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学课程(共12篇)
公共教学课程 篇1
一、案例与公共课程教学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营中, 公共课程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 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能力的特殊使命。但公共课程的理论化程度高, 而且不是专业课程, 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身份又造成了学生抵触的情绪, 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难以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公共课程往往包含众多相对抽象高深、枯燥难懂的知识点 (以《原理》课程为最) , 这些和生产生活相去甚远的内容常常令学生如坠雾里甚至望而却步。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养, 重专业证书考核训练、轻思想政治熏陶, 重应用知识、轻基本理论的倾向, 给公共课程套上了“无用论”的外形, 消解了公共课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扭转公共课程的尴尬形象, 进行教育手段改革尤为重要。而借助生动活泼、贴切到位的案例, 能够让原本复杂深奥的理论变成入心入肺的精神大餐, 有利于彰显公共课程的理论魅力, 让学生自觉接受并吸收公共课程的丰富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共课程的教与学的矛盾。
使用案例是极为常见也极为重要的教学现象和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 利用对一个具体的特殊情境描述来引起教学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除了因具有训练实际操作能力的功能而被广泛运用于实践性科目或专业中, 也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和耐性、提高学生素质而受到理论教学的青睐。可以说,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集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公共课程教学中的采用,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公共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又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把公共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既可以启迪当代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追求的时代思考、提高其政治理论素养, 又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从另一角度看, 公共课程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一样, 都是人类认识的成果, 它们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除了像专业课程知识那样具有科学性特征、是对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之外, 公共课程还是面向现实世界、指导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的科学学说, 具有革命性、政治性和开放性。此外, 理论的阐释与知识的传授, 既是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性内容, 也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可以说, 公共课程内含具备成为案例来源的因素, 如若制作精良, 它本身就是一席非常可口的思想盛宴。可是, 如果在教学活动中, 只简单地宣传知识或结论, 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没有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 即使接受了再多的理论也应对不了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知识或结论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其实, 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所以, 教学过程应当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将单纯以致于单调的灌输知识的过程, 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过程。在公共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 其内涵和目的, 是通过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信息,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系列环节, 启发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判断和分析案例, 去寻找答案, 进而获得某种感悟和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思路令传授方式从灌输式改变为引导式、讨论式;令教学主体的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能够更好地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更紧密地贴近现实、贴近社会, 更灵活地安排教学形式和内容, 能够破除把公共课程教条化、神秘化的倾向。
二、案例在公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成功的案例运用, 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且充分证明了案例教学法与公共课程的相容性。当然, 案例使用的灵活变通并不意味着毫无章法, 相反, 它至少应该满足几个要求、讲究一些技巧, 才能事半功倍。
(一) 案例的成功体现在充分挖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
这就要求案例教学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案例与举例的关系, 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教学法是一种注入式的教学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格局将教师定位为教学的中心, 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选择某个真实问题作为专题来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并要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选定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参与, 使其了解案例主题的始末甚至具体过程, 并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 运用原理中的智慧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这不仅有利于达到甚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 而且能够使人文素质要求真正深入当代大学生心中, 成为其行动的指南。换句话说, 在案例教学中, 一方面, 教师是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 起主导作用。教师课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探讨案例。另一方面,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教材和相关案例, 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课堂上积极发言, 参与讨论与辩析等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学生接受的知识就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 而是生动有用的改造世界的工具;学生获得的也不再是机械式识记训练, 而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公共课程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 运用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把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 有利于化解公共课程教与学的矛盾, 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一方面, 教师经过案例收集、选择之后, 以书面的案例材料、或多媒体课件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 通过课前发放案例材料, 或者通过校园教学网络, 使学生在课外可以研读案例、思考交流, 为课内案例分析讨论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 由于案例教学看重讨论和交流, 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较好的表现, 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材料, 经过思考后形成文字, 再通过课堂上与他人的争辩磨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撰写小论文提高认识水平。同时, 探索如何整合课内教学资源与课外教学资源, 不能忽视寒暑假和法定长假。可以通过让学生跟踪、调查甚至参与暑期“三下乡”主题活动以及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活动, 搜集、提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案例教学资源。也可以结合所在城市实际情况,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名人纪念场馆、科技馆、人文历史遗址等教育基地, 通过其示范效应, 创设爱国主义、人生观、公民素质等情境问题, 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经验, 密切联系国内外时事, 让学生体会到情与理、公与私、利与义、自由与秩序的多重交织, 体会到社会现实的复杂和多变。在教学程序的安排上, 以问题为载体, 以研究为手段,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按照“创设问题情境——驱动探究——体会深意——交流经验——梳理结论”的流程;让学生在论辩、合作中彼此学习、优势互补, 同时关注理论知识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 革新教育思想观念。作为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案例完全可以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相结合, 并在各学科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 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换句话说, 将案例融入实践教学模式或研究性教学模式等新型的教与学模式的研发当中, 并使之上升为这类模式的主要方法或中心环节, 可以加快案例教学法的流行速度、拓宽其被接纳的范围。这类模式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和提炼观点意见, 实现主动地获取知识、对比知识和应用知识 (主要指教材里既定的知识) 相统一的效果, 把“要我学”的被动消极状况转变成“我要学”的积极状况。如此一来, 挖掘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可谓是水到渠成。
3.案例与举例的关系。
案例教学与举例教学虽然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事例, 但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无论从运用事例的指导思想、或是从事例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还是从教学中运用的事例发挥的作用来看, 事例在举例教学中的重要性远远不及它在案例教学中的重要性。因为,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事例使用的重点在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而在举例教学中, 事例一般以说明问题为目的;事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 教学任务都是借助事例来展开的, 而事例在举例教学活动中一般处于次要地位;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 举例则是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辅助手段。可以说, 案例是整个教学的主线, 在案例的讨论、分析中, 学生达到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而举例只是整个教学的点缀, 是在理论讲解过程中的个别举证。由此, 作为案例的事例讲求目的性、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 而作为举例教学的事例, 就不强求它具有这些特性。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中, 教师往往将自己当作知识的权威发布者, 因而他们力求把原理讲解得十分彻底, 并联系实际运用许多例子来说明原理, 但这种教学思路仅仅是“解释问题”而已。要想真正上升到“解决问题”的高度, 必须将公共课程的宗旨从“向学生传授真理”转变为“让学生发现真理”并使其自觉形成正确而坚定的信念, 从而切实提高人文素养。
(二) 案例的选取必须满足恰当性要求。
要注意案例收集的目的性、科学性、针对性。成功的案例应该与公共课程的知识点相互配合, 也即, 公共课程的知识点应该能够充分和深入地解释被选取的案例, 而案例应该相对准确地包含所要讲解的公共课程知识点, 是其展开与运用, 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和快捷地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和意义。成功的案例也应该根据学科及专业的不同, 在把握文科、理科、工科及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他们对公共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 选择不同的案例或对同一案例的不同层面进行讲解, 尽量贴近学生所学科目及专业, 从不同的角度体现 (或分析说明) 公共课程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重要意义, 使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公共课程与他们所学专业是须臾不可分的, 从而纠正其不重视思辨作用的想法, 引导其走出不承认公共课程的科学性、不相信公共课程在认识方式上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误区, 以致于自觉地增强学习公共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案例还应该具有高度拟真性和操作性, 也即案例应该确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使学生明白公共课程并不高深莫测或无用武之地, 它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之中, 就在各门具体科学知识之中, 以便让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公共课程的理论魅力, 从而自觉地吸收其中的知识内容和甘愿接受思想政治熏陶和塑造。不能忽略的是, 案例无需追求多、广、杂;相反, 案例的成功往往体现在它所反映事物或事件的深度上。有教师认为,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轰炸会让学生视野广阔并钦佩教师的渊博学识。殊不知, 过多过杂的案例有时会让学生养成接受知识的依赖性并降低对知识吸收和消化的要求, 有时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重点何在, 以致形成困惑进而生厌。案例的成功也体现在气氛的渲染上。生动的表述、贴切的点评、合情合理的引导、教学局面的准确掌控, 都为案例教学的成功添加了砝码。
(三) 案例并非一定要从现实生活中选取。
制作精良的视频、图片、音乐或教师自己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节选和编排的、具有较强情节性和说理性的事例, 也可以用作案例。另外, 虚构或创造贴切准确而又典型的、类似西方教学活动中的“思想实验”也十分有效。尽管这些案例的原型源于现实存在, 可是作为教学手段, 它们又称得上是教师的创造性成果。
(四) 应用案例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是学校正常教学的组成部分, 而不是学生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 学生是这一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体。案例的主题必须涉及所要学习和讲解的内容和范畴, 这意味着学习过程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是学生运用已知、并突破已知去创新去发现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主动获取并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案例教学由“模版的设计、主题的确定、方法的指导、过程的控制以及结果的评价”等一系列严密的教学环节构成。这些环节环环相扣, 对这些环节的创新性理解和设计是使实践教学取得预定目标的重中之重。案例的使用强调了教与学的多方面特征:一是教与学的研究性。也即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检验知识、扩展知识的过程, 以问题或项目为载体, 学生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 都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在探索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完成。二是教与学的实践性。挖掘学习与研究主题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彰显理论知识与自然界、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比方说, 关注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问题,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国际热点问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三是教与学的体验性。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和亲身体会, 充分尊重感性认识是人类全部认识开端的认识规律。四是教与学的自主性。从选取主题、收集资料到成果展示和进行答辩、交流、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 处处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教师只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五是教与学的开放性。将确定的知识体系与专用教材改造成与时俱进、涉域宽广的开放性内容;教学模式应如何实施, 必须结合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可见, 案例的使用, 对教与学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要求都提高了。
