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2024-08-06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通用12篇)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篇1

当前, 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首先具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欠发达, 导致广大农民缺乏基本的农业技能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引进和开发致富项目方面有短板,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缓慢。此外, 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必要的行业知识和农业技能, 在转移农村劳动力为非农业劳动力过程中的竞争力不足。可见, 只有农村人口素质提高, 才能发展农村经济, 而人口素质提高的基础又在教育。因此, 在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 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阶段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9~1984年, 农村教育改革进入政府视野,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以促使农村教育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1979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问题的决定 (草案) 》, 要求根据农业区域规划办好一批农业院校和农业技术学校。1983年1月2日, 发布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指出, “有步骤地增加农业中学和其他职业中学的比重”, 尤见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第二阶段, 1985~1993年, 继续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初步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想提上日程, 以解决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社会需要的问题。1989年8月20日, 《关于农科教结合, 共同促进农村、林区人才开发与技术进步的意见 (试行) 》下发, 提出“农科教各部门要统筹规划, 建立职前与职后教育互相衔接, 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第三阶段, 1994~1999年, 这一阶段主要是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探索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途径。1996年4月29日, 发出《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 要求各级政府和农业、教育和科技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科教兴农意识, 不断提高农业依靠科技教育, 科技教育为农业服务的自觉性。要支持和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 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从颁布政策、执行政策两个层面, 不断加大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力度, 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一系列帮扶计划, 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农村职业教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

(一)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提高劳动力职业技能, 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

相比较其他地区,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人们生活贫困。由于缺乏良好的受教育条件, 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 纵使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加以扶持, 但由于人力支持受限, 管理水平低下, 也很难振兴农村的经济。在生产力诸要素中, 人是基本的生产力和最活跃的因素。以此类推, 只有提高广大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 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广大农民的职业素质提高, 才能提供农业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人力支持, 从而真正使我国的农村经济脱贫致富。

(二)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促使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

当前, 国家重点聚焦农业科技创新, 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及企业职工的职前、职中及职后培训, 促使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等方式的培训, 掌握一定的农业技术技能。一是可以输送到城市为国家创收;二是可以促进农民自主创业, 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另外, 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可有效针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进行点对点的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 有助于多层次地分流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优化农业结构, 合理配置农村致富资源, 可有效为农民再就业提供渠道, 提升了农村经济生产和服务的总体水平。

(三)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为经过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岗位。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 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培养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有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 引导农民走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有针对性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如何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地, 只有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了, 才能进一步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实践机会, 从而增强农民的职业素质和知识素养。

三、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的关键在于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主动适应和参与当地区域经济建设, 形成农村职业教育与发展区域经济互帮互助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 加强政策扶持, 配合政府统筹, 重视市场调节。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 都需要加强政府的协调和领导。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县级地方政府对农村职教的财政扶持, 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围绕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 以网络和市场作为媒介机制, 开发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平台,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鼓励校企合作战略的实施, 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 促使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进入一种长久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 项目合作是带动农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

切实可行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条纽带, 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以产学合作、定岗实践的方式, 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为区域经济服务。目前, 很多农民尝试做生产项目, 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生产技能和知识, 项目规模难以扩大, 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市场收益并不理想。农民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热情极高, 只有把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送到农村生产的最前沿, 使内行人变得更内行, 才能更快地发展生产。项目合作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促使知识和项目结合, 有利于培养出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又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操作人才, 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 只有通过项目教学, 才能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 更好地为市场服务, 从而促使一些改变农村面貌的项目能得以顺利进行和实施。

(三) 深化教育改革, 合理设置专业,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调整自身结构, 合理配置专业资源, 更好地为区域经济服务。每一个地区都会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程度, 来打造符合本地区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

农村职教若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就应该针对本地的市场资源和特色经济来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 大力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强势专业。学校可以结合当地支柱产业设置专业, 围绕项目合作编制教学计划, 把教学场所设在乡、镇、村, 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并按时完成学习内容。这样以生产需要为教学导向, 可以使农村职教不仅培养新生劳动力, 还可以开展持续培训现有劳动力, 培训口径扩大;只有农民的学习、实践与发展生产紧密联系, 农村职教才能有效服务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5.

[2]潘光.中国教育报[N].2013.1.2.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篇2

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2007-12-16 23:16:4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2)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三个转变”,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特制定2005-2010年全区农业发展区域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服务体系为保障、创新机制为动力、增效增收为目标,应对市场调结构、立足生态建基地、依靠科技兴产业、发挥优势创品牌、夯实基础增动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进程。

(二)总体目标。至2010年,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400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农产品商品率达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其中畜禽、蔬菜、水果、红薯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元以上。

二、规划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我区农村产业发展区域规划:以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建设为龙头,以城郊产业园区为示范,带动畜禽产业示范片、果蔬产业示范带、李蟠线干果产业带、高速路特色产业线迅速发展。

(一)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为契机,加快争取凤垭山开发专项资金,聚合业主资本、民间资本、土地资本和商业资本,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配套、注重效益、创新机制、快速繁荣”的原则和“前山公园化,后山产业化”的要求,实施“凤木联姻”,把凤木路(凤垭山至木老乡)沿线建成长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和小康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之路,努力将凤垭山“开发成为南充的旅游胜地”。

(二)畜禽产业示范片。发展壮大国道318线礼乐、八角、集凤等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基地,带动安平、盐溪、桥龙等13个乡镇的优质山羊和小家禽养殖,以及曲水、羊口、临江等10个乡镇的优质肉猪生产;大力引进天生集团等畜禽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在河西大力实施中农合创项目;努力促使大树桂花园养殖园区扩规上档。

(三)果蔬产业示范带。改良国道212线曲水、河西、羊口等5个乡镇的中华寿桃基地,带动李渡、新场、临江等26个乡镇的优质脐橙基地建设。加快建设河西胡萝卜蔬菜基地,带动嘉陵江沿线乡镇利用河滩地大力种植胡萝卜,推进212线文峰、曲水、李渡等7个乡镇

发展优质蔬菜基地,带动吉安、临江、羊口等15个乡镇的冬菜基地建设,以及移山、双店、华兴等26个乡镇的优质红薯基地建设。

(四)李蟠线干果产业带。抓好李蟠公路沿线金凤、盐溪、龙池、蟠龙等12个乡镇的万亩美国薄壳香核桃基地建设,带动集凤、里坝、三会等11个乡镇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干果基地建设。

(五)成南高速公路特色产业线。以绿化、美化为基本要求,在成南高速公路沿线大树、西兴发展伏季水果,木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新庙、大观、大通、大兴发展干果种植,龙池发展南良三号脐橙,一立发展“三瓜”(冬瓜、西瓜、南瓜)生产。

三、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市场营销。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引导乡(镇)、村干部把服务的重点放在找市场抓营销上来,以销定产,为卖而产;积极发展营销组织和营销队伍,培育营销专业户、运销

大户和营销经纪人;引进知名营销企业,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一批畜禽、水产、水果、粮油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开设一批农产品外销窗口;积极参与农产品期货交易,拓展新的销售领域。

(二)抓好科技兴农。强力推行“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搞科研、立足需求搞开发、着眼发展搞推广,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畜禽、水果、粮油等优良品种;建立一支专业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利用广播、电视、职中等各种载体,加大农村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培育带动主体。积极探索“基地+业主+农户”、“公司 农户”等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产业龙头连市场网络、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新型农

业公司,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一项产业、一个龙头、一根链条”的思路,立足嘉陵实际,培育一批有市场、成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经营链条,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一是扶持壮大蔬菜加工企业。加大对天冠冬菜的技改力度和加工规模扩张,搞好市场营销,冲进“快餐市场”,力保冬菜作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的地位,带动全区冬菜种植的发展。二是扶持壮大粮油加工企业。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视察国基公司上做文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大做强国基实业公司,带动全区25万亩红薯种植的发展,创新无公害粮油系列品牌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篇3

2014年我们开展了对南京市小学内涵发展重点规划项目(《区域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的研究》)的研究与推进,在研究和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专家学者的思考: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等主要文献。

一、国家教育政策:指引着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方向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提出了要实现教育现代化。[1]尽管当时各个城市都热衷于建构教育现代化的各类指标体系,但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理论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的解释。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三级课程政策,让不同的权力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去。[2]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对教育质量和公平问题进行了关注,指出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益成为教育政策、教育研究以及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也意味着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演变。[3]这一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曾经的“满堂灌 ”、题海战术和教师不容置疑的授课方式已逐渐淡出,对学生的评价也从过去单纯的成绩冒尖向兴趣广泛转变,学校也开始根据自身特色进行课程设置。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培养方式、选拔方式、评价方式、招生方式、管理方式、育人方式、投入方式、教育管理方式等维度进行变革,这充分体现了“转变方式”在政府政策和教育研究中的意义。同时也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

这些政策的制定,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对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和实施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起到了宏观指导和方向指引的作用。

二、学者们的思考:加深对教育现代化内涵、特征、实施路径等问题的认识

一些学者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维度和视角阐述其概念、内涵、特征。

褚宏启在《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中指出: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从字面上看,“现代化”一词是指“转变成为现代”,“教育现代化”是指“转变成为现代教育”。而教育现代性是现代教育一些特征的集中反映,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如教育的人道性、民主性、理性化等,是现代教育区别于非现代教育的本质属性。[5]

