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2024-10-03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通用12篇)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1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得社会交往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世界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频发时期。进入21世纪, 应急管理有四个里程碑事件:2001年的911事件, 2003年的ASRS, 2005年的Catalina飓风以及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国同样也进入了危机管理的时代,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中国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缺陷和不足。

关键词:应急,政府,事件,预案,处置

一、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机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主要指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四大类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发展途径和演变规律不确知, 灾害程度难以预计, 常规防止手段失效, 对一个区域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种种现象表明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和“危机管理”时代。据统计, 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约占我国GDP的6%, 近7000亿元, 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 并有上升的趋势, 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隐患。

第一, 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之间的矛盾。

我国已经分行业、分部门、分灾种建立了一系列专业性职能部门或救援机构, 如公安、消防、急救、防汛、防震与抗震、疾病防控等。在我国2005年发生的540万起突发性公共事件重, 绝大多数突发事件具有较为成熟的常规应对体系。这类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处置相对易于程序化, 由专业性强、责任主体鼻尖单一的职能部门或机构进行常规性处理后, 对公共安全产生的影响有限。将常规性突发事件纳入成熟而程序化的常态管理, 不仅处置率高, 而且社会成本的占用率也较低。

第二, “重救援、轻预警”, 应急功能定位上的矛盾。

我国尚未形成合理有效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与激励制度, 预警预控等隐性的管理过程往往无法得到奖励, 而“救火式”的应急处置与救援行为由于容易观察, 反而可能得到嘉奖。突发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事前的风险监测以及预测预防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双重因素的作用导致我国应急管理出现“重救援、轻预警”的失衡局面。

通过风险评估、监测监控、早期干预等预警预控活动将萌芽状态的公共安全事件限制在常规应对体系的处置能力之内, 化解公共安全危机, 应当成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系统功能与核心的建设目标。

第三, 应急联动需求与信息“条块分割”之间的矛盾。

应急处置主体的联动机制不完善。我国部门之间、地方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先期处置与后期处置之间衔接不紧密, 应急联动的组织协同性较差。多方多主体协同处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时, 人员、信息、资源等难以快速集成, 联动机制不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应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机构级别较低, 事件应急的属地化管理的授权不足, 职能不完善, 难以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运转枢纽作用。

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采集、传递与集成尚未形成系统。我国已建设较为完善的水利、地震、卫生、气象等专业监测网络。由于长期以来对各类事故和灾害采用分行业的事后统计标准, 没有建立依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性质和变化的统计方法, 影响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的有效融合和评估, 缺乏各种监测网络之间的预警信息标准, 各类预警信息共享性较差且不能有效集成, 导致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难以有效应急决策。尽管我国正在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发布制度, 但因公众的公共安全知识、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普及不够, 难以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

第四, 应急资源需求大于资源总量缺乏之间的矛盾。

应急资金来源不畅, 国家财政支持的力度不够, 尚未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应急资金筹措体系。一些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时征用社会资源后缺乏补偿, 已经开始影响后续应急处置中公众的积极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 物质供应动态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健全。专业应急求援队伍的种类、数量均不足,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缺乏专业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及相应的基地建设。专业应急装备严重不足、专业应急演练不够。尤其是一些特殊种类灾害发生时, 出现延误处置时机、处置方法不当和造成人员伤亡, 甚至出现扩大灾害影响的情况。应急交通的综合运力协调机制亟待完善, 应急运输缺少特定用途的交通工具。

第五, 公共安全问题的紧迫性与法规建设之间的矛盾。

目前已经出台涉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13件, 法律36件, 部门规章55件, 国家级应急预案106项, 各省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条例和地方应急预案, 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已形成。

由于上述应急法规大部分是从各部门条例演变而来, 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匹配, 各应急主体在处置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之中难以有效协调, 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待检验, 各类应急预案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具体应急管理活动的法规缺失, 如调配救援物资的法律保障机制 (包括紧急状态中的物资征用、调度) , 政府应急体系中的资源组织法规、政府资源 (含资金) 的使用法规、应急专用资金制度, 重大应急活动中的全民动员制度及其社会资源调用的补偿政策等有关法规十分缺乏。此外, 对重大计算机系统事故、境外生物入侵等事件的应急制度仍没有相应法规。

三、结论

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给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但更多的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危机管理中的缺陷。危机管理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涉及到方方面面, 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从而达到将损失减到最小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春梅.从四川地震看政府的危机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9.2

[2]李树娟.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再认识[J].今日南国, 2008.1

[3]刘彪.浅析我国振幅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4]刘静.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5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2

今年10月中旬,按照新[2007]21号文的要求,我局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的有关组织工作,做到“三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收到预期学习效果,增强我局公务员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我局十分重视本次突发公共

事件应急管理全员培训工作,安排分管政工的局领导负责发动和组织培训工作。利用局务会议,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文件,使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理解本次培训的意义,充分认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明确本次培训的基本要求,从而加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组织到位,积极参与。为保证培训的实效,我局落实有关组织工作:一是及早做好安排自学和集中培训的安排,对学习人员的业务工作适当调整,保证学习时间;二是做好《公共危机管理》等学习资料的订阅,一手一份,三是每期集中辅导学习都安排一名局领导带队,并做好考勤检查。经检查,三期集中培训未有出现缺勤;四是认真组织好考试,要求培训考试卷交由分管领导检查,再上交由办公室统一上交,保证考试质量。

三、学习认真,效果良好。通过提高认识,落实有关措施,加强了培训的实效,使我局公务员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初步掌握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基本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3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公共危机;应急机制

近些年来,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引发了全社会对公共管理视阈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高度关注。“突发公共事件在风险管理领域被称作危机事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直至今天的信息社会,社会的“多重转型”考验着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深层次的社会负效应不断显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舆论等多领域的潜在危机事件诱导因素增加,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已然成为时代之需。《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点强调:“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平安中国的建设需要多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构建社会综合治理机制

首先,应坚持公平与正义原则,优化社会分配方式,缓解社会成员对于分配差距的矛盾心理,使人民群众都能够拥有“幸福感”与“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增强社会成员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心理认同,广泛开辟群众诉求通道,加强与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消除误解。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及时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危机事件引发大范围的群众心理恐慌。党员干部应树立诚信服务意识,坚持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黨的进程中履行岗位职责。其次,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法治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健全的法律与社会保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而推进法治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也是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应重点结合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民群众的正当诉求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完善和创新基本养老保险、住房保障以及全民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保障性制度,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创业提供优惠政策,从而使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人生都拥有“出彩”的机会,有效避免报复型、抗议型、暴力维权型等突发性群体危机事件的产生。

二、创新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

在全面到来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新媒体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诉求表达的方式。而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新媒体传播具有快速性,影响范围具有广泛性,危机后果则具有长期性和危害性。因此,在全民关注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当下,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积极开展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首先,应加强对于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重视,提高运用新媒体进行公共危机事件舆情监控、引导与善后的意识。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参与主体较多,“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必须实施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因此,各领域、各单位应自觉肩负起公共危机事件舆情引导的神圣职责,迅速建立突发性社会危机事件新媒体应急管理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舆情引导。需借鉴知名博主“江宁在线”、“首都网警”以及“共青团中央”等自媒体政务微博的成功做法,一方面为群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则在危机出现时第一时间澄清谣言,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表明对事件的责任态度,为群众答疑解惑,不断提高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引导信度与效度。同时应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舆情监测和引导的“新媒体社区”,通过网上新媒体社区平台,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制作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等内容为核心的专题,吸引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监督和评议,从而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舆情监测和引导的新范式。

