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

2024-09-19

公共艺术(共12篇)

公共艺术 篇1

1. 公共艺术与CG艺术概述

1.1 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 是按艺术的新分类法所作的一种概念界定。主要指在公共空间中创作、设计、建造、实施、传达和产生作用的造型艺术。公共艺术传播的媒体形式及方式, 可能是雕塑、壁画、装置、行为、地景、网络视像, 多媒体、公益广告或综合性的场景空间设计。它们在城市空间的设立无时不在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信息和寓意, 乃至成为一处场所、一条街道、一个社会乃至一座城市之特性或精神的标志和符号, 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人文内涵以及对现实社会具有启迪、警示或超越意义的象征物体。

1.2 CG概述。CG是英文“Computer Graphics”一词的缩写。

CG一词的起源是在1962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伊凡·沙瑟兰德发表了题为《画板》 (Sketchpad一个人机通讯的图形系统) 的博士论文, 文中首次用到“Computer Graphics”这一术语, 及“计算机图形”, 由此奠定了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基础, 从而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后来人们常习惯把“Computer Graphics”简写成CG。

通过CG的艺术形式, 可以看出CG艺术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在CG艺术里我们可以发现, 艺术与技术的界限在消失, 而且技术在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二是数字信息的可视化。数字信息的可视化及是把由“0”、“1”构成计算机最基本的数字信息转换成图像形式表示出来。三是互动或交互性。交互性在CG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是CG艺术特有的创作模式。

2. CG现象在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出现

2.1 当代的公共艺术发展概况。

公共艺术一词产生于现代, 它即使不是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 也未曾有过类似于艺术宣言或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作为其标识。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再次加快,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更多的提高, 美就更加的被人们所关注。公共艺术在这个时候已经正式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很多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设计形式上不断的创新, 使得公共艺术也摆脱了很多思想上的束缚, 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2 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出现。

早期的设计表现是以手绘为基础的绘制和等比的立体模型为主, 这其中传统的绘画技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 电脑硬件的进步和图形软件的发展, CG给设计表现注入了新的活力。设计表现的内容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 一是设计内容的平面三视图, 二是表达设计意图立体效果的表现图或模型。

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一改以往只有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局面, 已经有了CG等新形式的加入。CG所具有的艺术特点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图像和电脑动画等可以通过显示器或投影机观看, 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替代传统壁画或雕塑等形式, 比如在广场或商业区出现的巨型电视。

3. 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3.1 CG现象在公共艺术设计表现中的发展。

与以往手绘表现图的不同是, 设计表现可以不再是停留在二维的纸媒介或三维的事物模型中, 通过电脑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加入, 设计表现开始了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全面发展。

3.2 CG现象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发展。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带有CG形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功能上和形式上都是与传统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所不同的。

许多大城市的公共交车和新型的地铁中都放置了车载的移动数字电视。移动数字电视可以接收到电视台的移动数字电视系统信号, 市民可以边乘公交边欣赏丰富的新闻、文娱, 广告、天气预报等电视节目。这种类型的电视不仅在交通设施中出现, 也安放在了各种写字楼和大型商场的公共空间中。许多的商场、酒店、银行和街头等处出现了可视化系统。

现在有一种新的科技应用到了建筑外墙的装饰中———LED彩墙屏。LED彩墙屏是LED技术应用到室外装饰照明领域的新产品,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和控制两部分组成, 以小型LED方形灯作为发光显示单元, 通过多外方形的LED灯象素单元按照一定的矩阵排列而形成彩显幕墙, 外加连接视频控制器及电脑而构成。

本文经过前几章的探讨, 从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出现开始, 对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CG现象给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带来的新趋向作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通过对公共艺术和CG艺术的概述, 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和CG艺术都是复合型艺术。从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发展概况来看, 它已经正式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很多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作品形式上不断的创新, 使得公共艺术摆脱了很多思想上的束缚, 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CG现象的出现对当代公共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代公共艺术设计表现中, 在CG的帮助下, 表现作品易于修改, 便于多人参与工作, 使设计表现的工作效率比以往大有提高。

三、CG现象给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带来了新趋向。数字化时代的公共艺术设计正面临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无论是从媒介材料、媒介方式, 还是从视觉语言乃至思维观念等方面都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公共艺术 篇2

一、公共艺术的形成

1.公共艺术在壁画中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机场大型壁画的建成,标志着公共艺术的兴起。其中机场的壁画有《民间舞蹈》《科学的春天》《哪吒闹海》《巴山蜀水》《白蛇传》等优秀作品。机场壁画的建成也是我国迈向开放的一个象征。随后袁运甫的作品《袁运甫彩墨画》《山魂水魄》又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相继问世。北京机场每天的客流量非常多,其中还有大量的外国游客,机场壁画建成时引来了不少议论。机场壁画在当时成为了美术界非常敏感的话题,其影响远远超过了他们之前的预判。北京机场壁画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公共艺术的形成,从那以后,绘画艺术走出了室内。2.公共艺术在城市雕塑中形成公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艺术带给他们的快乐,优秀的艺术作品还可以使他们身心放松,释放掉心理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这时出现了一种名叫“城市雕像”的东西,即在城市的墙壁上雕塑绘画作品。上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取得初步发展,一些优秀作品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些优秀作品体现了当时历史中国家的政治色彩。到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城市雕塑的内容和题材已经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如《黄河母亲》和《开荒牛》等。从90年代后期至今,城市雕塑的特点变得更有装饰性、主题性和纪念性,如《蓝色的帆》等,出现了多样并举,异彩纷呈的局面。城市雕塑不仅展示了城市的现代风貌,而且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宣传了城市形象,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城市雕塑所凝聚的是一个象征城市整体水平的文明。

二、公共艺术的发展研究

1.公共艺术与城市建设的相融和匹配在城市的改造中,公共艺术是最具有和城市建设相匹配的一种元素。最近几年来,公共艺术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中都是最相融和匹配的,并且公共艺术是永久的。现如今很多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公共艺术都采取百分比的策略,也就是城市建设中2%甚至4%左右的经费都用于公众艺术的发展。因此,在某些方面国家也是支持公共艺术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的。但是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公共艺术发展的一整套法律法规,和国外的发达城市相比,我国对于公共艺术建设的政策还比较落后。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导致我国的公共艺术发展比较缓慢。除此之外,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应该表现出对公众的人为关怀。公共艺术的环境应该是为民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所以对人的尊重、关怀是最重要的。例如国外发达地区在设计公共艺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公共园区建设座椅、厕所、指示牌等等。在我国的街道和社区都是非常出色的,但唯独没有考虑到公共艺术,在整个社区环境中有时连休息的座椅都很难发现。2.在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发展公共艺术我国是具有浓厚传统元素的艺术文化大国,在奥运会上,摇动着具有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视觉作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中国风情。北京奥运会中的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不但提升了全国民众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所有人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公共艺术已经逐步为人们所重视,然而在公共艺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却也存在不少问题。因为在建造公共艺术时,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导致很多的没有价值作品出现。当出现劣质作品后要花费很多财力、物力对其进行处理。所以我们要颁发关于公共艺术管理的合理制度,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劣质作品的出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杜绝那些劣质的艺术作品产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它不但能美化城市还能传递城市文化。它是展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现如今我国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相信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公共艺术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侠,李小山.中国现代绘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6:320.

