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英语

2024-09-20

高校公共英语(共12篇)

高校公共英语 篇1

在传统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高校公共英语课堂互动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

( 1) 互动性。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 2) 民主性。高校英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互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和学习,使学生摆脱依赖思想,并及时根据学生信息的反馈,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实践。

( 3) 差异性。在高校公共英语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互动交流中,以层次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在互动教学中都有所收获。

2. 高校公共英语课堂互动教学实施的过程

( 1) 教学内容导入。高校英语教师需要以巧妙方式导入教学内容,如课堂提问和图片展示等,从而使学生可以迅速进入话题讨论和互动交流中。例如,高校英语教师在讲解College Life的时候,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教师以学生的角色讲述自己College Life,并与学生交流大学生活中发生的趣事和自己的感悟体会等,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 2) 教学内容讲解。在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从两方面讲解教学内容: 一方面,教师需要仔细讲解课文知识的重难点,如新单词、新语法和课文中的文化背景等;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知识重难点的讲解可以通过练习方式进行,如句型练习、英汉翻译和英语写作等,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课堂抢答等,互动交流的内容需要围绕着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学生进行表扬。

( 3) 讲解后的自由讨论。在教学内容讲解结束后,英语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自由讨论。教师需要控制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以互动形式参与学生的自由讨论,并不断调整互动的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变化。

如果学生在互动交流时的回答和教师的预期不一样,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使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并将互动交流的问题逐渐引入课堂教学中。

3. 高校公共英语活动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 1) 课堂小组划分的合理性。高校公共英语互动教学中,小组是主要的活动主体。英语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既需要考虑小组成员人数的合理性,一般选择以4 ~ 6人为一组,也需要考虑小组成员划分的合理性,如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位置远近等,以利于互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 2) 问题和课 堂活动的 趣味性。高校英语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与活动时,不但需要保证问题的难度适中,可以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兴趣,又不会让学生不知从何谈起,而且需要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和目的,提高课堂活动的效果,让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 3) 教学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互动教学最重要的是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仍然会存在部分学生没有参与互动交流,其原因主要是性格内向或者学习成绩较差等。因此,英语教师需要采用层次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这一部分学生参与互动教学中。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难度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完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积极发言等。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坚持互动教学的原则,依据互动教学实施的过程,注意互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高校公共英语 篇2

Which college classes did you like the best? Why?

上大学时你最喜欢什么课?为什么?

I like Business Strategy best.

我最喜欢商业策略这门课。

Actually, it was the hardest class, but it was the best class.

事实上,这是最难的一门课,但也的确是最好的一门课。

I learned so much from this class and the professor.

从这门课及老师的讲解中,我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She was the toughest professor I have ever had in any school.

她是我遇到的所有老师中最严厉的一位。

She would call on you and grill and drill you in front of the entire class.

她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同学回答问题,追问不休,并且严格指正。

In order to avoid humiliation, I studied had for each session.

为了不出丑,我在上课前总是非常努力地预习。

I had never studied so much in preparation for a class.

我从来没有为了一堂课事先做这么多的预习。

It taught me that I get a lot more out of something if I prepare well.

从这当中,我学到如果事先做好准备,便能有更多的收获。

It was a great lesson for me.

这等于给我上了一堂非常好的课。

Afterward, I began to prepare hard for every class.

后来,不管上什么课,我都会用功的预习。

1.面试英语口语对话

2.英语面试英语口语

3.英语口语面试

4.面试的英语口语对话

5.求职面试英语口语

6.面试英语口语

7.关于面试的英语口语

8.航空面试英语口语

9.面试英语口语经典问答

高校公共英语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

如今,我国的各大高校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今后行业中的英语,缩小现实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障碍,偏向职业化教育,高校的英语课程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逐渐摆脱应试教育,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英语更好的投入于所从事的行业当中,因此,行业英语就应运而生,高校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也向行业化英语方面偏过去,但是,随着行业英语的不断发展,高校也逐渐忽视了公共英语,如何做好行业英语和公共英语的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学人员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职业化英语的同时,也要加深学生公共英语的基础性,这个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来解决它。

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意义

1.1、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性就很不明确,偏重于本科的教学模式,学生也是为了能使考试及格为目的的去学习英语,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脱离了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不能满足学生今后所从事行业的英语能力,使得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的英语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现象,在使用英语的时候技能过低,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对教材的依赖程度过高,基础英语的教学占据了很大的教学课时,为了能平衡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之间的关系,高校一定要对这两者的关系引起重视,逐步推进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衔接工作,这样才能推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登上一个新的高度。

二、高校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的现状

2.1、目前,我国高校进行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在各行各业和生产一线当中能熟练使用英语的高技术和高文化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将英语的教学工作逐步向职业化的方向迈进,为了使这一目标达到,高校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就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要改变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使得今后的高校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今后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工作中能更好的使用英语。

2.2、目前,我国高校进行公共英语教学的时候,都是以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目的进行教学的,因此,高校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方向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这就严重使得高校学生的英语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英语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落后,缺乏培养学生专业化英语的水平,有些高校根本没有开设专业英语的课程,使得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低下,学生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就无法学生在今后在行业中从事英语化的工作,掌握技能的能力欠缺。

2.3、高校英语老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我国高校当中大部分的公共英语的老师都是一些年轻的老师,经验不足,教学方面的水平低下,连从事高校公共英语的教学都有困难,更别说从事专业英语的教学了,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师只是通过以书本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学生,让学生学得没有任何的趣味,老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通过考试而已,除此之外,高校的英语教材也是比较单调,基本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没有任何的专业方面的知识,这就从根源上切断了学生学习专业化英语的方向,因此,高校应当在英语教材上编写一些更加符合专业化的英语知识,这就能使得学生学习专业化英语的兴趣提升,便于后面的英语学习。

2.4、行业英语的师资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高校英语向行业化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我国高校的大部分的英语教师都是一些师范学生,没有受过很专业的行业化英语的教学,虽然这些教师有很夯实的语言基础,但是就是他们缺少必要的行业化英语水平,就使得他们的能力大打折扣,如今的行业化英语教学依旧是停留在以公共英语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上,进行行业化英语的考试方式也是和公共英语的考试方式大同小异,因此,学习行业化英语和学习公共英语的方式差不多,根本就没有达到提高学生行业化英语水平的目的,这就是严重违背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不符合当地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公共英语与行业英语教学衔接途径

3.1、高校英语教学应当向行业化方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的同时,也要拓展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因此,高校应当在行业化英语的课时安排方面下功夫,多举办一些行业化英语的讲座,只有通过这样学以致用的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行业化水平,从而才能在今后更好的从事行业英语的翻译和材料撰写工作,这样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及能提高。

