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关系

2024-08-16

高校公共关系(通用8篇)

高校公共关系 篇1

高校形象与公共关系的实施

卡毛措10级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号:101204032599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面临越来越大的招生竞争和毕业生就业挑战,公共关系的作用在高校中表现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高校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键词:高校形象公共关系塑造

高校形象,是指高等学校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使学校在长期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的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与反映,包括教学、科研、管理、设施、环境、学校文化等。高校形象建设状况直接决定着教师队伍素质、学生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学生就业层次等,决定着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支持度,是学校的一项无形资产。高校形象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良好的高校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扩大办学规模,产生规模效应,提升生源质量,同时能够取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增加企业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学校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优势。而公共关系是高校形象塑造的主要途径。”① 1

积极开展高校形象传播。高校的形象能否在公众心目中形成正确反映,涉及高校有没有一个有效的形象传播途径的问题。如何进行公关活动,疏通传播渠道,把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扩展到全社会是高校务须明确的事情。传播渠道不畅也容易导致留言的传播。因此,在现代新闻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适时引入公共关系的传播理念,积极运用广告传播等行之有效的软文介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为高校形象推广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努力推动高校形象建设。高校形象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即通过在校师生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来实现既定目标。"在商界存在着“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而高校进入市场竞争以后,也应该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建立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可以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共同着手。"② 从硬件来说,主要是通过建造造型鲜明突出的校园建筑或别具风格的校园景观等具有一定审美性的公共标志区别于其他高校。校园公共标志要具有形象性的特征,应以校园整体规划为基础,结合校园自然、人文环境,其设计应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根本内容,可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校园文化能够直观、明快地展示给公众,具有一定的美感,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心理享受,对校园文化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软件方面可① 徐建芬,公共关系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运用,新闻爱好者,2010(1)下半年。

② 景庆虹,公共关系――塑造高校良好形象,国际关系,2007(1);

以运用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价值观念,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思想,反映校园公共道德和核心价值取向,具有良好的教书育人功能,以期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标志。例如,复旦大学的“日月楼”、清华大学的“水木华园”、北京大学的图书馆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都是良好的校园形象和校园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要在塑造良好形象方面下大力气,积极利用公共关系这一宣传组织形象的重要手段,开辟高校的广阔前景。

有效开展校园危机公关。由于大众传播以及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高校危机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各类高校频频发生学生自杀事件、英语四六级考试集体网络作弊事件等校园丑闻,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网络上更是兴起了对各种各样危机事件的激烈讨论。在这些严峻现实面前,高校管理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在高校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出现了形象缺失、受损,甚至是危机的情况下,公共关系更应当成为高校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意识,通过调研分析等方式明确组织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加强危机防御,建立预警机制,并成立一定的危机管理机构,以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处理危机事件,为受损公众提供真诚的帮助与安抚,取得他们的谅解。大学公共关系的实施

大学形象不是自然形成的, 大学形象既依赖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也依赖于大学公共关系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大学形象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产物, 也是大学公共关系的产物。与社会其他组织公共关系实施不同的是, 大学公共关系既是向社会推介自己, 更是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实现大学使命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大学实现自己的神圣使命的主要途径是培养改造社会的人才, 大学对社会的监督和批判没有强制性, 也没有直接的手段, 正因为如此, 大学使命的实现便显得格外艰难。但是, 现代信息社会为大学使命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这就是公共关系。所谓大学公共关系, 就是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实现社会对大学理念的知晓和最终的认同。下面主要从大学公共关系对象这个角度来讨论大学公共关系实施的问题。

(一)维护与媒体的公共关系。

“现代传媒已经逐渐演变为两大功能一是新闻, 一是娱乐。不管是传统的报纸杂志还是正在蓬勃发展的国际互联网络, 都既是新闻介质, 也是娱乐载体。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大学与 媒介的关系, 是指前者。一方面, 大学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传媒这一阵地, 最大限度地宣传大

学的理念和大学的活动, 使社会获得大学的有关资讯.另一方面, 大学应该有自己的传播媒介, 最完整最真实地向社会和自身成员介绍大学的发展, 同时利用这一工具对自身成员和社会输人大学的理念。”①大学不应成为传媒的热门话题, 但大学的活动尤其是大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必须通过传媒让公众知晓。这是一种在社会树立大学形象的最好方式。除了使大学的活动成为传媒的内容之外, 更主要的是大学对传媒进行科学研究, 为现代传媒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除了在大学设立专门的传媒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之外, 大学各学科研究人员都可以从各自的学科和立场出发, 对传媒本身及传媒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指导和批判。在现代, 大学成为社会的中心, 应该让大学的声音成为现代传媒的一个重要的声音。大学应该与当地传媒高层机构建立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的关系, 以期使大学对传媒的研究、分析和批判获得传媒本身的支持, 传媒也能在与大学的合作中获取巨大收益。

(二)建设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国内外都是如此。在中国, 由于历史原因,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较之西方更为密切, 也更为直接, 更为刚性。应该说, 大学不应该成为政府的一个部门, 大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人, 成为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独立机构。“政府通过大学获取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思想资源, 大学通过政府获取办学的财力支持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大学与政府这样一种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 使大学对政府的公共关系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 大学应该对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独立的研究, 及早为这种发展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当政府为这一种发展具体制定规划时, 大学已经为这一规划准备了充分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储备。另一方面, 大学应该花大力气研究政府的中长期目标, 主动为政府的中长期目标提供理论支持。”①

(三)建立良好的社区公共关系。

任何高校都是在具体的社区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学校的生源、毕业生就业等都离不开社区,学校用地、用水、用电、治安等也离不开社区,因此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可通过提供社区咨询与服务,办理回流教育,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制定与社区互动的方案,取得学校在社区的发展。

(四)保持与校友、家长的关系。

① 段怡,论大学形象与大学公共关系的实施,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1999(12)第一卷

第四期;

校友是由历届毕业生演变而成的特殊群体,他们都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因此,建立良好的校友关系,对高校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一般来讲,高校与家长的联系较少,但家长对特定学校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源数量及质量。另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收费项目及标准都需要家长的认可和理解。所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对高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用人单位是检验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渠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学校的社会声誉,进而影响高校公众的满意感。所以,与用人单位建立毕业生素质信息沟通和反馈系统,对同类专业在不同院校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差距,及时改进高校管理。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结构,以培养更适合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高校公共关系 篇2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的专业知识, 而85%是靠他的人际关系与领导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 社会需求更加复杂多样, 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和智能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目前,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素质主要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等几大方面。也就是说, 仅具备专业技能并不完全符合社会需求, 形象问题、服务意识、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操守, 都是企业选择人才的要素。公共关系知识的传授, 能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提供较全面而正确的指导, 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还能够敦促学生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 实现人才与社会的对接。

