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安全教育

2024-10-14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精选8篇)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 篇1

为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普及防灾自救知识,由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委员会、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总队、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的xx年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节目已于近期完成录制,电视节目精华版将于,完整版于在BTV新闻频道播出。市教委将下发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共同收看。

此次《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的录制得到了应急、教育、公安、消防、交通等多个专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安全相关各领域的近20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策划和内容把关,确保节目内容科学严谨、专业权威,从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实用、具体的安全知识技能。

xx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主体节目录制在一零一中学进行。此前,节目组深入市民防灾教育馆等地,拍摄了6个场景共计20个小知识点,为本次主体节目录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本次节目采取“舞台大课堂”的形式,为中小学生量身打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既适合现场观众观看,又可满足电视观众的观赏需求。

节目分为四个教程。在“遵守交规一路平安”教程中,采取学生表演舞台情景剧、观看交管监控视频案例、组织交管局民警以讲解危险行为等方式解读“安全过斑马线”、“骑车安全规定”、“汽车盲区点位”等内容。

在“火灾无情生命至上”教程中,孩子们在布满烟雾的环境下进行实景逃生演练,同时在录制现场模拟场景,检验学生火灾逃生技能掌握情况。

在“辨识真伪防拐防骗”教程中,摄制组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一次真实检测,同时,采用情景短剧的形式展现网络防骗的知识。引导孩子们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在舞台课堂上,市应急管理局安全卡通片《疯狂安全家》中卡通人物全场与孩子们互动,为孩子们发放《疯狂安全家》卡通形象玩偶和海淀区教委提供的《安全知识百校百剧绘本》。“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教师由BTV主持人李杨薇和BTV卡酷频道主持人天天担任,两位老师通过问卷互动、现场竞技、微型舞台剧、歌舞表演、场外实景演练等形式,和同学们在互动中共同学习安全知识技能。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 篇2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课题组创建并实施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以此改善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水平并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该课题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现状研究、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及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验证与推广。

课题组综合运用了多种科学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现状与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现状的进行调查;运用文献法分析社会转型期对于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影响;运用比较法对国内外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挖掘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在教育实践中修订与完善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方案;运用测验法和实验法, 验证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实效性。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第一,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包括教育学视角下基于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不同而形成的“以教为中心”的模式和“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心理学视角下基于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培养而形成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认知模式、以辅导咨询为主的关怀模式、 以参观演习为主的体验模式,管理学视角下基于突发公共事件发展过程而形成的事前防范教育模式、事中应对教育模式、事后善后教育模式。虽然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多种多样,但得到普遍认可的、实效性较高的代表性教育模式并不多见。

第二,社会转型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注入新的内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师生关系方面,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 共享智慧、共享精神、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对话过程;在工作难度方面,高校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品质和维护、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的双重目标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育内容方面,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不仅涵盖政治安全、人身安全等传统安全, 还包括信息安全、恐怖袭击以及校园危机等非传统安全;在教育途径方面,教师的传授已不是大学生获取公共安全信息的唯一途径,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课题组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序列化,预防与引导功能丧失;公共安全教育实践缺乏有效的实施策略和程序,出现实践性缺失;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党政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辅导员的常规性管理工作,游离于课堂教学以及高校教育主渠道之外;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较低,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

第三,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目的性的原则,将公共安全的整体性、安全性和强制性等特点框定为逻辑起点。在路径的选择上,师资队伍要从“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教育观念要从强调“管理”转变为强调“教育”, 教育内容要从侧重“个人安全”转变为侧重“社会安全”, 教育手段要从“以教为主” 转变为“以学为主”。

第四,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干预”、专业人员的“拓展训练”、行政管理人员的“网络指导”、朋辈的“同伴互益”,共同对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技能、知识和行为习惯进行教育与培养。引导干预模式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主要内容为对大学生遇到的或即将面对的公共安全问题适时干预,突出对处境不利大学生的及早、及时的干预指导, 体现了公共安全教育的以人为本,但普适性差。拓展训练模式的目的在于弥补大学生公共安全技能的不足,包括逃生技能训练、急救技能训练、避险技能训练和身心拓展训练等多项内容,突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讲解演示、深化练习、感性认识等环节,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公共安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内化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的难度较大。网络指导模式的目的在于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稳定师生情绪, 内容涉及师生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共安全知识与问题的发布、交流,包括明确问题、自主学习、网络展示和交流研讨等四个步骤,突破了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不断更新、丰富相关教育内容与形式。 同伴互益模式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学习,包括完善辅导员助理制度、创设班级安全监控体系、建立大学生公共安全社团等内容,以学长或同学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公共安全问题为运行机制,彰显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权责受限, 无法保证公共安全教育的强制性特征。

第五,运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量表》作为测验工具,发现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安全素质。实验发现,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水平。实验后, 实验组在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的改变量均显著大于对比组的改变量;实验组在大学生公共安全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大于实验前。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推广过程中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三、改进与完善

通过高校“四位一体”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组体验了该模式给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带来的变革。课题组更明确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改革的方向,对今后更合理地配置公共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选择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创新公共安全教育途径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一)优化师资队伍,从“一元体制”转变为“多元体制”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与管理受制于公共安全国家体制的影响,大多呈现出“大一统” 的特征:校党委指挥领导,校长负责,学工部门实施,保卫等行政部门管理、监督。 广大师生没有相应的法定参与权和参与途径,致使高校师生参与公共安全工作的热情并不高。这种自上而下、单方面提供保护性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安全需求,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实施主体与参与途径亟需多元化。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要整合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社会力量以及大学生群体等各个主体的力量,建立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公共安全教育组织机构,从而形成教育决策、执行、监督的“三权对立”。一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指挥系统。公共安全教育指挥系统更注重主动保障,强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而不是被动应付,要由具备危机处理经验和应变能力的校内外各级领导与各个行业的专家构成。二是完善公共安全教育团队。当前高校公共安全的教育人员多是兼任或临时抽调, 缺少兼备多个领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型专业人才。高校要立足于校内,面向社会,积极挖掘公共安全管理与教育人才。三是建立公共安全教育督导工作组。督导工作组要组织一支精通教育教学规律,熟知食品、卫生、心理、自然灾害、交通、法律等公共安全焦点问题的专家队伍,也要鼓励具有教育监督权和教育评价权的家长代表参与。 同时,高校要摒弃校方强制要求、师生盲目服从的冲突性联结方式,建立“共享安全、 共同发展”的合作化联结模式。实践证明,只有高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 专业教师以及大学生群体表现出公共安全教育合作化的态势,才能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二)创新工作思路,从强调“管理导向”转变为强调“教育导向”

