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2024-10-12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共12篇)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比较研究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比较

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格局中, 普通高校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愈显突出, 公共艺术教育与公共体育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公共艺术与公共体育教育有相同的学科特性, 在课程体系中均包含着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层次, 在教育认识、教育水平、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教师水平、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都不够规范和健全。因此, 本文就从两种教育的课程实施作为落脚点, 通过对教育政策、教育实施、教学管理等具体情况的比较, 找出两者的发展差异。

一、《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分析

国家教育部2002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体育课程纲要》) , 2006年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以下简称《艺术课程方案》) 。从标题看, 虽然《体育课程纲要》中并没有出现“公共体育”一词, 但是该《纲要》的附则一章中表明“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艺术课程方案》在前言中也首先表明“本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 由此看出两份文件所界定的教育对象范围是一致的, 均非针对专业高等学校的专业体育和专业艺术教育, 而是面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艺术素养教育, 并且两份文件都是对进入学校教务系统的课程教学提出的指导要求。

之所以要比较这两份课程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献, 是因为文教政策是教育实施的“源头活水”, 它们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新时期以来普通高等学校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现将两份《课程指导纲要》的内容对比用表1表示如下:

从表1中看到, 《体育课程纲要》比《艺术课程方案》在政策内容上要完善很多。《体育课程纲要》是由八大部分组成,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育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附则。《艺术课程方案》则只包含了四部分内容, 分别是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保障。其中的“缺失”内容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细节内容。从表1中还可以看到, 两份文件中的“共有”内容是前三部分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 这些“共有”的内容分别明确了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该课程的作用和性质, 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等。以下表2再将两份《课程指导》前三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列出, 做一个对比:

从表2的对比来看, 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设定比较笼统, 一门选修课程 (一般30个学时左右) 和公共体育144个必修学时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可见, 同样作为高等学校的公共教育课程, 国家在制定文教政策时是有倾斜的, 对公共体育和公共艺术的定位是完全不同的。

二、课程教学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再将两种公共教育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归纳为课程结构、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设置、教学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 在以下表3中分别列出, 做出比较:

通过调研,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类型分四类, 一、二年级学生为必修课, 共144学时, 每学期1学分, 共4学分;三、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选修课, 每36个学时1学分, 可任选多个学分;选项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分别针对体育特长生和身体弱势学生开设。课程内容设置按学期为单位划分, 对同一运动项目设置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 保证至少5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锻炼要求;对不连续选择同一运动项目的学生, 也提供其他运动项目的选择机会, 并规定交叉学习运动项目时的层次性要求, 实现和满足不同年级和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要求。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分为三类:体育理论课、体育实践课、体育保健课。其中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10%, 实践课学时占总学时数的90%, 专项训练占65%, 身体素质占20%, 考试考核占5%。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对从事体育锻炼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基础理论课程, 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知识、卫生知识、体育竞赛规则, 体育欣赏等内容。体育实践课以提高学生兴趣出发, 在“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或特长的项目上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选项课的类型就是在运动实践的基础上, 对某个专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技术的再提高, 形成运动的习惯,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体育保健课是为专门不能正常跟班上课的残、弱、病学生设置的,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弱势群体之中, 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 因此这类课程除了学生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项目和保健理论外, 还包括了心理卫生课程。

反观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课程结构单一, 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以及校外艺术活动自成一体, 没有紧密结合和开发校内外艺术资源;课程类型多为任意选修课, 且只需修满2个学分一门艺术, 课程多为音乐类课程, 不能开全所有艺术门类课程, 不能满足各类兴趣爱好的学生;课程内容随意, 因人设课, 多为欣赏类和实践类课程, 理论和史论类课程极少;课程没有任何评价体系, 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 等等。针对这些课程教学的规范性问题, 公共体育在《体育课程纲要》中的规定非常细致。《体育指导纲要》“方向明确、任务具体”, 完善的细则为体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提供了有效地参照系数。而《艺术课程方案》对上述教学规范性的问题确实没有指导性阐述, 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评价等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内容没有任何细致的明文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较可以看到, 公共艺术的具体实践指导严重缺失。显然《艺术指导方案》在这些方面出现了“指导盲点”。

三、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管理体制的保障, 表4比较的就是两种公共教育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的差异:

从表4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的机构设置, 以纵向看, 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主持全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每年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并督促、检查、落实各项工作, 且将之纳入年末总结评比范畴。体育教学部是落实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部, 按工作性质下设课堂教学、群体活动、训练竞赛、办公室及器材管理。以横向看, 体育教学部下的各部门为同一级的中层机构, 分管不同的工作内容, 课堂教学是中心工作, 群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 训练竞赛是高水平体育特长生的专业训练, 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器材管理是体育教学的后勤保障。此外, 整个体育管理体系包括了体育师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群体活动管理、业余训练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馆器材管理、体育经费管理等, 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一整套科学体系。分析高校体育管理体系, 它调动着整个学校从体育管理部门到其他相关部门、从体育教师到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整合学校管理资源, 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组织、指导、检查、评定, 促进基础建设, 完善内部管理, 规范教学行为, 强化过程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调研得知,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如专业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专职教师的教育培训机会少, 科研机会少, 职称晋升困难;各项规章制度没有建立, 教师培养聘任制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等都还没有配套;教学没有大纲, 没有统一的教材, 没有教学方法, 单凭教师的个人艺术经验执教;公共艺术教育场馆器材没有规划建设, 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等等。在表4中看到, 高校根据《艺术课程方案》确实都设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或“艺术教育中心”等, 但这些机构往往归属在团委或人文学院等部门下, 俗称“挂靠”, 其“挂靠”的性质决定了机构在课堂教学、师资管理、经费运作等没有独立权, 更不可能全局规划整个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此外也不具备监督、检查、落实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职能, 更不可能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机制来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致力方向

与同处高等教育公共课程的公共体育不同, 公共艺术教育目前不是一门高等教育中硬性规定的必修学科。它自2006年“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被提出之后, 一直以选修课的身份, 承担着培养审美意识、健全综合素质的教育任务。比较教育家何塞·加里多认为:“通过比较, 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教育制度, 可以更准确地认识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也有助于选择更好的教育前途。”本文在比较中发现, 公共艺术教育其“副科”的身份并不是主要问题, 而是在“副科”的背景下, 公共艺术教育要改革成什么样, 怎么改革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教育制度做出明确细致的指导, 也需要一个政府机构来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监督其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

1.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细化。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处于兴起和激发阶段, 如果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一目了然, 或者改革可能带来的优势和价值不够明显, 那么, 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 就会缺乏激励, 不愿意继续接受改革, 改革也会渐渐被置于一旁。再次审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政府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指导缺失和教育制度对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是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最大的“盲区”。这从《课程指导方案》的比较中也可以找到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只规定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保障”, 而缺失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评价”等更具操作性的实施规范。因此, 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中, 出现众多不规范的教学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为能给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和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指导作用, 现有的《艺术指导方案》亟待完善。弥补教育制度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缺失可以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 实施改革的细则方法, 及时评估改革的现状, 提高对改革的认知程度。

