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课程群(精选9篇)
公共艺术课程群 篇1
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于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逐渐加大投资力度。一些“985”、“211工程”院校率先发展起了相对完备的公共艺术课程群体系。其他大部分院校竞相考察和调研这些优秀学校的做法,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建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学部门,或利用艺术学院和人文学院师资,开设了《书法鉴赏》、《影视鉴赏》等艺术选修课,也拥有了自己的公共艺术课程群和相关保障体系。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艺术理论研究也百花争鸣,如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公共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公共艺术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等等”。
本文是课题《新建本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的第一篇文章。文章从前期准备阶段研究中可以得出结论,除少数几所知名高校较为完整和优秀以外,“大多数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群存在体系不健全”。课题在根据实地考察调研后发现,新建本科院校问题则更为突出。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面临师资力量、资金投入不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设立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因而这些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达不到教育部规定标准。课程开设仍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仅有几门课程被推出,缺乏长期固定的特色课程,课程体系不稳定,结构松散。教学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完善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的安排难以与学生达到互动,教学方法不能做到针对大多数学生。教材的选用偏向专业教材,考核方式不够科学,也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课程管理和保障体系。因此,加快建设与实践公共艺术课程群,稳步推进大学生普及艺术教育的进程,是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亟待整改的问题。
在充分分析和认识上述问题的原因后,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群建设与实践较为有效的途径是,“结合地方区域特点,创新性开设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学校要依托所处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合理利用这种地域文化,走出一条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下面以我校为例,学校地处关中平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景观。我校一方面继承和发扬这些关中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结合学校艺术教育的实际条件,并广泛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文化资源,着重建设和发展出五大公共艺术课程群:
一、限定性选修课程群
学校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面向全校推出《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音乐鉴赏》7门限定性选修课,《戏曲鉴赏》则由外聘教师担任。限定性选修课程群主要为鉴赏类课程,艺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讲授一些艺术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艺术的门类、发展脉络、评判标准、表现技法和美学哲学原理等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特色选修课程群
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地域文化特色等,开设各类艺术任意选修课8门,如《广告原理与广告策划》、《林声音乐审美及视听欣赏》、《书法创作》、《形体与舞蹈》、《绘画与摄影》、《数码摄影及摄影作品欣赏》、《“微”浪潮--微电影欣赏与解析》、《从民间到艺术-关中民间美术赏析》,特别注重开发以关中民俗、关中文化、陕西民间艺术、“关学”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任意选修课,大量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本省和市区博物馆。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所在关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学校艺术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把自己的特长及学术研究融入教学,同时也将学生有针对性的带入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贴近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开发自身艺术创造能力。
三、博物艺术馆实践课程群
公共艺术中心有马继忠美术馆和喻氏陶瓷馆,收藏有喻德江先生捐献的钧窑、越窑、临汝窑、鲁山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窑口的陶瓷器三百余件(套),陈列了马继忠先生部分写生手稿和巨幅系列创作38件,集中系统的展示了马继忠当代密体山水画的整体风貌和独特魅力。自建馆以来,累计接待校内外各类团体参观64个,参观人数达8000人次。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我校在转型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促进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安中国画院共同成立长安精神创作中心,成为陕西文化艺术界与地方高校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开辟了艺术机构走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新渠道。
四、音乐欣赏会课程群
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于2014年成立“林声音乐工作室”,旨在努力提升广大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为西安的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林声,被西安广大音乐爱好者亲切地称为“音乐传教士”,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至今已举办十五个春秋的“林声经典音乐视听系列欣赏会”,让听众在聆听音乐大师们的杰作中,感悟真善美的昭示。林声老师在西安文理学院开设的“音乐审美与视听欣赏”艺术公选课也深受广大在校学生的欢迎。
五、艺术展览、艺术讲座和研讨会课程群
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定期面向全校和社会开展各类高水准艺术专题展览和研讨会,如2014年陕北炕头狮子展、2015年姜国兴泥塑展、2016年西藏擦擦艺术展及高层研讨会;还聘请文化艺术界知名专家学者,面向全校师生举办各类艺术讲座,如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克成教授《对话历史——设计的一种姿态》专题报告会、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王建树先生的《山水画创作》讲座等。
以上就是我校建设和实践起来的五大公共艺术课程群。这五大课程群在推动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及打造我校公共艺术教育品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应努力开全教育部规定的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群,并极力打造特色性公共艺术课程群;在教学环节里增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内容,使学生充分领略本民族、本地区文化艺术的魅力和内涵;还应不断完善公共艺术课程日常管理体制和方法,建立完备的听评课和学生评学制度,加强教师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这些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与实践公共艺术课程群真正有效的经验和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年,(9).
[2]蒋佳,顾平.《浅谈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群的改革》[J].新视觉艺术,2011-2,第37页.
[3]周亚辉.《关于公共艺术课程群建设的几点思考——以“大美术”课程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体育与艺术,2012年,第162页.
[4]史健男.《新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总第135期),第7页.
