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学类课程(精选11篇)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1
20世纪中叶以来, 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大数据开扩了人们的视野, 使人们能够实时地获取信息, 使个人能够通过网络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收获, 拓展了人类的自由。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 是我国新兴的一级学科, 专业教学涉及到40多门课程, 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依托财政学 ( 含税务、资产管理与评估两个方向)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五个本科专业或方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 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储备专业人才。其中财政学专业为黑龙江省省级优秀重点建设专业, 拥有黑龙江省高校独有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 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日益提升, 财政学、劳动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等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课为省级精品建设课程, 保证了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历年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社会贡献保证了哈尔滨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社会声誉。
一、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
教高[2011]6号、教高[2011]8号、教高[2012]2号和教高[2012]135号等文件, 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通过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等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服务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学习者自主学习。
在哈佛、耶鲁、北大、清华等世界知名大学网上提供课堂实录之后, MOOC提供了包括课程介绍、大纲、课程视频、在线作业、独立讨论区组成的完整视频; 闯关一样的课程设计, 使课程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具有吸引力。为高等学校学生获取全球化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触手可及的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加快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速度。这种全球化知识共享的特点和信息模式, 为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机遇, 也提出了挑战。
在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 大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工具接受时代信息和最新研究成果。因此, 有效地运用网络优质教学资源, 使其为传统课堂服务,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 收获知识, 增长才干, 成长为优秀的公共管理人才, 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1.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科学发展同步
倪丽娟、陈辉 ( 2013) 认为, 针对文科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实践性和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应该增加实验教学学时, 通过观察体验式、情境仿真式、模拟案例式、实操实验式、自主研发式等实验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进而增强文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1]。陈振华 ( 2011) 认为, 目前对讲授法出现的质疑以至于讲授法的存在性危机, 是在主体认识转移的背景下过度批判传统教学方法的表现, 是课堂教学方法探索乏术的表现。教师在发挥讲授法受众广泛、知识传播速度迅速的前提下, 把发现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优化组合[2]。
别敦荣 ( 2009) 认为, 西方现代大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同步。教学方法的大致演进顺序是习明纳、习明纳与班级授课制结合, 到今天师生对问题探索的研究性课堂教学法, 引导学生团队学习学科的学术成就[3]。
2. 行为导向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 在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中使用团队项目教学法, 使得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 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刘新科 ( 2012) 认为, 行为导向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4]。李书华 ( 2014) 认为, 经济法课教学方法应实现从讲授法到参与式教学的转变[5]。
叶信治 ( 2011) 提出, 一些美国研究型大学认为教学方法具有美育和德育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师生有备而来, 采用小班讨论式教学方法, 通过“做中学”训练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陶冶道德情操, 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6]。
3. 在线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大学生学习已进入“立体化”时代, 不仅在课堂、图书馆, 而且在宿舍通过网络也可以获取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韩锡斌、程璐楠、程建钢 ( 2014) 认为, 在线教育环境下, MOOC课程采用“讲授式”、练习和作业教学活动的教学法, 无法照顾到个体特征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应该分层分类开展视频教学和教学交互, 达到持续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成效的目的[7]。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 ( 2014) 认为, 以视频讲座、文本资源、带有自动反馈的章节在线测评为主的MOOC是一种职 业培训新 途径[8]。何朝阳、欧玉芳、曹祁 ( 2014) 认为, “翻转课堂”模式进一步将网络教育资源和行为科学联系起来, 实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教师的引导者、解释者的角色[9]。
综上所述, 现有的教学方法研究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励大学生发展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三、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 已经对公共管理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师资团队等人才培养环节中, 凸显公共管理、公共经济的教学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社会转型期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对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增加的背景下, 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 公共管理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应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注社会、具有时代使命感和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责任感的公共管理人才。
2. 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方法
针对全球化和转型时期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借助在线课程广泛共享的契机, 使网络精品开放课程和MOOC等网络资源为公共管理类课堂实践服务。即通过学生在课前先上网“听课”, 自主学习相关的精品课程资源, 了解相应的知识点和理论。在课堂上,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参与法, 侧重学生的自主表达、讨论, 以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问题拓展意识, 通过自学和争辩提高学生自主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由教师总结和加以点拨; 让大学课堂更多地从静态知识的单向传授转为双向及多项的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深度和学习兴趣。在主动探索课堂氛围的烘托下, 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凝练科学求知的思维, 让学生在思维和兴趣的培养锻炼中发展精神追求,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养成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 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传统面对面的课堂加上现代网络资源, 以及应用行为理论的课堂教学方法, 能够养成大学生奋发有为、自主探索真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践的思维锻炼中养成个人独特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 既充分应用了在线的优质教育资源, 又考虑到传统教学的面对面交流、即时沟通的多维方法体系, 教师能够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 对教学进行适当的引导性总结和调整, 兼顾了知识的大规模传授和个性化的学习, 提高掌握知识的准确度。
摘要: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研究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现有的教学方法研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科学发展同步, 行为导向教学理论带来了学生主体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研究, 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在线课程教学方法研究。应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 对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展开符合时代特征的探索。
关键词:精品开放课程,公共管理,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倪丽娟, 陈辉.从文科与理工科实验教学差异的视角谈文科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1) :148-150.
[2]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 2011, (2) :41-44.
[3]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8) :95-82.
[4]刘新科.“学习化社会”理论与大学教育——赫钦斯“学习化社会”思想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44-46.
[5]李书华.《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引入参与式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 :248-249.
[6]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学盲点[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1) :68-75.
[7]韩锡斌, 程璐楠, 程建钢.MOOCs的教育学视角分析与设计[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 2014, (1) :45-51.
[8]袁莉, 斯蒂芬·鲍威尔, 比尔·奥利弗.后MOOC时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 2014, (6) :44-52.
