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计算机课程

2024-10-06

公共计算机课程(精选12篇)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1

我院要求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或二级,甚至以是否拿到等级证书为毕业条件,以望通过这一公正的测试培养出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本人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多年,参与组织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多次,对等级考试的特点和意义有了比较深的认识,但从每次考试结果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一年的公共计算机基础学习,很多同学未能达到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水平。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迫在眉急,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等级考试的内容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以“考证促学”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比较适合我院学生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顺利通过等级考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 现状分析

1.1 师资严重不足,教学任务重

由于近几年的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教师增加不多。目前我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均被要求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现在,我院计算机教师只有15人,其中,教师与学生的数量比约为1:500,而《高校管理运作全书》规定教师与学生最合理的结构比例应为1:12~1:14,而我院师生结构比远远低于这个标准。并且全体教师均要承担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教学,教师负担特别重,很少有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师资问题正逐步影响着我院计算机教学的正常进行,再加上计算机科学发展较快,教师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也迫切需要更新知识,提高水平。

1.2 学生对计算机学习重视不够,自觉学习意识淡薄

由于我院要求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均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就行,对于计算机知识学得好与不好无所谓,同时学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设置为考查课,期末考试要求不严格,让学生感觉学与不学考试都能过关,这种思想的存在使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大打折扣,更谈不上自觉学习。

1.3 教学内容和等级考试大纲严重脱节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代课教师在订教材时总是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教材,没有选择符合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教材,使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并没有达到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当学生参加完计算机等级考试后认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他们过等级考试没有任何帮助,让学生产生课堂教学无用的想法。

1.4 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主要职能,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并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我院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1)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也有些同学,考试笔试得高分,可是上机操作半个小时都未能输入完100个左右的汉字,叫他建立一个“记事本文档”都不会,这就是明显的理论脱离实际。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大力加强计算机的维护,进一步完善微机室的管理

在现有计算机数量的基础上加强保养,保证每一台计算机能正确运行,满足教学需要。上课期间要求网管屏蔽游戏、电影,不能屏蔽的只能把它删除,且在教学与网络无关知识时要断开与Internet的连接,这样才能让学生远离网络游戏、电影和QQ等的干扰,安静、安心地学习。

2.2 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所以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修学习,如有可能鼓励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时刻跟踪本领域的学术动态,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

2.3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规范化

目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大都各自为政,在教学内容上标准不统一,建议在全院范围内统一制作光盘、录像带、Powerpoint幻灯片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投影仪、录像机、VCD等设备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少了大量的教学工作量,使大量的计算机教师从单一、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二是规范了教学,避免了因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

2.4 加强考试环节,实现教考分离

由于各个教师自己出题考核自己的学生,很难准确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统一参加考试,使不同教师的学生有了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从而更加客观、公正,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得以重视。

3 解决方案

3.1 组建一支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我院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是由我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师承担,即每一个教师不但要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还要承担公共基础课教学,致使教学任务繁重;同时,在教师的心里,专业教学重于公共基础教学,即将公共基础教学作为一种“顺捎”教学,根本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组建一支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将一部分教师从专业教学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这样不但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使得教师在重复教学的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3.2 修订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符合等级考试大纲

等级考试对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起着导向作用,提供了检查、评估的标准。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的,应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最终标准。而这种等级考试就成了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科学、统一、公正的测试,为计算机教育提供了一个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因此,必须修订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符合等级考试大纲,为我院学生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完全按照课本的内容顺序逐条讲解给学生,使课堂内容平铺直叙,使得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上课似乎听懂,下课后却不能将内容衔接起来,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本项目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上课内容通过特定的任务衔接起来,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

对刚入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学习对他们极具吸引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象课堂授课一样,备好每一节上机课,精选上机操作题,使学生在上机时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学生上机操作大都是自行练习,缺少上机目的和教师认真而细致的指导,上机效果欠佳。应要求教师深根据选好的上机题,指导并督促学生达到预期的要求。教师在选择上机题的时候,一要紧扣教材内容,二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在操作中找到兴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4 结论

通过以“考证促学”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操作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和视野。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搭建一个知识平台,利用计算机工具让学生在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以“考证促学”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充分理解等级考试的内容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在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顺利通过等级考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考证促学,任务驱动

参考文献

[1]余炳慧,付争方,任秦安.强化实践环节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J].安康师专学报,2004,16(3):127-128.

[2]高媛.基于任务驱动的协同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20(4):95-97.

[3]钟代军,高峰.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26(1):70-72.

[4]江凤莲.试论公共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J].龙岩学院学报,2007,25(2):17-18.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2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院校教学改革中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新途径,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现代网络教学模式等新技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ニ孀派缁岬姆⒄购图扑慊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必备能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也应随之变化并有大幅提高。为适应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设备条件等,都在进行改革。由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普及,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可能,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这些新的思想、新的手段和新的技术。

ジ髯ㄒ笛生来自于不同地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方面相差很大,还有任课教师在教学水平、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方面差距明显,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影响从而到教学质量。要大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计算机素质教育。搞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locAlHOST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ピ诮萄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ソ淌角色要转变,不但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注重其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知识的正确道路上来,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答疑和引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刻板的统一教学方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学对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掌握技能,并运用计算机手段辅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比如在讲解word时,学生会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打字工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圣诞节贺卡,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挖掘了他们潜意识的艺术细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三、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值得提倡的思路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分层次将它们组成系列课程。将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地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可以改进教学效果,节省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谝桓霾愦问羌扑慊文化基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以便在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考虑到未来高等人才的工作环境是信息与计算机的支持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除了讲授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办公自动化软件外,还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操作内容,以及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常识。

诙个层次是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基础。它主要是让同学更加深入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为了应用开发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谌个层次是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为学生打下一个基础。

2、教学软件、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部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软件、课件,并进行素材库的建设,教学效率、效果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授课的`电子教案由开始时以静态文字为主的powerpoint幻灯片方式变为现在采用的以动态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课件,用形象的动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抽象原理、算法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使得大大增加了从教师到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有助于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与相关技术掌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效率。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拥有计算机的在校大学生也正在逐年递增,构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已成了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构筑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生态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最终使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其中资源建设是核心,为学生提供学习课件、参考资料、查询手册和联机帮助信息等多种资源。

四、总结

ゼ扑慊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发展要求,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基础教育课程,同时也是文化基础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工具和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眭仁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6).