由于案例教学模式同我国传统的教与学方式相比, 除了更加生动、直观、形象, 还令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作用发生了转换, 其实施、指导、管理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异, 如何实施好这一教学模式, 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 也是改进公共课程教学效果的希望。
摘要:公共课程的特殊使命和特殊身份不时反映出教与学的矛盾。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使公共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 从而有效地化解教与学的矛盾。但使用案例教学法要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公共课程的积极性为中心, 满足恰当性要求, 目标明确, 制作精良,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案例,公共课程,教与学,积极性
公共教学课程 篇2
(2014年5月)
(一)教学文件档案资料整理★
1.所开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电子或纸质版)。
2.使用的理论课教材,实验指导教材、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3.教师的教案、讲稿(原始材料)。
4.学生作业、实验报告等(原始材料)。
5.考试、考查试卷,成绩单,考试结果分析与反馈情况(原始材料)。
6.接受评教意见后的教学反思及其改进情况小结(纸质)。
7.教研室或实验中心的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纸质)。
8.教研室或实验中心的教研和学术活动记录本,预讲预做记录本,教师听课本,行政会议记录本等(原始材料)。
(二)描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情况(纸质)
1.描述教学内容中的整合性内容(如有,请举例说明;如无,则忽略)。
2.描述教学内容中源自科研的内容(如有,请举例说明;如无,则忽略)。
3.描述在近5年完成更新的教学内容,列出更新的章或节或知识点。
4.描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与做法。★
(三)描述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的改进应用情况★
1.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纸质)
2.描述教师对PBLCBLTBL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学习、运用情况,举例说明,并准备相应的教案与讲稿资料。(纸质版和原始材料,下同)
3.描述教师对小班教学、分级分班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试行情况,举例说明。
4.描述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方法的学习、运用情况,举例说明。
5.描述对考试命题、阅卷、试卷分析、考试结果分析反馈与应用等情况。
6.描述教师应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情况以及将自身获得的各级精品课程等教学内容转化为网络资源的情况,举例说明。
(四)统计汇总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情况★
2009年以来教师参加国内外学习培训情况,教师承担学习培训讲座或报告情况(含教学和科研)(提供统计汇总表)。
(五)清理教学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
1.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新开课程预讲试讲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2.教研室学术活动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教师参加学院、全校或省内外教学经验研讨交流情况。(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六)清理教研、科研情况
1.2009年以来获得的教研项目、教学成果奖、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教学比赛获奖,发表的教研论文,主编参编的教材、著作(提供统计汇总表)。
2.总结教师吸纳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情况,举例说明。(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3.2009年以来教师获得的科研课题与成果情况(提供统计汇总表)。
(七)清理学生工作开展情况
1.总结教师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提供有关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的帮助、支持情况,举例说明。(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2.总结教师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中担任的任务及其完成情况。(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3.总结教师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社团活动提供帮助、支持情况,举例说明。(纸质版和原始材料)
(八)总结本科生公共课程教学特色
1.如何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公共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如何处理课时调整与保持学科内容系统性的关系。
2.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如何适应临床医学专业人数很多的现实情况,巩固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并适当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效果如何。
高职公共课程设置思考 篇3
【关键词】公共课程 必须 够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36-01
随着“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政策出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不仅仅要求专业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与市场紧密接轨,办出高职教育自己的特色,实现“教学工厂”[1]
一、公共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约占高校招生总量的一半,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直接影响我国“第一生产大国”的声誉。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必须接受公共课程的学习。高职教育学制三年,一般的第一年接受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第二年学习专业知识,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学生在校学习实际上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由于公共课程设置参照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设置,出现重学术、重理论、重知识点,忽视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设置;重学术、重理论、重知识点这些也正是高职学生学习最困难的。就目前情况看,高职学生是“实在考不上本科才会选高职院校”,[2]要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关键是高职院校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吸引力不单纯是深化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课程设置科学化是解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关,开头开好了,后续学习才有信心和动力。
以笔者学校为例,我校是一所医学类专科学校,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医院实习。第一年学习课程是 29门,其中公共课程占 9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开设9门课,其中公共课程6门,公共课程为思政、英语、计算机、体育、就业指导、化学,一周28学时,公共基础课占19学时,许多新生入学后,充满着对未来职业的憧憬,信心满满,不料又碰上最头痛的课程,偏偏这些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强调理论、知识点掌握,纯理论、满堂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使原本对公共课惧怕和排斥的高职生,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造成逃课、上课玩手机等现象。造成学生不愿学,实际上是高职院校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脱离高职教育实际。根据职业教育的定位,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应以能力为主,公共课程服务专业的思想,实行公共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无缝对接。
二、构建高职教育公共课程理念
所谓高职公共课程理念,即以职业技术教育为导向,以服务专业为基础,着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构建应用型和实践性的课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快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当前我国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个任务,离不开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源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参照普通本科院校,所以,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职教普教化”,很难体现“职教”特色,其中在公共课的设置上又体现特别突出,表现在人才的培养上扭曲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倒逼改革,在新的高考制度实行改革以后,我国将实现学术型和技能型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职业院校针对技能型考生,在公共课程设置上应摒弃普通本科院校的普教模式,结合学生所受职业技能训练方向,设置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公共课程。
(一)树立服务职业教育的公共课程理念
公共课程设置应强化服务职业教育意识,树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科学设置公共课程服务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培养课程。参照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英国的“能力本位教育”,德国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与产业密切联系、无缝对接,以行业的需求来决定教学内容。对当前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又呈现职业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普遍“喊渴”,宁波远成石化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徐刚曾为车工岗位,三次跑到武汉招人。[2]宁波远成石化机械公司招人的遭遇说明了市场已经生成,学校必须要有办学理念的准确定位,再也不能“盲人摸象”、“闭门办学”了。职业教育公共课程不能办“压缩本科”,必须面向市场,强化服务职业教育意识。
(二)以必须、够用原则设置公共课程
在高职课程设置体系上要解决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培养课程的并轨问题,既体现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公共课人文教育的基础作用,又要针对专业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突出技能型、应用型原则,按照学科的逻辑性把学科相近,内容重合的课程,以必须、够用原则指导下重新组合,比如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门课进行组合。另外,公共课程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网络媒体育人平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上层次、上水平。
三、建立适合高职教育公共课程设置体系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引导方向。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既有专业课程,也有公共课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将是残缺教育。公共课程担负着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千层高楼,始于基础,没有基础课程,就没有专业课程,基础教育是人才成功的铺路石。但是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公共课程设置无疑是自毁职业技术教育前程,高考分学术型和技能型,说明社会对人才是有不同层次需求的,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构建自身的公共课程设置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适当的选择公共课程,以能力而非以知识为核心,打破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泾渭分明的界限,主动参与专业建设,关注专业教学需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公共课程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一)公共课程应该突出能力培养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必须、够用原则,将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和实际工作技能作为教学重点,突出能力培养。现行的高职公共课程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缺少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的知识。由于培养专业技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校两年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公共课程、基础课程的学习,又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在公共课程方面突出能力的培养是与职业技能教育的零接轨,是公共课程服务职业技能教育的真体现。
(二)课程目标的制定和策略的选择上强化知识的应用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合理、适当的选择公共课知识点,确立以能力而非以知识为核心的课程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习方法,学生终身受用。课程目标制定选择上,理论知识方面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的推导性,强化应用性,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如交流合作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变革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等,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英语教学,课程目标制定是注重应用能力,即听、说能力。笔者做过一次调查,学生在校学习两学期英语,每周4学时,毕业后97%的同学听不懂、不会说。英语教学这个个案足以说明,我们在公共课程设置上,应遵循课程设置与职业的匹配度,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度,学生特性与课程实施的吻合度的“三度”原则。[3]将必要的知识与即将面临的职业活动结合起来,打破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泾渭分明的界限,主动参与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充分对接市场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方向。高职公共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专业教学的多重任务,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公共课程体系,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课程设置科学化,才能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耿志红,谈新加坡大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 中国校外教育2009,12:(55-56)
[2]分类高考如何实现人才分流[J],半月谈 2014.9:(9-11)
公共教学课程 篇4
政策科学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 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而政策分析则是这一学科以量化分析为主导的政策研究领域。但在实践中, 人们一般将政策、公共政策和公共政策分析等概念混同。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是本研究重点, 所以在本研究中以公共政策分析指代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 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而不特别加以区分。
目前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部分, 而将其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视角研究的很少。有少部分学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 如孙孝科 (2010) 认为人才培养目标是指人才培养意欲达到的规范和标准, 公共事业管理是对于兼具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特性, 且从事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的相关组织的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与这种管理契合。