2.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机构的确立。

《艺术课程方案》规定:“为保证艺术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质量, 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该规定的真正用意是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第一课堂教学, 将其纳入普通高校的教务处, 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件日常普通工作, 由这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计划、调控、管理。从表4中教学管理体系的比较来看, 如果是挂靠团委、宣传部、二级学院等设立的“艺术教育中心”或者“艺术教育委员会”, 就不是真正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 实质是“团委”下设的一个部门。现实工作中多在操作艺术的第二课堂实践工作, 将校园文化活动充当公共艺术教育, 将各类艺术竞赛成绩当作公共艺术教育的成绩。对这些至今还是由“团委”负责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校而言, “团委”的核心工作不可能是公共艺术教育, 它只是作为锦上添花、装饰门面的工作内容。这种体制管理的后果, 不仅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真正的独立发展, 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普遍的错误认识, 不管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 均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就是丰富校园文化的工作, 这样的认识完全违背了《艺术课程方案》规定的艺术进入课程教学以达到“育人”的初衷。此外, 很多学校甚至还存在多家部门负责管理的现状, 比如教务处“抓”公共课程教学, 学生处、团委“抓”学校的校园文化工作, 宣传部也来“抓”一些艺术交流活动, 这些学校表面上多家部门负责抓, 实质上常常是多而无人抓。与高校公共体育完善的管理体系相比, 改革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体系就显得必要和急迫了。

五、总结

本文进行的比较研究是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在不同阶段、相同视点上, 对现存教育现象进行多维度之间的“对话”。在比较研究中, 研究者们容易无意识地将“优劣差异”预设地加入到比较标准中, 也就是提前设定某个比较教育对象是相对优越的, 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再去比较, 其研究结果的价值就不一定客观, 这是做教育比较研究时要避免的。本文通过对文教政策、课程实施现状、课程实施管理的比较得出, 公共艺术教育相较于公共体育来说, 其发展确实过于薄弱。所以笔者选择这两种性质相同的高校公共课程进行比较时, 并没有预设公共体育发展的“优越性”, 也一再遵循公共艺术和公共体育做比较的价值取向:比较不是为了寻求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体育之间的异同, 更不是为了区分两种教育的优劣, 而是为了实现两种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教育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追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教育模式、教育观念, 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发展经验。因此, “表面”现状的比较只是比较的入手点, 接下去更应从两种公共教育的“背后”开始, 在不断的、并行的、参证现象的“向内理解”中达到两种公共教育的“视界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教育现象、教育观念的宽容与共处, 发挥公共体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目前发展薄弱现状的参照、选择、创新和反思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塞·加里多.比较教育概论[M].万秀里,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杨子华.公共艺术教育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9) .

[3]李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评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6) .

[4]徐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规范化建设刍议[J].高教探索, 2008, (2) .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篇2

081班 30号

陈洁

社会实践报告表

第一次参加大学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前都是寒假,这次感觉时间充足了很多。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十天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使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对社会的了解,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这次自己来到村委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打印文件,整理资料,管理文件等。在这一过程中,我认真的观察和认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办公室文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在自己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这次主要负责收齐文件“要求进行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调查,针对饮水不安全的村民进行补助改造。现需各村民户主,提供有效的户口薄户主页和户主本人含有18位身份证号码的身份证复印件(无身份证的,请提供户口薄本人页含有18位身份证号码的复印件)各一份。其己缴纳办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村民,未提供身份证、户口薄本人页复印件或己提供身份证、户口薄本人页复印件的,但无18位身份证号码的村民,也请将相关材料一并交上补办理。”对这些文件进行整理收齐后,打印在表格里,存档。

在工作的这几天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喜悦是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发现自己的不足,积累了经验。遗憾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自己对这些事情的不熟悉,存在着手忙脚乱的情况,过程中由于身份证号码过多,出现多记漏记的错误等。还有自己打字速度也要有所提高。以及明白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我也认识到也许是实习日子短和我并非文员专业的关系,对文员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文件,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但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文员基本知识的理解,使我对日常文员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认识到要做好日常企业文员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

这次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逃离艺术的艺术 篇3

车F映个展

观众的好奇在这个展览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这个黑洞是附着在任何你早已司空见惯的物体——镜子、手提箱、汽车……你还是不能确定洞里面是什么或是在发生什么。艺术家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把你推向她构建的新的空间里,然后一遍一遍,看了还想看,那个黑乎乎的小洞里,微小却逼真丰富的模型搭建的场景使你似乎是在慌张中推开一扇另一间屋子的门,紧张而短促的一瞥看到的一幕。一切都在安静有序的发生着,外面貌似平常的物件,里面结构复杂的空间,似乎不相干的特征之间隐含着不可思议的联系。艺术家运用了大量的手法,诸如影像、装置、版画等,将原本隐匿的空间层层展现。

物体或环境中的小孔因其本身概念的不确定发出巨大磁力,你不得不凑近观看。

“视·道”针孔影像展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今日,拍一张清楚的照片就是简单的小菜一碟,这种技术泛滥的趋势使得人们越来越反胃那些所谓的精准或PS,于是古老的针孔摄影又开始成为一些艺术家们追求的对象。非常喜欢叶大卫老师拍的那组作品,在长时间曝光后,影像呈现出温暖而梦境般的情绪,或人或景物都在时间的流动中恰到好处揉出光晕,作品的色彩也很含蓄优美,非常迷人。

《开盘》 一种“非常”的艺术实践

TRA 画廊的“开盘”中互相移置的再造空间刻意颠覆了审美的内在性,从而迫使观者进行逆向的思维与选择。“在艺术家看来,真正被看作是作品的东西就是那些不再是作品的东西”。艺术使我们最后的一丝貌似文明的面纱被剥露无遗,虽然展览空间不算小,但你会觉得自己丝毫没有退路。

打开展厅大门吓了我一大跳,不远处一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从一个井里探出头来,眼神正冲着刚进来的我。

无论是堆满了垃圾的墙角,还是影像前面倒落一地的沙石,处处都呈现出一种“非常”的艺术实践。

“自然与变形—意大利当代艺术展”

从酒厂出来,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的歌华大厦里影像作品正缤纷上映,这个展览是2006中国意大利年中的一部分,从“自然与变形——意大利当代艺术展”这个标题,我们大约可以窥见艺术家在不同的社会经验与文化理解上所进行的探索。现场特设有一个影像区,其中有数件影像作品,尽管它们风格迥异,但是呈现的主题都是围绕“个体与变化、人体与风景、‘自然’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意大利艺术家们的思考与创新,这里面不仅仅是一种挑战的勇气,更多的是一种睿智;不仅仅是一个主题的界定,更多的是一种观点或探索的深入挖掘。如果看展览的你恰好是那个真正热爱影像,并且热衷思考的人,那么你来对了。

展览的作品囊括了影像、装置、行为到平面作品等。

《三峡好人》全国点映冷暖不同

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贾樟柯现在频频出现在国内的主流媒体的娱乐版头条,而电影《三峡好人》在国内的票房情况成为众媒体关注的焦点。

12月14日,《满城尽带黄金甲》首映。这部由周润发、巩俐、周杰伦等一线明星组成的黄金阵容的电影使得同挡期电影纷纷避让,《三峡好人》却偏偏在这一天在全国首映,艺术片誓要pk商业片。然而,《满城尽带黄金甲》首周票房却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够达到。

与电影市场的冷淡相比,各大高校的电影活动却显得异常火爆,《三峡好人》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进行的国内首场放映活动居然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贾樟柯将《三峡好人》和《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日上映比喻成“一次艺术行为。”

