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钢琴教学

2024-10-03

公共钢琴教学(共9篇)

公共钢琴教学 篇1

面对当前高校公共钢琴教育的发展现状, 推动公共钢琴教育的广泛和深入发展还需要长期的摸索和实践, 特别是这项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尚处于初级阶段, 不论是现实发展条件还是在教育发展思路都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涉及其未来发展的相关问题作探索性和前瞻性研究。本文拟对目前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普通高校公共钢琴教学的基本策略作一思考。

一、结合高校教育制度改革, 推动对公共钢琴教育的认识和思路的转变

高等教育是一个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教育阶段。在这样一个阶段中, 如果没有政策性依据和相关制度为保障, 任何一项辅助性教育都很难有大的发展, 公共钢琴教育也是如此。理由很简单, 目前我国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依据主要是其专业学科特别是一些重点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程度, 而且客观地讲, 这些专业学科也是高校出人才、出成绩的主要基地, 而包括公共钢琴教育在内的各种艺术教育在这方面对高校教育水准的贡献则远远不及专业学科那么明显和有效。在这种情况下, 在教育主管部门没有硬性的, 即政策性的要求和规定时, 部分高校对于公共钢琴教育的所谓重视就会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停留在口头上或文件上, 很少会不打折扣地落实到现实工作中, 甚至有的院校因为办学经费紧张等原因, 即便是有关部门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 也总是对艺术教育采取“绕道而行”的策略。根据作者在调查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可知, 缺乏办学政策和制度保障, 艺术教育缺乏落实督查机制已经成为公共钢琴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因此, 要推动高校公共钢琴教育更快、更大地发展, 首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结合目前高校教育制度改革, 对艺术教育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促使广大高等院校真正对开展公共钢琴教育等艺术教育工作重视起来。

二、结合普通高校公共钢琴教育的特点, 加强公共钢琴教学的机构建设和师资培养

普通高校公共钢琴教学缺乏必要的教学管理机构, 同时面临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 这势必会对在高校推广和普及钢琴艺术产生制约。而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努力:

1、开设公共钢琴教育专业, 设立公共钢琴专业教学机构。

即呼吁音乐院校在加大钢琴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 探索面向高校公共钢琴教学开设公共钢琴教育专业;而在非音乐专业的高校和院系中建立公共钢琴教学院系或教研室, 推动公共钢琴教育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加大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

尽快依托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经验的音乐院校或教育机构, 按照高校开展公共钢琴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采取轮训或短训等形式, 对现有高校钢琴师资力量进行业务培训, 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高校公共钢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比如首都师范大学就是主要是依托该校音乐学院的钢琴师资力量来开展公共钢琴教学。

3、加强业务交流。

尽快建立专门的高校公共钢琴教学学术和业务交流平台, 比如创办相关学术刊物, 鼓励现有在高校从事公共钢琴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对高校公共钢琴教学和管理进行交流、介绍和研究, 在各高校间实现公共钢琴教学资源共享, 为各高校间就公共钢琴教学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提供方便。特别是要加强国际交流, 包括留学进修、参观考察、外出访问、学术研讨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让公共钢琴教师充分吸收国内外公共钢琴教学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

4、建立健全公共钢琴教学评价激励办法。

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诸如设立“公共钢琴课程教学成果奖”等教学激励措施, 鼓励现有公共钢琴教师钻研业务, 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合高校教学管理实际, 努力创新和完善公共钢琴集体教学方式

综合各方意见, 结合我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钢琴集体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发展和完善公共钢琴集体课教学,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本校实际选用适当的教材

教材的选用与安排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是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衡量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钢琴集体课教材可分为四大类:练习曲、复调乐曲、中外乐曲和双钢琴与联弹乐曲。这四大类教材应用既要有所配合, 也要有所侧重。近年来, 有关专家针对钢琴集体课先后编著出版了徐雅琴编的《钢琴实用教程》 (上、下册) 、张式谷的《成人学习钢琴之路——成人钢琴入门90小时》 (共计三册) 、李美格的《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 (上、下) 》、留钕铜的《钢琴十步训练法》、李和平的《钢琴集体课教程》等教材, 并已在国内不少院校中推广。但就高校具体情况而言, 各校有各校的情况, 在教材应用上存在精与泛、多与少、深与浅、难与易等不同要求, 教材统一难度大。因此, 建议各高校在教学实践中, 从本校学生学琴的程度和需要出发, 注意收集、整理、研究、消化国内外有关资料, 进一步改进现编教材, 使教材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及普及性等特点。当然, 结合本校公共钢琴教学对象的实际来选用适当的教材, 并不是说各校都需自编教材, 这既会造成教学水准的参差不齐, 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 在各院校选用教材问题上, 既要充分体现公共钢琴教学的多元化发展要求, 又要紧密结合不同院校实际, 按照行业、区域等条块结构, 加强对公共钢琴教材的审定和统一, 使公共钢琴教学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将音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引入钢琴集体课

乐理课对非音乐专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复杂难懂的抽象课程, 这是因为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缺乏联系, 在我们的乐理课教学中, 几乎没有什么可借助的有效的教具, 所以乐理课因其纯粹的理论而难懂。但是合理运用“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室后, 几乎乐理中的每个章节都能与实践联系起未, 形象、具体而且易懂。如:在讲“音及音高”时, 首先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真实的与钢琴一样的键盘, 这一点是普通乐理课所无法达到的。有了这样一个键盘, 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音的四种性质, 一看便了解了什么是基本音级、变化音级和音是如何分组的;平时抽象的十二平均律中“全音”和“半音”的概念在键盘上一目了然;“等音”在想象中是反应很慢的, 通过人手一个的数码钢琴的键盘, 便使这一概念十分的明了;数码钢琴集体课可使毫无生气的“各种记号”变得生动起来, 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材及教师的讲解通过在数码钢琴上真正地对照出各种“常用的记号”及“装饰音”的真正音响效果, 利用数码控制准确地感受到各种速度的不同, 甚至可能在琴上将“力度的变化”与“表情术语”结合起来搞一个大胆的速度、力度、表情记号的即兴表演, 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

3、从技术层面对教学对象作全面、细致、深入的考察, 采取分级、分组教学, 将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到集体课教学中

所谓全面, 是指通过学生对某一曲目的演奏, 考察其具备的技能技巧、表现能力、音乐感觉, 从而确定其现有程度;其次通过学生对音阶、琶音、和弦的演奏, 考察其基本功的掌握情况, 并观察其是否与曲目程度相符。所谓深入, 是指除上述考察外, 详细询问学生学习钢琴的时间和学习情况等。依据考察结果, 按学生的实际程度分组;根据组别, 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分别掌握进度, 开展教学。这样能使好的学生学得更好、更快, 最大限度地发挥快班学生应有的潜能;而中等生迎头赶上, 慢、差生逐渐进步。