本研究的思路是, 从梳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沿革出发, 再探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现的路径。
1 专业与课程发展沿革
1.1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
1997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向教育部申请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 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从1999年秋季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开始, 目前我国已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
从已有文献看, 国内学者普遍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未明确划分发展阶段, 但基本认同其发展历经了“兴起”和“成长”两个过程, 例如, 陈振明 (2012) 指出到2000年之前只有少数几个大学在政治学和行政学系科中成立公共政策教研室或研究所, 但目前大部分重点高校均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科研机构。也有学者明确将其划分为“恢复重建”、“整合发展”和“优化升级”三个阶段, 例如, 杨欣昕 (2015) 认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改革开放后由大学管理学科的行政管理专业转变而来的“恢复重建”期、以国内行政学会建立事件为开始的“整合发展”期以及从2005年以国内政治体制为标志进行改革的“优化提升”期。
从专业发展特点看, 由于建国后受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影响, 以及国内急需恢复生产等现实因素制约, 公共事业管理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 高校中也就相应没有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导致了改革开放后, 当我国高校开始开设本专业时, 各高校基本上是依托自身原有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专业发展方向上也基本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和社会保险五个方向开设。
1.2 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发展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改革开放后一些国内学者和政策实践者注意到了二战后在国外兴起的政策科学研究理论意义和在实践中的作用, 并将其介绍、引进并开展了初步的研究工作。198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在全国软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报告时提出要做“政策研究”, 推动了我国政策科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我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与教学逐步体制化, 它作为我国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 (1)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已有研究看,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研究一般从“培养模式”视角进行。如李笑春 (2001) 认为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通才”和“专才”的矛盾。为此必须要求大力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式, 特别要加强联合培养方式。又如岑乾明、宋卫琴 (2010) 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 指出应该突出强调以区域社会需求为主导, 体现专业特色。龙兴武 (2011) 从专业方向、科学课程体系建设等角度指出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 教育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3 本研究的观点
本研究认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应该从专业性质出发思考。在我国, 除了学校、医院等传统意义上的事业单位以外还有一些组织例如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燃气供应以及邮政服务等等行业组织提供的产品也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 这些行业组织从事的业务活动也属于公共事业, 相应的对这些行业组织的管理则应当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又因为国家行政机关供给的物品也属于公共物品, 从而我们可以认为, 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应该是为回应这些公共物品供给组织的管理人才需求进行的, 这其中既包括这些组织内部的管理人才需求, 也包括对这些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需求。所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如何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所需要的人才进行。
3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影响
3.1 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 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识政策过程的环节、阶段以及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之一是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 即把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作为行政管理课程来进行教学。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管理实践有一定关系。改革开放初期强调行政系统对国家经济社会活动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深化、相关理论研究深入后发现对国家经济社会管理不仅仅是行政管理活动, 而是供给公共政策这种特殊物品。但与此相对应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中并没有普遍得到系统阐述, 显著的表现便是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将公共政策问题当作行政管理问题处理。卢粉艳 (2008) 就指出, 20世纪90年代初, 我国引入市场机制, 提倡社会参与, 此类变化对我国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过去的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 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和发展公共事业的理念和成功经验, 对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无疑具有重要启迪作用。社会需求和外来思想的影响, 使我国开始重视不同于“行政管理”的“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与教育。但目前实践看, 我国对公共政策分析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使得本课程在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内容选择等教学实践中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2 教学方法仍然较单一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应该是与各阶段、各时期的政策实践密切联系的, 要求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一定政策实践体验。但目前看,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仍然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的“纯理论教学方法”中, 从授课程教师角度看, 与实践稍密切一点的可能就是所谓“案例分析”了。
3.3 教学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基本体现三块内容, 一是公共政策分析系统, 二是公共政策分析过程, 三是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也有的在教学中把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单独作为一块讲授, 课程内容较大, 但由于本课程学时一般安排五十四学时, 很难把全部内容都教授完毕, 只能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教学, 但每个教师侧重点各不同;反映在教材上则是有的教材只体现公共政策分析过程, 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融会进公共政策分析各环节中;有的则将上述四块内容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系统, 将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知识全部囊括进教材里, 体系庞杂。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也基本是按所选教材内容进行, 其结果是教学内容不利于实现本课程服务专业培养目标, 例如有的教师弱化公共政策分析系统知识的教学, 使得学生对政策活动主体、政策环境、政策工具以及决策体制等不了解。
4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两条路径
4.1 走出教学活动中公共政策问题行政管理处理的误区
课程教学要契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应公共物品供给组织进行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共政策分析的本质, 走出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的行政管理教学化误区, 认识到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要“提供政策知识, 改善公共决策系统, 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具体到我国而言, 需要做出公共决策, 发现公共政策问题, 比较、制定、执行、监督和评估公共政策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事业”类行政活动, 而是包括了公共物品供给活动及其系统运行的全部活动,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提供这些相关知识进行。
4.2 重视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
公共政策分析课程作为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联的课程, 除了在有限课程教学学时里讲授基本原理与方法, 运用案例分析方法讲解外还需在方法上有突破。纵观目前我国公共政策分析课程教学, 甚至包括其他相似公共政策课程 (如农业政策学) 普遍薄弱的环节不是对基本原理方法的讲授, 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周身政策实践活动的理解、分析和判断,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能力。目前的教学手段可能不是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掌握公共物品供给活动所需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 反而可能是“远离”这一目标, 因为如果学生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中没有掌握这些必需知识甚至是错误理解这些知识, 那么在将来的政策实践中错误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知识的概率就很大。较好的方法是将学生带到政策实践中, 让学生参与政策实践, 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政策知识。
参与政策实践的方式是多样的, 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活动, 也可以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向学生提供政策实践。在这些实践中学生可以进行公共政策执行情况了解, 发现并界定公共政策问题, 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结果, 提供公共政策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每个实践环节指导, 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直观切身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孙孝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模式透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10 (5) :686.
[2]杨欣昕.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现状和发展沿革[J].人力资源开发, 2015 (6) :30.
解读“有效教学”(公共,提纲) 篇5
“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是指教学后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药效”、“效用”、“实效”。与“无效”对立(语文老师:香水事件)“有效教学”是一种“效果说”。相对于“动机说”。出现于十八世纪,英国的边沁、美国的梯利。中国古代韩非。邓小平“猫论”
一、“有效教学”的四个视角 欣尝“鲜花”
(一)哲学。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动机与效果原理,因果联系
(二)美学。对称、和谐、变化是一种美,距离也是一种美。
(三)教育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启发教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四)心理学。意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思维、情感)、“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级水平:第一级发展水平指的是学生独立能达到的水平;第二级发展水平是在教师的指导或启发下达到的水平。第一级发展水平与第二级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叫“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孕育着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语文教学应在第一级发展水平的基点上,着眼于第二级发展水平,创造“最近发展区”。
A.“有效教学”的起点 B.“有效教学”的高度 C.“有效教学”的区间
审视“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的类型。
课程的有效性。思品课?电脑课?京剧课?眼保健操?填空?上海一年级课程调整!写字课!初中体育(男拳女舞)、信息交流活动!编书!
教师教的有效性。程式?平移?提问?评价?单元教学!知识组块!支架式教学 学生学的有效性。习惯?姿势?写字?读课文?数学抄题目?梳理!纠错本!“小先生制”!2.“有效教学”的指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有效教学”的水平:高效、中效、低效、零效、负效(教错了:知识、方法、情感)有效教学既不拒绝量化,也不沉迷于量化。(记忆组块、一个生字需要九次重现)负效课堂=误人学弟 零效课堂=目中无人 低效课堂=知识本位 中效课堂=学生本位 高效课堂=教学优化 4.“有效教学”的课堂:
有目标、有趣味、有情境、有疑问、有沉思、有灵气、有挑战、有联想、有生长
二、“有效教学”的五个命题
(一)“有效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对话。1.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时间各半,左右黑板„政治、法律、人格意义上的
2.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3个技巧:一是“倾听”。二是“表达”。三是“应对”。(二个实验:起立、敬酒)
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提升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聊天”或“传话”,而是一种启示、一种提高,这是意义建构的活动。这取决于4个要素:第一是“宽容”,第二是“思考”,第三是“吸收”,第四是“提升”。4.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心灵交流 5.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引导者。
《我的战友邱少云》:他怎么没有被烧死?提问者、同学、老师、课外
(二)“有效教学”是一种变化状态。英语时态:过去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 1.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国家要改革开放,教学要追求变化!山东朱敬本的实验
2.变化大小与发展水平的关系。
大变化大发展、小变化小发展、无变化不发展。画题:“深山藏古寺”
3.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英语老师:黑板事件 数学老师:扭扣事件
(三)“有效教学”是一种本色定位。有效:外在的、内在的
本色是内在的、自然的、朴实的、有效的、有生命力的。1.本位。
师本、生本、文本
生本:应聘老师的故事
对“文本”的对话和解读:低于“文本”、平于“文本”、高于“文本”
“文本的原生价值” “自然式阅读” “素读”
2.本质。
语文为例:有文学性、思想性、工具性、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等众多观点。从理论上讲,“本质”有二个评判标准:一是这事物区别于那事物的关键属性,反映了事物的独特之处。二是“本质”只有一个,它可以兼容、带动其它有关的一般属性。“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语文的魅力在语言里”、“语言的才是最好的”。
《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汪潮:“对课堂语文地思考”:语文意识、语文现象、语文特点、语文素养
3.本真。
“真实”才能“有效”
有效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反映教学的真实现象,体现教学的真实效果。
(四)“有效教学”是一种删繁就简。把简单问题讲复杂很简单,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很复杂。
作家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科学家往往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
简约不简单!简约是建立在复杂、周密思索基础上的一种境界。
1.教学目标:简明 宏观上:三维整合 “科学”:电流、电压、时间的关系 微观上:细节落实 “我最爱伟大的祖国!”