三、建立协同社会治理机制

首先,要加快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的社会治安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塑社会诚信体系,重点落实社会各领域的责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其次,丰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主体,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社会机构以及公益组织积极配合的协同应急管理机制。整合调动社会化资源,挖掘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潜在力量,建立多方联动的问题觉察机制、决策监督机制、专家咨询机制、中枢决断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效率。再次,要重点加强基层党员的培育,使之发挥榜样先锋作用,敦促基层政府严格自律,提升自身防范和应对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推进基层自治,发挥社区社会治理的单元性功能,遵循地方发展的客观实际,对于基层居民进行网格化管理,促进居民的自我管理与教育。最后,要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广泛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全社会的言论自由与思想解放,全面推进现代公民教育,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的突发事件。

总之,当前我国正值社会高速发展与风险迸发的共生阶段,社会公共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并存,由此引发的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也将持续增多。应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和调动多种应急服务与管理资源,切实提高应急管理的实效性,有效抑制和缓解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负效应,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德元,张燕.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问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1.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4

1 突发性事件特征

1.1 自然属性

促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来自于自然界, 并不是来自于社会。比如说由于地球内部区域性对应力的调试导致的地震, 水循环平衡遭破坏引发的洪涝灾害, 同样是为了平衡整个大气圈。像这样具有自然属性的同人为因素导致的社会经济或秩序混乱的突发公共事件区别明显。

1.2 社会属性

促使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人为因素或者社会因素, 并非来自自然界。比如说2012年7月2日, 贵州省师范大学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一名徐姓男子不顾保安人员劝阻, 持刀强行闯入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内, 值班保安对其进行盘查、制止, 此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刺伤3名保安, 其中2名保安因伤势过重, 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3 突发性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 没有预期, 突然到来的事件。比如说2009年8月18日, 贵州省贵州大学南校区生物楼一楼实验室发生了火灾, 没有人预见会发生火灾,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学生们才赶紧去报警, 提前没有任何预防措施。

1.4 难控制性

因为突发公共事件预先是没有预兆的, 同时加上事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 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损害。甚至还不知道事件的发生原因, 在短时间范围内也不能够找到真正原因, 控制事件发生后的事态, 人为因素并不能够全部解决。人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正确的认识突发事件, 通常是被动情况下采取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措施。这些对策均出自实践经验总结, 有些甚至是先辈用鲜血换取而来。

1.5 毁灭性破坏

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 对于公众的健康菜场安全威胁尤为突出, 部分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全面性且潜在的。一般而言, 突发即指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 也是最让民众以及整个社会所措手不及的, 社会动荡随之产生, 社会秩序混乱。所以, 加强并建立突发性公共事件预防及处理机制尤为重要。

2 贵州省突发公共事件案例分析

贵州省6·28“瓮安事件”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但是对政府的挑衅, 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公共安全保障性不高。由贵州“瓮安事件”我们还可以看到, 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事务时反应过慢, 应对能力仍然较为欠缺。各级政府的应对能力可以说是逐级递减, 镇政府、县政府的能力薄弱, 但是却是最靠近群众的一环。正因为如此, 我们不得不引起对提高较低级别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实践能力的重视。首先是要重视, 然后才能使处理事件的能力不断加强, 将此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损失最小化。

贵州省6·28“瓮安事件”不但是一次突发性事件, 也是一次群体性突发性事件, 其涉及的群众范围更广, 对于社会秩序的扰乱程度也更深。若是不能得到及时的协调, 动辄引起群众的围观和静坐示威, 更有甚者, 会引起一系列暴力事件。这些状况导致的后续问题可能更严重, 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两者都会受到打击, 政府机关遭受围攻在过去屡屡发生, 执法者必须为自己敲响警钟。更为严重的是, 突发性公共事件还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致使社会动荡。如果给那些对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前进不怀好意的人以口舌, 他们必定会借机制造事端, 扩大矛盾, 破坏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3 高校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系统是由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应急管理的运行三者共同构成的。

3.1 应急管理机构设置

(1) 应急决策。当面临突发性公共事件其特点——不稳定性和突袭性, 这就要求管理层的高速反应, 即便如此也要像对待普通事件一样, 但要以更沉着冷静的态度去指挥引导决策的制定。让信息渠道保持完整畅通, 将实际情况和之前类似的事件处理方案相结合, 实事求是, 突破难点, 掌握事件核心, 更精准、细化地制定相关决策, 并保持应急工作的稳定有条理地开展。有关部门不推诿扯皮, 在其位, 谋其事, 也是相关工作开展顺利的保障之一。

(2) 实时协调。有关应急协调, 还是一个如何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伤害最小化的问题。针对突发性事件的特性, 协调工作应该保证两点:第一, 在最短时间内协调成功;第二, 针对不同的协调人群实施不同的调解方案。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 正是人心大乱, 社会秩序不稳定的高峰, 及时协调安抚人心, 稳定群众情绪是相当必要的, 这有赖于决策高层和群众沟通桥梁畅通的保证。同时突发性事件影响的范畴涉及较广, 不仅仅是学生, 还有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在媒体舆论效应日趋上升的当代, 高校决策层也可以通过媒体来释放缓解人心的药剂, 第一时间协调将负面影响最小化。

(3) 应急预案。机制的塔基要稳, 必须要夯实基点, 而在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当中, 高校应急管理的建设必须不断完善机制的基础环节, 使预案尽可能科学化、合理化, 加大落实的可行性, 以便应急时更好实施。古话说:“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必须防患于未然, 敌不动我先动, 提高危机意识和反应速度, 可以高效地稳定校园环境的稳定与和谐。

3.2 应急管理运行

(1) 预警机制。为了能够防患于未然, 尽快的发现问题并且在萌芽阶段就将问题解决, 应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 就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预案及时、熟练的启动, 应急处置机构工作成效和资源利用率仍有待提高, 要做到事无巨细, 方可有备无患, 胸有成竹, 将突发性公共事件带来的损失最小化。预警同时, 也不得不对既定风险进行识别判断, 可借鉴以往做法,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择优选择最合理、有效的方案, 从而建立起分工明细清晰的系统。

(2) 应急处置机制。应急处置就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它有关应急处理机制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 是应急处理机制的根本保证。应急处理机制的原理就是通过应急预案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通报和发表, 同时能尽快找到对策, 加以对应急方案落实。第一步我们是要凭借应急管理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向有关部门以及领导进行及时报告, 使应急预案得以启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就应该加快组织协调与发展, 使人力、物力调度、资源配置得到充实的分配, 全面并且有序的从发生、遏制或者处理与善后等方面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保证机构的实施。然后就应该用正式的应急管理途径对社会、广大师生通报及时应急处置信息, 这样他们才能够对事情的真实性有所了解, 并清晰的认识事件。这种透明公开的方式也能够使社会矛盾与误会有效减少, 同时他们也能更加听从指挥, 执行法案能够更加认真, 从而保证大局的稳定。

(3) 心理干预机制。高校应急管理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的, 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 各高校理应以大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为依据, 同时和事件的性质、诱导因素以及危害程度等相结合, 再采取对应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制定预案以及考虑一些大学生具有的特殊性, 心理干预机制就是要以此建立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关于大学生的特殊性, 主要在于大学生本身情绪容易激动燥热, 所以要启用心理干预机制, 使大学生的激动燥热的情绪得到慰藉, 使得他们能够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并有效地脱离, 保全自身, 令突发事件的不良后果伤害最小化, 这样他们才能够恢复情绪进而保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全文) .