教学中, 鞭策学生刻苦努力, 教师可采用“优升劣降”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 随时调整组别。同时, 分组教学要与分级教学结合起来。本文认为, 根据分阶段教学的原则, 钢琴程度可分相应的四级:第一级约相当于车尔尼599程度, 第二级约相当于车尔尼849程度, 第三级约相当于车尔尼299前20条程度, 第四级约相当于车尔尼740程度左右。学生进校后进行一次摸底考试并分级是必要的。程度在车尔尼599以上可免修第一阶段内容, 在车尔尼849以上可免修第二阶段内容。这样对教师来讲方便教学, 对学生来讲, 可节省时间来学习其他内容。第四级从原则上讲不能免修, 因为学生即使在进校前已有相当于车尔尼740甚至更高的程度, 但对歌曲的即兴伴奏却不一定很熟练, 没有哪一本通用的钢琴教材是以歌曲伴奏为基本内容的。所以前三级可以免修, 第四级则需必修。

4、在公共钢琴教学中将集体课与个别课结合起来

钢琴教育家应诗真教授在她的《钢琴教学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活:“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在实际教学中, 也绝不只限于几种教学法,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为更快更好地培养我国的钢琴人才, 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认真钻研, 将各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灵活运用, 并创造出自己别具一格的教育方法。”有些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不可避免地要给予个别指导, 否则这些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最终掉队。所以, 在开展集体课教学时要将集体课与个别课结合起来, 根据学生学琴需要灵活掌握。具体讲, 首先, 授课教师应定期开展学生水平测试, 对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掌握和控制教学进度;其次, 授课教师应按学生学习成绩等情况从总体上加以分类, 在控制教学进度, 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要求的基础上, 按照“抓中间带两头”的办法, 在集体课上重点对部分“尖子生”和部分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加以侧重指导。

四、实施音乐素质教育, 营造普通高校钢琴艺术教育的浓厚氛围

从公共钢琴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来看, 一方面, 公共钢琴教育作为一种音乐素质教育, 它不仅需要有课堂教学作依托, 还需要有必要的文化和艺术氛围, 使广大大学生通过耳闻目染和潜移默化, 在与钢琴艺术的广泛接触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另一方面, 公共钢琴教育作为高校的一种辅助性教育, 它也需要采取必要的形式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当中。只有自身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钢琴教育在高校校园的生命力才会从根本上增强, 才能得到学校与学生的广泛支持和参与。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 校园教育作为一种旨在使受教育者增长知识和提高素质的行为, 它不仅仅存在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教与学过程中, 它蕴含于以教和学为中心环节的各项校园活动中。因此, 我们更需要在今后的公共钢琴教学实践中注重营造浓厚的钢琴艺术教育氛围, 这对于高校公共钢琴教育巩固教学成果, 提升教学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营造浓厚的钢琴艺术教育氛围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广泛开展大学生钢琴艺术美听美奏活动,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学习和接触钢琴艺术的良好氛围。美听, 即在课堂教学中将优美动听、富有艺术品味的高雅钢琴曲目介绍给学生, 并动员这些学生将这些音乐带给同班级、同宿舍的其他同学, 使他们受熏陶, 同时要创造和抓住一切时机, 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多媒体教学等途径向大学生介绍各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钢琴曲和相关音乐知识, 在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对钢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美奏, 即在为学生积极创造学、练钢琴条件的同时, 动员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条件进行练习和演奏, 不仅使学习钢琴的同学得到钢琴艺术美的感染, 还要把他们所学到的美妙乐曲通过自己的演奏带给其他同学, 以实际行动来带动其他同学学习钢琴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其艺术创造力和想像力, 借助学到的钢琴知识大胆进行音乐创造, 将大学生的艺术潜能激发出来, 在提高他们自身学习兴趣的同时, 挖掘他们的创作冲动,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从而也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 还应注重发挥各级各类政府艺术教育和管理组织、高校自发艺术交流团体及高校学生艺术团体的作用, 加强高校间的艺术交流与协作,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普通高校举办包括钢琴艺术在内的各种艺术赛事或艺术往来活动, 不断增强钢琴艺术在高校的组织基础;合理运用高校的宣传媒体, 对钢琴艺术教育的相关成果以及公共钢琴教育对大学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进行广泛宣传, 使大学生关注钢琴艺术, 关注自身素质发展状况, 从而在理性判断自身素质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公共钢琴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年, 第5页。

公共钢琴教学 篇2

摘要:本文阐述了钢琴文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着重论述钢琴文献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去,这是目前高校钢琴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于培养21世纪的钢琴文化人才意义深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以一代名师周广仁先生为代表的钢琴表演与教育家们学成之后积极投身于钢琴教育事业,他们默默付出,悉心培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钢琴人才,在世界的钢琴舞台上不断散发光彩。在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一段时间以来较注重钢琴课程的技术技能训练。近十年来,随着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进,逐渐增设了《钢琴教学法》《中外钢琴作品赏析》《钢琴艺术史》等与钢琴相关的提升学生钢琴音乐文化素养的拓展性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得我们的钢琴教师不得不去思考和开始研究钢琴文献这一领域,由于它涵盖了所有关于钢琴作品本体以及表演、美学、版本等诸多问题,并且对钢琴单人课教学和拓展性钢琴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依据性意义。

一、钢琴文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文献”一词的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钢琴文献作为一门学科还未真正进入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由于我国钢琴的普及和发展相较于欧美国家时间较短,还未真正认识到钢琴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培养出来的学生钢琴音乐知识欠缺,整体音乐素养堪忧,自主学习实践,积极主动查阅学科文献资料的能力严重不足,而对于钢琴文献的研究不仅是钢琴教师的责任所在。教师在搜集、整理、分类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整合,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在课堂讲授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钢琴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大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学科研究意识,课后查阅相关学科文献资料也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学期只练习几首作品应付考试,对于钢琴艺术发展的整体脉络没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对不同时代、风格、作曲家的作品一概不知。这并不符合我们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钢琴教师带领学生建立起钢琴文献的研究意识,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钢琴艺术文化视野和眼界,活跃他们的艺术思维,提升整体的音乐文化素养,并且在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勇于探索和大胆尝试的精神和信念。

二、钢琴文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钢琴文献的搜集、整理、分类及选择是一项庞大而有意义的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获得文字、音频、视频等文献资料的渠道多元而且快捷。除了传统纸质的乐谱以及于钢琴作品、作曲家、演奏家有关的访谈传记和资料分析,还可利用磁带、唱片、CD、LD、DVD、VCD、MD、MP3等音频与视频多种技术手段,更加真实的感受和聆听演奏家们精彩绝伦的现场表演,清晰看到弹奏时手的不同表现姿态和微妙的手指动作,完全能够感同身受,享受其中。把搜集到的钢琴文献资料需要按照不同时代、风格、作曲家、演奏家做一分类和整理,以便于教师在讲到某一作品时能够提前备课,把与这首作品的相关的文献资料串联起来讲解,就是一堂丰富而生动的融文字、音频、视频具有全方位知识性的钢琴教学展示。另外,钢琴研究者还需要在浩瀚繁杂的钢琴作品当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和充分表现作曲家创作特点和意图的经典作品,作为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视听赏析曲目。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和研究者弹奏和积累大量的钢琴文献资料,有着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于各类乐谱和作品的识别有着客观而独到的见解。