中国女导演俱乐部成立

经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半年多的精心运作,中国首个女导演俱乐部于2006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俱乐部由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学术研究院主席朱羽君女士担任首届主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厂长高峰、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贡吉久、新影百闻老故事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王新屏及50多位女导演出席了成立仪式。一直关注女性话题并拍摄女性题材纪录片的《大众DV》杂志编辑部主任吴砚华女士被聘为该俱乐部副秘书长。

中国纪录片网站将为女导演俱乐部设计网页,通过网络平台让女导演、女记者、女编辑在这里交流。目的是为展现女导演们智慧、优雅、亮丽的个人魅力,讲述每个人心中的感人故事。

《毕摩纪》屡受国际电影节青睐

2006年,《毕摩纪》成为了一部广受国际关注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继成功入围第50届瑞士洛加诺国际电影节,第11届韩国釜山电影节以及维也纳国际电影节等众多电影节之后,该片又入选纽约第30届玛格丽特米德纪录片电影节,于2006年11月11日下午1点完成北美首映,受到美国观众和人类学者、社会学者的高度评价。据悉,该片即将被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开始北美博物馆系统巡回展映。

同时,杨蕊导演的《毕摩纪》还得到墨西哥国际现代电影节的邀请,入选本次电影节的官方竞赛单元。届时导演杨蕊将飞赴墨西哥参加本次电影节。

2006新媒体内容合作与交易论坛召开

2006年12月12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广东鸿波通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视觉时代(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www.yepop.com)共同承办的2006新媒体内容合作与交易论坛暨首部手机贺岁片《猪.com》首映式在北京华侨大厦隆重召开。而鸿博新媒体版权中心的成立和首部手机贺岁片《猪.com》的亮相,更为困扰当下新媒体的产业链建设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合作和良性发展的新模式。

草场地工作站展映北电学生作品

2006年12月中旬的北京,草场地。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方向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映”在 “草场地工作站”拉开序幕。中国最早的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同时也是这次展映活动的主要支持者吴文光在开幕式上称:这批作品的成熟度令人吃惊,完全让人摆脱了过去学院派作品单薄而学生气的印象。此次展映活动希望通过纪录片在电影学院内外架设起一个沟通的桥梁,让学院背景成长起来的电影工作者有机会跨越学院的围墙,与外界发生碰撞。

《大众DV》“拍摄与剪辑培训班”火热进行中

“会拍,但拍不好”“拍好了,又不会剪”这种尴尬的局面,相信很多DV爱好者都碰到过。近日《大众DV》杂志联合品尼高公司,以及西城图书馆,为旗下广大会员免费进行培训讲座,以解决广大DV爱好者在日常拍摄中所面临的问题。

活动中,会员们的热情令工作人员感动不已,原定14点开始的活动,很多会员不到13点就来了,围住《大众DV》杂志的技术编辑不断地提出问题。

2007年《大众DV》杂志将会举办更多的技术培训活动,请大家继续关注《大众DV》,这里会有更多你想要的。

SMG“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揭晓

2006年底,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真实频道的“2006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最终评选出8位优胜者。本次导演计划的主题是“发现和记录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故事”,旨在发掘变动中的中国社会的真实内涵。SMG真实频道将给8位优胜者提供充足的拍摄资金和全程的技术支持,并且作品将在SMG真实频道集中展播。(林航)

优胜者及作品名单

《寻房》 导演:张炎、林剑文

《麻将》 导演:潘潘、张烨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 导演:施秋荣

《我们的上海船厂》 导演:唐云龙、毛露敏

《上海八英里》导演:朱鹰文

《在爱情问题上苦苦挣扎的爷们儿》 导演:朱伟

《脸子》 导演:林航、叶田

《一个女大校的今生故事》 导演:王云龙

“平安中国·平安家园”有奖征稿揭晓

“平安中国·平安家园”影像作品有奖征稿是《大众摄影》、《大众DV》杂志与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联合举办的大型活动。经过4个月的紧张征稿,有近万幅摄影作品和200余部DV作品参加了这次评选。

本次评选的评委由《大众DV》杂志主编闻丹青、中央电视台田永明、中国教育电视台“国视DV”栏目主编林安芹共同组成。

经过初评与终评,最终有6部DV作品获得了奖项。

获奖名单

一等奖

《亚渤海之子》 杨树河 最佳DV作品奖

二等奖

《遥远的喀喇昆仑》 吴苏琳 奉献精神DV作品奖

《抗击“碧利斯”》 李兴明、彭志平、黄其美、陈朝端 突发事件DV作品奖

三等奖

《绒赞卡瓦格博》 张志刚 视觉效果DV作品奖

《我相信明天会有阳光》 朱兰庆 人文关怀DV作品奖

《龙农的同里》 浙江传媒大学顾颖婕、张文静、佘思益、刘伟、蒋卓斌 印象生活DV作品奖

Sony XDCAM HD

全程支持陆虎越野挑战赛

2006年,陆虎G4越野挑战赛G4挑战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它的前身是2000年结束的“骆驼杯”越野挑战赛。Sony XDCAM HD格式的3台PDW-F350和2台PDW-F330摄录一体机,还有5台PDW-F70放像/录像机完成了对这次赛事的拍摄工作。在拍摄过程中,光盘记录的方便特性:随时进入拍摄状态,以及XDCAM HD的稳定性,都给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松下公司推出两款民用新品

2006年12月,松下公司推出两款AVCHD格式的民用摄像机HDC-DX1和HDC-SD1,分别采用8cm DVD光盘存储和SD卡存储。都使用3CCD影像传感器,并且具有光学防抖动功能。在中国市场将首先推出光盘存储的HDC-DX1。

“开放源”电影计划Stray Cinema

从网站可以提供浏览者下载电影的所有素材,而浏览者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现成的视频素材剪辑出自己的影片。一个叫做“Stray Cinema”在线的网站正在策划一个一年一度的“开放源”电影计划。而Stray Cinema所提供的素材均为CC版权许可声明(一种声明只保留部分权利的版权许可形式)。这种版权声明非常有利于内容在网络上的复制和传播,由此不难预测,它也将极大地影响独立电影创作的格局。

目前网站的策划人正计划把著名的独立电影导演大卫·林奇请来,为2010年的活动拍摄原始素材。

开放源网站: http://straycinema.com

好书推荐:

作者:刘洁

出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售价:29元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副教授刘洁博士最新力作《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响的表意》最近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影像的表意、语境以及风格表现等方面论述纪录片的虚构,并涉及张以庆、李汝建、周岳军等多位中国当代纪录片导演的访谈个案。

梦想中的高清

——松下高清晰度新品发布会暨高清节目制作推广会

12月14日,松下在京举办“松下高清晰度新品发布会暨高清节目制作推广会”,标志着新款摄录一体机AJ-HDX900MC正式投放中国市场。

会上,松下电器广播电视系统公司总经理住谷茂树提到,在高清节目制作的普及应用上,松下将数字标清的主流格式DVCPRO发展为对应高清的DVCPRO HD,为高质量低成本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高清节目制作高端及数字电影应用方面,松下电器全高清的HD D5录像格式以母版的质量成为首选。在第一部使用DVCPRO HD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获得成功后,使用DVCPRO HD拍摄的电视剧专题片,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超过4000集,极大丰富了高清节目市场。此次发布会上,松下还特别邀请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高向明副教授,用松下高清设备从拍摄和作品的角度详细讲解了如何让发挥好设备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在第一部使用DVCPRO HD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获得成功后,使用DVCPRO HD拍摄的电视剧专题片,已经超过4000集。