[3]李燕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 2009 (5) .

[4]莫利拉, 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 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7 (9) .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5

突发环境事件公共关系应急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避免因突发环境事件引发公司公共关系危机,给生产经营及企业形象造成较大影响,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原则、信息发布和应急处置程序的管理要求。各单位应参照本办法编制本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公共关系应急处置管理办法。

第三条 突发环境事件是由于环保管理和操作人员不作为或作为不当等因素造成的突发性媒体关注、群众上访、群体事件、行政处罚、领导关注等事件。

第二章 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

第四条

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由公司组织处理,事发单位配合处理。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由事发单位处理,并报告公司,事发单位自己无能力处理的,可请求公司协助处理。

第五条

在公开媒体上发布的信息需要报公司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综合工作部(董事会秘书)、环境保护部审核,各单位不得直接向公开媒体发布信息。

第六条 职责分工

(一)总经理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总指挥。

(二)主管副总经理

1.负责事件的调查、整改,并组织相应的媒体材料; 2.担任新闻发言人或指定新闻发言人,对媒体发布相关信息。

(三)环保管理部门

1.协助主管总经理对问题进行核实、调查,负责及时获取权威证据,编写事件调查报告;

2.负责编制事件整改方案,并监督实施;

3.起草或配合党群工作部(宣传)审核公开媒体材料;

4.负责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通报信息。

(四)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

1.负责与相关媒体沟通,协助进行媒体危机公关; 2.负责组织宣传报道; 3.组织或审核媒体公开材料。

(五)综合工作部

1.负责向政府上报相关信息;

2.协助新闻发言人做好对外信息发布工作; 3.负责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接待工作。

第三章 突发环境事件分级

第七条

依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并结合企业情况分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一)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

1.指造成人员伤亡、疏散或50万元以上财产损失的环境污染事故; 2.20人以上的群体事件或上访事件;

3.省级以上主要新闻媒体关注引发的环境舆论事件。

(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影响程度低于较大环境事件以外的其他环境突发事件都归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第八条 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一)事前预防原则。加强环保基础管理,把事件控制在发生之前,防止突发环保事件的发生。

(二)事后控制原则。建立应急预案,事件发生后合理、有序处置,将事件影响控制到最小。

(三)迅速反应原则。出现事件苗头或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做出反应,快速处理,不可拖延、等待。

112

(四)实事求是,积极应对的原则。根据掌握的信息,实事求是地解释与说明,不搪塞与逃避。如果公司没有责任,要令人信服地说明情况,必要时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介入,如当地环保部门、环保监测部门,取得权威证据后用事实说话,避免口水战;如果公司有责任与过失,不要急于辩解,在公众情绪稳定后,借助媒体及相关部门展开危机公关,正面宣传解决措施。

(五)沟通原则。事件处理期间,内部及时沟通处置工作进展,协调对外信息的一致性,对外要让有知情诉求的相关方及时得到相关信息,以便达成谅解或获得支持。

第九条 应急信息发布策略

(一)应准确界定事件的性质、类型和程度,迅速掌握有关事实,准备好有关事件的公开材料,按照统一口径对外发布信息,任何人不得随意发表信息。

(二)处理事件的当事人或新闻发言人尽快对外宣布事件的真相和处理的措施,及时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发言人不要发布不准确的消息,不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作缺乏根据的猜测。

(三)对于特别较大事件要在公司网站或政府认定的公开媒体定期发布信息,增加事件处理的透明度,减少负面猜忌和公众电话询问的压力。

(四)主动与媒体取得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取得媒体谅解,争取与媒体合作,引导舆论走势。如果有关事件的报导与事实不符,应及时与相关媒体沟通,予以指出,并要求更正,但应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第五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程序

第十条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

(一)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依据本单位应急处置管理办法进行应急处置,并在1小时内向综合工作部和环境保护部上报事件初报信息。

(二)综合工作部和环境保护部按照本办法应急处置要求,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1小时内分别向市政府和当地环保部门报送信息。

(三)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由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选择合适媒体,通报事件原因、目前状态、紧急处置方案。

(四)事件处置完毕后,必要时通过媒体通报处置结果、后续处置方案等善后事宜。

113

第十一条 对突出污染问题投诉的应急处置

(一)个人投诉

1.对于个人投诉,谁先接到投诉谁负责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告知投诉人什么部门可以处理,并将信息通知到相关部门。

2.被投诉单位应首先对投诉者进行安抚,并就投诉问题进行调查、落实责任、予以解决。如果公司没有责任,提供证据或邀请投诉人到公司参观,现场出示相关证据,证明公司没有责任。如果公司有责任,则提出解决方案,并反馈给投诉人。

3.如投诉问题情节严重的,超出本单位能力范围的,应将投诉人安抚后,迅速将相关问题向公司环境保护部报告。环境保护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方案,报请主管总经理批准后,予以答复。

4.公司环境保护部直接接到的个人投诉,应与被投诉单位沟通、核实,经部门主管领导批准后予以答复,较大问题报请主管总经理批准后,予以答复。

5.公司环境保护部将对整改方案进程和投诉反馈情况进行跟踪。

(二)群体投诉

1.主管总经理及环保管理部门领导接待投诉者代表,就投诉问题进行协商,落实责任归属,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与投诉者代表沟通并征求意见。

2.环保管理部门跟踪方案进程,并及时向投诉人反馈,直到问题解决。3.如果公司没有责任,提供相关证据或邀请投诉人到公司参观相应现场,证明自己无责任。

(三)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转发的投诉

1.接到投诉的单位或部门迅速就投诉问题进行调查、落实责任、予以解决。2.投诉问题属实的,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3.投诉问题不属实的,将调查情况如实反馈,并邀请环保主管部门来现场视察工作。

第十二条 媒体负面报道应急处置

(一)为避免负面现象被曝光,当事单位应尽可能在曝光前与相关人员达成谅解。

(二)若曝光事件不属实,联系当事媒体说明情况,要求停止不实报道,必要时要

114

求做出更正或公开道歉。

(三)若曝光事件属实,联系曝光媒体说明情况取得谅解,争取停止连续报道。必要时在适当媒体就曝光事件做出回应,说明事件的基本情况、处理工作安排等,聘请权威机构出具环境事件管控措施的效果证明。

(四)对于较大媒体曝光事件,需要求助政府机构就曝光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公司内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就曝光事件展开调查,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安排,落实事件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2.在媒体上通报事件原因、状态、紧急处置方案,并请求公众的谅解并对已发生事件承担责任;

3.根据整改情况陆续通报处置进程,事件处置完毕后,向公众通报处置结果; 4.在合适媒体上,有选择的发布公司其他正面信息,转移公众视线。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环境保护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6

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指导,药房、设备、总务等部门作好物质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检验、药房、后勤等科室协助救治工作,人力、物力上的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病人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进行处理,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危重患者在两侧手腕系红布条。做好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该起食物中毒系本市一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共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1±1.23岁。经抗感染、降温、补液治疗,2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