3.2、 做好英语教材的选取工作,英语教材的选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英语教材编写的内容可以直观的协调好行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在加上老师的传授,这样学生掌握英语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其次,就是单独开设一门行业英语考试,这就会让学生更加重视行业英语的重要性,让行业英语成为公共一样的需要取得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的考试,这就让学生更加用心的学习行业英语。

3.3、引进一批高素质的英语教学队伍,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到行业英语和公共英语一样重要,在不忽视公共英语的同时,多学习行业英语,这样才能在从根源上做好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的衔接工作。

四、结束语

高校是培养高技术和优秀人才的摇篮,是我国的人才孵化基地,而英语这一门语言作为与国际接轨的象征是每一所高校都需要去拓展的,培养一批基础性强又有能在行业中熟练使用英语的人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我们高校的老师和有关高层引起重视,做好英语行业化人才的培养工作,切实有效的衔接好公共英语和行业英语之间的关系,引进一批懂行业英语的英语老师,创新教学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得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得到提升。

參考文献:

[1]刘黛琳.教指委要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引领力量[J].

[2]罗卫华,伶大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与研究方法—以海事英语为例[J]

高校公共英语 篇4

教师发展是一个新的观念, 是在以往的教师培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传统的教师培训是要求教师参加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规定的关于教师教学、科研多方面的进修培训, 是学校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外在要求和目标, 而现在的教师发展主要是教师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社会要求, 自身要求进行以教学素养提高为目标的各项培训, 从而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了自我主动学习。

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是高校中一种特殊的教师族群, 是游离在外语专业之外的公共科目。新时代的社会经济等发展要求我们的学生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而不是单纯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或者是大学期末的英语考试, 对于英语的交际运用能力以及英语国家文化和社会文化需要有一定的掌握。作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公共英语教师为此也需要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 为学生的更大发展提供潜力和可能。

一、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育中公共英语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第一, 在高校教育中, 公共英语是结合了公共课和英语专业课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在我国的高校中, 对公共英语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有的高校将公共英语隶属于英语专业之下, 有的高校合并在大学公共课程中, 这造成了公共英语地位不明确的局面。而作为公共英语的英语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很微妙。首先在科研上, 高校英语教师没有自己专有的研究领域, 一直遵循着英语专业教师的科研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翻译学或者英美文学, 而事实是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学的领域, 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等诸多方面上已经和英语专业教师有了很大的区别。目前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在科研追求上和实际教学上远远脱节, 这导致了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的局限性。公共英语教师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围绕课堂教学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 相关的科研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上做科研, 应该主要从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 不强调英语的研究深度, 而应该强调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现在很多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 甚至用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来评定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公共英语教学教师则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沦为了应试教育的工具, 这样的教学内容完全不能达到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大, 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的人数迅猛增长, 课时也随之增加, 就出现了学生多, 教师少, 班级人数多, 公共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的现状。

第三, 公共英语在高校的受重视程度也很有限, 无论是教学经费还是教学投入都远逊于其他学科, 公共英语教师主要是完成教学的工作量, 科研目标不明确, 高校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在教学大纲和学校规划上都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和意见, 各种原因造成了高校公共英语教学在教师发展上的盲目。

二、破解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瓶颈的对策

如何让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在教师发展上取得好的成绩, 从而获得科研和教学双方面的丰收, 这是个值得所有高校公共英语教师讨论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的孙红关于教师发展规律的研究表明教师发展经历了胜任阶段 (职后1~3年) , 积累阶段 (职后3~5年) 和成熟阶段 (职后5年) , 连榕也对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分类, 分别是新手教师 (0~5年教龄) , 熟练教师 (6~15年教龄) 以及专家型教师 (15年以上教龄) 。他们的研究都表明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时间和经验累积, 决不能一蹴而就, 如何保证在教龄增长的同时教师达到有效的自我发展呢?

第一, 以往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主要形式就是高校安排的各项进修和培训, 很多往往不是出于教师本人的意愿和想法, 所以效果甚微。在公共英语教师进行职业发展之前最好是培养和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而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的方式和基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分析反思教学现状和理想之间的差距, 这样教师才能在随后的教师发展道路上弥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 改革高校公共英语教师职称评定标准。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几乎都是重科研, 轻教学。而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普遍教学任务繁重, 科研时间有限, 且科研目标不明确, 这样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往往处于劣势, 职称上的缺失导致公共英语教师教学位置缺失, 教学激情丧失, 教学动力减少, 在教学以及工作上容易产生倦怠情绪, 极度影响到教师工作。为了能促进公共英语教师教学, 考虑到公共英语的特殊性, 科学地树立科研和教学两种职称评定标准, 适当降低公共英语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的标准, 允许公共英语教师在高校中以教学特色树立自己的特点。

第三, 在面对高校扩招和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匮乏的情形下, 高校普遍采用引进高学历英语人才, 扩大教师队伍, 优化教学结构的方法。这样容易让原有的公共英语教师产生被抛弃的消极的情绪, 高校应该注意和消除新引进教师和原有教师之间的融合, 并提供配套的设施, 帮助原有公共英语教师的发展, 形成积极良好的学校文化, 培养正面的竞争模式,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环境下教师才会积极的讨论分享教学和科研的心得体会, 制定科研和教学的目标, 共同解决挑战性的科研和教学问题, 共同取得进步获得发展。

第四, 教师发展在职的高校公共英语教师中主要还是以培训和进修的形式进行, 主要是针对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 学历提高, 科研能力方面提升, 但是如何取得更高的效率是目前在教师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培训和进修的形式上一是要考虑到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课余时间有限的情况, 以及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多为女性的特色, 家庭任务繁重的情况, 设计多种多样的校内校外长期短期的培训和进修的形式, 满足教师多层次多种类的进修培训的需求。二是在进修培训的课程上应该让教师根据对于自身的教学和科研两个目标设定进修培训任务, 寻求贴近教师相关实际工作的进修培训内容。教师无论是在自身的专业知识上还是教学技能上还是其他等方面寻求更高的发展, 都应该在进修培训中树立教师对于自身的能力缺陷展开分析评价, 转变思维模式, 树立互助合作模式, 提升科研素质, 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达到高校教师不同于其他阶段教师的特色。三是引导教师在进修培训结束时及时进行总结回顾, 要不断地在实践和进修中来回检验, 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素质, 完善个人能力。

摘要: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在学校投入不足, 教学任务繁重, 定位不明确的现状下, 应该从教师个人的反思, 到学校的投入支持, 到培训进修, 以及培训后的总结分析等多方面开展。

关键词:职业定位,自我反思,培训进修,职称评定,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 2002

[2] .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型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 2003