[2]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青花装饰艺术 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青花;装饰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陶瓷历史长河中,青花瓷以它独特的装饰形式在众多装饰艺术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陶瓷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在万紫千红的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独树一帜,经历数百年的变迁倍受全世界的赞赏,它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与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在陶瓷史和民族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长足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城市的建设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青花装饰艺术融入其中,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使人民生活的城市空间更加的趣味化和多元化。

一、艺术表现形式丰富

青花瓷是以含钴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在瓷器的半成品坯体上进行彩绘装饰,然后再罩上一层青白釉入窑经高温(约1300摄氏度)烧成瓷,才呈现蓝色纹饰的釉下彩绘瓷器,它的釉质晶莹清亮,白中泛青,给人以清洁雅致之感,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浓厚的民族色彩,这是青花瓷装饰艺术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的发展青花瓷装饰也不仅局限于传统器皿上的装饰,逐渐走向其他公共艺术空间。首先,传统青花绘画装饰的运用,如城市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青花瓷装饰艺术运用于城市公共空间当时既要考虑公共空间周边环境的建设,又要考虑作为陶瓷装饰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征,被世人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公共空间中就有青花瓷装饰艺术的存在,在北京奥运会中各场景和个角落中都有青花瓷绘画装饰的艺术表现,场地出入口处及周边城市建设都有青花瓷图案的绘画装饰形式,又如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北土城站的青花瓷建筑设计(图1),地铁入口处、乘坐电梯时墙面上纹饰的装饰及地铁内部的立柱装饰都是以青花瓷元素进行的彩绘装饰形式表现,采用传统青花绘画形式使蓝白相间的色彩得到呼应,给匆忙的乘坐地铁的乘客带来了片刻的放松,整个乘车空间的青花装饰也为奥运期间城市建设增添了新的风采;其次,青花立体形态的变化也可以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如奥运花坛中典雅别致的奥运瓷瓶(图2)和奥运瓷盘(图3)的展现,是青花装饰造型在城市空间中的体现,它以瓷瓶和瓷盘的形态加以镂空的形式表达展示在城市公共空间之中,这些青花装饰手法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使整个奥运周边的公共设施建设仿佛瞬间变成了富有艺术文化内涵的艺术空间,让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使城市周边建设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再次,以青花陶艺壁画形式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如坐落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园内的国际陶艺中心的青花陶艺壁画,它是由不同形态的青花瓷板组成,根据墙体的位置错落有致的组合在陶土墙面上,青花瓷的光滑洁白与淳朴浑厚的陶土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日光灯的照射,整个青花装饰的陶艺墙体屹立在公共空间中大气而优雅,亲和而时尚,在整个环境中与公共艺术空间融合的恰到好处,青花瓷装饰在城市空间中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之更加成为城市建设及公共艺术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体现地域民族内涵

青花瓷装饰具有民族历史的传承性,它是以时代的发展和集体的创造而体现出来的,它代表着一个区域、一方水土、一个民族的共同审美,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息脉相传,无论什么样的瓷器展现在我们面前它首先体现的就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色彩,不同的地域承载的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区域范畴,更多的是不同地域城市文化内涵的差别,青花瓷装饰更好的表达了不同地域的风土民情。首先要通过了解不同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把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特征表现在它的外在造型装饰和纹饰装饰上,进而进一步洞察它将要表达的民族文化的审美特性,例如,作为陶瓷发源地之一的景德镇,走在景德镇的大街上目光会被马路两边的青花瓷灯柱(图4)所吸引,这是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壯观景象,这些青花瓷柱是通过陶瓷工匠们手工制作手工绘制后一节一节拼接起来的,最终形成灯柱的形式屹立在城市之中,青花瓷装饰是在景德镇城市建设中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景德镇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景德镇的民族文化传承贡献了力量,同样作为公共艺术空间中的一种表达,青花装饰内容也会体现不同城市民族内涵。例如,在景德镇瓷装饰纹饰方面,青花装饰中双喜罐及麒麟送子等纹饰绘制,都带有强烈的民族象征性,双喜罐常用于新人婚礼,寓意新人幸福美满,麒麟送子则注重传统家庭子嗣的延续,多子多福的寓意,也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人们喜于把这些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器皿置放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让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感受瓷器带来的民族文化内涵,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不可置疑的是任何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由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新内涵,青花瓷装饰依附于民间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将它运用在城市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更具有民民族化和人性化,使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民众情感紧密相连。

三、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

陶器自从产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生活中,青花瓷作为使用器皿的的普遍存在,使它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实用功能,当时所生产的大量青花瓷碗、青花盘等食用器皿是大家随处可见、家喻户晓的日常生活用品,但一旦把它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又给青花瓷装饰注入了另外的一层含义。如位于天津赤峰道的瓷房子(图5),它原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法式建筑,荒废多年后被改造成为一座瓷器组成的艺术空间,房子墙面镶满青花瓷盘、瓷板,走廊廊顶及走廊廊柱(图6)也都是由青花瓷盘瓷片装饰而成,整座房子是被瓷器包裹着的存在,它既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所在,也是人们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组成的一部分,这座瓷房子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存在融入使原来具有的实用意义的青花装饰器皿转换成了具有审美意味的公共空间艺术品,使人们日常生活的中的必需品在功能上得到展现的同时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而使青花装饰以一种新的形式介入到人们大众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之中。又如,公园、广场、园林中随处可见的青花瓷桌凳(图7),它具有桌椅的实用性,放置在公园、广场、园林等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中,给散步休闲的人们提供休憩之地,让人们休闲娱乐休息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青花装饰艺术带来的别样精致,青花装饰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使实用功能性和审美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青花装饰艺术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它是中国人的发明与创造,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介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使得人们在钢筋水泥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得到了一种精神的享受。青花装饰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反映了人们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青花瓷装饰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表现已经成为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时代进步的方向,也是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的追求。因为有了城市公共空间,人们的生活才更加和谐,因为有了青花装饰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上注入青花装饰艺术的血液,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从而营造城市空间与青花装饰艺术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刘莉.汤洪泉.青花瓷知识三十讲[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4.

[2]王跃.青花瓷[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

[3]陈昌蔚.中国陶瓷.台北光复书局,1980

[4]白德懋.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2.

