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数学

2024-10-29

高校公共数学(精选12篇)

高校公共数学 篇1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高等学校公共数学的教学遇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况,根据地方综合性高校的特点,以三峡大学为例,三峡大学现有29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众多专业需开设公共数学课程,虽然实施分级教学,但同一层次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下降,对枯燥的课堂教学产生厌倦,对数学知识的不求甚解. 这些现状直接导致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的学业令人堪忧,二是教师的传统教学难以为继,三是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 这就迫使我们尽快地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尝试各种积极且有效的方法或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人才质量. 教育部提出了高校非数学专业数学教学应“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利用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平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开设公共数学实验课是一种积极且有效的教学改革途径. 在全校公共数学教学改革中,积极展开实验教学,通过动手动脑,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实施数学实验有着它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1. 开设数学实验是学生自身学习的迫切需求

1. 开设数学实验是学生自身学习的迫切需求

首先,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对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的分析,感受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并在做数学实验中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 学生在求解探索过程中不仅能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作用,而且能从结果的实际意义中看到了数学的价值,直观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其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改变了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学生从问题出发,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抽象的数学内容一般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有些计算劳神劳力,耗尽心血,已无创新的乐趣. 但在数学实验中,一些与数据处理相关的繁难运算,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一些抽象知识也可以有直观的表示,帮助学生从一些烦琐、枯燥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机会,充分发挥其自主意识,发挥其创造性,充分挖掘其潜力,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2. 开设数学实验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现在这个时代很不一样,微课,MOOCS,SPOCS,强力冲击着传统教学,甚至于颠覆传统教学,各个高校也在紧跟潮流,纷纷建立各种网络教学平台. 但是数学课程不为所动,一本书,一支笔,一张纸,根本无视我们的学生变了,知识更新了,服务社会的需求更强烈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收效甚微,教师也很疲惫. 数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将数学实验引入数学教学,可以补充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对数学规律的认识走向了多元化,使数学技术更直接地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适应社会和未来工作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这一改革措施重要且有效.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但怎么用数学,怎么解决实际问题,这方面能力比较欠缺,及时地开设数学实验十分必要.

很多学者提倡在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对于数学课程,进一步引进数学实验,更能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出更新更好的问题去研究,极大地提升教学的质量.

开设数学实验,变被动为主动,变灌输为研究,数学教学模式的这种积极有益的变革,才会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当前社会对数学教育的需求保持一致.

3. 开设数学实验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各个高校都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三峡大学围绕把学校建设成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双服务”为办学导向,进一步明确我校“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创新,优化课程结构,打造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两个核心创新与实践,实现一个“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目标. 众多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处处需要数学,或有数学的背景,或要进行数值的计算,或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解决,或数学软件的直接应用,数学基础薄弱,将导致专业学习困难,造成专业研究瓶颈,模仿尚且困难,何谈创新与突破. 加强数学实验,巩固数学基础,掌握数学建模,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保证,是提升素质与能力的前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

二、开设数学实验在地方高校是可行的

地方高校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自觉性有较大差异,统一要求、统一规格,显然不现实,也不合理. 既要保证基本的数学实验教学质量,又要促进优秀学生的成长.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探讨是实施分层实验,推进个性化实验,要推进个性化实验就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选择余地. 因此,设计多层次的开放性实验项目,满足具有不同兴趣领域、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求,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尽可能大的收获.

1. 具体实验对象和内容

三峡大学有70多个本科专业,都开设了基础数学课程,为了适应新形式下的公共数学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在多年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三峡大学公共数学教学平台,需设立多门公共数学课程实验,其中包括大学数学《高等数学Ⅰ课程实验》《高等数学Ⅱ课程实验》《线性代数Ⅰ课程实验》《线性代数Ⅱ课程实验》《概率统计Ⅰ实验》和《概率统计Ⅱ实验》《数学建模》以适应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我们在现有教学学时内有序开展数学实验,层次分明.在高等数学课程中上学期划出8个学时进行数学实验,下学期也划出8个学时进行数学实验,实验内容详见《高等数学实验讲义》; 在线性代数课程中划出4个学时进行数学实验,在概率统计课程中划出6个学时进行数学实验,实验内容详见《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实验讲义》. 这些实验属于基础实验.

《数学建模》课程将有16学时进行数学实验,实验内容详见《数学建模讲义》. 这些实验属于中级实验.

在此基础上,对数学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选修数学实验课程,内有大量丰富的实验,可结合各专业实际需求,预约进行实验. 这些实验属于专业实验.

2. 实验拟达到的目标

通过基础实验,可以达到对公共数学课程的更为直观的认识,简化理论计算,注重软件计算.

通过中级实验,可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前后贯穿,加深数学基础.

通过专业实验,可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施计划

初期计划: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课时及实验内容,完成基础实验,完善基础实验讲义,试点部分班级.

中长期计划: 总结经验,调研其他高校,制定重点实验、名牌实验,推广到全校学生当中去.

长远计划: 教学团队力争将“大学数学实验”申报为名牌课程、精品课程.

开设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熟悉数学,爱好数学,用上数学,再不断融入最新科技成果来适应实验的分层次个性化需求,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高校公共数学 篇2

1.1研究对象

以百色学院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选项班的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为研究内容。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网站查阅、收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提供参考素材和理论支撑。

1.2.2专家访谈法

走访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和教师,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前后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100%。

1.2.4教学实验法

在2月至7月的公共体育课期间,随机选择两个民族传统体育选项班进行实验,验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效果。2.2.5数理统计法对教学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状况

根据场地器材状况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开设了抢花炮、三人板鞋竞速、珍珠球3个项目。从开设的项目看,这些项目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由于女生人数太少无法正常开班,导致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全部是男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身体素质练习、技术动作学习与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身体素质练习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比赛中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进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教学前与教学后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细则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及规则进行。对教学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这三个评定指标教学前后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l),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学生的心脏功能与肺功能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加强。但是作为评定上肢力量指标的握力体重指数,教学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认知状况

2.3.1学生的兴趣程度

教学前后对学生的兴趣程度进行了调查,在教学前,有42.86%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有57.14%的学生不感兴趣和一般,持不感兴趣和一般态度的学生是因为自身感兴趣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已被选完,但为了修满学分不得不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上升到87.5%,仅有3.57%的同学不感兴趣。

2.3.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为了解学生对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班的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个选项班有89.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较适合自己的水平,有7.1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的要求过高,3.57%的认为过低。(见表3)这充分说明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要。

2.3.3学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接受程度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对教学组织形式接受程度方面,有85.72%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非常满意和满意,仅有14.28%的学生感到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2.3.4学生课后练习状况

通过对学生课后练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37.5%的学生课后经常进行练习,偶尔进行练习的学生占53.57%,仅有8.93%的学生课后从不练习。(见表5)影响学生课后进行练习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限制、缺少组织和指导等。

2.3.5学生对提高竞争意识的自我评价

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学习,尤其是通过抢花炮、三人板鞋竞速、珍珠球等项目的比赛,有76.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竞争意识有了明显提高,16.0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高,仅有7.14%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竞争意识没有提高(见表6),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对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2.3.6学生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前,仅有14.29%的学生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有58.93%的学生则持不一定的态度,有26.79%的学生不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而在教学之后,有48.21%的学生表示愿意在毕业后继续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并作为终身锻炼身体的手段,仅有16.07%的学生表示不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充分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4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效果

2.4.1学生体质得到了增强,提高了健康水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使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加强,体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4.2学生熟练掌握了各个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并能灵活运用

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组织有序,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掌握了抢花炮、三人板鞋竞速、珍珠球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并在教学比赛中对技术和战术进行了灵活运用,进一步巩固了技术动作,达到了提高兴趣、愉悦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

2.4.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相互承认、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掌握了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从而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的掌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程度、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1.2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了他们较好的社会适应和社交能力,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为他们进入社会后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效避免了传统体育课内容枯燥、乏味的缺点,为高校体育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力,符合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提高竞争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普及与开展,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1.4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参考,并且通过实践检验具有可操作性,但同时也面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评价内容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3.2建议

3.2.1各高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本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遵循健康性、可接受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的原则,通过教学化处理,规范教学程序,增强科学性,使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2.2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条件,建议各高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购买和制作民族传统体育器材,进而更好地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需要。

