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义务教育(共12篇)
区域义务教育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慈溪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布局、规模不断得到调整, 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增加,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广泛重视, 学校之间的显性资源条件逐步趋同并得到不断优化, 教育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以什么来引领这一阶段的发展, 提升教育品质?我们认为以教育行政之力推动各个学校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慈溪特色、学校特点的教育品牌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所谓教育品牌, 我们认为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公众认可的、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意义的教育资源, 是学校人文精神、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学校是创建教育品牌最基本的基地, 抓学校, 学校抓, 通过创牌活动引导各校改变过去经验型、粗放型的办学行为, 帮助他们重新梳理办学理念, 科学定位办学目标, 充分挖掘办学成果, 清晰提炼学校文化, 形成不同内涵的学校特点, 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 进而全面提升区域内的教育品质, 是我们开展教育品牌评审活动的根本目的。
2007年初, 慈溪市教育局提出了创建“慈溪教育品牌”的目标, 要求各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 以实现教育优质化、均衡化为宗旨, 将“打造教育品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定位与取向, 充分挖掘和总结提炼办学成果, 深化内涵, 创新载体, 做到优中塑强、强中创新。之后, 各学校积极行动起来, 根据自身实际和品牌建设要求, 开始探索创牌之路。同年12月, 教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印发了《关于开展首批慈溪教育品牌评审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慈溪教育品牌的申报条件、评审程序、评估方法、评审标准, 引导相关学校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13所学校申报了创牌项目, 提交了创牌计划。教育局组织专家进行了初审后确定了9所创建学校, 而后又举行了教育品牌创建学校的初评会议, 邀请有关专家协助评审入围的学校进行成果再研究, 提炼出首批七个慈溪教育品牌, 并通过公共媒体进行公示。2008年1月, 命名慈溪中学“自主教育”等7个教育品牌为首批慈溪教育品牌, 并在2008年度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进行隆重的表彰和授牌仪式。至此, 教育品牌的创建成为慈溪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目标, 目前, 又有13所学校申报了第二批教育品牌。
总结品牌创建评审过程, 我们认为慈溪教育品牌评审的初衷已经实现, 创牌活动还彰显了它特有的意义:
1. 慈溪教育品牌的创建推动了学校进一步梳理办学理念, 挖掘办学成果, 鲜明学校特点
教育品牌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明晰的办学目标和定位, 而办学目标和品牌定位的主要依据则是学校的核心理念, 以及学校所具有的某种或某些独特的竞争能力和办学优势。近年来, 我市不少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引领, 结合课改实践, 借鉴外地经验, 着眼课堂教育, 已经创造出体现本校特色的先进教育教学模式。不少教师在多年的辛勤耕耘中, 总结并提炼出自成一家的独有的先进教育教学方法。但很多时候, 这些成果还停留在经验阶段, 同时更多的学校还习惯于经验型、任务型的办学模式, 既没有高远的办学追求, 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定位, 诉求主题年年变, 流行什么口号就叫什么。教育品牌的评审, 促使学校管理层理智分析自己学校的历史文化、现实环境, 反思自己的办学行为, 通过支撑理论的寻找, 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再上新的台阶。慈溪市实验小学作为浙江省最早被命名并进行教学改革的两所实验学校之一, 在近五十年的办学过程中, 勇于开拓、潜心实践、积淀底蕴,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中间一以贯之的理念是什么?独具特色的做法是什么?学校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 认为开放的办学思想让实小人把“扬长促潜”作为学校的教育追求, 在整个办学过程中通过“课程结构调整实验、自主课程开发研究、倡导阳光卡+星级评价制度”等一系列举措, 努力“发现、挖掘、发扬”师生“智力之长、能力之长”, 促进师生“智力、潜力、潜能”发挥。“扬长促潜”正是学校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也是为社会所公认的品牌, 需要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2. 慈溪教育品牌的创建活动彰显了教育价值观, 促进了慈溪特色的打造, 促进了师生的和谐发展
创建教育品牌的核心是彰显教育价值观, 而教育价值观体现在按照一定的教育尺度来衡量办学效能。这个尺度就是育人, 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均衡发展, 着眼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品牌的根本标识是人才培养质量。慈溪中学的“自主教育”品牌坚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需求出发, 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核心,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探究, 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依法治校的民主氛围、自由开阔的创造天地、开放有序的和谐关系。使慈中校园成了学生发展的平台、生活的乐园和精神的家园, 成为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孵化基地。创建“自主教育”品牌工作, 有力地推动慈溪中学师生的和谐发展。
3. 慈溪教育品牌的创建催生了学校的教育科研观、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改革,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许多学校把创建教育品牌作为提升教育内涵发展, 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 深化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工程, 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相统一, 因地因校制宜, 通过科研不断积累和反思, 进而创造和提炼思想, 一点一滴用心去做, 终于办出了特色、创出了品牌。阳光实验学校就是坚持科研为先, 以“开放教育、体验学习”为理念, 以“学生的素质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为目标, 以“体验型德育、体验型课堂、体验型教研”三大工程建设为载体, 精心打造出的“阳光体验教育”品牌, 在社会和学界均形成了很高的美誉度, 已经成为以科研强校的一个典型。
4、慈溪教育品牌的创建促使学校确立品牌战略观, 推动学校熔炼时代特征、倾力打造名牌
从商业角度讲, 品牌强调一种特色、一种个性,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 追求更大的利润。而教育品牌的不同之处, 它是建立在社会公益服务的基础之上, 使广大的学生获得持续、健康、全面的发展, 就是说, 创建教育品牌的目的应该是为培养人才、扩大学校教育的影响而服务的, 是为了打造出社会公认的名牌学校,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创建教育品牌必须要在品牌的一般共性上把握教育品牌的个性内涵。慈吉小学“优质教育发展人、优质服务关怀人”的双优教育, 定位于办学之初, 始终贯穿于八年办学之中。以平安、礼仪、生态、智慧校园创建为抓手, 通过塑造员工精神、实施情理化管理、倡导“阳光课堂”和“活力教学”, 坚持“四个一”、“十个百”和“五环一体”系列化活动等创新举措, 营造优雅的人文校园、打造优良的教工队伍、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提供优质的生活保障, 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成长的气息, 让师生时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高品位的教育管理、高质量的校园生活和令人瞩目的办学成果, 使慈吉小学的双优教育品牌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反过来也促进了慈吉教育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 新一轮的慈溪教育品牌创建、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始终坚持品牌的创建并非是挂一个牌子, 而是学校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确立全新的教育观、育人观, 并以此来统一教师的思想的过程, 是全体教职员工在了解教育使命和教育核心价值的前提下, 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学校品质提升的各项活动之中的过程, 是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愿景向目标消费者 (学生、家长) 、向公众进行宣传和传播, 积极地影响周围的人的过程, 是教育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因此, 我们希望通过慈溪教育品牌的打造, 一方面锻造和树立一批领军学校、标杆学校, 提升优质教育“点”的水平, 突出高标准引领, 进一步扩大品牌的规模效应和强势效应;另一方面, 要吸引更多的学校能投身于品牌创建中来, 通过创建活动, 培育出更多的有内涵、具特色、富魅力的学校, 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链”、“圈”的范围, 从而真正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的全方位集聚, 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人民群众的需要。
区域义务教育 篇2
多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立足区情,因势利导,一直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积极探索一条有利于公平、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社会认可的均衡发展之路。
一、加快学校建设,让集团办学奠高位均衡之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择校热”“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等现象层出不穷,成为制约全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瓶颈。面对现实,泰山区坚持“四个优先”政策,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落实”,大力实施学校建设朝阳工程、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名校加弱校”“名校加民校”模式,积极化解“大班额”问题,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以泰山区周边学校发展为例:南部泰安南关中学,从创建之初的12个教学班,600余名学生,到目前的40个教?W班,2500余名学生,实现了历史上的新突破;东部泰山岳麓小学原本是一所厂办学校,每个年级1个班,学生不足100人,新校建成后,班级扩充到6个,新增学位200个,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也都达到了较高标准。