管理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工作思路,两者结合,标本兼治。在高校公共安全实践中,管理强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必然性,注重发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约束、规范功能,从而减少、消除、预防各类危机事件和灾害;教育则强调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准备性,更强调受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的培育,以提高受众公共安全素养的品质,从而达到避险减灾的目的。从操作难度和工作效率而言,管理优于教育,更易被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管理是高校公共安全的外部机制,反复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教育却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受众的自主能力,促进公共安全学习的内化过程。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要从公共安全学科和公共安全现实问题的双重视角来选择与设置教育内容。课堂教学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以较小的成本取得较好的公共安全工作效果。因此,高校要突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强制性,加快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化的进程,以课堂教学来规范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进行不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公共安全经验的交互学习交流。高校要积极发动治安员等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 心理咨询师等专业教师以及团委学生会等学生干部,广泛开展以安全第一、生命重于一切为主题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大学生清晰地感受到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从而唤醒其沉睡的危机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高校可以采取与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和社区共建的方法,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三)更新教育观念,从注重“处置机制”转变为注重“预防机制”

“事前预防好于事后处置”是公共安全教育亘古不变的真理;预防是高校公共安全的关键点。高校要对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做出超前的、准确的判断,明确其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用科学的、合理的避险措施,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以将其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与《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依据,我国多数高校普遍制定了《校园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只是在公共安全实践中常被用于事后处置,而不是事前预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渐变规律要求高校构建全员化的预警体系,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叉的公共安全隐患信息反馈网络,尽可能地推测公共安全隐患发展脉络,科学制定应对方案,从而疏通和化解危害性因素,防止其演变为更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全员化的预警网络可以由寝室长、班委、学生工作者、专业教师以及校院两级行政管理人员组成。预警的内容涉及校园暴力、交通事故、溺水等显性安全隐患,也包括人际关系紧张、性格自卑敏感等不易觉察的隐性安全隐患。物质条件、技术支持和法律保障也是高校公共安全事前预防的必要条件,也是目前为止高校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高校需要具备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所必须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应急救援设备、 校园巡逻装备、医疗救助物资、消防物资等,也需要加强校园视频监控系统、一卡通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技术防范体系,还需要配置相应的校园警察、保卫人员、 学生义务治安调解员等执法机构和协管人员,以加大校园安全的执法与督查力度。

(四)拓宽教育途径,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以“活动课程”为主

“活动课程”是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创建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它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经验的增长,因此也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杜威特别强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反对片面强调学科教学的系统性与间接性。因其强调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强调“做中学”,因此, 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更为理想。

高校学生食物公共安全管理刍议 篇3

关键词:高校;学生;食物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59-02

高校的稳定与学生食物公共安全有关。比如:若学生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既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又可能会诱发难以预料的学生不稳定事件,影响高校的稳定,须加以预防和控制,化解风险。但目前这项工作可以说是学生稳定工作的一个研究盲点。无论学生是在高校食堂就餐发生食物中毒还是食用校外的食物发生食物中毒,我们都统称为高校学生食物公共安全。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唤起学生的食物安全意识。在不同场合进行教育,比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在形势教育课上,开展食物安全知识教育。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见诸各种媒体食物中毒事件教育学生,尽量不要到高校周边无牌无证的小摊档就餐,不买、不吃不洁食物,保障自身食物安全。2.增强学生食物安全知识及提高自救能力。通过墙报、课堂、邀请专门的医护人员举行辅导讲座等各种途径,将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食物安全知识公布出来,或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其中包括分辨有毒食物,食物的色、形、味,包装及保质期的鉴别及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第一时间的自救或救助他人简单技能等。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形成应急预案。学生管理部门、学生辅导员与高校的医院或门诊部、食堂、保卫处等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必要时,形成相关部门领导联席机制。4.加强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高校绝大部分学生在校内食堂就餐,学生食物安全(即食品安全),既涉及学生管理工作,也关系到高校后勤食堂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食堂各个角落和全程各个环节。根据事故预防和控制理论中的多重防护理论,可设立多道防护措施,增强系统防护能力。一道安全防护措施不足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是控制事故的扩大。其依据为乘法原理,即系统发生事故几率等于每重防护措施发生事故几率的乘积,可表示如下。

P= IIPi;=P1x P2 x P3……x Pi

其中P表示事故概率;i表示安全防护关数;Pi表示第i重防护措施发生事故概率。不难看出,防护措施的关卡越多越严,事故发生率就越低,就越安全[2]。

食堂食品安全涉及原材料、仓库、粗加工场所、烹饪间、销售间、洗消间等各个角落,包括采购、验收、储存、运输、切配、加工、销售、洗消等各个环节。哪个角落、哪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否则会增大食品安全发生几率。正是多重防护理论的反向体现。

针对上述困难,并就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整体工作,怎样着力,才能化解风险,确保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根据事故预防和控制理论中的本质优化理论,可对相关的对象进行优化。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可把严“人、制度、环节、财物、检查”五道大关卡,其中又各分为小的关卡,大致如下。

一、加强人员管理

(一)建立健全专门组织架构,争取高校及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具有完备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将相关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领导纳入其中,形成有效的联席会议机制。

在食堂内部,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将各食堂经理、助理、仓管员、采购员等纳入其中。

(二)加强人员健康卫生管理

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继续加大力度,提高员工思想觉悟。严格执行持健康证上岗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到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及时将其调离原岗位。

1.严格执行健康制度,建立员工持证上岗机制。所有员工均取得健康证,所持的健康证均在有效期内。

2.及时监控员工健康情况。当发现食堂一线的员工患有不能继续在原岗位工作的疾病时,及时将其调离原岗位。平时督促员工不留长指甲等个人卫生,工作认真到位,不掉以轻心。

(三)强化教育培训,不留盲点

通过各种会议及每天的食堂班组长会议,月月讲,天天讲。以校外食品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广大员工引以为戒,树立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理念。同时,派出各食堂负责同志接受各级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培训,层层培训,级级传达,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执行成效。

