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共6篇)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 篇1
石敏, 女, 44岁, 大专学历, 毕业于四川省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高护专业, 主管护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 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1]。我院是县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2009年10月8日—12月16日共接诊发热患者541例, 收治流行性感冒患者222例。现将有关医院组织管理经验报告如下。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组织管理办法
1.1 制定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具有演变迅速, 危害性大, 处于急速变化的环境中等特点。甲型H1N1流感于2009年上半年从国外引入后, 在我国迅速扩散, 我院接到任务后, 立即组织和召开全院总动员大会, 迅速启动医疗救护应急预案, 成立了防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 专家组召开医疗救治技术培训会。根据近年来我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特点, 在医院应急预案的框架下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发生意外事件时, 第一线医务人员接到重大事件发生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内利用电话口头汇报 (可逐级上报或直接上报医院和防保科) →防保科接到消息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防保科尽可能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 作出初步判断→制定行动计划, 并传达下去。行动结束, 进行记录总结。
1.2 建立应急救护队伍
抽调全院重点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和急诊科、相关科室业务骨干参加医院的急救医疗队。建立以医院为中心的业务院长、应急办医务科护理部、科主任护士长三级应急管理体系, 成立领导小组, 共有成员20名。
1.3 严格岗前培训
医务科护理部拟定培训计划, 采取全院培训与重点科室培训相结合, 专题讲座和技术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岗前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科医师上网或到上级医院参加学习后组织全院学习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如H1N1的概念、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用药原则、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等;二是消毒防护技术规范, 包括隔离区域划分和管理, 穿脱隔离衣, 洗手、消毒隔离制度等;三是对工作流程、仪器操作使用和管理等向医护人员示范和讲解, 使每个医务人员都能掌握。
1.4 病区和物资准备
我院将远离病区的感染性疾病科设为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病区, 医院将其他传染病的患者全部转入到另一病区, 对拟收治疑似患者的病区进行了改造, 严格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标识清晰醒目, 使其符合消毒隔离要求。患者有单独的出入口, 每个病室均有专用厕所, 每个病室配置一个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和“84”消毒液, 教会患者如何使用“84”消毒液, 每位患者均配戴口罩, 禁止患者互串病房。各相关的辅助部门科室全部按照严密隔离要求配套配置。后勤保障充足, 以保障临床所需物资, 对所进出病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演练, 严格管理。
1.5 完善和落实各项相关制度,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2009年修订版) 和贵州省卫生厅“对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管理规定”要求, 医院设置防控小组, 应急办、医务科、护理部协调管理调配和监督。根据实际情况, 迅速收集疾病的有关防治信息, 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及健康指导, 保证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据可依, 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病区主任、护士长做好最基层的监督管理, 1~2人进入病区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按照先疑似患者后确诊患者顺序进行检查、护理操作, 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保证防治医院感染工作落实到位。
1.6 人员实施动态管理, 集中调配
医院除了成立院前急救和首批应急小组外, 要求医务科护理部对各科室安排好人员梯队备用, 根据工作年限和患者多少及急重程度随时调换和补充人员, 病区工作人员实行24 h负责制, 药物集中配制。
1.7 依法行事, 强化安全意识
突发事件因其种类的不同与不同的法律有着联系, 基层医院一定要依法行事, 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督促、提醒科室严格执行, 尤其要注重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 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 严格执行相关上报制度, 还应注重保存证据, 同时强调病历的书写必须及时、准确、客观、真实。
1.8 心理疏导, 健康指导
1.8.1 做好医务人员的心理支持工作
社会心理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心理应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人们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一方面应激要消耗精力和体力, 过度时则形成“消极应激”。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护士职业压力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 也会影响护理工作质量[2];另一方面是在维持稳态过程中增长和发展应对能力, 即提高适应及作业能力, 构成“积极应激”。王卫等[3]调查发现,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病房医护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院领导要及时通过不同形式向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支持, 减少可控制性职业压力源[4], 如合理调配人员, 缓解工作压力, 了解其工作和家庭困难等, 改善和提高其应对水平, 降低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积极应激”提高应对水平。有资料显示, 医护人员在应对压力时所获得的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越多, 工作压力就会明显减少。
1.8.2 患者的心理疏导, 健康指导
在隔离期间, 病区医护人员对新进患者进行了病室环境知识的宣教、饮食知识宣教、患者及家属自我防护知识的宣教、住院期间约束的配合教育、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和污染物的管理教育、心理护理等等, 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 有效配合医务人员接受隔离治疗, 以利于早日康复。
2 结果
我院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防治工作, 自2009年10月以来共接诊发热患者541例, 流行性感冒患者222例, 无死亡病例。住院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 经卫生主管部门检查达到要求。
3 体会
医院根据突发情况做好整体调整和应对, 在突发初期, 院领导迅速调整思想认识, 发扬团队精神, 将工作重点调整到应对突发事件上, 应急办制定和启动各种应对方案, 如学习相关知识、防控措施, 制定各项制度、工作流程;医务科护理部及时做好岗前培训, 调整人力, 加强现场演练, 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协调解决各种问题;药剂科、设备科准备药品、医疗仪器等。在工作就绪后, 医务科护理部院感染科重点抓监督、协调和规范管理, 总务科负责后勤保障。全院在医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 甲流工作开展顺利, 发热患者得到控制, 从而使百姓安心, 社会环境稳定。
参考文献
[1]徐鑫荣.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系统构建[J].中医急诊学, 2005, 14 (12) :1055.