[3] .周燕.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4] .路文军.论共外英语教师如何提高专业素质[J].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高校公共英语 篇5

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博士点,是我国第一批

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

2、南京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务院学位办1981年批准的首批博士点之一,2002年成为国家重点学

科。

3、中山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英语专业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4、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我国首批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

5、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均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6.复旦大学

1984年建立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目前,该专业共有两个博士点(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986年获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国

家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英语语言文学2006年获博

士学位授予权。

8.南开大学

1990年,英语语言文学被批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设博士后流动站。

9.厦门大学1993年建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

10.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11.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增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

12.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

13.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

14.河南大学1998年,获得了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5.山东大学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6.清华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

17.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

18.南京师范大学

2003年建成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006年增设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

2006年新增英语博士点

19.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0.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1.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2.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3.同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4.中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25.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 2007年首批MTI试点培养单位名单(15所):

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

★2009年新增MTI培养单位名单(25所):

高校公共英语 篇6

[关键词]国外高校 我国高校 英语语言教学

[作者简介]郑素杰(1968- ),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教学法。(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GZG06193)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156-03

有学者和媒体把中国的英语语言学习比喻为“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温水”。在十几年的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笔者有此同感。带着这个课题,利用学术交流、参加国外英语学习班、走访海归专家、查阅文献等形式对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在英语语言教学方面进行了观察、了解、研究,并把这些国家英语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与当前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感到这些高校具有突出的共同点和较强的经验性可供借鉴。

一、从国外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看,“应用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日本和韩国的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指导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中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掌握英语的基本语音、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就不再为了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也不是单纯地为了过级或考试而学习英语,而是应用英语,将英语作为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学习英语也就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上升到应用学习阶段。而美国由于是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外语语言教学一直比较活跃,特别是英语语言教学,从小学开始就以应用为主导教学。到了大学阶段,英语语言教学更是把学为所用的教学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毫不夸张地说,在那里应用语言教学已经成了应用语言学理论的实验场。从了解的情况看,美国、日本、韩国的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提高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交流中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学校和教师在整个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以及考试方法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完整应用教学体系。相比之下,我国有些地区的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与中学相比较,只有量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充其量只是在中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巩固基础语法、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大部分还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学习的基础阶段。

在课程设置上,日本医科大学,甚至全日本大学的英语语言教学选修课特别多,都没有固定的统一教程教材;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英语语言课程全部是选修课程;韩国延世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每个教师开设的课程都不尽相同。道理很简单,老师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开设课程,学生是为了自己专业方面的研究或今后工作目标的需要选修英语课程。而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课程,几乎是一个模式,学生根据专业不同自主选修的余地相对较小,有的高校因外语选修课少最后开成了必修课,有的高校外语选修课名义上开了,距离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却相差很远,有的高校外语课根本就没有选修的余地,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效果可想而知。

在教材选择上,这三所国外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教材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选定,每年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水平、社会的发展需求、语言的变化、文化的差异来定。像韩国延世大学有的英语教师综合多部教材的新观点,自编教材,发给学生,实用性很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使学生能紧跟时代经济科技、语言文化的发展,而且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由于教师自己设定开设课程,自己选用教材,自己指定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就不得不迫使自己随时追踪世界语言发展的动态,随时研究学生情况,随时补充所需教材,随时考虑具体教学方法,随时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这对教师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所以,在这样的高校任教,其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之相比,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教材,虽然历经多次改革,但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乃至学生科研及专业不同的实际需要挂起钩来的还不是很多,内容也不够丰富。教学还是以精读、泛读、听力为基本课程,采取一个学校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评教的方法。大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单纯讲解语法、语言点,分析课文,就理论讲理论的层面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空间很少。由于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教师也很难有创新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展现。

在检测教学效果方面,这三所国外高校考试题均由任课教师自己出,除了应用英语课程有少量的基本的综合题外,多数以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试。我国的高校考试形式种类繁多,用的时间总和也比较长。因为我们把考试、过级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成绩、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考试、过级。考试、过级一旦合格,学生所学的东西能否在实践中应用,也就不是学生在短期内要考虑的问题了。

二、从国外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课堂看,学生是中心,是课堂的主角

由于教师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英语语言教学课堂上,教师没有满堂灌的现象,而是把主要时间让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具体目标,叫学生扮演课堂上的主角,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在实际运用语言中学习和掌握语言技能;通过增加对所学语言的接触(exposure)来增加对学生的输入(input),进而提高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在口语这类语言技能训练课中,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活动。教师事先给学生留讨论题目,叫学生课外进行准备,课上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旁边听,时而进行指导,一堂课在要结束时进行总结。教师在课堂上起着组织和指导的作用,而且为组织和上好这堂课,在课前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细致和充分的准备工作。比如,阅读和选择相关的资料,拟订会话题目,如何安排讲课的步骤,如何引导学生讨论,提出哪些思考问题,如何总结,等等。在教学中,他们所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效果。当学生直接参与,积极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或者说进入了输入输出的状态中,他们就会学习到新的东西。

而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不要说学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进行语言、思想交流活动,对有些课来讲,甚至1/3都做不到。授课方法基本还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时而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做法。对于“口语”一类比较容易组织学生活动的课程,学生活动相对多一些;而对于理论课,大多数情况下是老师整堂课包办,学生听课记笔记。这种状况,尽管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的英语语言教学相比,我们还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变化,而不是“本质”上的改革。我国高校在专业外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使用外语教学,感觉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出好的语言环境。然而应该注意到,如果整堂课教师在讲英语,学生只是听讲,受益大的往往是教师一方,可能是教师的口语提高很快。所以,建立以学生主体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模式,就是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应用语言环境,使学生语言学习在应用中得到快速提高。

三、从国外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内容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