1 高校学生的素质现状

大学生的素质现状与社会要求有很大差距, 已经影响了学生顺利溶入社会。

思想素质令人堪忧。当今大学生, 往往自我意识过强, 责任心差, 缺乏合作精神, 应对社会生活的想法要么过分简单, 要么不切实际。造成这一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生活中得到的关爱较多, 容易养成惟我独尊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度保护, 也使他们丧失了很多锻炼成长的机会, 导致社会历练少, 进而缺乏正确处理问题的经验。以上原因直接导致了虽然学生的生理年龄与科学知识在增长, 但心理年龄与处事智慧却没有同步增长。

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不足。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如期获得毕业证与学位证, 但求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 广泛存在混文凭的心理, 部分学生甚至有逃课现象, 相较学校的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而言, 现在的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专业技能水平不够高, 也就是说, 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有降低的趋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匮乏, 获知的大多是间接社会经验, 对社会实际需求及自身能力评估不准确, 进而普遍缺乏客观实际的人生规划, 缺乏理想和目标;其二, 现今的学生们生活条件较为优裕, 即使家庭状况一般, 但由于家长的娇纵, 其物质需求很容易从家庭中获取,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不足。

2 高校的公关教育现状

接受公关教育的学生数量少。1987年, 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市场营销、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全国大约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但目前的公关教育对象, 只是高校学生中的一少部分学生, 大多数高校只在管理学院开设公共关系课程, 公共关系教育只针对管理学院的学生, 尤其是非文科类学生的教学大纲里, 普遍不会设置公共关系课程, 这就使公共关系思想的受教群体大大缩小。

公关教学的课程设置与考核方式较简单。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公关课程的重视度有很大差异, 非管理专业大多将公共关系学设为选修课或考查课, 学校对公关课程的设置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非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不能掌握良好的公关思想与公关技巧。

3 高校开展公共关系教育的意义

3.1 公共关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美国著名公共关系专家亨得利·拉尔特 (J·Handly Wright) 明确指出: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对, 10%靠宣传。北欧航空公司丹麦分公司一位公关经理亦曾这样说道:“好比一名青年追求伴侣, 这位青年经过周密的研究思考, 制定出计划, 并且埋头苦干, 以成绩来获得他人的称赞, 通过他人的口将对自己的优良评价传递开, 取得心仪对象的青睐, 这就是公共关系。”

通过高校公共关系教育, 学习公关传播思想,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当前信息及传媒手段空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 任何欺瞒行为都是愚蠢和暂时的;另一方面逐步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公共关系处事的原则, 强调学生的专业素养是取得对象公众信任与重用的基石, 持久的良好形象亦来源于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关注学业,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提升专业技能实力水平。通过公关思想的教育, 能够让学生明确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 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没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基本功, 无异于水中花、镜中月, 唯美但价值含量不高, 不堪一击, 很容易被现实击碎。综上所述, 公共关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敦促学生奋发图强,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3.2 公共关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公共关系教育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公共关系学是在经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他有关学科的基础上, 综合广告、交际、传播等技术手段所形成的一门综合的应用性学科。在公共关系理论教学上, 由于公共关系学是一个多种学科综合发展的产物, 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 再加上公共关系的客体和公共关系的活动的多样性, 就要求公关教学必须涉及各个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市场实践经验, 因此公共关系教育能够拓展学生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公共关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处事能力。学生无论在校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 都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 因此仅具有技术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公关教育提倡双向沟通、诚实、互惠、创新的理念, 公关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自控能力的培养, 讲述如何树立个人形象及企业形象的公关内容, 因此通过公共关系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形象意识、人际技能和合作精神, 能够减少面试中由于沟通与形象问题而被淘汰的机率, 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为他人着想的思维习惯, 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脚踏实地、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帮助学生顺利走上社会, 情商的提高亦有助于专业技能的充分发挥, 有助于打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营造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

3.3 公共关系教育有助于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

高校是一个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的非平衡的动态开放系统。非平衡体现在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的各种交换上, 高校从外部环境中摄取物质 (生源) 、能量 (政策及资金) 和信息 (社会需求) , 并向外部环境输出特定的产品 (大学生) 。要保持生存和永续, 就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得内部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和能量, 并将内部活动产生的成果输出到外界环境中去。是否能够持续良性循环, 主要取决于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公共关系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水平, 有助于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学生是学校精心培育的产品, 用人单位通过高校毕业生的仪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形成对高校的基本看法;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教育教学指标, 了解高校的基本情况;新闻部门通过高校的突出贡献与社会效益形成对高校的态度;政府部门通过考察高校办学效益如何来建立对高校的印象;社区公众通过学子风范、校容校貌了解高校的文明程度;家长们通过子女就业来传递高校口碑。不同的对象公众产生的各种感受和看法均与高校的教学成果 (大学生) 紧密相关, 即大学生的质量与高校的形象正相关, 因此, 开展公共关系教育能够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高校应该全面开展公共关系教育, 推动大学生素质提升, 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获得社会认同的高校形象有助于吸引生源, 有助于得到政策与资金扶持, 进而有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安华, 苗晋平编著.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从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探讨高校公关.中国公共关系网www.17pr.com.

[3]陶应虎主编.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公共关系导向的高校品牌战略 篇3

但高校品牌战略必须是独特的—“清华大学”和“海尔”的品牌之路肯定不一样。行业类别、组织形式、运营方法、客户群体注定了高校品牌战略必须既遵循品牌科学,又符合行业特征。相对于纯商业品牌运营,高校“市场”的透明度与清晰度较高,潜在的竞争对手容易发现,且本身的超稳定性与受市场影响的滞后性也决定了高校的“战场”不是瞬息万变的。另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主体本身,高校所关联的公共关系复杂于市场环境下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共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愿景、使命以及育人模式,更关系到最基本的资源配置。因此,高校品牌战略应充分利用周围显而易见的关系体,全面建立以公共关系为主导的品牌战略。

市场经济有这样一条规律,最低层面是“有了产品找市场”,中等层面是“先找好市场,再生产产品”,高级层面是“制造需求,引领市场”。公共关系导向的高校品牌战略就需要追求相类似的高级层面,寻找、确立甚至制造关联点,引导公共关系的走向,不断丰富之,完善之。高校要首先分析自身的所有因素(如愿景、使命、模式、特色、资源、组织方式等),明确所有公共关系的关联点。其次,分析所有相关公共关系的内容、组成、结构、紧密程度以及运行模式,为下一步品牌战略提供依据。再其次,把品牌传播、整合、提升等各项工作与公共关系全面结合,以公共关系为“客户”来开展工作。另外,还必须不断挖掘、引导、提升、强化品牌战略与公共关系的紧密程度,全面进行品牌诊断、定位、反思,进入螺旋式上升通道。