[2]黄梅, 张继翠.护士工作倦怠调查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医学, 2006, 32 (4) :291-292.
[3]王卫, 刘景红, 高文斌, 等.军队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7) :14-16.
[4]刘桂卿, 罗艳华, 高国贞, 等.护理SARS病人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应付方式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21) :9-11.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 篇2
1 资料
本院于2008年5月7日开设手足口病房, 床位30张, 其中抢救床位2张, 2008年9月10日因手足口病发病率低, 无上升趋势, 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撤消手足口病房, 运行4个月, 门诊共治疗患儿2180人次, 专用病房共收治患儿415例, 男281例, 女134例。中重症患儿6例, 3岁以下386例, 3~6岁23例, 6岁以上6例。
2 方法
2.1 设置手足口病专用病室
本科室具有小儿专科、传染病护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关注三大特点, 医院护理管理面临五大挑战即手足口病专用病房与专病门诊组建、人力配备、专科护理技术力量、传染病护理知识与病室管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等。
2.2 构建护理救护体系
成立院级手足口病集中救治护理领导小组, 由分管院长、护理部正副主任、科护士长、手足口专用病房护士长、市级小儿静脉穿刺护理专家、设备科人员、后勤人员等组成, 分管院长为组长、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 实行院、科、病房三级护理垂直管理, 负责手足口病集中救治护理工作的领导、指挥、协调、保障、督导工作。下设三个护理工作小组, 具体工作职能如下。
2.2.1 手足口病集中救治护理技术指导小组
由护理部主任负责, 负责组织制定手足口病房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安全管理制度, 手足口病护理常规, 工作流程 (医护人员与病陪人出入病室工作流程、患儿出入院与转诊工作流程、病室消毒工作流程、门诊分诊工作流程、重危患儿抢救护理工作流程等) , 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小儿特殊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与小儿配药操作规程, 护理人员的培训与临床护理技术指导, 解决小儿静脉穿刺难题等。
2.2.2 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由护理部副主任负责, 负责启动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方案, 选派德才兼备护理人员组建手足口专病门诊与专用病房护理团队;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方案响应良好, 1周内应急调配护理人员近70人次, 专用病室护理人员配置18名, 其中科护士长1名、病房护士长1名、主管护士2名, 护师6名, 护士4名, 助理护士4名;手足口专病门诊护理人员配置6名, 其中护士长1名、护师4名、助理护士1名。
2.2.3 后勤保障支持小组
由科护士长负责协调, 负责专用病房与专病门诊的组建, 督导手足口病专用病房与专病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的落实, 协调手足口病房各种物资、治疗护理设备、小儿抢救设施等及时到位, 负责省市级专家组的生活服务保障等。
2.3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体观人文关怀, 对参与救治的护理人员, 在生活上给予关怀、情感上给予支持、物资上给予奖励、精神上给予鼓励,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效果
3.1 积累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经验。
3.2拓展了本院小儿护理与传染病护理领域, 提高了小儿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设置了规范的儿科病房, 建立与健全了传染病房护理工作流程;促进了小儿静脉穿刺与小儿静脉留置针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在小儿特殊口腔护理技术操作步骤上实施了改良, 使小儿更配合, 促进了小儿口腔疾患的愈合。
3.3 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 手足口病患儿全部康复出院, 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手足口病房运行4个月, 病人满意度每月达到了95%以上, 无1例护理纠纷和投诉发生, 保证了护理安全。
4 讨论
4.1医院护理管理者应从法律和专业的角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国家和人民高度关注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1], 国家制定了专门的法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护理管理者应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高度的使命感, 对全院护理人员实施法律教育, 强化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
4.2指挥和控制系统的建立是有效管理、迅速行动的关键[2]。护理部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中救治中必须做到总体规划、把握方向、运筹帷幄, 兼顾指导、控制、管理与协调的职能, 保证人力资源配置, 实施分级管理、管理监督与专职监督相结合的机制[3], 组建一个完善的救护体系, 在应对集中救治时, 才能迅速组织、有效处理。