3.2.3高校现有的体育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需要,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同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渠道的培训与学习,增强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质量。

高校公共照明设施开关研究 篇3

目的:为了研究高校公共照明设施开关的人机尺寸、色彩、导视等方面,让用户更准确地找到照明设施所对应的开关并方便使用,从而减少误操作,节省用户的时间,找到保护产品和节约能源。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人机工程学人体尺寸、色彩和导视系统的运用,计算出照明设施开关的尺寸,合理利用色彩,推算出合理的具有导视功能的照明设施开关。结果:设施开关尺寸大小与人体尺寸、视距有直接的关系,色彩亮度对比度影响用户的使用,给用户正确指引,避免操作失误。结论:为公共照明设施开关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让用户更加准确地使用照明设施开关,延长照明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能源耗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照明设施开关 导视 人机工程 色彩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3-0069(2015)02-0112-02

1 提出问题

研究发现,当用户走进一间教室,一间陌生的房间,甚至是自己熟悉的房间,想准确打开或关闭其中一个照明设施是不容易的。不难发现,当自己想打开头顶那盏照明设施时,却错误地打开了其他的照明设施,而又不得不再将其重新关闭:当老师在讲课打开多媒体需要关闭前排照明设施时,却错误地关闭了后排的照明设施,以至于需要用户去依次验证哪一个开关是控制前排的照明设施。这样一来既耗损了照明设施的寿命,又消耗了能源,浪费了用户的时间,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用户在使用公共照明设施开关时会出现操作失误。研究其中原因发现以下几点:

①开关安装分布与现实照明设施分布不对应。如图(1) -间教室照明设施分布情况。而开关则安装在垂直于照明设施平面的教室墙上如图(2),这样一来用户很难从垂直的墙面开关上找到对应控制的照明设施。所以用户在使用开关时会出现误操作,想要开启哪一个照明设施时,需将开关依次打开,直到触发所要开启的照明设施,再将其余开关关闭。同样的,想要关闭其中一个照明设施时,依次将开关关闭,在关闭后如果不是想要触发的照明设施,用户需将其开关重新开启,依次直到找到所想触发的照明设施。

②设施开关控制与所对应照明设施分布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分布。如图(3)所示设施开关分布面与照明设施面处于平行时正确人机工程学的对应关系。如果设施开关随意排布而不遵循对应原则,用户在使用时就会出现操作失误。

③设施开关色彩与墙面对比不明显,使得用户寻找开关时不易发现开关的分布。当用户走进一间房间,首先应该看到明显的开关位置,在夜晚应该有夜光提示,在白天应该也是极其醒目的,而不是在需要找照明设施开关时才到处寻找。

④设施开关尺寸设计的不合理,使得用户进行操作时出现失误,或者造成使用不方便。有的照明设施开关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能使用户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正确把握,从而造成用户的操作失误。

针对以上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 设施开关尺寸

2.1 对于设施开关高度的计算

对于人体的测量如表(1)所示。得出人体臂长和视高度。视高在此取其均值1642mm,臂长去其均值334mm。

对于设施开关系统整体尺寸的把握,从人的视觉功能进行研究,用户在使用照明设施开关时最远的距离就是用户的臂长,而用户的最佳视角则是在300以内,如图(4)用户视角、视距和被观察物体尺寸关系如下:

式中:为视角,用分(’)表示;为被看物体上两端的直线距离;为眼睛到被看物体的距离。由上式可知,当角度(弧度值)比较小时,该角度的正切函数与角度(弧度)值近似相等,因此可以得出:

L取其用户平均臂长334mm,8取最佳视角300带入得D=175mm,

H=h+D/2,其中H为设施位置高度,h为用户平均视高,h取1642mm,将其带入,H为1729.5mm。

2.2 对按钮长度进行计算

对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500人,其中男性273人,女性227人,研究将压力计,对每名调查对象进行测试,将舒适度分为9个等级,即从-4到4。O为最佳舒适度,一4是因为指压力过小而带来的触感度差,4为因指压力过大而带来的触感度差。

查表得出按钮的最小阻力值,如表(2)

根据公式F=fL,将最小阻力F2.8N带入,将所测用户指压力f数值带入得出力距L,经计算得出表(3),由此得出指压力f为1.12N,力距L为25mm时,用户舒适度最佳。

由公式D=2L,D为按键尺寸长度,L为力距,得出最佳尺寸D为50mm。

2.3 对按键宽度进行计算

经查找GB/10000-1988给出的中国成年人手部尺寸5项,食指宽度为21mm经查表(4)得出控制器最佳间距为50mm。

单个开关宽度计算根据公式hi=l,计算,其中h,为开关宽度Il为食指宽度,得出h1=21mm,双开关宽度计算根据公式h2=211+12,计算,其中h:为双开关宽度l1为食指宽度,l2为控制器最佳间距,得出h2=92mm

3 设施开关色彩选择

色觉视野,人眼接收不同颜色所带来的刺激反应不同,所形成的视野也不同。视野由大到小依次为白、黄、蓝、红、绿。

合适的色彩组合是十分重要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辨认延时超过50%,用户就会增加35%的失误。设施开关起到的作用就是开启照明设施,所以无论是不是第一次进入这个房间,无论白天黑夜,都应该第一时间发现照明设施开关的存在,如表(2)所示。

得出结论,在白色墙面与白色开关的前提下,用绿色作为背景色,达到清晰和醒目效果,方便于夜晚使用,在其表层加入夜光效果。

4 导视设计

研究对于开关的导视研究分为两个方向:

①设施开关分布面与照明设施面处于平行状态。在该状态下,开关分布与照明设施——对应,当处于平行面时,将现实空间照明设施的排布与设施开关排布高度切合,符合用户的使用心理,避免误操作如图(3)所示。

②设施开关分布面与照明设施面处于非平行状态。因为处于非平行面,照明设施和照明设施开关对应就会出现错乱感,很难找到准确而又符合使用习惯的排布,在该状态下,对设施开关系统进行设计,采用平面图纸的形式,对设施开关进行设计,达到平面地图的效果,与现实照明设施排布契合。如图(5)所示。

5 结论

①照明设施开关设施整体尺寸高度D采用175mm,位置高度H为1729.5mm,长度尺寸为50mm,单开关宽度尺寸为21mm,双开关宽度尺寸为92mm。

②颜色选用绿色,和白色作对比色,提高开关的醒目程度。

⑧照明设施开关采用对应现实空间原则,让用户通过分布图,直观找到照明设施开关所对应的照明设施。

④通过研究提供照明设施开关设计的理论依据和保护照明设施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节约用户使用时间,增加工作效率,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高校公共数学 篇4

1.1 教学内容方面

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我国高校非数学专业多数采用的《高等数学》教材已经根据专业特点做了适当调整。但是, 一方面, 教师很难对不同基础、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教学。例如, 目前大部分高校《高等数学》教学主要侧重基础教学, 针对某些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同学, 无法深入学习。另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合理区分、有效衔接。例如, 多数学生在高中已对极限、导数部分计算方法有了初步掌握, 教师如果不合理设计讲授内容, 会导致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这部分内容时感到重复累赘, 多数学生以毫不谦虚的态度去学习, 从而忽视了极限、导数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直接影响到其它章节的学习。

1.2 教学方式方面

教师往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行“满堂灌”, 过于强调数学教学的严谨性, 通常采用“1+1”即“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方式。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学生参与的环节, 忽视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 教师一味在黑板上进行枯燥地推导或演算, 较少和学生互动,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玩手机、睡觉等不良现象也就自然出现了。

1.3 学生方面

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 仍然摆脱不了在中学形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心理和思想上还不能顺利转变。部分学生还认为自己需要被老师督促着学习, 自学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经不起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部分学生不惜牺牲课堂时间参与社团活动, 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近几年《高等数学》课堂上无故请假或缺课的现象较严重。