[9]何朝阳, 欧玉芳, 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148-152.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2
2、全面负责组织数学类公共课程系列建设的总体规划及相关竞赛活动。聘期内建设目标为:力争达到国家同类院校课程的一流水平,为同类型高校相关课程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培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指导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实践关、科研关”,教学水平有显着提高。
4、组织数学类公共课程系列的课程体系规划、实施和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调配师资力量,使所在课程上一个层次。加强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积极组织骨干力量主持或参与省、国家及各专业的规划教材编写工作。
5、负责数学类公共课程系列的教学基础设施(实践)规划与实施建设。基于现有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系统的改革。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建立与课程建设相适应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6、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组织数学类公共课程系列的教学管理改革,建立切实有效的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定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鉴赏类课程;审美;艺术教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4-0108-04
2014年1月10日,我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看作是在至今尚未出台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该意见从明确思路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重点环节,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建立评价制度,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确立了新时期艺术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并要求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脚步。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工作继续沿用2006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此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较为详细地规定了课程教学各个相关方面的标准,是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导。
该指导方案中亦明确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主导精神。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其核心为各艺术门类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并辅以其他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判、艺术实践等任意性选修课程。从2006年秋季学期实施至今,通过已举办四届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现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
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者,始终应当以发展和研究的态度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实景。需要思考如何与时俱进的为人、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目前,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以“立德树人”为国家学校艺术教育目的,通过音乐艺术教化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目标的课程教学。
一、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解释
按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教育理念影响而形成的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人文艺术,逐渐定位为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十多年以来,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大量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文献佐证以审美为核心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合理和成功,也纠正了一直以来国人对于艺术尤其是音乐,专注于其非审美的体验和功能上,忽视其艺术性和最重要的审美意义的错误认识。
不过,应当注意到我国艺术教育目的方向为“立德树人”。在当前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从中、小学到大学,仍然存在着夸大音乐辅德功能和价值的倾向。当然,将音乐用于功利性的目的,为非音乐的目的服务自古有之,且传承已久。我国西汉时期就有“德音谓之乐”(《礼记》《乐记》)的思想。音乐作为辅政正德的工具是中国礼乐制度和文化的核心所在,影响深重。而且,这种由非纯粹音乐体验产生的功能性用途的作用也确实存在,不容小觑。西方文明中亦有相似的观点出现。但是,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至今,关于音乐艺术和这种艺术的教育已经被更为深入的研究、探索。一种认识逐渐回归于艺术本身。比如,贝内特·雷默认为艺术是通过捕捉和表现其内在品质中的各种样式和形式的人的感觉来使人的感应这个主观领域变得客观,从而可以接近。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达到包含在事物的艺术品质中的感觉体验。因此,可以把艺术教育视为感觉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作用与之相同,是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教育。其最深刻的价值所在与其他所有人文艺术学科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艺术在美学上既无所谓道德,也无所谓不道德。艺术的道德在于艺术家是否真实、自然的创作。在一切与艺术交互作用的教学中,都应当谋求审美意义。教师的作为在于帮助学生尽可能在音乐教育的每个阶段快乐、自由而开放的接受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熟练的教学,说明音乐无论风格如何,都具有表现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多分享音乐的多样性。教学应当专注于各种风格所运用音响的组成部分(包括产生音响的各种介质),以及每一种不同风格中音响表现性运用的特点。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素材敏感度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语言解释音乐的内涵,使其通过真正具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和意义。
然而,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极端狭隘的概念。戴维·埃里奥特提出对音乐本质和价值的全面理解远比理解音乐作品更为重要的思想。他在《音乐的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主张在音乐教学中应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音乐和音乐作品,多角度的理解音乐和发现人类生活中的音乐价值,以及寻求多种实现这些价值的途径。因为,音乐作品绝不是作为脱离文化的艺术而孤立存在的。其细节上所展现出来的结构特点必定与其被创作的特定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相关。对音乐作品本质和价值的判断必须依据于它们产生和使用的场合。人们在音乐听觉活动中进行的是与个人社会文化信仰密切联系的复杂实践活动。而这种活动中兼具了个体的、情感的、社会的、思想的、阐释的、结构的、表演的、表现的等多种内容。因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多角度看待音乐作品,也可以说,音乐作品教会我们如何多方位的思考和感受。而提高音乐素质为获得人类重要能力之一的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独特的方式。普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音乐素养的听众和将音乐视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爱好者。在音乐教育进程中,教师应将不同的音乐风格、流派或实践活动授以学生,并强调作为表演和即兴艺术、创作、改编和指挥的音乐(它们都要求具备敏锐的听觉)所具有的阐释性特征,达到实现音乐价值的目的。
上述两观点中,前者基于苏珊·朗格的思想,认为艺术是创造表现人类感觉的可感形式的实践,是有组织的具有表现力的材料的观点形成的音乐审美概念,将音乐视为音乐作品,并将之作为一种客体存在去认识其本质。而后者与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关于历史性的观点不谋而合。由审美体验而产生的审美解释是获得审美意义的必要环节,而审美解释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艺术作品无论从现实意义到审美意义均与历史条件有关。而历史包含了一切有关的因素。埃里奥特认为美学理论家混淆了“音乐”与“音乐作品”的意味,使音乐教育的视野变得过于狭隘,因此低估了音乐的过程方面和具有艺术性的音乐创造活动过程。
但是,二者都认同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埃里奥特在强调音乐和音乐教育有很多价值的多视角音乐审美观同时,认为只有当我们自身所具备的音乐素质达到了音乐创造活动(例如表演者、即兴创作者、作曲家、编曲者以及指挥家等)和音乐听觉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认知情感的水平时,这些价值的重要性才会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专注于音乐本身而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意义仍然是运用音乐素养达到自我提升的重要的基础。而以审美为重的雷默也对精英主义提出异议,强调音乐艺术教育的普遍性、开放性,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并强调音乐审美创造的重要性。
无论倾向于哪个观点,音乐教师都应考虑到一种哲学存在的驳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如固本培元一般明确了音乐和音乐教育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但也将与音乐相关的其他部分视为非音乐的,无法形成全面、真实的审美解释,而导致审美的狭隘。多视角音乐审美教育确定了音乐不同于音乐作品的存在,所有与之相关的均为音乐审美的涵义和意义。但这种观点也容易造成异化音乐审美变为犹如辅德工具一般的存在。因此,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这两种思考仍待商榷。
按照主体间性哲学的观点,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视界融合”足以充分克服历史的间距,达到超越历史的审美境界。于是,审美解释兼有历史性和超历史性,成为二者的同一。考虑当前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具体情况,需要多文化、多学科的、综合性音乐教育哲学,而非脱离文化、单一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不可能回避全球文化视野及其生活世界的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人类未来音乐教育的现实基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或可定位为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审美为中心的多视角音乐审美教育,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鉴赏类课程审美教学的解释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按照指导方案呈现的结构,其核心为各艺术门类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并辅以其他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判、艺术实践等选修课程。这种设置源于“听赏”是普通音乐审美教育最易于被接受的普及方式,同时考虑到我国大学生源广阔,学生文化背景多样,音乐修养程度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按照主体间性哲学的观点,鉴赏教学可视为由教师、音乐作品、学生三位共在形成教学关系,互为作用产生教学效果。教师通过音乐作品作为介质对学生进行的教化是否达到预期的审美教学目标取决于学生与音乐作品的交往中音乐审美体验的审美解释。而教师自身必须是已经具备高度音乐专业素养,拥有大量对审美体验的阐释并获得审美意义的存在。这是帮助学生未来经由审美体验进行审美阐释获得审美意义的先决条件,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在进行音乐审美教学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呈现出几种不同的水平。如同彼得·基维在其所著《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一书中提到几种审美体验。约瑟夫·海顿第一次听到莫扎特献给他的弦乐四重奏时的体验与当音乐响起时无意识地用脚打着拍子的“蒙特夫人”,精通对位法这种专业技能、饶有兴趣注视膝盖上乐谱的“蒂比”,以及能从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当中听到英雄和海滩的“海伦”,还有只是认真听音乐的“玛格丽特”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是,无论哪一种体验,没有好或者不好的分别,只有程度的差别。他(她)们都能从音乐中获得愉悦。