顾明远在《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怎样理解教育的现代化?就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所谓转化,并不是把传统教育抛弃掉,空中楼阁地去构建一个现代教育,而是通过对传统教育的选择、改造、发展和继承来实现的。传统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要继承和发扬,但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有不少与现时代不相适应的东西,这就要扬弃或改造,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成为现代教育的传统。所以说,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传统教育转化为现代教育的过程。[6]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其中教育观念,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关键,是灵魂。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顾明远在《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归纳为八个方面,主要从教育观念方面来说的,不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指标体系。(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4)教育的个性;(5)教育的多样性;(6)教育的变革性;(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8)教育的科学性。[7]

以上学者从教育现代化的各个维度和视角阐述了其概念、特征、内容、目标等,提高了对教育现代化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另一些学者回顾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道路选择,反思农村教育的方向与目标。

邬志辉、马青在《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道路选择》中指出: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主要存在着两种价值取向,即以农村教育为中心的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城本主义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是农村教育中心化和农村教育边缘化的两条发展道路。较为典型的就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不论是“农村教育中心化”道路还是“农村教育边缘化”道路,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弊端。[8]

王玉国在《百年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对未来的启示》中指出:乡村教育问题是我们这样一个"以农立国"的特殊国度的特殊问题。乡村教育始终存在着城市取向与本土取向两种的博弈。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精英倡导与亲身践行了乡村教育运动,追求乡村教育的真谛;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后,在政府主导下,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出现了乡村教育的激进式发展;改革开放后,乡村成了逃离之乡,乡村教育成为城市模式的翻版。乡村教育有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要挖掘、激发乡村教育内在的精神与教育因素,这样城市取向的乡村教育才得以超越。[9]

这些学者从历史的视角审视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经验、教训,对确定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具有借鉴意义。

刘耀明在《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差异的结构性分析》中指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转型发展呈现出的不同特征,突破了原有以城市学校为主导的单一发展模式,使农村中小学由改革的“创造物(creatures)”变成了改革的“创造者(creators)”,也使它们逐步从边缘向中心迈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现,我国城乡基础教育未来的走向将逐渐由城市学校单极主导、城乡两级分化、彼此失衡的二元结构走向城乡并重、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二重结构,强调结构内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和复合影响,其要旨在于均衡和互利。[10]

褚宏启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中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不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全部目标,与教育公平至少同等重要的另一个目标是教育效能,即城乡教育对城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制度问题入手,改革城乡二元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投入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立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11]

这些学者从教育结构、制度体系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根蒂,对确定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具有引导意义。

还有一些专家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为实施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向以及操作的抓手和思路。

邬志辉、马青在《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道路选择》提出:我国农村的教育现代化应采取“和而不同”的第三条发展道路,就是既要公平地对待农村教育,用与城市教育相同的水准来要求与发展农村教育,以给农村教育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也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符合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尊重农村教育的特性,使“农村教育”更像“农村教育”。[12]

刘利民指出,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要树立新的改革观,要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教育现代化,第一个要求是标准化。第二个“化”——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第三个要求是法治化。我们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是推进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教育活力、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举措,最终达到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的教育格局。管办评分离就是落实我们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方法或者叫途径。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包括治理主体现代化、理念现代化和机制现代化。而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民主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抓手,要通过人们对教育的广泛参与来实现。[13]

以上专家基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为实施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方向以及操作的抓手和思路。

综上所述,国家教育纲领性文件是我们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指南,但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校,特别是对农村小学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些纲领性文件并没有提出详细和特殊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实施途径,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实践者在落实这些政策时,充分注意到这一特殊情况,结合本地实际来完成这一任务。专家、学者们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实施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和方向给出了分析和聚焦,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借鉴、拓宽思路的作用,但都是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同样对农村小学这个特定对象没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无法提供实践的方案、路径,而这些恰恰又是我们这个研究项目需要回答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区域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旨在消除区域内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让农村儿童享受更加公平、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以优质公平的独特农村教育,培养健康的完整的可发展的人,有本土气息的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基于六合区区域的环境、条件、资源等客观问题,除了政府统筹、顶层建构、外力扶持以外,农村薄弱学校应立足于自身内动力的驱动发展,首先是更新思想观念,包括管理、教育、教学、评价等,领导、教师、家长、孩子的价值观念等,其次是要基于本土化的校本,聚焦特色课堂,建立绿色评价体系,当然师资队伍是现代化建设中必要的基础,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是智慧内涵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3]《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5]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与评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13,(11)

[6]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 BLOG,2007,(12.26)[7] 顾明远.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2012,(9)

[8] [12]邬志辉,马青.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道路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9] 王玉国.百年乡村教育价值取向及对未来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

[10] 刘耀明.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方式差异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5)

[11]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篇4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条件下, 通过各种有效信息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下, 它的教学过程、教学计划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及教学计划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打破了现代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首先可以实施非实时教育, 同时也可以实施实时教育, 让更多的村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享受现代远程教育带来的便利。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条件来看, 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长足发展, 当前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制约瓶颈。因此, 加快远程教育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完善从建设、管理到评价、维护的教学资源管理机制对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意义重大, 直接关系到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其次, 远程教育工作标准高、要求严、战线长。虽然远程教育设备的日常维护已实行市场化运作, 管理员工作也纳入了“双项积分考核”, 但工作检查、技术服务、培训指导等大量繁琐的日常工作仍需要深入基层站点现场解决。由于站点多、人手少, 加之许多农村地处偏僻、路途较远, 不仅增加了工作成本, 还分散了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课件开发精力。

最后, 建设新农村, 培育新农民, 远程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村各种教育培训需求的增长, 以往“下乡进村、集中讲课”的方式虽然针对性强, 但受益面比较窄, 往往还受培训人员数量和交通、天气、场地等因素的影响;以村为单位的“下载课件、集中收看”, 又缺乏互动交流, 知识转化效果差, 难以满足群众的学习需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有三种模式, 即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二:卫星教学接收点;模式三:计算机教室。以上三种模式,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受到区域农村经济条件、教育资源建设条件、师资条件、设备条件、网络及技术条件、农民信息意识比较淡薄、农村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等因素的制约, 并不能较好地发挥远程教育强大的服务功能。

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

在当前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 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需求和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结合各种规章制度, 调动远程教育平台管理、服务、教学人员工作积极性, 确保资源的高效管理、维护。从农村实际出发, 从学习人员学习基础入手, 研究农村信息化建设远程教育的管理、服务方式方法, 解决当前农民信息意识不够强, 学习基础、技术落后等问题, 引导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注重收集农村学习者的反馈信息, 及时、科学、合理改进信息传播手段, 帮助、引导农村学员解决自身学习基础、学习条件的制约, 并为信息内容进一步改革提供合理化建议, 更好的为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服务。

1. 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设备资源, 解决区域农村现有设备陈旧、维护更新滞后, 信息传播媒体效能低下等问题。

远程教育终端通信工具不足也是信息反馈滞后、影响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 现在我们应抓好资源整合, 为平台提供设备资源, 扩大远程教育互动平台的覆盖面, 提升远程教育的影响力;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的互动功能, 通过网络直播、视频互动, 点对点、点对面地进行远程教学, 实现远程互动教学;通过随时监管各站点的设备运行、网络连接和学习实况, 实现远程在线监控;通过随时对终端设备实施远程指导, 协助完成软件安装、卸载、故障诊断和系统恢复等操作, 实现远程协助服务。

2. 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中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 为有效信息及时、畅通提供保证。

在现有条件下,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我们应建立农村区域远程教育服务点, 优先抓好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 提高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发布、反馈的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 加快信息网络向农村延伸, 通过当地有线电视、电话、语音“听网”系统、互联网等有效媒体设备资源进行信息的交流, 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3. 结合区域农村实际情况, 改革远程教育平台管理服务

机制、方法, 引导学习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有效学习。远程教育平台的科学合理使用, 能让广大的农村地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与协调的发展。

三、做好现代远程教育与村民的实际教育工作

1. 从站点的实际运用方面, 注重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在对村干部和村民的远程教育中, 要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贯穿于教育始终, 建立以远程教育为平台, 以农民为基础, 以农民增收为目的, 以市场化运作的远程教育工作机制。首先要结合农村及村民的实际情况, 探索出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路子, 农村干部及站点负责人要坚持到远教站点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等知识, 然后从远程教育站点组织村民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和政策、法规学习, 还要深入民众, 做好实际运用工作。其次, 结合农村及村民的实际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的村民实施比较合适的教育策略, 让农民通过远程教育中心这个窗口, 了解外面的世界和知识, 村干部及站点负责人利用政策、法规等知识, 组织科技示范户, 坚持做好现场农业技术辅导。

2. 从“三个建设”方面加强远程教育的站点管理, 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首先, 做好站点负责人队伍建设。由于广大村干部和农民素质参差不齐, 对远程教育网上的科技知识理解不够或不透彻的实际情况, 建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系点制度;其次抓好远程教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采取党组织推荐和考选相结合的办法, 提高远程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 并实时做好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三是抓好村民的信息反馈制度建设。始终坚持“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事”的原则, 继续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制度, 使村干部和村民及时反馈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力求事半功倍。

3. 做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范监督工作, 切实加强工作指导。

在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 要实时做好监督工作。村干部及站点负责人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刷标语等各种宣传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要及时研究, 有针对性地解决, 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同时还要从规范建设入手, 形成长期、有效、规范的远程教育工作和管理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村干部及站点负责人远程教育作用。

4. 在远程教育的站点教学上, 要注重教与学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管理上, 要积极开展实际教学和相关的实践活动, 组织农村干部和村民积极有效地学习。首先是在远程教育教学的组织上, 要力求贴近农村及村民的实际。在完成基本教育和培训的同时, 要结合农村干部和村民的实际需要, 增加站点服务功能, 做到一站多用, 充分发挥站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其次是在远程教育的教学方式上, 要贴近农村及村民现状, 并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数量, 各远程教育站点针对本地的农村的实际现状进行合理教育和培训, 针对村民不容易集中的特点, 开展光盘借阅等教学方式, 方便农村干部和村民学习所需要的知识。

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 为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可能。远程教育平台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功能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和农村信息化的有效结合, 这既有利于加快农村教育发展,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又有利于改变农民思想文化观念,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进而缩小城乡差别。通过面向农村广大群众组织各种教育与培训, 传播经济、文化、科技、政策信息, 直接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当前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整合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 协调各远程教育力量, 针对性的服务机制、服务方法研究, 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引领、服务功能, 使其在区域农村信息化改革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农村远程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条件、教育资源、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就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农民增收,站点管理,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国斌, 刘定邦.基层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戴向波, 朱启臻.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J].农民教育研究, 2002, (1) :4-5.

