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观念

2024-09-28

艺术教育观念(共12篇)

艺术教育观念 篇1

摘要: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 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本文拟就两个案例来论述, 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 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行为, 并进一步阐述几点实践做法。

关键词: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

一、两个案例的启示

2010年4月上旬, 我去河南焦作参加了一次校长峰会, 期间聆听了10余位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和校长们的精彩报告, 他们鲜明的教育理念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使我感受颇深。这里列举两个案例:

案例一:袁湛江与“玩刀女孩”。袁湛江,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 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倡导者。他认为, 每一位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与天赋, 而每一种健康的个性与天赋都应受到尊重, 因此不存在绝对的优生和差生, 那些简单地以学科成绩来区分学生优劣的观念是不科学的。他举例说, 他曾在学校发现这样一位女生, 学习成绩不太好, 课堂内外不太爱说话, 总喜欢摆弄小刀, 刻刻画画。于是, 学校就通过版画创作来激发她的学习信心, 为她创造了学习版画的很多条件, 并安排老师专门辅导。后来, 这位女生不仅在学习方面进步很大, 版画创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高考时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

案例二:王金战与“大话数学”。王金战, 原中国人大附中副校长兼网校校长, 全国优秀数学教师。针对大多学生惧怕、不喜欢学习数学这一情况, 王老师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那么学好数学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王老师每接一届学生, 前半个月都不讲课本, 而是以“大话数学”为题来张扬数学的魅力, 挖掘数字的奥妙, 直到把学生讲得神情激昂, 再也没有对数学的恐惧和拒绝, 对学好数学充满了渴望、信心和激情。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 老师必须跳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 以学生为中心, 转变教育观念, 改进教育行为,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因材施教,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有兴趣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概述

(1) 教育观念。

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时代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表现为思想、观念、理论、观点等。例如: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②“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 ③“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

(2) 教育行为。

是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教育方法、措施与手段的总和。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 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 就没有教育行为的更新。但教育观念转变了教育行为并不一定改变。有时, 我们赞同某种观点, 但行为上却做不到。

三、错误的教育观念或教育行为

受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的影响, 现在仍有部分教师在教育行为上自以为对学生尽职尽责, 却没觉察到自己做得有失妥当, 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反, 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 阻碍他们的身心发展, 严重的时间长了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障碍。笔者这里列举些常见的、错误的教育观念或教育行为:①“唯分数论”, 成绩决定一切;②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主动”教, 学生“被动”学;③盲目地自作主张, 为孩子设计“人生规划”, 强加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④搞“题海战术”, 增加学生的负担;⑤“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 对学生一味过于严格,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⑥给学生分三、六、九等, 对某些学生偏爱, 对某些学生冷漠;⑦对学生缺少赞赏、鼓励、耐心和爱心, 一味指责、训斥, 甚至抛弃、放弃;⑧对素质教育片面理解, 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搞“第二课堂”, 是团委、学生科的事, 与课堂教育无关;⑨不关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仅凭个人的性格、情绪和经验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可以从我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成绩看出中国教育之现状:中国学生成绩突出, 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与外国学生差距很大。统计表明, 我国中学生成绩与培养的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科技发明成反比。

原国家教委专职研究员周贝隆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国从19、20世纪之交开始, 引进现代教育制度已百年, 拥有约九亿受过教育的人口, 每年高校毕业生超过美国, 科技人员规模名列世界前茅, 但是回顾近百年来风靡世界的技术发明, 大到电力系统、集成电路、卫星电视、基因工程、抗生素, 小到圆珠笔、易拉罐、阿斯匹林, 有哪一样是出于我们中国人之手!历史上我们有过四大发明的辉煌, 今天究竟怎么了?”这确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四、实践与尝试

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 传统的错误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并且受到某些教育制度的制约, 也与现时老师和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 转变起来很难。在这种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 要改进我们的某些错误的教育行为,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笔者愿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与教育同仁们一起探索和尝试:

1.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开展教学活动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某件事情喜欢了, 有兴趣了, 才会乐意去做, 并且想把它做好。学习何尝不是如此。王金战老师为什么要“大话数学”, 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老师可能认为, 半个月时间太长, 可以讲好多教学内容, 可事实上, 半个月对于以后三年乃至更长的学习时间来说, 又确实很短, 并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学生的兴趣变化是学生自身和学校、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作为老师, 我们一定要懂得, 我们的教学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它是否培养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种学习兴趣是否转化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2.从学生个性、特长入手, 对学生因材施教

孔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告诉大家, 人和人相比, 是存在各方面的差异的, 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各种差异也就是个性、特长入手, 因材施教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 老师不能一味地教, 任凭学生一味地学, 我们应该主动地去认识学生, 了解学生, 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桃李满天下, 学生们才能各自良性发展, 取得不俗的成绩。

3.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欣赏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老师不能单单凭分数定好坏, 要注意挖掘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 对他们进行鼓励, 从而刺激他们全方面均衡发展。人性中最强烈的需求即是渴望得到敬重和欣赏, “你真行!”“太棒了!”“很了不起!”……几句简单的、欣赏、肯定的话语就可以激发出学生身上无穷的动力。欣赏导致乐成, 诉苦导致失败。不是好学生需要欣赏, 而是欣赏使他们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诉苦, 而是诉苦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4.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健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就学校来说, 班主任和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 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针对性地做好排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解决他们的心理矛盾。条件好的学校, 还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 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地成长。

5.废除分数教育, 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以育人为根本, 以课程为载体, 以质量为生命。因此, 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有丝毫放松, 而且必须深化改革、整体优化。另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还应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搞好“第二课堂”,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 我们评价学生, 不能以分数定排名, 以分数定“好坏”, 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规范的, 可操作性强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当然, 这项工作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范例推广, 做起来很难, 但只要我们愿意尝试, 乐于实践, 总会有办法的。

艺术教育观念 篇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带头抓学习、起示范,除积极参加党支部的学习教育外,还精心准备,采用PPT图文演示方式,为全体职工作了“国税系统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特征就是为税清廉”的专题党课,取得了良好的领学、带学效果。通过相对集中、高密度地学习教育,使我在党性修养方面取得了不晓得进步,下面谈谈我的心得。

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章》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才能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谓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作风纪律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和完善。实践证明领导干部能不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带入新世纪,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重要历史使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只有建设一支党性强、素质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后,曾察觉到党内有些人漠视党性的错误倾向,严肃地指出:“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改革开放,讲党性还有什么实际意义?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并强调说:“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伟大创造。

共产党员要用党性来保证和促进这个新体制的建立,同时要用党性来抵制市场活动中的消极因素,使这一新的经济体制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应该说,这是党在新时期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最深刻和最鲜明的原则说明。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世纪、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领导水平的需要。

二、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改善干部队伍现状的重要保证

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需要我们重视党性修养。从目前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现状看,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领导缺乏信心,思想上出现了困惑和误区,感到“共产主义希望渺茫,社会主义模糊不清,资本主义垂而不死,封建主义幽灵不散,个人主义实实在在”;有的忽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政治观念淡薄,在大事大非面前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二是纪律松懈,缺乏全局观念。有的本位主义严重,缺乏大局意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利;有的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把 “ 私人关系 ” 看得重于组织关系。三是宗旨意识淡化。有的忘记了自己的公仆身份,存在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 ” ,无视群众利益。四是作风不实,党风党纪不正。