加强对员工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通过校内培训或派出参加校外学习等形式,强化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增强员工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落实食品安全各项规定的执行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

(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由饮食服务中心分管领导与中心各部门负责人逐一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不留盲点。

(二)强化采购验收工作,把好进货关

各食堂要设两名仓管员:一名专职,一名兼职。两人做账,账目要一致。制定专门的物资验收及采购计划管理的规定,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对假冒、过期、变质、注水的原材料,绝不可以验收过关,并确定违反规定的处理措施。

严格执行索证制度。及时索取供货商最新的相关证件和检验报告复印件,对不能提供上述材料的供货商不准其供货。要真正落实到位。

在特定时期,重点抓好专项食材安全工作。比如,在新生入学、军训等敏感时期,不做贝类、四季豆、蟹类等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食材。考虑到新生来自全国各地,初来乍到,可能水土不服。烹调时,要下重些姜酒。

(三)不定期专门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并在各种场合反复督促

通过会议,长鸣警钟。要求全体员工以外校发生的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事故为戒。要加强防范,在新学年、学期动员大会、班组长以上骨干会议以及各食堂内部会议上三令五申。

三、实行精细化管理

1.严格按照规定,食品原料加工时注意各事项。食品原料从校外到餐桌,全过程把关。运输食料的工用具均保持清洁,食料彻底清洗干净,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生熟分开,预防交叉感染。

对于蟹类、贝类等易引发食物安全事故的食料均煮熟煮透。同时严格做好食物留样,并有相应记录。所加工制作的食品,从加工完至售卖完不超过2小时。

2.餐具彻底消毒。各食堂均配足有效的“消毒柜”等洗涤消毒设施,且数量能够满足实际所需,并具有专用保洁设施。洗涤消毒池均不与其他水池混用,消毒员均掌握消毒知识,严格按“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流程,所消毒的餐具均须符合相关要求。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坚决杜绝非食用添加剂,并杜绝过量添加。

四、加强财物管理

(一)加强原料储存管理

1.专门制定仓库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对入库的物资严格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拒收,并重点检查食品质量,原材料的使用坚持“先进先出”原则。发现食品变质等的,及时作废处理。尤其要做好“五防”:“防投毒、防重金属污染、防盗、防霉、防火”。

2.严格按“五专”要求,管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各食堂均杜绝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等问题,做到“五专”要求: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用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合法的且必需的食品添加剂,比如,做包点的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按规定的量使用,有专门的记录。

3.定期检查,确保库存食品均在保质期内,贮存操作均符合要求。不使用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物资。

(二)加强食堂卫生环境管理

各食堂要配备灭鼠、蟑螂、灭蝇等防护措施,配备通风和排烟装置。对备餐间,要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每天均按卫生规章,彻底大清扫。分片分区域责任到每一位员工。每天都由食堂管理人员监督完成清扫工作。每周定期不定期进行卫生安全大检查。

(三)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改善硬件设施

食堂要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修缮食堂的一些硬件设备设施,达到食品安全管理细则的要求。

五、加强监督检查

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卫生大检查。强化不定期抽检,特别要认真检查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

(一)切实开展内部检查

1.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比如,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强化内部监督检查机制。每周定期不定期派人到食堂,检查验收加工、销售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卫生。

2.食堂管理部门对属下各食堂的检查。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各种隐患。可制定专门的检查评分表。内容包括:“餐用具、环境、个人、食品”等卫生。在各大项中,细化成各小项打分。并规定,每次检查各食堂总得分≥90分,合格;85分≤总得分<90分,要进行相应处罚;总得分<85分,处罚更重。

重点检查蔬菜是否进行农药测试,食品是否有留样,是否做好记录,餐具消毒是否有记录,员工是否有戴口罩,是否带传染病上岗等。

3.各食堂层面的自查。各食堂均须配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各岗位、环节的职责明确。通过检查和各食堂内部的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构筑起预防食堂层面防线。

(二)食堂要积极配合外部检查

1.积极配合省、市等各级食品药品监督局对食堂的定期不定期检查。

2.要积极组织学生代表及学生膳食机构学生干部

深入到各食堂内部,独立巡检打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向食堂反馈,督促食堂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张国海,甄梁.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中

国学校卫生,2008,(3).

[2]张瑞萍.安全管理学理论在危险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0,(1).

[3]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中桥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总结 篇4

刘 刚

通过本期来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以及自然灾害防范等各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这些安全问题的防范、处理方法;另外,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包括爱家乡)、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注重法律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而且本书力求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力求吸收国家法制建设的最新成果和先进理念,以通俗、生动、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三字经、儿歌、故事等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形式,让孩子们易懂乐看。

学生人身安全是关系稳定社会、稳定家庭,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学生的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重视。国家教育部就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下达文件,指导安全教育的实施。那么,在教育岗位上的我,如何先做好对身边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呢?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对此作了以下关于安全教育的总结:

一、校内的安全教育1.在学校里不能进入绿化带,不能攀爬树木、栏杆、围墙;上下楼梯、走廊通道不能追逐打闹及奔跑;雷雨天不要触摸防雷引线;经常注意检查班里的门窗是否完好,经常注意检查班里的墙体是否有裂缝、倾斜的现象。2.在校期间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老师的教育和门卫的管理;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走,不追逐不打闹,有同学摔倒要立即停止脚步,不惊慌、不尖叫;不要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同学人身安全的活动,特别是上体育课和课间活动,不能做危险游戏,不得擅自离开校园,严格执行点名制度,有事确需外出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方可离校。3.不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学校;不触摸教室里走廊上的电线、网线、电话线、开关、用电器;不砸不敲走廊上的消防器材。4.在体育器械场活动时要有老师的指导,不能独自在场内做危险运动。5.明确学生紧急撤离教室的要求。