全区高度重视学校建设工作,将新建和改扩建学校作为事关群众利益的大事,切实抓紧、抓实、抓牢、抓好。投入9.5亿元,先后完成了38所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启动“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工程”,三年来累计投入5165万元,改造提升街道镇薄弱学校18所。2016年,兴隆学校建设、灌庄小学迁建、凤台中学扩建、文化路小学四所学校新建项目被列为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与此同时,2013-2015年,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比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分别高出2.2%、4.6%、23.61%,教师人均月工资分别为3880元、4714元、6966元。
“择校热”“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等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为破解这一难题,泰山区打破传统模式,实现集团化合作办学。全区成立6个教育集团,由一所优质学校引领多所薄弱学校,每个教育集团辐射1~3个区域,进一步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力促均衡发展。集团内坚持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荣辱共担的发展理念,通过开展专家报告会、教育讲师团报告会、校际工作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为缓解招生压力,泰山区教育局出台有效措施,深化泰安六中教育集团、东岳中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上高中学、省庄一中及泰安六中博阳中学纳入泰安六中教育集团,将凤台中学、泰前中学纳入东岳中学教育集团。其中,泰安六中博阳中学作为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初中学校,由泰安六中选派执行校长、副校长及部分中层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博阳中学作为政府办学的补充,有力地推动了教育集团向实体化迈进的步伐,进一步壮大了优质学校队伍,提高了学生在优质学校的入读比例。
二、优化区域师资,多措并举寻高位均衡之根
泰山区审时度势,不但在学校之“形”――学校建设上下功夫,更在学校之神――师资力量上善筹谋,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神兼备”。
1.建立梯级培养机制,让教师成长“靓”起来
建立教师培养五级梯队机制,实施青年教师“n+1”培养和提升工程、“泰山杏坛?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促进青年教师成才,引领卓越教师发展,带动骨干团队提升,弘扬先锋模范精神。在建立教师培养五级梯队机制中,青年教师“n+1”培养和提升工程,即n个专家引领1个青年教师,形成青年教师培养团队38个,培养青年教师400余名;“泰山杏坛?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即遴选101名优秀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聘请36位教育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举办讲座51场,引领卓越教师发展。
梯级培养机制的建立,改变了教师的精神风貌。“n+1”培养,引发了青年教师的诸多思考,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卓越教师牵手农村教师”“李慧静名师工作室和曹秀玲名师工作室进乡村课堂”活动,已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闪亮“名片”,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创新交流(任职)制度,让教师队伍“转”起来
泰山区按照“立足长远、统筹兼顾,政策引导、城乡互动,有序交流、合理流动”的原则,制订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实施教师交流制度,让城区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定期、定量”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交流;同时,农村学校的教师也进城市学校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谋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交流工作的顺利实施,泰山区规定城区无农村支教经历的教师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
如今,全区创新建立了区直、街道镇、学校统一协调任职和挂职机制,实现了区直学校校长到街道镇交流,学校干部、教师到局机关挂职锻炼,为街道镇带去了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更新颖的教育思路,让学校干部和教师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得到了成长。截至目前,全区教育系统共有19人通过公开选拔流转进入到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要岗位。
3.建设数字校园智慧课堂,让教师教学“活”起来
泰山区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投入5600余万元,建设“智慧教育?数字化校园”。“校校通”“班班通”的实现,教育云平台的利用,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方便了城乡教师的日常教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开启区域数字化校园和云端教育新时代,让教育均衡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呈现。如今,全区有25所学校建设了高标准的全自动录播教室,有5所学校建有电子书包教室,薄弱学校与城区优质学校远程互动教学不再是梦想。另外,还有10所学校建成了“空中课堂”,这使师生可以在线进行文字交流、语音互动,使城乡学生同步共享智慧课堂。
三、文化多元多彩,学生幸福践高位均衡之本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要求,让优质教育惠及所有的适龄儿童,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教育的本质使然,也是泰山区坚守的教育均衡发展底线。
1.聚焦幸福教育,打造现代教育品牌
注重具有泰山区特色、地域特点、学校特质的“幸福教育”品牌的建设。如泰安六中不断彰显“竭智尽能,育毓俊秀”的教风,发扬“克自振拔,群相琢磨”的学风,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做准备;东岳中学汇五岳独尊之灵气,建一流师资,创一流环境,出一流?|量,育一流人才,让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泰山实验中学坚持办适合学生充分发展的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通过“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成就最好的自己,等等。
2.聚焦立德树人,创新现代教育模式
拓宽德育工作思路,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成立中小学校四大德育工作片区。围绕幸福德育工作目标,推行“1345”班教导会运行机制和操作模式,即以“一个”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为保障,以“三会”为形式,以“四原则”为根本,以“五个操作步骤”为抓手,推动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不断提升。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以6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礼、成长礼、青春礼和成人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财源街道仓库路学校开展校园“争星进阶”活动,定期评选“金星少年”“银星少年”“铜星少年”,制订争先进位标准,进一步更新德育理念,改善德育形式,提高德育效果;泰前街道办事处岱道庵小学倾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书机制”;上高中心小学开展“粽情端午,欢乐共享”活动,在粽叶飘香中,重温祖国传统文化;省庄镇第一中学凸显“法治特色”,注重实践内化,积极创建法制特色学校,等等。
3.聚焦课程文化,丰富现代教育内涵
泰山区在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体育艺术课程改革,逐步推广体育、艺术教育等弹性课时制度;以山东省校园足球试点区为依托,创建了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大力实施“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近年来,在省、市足球比赛中,泰山区中小学足球队连获佳绩,如凤台小学曾获山东省“体彩杯”足球联赛亚军。
同时,各学校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全方位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校本课程体系,设立了自主选课日,引导学生自主选课,发展个性特长,促进素质提升。如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先后开发“天天悦读、情意浓浓话佳节、这样走过每一天、快乐剪纸”4大类30多种特色课程,并开设走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小博士、快乐竹竿舞、跃动的篮球、飞舞的毽子、花样轮滑、五彩脸谱等30多门菜单式课程;上高中心小学的“蔬菜伴我成长”系列课程,让学生于精心耕耘的菜园中,细细体味万物生长的过程,该课程曾获山东省校本课程一等奖;徐家楼街道办事处泮河中学开设的射箭课程,让学生了解了射箭文化,磨砺了其意志品质,等等。多样化课程的开设,促进了学生个性成长,成为师生幸福的精神家园。
教育信息化与区域教育创新 篇3
在教育信息化如何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个观念,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的要素是指其工具性。其一表现在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力手段;其二,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倍增器”、“转换器”、“助推器”。但是,在实际实践中,这个工具性另外一个层面的意义往往被我们的管理者、一线的实践者所忽略,那就是其必要性。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是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流通等方式,改变着经济运行的方式和各行各业的生态,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对象——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其思维方式、对教育的需求和以前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看待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时,不能停留在表层,应该看得更深层一些。