[5]张玉山.世界当代公共环境艺术.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6]李砚祖.装饰之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7]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其流失 篇4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 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所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依性。在这个过程中, 人既不断为生存创造条件, 又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自我, 推动社会发展。

按词义, 字面上的"公共艺术"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艺术, 性质有别于挂在私人家里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 它是使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 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和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

1. 公共艺术的目标在于其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一元性。

这种一元性体现了政治学上的权力概念, 可以将之理解为既定的有组织的权力结构以非强制性权力形式对个体实施有意和有效的影响, 以达到有益全社会的预期目标。从社会学或文化学角度来看, 这种一元性是社会控制和文化渗透的体现, 即社会规范通过一定形式影响个人行为, 使个体在接受这些规范的内在化过程中趋向社会化。"文以载道"、"寓教于乐"则是美学对这种一元性的表述, 它意味着可令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形态始终体现着整合社会的道义。

2. 公共艺术依赖的环境是公共空间。

其中的公共空间不光指公共环境、场所、场地、放置雕塑的地理场景, 还应该包括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 也包括艺术家个体意识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意识的介入。希腊的广场和乡土中国中的祠堂、井口是公共空间, 并不是因为它空间阔达开敞, 而是因为人们在这里交换意见, 共同生活, 结为共同体。

3. 公共艺术面向全体公众, 并要求公众的参与。

公众与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而进行互动, 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也就是说,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最好先问问使用这些空间的老百姓, 他们需要的是什么, 现有的方案他们喜欢不喜欢, 他们准备怎么使用这些作品。缺少这样的民主程序, 即使开发商或者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建设幸运地找到了最好的艺术家来创作, 作品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

4. 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 它的检验方式是互动完成的。

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结果, 是实现作品的互动, 即艺术家和公众的双向交流, 相互影响, 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 它是作品的延伸, 它使公共艺术的结果呈现出开放性, 作品的意义和结果只有在互动中才能完成。公共艺术的成功与否, 结论是开放的, 作品公共性的实现与否是作品价值最后是否实现的依据, 只有在公共性的框架中, 在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最后完成。

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认识误区

艺术形态就一定会缺乏公共性。开放的空间形态可寄于公共性, 封闭的空间形态同样可寄寓公共性, 因为公共性的实质不在于艺术的空间形式, 而在于其精神蕴涵的一元性。

2."下放说"

这是从创造主体来考虑的。这种认识依照"后现代"主张阐释公共艺术, 认为应该"去中心", 将空间营造权"下放"到个体, 以致把个体的"参与性"视为公共性。这种主张看似充满民主色彩, 开的却是一张空头支票, 因为没有哪个老百姓参与了实际创作, 也没有哪一种方式集中了民意。

三、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

公共性虽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公共性的流失现象在公共艺术方面也是俯首可视。而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流失主要表现在。

1. 精神实质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目前中国所谓“公共艺术”其实是国家化的, 是政府“为民办事”

的结果, 政府给什么, 市民就要什么。公共艺术展现给大众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的艺术作品, 而没有向大众提供了一个透过艺术作品来审视社会、审视人类、考量人类的全新的理念。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 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 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 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 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

2. 依赖空间和诉求对象的狭隘性

由于长期处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国内大多数人对于公共空间的认识是有局限的。这种局限源于我们自身所生成的空间经验就是单一的, 我们尚缺乏那种细致入微地分辨多元社会空间的敏锐意识。由此, 在公共空间和对其意识同时匮乏的前提下, 对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实践难免流于狭隘和表层。由于公共空间是缺乏的, 真正具有行动力的社区组织和民众也是缺席的, 当公共艺术以“一切为人”的口号被实践时, 这样的艺术不会为所处空间带来任何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思考, 只会提供快餐和佐料式的视觉愉悦, 甚至更糟。

3. 公共艺术的结果的封闭性, 它的检验方式的单一性

在中国公共艺术有一种政府化的特性, 很多公共艺术的设计、建立, 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单独决定, 并没有公众或艺术家的共同参与, 其公共艺术形成结果是封闭的, 也只需政府或开发商内部检验。如今在中国城市街头铸造铜像已经蔚然成风, 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的一种手段。这些工程无非是被各大小雕刻公司或者院校里的三产部门分包, 然后再由良莠不齐的技术工人实施完成, 作品质量便很多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高低, 艺术家的角色在整个过程中则讽刺性地缺席了。杭州西湖边曾经奇丑无比的“美人凤”雕塑如今已经被拆除了, 纽约时代广场上的极简艺术大师理查塞拉的弧形大钢板也被拆除了。更是对其公共艺术结果开放性, 检验方式互动性的影射。

参考文献

[1]王鑫, 周育国.公共性的解读.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1]王鑫, 周育国.公共性的解读.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公共艺术评估议程 篇5

一、地点:综合楼九楼906会议室

二、参加人员:

(一)河南省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估专家组成员:

组长

吴柏林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

组员

王秋兰

郑州大学艺术教育部主任 教授

李新生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人员:

朱性福 杨剑虹 赵金周 张效利 邵明仓 张劲松 杨富霞 夏莹 闫金友 王存卿 崔继海 范国权 李嘉以及学院其他部门相关人员

三、汇报会议程(时间:4月18日9:30)

第一阶段

主持人:副书记、副院长杨剑虹主持

(1)请专家组组长吴柏林教授介绍专家组成员

(2)介绍参加会议的学院领导

(3)学院朱性福书记致欢迎辞

第二阶段

主持人:专家组组长吴柏林教授主持

(1)专家组组长吴柏林教授讲话

(2)赵金周副院长汇报自评情况

(3)汇报会结束

四、反馈会议程(时间:4月18日16:00)主持人:专家组组长吴柏林教授主持

(1)专家组组长吴柏林教授反馈验收意见(2)杨剑虹副院长做表态发言(3)反馈会结束

公共艺术的介入 篇6

摘 要:在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特征下,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将是新的趋势和需求。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城市文化魅力,特别的城市历史底蕴等城市“软实力”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正如规划设计对城市空间干预所产生的具体质变,公共艺术介入空间后也常如“城市针灸”的效果般,从某些异质性的穴位逐渐诱生周边城市环境的改变。但从本质论述到操作过程,乃至介入效果,空间规划设计与公共艺术介入究竟有何不同?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场域中,是否存在异于规划设计理性的企图、逻辑及美学立场在全球化与在地化拉扯的同时,公共艺术无疑是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介入;城市环境;“设计触媒”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城市建设从“大跃进”式的建设模式转为重视质量的建设形态,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将是新的趋势和需求,其核心必然反映对文化的更高诉求上。城市的飞速建设,带来了对城市文化的一种快餐性的诉求,也带来了对城市环境艺术的量化需求。城市规划师、环境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灯光设计师、街道家具设计师等都被找来,共同为某个场域或城市道路作规划,团队透过缜密计算所完成的一致性風貌使我们欣喜,然而其危险也是相对的,在表面繁荣的背后藏着盲目地符号性复制潮流,欲求视觉性的协调却有可能使原本对比鲜明的元素在规划中消失不见,牺牲的是城市独有的文化品质,其成果大都成为重功能性,却失去品味的堆叠。环境艺术与地景艺术近代于西方展开时,呼吁人类要重视环境永续议题,且小心使用贴近自然的素材进行创作,尽量不造成环境生态的负担,它也是一种公共艺术的呈现。而城市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是长时间众人智慧之积累,所以也是一种社会艺术。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人类呼吁要重视环境永续议题的初衷哪儿去了?我们的文化哪儿去了?经济充满活力是不是就等于一个健康的城市?