(二)对于乐谱版本的正确应用

西方钢琴艺术发展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从最早以手写记谱的方式发展到现在各种不同版本的印刷出版,无论是作曲家本人的潦草手稿还是演奏家依赖个人喜好和当时的演奏方法及记谱规则修改原谱。应该说,乐谱版本的使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是否符合时代风格特征,是否尊重作曲家本人的创作意图,是否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因此,乐谱研究者应该尽量找到作曲家最原始的乐谱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随着钢琴这一乐器的演变和发展,不仅仅推动着钢琴演奏技术的快速前进,也赋予了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而原始乐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演奏者和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例如,巴洛克时期的乐谱版本有关于装饰音、触键、句法、速度、表情术语、踏板等在不同版本之间有着不同的标记和弹法,也因此而备受争议。笔者认为,选择版本应遵循符合作品所处的时代风格特征,能够体现出作曲家的精神追求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获取乐谱背后深奥的思想内涵。在面对教学使用的版本尽量选用作者的原版乐谱,至于后人对作品的一些修订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这就要求研究者仔细比较研究,找到其中的不同,发掘其中的美,深入探寻作品的正确表达。

(三)与钢琴相关的文献资料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是相通的,根据这一论断,在钢琴教学中与钢琴相关的一切艺术形式与门类都应成为钢琴拓展课程和单人课教学的一部分,尤其到了大学阶段,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走向成熟,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情感情绪日益丰富,具有一定的.辨别和批判性,而且具有相对主义的爱情观,对自身审美情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学习钢琴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练习技巧,而是为他们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开阔艺术视野,提升艺术素质和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眼光和艺术鉴赏力。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渗透与钢琴作品相关的如摄影、绘画、舞蹈、文学、电影等经典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熏陶和感受。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一定有共性,学生可以从多种艺术形式中捕捉到艺术的精髓和风格特征。例如,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达到的同样效果,他从诗歌和绘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表现的都不是真是的,活生生的事物,而是一种感觉,一种瞬间的印象,一种意境的美,并且带有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在讲到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时,还可以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对比中国国画和书法当中的意境美,中西融汇,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探索的求知欲,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获取理解和演奏的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的钢琴教师注重平时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积累,注意整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到钢琴教学中,大量浏览和投入演奏实践,使自身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在讲课过程中才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也让自己充满热情和自信,力求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与音像视听资料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钢琴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钢琴相关的音像视听资料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尤其在《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中外钢琴作品赏析》等钢琴拓展课程当中应用,会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全方位直观的感受和聆听,教师需要提前整合资料,在讲授某一首作品时,可以把相关的背景知识,演奏影像呈现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同一作品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诠释,逐渐形成正确的弹奏理念,把握准确的风格特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通过大量浏览和视听,结合教师的讲解以及深入引导,学生能够欣赏到更多经典的作品,系统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乐器发展以及演奏方法的演变过程,从世界著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中获取能量和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日益发展,钢琴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应用必将推进钢琴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作为钢琴教师的我们除了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以外,应树立学科研究意识,真正投入到钢琴文献的学科研究中,并逐步深入到钢琴教学的课程中去。真正的钢琴学科研究还是要从高校做起,因为高校有最优越的学术环境,最前沿的研究理念和最优秀的师资配备,相信我国钢琴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效刚.钢琴文献学浅议[J].钢琴艺术,,(02).

[2]叶茵.小仪开设钢琴文献课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08).

[3]张薇.浅谈钢琴音乐文献版本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04).76

公共钢琴教学 篇3

一、《钢琴音乐文化赏析》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钢琴赏析》这门课程, 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一种具有良好艺术趣味的艺术感, 以便使他们敏感地感知和欣赏艺术作品;换句话说, 也就是通过艺术作品所能提供的富有价值的体验, 将年轻人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教养的通才。

(一) 经典作品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审美满足体验

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是第一流的艺术创作, 能给予听众完美的艺术享受。就存在方式而言, 它们都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体。

(二) 有助于充分地拓展感知力

欣赏钢琴音乐能训练听觉。在欣赏钢琴音乐的过程中, 人们必须具备感受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能力以及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变化的能力;还必须具备从整体上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否则美好的音乐只不过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音响而已。培养和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根本办法就是在音乐艺术领域里不断地实践、体验和鉴赏美感。

欣赏钢琴音乐能培养审美情感。情感, 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不仅进行人事, 并且对它产生一定的态度和体验, 这种对于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就是情感。德国小提琴家倍姆曾说过:“音乐是表现感情的。每一情感、每一心情状态本身就有自己的特殊音调和节奏”。

欣赏钢琴音乐能培养注意力和记忆力。在欣赏过程中缺乏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转瞬即逝的音乐就不会给听者留下鲜明的印象。音乐记忆力在欣赏音乐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例如, 人们要欣赏一首贝多芬的钢琴变奏曲, 就必须记住乐曲的主题, 并在乐曲的变奏段落中不断识别出, 改头换面经过装饰变化的主题, 这样才能领悟变奏曲的精妙。

欣赏钢琴音乐能培养联想与想象力。欣赏音乐时, 听者通过感受音乐的语言、体验音乐的情感, 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定的联想与想象。由描绘性音乐或情节音乐而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的想象称作音乐的联想。例如, 我们在倾听作曲家舒曼所创作的钢琴套曲《儿童情景》时, 就不由得会被作曲家儿时的回忆感染, 引发听者对自己童年的记忆, 最终达到共鸣。由感知而非描绘性或非情节性音乐并体验其情感而引起的自由想象称作音乐的想象。例如, 巴洛克代表作曲家巴赫的钢琴作品多数没有标题, 也没有具体描绘的对象, 听者可以在欣赏音乐体会情感的同时, 展开自由的想象。

(三) 有助于培养艺术历史感和人文洞识

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记录。不同时代, 不同历史时期, 音乐作品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欣赏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 必须了解古典主义的美学强调秩序、客观性和比例和谐;必须了解18世纪后期, 随着法国革命在欧洲的爆发, 社会的权利逐渐从贵族阶级转手至中产阶级, 古典主义是新旧时代交替的产物。了解古典主义音乐诞生的土壤, 能更好地欣赏古典音乐, 并产生个人的人文见识。

(四) 有助于扩展人际交往能力

音乐不仅是欣赏的对象, 而且也可以作为人际交往的桥梁。人们在共同欣赏音乐的同时, 可以交流彼此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相互启发。