二、校外的安全教育1.上放学路上不要把路边的公共设施、人文景观当玩具玩或当马骑;不要靠近建筑工地,更不要在工地下行走;注意预防周边树木的倒下;等候汽车时不要追着汽车跑。2.放学回家时,要排队离开学校,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上学放学直接到校或回家,不要在马路上游玩嬉戏,不到工地玩耍,不在路边摊点滞留玩耍、不攀爬路上建筑物、围墙等,以免摔伤。不要在学校门口或者宾馆门口等路面平滑的地方做溜冰动作;不要在专业溜冰场所以外的地方溜冰或穿溜冰鞋到学校;下雨天,不能到有积水的地方、水流湍急的道路河道去玩耍嬉戏。3.学校严禁同学们私自或结伴去溪、潭、池塘、蓄水池戏水。4.不满12周岁的学生不能骑车上学。5.注意个人防范安全,教育学生遇到恐吓和抢劫事件要镇定自救,不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触陌生人,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吃不拿陌生人的物品。

三、其他要求1.教育学生自觉阅读关于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预防流行性传染病、用电用火安全等方面的书籍,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2.加强游泳安全教育,严格做到“五个不”、“八个避免”的游泳纪律。3.拒绝乘坐报废车、无证车辆、超载车辆以及货运车、机动三轮车、农用车等非客运车辆。

四、爱家乡、爱祖国、保护地球。

五、认真学习各项知识,特别是各项法规法律知识。

公共安全教育 说课教案 篇5

贵溪市实验中学 罗小玲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关爱生命,预防溺水》。

中学,正是青春张扬、理想起帆的重要阶段,可令人遗憾的是,每天我国中小学生有近四十位同学死于意外,一年下来就有近14600名,数据令人震撼。意外溺水已成为全世界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生因溺水死亡的人数占学生意外死亡总人数的43.59%。事实上,这些意外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由于学生缺乏应对意外事件的能力,意外演变成了悲剧。

来这之前,我对我校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会游泳的学生占42%,暑假会去游泳的占28%,即使家长不同意也会去游泳的占17%,了解预防溺水知识的占53%,懂得施救溺水者的占14%,会做人工呼吸的学生为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于立人,立人之道,生命优先。因此,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让理论演变成具体的求生技能。暑期来临,天气炎热,学生外出嬉水增多,非常容易发生意外。这节课我就以游泳溺水为例,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溺水急救常识,以保证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出自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安全我知道》(高中适用)第十三章《意外伤害》篇中的第1、2、3小节。本节课分三个部分的内容:①预防游泳溺水;②正确施救溺水者;③学会做人工呼吸。本节课贯穿了《意外伤害》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掉进冰窟窿》《野营要注意安全》《煤气中毒》等专题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本节课中会重点讲到“怎样做人工呼吸”,这个知识点对意外伤害都是通用的。可以说,本节课的内容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规律,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溺水救助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防溺水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当意外来临时,能运用所学知识,实现自救,甚至救助他人; 【情感目标】:珍爱生命,安全第一。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2、教学重难点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将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依据以上要求,我设计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了解防溺水的有关知识,通过演习让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本领; 【教学难点】:学会自救,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方法去救助他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1、教法

①讲授法(学生自读为主);②多媒体演示法;③讨论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2、选择以上三种教学方法的依据:

①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一般来说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由感性过渡到理性,教师应有目的地给学生做演示,让学生动手操作,便可以有效地突破难点。

②根据学生的感性认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把不易理解的难点(比如怎样做人工呼吸)展示出来,这样就能更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③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教师讲授知识前,不如先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养成自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⑵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获取知识。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归纳能力。高中生的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事实证明,课堂上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地获得知识技能,以求学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策略。⑶通过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有多媒体。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大部分:①多媒体导入;②传授新知,形成技能;③课堂小结。⑴导入。为了让学生能加以重视,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部分,这部分包括话题引入、案例警示及播放《溺水事故接连发生,学生暑期安全再敲警钟》视频,让活生生的现实引起学生的警觉。

⑵传授新知,形成技能。用约37分钟的时间进行正体部分。这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游泳溺水,正确施救溺水者及学会做人工呼吸。重点放在施救溺水者上,难点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做人工呼吸。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步,我先讲“预防游泳溺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一小段视频并结合课本上罗列的要点,让学生知道“如何安全游泳”。第二步,告诉学生,做好了第一步,万一还是溺水了,我们该如何自救,遇到了其他人溺水,我们该怎么救助他人。在这一环节中,我准备的两个教学视频(《自救》《救助溺水者》)都非常好,有针对性,画面美观、讲解清楚,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第三步,讲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何紧急急救。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们通过观看视频,然后由学生亲自演示来突破难点。此环节包括控水、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法。控水(“肩背倒立倒水法”“伏膝倒水法”)比较容易掌握。因为时间关系,也考虑到学生不可能什么都学会,就挑了两个简单有效的做人工呼吸的方法,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法。虽然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属于简单的,但对于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这个过程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要反复操作,直到救助动作熟练无误为止。

⑶课堂小结。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写道:“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将用约3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小结,还是想提醒学生“夏季游泳,注意安全”,告诉学生遇到意外不要慌张,要冷静对待,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救及救助他人,避免意外伤害,共创和谐社会!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二年级公共安全教育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集体活动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以适应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保证自己的安全;通过表演,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自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真正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教学重点: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教学难点:在“上体育课”和“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教具准备:书中的插图 课件演示 教学形式:小品 儿歌 教学过程:

一、看小品,说感受 1.情景导入

2.学生表演小品《橡皮大战》。

3.交流:

二、讨论课间活动 1.情景导入 2.交流

3.结合我们平时的活动,说说课间在教室内外有限的地方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三、讨论如何上好体育课

四、讨论如何进行外出活动

(课件演示同学们在郊游时的快乐场面)

1、引入

2、讨论并总结

3、观察书上的两幅插图,看看她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情景表演,自救自护大比拼。(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5、自读“瞭望塔”(课件出示),探讨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

6、想一想:如果学校组织我们去科技馆看展览,在观看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呢?(讨论总结并把笔记写在书第5页的空白处)

五、结束语

六、安全知识抢答,学会自我保护。(判断对错)1.上体育课时,穿不穿运动衣和运动鞋无所谓。()2.穿带铁钉的足球鞋参加足球比赛最好。()

3.不带与体育课无关的物品,如别针、小刀等金属、硬物上体育课。()4.急救电话“110”()

5.去公园玩的时候,我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6.乘公共汽车时,行车途中不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探出车外。()

第二课 校园住宿生活安全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校园安全的隐患,教育学生在校内要注意安全。

2、让学生找出校园中不安全的角落。

3、让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受到校园安全教育。教学重点:懂得造成学生校园意外受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难点:制订采访计划和谈采访收获,有效地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形式:学生以独立的方式展示,如幻灯片、动漫、DV、图画展等等,鼓励形式多样、新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校园安全大家谈。

1、讨论及交流。

2、汇报自己在学校发生意外受伤的情况。

二、校园安全搜查线。

三、意外受伤的原因。

1、问:你认为以下同学的行为危险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行为,并想想可能发生的后果。

2、汇报讨论情况:

四、校园安全电子眼。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学校是不是也存在类似的不安全的角落请同学们用你的安全电子眼找出校园里不安全的角落,并写出原因和建议。

五、安全宣传靠大家。

1、你想为校园安全做宣传吗?为什么?