2 研究现状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严谨, 抽象难学的科目, 加之目前高校普遍扩招, 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不够扎实, 从高中进入大学一时难以适应等原因造成了《高等数学》呈现出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的局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 许多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文献[1]提出理解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当学习某个数学概念、原理时, 如果能在心理上组织适当的有效的认知结构, 并使之成为个体内部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 才能达到理解上的学习, 同时从学习情境、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数学建模及学生反思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理解性学习的途径。文献[2]提出高等数学教学应特别强调师生双边活动, 更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对于高校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一定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目的, 在方法上要提倡“问题研究型”教学, 宜采用“预习指导型”教学, 要适当安排“实践尝试型”教学, 常穿插“启发设疑和趣味性”教学, 尤其要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文献[3]提出作为理工科教育基石的高等数学, 必须做到因材、因需、因内容施教。文献[4-5]提出了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3.1 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相关度问题

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授课前, 应充分了解目前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优化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2 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手段教学

随着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MOOC等教学方式在中国不断兴起, 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巨大冲击。这些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不再像以往感到厌倦, 不少学生受益匪浅, 甚至有的学生还通过MOOC课程证书找到了工作。文献[6]提出MOOC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来自于高校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优质教育课程。与传统的教材相比, 教学的内容突破一所学校的限制, 相似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授进行讲授,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教师进行学习。文献[7]介绍了几种翻转课堂经典模型, 并提出了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上的诸多优势, 如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 实现因材施教, 增加了课堂互动, 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等。因此, 针对不同内容将传统教学方式适当融合上述教学方式, 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极限、定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及空间解析几何部分可结合“多媒体教学”, 通过动态演示将难懂的抽象原理结合图形表达得更直观化、形象化;积分学的应用部分, 其计算方法可归结为前面已学知识, 可结合“高效课堂”或“翻转课堂”、“MOOC”等教学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实现互动教与学, 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建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

然而, 《高等数学》教学纯粹采用多媒体教学或翻转课堂、MOOC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是不可行的。原因主要如下: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在整个课堂中, 教师一直机械地播放幻灯片穿插部分讲解, 学生多数只是在听而不动脑、不动手。一方面, 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另一方面, 教学信息量大, 屏幕切换频繁, 学生不容易对知识理解、消化。此外, 翻转课堂或者MOOC这些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 视频录像、剪辑等前期准备工作难度较大。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教师肢体语言、人格魅力缺失;新课、习题课、辅导课, 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学生是否认真进行了视频学习?视频上留的思考题是否认真完成?教师难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考核。课堂起点提高后, 不同程度学生可能拉大差距。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缺乏监管, 课上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深层的探究学习是“翻转课堂”及MOOC的难点。因此, 《高等数学》教学应以传统教学为主, 其余教学方式为辅,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参与度, 提高教学质量。

3.3 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分类分层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分类分层。文献[8]曾提出《高等数学》教学可进行分层教学, 新生入学后作数学知识测试, 根据成绩划分学生, 相同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授课班级, 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包括期末考题也是难度不同的两套题, 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做到因材施教, 有效解决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本文所提到的分类分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可适当增加课程学时数, 加深教学内容难度;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可结合其它领域, 多设计实际案例应用。 (2)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在设计概念引入或应用时可适当选取相关专业的数学模型, 一方面, 为学生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开辟窗口;另一方面, 让学生提早知道先修后续关系, 对端正学习态度有一定作用。 (3)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可进行分层教学。不同基础的学生, 根据自身发展要求选择具体学习类型后, 再选择相应的层次, 从而促使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3.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化

3.4.1数学史、二课与教学内容结合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进程与规律的学科, 即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的联系的一门学科。将数学科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有机结合,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人格成长、改变学生的数学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多元文化的数学。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等课外竞赛或二课活动, 拓宽知识面, 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多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3.4.2个别内容尝试双语结合国际会议模式教学

结合教师自身专业知识, 对个别内容采用双语教学结合国际会议模式教学。大部分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上有所研究, 并对英语专业术语较熟悉, 因此可以结合双语及国际会议模式进行部分内容教学。一方面, 国际会议模式教学可培养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 感受相互进行学术交流的成就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体会到英语应用到实际问题的乐趣, 多学科交叉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摘要:《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 它不仅是许多其它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而且在其它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目前《高等数学》公共基础课程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研究, 提出了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分类分层教学,双语,国际会议模式

参考文献

[1]关丽红.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理解性学习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 (18) :118-119.

[2]左霞.对高等数学非数学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5) :138-139.

[3]郭万里.理工科教育中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5-36.

[4]闫进娟.关于多媒体技术辅助高等数学教学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10) :96-97.

[5]杨秀前.大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 2010:86-90.

[6]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7]胡晓晓.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85.

浅谈高校公共机房管理 篇5

浅谈高校公共机房管理

公共计算机机房在高校实验室中有着重要地住.在计算机基础实践、专业课程实践、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同时也反映着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建设程度.因此,科学的管理好机房就王得很重要.本文从机房管理中主要涉及到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对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作 者:叶宗海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泉州,362332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46关键词:高校 公共机房 微机 管理 用户

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篇6

关键词:高校书法;中华传统文化;公共艺术

2006年,我国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省属重点学校和“211工程”学校开设书法鉴赏这门公共艺术课程。经过十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经过不断地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书法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阶段开展书法公共艺术课程,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书法是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书法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书法课程则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书法课程,学生可欣赏古代书法大家的作品,感受其中的气韵与风骨,并通过学习书法来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书法也是一门艺术。书法课程不仅仅是教学生练习书法的课程,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书法,从中提高感悟能力与审美能力,比如,在书法课程中引导学生对柳公权的《寻秘塔碑》《神策军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赏析,了解艺术的美感和魅力。

二、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的实践

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的具体实践,要在书法艺术理论的指导下传授书法技巧,在书法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

1.在书法艺术理论指导下传授书法技巧

在书法公共艺术课程中,理论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书法理论包含多个层面,比如书法史部分、书写工具常识、书法技法理论和书法品评理论,等等。教师可以依托这些理论进行书法技巧的传授。比如书法技法理论包括执笔、用笔、临摹、创作等诸多技法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技法的指导。

2.在书法作品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书法课程中作品欣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很多层面来进行。例如,可以通过欣赏书法的神采来感悟书法的灵魂;可以通过欣赏书法作品的线条和气韵来感受鲜明的韵律和节奏;可以通过欣赏书法的意境,对书法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展开体悟。

3.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传承书法精神

高校书法公共艺术课程,不仅需要课内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作品鉴赏学习,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练习和实践活动。

(1)在课堂上进行的书法鉴赏和书法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以服务实践为目的,需要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书法技巧,感悟书法内韵。

(2)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书法活动。高校中各种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书法活动也常常会以各种形式展开。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创立或参与书法社团,举办书法讲座和书法作品展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强化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3)组织开展校园外的书法实践活动。书法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艺术,与建筑、设计都有深刻的联系。尤其是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都有书法题词或书法遗迹。这些书法名胜既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积累底蕴、培养审美情操的最好课堂,还是学生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的重要场所。高校应该抓住机会,为学生组织一些校外的书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法实践活动中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强化对于书法的学习兴趣。

书法课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书法的文化功能与艺术功能,从理论、鉴赏、实践等多个层面对书法课开展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书法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懿媛.普通高校书法公选课现状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0(1).

[2]刘东峰.试论书法专业本科教学中入门书体的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高校公共数学 篇7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高校的数学教学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如新生基础良莠不齐;数学课程也面临缩减课时的压力, 但后继专业课及考研对数学的要求并没有降低等。面对这些情况, 如何确保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成为高校数学教师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迫切要求数学教师在不断吸收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基础上, 考虑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的综合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2 高校公共数学课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途径与方法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数学教学, 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及系统的教学思想, 把信息技术当作一个要素纳入到整体的高校数学教学系统中来, 而非单纯地考虑使用计算机等媒体。另外, 要周密地考虑高校公共数学课教学中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明确教学过程展开或运作的操作程序, 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笔者在多年的数学公共课教学中, 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 总结如下。

(1) 利用软件来编写数学教案。在教学中, 一般采用的是La Te X软件, 此软件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科技排版的流行软件, 其功能强大, 是通常的办公软件无法相比的, 而且对于数学公式的处理科学方便。在高校公共数学课教案中, 多数会用到大量的图表, 如果事先建设好一个图库, 在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时可以直接使用, 非常方便。