二、《钢琴赏析》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

(一) 《钢琴赏析》的教学任务

1.培养对钢琴音乐的兴趣、爱好, 养成欣赏钢琴音乐的习惯。

2.发展学生对钢琴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学分为2个阶段:首先, 选取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让学生反复聆听, 以获得感官层面和情感层面的直观感受。其二, 介绍作曲者、创作意图、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曲子的节拍、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声配置等理性层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获取更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3.提高钢琴音乐的审美能力。选取中外优秀的钢琴作品, 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 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 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4.开阔钢琴音乐视野, 增长钢琴音乐知识。了解钢琴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 懂得不同历史时期钢琴音乐文化的风格特征, 初步了解中外著名的音乐家与部分钢琴演奏家。

(二) 《钢琴赏析》的教学内容

《钢琴赏析》的教学内容总体上, 遵循钢琴音乐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 讲述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的西方钢琴音乐经典, 还包含中国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三、《钢琴赏析》的教学方法

(一) 《钢琴赏析》的一般过程

钢琴音乐欣赏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介绍历史背景与作曲家;第二阶段, 反复聆听代表作品, 引导学生深入地体验音乐的情感, 认识作品的音乐形象;第三阶段, 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织体、曲式结构、速度、力度等进行深入地讨论, 加深理性层面的认识, 强化审美感受。

(二) 《钢琴赏析》教学的载体

1.钢琴大师录制的CD大都是演奏的艺术精品,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们可以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美的享受之中, 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的美。

2.观看钢琴大师的音乐会录像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音乐会录像将音乐、画面、甚至音乐所涉及的情绪与氛围完美地展示给观者, 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联想与共鸣。

3.教师与学生的演奏。演奏是学生最感亲切, 最直观的欣赏教学。教师熟练、充满情感和艺术魅力的演奏,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欣赏热情。学生亲身投入到钢琴演奏的实践中,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钢琴音乐文化的魅力。

(三) 《钢琴赏析》教学的一般方法

1.培养学生倾听音乐。

引导学生从听觉的体验中, 体会钢琴音乐作品的情感与音乐形象;有意识的分辨作品的特点, 从多种角度包括:旋律、节奏、织体、曲式结构、速度、力度等。

2.运用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在欣赏音乐时, 如何帮助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在一起, 是促使他们产生联想与想象的关键。因此,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图片、视频等, 都能帮助学生展开想象。钢琴音乐欣赏的联想与想象有三种方式: (1) 由描绘性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如法国作曲家拉莫所创作的《母鸡》一曲, 描写母鸡生蛋时咯咯的鸣叫声, 富有生活情趣。 (2) 由情节性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如:舒曼的《蝴蝶》, 该作品是作曲家根据德国作家让·宝儿的小说《少不更事的年岁》所写, 讲述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在假面舞会上的遭遇。⑶由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象。如欣赏肖邦的《革命练习曲》会使我们联想到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四、《钢琴赏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钢琴赏析》要多采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课堂上, 不能总是教师在一言堂, 学生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演唱钢琴作品的主题, 加深印象;课堂也可以加入小组讨论的环节, 学生们分组讨论对作品的见解, 相互交流;课堂还可以展开主题教学, 让学生在课下准备材料, 在课上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一些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 增强学生对钢琴音乐的兴趣;有演奏基础的同学还可以上讲台演奏自己喜欢的钢琴作品, 并将之介绍给大家等等。

(二) 《钢琴赏析》要注重本国钢琴音乐和钢琴家的介绍

钢琴文化虽然发源于西方, 但在我国也发展了近百年。自1934年, 第一首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曲《牧童短笛》诞生后, 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不断问世, 如《浏阳河》《夕阳箫鼓》《东山魁夷画意》《黄河协奏曲》等。优秀的钢琴家也不断涌现, 如老一辈钢琴家殷承宗、顾圣婴、傅聪等, 年轻一辈的钢琴家李云迪、朗朗、王羽佳等。欣赏本民族的钢琴音乐文化, 有益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激发学生欣赏钢琴音乐文化的兴趣。

(三) 《钢琴赏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视听资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大量方便的资讯变得唾手可得, 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 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 人人能够创造知识, 人人能够共享知识, 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因此,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视听资料, 欣赏更多优秀的钢琴音乐资源, 让自己的欣赏体验更加的丰富。

(四) 《钢琴赏析》课程的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

《钢琴赏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 教师必须对艺术史、艺术哲学、音乐、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都要有所涉猎。教师积累了广博且充实的人文知识, 才能在《钢琴赏析》的课堂上旁征博引, 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钢琴音乐文化。

(五) 《钢琴赏析》课程的教材建设仍需不断努力。

《钢琴赏析》课程作为一门近些年才在高校兴起的课程, 其教材建设有明显的不足。现今比较常用的教材有:《钢琴欣赏18讲》 (康宁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钢琴音乐欣赏》 (刘悦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很显然, 针对普通高校所撰写的钢琴欣赏教材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数量还是写作质量都有待提高。

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民族钢琴作品是国家钢琴艺术生命之根。我们不仅希望加强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希望把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推向世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目前中国的钢琴教育依然以西方钢琴教学体系为主。西方钢琴艺术与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仍起着主导作用,这与我们所期望的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体系要求不相适应。一位作曲家说:现在那么多中国钢琴曲还未被好好演奏和推广,何必再创作新作品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与现在存在的消极对待教学、演奏与推广中华民族钢琴曲的倾向有一定的关系,只有改变这种倾向,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大道才会畅通。

现代音乐教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而且也是音乐文化的传承人。在钢琴音乐教学中,中国钢琴作品理所应当有其相应的位置。中国的钢琴音乐,从民族性的音韵提炼,到钢琴的音响的发挥,要大量创作出中国人所接受所欢迎的好作品来,形成中国自己的钢琴学派。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环境越来越好,中国的钢琴教育者要以继承和发扬中国钢琴音乐为己任,秉承教学相长、踏实苦干的精神。经过努力,使中国钢琴音乐演奏和教学乃至整个钢琴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一、培养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意识

我们不应拒绝任何先进的文化,但在吸收西方钢琴音乐的精华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们自己民族的特点,做到洋为中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影响着整个世界。反过来,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作为钢琴音乐,起源于欧洲,那里有积淀深厚的钢琴音乐底蕴,当然被视为是正宗。我们没有理由闭门造车,相反要以谦逊的态度认真研究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钢琴热象雨后春笋迅猛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创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钢琴创作作品也多了起来。然而,所谓正宗的,绝大部分都是国外作品,就连专业院校的课本中国作品也很少,这是我们的现状。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呼吁民族钢琴音乐的觉醒。我们完全可以把一系列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列入教育课程中,加强学生民族音乐意识的培养。