人们评价城市发展的标准在发生变化,开始更多地从城市的美观和文化氛围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开始关注其“综合价值”。城市环境最高的理想并不只是那些物化的形态,而是对满足城市人群的行为需求、留存城市文化意象寄以期望。因而,我们需要另一种更开放适宜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和操作模式。即使不同的社会有其不同的发展进程及需求,但“公共空间”的建立,抑或是“公共空间”的重建,皆是贯穿每一个社会时期的重要课题。由于城市的发展,人们始终喜欢聚集、喜欢分享共有的空间显得更加重要。新的转型期给未来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城市建设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期,正在步入注重自然与人文和谐,诉求城市差异和特色,全面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走向追求质量的转型带来了城市设计与环境建设的新课题。①

公共艺术对相应空间的作用及价值恰恰体现在这里。公共艺术成为现代都市论述的一环,它正是用艺术的语言和方式潜移默化地介入然后去化解这些问题,重塑在地环境和在地人文精神。对于一个勇于吸收新文化的国家来说,公共艺术仍是一种未被充分理解与消化的异质文化,城市雕塑虽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早已不是公共艺术的全部内容。公共艺术正在不断地“滋长”,是促使每一个人与世界、促使每一个人与他人“相遇”的媒介,公共空间、公共性、艺术性、社会性、在地性、公益性、公众参与、跨学科、跨媒介,这些关键词都是谈及公共艺术时绕不开的话题。“城市因为公共艺术而增加它的价值。公共艺术区分延续着城市的地域历史和精神传承,反映并揭示一个社会,创造更有意义的城市和更独特的地方(Public Art Network Council,2010)。”公共艺术不再责成观众专注地回应其全神贯注创造的具象物件,而是要以最合宜的介入去创造、去促成人与整个环境的新关系,理清场域中所缺的东西,更新、复兴、创新,不做无谓的添加,诱生“公共空间”的出现和交流。通过物化的精神场,渗透至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和路径中,并以一种动态的精神意象,引导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城市、自己的生活。现在更多的人关心居住的地区有没有公园、绿地,这是因为人们对精神消费和艺术熏陶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文化生活还在变化中释放新的活力。城市的“文化形象”显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意识,彰显着城市的文化表情,而公共艺术的介入将成为文化生长的孵化器、城市风格的助推器,公共艺术是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

探索新的理念并形成对今后城市环境建设深远的影响,艺术和美不只是唯一的目标,城市环境建设正从“艺术装点空间”转型到“艺术营造空间”,进而走向“艺术激活空间”。不断变换形态的“公共空间”的促成媒介非“艺术”莫属。从“艺术介入空间”深入为“艺术浸润空间”,艺术作为媒介除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美化城市视觉景观,更希望能借此改变民众的美学态度,产生对城市环境、社区环境的互动与认同,形式包含但不限于绘画、雕塑、影像、声音、文字、网络、装置、新媒体、表演、教育剧场等领域,由此可看出艺术类型的多元化。艺术品出现所创造的时空分享,调整光线、导引方向、对视觉的刺激、视觉所暗示不可见之物、声音、气味等,对于环境空间的形成有相当的助益,使体验到的人感到精神富足。艺术在这里逐渐转移为游戏、互动为主要目的的公共行为,让公共空间中的自由、休闲、互动、游戏的特质尽显,是另一种可以成为环境“公共空间”的有利条件的介入型艺术,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的触媒。

公共艺术的基本要素是“在地性”、因地制宜(site-specific)。城市公共空间(街道、广场等)的艺术设置越来越琳琅满目,但离开美术馆的艺术品与所在地的环境,与社会脉络的对话,经常仍是浮面而样板的。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公共艺术研究领域资深专家汪大伟教授这样概括:“我理解的在地性是不可复制性,‘非此地不可,也就是说离开这个地方、背景,该作品就可能毫无意义了”。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及地方认同来说,以公共艺术作为“地方重塑”的概念进行规划与设置来深化社区的地景风貌,从而丰富城市整体多元的地景风貌,将社区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化的公共议题,透过公民论述与市民创作,在社区参与过程中凝聚地方认同,形塑地方性与地点感。加大洛杉矶分校的“地方的力量”工作室(The Power of Place),以一位曾任助产士的黑人母亲Biddy Mason的一生作为故事的创作素材,将种族、宗教、政治、经济、性别等社会议题融入艺术创作,并藉由“公共历史工作坊”民众参与说故事的过程积累创作内容,艺术家与居民共同完成了画作、书、雕塑等系列作品,再现了城市历史的底层生命力,人们在观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仿佛看见自己平日生活的场景进入艺术的领域。透过艺术的反身凝视,认同的力量塑造了一种全新而进步的地方感。台北市永康街社区的居民携手北师美教系的师生,在永康公园的14面外墙上以艺术的手段诠释地方故事,叙述着社区不同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并在现场直面社区居民和路过行人的讨论和建议,自信地摆脱了一般邻里公园大同小异的制式框架,用精美的琉璃砖拼贴出永康街社区的公共历史(图1)。[1]

从文化产业的视角,将一定场域内的地方特色透过公共艺术与地景环境的整体规划,选择历史主题、社会议题、地方特殊产物或创新文化等,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社区或村落,发展地方观光、地方产业或文化商品等。[2]墨西哥湾海底震撼人心的公共艺术《无声的进化》,将400多个真人比例的雕塑沉入海底,因当地的珊瑚礁常遭飓风破坏,礁石稀少,雕塑群成为珊瑚、浮游生物等吸附的载体,海洋生物得以栖息、繁衍。公共艺术激发了人们对于海洋环境公共空间的意识,当地也因此变成了旅游胜地(图2)。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量城市环境中的通道、地标、节点、区域、边缘等空间组成要素,在城市“门面”的场域,将公共艺术作为全球地方化及地方全球化下形塑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剪影透过公共艺术强化城市性格。[2]台北市立动物园的公共艺术从相应空间便开始介入,且具体而微:动物园捷运站、公车站、猫空缆车,公共艺术早早介入城市交通枢纽;动物园门前的路灯“长着”动物的斑紋,围墙、雕塑、电话亭,艺术的每一处介入都邀请艺术家为动物园“私人定制”;园内随处可见的雕塑、导览牌、休息亭、售卖亭、垃圾站、昆虫区的垃圾桶,甚至是机动车道路旁的凸面镜等,艺术不仅潜移默化地介入空间,循旧化新,艺术本身就是空间(图3)。

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的“设计触媒”,在当下人为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给城市注入文化的灵魂,恢复城市历史的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场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致力于推广公共艺术在城市的发展,通过公共艺术介入来提倡城市的公共精神,体现公民意志,表达公众意愿,提升公共艺术美学意义与其在城市中的价值,增加人们对一座城市、一个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介入,我们希望公共艺术进驻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新的契机,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检讨与改善我们的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藉由公共艺术深化在地认同的机制渐次发生,期望透过公共艺术转换城市的意象,融合艺术、自然和建筑的边界来呼应环境,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出属于每个城市特有的城市意象与在地精神,塑造出欢愉又有活力的、人们喜爱的、具有深度文化美感的城市。

注释:①中国环境艺术杂志环境艺术联盟对王中的访谈:新形势下,中国环境艺术发展战略如何升级?

参考文献:

[1]台北市文化局.解放公共艺术——破与立之间[M].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社,2004.