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的第一步。在汽车领域,沃尔沃强调“安全与耐用”,菲亚特诉说“精力充沛”,奔驰宣称“高贵、王者、显赫、至尊”,宝马却津津乐道“驾驶乐趣”。高校品牌同样也需要“第一印象”,没有准确品牌识别的高校注定是泛泛之辈。人们在对比“清华”与“北大”,对比“内地的大学”与“香港的大学”的时候,品牌识别起到重要作用。

西交利物浦大学希望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国际化”,其品牌战略肯定就要以此为“圆心”。

那么,是通过个体、通过产品,还是通过媒介、通过组织,抑或通过文化,让人们来识别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国际化”?最终答案是通过公共关系—这也是高校品牌战略的立足点。高校公共关系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媒体、学生、家长等几个方面。这些关系既包含了高校运营中所必须的功能型的上下游关系,也包含了高校作为知识组织的角色型的合作关系,更包含了高校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型的融合关系。这就决定了高校品牌战略中的公共关系的层面、类别、对象、阶段是需要不断细分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运用不同手段,合理分配资源。

以往的一些传统思维决定了高校公共关系模式比较陈旧,角度模糊,功能欠缺,不能与科学的品牌战略衔接。以中学公共关系为例,在传统理解上,面向中学的关系一般只涉及到招生。高校之于中学的姿态往往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高一级的学术与人才培养的载体,要么就是依赖中学输送生源的下一级“食物链”。若是把教育作为整体来看,高校和中学(甚至小学)就应该关系平等、资源共享、可以在相当层面上进行合作。可以认为,高校品牌战略应该从娃娃开始。再以政府公共关系为例,高校往往一味仰仗政府提供政策、资源支持等,但在从品牌战略的角度看,进一步优化与政府的“品牌策应”才是双赢的关系。所谓“品牌策应”即是把高校品牌战略与政府(城市)品牌战略结合起来,先使前者成为后者的一部分,从而“乘风破浪”。长久来看,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类文化、甚至一个国家仰仗一所大学的品牌也并不是不可能。若如此,高校品牌将如同一棵不断成长的大树,根部的营养将会通过新型的公共关系输送到所有目的地,即使是最边远的枝叶也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一旦高校品牌的“茁壮生命力”延伸到相应对象中去,就会形成美誉的高级级别—口碑。口碑的形成依赖结构合理、科学完善的公共关系,反之,通过公共关系建立起来的口碑往往更加牢固,更加易于被接受,被阐释,进而被传播,再被接受,循环往复,不断扩展。相对企业的产品营销,高校公共关系往往面对的都是“大宗客户”而不是分散的个体(即便是每一个学生也是一个大的个体),这就使得高校更易于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公共关系生成、发布口碑“题材”,并借助一定的渠道和途径进行口碑传播,以满足对象的需求、实现互动、赢得满意和忠诚、提高品牌形象—这完全可以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有执行、有控制的管理过程。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高校无论是宏观的愿景、使命、特色还是微观的组织形式、日常运营都比较成功,但是外界对该校的评价并不高。这是典型的“对内不对外”的公共关系失误—只注重自身发展,未重视信息不对称与传播机制不完善这一问题。可以想象,若外界不能准确得知学校目前状况与未来前景以及学校正在不懈努力的行为,是不可能形成良好口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二:其一,高度认识公共关系之于口碑的重要作用;其二,正确处理相应的公共关系,建立完善的定向传播机制。

接下来,西交利物浦大学要合理运用媒介公共关系的力量,高端、高效、高速地传播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文化。媒介可以产生几何级的传播效应,可以让更大范围内的对象成为有效受众。一旦媒介被品牌运营者等同于广告工具,就会导致媒介公共关系的扭曲,将消耗大量成本且效果欠佳。合理运用媒介公共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其一,巧妙运用媒介的传播特征,与媒介的内容、风格、特色紧密衔接,把高校品牌无形中融入到媒介日常运营中去。当前,拥有科学品牌战略的高校很少通过硬广告确立品牌,取而代之的是让大学校长成为一些重要节目固定的嘉宾,在专题报道时侃侃而谈;让大学的教授们成为专业型节目的咨询专家,成为该领域的知名度甚高的学者;让学校的学生经常参加全国甚至全球性的重要比赛,成功地营造出努力进取的正面形象。其二,充分重视媒介公共关系中的“人”的作用,使得主导媒介的相关人员对高校品牌产生价值认同,进而在媒介传播中不断灌输、阐释、争辩这一价值,从而使得“某一事件”上升为“某一现象”再上升为“某一品牌”。早在几年前香港的大学“成群结队”来内地争夺优秀生源的时候,内地的最顶尖大学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内地媒体不断抛出一些重要观点并引起社会大讨论,引导公众重新认真对比内地大学与香港大学的优劣时,内地顶尖大学已经“棋输一着”。

高校公共关系 篇4

孟亮

摘要:必须根据政府与高校的新型关系对高校投入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校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办学中处理好政府投入与学校自主筹资引资等各种关系。

关键词:政府

高校

投入制度

研究

一、探索与实践 呼伦贝尔学院是中国纬度最高、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的一所年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作为一所地处经济欠发达边疆民族地区的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建本科院校,呼伦贝尔学院正是政府与高校新型关系下高校投入制度改革的探索者、实践者,更是这一探索和实践的受益者。早在 1992 年初,原呼伦贝尔盟盟委、盟行署(2001 年 10 月 10 日国务院决定撤盟设为呼伦贝尔市)就做出了决定,合并盟内四所专科层次的高校。1993 年 4 月,当时的四所属高校海拉尔师专、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内蒙古电大呼盟分校按照“统一学校主体、一个法人单位;统一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发展规划;统一学科建设”的“五统一”原则,实行人财物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实质性合并,并暂定校名为“呼伦贝尔大学”,此举在当时走在了自治区乃至全国高校体制改革的前列。1996 年底,原国家教委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派出专家组,对已经实质性合并按新机制成功运作近四年之久的新学校进行了评估考察,专家组成员对出现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且起步早起步快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这次高校合并整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7 年 2 月,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了这一合并,将已组建四年之久的新学校定名为“呼伦贝尔学院”。2000 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呼盟行政公署决定将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呼盟商业学校、呼盟城建职工中专三所学校实质性并入呼伦贝尔学院;2003 年,内蒙古工程技术学校并入呼伦贝尔学院。2002 年 10 月,教育部专家组对呼伦贝尔学院进行专升本评估,2003 年 4 月正式批准呼伦贝尔学院晋升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呼院占地面积 750 亩,建筑面积 22 万㎡,固定资产

作者简介:孟亮(1955—),女,1979 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生物系,1989—1991 年就读于华东师大 心理系。现任呼伦贝尔学院高教研究室、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教授。