二、中国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借鉴西洋钢琴教学体系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把中国钢琴作品纳入教学课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中国作品,更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整体文化意识。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有助于学生继承我国优秀音乐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各高师院校要定期举办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和比赛,举办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专场音乐会,更要鼓励教师个人举办中国作品独奏会,展现和推广中国钢琴曲,弘扬中国钢琴音乐成果。钢琴音乐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需要用心钻研这个课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高师音乐教师是中国作品的传授者,应注意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加强对多元化的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特征及作品要领的分析,中国钢琴音乐文化需要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得以继承和巩固。

三、多元化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空前活跃,在题材的开拓和技法的创新诸方面,思路越来越宽。很多作曲家一直坚持在中国调式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民族和声的革新与试验;上世纪80年代后,更多的作曲家则立足于新风格的大胆探索,追求新的音响结构:还有一些作曲家选择性地使用各种无调性变体手法或者直接运用12音技法写作,或者变化使用12音技法;更有一些人则自己独创技法体系,使理性的思考与创作实践同步进行,产生了不少风格狂放不羁的钢琴音乐作品。音乐艺术哲学观和钢琴曲风格开始摆脱了单一模式而进入了多元化的年代,一批批颇具新意的钢琴作品问世。可以说基本反映出中国钢琴作曲家的创作趋势不同于以前任何时期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创作现状。

中国钢琴的作曲界,在打破了民歌加和声的创作思维框框之后,又越过了热衷写作单纯改编曲阶段,开始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钢琴音乐发展历程。使作品在现代音响的基础上不仅体现出浓厚的民族韵味,还显示出表达多样民族韵味的优越性。但在总体上,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对于时代性和民族性相融合的一种追求,体现出技术性与标题性相结合的一种创作立意,体现出朝着音乐创作的可听、可用性方面贴近的趋向。从此,中国钢琴音乐的新作品,已开始了量与质的升华。

公共钢琴教学 篇5

随看改革开放的深入,入世进程的推进,国企的改革发展亦在与时俱进,从最初的政企分离,国资企业的集体涅槃与转型,到后来的“苦练内功”,再到“国际竞争力”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企走入市场竞争,走向世界舞台,走出一道道辉煌的发展轨迹。

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品牌的的竞争,而国资企业的品牌建设道路可谓优劣势并重:他们多数历史积淀深厚,拥有久经历练的名优老字号产品,规模大、信誉好、责任高,当中还不乏航母级别的行业排头兵;但相较灵活多变的民企而言,营销观念通常较为传统,公共传播意识模糊,许多企业的品牌建设仍停留在吃老本或不为人知的阶段。在市场经济的风浪浮沉中,一些走在市场化前列的国企也开始意识到加强品牌印象、狠抓公共传播的紧迫性。珠江钢琴便是其中的典型范例。

方针:高举民族大旗,完成品牌背书

珠江钢琴拥有众多醒目的标签,“全球最大的的钢琴制造商”、“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乐器龙头企业”、“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民族乐器品牌”、“中国乐器行业第一股”等等。历经50年发展,截至2011年珠江钢琴累计生产钢琴145万架,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2%,可说是世界钢琴市场的业化生产标杆。

目前世界钢琴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中中国所占比例最大。随着西方家庭钢琴拥有率渐趋饱和,全球钢琴产销的重心目前已逐渐向新兴国家倾斜。我国钢琴产量近十年一直在稳步上升,全国约有100余家钢琴企业,年总产量近40万架,约占世界钢琴总产量的70.75%(2008年统计)。但在蓬勃的发展中,我国钢琴业仍面临着一定的发展难题:产值较低,年产值仅为45亿元;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张力难以支撑。在国际市场上,日欧品牌长期主导了钢琴业的话语权,中国民族品牌集体失语,亟待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2012年5月30日,珠江钢琴作为“钢琴第一股”在中小板正式上市亮相,成为中国乐器行业的第一个上市公司。随着上市进程的推进,更多的品牌曝光需求也随之而来。郎琴传播从市场角度切入,深入分析国际钢琴行业的发展现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珠江钢琴,身负中国产业的民族脊梁之魂,行走于通往国际舞台的顶尖品牌之路,其多年成长与荣誉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帮助,同时它亦有身为“国家队”选手为国争光的责任与自信。将这种强大的实力支撑转化为消费者的衷心认同,珠江钢琴以“中国力量”身份达成品牌背书、成就形象提升的诉求路线可谓是呼之欲出。

郎琴传播为珠江钢琴的公共传播设定十五字的指导思想:扬政府之光,建行业之名,树企业之威。在国家层面,国际市场的品牌竞争演绎为中国与其他强手的较量,为国家的荣誉增光添彩,都将赢得消费者的一片喝彩;在行业层面,珠江钢琴以钢琴业的扛旗手挺身前行,为中国钢琴接轨国际化留下座座丰碑,将使这一优秀企业从国内百所钢琴制造厂更好地脱颖而出;在企业层面,成就的展示亦将自然达成强化地位、带动形象提升的需求。

概念:打造智造标杆,达成品牌转化

在指导方针确定后,仍需要一个独特的品牌主张去承载珠江钢琴的“民族产业扛旗手”身份。从产业视角看,钢琴产销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珠江钢琴的业绩与现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政策和努力密不可分;从国际化视角看,珠江钢琴的品牌成长之路,需要打出能与国际顶尖品牌叫板的高端产品,以突破日欧品牌的话语壁垒;从国家视角看,国家文化输出下的珠江钢琴是象征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承载着中国人美好价值理念的文化符号的创制及传播。国产出品的大语境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那么在添加文化属性后,珠江钢琴带来的能否是比“中国制造”更进一步的“中国智造”(Creation from China)?为此,珠江钢琴启动“中国智造,中国声音”的品牌之旅,通过恺撒堡KA系列发布、恺撒堡会员俱乐部启动及小钢琴家培养计划、钢琴全球订货会告捷等核心事件,将“中国智造”的战略诉求演绎得淋漓尽致。

事件:强调话语输出,深化品牌认同

围绕“中国智造”的核心战略,珠江钢琴在2012年打造的几大事件高潮迭起,将品牌认同逐步深化:

智造目标:恺撒堡KA系列发布,“文化软实力”代言人成功亮相。在高端旗舰产品的塑造中,珠江钢琴最终选定了以恺撒堡艺术家(KA)系列作为突破口。该系列由珠江钢琴邀请德国钢琴制造大师托马领衔打造,运用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整体性能达到国际(欧洲)高档钢琴的水平。郎琴传播将此次新品发布定义为“中国声音的第一响”:文化领域向来是西方话语权垄断的重头战场。当珠江钢琴携具有国际顶级钢琴水准的恺撒堡KA系列登台亮相时,民族产业向世界发出大胆吆喝,珠江钢琴不仅改写了“中国无高端”的钢琴制造史,更让“世界琴中国造”深入人心!发布会于2012年7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钢琴名宿刘诗昆、鲍蕙荞、周勤龄、盛原、邹翔、鞠小夫等为恺撒堡KA现场签名认证并热情弹奏,刘诗昆发出感慨:“中国也有了国际高端钢琴,是恺撒堡KA实现了我多年的梦想!”时值伦敦奥运开幕前夕,这一“琴键上的奥运战”借助《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羊城晚报》、《文汇报》以及德新社、美通社等权威媒体传播发酵,成为轰动环球的一次口碑事件,大大提升了珠江钢琴的品牌美誉。