4.3打造一支技术、心理素质过硬的护理队伍, 是成功应对集中救治的保证。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急救技术进行强化培训和演练, 帮助护士提高应急准备能力[4], 科学配备护理人力, 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 使她们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工作。激发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合理、有效地提升护士的工作潜能和工作效率[5]。
4.4根据疾病特点制定适合临床实际的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使护士在实践中有标准可依、有流程可遵循, 让护士自觉地执行标准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减少偏差, 真正将护理质量管理落到实处[6]。
4.5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中救治中, 实施三级护理垂直管理, 发挥大科室护士长和护士长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为护理安全打上双保险。
5 小结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集中救治定点医院, 需要高质高效地完成救治任务, 需要组建完善的救护体系, 从物资、技术、人力资源、沟通协调等多方面加强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S].2003:5.
[2]郭燕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保障护理工作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 2003, 3 (1) :44~45.
[3]孙青.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管理对策[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4, 3 (9) :682~683
[4]张安琴, 吴海燕, 袁素平.护理部在大批地震伤员救护中的护理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12) :1073~1074.
[5]张雪辉.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7, 5:105~106.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 篇3
1灾区应急现场管理
玉树县 (玉树藏族自治州) 总面积为26.7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30.23万人, 平均海拔4000m以上。“4.14”特大地震发生后, 全县死亡2698人, 失踪270人。全县卫生系统受到严重影响, 卫生资源损失惨重, 基本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我院救援医疗队作为第一批到达灾区的救援队之一, 在克服高寒缺氧环境下, 立即建立一系列应急、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 做到了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工作。
1.1 建立现场指挥管理系统
我院救援医疗队负责玉树县1镇、8乡的医疗救援工作, 横跨玉树东西两极, 基本特点是海拔高、战线长、面积大、灾情重、条件差、环境险。为此, 医疗队一到玉树即成立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 设总指挥长, 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救灾工作;设现场救治组、巡检组、信息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分片区设小分队和工作小组, 构建了一体化异地救援现场指挥管理系统, 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骨干作用, 成立了以院领导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
1.2 建立协调高效的内部工作机制
指挥部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研究制定工作策略和方案, 严格要求, 做到急而不慌, 忙而不乱, 在条件艰苦的灾区有序高效地开展工作。同时, 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 如人员安全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 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3 建立信息管理制度
指挥部信息组每日将工作数据收集, 经汇总分析后上报青海省卫生厅。通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零报告制度, 前线指挥部能及时掌握玉树县1镇、8乡的医疗救灾工作情况, 为伤员转诊等工作打下基础。
1.4 建立前后方指挥部联系机制
建立前线指挥部每日向后方总指挥部进行工作汇报和信息报告制度;通过与医院医疗、后勤保障等部门的联络机制, 方便多批次大数量的救援人员换防中转和前方所需物资的采购和补给。
1.5 建立与当地政府联系机制
救援医疗队到达灾区后, 一直与玉树县抗震救灾卫生指挥部保持很好的联系, 随时接受任务, 调整工作重点。同时, 救援医疗队及时与当地乡镇政府和村干部取得联系, 共同研究和部署辖区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1.6 建立军民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由于我院医疗救援队存在医疗救援设备及条件的局限性, 通过与济南军区方舱医院建立军民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在处理急危重伤员时, 采取联动合作, 大大降低了急危重伤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1.7 建立与当地百姓互助机制