课题项目:本文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为:AIA010027-CE10535。

课题负责人:孟亮

2.2 亿元。拥有设备先进的计算机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及各类实验室等 100 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3500 万元,图书馆藏书 57 万册。学校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等八大学科六类,有 22 个本科专业,53 个专科专业,设有 14 个教学系部,7 个分院,一所附属中学。有正式在编职工 834 人,已被学校按正式职工聘任但尚未在政府人事财政落编由学院自筹资金开资的新职工 213人。其中有专任教师 714 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 228 人;有博士、硕士87 人,在读博士、硕士 210 人;聘有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客座教授 40 多位。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1000人。截止到2005年 8 月,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 万多名。

1993 年,原四所“小而全”的高校实质整合后,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把原来的四个相互独立的学校完全融为一体。经过五年多的运作,一所初具规模的新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呼伦贝尔大地,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学校“一次创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从 1999 年开始,学校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在前五年“一次创业”的基础上,规划“二次创业”新的宏伟蓝图,总的目标是硬件达标,软件创优,提升办学层次,实现专升本。围绕这一目标,全校上下明确了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抓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找准了制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瓶颈,理清了思路,统一了思想。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学校面临的一切困难,只能通过发展加以解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必定要成为制约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瓶颈,由此导致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师资队伍建设、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的购置、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不突破资金短缺这一瓶颈,不多渠道引资筹资,不实现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学校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第二,在特定的国情、区情下,要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必须走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各级政府对高校建设与发展十分重视,努力加大投入力度,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经济欠发达的自治区区情决定了投入不足与加速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就呼伦贝尔学院具体情况而言,呼伦贝尔市财政每年为学校提供的正常财政拨款,还不足维持正常的最低标准的人员开支。

第三,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筹资引资,加大投入。近年来,高等教育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高校都在探寻发展之路。一般来说,发展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通过量的不断积累而引起规模功能发生显著变化的常态常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特别是在外部有利机遇的促进下,发展过程中出现突进,出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为中小规模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契机。中小规模高校拥有后起优势,可以靠新的思维、新的机制,借鉴老校、大校的经验,扬长避短,变发展起步晚、办学规模小、水平不高的劣势为“起步高、起步快、船小

好掉头”的相对优势,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多渠道引资筹资加大投入,确保学校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制度创新、模式转换,机制搞活,全面增强办学活力与实力,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第四,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运作,需要投资主体多元化。高等教育既有上层建筑属性,社会公益属性,同时又具有某特殊的市场属性、产业属性。尽管关于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论点有待商榷,但我们不能否认高等教育的所内涵的某种特定的市场与产业属性。要把学校办大办强办好,就要既讲投入,又讲效益。必须面向“市场”,适应社会各层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千家万户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传播知识与技能,培养各种能力。同时,学校也应获得包括学生学费、政府财政拨款等在内的经济支持、补偿与回报。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这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思想解放,思路清晰,是果断决策和探索实践的先导。从 1999 年至 2005 年,呼伦贝尔学院在确保获得正常的地方财政拨款的同时,举全校之力,广开引资筹资渠道,真正形成了办学投资投入多元化的格局。

(一)地方政府正常的资金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和相关费用的政策性减免。1999 年—2005 年本地财政对学院发展给予了稳定的支撑,具体资金投入情况见下表。

1999 年—2005 年呼伦贝尔学院财政拨款情况表

单位:万元 财政 拨款 合计 其中:

取暖费 助学 奖学金 基建 人头费 1999年 719.30

562.50 2000年 940.12

89.22 30 828.65 2001年 1042.71

89.22 50 931.19 2002年 1253.86

117.20

1107.16 2003年 1728.25

151

1531.10 2004年 2993.69 230.32 170

2486.50 2005年 2681.09 270.33 150

2247.56 在争取获得正常的财政拨款,确保人员经费的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性倾斜,仅减免基本建设二类费用总额即达 1300 万元之多。

(二)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增强自筹资金的能力。1999 年—2005 年学校学费收入情况见下表:

1999 年—2005 年呼伦贝尔学院学费收入情况表

单位:万元 正式 学生 成人办学收入 合计 政府 减免 备注 1999 年 733.76 178.64 912.40 91.24

2000 年 1135.68 298.40 1434.08 143

2001 年 1719.36 478.68 2198.04 219.80

2002 年 3061.03 1315.69 4376.72 437.67

2003 年 2967.34 548.58 3515.92 351.59

2004 年 4220.69 759.54 4980.23 498.02

2005 年 1月—9月 4229.59 585.48 4815.07 481.50

由上表可见,办学学费收入已成为支撑学校办学和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金来源,由此可以确保学校各项建设资金的到位并按引资协议分期清付到期款项。

(三)银行贷款。众所周知,目前商业银行对贷款是极为谨慎的。通过积极争取,宣传和沟通,使金融界人士认识到高等教育是一个朝阳产业,高校最有发展潜力,信誉度高,偿还能力强,是最好的合作伙伴。2004 年至今,我们共获得工商银行总额达 4000 多万元的三笔贷款,按贷款还款协议已还付本息 2133 万元,尚欠 2317 万元将按协议分期偿付。

(四)建筑工程企业垫资。1999 年至今,呼院开工建设的大小项目有近百项,参与建设的大小工程队有 30 多个,工程建设总投资额为 17289 万元。学校与各工程建设企业签订了三至五年的分期付款协议。除第一年直接支付的工程款外,其余部分则相当于建筑工程企业为学校发展先期提供了大额度资金支持。截止到 2005 年 9 月,学校已分期付清建筑工程款 12037 万元,尚有 5655 万元资金按协议分期偿还。

(五)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资筹资。我们把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与引资筹资结合起来。1994 年引入投资商资金 400万元,建起 4000 ㎡的餐饮服务中心,给予投资方 25 年经营权,到期后由学校收回产权、经营权。2001 引入投资商资金1200 万元,建成 13000 ㎡的两栋学生公寓。2004 年由后勤集团引资 600 万元,建成 8000 ㎡的餐饮洗浴服务中心。把社会力量引入到学校后勤服务领域,不仅缓解了学校建设资金不足带来的压力,而且为学校的后勤服务系统干部职工带来了新观念,有利于不断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六)房地产开发筹资。学校利用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办学规模扩大,师生人数急剧增加的有利条件进行房产地开发,筹措建设资金。仅建设 4400 ㎡市场商业楼一项,即销售获利近千万元。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周边地区部分人口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工作出路问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七)利用厂商供货间接引资筹资。伴随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购置配备大量的仪器设备及其他各类教育教学用品。学校与有关厂商达成供货协议,1999 年—2005 年供货商共为呼伦贝尔学院提供了总值达 2675 万元的各类仪器设备、教育教学用品,按协议一般分三至五年分期还款,同样也相当于供货厂商先期为学校发展垫付了资金。