松下提出了三种DVCPRO HD建议方案:第一,以AJ-HDX900或HDX400配上高清非编系统,约70万投资;第二,数字电影制作系统:以DVCPRO HD 的AJ-HDC27H,选择AJ-HD1700或HD1400,D5编辑,最终转胶片输出,约100万投资;第三,选用P2HD的HVX200,记录在硬盘或P2伴侣上,通过1394接口连接非编,构成高清低成本制作系统,低于20万投资就可以圆的一个高清梦。

松下公司近期动态:

近日,松下公司又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成为大型电视行动《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环球之行》活动在电视技术设备方面的唯一赞助商。

松下电器对外推出了基于下一代存储卡规格SD2.0,即SDHC(High Capacity)标准的4GB容量SD卡。

浅谈公共艺术与CG艺术 篇4

1.1 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 是按艺术的新分类法所作的一种概念界定。主要指在公共空间中创作、设计、建造、实施、传达和产生作用的造型艺术。公共艺术传播的媒体形式及方式, 可能是雕塑、壁画、装置、行为、地景、网络视像, 多媒体、公益广告或综合性的场景空间设计。它们在城市空间的设立无时不在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信息和寓意, 乃至成为一处场所、一条街道、一个社会乃至一座城市之特性或精神的标志和符号, 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人文内涵以及对现实社会具有启迪、警示或超越意义的象征物体。

1.2 CG概述。CG是英文“Computer Graphics”一词的缩写。

CG一词的起源是在1962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伊凡·沙瑟兰德发表了题为《画板》 (Sketchpad一个人机通讯的图形系统) 的博士论文, 文中首次用到“Computer Graphics”这一术语, 及“计算机图形”, 由此奠定了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基础, 从而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后来人们常习惯把“Computer Graphics”简写成CG。

通过CG的艺术形式, 可以看出CG艺术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在CG艺术里我们可以发现, 艺术与技术的界限在消失, 而且技术在其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二是数字信息的可视化。数字信息的可视化及是把由“0”、“1”构成计算机最基本的数字信息转换成图像形式表示出来。三是互动或交互性。交互性在CG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四是CG艺术特有的创作模式。

2. CG现象在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出现

2.1 当代的公共艺术发展概况。

公共艺术一词产生于现代, 它即使不是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 也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 也未曾有过类似于艺术宣言或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作为其标识。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再次加快,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更多的提高, 美就更加的被人们所关注。公共艺术在这个时候已经正式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很多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设计形式上不断的创新, 使得公共艺术也摆脱了很多思想上的束缚, 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2 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出现。

早期的设计表现是以手绘为基础的绘制和等比的立体模型为主, 这其中传统的绘画技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 电脑硬件的进步和图形软件的发展, CG给设计表现注入了新的活力。设计表现的内容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 一是设计内容的平面三视图, 二是表达设计意图立体效果的表现图或模型。

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一改以往只有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局面, 已经有了CG等新形式的加入。CG所具有的艺术特点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数字图像和电脑动画等可以通过显示器或投影机观看, 特定的环境中可以替代传统壁画或雕塑等形式, 比如在广场或商业区出现的巨型电视。

3. 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3.1 CG现象在公共艺术设计表现中的发展。

与以往手绘表现图的不同是, 设计表现可以不再是停留在二维的纸媒介或三维的事物模型中, 通过电脑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加入, 设计表现开始了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全面发展。

3.2 CG现象在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发展。

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带有CG形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功能上和形式上都是与传统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所不同的。

许多大城市的公共交车和新型的地铁中都放置了车载的移动数字电视。移动数字电视可以接收到电视台的移动数字电视系统信号, 市民可以边乘公交边欣赏丰富的新闻、文娱, 广告、天气预报等电视节目。这种类型的电视不仅在交通设施中出现, 也安放在了各种写字楼和大型商场的公共空间中。许多的商场、酒店、银行和街头等处出现了可视化系统。

现在有一种新的科技应用到了建筑外墙的装饰中———LED彩墙屏。LED彩墙屏是LED技术应用到室外装饰照明领域的新产品,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和控制两部分组成, 以小型LED方形灯作为发光显示单元, 通过多外方形的LED灯象素单元按照一定的矩阵排列而形成彩显幕墙, 外加连接视频控制器及电脑而构成。

本文经过前几章的探讨, 从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出现开始, 对CG现象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CG现象给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带来的新趋向作了分析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通过对公共艺术和CG艺术的概述, 我们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和CG艺术都是复合型艺术。从当代公共艺术设计发展概况来看, 它已经正式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很多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在作品形式上不断的创新, 使得公共艺术摆脱了很多思想上的束缚, 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CG现象的出现对当代公共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当代公共艺术设计表现中, 在CG的帮助下, 表现作品易于修改, 便于多人参与工作, 使设计表现的工作效率比以往大有提高。

构建艺术批评艺术教育新形式 篇5

作者:陈建用 单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一、乔治•吉伊根的艺术教育理念

为了使教师在学校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艺术批评教育的作用,更有效地创设教学环境和有利于教育策略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颇为重要。吉伊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基于批评的艺术教育实践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前提,他明确指出:“批评不是当作一种评论的形式,而是作为一种探索的方式。”[4]这里的“探索”包含三层意涵。

第一,强调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批判性解读,探寻作品中所暗含的社会观念、价值和信仰,将审美体验放在它所在的社会背景中感受,研究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分析作品与自我的关系,不仅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也促进他们确立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积极的自我认同。[5]诚如吉伊根所说:“批评探索为自我理解和社会理解的培养提供了可能。”[6]可见,他把艺术批评的侧重点从评价艺术本身,转移到通过理解和鉴赏艺术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上来,凸显出由艺术表达到社会批判、由艺术创作技巧到艺术评价的重心位移。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以问题导向为主脉,对艺术作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发掘和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教学并非单向传递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共同交流讨论,实现知识、价值建构的双向互动。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7]

第三,应把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放在一个相当广阔的知识领域来解析,这需要学生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艺术进行外延性的、扩展性的交往活动,这就涉及开放的心态、对话的意识以及追问和比较的自觉。故而,既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要重视学习内容的多元文化取向,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吸纳不同民族、种族和社会群体的文化。[8]吉伊根还强调:“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艺术和应用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9]可以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等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是学生主动探究、整合多元文化的过程。

可见,“探索”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学生是教育的原动力和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的主体。“教”始终围绕着“学”来开展,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构建过程。

二、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促进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艺术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推崇创新合作,主张以开放、平等的态度尊重和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并保有其独特性。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视野,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受吉伊根教育理念的启示,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一)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吉伊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不仅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更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此,应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础上爱护学生、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实际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对教育质量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具体体现,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HerbertRead)也说:“对一个生命负责的责任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对他们不应有丝毫支配的迹象。”[10]因此,这样的教育理念更应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去贯彻。反观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在诸多方面尚存不足。例如,我国惯有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不善于独立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忽视了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提高素养等方面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而造成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越来越倾向于“教与学”的双边方向发展,以个性塑造为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品质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变得日趋重要。所以,要顺利地实施教育措施,首先应切实改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唯此,才能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真正有效地改革艺术教育的课程,落实艺术教育的政策和措施,以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二)引导学生由“欣赏型”向“批评型”转换美的感受是一种主动探求艺术作品内涵的过程[11],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并非对其做简