2.教学内容:简要 误把内容当目标 深入浅出(深入深出、浅入深出、浅入浅出)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3. 教学流程:简化 减肥、瘦身运动 整体架构才会流畅 主线贯穿才会干练
支玉恒《第一场雪》给北方学生上课,通过对全文的三次读完成教学任务:第一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第二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美很美,第三次读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静很静。
感知不充分,不要进入理解; 理解不深入,不要应用; 没有内化,不要谈感情; 4. 教学方式:简练(简易)选择:“听到的,忘记了;看到的,记住了;做过的,理解了”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课件”的使用: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可少用的不多用,有实效的反复用。
雍宗超:《谁把事情搞复杂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6月)方军:《把难事办简单》(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11月)
把简单的说复杂是一种学问,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则是一种智慧。
(五)“有效教学”是一种智慧追求。当今社会有二种新现象:智慧经济、智慧性格
1.智慧一种高级素养。佛教的概念: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
千岛湖的水:功用---旅游---生态---审美享受
智慧可以雅化于哲学(苏格拉底:最大的麦穗),诗化于文学(四大名著),融化于科学(比尔、盖茨),俗化于宗教(“山似山,水似水„”),渗透于民间生活(“休闲出智慧”)。
“智慧”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情感等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的综合素养。2.智慧是一种综合效应。诸葛亮:杀人(“司马懿之死”)司马光:救人(价值观、思维方式)
3.智慧是一种深度建构。
俗话说,智者为王。拥有教育大智慧,等于是站在宏大和整体的高度看问题,使教育工作具有“王者之气”,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大气象。
(1)整体驾驭。
教育智慧追求的境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道无痕,大法无形。老鹰抓小鸡: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胸怀整体,立足细节
(2)敏锐机智。
庸者丧失教育机会,弱者等待教育机会,强者抓住教育机会,智者创造教育机会。“理答” 《画荷花》:蜻蜓 6+5=?
(3)超越常规。浙江:“星级教师”,杭州崇文学校:教师“学分制”
分类备课!PK课!一课多试!集体备课? 坐学生前面听课 举手---举指 先抄后认字 用。?!写话 倒读
(4)艺术感染。
教育无痕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智慧的反映。
如何处理课堂上注意力分散的学生? 耶鲁克:“在嬉笑中做成别人严肃认真做的事,这是最高的智慧。”
(5)独特个性。课堂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为“人在课中,课在人中”,第二境界为“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第三境界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支玉恒:自由、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
三、“有效教学”的九个关键词
1.课感。上课、说课、听课、评课不仅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脑想,用手记,而且要用鼻子闻,闻出课堂的理念和气息,把握课堂的“课感”和“课理”。
教学有时是凭感觉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闻课论”: 《谁是最可爱的人》“半块耳朵”
2.全息。多从整合的角度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其一,从整体走向部分,追求整体和谐。其二,由部分(全息元)折射整体,发挥一叶知秋的作用。
有效教学的“整体感”:整体决定成败,细节体现精彩。
3.突破。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加强课堂教学的突破意识,在突破中求质量,在突破中求发展。有效教学的“得失律”:有所失,才能更好地有所得。不要平均用力。
美国教育考察团访问上海,听初中物理课。
4.体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主要方法。实践出真知、活动教学、做中学 邱学华尝试教育:“做数学”(课始比赛?词语“亲戚”?)“石头画”
5.文化。有效教学要有精品意识,不断提升教学的境界。“品牌课”
从“知识”晋级到“能力”再升到“文化”,这是一个不断推进其品位提升的思路。“课堂文化”
语文:汉字文化 《虹》
教学:一:独一无二,二:成双成对,三:三足鼎立„ 英语:A、B、C
6.生本。“植树”
惟有学生感兴趣的,学生理解的,学生受益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人曰:什么叫教学效果,就是把教师教的知识全忘记了,记住自已理解的一点东西!“全人”,不只是优等生,不只是某一方面,也不只是某一学科。“让每个学生抬头走路!” 语文课:《五彩池》能游泳吗? 体育课:左右转 英语课:听写单词 班主任:划脸事件
7.过程。
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意味着有空间和过程。“过程意识”
有效教学是由目标、内容、过程、结果、评价等要素组成的,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它反映了课堂的各因素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过程和结果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有效教学有“详略律”,重点、疑点、难点处要“详”,要化时间展开过程,一般内容则要“略”,一笔带过、三言两语即可。课堂提问要留出提问时间: “第一提问时间”:提出问题后的思考时间
“第二提问时间”:回答问题后进一步思考的时间
8.转换。转换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巧妙地变换、转换,可以使课堂富于灵性和活力。有效教学不是一味追求“一帆风顺”,而应有变化感、曲折感、层次感。
主要表现为知识的转换、思维的转换、情感转换和方法转换等。
数学:设要求解的问题为x、变式 语文:《黄山奇石》:“黄山是世界闻名的风景区。”
9.效益。
重负低效:严管之道、加时之风、题海之术
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效益的提高。从“效果”走向“效率”再到“效益”。“效果”一般不考虑时间、精力等因素,“效率”是化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效果,而“效益”是以学习单位时间内素养的整体形成和发展为标志的。
工作效率:辽宁魏书生:二个班语文、一个班主任、校长、书记 教学教率:
师:预备铃,重庆一位高中物理老师:从来没有备课本、从来没有课外书面作业
生:课内预习、作业尽可能课内完成并批阅 《泼水节》浪费水?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高质、高效、高境界)
公共教学课程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背景趋势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面临困境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改革又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但就目前而言,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与自身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大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近年来,高职学生素质日趋下滑,这不仅影响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为此,基础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深感委屈。
一直以来,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体系破除的困难始终很大,教学内容偏多,理论教学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专业发展水平相同步。公共基础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存在一定的矛盾。
2.推进高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滞后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服务、为专业服务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由此,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也在日益下降。
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加之高职学制的新变化,以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应减少基础课程教学时数已成必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滞后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专业教学改革的进展。
不可忽视,公共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毕业于学科型院校,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学科化教育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念上转变,对如何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缺少理性的思考和切实有效的办法。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缺乏与专业特点相适宜的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也没有真正做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由于忽视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投入,基础课程教学建设处于零或负增长状态,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3.轻视公共基础课教学导致学生“软能力”缺乏
目前,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铺开运行的大背景下,任何课程建设方面的因循守旧都会导致课程地位的削弱甚至衰亡。因此,基于能力本位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也必须提上日程,只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目标所指应有所变化,只要表现在对于学生软能力培养的诉求方面。
“软能力”是相对“硬能力”而言的。后者是可量化的专业能力,是学生从事某职业所必须的工作技能。而软能力是学生的人格特质、社交礼仪、语言沟通能力、个人习惯、品德、积极乐观态度和是否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当前,相对于代表学生专业技能的硬能力,学生的软能力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造成了大批学生由于软能力缺乏而被拒绝于职场门外。有评论家所言:只具备硬能力而缺乏软能力的人是跛子。因此,软能力缺乏是影响学生就业的死穴,它可能导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失败。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观念转变
1.转变教师观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者变为民主平等的对话者,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由课程学习的裁判者转化为课程学习的激励者。要引导教师重视备课过程中的教学设计环节。
2.转变教材观
现代教材应该具有立体化、便捷化、信息化特点,以便促成学生与教材间的直接交流和对话,在交流和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面对教材,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教师面对教材,不仅仅是解释,而是创造性的使用。同时应及时将新规范、新知识引入教材,努力做到教材贴近学生,贴近专业。
3.转变学习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行赏识教育,探究报告式授课模式。
4.转变作业观
变过去单一形式为多样化。如课本作业、讨论作业、小论文作业、查询作业、质疑作业、实践作业等。变过去的教师单一化批改为多样化批改,如文字批改、口头批改、汇报批改、讨论批改等。
5.转变评价观
由过去的单一分数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如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发明创造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等。变过去的教师独家评价为众人评价,如家长评价、同桌评价、班干部评价等。同时尝试评价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学习的贡献率。
6.开展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改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难度,最好要在课题研究的指导下开展改革探索,切忌盲目进行,以免造成进退两难的不利局面。
三、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方法探索
1.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契机,带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行业或专业需求的定量性了解,内容上要真正实现为学生服务、为专业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的目标很难,教学模式跳出学科式教学的传统模式也很难。通过开展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可以以专业教学改革带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而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
依据制订与国家职业标准规范相衔接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开发程序,可以避免学科体系和传统教育观念对课程开发的干扰,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其产出不仅是开发出新的教学计划模式,而且涉及了课程开发的诸多环节,能很好地引导基础课教师了解专业实际,还能在教法、学法以及考核方法方面得到启迪,对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也可以起到推进作用。
2.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法
(1)语文课程。寻求新的教学角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注重字词等纯基础知识的同时,可适当弱化写作技巧的分析,更多侧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增加人文教育和情趣性;力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做老师,锻炼学生组织课堂能力、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审美能力等;接力朗读;课前十分钟生活演讲或十分钟礼仪模拟表演;生活或电视片段模拟、议论;课文内容情境模拟;分组互相提问、计分竞赛;每节课十五分钟名著朗读等。
(2)数学课程。高职数学课程逻辑性、系统性强,改革的难点是教师无法接受数学知识非系统性的现实。数学教师的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围绕“专业设置”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对接,借助不同专业的“实用”、“针对性”要求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也能更容易接受。授课教师逐步建立起了课程为学生、为专业服务的思想,也就逐渐实现了每个专业都有各自不同要求的教学新模式。
(3)英语课程。高职英语要侧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依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对英语的不同要求,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基础要求。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尝试将高职英语分为基础英语阶段和职业英语阶段两部分。通过开设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4)思政课程。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应该结合就业岗位的要求,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充实与就业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育,适当增加简历设计、面试技巧、试用期的法律保护、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等相关知识,增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中,强化对市场经济理论教育,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强化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了解今后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应该按照经济规律做事。完善竞争与协作意识,成为一个积极进取,同时善于合作、集体观念强的人才,成为一个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高职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让高职学生努力完善自我,准确进行自身定位,把握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专业的区别,把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实现“零过渡期”上岗。
(5)体育课程。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具有职业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体育教育的两大属性(健康属性和职业属性)与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与其相对的课程结构应是第一学年开设体育选项课(一学年上、下两个学期选择两项体育项目),不分系别、班级,合班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育基础等情况,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第二学年开设职业体能课,按原班级上课,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四、几点思考
1.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涉及面广,以专业类别研究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将是大势所趋。