有的丢了党的优良传统,把“三大作风”变成了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有极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甚至经不住金钱、美色和权利的诱惑,腐化变质,走上犯罪道路。上述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也触目惊心。它同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根本不相容的,严重阻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强调党性修养。人所共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我们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和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竞争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和民主法治观念得到增强。

但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容易诱发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拜金主义、讲实惠、“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把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变为对钱财的向往,促使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只顾自身利益,忘记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关心的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这与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相背离的。

市场经济讲求等价交换和有偿劳动,这就很容易助长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权钱交易意识,有时把应尽的职责变成了有偿服务,使权利商品化、市场化。这些情况说明,新旧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党员的党性修养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

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一靠自我改造,二靠组织教育。各级党组织应当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抓好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作为加强党性党风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搞好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自觉性。

看了学院党性观念教育总结还看了:

艺术教育观念 篇3

80年代后期艺术家们突然发现在社会之中存在着无法抗拒的力量,面对这种力量他们实际上缺乏实现自己艺术信念的能力。于是玩世和厌世的情绪开始蔓延,他们用平淡、无聊和荒诞的生活场景反讽社会。在这种心态下,成就了“玩世现实主义”风格。“玩世现实主义”风格和北京市井中流行的“痞子”文化有看密切的关系。北京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缺乏商业性价值观来制衡政治的意识形态,所以产生了以调侃和玩笑为主要方式的市井价值观来对抗官方意识形态的现象。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以王朔为代表的痞子文学中,“玩世现实主义”和南方商业城市那些用流行的商业符号来调侃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波普风格虽然方式不同,但其内在的精神诉求却是致的。在这些风格背后仍然蕴涵着某种信念,不过这种信念是以“反语”的方式出现的,其基本逻辑是用“流行的”和“无聊的”来消解社会统治话语中的“高尚”和“意义”,并试图以此消解压力,从而恢复自身曾经梦想的尊严。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开放,一个与国际对接的管道正在北京形成。这个管道的存在同样和北京从1949年以来逐步奠定的政治地位以及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的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经济层面上讲,90年代是中国市场日益向西方开放的十年,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下,大的跨国公司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战略往往是从政治中心开始。由于中国是一个由集权主义国家转变而成的超资本主义国家典型范例,这种从政治中心登陆的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十年,从时代华纳(TIMEWARNER)到花旗银行(CITY BANK),从摩根斯坦尼(J·P MORGAN)到安口火灾保险,大大小小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了上千处各种各样的办事处。和他们的一厢情愿相比,中国到1997年才允许有限的海外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参与诉讼,到1998年才在上海向境外保险公司开放市场,外国银行的人民币储蓄业务要到加八WTO之后,而至今出版业和新司业尚未开放。尽管如此,各种跨国公司还是愿意每年花费大量的费用维持在北京代表处,即使那些已经在中国沿海建立了工厂的跨国公司还是愿意将总公司放在北京,因为对于一个计划经济痕迹尚存的国家来说,和经济相关的政策和条理并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伴随着政治政策制定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北京的代表处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些在各种事务所或者代表处中任职却又无事可做的人们,和那些在京的驻华使节们、好事的外国记者们,一起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和国际当代艺术的管道。由于中国社会本世纪以来的国有化进程,国内并不存在经济上独立的中产阶级,所以本土很难诞生文化支持力量。这样,这根由充满政治偏见的艺术“票友”构成的艺术管道便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通向外界的唯一联系。正是这个没有多少专业性的管道使得以“玩世”和“政治波普”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更多地出现在西方,1993年,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便是由一位意大利使馆文化处的秘书促成的,而策划人波尼托·奥里瓦(Achille Bonito Oliva)只在北京逗留了5天。但就是这样次短暂的考察使那些以“揭露中国社会对于人性的压抑”为己任的艺术家们在冷战刚刚消失的西方得了表彰。随之而来的大量经济收入使这些艺术家们享受了市场化中国的种种奢华,成为国内的新贵。对于奥立瓦这样西方的艺术观光客而言,这种最终指向非西方意识形态的艺术样式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标签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文化认同过程。“玩世现实”和“政治波普”的成功使得艺术家们很快将这种“国际畅销风格”精致化,并不断地添加政治调料。

除了80年代前卫美术运动积淀以外,90年代初,北京吸引艺术家的是通过伴随看外交使馆内聚会的各种收藏和展览机会而呈现出来这条管道。1989年后,北京在中国艺术家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更加强化,而此后一系列前辈艺术家不曾涉足的国际展览和数千乃至上万美元的销售价格也使得这种神圣成为物质化的现实。它鼓励了更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将自己投身于“持不同政见者”的身份形象之中。90年代中期出现在北京的“艳俗艺术”就是这样一个明证。他们完全套用西方的艺术语言方式,搀杂中国的政治和民俗符号,展示出一个西方人愿意看到,而和现实社会无关的“中国”。对于90年代的中国社会而言,其实真正的压力不在于狭义政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在于全球化过程下导致的市场化和都市化过程对于中国市民阶层的冲击。事实上,从80年代开始,亚洲国家普遍从集权主义过渡到超资本主义,在这个过程中,集权主义的压力不再以政治形态而是以经济形态呈现出来。同样,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失业率的上升以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化导致的社会身份结构的颠倒,乃至全球化和都市化过程中生存方式的改变和价值观的冲突,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艳俗艺术”作为融合了“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的风格并非体现了北京作为当代艺术中心地位的吸收能力,相反,它更多地体现了这个非专业管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左右能力。它不仅没有证明北京作为当代艺术中心的权威地位,相反它从另个方面证明了这个“中心”的畸形状态。从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位置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对于北京的质疑本质上还并不仅仅是区域文化权

力问题,而是对于当代艺术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国际展览所带来的机会主义侵害。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的艺术家和中国的艺术或许会遭受到社会内部的某种伤害和扭曲,但是如果围绕着他们所展开的仅仅是一幅幅反映他们狭隘、扭曲的图像,那么这种承认同样会对中国艺术造成一种伤害,成为一种新的压迫形式,并将中国艺术囚禁在被扭曲的存在方式之中,将一个虚假的、狭隘的政治命题强加给中国。而这一点可以说是整个北京或者中国在90年代末期艺术发生媒介、风格和方向上的突变的重要背景。