救援医疗队与当地百姓、学校教师等建立了和谐融洽的互助关系, 当地百姓、学校教师给予医疗队语言翻译、道路向导等方面帮助, 医疗队通过医疗巡诊、慰问贫困灾民等, 帮助当地群众建立灾后重建家园的信心。
2院内伤员救治管理
我院作为距“4.14”玉树地震灾区最近的三甲医院之一, 承担了震后一线伤员救治的重担, 在短时间内收治了大量地震伤员 (表1、图1) , 我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并建立一系列高效的医疗管理机制, 大大减少地震伤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2.1 启动院内救治管理系统
为做好抗震救灾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保障灾区伤员救治工作的高效有序的进行, 迅速启动院内救治Ⅰ级响应预案管理系统, 成立玉树地震院内救治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工作组 (图2) 。
2.2 建立伤员信息管理机制
对每位入院伤员建立信息档案, 内容涉及患者基本信息、医疗救治信息等部分, 并由专人负责录入及管理, 便于伤员信息的统计上报、民政部门灾后安置等工作的开展。
2.3 建立伤情评估机制
对每天新收入院的灾区伤员, 由伤员预检分诊小组进行逐个伤情检查, 完成伤情初步评价, 确定初步治疗方案及进一步需要完善的检查措施, 并转入相应病区。在伤员转入病区后由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进行伤情再评估, 并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 确保每位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
2.4 建立伤员危机心理干预机制
地震是一种重大灾难, 在给伤员造成躯体伤害的同时, 往往造成严重的心理上创伤, 导致个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异常反应, 如:恐惧、焦虑、沮丧等。因此, 加强对地震伤员的心理疏导极为重要, 所以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迅速启动心理干预工作, 加强护士心理疏导培训, 将心理疏导融入日常护理中, 能够及时发现伤员的心理变化并予以适当的疏导, 同时组织心理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心理查房, 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目的在于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心理危机, 促进创伤医疗救治的顺利完成。
2.5 建立伤员康复治疗机制
为使伤员迅速康复, 医院于地震发生第1周就启动了康复治疗体系, 从设备、技能、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 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康复治疗。根据病情需要, 统一对收住院伤员行分类、集中、系统康复训练。对于不能集中康复训练的患者, 采取康复医师、技师、护士深入各病区, 开展床旁逐一康复训练指导。积极与国家康复中心和国际康复组织合作, 得到了大量的帮助和指导, 确保地震伤员的康复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并得到伤员的认可, 使伤员的恢复速度加快, 恢复周期较预期有明显缩短。
2.6 建立伤员医疗救治质量控制
为杜绝医疗事故、过失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质量控制小组及医院感染防控小组每天往返于各病区, 进行检查和指导, 保障灾区伤员医疗救治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2.7 建立兄弟单位互助机制
地震后, 兄弟省份医院纷纷派出由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前往我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在卫生部统一安排下广东医疗队一行12人及云南医疗一行12人先后来到我院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为能更好更充分的发挥援助医疗队的技术优势, 切实帮助我院做好伤员救治工作, 依据医疗队队员专业及特长, 将队员分配到急诊科、ICU、骨科、手术室、肾病科、医院感染科、心理咨询科等专业科室, 协调医院专家进行专业会诊和业务指导。使我院伤员救治工作更高效。
2.8 建立救援物资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了一套严格、高效的采购和库房管理制度, 采购、发放、配送, 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 确保抗震救灾医用物资供需工作, 紧张有序开展, 切实做到让医务人员放心使用, 确保地震伤员的生命安全。按紧急采购耗材及设备和登记捐赠耗材及设备分别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耗材名称、规格、厂家、批号、数量、供货商件装量、来源、接受时间、货物存放地点, 并将耗材根据其来源分为卫生局划拨、药监局划拨、紧急采购和社会捐赠。
3讨论
3.1 建立医院现代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国家紧急事务管理机构, 现行机制很难发现危机和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特定潜伏期的种种外部表征, 因而, 危机和突发事件爆发后处理过程中往往形成撞击式的被动反应模式。同时, 我国目前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现有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危机和突发事件管理要求。主要表现危机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管理部分之间彼此独立, 对单项危机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比较强, 而对需要各种资源协调运作的复合型危机和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效率比较低。作为医院的管理者, 对此必须有清楚地认识, 必须根据各自医院的具体情况, 依据危机和突发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建立自己的组织管理体系。