(2) 高校公共数学课教学课件制作。课件主要采用的是PPT+Math Type, 对于一些函数作图主要采用几何画板、Mathematica、Matlab等。在制作课件时, 教师应注意:用PPT做课件时, 要根据自己演示的比例, 设置字体字号;设置好公式编辑器里的公式参数, 确保公式和汉字能够协调显示;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习惯设置放映, 使学生思路能跟上演示。

(3) 网站设计, 师生交流学习。教师可以将教案和课件做成文件视频放在网站上供学生学习下载, 方便学生预习, 在课堂上能更好听课, 节省做笔记时间。事实上, 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相关的数学史知识融入网站中, 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外的数学知识, 扩宽数学视野, 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站事先和学生进行交流, 听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意见和建议, 了解情况, 及时、准确地把握好课堂教学。

(4)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充分展现出高校公共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 揭示其本质, 使学生学好抽象的数学内容, 使学生学习更有趣味、更加简便, 更为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数学知识表现为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体, 提高课堂效率。例如, 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去演示图形之间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各种学习情境等。

(5)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可以是问题解决, 可以是专题研究等, 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在沟通、协调、合作下形成的。协作学习使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分享集体的智慧, 提高学习成效, 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协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协作技巧和沟通能力, 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协作学习。

(6) 正确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以计算机等媒体为核心, 在高校公共课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 并非是单纯的物质技术, 重要的是指设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思想观念或方法。因此, 必须确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观念, 强调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信息技术在高校数学公共课教育领域的应用, 必然导致高校数学教育在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方面的深刻变革, 最终导致高校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根本变革。

信息技术为高校数学教学的学与教服务, 其使用不是要替代传统的教学工作, 而是要发挥其力量, 将过去不能做或做得不太好的工作以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 构建交互式、多样性的学习环境, 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加强对于数学的基本理解和直觉。

3 注意的问题

高校数学教师应从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因素出发去制作高校公共数学课件, 在制作数学课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科学性是指课件要以事实为依据, 不能歪曲科学事实;艺术性是指课件要具有美学价值, 能体现数学美, 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2) 数学课件的设计应从数学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去定位, 不可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而滥制课件。

(3) 并非所有数学课都要去制作和使用课件, 只有当使用课件得到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效或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时, 才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

(4) 课件应具有较好的交互性、可控性, 以适应变化的课堂。界面设计应合理, 颜色选择需恰当, 使有艺术美感, 以及背景音乐的设计等不能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前提。

参考文献

[1]张景中, 彭翕成.深入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J].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8 (1) :1-7.

高校公共机房管理研究 篇8

由于学生教学用机使用频繁,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软硬件故障。维护好计算机,保障教学用机需求,是机房管理维护工作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当需要大批量更新操作系统平台或者大批量安装拷贝某个应用软件时,要能及时地、大批量地、简单化地操作就能完成。二是当单机发生硬件故障后,要能尽快地排除,减少故障计算机的待修时间,早日投入使用。三是在单机情况下,对于软件故障,要具有快速恢复硬盘上数据的能力,使计算机能及时地投入使用。对于管理维护计算机而言,有很多看似是计算机硬件故障的现象,最后却确定是由软件的问题所引起的,所以,软件维护的工作量是远远大于硬件维护的工作量,而作为管理维护计算机的工作人员,却是既要懂得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又要知晓每个软件的工作流程。对教学机房而言,机房内安装的各种教学软件在运行时要能保证一致性,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谓教学软件运行时的一致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每台计算机上所安装的软件及其版本相同;二是每个软件安装时设置的参数相同;三是每台计算机上调用同一软件的方法相同。

高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机房的管理,历来就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作,它涉及面广、事务性工作杂、技术性较强、工作相对单调、工作量很大、系统性不强。

高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机房的建设过程,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只能是随着不同时期的教学需求逐步建立起来。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计算机,在规格型号上是有差异的。这种硬件上的差异,带来了软件上兼容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的兼容性上。对于各个专业之间,使用的教学软件不尽相同,特别是各个专业的专业软件,品种繁多、专业性极强,除了计算机基础类和语言类教学软件大致相同以外,不同专业之间根本无法通用。而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上所有专业的全部通用和专用软件,并且能正常运行,简直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大学生是一个勇于探索的群体,其求知欲望强烈,其中有些学生是很少考虑后果的。而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又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状态的大学生,经常有意无意地损坏计算机系统,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有些人视公共机房的计算机为自己个人的专用机,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文件,造成计算机一时的瘫痪。也有携带含有计算机病毒的存储介质进入机房使用,使计算机染上病毒。

高校计算机公共教学机房,除了承担正常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机外,还要承担各个专业的有关专业课程的上机实习任务,以及各种各样的培训考试、其它临时性的用机等需求。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环境,经常是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要完成转换工作,对时间性要求较强。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量相当大,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教学用机,工作人员必须随时维护被损坏的计算机。

在建设计算机公共教学机房时,机房内每间房间一定要将局域网络联通到每一个计算机的机位上,并且要保证每一间房间,其内部的网络要畅通;与机房外部网络的联接,可以由管理人员控制。在计算机的采购选型时期,要求计算机的各项性能等指标不能过低,其配置要在主流机型的中档水平以上;配置的计算机数量,要有一定的冗余度;对于同一个房间内的计算机系统,要求其所有的硬件配置必须完全一样,以减少后期管理、维护的工作量;对于每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还需要另外增加配置硬盘保护系统。不论是配置独立的硬盘保护卡,还是集成在主板上的硬盘保护系统,都要具有自动登陆的、一对多的网络拷贝功能,并且能方便的进行更新、升级换代。具备这些前期准备工作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是做好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基础,其后期的计算机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到保障教学实习的需要。

在机房宏观管理方面,首先,要将相同硬件配置的计算机布置在同一个房间内,并且每一个房间内局域网络的IP地址要配给一个独立的网段,不能交叉,为机房后期的网络拷贝、管理维护等工作打下基础。其次,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将机房内所有的计算机房间作适当的分工,有些房间以通用性机房为主,有些房间以专业性机房为主,有些房间兼做专用与通用机房。由于专业软件的特殊性,必然要有专用的房间用于各个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开设,而专用机房的设置,也是计算机应用得到普及的一个标志。由于计算机数量上的限制,不可能做到专用机房与通用机房完全分离,有时,专用机房还是要作为通用机房来使用,反之亦然。对于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好奇心大,而造成损坏计算机系统的学生,要以教育引导为主。计算机系统被损坏,只能说明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措施不到位,防范还有漏洞,它能促使机房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在管理维护计算机系统工作方面,对于硬件故障现象,要及时地修复,减少待修时间;而做好计算机机房的日常清洁保养工作,也是降低硬件故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软件故障现象,则主要是从防范角度保护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目前,主要是采用硬件保护的方式,为每台计算机加装一块硬盘保护卡;由于硬盘保护卡是直接插入到计算机的主板上,计算机系统在启动时,就会将其视为计算机的硬件板卡之一,从而达到了有效保护数据的目的。

在机房微观管理方面,作为公共教学计算机,不论何种配置的计算机,都可以看作是在计算机上运行某些教学应用软件,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运行不同的程序而已。对于各种计算机故障,都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对于硬件故障,只要有充足的备件作保障,就能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及时修复。而对于软件故障,排除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加装硬盘保护卡,这是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还有就是选用嵌入了硬盘保护系统功能的计算机主板,这是主流发展方向,只是当硬盘保护系统的功能需要升级时,操作比较繁琐一些。在计算机硬盘保护系统功能失败时,可以采取更换硬盘的方法,来及时地解决问题。

为了提高计算机公共教学机房的管理维护水平,更好地方便学生用机,本院机房普遍加装了硬盘保护卡或选用嵌入了硬盘保护系统功能的计算机主板,在享受到硬盘保护系统能有效保护计算机上各种数据的同时,还享受到了硬盘保护系统含有的网络拷贝带来的便利。在机房环境的管理上,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对机房每一间房间内的所有计算机机位,全部固定了一个唯一的编号,并且将这个编号与计算机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进行有机的关联。这也解决了某些计算机上机考试时对机房环境比较特殊的要求,如要求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的取名要一致,相邻计算机的IP地址要有规则地顺序排列等。