从1995年开始,以录像和摄影为代表的媒体艺术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北京的一些展览中。尽管这方面的工作在90年代初就开始了,但是真正形成气候却是在这个时候。这一现象的出现未尝不和年轻艺术家对以收藏为指导性力量的艺术体制的不满有关,同时也和这种媒介的直接性有关。录像艺术在中国最早开始于杭州艺术家张培力的创作中,但是却是他的学生们对这种媒介以前所未有的深入程度进行了启蒙和普及。他们第一个大规模的艺术活动是“中国录像艺术展”(1996年,中央美术学院画廊)。在这个展览上一批当时从未听说过的艺术家开始露面。这里包括后来为人所知的乌尔善、颜磊、杨福东等人。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少量北京艺术家在这个展览中出现,其他大部分艺术家来自江浙和南方,因为当时在北京从事这方面探索的艺术家确实是寥寥无几。或许最吸引年轻艺术家的是:录像作为一种新媒体并没有太多的规范,同时他们也可以逃避那根输出管道的制约。他们说道:“录像艺术中是没有规范的,或许这种规范还没有形成就注定令人生厌。也许现在重要的不是录像艺术是什么,而是录像能为我们做什么。”(吴美纯,展览前言,1996)。在接下来的几年,录像艺术很快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录像艺术的发展是沿着两个不同方向在发展的。以王功新、乌尔善为代表的艺术家探索的是录像超越记录功能的视觉功能,他们关注录像能否获得一种超越性的视觉张力和震撼能力。乌尔善将那些人体和蔬果一起蠕动的图像投射在废旧的建筑和污浊的水面上;王功新则不断地用特技效果表现卡拉OK、打苍蝇和微笑这些日常场面,以此来探讨图像对心理压迫作用。与此同时,以汪建伟为代表的艺术家则在利用录像艺术展示新的艺术介入现实方式:汪建伟追踪了四户农民在未完工的别墅中的生活,探讨建筑功能和人对于这种功能的实现限度,由此折射出转型期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他还在个走廊的两面分别播放由数部世界各国电影的盗版VCD中剪辑出来的暴力和色情电影片段构成的“新电影”和8个中国家庭观看电视的场面,展示出日常生活中图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压迫性和暴力性,深刻地体现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

摄影在中国成为当代艺术的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偶然。最早摄影是作为对那些地下行为艺术的记录而出现的。当那根仅有的输出管道出于政治热情开始输出这些“持不同政见艺术”(其实最大的不同只是在于官方不允许艺术家在公开场合裸露身体)时,他们选择了摄影作为牟利和销售的对象,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最早的当代摄影作品都是以裸露的身体为对象,或者是模仿一些古典中国文化中的色情场面。荣荣最早是那些行为艺术的记录者,但是后来他发展出一种非记录性的风格,探讨人和梦想、身体之间的关系,所有他的图片都显示出良好的技能和画面把握能力。真正使人们意识到摄影的可能性的是摄影家庄辉。庄辉和各个单位、各种阶层、各个年龄层的人一起拍摄建国初期那种长卷式的集体照,通过对于这种有着浓厚意识形态图像形式的改造,揭示社会结构的转变对社会个体的改造。庄辉代表了当代艺术家中对于摄影的清醒意识,也正是因此,他帮助了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何岸便是其中一例。何岸拍摄北京街头的残疾乞丐,然后用数码技术将他们合成到NIKE、ADDIDAS这些运动品牌广告中,质疑人的幸福感和消费文化的关系以及消费作为意识形态的残醋性。对于新的摄影家来说,摄影不是技术也不是材料,只是一种输出媒质。凭借这种媒质,他们可以进行非客观记录(如崔岫闻对于中国性工作者的记录和图像改造),探讨身份意识与文化积淀的关系(如陈羚羊对于月经的唯美叙述),寻找图像和记忆的对应关系(如海波将旧照片和里面主人公的新照片并置在起)或者使个性化的臆梦成为物质现实(如王卫那些超现实的画面)。

不可否认,对媒体的拓展是90年代北京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由于中国的当代艺术是在短期内催化而成的,往往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以媒体为线索的探索正是在进行一场补课。本世纪以来国家命运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社会使用一种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艺术(比如现实主义、内容决定形式、艺术为政治服务的观念)。80年代的伴随着前卫艺术运动的启蒙主义试图扭转这个社会性的存在,但是1989年以后,后殖民的现实和那根输出管道使得当代艺术从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转变成后殖民的当代功利主义。在北京这样一个政治文化的中心,一些非功利的艺术语言的内部探索逐渐消失(比如最早的概念艺术团体新刻度小组的解散)。它们被有限地保留在南方些城市中的少数艺术家的创作中(杭州的张培力、耿建翌,上海的周铁海、丁乙,广州的大尾象)。90年代后期,一些南方艺术家移居北京或者频繁地在北京举办展览,一方面显示出这些艺术家面对强大的当代功利主义时的复杂心态,另方面也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媒体的拓展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但是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北京这样一个特殊的城市所具有的特殊惯性,使得这些本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呈现出另一种面貌和形态。对于国内外艺术界而言,中国艺术在90年代最著名的事件可能就是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使用尸体作为当代艺术材料。在2000年由栗宪庭策划的“对伤害的迷恋”的展览上,6位年轻的艺术家分别使用了人和动物的尸体、血液、脂肪油,采用肢解、并置的形式,来完成他们的作品,这些作品展出以后,引起一片哗然。遗憾的是,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现状,关于这个展监的讨论并没有在学术层面上公开的展开。栗宪庭先生对于“尸体现象”的出现,做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这些作品和中国社会深层的动荡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暗含有对东西方社会道德的双向挑战的意味;也有记者将其理解为对中国老人政治、道德治国的反对;而艺术界的同行则将其理解为一种为名利场逻辑所驱使的不择手段。其实“尸体现象”的出现反映出集中体现在北京的艺术现象的内在问题。

1999年,邱志杰和吴美纯策划了“后感性”展,这个展览是一个大规模的观念艺术的展览,展览涉及了当代艺术各个方面的媒介和观点。参加“对伤害的迷恋”展的艺术家也是出自于这个展览。仅从展览的名字,我们就能体会到英国的“感觉”展监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影响。问题可以变得很简单,为什么只有“感觉”这个展览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而同时期的其他展览没有这样

的作用呢?为什么达米尔·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能变异成这样?原因在于中国并没有一个有效接受外部信息的输入渠道,所有关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知识并不是在学校被传授,在媒体上被客观地介绍,或者艺术家在海外留学时获得的,而是来源于口碑相传,来源于老艺术家们偶尔带回来的几本画册。每期的外国美术刊物来了,年轻的艺术家往往只能从几个平方厘米的圈片上获得仅有信息,他们甚至不能阅读上面的外文,中国艺术家在开始当代艺术创作之前很少能看到原作,这就是中国艺术家的困境。年轻的艺术家在不了解原作的情况下,预支了那些没有价值的“自由”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潘和陈述中变异和沉浮的“观念”。

与之相关的是文化选择中的片面性和潜在的文化阿谀主义。中国当代艺术对西方的吸收和借鉴往往是片面的。比如中国会接受“表现主义”却不会接受“冷抽象”,会接受“超现实主义”却不会接受“结构主义”艺术,会接受“波普艺术”却不会了解“极少主义”。这种片面性并非偶然,而是共产主义确立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论潜在奠定了功利主义方式。这种功利主义通过学院教育、媒体等各种途径不断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艺术家的血液中。对于功利主义的反思在80年代便出现了,但是却被人们所忽略。文化阿谀主义是指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无论在文化、经济和政治领域做了什么,都无法自己判断自己的价值,只能由中国以外的人来判断。就像一个缺乏自我评估能力的儿童希望自己的行为获得严厉的父亲的满意,但是内心却充满绝望。因此,1996年发生的关于意义的讨论在北京被彻底误解了。年轻的艺术家通过对于“意义的讨论”开始反思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当代艺术与功利主义的关系。他们提出“艺术不能使我们接近真理”、“艺术只是让一切更好玩”的观念,或者更为“学术”的表述是: “艺术只是一种前思考,是思考的准备,而拒绝成为一种思想。它并不帮我们进入某种角度,而是帮我们从任何一种角度中退身出来。”这些观点的初衷是为了扭转当代艺术中非艺术化的倾向,或者嘲笑“玩世现实主义”、“政治波普”乃至“艳俗艺术”所产生的迎合西方的恶果,但是由于中国的当代艺术本身缺乏人文主义思辨传统以及对于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全面介绍和启蒙,所以年轻的艺术家将对语言的探索理解为对原创性符号的发现,将艺术与社会的对话关系理解成对抗关系。年轻艺术家的观点和南方艺术家的探索以及80年代以来启蒙思潮的延续有着本质上的关系,但是这些观点却被一个缺乏学术氛围、充满盲动色彩的北京误解成了现代主义的陈词滥调,艺术变成了科技发明和技术的奥林匹克。也正是在这种误解下才出现了有违基本人文准则的极端方式。 “尸体现象”深刻反映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后殖民语境下的纠葛状态以及西方中心主义那种渴望行动、追求新奇和刺激,贪图轰动的本性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实际作用。