智造路径:双轮并行的营销实践,成就音乐文化的传道之旅。恺撒堡KA系列扬名环球的初战告捷,让珠江钢琴对增量市场和留白市场的开发信心更足。珠江钢琴的第二步选择了以恺撒堡会员俱乐部的发起为标志,通过建设终生服务理念,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终生认同。如此一来既可继续深化贯彻“两个轮子两手抓”(指艺术家、表演家、钢琴老师等高端精英以及老人、幼儿、希望接受二次启蒙的白领群体等普及人群同步营销)的营销理念,也为恺撒堡的品质服务继续提供话题。同时,珠江钢琴启动“小钢琴家培养计划”与俱乐部联系在一起,形成点面结合。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增加钢琴使用人口”“从制造力、质造力到智造力”“改写中国的山寨形象”等话题点继续刺激媒体,形成第二波传播风潮。

智造动力:从最大到最强,以市场成绩印证世界高端地位。2013年初的珠江钢琴全球订货会是珠江钢琴又一次把握了传播契机的出色事件运作。岁末年初,产业景气程度无可避免成为一个潜在话题,珠江钢琴的全球订货量向来高企,不将订货会平淡处理,而是作为一次文化贸易的年度风向标高调亮相,成为珠江钢琴的又一次亮丽展现。作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进化,郎琴传播为珠江钢琴全球订货会定下了“钢琴业界广交会,文化顺差第一单”的传播方略,强调以市场实绩印证中国琴的实力,令珠江钢琴订货会未开先红,最终“意向签约13.2万架钢琴”“斩获20%全球订单”的世界销量冠军成为《广州日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证券报》等各大媒体财经版面的重头新闻。

公共钢琴教学 篇6

肖邦是浪漫时期的著名钢琴音乐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 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肖邦钢琴音乐的欣赏一直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 特选择肖邦钢琴作品的赏析为例, 来研究如何将肖邦的钢琴音乐与他作品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内涵巧妙结合, 使学生对肖邦的钢琴音乐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一、介绍肖邦生平, 结合波兰历史文化, 注重突出肖邦的民族情怀

对肖邦作品的欣赏, 需要着重强调的就是肖邦对自己民族音乐的热爱以及他那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对肖邦生平的介绍中, 应从肖邦的故乡开始讲起,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肖邦出生地的相关图片, 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肖邦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出生并成长的, 肖邦如此热爱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

肖邦生于波兰华沙近郊的一个小村庄热拉佐瓦·沃拉。在孩童时代就显露出音乐才能并得到良好的培养, 6岁开始学习钢琴, 7岁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肖邦出生的房子现在已经改为“肖邦纪念馆”, 在屋内的墙上还陈列着肖邦儿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作品的谱例;肖邦当年的练琴室现在被作为肖邦作品的演奏会现场, 每年都有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们来此地演奏肖邦的音乐从而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经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以及肖邦故居图片的展示, 使学生们了解了肖邦出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在离开波兰前肖邦童年及少年时期都有怎样的经历。肖邦多才多艺, 勤学苦练, 在很小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他的成长经历会给年轻的学生们起到很大的榜样作用。

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结合创作背景、艺术特点进行讲解、赏析

肖邦生活的年代是波兰灾难深重的时期, 也是波兰人民民族觉醒的时代。随着民族意识在波兰文学艺术领域里的日益增加, 爱国精神和民族解放运动成了创作的主题。肖邦少年时期不仅受到周围市民阶层广泛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影响, 同时接受了20年代波兰文艺领域中正在蓬勃发展的浪漫主义思潮的感染。而波兰的浪漫主义思潮, 是与民族主义紧密相联系的, 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的特征。

肖邦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华沙时期和巴黎时期两个阶段, 即华沙时期以及在巴黎定居的近20年时间。在离开祖国以及以后在巴黎定居的近20年中, 随着流亡生活的磨练、艺术视野的扩展及思想上的成熟, 肖邦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带上了民族危难的感情烙印。人们从他的音乐中听到了更多的痛苦、郁闷、孤寂、愤怒以及抗争的激情, 从中感悟到一个民族的不可屈服的意志和信念。因此, 在选择作品时侧重于选择肖邦在巴黎时期所创作的最能体现他心系民族危难, 充满民族意志和信念的作品, 使学生得到肖邦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以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赏析为例:

肖邦对波兰舞曲的创作几乎持续了一生, 从7岁创作第一首波兰舞曲直到他去世前三年, 肖邦一直没有停止对波兰舞曲的创作。他的波兰舞曲是一首首歌颂祖国的钢琴诗, 特别是他后来的一些波兰舞曲中, 人们从中能听到祖国的深重灾难, 人民的痛苦挣扎以及一种永恒的希望在肖邦胸中荡起的澎湃激情。这些音乐同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联, 从最大意义上充分表达了肖邦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热情。第六首“英雄”波兰舞曲 (降A大调, Op.53) 就是他在后期具有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波兰舞曲。

“英雄”波兰舞曲是肖邦的波兰舞曲中最为宏伟的一首。全曲充满战斗性、史诗性。在暴风骤雨式的引子以后, 出现了主段, 它的旋律动机具有斩钉截铁般的节奏, 体现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首波兰舞曲约作于19世纪40年代末, 1842年修订, 1843年12月正式发表。作品表达了流落异国多年的肖邦对蒙受苦难的祖国的悲恸心情和渴望祖国胜利光复的信念。

一部关于肖邦的影片《一曲难忘》就是以这首“英雄”波兰舞曲为主线, 展开对肖邦生平的讲述, 颂扬了肖邦与自己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欣赏这首作品时可以利用影片作为欣赏资料, 从而使学生对欣赏内容更加感兴趣, 也更加深了对这部作品的了解。

对于肖邦钢琴作品赏析与相关文化结合的研究还只是初浅的产生了一个认识和想法, 还需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以期达到从文化的角度更深层次的解读肖邦、欣赏肖邦的目的, 使课堂教学取得更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崔东伟:《论肖邦的民族情怀》。

[2]郑培:《试论肖邦音乐创作的民族根源》。

[3]李丽娜:《肖邦音乐创作中悲情因素初探》。

[4]范莹:《“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浅谈肖邦音乐的民族内容》。

[5]田可文等编著:《西方音乐史》,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年。

[6]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双钢琴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在钢琴教学中采用双钢琴教学法的好处