2.加强同类型高职院校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高质量的“知识包型”教学资源库,以适应不同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共同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推动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3.高职教育将会面临新的变革,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模式面临着大的变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应首当其冲,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要有很大的变化,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角度,公共基础课程必将是任重而道远。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目标。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普遍展开,以学生“软能力”为抓手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也应提上日程。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反思 篇7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是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也是外语教师付出大量努力和辛苦积极耕耘的土壤。在外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和科研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然而, 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很多学生学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 以及“低效费时”等问题。 (丁仁仑, 戴伟栋2013) 。本文将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效果和教师综合素质五大方面分别做出评述。
2. 研究设计与手段
本文以吉林某高校公共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 共选取了6位公共英语教师对其进行课堂观察, 她们均为女性青年教师, 其中4位所教学生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 选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1》;另外2位所教学生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 选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2》。本次研究对这6位老师随机听课并录音, 每堂课45分钟。在课后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最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 研究结论
3.1 课堂教学目标
在本次调查中, 6位教师都设定了课堂教学目标, 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都体现在教案上,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呈现了教学目标, 很少教师将课堂教学目标单独明确地告知学生。大部分教师基本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考虑到其教学对象为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都注意到了学生能力的拓展, 通过教学资料的内容设定了学生的情感教学目标, 以及根据教学资料的内容设定了学生语言技能训练的知识教学目标。其中, 有2位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明确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和“知识教学目标”这两个关键词。并且开展了相关的教学。这在某种程度上, 体现了教师意识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 并能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另外从调查中得知, 有一半的教师将讲授语篇结构和写作分析作为课堂的重点教学目标。尽管这是外语教学中一种传统的语篇教学方式。但是教师们还是注意到了教学材料的整体性, 摒弃了之前的以培养语言技能为主的单一知识技能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 契合了当代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理论。
但是, 在调查分析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教师们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理解的不一致,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 同一层次, 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有所不同。毫无疑问,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教学要以综合为主, 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并且使各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机结合, 达到平衡。但是, 在调查中发现, 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顾此失彼, 要么偏重语言技能的训练, 忽视主题的拓展和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要么重视主题的拓展, 未兼顾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且, 对于语篇结构分析的教学上, 也是停留在宏观的基础上, 未能深入探讨和分析;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上, 也未能将词汇的用法讲透, 未能做到由点及面, 融会贯通。
3.2 教学设计
就教学设计而言, 教师们都是在深入分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环节都做得很到位, 从导入, 讲解, 互动到作业的布置, 都能体现出教师的设计的精妙所在, 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在整个调查当中, 教师们并没有使用多媒体设备, 这和教学设施的配备有一定的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教师也避免了在ppt教学中常常出现的“照屏宣科”现象, 展现了教师的个人功底和专业技能。
但从整体上看,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 没有突破和创新, 甚至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这一教学理念上。讲授的教学方式占到90%, 而且课堂的提问较少, 且多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呈现。在问题的设置上, 大部分教师设置的问题较为简单, 以应对学生中出现的沉默状态。但这种方式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种问题的设置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关于课后作业的部分, 只有部分教师做了布置, 且大部分是以复习和预习为主。
3.3 教师的素质
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教师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专业的教师素质。从授课环节来看, 大部分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发音清晰, 口齿清楚, 教师的知识面较宽, 能够在提供更多的与教学资料相关信息。
但是, 有些教师在授课当中, 虽能做到发音清晰, 在口语表达上也较为流利, 但所表达的内容相对较浅, 且有个别的语法错误。
因此, 高校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的发展。为自身的发展定下规划。培养自己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成为学者式的教师。把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余,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只有不断地学习, 做到与时俱进, 深入研究, 才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
摘要:本文旨在对高校大学公共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以及教师的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公共英语,综合课程,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4)
[2]丁仁仑, 戴伟栋.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J].外语界.2013, (2)
[3]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1)
[4]束定芳.英语专业综合课与教师素质[J].外语界.2013, (2)
[5]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1)
[6]王守仁.转变观念提高英语专业办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5)
公共教学课程 篇8
一、《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公共政策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是一门新兴学科。广西大学从2002年开始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政策学》作为专业必修课, 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评价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难题, 需不断改革与完善。
1. 从教学内容来看。
部分政策理论过于“西化”, 不适应中国政策理论和政策实践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是“在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模式上建立起来的。这种建立方式, 缩短了我国《公共政策学》的摸索过程, 但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色彩有余、中国特色不足’等问题。”目前教材中的《公共政策学》理论多是来源于西方国家政策实践的研究, 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为背景, 这些理论也许对西方国家公共政策与管理有指导意义, 但不少理论却难以解释我国面临的政策现实, 也不能指导具体的政策实践。为此, 应在对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成果的消化、借鉴与创新的基础上, 加强对《公共政策学》理论体系的本土化研究, 建立以我国政策实证调查研究为基础的系统公共政策理论。
2. 从教学模式来看。
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般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过于关注知识的单向传授, 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主动参与的机会少, 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不少学校教师探索实践了以案例教学方法和研讨式教学法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 补充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多是侧重于教学形式的互动, 且存在着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缺少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评体系在内的多元化的《公共政策学》课程互动式教学体系。
3. 从实践教学来看:
缺乏课程实践基地和有中国和广西区域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 严重制约了《公共政策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公共政策学》离不开政策实践。著名政策学家叶海卡·德罗尔曾说:“我们应尽可能地寻求科学的标准、利用科学的方法。但从根本上说, 政策分析是一项‘实践的’而不是‘科学的’工作。”然而, 在目前我国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 大多数本科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 对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的工作更缺乏感性认识, 学习《公共政策学》理论对许多理论感到茫然。而让在校本科生进行大量的政策实践是不可行的, 建立有中国和广西区域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与相关部门建立课程实践基地成为现实的选择。
二、《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典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 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政策学》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 我们在广西教育厅和广西大学的支持下,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 理论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案例两方面。针对目前一些教学理论和内容难以解释中国现实的情况, 将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进行专题研究, 尽力弥补一些《公共政策学》理论与我国政策现实相脱离的不足。一是在阐述《公共政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从《公共政策学》理论前沿、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政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政策变迁、公共危机与公共政策等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二是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重点从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 开设《公共政策学》延伸课程, 包括区域公共政策、科技政策与管理、区域公共管理等相关题研究课程。
2. 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了以课堂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法 (Sem inar教学法) 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借助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力量, 为学生开设讲座或实验课, 密切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 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为了加深对本课程原理和政策精神的理解, 重点进行了案例教学。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剖, 能够既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又锻炼学生应用公共政策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我们通过跟踪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编辑成教学资料, 应用到课堂教学和教学指导中。同时, 开展专题兴趣小组活动, 进行研讨式学习。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开设“区域公共政策”专题兴趣小组项目, 吸收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兴趣的本科学生参与。项目活动内容包括专家讲座、经典著作阅读、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项目活动, 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 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 锻炼理论分析、科学研究和文字表达能力。
3. 尝试构建互动式教学体系。
互动式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评机制的互动。目前许多高校实施的互动式教学, 多是侧重于教学形式的互动, 制约了教学效果的发挥。因此, 我们在教学改革中, 尝试构建师生双主体式的,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评体系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学》课程互动式教学体系, 以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提高教学效果。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互动: (1) 课程内容互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导, 以学为主体。因此, 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中, 在第一次上课时由教师主持, 通过班级学习委员, 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教师推荐及学生自选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中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问题、贵州瓮安群体性事件、运用渐进模式分析美国FD A (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关于3号红色素禁令中等, 同时结合广西的实际选择一些案例, 例如运用SW O T方法分析广西大面积推广速生桉树的利弊、南宁市国内首创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经验及启示等案例。这样, 可以有效避免因为问题生僻、学生不熟悉而难以开展互动。在《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主要通过专题探讨和精选案例分析进行互动, 并将部分专题与案例相结合。如在《公共政策学》理论前沿专题中, 对政策网络治理、多源流框架等理论, 要求结合武汉“禁麻”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等案例进行分析。专题研究式互动是教师把现有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成若干专题与学生探讨, 让学生加以评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案例分析互动首先由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共同精选个案, 在每次课堂讨论前, 教师先进行理论铺垫、把本学科前沿知识引入教学之中,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自觉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与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 然后组织讨论, 请学生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再进行评价和总结, 并对其中的一些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 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的理论水平相应提高。 (2) 课堂教学方式互动。互动式教学的形成和成功, 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经由教师的能动机制和学生的求知内在机制共同形成。因此, 在本课程改革中, 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主体的观念, 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民主气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确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突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一方面, 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各种活动实施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实行“启发式”教育, 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 在问与答中展开教与学的互动。