1、2临床表现:该23例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均有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表现,其中12例伴发烧,7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荨麻疹。

2、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提高应付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院医务科、护理部特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该起突发食物中毒,最早就诊时间为凌晨4时,当收治到第4名患者时,四时二十分,值班护士立即电话报告总院总值班,分院院长、总护士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当日恰逢国庆长假期间,分院部分医务人员已外出度假。总院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配应急人员到分院配合工作[2],物品准备,补充各类急救用品、药品及抢救设施。第一批医护人员四时四十分到位,五时二十分全部急救人员到位,一切物品齐全并处于应急状态。

3 护理急救工作管理

3、1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从凌晨4时起有患者陆续就诊,将护士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分别安置在不同岗位[3]:不集中在护士站,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预检分诊组设2名护士,在病区入口处进行登名、发大小便标本杯及血标本试管、安排床位;治疗组6名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如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皮试、肌注等;护理组3名护士,负责采集大小便标本,并送检各类标本,更换患者因急性腹泻弄脏的被服;观察组4名护士,负责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情况,以确保治疗措施。由于该起食物中毒除一名女患者,其余22名为青年男患者,衣着单调,短时间就诊,护士不易区分,且患者先后就诊,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不符,如一男患者入院3小时出现荨麻疹,9名患者入院1-2小时才出现发热或原有发热症状加重,7名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出现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混住一间病房,部分重症患者不靠近护士站。我们根据医嘱给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便于加强观察病情。

3、2 心理护理: 23名患者均为年青未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突发性事件,多无心理准备且无家属陪伴,往往表现为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由于心理作用和相互影响而使自觉症状加重。而发生事件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则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怕负责任。这时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理解,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慌、烦躁不安、紧张等思想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 23名患者在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以腹痛、腹瀉、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没必要进行催吐及洗胃。轻症病人可以多饮盐水、姜糖水,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白稀饭。重症病人应禁食6-8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白稀饭等易消化食物,2-3天内不吃油腻食物。平时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厨房的卫生消毒,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蝇虫叮爬,要将生、熟食品分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4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对食物样品的取样、封存、中毒原因调查或传染源、传播情况等调查。

4、 讨论

争取抢救时间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对策[4],当收治到第4名相同病史的患者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管理小组统一指挥、调配,相关部门及时到位,参与抢救,如检验科、药房、后勤等,开启绿色通道,发挥通讯工具的作用,电话通知药房、库房、食堂所需药品、物品、治疗餐等,送至病房,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效率高。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抢救指挥系统,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分组进行,采取流水作业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责任,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严格"三查七对",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团结协作,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确保了群体性食物中患者的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2-483.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01.

[3] 董淑华,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21.

[4] 聂翀,王荣,对农村群体性聚宴引发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流行的思考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0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理论探析 篇7

1、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突发公共事件一词目前的使用频率相当的高。对于其定义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也有所不同, 国际上对突发公共事件概念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欧洲人权法院对“The public emergency, TPE”的定义:“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 影响全体公民, 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突发公共事件在美国又被称为紧急事件, 美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由美国总统宣布的、在任何场合、任何情景下, 在美国的任何地方发生的需联邦政府介入, 提供补充性援助, 以协助州和地方政府挽救生命、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及财产或减轻、转移灾难所带来威胁的重大事件。我国政府2006年1月8日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了规范, 指出:“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详细规定: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见表1突发公共事件组成图) , 其具体内容如下:

3、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公共性、多样性、信息和资源的有限性、结果的破坏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多样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超出人们的预期和设想, 而且会给社会和公众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 并且由于其间信息的不充分会给政府的财政决策和居民的应对造成影响。突发事件的发生还会经历征兆期、突发期、延续期、痊愈期。也许很多突发公共事件这个过程并不十分明显, 但是这个规律仍然是存在的, 只是其中各阶段所存在时间长短差异而已。

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理论分析

1、应急管理的含义和目的

应急管理是指为更有效地降低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而所采用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 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 防范、化解危机, 恢复社会秩序, 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构主要是政府, 同时还有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的其他公共机构。一般来说,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目标应该有两个, 一是尽快消除危机, 二是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尽量不侵犯或少侵犯群众的利益。

2、应急管理的阶段

从时间系列的角度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遵循一个进程或是发展周期, 危机状态是不可能一下子形成的, 人们也不可能将失衡状态一下子就拉回到正常秩序, 突发事件的形成与最终解决都需要时间。一个完整的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过程包括如下三个阶段:预警、处置与善后。[4]这三个阶段分别发生在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的时间段, 形成一个循环的过程。其中, 每一个具体的阶段都要求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应急管理策略和措施, 准确地估计形势, 尽可能把事态控制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 以免进一步恶化。

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应对突发事件, 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 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组织和力量参与, 需要统一指挥、统一行动;需要各个方面相互协作、快速联动, 需要有技术、物质、资金、舆论的支持和保障;还需要法律和政策的依据。应急管理体系就是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等应急要素整合而形成的一体化系统。

现代应急管理体系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l) 由政府和社会共同组成的应急组织系统

在现代国家, 应急组织系统通常由政府部门和各种社会主体共同组成, 其核心部分包括警方、消防部门、紧急医疗救助中心、救灾减灾和新闻等部门。

(2) 有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应急管理体制

从主要发达国家情况看, 现代应急管理体制具有分工明确、统一指挥、相互协作等特征。

(3) 有现代化的应急信息系统

现代国家都把利用最新信息通信技术, 建立信息共享、反应灵敏的应急信息系统作为应急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

(4) 有广泛的应急支持保障系统

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必须有技术、物资、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5) 有健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应急管理虽然需要财政采取特殊的应对措施, 但也必须有法律依据, 依法实施相关的应急措施。

参考文献

[1]吴江主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5:9-20。

[2]孟笋:《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3]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11-59。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8

一、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

2003年5月, 国务院公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指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2005年4月17日, 以《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 (国发[2005]11号) 文件正式印发, 这标志着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性文件。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 表明中国致力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综合协调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的建立。从现实的努力成果看, 首先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非典。在非典爆发之时, 国家采取多方措施, 安抚百姓, 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 统一指挥, 整合卫生资源, 对病人进行治疗, 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 对非典进行研究控制。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 终于战胜了这场来之汹汹, 令人闻之惊畏的特大传染病疫情。其次, 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 汶川到处一片惨状, 人员死伤无数, 国家迅速反应, 快速决策, 制定救援方案。大灾之后有大疫, 所以, 为杜绝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汶川灾区防疫工作从源头做起, 对水源进行监测, 对环境进行消、杀、灭处理, 防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汶川并没有发生疫情。这些都是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取得的成就, 显示了中国在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中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做出很大的成就, 应急管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 诸如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等。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提供的资料显示, 2003年因传染病等卫生突发事件损失500亿元。并且近年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频频发生, 2008—2010年全国共报告食物中毒1218起, 中毒35 672例, 死亡518例, 病死率为1.45%[1]。其中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事件由于其严重后果, 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了解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症下药, 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对于提高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从应急管理体系看, 纵向单灾种管理模式是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实行的, 这种模式存在很多缺点, 一是部门分割, 环节脱离, 缺乏统一指挥, 资源无法共享。突发事件发生时临时搭建指挥机构, 缺乏制度性和效用性, 不够正规严谨, 无法保证有效指挥。二是资源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的浪费, 紧缺, 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有些服务设施只需建立一个就可以供多个部门共同使用, 可是, 在许多部门, “同构”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 资源利用效率严重低下。三是部门分工过于明确, 对各种灾害的研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分头进行, 这样各管各的, 不能对灾害的总体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 造成有关部门人员不能很好地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职责, 整体优势就无法形成, 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处理不能及时、有效。