重点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奥尔夫音乐体系中比较看重的, 这跟我们钢琴音乐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音乐素质是由钢琴音乐的听辨力、节奏感、相互间的合作能力等组成。这些音乐素质在双钢琴教学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过有人说, 双钢琴教学只是对高级阶段的、以钢琴为主科的学生有用, 这种说法对剩下大多数的初、中级水平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这样会给他们造成很多的不便。现在很多学生的钢琴教学由于时间或者金钱的不足, 导致弹奏的水平越来越低, 甚至有些时候因为要应付考试, 才临时非系统地学习几个月。因此很多学生对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和基本的音乐概念都还没掌握, 这无疑会降低我国钢琴表演的水平。对学习音乐的学生, 教师要求他们首要掌握的不是弹奏的技能, 而是通过课堂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素质, 这才是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在如何提高钢琴教育的效率和质量问题下, 双钢琴教学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双钢琴教学法在钢琴教学的优势分析

我们普遍认为学生的钢琴水平无论是处于初级还是中级都需要教师的示范, 学生掌握的钢琴音乐的知识越少, 在音乐的审美标准方面和音乐表达方面就会存在越大的缺陷, 这样需要教师的示范也就越多。双钢琴教学在示范中有两个优点: (1) 教师可以在示范中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例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全体一起弹奏, 分一部分弹奏或者分手合作这些方式, 而这些方式是不同于传统的钢琴教学。 (2) 由于学钢琴的学生是由不同专业一起组成的, 所以有些非钢琴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时间就比较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通常采用双钢琴教学,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领会教学内容。

(一) 分手拆解

初学钢琴者在弹奏钢琴的时候往往还不熟悉怎样去控制自己左右手的力量和弹出来的音色, 通常都会弹得比较强或比较弱, 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应该要多注意。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分手弹, 先从一只手开始练, 直到两只手都熟练为止。不过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学生在单手练习的时候可以达到标准, 而双手合在一起弹时, 整体听上去就会缺乏乐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单手时用自己的一只手配合学生共同完成这首曲。这样, 学生就会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找到乐感和弹奏的感觉, 然后慢慢地达到弹奏的标准。现在还有很多单琴教育也采用这个方法, 不过效果却没双琴那么好, 因为单琴通常会因为键盘的排列而给学生带来诸多的不便, 双琴却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个麻烦。

(二) 分声部拆解

在钢琴教育过程中, 教师比较喜欢分声部拆解教导学生, 因为复调跟多声部的作品都是比较难的部分, 很多弹奏者在这方面都显得比较吃力, 更不用说给那些初学者所造成的困难。一般的学生对高声部和低声部都比较熟悉, 却容易忽略中声部,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对声部的分拆了。学生可以区分出自己在声部力的强弱后, 教师根据学生不擅长的部分可以不断地强化, 在强化的同时学生可以温故而知新, 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音响概念, 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双钢琴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方面起到的作用

双钢琴的演奏跟独奏的区别就是需要两个人来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在钢琴专业课引入双钢琴的作品, 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1.在弹奏的时候不仅要听自己的音效, 还要配合合作者的音调, 随时调整需要的音效。2.在双琴弹奏中, 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把个性统一起来。合作能力不仅在音乐中需要, 而且在社会中也是比较注重的。3.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在双钢琴演奏类型中, 人们可以通过对节奏的不断分割和组合, 来提高乐感。对于那些钢琴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听辨力和合作力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他们以后在钢琴音乐的道路上所必要的能力。

在国外的双钢琴教育中十分注重学生的配合和协作能力, 甚至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因为一个好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要具备独奏能力, 还要具备重奏能力。不过在我国现阶段的钢琴教育中, 独奏还是占主导地位。在钢琴音乐中不管是独奏还是合奏都同样重要, 所以在钢琴教育中, 我们在注重独奏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合奏的发展, 我们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全方位的学生。

所以, 双钢琴教育不管是在教育方法方面还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钢琴教育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合作和协调的能力, 还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和创造能力, 因为这也是音乐和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摘要:本文尝试从在钢琴教学中注入双钢琴教学的目的, 双钢琴教学的优势以及双钢琴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作用这三方面入手, 探索和分析双钢琴教学在钢琴教学中起的作用。

关键词:双钢琴教学,钢琴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管芳芳.双钢琴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9) .

公共钢琴教学 篇8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发学习存在局限, 在钢琴音乐活动“手指的灵活”的过程中, 每个孩子练习的重点各有不同, 比如说:音阶、跳音、顿音等等。他们不但在自己的练习中获得一些感受, 又在其他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练习方法, 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从而有效提高练习效果。在这种过程中, 作为老师要多给孩子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条件及情景, 多让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观摩、相互学习。这样孩子们才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想象, 结合实际技巧, 音乐造诣得到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很强, 通过老师的演奏, 并且借助录音磁带让幼儿听一些优美的琴声或动听的旋律, 那么就会有大部分的幼儿跟着这些旋律来哼唱, 或者在他们的头脑中想象出一些画面和情景。任何一种学习, 在开始之初, 甚至整个学习过程中, 兴趣的培养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了兴趣, 学习才会产生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 整个学习过程中才会轻松自在, 自觉自愿。作为教师, 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引导、教授。在学习钢琴之初, 幼儿就对钢琴缺乏兴趣, 那么就会对以后的教学产生阻碍,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那么老师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们对钢琴产生兴趣。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认识到, 幼儿对钢琴的认识并不完整, 也许只是听到某同学或某老师弹奏了一首曲子觉得好听, 自己就想学习钢琴了, 更认为只要老师上了一次课自己就会弹奏了, 其实不然。他们不知道学习钢琴就像和学习数数一样要循序渐进, 只要学习钢琴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 他们就会乐于去学。相反, 若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多次弹不好的曲子或其他困难, 学生也许就会慢慢对钢琴失去了耐心和信心。对幼儿兴趣的培养大多数是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在钢琴教学上, 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深入音乐世界, 感受其中的愉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尤其在选用教材上要特别注意, 教材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符合其学习特征。幼儿教育强调快乐学习、游戏化教学, 钢琴的教材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在教学中, 我发现孩子们很渴望弹奏一些他们熟悉会唱的歌曲, 经常在上课之余单手弹奏一些儿歌片段, 那么我们就要选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材来学习, 孩子们才会喜欢。例如《小汤》教材, 里面的旋律简单生动, 插图与乐谱相结合, 很容易让幼儿理解, 并产生兴趣。或者选用《弹儿歌学钢琴》这本教材, 教师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多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来启发他们, 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关于手型的问题让他们先左手握一个拳头, 然后用右手轻轻放在左手上, 这时候左手拿开, 右手的手型保持不动, 这就是钢琴的弹奏手型, 这时要注意的是右手就像握住了一个鸡蛋, 让右手的手心空起来, 手指的塌陷也可以用比喻来形容, 如像苍蝇脚等。还有很多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比喻, 如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还可以形容成“气球”和“蝌蚪”等。