4. 加强课程实践教学。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目前, 案例教学法成为学生了解政策理论和政策实践的桥梁。建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包括案例的选题、搜集、撰写、应用等方面在内的案例选编系统, 建成有中国和区域特色的公共政策案例库, 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和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针对学生缺乏对公共部门的感性认识和社会实践的经验等问题, 加强学生的政策实践环节, 建设《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基地, 让学生能结合现行的政策, 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 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008年, 在广西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和广西大学的相关政策与经费支持下, 已与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的重要地方政府——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广西文化事业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学习兴趣小组形式积极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
5. 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评相结合的学生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
按照学校原来的相关文件规定, 必修考试课程的期末考试必须采取闭卷方式, 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由于受考试时间、题型和参考答案等方面的限制, 成绩评判和考核应通过标准答案来量化考核指标, 因此考查内容多以知识性题目为主, 学生往往过度关注答案的唯一性而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开发, 难以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为此, 我们探讨对学生评价与成绩考核机制进行改革, 期末闭卷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由70%降为50%, 注重过程管理, 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考查。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研究和课程实践等结合起来, 采用课堂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小组讨论与代表发言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口试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尝试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测评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 (50分) 与“平时成绩” (50分) 共同构成。其中公共政策案例选编占10%, 小组讨论占10%, 案例分析实训占10%, 课堂综合表现和课堂考勤占10%, 测验占10%,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三、教学改革效果
1. 通过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的改革, 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明显提升。
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灵活, 评价与考核机制激励作用明显,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实施教学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优秀率为仅为1.69%。从公管2008级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后, 公管2008级优秀率为13.56%, 提升了11.87个百分点;公管2009级优秀率为15.1%, 比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提升为13.41个百分点。实施教学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的不及格率为8.47%, 从公管2008级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后, 公管2008级的不及格率为6.78%, 比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不及格率下降了1.69个百分点, 公管2009级的不及格率为3.77%, 比改革前的公管2007级的不及格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 (详情见下表) 。
2. 通过《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基地和兴趣小组专
题研究的建设, 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公共政策学》课程实习基地的建设, 组织学生去相关部门进行教学实习, 让学生能结合现行的政策, 开展有针对性的实习活动, 增强了学生对公共政策实践的了解和公共政策管理操作层面的经验积累, 与课堂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通过结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进行“区域公共政策”兴趣小组专题研究项目, 开展了包括专家讲座、经典著作阅读、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等方面活动, 学生进行研讨式学习、思考和写作, 加强了师生沟通与互动, 促使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思考, 锻炼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理论分析和科学研究能力。
3. 增强了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成果初步显现。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互动式教学体系, 实现了从部分课程案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互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部分学生能够运用《公共政策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就某个公共政策理论或实践中面临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撰写论文或政策建议, 如就校园交通安全、“限塑令”政策事实效果评估、博物馆免费开政策执行的困境与对策等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部分学生能够结合某个典型的公共政策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包括案例摘要、案例介绍、案例分析、观点争鸣、案例启示 (或核心提示) 等部分, 已形成了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公共政策学精选案例评析》, 准备公开出版, 并将在网络教学平台展示, 供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交流与学习。
总之, 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学生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能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明显提高。
摘要:《公共政策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修课, 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学科, 《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公共政策理念和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 以及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然而, 目前《公共政策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成绩评价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难题, 制约了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广西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主要包括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互动式教学体系、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构建以能力考查为主体的学生成绩评判和考核机制,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教学改革,互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 .
[2]刘雪明.公共政策学发展的路径选择[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公共教学课程 篇9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比较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格局中, 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 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共艺术与公共体育教育有相同的学科特性, 在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着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层次, 在教育认识、教育水平、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师水平、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和健全。因此, 本文就从两种教育的课程实施作为落脚点, 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管理等具体情况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发展差异。
一、《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分析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体育课程纲要》) , 2006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方案》) 。从标题看, 虽然《体育课程纲要》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体育”一词, 但是该《纲要》的附则一章中表明“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艺术课程方案》在前言中也首先表明“本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 由此看出两份文件所界定的教育对象范围是一致的, 均非针对专业高等学校的专业体育和专业艺术教育, 而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 并且两份文件都是对进入学校教务系统的课程教学提出的指导要求。
之所以要比较这两份课程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献, 是因为文教政策是教育实施的“源头活水”, 它们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新时期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现将两份《课程指导纲要》的内容对比用表1表示如下:
从表1中看到, 《体育课程纲要》比《艺术课程方案》在政策内容上要完善很多。《体育课程纲要》是由八大部分组成,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育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附则。《艺术课程方案》则只包含了四部分内容, 分别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其中的“缺失”内容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细节内容。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 两份文件中的“共有”内容是前三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 这些“共有”的内容分别明确了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该课程的作用和性质, 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等。以下表2再将两份《课程指导》前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列出, 做一个对比:
从表2的对比来看, 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设定比较笼统, 一门选修课程 (一般30个学时左右) 和公共体育144个必修学时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可见, 同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教育课程, 国家在制定文教政策时是有倾斜的, 对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二、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再将两种公共教育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归纳为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 在以下表3中分别列出, 做出比较:
通过调研,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分四类, 一、二年级学生为必修课, 共144学时, 每学期1学分, 共4学分;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选修课, 每36个学时1学分, 可任选多个学分;选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分别针对体育特长生和身体弱势学生开设。课程内容设置按学期为单位划分, 对同一运动项目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 保证至少5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锻炼要求;对不连续选择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 也提供其他运动项目的选择机会, 并规定交叉学习运动项目时的层次性要求, 实现和满足不同年级和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要求。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三类:体育理论课、体育实践课、体育保健课。其中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 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90%, 专项训练占65%, 身体素质占20%, 考试考核占5%。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对从事体育锻炼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课程, 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知识、卫生知识、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欣赏等内容。体育实践课以提高学生兴趣出发, 在“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特长的项目上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选项课的类型就是在运动实践的基础上, 对某个专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技术的再提高, 形成运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保健课是为专门不能正常跟班上课的残、弱、病学生设置的,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群体之中, 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 因此这类课程除了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和保健理论外, 还包括了心理卫生课程。
反观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课程结构单一, 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 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程类型多为任意选修课, 且只需修满2个学分一门艺术, 课程多为音乐类课程, 不能开全所有艺术门类课程, 不能满足各类兴趣爱好的学生;课程内容随意, 因人设课, 多为欣赏类和实践类课程, 理论和史论类课程极少;课程没有任何评价体系,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 等等。针对这些课程教学的规范性问题, 公共体育在《体育课程纲要》中的规定非常细致。《体育指导纲要》“方向明确、任务具体”, 完善的细则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有效地参照系数。而《艺术课程方案》对上述教学规范性的问题确实没有指导性阐述, 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没有任何细致的明文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较可以看到, 公共艺术的具体实践指导严重缺失。显然《艺术指导方案》在这些方面出现了“指导盲点”。