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上英语语言课,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讲英语已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英语的基础不同,有些学生的发音不准。然而上口语课时,无论是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是进行小组会话,他们都能积极踊跃地参加。其结果是,久而久之,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过去经常犯的语法错误也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了纠正,他们的发音也逐步得到了改善。在这里,看不到老师在课堂上纠正学生的发音(除非是在练习发音阶段)或指出学生说话中语法错误的情况,见到的只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Good!”“Very good!”“Excellent!”即使是句子中有很严重的语法错误,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反馈还是鼓励。教师所注重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之相比,在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中,尽管很多教师都已注意不要过分指出学生的错误,以防打消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多数教师还是把当众纠正学生英语错误当做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回答问题时害怕出错的心理负担,往往使学生渐渐地从被动地回答问题、不愿回答问题,到彻底失去了主动讲英语的积极性,也就更谈不上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了。有的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甚至走到工作岗位之后,都无法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工作。可见,从开始学习外语时就有害怕出错、害怕出丑的心理,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也会在后来的工作中产生不良的后果。这种害怕心理的长期存在,不能不说与语言环境、与在整个学习阶段中教师不断地在其他同学面前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适当的机会和场合下,老师强调出正确的用法或通过老师本人的正确使用使学生学会正确的用法,是英语语言授课的技巧。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要经常作讲座或报告(presentation),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或教学目的给学生指定题目,或由学生自定题目,然后由一名或两名学生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讲授一节课,或是针对一个问题由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或是讨论一个社会问题。学生在进行讲座或报告之前查阅收集资料,编写讲座内容,打印讲义,准备各种教具等。在大多数情况下,主持讲座的人要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进行参与,或是叫同学们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是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讨论。在讲座之后,教师发给同学一个评估表,组织他们对这次讲座进行讨论评估。对于一个讲座来说,老师叫同学在评估表中就整体组织、语言可理解程度、表情及形体语言、讲座目的性、讲座的效果、各种授课技巧的使用、讲座中最佳之处、讲座中需要改进之处等发表意见;对于一个辩论来说,评估表可能包含引言介绍、论点、论述的条理性、例证及数据材料、反驳情况、结论、讲演者的神态、语法、语音语调、提示卡的使用、辩论的精彩部分、需改进之处等。这类讲座有些环节,很像我们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班教育实习前的试讲,由学生在课堂上主讲一节课,之后由大家对讲座提出意见。不同之处在于讲座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他们的讲座不仅仅是主持者的活动机会,也是全班同学共同的活动机会。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踊跃地发表意见或回答问题。他们对这类讲座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由此提高自己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日本医科大学的学生到了大学四年级以后都要进研究室,每一个研究室每周都要召开一次与专业有关的研究会。主要是让学生阅读、翻译其他国家在自己这一专业方面新近发表的文章,并将文章从英文翻译成日文,既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最新情况,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如果所译文章有社会价值,研究室的教授就会立即整理,交由杂志社或出版社发表,使之立刻产生社会效益。这一时期的工作不再由专门的英语语言教师担任,而是由各个教研室的教授来主持。

四、从国外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的手段看,现代化教学,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运用是学习信息快速、准确输入的保障

在韩国延世大学的英语语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师已不再停留在录音机、投影仪、VCD的使用上。课堂上用电脑向学生展示讲稿,并根据需要插入图像、有声资料或影视节选,因而使课堂教学比较生动,比较形象,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使用多媒体的频率和范围上,不仅在高年级理论课的教学中使用,在口语、听力这类基础技能的训练中也使用。在布置学生做的讲座(presentation)时,也要求学生使用PowerPoint。因此,通过观看老师用PowerPoint展示讲稿和自己用PowerPoint做presentation和作业,学生也学会了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学生通过使用计算机用很少的时间获得信息,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对信息进行理解和分析上。在对信息进行搜寻、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中心,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效能的提升。学校把计算机辅助语言列入教学计划,教师以此来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英语会话和写作方面的练习。在对语言中心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上,学校的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可以免费自由使用,包括教师和留学生的家属。

我国高校目前在英语语言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很普遍,但普及程度、应用范围、使用频率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个别学校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有些教师不会使用internet,不会用FrontPage及PowerPoint编写讲稿。在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有的英语语言教师甚至连投影仪也不会使用。所以,各高校应组织教师培训扫盲(计算机语言)。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都会感到,如果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工作。有时我们遇到一个词组或一个事件,不懂其意义或不知其历史背景,在词典或参考书中又查不到答案或弄不准确时,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带来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梅德明.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高校公共英语 篇7

一、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方面。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依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沿用,没有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教师讲解阅读技巧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僵化,缺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其次,学生方面。第一,词汇量小。第二,阅读技巧缺乏。第三,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足。

二、突破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困境的措施

1.对传统的阅读模式进行改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要实现阅读教学成效的有效提升,应当先对观念进行革新,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主导课程开展、学生的“学”决定教学手段和教材的教学模式。应当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将学作为开展各项活动的目的,对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必须符合相应的要求,一个合格的高校英语阅读教师应当在具备宽广的文化修养、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译、写、读、说、听技能上具备较高的水平,同时能够良好的驾驭英语语言和英语课堂。

2.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阅读的基础是词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此,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对于大学生而言,生词量会随着接触的语言材料的不断丰富而增加,大学的英语阅读通过机械记忆法很难实现。所以,突破英语阅读障碍的重中之重是促进学生阅读量和词汇量的提升。在英语阅读课堂上,高校教师应当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进行系统讲授,为学生扩大词汇储备提供帮助,造句记忆法、归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构词法记忆法都是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此外,词汇量的巩固还可以通过扩大阅读量来实现,进而让英语阅读变得轻松简单。高校英语教师应当强化对词汇教学的重视,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3.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语言知识的运用和讲解不应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唯一关注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也应得到应用的重视,注重传授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有效掌握和理解英语语篇更深层次的内容,实现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提升。首先,文化的反映和文化的载体都集中体现于语言本身,语言学习无法脱离文化背景知识而单独存在。其次,英语阅读过程复杂,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认知心理的过程。他们既要处理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又要运用和处理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的有效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已有的知识。因此,高等院校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时,应当着重介绍英语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传播,将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介绍给学生。也可利用多媒体对一些西方国家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视频实现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地理、历史、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形成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认识。

4.强化阅读技术训练。高校英语教职人员应当将有效的、实用的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学生,进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首先对学生的寻读和略读技巧进行培养。快速阅读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寻读和略读。浏览和跳读是略读的实质,通过对个别生词、难懂词句、个别细节的“忽略”,快速对文章的大概进行了解和掌握,使得阅读速度得到提升。寻读又称查读,是在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某一单词、某一问题、某一事实、某一具体事实相关的数字、地点、时间、事件、任务等解题依据进行快速查找。学生进行寻读时要对文章进行快速扫视,对所查询的信息范围进行确定。

其次,以对上下文语境和语义关系的分析为依据,对词义进行推测和判断。学生猜测词义可采用短语反义、短语同义、信号词、英语符号、逻辑推理、比较关系、类比关系等方法进行辅助。同时,教师对生词进行讲解时,重点不是要求学生记住技巧本身,而是哪一种或哪几种技巧应该在文章中应用,学生综合应用这些猜词技巧的能力就会得到大幅提升。