普通高校学生的体验未必有大师级的,不过除了少数的“蒂比”,像“蒙特夫人”“海伦”“玛格丽特”的比比皆是。鉴赏类课程可以在多少程度上提升审美体验的水平将决定学生审美解释所获得意义的结果。我们绝不是为了培养因由喜好而迅速做出判断的肤浅审美体验。要帮助无论“蒂比”们还是“蒙特夫人”“海伦”“玛格丽特”们获得不以主观评价阻碍的审美体验,增加对审美对象和其历史的感觉,区分美的与丑的,好的和不好的,拥有、提升审美批判的能力,达到审美阐释的目的。
三、为审美解释而存在的解释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最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高审美体验以进行审美解释而存在的解释。
(一)解释与不解释
解释,一直是人类延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所有的教育,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都无法脱离解释。然而,苏珊·桑塔格认为艺术解释毒害了人们的感受力,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解释无异于拒绝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真正的艺术能令人感到紧张不安。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加以解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解释使艺术作品变得可被控制,变得顺从。解释可能让审美体验者无法感受、理解艺术家的意图,将审美意义去向了别处。而且,由于音乐独特的不可描述性,某些解释会将审美者的体验和审美解释破坏殆尽。
但是,关于所有教育的教学解释却是必须的,当然包含关于音乐教育的解释。音乐学习的每一个方面,都应充满了关于音乐的表现性的概念和对那些品质的观察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这要求审慎地使用语言,因为语言是进行概念化不可或缺的方式。当语言用来使审美观察精益求精,使观察成为要感受的富有表现力的音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时,它就成为提高审美感受力的一个有力的工具。音乐课则是使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即审美体验——系统进行的途径,教学语言仍然是达到审美目的的基本手段。
(二)必要的解释
音乐欣赏是根据不同的描述在感受音乐时间的过程中的一种欣赏。通常把一个人的音乐理解当成是通过他(她)对音乐事件的感知、思考和欣赏进行描述的能力来证实和建构。一个人感知越丰富,欣赏就越深入。人们唯有理解音乐才能欣赏音乐。教师关于作品的解释正是为了提升学生音乐理解的感知度。让学生学会可以帮助他们判断一件艺术作品是好、是坏还是平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鉴赏教学所用的语言和技巧,必须忠实于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本质和意图。教师则要慎重思考对于解释的拿捏。为了达到审美目的而选择的最佳语言,就是最像符号的语言,它发出有用的信息,确切制定与音乐事件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音乐如何作用的概括有用,传播可以产生审美意义的音响条件的具体数据和历史意义。
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作为审美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在于要使音乐的审美意义可以令人接近。这是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参与性的作用,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音乐感受力和教育学素养,以完成优秀的、合理的、适度的解释。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所选取的作品是为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而定的。以教育部于1999年下发的《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为例,作品选自交响乐发展的几个主要历史时期,是当时相同或不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受群众欢迎的伟大之作。其伟大来自作品深刻的表现性,拥有完美的音乐表现技艺和悦耳动听的音响。课程教学正是针对不同时代、风格、类型音乐及其相关内容历史性进行的解释。
因为音乐的表现属性,就可以有依赖表现属性的音乐以外的解释,让欣赏者走进一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体验。结合关于作品相关历史性因素,专注于音响中构成音乐材料的审美体验和理解达到审美解释。经过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转化为审美阐释。但是,无论声乐作品、标题音乐作品或是纯音乐作品,都应避免过多改动或是挖掘式的解释。应将解释专注于帮助审美者更加顺畅的进入音乐作品本身那些带有明确表现性的音响当中。
音乐审美教育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培养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能力——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在此过程中,人与音乐在历史中对话,审美者与审美对象在历史中交往,最终超越历史成为自由的活动,并获得终极的审美意义——生存意义,而这个意义将是无限的。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季刊),2005,(4).
[3]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马达.戴维·埃里奥特和他的实践音乐教育观[J].人民音乐,2009,(5).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4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及了。各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此,高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针对其未来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使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教学岗位上迅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1 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和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当前高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大。随着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的深入开展,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而由于生源差异、城乡差异和中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重视的差异,致使刚入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非常大。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未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开设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师范类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外,他们都希望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并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服务。而现阶段,师范类学生和非师范类学生所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几乎完全相同,缺乏针对性。并且目前大部分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内容更新不及时,在教材内容上也并未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项目设计,造成教材内容不适应于师范类人才的培养。
2 课程的优化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开发能力。
师范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课程整合能力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特点,其课程的优化应该面向师范类专业的应用。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其课程设置不是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简单删减,而应结合各专业培养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设置,以便更好地为将来的教师职业服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在统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师范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教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一方面可以采用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必修和选修课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课程可以进行如下分层:
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及操作、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信息浏览和搜索、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下载与上传)、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高级程序设计(如:C语言、Visual Basic)、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语言、Flash、Photoshop、Authorwar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使学生掌握专业内常用的软件工具,用以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美术教育专业可开设计算机图形图像实用软件等;音乐教育专业可开设作曲软件和音频编辑软件等;数学教育专业可开设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等;化学教育专业可开设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等。
在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而言,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需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设立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制。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达到学校免修的要求可以允许免修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而直接参加第二层次课程的学习。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前两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素质,并且能使学生掌握课件制作的各方面的技能。对于第三层次的内容,可根据师范类专业文、理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及相应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开设,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发展要求进行选修。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外,还可以适当介绍计算机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面,还可以进行以下的优化改进:
1)注重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能仅仅适合计算机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而是通过严密的课程设计,使之贴近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让学生学习时有更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实训教学。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设计与其职业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课程实例的设计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3)注重计算机学习方法的培养。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计算机工具性使用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去除学生中对于计算机“过分娱乐性”与“过分复杂性”的两种极端理解,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技能,使计算机能在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辅助工具。
3 结束语
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并逐步完善的过程。计算机课程体系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不断探索如何合理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进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计算机课程的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摘要:该文主要针对目前高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在计算机基础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优化提出了几点构想。
关键词:公共计算机课程,课程优化,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邓小亚,刘笃晋,廖小平.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6):139-141.