单的评价和判断,也远不是表达自己的喜好与厌恶,而是通过主动探寻其含义和价值,从而表达对艺术的洞见。吉伊根说:“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批评探索的开始,这种体验绝非被动的,而是包含了一种主动探寻其含义的行为。”[12]他又说:“只有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到了个人的理解,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价值。”[13]因此,在艺术批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探索方式,让学生直接体验和挖掘作品的价值,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表达、共享和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在艺术的学科课程体系里,艺术批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却长期被忽视。在我国当前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只有艺术欣赏而无艺术批评教学。课堂讲授内容基本上是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品内容形式分析和艺术审美欣赏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艺术作品的主动反应之中: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一件作品的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教师既为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亦可从他人的见解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精心挑选一些在内容主题、艺术风格等方面类似的、有一定联系的艺术作品,比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让学生进行深入比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洞察能力。第三,教师还可以选择某些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信念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不同的、能引起争议的作品进行分析。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篇6

关键词:贝尔廷;艺术理论;当代艺术;自主性;全球性;广艺

汉斯·贝尔廷1935年出生于德国安德纳赫,曾在美因兹和罗马大学修习艺术历史、考古学和历史。汉斯·贝尔廷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七章《欧洲:艺术史分裂后的东西方》之后的强烈感受是虽然贝尔廷的讨论只是涉及到东欧和西欧在艺术价值上不平衡的权力较量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对于东欧的艺术创作和面貌的塑造,我们几乎可以将其中对于东欧以及东西欧关系的描述完全置换成为对中国情况和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的讨论。在中国,上个世纪20、3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主义精神和诉求很快在内忧外患的政治和经济动荡中受挫,并在接下来数十年共产党所发动的各种政治经济运动中被转化成为一种极端的精神和行为上的统一化运动。

贝尔廷提出,东方人却没有经历这种变化,而是始终在感觉上对人类观看的不可靠本质保持怀疑。同时,东方的艺术也充满了数学意味,并且更趋向抽象。《光学书》强调了视觉的欺骗性,而这种观念在穆斯林信仰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穆斯林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因此本身就不是创造者。人类的创造就是对上帝创造才能的僭越。贝尔廷写道,阿拉伯文化以“象征形式”弥补了“西方意义上的图像”的缺失。贝尔廷使用了“阿拉伯视觉理论”、“中东思维”、“他们文化的抽象精神”和“阿拉伯文化”这样重复但却方便使用的词组,我们可以对内在其中的本质主义进行批驳。含有的“西方”和“东方”的这种基本二元概念的采用也是如此的笼统。

我们需要走出“西方”接受“东方”的简单模式,思考一下从1400年代到1700年代,从巴尔干到印度的奥特曼、萨非,到莫卧儿的宫廷是如何接受欧洲再现模式的这一复杂过程。贝尔廷对这一历史的叙述只是轻描淡写,而且支离破碎,这很糟糕,因为对15至18世纪东西方绘画传统的比较式分析也许会有所成效。贝尔廷写道:“夸张一点说,按照中东的思维方式,视觉图像意味着心像,人们观看的不是眼前的图像,而正是这个心像。这个心像是看不见的,因为它不存在于外部世界。”

贝尔廷认为艺术史家对于艺术的自主性首先要来真正的交流,当代艺术语境中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代艺术传统在西方也是面临挑战的时候,需要更多新的合作伙伴、新的交流使大家携手走下去,这牵扯到几个细节问题:一个是翻译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发展在线项目。在翻译上我校的英语教研组向国家申请了文献翻译的项目,从这个项目的出现到发展表现了我校已经开始重视东西方的交流,还邀请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理论书籍、外国设计艺术等进行翻译与交流。东西方艺术观念交流与沟通的必要性和西方艺术自主性在西方艺术达成自主性的过程中,是不断地在抗争,与其他外部力量抗争,受其影响,甚至有时候受外部力量定义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贝尔廷还对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这两个艺术分了界限,表演艺术跟视觉艺术是艺术史的发展过程是比较迥异式的两种艺术传统,当然表演就是像戏剧、舞蹈;而视觉艺术牵扯到的就是展览。在近几年的广艺表演艺术也就是指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在中国很是出名,在音乐界、舞蹈界与影视界都有很大的成果。对于视觉艺术来说广艺的漓江画派是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很卓越的,但现在的广艺已经发展成了巡回展览,也就是贝尔廷所说的全球性艺术博物馆,他在2006年开始在卡苏路艺术机构和今天同样做的一个教授开启了研究叫“全球艺术与美术馆”,他提出了“全球艺术概念”,在全球艺术概念里观看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创作,也不仅仅是某一件作品,而是不同的艺术世界,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艺术机制如何构成我们今天所认识和所接触到的全球艺术的一个概念。这可以使广艺的艺术流传到世界各地,而不仅仅是说与广艺自己的作品,仅供自己欣赏,缺少了交流。

贝尔廷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活动中,随着其认识的不断深入,他的很多观念自然也经历了发展和变化,西方艺术是一种普遍艺术的历史已经过去。“艺术史的终结”也是西方垄断艺术史话语权的终结,从此以后,各民族各地区的艺术具有平等对话的权力,在这个基础上,多元文化的多元叙事并存,不同学科间的不同语境也相互保持开放。身处于欧洲主导的艺术史意识之外的其他区域,比如中国,如何来认识自我的主体性,并基于主体性来认识彼此的关联,内在的关联,与其他文化、地域和社会的关联。我们所缺失的主体性可能是一种思想的主体性,我们尚未形成一种,更不要说多种理论的维度,还无法从观念上和哲学思考上来认识我们的实践,以及我们所处的位置。正如欧洲主导的艺术史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推翻,自我建立的思想传统,我们的思想传统又在哪里,它又可能是怎样的呢?

广西艺术学院在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和与在当时任广西教育厅音乐督学的满谦子先生的带领下始建于1938年。学院经过77年的发展,现已成立了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等19个学校院。现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新闻传播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从今往后广西要在自己完善和发展基础上加入了对外交流,使广艺变成了具有创新性,自主性和全球性的院校。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篇7

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在长期的发展积累中,其中所蕴含的观念及形式也具有了一定的“客观性”,是我们意识中的一个难以抹去的客观存在,较之“纯艺术”来说,它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更为深刻,更具稳定性,并非是简单的“现代性”和政治意识形态所能抹去的。具体而言,民间艺术所维系的伦理内涵就是其生命力所在。这也需要我们深入认识民间艺术的合理性和发展可能性,将其视为亟待发展的文化。

公共艺术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呢?能否在民间艺术和公共艺术间建立起理论和现实的联系呢?如果将两者统一于一个连续的文脉和价值诉求中,对于建设当今的社会文化是极有益处的。

民间艺术的观念体系主要是由人情伦理构架起来的,目的在于稳定人际秩序,加强人际联系,规范个体行为。这种伦理不是来自某个抽象观念(如康德哲学中的自由理念),也不是来自超验的宗教信仰,而是以一定人群具体的生产方式、生活环境等经验内容为来源,并将伦理观念和具体的生活经验融为一体,把“知”、“意”、“情”等精神活动囊括在一起,营造出与生活现实紧密关联的人生价值。这是中国民间伦理的基本特征,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感。民间艺术作为民间伦理的特征化形态,主要以象征化的方式将伦理观念渗透于现实生活中。