[3]周兴阳, 顾春茂.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形势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农业教育, 2002, (2) :44-45.

[4]张波, 陈遇春.中国农民教育研究亟待深化[J].农民教育研究, 2002, (1) .

[5]李萍萍.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1, (4) :30-31.

[6]杜琼英.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5) .

[7]张伟远, 胡军.西北地区远程学习者特征和学习障碍的调查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4) :10-14.

农村区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篇5

1农村区域规划的任务和内容 1.1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任务 农村区域规划的任务是对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以及关键措施等作较长时间的安排。简言之,在于拟订一个合理的农村区域发展远景蓝图,并为计划部门编制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农村区域生产和生活体系。

农村区域规划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1.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 这是编制区域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有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以及各项基础技术资料,对本地区的资源作全面分析与评价。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按照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制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方向,确定地区各产业发展的合理结构、发展的内容。1.1.2合理布局区内各业生产力 农村区域规划要结合农业区划成果,合理配置区域农、林、牧、渔、工、商、运、服务等行业,以促进区域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安排好农、林、牧、渔等各项生产用地;加强城郊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妥善解决工、农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各项建设之间在用地、用水、能源等方面的矛盾。1.1.3拟订区域人口和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规划 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区域规划正是以处理好人民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口的合理分布,拟订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体系,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和生活环境。1.1.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 发展生产和改善乡村人民生活,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给排水、生活服务等公用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构成、布局,必须同农业生产和村镇居民点体系的布局互相协调配合。1.1.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农村区域规划应力求减轻或免除自然灾害的威胁,进行生态重建,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大自然的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应搞好园林绿地规划,丰富文化设施,增加休息的活动场所,进一步改善和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1.1.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统一规划,综合平衡是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做多方的技术经济论证与比较,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最佳方案,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体系 农村区域规划总的来讲包括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的各个部门、行业和领域、在区域综合性系统中,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事业是相互依存、互为发展的。农村区域规划作为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选择,涉及的内容包括农业、乡镇企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文化、教育、科技、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在进行各地农业区域规划时,要视具体规划地区的特点和规划的目的任务确定。但就其基本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研究地域资源的开发和宏观区域背景的发展条件,确定规划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

二是研究工业、农业、第三产业、人口、社会事业等专项经济社会部门的合理发展和布局;

三是确定区域市政、交通、能源、水资源供应,生态与环境保护等基础体系的统一布局和配套发展;四是进行综合平衡,提出综合性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建议。

在实际规划过程中,通常按下列细分内容进行规划论证:

1、农村总体发展规划;

2、农村产业规划;

3、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4、农业现代技术规划;

5、村镇规划;

6、农村人口和人力资源规划;

7、统一规划区域性的基础设施;

8、污染的综合防治以及环境保护规划;

9、农村科学、教育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

上述规划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制订农村规划时,只有注意农村规划的全面性,因地制宜,才能使各部门协调发展。

2农村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2.1农村区域规划的依据与原则 为使规划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指导的作用,就必须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力求符合农村区域客观规律。要达到以上目标,在制定农村区域规划中首先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对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要有客观的认识与分析;确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区域经济的合理结构;制定实现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措施。2.1.1依据 进行农村区域规划,应贯彻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规划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

1、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2、国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和要求;

3、掌握主要产品的市场信息; 2.1.2农村区域规划的原则 为制定的农村规划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全面安排与保证重点相结合;

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3、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佳原则。

以上各项原则,从不同的侧面与层次,反映了影响农村区域规划的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与技术发展规律。各原则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补充,在实践中应融会贯通、综合利用。

2.2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工作步骤 2.2.1农村区域规划工作的方式

1、自上而下

这种进行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整体性强,比较全面。

2、从下而上

这种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比较易于着手,可以依靠地方是力量,发挥地方规划的积极性。

3、先中间后两头

这种方式兼有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但也同时存在缺点。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各级规划都是互相有关联的,上一级规划完成后,确定或校正了下一级规划的发展方向,而下一级规划完成后也补充了上一级规划的不足。这样反复修正,互相补充,使各级规划更臻于完善。各级规划虽然是分阶段完成,但却有反复修改的过程。2.2.2工作步骤 为了顺利地开展农村发展规划工作,一般采取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阶段

农村规划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科学性强,所以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工作

农村规划工作组织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规划工作领导机构的建立;二是规划工作队伍的组织。

(2)业务资料准备

制定农村规划需要大量准确的资料作为依据,要很好地利用农业区划的各种资料和图件,全面掌握自然条件和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在这个阶段要明确规划范围和区域规划的任务、目标。依据区域规划问题的任务和性质确定规划范围。

2、搜集资料阶段

全面、准确掌握农村区域情况是制定农村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编制农村规划所需要的资料主要有:

(1)自然资源方面的资料

自然条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自然条件的各个要素——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象、水文、矿产、生物、自然景观等资料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

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资源的数量反映可提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潜力和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

2)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组合

掌握自然资源的时空分布及组合,是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3)自然灾害及其他制约因素

调查主要的自然灾害,如旱、涝、风灾、冰雹、霜冻等发生的时间、频率、规律及其危害的范围、程度。调查不利的自然条件,如高山陡坡,缺水对人、畜生活和生产的制约程度。

(2)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资料

行政区划、村落分布,农村产业结构和建设条件,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情况、乡镇企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优势、生产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等,都要进行全面而深入地调查。

1)经济条件: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各行业的产量,产值等;农村经济政策、生产专业化、协作化,农业产业化等;劳动力数量、素质、技术装备程度,就业结构等。

2)社会状况:社会状况的调查,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就业、消费、福利、医疗保健、政策法令、生态环境、社会心理和文化等。

3)科技状况:包括科技实力与水平,如科技人员、经费、设备、科研成果及转化率,推广的体制、政策、管理,科技交流等;技术经济状况,如资金、产值率、利税率劳动生产率,技术革新项目,新技术新工艺采用率、普及率,生产现代化。

4)地区历史情况:调查以往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掌握其历史发展过程,找出影响完成目标的关键问题;继承历史上形成的有利条件和因素,改造不利条件,以利发展。

(3)农村区域外部情况的调查

对周边地区有重点地调查其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情况,并与本地区作纵向和横向对比,及其与本敌对去的关系,以确定本地区各方面的位次,了解可以利用的外部条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

(4)有关的成果资料

地区综合农业区划和规划,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水利等各专业区划资料;地形图、航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分布图等普查成果资料;地质、地貌、水文、交通等各项专业专题图件(现状图和规划图)、文字资料、统计数据等。

(5)上级颁发的有关农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总之,区域规划中的资料工作,具有其独特的广泛性、复杂性、阶段性、经常性和地域性。调查的方法是阅读资料、座谈访问、实地踏勘,把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典型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等。

3、资料分析、整理阶段

全部调查工作完成后,要认真整理、分析全部资料,对全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资料分析评价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2)相对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目的性原则。

4、制定农村区域规划方案阶段

编制区域规划报告,包括区域规划任务的来源、程序与方法,区域划的自然、社会、经济背景,区域规划方案的设计、评价、实施措施与建议等。编制规划方案,本着先整体控制,后局部细化地原则进行,从总体规划到各业内部规划,以及专项规划。

5、规划成果整理、审查批准阶段

在全部规划方案通过比较和经济评述、确定最优方案后,进行成果整理。农村区域规划成从编制包括:

(1)农村区域规划报告。规划报告的编写应根据规划任务、规划方案贯彻实施的要求,以及文件编制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往往分为三个部分编写:1)总体规划;2)专项规划;3)除了上述的主要内容外,还可以在说明书中附有必要的附件。