[2]陈冠甫,廖世璋,彭嘉玲.艺术出墙:成果专辑Art Out of the Wall[M].台北市文化局出版社,2007.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 篇7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并不非二者的相互隶属关系,从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的本质概念上来考究,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从理论基础上的概念,还是从实际作品的视觉形式、语言表达等,在各自的概念上都没有能够做得明确的界定。这种各自概念的模糊性使得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交叉,不自觉的相互介入对方导致了很多圈内专业人士和圈外非专业观众的认知产生相对的误区和随性思想。思维上的误区是一种“泛当代”与“泛公共”的思维模式。不得不说这种泛滥的思维模式蒙蔽了真正的当代艺术,也牵连了真正的公共艺术,使其含冤受损。

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是艺术本身与不同的时代相互匹配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环境的发展、空间的变化才兴起的公共艺术。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针对艺术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空间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视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而这个整体的社会环境在当代也就代表这一种景观社会。公共艺术作品的出现也并非完全是艺术自律的发展结果,其意义也并非是艺术所表现的形式本身,而是当代情景社会、文化、经济、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类生存的现状及不同的观念的综合表现。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对于艺术语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于是,作为实体视觉造型的公共艺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下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语境的概念源自于语言学,尽管相关历时已久,但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当代艺术语境的构建即时是:关注当下社会、人;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当代艺术由于其所必须具备的关注当下这一特性,使得语境意识尤为重要,语境意识是保证当代艺术批判性的必要前提,也是判定当代艺术作品是否具备一定艺术价值的重要条件。罗伯特﹒莱顿在《艺术人类学》中提出:“文化理性的一个内在尺度,是看其世界观的内在一致性所达到的高度。”由此看来,当代艺术的语境也应该体现这种内在一致性。实际体现在:当代艺术作品内在语境的高度一致,也就是艺术家应该作为“当事人”的身份用智性的思维分析当下的现实情境,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来判断如此的现实情境存在着一定的曲向性,并且就此信息选择合适的媒介材料、符号、形式等进行艺术创作,亦要作品的展示环境与其作品的创作环境进行统一,作品所要传达的语言信息与观者解读之间形成契合的对应关系。因此,使作品对于曲向的情境社会的批判与反思得到真实的传达,以此,当代艺术的价值才真正的得以体现。

“当代艺术的公共化是一个倾向,公共艺术的当代性是一个必然。”从理论上讲述,公共艺术的概念并不会限制其自身的表达形式,但仍然是以客观实体的视觉造型艺术形式为主。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代艺术也就成为了一种语言为公共艺术服务。就其创作环境而言,作为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它应该与当代中国公众的存在感和文化情境有关,,公共艺术的存在对于人类文化、城市空间、社会主体之人的生存价值的思考。让艺术回归社会,回归到公众的日常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认知和价值取向;让公众的生活环境及其生活本身变得丰富且有深意,这既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的价值趋向,也是最普适的意义所在。“回归”一词还包括另外一层含义:公共艺术拓展空间、营造空间。公共艺术作品装置于一个空间场域之中,与周围环境产生和构建了新的空间场域关系,这也拓展了艺术作品本身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力,产生新的视觉化情景,传达新的艺术语言。这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走向空间,艺术品不在局限于在美术馆、画廊、特殊的艺术空间等场所,而是走向了开阔的公共场所,走向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野外等。公众的关系和艺术作品发生了微妙的关系,公共艺术走进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公众参与着公共艺术并且成为公共艺术创作和表现元素的一部分。作品本身甚至开始依赖于公众的存在和存在的行为、形式,公共艺术越发的注重在特定的情境下观者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服务于大众的特殊功能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参与到其互动当中。

公共艺术的当代性已经不仅仅是在城市公共空间或者公共场所安装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也不再是被视为当下城市符号化的产物。作为具有当代性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当代社会、城市文化的融合,应该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和精神性,是多种文化、经济、技术、政治的当代性思考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集中展现。因此,走进了公众,走进了生活,与空间的人、事、物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潜在的微妙。公共艺术装饰了公共空间,为公共空间增添了活力,增加了色彩,将空间与空间链接到了一起,形成了新的视觉感受,使得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建立了交流。就当代社会环境而言,相当一部分的当代艺术是通过公共艺术得以呈现的,当代公共艺术主题观念、形式语言、表现媒材、空间的建立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公共艺术的当代性并不是艺术本身的当代性,而是一种当代社会语言需要公共艺术这一艺术门类来讲述和传达。

在当代中国这样复杂多样的文化语言环境中,公共艺术所传达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性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审美情趣的革新,也并非模式化审美观念的说教,而是作为公共空间的文化交流和服务于公众社会生活需求的当代艺术方式,当代公共艺术的语言形式、视觉形式和自身的社会价值都将和人的思想行为产生长久的共鸣。当代语境下的公共艺术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空间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翁剑青.公共领域及公共性理论的影响与映照——略议中国公共艺术的相关语境[J].天津美术学院学院报,2015(3).

浅谈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艺术 篇8

公共艺术不仅仅局限于雕塑、建筑、景观等大众通常所认知的艺术层面。从更深层面上去看, 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纯粹精神的建筑体, 是最前沿文化和最先进文化的空间表现。它能够对民众生活和精神行为产生重要的引导和塑造作用, 它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简单的去理解, 只要在时间上、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都可以被称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仅有个体栩栩如生的形象叙述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控制环境, 营造周边环境的视觉焦点。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作品自身在表达上要有感染力和言说性。在现代城市空间的张力关系中, 公共艺术的本身内涵与其在整个空间中的作用很容易被过于复杂的环境点缀所淹没, 以至于公共艺术变成一个孤立的意象, 失去本身控制整个环境焦点的牵引力。如何能不失公共艺术本身营造环境、表达感染力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遵循以人为本是公共艺术的基本思想要求

从三维角度去理解艺术有美学、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的要求, 而从四维角度去理解就是在前三者之外再加上“人性”这一点。这里所说的人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共艺术必须尊重民意的思想。当前, 社会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 人们的主体意识也会不断的增长, 以关怀大众为主题的设计思想必将成为艺术价值主流。艺术成为公众所有之前, 只有民主过程才能解决艺术的相关课题。换个说法是, 我们必须与一般人相同, 成为城市的一份子, 参与社会的所有面向。此外, 我们所创造的艺术, 必须是与其他人相互作用后所诞生的结果。只有适应人的生理特点和行为规律, 重视人的感受, 满足人的心理要求, 关注主题审美情趣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中的“以人为本”精神。

二、公共空间里的公共艺术多以政治和宗教为主题

中国的城市史是一个权利中心、家族中心和商业交换的场所。所谓城市公共艺术历来是以政治和宗教为中心的。简单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中国的古代城市标志建筑的地方主要在宫廷、鼓楼、钟楼、庙宇、神道、洞穴。宫廷的雕塑主要体现的是官方的理念, 表明天子继承道统的天命观, 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代表公共性, 但不是当代意义的公共空间。神道、寺庙的雕塑是室外雕塑, 也不是供大众欣赏和参与的公共空间, 而是有着特殊意义内涵的观念表述。这一点和西方人的雕塑史截然不同。古希腊最优秀的雕塑作品为神庙, 比如巴特农神殿, 讲述的是神的各种情欲的故事。而奥林匹克的雕塑直接就是为推动公民参与而塑造的。雅典广场是司法、行政、商业、宗教、讲演的中心, 真正的是公共空间, 而置于其中的雕塑便是他们生活的内容。