高校公共英语 篇8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需要一大批既具备专业知识又能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纯粹的公共英语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高校英语教学的要求(英语语言及英语文学专业除外)。因此各高校结合形势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一些高校削减公共英语课时,导致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如,在华东理工大学2008版的教学计划中,公共英语课程每学期只有36学时(共四个学期),平均每周仅有两学时;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正着手实施的英语课程改革计划中,英语课从原先的分4个学期开设缩减为3个学期,总学时将由原先的216减至164。还有些高校一改以往对公共英语课程一刀切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专业系部的具体需求来决定是否或如何开设公共英语课。与此同时,也有不少高校要求英语教学要有专业方向,甚至要求变英语语言教学为以英语为工具进行学科教学。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计划中,不少专业负责人提出减少公共英语课时并开设专业英语课,要求英语课教学模式从原先纯粹的语言教育转向以专业英语为导向;宁夏广播电视大学近期的一项公共课调研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被调研系部均要求加大专业英语教学力度,甚至个别系部要求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专业英语,并倾向由专业课教师来担任专业英语教学。[1]本科教育的要求更是走在前头,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大学本科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的要求。在此形势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只有积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公英教师转型为专业英语教师或者英汉双语教师,才能求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把纯粹的英语教学变为利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不同学科内容的教学。推进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加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能有效促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专业交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使相关教师面临重大挑战。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应在继续进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同时积极学习某一专业知识,向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方向拓展空间。相比之下,专业课教师虽然具备专业知识,但其英语能力往往不够全面,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低,容易使双语教学停留在原文与译文对照的层次上,无法达到较高层次的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而高校公共英语教师由于其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自学和再教育或继续教育方式学习和积累另一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相对来说要容易些。由于目前引进的高层次“海归”或外籍人才数量毕竟有限,因此对于高校公英教师来说,这是一次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好机会。事实上,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已从原先只注重上课的公共课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有些已获得或正在攻读跨学科硕士或博士学位,能从多学科交叉视角从事科研与教学”[4]。

二、高校公英教师学科转型的思考

1.教师个体的努力

首先,更新观念,积极为学科转型做准备。面对改革,教师个体的种种不适应,譬如怀疑态度或者消极情绪都在所难免。但从根本上讲,外语作为技能和载体,需要与被载体相结合形成专业。在过去,中国将外语与语言学、文学相结合,但事实是,“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的复合型人才”[5]。因此,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个体只有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才能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与时价目进,不被淘汰。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决定个体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自身的发展与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建构适合时代要求的知识结构,通过各种途径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公共英语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自主意识,充分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主动更新知识,寻求自我持续发展,迎接新一轮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其次,积极学习,向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方向迈进。教师个体要抓住现阶段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师资缺口较大的机遇,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教学需要,选择某个专业或学科作为自己的转型方向,通过自学(包括参加网络培训)、与专业教师合作、攻读学位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既精通英语又精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公共英语教师到专业英语教师甚至专业教师的转型。

由于跨学科自学容易遇上专业概念理解模糊和专业知识掌握过于简单等问题,校内专业教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在自学的基础上,公英教师要充分利用本校的专业教师资源,在专业教师的带动下尽快熟悉某一专业领域,直接和系统地熟悉并掌握该学科知识。同时还应积极开展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如共同参与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课题研究、课程设计及建设等,通过合作不断建设并充实、更新专业英语或是双语教学课程里的专业课程资源。此外,攻读学位也是公共英语教师学科转型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方式不但更为系统,而且能确保教师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对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也较为直观。

2.高校通过政策进行引导

高校公共英语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然而,公共英语教师通过学科转型寻求专业发展离不开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因为不但总体说来,教师发展的积极性跟任教学校是否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氛围关系密切,而且部分教师个体难以前瞻性地看到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高校合理的政策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教师得到发展,学校才可能获得更快的发展。现阶段,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举措为公英教师的学科转型架桥铺路:第一,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座谈会等形式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鼓励他们结合个人的兴趣和教学需求选择学科转型方向,结合改革需要和学校实际制订促进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总体计划。第二,鼓励公共英语教师参加专业教学方向的知名专家学者举办的各类讲座,以此帮助他们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和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第三,鼓励公共英语教师按各自选择的学科方向参加有关的职业技能考试,获得职业技能或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考试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个体有目的地进行相应的自学、进修和专题培训。第四,鼓励公共英语教师按照专业教学方向分批到行业一线参与多种形式的挂职锻炼和培训,扩充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第五,通过特殊教学和科研扶持措施,引导公共英语教师实现学科转型。例如,在一定时期内,在计算教学工作量上给予专业英语教师或双语教师优待;有选择地扶持公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开发课题项目等。

参考文献

[1]付万荣.公共课教师到各系部调研反馈意见汇总.http://wf.nxtvu.edu.cn/ArticleContent.asp?ID=606.2009-10-17.

[2]蔡基刚.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J].外语研究,2010,(2):41-45.

[3]王初明.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J].外语界,2010,(1):17-22.

[4]李洁,刘孟欣,张凤华.大学英语教师KASIB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128-135.

高校公共英语 篇9

如何既能保持和发扬传统的“高级英语”课教学中的人文教学的优势,又能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观点,以保证为学生提供充要的能动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到有收益?这是摆在“高级英语”课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近年来,教学的行动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外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人们话题。本文试图在行动研究理论的指导下找出提高改进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目的。

一、教学行动研究简介

“行动”主要指实践者、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者;“研究”则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研究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索。教学行动研究则是指将行动研究视作是由众多参与者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及其对这些行动结果的反思来提高教育实践的系统研究(Ebbutt,D.,

这样放手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突出了单位“1”的动态变化,使学生更明白分数与所对应的量之间的联系。

3. 弹性设计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流程。

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并不是主张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成功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动态生成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没有预设教案,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倘若教师没有做好准备就进行施教,就是无的放矢,也无法上升到动态生成。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完全可以兼容,因而我们要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来预设教案,帮助学生生成新经验。同时我们在预设教案时要做到把单线型备课变成多线型备课。

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高有低,若把学生的学习起点作为极其重要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如何生成?这里就需要我们1985),其目的和结果是改进实践。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对象限于教师本人或自己的学生;研究内容主要是教学或教师自身发展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研究者集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估者于一身;研究方法以内省、反思和准实验法为主。

教学研究解决了教学与研究脱节的问题,教师既是“行动者”,更是“研究者”,教师要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作为研究课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会持续好多轮,甚至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就需要教师有极大的耐心和信心,才能完成研究。

二、如何在高级英语课程中引入教学行动研究

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制定出行动研究的对策以期待解决问题。紧接着就是行动研究的实施,教师可以在行动中或行动后,对教学行动的结果进行评价。最后,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之上再作诊断,重新确定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下一轮研究。行动研究实质上就是一个循环和螺旋上升的表现形式。

根据高级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以上教学行动研究步骤,笔者设计出以下的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教学研究方案: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研究→制定行动计划或措施→实施计划→观察收集数据→反思与评价效果→撰写研究报告→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假设→……

三、研究试验

1. 发现问题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笔者作为任课教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高级英语课程。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问卷、访谈等手段发现:学生们在高级英语课程的学习上不如低年级时学习综合英语精读课程积极,上课不够投入,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

一定的教学机智了。预设时应该是空间型的,即预设应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而不应该把每一步都预设,把每一个预设都框住。只有这样,才会使预设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既有胸有成竹的从容,又不乏灵活机智的创造,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教学的生成点,才会使课堂的有效生成成为可能。

总之,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师应积极添加“催化元素”,以多维的课堂预设,给生成留足空间,演绎教学中更多的有效生成。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

[2]张忠诚.生成性只是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人民教育.