2、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安全宣传呢?选择你的宣传方式,并说明原因。

六、课外延伸

其他校园安全的注意事项:

1、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甚至误解?

2、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怎么办?

3、怎样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4、如何加强教室安全教育

5、为什么不能提前到校?

6、当自己感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7、你不认识的人自称是你家人的朋友,要将你接走,你怎么办?

8、安全小常识

临危逃生的基本原则:

保持镇静,趋利避害;学会自救,保护自己;想方设法,不断求救;记住电话,随时求救:

“119”----火警

“110”----报警

“120”----急救

“122”----交通事故报警

打电话时要说清地点、相关情况、显著特征。

七、出示瞭望塔

八、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校园住宿生活安全 校园安全大家谈 校园安全搜查线 意外受伤的原因 校园安全电子眼 安全宣传靠大家

第三课 疾病治疗安全常识

教学目的:

1、了解疾病治疗的安全常识如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不乱动医疗设施、根据医生的嘱托用药。

2、打消学生生病时恐惧,俱怕上医院的心理。知道有病就医时去正规医院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学重点:了解疾病治疗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

教具准备:课件(看病流程)一件、实物白大褂一件、护士帽一顶、听诊器一个、体温计一个。

教学形式:讲授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讲述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二)不乱动医疗设施

(三)根据医生的嘱托用药

(四)瞭望塔

第四课 学会拨打“120”电话

教学目的:

1、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2、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教学重点:拨打急救电话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难点:了解遇到急需救治的病情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争当安全常识的“小小宣传员”。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白大褂一件、护士帽一顶、听诊器一个、体温计一个。教学形式:讲授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一)什么情况拨打“120”

1、教师给学生讲拨打“120”的一些情况 如:触电、急性中毒、心脏病、脑梗塞等

2、认识急救车及其设施(看幻灯片)

3、学生谈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的情景如何?

(二)拨打“120”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1、学生小组讨论:拨打“120”就医应注意什么?

2、每个小组汇报发言。

3、教师总结:1介绍好情况A说清症状。B病人的家庭住址电话等。2拨打120的电话要畅通。

3急救车来之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三)现场模拟演练

4、评选优胜小队。

(四)当堂测试

一、填空

1、什么情况下拨打“120”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拨打“120”的注意事项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总结:

只有我们懂得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才能有效的进行危急时刻的救治。板书设计:

第三课学会拨打“120”

拨打“120”注意事项

介绍好情况

拨打120的电话要畅通

采取急救措施

说清症状

病人的家庭住址电话

第五课 了解常见的突发公共事故

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常见的突发公共事故以及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自护、自救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洪水、地震、水源污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事故发生的起因,掌握应急自救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具准备:PPT课件,图片,水,透明玻璃杯

教学形式:合作探究、汇报交流、实践演练、自评互评,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课

二、新授—洪水

1、为学生展示洪水来临时的挂图,并让其猜测所见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2、为学生讲解什么是洪水及其发生原因: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课件展示—洪水)

3、通过课件展示发生洪水时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的巨大影响:它来势凶猛,灾难性大,如果没有预先做好防洪准备,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课件展示—洪水的影响1-4)

三、讨论

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如果我们遇见洪水应该如何应对”。讨论完毕后,由一名小组成员记下本组讨论结果并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最后,教师与学生进行总结;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通过课件展示总结出的应对方法)

四、新授—地震

1、先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地震时的一些场面,让学生猜测画面上是哪种自然灾害。(课件展示—地震动画图片1、2)

2、通过学生对图片的浏览,让其总结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地震会引起地面振动,由于地面强烈振动会引发地面断裂、变形和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对人畜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等。(课件展示—地震危害1、2)

五、操练

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安全演练”。教师首先要为其讲解要领:地震来临时不要慌张,更不要随处乱跑,应快速蹲到书桌下面,双手护头,待强烈震波过后按照学校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上课时只演练室内部分)

六、新授—水源污染

1、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杯水(盛于透明玻璃杯中),一杯清澈见底,一杯混浊不堪,并告知学生其来源分别是家中经过过滤的自来水和学校附近某工厂下游的河水。让学生说一说这两杯水的区别以及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从而引出新授内容—水源污染。

2、让学生讨论如果喝下被污染的水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并带领学生进行总结。

3、通过课件展示出水源污染给人类健康、生活带来的影响。(课件展示—水源污染)

八、新授—食物中毒

1、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喝了被污染的水以后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甚至会发生中毒事件,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食品吃了以后会危害我们的健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食物中毒。

2、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症状:

吃了腐败、被病毒、农药等污染食物,本身具有毒素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昏迷,吐白沫、抽搐等现象。极大损害人体健康,轻者损伤肠、胃,重者损伤肝脏,危及生命。(课件展示--食物中毒引发及传播途径的连环画课件)

九、游戏

第六课 公园、电影院安全 ——假期安全小管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方法;

2、树立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标识牌、头饰等。教学形式

小组讨论、表演、评选等形式。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场景一:公园——游玩安全数第一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置情景(幻灯片2),根据情境提出讨论问题。问题一:大家都喜不喜欢去公园玩啊?(学生回答喜欢)问题二:大家都喜欢玩些什么啊?(学生各抒己见)

问题三:同学们都知道在公园游玩时要注意什么安全问题吗?