(2)图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规划地区区位图(比例尺1:300000或1:500000),主要标明规划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与附近地区主要的经济联系。2)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主要标明现有和正在建设的农村、工矿区、乡村、集镇、农林牧副渔用地、风景区、休疗养区及其他专门用地的位置和范围;大中型工矿企业、电站、高压线路、铁路、公路、站场、机场等的位置。3)矿产资源分布图(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4)农村区域总体规划图(比例尺1:50000或100000),主要标明区域内的县、镇,工矿区及乡村、集镇、农林牧副渔地区等的规划方案。5)农业分布规划图(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主要标明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地区。6)专业规划综合草图(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主要标明交通运输系统、水利及供排水系统,动力系统的规划方案及其主要工程的位置。7)重要城镇及工矿区规划草图(比例尺1:5000、1:10000或1:25000),主要标明各个村镇和工矿的工业企业、仓库、居住用地及主要干道规划方案。8)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主要标明各村镇及工矿区污染源的性质,分布的位置及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流向及其被污染的程度等。

6、规划实施与检查监督

规划方案经评审后,便进入实施阶段。包括年度实施计划,检查监督实施情况。确定总体规划实施细则,定期检查实施情况是对实施的情况进行追踪考察和评价。

3农村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1、综合平衡法 农村规划中的综合平衡工作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安排农村经济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如农、林、牧、副、渔、工、运、商、建、服务等之间的比例以及各业内部的比例,生产和建设的比例,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比例关系等。另一个方面是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做好资源与需要之间的平衡,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

2、多方案分析比较 一般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的内容大致有下列几个方面:(1)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评价;(2)工业企业分布和不同配置方案的比较;(3)有关专业部门规划方面的技术经济分析;(4)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经济评价;(5)区域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估。

3、农村区域规划的系统方法 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系统方法为手段进行区域规划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浅谈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2-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

1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

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

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

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主权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

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资金支持

中央财政设立直接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并整合各项支农资金直接对县域,并要加大省管县试点范围,在适当的时机实行省管县。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农民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

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创造核实条件

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中央要大力实施“三化”战略、落实全面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路。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才能取得战略意义上的真正发展。

作者简介:邓硕果(1963-),男,重庆渝北人,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经济。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篇7

笔者以为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多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我国不同区域的农村一定存在着某些共性。撤点并校政策是由中央政府针对全国统一颁布的, 不同区域政策执行的情况和执行的效果以及政策执行中和执行后出现的问题一定有着共性的方面。然而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 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教育发展有着明显差异。同样的教育政策在不同区域实际的执行会受到当地经济和地方文化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不同区域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情况应有所不同。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一些共性情况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区域。同时若能发现不同区域在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的差异性, 这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评价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状况, 对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弥补政策的一刀切带来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文拟以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和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这四个内容来对比研究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异同情况。需要说明的是:

(1) 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减幅= (2010年农村小学数—2000年农村小学数) ÷2000年农村小学数。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幅计算方法与此类似。

(2) 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 指的是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之比, 反映出农村小学减幅和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的一致性程度。

(3) 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区域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区域农村小学学校数, 由它可知道一个区域平均每个学校的学生数, 这可以反映出每个区域的学校规模。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0~2010年) , 通过整理收集了农村小学学校数,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 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这三组原始数据。通过计算得到农村小学减幅、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幅、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和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四组数据。

3. 区域划分

为了对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 按照一般政府年鉴里常用的区域划分标准, 将31个省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共11个省 (市) ;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共8个省 (区) ;西部区域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 共12个省 (区) 。

二、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区域对比研究结果呈现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变化情况

本部分拟通过对收集到的不同区域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和教学点数进行对比研究, 试着去发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和教学点数的数量变化的异同。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数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从2000年到2010年, 三个区域农村小学数都在下降, 且下降速度也较为接近。从2000年到2010年, 中部农村小学数量一直最多, 西部次之, 东部小学数量一直最少。三个区域的农村小学数量差距略有减小。从农村小学数的变化情况来看, 不同区域差异性不大, 表现出了较强的共同性。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东部、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东中西部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数较2000年都下降了不少。总的来看, 三个地区除了呈现出农村小学教学点数都下降了的共性外, 也呈现出从2002年到2010年西部教学点数减幅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这样的差异性。三个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差距逐渐变小。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情况

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实际上就是比较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哪个更大。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从农村小学减幅来看, 东部减幅最大, 西部次之, 中部减幅最小。与此同时, 我们看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幅由高到低也是东部、西部、中部。而如果将农村小学减幅与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一致性进行考察, 则发现农村小学相对减幅上则是中部最高, 然后是西部和东部。

3.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变化情况

地方政府在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中通过撤点并校, 将原本较为分散的农村小学合并为一个规模更大的小学。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这有利于节约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 实现教育规模效益。但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合并后的农村小学规模扩大也导致了诸如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教师工作任务变重, 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试着将不同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的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通过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收集到的从2000年到2010年31个省 (市) 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人数这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不同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的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 从2000年到2010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都有所上升, 但总体看来,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上升较为缓慢。从三个区域对比来看, 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增加速度较慢, 这两个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一直相差不大。而东部地区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较中部和西部增加幅度稍大些。总的来说, 从2000年到2010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校均规模变化情况较为相似, 差异性不大。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区域农村小学从2000年到2010年在布局调整中一些共性的情况。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区域差异性也很突出。

1. 共同性方面

(1)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普遍减少,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普遍增大

由图1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数量减幅和速度略有差异, 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看到撤点并校政策颁布后, 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学的普遍减少, 不同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在减少农村小学数量上步调较为一致。事实上, 不管是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农村教育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人为因素, 还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样的社会因素, 抑或是农村学龄人口减少这样的自然因素, 这些因素在我国农村各个区域都是存在的, 并非某个区域独有。由此看来全国各个区域农村小学的减少是必然的。以撤点并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通常做法是撤掉学生人数过少的学校, 将原本几个规模很小的学校合并为一个更大的小学, 因而也导致了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平均学生人数的增大, 小学校均规模普遍增大。但从纵向历史变化来看, 从2000年到2010年各个区域农村小学平均学生人数增幅有限, 这似乎与不少研究者指出布局调整之后出现了巨型学校的研究结果有矛盾之处。笔者以为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笔者计算的是每个区域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平均值, 平均值反映的是数值的集中趋势但却难以反映出极端情况。二是许多撤点学校的学生进入到县镇小学读书, 县镇小学学生人数可能激增, 而农村小学平均人数却保持了稳定。

(2)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减幅都超过了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幅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都大于1, 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农村小学减幅超过了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幅。笔者以为, 随着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的减少, 农村小学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但二者的减幅应基本相同, 换言之, 相对减幅接近于1比较合理。相对减幅实际上也体现了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力度, 从这个角度来讲, 我们可以讲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力度过大了。这也充分说明除在校生人数减少这个因素导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外, 还有其他的因素导致了农村小学减幅的增大。有研究者指出政府追求效益、农村城镇化、农村生源减少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三大原因。[2]笔者以为, 追求办学经济效益可能是农村小学减幅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通过减少农村小学数以降低教育事业费、教育基本投资, 从而减轻自身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压力。撤点并校政策似乎成为了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减压阀”, 运用这个“减压阀”地方政府盲目快速减少农村小学, 促成了学校减幅均超过了农村小学生人数减幅的状况。

2. 差异性方面

(1) 与东部和中部相比, 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一直在逐年快速减少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 经过十年的布局调整, 不同区域农村小学教学点都有了一定的减少。在撤点并校政策颁布的2001年, 三个区域教学点急剧下降。但是东部和中部从2002年开始, 农村小学教学点数减少速度明显放缓, 中部在2004年到2006年还略有上升。笔者以为这可能有两点原因:一是政策颁布的2001年已经撤掉了绝大多数明显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农村小学, 余下的农村小学中大多数是需要保留的, 这自然造成了从2002年起农村小学减幅有限。二是2001年农村小学的急剧减少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担忧, 教育部也分别于2006年、2009年、2010年印发文件, 要求各地避免盲目撤并学校。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远低于中部和东部, 农村居民较为分散, 因而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远比东中部多, 撤点并校的工作重点恰恰是撤除学生人数过少的教学点。再加上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等原因, 西部除了在2002年减少速度稍小外, 其他年份一直在较快减少。通过计算, 西部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教学点减少了53464个, 占西部农村小学减少总量的60.88%。这也可以看出西部农村小学的减少主要是教学点的减少。相比较东部和中部, 我国西部有较多的山区和偏远农村, 农村小学教学点的大幅度减少使得这些地区农村儿童上学路途变长, 造成上学困难。有学者指出“在西部贫困山区那些尚无条件举办寄宿制学校的地方, 不合理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难, 从而出现了诸多‘教育真空地带’。”[3]

(2) 与东部相比, 中部和西部农村小学相对减幅较大

从2000年到2010年农村小学数和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都在下降。但有研究者指出“从演进趋势上看, 学校数与在校生数减少不同步, 学校减幅远远大于在校生减幅。”[4]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农村小学在校生数由85037137下降到53502198, 减幅为37.1%。我国农村小学校数由440284所下降到210894所, 减幅为52.1%。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地区的农村小学减幅都大于在校生减幅。但如果进行差异性对比, 我们也发现了中西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大于东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中西部农村小学减幅和在校生数减幅不一致程度超过了东部。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相比较中西部而言, 东部农村小学减少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造成的。而相对于东部而言, 中西部农村学校数减少显然除了在校生人数减少这个原因外, 还有更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从2001年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这使得县一级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与东部相比, 中西部许多以农业为主的县财政能力薄弱,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加大了这些县财政压力, 这也导致中西部有更多的县级政府通过撤点并校以达到节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缓解财政压力的目的。