90年代末期,几乎在和“意义的讨论”的同时,“公共性”成了北京艺术界关注的又一个热点。当赵半狄和熊猫扮演的公益广告出现在北京的各个地方时,当艺术家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时,艺术理论界也开始了对于公共性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出现实际上是对于后殖民化状态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思。通过借用哈贝马斯的“公共性”观念,学者们试图找到艺术从海外双年展回到中国本土社会的途径和方式。但是赵半狄的方式受到南方批评家黄专的追问:“当艺术家和社会统治意识形态合作时,艺术家的道德底线何在?”其实,还有一些艺术家在追寻公共性的同时做着同样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的界限首先被打破,汪建伟以完全视觉化的方式邀请录像艺术家、木偶演员和行为艺术家共同完成了取材于《韩熙载夜宴图》的戏剧,从而完成了一场知识考古学的探测;乌尔善和装置艺术家、爵士乐手、现代舞蹈演员合作完成了《进化爵士》,所有的这些都得到了公开演出。在面对社会趣味和大众传媒上,他们和“艳俗艺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不像艳俗艺术家那样试图利用大众趣味,在批判大众趣味的同时又试图在形态上和它们混为一体。“艳俗艺术”和大众传媒的关系就像罗伯特·修斯(Roberr Huse)所形容的是“一只强壮的苍蝇和苍蝇拍的关系”。在新的公共性的背景下,这些艺术家对大众传媒和趣味采取了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个人的,手工的当代艺术在本质上是不能和传播媒介对话,更不可能驾驭它的。相反,他们只是在大众媒体鞭长莫及的地方为艺术找到自己的地盘和方式。

进入2000年以后,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被社会和主流艺术形态所接受以及国内和国际艺术市场的火爆发展,年轻艺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一直关注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美术界,同时也在音乐、电影和文学等领域。虽然纯粹以年龄为定义方式来归纳艺术家多少有些懒惰和取巧的嫌疑,但是中国年轻代的艺术家在艺术领域确实表现出某些新的特征。以本次展览中最后一部分“新一代与坏艺术”为例,我们挑选了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年轻艺术家,比如,徐震、刘韦华、郑国谷和宋涛等等。现实在这些年轻艺术家身上就是现实。和以往的艺术家不一样,他们的作品对现实往往不做评价。他们只是或者直接或者曲折地呈现它们。对于他们来说,现实是生活的必然,他们不是要改变这种必然,而是用这种必然的材料对现实进行改装,通过让现实“异样”来呈现自己的观念。对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来说,他们对待现实的态度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一种条件的反射。它意味着自然地面对现实给予的一切,将现实直接转换为作品,不再强调以往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态度、判断、道德以及相关的转换。他们的作品就是艺术家在面对不同文化、商业和日常生活现实时所做出的直接的反应,它们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艺术家对现实的一种担待和承受。因为年轻一代的创作不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而是跟现实的一种关系,所以在他们身上往往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特征:“诗意”与“胡闹”。 “诗意”是通过幻想让一切变得美好起来,“胡闹”则是用恶作剧让一切都变得让人难以接受,在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诗意”与“胡闹”往往在同一类艺术家身上同时存在着。它们都是对现实的改装,前者是在视觉层面的幻想,后者是对日常生活规则的调戏,两者都是基于要将“齐常化”的日常生活“异常化”的强烈欲望,而实现这种欲望的是具有勇气的想像力。

如果将创作定义为和现实的一种关系,那么他们就必然要和现实“互动”,而不是站在边对现实指手划脚。在这个背景下,年轻的艺术家方面显示出特有的狡猾他们跟策划人谈判,跟美术馆谈判,跟城市谈判,把那些疯狂的胡闹强加在展览、美术馆和城市中,另一方面,面对齐常化的日常生活,他们“见佛杀佛,见魔斩魔”,通过局部拆除日常生活的规则,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切变得“如己所愿”(如储云),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谈判专家”还是“拆弹高手”,他们的对象都不是现实生活的表象,而是现实生活的规则。只有通过谈

判和拆除,日常生活的规则才会出现例外,只有出现了例外,一切才会有意思,艺术也才会有点意义。和当代艺术的“销售冠军们”相比,在年轻的艺术家的字典中,似乎没有“风格”这个词。与之相关的是,他们希望成为“孤魂野鬼”(郑国谷)或者“把切都搞砸了”(刘韦华)。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观念的连接,而不是某种符号和语言的重复,他们甚至故意颠覆这种风格的一致性。风格是一种托词和惰性,它们方便人们推销和识别。年轻的艺术家们不相信风格,但是相信策略,策略是面对体制与资本的一种回应,条件不同了,策略也就变了,策略变了,观念和方法也就变了。风格和策略的区别就像是表演艺术和真人秀的区别。其实,说他们的作品是对现实的场模仿秀,倒真是一点也不过分。他们的创作独立干那些无可避免的全球化艺术市场,肤浅的主题化国家展览以及在某些双年展上常见的所谓的国际性艺术之外,他们的作品在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与采取的策略之间具有惊人的同步性,同时也从个侧面反映出年轻艺术家在当下复杂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中的风险和境遇。他们的风格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年龄特征。这似乎意味着他们贯通了艺术,现实和自我之间的关系。和以往的艺术家相比,他们的艺术不仅是对抗,同时也是一种连接和沟通。

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篇4

1. 教育本质。

传统观念重智轻德。现代教育本质是德育,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德育一输, 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人格。教育最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回答:人生当怎样度过, 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也就是讲, 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 是立身之本, 学习知识, 只是服务社会手段。前者学习是根本性的, 后者学习是工具性的。如果重智轻德, 忽视思想品德塑造, 必然导致片面发展, 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 有知识无文化, 有文化无修养, 有欲望无理想, 有目标无信仰。要成才先成人, 不成人宁无才。有德无才要误事, 有才无德要坏事。成小事靠业务本领, 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道德人格、思想品质比专业知识学习、谋生手段训练、竞争能力培养更重要。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能不能成才, 固然有能力不够的原因, 但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思想品德问题。不会团结, 不能与别人合作, 他就是有再大本事也没用。现代社会, 学生多学点知识, 少学点知识, 多读本书, 少读本书, 对其发展、成功、成才没有决定影响, 但人生观发生偏差, 做人理念缺失, 将毁坏学生一生。