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角度看,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不能流于形式。
二、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
从相对中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与思考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趋势,以此来把脉、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这里强调六个关键词——数字化、融合、云化、量化、重塑、颠覆。
趋势一:数字化
我们做的很多信息化方面的事情都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目前,数字化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子书包、电子课本、交互白板、交互终端、网络服务、云端资源等。下一步信息化的趋势会加强,例如电子课本的数字化,不再是简单的电子搬家,而是逐渐加入视频、动画等很多新的元素,实现交互,再进一步发展新的理念,甚至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带来新的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趋势二:融合
从微观的角度看,融合涉及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表现在学习空间、学习过程、面向学科等方面。传统教学的物理空间与新兴的网络教学不再是两张皮,而是无缝对接,实现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翻转课堂,课堂上下、课堂内外,正规的学习、非正规的学习得到整合,学习者能自由、自主地学习,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科对信息技术要求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因此技术支撑的特点也相应不同,这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所在。
趋势三:云化
这方面既有公有云、私有云这种混搭的结构,也有云端一体化,在这个大环境下,为我们提供个人云的学习空间,促使学习者进入个人云时代,这也促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投入方式发生变化,教育信息化的从业者和公司也要适应这种变化,教育从业者不再关注教育云本身技术层面的东西,更多关注的是为自己提供什么样的应用和服务。
趋势四:量化
量化具备以下特征:一是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这不局限于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区域的教育;二是精确测量和个性化诊断;三是智能化与个性化。量化技术的出现,是解决我们教学实践很多问题的一把钥匙。通过量化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师、教育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
趋势5:重塑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塑表现在:学习学科实现新的发展;教育理论体系获得重构;主体角色——教师重新定位。例如,在当下的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而不再是教师,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与能力高于教师,而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是建立在教师对知识的拥有量上面的,这就推动教学的传统主体角色——教师重新给自己定位。
趋势六:颠覆
在教育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教育的颠覆是一定会到来的,技术更新的周期短而教育更新的周期长,只是说教育的颠覆性变化不像技术更新那样快而已。例如“翻转课堂”简单理解是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结构,但其意义远非如此,在这个课堂模式中,技术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要有的教学手段,从而推动教育工作者进行很多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三、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痛点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均衡、质量、复杂几个方面。
均衡发展與公平是两个概念,需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的均衡。二是校际均衡问题,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三是教育如何支撑学生的均衡发展,不能只关注学业发展,还要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
质量提升方面,首先应该关注质量提升的标准问题。大的方面说,通过教育培养大量人才来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中微观角度,从区域教育发展范围看,如何确定质量提升的标准、采取何种方式等应该得到关注,而这些不是单纯的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关注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性、质量提升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四、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的抓手
其内容包括规划、体制机制创新、区域云平台、课堂教学创新、教师培训等方面。
区域教育信息化方向需要有指引,这要求规划先行,让规划引领未来。要注意的是,要关注如何解决不断出现的困局问题。
体制机制创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的保障。其内容很多,例如管理机制,涉及激励机制、考评机制、运营机制等;建设机制;消费机制……
构建区域教育公共服务云是教育信息化创新的基本依托,这也是一项必要条件。其功能表现在,倍增器——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转换器——改变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服务的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和消费方式;助推器——为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质量提升准备物质基础。
课堂教学创新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创新的主要场所。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创新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表现在改善教育教学环境、转换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
区域义务教育 篇4
一、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 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最终决定因素。区域高等教育作为区域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它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所决定。区域经济不但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且也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决定因素。
1. 区域经济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教育的发展基础, 主要是说经济不仅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而且也给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区域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要有旺盛的教育需求, 而这两个基本条件的满足都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 区域高等教育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 它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区域经济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一方面, 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对区域高等教育提出客观需求。这种需求既有社会方面的, 也有个人方面的。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提高必然会增加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从而必然会促使地方政府加大对区域高等教育的投入;区域经济技术含量的提高使个人的知识、技能等素质与个体能取得的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关系日益紧密, 导致接受高等教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需求。
2. 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制约性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源。足够的生源能为学校提供资金保障, 而学生为了应付人才市场竞争的挑战, 非常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迫使高校的专业设置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各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高等院校就要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如果不能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不但能影响生源的保持稳定与继续增长, 还会影响到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个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高校只会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3. 区域经济劳动技术结构对教育系统的类别结构、程度结构的制约性
任何经济部门进行生产总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前提。在生产过程中, 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劳动力之间, 不仅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而且也存在一定的质量关系, 不同的经济部门或同一经济部门, 由于其使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对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就越高。从社会总体来看, 不同的经济部门、不同的生产单位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总是不相同的, 并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从事生产劳动的各级技术人员之间必须有个相应的比例关系。这就说明了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制约着教育的类别结构和程度结构, 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 劳动技术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4. 地区的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具有制约性