高职高专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类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420
数学类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系列之一,它具有抽象性强、难度大的特点。而其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高等数学类课程的理论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结合我校师范类专科的实际情况,初等教育专业面向小学,培养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专科层次初等教育师资。毕业生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但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某些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应用,学生觉得所学知识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意义不大;数学理论太抽象乏味,学生学习欲望偏低等。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任务观,既要做好知識传授,也要重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独立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对应地,教学质量评价也要避免只用考试分数来衡量,而应有意识地偏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数学理论课,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完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目前我校高等数学类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基础、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实践与科学实验等。可以看到,理论课还是偏多,这也是本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教学内容就要尽量做到实用性,针对性。
纯理论课,如高等数学基础,要简化定理证明,强调计算运用,不去强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如数学实践与科学实验,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让学生敢动手能操作。
我校数学类课程既有作为专业必修课模块,也有作为公共基础课模块。这就需要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其针对性、应用性,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建立模块化知识体系。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重组上认真把握,打破统一教材、统一教纲、统一教案的框框,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选用不同的教材或进行教学内容重组、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实现在教学上既能突出基础,又能加强针对性,体现应用性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和专业课教师互不交流、各自为政的情况,数学教师要经常走访学生所在系部,参阅相关专业教材,了解相关专业尤其是新专业新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度,找准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切合点。
例如:就《高等数学基础》课而言,对初等教育数学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甚至其它文科专业都分别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定适合各自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1)初等教育数学专业主要面向培养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要求最高,这就需要加大课时投入,细化教学内容。体现在教材处理上,我们要完成教材上、下册全部内容的学习,并结合小学数学知识点,体会高等数学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强化数学思维的训练。比如可以利用定积分知识得到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公式等。(2)计算机软件专业主要面向培养小学计算机信息科学教师,以及能胜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才。教材处理上以一元微积分学和线性代数为重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理逻辑的培养,淡化过繁的证明过程,加强锻炼其对编程问题的数学模型化方法。(3)其它专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则选用更加形象的文科数学教材,从中更易体会数学的乐趣,各知识点着重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种设计为各层次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很好平台,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好的数学修养、基础扎实的人材。
由于我校小学教师教育的特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联系初等数学的知识点,让学生站在高等数学的角度看初级的理论,又别有一番领悟。如在定积分的应用部分,可以侧重介绍定积分如何解决变力做功、不规则图形面积体积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可以联系到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问题。它在小学教材上的处理是用“倒沙子”的实验方法,而现在学生可以用多重积分来处理。这样设计使学生看到初等数学解决不了的一些的问题,用微积分的知识就可轻易解决,从而领略高等数学的无穷魅力和应用的广泛性。
三、优化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单向灌输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高职高专数学教育的要求。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构建多层次的教学环境,运用听课、参观、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设置情境引导法
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太多抽象概念,利用熟悉的情境引入,可以便于学生理解其实际背景。
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矩阵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学生往往易把矩阵的运算法则同行列式的运算法则相混淆。如在介绍矩阵的数乘概念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
设有3个产地与4个销地的距离(公里),为矩阵
如果运费为1.5元/公里,则运费矩阵为:
2、小组讨论教学法
面对看不太懂的理论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在课堂上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合理的问题,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如在教授《几何画板》课时经常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完成某一问题。在教完利用交点轨迹法构造曲线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点M到点F(1,0)和到直线X=3的距离之和为4,求点M的轨迹。要解决此题,必须要掌握交点轨迹法的两个常见结论:到定点距离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的一个圆;到定直线距离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该定直线的两条平行线。
学生在书本上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只要用到一个结论就解决了,体现在软件中也不过是简单的几步操作。而此题巧妙在把这两个结论都要用上,软件中也没有现成的命令。一时间学生们都发现利用原有的套路似乎无法解决,纷纷与同伴交流讨论。课堂上的提问声此起彼伏,大家的那种好胜心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小组内部有人在分析题目能否进行其他变换化简,有人也提出改进画板已有操作程序试试的思路。最后通过检查学生的作法,发现了多种新颖的思路(如下图1、图2)。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更进一步熟悉了几何画板的相关操作,并在讨论中合作思考,培养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图1图2
3、计算机辅助演示法。
数学课程中有些理论知识的推导相当繁琐,让本来基础就不是太好的学生倍感吃力。其实,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是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桥梁”,让学生学会如何过桥比让他们明白怎么样去修一座桥更实用。
如利用散点数据拟合回归直线问题。它的理论背景是将统计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及导数运算来确定回归直线的参数。而由此给出的参数公式相当复杂,让学生感觉不到实际的用处。这时,利用Matlab等数学软件演示该散点拟合直线的过程,往往迎来学生不禁的赞叹。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一些教学内容,如定积分的定义,这种方法既节省了教师在黑板画图的时间,又能形象地将定积分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思想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所学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职高专教育已经度过了最初的飞速发展阶段,现在教学特色才是高校的立足之本。而我校既在持续壮大发展初等教育专业,又在不断寻求新的教学突破点。数学这门看上去枯燥无味的传统基础学科,就是一个改变旧有教学模式的契机。数学类课程改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在继承和发扬各种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汲取更多新的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断完善学科内容,带动整个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马君儿,李东明.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0,(1)
[2]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3]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6
艺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开设, 通常都是以文学、音乐、美术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活动。伴随着审美意义的扩大, 观赏性、娱乐性等艺术形式的增多, 服装艺术欣赏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项内容, 在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校服装欣赏类课程教育是为非服装及艺术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新型独立性欣赏课程。此门课程是以公共选修形式出现, 要使受教者不仅对服装文化有所了解, 在服饰搭配、色彩情感、人体美学、表演艺术等方面也给予影响, 是典型的知识性、素养性教育, 对受教者在审美能力、审美心理塑造方面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对受教者审美心理的疏导
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个体自我意识“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再矛盾——再统一”的发展过程。只有对其审美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把握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倾向、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 才能采用正确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审美教育起到干预效果。大学生从年龄来说是生理机能基本成熟的青年期, 从知识来说正逐步进入较高层次, 从智力发展来说其思维能力较之以前大大增强。这就使得他们志趣性格逐步形成, 自我意识日益强烈, 审美观日趋稳定。他们有自己喜爱的审美对象、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随着其生理和心理的成熟, 生活经验的增多, 文化知识的丰富, 思想修养的提高, 这种审美心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 这个时期的学生十分注重对外部世界的关注、有强烈的认知美的愿望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究。但由于他们存在着思想和心理发展的局限, 以及认知美的能力欠缺, 使得他们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认识带有不完整性和片面性特点, 容易产生审美认知偏差, 进而对美产生模糊的、片面的或错误的认识。其次, 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容易动感情, 情感强烈, 情绪来得快变得也快, 一旦外界对其形成某些刺激, 如感到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或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的行为受挫时, 一些大学生就很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倾斜, 出现逆反心理.从而破坏了他们心中原有的、正确的审美标准。第三, 个别大学生由于人格不健全, 也会直接导致审美活动的障碍, 产生不良的审美趣味, 甚至出现无视美, 歪曲美, 以丑为美的现象, 从而产生审美心理问题。
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审美趣味提升、审美心理疏导, 就要选择既能和人主观上所接受美的程度相统一, 又能够对人美感造成触动;既要能够符合客观的标准, 又要符合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的艺术。而服装艺术是集形式美、和谐美、色彩美、细节美等众多美的规律和要素于一体的展示艺术, 常常因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在综合性高校开设服装欣赏类课程, 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受教者内心深处的潜在审美欲求, 引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对受教者审美情感的干预
青年人比任何年龄的人更容易被其所崇拜的人物所领导, 大学生也不例外。崇拜心理影响着大学生, 为追随所崇拜的偶像而竭力在各方面模仿, 包括对方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甚至衣着打扮都会盲目接受、任意模仿的。
在服装欣赏类课程的教学体系中, 服装欣赏与心理学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因为这门课程是一个包括设计注意、色彩感知、想象联想、情感虚拟体验、理解认识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表现的动态演示过程。在此类演示中, 设计师和欣赏美的人, 都成为了审美的主体:而服装则变成了与审美主体相对的、审美主体欣赏的审美客体。这些心理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服装鉴赏审美心理结构。受教者从美的对象中直观自身, 通过虚拟体验获得审美领悟, 不仅能在精神上获得一定的满足, 唤起情感上的愉悦, 同时又可以在不断变化着的视觉结构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 使单纯的审美意象转化为审美多样性, 在微观上减弱了受教者因盲目崇拜心理而造成的个人审美模仿化, 使受教者能以得体装扮接受社会的评价和检验, 并以最终被社会所认可所接纳的方式存在着。