2. 教育目标。

传统观念认为, 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现代教育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 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只能落脚在人的个体发展上。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只有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人的个体发展没有统一模式, 没有千篇一律, 没有千人一面, 没有万人一格, 而是充分展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如果社会的人具有共性而没有个性, 社会必定是单调乏味, 死水一潭。生气勃勃的社会必定是个性充分发展, 潜能充分发挥, 积极性充分调动的社会。

3. 教育具有人本价值。

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这是教育的本质价值。教育是引导不是左右, 教育是影响不是支配, 教育是感染不是教训, 教育是解放不是控制。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 发掘学生天赋, 发展学生强势智慧,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 给学生自信, 才能保证教育成功。自信使人自强, 自信能得到高峰体验, 自信能把潜质发挥到极致, 培养人就是培养自信, 摧毁人就是摧毁自信。任何关于人的发展话题都要具体到个体上来。一旦具体到个体, 人的发展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或是千差万别的。重视个体, 发展个性, 就是发展创造性。与众不同不一定是创造, 不与众不同一定不是创造。发展个性就是发展丰富性, 发展多样性, 发展创造性。

4. 教育使命。

传统观念认为, 传授前人知识, 现代教育使命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社会, 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 满腹经纶不会转化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 更要给人以能力, 要改变“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灌输知识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东西:第一层次, 给知识;第二层次, 给方法;第三层次, 给视野, 这是最高层次。其实视野也是方法, 是高层次思维方法。知识不是愈多愈好, 而是有效有用知识愈多愈好。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不是有效有用的, 只有内化为自身能力, 才是有效有用的。

5. 教育功能。

家庭教育观念方法 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爱打麻将的人,单位叫他晚上加半个班,他可能会叫苦连天,可如果叫他打一个通宵麻将,他一点都不觉得累,这就叫乐之不疲。所以有人说,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

孩子的兴趣很多受家长喜好的影响。家长爱看书,孩子往往就也爱看书,家长爱打牌,孩子往往就会对牌感兴趣。比如,某幼儿园一节手工课上,老师让学生用许多小木块摆出有创意的造型。有一个孩子找了许多相同的小木块,摆成一排。老师问:你这是什么啊?这个孩子用力一推,说:“胡了。”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长经常邀朋友在家打麻将。所以作为家长应注意不能在无意中培养孩子的不良兴趣,在孩子面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善于对孩子进行良性的心理暗示,如:“我们家孩子不挑食”、“我们家孩子可爱学习了”等等,并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强化自己的兴趣。

2、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坏的习惯也可以害人一生,所以有人说习惯决定命运。例如:有个财会专业的大学生从小就有做事细心,关心他人的思想习惯,他大学毕业去某公司应聘会计时,主考经理非常遗憾的告诉他:你来迟了。当他离开时,发现过道上有一枚大头钉头朝上落在地上,他悄悄走过去,捡起钉子默默地放到主考经理的桌子上,告诉经理:把钉子收好。这一幕被旁边的董事长看见了,他破格录用了这名大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好的习惯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更多机遇,也会使人提高学习和做事的效率。因此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习惯、体育卫生习惯、言行举止习惯等。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方法不对。您的孩子有下列好的学习习惯吗?

①课前认真预习。

②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不懂就问。

③作业独立按时认真完成,有错及时订正。

④喜欢看有益的课外书籍。

⑤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

如果没有,请协助教育,帮助孩子养成。

3、方法。

《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吃不完的菜,就必须学会自己种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为重要。作为家长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要教育孩子善动脑筋,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往往是影响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家长应教育孩子对周围事物和人应持何种态度。有个研究生被一家合资公司录用了,第一天的工作是叫他扫地,他东一下,西一下,心里很不服气。结果第一天就被辞退了。董事长说:扫地是一道面试题,连地都扫不好的人,还能有责任心干好别的事吗。作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义务感。

作为家长还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把消极的思想无意中传递给孩子。

5、情感。

人是有感情的社会化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帮助。家长应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关爱父母,关心他人(如为父母盛饭,与好朋友分享一些东西等)。只有学会关爱别人,别人才会关爱你。否则你将成为一个非常孤立的人,且很难与别人沟通,更难与别人合作。情商有时候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功与否。

6、意志。

做人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教会孩子学会料理生活。“人生贵自立,首在有理想。志当存高远,大任方能当。”要注意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在困难面前不屈服,在挫折面前不退缩。

做家长的应该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让孩子从小怕吃苦。“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很难想象一个只知道贪图安逸的孩子将来会有所作为。因此,有人说“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时候,我还想补一句:“再富不能富孩子。”

7、安全。

要教育孩子学会安全自护,让他们懂得怎样防火、防水、防坏人、防其他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要教育孩子路上遵守交通规则,到学校不要带危险的玩具,不要玩危险的游戏。

音乐教育观念先行 篇6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音乐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同我国当下整个大教育的形势一样,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2005年里,这些变革不仅改变我们现有的音乐教育观念、行为,还触动了我们的音乐生活。

首先,是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念更新。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观在不断完善,在突出“以人为本”和强调课程的整合的基础上,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课程目标在不断完善,其内涵有以下四点:其一是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其二是突出课程的整合。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上,而不仅仅是认知性目标;其三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强调“以音乐为本”;其四是充分认识社会音乐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音乐教师角色的变化以及音乐课程目标的变化。社会音乐生活的丰富,亦是音乐教师作为音乐垄断者的地位已经丧失,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由原来仅仅是单纯的音乐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音乐课堂教学从传授音乐知识转变为创造学生的音乐生活,引导学生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装饰到他们的音乐生活当中去。

其次,是高等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生活对音乐的需求日益提高,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迅猛发展,原有的专业音乐教育与师范音乐教育的界限已被打破,不仅所有专业音乐院校都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而且大量的师范院校和综合高等院校也纷纷办起了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这些变化当然带来诸多问题,但音乐教育作为社会音乐生活,学校音乐生活,专门音乐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已日益被认识,正如上海音乐学院的赵晓生教授所言,长期以来社会音乐发展呈现的是一个“倒金字塔型”。表演不行搞创作,创作不行搞理论,理论不行从事音乐教育,这种局面不能再维持下去。应该是表演最好的要学点创作,创作最好的要学点理论,而理论最好的则一定要从事音乐教育,这样社会音乐文化发展才能往上走。

再次,是音乐教育的急剧发展正在挑战着音乐教育概念本身所能承受的极限。传统音乐教育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音乐的需求。目前,国际对音乐教育概念的定义已经得到极大的扩展。传统的音乐教育概念无论是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还是社会音乐教育,它都受到特定的限制,这种特定的限制都与原有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着很强的变化。由于在社会音乐文化中,音乐无所不在,所以,国际上对于音乐教育概念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上述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概念范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所涉及的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包含——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等领域,从中不难看出音乐教育内涵之广泛。正如英国音乐教育家斯万尼克(Keith Swanwick)说:“甚至那些矢口否认‘授课’者也难免为教育的目的服务。在音乐节上担任评判员的钢琴家可以影响音乐界的参赛者和听众的观点、记忆及音乐理解。……标题音乐的作者;歌剧翻译;批评家和评论员;设法使自己的作品有所创新的作曲家——所有这些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引导人们获取某种知识或技艺、拓展人们的理解,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改变人们”,音乐教育渗透到我们当代音乐生活的所有角落,音乐生活中的所有一切活动,都内含“我们教育的意图”。