公共艺术课程群 篇2
1、整体优化教学内容,避免交叉性内容的重复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前期学过的内容运用于后续课程中;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各门课程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时又会出现课程内容的重复。如相平衡热力学方面的知识,在化工热力学中已有涉及,在分离工程中就不必再大篇幅地进行介绍。正是由于各门课程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在教学安排上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只是简单重复,势必引起学生厌倦或厌学。为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理顺关系,优化课程设置,避免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同时又不能遗漏某些章节,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将核心课程群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即在制定教学大纲时,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的安排,尤其是对于交叉性内容,不同的具体课程,其目标应各有侧重,并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在化工热力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删减与物理化学重复的内容。在相平衡常数计算过程中,该计算过程涉及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若在化工热力学中已经作了较深入的讨论,在分离工程中,采用拿来主义即可。在单级相平衡过程所涉及的泡、露点及闪蒸过程的计算,分离工程和化工热力学这两门课程应该互为补充。除此之外,加大课程群的整合力度,将相关的内容整合在某一门课程里,如化工分离工程中的分离顺序和分离过程选择等内容移到化工工艺学课程里结合具体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在各门课程互通有无的基础上,对于交叉性内容,核心课程群的后续课程就比较容易把握重心和尺度了,只需适度地引导学生加以巩固和复习,重在运用和扩展。对于学生来说,适当地固和复习交叉性内容,对于学生有很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有效地将相关课程结合起来,二是使他们意识到已经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比较容易克服畏难和厌学情绪,从而能较快地接受新知识。这样不仅避免了简单的重复,节省了学时,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2、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正成为人类除书本外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另一主要途径。计算机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得到广泛重视,计算机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3]。为了适应化工科技发展的要求,将化学、化工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化工热力学和分离工程中,化工热力学以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为基础,对化工分离过程和化学反应器所需的相平衡、化学反应平衡数据、参数、平衡时的状态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计算。所涉及的计算问题较为复杂,计算工作量大,且待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非线性或不能用函数形式表达[4]。分离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分离过程开发和设计中遇到的.工程问题,主要阐述精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的分离流程和设计计算,分离对象通常为二元以上的物系,计算量大而复杂[5]。一方面手工计算很难完成实际的计算过程;另一方面,繁琐而枯燥的计算容易出错,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两门课程中采用计算机编程可以快速准确地解决曲线拟合、数值积分和方程求解等,可以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工艺设计计算的准确度,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工程计算能力。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增设计算机数据采集实验、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运用新技术,引入化工流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将仿真操作与小型化工实验装置结合,使学生不进工厂就能了解化工生产的装置和操作过程,这种将传统的在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和计算机仿真实验系统协调地结合,不但扩展了实验内容、节省了实验时间,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都是十分有利的[6]。
3、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化工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而要实现与适应这种创新,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能与之脱节,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当前学科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针对化工科技的最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剔除陈旧的理论,充实新的理论和知识,增加一些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内容。例如,随着超临界流体萃取、膜分离等新型分离技术的发展,在化工分离工程中增加这方面的知识;随着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涌现,在化工工艺学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与课程相关的最新化工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不仅拉近了教学与学科前沿的距离,还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认知,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能够适应化工企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化工人才。
4、与科研相结合,以专业实验为载体,促进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本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一直独立设课,内容上偏重有机合成,与核心课程群教学内容关联不够紧密,不能行之有效地检验和运用课程群的知识。为此,在实验内容的精选和安排上,力求注意实验的典型性、系统性以及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结合,充分考虑工程学与工艺学实验的平衡,在内容上力求具备典型性、先进性及综合性。专业实验改革的重点是完善综合型实验,力争使核心课程群的内容在专业实验中都得以反映。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任课教师的科研方向、科研与教学成果,从教师的科研中选取一部分较成熟的内容对现已开设的专业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有所了解,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培养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例如苯甲醚的溴化反应,同时有对位和邻位产物生成,由于这两个化合物结构相似、沸点相近,采用普通分离手段如精馏较难实现分离,因此可采用化工分离工程中所涉及的特殊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除了对产物进行分析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工热力学所学的知识对这个反应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分析,为分离过程和反应过程提供相平衡、反应平衡数据,为优化合成工艺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设计这样一个专业实验,将化工热力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等专业课和专业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学习与专业实验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地梳理,促进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注重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公共艺术课程群 篇3
关键词: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普通高校,必要性,可行性
1 体育表演艺术
体育表演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原始社会就有威武雄壮的武士操练图,甘肃黑山崖画中的图像体现了原始舞蹈与武舞融合的特点;在西周时期就有武舞的形式,训练人在仪表和气质方面的修养,是集诗、歌、舞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汉代武术、剑舞、棍舞、刀舞等多种民间技艺构成了“百戏”表演。蹴鞠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足球运动,而蹴鞠中历时最久、开展得最为广泛是无球门的散踢方式,花样技巧繁多,带有浓厚的表演性质。近代国际上体育届最大的盛事为奥运会,每一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体育表演,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千人太极表演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贴近我们生活的体育表演项目更是层出不穷,如在节日中表演的舞狮、赛龙舟、腰鼓、高跷以及深受学生群体喜欢的啦啦操、健美操、街舞、花式跳绳、花样滑冰等。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的要求,体育表演本科专业于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同意,随后在部分高校开办。