3.2 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管理的特点
作为医疗机构必须熟悉了解特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管理的特点, 方可做到正确而有效地处置, 其特点如下: (1) 特殊性:尽管也有一般管理的要素成分和工作内容, 但在特殊的环境 (如:少数名族地区等) , 特殊的事件, 将有很多的特殊问题, 在处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2) 权威性:现场管理者的统一指挥, 临危不惧, 正确决策, 果断处置非常重要; (3) 时效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涉及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要突出时间的宝贵, 信息的重要, 行动的及时; (4) 协调性:事发现场往往千军万马, 各路人马的有效协调也是关键; (5) 安全性:如何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6) 基础性:如何建设一支平战结合、装备精良、技术先进、训练有素、反应迅速, 具有野战和自我保障能力的卫生应急救援队很有必要; (7) 新闻性:公众必定十分关注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 如何应对媒体, 加强信息管理, 统一公布现场有关信息也很重要。
3.3 现场指挥与后勤保障
我国2006年2月公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中明确指出, “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设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1]。实践证明, 前线指挥部的设立和高效运行对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协调、指挥非常有必要, 避免了多头指挥、工作无序、情况不明、信息不畅、后勤混乱、物资浪费等问题。现代医疗卫生大救援工作呈现救援立体化、信息网络化、后勤野战化、管理军事化等特点, 卫生系统应向野战部队学习如何建设前线指挥部, 并明确基本的建设要求。后勤保障问题后勤保障最关键的三个问题是吃、住、行。灾后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的队员, 出发时可只携带短期工作、安全防护和生活需求的物资。在先期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 3~5d的干粮和饮用水是必备的。情况好转后, 积极搭建简易灶台, 改善救援队员的饮食条件。可视情况, 聘请当地群众进行帮厨工作, 以减轻救灾队员的工作负担。要重视对原有水源和临时水源的保护, 灾后气候多变, 营地的防涝和防潮, 防虫叮蚊咬、防风, 防雨, 都是需考虑的问题。尽量选择地势高处搭建营地, 设计排水沟, 选择合适的材料垫高地铺。帐篷以军用为佳。营地厕所的选址、挖掘、搭建方法等应在第一时间予以考虑。灾区道路条件恶劣, 余震不断, 对车况影响较大, 是一个很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灾区的保养能力、维修配件和技术人员均极有限。根据灾区路况, 建议尽可能配备底盘较高的越野车, 及时做好常用配件和易损耗材的采购工作。应在离救灾工作地较近的、条件尚可的大中城市设立后勤保障部, 可及时依据灾区实际情况, 给救援队员补充工作和生活物资。
3.4 多学科联合救治
地震灾害由于具有突发性、压砸性致伤等特点, 主要伤情为多部位的骨折;由于来我院伤员多由灾区一线救援队转诊来院, 部分伤员为开放性损伤已经在当地进行了初步处理, 但是由于初期处理的条件限制, 伤口出现感染, 绝大多数伤口尚未愈合, 多数伤员来院时存在轻至中度的营养不良;此外我院接受的地震伤员有>60岁的25人, >80岁的5人, 均伴有多种基础疾病, 因此在组织救治小组时, 从伤员的伤情和病情等实际情况出发抽调由相关学科医生组成的综合医疗组。在救治过程中实行专职救治、集中交班、集中查房、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同时实行临床药师下临床, 营养师查房制度, 将医疗、早期康复、系统康复、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措施同步实施, 减少了临床申请会诊的程序和环节, 各相关学科能够从本学科角度在整个救治过程时刻掌握伤员的病情发展趋势, 确保每个伤员的救治过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 篇4
1基层医院应建立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援应急反应机制
在基层医疗机构, 特别是各地区、县一级的人民医院, 应建立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援应急反应机制, 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事件的预警机制;每年数次的预案演练, 及演练后的总结及改进;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突发事件的后果处置等管理系统。当地卫生行政管理机构要进行日常指导, 对基层医院的急救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并促进其不断整改;基层医院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部门属于行政设置, 由一级科室或分管副院长兼任, 具有在全院跨部门的协调合作能力, 才能有效发挥紧急时的行政指挥职能[2]。
2实施紧急医疗救援的人力资源管理
2.1基层医院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建设和人才梯队培养各种院前急救和突发灾难事故时, 率先抵达现场的往往是急救医师, 因疾病病种和现场环境的特殊性, 处于现场中的急救医师的“全科”能力, 其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 以及现场团队的配合协调能力, 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很大的关系。目前, 我国各地成立的急救中心, 无论何种模式, 均配有各级职称的医师, 按照卫生部标准, 固定在急诊科或急救中心医生的比例逐年提高, 但仍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急救能力、急救效果的预期要求, 也难以满足急救事业发展的需要[3]。