三、公共艺术一定要具备“公共性”。

公共艺术不同于美术馆中的艺术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任其自由表现。美术馆可以圆艺术家一个“个性”之梦。可是, 在公共场所制作艺术作品时, 就不能如此。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即公共领域, 它和私人领域是对立的, 它讨论的是公共的事项。公共场所必须考虑形态、色彩美感、必须考虑到观众并非尽是欣赏艺术之人。所以, 制作作品时, 艺术家不能随心所欲, 这其中不仅仅要顾及艺术家本身的艺术理念, 更加应该照顾到大众的精神需求。也正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这种“大众”特性, 导致有时候制作出的艺术品抑或失去了创作者的个人主张, 抑或有时候作品只是为了引起少数人的注意, 虽然公共艺术的发展有诸多限制因素, 但是, 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才更加能够促使当代艺术家们去开拓更加适合公共艺术快速发展的道路和方法, 从而创造出与时代特征和城市文化相契合的作品。

总之, 公共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艺术。不但在物质上满足当地大众的使用需要, 而且要同时满足大众的共同审美情趣。应该说公共艺的公共性应体现设计师与受众的共同情感及所求。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流派、风格;它是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种思想方式, 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参与、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它应该成为时代的民族的最高趣味和精神的表达, 切实做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地域人文精神的最精粹的提炼, 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永和编著.米兰公共艺术纵览.台湾:公共艺术丛书.

[2]刘建新.中西公共艺术比较.美术观察, 2003.

[3]马钦忠著.雕塑空间公共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4-7.

[4]任焕斌编著.装饰艺术设计.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 2005-1.

公共艺术 篇9

公共性,从社会学角度看,它满足公共需求、尊重公共利益,通过一定形式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强化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形成社会主流文化和审美价值观。对民众而言,是站在不同位置和角度,对共同的问题做出评判,从而达到雅俗共赏、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作用。在专制集权社会,君主、国家、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绝对权力排除了公共意志存在的可能,公共性无从谈起。而在我们这个经历民主洗礼时间不久的社会里,甲方集团对权力的滥用和对公共意志的漠视,也会限制公共艺术公共性的实现,导致公共性的丧失。

首先,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下放会造成公共性的丧失。

不可否认,公共艺术会受到决策者权力的影响。权力一旦失去监控,必将会被滥用,公共性也将失去生存的土壤。

数年前,笔者家乡的一位县长,大搞城市形象建设,花了1亿元建成一条全国闻名的“牛”街,并为此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新建的牛街两旁,矗立起299座石雕牛,就设计风格而言,具象、抽象、意象、民间剪纸,应有尽有。领导还觉意犹未尽,又让人在人行道上铺设了9999块黑白奶牛图案的地砖。除此之外,还在街上设计了一座“牛”造型的主题城雕和一座“牛”牌坊。工程建设经费大部分来自社会摊派,从政府干部到农民,都要为县长的“牛街”工程埋单。农民为了上交摊派的经费,忍痛卖掉了自家的奶牛,由此引出了“牛城无奶牛,奶牛变石牛”的笑谈。县长们的初衷也许是通过“公共艺术”改变城市的面貌,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增添城市景观,以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然而,他们并不清楚,城市文化的构建从来就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花掉上亿元,建造一个大广场和几件标志性雕塑的“壮举”就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形象,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这种凭借决策者的个人意志,靠拍脑门臆造出的“公共艺术”,不但不会受到民众的欢迎,反而践踏了公共权利,侵害了民众的利益。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劳民伤财,被千夫所指。而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缺乏公共管理和监督机制的状态下,决策者利用所掌握的公共空间支配权,使公共艺术或沦为一部分人聚敛社会财富、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工具,或成为“体现能力”、“彰显政绩”、“捞取资本”的筹码,滋生、助长和纵容了腐败。

那么,采取民主方式,让公共艺术从权力主体回归民众,把权力下放,让民众来行使对公共空间的支配权,结果又将如何?

一些城市在征集本市标志性雕塑时,把经过专家评选出来的优秀设计方案刊登在当地报纸上,然后媒体造势,公众投票,好不热闹。公共艺术方案的评选变成了“歌星海选”,投票活动成了“选秀”。但是,评选的结果往往并不乐观,在无休止的争论中,众口难调,最终不是无限期的搁置和相互推诿,便是为某些人假“民意”之口,借机生财提供了机会。实际上,民众参与很难产生统一的意见,效果非常有限。权力和“话语权”归于民众,以“参与性”作为公共性,采用这样的方式,艺术的公共性同样难以实现。

“民众参与”的初衷虽然美好,但民众的知识水平和审美标准参差不齐,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也有高有低,使得“权力下放”的举措在目前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面对决策者和开发商对公共空间的肆意作为,更多的居民表现出来的是“漠然”与“观望”。结果是,很少有城市的市民能够自发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也不会有社区的居民意见统一地要求拆掉原有的拙劣塑像,重新设计体现公众意愿的艺术作品。

因此可见,任由“民众参与”的做法和权力的滥用行为同样值得警惕。在民主化程度不高,民众自身参与意识不强的前提下,以“众言堂”取代“一言堂”,拒绝必要的权力集中,公共性在这种看似“民主化”的温床上也无法开出鲜艳的花朵。

其次,艺术家的“视觉专制”与职业道德的丧失同样是对艺术公共性的摧毁。

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些本应放在博物馆的“纯艺术”作品,被贴上“公共艺术”的标签后,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公共空间。这些形象怪异、追求新奇,毫无公共性可言的“艺术”,不是抽象到让人看不懂就是既无艺术性又无思想性,引起公众一片嘘声。艺术家对此的解释是“公众审美素质偏低,无法解读作者思想”。这是创作者过分夸大了作品的所谓艺术个性,是从个人的审美角度出发,剥夺了民众意志,侵占了公共性的存在空间,形成“视觉专制”。

艺术家必须清楚,在公共艺术活动中,自己所扮演的是设计师角色,要在个人创意与民众意愿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产生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作品。公共艺术与纯艺术的不同在于,纯艺术可以与现实生活脱节,追求形式本身或个性的炫耀,公共艺术却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必然要与民众产生对话。当艺术性与公共性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以尊重公共性为前提。艺术家在创作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作品时,应该尊重地域历史和地方风俗,尊重大众审美情操和品格塑造的要求,尊重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要求,尊重美学规律,尊重空间的秩序和功能要求。所以,应该旗帜鲜明地抵制艺术家的过度自我表现与无限制的个人扩张,拒绝“视觉专制”,从而将公共性真正作为公共艺术设计的核心与准则。