2002年武汉体育学院率先成立了体育艺术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体育与艺术相关专业的体育院校之一,其开设项目包括艺术体操、竞技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舞蹈和艺术学,之后广州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目前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院校已达二十几所。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表演项目的艺术性追求也越来越高,在FIG2005版、2009版、2013版竞技健美操规则中对艺术评分新版规则都更加细化,2013版强调衔接动作的“修饰作用”,在动作的创编、音乐的使用和诠释上更加注重艺术表现力,使整套动作更具特色和表现力[1]。《自由式轮滑2013版竞赛规则》中在艺术表现方面做出了4点要求,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正朝着越来越密切的趋势发展。有学者把体育表演艺术的概念界定为:体育表演艺术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体育内容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艺术表演于一体,为促进人体健康、体现体育情感、展示体育精神及反映体育生活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文化艺术形式[2]。
2 课程群
自1994年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计划》后,课程群建设在高校逐步兴起,近年来课程群建设依然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并且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3]。
建设课程群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加强主体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之间存在必要的逻辑关系,以促进教学质量为目标,打开学科之间的限制,教学方式更加开放,教师形成合作团队,形成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循环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4]。课程群建设主要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需要三方面确定发展目标[5]。课程群的建立是为了完成共同的教育目标,使几门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的课程协同发展,实现整体水平优化,提高教育质量,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
3 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
根据体育表演艺术的定义,高校普遍开设的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武术、花样轮滑、花样跳绳、健身、街舞、交谊舞、拉丁舞、形体舞蹈等课程都具有体育表演艺术的特征,但目前表演类体育课程都是以单门课程的形式进行建设,即课程的“点”建设,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进行研究以确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现代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是单一课程能够实现的,每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各门课程都强调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容多而学时不够的矛盾[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发挥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特殊的育人功能,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即是对课程完善性的宏观建设,又是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有效措施。
4 普通高校建立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的意义
4.1 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初用于企业,指企业或产品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后来此概念得到扩展,可用于人才、国家或参与竞争的个体。高校一直是人才培养的重地,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关乎人才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两种,硬实力是指学生的专业水平,软实力指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7]。普通高校体育表演艺术类课程作为非专业课,正是从培养学生软实力方面加强核心竞争力,体育表演艺术类课程从体育、美育、德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升学生文化软实力,在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编排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等方面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备吸引力。在大众教育的环境中,进行差异化培养突出优势,使学生具备独特的软实力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另外对于学生核心竞争力而言,健康的身体是一切要素的基础,增强身心健康也正是体育表演艺术课的宗旨。
4.2 促进精品课建设
课程群建设目的其一就是集中优质资源,形成资源共享,打造优秀的课程即精品课程。课程群建设首先要确定师资队伍,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能力强、学历与能力并重的教师纳入课程群,引进与内培相结合,形成结构合理的梯队式师资结构。在教学内容上,确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具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并存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扩大教学资源,合理的运用网络课程,搭建平台框架,丰富素材,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形成一个展示的自评空间,完善评价体系。建设课程群需要的评价指标与建设精品课有很多雷同或相似,课程群是使课程的整体水平优化,为精品课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以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为依托下的体育表演艺术类精品课建设会更加快捷、高效。
4.3 建设教师团队
学术团队的重要特征是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奋斗目标,步骤清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沟通顺畅。团队成员在交流意见时,能够平等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思路,通过探讨交流形成新的解决途径,最终产生的团队成就优于个体绩效之和,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分工造成效率的提高[8]。目前体育表演艺术类课程的教师的研究领域一般各自分散,相互交流较少,如啦啦操老师和武术老师在学术、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鲜少有交集,把这两个项目放在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之中建设,可使西方特色浓郁的强调团队协作、张扬热烈的项目与中国武术的竞技性和“消停侵袭”所达到的高度安全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交流并借鉴经验,让啦啦操带有竞技性,让武术形成团体表演,使教师在科学研究上取长补短,在人才培养上融合协作,在教学方法上吐故纳新,培养出能够服务于社会需要的体育表演艺术类人才,使教学团队技能互补、相互依存最终实现整体成功。
5 普通高校建立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的必要性
5.1 高校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背景下,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教学改革,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意义是“用”,是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能产生经济效益,能满足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实质就是高等教育要承担培养学生应用价值的能力重要桥梁,是将“智慧”即科学技术转化成“实惠”,即现实生产力的关键[9]。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方面,有学者将其分为公共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三大类,而体育课程是学生身心调试能力即公共能力的培养所需的课程[10]。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心调试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模仿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等。体育表演艺术类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展现,检验学生把技术技能策划实施出来的能力。该类课程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实践性,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途径,应用型人才不是一天养成的,让学生接受和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体育表演艺术类课程即是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部分,也对其他课程起到引导和渗透的作用,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辅助课程。