[2]侯家利,陈 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对多数学校产生直接的帮助,也盼望各个学校在实践中基于《规范》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计划和模式,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计算机公共平台课程建设与实践 篇4

一、计算机知识结构不足

我校肩负着石油石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任, 计算机应用技能是石油主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他们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 且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普遍欠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应用知识缺乏。

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阶段, 各高校推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以基本知识和办公软件为内容,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二层次以计算机高级语言为内容,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问题求解基本过程;第三层次以石油主干专业应用软件为内容, 让学生利用应用软件系统解决专业问题。可以看出, 计算机教学的核心是:什么是计算机?怎么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缺少计算机应用知识和研发技能的教学。

2. 课程重复设置或孤立。

过程型计算机语言的编程以变量及其访问为核心, 通过顺序、分支、循环结构控制程序的走向。不同过程型语言尽管语法、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不同, 但具有相同语义和算法, 因此, 再开设过程型计算机语言课程时, 并没有进一步涉及问题的形式化表示、数据管理、功能分析与设计等内容, 也就不能达到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尽管本科阶段也开设Java、C++、网站建设等选修课程, 但也只介绍了基本概念、语法、语义。这些程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 也有交叉, 在知识结构上, 没能形成递进提升。

3. 教学内容不适用。

为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 其重点在计算机本学科内容, 如《计算理论》《计算复杂性》《分布计算与并行计算》等, 大部分不适合于石油主干专业研究生选修。即使部分计算机应用类和开发类课程, 如《人工智能原理》、《高级软件工程》、《Web程序设计》等, 有部分石油主干专业研究生选修, 也由于缺少前导课程基础, 有许多编码实现的实验也难于完成, 因此, 这类课程学习也难于达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计算机公共平台课程建设与实践

1. 重视课程建设, 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石油主干专业研究生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现状, 以问题描述与形式化表示、数据处理、数据管理以及应用系统研发为核心, 丰富和完善计算机应用系统研发相关技术基础, 使他们掌握计算机应用研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经典处理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要以计算机公共平台课程建设为契机, 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方案, 主要涉及: (1) 问题形式化方法; (2) 数据表示及其处理算法; (3) 数据管理与运算; (4) 信息系统访问及操作; (5) 软件工程的基本思想及软件开发技术与集成技术。

2. 理顺知识体系, 完善知识结构。

通过对石油行业的调研, 我们总结出石油企业计算机应用主要应用包括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交互三大领域。数据处理主要用于油藏数值模拟、地震数据反演等, 其核心是数学建模和智能建模及其参数优化;数据管理主要用于石油工程、地质工程和油田信息化建设等, 其核心基于应用领域的数据模式及其关联关系和业务流程, 借助于数据库管理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管理;数据交互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管理等, 其核心是计算机网络结构和协议 (机-机交互) , 数据可视化 (人-机交互) 。从计算机学科应用角度, 综合考虑石油主干学科应用特点, 优化筛选计算机应用知识构成主要教学内容。同时, 理顺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计算机知识体系, 确保计算机知识的连贯和提升, 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3. 联系实际应用, 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以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为核心, 重视计算机应用相关的理论、方法, 确保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研发实践中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 通过联系生产实际, 强化计算机应用实践, 增进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的应用性, 达到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目的。在数据处理教学中, 以“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分段线性逼近数学建模”为例, 解决地震反演问题;在数据管理教学中, 以“海相油气地质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为例, 解决油气勘探数据 (包括知识) 管理问题;在数据交互教学中, 以“地震数据可视化研究”为例, 结合图形系统平台, 解决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问题。基于案例教学过程中, 每一案例都可成为完整的系统, 涉及到需求分析、问题形式化、逻辑分析、功能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等研发过程, 最终形成软件工程思想。通过“问题提出-实际案例-理论学习”和“理论学习-实际案例-问题解决”, 形成“实际案例和应用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突显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培养, 达到深入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目的。

4. 发挥教师经验, 确保教学质量。

由教授牵头负责, 组织副教授和博士构成教学团队承担课程建设和教学任务。在科研上, 团队成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科研工作, 富有计算机研发经验, 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讲解深入透彻。在教学上, 团队成员承担计算机教学工作, 并且多门课程通过学校合格课程评估, 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讲解、消化、理解。多年来, 团队成员一直参与教改工作, 并发表教改文章总结教学经验, 编写教材和讲义, 取得一系列教改成果。团队成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科研经历, 为公共平台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确保了教学质量。

5. 设计实践课题, 提高应用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课程习题实践, 把课程习题分为基础类习题和应用类习题。基础类习题以数据表示、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基本知识为要点, 达到消化、掌握基本知识, 为后续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应用类习题结合教师的研发成果经验, 设计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 并要求以2~3人小组形式, 按研发流程实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为了减少应用类习题的难度, 涉及到的习题与课程技能性的内容有一定相似性, 也可在技能性讲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应用类习题, 从需求分析开始, 要求进行系统逻辑分析、功能设计、详细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界面设计) 、编码实现等过程, 完成相应的报告文档, 体现了把计算机基础知识融合到计算机应用技能中, 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6. 加强实践答疑, 增强问题理解。