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 经济结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劳动技术结构不同, 就意味着教育结构要与之相适应, 培养需要的符合发展生产需要的各类人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条件好, 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就会比经济不发达地区要快得多, 高等教育的布局也会趋于合理。比如在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类别、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等就能尽量做到配套齐全、结构合理, 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上层建筑部分, 并不是处在完全被动的位置, 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 区域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劳动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等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高技术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都必须要有充足的高等人力资源储备。区域高等教育可以发挥自身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优势, 培养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 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发展。此外, 区域高等教育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为区域社会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等提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的机会, 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间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区域高等教育能够研发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区域生产效率、工农业产品附加值和第三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高新科学技术。区域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 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科研人员集中, 研究氛围浓厚;信息资源丰富, 交流渠道多, 能够较快掌握科技发展最新动向和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等优势。区域高校可以利用这些优势, 加强与地方工业、农业产业的合作,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3.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直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教职工收入的增加, 区域高校师生在住宿、餐饮、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总额将不断扩大, 这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2000年度《中国青年研究》的一份调查显示, 大学生这一群体经济消费支出中最高的达到每年18500元, 而消费最低的也有2100元, 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据此, 可以粗略地估算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平均消费额至少在5000元以上。如果一所大学的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0人, 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对周边地区至少直接贡献5000万元。若再考虑各个不同部门的产出乘数, 该贡献至少达到上亿元。同时, 学生规模的扩大必将促使区域高校加大对宿舍、教学场所的建设, 这将有力带动区域内建筑、教学仪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 区域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必要的社会制度环境
区域经济的发展, 是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过程。经济结构高级化的演进过程中, 大量科技成果在经济领域中应用, 必然导致劳动岗位的全面流动和社会变革, 给社会生活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区域高等教育在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中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的同时, 营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文道德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例如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所谓社会制度环境, 就是个人或社会一般的、确定的思想习惯, 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制度的实质是一个共享信念体系, 或者基于共享信念的规则和组织。社会制度环境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之中自发形成的, 并主要是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来实施。当人们所在的文化环境和行为习惯熏陶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社会也就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你不得不按照社会所认可的那种方式行事。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政治文化功能, 有利于建设适应经济结构演进的社会制度环境,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发展
如前所述, 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同时又促进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所培养的人才而间接实的, 为了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地方院校会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规划发展。但是, 由于主体实现的目标不同, 自身的规律不同,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非一致性。
区域经济是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和密切联系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最突出的特征是综合性。表现为:“区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内部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系统。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既有地域要素, 又有产业要素, 既有经济要素, 又有非经济要素;区域经济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活动, 又涉及非生产领域的活动, 既涉及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 又涉及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产业间和地区间经济联系的综合与交叉。”因而, 区域经济实现的目标是宏观性和社会性的。以重庆市为例, 2007年3月8日,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参加全国人代会的重庆代表团, 对重庆市提出的区域发展要求是: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是一个区域综合性的目标, 也是一个带有国家战略意图的综合性目标。
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办学者, 不仅根据地方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来规划发展, 其更大的目标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办成最好的高等教育, 最好的一个标志就是与其他区域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一方面, 从其他区域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 通过这一途径来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 将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输送到他区域去竞聘更好的就业岗位, 这不仅可以拓宽就业渠道, 同时扩大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为此, 一些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是“立足地方, 面向全国”。这是区域高等教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 提高自身竞争力寻求更大发展的需要。实现这种办学目的, 是由于区域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区域高等教育可以根据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现实吸收教育资源尤其是区域外资源的能力;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等诸要素进行战略规划, 不一定完全依靠本区域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能力以及对其的需要进行规划和发展。
马克思曾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为例, 论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关于艺术, 大家知道, 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胳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 那末, 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 就不足为奇了。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 它们也就被解释明白了。”有资料证明, 山东经济强省而高等教育较弱, 陕西经济弱省但区域高等教育较强, 这说明区域高等教育并非完全与经济基础成比例发展。