(二)全班30名学生分成5个合作小组,大家讨论一下老师提的第三个问题,然后推选出代表回答。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3)小管家总结:

1、看小动物,站在护栏外;

2、湖上划船,坐稳不打闹;

3、坐空中飞船,系好安全带。

场景二:电影院——文明观看莫淘气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小组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5)小管家总结“三不”:

1、不到处乱跑;

2、不大声喧哗;

3、不乱扔零食。

场景三:商场——跟随家长别迷路

(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心地滑”“玻璃小心”“安全通道”等标识牌(幻灯片6)。

(二)利用安全标志小头饰让5个学生上台表演“商场里的安全小知识”。表演完毕后,其他学生也加入其中进行体验。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幻灯片7)小管家总结:

1、玻璃门多莫撞伤;

2、坐电梯时要扶好;

3、地板光滑小心走;

4、跟随家长别迷路。

第七课 集市 商场安全

教学目的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由于人员多、秩序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我们中小学生去商场、集市游逛、购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游逛、购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①人多时不要拥挤,按顺序进出。

②不要购买不洁的、无出厂日期的、过期的食品。③乘坐滚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逆行。④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教学难点

在大型商场、集市中,由于人员多、秩序乱,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教学形式 新授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

二、交流,集市和商场的不安全隐患

三、讨论,小学生到集市、商场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小结。

四、活动实践

在老师的带领下,组织班级同学进行现场演练,当遇到火灾时该怎么办?(甲组扮演顾客,乙组扮演消防员,丙组扮演旁观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都有所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再到集市和商场去时,挺高自己的防范和防护意识,好好保护自己,注意安全。

六、当堂检测

我们中小学生去商场、集市游逛、购物时,为了自己的安全要注意什么?

答:①人多时不要拥挤,不要乱跑,要紧跟大人,注意躲避车辆,按顺序进出。②不要购买不洁的、无出厂日期的、过期的食品。

③要注意大门是否有玻璃,注意防滑;乘坐滚梯时,要抓好扶手,不要逆行。④要看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有秩序地迅速离开现场。

⑤商场人多,一旦发生火灾或有危机情况,要走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

第八课 乘坐电梯、索道安全

教学目的:

1、了解乘坐电梯、索道时的安全常识;

2、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对危险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乘坐电梯、索道时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运用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远离伤害、危险,安全健康地生活;提高应对能力。教具准备:

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关于电梯、索道安全的资料。

教学形式:紧密围绕安全班会课主题,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参加,可以自由发言、分组讨论等形式,并由班主任作总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以活动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二、导入新课:

三、新授:

(一)索道安全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索道。

索道:索道是利用悬挂在半空中的钢索,承托及牵引客车或货车。

2、现场采访:畅谈乘坐索道(缆车)的经历,交流注意之处。

3、情境再现(学生按要求想象):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再安全乘坐一次缆车呢?请闭上眼睛,用心按要求去做。

① 儿童不要一个人乘坐,要有一位大人陪同。② 要紧握住缆绳,安静地坐在缆车上。③ 不要在缆车上左摇右晃。

4、其他索道的注意之处:

① 必须压下安全杠、系好安全带;

②不要携带钱包、相机、手机及打火机、水果刀、眼镜等物品; ③不要吃食品、含口香糖;

④鞋、帽、围巾等不要空戴松散;

(二)乘坐电梯安全。

①搭电动扶梯时不能骑在扶手上; ②不能在扶梯上玩耍; ③不要用手推开电梯的门; ④不要乱按电梯里的警铃

⑤进出电梯时要按住按钮,以防电梯门自动关住,夹伤人。

(三)“智慧宫”。(当堂检测)

发挥聪明才智,使智慧的光芒四射。

1、发生火灾时,可以乘电梯快速下降。()

2、儿童乘坐自动扶梯需由成年人陪同,并由成年人扶住小孩,严禁在扶梯上蹦跳、打闹。()

3、乘坐客运索道、观缆车等设施时,游客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不要玩弄门锁,不要站立或摇晃吊箱。()

4、万一你乘坐电梯,遇上电梯失控(如溜车、上冲、上下震荡),千万不要过于害怕,首先要抓牢护栏,防止碰伤,待电梯稳定后,再通过电梯内的警铃按钮向外呼救,等待管理员和维修人员前来解围。()

5、等候电梯时,不能靠门而立,不然易跌入井道,引起严重后果。()

6、进出电梯不要在门区逗留,因为一旦出现故障而开门运行会造成伤亡。()

四、课堂小节:

小朋友们,危险经常隐藏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掌握安全知识,灵活运用,我们就可以高兴地和危险说“拜拜”。板书设计:

第八课 乘坐电梯、索道安全 和危险说再见!

第九课 尖利刀具会伤人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知道在我们的社会生活、校园生活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尖利刀具会伤人,懂得增强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些尖利刀具保管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应对不安全事件,远离尖利刀具。教学重点:学习尖利刀具会伤人,伤己的常识,培养防范力。教学难点:掌握一些尖利刀具保管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讲授、演示、讨论多种形式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讨论:你认为尖利刀具有什么好处吗?(生甲:吃水果的时候可以削皮。)(生乙:可以削铅笔)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尖利刀具的好处是我们吃苹果、梨的时候削皮方便;偶尔用来削铅笔。不过现在我们很少用小刀小铅笔了。

三、讨论:你认为尖利刀具有什么坏处吗?(出示投影)

1、玩小刀一不小心会弄伤自己。

2、玩小刀还会弄伤其他小朋友。

教师总结:小刀、水果刀等放在书包里并不安全,奔跑中如果摔倒,容易刺伤身体。

四、尖利刀具如何保管呢?(出示投影)

1、尖利刀具用完之后不要随便乱扔。

2、尖利刀具一定要注意保管,随时要记住把刀插回刀鞘里。

五、课堂小结 :

1、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记住怎样保管尖利刀具了吗?

六、当堂小测: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小朋友在一起玩可以随身带着小刀。()

2、小刀用完之后可以随便扔在一边。()

3、小朋友玩小刀一不小心会弄伤别人。()

4、尖利刀具用完后要把刀插回刀鞘里。()

七、动脑筋,想一想:平日里,怎样保管好自己的小刀?写下来与其他同学交流。

八、教师寄语:同学们平时远离尖利刀具,祝同学们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板书设计:

第九课 尖利刀具会伤人

好处:方便

坏处:易伤人(有生命危险)

切记:一定要远离尖利刀具

第十课 沙尘暴的危害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活动,让学生了解风的危害性及遇沙尘暴天气保护自身安全的一些措施。

行为与习惯:通过不同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重点:让学生了解沙尘暴的危害。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因年龄小,安全意识不强,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面对灾难,尚缺乏一些保护自己的能力,不能及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活动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新授

1、生齐读课题。

2、谁知道什么是沙尘暴?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3、出示大屏幕:刮沙尘暴的画面及介绍什么是沙尘暴。

4、看了画面同学们吁吁不已,可是你们想过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吗?同学们现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5、全班交流。

6、出示大屏幕:沙尘暴形成的原因。

师述:看到以上面面,你有何感想?(沙尘暴的危害是巨大的),你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类似的事情吗?