对于计算机公共平台课程, 选修的研究生较多, 但他们拥有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和认知能力差异较大。完成应用类习题包括“问题—方法—算法—程序”, 涉及到多个阶段, 任何一个阶段遇到难处都难于完成习题。研究生学习能力较强, 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好, 普遍能够顺利完成基础类习题, 但对应用技能掌握较难, 难于很好完成应用类习题。这些学生对自己专业相关问题较为清楚, 也能较好地理解处理问题的有关方法, 但在方法转变为算法上不很适应, 导致后续程序难于实现。通过定时安排答疑, 适当调整集中答疑和分散答疑。一方面, 对共性的难题进行分析、讲解;另一方面, 由于知识水平的差异, 对个性的难题进行及时辅导。通过教学实践, 发现答疑非常有意义, 对研究生应用知识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性不亚于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领域结合应用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形式, 并为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石油主干专业研究生的计算机公共平台课程建设中, 要把完善计算机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作为教学目标, 制定专题性的应用, 使研究生计算思维的形成和应用落到实处, 为培养石油主干专业信息化建设的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限制了应用的广泛性, 导致此类课程通用建材建设的困难。这也是后续需要努力做好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叶含笑, 江依法.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J].计算机教育, 2012, (3) :56-58.

[2]李国和, 袁林林.加强计算机教学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J].石油教育, 1996, (12) :27-29.

[3]李国和.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J].石油教育, 1999, (5) :19-21.

[4]李国和, 王泽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新疆职工大学学报, 2003, 11 (2) :8-10.

[5]吴卫江, 赵建辉, 刘博.也谈计算机硬件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 2012, (1) :24-27.

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教学 篇5

独立学院公共计算机课教学

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整个大学教学和教学质量的评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与工作有着重要影响.要围绕独立学院自身的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计算机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改革教学,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质量.

作 者:付世凤 王丽丽 陈瑞志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湛江,524000刊 名:企业导报英文刊名:GUIDE TO BUSINESS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独立学院 计算机 教学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行动导向项目式教学

计算机从人们工作的一种工具,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是计算机文化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社会各界由于受到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文化的影响,他们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再结合多年的有益尝试和教改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1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

1.1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概述

行动导向教学是指根据某一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来设计出具体的工作项目,根据完成具体项目的活动行为确定学生能够达到的能力要求及需要学习哪些相关理论知识,在完成具体项目这一活动行为的同时,学生即增强了能力素质,又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做中学和学中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1.2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1]有很多,实践证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应用非常灵活,如分段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法庭辩论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根据项目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及特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體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出适合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项目工作任务和实施环境,在项目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一定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提高了学习效率,不仅学会了理论知识,还灵活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提高了技能素质。

2.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优秀学生必备的技能,恰恰我们的高职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技能,从而造成他们的基础特别差,所以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的动力不足的现象。他们希望尽快获得毕业证参加工作或者直接学习企业员工所需的岗位技能。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对就业和将来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仍然采用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传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的。

根据《山东省鲁政发49号文件》对山东职业教育提出“坚持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指导思想。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采用以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体,教师组织为主导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解决高职学生厌学的现象。

3.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山东省对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要求分别设计出适应不同知识模块的工作任务项目,构建基于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组织,采用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参加山东省统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的通过率几乎100%,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特别强,很好的满足了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

3.1教学模式的创新

以教师设计的各种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完成任务的工作流程,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完成任务,在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可对工作任务进行扩展创新,在工作任务的设计中增加学生自己的设计思想,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乐趣,从“要我学”的学习状态转变为“我要学”学习状态,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

3.2教学计划的改革

为了更好的完成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2],必须改变传统的以章节教学为主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应用,科学的设计和安排工作任务、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根据要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目标的知识目标,重新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工作任务的实施效果。

3.3教学任务的设计

根据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大纲设计出若干不同的教学任务,每一个教学任务就是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3]。根据高职院校对计算机能力要求,根据各部分知识的内容要求和特点,要把每一个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规划,既能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也就是通过对各个工作任务实施,学生不仅能够顺利通过山东省统一组织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还能满足学生将来参加工作所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3.4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要遵循完成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流程,确定学生的工作任务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工作过程的引导者、咨询者,还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者。

由于工作过程需要必备的理论知识,为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按照工作要求将工作任务顺利完成,这样既掌握了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3.5成绩的评定

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成绩的评定要以山东省统一考试成绩为考核标准。山东省统一考试的实践性操作知识的所占比重较高,通过基于行动导向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厌学情绪较严重的现状,只要设计出合理的工作任务项目,就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各项目工作任务,也就实现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

4.小结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教师对工作任务的设计和引导作用。从确定计算机公共课程要求的能力目标到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设计安排,直到最后对工作任务设计的总结、改进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培养出满足生产服务一线需求的技术性和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明贺.行动导向教学思想在推进职业物流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分析[J] .价值工程2012(11).

[2]杨灵芝,刘海明,王洪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J] .职业教育,2010,(27).

[3]将丽芬,许宁.高职化工专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7).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公共基础课程,信息素养

大学生是信息化社会事业的生力军, 其信息技术水平决定了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为此普通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 旨在帮助大学生丰富信息素养、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现实状况表明大多数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的开设效果不理想, 因此有理由为此谋求革新, 建立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就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之一。

一、课程标准概述

课程标准这个术语源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的核心是采用国家课程标准代替传统教学大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1]。"可见课程标准是关于课程的纲领性、指导性、规范性教学文件。国家课程标准体现国家意志, 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等特性[2]。统一性是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公民素质基本要求, 普遍性是指课程标准适用于所有学生和我国范围内、某教育阶段内所有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 强制性是指每个学生必须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看普通高校建立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也是可行的, 因为信息社会的大学生有统一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权利和必要。

二、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开设状况

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 但课程名称繁多, 如《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导论》、《计算机文化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 课程教学内容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办公软件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与应用技能等。自从我国推出计算机等级考试制度以来, 高校计算机教育就逐渐"变味", 使这些课程逐渐蒙上功利色彩, 很多高校的课程教学目标转变为通过等级考试拿到合格证书。大多数大学生通过等级考试后不再深入学习和探究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虽然他们仍大量使用计算机, 但大多是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查信息、发邮件、玩游戏等, 计算机逐渐成为收集学习"素材"和娱乐消遣的工具, 大学生信息素养普遍维持在较低水平。