(二) 缺乏完善的监测预警机制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监测预警机制, 是避免和减少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基础。但是, 从中国城市监测预警机制上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 中国由于资金、政策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导致各地、各市疾病监测预防部门建设参差不齐, 除了一些大型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如非典型肺炎、肺结核、艾滋病等部门已经建设好以外, 其他一些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收集、积累, 如人群的健康状况、人群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情况等数据库部门的建立还没有统一的规定、规范的建设标准。第二, 网络建设不够到位,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也不完善, 很多种类的信息都没收集, 网络覆盖面也并没有全部达到“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要求。虽然中国目前对一些传染病的报告时限知晓率相当高, 但对甲乙丙三类传染病报告时限的平均知晓率只有45.9%, 对于一些患者、症状人数突然增加需要上报的正确认知率平均只有64%[2], 从而降低了信息识别能力, 容易导致错报、漏报、迟报, 所以, 一些信息的常规收集对于完善监测网络做出早期预警, 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损害是非常重要的。

(三) 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

尽管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支出绝对值在增加, 但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不足, 直接导致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低下。一方面, 国家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公共卫生机构为了自身发展, 开展的病后医疗服务大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 相应的会忽略预防、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因此“预防为主”的卫生战略就不可能很好地落实到位, 面对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侵袭, 就只能是手段匮乏, 资源短缺或直接措手不及。另外, 由于受投入短缺的影响, 医疗卫生系统没有充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 如应急设备、设施、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 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时, 各种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严重不足, 从而影响了医疗救援效果。

(四) 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

从应急队伍建设上看, 一是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救治队伍。在中国, 应急处置的必要设施在很多的医疗机构都是不具备的, 应急意识和防护知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也是严重缺乏, 这些都导致了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不能有效地实施。二是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 这就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前我们都不能很好的预防和控制, 只有当事件发生时我们才采取措施去救援, 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很大的伤亡和损失。三是培训和演练力度不够。提高卫生专业人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及普及预案的途径和有力保障是培训和演练。据哈尔滨市卫生局近三年的培训情况调查发现, 虽然每个单位均组织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培训, 但是并不是所有成员都有参加培训, 参加过各种培训的有83人 (141人次) , 培训率为69.7%, 但是参加过突发事件的相关培训的只有17人 (18人次) , 培训率为14.3%, 只有1人参加过两次突发事件培训[3]。突发事件相关培训的时间多集中在SARS暴发时期, 过后有弱化的趋势, 并没有形成常规而纳入日常工作当中。

三、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对策

(一)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决策能力。一是建立统一的指挥监测、预警、应急体系。我们应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专门负责对其辖区范围紧急事件的预测及重大事件的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统一行动, 以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现场控制, 建立先进的装备设施。健全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机制。二是建立高效运行的救治、控制体系, 准确透明的信息接收体系。制定预防、控制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理预案, 保证信息灵敏、通畅, 能及时的接收有关信息。三是建立高效的疫情信息网络系统和准确透明的信息发布体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掌握疫情信息, 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的有关信息及时发布。四是建立有效运行的检测、预防、监督体系, 储备充足的物资保障体系, 刚性保障的法律体系, 科学先进的评估体系。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检测、预防, 在事件还处在孕育期时就将其消灭。并对有关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保证工作有序进行, 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以此来提高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造成重大损失, 促进中国社会和谐发展。

(二) 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

建立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主要是指网络直报信息监测, 包括常规疫情监测 (包括零病例报告监测) , 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相关症候群监测 (含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 社会人群的法定传染病主动监测 (含病例或疑似病例监测) , 群众和各类新闻媒体投诉举报监测, 污染性健康危害、中毒事件监测, 监测人群的社会、经济、人口、地理、气象学基本情况。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定监测计划, 设立监测点与建立监测网络, 组织培训, 统一监测方法, 实施监测与监测质量控制, 定期检查与督导, 总结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主要是指公众所面临的疾病威胁和健康危害及其所可能持续的时间情况, 疾病威胁和健康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病因或可能原因, 社会环境和公众对疾病威胁和健康危害因素的协同效应及其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疾病威胁和健康危害可控制程度,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资源、适应程度, 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资料收集与分类汇总处理, 选择分析与预测的公共卫生事件类别、病种, 选择正确的分析预测方法, 对预测预警与论证评估进行正确的分析, 总结并上报预测预警, 进行预测预警的报告。

(三) 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中国的科研技术投入,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 各方面的发展不足, 所以对公共卫生领域科研方面的投入也较少。这导致对一些疾病缺乏研究, 当突发传染病发生时, 由于对疾病的研究少, 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措施, 才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加强对科研技术的投入是迫在眉睫。二是加强对人才建设投入, 人乃是国之根本, 中国只有掌握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既懂医又懂防, 才能让中国在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构投入, 包括预防机构, 医疗机构, 应急机构, 法律机构, 将这些机构建设得更加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而是依靠团体, 将这些机构团体的能力建设得更加庞大有力量, 那么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我们就更有能力面对和应付。四是加强对公共设施的投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毫无意料的, 当它突然发生时, 要想快速控制, 我们只有靠公共设施, 因为它方便、快速、简单。所以加大对公共设施这一块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队伍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应急队伍。专业应急队伍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心力量, 专业应急队伍应该由各专业人员组成。专业队伍负责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全面、清晰地防治;有了一支常备不懈、配套齐全、装备优良、反应灵敏、技术过硬、机动敏捷的现代化卫生应急快速反应队伍, 即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就可以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 快速反应, 迅速行动, 制定并执行有关的策略和步骤;监督有关方针和步骤的正确实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对全面的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和咨询, 一次性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带来的损失。2012年卫生部通知提出组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防治卫生应急队伍、不明原因疾病卫生应急队伍、重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队伍、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队伍;已组建的国家级救灾防病医疗与卫生防疫应急队伍和反恐怖医学救援队也要及时更新、完善。卫生部按照分类组队、常备不懈、技术精湛、设备齐全、平急结合、机动灵活的原则, 为形成医疗和公共卫生处置之间同步协调运行的卫生应急支援体系, 指派和委托相应单位组建起由医疗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 覆盖相关专业, 达到快速、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目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各种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也在不断的产生, 给社会安定与公众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刻不容缓。在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基础上, 针对当前中国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的应急管理对策。

关键词: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参考文献

[1]褚发军, 冉陆, 马莉, 林羡华.2008—2010年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食物中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4) .

