练,对于Wod、Excel、PPT更是驾轻就熟。
而有的学生则是从未接触过电脑,连基本的开机关机都觉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入手,更别谈电脑的具体使用。学生之间在计算机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2 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对实践课感到盲目
《计算机文化基础》通常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但该课程内容涉及较广,课本理论知识较多,一些硬件基础,网络基础等理论知识,不易掌握,实用性不强,而且较难进行实际操作,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时兴趣不高,觉得与实际联系不大,认为理论课是在浪费时间,而在上机进行时间操作时,又感到盲目,不知从何入手。
2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陈旧,无法与时俱进
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而由于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及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计算机课本内容相对固定,更新速度总是落后于实际生活中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许多新知识、新技术无法很快出现在课本中,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时会产生课本内容与实践相脱节,出现课本无用论的思想,觉得不能学以致用,学的都是过时的内容,抵触情绪随之产生。
2.2 教学方式单调,很难因材施教
地域环境的差异,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基础以及他们的特点来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取得相应的发展和提高。但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仍多处于演示的初级阶段,课件多是演播式,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被动的学,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看、听、学,对学生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导致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有的学生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基本内容从小就很熟悉,原本以为升入了大学会学习高深一点的知识,结果发现学的仍是以前的内容,在学习中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态度,上机操作时也就流于形式,不再是熟悉键盘或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复制黏贴等等,而是上网打游戏,而有的同学从来没摸过电脑,学习这门课程时就必须从头开始,了解键盘的位置,鼠标的使用,电脑的开关机等等,从而导致无法对每个学生因此施教。
2.3 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信息社会对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学好计算机是提升自己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主要途径。学生虽在计算机课程中学习了一部分网络知识和电脑硬件知识,但一旦实际中电脑发生问题时,例如应用程序的卸载、系统安装、简单的电脑故障排除,电脑病毒等等就让学生感到束手无策,使他们感觉之前所学的都是纸上谈兵,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钩,即使掌握了书本知识,仍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无力感油然而生。
3 建议与对策
3.1 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教材改革
选择或编写适合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安排,体现新技术新发展。改变以往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材模式,建设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突出计算机新技术的新型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和不同专业将来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调整授课内容,满足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不同方面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的要求,选修不同的内容。通过与专业需求的紧密挂钩,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还可以增加一些实用的课程,例如动画制作、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等,使学生可以应用于实际。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各类学生水平发展的教学手段
教师教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时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不同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水平选择教学方式。学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不一,如果按照一样的教学方式,一致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内容则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计算机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小模块。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小组间可以通过协作学习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各小组间也可以通过比赛、问题解决等方式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课堂生动、有趣,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提升。
3.3 注重实践操作,电脑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主要掌握的是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差。实际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灵活性,大多只会机械的生搬硬套,不能灵活的调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临场发挥来解决面临问题,造成较难适应未来的实际工作。而计算机多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例如电脑系统的重装,软硬件的使用,电脑各类问题的排除等等以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问题。实践操作的内容尽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取学生感兴趣素材,并且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对学生计算机的使用要求也日益增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海燕.关于非零起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探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
[2]陈敏.混合学习理论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篇5