如何理解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这种特殊性, 区域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中只是一个子系统, 像哲学一样,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 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以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报载: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虽然仅仅只是专科学校, 但她却是“纯艺术的殿堂”, 该校已有11人获得诺贝尔奖, 8人获得了菲尔兹奖, 4人获得沃尔夫奖。由于高等教育的区域运动的另一个规律就是教育要素运动的不平衡性, 也就是教育要素是从吸引力低的地区流向吸引力强的地区。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对教育要素的吸引力是改变区域高教育状态的关键。只要加强自身建设, 是能够保证区域高等教育为本区域提高人力资源能力服务的同时, 实现自身的跨时空的发展, 成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和面向世界的高校。
理解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特殊的辩证关系, 还在于明确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都是开放性系统, 地方政府营造一个令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主动为其服务的环境, 本区域的经济就可以通过本区域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其提供的科技服务得到发展, 通过其他区域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务才和提供的科技服务来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样,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既可以通过获得本区域的经济支撑而得到发展, 也可以通过获得其他区域的经济支撑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因素, 作为上层建筑独特的一部分,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 由于区域高等教育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一致性, 各自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规律, 区域高等教育可以遵循自身的特点, 立足本地、面向全国, 实现优先发展, 而区域经济可以更开放的姿态, 营造一个令各个区域高等教育主动为其服务的环境, 实现本区域经济更好地发展。这种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辩证关系, 最终将实现互相促进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辩证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列著作选读》 (哲学)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431.450.439
[2]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5
[3]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0
[4]杨祖宪李东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09.4
区域义务教育 篇5
随着“两基”目标的全面实现,荆州区教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由于受地方财力、管理体制以及大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义务教育出现了城乡及校际发展不均衡和大班额、择校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制约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瓶颈”,成为教育公平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东风,我们深入到荆州区各中小学,通过对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思考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同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
一、我区义务教育中非均衡化的现状
1、区域差距与校际差距较大。从中学看,由于市直学校的优势对我区城区初中的影响和乡镇初中学校的布局调整,各初中办学水平的差距并不是特别明显,纪南、弥市、川店、八岭等乡镇初中与城内的郢都中学、南门中学基本上能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略有优势,城南、李埠、太湖、菱湖等乡镇场初中办学质量相对略逊一筹。从小学看,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而这种差距,包括从硬件到软件,从管理到质量,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城内学校特别是荆州小学,无论在哪个方面,与农村小学相比,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荆州小学,有许多班级人数都在80人以上,大大超过了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设臵的班级人数,以至于在开学报名时出现了“一人难进”的现象,而在李埠学区东岳庙小学,全校仅仅只有97名学生,许多班级只有10多人。
2、师资水平差距明显。我区城乡教师的资源配臵极不均衡,乡镇特别是小学师资力量较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质量偏低。乡镇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较低、职称较低,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而来。这些教师由于条件所限普遍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单
一、教育教学方式落后等情况,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教学质量都难以保证。更令人担心的是现有农村优秀教师仍不断地流向城区,使本已不均衡的城乡教育更是雪上加霜。第二是年龄老化。由于历史原因,乡镇已多年未补充年轻教师,现在许多乡镇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严重老化。许多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甚至更高。第三是学科结构失衡。主要是传统学科多,新型学科少。英语、计算机课程教师紧缺,体、音、美等科目的教师严重缺乏。许多学校音、体、美、计算机课都没有专职教师,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3、政策的“双刃剑”效应。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一系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也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布局调整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特别是农村生源急剧减少的情况非常必要,也是均衡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学校布局调整中,也存在着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减少教育支出,撤并的速度过快,结果导致学校班级学生数爆满,一般的60——70人,有的甚至更多。从表面上,学生的学习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而在更深层次上,如学生所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的人次与频率显然少了很多。如果让我们选择是坐在漂亮的教室里,还是有个可以用更多机会和时间与教师交流,我想,更多的人会选择后者。因此,学校布局调整过度,致使班额过大,对均衡教育资源也有不利的一面。
二、近年来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
1、合理调整学校布局。近几年来,我区按照“相对集中、优化资源、改善条件、扩大规模、便于就读、提高质量”的原则,撤并了一批规模小、布点较近的学校,实行规模办学,使荆州区学校布局日趋合理。
2、合理配臵教师资源。近年来,区教育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且采用多种举措:一是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二是通过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校长挂职,互派教师任课,互相开展教研活动来促进城乡区域教育的共同发展。
3、推进招生方式改革。全区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在城区中学,全部采取了“电脑编班派位”的办法,各班之间平行,每班之内随机。
4、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充分利用教育项目资金,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基本消除了农村学校的D级危房。兴建了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解决了许多“空巢”家庭的后顾之忧。在乡镇中学新建了多栋学生公寓,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
5、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近三年来,我区已建立了38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完善了优质教育资源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许多地理位臵偏远的农村学校已经能同步享受到最现代化的教育资源。