[3]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

[4]中小学数学.中小学数学杂志社.

[5]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

[6]范强.“预设”与“生成”不是“你死我活”.中国教育报.

2. 提出假设

(1)学生学习高级英语时认为课文内容太难,自己预习也没有办法理解文章内容,只能等教师在课堂上逐一讲解。

(2)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教材不满意,高级英语课程教材素材已经脱离时代,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3)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迫于就业压力,更多倾向于学习实用型知识,而不是培养英语综合能力或是与就业无关的文学、语言学、文化等知识。

3. 调查研究

为了证实以上假设,笔者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级英语专业学习高级英语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形式的调查和访谈,调查涉及4个班共计98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

(1)教学难度:学生对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并非感觉特别难,虽然与二年级的综合英语课比较有一定难度,但还能接受。

(2)教材内容:学生在高级英语课上的消极和被动更多的是觉得高级英语课程内容枯燥乏味。本课程所选教材,张汉熙编写的《高级英语第一册(修订本)》成书较早,涉及的许多背景知识与外国政治、历史有关,虽然所学课文主题在编者成书当时具有相当话题性,但时至今日早已是陈年旧事,学生读来颇觉陌生,无法理解或缺乏兴趣去理解。

(3)教学手段:学生觉得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手段单一,预习、复习以及作业量大,容易产生学习的抵触心理。

4. 制定对策及其行动计划

(1)笔者认为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培养出具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学生。我们应该对学生做到详细的宣传和解释,使他们自己了解到高级英语课程所教内容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有关而且必须的。

(2)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的原因之一在于教材选材与时代脱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剔除教材中主题过于陈旧的课文,而选取有时代性、学生们感兴趣的课文,再补充一些紧随时代潮流的课文;其次,仅仅导入相关背景知识还不够,还应提高背景知识的趣味性。背景知识的介绍不仅仅是文字资料或图片,而应该是声像多媒体甚至是趣味活动的方法的使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针对学生提出的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笔者提出要改过去单一的“老师讲→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演示与老师指导的互动活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把相关的学习内容在全班作发言演示,并通过讨论解答同班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活动,完成任务,让他们在“学中用”和“用中学”的双实践过程中培养英语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的指导也必不可少,除了学生自己演示之外,试验计划的实施也需要教师的参与,或者说是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学习的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反思反馈学习效果。

5. 实施计划

笔者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的高级英语课上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演示和以教师为指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试验。以下是笔者采用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师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组并分配任务→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学习资料→小组内讨论→多媒体手段讲解演示→分组讨论→点评总结

6. 观察、研究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对学生进行访谈,让学生自己记录学习日志,发现问题,并在教学过程完结之后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取了学生对本次试验教学效果的反映如下:

1)教学模式多样化,上课更有融入课堂的愿望。

2)教学内容依然枯燥,但是通过课后自己寻找相关背景资料和知识,学生感觉也了解到了一些平时鲜为人知的内容,过程很有乐趣。

3)所学课文的语言文字依然有难度,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必须借助参考资料和字典才能理解大部分内容,希望老师能够适当加大课堂上对所选课文的语言文字的讲解。

4)学生之间水平参差不齐,分组讨论时没有按水平分类,导致部分同学相互之间产生自学进度不能同步的问题,因而产生摩擦,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5)因为只关注本组任务,从而忽略别组任务的内容学习,课后、课上都只是大概了解,并没有达到熟知的程度。

7. 反思与评价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的演示和以教师为指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师生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取得的成绩不容置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如发言小组可能只全力以赴搞好本组主讲章节,而对其它章节则敷衍了事。学生在讲解演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规范的语言或语法错误,如果听者没有足够鉴别识别能力,显然会产生不良影响。

要解决活动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转换角色,从以前的讲解者变成组织者和指导者。在课前,教师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跟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和要求,确保发言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准确性。同时还要提高课堂组织、应变能力,即时估价能力,知识的准备水平。对于学生,也要提出一定要求,除了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也要了解他人、他组的任务,在课堂上要认真听取其他的同学的演示、老师的指导,从而达到真正学习到所有内容的要求。

四、结语

笔者通过以上教学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步骤,对自己课堂的教学现象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采取措施,并取得一些成果。希望这些研究能对高级英语课的教学研究有所帮助,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得高级英语课教学质量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Ebbutt,D.“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Some general concerns and specific quibbles”.In Burgess,R.(ed.)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J].Lewes:Falmer Press,1985.

[2]吴宗杰.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48-53.

[3]张青.向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推荐行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9):5-7.

[4]隋荷.英语教学行动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53-55.

[5]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6]Michael J.Wallace.语言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7]Arhar J.M.and Holly M.L.and Kasten W.C.Action Re-search for Teachers:Traveling the Yellow Brick Road(First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2000.