四、总结与建议

目前国家已经强制暂停了农村义务学校的撤并, 这也反映出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已有的现状分析对我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提出几点建议:

1. 严格控制布局调整的速度, 不能盲目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

透过2000年到2010年三个区域农村小学减幅和相对减幅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三个区域农村小学的减少速度都十分快, 尤其以中西部为甚。事实上, 由于农村小学过快地减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小学服务半径过大造成部分学生辍学, 部分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遭受人身安全损伤, 调整后学校教学管理难度增大等等。笔者以为任何教育政策都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教育政策的颁布应立足于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各个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因为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而一味快速撤并农村小学。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 是为了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教育水平差距, 是为了使农村小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因地制宜, 以保证当地学生能就近入学为前提进行农村小学布局调整, 严格控制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的速度, 不能光追求教育的效率而忽视了教育的公平。

2. 西部放慢教学点减少速度, 适当恢复保留必要教学点

根据前文分析得出三个区域在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存在一个较大差异:与东部和中部相比, 西部农村小学教学点一直在逐年快速减少。小学教学点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或者乡村, 是为了方便这些偏远地区低年级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学校, 它保证了偏远地区的农村儿童能靠近家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对于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般而言, 偏远地区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小学教学点有效地照顾到农村弱势群体家庭子女的教育, 这对于农村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是有积极意义的。笔者以为西部小学教学点过快的消失可能会使得本就落后的西部农村教育雪上加霜。西部必须要放慢教学点减少速度, 同时在某些地区适当恢复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上学路程、人身安全、学生年龄这些因素下决定教学点的撤或留。对于保留下来的教学点要努力提高其教育质量, 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3. 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采用不同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从不同区域农村小学相对减幅来看, 中西部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个现象值得政策制定者高度关注, 中西部县级政府为了节约农村义务节约经费以更快速度、更大力度对农村小学进行了撤并, 由此造成的农村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家庭教育成本的上升、部分农村巨型学校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加剧其与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笔者以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县一级政府财政能力相对较强。故东部可以采用“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东部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其相对落后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而中西部地区不少县级财政能力薄弱,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紧张。故中西部可以采用“以中央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 省级和县级政府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模式有助于保证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有充足的经费来源;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投入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中;有助于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 以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地发展。

摘要:基于2000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 对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小学数都大幅减少, 农村小学减幅已经超过了在校生人数的减幅, 农村小学校均规模普遍有所增大这三点共性。同时也发现西部农村小学中教学点较东部和中部减少较快, 中西部农村小学的相对减幅高于东部两点明显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不同区域,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点并校

参考文献

[1][4]邬志辉, 史宁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与政策议题[J].教育研究, 2011, (07) :22~30.

[2]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 2006, (1) :26~29.

区域农村艺术教育 篇8

一、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

1.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严重短缺存在。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管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是严重短缺的,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负担减轻的“拦路虎”。为此,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就必须认真研究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管理短缺成因。

2.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农村征地制度,是以先将农村的集体土地转为国有为手段,然后再进入市场当中。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加之实际征地的过程缺乏民主和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取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民不可能获得土地出让后属于自己的的可观增值收益。而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和实现。

3.农村教育管理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地农村教育管理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劣势地位。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管理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4.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面对“三农”金融需求增加,我国目前只能设立村镇银行,银监会初衷在于促进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村镇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3 年10 月13 日,我国村镇级银行的数量已经达到1000 家。2009 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 2011 年工作安排》,其中要求设立村镇银行1027 家,而到2013 年10 月村镇银行的数量才达到1000 家,发展甚为缓慢,与目前有需求扩大趋势不相适应。

5.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体系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结晶。目前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管理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注重形式、忽视内容,合作化、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必须统一认识、统一规范建设。培育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不够,农业部门创新产销衔接工作方法不足,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市场预警体系尚未建立。

6.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是大国农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凸显重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实力向外延伸。但目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高产稳产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规模经营的农田基础设施还不完全配套。现代技术装备的短板。与国际市场相比,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也是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大路货多,品牌产品少;带动农民松散型多,紧密型少。

7.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当前,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农村需要,民政部也正在积极地研究对农村特困户的救助方式、办法,政府政策顶层设计正在加强。有些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伤等方面的医疗保险制度,但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范围有限,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仍然是非常小,无法惠及整个农村地区。

二、影响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的原因

第一,目前农村土地的市场发育具有相对滞缓性,造成了农民的农地产权明显缺失、农地的流转市场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现状的出现等。这些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农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的后果上,导致了政府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农民利益,不能实现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这就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农地流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拖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进程,增加了农村区域管理的难度和问题的及时解决。

第二,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而农村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教育管理,农村教育管理的关键是难点问题的破解。然而,农村教育管理一直是我国教育管理比较薄弱的一环,基层对此更是忽视。

第三,从已经成立的农村村镇级银行来看,大多数村镇级银行设在行政中心地区,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村镇级银行布置在金融服务空白地区的布局规划,其经营范围不是专注“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小额农贷业务,而是贷款金额比较大的小企业主及出口企业,显然,这已经偏离了设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政策宗旨。

第四,农村的市场体系其培育规划和监管有待建立,农村市场的各主体水平不高,农村市场体系有序不足,农村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不强,农村市场体系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又有不断强化之势,农村市场发展资金短缺,市场的开拓能力有待提高,市场的信息和技术援助双重缺乏,这些是困扰我国农村市场很多年发展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

第五,农村公共产品管理供给总体上质量不高,矛盾突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状态,城乡两级投入差距明显;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县乡两级财力有限,又无力保证农村的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管理形成,难以提供有力支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主体的错位,财权和事权这两权不对称,中央和地方划分财权,但事权不清,尤其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管理有些却要由下级政府提供,造成这种供给管理的主体错位现象极其严重;另外,税费改革遗留的投资缺口暂时还无法得到及时弥补等。

三、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

农村区域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实现农村全方位发展管理提升。为此,促进农村区域管理适应性的对策建议可以考虑如下几方面:

第一,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大力促进土地流转,调整政策确保农产品价格有序提高;.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促进高效、优质、绿色农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工业部门对农业的服务职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方面加快推进步伐;发挥好财政支农作用,有效提高农业竞争力。

第二,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解决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的不足问题,努力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需平衡,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要想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状况,应该发展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管理机制,以政府为主体、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同时发挥农村合作组织等部门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制度等措施,规范和引导各类供给管理主体的供给管理行为。

第三,重视基层农村教育管理。应加大政府一级的公共财政投入的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效地均等化,确保一般农村教学区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教育运行经费;实行政府主导下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以形成制度鼓励优秀教师乐意并愿意服务农村教育;妥善解决教师工资待遇,政府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联手加强研究,确保教育质量等等方面的措施有效,努力使农村教学点基础配套设施尽快得到完善,实现均衡的义务教育。当前,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亟待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城乡幼小教育健康发展、初级和中等职业教育起步。因此,必须形成多元融资和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强政府主导和投入的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教育管理发展的现代化。

第四,加强政府金融政策扶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农村当中引致金融需求不足的因素正在发生一些变化:(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不断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金融需求扩大;(2)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3)城乡一体化加速推进促进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4)农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和保险市场,为村镇银行信贷保驾护航,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规范化、合理化。

第五,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管理。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市场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强农村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建设有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也是适应农业的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第六,加大措施力度,提高农业竞争力。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来说,应该把创新提升到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提高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对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活力,必须在强化技术创新,强化机械化、智能化装备,推动农业集约化经营上下功夫。采取引导科研教学与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形式,以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加快农业的机械化步伐。加大农业的物联网的试验示范的力度,推进农业的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增值的关键。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农业的产业化推进力度,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以及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的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加工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创建促进农村区域加快发展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以及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集群集约式发展;打造产业优势突出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完善与基地、农户利益的联结机制。

摘要:农村区域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现代化农村管理,提高农村区域发展质量和速度,这对于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而缩小地区内外差距,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适应性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CDMA网络农村区域优化研究 篇9

农村区域由于投资建设受限等因素, 导致存在较多弱覆盖的区域, 而日益增长的用户与网络覆盖差之间的矛盾迅速凸现, 为了改善用户感知度, 提升资源利用率, 茂名中心针对农村区域覆盖广、用户分散的特性, 分析农村场景用户的行为特征, 从R F优化、功率参数调整、基站延伸系统等多方面探索解决方案。

2 技术创新成果形成背景

随着资源不断投入, CDMA网络的覆盖率不断加大, 茂名各个城区覆盖率已经达到97%以上。受制于投资建设受限等因素, 农村区域的覆盖率却远落后于城区覆盖率, 差距达到10%以上, 城乡差异最大的达到20%。

如何在现有的资源条件及建设进度下, 提升农村覆盖率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经过多次论证, 决定从RF优化、基站功率调整优化、基站延伸系统优化等几种方式, 去探讨各种优化方法对农村覆盖提升的优势与劣势, 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去提升农村覆盖率减少弱覆盖区域、提升农村区域用户感知度、提升农村资源利用率。

3 技术创新成果介绍

3.1 创新思路介绍

由于一直以来, 农村区域优化未有相关系统性的优化方法介绍, 而城区特殊无线环境的优化思路、高速道路的优化方法只能借鉴, 并不完全适用。经过内部的讨论, 根据自身地形情况, 茂名分中心创新性提出RF优化、功率参数优化、基站延伸系统等优化方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效果检验, 得出对农村区域优化有指导性的优化方案策略。