三、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管理体制的保障, 表4比较的就是两种公共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差异:
从表4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机构设置, 以纵向看,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主持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每年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且将之纳入年末总结评比范畴。体育教学部是落实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部, 按工作性质下设课堂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办公室及器材管理。以横向看, 体育教学部下的各部门为同一级的中层机构, 分管不同的工作内容, 课堂教学是中心工作, 群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训练竞赛是高水平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器材管理是体育教学的后勤保障。此外, 整个体育管理体系包括了体育师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群体活动管理、业余训练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体育经费管理等, 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分析高校体育管理体系, 它调动着整个学校从体育管理部门到其他相关部门、从体育教师到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整合学校管理资源, 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评定, 促进基础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得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如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专职教师的教育培训机会少, 科研机会少, 职称晋升困难;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建立, 教师培养聘任制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都还没有配套;教学没有大纲, 没有统一的教材, 没有教学方法, 单凭教师的个人艺术经验执教;公共艺术教育场馆器材没有规划建设, 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等等。在表4中看到, 高校根据《艺术课程方案》确实都设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中心”等, 但这些机构往往归属在团委或人文学院等部门下, 俗称“挂靠”, 其“挂靠”的性质决定了机构在课堂教学、师资管理、经费运作等没有独立权, 更不可能全局规划整个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此外也不具备监督、检查、落实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 更不可能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来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致力方向
与同处高等教育公共课程的公共体育不同, 公共艺术教育目前不是一门高等教育中硬性规定的必修学科。它自2006年“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之后, 一直以选修课的身份, 承担着培养审美意识、健全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比较教育家何塞·加里多认为:“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教育制度, 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也有助于选择更好的教育前途。”本文在比较中发现, 公共艺术教育其“副科”的身份并不是主要问题, 而是在“副科”的背景下, 公共艺术教育要改革成什么样, 怎么改革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教育制度做出明确细致的指导, 也需要一个政府机构来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监督其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细化。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处于兴起和激发阶段, 如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一目了然, 或者改革可能带来的优势和价值不够明显, 那么,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 就会缺乏激励, 不愿意继续接受改革, 改革也会渐渐被置于一旁。再次审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指导缺失和教育制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是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最大的“盲区”。这从《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中也可以找到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只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 而缺失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因此, 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中, 出现众多不规范的教学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能给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指导作用, 现有的《艺术指导方案》亟待完善。弥补教育制度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可以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 实施改革的细则方法, 及时评估改革的现状, 提高对改革的认知程度。
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机构的确立。
《艺术课程方案》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该规定的真正用意是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一课堂教学, 将其纳入普通高校的教务处, 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件日常普通工作, 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从表4中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来看, 如果是挂靠团委、宣传部、二级学院等设立的“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育委员会”, 就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 实质是“团委”下设的一个部门。现实工作中多在操作艺术的第二课堂实践工作, 将校园文化活动充当公共艺术教育, 将各类艺术竞赛成绩当作公共艺术教育的成绩。对这些至今还是由“团委”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而言, “团委”的核心工作不可能是公共艺术教育, 它只是作为锦上添花、装饰门面的工作内容。这种体制管理的后果, 不仅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真正的独立发展,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普遍的错误认识, 不管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 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就是丰富校园文化的工作, 这样的认识完全违背了《艺术课程方案》规定的艺术进入课程教学以达到“育人”的初衷。此外, 很多学校甚至还存在多家部门负责管理的现状, 比如教务处“抓”公共课程教学, 学生处、团委“抓”学校的校园文化工作, 宣传部也来“抓”一些艺术交流活动, 这些学校表面上多家部门负责抓, 实质上常常是多而无人抓。与高校公共体育完善的管理体系相比, 改革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必要和急迫了。
五、总结
本文进行的比较研究是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在不同阶段、相同视点上, 对现存教育现象进行多维度之间的“对话”。在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们容易无意识地将“优劣差异”预设地加入到比较标准中, 也就是提前设定某个比较教育对象是相对优越的, 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再去比较, 其研究结果的价值就不一定客观, 这是做教育比较研究时要避免的。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所以笔者选择这两种性质相同的高校公共课程进行比较时, 并没有预设公共体育发展的“优越性”, 也一再遵循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做比较的价值取向:比较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因此, “表面”现状的比较只是比较的入手点, 接下去更应从两种公共教育的“背后”开始, 在不断的、并行的、参证现象的“向内理解”中达到两种公共教育的“视界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M].万秀里,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子华.公共艺术教育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3]李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评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6) .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篇1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英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各行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面对这样的变化与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最应担负起培养并提高学生们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重任。自200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文件后,各高校纷纷加入到教学改革的队伍中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们长期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对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反思
(1)受重视程度低
从学生角度来说,英语是所学专业之外的工具,多数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浓,热情不高。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没有看到英语在未来的实际用途,认为毕业后再无需用到英语。从学校角度来说,多数非语言类学校对公共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如专业课程。据笔者了解,部分大学还在不断削减大学英语的课时。这样做有利有弊,虽减少了英语公共课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但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语言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无形中增大了教师每堂课的教学强度。另外,从教师角度而言,部分老师对教学不认真,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敷衍的情况(余丽,2013)。如此恶性循环使大学英语教学不断地走下坡路。
(2)应试目的强
我们中小学的教育一直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进入大学后不少学校要求四六级合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条件,学生大学毕业后又面临着作为入职门槛的各种职业考试,所以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仍然难以从观念上改变对大学教育本质的认识。大学公共英语的开设目的同理也被一些学生默认为是为四六级考试服务,从而使学习英语的唯一动力变成了考四六级,借此顺利毕业和靠四六级证书增加就业时的竞争力。的确,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积极效应,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有充分的学习动力和明确的目标。但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消极影响。据笔者的教学观察,如果教师提前告知下一堂课讲四六级考试技巧,必定座无虚席。反之,当课堂内容与考试内容无直接关系时,学生就对课上内容漫不经心,甚至不能保证出勤率,影响到教师正常开展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在应试目标的驱动下,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造成了当今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无法适应用人单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因此, 有人幽默的调侃说很多大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可能还比不过一些知名旅游区摆摊的小贩。如果只满足于四六级考试证书的话,那么学生们的语言能力会越来越背离社会的期待及需求标准。
(3)教师能力有限
李观仪(2003)认为,“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良好的听说读写技能,准确流畅的语音语调,应付自如的听读技能,流畅得体的说写技能”。现在很多高校担任公共英语课程的英语教师都是在国内完成学业就开始从事英语教学的,由于缺乏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的锻炼,这些教师在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对英美文化的认知方面是匮乏的。相比之下,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在这些方面就显现出他们的优势。大学公共英语教师们的问题之二是知识结构单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不只局限于教师本专业内,更多的是综合性知识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英语这门工具向学生传达跨学科的知识。显然,这对于当今多数大学教师是一个挑战。比如说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三册第二单元Our globe is in danger是关于环境污染,涉及到很多环境科学和化学学科的知识;又如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八单元第一篇Le- 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of Cloning是探讨克隆问题,与生物科学息息相关。所以,教师要想讲得清楚,讲得生动还必须要涉猎各个领域的跨学科知识。
3.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深化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给出如下建议:
(1)首先,通过改革授课内容加强学校,学生及教师对公共英语课的重视
“大学英语不是一门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不会因为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学科内容或教学内容的变化。”(蔡基刚,2013),因此当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与国家需求和社会就业需求紧密联系。大学英语属于通用英语,与之相对应的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改革授课内容的可行性做法是实现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结合,实现英语课程工具性,专业性及应用性的统一。在大学阶段,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又要为学生的特定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学科特色,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调整课时安排,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受教提供充裕合理的课堂时间,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上学到实用的知识。
(2)削弱四六级证书在学生毕业条件中的绝对地位,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
全国四级考试一直设有口语部分的测评,要求学生的笔试成绩达到标准即可参加,2014年又放宽了条件,规定凡笔试成绩达到及格线的学生都可参加。笔者所在学校的四六级通过率达90%以上,但参加口语考试的学生寥寥无几。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们参加类似考试,让其切身体会到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其次,在各学校期末考试中,增加考查英语口语和写作的部分,减少客观选择题的比重;实现考试形式多样化,比如个人阐述和分组讨论相结合,设置多种语境,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进行情景对话。在英语教学中,只有给学生设立这样的考查目标,才能真正让学生锻炼语言应用能力。
(3)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我们长期在强调,要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或英美文化的兴趣,可是很少提到教师们对英语的兴趣或自身的能力。我们教师在准备好每一堂课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更有效地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学生培养起学习能力和兴趣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受益。教学的语言应用能力过硬,才能更顺畅地辅导和组织学生在课上用英语交流。这一方面,与我们近邻的香港就是极好的例证。在香港高校任教的老师,都有很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学习和课堂交流中的全英文教学使得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本专业与国际接轨。再有,教师在英语课上不能单局限于讲授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这就对公共课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学院在资金和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应该多组织教师的学习和讨论活动,进行国际交流与学习。