象征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指内容与形式并非水乳交融般统一于一体,也就是说,内容与形式不是完全对应的。比如,一首乐曲的内涵就在这首乐曲中,离开了这首乐曲,内涵也就不存在了;一张画的内涵也只有看画才能知道,是文字语言无法转述的。象征则是用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如用鸳鸯代表夫妻恩爱不渝,用牡丹代表富贵,谐音也是民间美术中常见的手法,这种联系虽然有一定的经验根据,如形态、发音,但并没有必然性,如在一定情况下用牡丹代表爱情也不是不可能的。民间艺术的象征必须靠约定俗成来实现,如果离开约定俗成,靠个人创造是无法实现的。

象征手法的优势在于:象征中,内涵与形式的松动性便于人们用更方便的、大家都熟悉的事物来表达伦理内涵,使伦理内涵得以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象征虽是人类早期的艺术表达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落后”的,而是传播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表达方式,现代广告依然在沿用这种方式,如用某一明星形象来象征产品的品位,甚至在哲学领域,康德、黑格尔的哲学在努力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宣扬人本主义的同时,还是给“上帝”留下了位置,因为他们只是用“上帝”来象征那个不可知的世界,并借此让人对世界保持一种谦虚和敬畏的美德。

但,一旦“约定俗成”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象征物和被象征观念间的联系就会中断,即使形式还在延续,但其中的很多内涵就被“积淀”掉了。这种情况在今天非常突出,很多年轻人必须要通过讲解才能知道民间艺术中的伦理内涵。即使在很多场所、很多设计中都能看到民间艺术,但那些民间艺术已经转化为一种风格化的形式元素或一种外在的“观赏对象”了。陕北的剪纸窗花不仅是营造喜庆气氛的装饰物,还是相互馈赠,表达邻里感情的礼物,起到纽带的作用。但纽带只是纽带,不是伦理本身,它只能在特定的生活习俗和仪式中起到纽带作用。一旦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它就起不到纽带作用了,而成了静观的审美的对象。

伦理内涵的象征表达更多地是借助民间神话、宗教中的鬼神形象和意义系统来实现的,把善的神圣化,恶的妖魔化。掀开那些鬼神的面具,里面的内涵就是伦理。之所以要戴上鬼神这个面具(如钟馗),就是为了强化伦理的规诫作用。但当科学统治了整个思想世界时,这个面具就被撕得粉碎。那些神秘鬼怪、无法科学实证的面具都要遭到否定,而成为意识和形式上的禁区,这无异于拦腰斩断了伦理内涵与其表达形式的关联纽带。伦理不仅仅是观念形态的,更是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存身的。懂得伦理和践行伦理没有必然联系,“公平”、“正义”、“关心”、“团结”、“忠诚”等伦理内涵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是要落实到人的行为中,要能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人起到劝诫作用,并内化为人的需求。在伦理实践的历史中,一些鬼神或历史人物(如关公)已被改装为伦理符号,这些符号仅仅在道德实践中有意义,如果非要用认识领域中的科学对其加以评判,真有些“关公战秦琼”的滑稽意味了。而一旦脱掉那个感性直观的外衣,伦理就会漂浮于生活之外,而只能寄身于理论学说之中。即便如此,在当代充斥着各种消费化(如广告)、技术化(如路标)符号的生活景观中,民间艺术已很难和这些符号形成视觉上的和谐,即便有,也是在寻求视觉差异、视觉特征的意义上来运用民间艺术符号的。民间艺术符号已不再民间,而进入到文化工业的原料库中。

漂浮的伦理,空洞的符号,难道这就是民间艺术及其伦理内涵的当代宿命吗?

换一个角度,民间艺术自身内涵与形式的裂变是否孕育着一个新的伦理一艺术形态。由此,笔者想到了“公共艺术”。

无论给“公共艺术”下怎样的定义,“公共性”为何,是其关键所在。公共性关乎怎样看待、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其核心仍是伦理问题。那么,我们可把公共艺术当作一种“伦理一艺术”形态。在这个意义上,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有了本质上的联系。相较而言,“公共”对于现代伦理问题更有针对性,更能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更能表达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沟通、承认、尊重等愿望。“民间”这一概念在当今语境中是指一个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群,而“公共”更多指向了人的活动,更具能动性,伦理色彩也更鲜明。以上辨析意在说明,从伦理的视野看,民间艺术与公共艺术是伦理在不同时代的艺术化表达方式,两者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联系,也是伦理更为深化的表现。

在今天,与官方相对的“民间”在主体上已不甚清晰了,新的社会生产方式也生产着新的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经济的一体化,把所有的生存个体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契约形式代替了诚信,法律排除了人情,正在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代替了人对血缘关系的依赖。但这不是说现代社会已把伦理排斥在外,实际上,现代社会把伦理高度制度化、技术化了,其目的是使每个人的利益、权力得到制度的维护。

然而,在伦理制度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深刻的“异化”,即,维护伦理的制度反过来压制了人情伦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络变成了没有情感形式的、技术化的“链接”,一个人似乎只和那个技术化的、无名无姓的社会和财富相联系就行了。在生老病死都有保障的情况下,建立在世俗功利目的上人情已经不是构成社会群体的基本因素了,反而成了技术努力驱逐的对象了。由此,技术与人情的对立、隔阂日渐突出,这使得人们存身的“公共”变得那么抽象,那么技术化了,成了远离人情的孤岛。

较之民间艺术的沦落来说,当代伦理的危机是一个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已超出了技术、经济所能解决的范围。对于艺术而言,这又是它必须担当的责任,与把艺术当作个人宣泄、个人呓语的方式而言,这一责任显然更为艰巨,更有意义,更为现实,更是“公共艺术”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个意义上,从伦理的视野看待艺术、民间艺术就是一个至为重要的认识开端。

以当下的视角反思民间艺术,能够更为清晰地看到民间艺术中那股伦理暖流,也看到了民间艺术被击碎的残骸。但是,无论怎样,民间伦理的情感血脉已超越渗透进每一个生存个体中,这一点在今年春节顶风冒雪义无反顾向家奔涌的人潮中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当“公共艺术”浮现出来的时候,它会不会是民间艺术转世投胎的婴儿呢?公共艺术能否延续民间艺术的伦理血脉呢?

至今,“公共艺术”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滋养它的,不是技术,而是伦理。它也担负着在新的人群中创造出一个充满伦理温情的艺术家园。在它成长的路上,民间艺术是它时时回望的故土,因为那里还潜藏着将伦理艺术化的智慧。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 篇8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并不非二者的相互隶属关系,从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的本质概念上来考究,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是从理论基础上的概念,还是从实际作品的视觉形式、语言表达等,在各自的概念上都没有能够做得明确的界定。这种各自概念的模糊性使得当代艺术和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交叉,不自觉的相互介入对方导致了很多圈内专业人士和圈外非专业观众的认知产生相对的误区和随性思想。思维上的误区是一种“泛当代”与“泛公共”的思维模式。不得不说这种泛滥的思维模式蒙蔽了真正的当代艺术,也牵连了真正的公共艺术,使其含冤受损。