由于等级考试等缘故, 大多数高校对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的重视程度很高, 通常把它作为校级课程来处理, 而且已有多所高校把这类课程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然而由于各高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状况、硬件条件等不一致, 导致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与社会效益存在较大差异, 这与国家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统一性、普遍性等要求相去甚远, 事实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现象。因此对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国家课程标准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三、普通高校建立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的需求分析

(一) 普通高校建立课程标准的状况和需求

课程标准随基础教育改革而诞生, 但为普通高校各类课程全面建设课程标准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可选择具备公共性质和普遍需求的基础课程作为尝试对象, 开发适用于不同学科专业和培养层面的课程标准, 诸如公共外语类、信息技术类、高等数学与普通物理类等课程都可作为课程标准建设对象。当前国内高校还没有课程标准, 课程纲领文件依然是教学大纲, 而教学大纲由各高校自行制定且大多由任课教师撰写, 随意性较大, 不能真正起到约束、引领和控制作用。为公共基础课程制定适用于一定范围和领域的课程标准, 利于这些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公平实施。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以此为基础高校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提升和扩展, 这既为条件薄弱的高校设定课程参照指标, 又为条件较好的高校提供发展空间, 对大学生而言既有共性的课程基本要求, 又有自由发挥的个性空间, 因此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建立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能很好地迎合高校师生的需求。

(二) 普通高校课程改革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持续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改革, 其重要任务是在高校中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以促使课程改革出成效显特色。教育信息化影响到教育的方方面面, 高校应主动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实现课程的优化和发展。课程信息化对教师和学生必然提出信息意识和计算机技能等要求, 这是实施课程信息化的前提, 然而当前大多数普通高校师生离这个要求有距离。高校教师自身应加强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能力培训, 而大学生应通过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及相关课程来培养信息意识及技术能力。当前普通高校应试式的计算机教育模式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因此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当务之急, 研究和建立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是可行之路。

(三) 改变当前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设置混乱的需要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开设状况较混乱, 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教育目标, 如果这种状况延续下去, 必然对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造成不良后果。普通高校课程改革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面组织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纲领性的课程标准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课程标准规定统一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名称、目标、要求、内容、模式和评价等, 并在此基础上留出发展空间由高校根据自身情况、专业特征及地区差异等进行拓展和调整, 营造适于学生提升信息素养和发展计算机技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四) 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的需要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是务实的, 希望他们上岗就能发挥作用。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 这种希望的兑现变得越来越困难。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然而当前很多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此方面拥有的素质能力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导致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的失望度在逐渐提高, 这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3]。信息素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熏陶才能逐步养成, 这需要在不同教育领域和层面实施有效的教育来辅助和推动。然而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这些, 大多数大学生自身也没有意识到这些, 因此如何通过课程对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培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等存在严重缺陷, 不能有效实现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意识、完善信息技能的目标, 但制定规范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标准能够有效地改善这种局面。

(五) 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教师的实际需要

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的教师以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为主, 他们大多用计算机专业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这类课程。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跟着变化, 于是等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改变, 使得很多教师围着这个"指挥棒"乱转, 时常搞得大家无所适从。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教师对于制定课程标准有较强的期盼心理, 因为通过实施国家标准可较好地解决当前教学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和烦恼。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教师可潜心考虑如何通过课程实施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 有机会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等。通过课程标准平台可为教师之间创建更加广阔的自由交流空间, 从而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六) 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衔接的需求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高中生普遍接受了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而跨入高等院校, 但这不是计算机教育的终结, 他们需要在大学中接受更高层次的计算机教育。如果高校计算机课程不能与高中新课程体系有效接轨, 必然对新一代大学生造成巨大影响。仔细考察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可清晰地看到仅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来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比较困难, 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性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要求学生建立信息意识、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形成初级信息素养和能力结构。高等教育阶段必须承袭基础教育对大学生开展信息技术高层次教育, 进一步培养信息意识和提升信息素养, 从更宽广的层面、更丰富的应用和更灵活的思维方式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然而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却大量重复着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的教学内容, 制定与基础教育接轨的高校信息技术类课程标准可以解决这些尴尬问题。

四、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应涉及的主要问题

鉴于以上分析, 在制定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标准时可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根据学科大类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文科、理科、工科、医学等学科间存在较大差异, 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不同, 侧重点不一样, 应区别对待。

(2) 充分考虑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衔接。既不要简单重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 又要适当考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差异性和延续性。

(3) 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实际需求, 充分考虑课程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 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框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4) 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素养, 关键是如何在二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5) 充分考虑具体技术选型。尽量挑选能够学得上、用得上、用得好的技术是务实之举, 通过具体技术把相关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渗透进去是关键所在。

(6)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点,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是课程的核心。

(7) 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8) 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发展前沿与研究方法的渗透。

五、结语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深刻体会到课程指导理念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 深切地感受到大学生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期望,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限制, 计算机教育课程并没有到达理想的状态。高校计算机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国实情和高校师生需求的课程标准是可能也是可行的, 这将为计算机教育规划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10-12.