(八)试行股份制,教职工投资入股,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资金。目前入股筹资额近3000 万元,把这笔资金及时投入到学校急需建设的项目中,既增加了筹资渠道,也把教职工的利益与学校的发展紧紧地联在一起。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教职工以校为家,办好学校,干好事业的主人翁责任感。

综上所述,从 1999 年至 2005 年,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呼院通过各种渠道筹资引资达数亿元之巨。如此巨大投入,在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在传统的靠政府拨款办学的思路下,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以多元化引资筹资和强力投入为基础,呼院全面加大了基本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学校发展日新月异,顺利实现专升本,跻身于内蒙古自治区十所本科院校行列,实现了真正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问题与差距

随着前一时期全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规模扩大、活力增强的喜人态势。在发展中,既有喜人的成绩,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高校办学进行调整、整顿、提高。其中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对每所本科高校进行严格的、高标准的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作为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呼伦贝尔学院,能够有如今的办学规模和水平,实属来之不易,在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差距。

1、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上的差距 教育部已经公布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对照这个标准呼伦贝尔学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见下表)

呼伦贝尔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差距状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学院现有 实际数值 高校合格标准 差距 如达标需继续投入 1 生师比 20:1 18:1 11% 进 60—100 名专业教师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教师的比例 11% 30% 19% 130人在 07 年获硕士学位(投入 7×130=910 万元)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7.7m 2 /生 14 m 2 /生 45%(7.5 万m 2)约 7500 万元 4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3250 元/生 5000 元/生 35% 2100 万元 5 学生宿舍 5.2 m 2 /生 6.5 m 2 /生 20%(1.6 m 2)社会化投资 6 占地面积 38 m 2 /生 54 m 2 /生 30% 新校区建设 7 生均图书 45 册/生 100 册/生 55% 2000 万元

合计

1.35 亿元 注:

1、其它配套设施(人才引进、科研、学科建设、配套设施、不可预见等)5000 万元,合计需继续投入 1.8 亿元; 2、此表以目前在校生 12000 人计算。

依据上表所列,从 2005 年起,最晚到 2009 年,呼伦贝尔学院要用 3—4 年的时间,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消除这些差距,才能成为一所真正合格的具备相当实力的综合性本科高校。

2、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高教法》明确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这就从法律上确定了高等教育实行在法律和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就呼伦贝尔学院现状看,伴随着自治区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的蓬勃发展,呼伦贝尔学院已成为自治区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呼伦贝尔学院的办学为全自治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为提高民族教育的层次和水平,加速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呼院学生生源上看,只有 2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呼伦贝尔市,80%的学生来自于全区其他盟市,特别是西部盟市学生居多数。呼伦贝尔学院是为全自治区培养人才,办的是面向全区的高等教育,在管理上应由自治区政府直接管理。

3、由宏观管理体制问题而引发的政府财政投入问题 关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条件保障问题,《高教法》明确确立了高等教育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投入体制,规定:“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但是,由于宏观管理体制决定了由呼伦贝尔市的一个地市级穷财政,保吃饭的财政来支撑一所万人以上规模的本科大学,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财政上的困难和市政府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严格控制,呼院发展急需引进人才也不能不受到制约和影响。在编制问题上市政府已对呼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但仍有一批急需引进人才的编制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或者允许落编但落编后由学院自筹开支,这几乎相当于民办、社会力量办学。究其原因,是地方财政确有困难,捉襟见肘,难以提供更大的财政支持。(具体编制及人员开支情况见下表)

呼伦贝尔学院职工队伍及开支情况总表(截止 2005 年 10 月底)

在编职工 834 人 政府财政开支 未落编但按正式职工聘任的教师及管理人员 213 人 学院自筹开支,按平均每人每年 1.5 万元计,总支出为319.5 万元 固定临时工 355 人 学院自筹开支每年约为250 万元

宏观管理体制问题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同自治区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自治区财政给直属高校按在校生总数实行生均拨款,而呼伦贝尔市地市级财政是按实际落编的职工人员经费拨款。两者相比,同样是一所万人大学,每年拨款至少相差1500 万元左右,这就使两种不同财政隶属的高校处于不同的起跑线。自治区财政隶属的大多是办学实力较强的老高校,基本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均有较为雄厚的家底,有比较好的发展条件。而呼伦贝尔学院等地市隶属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各项硬件建设上几乎是白手起家,需要政府更大的财政支持,但财政拨款却是低标准的,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必然给一个

新学校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 响。(具体差距情况见下表)

呼院同自治区财政直属高校在财政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方面对比

三、结论与思考 1、认清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形势,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蓄积能量,迎接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

根据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所完成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 月第 1 版),未来中国教育发展将实现“三步”跨越。

第一步,从目前到 2010 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从 40%左右提高到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从 13%左右提高到 20%以上,达到世界教育中等发展国家水平,实现从教育欠发达国家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跨越。

第二步,从 2011 年到 2020 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40%,达到教育较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从教育中等发达国家向教育较发达国家的跨越。

第三步,从 2020 年到 2050 年,我国将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 12 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各级教育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战略转变,跨入教育发达国家行列,以教育人口的绝对规模和普及水平两个方面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4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 19%,而《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表明,到 2020年,仅仅用 16 年的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就要再翻一番。就目前的国情国序号

区辖高校 呼伦贝尔学院 差别 备注 1 管理体制 自治区财政 呼伦贝尔市财政

办学资金来源 1、自治区财政补贴(按生均数拨款)

2、自治区基本建设和专项补贴 3、办学收入 1、呼伦贝尔市财政补贴(按职工人头费拨款)

2、办学收入 资金来源结构性缺失财政补贴标准 自治区财政补贴按在校生人数拨付经费约 3700 元/生 呼伦贝尔市财政按人员工资拨付费用,且新增编制经费不能全额拨付,折合生均约 2500元/生 其差别一是按生均拨款,另一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老体制,只拨人头费;缺项为没有任何区辖高校所享受的基本建设和其他专项补贴。

力看,国家不可能再投巨资使现有高校数量再相应地翻一番,只能立足现有的高校来实现未来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形势,用战略的眼光把握发展的机遇,继续加大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力度,以充足的发展空间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科研及管理上的软硬件建设,参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竞争,接受社会发展的检验。

2、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今后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高度重视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已占对教育总拨款的 1/4,高于日本和韩国,也高于美国。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绝对数必定会继续增加,但是会有一定的限度。原来用于高等教育每年增长的一个百分点,国家已决定用于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因此,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在一个时期内可能无法继续提高。在这种宏观形势下,要实现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走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否则,不仅难以进一步发展,甚至难以维持现状。作为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由地市级穷财政支撑的呼伦贝尔学院,从 1999 年起就开始改变单纯靠上级财政投入办学的模式,在全自治区高校中率先探索并坚定不移地走投资多元化之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实践上也是成功的。