信息技术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他们纷纷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重点发展,我国也不例外.而技校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熟练灵活的计算机和信息技能对他们而言是必备的素质,成功的关键.因而,作为技校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计算机的基础课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 者:魏文萍 漆智勤 作者单位: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江西,南昌,330096 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 英文刊名:ZHONGGUO BAOZHUANG KEJI BOLAN 年,卷(期):20xx “”(23) 分类号:G 关键词:技校 计算机 基础课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近几年我校对二年级即将去参加顶岗实习的准毕业生进行应知应会的考核,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全校所有班级都必须考的科目;从近几年教务处得到的考核结果可看到,学生的文字录入速度不达标,在WORD的环境中排版一份证明操作不流畅,使用EXCEL处理分析数据更是无从下手;而21世纪如此普及的计算机却连最基本操作都不熟练,踏出校门如何立足社会;而我们对毕业生的评价的达标标准是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些都是值的我们思考的问题,分析原因有:
其一:由于学生的生源情况复杂,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各地计算机硬件设备条件及教育普及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中学时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深度及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入校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比如我校每年招的新生,在进行暑假兴趣班的时候,老师们常用发现有的学生连最起码的键盘鼠标都不会用,在学习过程部分同学看到别人都会了,自己不会,自动放弃学习。
其二:有部分同学在入学之前对WORD套件使用有一定的基础,基本上老师开始安排的项目都能够不听讲的情况下自主完成,由此会造成一种心理,我都会了,于是不听课,不练习,由此会养成一种倦怠课程的行为,到后期的EXCEL、PPT也就不太用心学,造成了前期是优秀生后期又变成后进生的后果。
其三:现在的学生学习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如果能做到所学所练马上能出效果的话,就较容易坚持学习下去,但遇到困难时比如连续几题做不出来时就容易打退堂鼓,不愿意思考不愿意与同学讨论,如此累积又会造成放弃学习。严重缺少坚持、愿意吃苦、做事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一直以来为解决如何把学生的兴趣牵住在机房里,如何保持他们对课程的新鲜度,我们也做了很多尝试,每学期教材都是从网上搜索,购书中心、各图书馆查看对比,看是否有教材可以符合需求,几年内换了几种教也探索尝试了好几种教学方法,到最后都仍未觉得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因此这次我们在教务的支持下,全体上这门课的老师们利用我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假期里准备材料,采用项目教学,不再依赖教材,而是依据我们前期对毕业生的岗位调研的结果中所涉及到知识、技能、能力制定我们项目目标及内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全方面的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使他们获得信息时代所必备的技能。我们采用不再给学生预定教材,而是老师们分任务按照教学大纲及参考调研结果以实用为原则确定了采用项目教学。项目以模块为单位,每个项目中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及达到的能力目标,每个项目中又根据知识的层次及难易程度分为多个层次的任务。例如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2》,该门课程周学时为4,除掉节假日之外,大概本门課程一学期的实际学时是56,我们将本门课程定为十个项目。例如项目一为制作办公类文档,该项目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在WORD的环境中对公文类的文档进行简单的编排,以达到掌握该WORD环境下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化、边框底纹和格式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具备对一些纯文本素材可根据需求排出版式面,达到会使用软件排版的能力;项目中包含三个任务,任务一是制作文字录入比赛通知,任务二是制作我校的招生简章,任务三是制作获奖荣誉证书;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项目中的任务设置都是与学生相关的,对学校即将开展的文字录入比赛(知识点包含了字符、段落格式化的操作)列为任务一;学生入校第二学期,对学校的认识正处于摸索阶段,把制作招生简单(知识点包含字符、段落、项目符号编号、格式刷等的操作)列为任务二,学校准备举行奖学金的颁奖的荣誉证书(知识点为以上+边框底纹的操作)列为任务三,并且会在任务三中设置两个思考题为下个项目文本框的导入埋下伏笔。所有项目中的任务素材我们尽量用的是与学生贴近、工作岗位上用到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更加明确该门课程的学习目标。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的要求必须以学为中心,坚持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分组讨论式教学,促进教学互动,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生,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等方式进行改革。
例如我们项目一中的任务采用的是“演示讲解-学生实训+归纳总结”的授课方式进行讲授,利用教学辅助软件先将所有学生的电脑屏幕切换,老师先根据效果图分析素材,导入新知识点,演示将给定的素材做出效果图,然后让学生操作,老师要巡视,遇到学生不懂的地方加以指导,也让吸收的快先做完的同学辅导不会做的同学,最后对巡视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全体再演示进行归纳总结。
任务二采用的是“学生自行思考---老师做简要的分析---学生实训---教师演示—学生实训”的授课方式进行讲授,该任务不再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而只是依据效果图给出大致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先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做题,过程要求互相讨论寻求正确的答案,然后教师再介绍此任务中用到的新知识点,比如如何用格式刷快速进行排版,及详细讲解实现的步骤,最后再预留点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新知识的探索及思考能力。
任务三采用的是“学生演示---老师点评—学生实训”的授课方式。该任务的内容不再给具体题目及要求,只给出效果图,让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仿照效果图做题。课前安排掌握的好同学预先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去创新,自己完成做好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向其同学演示他是如何实现获奖证书的制作,其他同学再根据该同学的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讨论反馈的结果进行归纳及演示具体的操作,最后让学生实训。此任务学生实训过程中让学生组成帮带活动,让个别同学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辅导其它同学,让他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有时学生辅导学生他们会更有感觉,收效更好。最后这个任务中的思考题让他们分组讨论,实现效果的进行加分。
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不断产生,旧的技术很快被淘汰,计算机的教育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做到灵活多变、不断创新。根据不同的项目,各个班学生的情况尽可能有效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互相之间形成一种氛围互相学生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结束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正确的课堂设计思路和科学的设计方法,强化阶段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次导入教学内容,对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这次的从教学内容、方法、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贺静.浅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改研究,2012.