4.总结
公共关系课程参与式教学效果浅析 篇11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公共关系课程;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C912.3-4
前言
我国早在20 世纪 80 年代引进公共关系的理念。随着公共关系的普及和时代的发展,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高校设置公共关系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树立公关意识,提高公关素养和掌握公关技能。但是,中国的公关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关系课程教育仍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公关技能还有待提高,还不能达到公关行业的要求和标准。针对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参与式教学既能提高高校公关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能满足社会的要求。通过参与式教学,学生作为课堂参与主体和平等的一员,能积极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互动中来。学生对公共关系课程的参与程度越高,就越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尝试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试图更好地提高高校公关教学的效果。
一、公共关系课中应用参与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通常都是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互动。这样沉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降低学生对公共关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缺乏主动性。课堂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在公共关系课程的设计上,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程要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去学习。
(二)参与式教学方式的适用性
现代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高校素质教育应该以启发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而参与式教学方式正好实现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并得到了高校的广泛采用。参与式教学,注重以参与者为主体,教与学的统一。它不仅让教师关注教学的质量,还要注重整个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性,通过合作、共同交流来解决问题,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并能营造出和谐、轻松、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公共关系课是一门应用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当前,在校的大学生普遍以“90后”为主,他们独立、个性、开放,善于发现问题。但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优渥、依赖性强、参与社会实践能力欠缺。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人际关系差等的学生。面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因此,把参与式教学应用于公共关系的课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的欲望,使学生树立公共关系意识,明确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重要作用,掌握沟通的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提高公共关系的协调处理能力。
二、参与式教学在公共关系课中的实施效果
(一)增强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由于缺少互动和沟通,使得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相对较弱。
公共关系学参与式教学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间的友情。在参与式教学中,老师地位弱化,学生能从消极的听众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不再是主导课堂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这就加强了师生互动,师生关系变得亲近。老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学生以平等和老师互动,不用担心因为说错话而被老师责备,从而改变了学生压抑、被动的学习状态,给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实现了老师和学生同台讲课,学生直接参与课程的设计。学生挑战性、刺激性的学习心理变得强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能愉快、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
(二)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想要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在公共关系课中的效果,教师们就需要提高备课的质量。首先要认真的研读教材、视频等相关的参考文献,选择合适的题材,找出重点和难点。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考虑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公共关系课的兴趣,以提高上课的效率。教学中切忌使用僵化的思维、空洞和单调的语言去讲述公共关系的理论。老师可以案例结合理论,如“水门事件”“非典”等大量社会上出现的各种事实案例,并结合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及时更新和补充理论的内容,通过精心的准备让学生认识到公关的力量和魅力所在。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室结合文、声、图、视频等来抓住学生的视线,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使学生提高了对理论知识的感悟能力,并且主动参与课堂交流,创新思维,分享观点。在课堂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抛砖引玉,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也可以在授课中配合辩论赛、案例分析、头脑风暴法、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探求答案,提高他们观察和应变的能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读、多写。
(三)创造社会实践机会
由于现在的高校学生主要以“90后”大学生为主,很多大学生不喜欢都理论学习,对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如果在公共关系课堂上,老师采用传统的说教模式不仅会让自己感到疲劳,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更加无聊,对课程更加的没兴趣。因为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靠说理论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为了达到学与用的统一,老师要积极开创社会实践机会。根据高校学生的个性和年龄特点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去寻求知识,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如会场的布置和迎宾、班级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招聘模拟、产品推销、慰问敬老院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并能在实践中锻炼公关技巧。从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秀方.高职院校《公共公关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2):34-35.
[2] 高玉贵.高职院校公共关系学课的有效性探析 [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 160.
[3]周燕.浅谈参与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0):30-32.
[4]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
公共教学课程 篇12
分层教学是指对于某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依据学生该门课程学业水平的高低,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过程、不同要求和不同评价的教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学业发展。就高职院校来说, 通常是在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内进行。分类教学是指对于某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依据学生的差异, 有选择地对部分学生开设和对另一部分学生不开设, 或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
一、高职生源差异性情况分析
高职生源主体是通过普通高考选拔录取的普通高中学生, 另外还包括从职业中等学校单独录取的职校生, 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在中等学校中提前录取具有高中学历的学生。随着高考录取方式的改变, 近年部分高职院又开始进行注册入学, 使得高职生源文化基础的差异性更加明显。
就通过高考录取的普高学生而言, 也有文科生、理科生之分。他们进入高职院时, 相当部分的文化基础课程在高中阶段学习要求不一样, 高考选拔要求也不一样, 甚至对部分基础课程不作要求, 再加上大部分高职院新生“文理兼招”, 使得高职新生文化基础课程学业水平极不平衡, 学生之间差距很大。而从中等职校和提前招生录取的高职生源, 其某门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业水平的差距就更为明显。而“切实注意到生源差异, 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1] 。
二、分层、分类教学的意义
分层、分类教学模式, 是基于“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出发点, 它顺应了“实际、实用、实效”的高职教学理念。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 二是潜在水平 (最近发展区) 。教学只有从学生个体现有水平的实际出发, 以个体的潜在水平为要求, 才能有效促使学生的个体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其学习理论中提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较之于其他类型学生, 高职学生的学业基础参差不齐是不争的事实。统一的教学模式, 使得部分优秀的学生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出现“吃不饱”现象。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同样的教学又会出现跟不上, 亦即“吃不消”现象。这都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降低。
分层、分类教学, 正是基于学业差异和人才培养目标差异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这一改革, 旨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正如巴班斯基指出的, “最优化不是什么特别的教学法和教学手段, 而是在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目标明确的安排, 是教师有意识的、有科学根据的一种选择, 是最好的、最适合于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整体的安排方案”。
三、公共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实施
公共基础课程, (如:数学、英语、思政等课程) 进行分层教学, 其实施方法有着共同的特点, 大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分层。
针对某门课程的分层教学, 学生分层时, 主要依据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业水平基础, 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我评价等因素, 打破原来的行政班级, 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学, 一般分成2~3个层次, 甚至更多的层次 (如A、B层次, A、B、C层次) 。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业水平基础, 可以主要参照高考成绩, 或分层前的统考成绩, 也可以将上述两次成绩进行综合评判。
2.教学目标的确定。
不同层次的学生, 其课程教学目标应有层次差别,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所在层次学生的课程学业基础, 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切实教学目标。高、中、低层次班级分别以“适当提高”、“适中”、“基本”为确定课程内容、难点、深广度的关键要求, 要让目标要求处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层区”, 亦即“跳一跳, 够得到”。同时,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同层次要有针对性区别。
3.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教学中最关键、最富创造性的环节。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灵活和现实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课型、教学内容安排、练习、提问、作业、辅导、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进度等多方面作出科学安排。施教组织时, 一是要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制订和使用不同层次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教案;二是应尽可能编写和使用适合本校学生培养要求的分层次校本教材;三是学科或教研室内部, 应特别注重教与学的双向反馈。
4.考核测试与评价。
分层教学的考核测试, 应体现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和教师的分层教学应用效果, 并反馈至教师, 教师以此适时适当调整各层次的教学。考核测试的内容要体现层次化, 即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教学要求进行分层命题;形式应体现多样化, 如采用笔试、口试、提问甚至作业、练习等形式;学生课程成绩的评价要体现综合化的要求, 可以通过平时、期中和期末来综合考核评价。
四、公共基础课程分类教学实施
分类教学具体实施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某一专业 (或相近专业群) 就学生某门课程进行补充教学。以江苏为例, 由于“3+2”高考模式和高职院招生“文理兼招”的政策, 使得部分学生某门基础课程完全不能达到专业学习的要求。如在工科类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考文科生。这部分学生物理基础缺乏。可以将之重新组织成教学班级, 通过限定选修课等形式, 开设物理课程, 来弥补这部分学生在该门课程上的先天不足, 从而更好地为他们参加随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提供支撑。又比如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 在化工、生化、环境、农林类各专业中, 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同样可以将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 进行补习, 即分类教学。
另一种情况是:不同的专业 (或专业群) ,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同, 因而对同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同样是普通物理课程, 在工科大类专业中, 有些专业特别强调电学部分内容的教学, 有些专业则要强调力学部分的教学。对此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 实施分类教学。化学、语文等基础课程同样存在类似情况, 可以也应该实施不同的教学。
五、分层、分类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高效的学业发展, 同时也是确保课程教学更好地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实施中, 必须充分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层次划分。
如前所述, 高职院生源复杂, 学生层次划分如何更加精确、切实, 确定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尤为重要。随着学习的推进, 如何实现不同层次间学生的动态管理, 也需要研究探索。
2.学生心理问题。
分层、分类教学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低层次学生学习自信的不足, 部分学生对学习评价标准的不满意, 都需要教师的心理疏导、鼓励和帮助。
3.教师的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 教师如何有效把握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又不失专业培养要求, 如何根据学生学习发展, 及时反馈和调整课程教学, 这些对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挑战。
4.学生评价。
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 由于分层分类教学后, 实际的学习要求不同, 学生学习评价的标准是有区别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如何做到尽可能的科学、合理和公正, 以及如何进行并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都会严重影响到分层、分类教学的效果。
摘要:高职院校实施公共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 体现了“因材施教”理念。分层教学, 应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的确定、分层施教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实施。分类教学, 可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和培养目标予以分类。分层、分类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学习心理、层次动态管理、教与学的相互反馈、学习过程性评价等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程,分层教学,分类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