高校公共英语 篇10

在各大高校中, 英语都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进行招生, 各高校都希望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出一批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目前, 大多数的本科高校都要求学生在本科毕业时, 英语要达到国家承认的至少四级才可顺利领取毕业证及学位证。同样, 当毕业生走入社会时, 用人单位主要依据毕业生在校期间的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来衡量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然而在进行专业英语八级的考试过程中, 并没有口语的测试, 仅有听力与笔试两部分。因此, 大多考生抱着考什么学什么, 不考不学的心态, 仅仅注重笔试与听力两部分, 却忽略掉了口语训练, 这也是造成通过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毕业生却不能说外语, 就连与外国人进行最基本的沟通都非常的困难的原因之一。这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最普遍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为了解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真正理解拥有什么样的英语能力才算是英语学得好。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没有良好的口碑使得用人单位在下一年进行招聘的时候不再招聘英语专业的毕业生, 这样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导致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即使是在学校中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争取到面试的机会, 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一旦涉及英语口语的交流就会凸显出自身的不足。绝大多数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才发现, 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累积、学习, 都说不出几句像样的英语, 更达不到用英语与人交流的程度。这是因为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 培养的人才主要以应试为主, 即以写、看为主, 不注重听说。为有效解决英语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英语专业都在不断加设英语的听力、外教口语教学等课程。通过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 实现学生每人一台电脑, 每人一个耳麦, 对学生进行集中化的教育与管理,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切换频道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学生的发音, 对学生发音不准确、不地道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交流的水平。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 要根据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方向进行培养, 在着重抓好听、说能力的情况下, 也不能忽略了英语的规范化写作能力, 只有两手抓才能保证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 使其在毕业时拥有相应的素质, 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从而改善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第一, 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视听说教学。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涉及英美社会情况、政治经济体系以及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影视作品, 使学生在深入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同时, 逐步提高听的能力, 可以通过对短片中语句、语调的模仿, 使口语越来越地道, 符合英美的使用习惯、特点。通过对相关影视作品的欣赏, 可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使学习态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兴趣的培养, 可以让学生不再羞于张嘴, 在日常生活中多说、多练、多积累, 将英语学习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第二, 多与外国人交流。目前在中国的各大高校, 英语专业都配有一定数量的外籍英语教师,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与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交流, 在语音、语调、语句上影响同学, 使同学们的口语更加地道, 不再出现中国式英语口语。因此,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要珍惜与外籍教师相处的时间, 抓紧练习, 争取使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也可以利用假日的时间多出去走走转转, 遇到来中国游玩的外国游客, 我们可以主动为其当导游, 用英语向他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 与其多交流沟通, 这样也会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第三, 多参加英语类社团、比赛。在大学期间, 往往会有各种类型的社团, 以及各类英语活动等。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 要主动参加英语类社团, 例如英语角、疯狂英语等。通过参加社团举办的类似于“晨读一小时”、“一口气读文章”等活动, 在英语的语言氛围中进行交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辩论赛等英语活动, 辩论赛中要求一个参赛队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观点的阐述以及总结, 这就使参赛者没有时间用中国的思维进行思考、组织语句, 再将其翻译为英语说出来, 逼迫其用英文的思维直接进行思考并快速说出, 这样可以逐渐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第四,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我们要保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自信,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英语专业的学生会比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科目, 更多的单词、语法、句型等, 这些都是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有些学生一看这些就被吓到了, 还没开始英语学习生活就已经给了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不行, 我做不到”, 一旦有了这样的开端就会影响四年的英语学习。因此, 我们要给自己较强的心理暗示, 就是我能行, 这个暗示没有任何依据, 就是出自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只有怀着高度的自信我们才能出色的完成大学英语的学习。其次, 主动。勤奋、主动是学好英语的保障,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不要幻想可以一步登天, 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 背个单词、背个句子, 回顾一下某个句型、语法, 聚沙成塔或许在某一天利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 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再次, 方案。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虽然没有捷径, 但是却可以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 结合记忆曲线的规律, 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可以通过词汇等的分类, 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逐个消化。每个人所制定的方案都有其不同之处, 没有谁的方案是最好的, 方案都是适合于自己的, 所以使用有效的方案进行英语学习, 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英语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对于高水平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英语的口语方面要求更高, 这就使得高校要加快培养具有高水平听说读写能力的英语人才。由于以前培养“哑巴英语”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此各高校及学生都更加注重加强口语、听力两方面的锻炼, 学校也将这两部分作为大学英语考核的重要部分。由于高校改革时间不长, 所以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方面还不是很完善, 这就需要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的方式方法来自主学习。在学习学校规定内容的同时, 要适当扩大学习范围,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使个人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作为培养英语人才的主要部门, 各高校不应该再给学生一种错觉, 认为获得的证书荣誉越多就证明越优秀, 不要让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都生活在追逐证书与成绩的道路中, 而应该致力于提高每个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 使其在走入社会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束芳定,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 理论, 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2]徐锦芬, 彭仁忠, 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01) :80-81.

[3]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动态, 2000, (04) :12-16.

高校公共英语 篇11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

一、专门用途英语的概念

专门用途英语(ESP)是基于需求分析的,以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和人文英语为代表的不同种类的学术和职业用途英语的集合,是一种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教学法,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有利于培养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河北经济建设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现状

专门用途英语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内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作为语言学界传统研究领域的通用英语(EGP)的教学与研究,受到了不少质疑及挑战。ESP研究所引发的争论,影响到了近年来高校英语的课程改革,并且随着其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研究内容越来越具体,对ESP学科性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国内关于ES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其中ESP教学方面的研究分为普遍规律的探讨和特殊规律的探讨两个维度;ESP语言特点的研究也包括两个维度,即从本体语言学角度和具体专业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关于ESP研究中方法论方面的研究不足,这是我国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一直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聚集到了ESP课程方面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上从课程论中“泰勒原理”的维度进行划分,国内学者分别从ESP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课程目标方面:孟臻等、管春林、阮绩智等;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曾祥娟、刘法公、马俊波、雷春林等;课程评价方面:唐雄英等。

三、高校英语专业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

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新大纲要求英语专业课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即指专门用途英语,比如,经贸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等。

1.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的目的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正是从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或动机入手,分析其需求,构建学习内容,从而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由此可见,ESP已成为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润清就曾提出:“以后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

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培养:一种是通过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涉外学科的专业素质培养,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添加ESP课程;另外一种是针对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通过ESP课程培训,进一步提高针对专业的英语能力。目前河北省的一项调查显示,4所高校的11个专业基本上都是在大学的第5或第6学期仅开设一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等,课程设置单一且教材内容不实际,根本不能满足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

这就说明更多科学合理的课程的开设成为必然。

2.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ESP课程目的落脚点应是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上,这里的英语能力稍稍不同于通常意义及广义上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而是包括扩大专业词汇、了解专业前沿发展、提高专业文献阅读技巧、规范文献写作格式、提高文献翻译技巧等更加具有实用性、实践性、更贴合自身专业的英语能力。在ESP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具备研究和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能力。

根据调查,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其所对应的岗位群为外贸业务员、涉外文秘等。在从事这类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掌握非常重要,如果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语言技能是很难胜任工作的要求的。因此作为必修的课程,商务英语的主要任务是带给学生真实的工作场景,围绕商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英语来设计并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并进入角色,进而能够训练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关业务能力等。因此,专门训练学生相关实战技能的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

学生口语教学也不应忽略,专门用途英语口语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其专业背景下的英语交际能力,如国际技术交流、会议讨论或对外贸易谈判等,以对他们未来将要从事的工作或行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鉴于各专业对英语口语要求程度不同,教学目标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规划和调整,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关键要素,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目前的课程体系,以保证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扎实的英语技能又精通学科理论的专业人才,即“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2]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

[3]刘芹,胡银萍.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需求调查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

[4]赵静,张慧珍.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

[5]张伟,付大安.一项基于ESP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专门用途英语与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编号:SQ132026。