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是艺术本身与不同的时代相互匹配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环境的发展、空间的变化才兴起的公共艺术。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针对艺术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空间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可以视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而这个整体的社会环境在当代也就代表这一种景观社会。公共艺术作品的出现也并非完全是艺术自律的发展结果,其意义也并非是艺术所表现的形式本身,而是当代情景社会、文化、经济、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类生存的现状及不同的观念的综合表现。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中,对于艺术语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于是,作为实体视觉造型的公共艺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下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语境的概念源自于语言学,尽管相关历时已久,但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当代艺术语境的构建即时是:关注当下社会、人;针对当下的反思与批判;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当代艺术由于其所必须具备的关注当下这一特性,使得语境意识尤为重要,语境意识是保证当代艺术批判性的必要前提,也是判定当代艺术作品是否具备一定艺术价值的重要条件。罗伯特﹒莱顿在《艺术人类学》中提出:“文化理性的一个内在尺度,是看其世界观的内在一致性所达到的高度。”由此看来,当代艺术的语境也应该体现这种内在一致性。实际体现在:当代艺术作品内在语境的高度一致,也就是艺术家应该作为“当事人”的身份用智性的思维分析当下的现实情境,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来判断如此的现实情境存在着一定的曲向性,并且就此信息选择合适的媒介材料、符号、形式等进行艺术创作,亦要作品的展示环境与其作品的创作环境进行统一,作品所要传达的语言信息与观者解读之间形成契合的对应关系。因此,使作品对于曲向的情境社会的批判与反思得到真实的传达,以此,当代艺术的价值才真正的得以体现。

“当代艺术的公共化是一个倾向,公共艺术的当代性是一个必然。”从理论上讲述,公共艺术的概念并不会限制其自身的表达形式,但仍然是以客观实体的视觉造型艺术形式为主。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代艺术也就成为了一种语言为公共艺术服务。就其创作环境而言,作为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公共艺术,它应该与当代中国公众的存在感和文化情境有关,,公共艺术的存在对于人类文化、城市空间、社会主体之人的生存价值的思考。让艺术回归社会,回归到公众的日常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认知和价值取向;让公众的生活环境及其生活本身变得丰富且有深意,这既是公共艺术最基本的价值趋向,也是最普适的意义所在。“回归”一词还包括另外一层含义:公共艺术拓展空间、营造空间。公共艺术作品装置于一个空间场域之中,与周围环境产生和构建了新的空间场域关系,这也拓展了艺术作品本身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力,产生新的视觉化情景,传达新的艺术语言。这是公共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走向空间,艺术品不在局限于在美术馆、画廊、特殊的艺术空间等场所,而是走向了开阔的公共场所,走向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野外等。公众的关系和艺术作品发生了微妙的关系,公共艺术走进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公众参与着公共艺术并且成为公共艺术创作和表现元素的一部分。作品本身甚至开始依赖于公众的存在和存在的行为、形式,公共艺术越发的注重在特定的情境下观者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公共艺术服务于大众的特殊功能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参与到其互动当中。

公共艺术的当代性已经不仅仅是在城市公共空间或者公共场所安装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也不再是被视为当下城市符号化的产物。作为具有当代性的公共艺术应该是当代社会、城市文化的融合,应该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和精神性,是多种文化、经济、技术、政治的当代性思考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集中展现。因此,走进了公众,走进了生活,与空间的人、事、物发生了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潜在的微妙。公共艺术装饰了公共空间,为公共空间增添了活力,增加了色彩,将空间与空间链接到了一起,形成了新的视觉感受,使得艺术作品与公众之间建立了交流。就当代社会环境而言,相当一部分的当代艺术是通过公共艺术得以呈现的,当代公共艺术主题观念、形式语言、表现媒材、空间的建立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公共艺术的当代性并不是艺术本身的当代性,而是一种当代社会语言需要公共艺术这一艺术门类来讲述和传达。

在当代中国这样复杂多样的文化语言环境中,公共艺术所传达的历史文化及其艺术性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审美情趣的革新,也并非模式化审美观念的说教,而是作为公共空间的文化交流和服务于公众社会生活需求的当代艺术方式,当代公共艺术的语言形式、视觉形式和自身的社会价值都将和人的思想行为产生长久的共鸣。当代语境下的公共艺术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空间的变化而产生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翁剑青.公共领域及公共性理论的影响与映照——略议中国公共艺术的相关语境[J].天津美术学院学院报,2015(3).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刍议 篇9

一、艺术素养水平差异化

艺术作为基础文化修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能够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认知情感得以有效激发, 教育中若是缺失艺术元素, 则违背了素质教育发展的初衷, 如果在大学生活中缺乏艺术素养的提高, 那是不完整的校园生活。而艺术类当代大学生与非艺术类的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因此, 开设艺术类的品赏活动 (如: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省文化厅、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雅韵三湘·艺动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 通过艺术作品来充当艺术教育的桥梁和媒介, 全面提高非艺术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审美意向良性发展, 完善他们的品格, 充实他们的心智, 树立健全的人格, 也能为公共化艺术课程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二、价值取向边缘化

由于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理念的认识的偏差, 在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价值取向会存在片面性和边缘化。有人认为专业的艺术教育主要是针对性培养艺术人才, 而非艺术类专业院校所设置的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性”是其最大的特点, 是一种全方位普及、全面面向广大大学生、普及性极强的艺术教育。在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 人们主要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创造、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认知为目的, 往往忽略了艺术教育的实质, 在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中把其主要价值凸显在了技能化方面, 这就导致一些高校把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定义为考察艺术技能的熟练度, 单一灌输式教学使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缺少自主性、体验感和审美主动性, 技能化的价值取向也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存在明显分歧。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实施的过程中, 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 积极创新, 正视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以训练某种艺术技能与单向灌输高深理论知识为主, 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正确引导, 开发学生的视野, 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课程体系缺乏系统化

到1998年止, 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校艺术教育颁发了普及与改革的文件, 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正式纳入高校教育范畴, 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也逐渐丰富。然而,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不到位, 许多课程计划难以实施, 绝大多数艺术课程知识作为基本的选修课来学习, 从未受到学校的重视, 学生所修习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也比较单一, 且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薄弱,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受限, 对艺术形式的鉴赏热情也大幅度降低。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 把传统的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元素纳入艺术教学中, 建设特色高校艺术课程, 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选修艺术课程, 根据实际情况打造历久弥新的艺术课程教学方式, 因地制宜地综合、系统、模式化管理艺术课程, 也是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好办法。

四、师资考评体系单一化

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估, 许多高校仅从文件出发, 忽略实际艺术实践活动的评比, 有些学校受经济条件限制, 没有征订统一的艺术教材, 评估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单一性, 对于不同类别的学校, 并不能从根本做到一碗水端平, 一把尺子量到底, 缺乏全面性、客观性, 这种忽视个性只看共性的评价机制也是不科学的。高校作为艺术教育的管理者, 应该加强内部艺术教育统筹力度, 在重视教育过程、教育效果、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教师互评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考查与评定, 完善评价机制和考评体系。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丰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创造力的生命个体是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只有正确把握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创新之一——普及与提高并重, 合理规划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形式, 才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追求, 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2][美]杜威 (John Dewey) 著, 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M].商务印书馆, 2005.

[3]琚军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索[J].音乐创作, 2015, 07.