7、我们都亲身经历过或听说过沙尘暴,想一想它又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呢?

8、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三、联系生活,判断是非。(游戏)

1、刮大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沙仗。()

2、刮大风,同学们把教室里的门窗都打开吐吐气。()

3、狂风吹起,我们把门窗关好,不外来。()

4、狂风吹起,同学们迎风跑。()

高校公共雕塑的教育价值探索 篇7

进入大学以后, 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以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往往要多于上课时间, 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在校园这个公共空间中度过, 这样公共空间的建设就大有可为, 而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雕塑更是不可或缺。大家都知道, 校园公共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它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 又是校园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 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所独有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 提高了学生的美学修养和文化品位, 并时刻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达到隐形教育的功效。我们所谓的隐性教育是指在课堂教育以外, 用潜移默化的方式, 对学生的知识、行为和能力等发生引导和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的传递方式的教育;它以内隐的方式存在于校园内, 是正式课堂以外非预期的教育。校园雕塑则是隐形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它所蕴含的美留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 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人们的启迪和思考。优秀的校园雕塑可以将校园文化底蕴化为具象的物质载体, 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 同时还能起到陶冶情操, 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

在校园雕塑被解读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外在形式和表现语言, 领悟到大量无法用语言来准确表达的信息。使其不仅能够了解到特定群体的周边环境, 同时也能从中领会校园文化的设计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 受到多方面的感化和教育。校园雕塑具体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道德构建、思想审美和人格塑造几个方面。

一、校园雕塑对学生价值判断和道德构建有巨大的影响, 其中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影响尤为明显

每一件校园雕塑都有自己的道德取向背景, 都蕴含着不同的道德追求, 一件优秀的校园雕塑作品能够使学生在观赏的同时, 还可以感受到在道德构建上的引领和感召力, 能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和规范方面的认同, 达成共识, 同时对道德理念构建指明了方向。校园雕塑都是选用积极向上和催人进取为主导题材, 通过积极的元素和语言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 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努力奋斗的动力, 也能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使学生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 更加有毅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 释放正能量, 既可以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还能够产生一定约束作用, 使学生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对学校开展道德教育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校园雕塑是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可或缺的

在当代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和提升审美能力, 使精神境界上升一个层次;同时通过审美教育, 还能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 在生活中如何发现美, 如何去找到美、感受美, 并且可以创造美, 从而拓阔视野, 陶冶情操, 促进全面发展和成长。高校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思维能力, 同时还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和义务。校园雕塑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后, 经过提炼后用特殊的语言和材质, 将美变得客观可见, 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美以立体和直观的物化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去感受美, 它会通过一种特殊的渠道与观者进行心灵上的情感沟通, 激发出深刻的体会和美感, 并且与周围其他相结合, 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让所有处于其中的老师和学生从感知的角度更加直接地去感受这种美, 从而达到对思想、情操和行为的熏陶和影响目的。在学生欣赏雕塑作品的过程中, 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完成对真善美感悟的升华和自身人文精神的构建, 形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法, 可以在接受美好事物熏陶的同时也完成审美教育的过程, 完成对个体情感的完美塑造, 实现审美教育的本质目的。

三、校园雕塑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 净化内在心灵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优秀的校园雕塑与校园内部的其它景观构成独特人文环境, 升华校园空间, 营造一个优雅唯美的空间, 而校园雕塑在这个空间的衬托下变得更加有生命力, 它可以将人的精神与文化提高的一个新的水准, 使人变得崇高美好, 增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变得洒脱自如, 对人生有一个重新的思考, 形成一个崭新的认知, 让每一个经过的学生都能为之停下脚步, 驻足欣赏, 在学习之外的时间里得到精神上的陶冶, 心灵内部的净化, 提高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人生观有新的认识, 形成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让人随时随地受到更好的有关于人生和人格的教育与引导, 潜移默化地感受校园雕塑带来的熏陶, 给学生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在这种熏陶之下, 学生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纯净, 从而实现育人的最终目的。

校园雕塑是被物化了学校精神的载体, 对校园文化的塑造与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非常独特, 它并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而是通过用美的形式来感染人, 触动人内在的灵魂深处;用美的形式去打动人, 陶冶人们的情操, 从内心深处去引导学生寻找真善美, 通过其深刻的内涵, 净化和引导每一位与作品精神互动的观者, 其教育作用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达给受教育者, 这种教育方式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家霍林姆斯基曾经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 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过程之一。”处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束缚和影响, 大多数学生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缺乏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校园雕塑恰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课堂教育的缺陷。校园雕塑的教育功能不只是这样, 校园雕塑作为校园文化物化的载体, 不但可以升华学生的心灵,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校园雕塑如同春雨一般, 一丝一丝地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当中, 感染和熏陶着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 奋发图强, 积极进取, 使自己不断得到完善, 不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 .刘文忠, 刘黎明.校园雕塑的功能与价值初探[J].大众文艺, 2009

[2] .江山, 周群, 陈栩.浅析校园雕塑的隐性教育功能[J].文教资料, 2009

[3] .刘语.浅议校园雕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大舞台, 2011

[4] .马金辉.浅议校园环境雕塑的隐性教育功效《世纪的嘱托——陈嘉庚与学生》组雕创作随感[J].雕塑, 2006

西方公共安全教育的启示 篇8

谈到公共安全教育,大多数老百姓往往不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安全还要教育?出事了人人都知道得跑的”,这是笔者在一条小巷咨询一位大叔所得到的回答。这样的回答看似令人震惊,实际上却是中国普通民众对安全教育态度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公共安全教育不给力的一个侧面反映。