3.2 RF优化

根据后台数据统计及DT测试分析发现, 茂港区农村郊区区域部分基站指标较差, 区域中存在弱覆盖、导频污染、过覆盖等问题点;因此导致用户感知度较差, 投诉较多。经过工程参数以及现场检查, 发现基站的部分天馈的工程参数设置不合理, 因此本次RF研究选取茂港区农村区域的基站进行RF优化试验。

3.2.1 调整思路及标准

目前茂名农村区域基站扇区水平波瓣角均为9 0°, 扇区夹角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影响天线的性能或降低天线的利用率。

(1) 筛选条件:两个扇区之间夹角>150°或两个扇区之间夹角<90°。

措施:将基站3个扇区按120°均分, 充分发挥扇区的覆盖效果。

(2) 筛选条件:扇区下倾角>8° (机械+电调) 。

措施:上站勘察具体情况, 如无特殊情况调整为3~5°, 充分发挥扇区的覆盖效果。

3.2.2 茂港区农村RF调整前后对比

茂港农村郊区共24个基站, 其中对16个基站进行RF优化, 包括方向角及下倾角。由图1、图2可以看出, 调整后茂港区农村区域的基站扇区分布更为合理, 改善了前期两个扇区之间夹角过小或过大的情况, 以及下倾角过大导致信号严重变形的情况已经得到修正。

3.2.3 调整前后RX

R F调整后, R X均值有原来-7 2.6 5 d B m改善至-70.20d Bm。

3.2.4 调整前后TX

R F调整后, T X均值有原来-1 2.6 8 d B m改善至-14.86d Bm。

3.2.5 1X掉话率曲线

图7、图8为调整前后1周数据, 分全天、忙时。

3.2.6 1X呼叫建立成功率曲线

图9、图10为调整前后1周数据, 分全天、忙时。

3.2.7 小结

在现网中, 建网初期的网规RF的不合理、负载及业务需求的变化引起旧的合理变为新的不合理、地理环境的变化、站点拆迁引起网络结构改变都能够引起RF覆盖不足, 导频污染等种种问题, 因此, 阶段性的RF优化可以确保网络在原有资源基础上发挥最大的效益, 物尽其用, 从工作试验中,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R F优化优点是成本低、灵活性较好、可在各种地形环境开展;缺点是耗时较长、受硬件参数影响, 无法逾越系统本身的性能参数。

3.3 功率参数优化

3.3.1 基站小区功率调整有三种常用方式

3.3.1. 1 修改小区导频增益

导频信道功率, 表示占实际功率的百分比, 一般导频信道功率占总功率20%左右, 总功率为导频信道功率、同步信道功率、寻呼信道功率及所有业务信道功率之和, 增加导频信道功率, 优点是覆盖变大;缺点是由于总功率不变, 同步信道功率及寻呼信道功率均随之增大, 因此业务信道功率变小, 导致前向容量将会变小。

3.3.1. 2 修改小区基带增益

基带增益与实际总功率的关系是, P=20×log (SECTOR_GA I N/30 0 0) +43-T X_GA I N (d Bm) , 当基带增益为3 0 0 0且射频增益为0时输出功率为20W, 华为对该参数的可调调整范围为500至3 200, 即使该值调整到3 200, 总功率变化也不大, 而且基带增益及射频增益一般用于限制功率时使用, 不用于扩功率。

3.3.1. 3 修改定标功率

定标功率是对额定功率的一个增益, 单位d B, 修改定标功率可以直接以倍数增大小区实际总功率, 而前向容量也有所增大。总结得出, 修改定标功率既可以增大覆盖, 同时总功率及前向容量均增大, 因此确定使用修改定标功率来扩大小区功率。

3.3.2 功率调整的限制分析

茂名CDMA网络现网中宏基站及RRU中1X业务与DO业务配比为100︰100, 而DO业务需要占用射频板功率, 因此开通DO业务的宏基站及RRU的最大功率有一定限制, 如表5所示。

因此, 扩功率时, 需确定宏基站及RRU的1X功率与DO功率之和不超过最大功率范围, 否则将会出现相关告警。

3.3.3 确定扩功率标准

经过分析、验证, 茂名中心确定扩功率标准如表6。

3.3.4 片区扩功率解决弱覆盖问题案例

3.3.4. 1 案例介绍

2010年9月21至2010年10月8日, 受“凡亚比”台风影响, 茂名市东北方向 (即高州、信宜农村地区, 如图11所示) 出现洪水、泥石流灾害, 导致通信、供电、供水、交通全阻断, 受灾情况严重, 区域内大部分CDMA基站出现断站, 用户无信号、接入困难、无法起呼。

3.3.4. 2 片区扩功率实施过程

经过研究分析, 为解决灾区C D M A网络信号覆盖、通信困难问题, 尽快打通灾区通信生命线, 决定采取扩功率的优化手段, 扩大灾区及周边在运行的基站功率。方案中, 共挑选出9个基站合计15个小区进行功率扩展 (绿色为需要调整基站, 红色为断站基站) , 如图12所示。

3.3.4. 3 片区扩功率效果评估

(1) 扩功率验证测试

调整前CQT测试:R X:-90~-100, Ec/Io:-8~-13

调整后CQT测试:RX:-85~-95, Ec/Io:-5~-9

21日晚上20点, 在移动和联通无信号情况下, CDM A基站功率提升后, 在信宜钱排通往重灾区紫金矿业断桥约有10km区域、高州大坡、高州马贵等重灾区已能正常通信政府部门当即紧急调用80台189移动通信终端, 并下达命令:采用天翼189作为现场灾区抢险的通信工具。

(2) 功率调整前后接入消息分析

由图1 3可分析出, 调整后, 1~3km之间用户拨打的消息条数增多, 3~10km之间的用户拨打消息条数也增多, 显示出扩功率后不仅较近的用户更容易接入, 离基站较远处的用户也可以接入, 对提高接入用户数, 扩大基站覆盖有明显的效果。

3.3.4. 5 CDR跟踪效果分析

根据网优平台CDR跟踪并制成Mapinfo图层得图14。

根据CDR (来自网优平台) 跟踪数据分析, 区域内参数调整前晚忙时 (20:00~21:00) 发生2 402次通话, 参数调整后发生3 710次通话, 共增加1 308次通话, 增长54.5%, 效果明显。

3.3.4. 6 KPI指标效果评估

(1) 调整前后呼叫尝试次数及呼叫建立成功率分析

经过功率的调整, 该9个站共15个扇区在相同的统计周期内, 呼叫尝试次数有了较大的增长 (全时段) :在调整后呼叫尝试次数为18 315, 比调整前15 993增加了2 322次, 增长率为14.5%, 效果明显, 且呼叫建立成功率比调整前提升0.45%。

(2) 调整前后话务量分析

调整前的总话务量为323ER L, 调整后的总话务量为418ERL, 话务总量增长29.4%, 效果明显。

3.3.5 小结

扩定标功率优化优点:操作简单、灵活性较好、覆盖效果较佳、适用在应急通信保障上、农村覆盖保障等场景。

扩定标功率优化缺点:下行单向放大, 设置功率时需要考虑上下行功率平衡问题、现网有license数量限制, 超出现有数量需要向华为公司购买授权、覆盖范围较大不适用城区场景、大批量使用现网指标会有一定程度的恶化。

3.4 基站延伸系统优化

3.4.1 延伸系统

基站功率延伸系统, 包括基站放大器及塔顶放大器。可提高基站的输出功率, 有效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 减小基建投资, 改善网络质量。在广大农村地区、山区等开阔地域可以很好地增加覆盖。该系统具有射频信号旁路功能, 当本机掉电或出现故障时可以为基站信号提供导通通路, 以保证基站的覆盖。

基站延伸系统的参数设置:

下行输出标称功率:设置范围:50~55d Bm。

下行衰减:设置范围:0~15d Bm。

下行输入功率电平:无法调整, 由输入基站决定。

下行实际增益:无法调整, 系统固定值, 根据输入电平以及衰减设置波动。

实际下行输出功率电平=下行输入功率电平+下行实际增益, 因此, 要获得相应的下行输出功率, 可以通过调整下行衰减得到。

3.4.2 延伸系统效果评估

随着CDMA用户的增多, 对CDMA网络覆盖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在偏远农村的话务量并不高, 只需满足基本的覆盖即可, 从资源成本角度考虑, 对茂名市林头镇红坎坡村 (111.01559, 21.65292) 的覆盖通过3km外基站“电白坡心”第一扇区采用基站延伸系统, 来改善对该村覆盖信号的改善。基站与村落的地理分布如图18。

3.4.3 试点整体指标对比

7月4日, 对基站“电白坡心”第一扇区, 采用基站延伸系统覆盖机制, 现场对3种覆盖方法进行测试, 摸查测试指标对比见表9。

从整体指标看, 基站延伸系统开启时指标明显比关闭基站延伸系统时的指标有明显改善, 其中基站延伸系统下行功率输出46d B覆盖时, 覆盖率改善21.82%;基站延伸系统下行功率输出50 d B的覆盖率改善22.51%。