在院前急救人才培养方面, 对拟固定的急救人员, 应轮转各个科室3年;对可塑型急救人员, 能够使其得到序贯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掌握急诊急救相关的各项技能操作;并能实施团队良好配合。
2.2基层医院急救人员紧急医疗救援的预案演练在基层医院, 应根据本地区灾难脆弱性分析的结果, 逐步制定出有自身特色的突发灾难紧急医疗救援预案;针对灾难的不同类型、损害程度, 细化到人员的应急调配预案、120救护车辆的应急调配预案、批量伤病员到院后的处置预案、应急物资包括药品器械的调配预案和灾难事故紧急上报预案等。参与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援的队伍, 每年能参加模拟灾害医疗救援的演练, 通过演练弥补经验上的不足, 固化救援意识, 降低应急救援“脆性”。
3增大院前急救装备和设备购置投入
要加强院前急救装备和设备的投入。以前, 采用传统的人工电话调度,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无法记录和储存。基层医院逐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后, 所有的通话和时间信息均能记录和储存, 使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明显缩短, 跑空率明显下降。同时随着急救设备的增加, 医护人员能娴熟地对急危重症患者行规范处置, 使突发事件医疗救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4]。
4做好院前急救的配合
现场急救另一重要因素是院前急救人员间的团队配合。目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基本实行一个出诊单元包括司机、医生、护士、护工, 医生作为院前单元的最高指挥官, 在现场行查验伤情, 护士随时汇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科室应在平时对医生、护士进行团队配合和沟通培训, 以便在院前急救及灾难事故时, 能有效沟通, 掌控病情。同时, 随车护工要相对固定, 经培训合格上岗, 与医生护士能较好地配合, 在医护的指导下可施行一些急救措施[5]。
5实施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
院前急救团队现场处置患者后, 在途中要与基层医院急诊科联系, 以便基层医院急诊科做好准备;到院后, 院前急救医生要与院内急诊医生对患者致伤原因、致伤地点、伤情及现场已做处置进行交接;并且要将患者的必要病史信息、现场处置情况在转诊登记本上进行书面记录, 时间具体到分钟, 地点详细到村组或街道门牌号;接诊医生签署本人名字, 交接工作完成[6]。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危, 分别选择绿、黄、红色标识卡, 贴于患者左胸部, 以便于接诊医生快速处理[7], 确保院前与院内无缝隙衔接。
6普及急救知识
在基层地区, 特别是偏远地区, 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卫生事件, 现有的医疗急救力量是远远不够的[8]。基层医院医护人员除了做好院前急救工作, 还应以身作则, 推广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积极承担全民、全社会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宣传普及的师资工作, 使社会团体及公民掌握或了解一些急救常识[9], 以避免突发卫生事件时“一窝蜂”地无序救援, 造成拥堵和对急危重患者因急救能力缺陷导致救援不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现场环境复杂, 患者多、病情轻重不一, 伤病员病情变化快, 急救医师检伤工作量大, 这对急救医师、护士和院前急救车辆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急救人员除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 熟悉车载设备的配置和规范使用, 还应具备良好的应急沟通能力, 能及时采集复杂的现场信息并及时反馈。院前急救管理部门和执行院前急救的单位, 应密切配合, 定期对急救设备、药品清点督查, 确保处于完好状态。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援时, 现场急救医护人员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 认真负责履行院前急救职能, 保证院前急救效果。基层医疗机构要不断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机制, 快速、准确、有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伤情处置, 不仅能为抢救赢得时间, 还能有效降低伤残、病死率。急救指挥部门在获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时, 要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请求上级部门参与协调, 以便在必要时启动二级响应, 使批量伤病员能以最佳方式得到分流或后送, 确保伤病员能得到妥善的救治,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院前急救和灾难救援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应纳入国家急诊医学继续教育范畴, 每年定期培训;同时院前急救网络和灾难救援网络需要相关的急救法律法规支持, 依法确立急救网络与灾难医疗救援中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 这样基层卫生机构院前急救与灾难救援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惠小平, 胡宇虹.借鉴香港院前急救经验完善内地急诊体制[J].现代实用医学, 2002, 14 (7) :337-340.