在大多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 让孩子产生兴趣不难, 难的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如既往地产生学习兴趣, 幼儿的心理没有发育成熟, 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 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时时要求表现自己、突出自己。所以, 当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弱时, 就让他们停下来观摩一下其他的孩子演奏, 适当地加以表扬或鼓励, 让他们产生竞争的心理, 这样便又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大部分幼儿而言, 表扬和鼓励是可以促进他们学习、增强学习兴趣的好办法。老师在上课时多对幼儿进行表扬, 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对钢琴学习更有兴趣。在学习方面, 由于幼儿们缺乏意志力, 没有自觉性, 作为家长要适当地加以约束和强制, 每天都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来练习钢琴, 但时间不宜过长, 也不需要规定时间的长短, 只要让幼儿自己养成一种习惯每天练琴就可以了。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 由于孩子自身的特殊性, 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学习过程的规律是:学习初期进步较快, 然后经过一个明显的停顿期或者退步期, 在学习后期则是缓慢但是会有较稳定的进步。在对幼儿的兴趣的培养上, 中期是一个危险期, 也就是间接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此时, 前期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即直接兴趣, 已经消退, 再加上快速进步后的突然停顿或后退, 会使幼儿产生厌烦、倦怠等消极情绪。所以, 作为教师和家长就必须使幼儿明白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给幼儿以信心和动力, 多肯定幼儿的优点, 少给幼儿压力, 鼓励他们突破当前的困难。在这一点解决后, 作为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幼儿的学习进步过程, 发现一套适合幼儿的, 可以维持幼儿学习兴趣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幼儿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方式的特殊教育, 音乐艺术教育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音乐教育环境中钢琴的学习又是重中之重。在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 优美的音乐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都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特别是学习钢琴, 既可以使他们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 也可以让他们陶冶情操, 提高素质和文化修养。因此, 把握好幼儿钢琴教学至关重要。只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才能使其今后在艺术道路上更加顺利。在儿童的音乐学习过程中, 学习钢琴是培养儿童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优质的音乐环境是首要条件, 精心的培养是手段, 孩子审美情操的提高是结果。只有将这二者良好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关键词:现状,重要性,音乐环境,精心培养

参考文献

[1]谢耿.钢琴启蒙.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2]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6.

[3]林泳海.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06.

[4]袁静, 董桂双.跟我学艺术.河南音乐出版社, 2006.

公共钢琴教学 篇9

一、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

钢琴教学中融入民族钢琴作品有利于促进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我国的基础教育人才, 应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满足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实际。高校钢琴教学融入民族作品有利于实现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钢琴同样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习相应的民族作品, 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民族艺术, 掌握其中的文化精髓。

学习中国钢琴作品, 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 通过对民族钢琴作品的学习, 掌握相应的演奏技巧, 传播民族文化, 在学习中深刻体会我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加深对民族意识的理解。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科技力量, 促进国家的发展, 音乐教育作为辅助力量能够推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广为传播, 在学习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过程中接受民族文化的传承, 将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展示给世人。多元化的文化结构和多重演奏技巧的掌握, 能够体现出多种艺术形式风格, 实现民族文化的走向世界。

二、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 变革传统的课程教育体系

高校钢琴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西方作品为主的教学模式, 明确中国钢琴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合理调整教学课程的设置, 完善教学内容。如在理论课程安排上, 应开辟中国钢琴作品的内容介绍, 对传统经典作品的鉴赏, 介绍中国钢琴家的生平事迹等, 并将有关内容列入考试范畴。在技能学习的课程设置规划上, 应制定出学生一学期内应学会几首中国钢琴作品, 规定演奏的标准, 明确中国钢琴作品在学期考核中的比重和地位, 使学生在开学时就有所准备。在演奏练习中, 学生可能会对作品比较陌生, 教师应予以关注, 加大辅导, 针对民族作品中的表现技术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帮助学生体会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 这样通过多项调整和改革, 使中国钢琴作品真正成为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一部分, 发挥出他们独特的魅力。

(二) 引入特殊的音色处理方式

声音表达是中国钢琴作品的特殊性之一。由于取材于各种民族乐器琵琶、古筝、二胡、萧等, 在声音表达上有的清亮高远、有的委婉柔肠、有的淡雅清丽, 具有显著的特色。教师应针对音乐特点加强学生对音色处理方式的学习, 培养他们细微把握音色的处理技巧, 启发学生的音色变化感知能力和锻炼他们手指的灵敏度。乐曲《夕阳箫鼓》的钢琴演奏里对古琴、萧、琵琶、古筝等乐器进行了音色的大量模仿, 其中对萧声的演奏模仿时, 应采用滑音、颤音、升高四度的处理方式, 显现出箫声的暗淡、哀婉和清冷, 而在散板部分模仿琵琶音色时, 需要使用由慢至快的轮指方式, 加强同音换指, 提高装饰音, 尽量丰富、逼真地表现出各种不同传统乐器的不同音色, 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和演习。

(三) 特殊演奏技巧的训练

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技术、弹奏要求与大多的外国曲子是相同的, 但是也有一些不同, 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音阶、五声调式、和声、复调用法等, 在演奏上存在西方作品中没有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指法上最突出的是:演奏中国钢琴作品时, 需要养成临近手指演奏小三度五声式进级的习惯, 帮助隔指和临指的运用;当表现连贯的音阶时, 手指间有很大的跨度;双手运用时主要是平行四、五度和各音程的交替较多, 加以平行三、六度形式, 和弦的指法更复杂, 需要手指有更明确的触感。其次, 装饰音的处理上, 中国音乐不同于西方乐曲, 没有定量化的标准, 需要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去定性把握。演奏方法上, 需要加强学生对一些特殊演奏技巧的训练, 如手指的移动速度、臂弯的力量、指尖的触法改变等。再模仿民族乐器笙的双音效果时, 学生的手指必须有弹性, 触键时略缓慢, 收尾时应利落, 使音色更均衡, 防止颗粒性的装饰音处理, 听起来音色很粘稠;而在模仿二胡乐器的悠远深长时, 需要借助臂腕之力, 使手指保持平稳, 保证触键时能够稳定、连贯、音色更加连绵。中国钢琴作品每一首都有不同的意境, 音色的表达是意境传递的媒介, 需要在日常练习中, 加强敏锐细致的音色听觉培养, 通过以音传情, 合理应用钢琴乐器和合适的触键方式呈现给听众。

三、结语

钢琴艺术进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了, 中国音乐家们怀着民族责任感和艺术责任感创作的民族钢琴作品, 是西方艺术与东方文化的结合, 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财富, 在当前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下, 坚持民族性的意象和表达才是音乐领域里的世界潮流。中国钢琴作品展现出的独特意蕴和神奇魅力必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人文思想, 推动我国的钢琴教学向前发展, 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新羽.本土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舞台, 2012, 06:222-223.

[2]俄珠贡桑.论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中国钢琴作品[J].大众文艺, 2015, 19:227-228.

上一篇:保障性住房思考下一篇:DPPH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