3.4.4 语音业务覆盖指标评估

3.4.2.1 Ec/Io

从E c/Io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到, 三次测试结果中区域E c/Io≥-9d B的区域分别占69.4 4%, 7 4.3 8%, 4 8.7 9%, 采用基站延伸系统下行功率输出50d B覆盖比关闭基站延伸系统时指标改善25.59%, 基站延伸系统下行功率输出4 6 d B覆盖时的指标比关闭基站延伸系统指标改善20.65%。

3.4.2.2 Rx Power

从R x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到, 三次测试中区域Rx≥-65d Bm的区域分别占15.54%, 15.91%, 3.35%, 采用基站延伸系统46d B覆盖和基站延伸系统50d B覆盖两者都比关闭基站延伸系统时指标有所改善, 但是采用基站延伸系统50d B覆盖的指标改善较大。

3.4.5 小结

基站延伸系统与扩大定标功率不同, 基站延伸系统需要在基站设备基础上额外新增一套设备, 但起到前向及反向同时放大的效果, 优于扩大定标功率的下行单行放大。

基站延伸系统优点:价钱适中, 工期较短, 操作简单、灵活性较好、前反向信号同时放大。覆盖效果较佳、适用在应急通信保障上、农村覆盖保障等场景。

基站延伸系统缺点:覆盖距离较远容易造成越区覆盖, 需要选取适当的场景使用、覆盖范围较大不适用城区场景、大批量使用现网指标会有一定程度的恶化。

4 结束语

农村区域由于用户较为分散, 业务种类较为单一、业务收入较低, 因此考虑回报收益的前提下, 农村区域的资源投入、工程建设等方面较为缓慢, 茂名分中心从客户的业务需求和体验感知出发, 综合考虑网络资源分布及收益情况, 创新性提出面向资源和客户的农村优化方法。

经过了3个月以上的实践, 分别对RF优化、大功率参数优化、基站延伸系统优化等3种农村优化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实践和检验, 从各个方面去对每一种优化方法进行了充分论证, 确保每一种优化方案都符合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上述的优化方法及效果评估, 得知RF优化、功率优化、延伸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扩展覆盖范围。

上述的3种优化方法各有优缺点, 可根据各自的特性用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区域。新方法可以解决农村区域的资源投入、工程建设等方面较为缓慢导致部分农村区域弱覆盖的问题, 同时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用户感知度。

摘要:随着用户数、业务的迅速增长, 农村区域由于投资建设受限等因素, 导致客户感知度下降, 投诉迅速增加。为提升客户感知和满意度, 本文针对农村区域覆盖广、用户分散的特性, 分析农村场景用户的行为特征, 制定对应场景的优化建议, 考虑资源利用和用户感知间的均衡, 更好地缓解客户需求与网络资源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农村区域,弱覆盖,RF优化,功率参数优化,基站延伸系统

参考文献

[1]雷湘.CDMA无线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cdma2000 1x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3]CDMA性能参数分册 (1X部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4]网优平台通话记录 (1X) 分析功能使用指导书.中国电信广东无线网络优化中心.

[5]CDMA网络优化指导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6]张传福, 彭灿.CDMA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经验与启示 篇10

农村建设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问题。在东亚、欧美等一些国家和地区, 他们针对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相对落后出现的问题, 以国家投资为主导, 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为主要手段, 实行农业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韩国、日本等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农村区域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 韩国的“新村运动”

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农业和整体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成功典型。1962年, 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82美元, 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 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 只有20%的农户通电, 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1970年韩国政府倡导并发起了“新村运动”, 经过近30年的努力, 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4万美元, 农业人口比重由1970年的30%下降为7%,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0.94, 农村住房、生活环境、交通、通讯、水电等设施,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主要做法是:一是“新村运动”初期阶段由政府通过对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新村项目开发和工程建设、新村教育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来扩大内需, 消化过剩的产能,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二是“新村运动”中期采取政府培育、社会跟进的发展模式,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鼓励发展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农村保险业以及农协组织的建设上来, 逐步培育社会发展实体, 为后面国民自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新村运动”的后期阶段逐步转入国民主导型发展模式, 让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机构、农村经济研究等组织机构在新农村运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只是通过制定规划、协调、服务, 运用财政、服务等手段, 为国民的自我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二) 美国的高技术、现代化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同时又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不足600万, 生产的农畜产品却远远超出国内3亿人口的需求,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如此惊人的生产效率, 源于高科技的广泛综合运用。一是美国实现农业机械化后, 进一步向自动化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 精确分析农田土壤成分、肥力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 对种子、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的施用量提出不同要求, 实现农田作物和畜禽生产自动化管理。二是在当代农业技术中, 美国高度重视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如研究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 抗旱、耐热、耐寒的转基因品种, 以及有利于营养、健康和环境的品种等。三是美国科研机构是美国现代农业的强大支柱。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农业科研项目, 大部分由政府资助。政府通过大力资助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支持农业。

(三) 日本的小农户现代化农业

日本国土面积37.78平方公里, 人口1.252亿人, 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当高的国家, 也是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主要特点:一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日本通过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 把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乡村建设等进行统筹协调, 为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日本还高度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 对农作物品种改良、栽培方法改进、生态环境改善等进行综合试验研究。二是通过组织农协, 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 较好地解决了分散小农户与大市场、大流通、规模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农协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自立、互助性的经济组织, 为农民提供产前 (如经营计划编制指导、协助贷款、引进技术、选择良种等) 、产中 (如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等) 、产后 (农产品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 全方位服务, 为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政府采取多方面扶植政策。例如, 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的补助金, 政府发放的长期低息贷款, 通过较高关税使进口产品难以与国内产品竞争, 对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等等。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如瑞典的农民合作组织, 瑞士的农村建设及农业政策调整, 新西兰农业合作社, 德国的以城镇带动乡村促进农村发展、政府补贴农业社保联合总会造福农民, 荷兰完善的农业知识普及网络和农业合作组织, 加拿大“农业协作伙伴计划”, 以色列的“集约化农业”等。

二、国外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措施

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国外政府针对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区域发展困难的问题, 以国家投资为主导, 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村区域的建设, 实行“山水田园路”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中虽然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 但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许多国家在农业区域发展中都一直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交通、水利、市场、仓储以及农田生态环境、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有利于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 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并能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美国在19世纪就致力于西部交通建设, 联邦政府拨款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铁路, 开通了五大湖区至东海岸的运河航路, 随后大型飞机也开始投入使用。发达的交通体系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自然条件优势得以突显, 促进了拓荒自给农业迅速向商品化农业转化。日本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规划并实施了旨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的“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 其内容包括村落、道路、上水道、排水设施、土地用途划分、工商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计划。加拿大政府通过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 兴修水利设施, 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意大利则由国家承担了大部分农业投资, 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信贷和燃料供应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

(二) 重视农民教育, 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

综观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实力的差别, 固然有社会、历史、自然、资源、技术、政策等各种因素影响, 但关键还在于智力投资和教育的差距以及农业科技的应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法国1960年颁布了“农业教育指导法案”, 建立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学校, 从事农业人才的培养, 国家对获得毕业证书的人员, 在安置、农业经营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在传统农业转变过程中, 全国有25%的农场主接受过中等以上的专业培训。韩国在1972年成立研修院, 负责培训新村运动的骨干。培训内容涉及地区开发、意识更新、经营革新、市民教养等内容, 1997年建立的韩国国立农业专门学校, 年预算为50亿韩元, 可以充分保证农民教育的经费需求。德国农民学员的培训费由政府承担, 学校为学员提供免费住宿。日本有57个县立农业学校, 办学经费由国家负担2/3, 县里负担1/3。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都非常重视。韩国在“新村运动”的初期为了使新科技在农村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政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开办培训班, 举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 指导农民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为保证玉米杂交种的培育和推广,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开展玉米育种的基础理论研究;进行玉米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制定严格的良种繁育管理制度和良种供应制度等。日本通过政府、学校和民间力量, 有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法国注重为农业发展提供需要的耕作、收获等机械, 设法提高生产率。这些国家对农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 不但使农民具有了操作现代化设备的技术, 掌握了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方式, 而且使农民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革新了观念, 才有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的成就。

(三) 充分发挥农民组织的作用

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依靠农民的主体力量是决定农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新村运动”以后, 韩国农协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如销售和供给业务、银行和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来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农协的规模也迅速得到扩展, 如今韩国99%的农户都是农协会员, 从而使“新村运动”最终转变为“民间主导型”的群众运动, 使“新村运动”具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日本在造村运动中形成了由三级农协集成的流通服务网络, 覆盖了整个日本农村。这些农协组织利用联合的力量, 为农民提供及时周到高效的服务, 如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购买、信贷、技术经营指导等, 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瑞典全国共有各种各样合作社161个, 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瑞典市场上, 大约75%的农产品是由这些合作社提供的。这些农村合作社在国家政治上代表农民阶层, 维护农民权益;帮助农民解决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帮助农民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帮助推广农业科技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培训农民技能等等。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着成熟的农民组织网络。

三、国外农村区域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欧美、东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有效平衡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充分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 采取适当策略,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 政府大力倡导和推动农村区域建设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 一般农业和农村在发展上总是落后于工业和城市, 要改变这种不协调局面, 必须通过农村改革与农村建设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只有政府出面倡导与推动。政府对农村区域建设的倡导和推动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求政府作好农村建设的规划者、启动者和引导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我国已经进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 到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因此, 政府首先要作为农村区域建设的规划者, 对农村建设必须有一个科学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 明确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从全局上对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规划,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阶段性方案的制定。其次, 政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启动者, 农村建设的开始阶段往往困难多、阻力多, 需要政府坚决的推动。最后, 政府还承担农村区域建设的引导者和规范者的角色, 到了一定阶段, 政府需要适当放开, 让广大农民自己、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农村改革和建设的主导力量, 政府只需要做好引导和规范工作。