无时不在的日本公共安全教育

在日本,一般学龄前儿童就已接受过3小时的安全逃生模拟教育,这些知识对于懵懂的孩子来说,往往影响终身。接着自幼儿园开始,孩子就会接受各种安全教育课程,比如6至12岁的孩子就有消防课程、防震课程,主要内容是教导孩子在危急时逃生自救的技能,而且这种知识教育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进行。

以下是一些日本幼儿园和小学安全教育课程的几个活动:

呼救比赛:在教室讲台上,摆放一个测量声量的分贝仪,让孩子们作比赛,在分贝仪前高喊:“着火啦!救命啊!”看谁喊得响亮,以分贝值最高者为优胜。

防烟体验:日本的大城市一般都有防烟体验车,车上可模拟火场,在车内施放少量烟雾,组织孩子用湿毛巾捂上口鼻,进入浓烟密布的环境,然后匍匐前进逃生,使其体验火场逃生自救的情形。

攀绳跨越:用一根结实的绳索,水平地拴在两幢建筑之间,同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组织孩子攀绳跨越,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腿的移动,由此及彼,让孩子感受用一根绳索逃生自救的难度。

消防写生: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对外界开放,也规定有学生家长接待日,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消防队参观写生,消防队员们表演救火及其自救业务,给孩子们讲授防灾安全常识。

日本的防灾教育并不主张孩子参加救火活动,也不鼓励孩子充当救火小英雄,而只是教育他们遇到火灾时呼喊报警,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日本的报刊和电视台,经常宣传防灾自救知识。日本的消防队一般都是开放型的,可以随时为国民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大型公共汽车上都有紧急疏散门,注有“太平门”字样。所有这些对孩子都能起到提高防灾意识的作用。

由于日本民众有高度的公共安全意识,所以到处都有群众组织的公共安全服务队伍,比如“妇女防火俱乐部”和“青少年消防俱乐部”等群众组织便在救灾中十分见效,一旦灾情发生,便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 同时日本还将分散在各地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员进行登记形成网络,平时组织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这些安全服务团体,都是“要曹操,曹操就到”,而且不用交学费。

两次影响美国公共安全意识的火灾

1911年3月24日华盛顿广场大楼内衣厂起火,141名工人不幸遇难。重大灾难开启了美国人的防火安全意识,也促使美国加快了防火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这次惨剧成为美国防火立法依据,随后美国的《劳动法》便规定,在工作场所每3个月相关人员都必须进行一次防火训练。

2001年“9·11事件”纽约世贸中心被恐怖分子袭击后起火倒塌,它加深了美国对高层建筑防火的反思。袭击发生之前,美国对高楼的防火规定严密到包括烟雾警报器的设置,逃生门的位置、距离,中央警报装置的定期更换等。正是有如此严格的规定,使毫无预警的恐怖袭击发生时,有1.5万人从两栋110层高的世贸大楼基本实现有序撤离,堪称现代史上危难之时人类自觉维护秩序最壮观的场面!袭击发生后,美国对高楼全部进行重检,从严从速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对高层建筑的防火意识细化到室内烟灰垃圾桶的设计。

在美国,几乎每个公民都接受过逃生培训,公共安全意识早已深入每个人生活的言行举止。6岁的小孩看见别人玩火,就懂得严肃批评对方不要“玩火自焚”,即使对方是孩子的爸爸。消防人员还会把郊区废弃的房子改造成民宅,然后将学校的孩子召集起来,把房子点燃,让孩子亲身目睹一栋完好无损的民宅是怎样在瞬间变成一堆废墟,由此使孩子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另外,美国公共安全教育者还专门为学生设计一种扑克,上面印着一些防火知识,使孩子在游戏中了解安全防火规则。美国各大城市还在市民集散密集地设立自动消防安全电子访问台,万一发生险情,经过专业训练的、由普通居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可在5分钟内被召集成军,配合灭火,实施救援。

中国“说多做少”

2009年9月,日本地震教育专家田中礼治先生拜访了四川泡桐树小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泡桐树小学校长周英在目染了田中先生的教育方式之后感叹道:“我教书这么久,很遗憾地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没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中国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田中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中国是‘说’得多,日本是‘做’得多,这是两国安全教育的不同。”田中先生的话对于中国教育者来说虽颇为逆耳,但确是事实。不少日本公共安全教育者,一直热衷于中日两国公共安全教育的交流活动,把日本的先进经验与中国人分享。因为日本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日本民众更能够体会同样生活在多难之中的中国民众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更强烈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意识。1985年4月19日哈尔滨的天鹅宾馆大火中,多名日本人全部脱离危险,而大多数中国人却葬身火海。显然,在公共安全教育方面,被不少中国人称为“小日本”的国家完全有资格成为中国的“老师”。

2008年5月23日温总理在北川小学的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告诫我们对国家要记住这四个字。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其民众必然有极其坚韧的力量。然而,我们拥有极强的忍受灾难的能力,却极少从这些灾难中培养一种防御灾难、保护生命的危机意识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

虽然中国有些城市下定决心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甚至像法国一样设立“公共安全日”(法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将10月11日设为“公共安全日”)。但是,设立“公共安全日”当然不是一劳永逸的举措,它仅仅是一个精神层面的警示作用,并无法代替公共安全教育所需要的行动本身。如果对公共安全的重视仅仅在于设立形式上的“公共安全日”,现实中便会有太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喊口号治理模式,我们在安全日之外也难以安心。

公安部曾经派出31个督察组对全国的交通、消防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他们了解到,群众安全意识淡薄,认为公共安全是公安机关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他人违章也袖手旁观。而调查显示有近1/3的居民、近1/2的学生缺乏自救逃生知识。而目前中国安全教育尚未在学历、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中加入安全内容,这已是火烧眉毛之举了。最后督察组得出如下结论:法制和教育是提高公共安全能力的治本之策!

因而,目前中国在公共安全教育上所做的工作,借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从日本和美国公共安全教育情况,相信很容易可以看出我们应当从中学习什么。那就是:从娃娃抓起,少说多做!而且是年年做,月月做,天天做,时时做!

行万里平安路,做百年长乐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唐曾指出,目前中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越来越显著。公共安全事件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社会深层次矛盾的体现之一。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践行“以人为本”,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像对待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来对待。

上一篇:做自己的太阳作文800字下一篇:礼让斑马线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