3、要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政府投入与多元化引资筹资的关系。强调多元化投入,不是弱化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功能和责任,而是要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切靠国家政府的旧观念、旧模式。一方面应争取国家对高等教育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靠办学自筹经费的能力。除此之外,在筹资引资的过程中,必须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任何矛盾都存在一个统一体中,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筹资引资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靠社会各界,包括银行、企业甚至是私人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给予投入,除个别的捐款资助学外,绝大多数投入都不可能是无偿的,必然附有经济上的较高回报。多元化的投资在一定限度内是有益的,但如果不科学测算,负债额太大,负债率太高,超过一定的负债警戒,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就可能发生逆向的质变,因此,要强调在发展中,在多元化筹资引资中,必须注意处理好规模、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把握好事物发展的度。

4、要看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差别,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从实际情况看,越是那种重点的科研型名校、老校,越容易取得全方位的多元投入,除了国家重视,投入力度大,其自身的自筹和创收能力也很强。如可通过雄厚的科研取得财政支持,举办科技产业,进行技术开发和转让,兴办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校办产业,开展各类高层次培训,制作各类教育教学软件,招收各国留学生等等,此外甚至可以建立校友基金,接受各种捐赠等。而一些新校、弱校,特别是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边疆民族地区的学校很少能具备这种条件和能力。省级政府为了减轻本级财政的压力,把本科院校的管理权下放到财政能力极为有限的地市级政府,使这类本科真正成为第三世界的“地市级本科学校”,这有可能带来高校发展的严重的两极分化。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论文 篇5

1.1研究对象

以百色学院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选项班的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为研究内容。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网站查阅、收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文献资料,为本论文提供参考素材和理论支撑。

1.2.2专家访谈法

走访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和教师,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前后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100%。

1.2.4教学实验法

在2月至7月的公共体育课期间,随机选择两个民族传统体育选项班进行实验,验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效果。2.2.5数理统计法对教学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状况

根据场地器材状况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开设了抢花炮、三人板鞋竞速、珍珠球3个项目。从开设的项目看,这些项目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由于女生人数太少无法正常开班,导致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全部是男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身体素质练习、技术动作学习与练习、教学比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身体素质练习促进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在教学比赛中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进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

教学前与教学后由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细则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及规则进行。对教学前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这三个评定指标教学前后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l),说明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学生的心脏功能与肺功能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加强。但是作为评定上肢力量指标的握力体重指数,教学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认知状况

2.3.1学生的兴趣程度

教学前后对学生的兴趣程度进行了调查,在教学前,有42.86%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有57.14%的学生不感兴趣和一般,持不感兴趣和一般态度的学生是因为自身感兴趣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已被选完,但为了修满学分不得不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上升到87.5%,仅有3.57%的同学不感兴趣。

2.3.2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为了解学生对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班的5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个选项班有89.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较适合自己的水平,有7.1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的要求过高,3.57%的认为过低。(见表3)这充分说明教学内容安排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需要。

2.3.3学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接受程度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对教学组织形式接受程度方面,有85.72%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教学组织形式非常满意和满意,仅有14.28%的学生感到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2.3.4学生课后练习状况

通过对学生课后练习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有37.5%的学生课后经常进行练习,偶尔进行练习的学生占53.57%,仅有8.93%的学生课后从不练习。(见表5)影响学生课后进行练习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限制、缺少组织和指导等。

2.3.5学生对提高竞争意识的自我评价

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学习,尤其是通过抢花炮、三人板鞋竞速、珍珠球等项目的比赛,有76.7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竞争意识有了明显提高,16.0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提高,仅有7.14%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竞争意识没有提高(见表6),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对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2.3.6学生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在教学前,仅有14.29%的学生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有58.93%的学生则持不一定的态度,有26.79%的学生不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终身体育锻炼项目。而在教学之后,有48.21%的学生表示愿意在毕业后继续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并作为终身锻炼身体的手段,仅有16.07%的学生表示不会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充分说明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4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效果

2.4.1学生体质得到了增强,提高了健康水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使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提高,下肢力量得到了加强,体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4.2学生熟练掌握了各个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并能灵活运用

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组织有序,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掌握了抢花炮、三人板鞋竞速、珍珠球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并在教学比赛中对技术和战术进行了灵活运用,进一步巩固了技术动作,达到了提高兴趣、愉悦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

2.4.3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一个学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在相互承认、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增强了集体协作精神和团队凝聚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我锻炼的能力,掌握了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从而逐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战术的掌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程度、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1.2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了他们较好的社会适应和社交能力,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为他们进入社会后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有效避免了传统体育课内容枯燥、乏味的缺点,为高校体育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活力,符合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提高竞争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普及与开展,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1.4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参考,并且通过实践检验具有可操作性,但同时也面临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评价内容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3.2建议

3.2.1各高校应结合地方特色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本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遵循健康性、可接受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安全性的原则,通过教学化处理,规范教学程序,增强科学性,使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2.2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条件,建议各高校加大经费的投入,完善体育场地,购买和制作民族传统体育器材,进而更好地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需要。

3.2.3高校现有的体育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需要,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一批理论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同时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和渠道的培训与学习,增强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质量。

高校和谐关系构建策略的论文 篇6

摘要:从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3个层面探析了高校和谐关系的构建,旨在对高校构建和谐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和谐关系;构建

高等学府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担负着培养有文化有知识人才和培养品德高尚人才的双重责任。高校肩负起这一重任必须做到: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现就高校和谐关系的建立和保持作一探讨,旨在对高校构建和谐关系提供参考。

1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

1.1教师自身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如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1]。

无论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均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成败。构建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基础是教师们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这就需要学校在招聘环节中做到精挑细选,在知识水平相当的应聘者中选择思想品德好的教师,为德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教师的德育教育,使教师保持和发展正确的价值观。

1.2教师团队的建设

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以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它的高效运转需要一个精干的团队。教师团队的建设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首先应该多搞一些有意义的团体活动,多成立一些团队,如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文艺团队、运动团队、爱心团队等。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他(或她)总有一项是出众的,总有一个团队适合他(或她),通过建立这样一些团队增加老师间接触的机会;其次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应该坚持公平的原则,在提拔政策上应该坚持能者上的原则,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否则不仅教师之间的团队精神无从谈起,学校也会失去威信。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慢慢融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当中,成为这个团队的一份子。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关系中展开并完成的。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产生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需要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培养浓厚的师生情感。

2.1公平原则

公平一般是指所有的参与者(人或者团体)的各项属性(包括投入、获得等)平均。“公”指公正、合理,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平”指平等、平均。现代社会和道德提倡公平,公平也是各项竞技活动开展的基础[3]。公平一般是在理想状态实现的,没有绝对的公平,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一般靠法律和协约保证,由活动的发起人(主要成员)制定,参与者遵守。