[2]郭婷丽.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论谈者,2012.
[3]边巍.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特点及讲授策略[J].科教文化,2012.
浅析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设计 篇7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面向我国所有大专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很多院校也被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各个方面, 深度不大, 但却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这门课看起来比较容易, 很多院校都是让一些比较年轻的老师, 或资历不深的教师来从事这门课的授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这门课对教师的要求。实际上, 真正的计算机文化, 确实需要具有比较深厚的知识背景, 对计算机发展的历史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具有深刻体会的教师, 才能深入浅出的讲授好这门课。本文将从课程的核心思想、课程设计、讲授体会三个方面阐述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实践方式。
2 核心思想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核心不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尽管这是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但是这门课的核心是对:计算机发展的认识;对计算机文化形成的思考;以及对人在计算机文化中作用的深刻理解。
2.1 课程要紧密结合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这种历史性要贯穿整个课程, 在课程初期, 可以介绍现代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而来, 这一般都得到了大多数出版教材的支持, 但是, 在后面的内容上, 如操作系统、office、计算机网络中对这些技术发展的历史则大多数容易忽略。而这些内容的历史则更会培养学生对自己经常操作的系统或应用软件的体验度。
这种历史性的挖掘则需要教师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 对软硬件、操作系统及网络的历史以及发展脉络具有清晰的认识。这种对计算机发展历史了解的要求是上好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必备, 缺少这些,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2.2 教师从社会学得角度讨论计算机文化的形成。
计算机的发展是随着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壮大起来的。现如今, 计算机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 教师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 特别是计算机系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一种崇敬的心理, 才能深刻体会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与计算机密切相关但是却又被我们容易忽略的现象, 这些现象也将指导和带领学生更好地通过计算机的角度去了解社会的发展。我想这是这个课程一个重要的目标。
2.3 人在计算机文化中的作用。
在很多人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时候, 把关注点放到了那些冷冰冰的硬件上面, 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 网络、这些所有的知识点, 如果不能揭开人在这些发明和计算机发展中的作用的话, 则很难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因此, 突出计算机文化基础中人的作用, 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在计算机发展的一些关键阶段, 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产生灵感, 推动计算机的发展, 这些关键人物的作用, 将会使计算机更加贴近生活。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 我认为最应该突出的就是人的作用, 这一点, 其实与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3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应该紧密的围绕着这门课的核心思想展开, 教师在讲解每一节课的同时, 一定要以一种历史观点为基本出发点, 以人的作用为落脚点, 体现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些知识点看起来比较细、枯燥, 究其原因则是并不能了解这些知识点背后的历史或背后的人的故事。因此这门课的设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3.1 回顾历史:
以目前的现状往前推引出历史。很多情况下, 如果仅仅讲解技术现状或是结论, 则很难引导学生思考, 你不能仅仅告诉学生, 计算机就是这样。你要从最基本的实际需求出发, 介绍计算机技术的来龙去脉。比如鼠标和键盘, 这两种基本设备为什么到现在是这个样子?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是如何改进输入输出设备的, 这一条线索实际上就可以展开精彩的讲授。
3.2 展望未来:
计算机技术的改进又导致了那些问题的出现。技术的改进, 则必然会引入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背后, 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因此, 我认为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 是这门课的一个基本的设计原则, 其实不仅仅是这门课, 绝大多数课程一定要以问题入手, 针对计算机基础, 这种问题要有针对性, 引导性。由于现在的学生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 但是大多数却几乎不去思考计算机为什么这个样, 以及计算机的未来, 而这正是老师所应承担的责任。
4 讲授体会
本学期是我第一次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 最深的体会就是从历史的观点来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 我想只有深入到计算机发展的初期阶段, 了解那时的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 从他们身上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勇气, 才是这门课程所要传达的根本目的。也只有这样, 这种经验和勇气才会带领我们了解和窥探计算机发展的未来, 才会培养更多的对计算机发展有浓厚兴趣且理解深刻的学生, 而这才是计算机文化这门课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5 结论
本文从核心思想、课程设计以及讲授体会三个方面, 简单阐述了作者对这门课的体会, 着重论述了从历史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June Jamrich Parsons, 计算机文化原书第1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7.