计算机机房每学期都要多次承担各种计算机的上机考试,各种上机考试环境与教学环境的要求又是互不相同,利用硬盘保护卡上含有的一对多的网络拷贝功能,只要准备好一台计算机作为样机,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整个机房的快速拷贝复制,完成上机考试环境与教学环境切换的工作。或者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即可实现整个房间全部计算机硬盘上数据的更新或安装。样机上将要发送的数据,可以是整块硬盘,也可以是硬盘上的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上的数据,也可以只发送计算机CMOS参数或硬盘保护系统参数等。而所有计算机上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可以选择自动分配修改或者保持原有不变等选项。

针对计算机硬盘原因引起的各种软硬件故障现象,在时间要求紧迫时,首先采取更换硬盘的方法来解决。首先,按照机房内在用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事先复制好,作为备用硬盘。其次,更换上备用的硬盘,修改IP地址、计算机名、网关等一些参数,即可快速投入使用。毕竟更换硬盘比复制硬盘在时间上要快得多。再次,对更换下来的硬盘进行检测,或返修,或重新复制数据作为备用硬盘。

利用硬盘保护卡上能有效保护CMOS参数这一功能,将计算机上的系统参数采取开放式的管理模式,允许学生自由进入,察看各项参数的设置情况,并且可以修改。而利用硬盘保护卡能有效还原指定逻辑分区盘上数据的功能,允许学生查看、修改硬盘上所有的文件数据,对文件的属性,允许更改,也允许学生随意删除一些文件,甚至允许学生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平台,使学生在更改中学习到知识。

利用硬盘保护卡对各个逻辑分区可以设置不同的还原方式的功能,将硬盘上的逻辑C盘设为启动盘的系统区,设为开机还原,有多个操作系统时,再加上其它逻辑分区;逻辑D盘设为系统文件和应用程序的备份区,设为开机还原;逻辑E盘设为公共数据区,其共享方式设为只读,设为半天或每次还原。实践中,E盘如果设置为敞开,不保护还原,则到第二天,E盘上的计算机病毒就会影响到整个机房内计算机的使用,严重的时候,还会使机房的计算机全部瘫痪,无法使用,影响到教学秩序的正常。

在教学上机过程中, 有时辅导教师需要查看某个学生上机作业完成的情况, 如果房间内计算机的IP地址是有规则排列的,则利用网络查看就相当简单,只要输入对应的IP地址即可查看。针对上机辅导教师有临时性的课件或作业等文件要下传给上机学生的时候,全体用机的学生可以共享机房中指定的某台计算机上逻辑盘中的数据;或是在课前,利用硬盘保护系统的网络拷贝功能,将文件网络拷贝到指定房间内所有计算机的逻辑E盘中,这个发送过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的管理水平。而机房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需要不断探索尝试的综合管理过程,其工作量大,技术难度大,牵涉到的知识面广,使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对机房管理维护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要按照一切为了教学需要的原则,灵活应用,就能做好管理维护工作,同时,机房管理人员也应当主动地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将新技术和新理论应用于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中。

摘要: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用机任务, 围绕计算机公共机房管理的问题, 以公共教学机房为例, 就提高公共教学机房的计算机利用率这一主题, 结合具体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机房,机房管理,硬盘保护卡

参考文献

[1]《神州》2009.11《浅谈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马经杰、齐欣

高校公共机房维护的探讨 篇9

当前我院公共机房已拥有计算机750多台,计算机公共机房日常承担的教学任务为计算机系所有专业课、毕业设计、上机考试以及全院的计算机公共课等。除此之外,还承接一些临时性的任务,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考试和一些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培训等。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的扩大和上机实践课程任务的增加,使得计算机机房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繁重。本人结合机房维护中的经验及教训,对机房管理从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硬件维护

针对机房硬件设备维护,一方面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售后服务的设备供应商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机房管理人员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维护技术水平。就笔者所管理的机房而言,如果设备硬件出现故障而我们无法解决的,就向供应商报修,由他们提供备件服务,确保不影响机房所承担的教学活动。

计算机房常见硬件故障分成以下几类:内存条故障、主板故障、硬盘故障、电源故障、键盘或鼠标故障。

1.1 内存条故障

内存可以说是一台电脑中故障最频繁的部件之一,内存条发生故障时,常常发出“嘀嘀”的报警声,故障一般表现为:开机无显示、Windows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产生非法错误、升级内存后导致电脑无法正常启动、计算机经常蓝屏死机。由于内存故障的表现都比较直接,因此我们在维修时并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判断故障的出处,一般情况下只要更换一条新的内存条,如果机器能够顺利启动并能够稳定运行,即能断定内存条出现了问题。

灰尘、内存插槽变形损坏,内存未安装好均可能导致各种异常现象,因此我们一旦确定是内存方面出现问题后,先拆开机箱,检查插槽,更换内存等测试,把内存条拔出来,把机箱内灰尘清除,换个内存槽插,或者用橡皮把内存金手指檫试后,再插入内存槽,找出问题的根源后,做好总结,这样下次遇到问题后,我们便有了经验,能够很快的检查并排除内存的各种故障。

1.2 主板故障

主板是电脑的基础部件,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桥梁,用来连接各种电脑设备,几乎所有的控制部件都通过插槽和主板连接在一起,一旦发生故障,计算机将无法正常工作。常见主板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启动时地显示,无法加电自检、主板接口损坏、BIOS自检提示错误信息、开机是不能引导系统等。

当确定为主板故障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对主板故障进行排查与处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清理法、观察法、复原法与替换法对主板进行处理。

1)清理法:很多故障是灰尘引起的士用油漆刷、油画笔、电吹风等均可有效地除去电脑中的灰尘。

2)是观察法: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看各部件是否接插正确,电容、电阻引脚是否接触良好,可以用手去触摸一些芯片的表面,看是否有非常发烫的现象,这个对故障的排除非常重要。

3)复原法:对于一些更改了主板BIOS设置或对CPU超频之后的主板,我们可以通过恢复主板的默认设置,来排除一些常见的故障。特别是死机、重新启动这种故障,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对CPU进行超频后所造成的,将CPU改成默认的频率后一般这种故障会消失。

4)替换法:将CPU、内存条、显示卡等部件安装至其它主机上逐一检查,引法能很快地确定故障源。

1.3 硬盘故障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负责存储我们的资料的仓库。硬盘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部件,也是最昂贵、淘汰最慢的主设备,硬盘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不仅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也能提高微机的工作效率。硬盘的故障一般分为纯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常见的硬盘故障有:系统无法启动、硬盘有异常声响、BIOS检测不的硬盘、硬盘出现坏道。

若是硬盘硬件故障一般交给设备供应商处理。在排除硬件问题的前提下,我可以进入主板的CMOS设置,若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无法发现硬盘的存在,那么这种故障大都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端口上,硬盘本身故障的可能性不大,可通过重新插接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就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盘也不被接受,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跳线,如果一条IDE硬盘线上接两个硬盘设备,就要分清楚主从关系。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只好重新对硬盘分区。

1.4 电源故障

电源是一台计算机的“动力核心”。这类故障一般表现在开机无反应、主机无故死机、主机不通电、电源风扇不转。我常常把电源拆下来,用万用表检查有无电压输出,若无电压的话,可能是内部保险丝坏了,一般情况下都是更换电源。在管理机房的时候也要注意经常清除电源上的灰尘,特别是经过一个寒假以后,南方的空气比较潮湿,通常会将机房内的门窗打开,先通一下风,因为如果空气很潮湿,潮湿的灰尘会使电源高压窜入输出端,全面烧毁电脑部件。

1.5 键盘或鼠标故障

键盘和鼠标是最基本的I/O设备。键盘故障中最常见的是线路问题,一般是键盘引出线断掉,常表现为系统提示“Keyboard Error”;还有一种情况是输入的字符与显示字符不一样,这一般是键盘内的“垃圾”太多而造成短路的缘故,只要把键盘内的杂物清除就可以了;或是键盘中有短路,拆开键盘,找到断路点焊接好就可以了。鼠标的故障多为接口或按键接触不良、断线、机械定位系统污垢等原因造成,可用酒精棉球清洗滚动球和鼠标内部或将内部弹簧做适当调整。

2 软件维护

软件方面的维护更主要的作用就是弥补硬件方面不足之处,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对硬件的加强化。由于有的学生好奇心强、随便操作、删除等原因,系统容易受到破坏,这使系统恢复工作量相当大,为了保证机房的正常运行,我们通常对计算机进行一些设置,来保护系统。