[2]刘清伟, 吴群红, 郝艳华, 等.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信息监测网络建设现状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6, (2) :98-100.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9

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基础建设

(一)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监测是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是否采取应急反应的前提条件。当前比较集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传染病大范围的爆发。我国在对传染病进行监测方面,采用的都是被动监控的方式,也就是医疗机构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或打电话形式上报本地疾控中心,由当地疾控中心审核并进行相应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这通常会导致错过及时监控的时机,不能及时有效地阻止传染病的爆发[1]。

(二)医院对病历及病人症状的监测

在每一级医院中,医院急诊及门诊通常是公共卫生爆发的集中地,也是在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监测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专职人员如果能够及时对各级医院及诊疗机构发现的传染病有所获悉,并进行及时的监测,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三)在销售途径上对药品及与传染性疾病相关的商品加强监测

对某些药品及与传染性疾病有关的商品销量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将其作为整体突发事件爆发的指标之一。通过对药品销售情况信息的反馈来决定其敏感性。如在SARS爆发的时候,板蓝根、口罩的销量大幅提升,直观的揭示出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

(四)对中小学生在缺课方面的监测

学生缺课的现象也是社区对传染病进行主动监测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学生缺课的原因及缺课人数是对其监测的直接反馈。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方式比较固定,大部分学生选择在社区附近上学。因此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同部分社区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学生缺课原因是因为生病,尤其是同一时期缺课学生数增加时,更应关注是否有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加设对学生的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缺课情况的监控,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爆发流行[2]。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应急管理

(一)加强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理论建设

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传染病大范围爆发;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自然灾害;一些偶然事件。对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对危机进行预警、防范及处理,避免因危机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对危机的管理主要分为五个阶段:对危机进行预警阶段;对危机识别阶段;将危机进行隔离阶段;对危机进行管理阶段;隔离危机并进行善后处理从中获益阶段。在每一个阶段,要求管理者都要采取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以防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因此,对管理者来说,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工作,建立相应的体系。

(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

根据国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发展提出以下的建议:

1、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将我国目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监测力度加大,明确各级责任。在实践演练过程中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管理。

2、建立功能健全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监测报告机制。在各级医院的门诊及急诊部门对病历及报告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测;在实验室条件达标的卫生机构,设立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疾病监测点;与教育部门配合,加强对学生缺课情况的监测。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控制。

3、对应急物资进行及时的更新。对疾控机构、医院及其它卫生部门经营的药品储存情况要有所了解,同时对其周转情况也要有所掌握[3]。

4、对现场流行病学专家在储备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专家的综合素质在应急事件管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专家离岗比例也要及时了解并进行更新。

5、加强对公共卫生实验室建设,提高对疾病及病原体的鉴别能力。政府要保证对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公共卫生实验室可在突发事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6、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进行管理的人员,要具备一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是会涉及一定的人身安全,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一些问题。保证对人员的定期培训以及对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是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对国家的治安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

7加强对群众关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的常识性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突发事件发生时,可通过自我防御方式及时对事件进行处理,起到有效阻止或延缓事件发展进程的作用,从而减轻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也为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帮助[4]。

结语

结合我国目前处在公共卫生存在危机高发期的情况,本文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方面的加强提出相应建议;对突发事件相应的应急方案进行分析;对公共卫生在危机处理方面提出几点建议。相信我国在对于公共卫生方面的建设会有所加强的。

参考文献

[1]郑天翔.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2]马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大学,2013.

[3]常玲慧.知识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10

从法律层面上, 200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指导、实践方面的规范, 从实践层面上, 自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和相关重大疫情事件发生以来, 中央和地方在预警机制、应对机制、事后管理机制等方面逐步改善, 并成立了常设的、专业性的应急管理机构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 初步完备了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但是, 实现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尚需时日, 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紧迫性、危害性等不可预知的特性需要政府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不断健全。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1 突发爆发性与不可预知性

这一特征说明: (1) 突发卫生事件难以通过科学仪器与工具手段进行预测和推断, 事情的发生事前没有征兆, 难以进行有效的防范与预警。 (2) 突发卫生事件一旦爆发与蔓延, 需要政府机构与相关部门在紧急状态与短暂时限内作出分析判断, 认定事实与推断结论, 从而更好地进入应对环节。

1.2 复杂性与繁冗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是由多个源头与媒介引起的, 地质灾害、化学细菌、传染疾病、农林牧副等都会在相当程度上产生危机事件, 种类繁多, 根源复杂。而且同类事件表现形式与动态化传播千差万别, 处理方式与方法也差距甚远, 较难预测其辐射范围和发展趋势。

1.3 经济破坏性与社会危害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生产生活、生命健康、安全稳定息息相关, 可以在短暂时间和微小区域造成人群发病与死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动荡, 对于社会安全与经济发展影响严重, 这一特征迫使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有效的控制危机局面, 减轻社会危害度和蔓延破坏力[2]。

1.4 全球化与国际化

疾病传播、中毒传染以及食品药品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 国际合作与沟通空间巨大。当前国际之间人与人联系密切, 沟通顺畅, 这都为疾病传播与蔓延扩散提供了可乘之机, 公共卫生事件可以跨越洲际之间的阻隔以及区域之间的限定传播, 影响广大。

2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实困境

2.1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运作体系不健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调动与协调各方资源,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处理与应对,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运作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完善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该包括: (1)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其中包括 (1) 权威与及时的指挥机制; (2) 科学与高效的决策机制; (3) 综合与顺畅的协调机制。 (2)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机制。 (3) 突发公共事件药品与器械储备机制。 (4) 突发公共事件监控预警机制。但在现实突发卫生事件处理时, 由于不重视突发性卫生事件的预防、部门性信息沟通协调度差、缺乏权威性与专业性的指挥决策机构等原因, 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效率、效果不明显。从2003年SARS疫情的重创到2013年H7N9疫情的蔓延, 时刻考验政府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综合运作体系的科学化运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与处理不仅仅需要设置卫生主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运作机制, 更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与监控。权威性与专业化的指挥决策机构的设立、各级卫生专业机构的协调配合、地方政府与卫生管理部门的联动运转、各级医院医用实施的储备精良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运作体系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起到关键作用。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以及全民参与体系

一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继出台和实施, 使得我国在处理突发卫生事件方面的法律规范越发健全, 在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 也引导着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法规。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针对卫生事件制定的法律规范, 具有全局纲领性和宏观指导性, 缺乏微观应用性和局部预案法[3]。很多国家在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经验中得到启示, 除了在纲领性的法案进行制约的前提下, 更需要有围绕各个环节制定的具体性规章与方案, 例如《突发卫生事件医疗救助法》等相关法律与条例。美国与日本在涉及突发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法律就有200部之多。另一方面, 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教育引导可以极大限度减少社会的恐慌。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民参与体系构建进程中地方政府有三大滞后点: (1)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加快引导民众公共卫生教育, 定期进行应急演习和观摩。 (2) 一旦卫生事件爆发, 及时准确通过媒体的方式向民众传达正确信息, 引导与规范民众行为, 保持各方稳定。 (3) 全方位与大规模让民众了解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探析其发生原因以及趋势, 加强教育普及, 促使其在紧急缺乏政府救助时, 学会自救与互救。

2.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缺乏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以及人力资源准备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在两个方面弊端显现:一方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在预防和研判, 科研机构、高校、相关企业可以加强理论研讨与技术支持, 在广泛参鉴突发卫生案例的基础上, 归纳各类信息和处理经验上, 开发与生产针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进行设备、仪器与应用性工具。汇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研究可以加强理论成果分析与预测, 有利于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决策指挥系统构建、各方联动机制科学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理论研究对于降低危害程度与影响力度效果明显。科研力量的整合,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是一个良性的补充。另一方面, 人力资源准备系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与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人力资源准备系统应该包括应急管理人员、应急专家、专业应急人员。应急管理人员要时刻保持卫生动态发展的敏感性, 提高危机意识与决策能力, 关键时刻高效解决问题;应急专家要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通过学术交流与研讨, 借鉴相关问题和方案, 为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支持和智力支撑;专业应急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和学校活动, 依托医疗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规范突发卫生事件工作流程, 充分掌握应急技巧和设备应用水平。