5.2 体育课程与艺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有:国外所涌现的体育课程模式具有鲜明的理论主张,但各模式之间具备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注重相互间的学习和借鉴,融合借鉴可以开放性的借鉴相关学科的课程模式,如健康、保健、营养、康复等项目,不受限于体育课程之内,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借鉴使体育课程模式更加丰富多样,能够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内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更积极的干预作用[11]。许多国家在体育课程模式上就很注重跨领域的融合借鉴,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是未来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而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教育目标仍旧停留在作为“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手段,融合了中国哲学、美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多元文化交叉发展的体育学科课程多数没有被高校体育教育和教学所采纳[12]。根据党中央关于改进美育教学的要求,更加确定了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模式需要跨领域、跨学科地融合,美育教学是艺术课程的核心环节,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是力与美的结合,既增添了美育教育的光辉又是开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5.3 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课程建设中,由于学科划分知识领域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按照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比较注重学科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连贯性、理论叙述的严密性、教材使用的规范性、教育思想的统一性,这种保守的一成不变的课程,与现代课程的教育理念不相适应,现代课程要求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有鲜明的个性和观点[13]。
长久以来,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固有的体育理论指导思想,束缚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空间,学生呆板的在以教师、教材为主的教学环境中接受知识,使学生丧失了独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14]。教学大纲更新周期过长,教材的选择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落后于教学理论的研究,评价标准单一,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科之间各成体系,相互之间交流合作较少,使得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课程改革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来打破学科领域的划分,建设一个课程内容不重复、彼此之间交叉渗透有衔接的课程群。就体育与艺术课程而言,体育表演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融合点。
6 普通高校建立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的可行性
6.1 课程设置
在高校的课程群建设中,按照学生自由选择的模式,逐步把一些学生选课率较高的二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定为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把学生选课率稍低的课程定为选修课,这样既可以保证基础课程的充沛资源,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15]。专业基础课程群建设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与体育表演艺术课程群的建设,必修课作为学生对自身需要和课程选择的结果,学生选课时通常会把低基础并且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爱好的表演类课程作为优先选择的目标,必修课成为了该课程群的主导课程,而其他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但学生选择度低的可成为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和扩展。
6.2 师资组成
现今,体育院校的表演艺术类师资一般由3部分专业教师组成:体育院校的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教师;艺术院校的舞蹈类教师;外聘的社会体育表演艺术专家或社会团体专业人士[16]。普通高校现有的体育表演类项目的师资力量比较充沛,目前高校中普遍开设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武术、健身健美、轮滑、瑜伽等项目,体育类教师完全可以满足上课需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要开设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舞蹈鉴赏、音乐鉴赏、艺术导论等8类课程。艺术类教师按需要可在课程群内担任选修课的任课教师。普通高校可借鉴体育、艺术院校在师资配备上的做法,引进艺术院校或体育院校体育表演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社会机构的专家教授。
6.3 场地及设备条件
体育表演艺术类课程,主要是以人体活动为中心,通过造型、姿态、情绪表达等手段体现艺术特色,活动中伴随音乐、体育、表演艺术于一体,上课的场地条件可按体育表演类课程的场地标准执行,体育馆、舞蹈教室、操场空地等都可为上课地点,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专门的体育表演艺术教室,配备镜子、音响和其他上课所需设备,毕竟场地设施条件是保障高质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
7 结论
安装工程课程群改革研究论文 篇4
关键词::BIM;安装工程;课程群;改革
1安装工程课程群现存的问题
通过综合多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课程群中课程设置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2BIM技术应用于安装工程群改革的必要性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新产物,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在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创建“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项目各参与方以及最终用户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1]。众所周知,BIM技术因具有协调性、模拟性、可视化、优化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中,因此,将BIM技术尽早应用于安装工程课程群中,以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行业革新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BIM技术
国家住建部及十几个省市地区已陆续发布多项BIM技术应用推广文件,同时大批项目已纳入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其要求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工程造价专业在内的诸多从业者掌握一定的BIM技术。安装工程作为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一大主体,涉及水、电、暖、通、消防、智能化等多项子单位工程,BIM技术在安装工程方面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单个子单位工程BIM模型的建立,管线的综合,动态的演示,更体现在多个子单位工程之间及与土建工程之间多个复杂节点的交叉优化,碰撞检查,可视化漫游等,其不仅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更有利于减少材料的浪费、工序的返工,极大地节约工程成本。因此利用BIM技术对安装工程课程群进行改革迫在眉睫,进而提高学生的职场胜任力。
BIM技术将有利于安装工程抽象知识具体化
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课程群涉及识/绘图、建模、施工、造价、管理等多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其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直观知识理解易但空间想象难的困惑,因此,利用BIM模型的可视化特点及BIM漫游功能将有利于加快学生将安装工程抽象知识具体化。
BIM技术将助推安装工程课程教学多样化
建设语言学科课程群 篇5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面临初中阶段学生普遍感到课程单调,课业重,压力大,学法死板的局面,我校课程群的构建将改变无效或低效的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吸纳多位教师的智慧以发展特长。同时,课程群的建设,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使学校课程向多样和整合的方向发展,增强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综合作用和整合效应,从而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课程群建设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一种“共同体”的教与学的关系;强调文化、环境、交际、活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应成为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师生交流永远是教学的核心。
2.解决课程资源开发的单一性问题。课程群建设研究从文化、环境、体验、欣赏、操作等方面,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表达力、审美力、创造力。我校已构成了外围课程的主题框架,即论辩一演讲一朗诵一写作一研读一文化一活动。其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实际交际能力。
3.解决学习语言学科忽视共性的问题。语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从听、说、读、写、思几个方面来历练,对文字的解读和写作、对口语的表达自然与流畅、对听力的理解与精准、对写作的优美与简练都有共同的要求,但不同学科又各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融会贯通,互相借鉴。
课程群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1.重构语言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为了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学校重构了语言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以语文学科为中心派生出的校本课程就有精品古文、生活作文、经典诵读、演讲与论辩等;以英语学科为中心派生出的校本课程就有多维畅读、口语交际、拓展阅读等。
2.重建适应新课程的课程体系。学校把外围课程统一纳入课程计划之列,做到了大课与小课结合、核心与外围结合、自选与限选结合、项目与活动结合。