[2]Charles Petzold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10.
[3]ACM图灵奖: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篇8
为了更加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好计算机这个强大的工具,几乎所有的高校都竞相开设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则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所进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优劣,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抓好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展开初步的探讨。
1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开设的普及类基础课程,多面向的是刚刚踏入象牙塔之门的大一新生,作为他们进入大学后的启蒙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他们大学四年的学习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新踏入高校的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但又会对未来感觉到些许迷茫。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逐层递进的方法,首先讲述这个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的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多么的突出,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进而说明熟练掌握这个工具有多么的重要,最后可以用激励的话语表达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殷切希望,进一步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他们学好这门课程的决心。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维护好学生的这份激情,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时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多一份耐心和信任,引导他们展开对知识的探寻,使被动的听课变成主动的学习,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再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即有利于他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深入学习,使他们得益于良好学习习惯的逐步养成,更有利于保持这种旺盛的学习劲头,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区分层次因材施教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学习早已不再是高校中独有,很多师资条件较好的地区,在中学甚至部分小学都已经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而对于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区,计算机却始终存在于书本中,而从未曾真正接触过。因此,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照本宣科,一视同仁的进行教学,而不区分对象加以正确的引导,势必会导致学生渐渐产生畏难厌学情绪,丧失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应重点做好这个方面的考虑,针对学生素质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不要急于向学生灌输太多的专业知识,而应多收集整理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根据不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科学合理的安排好课程的进度,因材施教的设置好授课内容和上机实践环节的操作项目。教师可在开课之初,安排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摸底测试,充分了解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计算机实际操作的应用能力;在随后展开的课程教学中,可重点帮助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加快学习进度,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而对那些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应紧跟时代的潮流,多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一些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帮助他们调整好学习心态,克服急躁、盲目自大的厌学情绪,根据其自身的水平制订针对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学习计划,甚至可以安排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共同学习,使学生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进而更加有效的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3 以案例教学为驱动
计算机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经常接触、熟练掌握的一个工具,其实践操作性相对较强,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操作过程中,达到自如驾驭计算机这个强大工具的目的。因此,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安排,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以计算机科学体系结构来设置,而应该基于专业应用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和组织课程。在进行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的丰富实践经验,认真组织好授课内容,注重运用以理论讲解为辅、实际应用为主的授课方式,将枯燥繁杂的理论知识嵌套在实际的专业应用案例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运用生动形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尽量准确、简练地把操作过程展现给学生,让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案例教学中得到深化。当然,案例教学不仅仅要将经典的案例讲解给学生听,更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或个人独立模拟这些案例,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专业的项目训练,最后由授课教师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一教一学,一练一评的过程,使学生达到即深化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的双重学习目的。
4 认真落实上机操作
上机操作训练的好坏,关乎学生对所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空有一身理论知识而毫无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依然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入门者。因此,要认真落实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上机操作训练,预先按照各个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的计划好他们各自的上机操作题目。使学生在上机过程中,始终明确个人的实验任务,能够按照实验步骤逐步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全过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熟悉计算机。做好对学生上机练习的指导,认真解答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尽快的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穿插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实验小常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其避开一些弯路。实验操作题目完成后,学生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不但能够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能够更加明确的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涉及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更是对大学生适应高校学习方式,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启蒙教育。在各个高校都在大力推行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之际,担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各位老师更是担当着改革试点的桥头堡、排头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与研究一套新时期适合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努力开创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培养出满足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大学生,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摘要:该文通过分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教学思路,力求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卢冰原.高校经管类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2]周蕾.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
[3]张居晓.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1(2).