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1、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缩小校际间的差距。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中小学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存在着一大批薄弱学校。中小学薄弱学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择校热”、“多收费”、“乱收费”现象的产生。因此,改造薄弱学校将是我区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首要工作。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薄弱学校改造长远规划,包括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工作进度等,使改造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进行。对于一时难以改变面貌的薄弱学校,可通过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或采取合并、撤销、办特色学校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改造。二是要建立薄弱学校投入保障机制,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对薄弱学校的投入落到实处。三是要给薄弱学校倾斜政策,加大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为学校选派事业心强、有管理经验和开拓精神的校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在职称评定时优先考虑,允许返聘优秀离退休教师。四是要挖掘学校自身潜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要把改变薄弱学校面貌的任务完全寄托在外部力量作用上,要抓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真正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五是区教育局、教研室、教育督导室要对薄弱学校进行联合专项指导,帮助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薄弱学校在“硬件”条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软件”水平也能有质的飞跃。同时,要重视总结和推广薄弱学校转变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特色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经验,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其社会美誉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与合理流动的机制。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资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要想尽快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着重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化人才培养与流动的机制。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引进、调配、培训、职称待遇等方面制订倾斜政策,以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师资水平。在师资引进方面,应优先满足薄弱学校的需求;在教师调配上,应实现荆州区内资源共享,倡导优秀校长、明星教师、优秀教师轮流到乡镇薄弱学校支教,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和经验交流,带动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市级示范学校与普通中小学结对子的方式,选派具有带教能力的优秀教师到普通中小学定期任教,并将此作为市级示范学校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师资培训上,区教育局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为他们提供出去学习、进修的机会;在职称评定上,为鼓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同样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支教教师的职称晋级;在福利待遇上,要有政策上的保障,如教师流动期间,其行政关系、工资关系等保留在原单位,工资、奖金、福利、医疗等待遇不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增加支教教师的工资。同时,要加快教师“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构建,积极探索“立足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融学习、探索、教学于一体”的在职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确保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3、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实现义务教育规范化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要降低整体水平,简单地寻求发展程度的整齐划一,而是在提升整体水平基础上的均衡发展。因此,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既要重点关注薄弱学校,使其尽快缩小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又要重视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即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制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有关标准,可以使每所中小学校的教育在发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也可以约束政府部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使每所中小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队伍条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建议区政府牵头制定《荆州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标准》,多方筹措资金,分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在新一轮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上,既要注重学校硬件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等软件水平的提高。所有中小学一律按照现代化建设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努力达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再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每一所学校都受到重视,每一个孩子都接受着相对公平的义务教育这一目标。
4、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现代教育手段。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且还打破了传统学校的界限,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为实现我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广阔平台。目前,我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发展也不平衡。因此,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想尽各种办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加大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投入。我们应加强校园网建设,在建网、建队伍等方面予以全面规划,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力争校校联网,使教育信息流动起来,促进师生在网上交流,以激活我区各级学校的信息教育。要努力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灵魂。因此,必须组织由软件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专家构成的队伍,注重教学软件与课程相配套,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研制出高质、高效且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供广大教师使用。各校学科教师也可以利用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自行开发短小精悍的课件。
5、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包括学校硬件建设的均衡发展,也包括学校软件建设的均衡发展。其中,生源质量则是学校软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智力和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学生集中在好学校一起学习,落后的学生集中在薄弱学校一起学习,那么,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他们所受到的环境影响显然是不同的,这样就无法体现义务教育所主张的公正、公平原则。因此,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深化学校升学制度改革,使学校生源质量大体相当。这就要求区政府及教育局要下大决心,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坚决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取消考试、就近入学政策,彻底取缔重点校、重点班,加大重点高中分配给各普通中学升学指标的比例。这样,择校问题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虽然,在现阶段校际差距比较大的情况下,这样做对一些学生也不公平,但从长远来看,为尽快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样短暂的阵痛是必须要经历的。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推进特色兴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带动学校的全面改革,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一,转变学校管理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提高其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其二,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之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评价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换句话说,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创办特色学校或个性化学校,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势。薄弱学校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寻找突破口,对学校的强势项目不断地进行优化、整合,着力打造出学校的特色,努力做到“一校一品”。经过近几年来的持续规划、建设和发展,荆州区的办学特色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省教育督导室领导对此曾予以了高度的评价,但是也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区域教育步入“阳光车道” 篇6
近年来,竹溪县克难勇进、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区域教育发展之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全过程的“阳光教育”。全县在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基本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师资力量全面加强;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教育管理全面规范;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内外兼修,造就“阳光教师”