3.重建教、学、研一体的科研网络。在课程群实施的过程中,由专家引领,市区两级教研员指导,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课题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教研网络,形成了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校本研究网络。
课程群实践的环节与过程
1.注重集体开发设计课程。对于选定的外围课程项目,由研究人员撰写课程综述,即每门外围课程执行计划。课题组专家团队分别对每门课程或者活动项目采取逐个听课、专项研讨的方法,对课题的名称、内容、教学步骤、学习方法、评价策略、作业形式及核心课程的紧密关系展开讨论与研究。
2.注重学生的课程体验。主张学生自选与限选相结合,个性差异与个人兴趣相结合,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大胆创新与充分体验。所有的课程立足开阔的视野,调动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又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使学生满怀激情而又主动地投入到课程的实践活动中。
3.注重提供最佳的学习情境。我校提供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热爱语言、学习语言、欣赏语言,不断深化学习成果。如举办中英文的辩论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作文大赛及举办圣诞晚会等,提供表演舞台,让学生了解西方风情。
公共艺术课程群 篇6
1.电子仿真技术
目前,应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方面的仿真软件比较多,如Pspice、Multisim(EWB)、EDA、MATLAB等。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来搭建虚拟的操作平台,可以达到非常真实的效果,因此,其在现代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是Technologies(IIT)公司在20世纪末推出的一种电路仿真软件,其软件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易学易用,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方法。
Multisim广泛应用于电子类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其最早的版本为EWB5.12,该版本对一般的电工学实验可以通过仿真来实现;其最新版本为Multisim 12,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ultisim V8,它的功能更加强大,不仅能够在最基础的课程如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这些职业基础课程中进行仿真分析,而且也能在很多其他职业能力课程如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毕业设计等多门课程中进行仿真分析,为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非常直观的视觉效果。
另外,相对于其他EDA软件,Multisim V8更加形象和直观,而且,它能进行模数混合电路的仿真,几乎能够百分之百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效果,给广大电子电路学习者提供了方便。
2.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胜任电子及信息工程领域的安装、调试、维修、管理、营销及一般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们将专业基础课中的电工应用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和专业能力课中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与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毕业设计这九门课程归纳为一个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在建设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的过程中,将现代化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引入到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再辅以教学方法模式的革新,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工程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ultisim等仿真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硬件的同时,学会用仿真软件验证相关原理及电路,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更新课程的教学思路,提高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验证”的情境之中,使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向“发现知识和知识创造型”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电子仿真技术在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字电路最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分别是真值表、逻辑电路图、逻辑函数表达式,这三种表达方式也是这门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对初学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如果将Multisim仿真软件应用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Multisim仿真软件的仪表栏中就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仪器仪表——逻辑转换器,它能够实现一个数字电路的逻辑电路图、对应的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三者的相互转换,这给初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形象的演示效果。如下图1所示,用逻辑转换器分析电路的真值表、逻辑表达式(最小项表达式及最简表达式)。
双击逻辑转换器并选择好,输入变量A,B,C,再按下第一个转换按钮,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对应电路的真值表;再按下第二个转换按钮,就可以得到如下图3(a)所示的最小项表达式;再按下第三个转换按钮,就可以得到如下图3(b)所示的最简表达式,表达式都位于最底下的一行。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Multisim等仿真软件,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某种仿真软件,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了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课后的练习和作业题是否正确,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电子仿真技术在专业能力课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
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以前所学知识有更高的要求。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出去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门课程采取虚拟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非常实用。
在小型电子产品设计的初期,先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设计好合适的思路,选取好合适的元件和参数,并且在仿真软件上调试出较好的实验现象以后再进行实物制作,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实训耗材,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尝试电路设计,不用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进行设计和探索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如图4所示的流水灯电路,学生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设计的电路发光二极管不亮,有的学生设计的发光二极管间隔等待的时间过长,等等。学生碰到这些问题时,肯定就会着力想找出自己电路的故障原因。通过仿真软件来查找原因会比较安全,而且也比较方便,不需要拆掉实物,这对电路学习者来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如果将图4中的RP1调为90%,流水灯很快就亮了。当看到这些不同现象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思考原因了,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学生自主尝试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非常安全、快捷地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避免了大量的实训耗材的浪费。
四、结语
从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中选取其中几门课程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将电子仿真技术应用于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子仪器仪表进行虚拟实验是非常方便、直观和形象的,对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很有用。同时,老师们也可以应用如电子仿真技术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研究,这对提高老师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松泉,沈红卫,梁伟,等.虚实结合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84-186.
[2]朱运利.EDA技术应用(第2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刘颖,侯建军,黄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3-4.
[4]张志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184.
[5]叶群,邓优林.EDA仿真技术在高职安全类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72-75.
[6]郝骞,李晓明,杨风,等.EDA技术融入电工学课程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2).
[7]陈虹.EDA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2).
[8]雷跃,谭永红.用Multisim提升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4-27.