[2].张明萍.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电教, 2008[2].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8

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独立学院全校公共基础课之一。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Windows XP、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的使用和数据库应用。第二学期开设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Visual Foxpro,而后几乎不再涉及计算机课的学习,没有延续计算机的学习。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材跟不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缺少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教材。

(2)学生计算机知识起点不一,而教学要求统一。

(3)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应用,教学效率低。

(4)教学纯粹跟着等级考试走。

2 教学改革探索

2.1教学计划的修订

目前公共计算机教学计划定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公共计算机课程与其他基础课教学同时开设,学生是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学习压力不大,一般情况是大班上课,学生容易形成厌学心理。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还有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学生经历了“太轻松”的一学期之后学习压力突然加大了。当面对这种压力时,很多学生认为学计算机的基础课“太简单”了,主观上就开始忽视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到后继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时,就会有一些学生掉队。

2.2教学内容的调整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大学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上课听老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但是当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即课堂授课理解和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故提倡教师重点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例如:在讲Excel表格计算时,只给学生讲一些典型常用的函数公式sum、average、if等,而其它不常用的公式只讲方法,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每节课总是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重点的、难懂的地方演示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目前公共计算机课仍然在开设计算机基础和VF,但很多学校已经开始开设基础和C语言。因为虽然VFP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但随着时代发展,很显然不能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学生和社会认可度下降。面对这样的问题,采取“1+X”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则是:充分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来选择所学课程。“1”为计算机基础课,而“X”是学生任选课,可以是VFP、VB、Access、C语言等。“1+X”模式教学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因此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也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好的帮助。

2.3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模块化教学为主,案例式教学为辅

针对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公共计算机的教学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法(MES),即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例如,可将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即Word、Excel、Os、Powerpoint和网络知识;VFP程序设计课程可分为六个模块,即表操作、数据库的操作、表单、菜单、报表、程序设计等。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为主,以案例式教学等其他教学法配合教学,借助公共计算机精品课的网路平台指导学生,这样可让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3.2兴趣教学,提高学生注意力

对刚入校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学习对他们极具吸引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象课堂授课一样,备好每一节上机课,精选上机操作题,使学生在上机时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学生上机操作大都是自行练习,缺少上机目的和教师认真而细致的指导,上机效果欠佳。应要求教师根据选好的上机题,指导并督促学生达到预期的要求。教师在选择上机题的时候,一要紧扣教材内容,二要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在操作中找到兴趣,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3.3讲座形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完全按照课本的内容顺序逐条讲解给学生,使课堂内容平铺直叙,使得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上课似乎听懂,下课后却不能将内容衔接起来,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上课内容通过特定的任务衔接起来,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开展课堂教学讲座的实例:主题是计算机的组成及性能。

现实生活中如果要买一台电脑,为什么有的价格高有的很便宜?讲座中很多人关心听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兴趣和动力。开始讲座后,马上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个当前市场的“装机配置单”,说明无论懂不懂计算机知识,如果要买一台电脑,从电脑公司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比较专业的配置单,说明微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各个部件大概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就水到渠成。这里引入了许多专业术语,但同学们想到无论是谁都会很自然地遇到,反而大家会有一种急切想听下去的欲望。大家都知道现在的计算机很先进而且更新换代比较快,围绕这个问题可以漫谈发展史、分类、基本原理等等。接着再抛出一个问题:同样都是电脑,有的甚至外观一样但价格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为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必须了解衡量计算机优劣的各项性能指标。在说明容量单位、周期频率、字长等性能指标时,就可以联系“信息高速公路”来说明。之后说明之所以买电脑时价格有差异,是因为买到的东西容量大小、速度快慢、配件多少、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别。在同学们按一定的逻辑很顺利地听到上面的讲解后,可以总结性地告知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性能指标。看似无心的转到一个听众比较熟悉的多媒体概念,指明多媒体的元素、特点、应用后,再引入安全问题,通过计算机病毒的实例可以很生动地说明病毒的定义、特点、类型及传播途径等。这样的一个讲座引人入胜并可以灌输丰富的内容。

2.4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跟上新技术的发展,也迫切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水平。所以应加强对计算机教师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进修学习,如鼓励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更新知识结构,使教师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时刻跟踪本领域的学术动态,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建立一支以事业为大局,以教学为中心,以“志业、敬业、专业、乐业”为标准的职业化教学团队。

作为现代新型教师应向学习型发展,注重教学相长、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快速发展。致使教师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更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教与学。比如许多新技术的出现,作为老师,如果不知道,还停留在老的技术层面上,那么可能就在教学过程中延续了老的一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学生也不能及时全面地接触到新事物。因此,教师必须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相关知识、加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趣味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大量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课后练习和课后实验题,下次上课时会把做的好的学生的作业给大家展示。这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本节课内容还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

3 结束语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为目的。

参考文献

[1]白春红.高职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抚顺:辽宁高职学报,2009(9):36-37.

[2]向昌盛,周子英.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讲座式教学法的初探.Computer Education,2009(1):46-49.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9

充分认识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现代社会需要大批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创新人才。

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 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还能激发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追求;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锻炼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这些都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课程内容改革。现实中, 在很多高职院校, 制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大纲时只分为两类——计算机专业大纲、非计算机专业大纲, 这样做虽然可以便于教学的开展和考试的组织, 但是这样做忽视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对计算机操作能力具体的个体差异, 不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圆满完成。

因此, 要根据不同性质的岗位对具体技能不尽相同的要求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 它忽视培养能力, 特别是思维能力, 不能适应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倡导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比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 注重启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习的迁移,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我们要做到适度的“扬弃”和“拿来”。

1. 边用边讲知识点, 让书本“薄”起来。

传统的教学“以教材顺序为主线, 知识点逐个讲遍”, 即:从第一章, 到最后一章, 顺序讲完, 没有任何新意。考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具体特点, 要以主题活动为主线, 边用边讲知识点, 使学生感觉脱离课本, 但又学到的内容紧扣课本。

2. 使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课件”演示教学, 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将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媒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设备作为教学手段运用于教学方法改革过程, 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更富有吸引力、直观性和科学性, 而且使学生的多种分析器协调活动, 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从而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3. 淡化“理论课”和“实验课”区别, 让理论和实验“合”起来。

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迅猛发展。但这种快速发展也间接造成了人们心理准备不足, 对高职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在教学实践中, 往往只是重理论, 轻实践。

但是, 按照教学规律,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为依存条件。问题是如何兼顾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做到“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答案是:采用“淡化‘理论课’和‘实验课’区别”的思路, 把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搬到计算机实验室 (或多媒体教室) 去上, 把老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 是学生能够“手脑并用”, 及时、快捷的应用理论, 消化、升华理论的精髓,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把教和学用网络“连”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上课。而网络具有海量的资源, 高速的传输效率, 以及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 是当今教育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在网络环境下,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和“学”, 它既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中碰到的问题, 还能主动构建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要求。