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多渠道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阳光教师队伍”。
一是夯实全县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一方面,通过履职尽责督促检查,进一步强化全县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2016年上半年,全县教育系统累计发放《履职尽责征求意见书》1300余份,《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33000余份,收集整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8类50余条,教育系统工委约谈10人次,问责18人次。另一方面,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选树身边的教师典型,弘扬敬业奉献、精业乐教的竹溪教育精神,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师德典型,如“竹溪最美乡村教师”吕祥华、汪远海等。2016年秋季开学前,教育局组织了“师德标兵”“最美乡村教师”典型事迹宣讲团,深入全县乡镇学校和县直各学校作巡回报告。
二是坚持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和创新培训机制并重的原则不动摇。“十二五”期间,我们累计引进564名优秀大学生到竹溪从教,通过建立和优化“五级培训”(国家、省、市、县和学校)体系,累计培训中小学(含幼儿园)校长、教师31100多人次。优化了全县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县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实施教师关爱工程,让广大教师安居乐业。三年来,为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竹溪县累计投入2500万元,建设教师周转房530套。建立教师关爱激励机制,对南部山区农村学校教师,在落实农村教师艰苦边远山区津贴、交通补贴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实行优秀教师优先评聘职称、优先选拔到教育管理干部岗位、优先分配教师周转房、优先被选派参加培训、优先评优表模、优先解决生活补贴、优先给予困难救助、优先解决后顾之忧等“八个优先”政策,坚持“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培训,促使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区域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全县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活动,引导教师树立阳光心态、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
返璞归真,构建“绿色阳光课堂”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山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几年来,竹溪县从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入手,着力打造高效阳光课堂。
竹溪一中是最早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之一。课改之前,受师资水平和生源质量的影响,竹溪一中高考成绩在全市综合考评中连年处于中等位置。2010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课改样本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克难奋进,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竹溪一中不但高考成绩跻身全市前列,学生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如今已进入“十堰市课改名校”行列。
既然一中都能推行课改,还有哪所学校比一中的压力更大?在学习借鉴一中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校启动课改,并建立健全“县教育局—县教研室—中心学校—辖区学校—教研组”五级课改督办检查机制,各学校也相应建立起由校长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和年级组负责人、教研组和备课组负责人为课改责任人的三级课改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绿色阳光课堂。
成立教学协作区,以加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促进城区、乡镇、乡村三级学校均衡发展,全县实施了整体联动、区域联片、校际联手、教研联合的教学管理“四联模式”,建立了城乡学校对口帮扶、教学管理干部轮岗交流和乡镇骨干教师走教机制,将全县15个乡镇和4所县直中小学划分为六个教学协作区,广泛开展联手备课、联片教研、联校监测等“三联”教学管理活动,探索推行城乡齐动、片区联动、校际互动的城乡教学研究“三动”机制。如今,全县六个教学协作区学校的教学管理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教学资源管理、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统一组织教科研活动。以强带弱的连片教研及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了薄弱学校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较好地促进了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当前,竹溪正积极构建“绿色·生态”课堂,全县中小学校继续协同共建并完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将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绿色·生态”课堂坚持德能并举,更加注重课堂的活力和生命力,更加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更加注重学生的内省和修养,更加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文化人,培育“阳光学生”
培育品学兼优的“阳光学生”,是竹溪区域整体推进阳光教育,是全县中小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阳光学生”的培养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即身心健康、精神风貌好、学习状态好、综合素养好。
为实现“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县教育局一方面出台《关于落实“一个健康三个好”培养目标的指导意见》,并将这一目标细化为若干便于操作的二级三级指标;另一方面,通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之一的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化人,把“一个健康三个好”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近年来,我们着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加强中小学校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以文化人,落实培养目标,培育“阳光学生”。
竹溪一中的“黉学文化”、县实验中学的“书院文化”就是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然后加以科学提升,逐步打造成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丰溪镇中心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可爱的丰溪》,帮助学生了解丰溪、走近丰溪,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激励学生为建设家乡努力学习;竹溪县长安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竹趣》,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植物,并以此探究家乡丰富物产背后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新洲镇中心学校着力打造“礼”文化,初中部、小学部分别编写了《文明礼仪》校本教材;县实验小学则以阳光活动为主题,编写了“阳光系列”校本教材。
县教育局将这些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逐步形成校本课程体系,集合成足球、山水竹溪、微电影等八门课程,以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助推“阳光教育”的落地和深入发展。如今,球类、书法、绘画、刻纸、石头彩绘、花式跳绳……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这些社团活动开展得像模像样、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016年4月,十堰市第八届中学生田径运动在竹溪召开,竹溪五所学校的学生合作的“阳光教育”体艺素质展演,赢得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一致赞誉。今年6月,在十堰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学生联赛上,竹溪县实验中学女子足球队夺得全市女子组初中联赛亚军;男子足球代表队在全市20支代表队中跻身前八强。
2015年6月,竹溪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高分通过省政府督导评估;2016年2月,竹溪县被授予“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荣誉称号。“阳光教育”扎根竹溪城乡,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者系竹溪县县直教育系统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
区域突破推进教育发展 篇7
区域教育问题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区域突破是推进教育整体、均衡、优质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形式。为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全国不同区域分别设立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以小区域带动大区域, 进而带动全国教育的整体均衡、优质发展, 这些模式正逐步成为引领国内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亮点和创新品牌。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教育发展, 本期特刊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进区域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一组文章, 以飨读者。
区域义务教育 篇8
一、教育均衡的背景