公共艺术课程群 篇7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
0 引言
《传热学》课程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建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1], 在建环专业核心课程群中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2], 它不仅是核心课程群中高等数学基础课程知识应用的延续, 也是核心课程群中供热工程、空调工程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但《传热学》课程的内容较多; 理论公式推导多; 经验、半经验公式繁多[3], 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理论偏深, 难度大; 内容枯燥, 学习兴趣不高, 甚至产生抵触心理。鉴于《传热学》课程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对建环专业核心课程群体系下《传热学》课程的建设,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几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以期取得良好的传热学课程教学效果, 达到使建环专业学生具备分析工程传热问题的能力, 具备相应的工程传热问题实验技能分析和操作的实践能力, 为建环专业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1 教学内容改革
注重《传热学》课程与核心课程群体系中其他课程的衔接, 避免知识脱节。
1) 与《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基础课程的衔接。
《传热学》课程中涉及许多学生已学过的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利用起来, 在教学中有必要采用下达课前预习任务的方式, 将下节课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和《流体力学》知识告诉学生, 让学生课下去复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 比如下节课要学习一维稳态导热, 要求学生课下去复习一下导热微分方程积分求解的通用表达式形式。同时有必要对课程进行复习, 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 以利于更好的理解《传热学》课程知识。
2) 与《供热工程》《空调工程》专业课程的衔接。
在建环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中, 会应用到许多传热学的知识, 所以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热学理论知识在供热、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比如在学习导热知识时, 要将供热、空调工程中负荷计算中需要的墙体导热系数计算、管道的散热保温性能等联系起来, 这样的教学过程, 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传热学的兴趣, 学生也知道了学习传热学理论知识的实际专业应用, 从而对《传热学》课程更加重视。
优化设计授课内容, 承前启后的讲授课程内容。所谓承前启后的讲授课程内容, 就是在每次上课时, 首先简要回顾上次授课的主要知识点, 然后引出本次授课的知识点, 进行本次课程授课知识的详细讲解, 最后引出下次授课内容安排。比如要讲授稳态导热时, 先将上次稳态导热理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式和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推出稳态、一维导热微分方程简化形式, 引出工程常见的大平壁 ( 墙体) 、圆筒壁 ( 流体管道) 的一维导热问题, 进行详细讲解, 最后引出墙角、短管道、带肋壁面的非一维导热问题的分析, 引出下次授课内容。这样一环扣一环的讲授课程内容, 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上次课所讲授的知识, 串联起本次所学习的知识, 并明白了下次课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顺其自然的接受了所有的知识, 加深了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2 多教学法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 择优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有比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指导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等[4]。布鲁姆有一句名言: 学习的最大动力, 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所以好的教学方法必须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因此针对《传热学》课程不同的授课内容, 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比如讲授“绪论”时, 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 即首先提出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传热现象, 例如:
1) 冬天, 一手拿木棒, 一手拿铁棒, 另一端都放火上烤, 哪个手会感觉到烫。
2) 冬天, 手摸放在室外的木板和铁板, 感觉是否一样。同学们听到这些自己身边的日常现象, 自然就主动思考起来, 学习传热学的积极性一下子提上来。又比如讲授“热阻概念”时, 可以采用“比拟教学法”, 即引入学生学过的电阻概念, 电阻= 电压/电流, 而热阻= 热压/热流, 学生看到这样的公式, 就很容易理解多层壁之间热阻之和与串联电路电阻的情形类似, 这样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就容易多了。若讲授“换热器类型”时, 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 采用动画模拟演示换热器的类型、介质的流动形式, 学生看到演示动画, 对换热器的结构类型自然就一目了然。
总之,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轻松、新奇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传热学知识, 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3 四环节考核模式
如何客观、公正、有效地考核学生, 一直是广大教师探讨的一个问题[5]。对于像传热学这样的工科课程, 考核学生的重点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文字, 而是运用传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一次期末闭卷定成绩的考核形式, 存在考核内容局限、考核方式单一、偏理论考核、缺实践检验等弊端。鉴于工科课程的性质, 《传热学》课程考核采用四环节考核模式:
1) 必做作业成绩, 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点,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 所以布置典型的基础知识习题留作平时作业, 每周学生提交一次必做作业, 为减少抄袭现象, 雷同作业一律进行扣分处理。
2) 选做作业成绩, 传统的统一布置作业方式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很难分出不同层次学生的高低水平, 也分辨不出真正做作业的和抄袭的学生, 作业成绩显然没有客观、公正性。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提出多层次作业模式, 即根据课程知识点, 布置不同类型和难易程度的作业, 并设置相应的分数,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也减少了统一作业的抄袭现象。比如: 针对平壁稳态导热问题, 可以这样分层次布置:
a. 一平壁由两层材料构成, 内层为厚度240 mm的红砖层, 热导率为0. 6 W/ ( m·K) , 外层为厚度50 mm的保温层, 热导率为0. 05 W / ( m·K) , 已知平壁内外两侧维持恒定温度分别为20 ℃ , 35 ℃ , 则稳态下通过该平壁的热流密度为多少 ( 5 分) 。
b. 一平壁由两层材料构成, 内层为厚度240 mm的红砖层, 热导率为0.6 W/ ( m·K) , 外层为保温层, 热导率为0. 05 W/ ( m·K) , 已知平壁外侧温度为- 10 ℃ , 要求平壁内侧温度保持24 ℃ , 通过的热流密度不大于200 W/m2, 则该平壁保温层厚度至少为多少 ( 7 分) 。
3) 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验证理论, 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6]。《传热学》课程实验成绩分为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测试成绩两部分, 实验报告能反映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测试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
4) 闭卷考试成绩, 闭卷考试的内容必须体现出传热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为使学生达到对知识掌握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效果, 考试采用多种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分析题、计算题等等。
在这样的四环节考核模式下, 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平时不学习只等期末老师划重点的懒惰心态, 同时避免学生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 也弥补了纯理论考试缺实践操作的一次闭卷定成绩的缺点; 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习效果。
4 结语
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同样作为其中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热学》课程的建设也是贯穿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 课程组要坚持优良的教学改革方式, 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要求, 培育出优秀的建环专业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颖颖, 杨国华.轮机工程专业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33) :95-96.
[2]王梅杰.提高传热学课堂教学质量途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5) :55-58.
[3]孙彩华.ANSYS在传热学数值模拟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12) :275-276.
[4]段双平.《传热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教法研究, 2012 (1) :172-173.
[5]黄豪中, 雒婧.《传热学》课程教学调查与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5) :68-69.