从古至今, 人们初次交流都是通过服装来传达和交换信息的, 通过观察着装猜测对方的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 甚至更多的信息。服装及装扮方式往往会在社会交往中直接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服装欣赏类公选课的开设, 使常见的服装以千姿百态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种新奇的、诡谲的、抽象的视觉形象, 使得受教者的想象力迅速冲破已有局限拓展开来, 而服装艺术在材料、结构、均衡及韵律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与夸张性,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形成新的审美判断标准, 提升和牵动了受教者的审美视觉。
三、对受教者审美能力的塑造
(一) 提高受教者的音乐欣赏和感知能力
服装欣赏类课程的另外一个特点, 就是通过时装模特的展示形式完成整个授课过程, 这种将功利化的商业行为与高校的审美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打破了审美艺术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阳春白雪的状况, 将审美对象以通俗化与普遍化的新形式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单纯地从美学角度来讲, 音乐艺术是心灵的艺术, 是时间的艺术, 是人类共同的情感语言, 间接地反映着生活的审美属性、审美意识, 引导欣赏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趣味和情操。音乐艺术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记忆力、知觉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思维想象力等作用较为突出, 这与听觉艺术与想象艺术的本质是分不开的。
而服装表演艺术是将现实与虚幻、灵感与欲望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形式, 是由音乐引领、由浅入深地激发人性欲望的艺术, 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形象, 这种视觉形象通常能使人产生直接的美或丑的感觉。所以, 受教者在欣赏过程中, 其视觉中心与心理活动之间的交流一直在进行。音乐和服装, 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 却在服装表演艺术中被完美地结合起来。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服装是流动的建筑”。服装表演中的音乐背景所营造的氛围大大加重了服装欣赏艺术的感情成分, 而音乐特有的心理穿透力, 能帮助受教者缓解内心的紧张, 产生审美愉悦, 其实就是训练受教者在感觉方面的感受力和鉴别力, 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能力。
(二) 提高受教者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
色彩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生命的欢乐、希望、平静, 同时它也给人们带来了死亡的恐惧、黑暗的可怕和情绪的骚动。从人类发展史中可见, 万事万物只有人类是有色彩的动物, 是唯一将色彩情感化的生物, 这是因为人不仅能识别色彩, 而且对色彩和谐有一种本能的需求。服装的色彩是服饰审美灵魂, 是创造服饰整体艺术氛围和审美感染力, 体现着装个性的重要手段。从诞生之初, 服装本身的色彩和图案就和情感相关联, 体现着人类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以及审美水平的时代性。不同服装色彩、图案所表达寓意的不同, 可以满足不同身份、年龄、职业、社会阶层、文化素养以及个性心理等各层面的需求。它们不仅无声或有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感情和情绪, 而且一度还成为区分贵贱等级的标志。
在综合性院校中通过开设服装欣赏类课程, 可以不断激起受教者的不同联想, 提高受教者作为审美主体的心理体验, 引导受教者通过服装色彩来表达情绪、宣泄情感, 得体地反映出每个穿着者的性格。
(三) 增加受教者的想象能力
服装审美活动区别于其他艺术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这种审美对象常常不能单独地被当作审美对象, 而只有与多种艺术手段结合在一起, 才能产生完整的艺术形象。当对象与欣赏者存在一定的距离时, 才能给欣赏者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随着舞台实践的多样化, 服装欣赏艺术的可视性也在不断改进, 通过高新技术、设备、影象等手段形成的各种或独立、或聚合的新型表演区域, 使舞台脱离传统的演绎场景, 成为一种流动的空间。这种视觉上的变化, 使人感觉在里面穿梭, 仿佛就在空间中漫游, 往往使得受教者眼界大开。受教者不但可以通过强有力的视觉美感直观感受主体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与审美对象互动, 直接去体味和想象作品的内涵, 调动受教者视觉与心理的积极参与意识, 使服装艺术最大化地引领欣赏者的心理想象。
(四) 对受教者审美意识多元化发展的促进
随着世界多极化、区域一体化, 多元化艺术教育由西方部分国家提出, 逐渐发展到整个欧洲大陆继而在不断融合中形成了一种全球化教育的思潮。多元化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念以文化的形态表现出来, 打破了不同文化、民族、区域与制度的差异等对人类思想的束缚, 对审美教育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全球的多元化艺术教育目标在于树立一种多维、立体的教育理念, 追求所教内容的丰富多彩。中国高校的审美教育, 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 发生着巨大变化。当然, 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 不能因为过多强调多元文化而忽视了母语文化。
大学生具有文化传承、传播的任务和责任, 而开设服装欣赏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受教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与发展的自觉意识。将服装艺术作为审美教育新手段引入高校, 不仅开阔了受教者的视野, 提高服装艺术国际化的优势, 更是加强艺术审美教育国际性理解的必然举措。把服装艺术作为文化来教学与交流, 正是服装多元化发展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补充。它突破了审美教育的单一与局限, 借助不同服装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融合, 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不同服装文化以及由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价值观、艺术观、信仰、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等, 这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艺术风格的感知与理解, 增强文化平等意识。
而思想意识的变化使大学生能更加客观、平等地尊重并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在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服装文化时, 不忘弘扬民族文化;在强调民族风格和情感的同时, 表现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四、结语
情感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体验是一种境界, 建立在情感体验上的服装艺术欣赏教学, 是最能够体现其审美教育特征的。真正的服装欣赏艺术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和表现, 也是最能打动人心, 反映人的本质, 展示人的心态, 塑造人格魅力的审美艺术。长期对服装知识、服装艺术、审美意识进行积累, 人格会逐渐完整与完善起来。
可见, 服装审美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服装的基本知识, 设计技巧, 搭配艺术, 表现手法, 更重要的是挖掘学生服装艺术的审美潜能, 激发对服装艺术的学习兴趣, 培养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自身的审美能力。服装欣赏类公共课程的开设, 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 使服装艺术教育真正成为美育意义上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2]曾繁仁.走向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陈晓燕.略论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音乐教育, 2002 (12)
[4]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5]李夜雪.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J].艺术教育, 2006 (02)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7
根据英国著名的郎曼出版社《郎曼应用语言辞典》给出的定义, “双语教学” (bilingual education) 指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 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 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双语教学这个概念一经提出, 就一直是国际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因各地区、各国家的文化不同, 双语教学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例如, 在加拿大的法语区, 双语教学一般指法语和英语一起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澳大利亚的意大利区, 则是意大利语和英语相互协调;在我国,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学习外语和专业基本知识[1]。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提高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1 管理类公共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大专院校的管理类课程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普通教育, 而忽视了对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的全面培养, 侧重于以传统的理论教材为主导, 注重课堂知识的灌输。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放课件, 学生看”, 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 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进度, 学生实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很少, 同时, 教师也不能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对知识的反馈。因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专业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忽视了对涉外专业英语的训练[2]。
2 推动管理类公共课程双语教学的条件
2.1 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双语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 既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又要有很强的英语思维能力, 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来讲述专业课程。因为教师是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专业水准、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人格魅力, 对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因此作为教师, 首先专业知识要过关, 具有熟练的英语会话能力, 能够从专业角度耐心的为学生答疑解惑,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英语的思维去考虑问题, 而不是简单的翻译过程, 将中文译成英文的过程[3]。在双语教学中, 教师要提前了解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领悟水平和英语会话能力, 避免语速过快或者使用一些难度较高、偏僻的生词, 教师要想出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校方, 本着提高教学水平的考量, 应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 全面提高其英语教学能力, 增强办学实力。出国进修可以让教师直接感受当地的生活习惯、会话习惯, 能够将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融入教学理论中, 这对双语教学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2.2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口语水平
管理类的公共课程双语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从某种程度来讲, 课堂授课质量决定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 学生只有积极配合教师的授课进度才可能提升教学水平, 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使学生对双语课程产生兴趣。目前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能力离双语教学还有一段距离, 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因此加强学生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5]。鼓励学生多看英文电影和书籍, 培养他们的语感, 在娱乐中学习最地道的英文表达。
因为英语原版电影画面精美, 故事情节吸引人, 可以带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 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 从而逐渐形成英语思维, 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2.3 建立良好的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较大, 对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 因此, 为了更好的开展双语教学, 学校和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合的语言环境, 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调动其积极性, 使其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可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创设一个双语教学环境, 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印象。除此之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室、学生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场地设施营造双语学习氛围, 不断完善图书和电子信息资源库, 提高学习资源的可选性, 以满足不同梯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此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园内、教室内和宿舍内都尽可能多的讲英文。使学生在面对每一件事物的时候, 都会很自然的用英语去思考。听到英语, 第一反应是用英语去应答和交流。
3 管理类公共课程双语教学的方法