在现实中,一些设计者屈尊于长官意志,习惯于在夹缝中求生存,这样的妥协和折中行为无益于艺术公共性的生长。在权力威慑面前,迎合决策者心理,实际上丧失了设计者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出卖了“公共性”。还有一些设计者将公共艺术当成致富的手段,只知揣摩甲方意图,对于公共艺术所对应的目标群体、空间环境、历史文脉缺乏认真的研究。从表面上看,设计者屈从于长官意志是被迫的,其实是甘愿成为金钱的奴隶。这些设计师做出放在哪里都可以的“万金油”型的方案,以应对甲方的要求,达到获得项目的最终目的。或者干脆把设计者的角色让位于甲方,自动成为甲方描绘宏伟蓝图的工具。他们不了解目标群体是面向游客还是居民,不了解当地居民的民俗习惯和欣赏趣味,不了解地理气候与材料运用的关系,不了解空间的秩序和市民对功能的要求。他们仅凭借几张看似美丽的电脑效果图,通过模拟的视觉假象把现实环境中的复杂因素简单化,在看似真实的表象背后,空间、环境、作品、建筑和人的真实关系被含糊地掩盖了。电脑软件成就了相当多的非专业人士,但他们不具备应有的专业水准和基本素质。所以,难怪今天堪称经典、能经历岁月冲洗、贴近民心的公共艺术品数量不多,而毫无新意的“大路货”不断出现。因此,许多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呈现同质化倾向。如《深圳人的一天里》中的都市男女的克隆版、王府井大街《民俗系列》中人物的姊妹篇,在许多城市步行街都会找到。不少城市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本应作为贴近地域文化传统和市民生活内容的景观,成了粗制滥造的垃圾。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成熟的民主社会的产物,它离不开对公共权力、公民权利和艺术价值规律的尊重。设计者应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重视介入公共空间中的民众意志。无视这些,长官专权和设计专制等行为必然会造成对“公共性”的损害,从而摧毁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

公共艺术 篇10

当造型元素相同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整体、亲密, 即亲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

(一) 相同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同造型、相同体量。前者是指构成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元素的相同、图形的相同、造型的相同、体量的相同, 这些相同会使公共艺术作品易于形成调和的秩序感, 产生公共艺术作品的数学构成美感;后者是公共艺术作品内部的元素、图形、构造、造型、体量与公共环境的元素、图形、构造、造型、体量的相同。这些相同因素会使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之间具有良好的整体感, 使作品显得和谐、统一, 使公共环境的艺术效果便于控制, 也会使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亲密程度增加。

(二) 相同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的情况, 也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同造型、不同体量。前者是公共艺术作品内部造型元素的重复使用。由于构成作品的造型元素的体量不同, 公共艺术作品中各个造型元素之间的关系显然具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类比为同一个模样下的不同年龄阶段, 长相一致但身体有一定差异。这种情况相同程度大于变化程度,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和谐统一占据主导, 差异变化成为辅助, 会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联系紧密而灵活多变。后者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之间的相同部分的比较, 它们之间的造型元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能保持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同时不使整个空间艺术氛围显得单调。

当造型元素相似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相对整体、相对亲密。亲密距离相对小于实际距离, 它随着相似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越相似亲密距离就越近。

(一) 相似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也把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对于前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构成类比为生活在一个家庭里的多胞胎兄弟。这呈现的是多胞胎兄弟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差异, 但由于遗传的关系相似, 对于同一环境下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这种现象, 其关系表现往往密切。这对所构成的作品来说, 既能统一又能调和。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部分多胞胎兄弟脱离大家庭成立小家庭, 部分多胞胎兄弟还生活在大家庭中。这种小家庭与大家庭的关系就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相同体量的关系, 二者关系亲密且有变化。当然, 这种情况的组合往往包含一定的从属关系, 它表现出的是“小家庭”为“大家庭”的服务关系、需求关系, 是公共艺术作品要满足公共环境的服务关系、需求关系。

(二) 相似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中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情况,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二是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环境的相似造型、不同体量。对于前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在一个家庭下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亲兄弟们。这种情况变化程度大于相似程度, 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变化占据主导, 统一成为辅助, 会使整个公共艺术作品富有变化而不失整体。对于后者, 我们可以把这些相似造型、不同体量的构成, 类比为部分兄弟建立的小家庭与分家后的大家庭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的是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造型既有变化又有联系, 整体来说变化大于统一, 这种变化既能满足公共艺术作品的需要又能满足公共环境的需要, 二者关系并不脱离。

当造型元素不同时, 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散乱、疏远, 即亲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一) 不同造型、相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说, 如果当其构成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造型、相同体量时, 它们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关系。这种联系关系体现在体量、尺寸大小、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 它们可以对公共艺术作品内部的构成进行适当的调和与控制, 使公共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便于控制与利用, 使公共艺术作品达与整体环境相处和谐。当然, 这种情况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最富有活力, 但是由于统一的造型元素几乎没有, 只能依靠尺寸大小上、材料肌理上、色彩调和上、文化精神上因素进行调和, 这样的作品在整个环境中往往显得亲密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因此在设计中艺术家与设计师要注意在尺寸大小、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因素的应用, 来把握控制与利用这个情况亲密的程度, 做到公共艺术作品为公共环境服务, 为大众服务。

(二) 不同造型、不同体量。

对于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不同造型、不同体量, 这是艺术家与设计师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可以在材料肌理、色彩调和、文化精神等方面, 对公共艺术作品自身构件的不同构成进行适当的调和与控制, 以达到艺术家或设计师所需要的公共艺术作品。

结语

公共艺术中的造型相似关系与体量关系, 对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把握好其造型与体量之间的关系, 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的公共环境统一调和的关键所在。

摘要:公共艺术中造型的相似因素与体量因素, 对公共艺术自身或者公共艺术与公共环境之间的关系影响极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把握好其造型与体量之间的关系, 是保证公共艺术作品与其所在的公共环境协调的关键。

关键词:公共艺术,公共环境,造型元素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3.

[2]王中.公共艺术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2.

谁的公共艺术,为谁? 篇11

高雄驳二艺术特区停车场的这件公共艺术作品,用的是几个加起来超过20吨重的货柜所组合起来的巨大装置艺术,然而只有3个支撑点,引起民众对此作品的安全顾虑,而且由于体积十分庞大,进出停车场的游览车,难免和这件艺术品产生摩擦,公安问题显然已经超越了单单艺术欣赏的层面。况且,停车场的功能主要还是供人泊车时用,自从设置公共艺术以来,不乏有游客逐流拍照,形成游客和进出交通车辆产生冲突,甚至险象环生。司机既要闪避行人游客,还要避免碰撞庞大的货柜车装置艺术,实在负担很大,想要欲除之而后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使我回想起1989年3月15日著名的雕塑家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的《倾斜的拱墙(Tilted Arc)》,经过八年漫长的缠讼,终于被法院判决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联邦广场移除,尽管全世界的艺坛都有人积极申援塞拉,支持艺术的神圣性和独立性,但是放置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品,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凌驾在公共安全之上的。哪怕当时塞拉甚至搬出了美国宪法所保障的创作自由,当广场周边办公大楼内的职员多数反对这件他们看不懂的作品,抱怨一大块钢板造成巡逻警察视觉死角,而且挡住他们横跨广场的路径时,公众的意见便足以否决了艺术表达的正当性。