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思考 篇8
一、食品安全课程群的建设思路
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将其相关的课程整合起来, 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注重其内在的衔接性及逻辑性, 将其统一为一个大的课程即课程群进行改革及建设[5,6,7]。
1. 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食品安全课程群内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性及逻辑性, 对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及整合, 使食品安全课程群内的课程在教学体系方面能够达到前后相互统一, 相互对应, 从而使课程群内的教学内容从整体上能够达到一个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及前后照应的体系。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以课程组多年实践的“项目式”教学、“主题性教学”及“对话式”等为主要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达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3. 注重网络课程体系平台的建设。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精品课程资源, 建设自己的课程群体系平台。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 如QQ群、留言板、微信群及微博, 打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模式, 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交流,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 在网络课程体系平台中, 根据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人才培养的要求, 多设置一些有利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项目, 如创新性试验、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主题讨论内容等,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提高学生主观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食品安全课程群的结构体系
根据课程组多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中所取得的经验, 把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和食品标准与法规五门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 构建了食品安全课程群, 建立了以三大基础知识为模块的现代食品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 食品安全专业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专业基础知识指食品安全人才必备的知识, 是构建整个食品安全知识体系的基础。一般包括: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化学性、生物性及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新型技术 (如转基因)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让学生从微观层面掌握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内涵与本质, 认识食品安全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单元。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安全学承担。
2. 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
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指的是在专业基本知识上, 对照食品标准与法规, 针对不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专业的检测, 一般包括:检测基础知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毒素、重金属、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有害物质、转基因食品、掺假和有害微生物检测等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的构建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为学生从事食品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督等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工艺学承担。
3.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专业知识。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专业知识是指在前面两个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学习相关食品安全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和控制策略、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食品生产、经营场地的安全控制和食品安全的管理认证) 方面的知识后, 以“质量控制”为题, 让学生掌握“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食品安全控制知识。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承担。
三、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把CDIO的人才教育模式和机制引入到食品安全课程群的建设中来, 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式下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食品安全人才。此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系统能力的培养, 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针, 同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的检验提出了具体的标准, 可操作性很强,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CDIO培养模式, 使学生大大增强了自学、研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8,9]。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 注重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
结合课程群的知识体系从实践中找项目,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项目学习和实践, 使学生得到通用能力, 进而解决一般食品安全问题。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此种学习过程,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自我培养专业素养和领导力, 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政府和企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2.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对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在修订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时, 要注重与社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要求的对接。因此, 课程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深入到社会进行细致的调研, 以确保合理性地修订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 分析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课程群中课程的关联性。
找准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并建立关联, 使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各课程间得到体现。按照CDIO模式中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做, 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用于解决综合问题。建设中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打破教师单打独斗的传统教学方法, 紧紧以CDIO工程项目的标准来实施教学工作。
4. 重视设计-实践教学。
在课程群中设置“设计-实践”项目, 包括一些简单层次和复杂层次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初步从构思、设计、实施和形成产品整个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从分析引起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入手, 进而达到能够为企业或政府建立最低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能力。此类项目必须是来自于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政府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遇到的问题等等, 由于这些项目实践性强, 包含的知识多、杂, 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践性问题, 以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
5. 科学、合理地建立集成化的教学过程。
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中进行有效的改革, 必须注重实践项目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 实现从基础到高级的前后关联性, 进而达到同时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集成化的教学过程, 课程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通过实践锻炼以提高其自身传授专业知识及个人的经验的能力。通过集成化的教学过程, 课程组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使学生能够在个人素质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从而尽快适应社会中食品安全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6. 培养教师的CDIO能力。
采用CDIO的教育模式, 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工科师资的最大不足是很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 但实际经验却少得可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教师的CDIO能力: (1) 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进行实践; (2) 要注重与社会各界进行产学研合作, 尤其是政府和企业; (3) 将实践经验作为考查教师的必要条件; (4) 聘请企业或者政府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做报告。
7. 建立科学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打破传统的由考试结果来考评学生的局面, 采用CDIO侧重能力的评价方法, 将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采用此种评价体系, 必须注意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例如, 专业知识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笔试和口试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评价则可以采用过程考察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肖仔君, 朱定和, 钟瑞敏.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4, (17) :221-223.
[2]李云捷, 郭壮, 吴进菊.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群建设思考[J].学园, 2014, (32) :70-71.
[3]杨萍, 李秀娟, 钟敏.强化工程素质培养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J].农产品加工, 2015, (1) :84-85.
[4]姚芳, 刘靖, 张璟晶, 唐劲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 :56-58.
[5]张丽萍, 刘东升, 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3, (3) :61-64.
[6]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高教研究, 2010, (2) :139-141.
[7]谢幼如, 尹睿, 谢虎.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8) :1-7.
[8]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163-168.