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篇9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引言
计算机普及和社会发展促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具有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该课程由理论知识讲授和上机实验教学两部分内容构成,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魏峻对需要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50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大,有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有会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及会使用网络查找需要信息的;同时也分析了该课程的教材现状、教学方式、目标及课程的考核[1]。梁倩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指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调、教学内容陈旧、教学针对性不强及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2]。田雪虹、马青云等指出,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是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授课内容不易统一,教学目标不灵活,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忽视了该课程教学的特殊性,等等[3,4]。
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课本基础知识,学生边听讲边记录笔记、接收信息,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在固定的场所内,以教师为中心,传授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该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直接交流和互动,利于教师发挥其教学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教师能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其劣势是该方法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信息量小。
三、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传授的知识点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表示,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5]。
在对信息的获取、传递、保存和共享等方面,多媒体技术有较大的优势,用该技术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称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有许多优势,如教学信息量的增加,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重点的表现,教学质量的改善;情境教学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等等。这些优势使多媒体教学模式流行,为各个高校广泛采用。但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教师和学生太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关计算和推导过程的省略及在屏幕上直接显示结果导致学生没有理解和思考空间;信息量大,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对所学内容难以消化吸收。
四、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所有教学手段及工具要围绕学生获得有效知识而展开,因此,教师可依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象及目的,恰当使用教学手段和工具,改善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根据这门课程教学的进度和所要传达的信息,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分配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比例,使学生获取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改变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时,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融合,既展现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显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用心去听并记录笔记,是以教师为主,信息量少,学生对所讲授的知识易于理解、接受,特别适用于初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也适用于该课程中知识难点的讲解。多媒体教学将传授的知识点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进行表示,信息量大,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同时,多媒体技术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展现所学知识的难点、重点,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时,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合使用,丰富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利于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方法授课时师生能更好的互动,并能根据学生的反应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如在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基础知识”时,教师仅对重点知识讲授,而对常见问题开展辅导。而在“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这些内容时,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学生难于理解,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介绍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特点,学生易于理解。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易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使其反映最新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前沿和最新的实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在不断升级变化,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严重滞后,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这些内容与学生日常接触版本相比,稍有些过时,缺乏实际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课件、视频等,介绍计算机最新的应用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文化基础》最终目标是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学重点是计算机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知识要点的讲授,多媒体教学模式展示成果。如在“word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讲授本课的主要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教师本人的word成品。如在Office办公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 Point)学完后,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个大学生求职的情景,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其中所涉及的知识要点,从Excel表格中查找相关招聘信息和要求,用Word编写个人简历,用Power Point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自己。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为用人单位的产品制作宣传手册,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分阶段、分模块设计,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设计思路和宣传手册的效果。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熟悉各知识点并掌握操作技能,学生动手能力大大提高。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结合,学生体会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实用性、重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论
用人单位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Windows操作系统、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和网络基础理论等内容,拓宽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提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极其重要。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一直在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融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可解决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的问题,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易于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峻.《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4(13):118.
[2]梁倩.《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信息与电脑,2014,(1):254.
[3]田雪虹,肖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21):254.
[4]马青云,刘海鸥,张志青,畅金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福建电脑,2014,(2):68.