在高校这样一个小的社会团体中公平原则的贯彻意义深远。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面临着很多次被选举的机会,如班委选举、优秀团员、优秀毕业生选举、入党、诸项奖学金的评定等。这些事项的执行人是教师,教师在主持这些事项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条例进行,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绝不能跟着感觉走。教师在这些问题上处理方式的恰当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看法,甚至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公平原则的贯彻效果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它是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石。

2.2师生情感的培养

高校师生间的情感关系对高等教育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师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且可以使彼此交往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支持而更加勤奋地学习,而教师也会因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更加热爱教育工作,师生情感是师生关系的调节器。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

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经常主动地接近学生,学生也愿意自动地亲近教师;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学生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在矛盾和困难中,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4]。师生间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在接触的过程中首先要彼此信任,其次是相互包容。这种情感不是出于个人所好,而是一种包含深刻社会内涵的情感,是以某种社会目标为中介建立起来的;这种情感不为偶然因素所左右,它不是一种瞬息即变的冲动,而是始终如一的热爱。

3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3.1班委的组建

班委是班级活动的策划者和直接参与者,班委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果班委内部团结,积极向上,作风民主,关心同学,乐于助人,能够组织班里成员顺利地实现集体的目标,那么集体成员就会拥护他们,并对集体充满信心,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对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颇有益处。

3.2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刚入学的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彼此毫无了解。逐渐地,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互相依赖,互帮互助,在行为上发生各种相互作用,在心理上彼此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结成了一定的`群体。集体是群体的最高层次,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联合体。大学中的班集体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凝聚力的培养对集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凝聚力的集体中,集体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在低凝聚力的集体中,集体组织涣散,精神不振。

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可以通过以下3个途径实现:一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高校学生的生活完全靠自己独立料理,再加上人地生疏,思乡心切,种种失落、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在这个时候,充分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尽快在班内建立一个学风积极向上、课内外生活愉快的学习及生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是集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适时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益的集体活动,可以充实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增加彼此了解,建立友谊网络,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集体的凝聚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三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在大学期间,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都很少,这就对学生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班集体领导班子的思想品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对集体的凝聚力有重要的影响。

4结语

高校的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这3种关系就像是三角形的3条边,只有这3种关系都和谐了,才能构成和谐校园这个稳定的三角形。

5参考文献

[1]王慧锋.构建和谐教师关系的思考和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72.

[2]李国毅,冯广国.审美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灵魂[j].教育导刊,2010(2):8-10.

[3]沈雪妹.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3(6):76-79.

论民办高校的公共关系管理 篇7

民办高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内求团结和外求发展, 运用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协调学校内外关系的一种管理哲学和管理办法。民办高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各种媒体活动和服务, 与公众建立真诚沟通的和谐关系, 并获得公众对学校的理解、合作、信任和支持。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学校的各种信息提供给公众;将社会上的各种有关消息提供给学校;解决因公众误解对学校形象的影响;争取公众对学校的支持;建立公众对学校的信心;改进公众对学校的认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增进公众与学校之间的了解;帮助公众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结合社会各方的力量来完善高等教育等。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供质量高、效果好的教育服务, 满足人们求知、求能的需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 民办高校管理者观念上的认识误区

在认识和观念上, 许多民办高校管理者认为公共关系就是简单的人际关系交流, 甚至片面地理解为“走后门”、“拉关系”, 误以为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就是与领导人熟、有门路, 职能就是与这些有门面的人搞好关系, 从而忽略或是有意淡化了内部以及外部公众的沟通通道和效果。还有部分民办高校管理者混淆了公共关系和广告宣传两者之间的区别, 既没有把文化建设、员工形象、管理水平上升到有助于组织形象树立这一层面, 对外部公共关系的理解又仅限于简单的组织信息发布上。

(二) 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体制

多数民办高校并没有专门从事公共关系管理的部门, 相应的职能主要由校党委宣传部或者是校办负责。学校没有专门的公共关系管理机构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关系制度规范, 公共关系工作就缺乏统一管理, 会出现职责不明、效率不高, 缺乏专业性等问题。

(三) 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民办高校还没有把公共关系管理与战略规划相联系, 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缺乏全面规划、全程管理、全盘考虑, 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解决措施, 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学校不能充分发挥在公共关系管理中的主动性, 没有树立全员公关的意识, 往往都是等到政府部门、社区或是家长找上门来再处理, 导致学校利益、形象、声誉的损坏, 既阻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又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 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能力水平不高

民办高校危机公关的意识比较淡薄,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经验和能力普遍欠缺。近年来, 针对高校连续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和治安案件, 教育主管部门从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和加强教育等方面对学校应对危机提出明确要求, 危机管理开始受到部分学校领导的重视, 但总体来看, 民办高校的危机应对多数还停留在补救阶段,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机制仍未形成。

三、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 增强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意识

民办高校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很短, 公共关系管理还处在初始阶段, 学校管理者要尽快从误区中走出来, 重新理清概念, 紧密联系实际, 形成符合我国民办高校管理中的具体情况的公共关系管理理论。一是充分利用好媒体, 媒体是高校与社会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 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与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沟通, 密切政府、社区、社会各界的关系, 树立高校良好的教育形象;二是充分认识社区活动的重要性, 没有社区公众的广泛参与, 学校将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 以及对教学、课程、学校管理等进行必要的改进。

(二) 建立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的机构和制度

要完善民办高校公共关系体制, 首要的是在学校内部设立专门的公共关系机构, 而不是随便由一个部门来兼任, 要认识到这个独立的机构是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重要组织。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共关系管理制度, 如校园识别系统SIS (School Identity System) 和顾客满意战略CS (Customer Satisfaction) 。一方面将校徽、校歌、校训等予以可视化、系统化的有效传播, 传达学校特质, 塑造优势形象;另一方面树立“顾客第一”、“顾客总是对的”的观念, 服务好内外部公众, 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三) 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管理工作

首先, 要认清民办高校在公共关系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明确公共关系管理工作的战略地位, 同时还要主动开展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如庆典活动、展示活动、社区服务、帮困助贫等, 积极主动与内外部公众沟通。其次, 对公共关系活动要进行全程质量管理, 统筹安排公共关系信息的调查、公共关系方案的策划、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到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价, 使公共关系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 在实践中努力提高民办高校危机管理能力

危机管理以预防为主, 民办高校应及时发现和捕捉可能引起公关纠纷的苗头和事故隐患。例如,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和相关的健康教育, 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保卫处在一些敏感时期做好安保工作, 建立突发事件管理预案等。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措施, 如:学校设有专门的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参与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学校制定了相应级别的危机应对预案, 在各种突发事件面前都做到有备无患;在大学生心理干预方面, 学校有心理咨询的常设机构, 还会请有心理学资质和经验的专家老师为大学生排忧解难。

参考文献

[1]刘睿.试论高校二级学院公共关系[J].南昌高专学报, 2008 (1)