3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解决路径与对策分析

3.1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系统应对体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效、专业应对需要权威性与系统化的体系运营, 其全面、及时的处置需要综合性与整体化的机制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包括 (1) 及时与高效的预警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个复杂、难以预测的动态发展过程, 事件的监控与预防事关重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演习与教育, 利用仪器、设备等先进设施进行疾病、病毒等发展源的紧急布控。 (2) 权威性的指挥机制。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辐射力与破坏力需要发动与整合各个部门的资源, 权威性的指挥机制可以统筹协调, 强化指导, 进一步明晰指挥部门、协调规划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以及具体执行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权责明确、科学分工、细化目标。 (3) 效能化的决策机制。在紧急与多变的卫生事件中, 决策的质量、全面与顺畅可以促使危机问题降低到最低, 决策机制的建立要通盘考虑全局性、公开透明度、科学有效性以及信息通畅性。 (4) 流转性的协调机制。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延续时间长, 需要综合协调人民大众、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舆论媒介以及国外诸多因素, 成立专业的危机协调机构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整合, 沟通与调配与各个部门的关系[4]。 (2) 紧急救援机制。现阶段, 不仅要在医院、卫生检疫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一种综合疾病预防、检验检疫和救助于一体化的救助互动机制, 还要在社区和居委会 (村委会) 建立一支救援队伍, 充分发挥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支援服务以及后勤保障等功能。 (3) 建立医疗设施准备机制。在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与伤害时, 相关救助器械与药品的完备程度十分关键, 在大型医疗机构建立灾害性药品与器械储备机制, 应急物资储备库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四大支持辅助系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不仅仅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单兵作战, 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动员, 需要全社会力量的不断参与。主要包括: (1) 演习训练与教育引导系统。政府部门以及相关卫生管理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 有重点性、区域化地进行急救方案、专项预案的演戏训练。通过应急训练与演戏, 发现问题, 总结不足, 提高反应速度和救援能力, 切实遇到危机实践中, 削弱相关风险。 (2) 科技设施支持系统。包括 (1) 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资金和科研项目。进行具体理论问题的解决和现实方案的支撑, 着手理论研讨和项目立案。 (2) 加大技术设施和设备的准备。利用网络系统和电子化平台, 建立健全疫情网络监控平台和应急指挥决策传输系统, 促使信息交流、信息上报与传达、命令的传达通畅和便利, 公共卫生舆情网络资源丰富和快捷。 (3) 提升公共卫生应急人员的技术装备水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业应急人员进行处置, 卫生管理部门要给予应急人员配备先进的装备和仪器进行有效应对, 提高处理的效果化和针对性。 (3) 人力资源准备系统。包括 (1) 应急管理人员。为了切实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效果和效率, 政府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涉及应急处理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就位, 经常性地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管理理论的引导, 增强危机意识和应急管理水平。 (2) 应急专家。通过设立公共卫生事件指导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的形式, 定期开展理论研讨和应急国际会议, 分享应急经验和经历, 确保指挥和决策的正确性、专业性。 (3) 应急执行人员。对于应急执行人员要进行全方位的应急演练和培训, 增强危机处置意识, 加强管理的刚性化和集约化, 强化技术的熟稔性和专业性, 确保其日常性规范和技术在危机时发挥巨大作用。 (4) 建立必要的资金准备系统。包括 (1) 设立专项应急管理资金。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经验, 将应急资金纳入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 对于应急管理资金的使用流程、应用范围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详尽的说明和释义。 (2) 加强后续补偿资金保障。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政府、社保部门以及保险公司相互联系, 对于公共卫生事件产生的伤害保险进行购买和参保, 减轻财产损失和医疗费用压力。 (3) 动员社会力量进行资金援助。广泛呼吁政社会各种力量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资金援助和支持力度, 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和互助的保障形式。

3.3 借鉴国外先进模式,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和全民参与体系

西方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具体先进的应对模式和管理经验, 但同时也具有共通性和相关性: (1) 完备的法律规体系。通过刚性法律, 确保行为规范;通过部门规章和相关条款, 指导危机行为和具体行动。 (2) 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宏观调控能力。在卫生危机实践中, 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机构, 形成良好的互通机制和协调关系。 (3) 强化对于各种危机的预警和防范。公共卫生事件只是各种危机的一部门, 各个部门要实时监控危机风险和恶性态势, 不断对各类突发问题进行防范与预防。 (4) 重视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加强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和投入,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 (NGO) 和民众的积极参与意识, 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 形成及时有效的互通关系。 (5) 公众对于危机的处理能力较强。正是因为全民参与体系的健全性, 公众对于危机的应对能力和防范意识较强, 许多应对技巧和技能掌握全民, 在危机和风险中可以实现自救和互救。从上述5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和全民参与体系势在必行, 我国在具体性和部门化的应对卫生事件的法规和规章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需要刚性化和约束性的法律条款进行指导和规范, 只有在宏观上进行法律法规完善, 才能在具体事件中进行规制和约束, 促使各类问题有法可依, 有法可循, 实现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法制化进程。民众的不断参与和积极响应, 可以促使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事半功倍。包括: (1) 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 加强危机引导和教育。 (2) 定期进行民众参与的演习训练, 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和技巧。 (3) 对于突发共卫生事件的法律讲解和政策支持要传递到每个人民, 加强民众的相关卫生知识的普及度和掌握度。 (4) 突遇卫生事件时, 要及时准确地把相关信息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 专业性和权威化引导公众行为, 促使民众能够积极与常态化的参与危机事件中。

参考文献

[1]谢和军, 崔运武.地方政府公共卫生危机预警能力评估指标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7 (3) :111-114.

[2]严晓, 刘霞.探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的路向选择[J].兰州学刊, 2009 (12) :94-99.

[3]王一先, 李英.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7) :275-277.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11

《条例》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当前,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处在关键时期,《条例》的公布施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起,成为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对于打赢非典型肺炎防治这场硬仗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明确规定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领导、遵循原则和各项制度、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公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明确了违反《条例》行为的法律责任。

《条例》共6章、54条,包括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理、法律责任、附则。《条例》从公布之日起施行。

家电等132种商品首批强制认证5月1日起必须贴3C

从今年5月1日开始,我国包括家电、汽车在内的19类132种商品一直以来使用的长城标志和CCIB标志(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标志)都将被一种新的质量标志所取代,即CCC标志,它的中文名称叫做“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为“CCC”。

3C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保护国家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贸易的发展,它是和国际接轨的一项规范和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措施。5月1日起,这132种商品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这也就意味着,到5月1日,这132种商品还没有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还没有加贴3C标志,就不能出厂、进口和销售。

经过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获得统一的认证证书和代表中国强制认证的“CCC”标志。

这次的3C强制认证工作中,国家认监委一共指定了76家。据国家认监委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共有两万多家国内外企业拿到了“3C”的产品的认证证书,占需要通过产品认证企业的70%以上。

新政策:申请科技项目要定知识产权目标

今后凡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都应当在项目建议书中写明项目拟达到的知识产权目标。