3.1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以《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为例, 笔者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程序做了合理规划, 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给学生讲解国内外最热点的经济问题, 如欧盟各国的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 泰国百年不遇的水灾为什么会使得全球的电脑和移动硬盘价格升高, 以及中国多年的贸易顺差带来了哪些好处等, 学生明白了这些热点经济问题背后的原因, 自然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然后重点对目录进行讲解, 使学生对课程的知识架构有全面的了解, 学到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点, 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遇到实际问题能用多个知识点全面的解释表达出来。在每一章结束的时候都会对本章进行小结, 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 强化学生记忆, 重点掌握重点难点, 同时给出全英文的课件, 让学生进行课下学习, 进一步强化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3.2 多采用国外的英文案例, 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制作生动的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借助多媒体手段, 将丰富的知识, 形象的图片以及英文注释融入到课件中, 能更为直观的将知识展现给学生, 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6]。笔者在《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教学, 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 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国内外经济学专家的演说, 一方面更直接的讲解书中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前沿的经济学言论, 另一面国外专家的视频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英语听力能力。另外, 在举例教学的过程中, 会侧重在国外的新闻网站多找一些国外的原版案例, 这样学生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还锻炼了英语的阅读能力, 同时开阔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增强了他们对双语教学的兴趣。
3.3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育学家霍姆伯格在他的理论中充分肯定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双语教学环境中, 学生更容易坚定学习意愿, 能够深刻理解学习目的, 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钻研, 这样便能大幅提升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感受程度应该是内外兼通的双向反应, 而非由外向内的单向反应。学生的学习意愿、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习性往往决定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因此, 学生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 确定自己在口语和听力训练过程中的目标, 选择和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 从而更好的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
4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笔者于上学期讲授了《经济学原理》的双语课程, 在课程结束后, 就整个学校的双语课程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接受双语课程的所有学生, 共发放问卷870份, 收回845份。
4.1 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知
对于学校开展双语教学, 60.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且53.8%认为应该从大一就开始接受双语教学。说明学生们已基本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并且认同学校开设的双语类课程。学生们普遍反映是想通过双语课程能学到前沿的专业知识, 同时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但同时也表达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不甘心自己落后在起跑线上。但仍有32.5%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和能力, 没有弄明白双语教学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4.2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
对双语授课的教师, 35.6%学生希望是外国人, 32.3%选择有留学背景的中国人, 27.8%选择外籍华人, 只有4.3%学生选择没有留学背景的中国人。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外语水平有比较高的要求。
针对使用的教材、课时和授课方式, 学生们给出了如下的数据:56.2%的学生选择英文教材且中英文交叉授课;58%的学生认为双语授课的课时应比中文授课的课时多;67.9%的学生觉得应逐步推行国外的授课方式, 在课堂上, 老师和学生都鼓励用英语交流讨论;43%的学生希望作业和考试都是采用英文命题和英文作答的方式进行。
并且学生们也对双语教学提出了好的建议和意见, 学生们希望学校加大公共英语课程中听说能力训练的比重;多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课后咨询和辅导;对一些相对难理解的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用汉语进行适当的讲解;在上课的过程中, 尽量留多一些的时间让学生整理笔记和思路等。
总之, 双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掌握前沿专业动向和增强英语交流的广阔平台。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强化了英语知识的应用, 开阔了自己的国际化视野[7]。同时, 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英语水平, 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当今科技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加快, 信息容量增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的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 拓宽知识面, 否则难以胜任信息时代的大学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贤纯, 陈平, 王迎等.浅议我国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1) :93-95.
[2]庞思勤.对课堂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6, 8 (4) :107-109.
[3]王擎.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07) .
[4]王秀村, 李军.研究生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 (05) .
[5]钱大胜.高校管理学精品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2) .
[6]周仁, 周洋.论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 2010 (36) .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措施
一、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补充了国家教学课程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建设发展,是对国家教学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当前数学校本课程相对来说有着一定的知识结构,而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将数学知识有效拓展,丰富了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并保证了数学知识教学的全面发展。
2.保证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建设发展,保证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这种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建设,主要是对学生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注,将学校办学的特色全面体现,进而对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加以满足,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并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层次水平以及需求加以满足,保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
3.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建设,使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这种校本课程,加深了教师对社会资源、学校资源以及家庭资源的深入了解,并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保证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保证了学校和教师的综合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现状
1.教师课程观念较为传统
目前,教师课程观念相对比较传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较深的影响,学校和教师的基本课程观念难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的教科书有着极大的依赖,其课程计划也有着一定的指令性,其思维处于一种相对陈旧的课程习惯性思维中,缺乏对数学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研究,进而不利于当前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建设发展。
2.教师知识技能准备不足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往往需要教师有着相对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课程问题意识,在课程实际的改革发展中,更要做好课程建设的实践性训练。而教师缺乏课程理论以及相关实践经验,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开发的过程中,其相关的评价体系始终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缺乏相对成熟的可借鉴经验和基础模式。
3.缺乏针对性引导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建构,现阶段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往往有着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于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规范化、完善性、发展性以及科学性的建设始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4.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忽略,是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由于任何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全面发展,而当前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在实际的建设发展中,难以从根本上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个体的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进而使得教材在实际的编写过程中,难以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吻合,因此失去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并影响课程的质量。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在实际的建设发展中,学校的重视度不够以及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难以保证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关于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1.培养教师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意识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培养教师的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意识。首先,加快选修课课程建设,将更多的课程建设时间留给教师,保证教师对于开发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认识。其次,逐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以及多层次和可选择的数学知识课程体系,并转变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最后,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学生反思和研究问题的习惯,做好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并对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进行培养。
2.培养教师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能力
在实际的拓展性校本课程建设中,要保证教师有着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能力。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定期参加各类课程改革的培训,领会课改方案的基本要领,并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及时关注现代化数学知识的发展趋势,从更高的角度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新的课程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完善课程内容,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最后,要保证教师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了解现代化教育的实际发展需求,全面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积极推进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并结合学生的长远规划和实际需求,建设好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
3.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
经济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全面建设,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发展中,更要顺应当前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充分融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拓展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并使用互联网平台,使学生的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同时,注重数学知识的某种转变,并不断征求意见,将探索的过程推进,做好高中数学知识校本课程的相关课时安排,并对其呈现的形式加以确立。
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的发展特点,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结构进行全面提升,从根本上保证教师全面的发展,从而推进现代化高中数学知识拓展类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睦.“历史发生教学原理”视角下章节起始课教学的建构与反思——以“函数的概念”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4(6).