5. 启发式等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让学生大脑“动”起来。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如果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没有学习动机, 就很难接受有关的知识信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 此话是很有道理的。因此, 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作用, 并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主动地去发现、解决问题, 达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启迪创造性的目的。

考核方式改革。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高职学生不但要会“说”, 更主要的是必须要会“做”。为此, 高职院校要改革考试方法, 实行开放式的无纸化考试。“开放”是指考试的时间, 也就是只要学生要求考试, 在教师的安排下随时可以进行;“无纸考试”即学生随机抽取试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上的试题。这种考核方法的优点在于: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

总之,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 有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碰撞, 还有新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磨合,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课题来源: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基金项目“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改革”, 项目编号2006-16。

参考文献

[1]张淑梅.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教学, 2004, 9:71-72.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10

一、无纸化考试技术模式

无纸化考试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现化教育技术, 集数字化试卷、网络化试题传输与阅卷、自动化发卷交卷、快速高效的统计分析与管理于一体的无需传统纸介质参与的信息化考试系统, 是帮助教师进行现代化考试、成绩分析及在线练习、在线测试的考试与管理系统, 是一套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总称[1]。

通常所说的无纸化考试有常用三种模式, 文献[2]中给出了单机版模式, C/S模式, B/S模式常用三种模式。通过将三种模式比较, 得到B/S模式在各项指标中都是最优的, 所以B/S是目前无纸化考试系统中最优且首选的模式[3]。

二、网络无纸化考试优越性分析

1. 节省资金

下面对有题库的传统考试和网络无纸化考试投入资金做比较, 具体资金投入比较见表1, 传统考试和无纸化考试都由题库抽题, 只是传统考试在考前一段时间由教师抽题组卷, 而无纸化考试则是学生考试时由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以齐齐哈尔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考试为例, 2006级参加无纸化考试的学生有3600人, 网络无纸化考试地点在齐齐哈尔大这计算中心实验室, 考试分三批, 每批2小时。齐齐哈尔大学计算中心共有12个实验室 (平均每个实验室100台机器) , 每个实验室配备4名监考教师 (1名检查证件, 1名处理计算机软硬问题, 2名维持考场秩序) ;传统考试方式地点在齐齐哈尔大学各教学楼教室, 每30人一个考场, 3600人共需要120个考场, 每个考场2名监考教师 (负责分发试卷和维持考场秩序) , 采取同一时间考试, 考试时间为2小时。表1是2006级公共计算机课程考试两种方式投入资金的对比 (注:建立题库每个工作日8小时, 每小时平均工资为10元/人, 假设题库建设由多人共同完成累计21个工作日) 。

由上表可知网络无纸化考试费用比传统考试方式费用节省9342元, 节省62.8%资金。

2. 减少工作量提高准确度

网络无纸化考试通过机器自动阅卷, 得出考试成绩信息表, 该表详细列出参加考试的学生的考号及所答试卷的所有情况。并且可以将每题所得分值自动导入试卷分析软件中, 进行统计分析。由此可见, 网络无纸化考试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提高试卷分析的准确度。

3. 保密性强

通常传统考试从出题到印刷、下发试卷等环节需要较长的时间, 接触的人员相对较多, 给试卷保密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网络无纸化考试系统则采用电子试题库方式来提供试题来源, 考前无任何成套试卷, 考试时考生考卷由计算机现场随机生成, 各考生试卷不完全相同, 避免互相参看导致作弊现象;电子试题库可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减少其他人员接触电子试题, 从而增强保密性。

4. 客观性较强

网络无纸化考试采用计算机随机抽题组卷方式, 试题抽取面相对较大, 并且同时生成多套试卷, 试卷覆盖面大, 可以全面考核考生的实际水平, 防止突击复习或猜题、作弊得高分等现象, 从而保证考试的客观性。

5. 迅速准确, 公平公正

网络无纸化考试时计算机考试系统可自动评分, 迅速准确, 无任何人为因素, 从而避免人为误差及人情分等问题, 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而且每个考生的试卷能被及时保存, 便于教师和考生在网上查询。

6. 便于组织大规模实时考试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计算机应用, 已经具备较大的规模且普及面广, 利用计算机网络组织实施大规模实时考试已成为现代考试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计算机考试系统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 我国高校进行网络无纸化考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参加网络无纸化考试的考生必须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 目前, 我国虽然正在普及信息技术知识, 但部分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还未开设, 有的地区虽然普及但并未给予重视, 所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网络无纸化考试能够实施的有力保障。

2. 增加考试场所建设的投入

由于高校网络无纸化考试, 参加人数多, 考试集中, 所以计算机数量、性能及网络互联技术、技术人员水平, 是网络无纸化考试的必要保障, 否则在考试过程中影响网络无纸化考试的顺利进行。要推行网络无纸化考试, 必须加强计算机机房的投入与建设, 增加高校建设资金的投入。

3. 防止作弊现象发生

考生有可能利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考生之间相互通过网络传递信息。在监考教师认真监督基础上, 还需要有强有利的监控措施, 例如可以利用IDS (入侵检测系统) [3]、SNIFFER (网络嗅探) 等技术监控考生情况, 考生一旦利用移动存储设备或传送信息, 即可发出报警信号。

总之, 网络无纸化考试能很方便地进行考试管理和考生成绩管理与分析统计, 为评估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量的依据。基于上述情况, 采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网络无纸化考试将成为未来高校考试的一种重要的考试方式[4]。

参考文献

[1]郭新顺, 刘雪飞, 郑戟明.无纸化考试系统研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5, 131-133

[2]鄢涛.基于B/S模式的通用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05.13

[3]何嵩.基于校园网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学院, 2007.58-63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公共课程 EEPEEP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是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大纲为依据,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其具有实践性和代表性,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对案例中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探究,掌握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果[1]。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中应用EEP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素质和水平,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EEP教学模式概述