[4]王尧.公共艺术教育的美育进程——从知道到懂得[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系最为直接的教育。所以,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重视技能, 服务经济”的教育理念成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专才教育意识仍然顽固、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社会, 重视技能的教育模式往往被解读为“重技能、轻人文”, “重专业、轻文化”。这些现象正如费洛姆所批判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目的, 主要在于造就与社会机器有用的公民, 而不是针对学生人性的发展。”这种功利性质的教育模式也会制约职校生全面发展, 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 增强职校生人文素养的使命使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走入了研究的视野。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 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 获取广博的知识, 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 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 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 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 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 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 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 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 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 倡导培养完整的人, 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 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 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

作为“全人”, 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 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 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 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 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 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 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 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 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

作为完善的人, 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 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 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 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 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 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 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 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 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 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 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 陶冶职校生的情操, 塑造美的心灵, 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 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

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 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 从人文角度,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 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 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 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 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 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 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 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 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 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 主张人的自由发展, 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 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 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 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 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 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 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 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 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 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 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 培养其高尚情操, 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 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成人矣。”可见, 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 对人的思想的启迪,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即由诗开始, 以礼为依据, 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 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 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 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 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 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 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 调动多种思维运用, 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 以至左右半脑平衡, 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 从而劳逸结合, 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 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 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 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 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 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 他就会赞赏它们, 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 作为滋养。因此, 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 礼言是其行也, 乐言是其和也。”可见, 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 人文也。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 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 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 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 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 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 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 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艺术作品中, 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能相互关联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艺术作品中的感性特征呈现出外在世界与人内在世界的具体性, 使人们能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 人生的悲欢苦乐, 现实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生活的意义。所以, 经过艺术熏陶的人, 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灵性沟通, 常怀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 因而更热爱自然与生命, 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 更能明白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可见, 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均关注着人, 传承着人类文化及文明, 进而使学生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 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 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 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 强调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发展, 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 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 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 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 外化为人的行为, 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 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 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 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 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 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 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 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 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把职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定位在通识性上。对于艺术的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 或是艺术门类间横向交叉融合, 或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 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 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广度。这在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已做明确要求。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的整合和对话, 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和想象,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 多层面的知识贯通、交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增强文化底蕴。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 公共艺术教育亦然。既然如此,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 促进职校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2]奚传绩.艺术教育丛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8.

[3]赵峰.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4]栾晓梅.艺术教育与全人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11 (10) .

[5]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2) .

艺术教育公共艺术 篇11

2012年,龙美术馆的成立绝对算得上艺术圈的大事件,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也让它当之无愧地占据了权力榜第一把交椅。这次,王薇刘益谦夫妇不再以收藏家的身份登场,取而代之的则是由二人创立的斥资3亿元打造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而龙美术馆既是一个标杆也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多家由收藏家创办的私人美术馆会接连正式投入运营。除此之外,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依旧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推出不少精彩的展览。同样是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也于2012年10月正式开馆,在李磊的统筹下,中华艺术宫举办了凭借“海派”绘画和现当代美术方面丰富的馆藏举办了“海上生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之源”等开幕大展并和法国奥德赛美术馆等世界知名美术馆合作开展馆藏展。热闹的不仅是上海,西安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和广东时代美术馆等地区性美术馆在大力支持本土艺术的同时,也为当地民众更多地接触艺术提供了便利。华侨城美术馆群也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等10家美术馆整合,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美术馆连锁品牌形成。

公共艺术机构方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一如既往地在文化教育和青年艺术家群展方面起着推动作用,同时其推出的限量版艺术品也证明了艺术衍生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山艺术基金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川蒙养20年:山艺术文教基金会川美艺术作品收藏展”收到热烈反响。还有亚洲文献库和2012年新成立的录像局也在艺术数据收集和整理上为艺术爱好者和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持。

艺术学院方面,王璜生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除了举办多个重要的国际交流展,还自主策划了“首届CAFAM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显示出这所最高美术学府对青年艺术现象的关注。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也在南艺成立100周年之际成立,由李小山任馆长,并举办了如“闳约深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等展览。

了解艺术,写好艺术 篇12

洋葱头:月亮姐姐,你来得正好,我想写一篇有关“艺术”的习作,可不知怎样写呢,你能说说该如何写吗?

月亮姐姐:写有关“艺术”的习作,你了解“艺术”是什么吗?

洋葱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艺术不是很多吗,它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

月亮姐姐:是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比如我们许多同学也加入到了艺术学习的行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摄影、雕塑、手工制作……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艺术形式啊!

洋葱头:哇,这么多啊,那么我的习作不缺素材了。可是,我的一篇习作不可能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去呀!我究竟写什么好呢?

月亮姐姐:这就涉及精心选材了。在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形式的艺术?你欣赏过哪些艺术?那些艺术作品是什么样儿?你学过哪一门艺术?在学习中有哪些快乐?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习过程中有怎样的感受?学会后是什么心情?哪一方面给你的感受最深,你就写什么,如一位同学写《神奇的“福娃”》——

今天,我在上海艺术展览馆看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福娃”,跟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一模一样。她的头部中央生有一大一小两只眼睛,显得灵动传神;两条小腿挺立于行云流水中,又透出一种自信与坚定的神情;两条小胳膊仿佛握着一条白色飘带,那是她手持彩带当空舞呢!纵观整幅画面,自然天成,形象逼真,显得十分和谐与统一,令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块奇石是属于典型的画面石种,因它产于金海湖附近,所以命名为“金海石”。

洋葱头:哇,作者了解得多透彻呀,写得多专业呀!

月亮姐姐:是呀,写某一门艺术,首先就要了解这门艺术。不管你是介绍一件艺术品、记叙一次艺术欣赏,还是写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你都必须对这一艺术有所了解。否则,不仅写不真实,有时还会闹出笑话。试想,如果有人把学小提琴写成“弹琴”,你是否觉得可笑呢?

洋葱头:嗯,写艺术就要了解艺术,这是必须的。那么,如果我不想写艺术品,而要记有关艺术的事情(如学一门艺术、一次艺术欣赏等),我又该怎样写呢?

月亮姐姐:这就需要你把事情叙述清楚了。比如,你是怎样学习这门艺术的?老师怎样教,你怎样学?学习过程中发生过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再如一次艺术欣赏,你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艺术品?艺术品是什么样儿?欣赏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习作中要把事情叙述清楚,特别要注意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细致描写。比如一位小作者写《我学小提琴》——

先拉“Do”,我紧张地拉了起来,还真吃力,手指好像不听使唤,有时都按错了!“DoDoDo……”就这样来了20遍。再拉“Mi”,“MiMiMi……DoDoMiMi……”又是20遍,脖子麻了,手酸得动都动不了……幸好表姐说:“妹妹已经练得不错了,我教你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吧!”“好!”刚出山就可以拉好听的曲子,我激动极了!经“师傅”指点,我先一句一句地练,最后把整首曲子连接起来。足足练了上百遍,我才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搞定。

洋葱头:哇,写得多么细致啊!拉小提琴,总是一个“拉”字,多枯燥啊,我怎么也写不到这么生动。可作者详细描写了反复练习的情景,让我也感到了她学琴不容易!

月亮姐姐:是啊,这就是叙事清楚、抓重点细致描写所产生的效果。当然,你在叙事的同时,还可以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或兴奋,或喜悦;或懊恼,或沮丧;或引起联想,或产生想象……只有感受真实独特,才更能感动人。

洋葱头:嗯,我刚才也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如上一段学小提琴中,作者感受“脖子麻了,手酸得动都动不了”,我也体会到了一个“苦”字,最后把我也带到了一种“成功、兴奋”的境地。

月亮姐姐:洋葱头,你的悟性不错啊!

洋葱头:哪里,全靠你的指导呢!我记住了,写有关“艺术”的习作,一要了解艺术,二要精心选材,三要叙事清楚,四要突出重点,五要感受真实,对吧!那么,我先去起草,然后再请你指导吧!

上一篇:小学数学的创新性学习下一篇:旅游形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