浅析塞尚的艺术观念与艺术风格 篇7

塞尚的艺术之路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探索时期”、“受印象派影响时期”、“塞尚风格形成时期”与“塞尚风格成熟时期”这样四个阶段。

一、探索时期

塞尚1839年出生于法国,1861年初到巴黎的时候,起先在一个只提供模特的瑞士画室里习画。塞尚在自己的艺术风格形成之前曾认真研究过古典绘画,他在卢佛尔宫临摹过鲁本斯、威尼斯画派和巴洛克大师的作品,钦佩古典主义大师普桑的结构严整,也特别迷恋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和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的作品。这个时期,他喜欢用沾满颜料的画笔或调色刀在画布上激烈地涂抹,形成突出的脊峰和很厚的色块,夸张亮部和阴影,把强烈对比的色块并置起来。就严格的学院式的绘画技艺来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是有缺陷的,是“粗劣”和“生拗”的,早期的人物画比例也比较奇特,不合乎古典法则,但同时却显示出他独特的个性,在画面的结构与色彩关系上,有敏锐的感觉。早期作品经常表现残杀、抢劫、性的诱惑和悲哀。从《谋杀》、《诱拐》、《抹大拉的马利亚》、《圣安东尼的诱惑》、《验尸》、《野餐》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浪漫主义绘画对其艺术的影响。

二、受印象派影响时期

塞尚在巴黎期间经常接触到印象派画家并和他们一起作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塞尚感受到了色彩与光线,并融汇贯通了印象派画家们发展出来的色彩与光线的理论。塞尚深深为印象派的率真自然与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感人所折服,意识到室内的绘画从来也不会像在户外画的那样好,转而开始其室外写生的阶段。作于1872-1873年间的《缢死者之屋》显示了印象派的影响,在这件作品中,塞尚用短小、不连贯的笔触和新鲜、自然的颜色,表现出了照在路上、灰泥墙上和茅草屋顶上的秋日阳光形成的斑斑驳驳的印象。同时塞尚依旧保持了物体的体积感和画面的空间感。由于塞尚的作品色彩鲜艳、较为明亮,他在这个阶段被认为是印象派的画家。但是他很快发现,简单地用纯粹的原色去画出画面上整块整块的区域,就有损画面的真实感。他既打算绝对忠实于他在自然面前的感官印象,又打算像他所说的那样,“在室外借助于色彩和光线,画一幅生气勃勃的普桑的画”。这种创作观念使塞尚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性的创作态度,他并没有盲从于印象派。

三、塞尚风格形成时期

从1875到1887年,塞尚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后,就决定一个人躲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悄悄地搞他的实验。他认为印象主义者为了追求极端的光色效果,往往把物体的轮廓线消融在色彩的变幻中,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物体的坚实感。塞尚想要“使印象主义变得坚实且持久,就像博物馆里的艺术一样……”。塞尚逐渐抛弃了传统的透视法,通过形体的叠合与并置冷暖色,获得卓越的空间效果,从而为现代艺术开创了一条先河。这是现代艺术同以往的艺术之间最重要的转折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玩牌者》系列。在玩牌者系列中,塞尚不断地简化,从一开始的五个人物到四个、三个然后是两个。在构图最简单的一幅作品《玩牌者》中,两个玩牌者保持笔直的姿态,各种支撑物的形状:桌子、椅子、瓶子、墙与画面严格平行。形象刻画的有力和性格特征表现、动作的准确、整个构图全都表明,色彩的强度非但不妨碍形成整体的统一,反而还强调了它。如果用连贯的轮廓线,就很可能导致人物形象的孤立,而在这幅画里塞尚不用这样的轮廓线,画中的人物正像这幅画上的桌子和背景那样,都仅仅是由一片片色彩组成的,因此他们结成了一个组体。

四、塞尚风格成熟时期

1890年到1906年塞尚去世,塞尚的作品进入一个新时期。塞尚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经典的结构因素依然存在,但是色彩的力量逐渐占据了决定性因素。无论水彩还是油画,其轮廓线减弱到仅仅为了显示色块的迹象,而颜色却越来越热烈,并且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越来越重要。色彩效果溶解了一部分个体形状并把形体与形体融合在一起,形成抽象的画面。在这最后阶段,塞尚构成时期所取得的那种风格的统一,己经越来越趋于综合性了。塞尚不满意于印象派感官的视觉的眼,他要达到“感官的眼”和“精神的眼”的平衡。塞尚的绘画实践乃是他的艺术观念之体现,正是由于艺术观念的变化,从而使塞尚确立了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绘画艺术目标。塞尚的绘画艺术目标是“把对自然观察的新鲜感觉与古典绘画清晰的秩序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既忠实于视觉又比印象主义更坚实更持久的艺术,使之与博物馆里的杰作媲美。”也就是使印象主义对于造型和光色问题的新发现成果和传统画面中的秩序感、坚实的单纯性和完美的平衡达到统一,希望能向他喜爱的古典主义画家普桑一样使画面自然单纯。

五、结语

塞尚在伟大的实践中,用强烈浓重的色彩在画面上追求清晰的秩序、坚实和平衡的感觉,通过这些因素的综合传达他的意图,以表现出对自然深刻观察体验之后充满生命力的真实感受。在实践的过程中,以此目标探索适合的表现形式,终结了印象主义的“光与色”,形成新的观察方法,打破了传统透视法则,注重画面的精神空间,把无序的自然调节成一个有序的画面,表现在画面上的是无文学性的“形与色”的纯造型绘画,实现了结构和色彩的和谐统一。

摘要:塞尚是一位一生崎岖坎坷,在生前未曾被世人理解的艺术家,但是他对于新的艺术观念与艺术形式的探索深深影响了20世纪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塞尚,艺术观念,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2]美国约翰·拉塞尔.常宁生译.现代艺术的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日]上田敏.丰子恺译.现代艺术二十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何政广.塞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外国近代名家作品选粹——塞尚[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艺术教育观念 篇8

一转变对职业院校学生工作“低端”的看法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性人才, 这些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就业是民生之本, 关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 职业教育本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然而, 中国职业教育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 却一直在两种环境因素中艰难而曲折地挣扎。在经济因素方面, 工业化对批量劳动力的需求, 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技能, 通过师徒或父子传授的方式, 使以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 日益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因素方面, 长期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却使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观念盛行, 并积淀为传统文化, 又阻碍了面向大众且崇尚实用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而面向人人、培养人人成才, 恰恰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使命。

正是传统的重虚 (理论) 轻实、重学轻术、热衷于坐而论道的文化陋习在教育领域的强力渗透, 使当今的市场调节作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失灵:一方面, 媒体不断发出“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信息;另一方面, 家长、学生却无动于衷地挤在“小学到研究生”这条求学路上。

在许多家长心目中, 孩子只有走所谓正统的高中——大学路线, 才可能成为学业和将来踏入社会的“成功者”, 才可以做“管理者”和“白领”, 而选择上职业学校不过是中考、高考被淘汰后的一种无奈。一些职业学校的学习气氛总是较差, 因为学生们摆脱不了作为“失败者”的灰色心情。而在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的德国, 则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当作平行、平等的体系, 只是个人发展的不同选择而已。因此, 我们的观念一定要转变。