计算机基础课程 篇10
教学环境一定是围绕着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而展开的, 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涵盖的内容, 也能满足中职学生信息化办公能力的形成之需。
基于以上所述,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职能定位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 这里以“WORD文档”教学为例,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职能定位。
(1) 培养学生基本的应用能力。WORD文档操作属于当前办公信息化中的基本应用能力, 其中关于文档的编排、字体大小、字号的选择, 以及调整上下文之间的间距等, 都构成了最为常用、也最为重要的文档应用能力。因此, 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内和章节教学时限中, 需要着力突出以上几个方面的基本应用能力, 通过“热炒热卖”来使学生能在总括层面掌握WORD文档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形成学生必要的拓展能力。从中职学生的就业去向来看, 不少学生进入到了文字编辑岗位工作, 如印刷单位、报刊出版单位等。由于他们处于生产一线, 所以还需要拓展其对WORD文档的应用能力。然而, 这里的能力拓展并无法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实施, 而只能借助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来给予实现。
以上从两个方面所做的教学职能定位, 便为“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提供了目的导向, 即“微课程”需要在培养学生基本应用能力和拓展他们的应用能力上, 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
2. 定位驱动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1) 确立“微课程”的功能定位。前面已经提到了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两大职能, 结合本文主题这里主要指:培养学生基本的应用操作能力。与任何应用学科的教学一样,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需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定性, 这种规定性便要求对WORD文档的教学应从“最常用”的技能入手来进行讲授。
(2) 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众所周知, “微课程”存在着这样几个特点: (1) 课程时间较短, 一般在20分钟左右; (2) 课程展示借助多媒体来实现; (3) 课程内容应形成相对完整的板块。为此, 针对WORD文档编辑这一章节的教学, 在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上应遵循上述三点要求。
(3) 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这里需要强调, “微课程”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式, 它不能替代正常的课堂教学。因此, 便需要合理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 即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个时段出现较为适宜。根据WORD文档编辑一章的教学内容来看, 可以将其放在新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 即借助“微课程”来演示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文档编辑相关技能操作。
(4) 实施“微课程”的效果评价。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这本身就属于新鲜事物。因此, 在确保教学模式不偏离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应建立起“微课程”的效果评价机制。
3. 实证讨论
以下结合“微课程”开发的误区进行实证讨论:把“微课程”方案理解成一节课的教案, 目标太大, 难以到达。
问题剖析:比如笔者一开始想完成的是“调查问卷的设计”, 后来发现这个选题太大, 用10分钟讲不完。于是缩小为“调查问题的设计”, 因为调查问题设计是问卷设计中的难点。聚焦难点的突破。
解决方法:突破45分钟的设计惯性, 一次聚焦解决一个知识点。目标的清晰很重要, 内容围着目标转, 评价检测目标达成度。目标是灯塔, 评价是导航仪, 评价导向目标有意义的达成。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职能进行定位之后认为, “微课程”教学模式应从确立“微课程”的功能定位、确定“微课程”的内容板块、选择“微课程”的教学环节、实施“微课程”的效果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搭建微博教学平台初探[J].职业, 2014 (15) .
浅析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中职教育 计算机 现状 教学 提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计算机已成为现如今的基本工具,已经改变了人类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方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能灵巧使用计算机的基础,是任何一个计算机的使用者都得掌握的基本知识,但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水平,则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关键。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教育是一种我国新兴的教育体制,它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专业型人才。也正是因为这种教育体制,使得在校生的差异很大,中职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或者是部分社会青年,这些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差,对知识的掌握度大不相同,有的使用过计算机,但是对计算机的掌握也比较肤浅,有的学生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一窍不通,这些客观原因造成了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有抵触感,给教学带来很大不便。但是,既然学生选择中职教育,那就是对中职的信任,他们是本着要学一技之长而来,而且中职学生的年龄段决定着他们是一类对新事物有着极强渴望,并且思想活跃的人群,但是八成学生在初中时长期考试成绩差,心理上遭受一定的打击,这些打击是来自于家长、初中同学和教师等多方面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并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态度,只有让学生牢牢掌握专业知识,才能让他们获得尊重,获得信心。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知识过于陈旧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专业的学习,学以致用,找到一份符合专业应用的工作。但是目前,有的中职学校传授的知识过于落后,有的甚至还在传授Dos这样在就业中几乎无用武之地的知识。
另外,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了解,只是对理论知识详加讲解,一味的应付考试,使得教与学的理念背道而驰。
2.2教学方式
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的应用走进了各行各业,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则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教学方式的最主要优点就是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接触,师生的同步学习过程,会使得学生与教师的思路紧紧攥在一起。通过在课堂上,先由教师使用多媒体演示讲解,学生做笔记,再由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计算机应用课程产生兴趣,同时又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明显的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3考试体制
考试的体制,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通过考试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但同时却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主要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但是如果仅从试卷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是远远不够的。部分学校采用笔试和操作双重考试,但是受操作时间和题目的限制,也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水平。
三、怎样提高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3.1教材的选用要合理
一本合理的教材,使得教学水平从起跑线就处在领先的位置,教材的内容应该从实用性出发,主要是为学生毕业后就业中能够被真正使用,但是一定要避免教材的滞后性,因为计算机的更新度较快。另外,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自定教材,内容要在教学当中不断总结将之完善。
3.2重视操作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该是主要围绕充分的操作练习来完成的,学生学习理论的时间应该只能占到总课时的1/3,而其余的2/3则应该是操作练习的时间。
教师应该在操作练习的时间内选取一些既让学生感兴趣又有能在实际应用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比如网上有许多可以增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偶尔为学生下载几个。