作者简介:张飞龙,男,1972年1月出生,博士,就职于河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文学。

高校公共英语 篇12

一、煤炭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为了加强全国煤炭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沟通和交流,全面探究煤炭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规律,2012年3月,中国矿业大学召集全国煤炭系统8所主要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负责人,在中国矿业大学(文昌校区)召开了煤炭系统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建设研讨会。会上,各高校代表均就本单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结构特点、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综合与会各方的报告,全国煤炭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由于国家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全国每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8年达到百万人以上,连续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5.6万,比2011年增长9.6%。有关方面预计,2013年考研人数将再创新高。海天考研首席全程规划专家、院校专业资深分析师吴睿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全国大体的数据分析,预计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在180万左右[2]。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6年有各类研究生2500多名,而到2012年这一数字猛增到近6000人。在校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本应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导致教学力量分散,教育资源分散,高校软硬件设施严重不足。这些都对研究生英语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学生来源复杂多样

应届大学毕业生考研的比例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原因在于社会普遍认为高学历就是获得好工作的资本。当前的社会发展,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高度融合的特点,加上全球化的背景,对青年人的知识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本科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非重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对此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大多选择“一步到位”读完硕士研究生再工作。此外,本科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人,为了个人发展而选择读研充电,希望获得一份高学历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给他们的跳槽、加薪、升职等增添一份筹码。在目前的读研队伍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有应届生,也有往届生,生源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三本院校和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学生来源复杂,知识结构不同,进而教学难度随之增加。

(三)师资力量短缺

20世纪90年代,研究生英语教学因层次高、人数少,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明显。然而,2000年以后,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大部分院校的英语教学重点在本科教学,使得从事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相当繁重。仍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2006年有各类研究生2500多名,而到2012年近6000人。虽然任课教师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6人,但师生比仍维持在1:200以上,师生比严重失调(暂不考虑高校英语教师按国家规定必须参与本科教学),难以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教师压力可想而知。

(四)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扩招的“稀释效应”直接降低了研究生的生源质量[3]。 笔者近年来一直参与山东省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试卷评阅工作,每年考生的客观试题得分明显偏低,翻译平均得分3分左右,作文(大作文)稍好一点,但也只在10—12分,英语基础总体较差,艺体生更为突出。如前所述,虽然山东科技大学每年各类研究生招生数量近2000人,但有相当一批来自三本院校,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生甚至在本科阶段都没能通过六级考试,且这部分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大部分时间用于考研学习, 故而知识面也较窄,与推免生和来自一、二本院校的学生相比,差距较为明显。由于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是按自然班授课,班内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而课堂教学很多时候不能流畅地进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五)学生学习动机不一

很多学生选择读研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将来能够谋得一份较为理想的工作,或希望将来出国深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说明大多数在读研究生学习有较明确的实用和功利目的,能够给自己制订一个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选择读研,发展目标不明确,生活过得比较盲目,学习上自然就不主动。毋庸多言,志在出国深造的学生自然把英语学习作为重中之重,目标明晰。但更多的学生受专业和部分导师的影响,认为将来的工作取决于专业能力,英语能力仅仅作为一个辅助手段,因此,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加之研究生平时管理不如本科时那么严格,甚至出现旷课、逃课的现象。这也是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出现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煤炭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建构策略

课程设置是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的知识与能力。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核心工作。

(一)明确课程目标

煤炭高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高校。作为公共基础课之一的英语教学应该体现出煤炭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特色,重视研究生探索知识、发展知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入学之前的本科英语学习中,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4]。而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学习目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要求学生能够以外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进行书面交流,介绍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体现本专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而研究生传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本科色彩”浓厚、层次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难于形成研究生个性化知识结构,忽略了知识的相融性,导致了课程体系的不合理、不适切、不科学。根据这一认识, 煤炭系统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建设研讨会集体讨论决定,结合煤炭高校专业结构特点、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研究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各种因素,形成系统性、宽口径、前沿性、层次性、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并联合编写一套适合煤炭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教材,以解决目前煤炭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中存在问题,提高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达到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之目标,形成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煤炭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新理念。

(二)引入阶段式模块教学模式

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将教学系统中诸多相关的教学因素巧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合理安排教学步骤等环节构成, 使其相互渗透,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旨在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学生能够以外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是一个宽口径、多层次的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的英语能力不是单靠某一门教材或课程就能够实现的,这需要我们引入阶段式模块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及培养目的,将英语课分解成不同的课型,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必修选修并举,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模块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在一定时间内组织一定学生按一定目标进行学习[5]。实施英语模块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由于每个模块课时短而目的明确、实用性强,尤其是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愿参加,所以其参与的积极性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课堂互动性得以充分体现。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教学活动由学生掌控,教师只需要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落实教学设计的主题,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上表现对所设计的活动进行优化和调整,完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实现各模块目标。

模块化教学的优点在部分煤炭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已得到充分的印证。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几所煤炭高校均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实行了模块化。中国矿业大学开设的英语模块有:精读、听力、口语、 英汉/ 汉英翻译、英美概况、学术英语交流、科技文献选读、学术论文写作等;山东科技大学开设的英语模块有: 听力、口语、写作、英汉/ 汉英翻译、跨文化交际、英美电影欣赏等,其中听力和口语主要由外教担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英语模块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英语知识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搭建英语自主学习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建议依托现有校园网络,组建大型英语自主学习平台。该平台可包括资源库建设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等,将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所有英语模块课程纳入该系统,同时提供大量英语课外资料,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该平台应包含以下功能:(1)在线教学功能。该平台通过课程内容管理、资源管理、在线答疑及学习监控管理等功能模块完成在线教学与辅导,实现无纸化教学。(2)在线学习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主题讨论、好友交流、问答互动等功能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可充分利用该平台所提供的各种英语课外资料,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内容,使个体学习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3)智能测评功能。任课教师可在该平台上发布随堂练习、同步作业、阶段性测试等,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结合学生在线时间的长短,由该平台自动生成评价数据,所生成的数据可在期末测评中占一定的比例,从而避免单一的评价机制所带来的偶然性,使评价机制更为科学合理。

(四)构建多元化评估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媒介。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估体系包括评价内容多层次,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既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教学中认知目标的认同者、学习方式的选择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等,也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调整教学目标,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教”和“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是一项复杂的劳动,体现在其任务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及教学双方的协作性上。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所通用的单一性评估方式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不仅忽视了教与学的过程,更不能全面系统地对教学双方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因而饱受诟病。教学质量评价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尽可能纳入教与学过程中诸多因素,统筹考虑,对其作出全面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

上一篇:SOM网络模型论文下一篇:复方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