[2]陈锋, 林才经.院前急救与灾难的紧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 15 (5) :479-480.
[3]闫镜.建立院前急救体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1) :121-122.
[4]阮小莲, 潘帅平, 卢书梅, 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院前急救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 2009, 1 (2) :88-92.
[5]阿力甫·司马义, 阿斯亚·托乎提.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J].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 (20) :147-148.
[6]何南江.淮安市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1 (1) :99-100.
[7]范志红.院前急救标识卡的制作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0) :42.
[8]张振新.院前急救部门如何应对重大突发事件[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4) :604-605.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 篇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大事件, 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3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也是体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需要众多部门统一高效指挥、协同采取措施[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主要是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预测预警、监测控制、监督管理、事件预防、信息收集分析、科学决策与快速反应、应急保障、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和事件综合处置能力等方面[4]。而其中各级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机构和最先感知部门, 医院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效。
近年来, 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以及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有报道。研究者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二三级综合性医院,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职能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往往被忽略。始于1997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有序的发展, 并已进入了体制创新的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承担常住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外, 同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防控过程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迅速掌握社区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并发挥街道、群体、各社会团体、医务人员和家庭的优势, 在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构筑起三道防线, 为SARS防控工作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自2003年SARS暴发后, 有关社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有所增多, 主要集中于社区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社区综合防治系统的建设等方面, 有关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鲜有报道[6,7,8,9,10,11]。
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示范点, 在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的环境和对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及健康者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卫生保健活动, 控制和降低社区人群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2]。经过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卢湾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中心作为该体系的网底, 在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 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应对2009年4月份以来全球快速上升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 中心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体系网络的作用, 从完善组织管理、加强预检分诊筛查登记、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控制、加强重点场所督导和广泛深入开展健康宣教等多个环节落实防控措施, 圆满地完成了27名密切接触者和8名轻症病例的居家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但是, 甲流防控也暴露出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社区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落后, 组织、人员和财政保障相对不足。 (2) 缺乏一支稳定并具有战斗力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医学观察随访的全科医生队伍。 (3) 缺乏规范可操作的预案系统。 (4) 人员培训、实战演练不充分, 并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抽样,从广东省珠三角(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惠州、中山、江门)、粤北(肇庆、韶关、清远)、东西两翼(揭阳、汕头、汕尾、潮州、湛江、阳江、梅州、河源、茂名、云浮)抽取227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未定级医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分别13家、36家、123家、55家。
调查表由本项目组自拟[3,4],调查内容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应急机构、应急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现场救援和医疗诊治、应急后勤保障、应急培训与演练、公众宣传教育等8方面,如表1所示。
1.2 调查方法
由广东省卫生厅发文件给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可以在广东省卫生厅网站(www.gdwst.gov.cn)下载电子版调查表。由于各医院科室设置不同,分功可能不同,因此各医院首先由医务科(若无医务科则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召集相关负责人共同完成调查问卷。
各医院问卷填写完毕后,医务科(或预防保健科)负责人打印调查问卷并签名盖章(单位公章),邮寄给调研组,同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将填写好的电子版调查问卷发给调研组。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数据库软件双人双录入,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拟调查227家医院,但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应答率90.31%,东西两翼、粤北、珠三角地区各地区医院等级构成如表2所示:
2.2 不同等级医院综合应急能力比较
对调查的205家医院的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别计算未定级医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应急能力得分,总体上表现为:未定级医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经方差分析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91,P<0.01),如表3所示。
进一步运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未定级医院与一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1>0.05),其他各级医院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地区指定应急的医院综合应对能力比较