(二) 发展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农业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多种多样, 因此, 国外推行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思路值得我国借鉴, 如: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引导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使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布局、平衡发展, 推行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 尤其是日本开展的“一村一品”运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农村区域发展首先应当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特色产品。千篇一律地发展是很难实现现代农业的, 必须以本地的自然资源为基础, 把农村的农特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充分利用和挖掘出来, 并将之开发成本地特色产品, 逐渐形成本地的支柱产业。其次, 专业化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农产品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 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就势在必然。在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良好的近郊农村, 应考虑与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对接,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可以考虑自建深加工企业, 延伸产业链条。只有把本地的农产品生产与机器大工业联系起来, 才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对于偏远地区, 由于远离市场, 受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制约, 一下子实现农产品加工的工业化相对比较困难,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 发展一点五次产业, 以手工为主对本地农产品进行粗加工, 走农产品差异化的道路。

(三) 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

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应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归根结底, 要落在农民身上。因此,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当前,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 不仅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建设, 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成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提高农民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需要加强农民教育立法, 保障农民农村教育的实施。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必须大力加强农民教育, 而农民教育能否落到实处, 取得实效, 关键要有法制保障, 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教育进行立法。其次, 国家在教育投资力度上应当适当向农村倾斜。当前, 农民教育的资金投入有很大的随意性、不稳定性, 投入严重不足, 办学条件十分落后, 既影响了教育效果, 也影响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农民教育的经费, 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区域发展落后的问题。再次, 重视对农民的激励, 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对人的能力的发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缺乏激励机制, 我国农民对接受教育培训认识严重不到位, 积极性不高, 实践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 以引导他们接受教育, 提高自觉性。要尊重农村实用人才, 满足他们物质、精神、发展等方面的迫切需要, 提升农村人才的社会地位, 才能实实在在地培养有技术的农民, 留住有能力的农民。

总之, 在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 农村区域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美、英、日、韩等国家的乡村改造的实践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 新农村建设也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实践, 贵在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新立.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J], 人民论坛, 2006 (2) .

[2]石田.国外加强农业教育与提高农民素质做法[J].世界农业, 1997 (2) .

[3]赵庆海, 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 2007 (2) .

[4]曲文, 俏陈磊.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06 (7) .

西部农村区域性教学策略初探 篇11

在现行高考模式下,高中三年是决定学生人生的关键阶段。因公民素质的要求,在高一年级开设了较多必修课。一些学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学校部分资源配置欠合理,学生常出现部分学科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迅速分化,极个别学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高中起始年级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充分分析本届学生入学的基本情况,切实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防止学生过早分化。实施针对性的区域教学策略,可合理配置学校有限的资源,使教学行为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效。本文中数据引用自西部一处欠发达的小县城,拟从中考成绩分析入手,进行一些区域性教学策略的简单探讨。

二、学生平均成绩统计及各学科双因素相关性分析

2013年该县参加中考的男生有1209人、女生1468人,共2677人。平均成绩统计表1所示。

表1平均成绩统计

性别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历史与

社会 实验 生物

地理 总分男 96.10 84.25 90.58 105.24 37.38 23.79 46.37 528.96女 98.36 82.56 98.34 100.94 37.45 23.98 45.27 531.91分差 -2.26 1.69 -7.76 4.30 -0.08 -0.19 1.10 -2.95现以初中科学对应高中理科,历史与社会对应文科,用SPSS统计软件做出学科双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格已简化,以下所有表格中Sig. (2-tailed)): .000 。

表2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双因素相关性分析

科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与

社会 实验 生物

地理科学 Pearson Correlation 1 .568** .785** .548** .639** .326** .744**表3历史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双因素相关性分析

历史与

社会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实验 生物

地理历史与

社会 Pearson Correlation 1 .607** .556** .516** .639** .284** .648**将科学作因变量,数学为自变量,得所有学生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

表4学生回归分析结果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B Std. Error Beta t Sig.(Constant) 16.196 1.369 11.834 .000数学 1.040 .016 .785 65.434 .000表4所得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以上分析对高一年级教学的启示

参考人数女生比男生多,说明西部农村教育的极大进步,女孩能享受到与男孩同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总分女孩比男孩高,证明在初中,女孩有一定的学习优势。同时说明男生比女生更早地参加社会化的工作。女生英语最具优势,其次是语文、数学、实验及历史。男生的科学、地理和生物有优势。说明女生语言学习能力强,男生则对充满奥秘的自然科学感兴趣。在高中课堂中,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性别的差异,在各项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优势,让其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理综成绩与数学的相关性最高,女生更明显。课标对所有高一学生要求相同。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班级的教师配备不同,班主任教师也有很多分别带有文理科色彩。无意或有意中各自有不同的文理科取向,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高于课标要求的内容,导致了一些学生在非擅长的科目中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不良的情绪进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在高一初分班时,可否考虑尝试进行一些师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呢?对学生成绩进行排序分班时,有理科倾向的班,关键词依次用总分、数学、科学,配理科强势的教师。而具有文科倾向的班,成绩进行排序关键词依次用总分、历史与社会、生物地理,配文科强势的教师。这样可避免师生双方的资源浪费,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在男生多的班,语言类科目配置有语言教学优势的女教师,防止学生在这方面连续的弱化。在女生多的理科倾向班,则应安排经验丰富的理科教师,防止学生对理科产生畏难情绪。而所有的理科倾向的班,数学的好坏是关键,必须重视。在具有文科倾向的班,数学科应安排讲课幽默,能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理科中体现人文素养的教师教学。

四、结语

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合理地分配利用。学生的情况有地域性特点,用SPSS软件分析,未列举的分析项目还很多,可辅助我们了解认识学生的一些区域化现象,找到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卢文岱.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迎接农村区域医疗的新时代 篇12

美国克利夫兰诊疗集团包括11家医院、15家诊所及众多影像中心 (imaging center) , 主要分布在俄亥俄州 (Ohio) 和佛罗里达州 (Florida) 。其24个不同的医学影像部门分布在50多个不同的地段, 年影像检查总量超过210万 (图1) 。针对实际的应用环境, 克利夫兰诊疗集团需要一个整体化的区域级医学影像共享解决方案, 包括:覆盖所有影像部门的影像共享平台, 企业级的医学影像数据中心, 为集团各临床科室、诊所等提供影像采集、诊断和浏览方案, 以及历史影像数据的迁移 (Data Migration) , 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等。爱克发医疗集团 (AGFA Healthcare) 经过长期调研与科学规划, 为该项目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和服务, 主要包括:IMPAX数据中心 (IMPAX Data Center, 简称IDC) 、数据中心浏览器 (IDC Viewer) 、IMPAX PACS以及IMPAX Mobility (企业级临床可视化工具) 等众多业内领先的产品。秉承爱克发医疗集团在医疗IT领域近30年的经验积累, 该项目具备以下诸多特点:

·系统覆盖各个医疗机构影像部门, 支持每年200万以上的影像检查量, 并可以满足今后业务增长的需求;

·存储容量从最初270 TB扩容至1024 TB (满足7年内数据增长的需求) ;

·影像中心基于Active-Active双数据中心 (IDC) 模式建设, 拥有充分的储备和负载均衡设计保障;

·各影像科室和临床科室能随时随地快速检索和获取影像及报告;

·支持IHE规范和DICOM标准, 尤其是所有医疗数据文档 (DICOM清单文件和诊断报告) 均以IHE XDS (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 规范来进行存储和注册 (备注:爱克发医疗是IHE XDS规范的主要制定厂家) ;

·遵从HIPAA法案, 具有完备的用户认证、访问控制和节点认证策略, 并支持IHE ATNA集成模式 (Audit Trails and Node Authentication) ;

·系统可靠性为99.99%;

·历史影像数据的迁移服务;

·现有医疗信息系统 (HIS/EMR等) 的无缝集成

综上所述, 在克利夫兰诊疗集团的各级医院中, 既有多家医疗影像设备多、信息化水平高的大型医院, 也有众多只配置了基本医疗影像设备 (X-光机、超声等) 但并没有配置存储系统的小型诊所。因此, 在进行深入分析与综合权衡之后, 爱克发医疗为其量身打造了基于“混合式”架构的“医学影像区域共享平台” (见图1) 。项目梗概如下:一方面, 克利夫兰总院作为该平台的主数据中心, 集中管理所有联网医院和诊所等的病人资料, 包括跨机构的文档和影像等;另一方面, 对于集团下属的10多家医院拥有PET、多排CT、高场MR、平板DSA等各类大型医疗影像设备, 日数据量从数十GB至数百GB不等, 并且已经拥有HIS/LIS/PACS等成熟的医疗信息系统, 因此爱克发医疗对于这类医院设计了“分布式存储、集中式索引”的模式来实现医疗数据的共享交换;而对于小型诊所等则直接通过网络将影像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索引管理;整个区域病人信息的区分与管理则统一由MPI (病人主索引) 引擎来实现。

上一篇:食品微生物检验新方法下一篇:管理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