亘谷科技, 25岁的CEO郑俊雅, 2003年进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主修外语, 结果几年的摸爬滚打, 于2009年年底, 正式成立广州市亘谷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受国际同行刮目并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和竞争实力的“智能蓝领”, 都是职业教育出身。这类成功的事例一再证明, 一个年轻人考不上大学, 并不意味着就是创造发明的“淘汰者”, 当技术工人一样有灿烂的前途, 职业院校学生的工作绝不低人一等。

二回归突出能力培养的教育轨道

在职校层面, 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或一味抱怨社会鄙薄职业教育, 解决不了发展的整体问题, 还必须坚持自身办学以就业为导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一, 深化改革职业教育让教育与人才需求相融合, 包括设立校企合作机制, 以企业、机构与学校联合自主招生方式, 做“菜单式”培养计划, 实施订单化、标准化、实用化培养, 将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人才需求之中。

第二, 要以国际视野对国内外未来一段时期内, 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趋势做深入调研, 同时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 制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比例, 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 以此来定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形成职业教育与就业协同发展, 避免学非所用造成职业教育与就业脱节,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称。

在基本上实行登记入学的职业学校,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 在这个基础上, 应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这些现状, 国家要制定相对应的政策, 老师要因材施教, 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应现有的固有模式, 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要适时的创新。这样, 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命运。无论是国家的、学校的, 还是教师的观念, 都会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命运。

参考文献

转变教育观念指导课外阅读 篇9

一、课外阅读不是可为可不为的“个人行为”,而是非为不可的“课程要求”

新课程标准是中小学各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宪法”。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来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变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做了增加,因此,抓好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的要求。然而新课改推进几年来,很多人对课外阅读“无动于衷”,即使有动,也是星星点点、零敲碎打者居多,既无区域推进的“深谋”,也无系统安排的“远虑”。原因之一就是课外阅读被视为可为可不为的教师个人行为,而没有上升到非为不可的课程要求的高度。因此,观念上若没有“个人行为”向“课程要求”的转变,课外阅读的现状就很难有较大改观。

二、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而是与课内学习平起平坐的“分内任务”

“课内学习是硬任务,课外阅读是软指标”“课内学习必须抓紧抓牢,课外阅读可以号召号召”,人们习惯地认为,学生“抠课本”、做作业,那是分内事,是“务正业”,学生一旦看起课外书,则是分外事,是“看闲书”。事实上,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是辩证相关、有机统一的,是互相补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二者都是学生基本学习生活的构成部分。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对180所中小学,7000多名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家庭藏书量看,当家庭藏书量达到50本左右时,两个年级学生的数学、语文、生物等学科的成绩都随着家庭藏书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阅读一定量课外书籍,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各科学业成绩都高于其他学生。我们不妨说,只注重课内学习,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实际上是学习生活有严重缺失的学生,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全的学生”。只抓课内学习,不抓课外阅读的学校,实际上是功能失调的学校,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完整的学校”。要真正使课外阅读成为“完全学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成为健全学校功能的“义”中应有之事,就必须破除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观,确定其与课内学习至少是同等重要的“分内任务”观。

三、课外阅读不应是“快餐”式的阅读,而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

有学者认为,当今时代差不多成了“读图时代”,阅读文字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对充满视觉刺激的绘本越来越感兴趣。人类的未来要靠想象力来推动,而最能激发想象力的恰恰是对抽象文字的阅读。暂且不说专家们这种观点是否过激,当下从成人到孩子,要么不读书,要读书则远离经典,往往只满足于入眼不入脑的浅表性阅读,满足于过眼云烟式的娱乐性阅读,满足于缺乏精神营养的快餐式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是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方式。经典著作能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类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并为处理这些重大而永恒的问题提供理论模式。经典著作是人类共有的体验和思想浓缩的精华,为我们提供了完善人性的典范、高尚生活的原型、净化灵魂的境界和赏心悦目的美感。“在人们重温柏拉图和莎士比亚的著作时,他们将比其他任何时候生活得更加充实、更加美满,因为阅读经典作品将使之置身于无限深蕴的本质存在,使人忘掉短暂纷杂的现实生活。永恒完善的人性不仅过去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伸展自己探索的指尖触摸到它,这样做将不断完善我们那不完善的人性。”因此,教师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引导学生防止和克服快餐阅读“时尚”的影响,学会正确和自主选择文化品位更高的书籍阅读,从而养成以经典阅读为主的习惯。

四、课外阅读不是可今天读或明天读,可此生读或彼生读,而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养成的终身阅读习惯

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每”字,一个是每位学生都要读,一个是每天都要读,这是课外阅读指导方略的要旨和灵魂,是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身为人师,只要还有一名学生不读课外书,就应当放心不下,甚至食不甘味;身为学生,只要哪一天未坚持课外阅读,就应当像失去了什么,甚至坐立不安,这就是我们对读书理想境界的形象描述。就一个学校或一个年级、一个班级而言,如果经过指导后,始终只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在这一部分学生中,又只有一部分学生有每天阅读的习惯,那么,这样的指导也无成功可言。有人或许会说,无成功可言是否言重了,可否说是部分成功呢?坦率地说,在课外阅读上,即使教师不做任何工作,不加任何指导,都会有部分学生自发地坚持阅读。因此,只有能够引导学生全员每天阅读才是课外阅读指导的真正成功。只有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上都能面向全体、对每一位学生都负责的教师,才是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师,只有让每位学生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学校,才是对学生真正关怀的学校。

五、课外阅读不但是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阅读,而且是童年时代储蓄、积累的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智力背景(知识面),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就越能促进课内学习,使学习生活越来越轻松。所有这些无疑是我们劝读的理由,也是令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能够“动心”的理由。然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在知识层面,人的一生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精神尤其是童年精神的储备。由于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时代铺就的,所以童年并不只是作为一个阶段而存在,并不只是一种过去时,而是覆盖和影响着人的一生。爱因斯坦说,他的成功不过是把童年时的问题和兴趣一直保存下来。“童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年龄的界限,在一生中发挥着神奇的力量。”“如果拥有快乐、饱满的童年,就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了一个安全的精神基础。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亏欠’了孩子的童年,如果社会不能善待孩子的童年,他们长大成人后有可能不会善待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孩子们储蓄自己的童年积累。储蓄童年积累的途径有接触大自然、听长辈讲故事、与同伴玩游戏等,除此之外,最好的、最长效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鉴于此,有人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读书问题,得阅读者得天下,一个学校的成败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成败。

六、课外阅读指导不单是语文教师的事,也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使命

转变教育观念,搞好田径训练 篇10

要加强对体育的认识与理解。由于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影响, 不少学校仍然一味追求升学率, 再加上对体育事业不了解、理解程度不足, 以及存在的社会偏见, 造成家长不理解, 不支持, 认为体育吃苦受累, 影响学习, 从而给体育教学带来难度, 造成人才埋没, 所以, 我们教师应做好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思想工作, 统一认识, 力争得到社会支持, 从而使他们真正理解体育内涵。

要注重选材并制定有效的训练目标。选材是一门科学, 选材的成败是关系到运动成绩水平高低的关键, 中学业余训练区别于专业训练, 除了担负参加各级比赛为学校争光外, 还肩负着向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人才, 在中考和高考中为学校争荣誉。因此, 在选材上应全面考虑, 不但要考虑身心发育情况, 还要考虑能否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对选拔上来的队员要认真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研究。因为他们发育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大, 身体处在发展变化中, 我们要从队员身体形态、素质特点、技术基础、心理素质多方面入手抓住重点。顾及其他, 加以细心训练, 达到比赛、输送双丰收。