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好相关记录,并进行考核。长期有效的优良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习惯。
3.3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不言而喻,它的出现使得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些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整堂课都是在带领学生阅读课件,没有给学生自主的思考空间,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学识和教学技巧来主导,多媒体教学辅助,方可使得教学任务得以完成。
3.4恰当选择教学实例
良好的教学实例会使学生增加对课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频繁的与学生互动,这样可以让课堂上氛围变得活跃,也可以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实例,让学生自主思考,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实例来进行学习操作。
例如:在word图文这一课程中,可以在讲解课程之前为学生展示一份曾经的比较好的学生作品,让课堂中的学生有种想超越前辈的欲望,然后再讲解本节课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在学生对知识点充分了解后安排一个制作内容的任务,比如制作“班级板报”,通过制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多个知识点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熟练。
再如:在学习excel数据管理这一课程中,可以制作“水果价格表”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学习多个excel数据管理知识点,让本来比较复杂、多样的知识点,变得有规划的展示讲解,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excel数据管理在现代计算机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这节课程的实例讲解,可以使得学生懂得如何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结语: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是靠实践来渐渐了解熟悉,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使得学生和教师产生互动,让学生对这门课程真正感兴趣。要对在实践中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给出表扬,使其起到表率作用,多对操作较差的学生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伟伟.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26-28.
[2]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10(5).
[3]白丽梅.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6).
计算机基础课程 篇12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方面, 还包括教学方式方面。所以, 在现代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此, 本文详细分析了“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学生对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1]。但是,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 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 课程容量和课时分配不合理。目前, 计算机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校增加了计算机的知识点和课程容量。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两个方面, 但是因为课时分配不合理, 导致学生没有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学习内容导读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 微视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起到了引导课程、知识导读、实际演练等作用。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学习内容导读的作用非常显著, 它能够细化学习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就能清晰呈现出其中的知识点,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 在“微课程”网络平台中还能详细设置学习内容, 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 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2]。比如,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 可以将自己要传授给学生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视频, 也可以在网络上面搜索相应的视频, 然后下载, 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目标对视频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从而充分发挥“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作用。
2.2 学习任务和问题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微视频、PPT以及HTML网页等, 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要设计相应的问题,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另外, 在设计问题和任务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 难易得当, 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从而起到增加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2.3 学习活动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微课程”教学模式起到了关键的协助作用, 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以及典型习题等制作成相应的微视频, 认真讲解每一个步骤,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并且能够按照微视频中的步骤和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还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3]。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探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评价, 虚心接受其他学生的批评, 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 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2.4 综合评价测试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多层次的、难易程度多样化的实践练习,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相关知识点, 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及时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其进行公平的考核。另外, 在解决相应的问题时, 也可以寻求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学生还可以创建课外学习小组, 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 全组学生共同讨论, 进而促进小组学生的共同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 “微课程”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属于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 它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 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琦, 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26-33.
[2]高杨.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 2014 (15) :152.
【计算机基础课程】推荐阅读:
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07-20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05-27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06-27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06-20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结08-0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小结11-06
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06-29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总结10-23
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论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