公共艺术课程群 篇9
一、政府如何引导、扶持和鼓励博物馆的良性发展
1. 税收减免政策。
西方许多国家对非营利性公共机构都有减免税金等优惠政策, 此外, 企业和个人向非营利性公共机构捐赠可抵消相应的纳税基数。相对来说, 中国对博物馆方面的税收减免政策就比较少, 虽然《博物馆管理办法》规定博物馆依法享有税收减免优惠, 但这种税收优惠在执行上限制很多。个人捐赠方面, 早在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个人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 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虽有上述优惠政策, 但一来大多数企业和个人可能还不十分了解这些政策, 而且一些减免税政策因程序复杂、手续繁复也难以落实, 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对公益性文化机构的优惠政策和实施细则及配套措施, 将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这样, 在不增加国家投入的情况下, 也能为各博物馆节省不少开支。
2. 其他优惠措施。
在中国, 相关的优惠政策还较少, 但也并非不能实行, 比如河北省物价局规定“自2011年8月1日起, 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文化单位, 用水、用电、用气执行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标准”。以居民用电约每度0.60元, 而博物馆用电约每度0.90元计, 博物馆可以在用电上少交1/3, 再加上水费等, 每年运营成本至少节约几万元以上。除了资金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外, 其他还可以从场地、设施、管理等诸方面给博物馆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民办博物馆政府是否可以优惠提供公共用房, 或者采取私人收藏家提供展品、设施, 政府提供场地和人员管理等合作方式, 创新理念, 搞活博物馆。期待政府能从博物馆发展的角度出发, 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从根本上扶持博物馆的发展。
3. 建立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基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设立国家文化发展基金, 扩大有关文化基金和专项资金规模, 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为保障博物馆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是否也可以申请政策, 建立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基金, 为公益事业提供资助, 扶持中小型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的大型建设性项目和重要展览。当然, 为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可以限制博物馆将申请的资金用于保护藏品、支持博物馆基础研究及日常运作管理等方面, 并利用绩效评估、考核等各种方式来考核申请利用资金的博物馆。
二、博物馆自身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展览水平。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陈列、研究、教育、休闲, 而陈列展览就是博物馆面向大众发挥文化休闲和教育服务功能的主要方式, 也是最基本的教育手段。博物馆应尽可能地运用文物、场馆、设施、技术等所有自身掌控的公共资源, 为大众提供优秀的展览。除了经常举办各种陈列展览外, 陈展的内容及展出效果也不容忽视, 要在陈展的内容上、形式上、机制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 使展览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2. 增加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外, 博物馆更重要的是服务、管理制度等软件的完善。坚持以人为本是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 观众满意程度是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的基本体现和根本依据。因此, 博物馆必须突破传统的以陈列展览为主体的服务理念, 强化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理念, 加强员工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意识的教育与学习, 加强业务和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博物馆要完善社会服务职能, 提供多元化文化产品, 不仅仅是举办展览, 而是包括提供社会教育服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和场馆服务等诸多服务。 (1) 社会教育服务。首先, 博物馆要围绕陈列展览, 为观众提供配套服务和多种陈展的文字资料。大多数博物馆一般只对外提供陈展简介、展品宣传册页等, 具体的版面文字内容较少, 经常可见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手抄展览版面内容的现象, 南通纺织博物馆在多年前就印制了专为中小学生服务的讲解词手册, 很受老师和学生欢迎。有条件的博物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印发有关展览内容的详细解说词, 为中小学生在参观后回顾时提供方便。其次, 博物馆要配合国民教育, 根据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进行分类, 根据不同侧重点进行规划与安排, 积极开展包括讲座、室内教程、户外活动、手工参与等各种观众参与的互动性活动, 在培养观众兴趣的同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各地许多博物馆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各类活动, 比如小小讲解员培训、拓片、造纸、扎染、陶艺、植物标本等各类手工参与活动、考古探险活动、各类夏令营等, 有的已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 起到很好的效果。 (2) 信息服务。博物馆的信息服务包含网站资讯、资料查询等向公众提供的公益性资料服务, 这是博物馆利用公共资源实现公益责任的必要途径。博物馆应借助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远程教育网络等信息平台, 通过网上发布文物、博物馆知识、展览资讯、本地区历史文化介绍、数字化博物馆及网上办展等形式扩大传播的辐射范围, 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获取各种知识。目前全国3500多家博物馆中, 建立网站的约有600多家, 只占总数的六分之一。如果能通过网站互联把全国所有博物馆的公共资源如藏品、图书期刊资料、专家人才资料等联网组成数据库, 不论对政府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大幸事, 对于政府来说可以摸清家底, 方便管理, 对于百姓来说则可以足不出户就看到全国各地的各种藏品和以前看不到的珍贵书籍资料, 可以向各方面的专家请教, 这样更有利于全社会对藏品和文化的研究, 推动文化研究的发展。 (3) 专业服务。全民收藏热的出现, 为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提供了新的天地, 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的公共资源和优势, 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 举办各种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举办群众性学术讲座、出版专业书籍和普及读物等, 向社会提供展览设计、文物鉴定、文物修复、文物复制、藏品保护、文物摄影等功能性服务, 使社会文物得到更好的收藏、保护。 (4) 生活、娱乐服务。博物馆免费开放使更多人群进入博物馆, 除了参观导游外, 博物馆还可以为观众提供各种生活、休闲娱乐服务, 比如餐饮、摄影摄像、参与性活动、纪念品销售、文艺表演、影视观看等配套服务, 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让观众更好地享受博物馆。 (5) 场馆服务。博物馆的场馆、设施可以向外单位和个人根据具体情况提供无偿或有偿的服务。如上海科技馆就曾作过APEC的会场。博物馆的会议室、报告厅、停车场、实验室、图书馆等都可以对外开放或提供服务, 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各种资源, 让它真正成为城市和社区的文化中心, 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展览馆或古董橱窗。
三、根据地方特色大力进行文化产业开发
博物馆不仅要为公众提供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 还要大力开发各种与博物馆有关的产业, 积极销售各种旅游纪念品, 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欧美国家, 博物馆商店出售的纪念品种类繁多, 有些博物馆甚至在世界各地开设分店和网店, 销售收入相当可观, 是博物馆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而中国的博物馆中, 销售旅游纪念品的不少, 但大多是款式雷同的各种工艺品和地方名优食品等, 专门有人设计开发有本馆特色的纪念品的博物馆则不多, 大部分都是一级博物馆和一些实力强劲的民办博物馆, 大多中小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开发上做得还很不够。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把文化产业开发提上日程, 积极开发既有传统又能有体现本馆特色的各类文化服务和产品, 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摘要:由于各馆情况复杂, 需要协调政府、博物馆和社会各界的力量, 多管齐下, 共同努力,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博物馆的公益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 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关键词: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廖翊.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89个[EB/OL].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2/1225/c25408-20013356.html, 2012-12-25.
[2]2011年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解读[J].http://st.zjol.com.cn/12st/system/2012/12/28/019052535.shtml/2012-12-28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