2.1 用Ghost进行数据备份及恢复

Ghost是一个出色的硬盘对拷工具,它把磁盘内容复制为一个磁盘的映像文件,用映像文件创建一个原始磁盘的拷贝,把一个磁盘上的全部内容复制到另外一个磁盘上,也可以分区进行拷贝。它可实现技术与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每次安装软件的时间,最适合配置相同的机器,安装相同的软件,而且Ghost使用十分简单。

2.2 软件的保护

笔者建议可以采用同方易教,通过软件对计算机硬盘实现分区保护,我们一般考虑对系统盘实行每次还原,以保证系统的重启后还原到最初的状态;对D盘也实行每次还原设置,在些教师在一个机房上几个班相同的课程,可以将相应的练习分发到D盘,每次还原后,D盘里面的东西都会清空,不会影响到下一次课;对E盘,设置为每周还原,可以将资料在硬盘中存放一周,一周以后自动清空。

2.3 病毒的防护

机房的计算机一般都接入互联网,学生在上网时,不可避免会受到计算机病毒、木马的侵害,而且学生使用的U盘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插拔使用,极易染计算机病毒并传播开来。经常升级计算机系统的杀毒软件和木马查杀软件,定期扫描系统进行查杀,打好系统漏洞补丁,可以很好的预防计算机病毒、木马等危害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房维护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技能,我们要在工作中对计算机故障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加以记录、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多加思考和研究,就会发现更多的好方法。我们只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不断更新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才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的探索 篇10

一、高校公共用房的概念

所谓公共用房是指产权属于学校所有除教职工宿舍以外的各种用房, 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学生宿舍以及各类生活福利、商业服务的用房。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 学校公共用房分为六类。

1. 校党政机关用房。经学校正式确认的校级各类党政机构所使用的房屋, 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2. 学院用房。学校设立的学院用于办公、教学、实验和学习的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研究生室、专用教室以及各类实验室。

3. 公共服务用房。面向全校服务的教室、图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会堂、学生与教工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用房。

4. 后勤与保障用房。后勤服务部门和条件保障部门所使用的房屋, 包括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活动室、车队、医院、幼儿园等后勤服务用房和变电所、泵站、物资仓库、门卫室、收发室等条件保障用房。

5. 产业、商业用房。产业用房是指经学校批准, 由学校全部或部分投资兴办的, 具有独立法人实体, 并在当地工商机构注册的企业在学校所使用的房屋。商业用房是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因历史原因在校园内开办公共服务设施 (如银行、邮局、电话站、商店、粮店等) 而使用产权属于学校或占用学校土地自行建设的房屋;或根据地方规定由学校提供的产权属于学校的教职工住宅区内配套的公共服务 (如服务网点、物业管理、基础设施) 用房;或为方便学生生活, 由学校招商的服务企业使用学校产权的用房。

6. 附属单位及其他用房。包括附属高中、附属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用房。

二、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必要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我校公共用房至今尚未归口于一位校领导统一管理, 是由全体学校领导集体管理。学校领导一般都分管着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条线, 校领导所管的部门有用房需求, 用房管理部门凭其在部门请示报告上的指示都得设法满足要求, 直至没有任何空余房可调配。公有用房分配日积月累的遗留矛盾得不到解决, 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 用房管理部门对此只能束手无策。

2. 缺少科学的分房政策。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此规划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量化了相应学校各类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但许多学校与我校一样, 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公有用房分配制度。这就使得分房无量化标准, 造成调控困难。

3. 二级管理部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公共用房管理实行的是无偿使用, 为此各二级管理部门热衷于向学校争资源、争用房, 却不太注意房屋的使用效率。有的学院设置多功能厅、健身房、超大办公室;有的学院许多用房都堆放满了废旧物资无人问津, 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也占着实验室不让, 形成公共用房实际上的“终身制”、“占有者所有制”。

4. 公共用房从设计到使用缺乏总体规划。学校近几年新建了新实验二楼、动力楼、西楼区实验楼。每幢楼分配到使用部门后都进行了面广量大的改造工程。新建实验二楼实际建筑面积为13600平米, 改造面积达到6620平米。原设计作实验室的改作办公室, 作为实验室的用房高度及大面积, 在改造成办公室过程中要隔断、要吊顶, 原来为实验室条件所铺设的水电管线全用不上, 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对高校公共用房有效管理的探讨

1. 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高校领导要亲自组织学习上级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财经法规, 并将公共用房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 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 强化管理, 建立国有资产即自己的资产, 真正健全与落实每间公共用房有人管理, 有人负责, 确实是有效使用。应当把占据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保值增值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使资产有效地保值、增值。

2. 建立机构、明确责职。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 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以确保公共用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成立公共用房领导小组, 代行所有权人职责。成员由分管资产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公共用房领导小组负责公共用房规划评审、根据用途对建房方案审议、组织实施各项改革, 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处理公共用房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重大违规事件等。

确定公共用房的主管部门, 我校以国有资产处为学校公共用房管理的职能部门一级管理单位, 代表学校具体制定、补充、修改、完善各类公共用房的实施细则并编制公用房配置方案, 报公用房领导小组审定, 对使用人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 负责公用房的综合管理。

各学院、机关处、所、直属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负责本单位公共用房管理的具体事宜。具体贯彻执行学校公共用房的各项规定, 对本单位的房屋进行内部配置, 按规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和维护。

3.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公共用房管理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作用, 健全和完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 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建标[1992]245号) 文件的有关规定, 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情况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的细则, 做到有规可依, 违规必究。

确定公共用房的配置的原则“按需配置、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补贴”改革现行的公用房无偿使用制度, 试行定额核算和使用单位超额面积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 缺额面积学校调剂解决或给予补贴的政策, 以建立公共用房管理使用中的自我约束机制, 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用房的种种弊端, 提高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科学测算、量化标准。建立一个公共用房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 将房屋的结构、楼层、房间、使用人、面积、建造时间、造价等内容用计算机管理起来。根据使用人的性质、功能、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制定配置标准, 确定各使用人公用房配置类别、地点、楼层和面积, 在深入调查摸底、科学测算的基础上, 确定定额内用房面积及定额外用房面积, 依此确定定额外用房收费额度或缺额面积补贴额度。

明确使用管理范畴, 签订使用管理协议。公共用房使用协议是明确学校作为所有权人与公共用房使用人之间的权责关系的协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房, 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 实行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国有资产依据配套实施细则的规定, 提供使用人超额、缺额清单、使用条件、管理要求, 与使用人签署公共用房使用协议。

督促检查、循序渐进, 国有资产处跟踪检查全校公共用房使用情况, 督促各单位合理安排和充分使用本单位的房屋, 努力提高公房的使用效率。详细收集公共用房使用、维护、安全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 做好公共用房信息管理工作, 对公共用房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违规情况, 及时处理各种违规事件。

4.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 (建标[1992]245号) 文件的有关规定,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用房管理部门对学校整体用房进行规划, 报送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审定。

合理布局, 协调发展。由过去单一幢楼项目的规划, 变为一个学校整体群楼全局性的规划。有时单幢楼的计划很好, 但由于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 结果整体来看很乱、很不协调。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认真分析全校用房需求、功能方面实际情况, 针对各种问题, 提出方案与对策, 切实使每一项规划都符合实际情况, 新建的每间房屋的功能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 少拆少改, 节约经费。为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决策是否需建房、建何种功能房、建在何处提供依据。

四、结束语

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管理过程, 从房屋的建造、分配、使用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都带有定性和定量的问题, 各个环节紧密相连,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 为保证此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总结经验, 对公共用房管理办法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以提高公共用房的使用效率, 逐步改善原来宽紧不均的用房使用状况, 消除原来用房的“终身制”现象。同时, 要有效地盘活闲置的房产资源, 使现有的公共用房资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而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摘要:文章对高校公共房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总体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以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公共用房管理,问题,科学配置,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建功, 龙文滨, 高丽.高等院校公共用房管理初探[J].经济师, 2004 (4)

[2].徐芳, 朱敏骏, 林敏莉等.实验用房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3)