训练计划要因人而宜, 因材施教。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计划,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切忌单式训练, 首先考虑好与学校的教学规律相适应, 又要突出不同队员个人训练的特点与重点;训练方法措施也要因人而宜。还要参考队员的意见与建议, 使他们在无意中参与计划制订, 把执行计划变成自觉的行动, 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要努力提高“敏感期”的训练能力。敏感期是指人体存在某种身体素质潜在的能力, 这一潜在能力在人体内有一定时间限制, 如果这种潜在能力能得到恰当刺激, 会得到迅速发展。这种敏感期, 不同项目, 不同素质, 出现时间不同, 如我们掌握不同队员的敏感期, 并进行恰当的训练,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合理安排素质训练和提高专项成绩。不可为追求名誉犯拔苗助长的错误, 过早进行专项性训练, 忽视素质训练, 就会挫杀队员的运动潜力。中学阶段须先搞好素质训练, 打好基础, 为提高运动技术、技能, 在专项训练中要有新突破, 创造条件, 保持延长运动寿命。专项技术训练, 也要以基本技术为主, 建立正确技术概念和技术规格。

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运动量的安排上, 根据中学生生长发育特点,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让运动员逐渐适应, 这样既可促进身心的发育, 又能提高身体训练水平。训练课中应加强训练方法与手段的改进, 让运动员始终保持饱满情绪, 在兴趣中使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平时注意合理营养与恢复手段的正确运用, 也是提高训练质量的有力保证。

艺术教育观念 篇11

首先,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行动意识,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会死啃书本知识。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很好地将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我们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与实际相联系。例如,在学到大气压强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个特殊的水壶,让它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即让它出水就出水,不让它出水时即使将水壶倒过来也不出水。

其实像这样一个例子,就是将所学知识巧妙运用的结果,但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生活常识的话,我想,他是不可能想到压强知识还可这么用的。

其次,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将现代科技以及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渗透到物理教学中,使我们的物理教学不至于与时代发展脱节,同时又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十”于2013年6月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在轨飞行了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物理课。作为教师,可以将这一消息传递给大家,使学生及时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也感受一下太空物理的新奇和魅力。与此同时,作为物理教师,还可以及时将火箭升空的原理联系到动量、动量守恒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去,因为所有航天器的发射都借助于火箭技术,火箭飞行是质点系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例。矗立在发射架上的火箭在发射前总动量为0,点火后燃气通过火箭的尾端喷管连续地向下高速喷射,火箭的箭身取得向上的巨大推力,从而克服自身重力,加速向空中升去。

最后,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能够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参与到社会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之中。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有着巨大的作用,但现阶段实施“STS”教育,在各个年龄阶段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应有所不同。

小学阶段,应着重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尽可能采用比较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例如,讲到雷达时,可以将其讲成是一口大锅,有了它,电视台才能接收到卫星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信息,并以另一种形式传播出去,最终被家家户户的电视机接收,形成了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各种画面。

初高中阶段,适当引导和启发他们认识物理与外界的联系,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知识又可反过来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像初中物理书《乐音和噪声》这一节,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声音的分类,一种定义为乐音,另一种被称为噪声。在人们的主观意识里总认为只要是噪声就是不好的,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可他们不知道,噪声同样有它的社会科学价值,比如噪声可以用来发电,可以用来除尘,可以干燥食品和除草作用。对高中生,可以以讲授和阅读为主,引导和启发他们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双重影响。例如,关于核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它的发展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增强,从而不受他国的威胁,捍卫国家主权,但另一方面核技术的滥用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认识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能使受教育者更好地把握物理、技术及社会的关系,为以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还可以在课外开展一些物理科技活动,如进行科技小制作比赛,如制作“小孔成像”的简易装置:我们可以取可乐罐两个,把其中一个的盖截去,并在底部开一个直径为0.5mm的小孔,另一个可乐罐的两头都截去。然后在有底的这个可乐罐的顶盖处粘贴一张半透明的纸,并把两头都无盖的可乐罐套在其上就做成了“小孔成像”实验的一个小装置了。另外,像电视这种普及的大众传播媒介,教师可以转变以往看电视会影响学生成绩的观念,从两个方面利用电视进行科学教育:一方面,向学生介绍电视中的科学教育栏目,使学生养成习惯,关心电视中的科学节目。另一方面,要通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养成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

在目前情况下,具体进行“STS”教育,一般都是采用渗入模式,这是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而得到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模式,只有这样做我们的教学,才能日趋完善,才能更好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物理科学素质的培养。

新媒介艺术的观念转换 篇12

一、新媒介艺术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在探讨新媒介艺术的内涵时,要理解“新”和“媒介”这两者在新的时代有着崭新的指代。有的人将新媒介艺术的“新”理解为技术的先进性,这样的理解忽略了艺术的本质,更多地强调了艺术的表现工具。“新”和“媒介”是对艺术表达形态的不同层面的界定。“新”是相对于传统的静态视觉艺术而言的,“新”是个相对动态的标准,对于传统而言,动态影像、装置艺术是“新”,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带来的数字艺术、虚拟艺术更是新的媒介艺术。因此,“新”的本质是不断变动和推进的,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指代内容。同时,“新”还体现在作品的呈现方式和创作观念上,它可以被理解为科技进步为艺术的创作和表达所创造出的新的可能性。“媒介”指的是艺术表达的载体和传播方式。新媒介艺术是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延伸至艺术上的表现,因此,新媒介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消费这些新技术的主体。达达主义艺术运动被视为现代艺术中新媒介运用的起源,它就是质疑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切艺术法则,破除了传统美学对艺术创作的限制,为探索艺术新形式创造了新氛围。

二、新媒介艺术发展中的观念演变

新媒介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起初是将身体、实物、电子等媒介作为作品的媒介因素混入绘画、雕塑等艺术中的混合形态;其后逐渐发展成多种新兴的媒介相互混杂,共同作为艺术作品的媒介的统一形态,具体表现为带有表演性的行为艺术、观念影像等,此时,媒介已由艺术媒介开始向新媒介艺术形成过渡;此后,随着各类新的艺术媒介的自身运用及媒介语言的成熟,新媒介艺术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存在,进入分离状态;最后随着艺术表达需求的改变,新媒介艺术开始进入综合形态。在新媒介艺术的发展中可以发现新媒介艺术的形成是伴随着媒介因素的逐渐成熟而逐渐发展的。随着媒介因素的发展,出现了身体媒介、实物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形式多样的媒介艺术形式,这些媒介艺术类型又通过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录像艺术、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来完成自身媒介艺术的表达,实现艺术表达的整个过程。

三、结语

艺术媒介在艺术的表达中以及在整个艺术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艺术媒介就没有艺术作品的诞生。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对新媒介艺术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并未能从整体上对新媒介艺术有整体全面系统的论述,这也使得人们对新媒介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依然要深入地探讨新媒介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更好地推动新媒介艺术的发展。

摘要:新媒介艺术是新时代新技术的产物,然而,很多人在对新媒介艺术的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分析了新媒介艺术的内涵及其现有的外在表现形式,并描述了新媒介艺术在发展中的观念演变,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上一篇:医学有限元仿真实验下一篇:教学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