[2]徐晶.高中数学折纸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3]陈仙红.数学作业校本化的三点尝试[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4).
[4]朱陆君.初中数学校本作业开发的流程和案例[J].中学数学,2012(24).
[5]卜玉辉.中职学校工科专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9
一、各专业课程所需要的高等数学内容
我们与专业课老师进行了沟通, 了解到各专业课程所必需的高等数学内容以及开课的时间。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在第二至第四学期, 第一个学期用到高等数学的课程主要有大学物理, 几乎处处用到高等数学。
专业课程中用到最多的是常微分方程, 其次是微分、积分、傅里叶级数;常微分方程是微分和积分的应用。所以, 我们主要从专业中选取背景讲授常微分方程和傅里叶级数, 例题的求解过程均省略。
二、专业背景实例
例1:导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复合函数的导数是导数运算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几乎所有的教材中都是直接给出数学式子进行讲解, 这让学生误认为导数纯粹是数学的内容, 在生活中用不到, 以至于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下面我们从《大学物理》[1]的质点运动学中选取一个例子进行讲授。质点运动学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内容。
湖中有一条小船, 岸边有人用绳子通过岸上高于水平面h的滑轮拉船, 设人收绳子的速率为v0, 求船的速率v和加速度a.如图1所示:
分析:首先建立坐标系, 这个坐标系的建立不同于数学中一般的直角坐标系。物理学中, 速度是个矢量, 但是为了与高等数学知识接轨, 此处我们不考虑方向, 只计算大小, 在物理学中, 只需在数学式子后面加上单位矢量即可。
设人与船之间绳子的长度为r, 是时间t的函数, 所以记为r=r (t) ;小船到岸边的距离为x, 也是时间t的函数, 记为x=x (t) , 船的速率v即为x对t的导数。
本例用到复合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等复杂的导数计算法则, 生活中看似简单的问题计算起来并非如此。
实例2:在研究实际问题时, 二维空间中常常用的定积分, 三维空间中应用重积分。定积分在物理上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求力所做功的大小。实际生活中, 力的大小往往是变化的, 此时, 力所做功的大小需要定积分来计算。下面是一个常见的例子[2]。
一弹簧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 一段固定, 另一端连接一物体, 如图2所示:
设a, b两点为弹簧伸长后的两个不同的位置, xa, xb分别表示物体在这两个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当物体由位置xa运动到xb时, 弹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分析:由物理学知识可以知道, 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为F=-kx, 弹力是一个变化的力, 其所做的功需要用定积分求解。
例3:对于常微分方程的应用, 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虽然不一样, 但是均涉及电学中的知识, 所以我们选择《电路》这门课程作为专业背景。动态电路分析均运用微分方程, 我们从中选取一个简单的电路图———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
如图3所示, 当开关S置于位置“1”时, 电路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电容C经充电两端电量为u0。当t=0时, 将开关S由“1”切换到“2”位置, 电容C上的电荷将通过电阻R进行释放的时候, 由R和C所组成的电路就是一阶电路, 求电容C的端电压uc的变化规律。
其中R和C是常数, 自变量为时间t, uc是t的函数, 严格地写为uc (t) , 此处我们简记为uc;电流i也是时间t的函数, 严格地写为i (t) .我们还知道uc (0) =u0.
这个方程为一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应用微分方程中的可分离变量法求解。
例4:信号的传输频率以及电学中遇到的电流往往是非正弦周期的, 对于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频率中应用傅里叶级数分析非正弦周期电量激励下的线性电路的稳定状态。所以, 我们还是从电路中选取背景知识。
不同波形的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是不同的[4], 例如半波整流函数, 其图形如图4所示, 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全波整流函数, 其图形如图5所示, 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为:
其他形式的波形函数如矩形波、锯齿波等又具有不同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但是不管波形是哪一种, 都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它们具有某些共性, 这些共性可以通过傅里叶级数来研究。
将专业背景渗透到高等数学的授课过程中, 让学生不再感觉高等数学枯燥、抽象, 不仅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学好高等数学课程, 同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接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为专业课打好数学基础, 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为了改变高职类高等数学“难”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山东协和学院机电学院各专业所需高等数学的调查, 在应用最多的四个方面:导数、定积分、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 从专业课中选取背景作为引例进行授课, 让学生知道高等数学的作用,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专业背景举例
参考文献
[1]宋明玉.大学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6页
[2]宋明玉.大学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48页
[3]将军.电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98-99页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10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数学类课程学习 数学素养
笛卡尔曾说:“数学是在一切领域中建立真理的方式。”对于高等院校教师来说,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致力于引导学生自我提升一般的科学素养,进而提高社会文化修养,从而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达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但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各个高校对数学教学的投入程度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致使学生认为数学就是课堂上的理论,数学就是不断练习。这与数学教育的初衷是违背的,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上提高数学素养,以下是笔者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思考,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与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能自觉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
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都离不开数学:天气预报,市场调查与预测,储蓄等,生物学中的基因图谱分析,工程设计与造价,信息编码,质量检测,等等。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自动自觉地在生活学习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思考生活和现实世界,让数学和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原来这么有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面对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时,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索、发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像抛掷硬币这样一个简单现象,如果引导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例如用统计的观念研究硬币落下来的规律,这就让学生初步建立了统计的观念。再如在国外的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求学生观看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00米的短跑录像,寻找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决定因素,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运动员的成绩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统计发现,跑得最快的运动员并不是步频最高的,跑得最慢的运动员的步距也未必是最小的,从而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步频和步距是决定跑得快慢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都是可以量化的且互相制约。
二、面对新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其实际的生活和专业背景,思考数学知识的价值。
高等学校数学教师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像前面所谈,可以提供一两个实际背景,但仅仅如此,并不足够确保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建立,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实际背景及自己的专业背景,不拘泥于老师课堂上提供的例子。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认识自己专业中的相关问题,学会数学的思考,在学生的整体思维品质中渗透数学意识,彻底摆脱学生认为数学研究只是少部分人的事的观念。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更可以通过数学学习提升自己的数学科学素养。
三、将推理和表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各环节和数学类课程中。
高等院校数学类课程众多,都为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在《统计与概率》这门课中,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筹备新年的联欢晚会,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最受欢迎?为此,首先会对每个学生喜欢什么水果进行调查,把结果整理成数据,并进行比较,再根据整理后数据做出决策,最后确定准备什么样水果最合适。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动手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最后做出推断和决策。让学生认识到统计推理的结论与其他推理不同,无法用逻辑的方法检验,只有靠实践证实。当然,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层次性和差异性。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专业基础不同,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注意层次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通过数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生活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素养的一个方面,有条不紊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习惯是需要经过长期、良好的训练才能养成的,进行数学化的思考,是有助于培养这种良好习惯的。由于对数学的学习,必须有条不紊地去做,这是由数学类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良好的习惯很易于迁移成工作生活习惯。比如购买彩票活动是大多数彩民的一个生活习惯,在庞大的彩民队伍中,每个彩民的主观愿望支配着他们的购买行为。他们当中,有的只是把买彩票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某种乐趣,是否中奖都无所谓,那么这属于正常的习惯;有人把买彩票定义为个人乐于参与的公益活动,认为中奖纯属巧合,不中奖是对社会的贡献,这就属于高尚的行为习惯;但如果有人把买彩票当中一种投资行为,希望借此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则不是正常的行为习惯。前两种人的购买愿望,就是被“数学的思考”所支配。
五、通过数学考试加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培养。
数学考试是高等学校数学类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竞技背景,学生通过追求确定的目标的这个过程,锻炼意志,克服困难,发现新方法、新观点,达到更广阔的境界。每次认真考试,都是对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意志力的一次重要考验。
总之,高等学校的数学类课程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必要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训练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但只有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了,才能真正融入现代的科学文化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谢祥,周北川,赵刊.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徐献卿,纪保存.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学[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公共数学类课程 篇11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指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 也就是说用公式、符号和图表等数学语言来刻画和描述一个实际问题, 再经过计算、迭代等数学处理得到定量的结果, 从而供人们分析、预报、决策与控制。那么数学模型就是利用数学术语对一部分现实世界的描述。数学建模思想是指理论联系实际, 将实际的事物抽象成数学模型, 然后利用所学的理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