虽然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有所提高,但科技计划实施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也不到位;在科技计划实施中缺乏一支既懂科技又懂得知识产权的专门人员,知识产权管理与科技管理在制度和实践上没有实现有效结合。

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共有16条,其中指出:各类科技计划应当根据各自特点确定知识产权目标,把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取得、保护和运用,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明确提出技术指标要求的重点领域,应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内外(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等)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调查,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作为制定发布指南的依据和确定项目研究开发路线的参考,避免研究开发的盲目性和重复;科技计划项目申请单位应当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知识产权事务,有用于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专门经费,并为应用开发类申请项目指定专门的知识产权协调员。

我国失业新标准出台工资低于当地低保视同失业

“就业”与“失业”概念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新界定。

“就业”与“失业”的一般概念。

1.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2.失业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

其中,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界定。

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凡以下列形式实现就业的,均统计为已实现再就业人数:

1.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并享受了税费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

2.已被用人单位录用,签订劳动合同,并享受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3.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中得到安置,并享受社保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的;

4.未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但已从事比较稳定的(如三个月以上,具体由各地定)有合法收入的劳动,并且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 篇12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思考

(一)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 它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 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 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所谓公共危机管理, 也称政府危机管理, 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 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 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 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认为, 处置公共危机时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时间性原则。采取紧急处置手段, 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发展是危机管理的第一原则。

2. 效率性原则。公共危机蔓延速度很快, 要求政府快速反应, 有效动员社会资源。

3. 协同性原则。

参与危机应对的人员和力量来自各个方面, 比如交通、医疗、通信、消防、食品等, 协同一致动作特别重要。

4. 科学性原则。主要针对因工业技术而引起的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及公共卫生事件。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是19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 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 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 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认为当今政府公共管理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 重视效率追求与服务;政府的职能要将管理与具体执行分开, 强调管理的职能, 由“划桨”转为“掌舵”;在危机问题上, 政府应该有预见性, 要将更多的工作放在危机的预防上。新公共管理理论, 不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更多的是用于社会实务的指导。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法制缺失

无论常态还是应急状态下, 政府行为法制化, 依法行政, 是政府实施有效治理的基本原则, 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权力也是法律授权的结果。我国目前对公共紧急状态和危机情境的对抗手段比较分散, 行政命令还优于法治。从立法角度来看, 我国先后制定了对付社会动乱的《戒严法》, 对付重大自然灾害的有《防震减灾法》《防洪法》和《消防法》等, 不过这些法律本身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部门管理的色彩很重, 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上也存在协调等多方面的问题。

(二) 官员问责制度缺失

SARS事件的经验教训就在于有的政府官员漠视人民的知情权, 漠视民众的利益, 从而使得民众付出了巨大代价。而这些政府官员之所以敢如此, 就在于以往的政治制度安排让政府官员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对上不对下”是原有官僚制度固有的缺陷, 在涉及人命关天的突发事件面前, 固有的思维惯性造成某些地方和部门对相关疫情的隐瞒、缓报甚至欺骗。按照以往惯例, 一般都是官员本人直接犯有重大错误, 才会被免职。真正因为工作不力者责权范围内出现重大问题而被免职的很少, 过于强调官员个人的主观动机, 而不论其工作成效, 缺乏一种权力与责任对等的意识。

(三) 政府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过度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出现了过度的市场化的问题, 导致了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总投入不足和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的低效率和不公平。特别是地方政府为追求完成经济指标, 缩减公共支出, 为产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埋下了隐患。以2007年为例, 中国卫生总支出占当年GDP的4.52%, 发达国家占8.5%, 世界平均水平为5.7%, 发达国家如英国为8%、德国为11%、美国则超过了15%。而且中国城乡在医疗卫生经费方面的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 占我国总人口2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 而占总人口80%的农民只享有全国卫生资源总额的20%, 许多农村公共卫生机构已无法运转。面对政府投入的不足和生存的经济压力, 防治、防疫部门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有偿服务的提供, 而忽视传染病监督、监测、预防职责, 相当多的保健站主要开展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 有的卫生防疫站千方百计以卫生监督的名义靠罚款收入和有偿服务度日, 使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急剧下降, 我国医疗卫生防疫网亟待重新建立与完善。

(四) 社会参与力量缺席

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政府是有限的政府, 管理范围有限, 责任有限。SARS发生之初曾一度失控, 这种在公共事务中依然自觉“全能”的政府治理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祸根。这些突发事件暴露出政府治理在培育和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方面的缺陷:一是传统政府管理思维限制了民间组织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扮演角色和发挥作用, 政府一直处在主导地位, 并习惯于以行政为主导的行为程序;二是忽视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实力, 未能给这支力量发挥作用提供适度空间和保障。此外, 由于种种法律、政策、观念等障碍, 目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发育不良, 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全能政府”的存在, 我国政策社会化程度不高, 导致非营利组织的声音依然微弱, 多数公众对其了解不足。

三、改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一) 加强法制化进程

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 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 真正实现依法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要确立一部《紧急状态法》及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建立规范的政策法规体系, 从法律上保证国家各项卫生政策的落实。从静态上看, 需要修改完善和确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与此相应的制度;从动态上看, 需要加强有关突发性事件的立法, 执法和守法及与此相应的监督。在法律、法规一时难以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 政策具有原则性、规制性、灵活性、适应性的诸多特点常被广泛作为准法律工具。立法遵循政策的制定—实施—修订—完善的基本流程, 进而实现稳妥的法律确定, 发布和执行, 使其保持长效运转。

(二) 完善问责机制, 增加信息公开程度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面对不同的参与主体, 需要量化具体责任, 明确和设置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情形、问责方式以及问责程序等具体要素。同时, 政府应利用各种信息媒介及时、全面、准确的公布各种信息, 包括危机信息, 并以法律形式明确媒体采访、报道权及程序、方法等。

(三) 政府财政支持力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当前社会是以市场为杠杆配置资源的, 但基础教育、公共卫生 (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基本的医疗、妇幼保健) 社会治安、治水等都是政府要提供服务和担负的管理内容, 属于政府的责任, 政府要将医疗卫生作为社会公共产品, 责无旁贷加大投入。但是, 也不能完全漠视市场为杠杆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当前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筹措和投入资金, 抓紧建设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设施、实验室、应急反应处理队伍及装备、交通、防护等工作条件和科研条件的建设和改善。从长远上要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疫苗储备更新的财政保障支持体系, 始终保持常备不懈, 随时随地可及时调集力量应对突发事件。

(四) 发挥社会参与力量的作用

通过各种措施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一是制定各级救灾组织, 指挥体系、作业标准流程及质量要求与奖惩规定, 并利用民间组织及社区救灾力量;二是实施民间人力的调度, 通过广泛呼吁民间的土木技师、结构技师、建筑师、医师护士等专业人士投入第一线的救灾工作;三是动员民间慈善团体参与防灾工作, 结合民间资源力量, 成立民间防灾联盟;四是动员民间宗教系统, 由基层民政系统邀集地方教堂、寺庙的领导人成立服务小组, 有效调查灾民需求, 并建立发放物资的渠道。

参考文献

[1]付林.关于建设黑龙江省公共服务政府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07 (4) .

[2]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中央政府网站.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 2005.

[4]黑龙江省政务信息化管理服务中心, 2008年度黑龙江省政府互联网网站评测结果总报告[R]

上一篇:多线程处理下一篇:阿玛尼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