至于台北市捷运系统的公共艺术汰换问题,并非是不能解决的难题,只是需要有人愿意担当,作为移除设置的发动者,按照程序进行,仍然有可能达到移除的目的。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美国返回台北定居,适巧碰上台湾的文建会正在研拟设置公共艺术的法案,我当时被遴聘为设置办法的研考委员,全程参与一直到法案诞生,甚至由文建会出版了笔者所著的《公共艺术的方位》,讨论设置公共艺术的许多基本概念和施行方式。在当时委员们就曾对“永久设置”的概念,提出强烈的质疑与顾虑,所以后来立法时,我们研议附加了时间的条款,所以在一定的期间过后,要移除公共艺术,其实是有法可据的。但是,可惜的是,多年来,对于如何移除公共艺术的细则,由谁提出,经过何种审议过程,移除经费的编列等等,都无法规细则可以遵循,才会出现大家对十几年就破旧难看的公共艺术早已厌倦却不知如何是好的问题。

只是公共艺术究竟是为谁而设,它的归属权又究竟是谁,还是需要透过法规来厘清的。台湾推动设置公共艺术多年,如今是负面案例多于正面的结果,实在是值得目前还在大张旗鼓张罗公共艺术的设置者进一步深思,谁的公共艺术为谁这么基本的课题。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探讨 篇12

一、中国公共艺术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 1980年代的公共艺术

1979年, 首都机场出现一组壁画创作, 这被许多研究者看作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开始。那个时候, 只有政府部门和一些精英艺术家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力量, 艺术代表的是精英文化, 并没有将大众的审美取向考虑在内。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1979年、1980年、1982年, 我国先后派出不同人员对国外的雕塑建筑艺术进行参观考察。国家这一行为必然引起艺术创作的潮流。1这一时期的艺术形式主要是雕塑, 内容主要是英雄伟人。但在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 则出现了一些新的雕塑内容, 比如雕塑作品《开荒牛》。总的来说, 公共艺术的开始阶段, 它只是被看成一种美化城市的手段。

(二) 1990年代的公共艺术

90年代, 正是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公共艺术上也带有独特色彩。政府为展现政绩, 大规模进行城市建设, 其中城市广场最具代表性。广场为突出官方意志, 常常会修建造型夸张、体型巨大、色彩艳丽的建筑物。这与普通群众审美追求的轻松平和并不相符。另外, 各类商业快速发展, 各种步行街开始出现。商业空间逐渐增大。

(三) 2000年以来的公共艺术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艺术观念和思想, 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有重要影响。而且中国艺术更增加了对社会、政治和生态的关注。2进入21世纪, 开始重视大众参与、和大众产生互动。《深圳人的一天》就是这样一个重要作品。它反映了各个阶层日常的一天, 而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它是深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状况分析

(一) 从作品到事件的演进

当代中国公共艺术, 突破种种限制, 正在向内容更为深刻的方向发展。当代艺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 加之人与人之间交流工具的多元化, 相比较之前把艺术作品看成是城市美化的工具, 当代公共艺术更加注重艺术行为发生的过程, 我们称之为“事件”。这使得它由之前静置在城市空间中, 不断向呈现整个艺术过程的方向转变。艺术家若是同公众一起创作, 让公众参与进整个创作过程, 就拥有更多公共性。公共艺术注重的是过程, 体现的是一个事件和活动的过程。

(二) 中国公共艺术的空间维度

1.城市公共艺术, 最早发生在雅典城邦。随后在公共空间出现了许多雕塑。广场形态出现, 中国被世界所熟知的是天安门广场。近年城市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表现当地特点以及不同地域人的精神面貌。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 许多城市争相在城市建设中加大艺术投入, 很多展现当地风情的艺术作品大大增多。城市在急速发展中一定会出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论城市规模大小, 其中总会出现一些建筑物过于奢靡豪华。虽然我们的城市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建设却面临挑战。这也是当代公共艺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2.乡村公共艺术。我国乡村比城市面积大, 农村人口多。但通常情况下, 人们认为只有城市才有公共艺术。农村公共艺术出现较少, 这与我们的传统、政策和当代公共艺术本身的认识不全面有一定关系。3中国农村有它独特的民俗习惯, 尽管城市生活繁华多姿,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生活, 但是农村民俗还是照常进行, 并没有衰退。充分表明了乡村公共艺术生命力顽强。而且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 更应该重视乡村公共艺术面临的问题, 保护乡村田野间的古老城镇。

3.交通沿线的公共艺术。交通沿线公共艺术主要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贴近城市的环境, 让人们在不同场景和不同氛围中感受不同情趣。设计者首先要判断来往人群的性质, 是长留在此还是过路人。根据交通沿线不同性质的人群, 设计相应的公共艺术品。交通工具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的, 它也可以作为交通沿线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段。大篇幅的公交车创意广告就是一种。

(三)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核

1.主流价值观的表达。艺术作品通常会承载一定的价值内涵, 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感受它宏伟的同时, 也要理解其中的价值意义。绿色环保是近年世界各地都在倡导的一种主流价值, 而且与此相关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层出不穷。表现题材上, 首先要考虑公众是否能快速接受, 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价值取向。既考虑自然环境, 又要顾及人文环境。我国的主流价值观通常和国家的相关之策有着密切联系。

2.公共性情感的宣泄。情感是艺术作品的骨干, 情感的表达和对情感的理解, 能够超越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的。公共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在表现公共情感, 即公众的好、恶。那些表达生命美好的公共艺术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公共艺术作品, 则是表达恨的。在特殊环境中塑造了一个能引发强烈共鸣的雕塑, 表达了对同胞的同情和对敌人的愤恨,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以人为本。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关注越来越高,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路途上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需求。而且还要注意结合国家政策, 通过艺术品, 表达自由、平等的观念。

三、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一) 放大公共性

1.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明确指向。这里的公共性不仅指审美, 更重要的是权利和权力。它指的是让公众参与到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过程, 并且让公众的权利得以实现。公共艺术品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不仅对城市环境进行一定的规划, 加以包装, 还能够满足一定的公众需求。公共艺术要体现公众的需求, 所以它包含的审美就不能是私人的。还要有充分的知识做铺垫。

2.“艺术为人民”的艺术家。要满足大众的需求, 表达对公众的关怀, 这就要求艺术家自身的素质符合要求。艺术家要积极投身到公共艺术创作的事情当中, 并且做出明确选择, 还要有一定的艺术创新能力。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只能供少数精英欣赏, 更重要的是雅俗共赏。

(二) 公共艺术节与艺术生态

传统民俗或者节日, 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这些都应该引起公共艺术的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环境, 本身就充满了艺术的气息。从艺术出发, 表达保护环境的理念。

四、结语

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 不仅要依据国家政策要求, 还要有艺术家的新颖设计理念, 并且融入大众的需求,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

注释

11.王洪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三个阶段[J].公共艺术, 2015 (04) :30-33.

22 .陈志奎.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诘问[J].美术观察, 2015 (08) :30-31.

上一篇:信息化研究征稿启示下一篇:EPC项目的进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