在新形势下,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需求, 数学建模思想与大学数学类课程教育融合成为目前高等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2 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意义
(1) 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数学知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显著。自从1969年创设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 就有不少理论成果来自利用数学工具分析经济问题。事实上, 从1969年到2003年这35年中, 一共产生了53位获奖者, 其中拥有数学学位的共有19人, 所占比例为35.8%;其中拥有理工学位的有9人, 所占比例为17%;二者共计占52.8%;其中共有2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以数学方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约占总人数的63.1%。然而几乎所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运用了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理论。除了在经济领域, 数学建模思想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 包括超声波、电磁诊断等方面。同时数学建模还将数学与生物学融合进了基因科学, 例如基因表达的定型、基因组测序、基因分类等等, 在生物学领域需要建立大规模的模拟以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可见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并对其他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丰富大学数学课程。一般的数学课, 通常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对知识点的推理和思想方法的分析较少。而且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也只是以“类型题”的方式去复习知识点。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部分数学知识, 可是却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不能提高学生对大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而数学建模思想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就使数学活了起来, 而不是死的理论知识。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中感悟生活, 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动力,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非被动学习, 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3) 是加强数学教学改革,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许多学生常常陷入这样的困惑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做了很多习题, 但是却感受不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而教师在教学中也总是告诉学生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 但是却举不出现实的例子。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只是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理论知识, 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意识。而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大学的数学类课程之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将数学建模思想运用到数学类课程中, 就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探索中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以及表示各种事物的空间关系、数量关系和数学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高校在应用数学建模思想中出现的问题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少渗入数学建模思想。目前在高校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的思想应用得仍然较少, 重视程度不够。不少高校的教师在开展大学数学类课程时, 仍然只是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教学方面, 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据调查, 大多数高校教师对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够认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但能够真正创造性地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数学教学任务中的教师较少。大多数高校数学老师都意识到探索式的数学建模教学很重要, 但真正将数学建模思想与数学教学融合的尝试和探索却很少。可见多数高校教师虽然明白数学建模思想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数学建模教学的相关知识及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仍未得到充分的运用。
(2) 开设的有关数学建模的课程和活动较少。虽然数学建模思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高校中实际开设的有关数学建模的课程并不多, 尤其是应用数学、数学实验以及计算机应用等一些需要渗入数学建模思想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另一方面, 校内自主开展的有关数学建模竞赛和活动并不多, 宣传力度也不够, 无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价值, 更无法参与到数学建模活动中去。
(3)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观念还未改变, 对数学建模缺乏深入的了解。大学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 其概念、定理和性质都不容易掌握,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不少学生对大学数学类课程以及数学建模没有兴趣。并且这些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也学习数学, 但是不少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 并没有见识到数学的应用性, 觉得数学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 没有实用价值。同时很多学生对数学建模思想的运用并不够了解, 不知道如何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觉得数学没有用, 也没有深入学习的意义。
4 如何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和大学数学类课程的融合
(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创造性地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大学的数学类课程主要有“线性代数”、“高等数学”、“运筹学”、“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这些课程的核心部分都跟高等数学有关, 所以要注重提高数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高等数学, 而要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数学建模思想。对于主修数学的学生, 要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和语言的学习, 系统性地对数学原理进行剖解和分析, 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多引导、启发学生利用对生活问题和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主动结合自己的课程理论知识和数学建模, 使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对于非数学领域的问题, 要启发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建模, 从而解决不同领域中的数学建模问题。
(2) 多开设跟数学建模有关的数学类课程。例如除了开设跟数学建模有关的必修课, 还可以开设一些跟数学建模有关的选修课, 为其他专业的学生提供接触和了解数学建模思想的机会, 为学生拓展知识领域, 为其解决该领域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例如, 经济学有关专业的学生就可以通过选修跟数学建模有关的课程, 解决其在经济学中遇到的问题, 因为很多跟经济学有关的问题仅仅靠经济学的知识是无法解决的, 像贷款计算这样的问题就要将数学与经济学联系起来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广泛宣传, 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价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目前, 大学数学建模课程开设效果不佳, 学生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数学建模的深入了解。那么,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促进数学建模思想与大学数学类课程的融合就必须加强宣传, 让学生深入了解什么是数学建模。同时, 在课堂上就是也要转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 多使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式教学,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发现数学对社会实际生活的重要作用, 转变他们对数学的态度, 并引导学生对数学建模和数学课程感兴趣。
(4) 转变数学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上, 而不是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割裂开来。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证明和推理, 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逻辑分析、简化、抽象并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加强数学意识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5) 多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竞赛, 提高学生参与性。在高校内部要多开展跟数学有关的活动和竞赛以及专家讲座等, 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数学建模的认识,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专家讲座,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建模的价值, 也加强了学术交流, 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应用能力。通过数学建模竞赛,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智慧、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台。同时, 竞赛也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缺陷, 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 在数学建模比赛中, 通过让学生探究跟生活实际有关的例子, 提高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 加强学生对模型应用的直观性认识, 促进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 结束语
总之, 数学建模思想和高校数学类课程的融合, 对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高等数学教学中, 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提高他们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高校教师要加强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 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实际问题中总结数学内涵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为高校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亚丽.将数学建模思想浸透于高数教学中[J].中国数学教育, 2005 (5) .
【公共数学类课程】推荐阅读:
高校公共数学10-29
大学公共数学课08-17
工科类本科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范文05-31
医药类公共关系09-29
考研英语作文注意公共道德类词汇10-15
公共教学课程08-05
公共课程准备任务09-27
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08-11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06-15
公共足球课程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