由于所调查的205家医院中,珠三角、东西两翼与粤北地区中指定应急的医院所占的比例不同,而指定应急的医院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应急能力可能存在差异,直接比较三地区医院综合应急能力可能存在偏倚。因此,本研究中从调查的205家医院中抽取各地市指定应急的医院进行比较。
其中珠三角地区、粤北地区与东西两翼地区所指定应急的医院分别为26家、7家、46家,且各地区指定应急的医院均属二级或二级以上医院,具体等级构成如表4所示:
注:①东西两翼与粤北地区比较P=0.046,粤北与珠三角地区比较P=0.000;②东西两翼与粤北地区比较P=0.008,粤北与珠三角地区比较P=0.009;③东西两翼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经过测评分析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4],因此运用本研究中所建立的评价模型[3]计算各指定应急的医院综合应急能力得分,如表5所示。比较珠三角、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地区指定应急的医院应急能力,总体上表现为东西两翼<粤北<珠三角地区。运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F=0.90,P=0.411)比较三地区之间的差异,发现三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99,P=0.042);进一步运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发现,东西两翼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东西两翼与粤北地区、粤北与珠三角地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指定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应急能力的比较
由于各地市指定应急的医院均为二级或三级医院,所以本研究中对二级或三级非指定应急的医院(77家)与指定应急的医院(79家)的应对能力进行比较,指定应急的医院的应急能力高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的应急能力,且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7,P=0.006)。
分别对非指定应急的二级医院(51家)与指定应急的二级医院(50家)、非指定应急的三级医院(26家)与指定应急的三级医院(29家)的应急能力进行比较,发现指定应急的二级医院与非指定应急的二级医院,应急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507.69分、474.81分,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1,P=0.047);指定应急的三级医院与非指定应急的三级医院,应急能力平均得分分别为:544.29分、502.84分,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3,P=0.036)。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同等级医院应急能力进行比较,未定级医院<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但经统计学检验,未定级医院与一级医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我国医院等级评审的周期有关,《医院评审标准手册》中规定每三年对医院进行评审[5],而部分未定级医院虽然实际能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一级、二级医院,但在本次调查前尚未接受评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这与北京市二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对能力评价研究结果一致[6],也与我国医院分级评审中规定的不同等级医院的能力相符。
由于珠三角、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地区指定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所占比例不同,指定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应急能力可能存在差异,且各地区主要依靠指定应急的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以本研究中对不同地区指定应急的医院应急能力进行比较。总体上表现为东西两翼地区<粤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可能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要高于东西两翼地区,所以珠三角地区投入到医院的应急经费相对更多,也可能与各地医院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视程度不同有关。
此外,指定应急的医院的应急能力高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由于各地领导对指定与非指定应急医院的重视程度不同,更侧重于指定应急的医院的应急能力建设,对指定应急的医院的应急资金投入要多于非指定应急的医院。
不同地区指定应急的医院各维度得分比较发现,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和“公众宣传教育”两个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能与各地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对传染病报告时限的了解情况不同等因素有关[6],也可能由于各地医院领导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力度也不同。不同地区指定应急的医院“应急培训与演练”、“后勤保障”得分均远远低于该维度的理论满分,且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各地医务人员的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己开展,但培训力度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培训效果也有待考核。且各级医院培训内容不尽相同,总体上集中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对职业中毒、食源性疾病暴发、生化恐怖事件等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医院不仅应加强传染病知识的培训,还应开展其他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应急人员的综合应对能力。“后勤保障”得分较低,可能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制订各种应急物资的储备目录及储备量化的标准,因此各医院对应急防护物品的配备和药品的储备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可能与部分医院资金有限有关,也可能由于部分医院领导不够重视,认为本地区很少出现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需储备一些防护用品。因此,各医院必须加强应急物资的储备,首先政府必须调动各方力量,加大对医院应急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医院级别、所在地区给予相应的应急经费,保证医院在平时就有一定的经费用于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人员的培训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
总之,为更有效地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对能力,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应对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医疗水平,及时制定并更新应急预案,做好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提高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管理和沟通工作,重视生化核辐射等恐怖事件的应对能力建设,以便更快更好地提高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罗乐宣,冯占春,张剑.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3):3-5.
[3]朱德香,陈思东.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
[4]朱德香,陈思东,邹宗峰.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体系测评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1):1-3.
[5]编委会.最新医院分级管理评审与检查考评工作标准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06.
【医院公共事件药学管理】推荐阅读:
医院公共空间10-03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06-13
高校公共事件应急管理10-03
医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相关制度10-20
医院公共卫生科绩效考核方法10-04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08-21
医院药学管理制度08-21
医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08-16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制度08-28
公共热点事件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