高校学生食物公共安全管理刍议 篇11

关键词:高校;学生;食物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59-02

高校的稳定与学生食物公共安全有关。比如:若学生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既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又可能会诱发难以预料的学生不稳定事件,影响高校的稳定,须加以预防和控制,化解风险。但目前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学生稳定工作的一个研究盲点。无论学生是在高校食堂就餐发生食物中毒还是食用校外的食物发生食物中毒,我们都统称为高校学生食物公共安全。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唤起学生的食物安全意识。在不同场合进行教育,比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在形势教育课上,开展食物安全知识教育。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见诸各种媒体食物中毒事件教育学生,尽量不要到高校周边无牌无证的小摊档就餐,不买、不吃不洁食物,保障自身食物安全。2.增强学生食物安全知识及提高自救能力。通过墙报、课堂、邀请专门的医护人员举行辅导讲座等各种途径,将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食物安全知识公布出来,或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其中包括分辨有毒食物,食物的色、形、味,包装及保质期的鉴别及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第一时间的自救或救助他人简单技能等。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形成应急预案。学生管理部门、学生辅导员与高校的医院或门诊部、食堂、保卫处等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必要时,形成相关部门领导联席机制。4.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高校绝大部分学生在校内食堂就餐,学生食物安全(即食品安全),既涉及学生管理工作,也关系到高校后勤食堂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食堂各个角落和全程各个环节。根据事故预防和控制理论中的多重防护理论,可设立多道防护措施,增强系统防护能力。一道安全防护措施不足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是控制事故的扩大。其依据为乘法原理,即系统发生事故几率等于每重防护措施发生事故几率的乘积,可表示如下。

P= IIPi;=P1x P2 x P3……x Pi

其中P表示事故概率;i表示安全防护关数;Pi表示第i重防护措施发生事故概率。不难看出,防护措施的关卡越多越严,事故发生率就越低,就越安全[2]。

食堂食品安全涉及原材料、仓库、粗加工场所、烹饪间、销售间、洗消间等各个角落,包括采购、验收、储存、运输、切配、加工、销售、洗消等各个环节。哪个角落、哪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否则会增大食品安全发生几率。正是多重防护理论的反向体现。

针对上述困难,并就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整体工作,怎样着力,才能化解风险,确保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根据事故预防和控制理论中的本质优化理论,可对相关的对象进行优化。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可把严“人、制度、环节、财物、检查”五道大关卡,其中又各分为小的关卡,大致如下。

一、加强人员管理

(一)建立健全专门组织架构,争取高校及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具有完备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将相关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领导纳入其中,形成有效的联席会议机制。

在食堂内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食堂经理、助理、仓管员、采购员等纳入其中。

(二)加强人员健康卫生管理

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继续加大力度,提高员工思想觉悟。严格执行持健康证上岗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到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及时将其调离原岗位。

1.严格执行健康制度,建立员工持证上岗机制。所有员工均取得健康证,所持的健康证均在有效期内。

2.及时监控员工健康情况。当发现食堂一线的员工患有不能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的疾病时,及时将其调离原岗位。平时督促员工不留长指甲等个人卫生,工作认真到位,不掉以轻心。

(三)强化教育培训,不留盲点

通过各种会议及每天的食堂班组长会议,月月讲,天天讲。以校外食品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广大员工引以为戒,树立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理念。同时,派出各食堂负责同志接受各级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培训,层层培训,级级传达,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执行成效。

加强对员工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通过校内培训或派出参加校外学习等形式,强化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增强员工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落实食品安全各项规定的执行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由饮食服务中心分管领导与中心各部门负责人逐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不留盲点。

(二)强化采购验收工作,把好进货关

各食堂要设两名仓管员:一名专职,一名兼职。两人做账,账目要一致。制定专门的物资验收及采购计划管理的规定,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对假冒、过期、变质、注水的原材料,绝不可以验收过关,并确定违反规定的处理措施。

严格执行索证制度。及时索取供货商最新的相关证件和检验报告复印件,对不能提供上述材料的供货商不准其供货。要真正落实到位。

在特定时期,重点抓好专项食材安全工作。比如,在新生入学、军训等敏感时期,不做贝类、四季豆、蟹类等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食材。考虑到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初来乍到,可能水土不服。烹调时,要下重些姜酒。

(三)不定期专门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并在各种场合反复督促

通过会议,长鸣警钟。要求全体员工以外校发生的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事故为戒。要加强防范,在新学年、学期动员大会、班组长以上骨干会议以及各食堂内部会议上三令五申。

三、实行精细化管理

1.严格按照规定,食品原料加工时注意各事项。食品原料从校外到餐桌,全过程把关。运输食料的工用具均保持清洁,食料彻底清洗干净,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生熟分开,预防交叉感染。

对于蟹类、贝类等易引发食物安全事故的食料均煮熟煮透。同时严格做好食物留样,并有相应记录。所加工制作的食品,从加工完至售卖完不超过2小时。

2.餐具彻底消毒。各食堂均配足有效的“消毒柜”等洗涤消毒设施,且数量能够满足实际所需,并具有专用保洁设施。洗涤消毒池均不与其他水池混用,消毒员均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按“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流程,所消毒的餐具均须符合相关要求。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坚决杜绝非食用添加剂,并杜绝过量添加。

四、加强财物管理

(一)加强原料储存管理

1.专门制定仓库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对入库的物资严格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拒收,并重点检查食品质量,原材料的使用坚持“先进先出”原则。发现食品变质等的,及时作废处理。尤其要做好“五防”:“防投毒、防重金属污染、防盗、防霉、防火”。

2.严格按“五专”要求,管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各食堂均杜绝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等问题,做到“五专”要求: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用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合法的且必需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做包点的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按规定的量使用,有专门的记录。

3.定期检查,确保库存食品均在保质期内,贮存操作均符合要求。不使用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物资。

(二)加强食堂卫生环境管理

各食堂要配备灭鼠、蟑螂、灭蝇等防护措施,配备通风和排烟装置。对备餐间,要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均按卫生规章,彻底大清扫。分片分区域责任到每一位员工。每天都由食堂管理人员监督完成清扫工作。每周定期不定期进行卫生安全大检查。

(三)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改善硬件设施

食堂要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修缮食堂的一些硬件设备设施,达到食品安全管理细则的要求。

五、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卫生大检查。强化不定期抽检,特别要认真检查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

(一)切实开展内部检查

1.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比如,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强化内部监督检查机制。每周定期不定期派人到食堂,检查验收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卫生。

2.食堂管理部门对属下各食堂的检查。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各种隐患。可制定专门的检查评分表。内容包括:“餐用具、环境、个人、食品”等卫生。在各大项中,细化成各小项打分。并规定,每次检查各食堂总得分≥90分,合格;85分≤总得分<90分,要进行相应处罚;总得分<85分,处罚更重。

重点检查蔬菜是否进行农药测试,食品是否有留样,是否做好记录,餐具消毒是否有记录,员工是否有戴口罩,是否带传染病上岗等。

3.各食堂层面的自查。各食堂均须配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各岗位、环节的职责明确。通过检查和各食堂内部的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构筑起预防食堂层面防线。

(二)食堂要积极配合外部检查

1.积极配合省、市等各级食品药品监督局对食堂的定期不定期检查。

2.要积极组织学生代表及学生膳食机构学生干部

深入到各食堂内部,独立巡检打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向食堂反馈,督促食堂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

国学校卫生,2008,(3).

[2]张瑞萍.安全管理学理论在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1).