[2]郑孝丽.关于民办高校公共关系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8 (4)

高校师生关系之管见 篇8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

我们通常把老师喻为辛劳付出的园丁,学生就成为园中备受呵护的花草。可是现在有人幽默地把初等教育形容成圈养式教学管理模式,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则称之为放羊式管理法。高校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已形成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处事之道,并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能力、成长经历,在这种高校环境中,建立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平衡这两个极端,促使连锁反应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1.师生间的情感淡化

现在大多数高校师生都普遍感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淡化,这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实际交往时间很少,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渠道不畅,缺乏相互了解。这种变化给师生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一学期的课程结束了,学生不知道老师姓名,老师对学生也不太熟悉和了解,甚至师生在路上“相遇”也彼此“互不相识”。教师们普遍认为,前些年教的学生印象较深,可现在的学生毕业时还觉得“面生”是常有的事。而学生则认为除了与班主任或辅导员接触的机会稍多一点外,其他任课教师只是上课时见一面,课后便很难再“见面”。大学生除了遇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外,其他的问题则很少找老师帮助,这反映出由于师生间交往时间、机会较少,交往渠道较窄,范围相对狭小,师生关系显得比较疏远和淡漠。就现代教育交往来看,交往中的情感成份在减少,而情感淡漠的交往或完全祛除感情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正因为交往情感性成份的减少,在教育任务完成之日,往往也就是教育交往结束之时,教育交往成为即时性的交往。

2.师生交往的功利性越来越明显

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人都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或义务。教师在自己的生活领域既要对社会、对他人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也要承担起教师的职业角色所要承担的职业道德义务。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误人子弟”,所以,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对道德责任的承担对教育成效的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互动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相互交往的功利意识日趋加强,人际关系也渗透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培养人才的基地,维系师生关系的纽带主要是知识、思想和感情,而不是物质利益或其他。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师生之间交往的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人际关系趋向经济化成为当前形势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出现的新特征。师生间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偏差,经济交往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有的学生想当学生干部、想入党、想“评优”、想获奖学金,少不了“请客送礼”请人帮忙;若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违反校纪校规,则忙着“疏通关系”,希望能从轻“发落”;毕业就业还要多渠道多方面打通关系等等。这种交往常常和经济挂钩,以此作为增进师生感情的砝码。很明显,在这种关系中没有责任与义务,只想从对方那里得到某种利益,是典型的“社会交换型”,师生关系即以交换为目的的师生关系,一般无情感成份,实际上是利益的交换,这是对师生关系的严重扭曲。然而,与师生间的冷漠或疏远相比,部分老师和学生之间又表现出特别“亲密”的样子,只不过这种“亲密”关系带有庸俗与低级的性质,如有的师生混淆了各自特定的角色扮演,不分时间、地点,课堂课后都“称兄道弟”,故而经常敬烟喝酒,玩扑克、打麻将,甚至赌博。有的教师甚至利用学生有求于老师的心理,向学生索取钱财、谋取私利。物质利益的驱使导致师生关系庸俗化,给纯洁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但是,这样的关系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二、高校应建立的师生关系

1.老师与学生是母子关系

在校园,老师一般不会给学生洗衣,学生不会给老师摘菜,但学生的衣食起居、生活环境,并不因他们已经成年,早已离家而改变。吃穿住行等诸多方面,无不需老师去牵挂。学生的身体健康是本钱,是他们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迎接未来挑战,开创美好生活的本钱。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委员由学生和老师共同组成,负责监督食堂伙食,针对饮食类别及食品价格问题进行讨论、监督、协调、安排。这有利于学生以合理的价格,吃到放心饭菜,从而有个结实的体魄。对于回民,对于高校外籍留学生,对于贫苦家庭出来的孩子等,老师要第一时间送去温暖。像最亲爱的母亲无微不至的疼爱最可爱的孩子那样,帮助学生通过抵达社会工作的关卡。当然爱并非溺爱,学生已经成年,假如还不懂得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老师必须敲响警钟,教导学生禁止浪费不要放纵个人行为。在校医室,在宿舍,在教室,在操场,在校门口,在每个角落里;在白天,在深夜,在每个时间点,都应保障校园安全,营造学生安心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防止像国外一样的枪击出现及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老师的关注为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撑起的重要保护伞。

2.老师与学生是伙伴关系

伙伴是指有着相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是值得信赖、共同奋斗的最坚实的永不背弃的朋友,是跟自己一起长大的同伴。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大学生的思想丰富且情绪复杂,需要正确疏导。高校学生已是即将进入社会大熔炉的成年人,老师必须放下身段,主动和学生沟通,做学生亲密的好伙伴,可信赖的朋友。一些高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有专业的教师团队,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学生间矛盾,将潜在危机扼杀在萌芽,培养学生拥有优良品德,助其以后大有作为。匆匆岁月,老师和学生绿荫下相伴成长,老师是良师也是益友。

3.老师与学生是战友关系

高效的军事化管理,使部队的优良传统作风影响每位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约束他们的行为。从学校到系部再到班级、宿舍,这是他们的组织。开学初期的军训,每位学生都是一个“兵”,期间要求他们具有团队意识、组织性、纪律性。教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充当他们中的重要一员。老师鼓励学生要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拼搏,要求他们在评比中不抛弃不放弃落后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类竞技比赛中,老师与学生拧成一股绳夺取成功,老兵带着小兵们享受军人般的荣耀。老师像是一位老班长,是好兄弟与同学们共同经历似水年华。美丽的校园像军营里那般郁郁葱葱充满朝气。战友情,一种老师为教育事业打拼和学生为了学业发奋图强过程中形成的亲密无间的情感。老师给予的是知识、技能、经验,也有勇气和胆识。老师除了对学生身体和身心关爱之外,带给学生一个钢铁般的意志。学生要有宏观意识,读书不是为了满足私欲,对党和国家、人民的爱不是一纸空谈。军人保家卫国维护社会安定,学子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教师高尚师德熏陶下,学生们如同咱当兵的人,有过人本领、能严于律己、怀高尚情操。教育一线上的老师和学海泛舟的学生,在为实现自身梦想和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与困难斗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师也会像个老首长送走一批批在高校磨炼过的学生。

4.老师与学生是舍得关系

“舍得”,最早出自《了凡四训》。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我。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出自于《易经》。教师将才学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是一种舍。教师在业余时间和学生谈心是一种舍。教师义无反顾用生命保护学生安全也是舍。老师的舍予,是对学生最大的恩惠,必将推动中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老师舍得多花一分种时间、多说一句话、多做一点事、多付出一份爱心,学生势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走些弯路。老师在学生那里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认可与敬仰,也感受到活着有价值有意义。老师的品格潜移默化学生的品格。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在高校,力量的来源是教师团队,源泉是他们的舍得。

上一篇:科学新生活下一篇:512国际护士节的作文:一位好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