EEP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校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实践性。实践作为计算机课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详细了解和检验。而EEP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环节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是知识的探究性。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三是教学内容具有启发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连接纽带,其能够保证学生深入掌握知识,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如果教师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在实际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案例,使其不仅能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也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熟练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中EEP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具体应用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EEP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公共课程中的应用具有更为明显的效果。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EEP教学模式时,可以选择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一个班级采用EEP教学模式,另一班级则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摸底的方式来掌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教师在采用EEP教学模式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选择合理的案例,强化其针对性和目的性,并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加以时刻关注,对实际案例的难易程度进行准确把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应以学生反馈的学习状况和效果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发挥EEP教学模式的优势和作用,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完成实践教学后,应有效评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进行及时考核,这样能够进一步完善EEP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

(二)应用效果

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时,将EEP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能够改变教学模式。由于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以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多是利用板书形式进行讲授,导致课程教学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和逃课情况。而EEP教学模式能够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利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验证和实践,从而内化学生知识,使学生体验知识探究的乐趣,提高教学有效性[3]。

其次能改变教学过程。教师在应用EEP教学模式时,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够在不同教学中对学生的反应情况加以及时记录,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寻找适于学生的模式。

再次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能够利用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索和验证,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EEP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为依据,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案例,使其能够与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相贴近。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计算机水平,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促进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乔佳,魏宁.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现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5):8546-8547.

[2]莫平,黄瑞国.提高新办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30):7278-7280,7286.

公共计算机课程 篇12

随着国家对教育质量工程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都特别重视“精品”建设,各学科、各专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打造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从课程建设入手,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然后,结合课程建设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能力突出的教学名师、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因此,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为办好优质本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面向内蒙古师范大学各专业开设公共基础系列课程,该课程与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不同,而是包括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为核心基础课的共计12门课程,这些课程划分为“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两类,前者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VB、C、Access、SPSS、网页制作等;后者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可视化编程等程序设计类基础课。本着“开放共建”的指导思想,将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整合在一起,进行交叉共建,一方面依托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优势建设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本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致力于与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将本学科与计算机科学相融合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积极整合全校计算机课程资源及教学师资的基础上,分类分层地开设出大量的因材施教课程。该系列课程每年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近6500学时,涉及学生近7000人,学时量大、涉及面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建设方案

本教学团队是一支从事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的专业队伍,承担计算机学院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和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验任务,已形成了以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带头、中青年为骨干、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成绩显著、深受学生欢迎的师资队伍。

2.1 组建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带头人由自治区教学名师、计算机学院院长刘东升教授担任,教师队伍由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成员由以下3部分组成,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群、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和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套人马、资源共享,因此本团队在体制上是教学和实验一体的。教师不仅授课,同时还承担相应课程的实验任务,使得课堂的理论知识能及时准确地在实验中检验,实验中的问题能在课堂中及时处理,将实验环节和教学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建设成为一个以教师为主体,实验和机房管理人员为辅助的紧密团体,实现了教学和实验的集中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通过统一部署,本团队全面优化整合了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所需的人员、设备、场地和经费等各类资源,在顺畅的运行机制保证下,可以将新的教学思想和改革举措迅速而有效地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团队大胆启用年青人,课程负责人全部由中青年人担任,建设了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和3门校级精品课程。在年青教师中有5人次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和其他奖励,承担和参加项目20多项,正式出版教材14部。形成了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中青年为骨干的专门从事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的团队。

2.2 三位一体

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是由专门负责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承担,日常教学全部是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久而久之这些教师的学科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就会下降,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教学团队不但负责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而且负责整个计算机学院的所有专业的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此外还拥有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因此,不但负责日常教学工作,还依托计算机学院的专业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学院的学科建设研究项目,同时有实验示范中心为实践课、实验课提供软件、硬件、网络等方面的保障,真正实现了教学、实验、科研三位一体。三位一体的体制,一方面保证了教师可以有机会在职深造,从而优化了团队人员的学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科研活动的锻炼,更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使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能及时应用于教学和实践中,让学生可以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真正实用的技术,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开设的实验中,研究创新型实验占实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它们是教师的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的结晶。这些实验受到学生青睐,也促进了我校学生在机器人大赛、挑战杯、ACM国际程序设计、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诸多大赛中的表现,取得了骄人战绩。

2.3 门类齐全

本团队由各种专长的教师组成,其中既有精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师,也有掌握数据库技术的专家,更有深入研究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教师和实验人员。这些教师的特长互补,使得团队能够适应现代计算机教育多样化的课程需要。几年来,开设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大学计算机基础、Visual Basic语言、C语言、网页设计与制作、Access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SPSS等一系列课程以及其他相关的多门选修课程,完全覆盖了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大部分课程,在区内高校中尚属首例[1]。

2.4 实行课程群群长负责制

团队承担的课程种类和数量多,选课学生人数庞大,教学任务繁重。为实现有效管理,本团队采用了课程群负责制。根据承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划分了2大课程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和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制定了课程群群长职责制。课程群群长在团队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本类课程的整体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环节、教材更新、教学方法研究等各项工作。

在这种三层管理体制下,课程负责人、课程群群长、团队负责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保证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有序地开展。目前,2个课程群均建成了内容丰富、质量优良的课程网站,其中1个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个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5 走持续发展式的教学之路

计算机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最新的主流技术,提高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实验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法、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该系列课程中的计算机公共课程部分经历了初级、更新换代、迅速发展、改革创新4个建设阶段,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换代,如表1所示。

3 实践性教学改革

3.1 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突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理论课和实验课列为两门独立的课程,为此,针对每门实验课都建立了配套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文档及其配套的教学资源,并结合不同的学科专业,分类分层进行教学,并将教学内容细化为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2]。

根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层次”,构建立体化的分类分层次的课程教学体系:

(1)“学科专业”分为5大类:计算机类,理科类,文科类,音体美类,蒙语授课生类;。

(2)“知识结构”分为2个模块:程序设计类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

(3)“培养层次”分为2个层次:基本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

对“知识点、技能点”也进行分层:

(1)“知识点”分3层:基础内容,专项应用内容,综合应用内容。

(2)“能力点”分2层:基本技能,综合技能。

实践表明,分类分层次培养比较适合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

3.2 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

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而该课程群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套人马、资源共享,因此在体制上是教学和实验一体的。教师不仅授课,同时还承担相应课程的实验任务,使得课堂教学的知识即时、准确地落实到实践教学中,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反馈解决,可以把实验环节和教学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环境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丰富的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大环境,该环境包括3个部分:由软件平台、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构成的数字化实验平台;由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核评价方法、试题库、实验工具、电子教案及相关实验资料构成的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环境;由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在线答疑、在线提交作业、在线评测和参加考试构成的教学活动,大大拓宽了实验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3.2.1 教学资源

借助计算机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大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建设实现了“种类全、更新快、集成度高”,其内容非常丰富,有力支持各项教学活动。

(1)“种类全”:开设的主干课程,均建成了内容丰富的教学网站,其中有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网站,3门校级精品课程网站,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3,4,5]。网站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实验、习题、模拟考试等。

(2)“更新快”:教学资源内容紧随计算机技术发展,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的变化而更新。如2000年大面积的语言教学从C改为面向对象语言C++,2005年把“计算机文化基础”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据了解,这些改革均是国内高校走得最快学校之一。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学网站的内容随着教学内容和教改的进行,每年更新。从高年级和毕设学生反馈来看,颇受欢迎。

(3)“集成度高”:不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集成在一起,并提供个性化的使用操作界面,让学生、教师及其他读者能够方便自如使用所需资源。同时能够不断扩充新型教学资源。

3.2.2 教学活动

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上,开展了全面的网络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包括:

(1)教师备课:所有资源对教师是开放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组合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又添加到公共教学资源库中,供大家共享,形成了保持资源新鲜的良性循环。

(2)网上学习:网上提供课堂教学课件、网络课件、动画演示、视频录像等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自学和复习。

(3)网上答疑:除见面答疑外,还提供网上答疑,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4)网上提交作业:每周教学内容在网上公布,学生按照安排进行学习、实验、做作业,实验报告、作业以电子方式通过网络提交。教师在网上批改实验报告和作业并给出成绩。

(5)网络化考试: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Visual Basic语言等课程的试题库。实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Visual Basic语言等课程的网上考试。考试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成卷、自动分发试卷、自动批改试卷等功能。改卷系统不仅可以批改客观题,还可以批改字处理、电子表格、编程题等方面的上机操作题。

3.3 促进改革

十几年来紧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实验教学理念的创新变革,在实验手段、技术、方法的改革过程中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一,为了贯彻实施“考教分离,机试为主”的方针,课程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主动学习转移,课程的学习由课堂面授向实验室操作转移,不断更新实验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改革传统的实验课考核方式,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考核办法。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来说,绝大部分属于程序设计类课程,采用程序在线评测系统进行考核评价;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类课程,编程的规模和工作量偏大,采用提交中期进度报告、答辩的考核方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来说,由于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工作量大,采用网上考试系统考核评价,可以自动组卷、自动评卷、统计分析,完全满足无纸化考试的需要。为配合机考,还自主研制了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程序代码在线评测系统、程序代码抄袭检测系统等,实现了出题、成卷、考试、阅卷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其三,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结合教学内容和各类学科竞赛,设计了大量的贴近实际应用的实验,大大丰富了实验题目,也使得实验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通过对实验题目的改革和扩充,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4 团队建设及推广应用

教学团队立足内蒙古,服务边疆,在新一轮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充分挖掘潜力,贡献力量。团队教育理念先进,人才培养方法有针对性,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方式对高校培养应用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方面有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设置采取知识结构模块化设计。课程的整体设计采取项目式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交项目作品达到学习的目的,每一模块都设有子项目,各子项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照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小组设有大的项目,每个人又有自己的单元项目。这一点在国内还是首创。

(2)出版各种教材14部,并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特别是特色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特色教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3)通过完全开放的精品课程网站,使教学资源、理念和方法得以推广。优秀教学改革成果通过4门精品课程的网站实现了对外共享,网站实现全开放,允许自由访问,课程的教学形式、内容和教材被许多兄弟院校借鉴和采用。

(4)围绕“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相关课程展开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团队成员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5)以《程序设计基础》2005年入选首批自治区精品课程为契机,抓住程序设计类课程和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共性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先后获得各类教学研究课题的资助,主要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重点资助项目2项、其他自治区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学研究立项10多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教学成果奖7项。

(6)自主研制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和程序代码在线评测系统,完全适应无纸化考试的要求,并在全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课程中推广使用。

(7)程序代码抄袭检测技术成功运用于教学实际,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同时大大减轻了教师进行人工判别抄袭的工作负担。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并在程序代码抄袭检测方面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的资助。

(8)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成绩突出,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其中,200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第4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团体冠军,2009年在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挑战杯竞赛决赛中获金奖,2010年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9)多次承担全国性教学研讨会,其中2007年主办了教育部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向与会的几十所高校70多名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和教改理念研讨,进一步扩大了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了教学团队的示范辐射作用。

5 结语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涉及体制改革、素质培养、质量评估、制度建立等方面。今后以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相关文件为指导,树立精品意识,继续推行精品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名师、教坛新秀、实验示范中心等的不断建设和培植过程中,继承和创新并重,使教学团队成为自治区乃至国内名副其实的品牌。造就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方面发挥“集团军”的作用,深化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3-27.

[2]张丽萍,刘东升,葛湘巍.民族地区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1,(13):8-10.

[3]张丽萍,刘东升.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09-111.

[4]张丽萍,刘东升,王春晖.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17-20.

上一篇:维护发展下一篇:期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