[3]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篇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各高校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现今师生的工作、学习及生活都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由于高等教育开设的计算机相关课程越来越多, 公共机房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平台, 在完成高校计算机教学任务、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公共机房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公共机房及计算机的数量逐步增多, 如何有效地管理与维护公共机房成为相关管理部门所面临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管理公共机房的经验和教训, 在文中探讨了高校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 并就如何提高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水平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高校公共机房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1 机房管理人员工作量大

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时期建设的机房所配置的计算机的品牌、型号、配置有很大差别, 所支持的驱动、软件等不同, 每次安装或更新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时所需时间较多。

(2) 满足不同课程对特定软件的要求。机房要满足全校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 必须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安装, 当前机房大多数使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 也可能使用Linux或Unix;其次系统安全和维护所需的软件的安装, 如杀毒软件、防火墙、认证系统、优化软件、其他管理软件等的安装;第三是各类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 主要包括Office、Visual Studio、Macromedia、Adobe等系列软件以及其他各种编程软件、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软件的安装。在特殊的要求下, 还可能安装一些不常用的软件及插件。如可兼容托福考试的机房需要安装其专用的软件和插件。以上这些软件的安装及可能的更新所需的工作量巨大。特别在机器类型众多、需频繁更新软件的情况下, 问题更为严重。

(3) 机房排课。作为全校公共的计算机教学平台, 如何安排好在时间上有要求的众多课程需要管理人员对机房的使用作精心的规划。

(4) 机房的日常检查、维修。机房内计算机使用频率高, 由于各种正常或非正常的原因, 计算机难免会出现各种软硬件方面的问题。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大量的机器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有问题的机器进行维护更需要相当的时间。

1.2 机房环境卫生难以保持

虽然规定使用者保持机房卫生, 但每天使用计算机的师生人数众多, 大家的习惯、素质不同, 管理人员也不可能时刻在现场提醒监督使用者保持机房卫生, 因此机房环境卫生难以保持。特别是有的学生把零食、饮料、甚至快餐等带至机房, 各种食物残渣, 包装袋、纸巾就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扔在机房内。更有甚者故意将垃圾扔到机柜隐蔽处, 造成机房环境卫生恶劣。

1.3 电脑硬件、软件遭破坏[1]

1.3.1 人为破坏

有些机房的计算机安全设置不到位, 上机学生可能有意或无意使用删除命令、格式化命令、修改CMOS或注册表, 造成系统被破坏甚至崩溃。有的学生猜测出计算机管理软件或者CMOS的密码, 锁定或者修改计算机配置, 使计算机不能使用。

病毒是公共机房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公共机房用户众多, 机房内的计算机难免被一些病毒通过U盘、移动硬盘、光盘等设备传播的病毒所感染。现在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越来越多, 危害也越来越大。使用者计算机水平不一, 机房计算机很容易感染病毒, 且一旦染毒, 可能造成全校范围的影响。

有的学生随意改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置, 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如修改网络配置, 可能导致局域网内计算机出现网络冲突。

有的学生喜欢随意搬动显示器、拆卸耳机等, 容易造成计算机掉电、硬件损坏。

学生还可能携带食品、饮料、书籍等到机房。食品容易污染机房环境, 饮料容易导致计算机短路, 书籍等大件物品容易将计算机碰坏、硬件碰松。

1.3.2 自然损坏

机房总有一些计算机因为硬件本身的原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显示器或主板自然损耗而不能使用的现象, 键盘、鼠标、耳机等易耗品的损坏显得更为突出;硬盘的转速越来越快, 损坏的几率大大增加;计算机使用时间一长, 机箱内会堆积大量灰尘, 这些灰尘容易导致电脑短路、死机。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他的机器设备, 对运行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一般的大、中、小型计算机都要求安装在专用的机房里, 公共机房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供电电源的质量 (电压、频率和稳定性等) 、接地地线、防雷接地、电磁场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 否则计算机自然损坏的几率会更大。

二、提高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水平的一些方法与建议

2.1 制定和完善公共机房使用的规章制度

为保证机房的有效、安全和长久的使用, 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针对管理员、教师、学生的相应规章制度。如《机房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机房使用守则》等。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 使其按照规章制度对机房进行管理与维护。其次, 对使用机房使用者进行引导和规定, 如在使用互联网时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不能随意移动各种设备, 更改设置;不能损坏计算机设备;不能将食品、饮料等带入机房;不得在机房大声喧哗等等。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要有明确的处罚条例, 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学校派出所。另外, 还可在每台计算机桌面上贴出一些上机提示, 提醒用户一些上机注意事项。公共机房作为服务师生的教学设施, 在体现规范化的同时, 尽量做到人性化。

2.2 使用机房管理软件

为有效地管理机房, 应配置机房管理软件。机房管理软件需具备以下功能:

1、所有上机人员需使用本人的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服务器认证通过后方能使用计算机。此功能的作用是监控和记录计算机的使用情况、防止无关人员任意占用计算机、区分自由上机和教学上机。

2、教学班集体上机, 可通过设置使其独享某机房。

3、能查看学生机屏幕、控制学生机。

2.3 加强对硬件的保护[2]

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所有硬件进行检修维护, 掌握每台计算机的状况。确保硬件无缺失且正常。对硬件被恶意破坏的情况要根据上机记录、监控录像及时处理;硬件如被盗, 需报告学校派出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使其严格遵守上机操作规范, 延长硬件的使用寿命。

2.4 加强对软件的保护

对机房计算机软件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 减少或避免人为、病毒对软件的破坏, 减少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常用的软件保护方法有硬盘保护卡法及软件保护法。

2.4.1 硬盘保护卡法

对硬盘内的数据进行保护, 避免数据被删除、设置被修改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硬件插卡--硬盘保护卡, 一种高度集成化的纯硬件产品。使用硬盘保护卡进行机房维护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硬盘保护卡的安装和使用较为简单, 进行一定设置后, 可以定期还原硬盘中的重要数据, 可以有效地防范病毒、误操作及有意无意的软件破坏, 大大减少机房维护的工作量。在设置时, 将需要保护的安装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硬盘分区保护起来, 而将其他分区开放给学生使用, 并且将应用软件的临时文件或文件夹存放路径指向未被保护的硬盘分区。不管学生怎样操作计算机、黑客怎样攻击计算机, 重新启动后计算机就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用硬盘保护卡的缺点是一些需频繁更新的软件需定时成批更新, 如操作系统、杀毒软件等。

2.4.2 软件保护法

软件保护法是用软件为硬盘增加保护功能, 如"美萍视窗锁王"、"超级保镖"、"还原精灵"等, 对硬盘的任意分区、目录实现防删除;对注册表、控制面板等实现防修改。软件保护法代价较小, 对计算机系统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缺点是操作较为复杂, 对成批计算机进行管理并不方便。

2.5 提高机房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3]

作为一名信息时代的优秀机房管理人员, 要管理好公共机房, 除了硬件日常管理、维护, 以及机房卫生环境管理等工作, 还负责对学生的上机管理与现场指导的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上机环境,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机房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机房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专业技术、文化、思想、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及综合能力。维护公共机房不仅需要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还需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服务他人的水平。

2.5.1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机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技术水平, 并在平时工作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积累实践经验,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对一些新兴的学科、新技术要有所了解。要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外围设备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所在机房设备的技术性能、操作方法, 常用软件的安装使用。机房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常见软硬件故障的排除、维修技术;掌握国内最新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系统现状与发展趋势。

2.5.2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还要有高尚的品格和模范的行为, 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宽容大度的心胸也是公共机房管理人员的必备要求。目前在高校的编制里面, 机房管理人员属于教育服务性质的教辅人员, 待遇可能比教师要差些, 因此要有良好的心态, 认识自身价值, 热爱本职工作,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机房使用者进行科学管理和热情对待,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 高尚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

2.5.3 培养吃苦耐劳、为师生服务的精神

机房管理与维护是一项繁杂的工作。管理人员需查看前一天的值班和维护日志, 巡视学生上机, 跟踪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 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定期对网络系统和机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清除病毒, 排除设备掉电等各种问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另一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习惯了家长对自己的溺爱、顺从, 自尊心很强, 所以处理一些问题时一定要有耐心, 尽量避免冲突。不要对学生说含有讥讽侮辱的话。乐于为学生提供服务, 让学生进入机房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如果管理人员没有耐心、动辄训斥学生, 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为机房的管理埋下隐患。

2.6 认真做好机房日志管理工作

良好的工作日志可以提高机房的维护质量和速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对一些常见的故障事先做好预防措施, 减少日常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时间。每天做好日志, 分析工作情况是提高机房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机房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管理技术, 对公共机房管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当今竞争激励的社会环境下, 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努力提高技术及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才能立足于高校。公共机房管理和维护虽然是一项长期而琐碎的工作, 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探索, 就能不断发现、使用高效的解决方法, 提高服务师生的水平, 实现机房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从而更好的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文雪巍.浅谈高校计算机机房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5) :279.

[2].王燕萍.高校公共机房维护策略[J].软件导刊, 2009 (1) :145-146.

上一篇:校园网故障排除下一篇:中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