我国正处于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时期。不论是人均GDP、城镇化进程,还是工业化水平、产业构成,各区域都存在很大差异。义务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样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既存在于区域之间,又存在于区域内部。通过“普九”和“两基”验收,我国义务教育已进入巩固普及成果、着力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进而对义务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要求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待, 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 教育部基教司《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基教一〔2010〕1号 )文件指出 :加强制度建设 ,依法建立和完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工作机制;《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保障机制”。中国人口众多,发展极不平衡,穷国办大教育,要想实现全国内整体的均衡, 在现阶段或短时间内是很困难的。2001年5月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因此,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炎陵是全国贫困县、革命老区。炎陵教育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20世纪后半叶打造了中国复式教育的高峰,湖南省炎凌县鲁坑小学被定为全国农村复式教学研究基地;21世纪初期打造了全国集中办学的高峰, 由2005年全县265所中小学调整到现在的29所,创办了农村低龄寄宿制学校,开创了山区农村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近年来,炎陵教育飞速发展,在湖南率先实行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于2011年3月24—26日组织专家团队到炎陵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先进县市区调研,炎陵的做法获得好评;2011年4月株洲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在炎陵召开, 对炎陵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10月炎陵县以湖南省最高分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县”。
二、教育均衡的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最近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现我国教育‘由大到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而对于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则见仁见智:有的从资源分配不平衡的角度进行探讨,有的从受教育者权利保障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的从教育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时间进程等方面进行讨论(李廉水)。教育均衡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化, 因而具有普遍性的观点认为:教育均衡发展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求从制度上保障受教育者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就学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于建福)。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均是全日制教育,属于国民教育范畴。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均衡性,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公平理念在义务教育领域的体现。因此, 讨论义务教育的均衡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根本目的是育人,义务教育学校的区域内差异应该降低到最小程度,就是说不同学校的义务教育学校应该有统一的学校设置标准和育人标准。在这方面,我国通过“普九”和“双基”验收,在全国有基本统一的办学门槛。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的均衡,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和办学条件上,这是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保证。资源均衡是指区域内各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两个方面:硬件资源的均衡指各校在生均经费、校舍建筑、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均衡;软件资源的内涵则非常丰富,这里主要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数量、结构和水平,及其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均衡。二是机会的均等,义务教育具有面向全部适龄儿童、面向社会的特征。机会均等指每个适龄儿童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三是质量的均衡。义务教育是以儿童成长为导向的教育,义务教育的质量内在表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化表现为学生到高一级学校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能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学生, 尽管其个性会有所差异,但其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应该力求均衡。
三、教育均衡的原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促进儿童素质提高、增加入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正处于基本均衡阶段向高位均衡阶段的转型时期,采取区域推进策略,以促进义务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手段, 通过必要的战略选择, 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1)以人为本原则。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矛盾冲突是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话题,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的“育人”本质,关注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在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就成为义务教育质量均衡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不仅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的平台,更应成为学生学会思维、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平台。
(2)差异发展原则。义务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发挥着基础性、结构性和可持续性的作用,在提高适龄儿童的文化技术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学校的学生各有差异,因此,要考虑义务教育内部的协调,即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的协调、义务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协调,等等。
(3)注重公平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国家对区域发展采取了让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贫富差距超过社会容忍的“红线”,社会公平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在此情况下,政府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转为效率与公平二者并重。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工作的两大重点是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发展差距,加大投入,减少不同人群的教育差距, 从而减少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促进社会公平。
四、教育均衡的生长点
区域义务教育 篇9
一、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时代意义
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上好学”的目标,这就要求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办学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
二、确保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真正取得实效
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改革,需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在一些重要环节上重点突破,狠抓落实,齐抓共管,这样才能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取得实效。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不是抑优扶弱,更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应该让学校普遍达到标准化办学水平,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
1. 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增加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是“教育公共产品”或“教育公共服务”,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应普惠城乡,从而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权利公正和机会公平,这是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质化办学的必要前提。
2. 办学联合体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学校发展现状。联合体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均衡发展方式。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实施教学活动,统一组织联校培训,统一进行质量监控,统一开展教学评估,统一组织艺术节、运动会、综合实践活动、团队活动等。
3.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抽调精干力量督促、指导、考核各相关学校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促进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实行“一体化办学”后,学校仍保留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财务管理,现有名称不变,编制不变,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
4. 办学联合体内部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联系,教师实行统一配备或定期交流。通过强校帮弱校、大校带小校,争取校际合作关系的实质性进展,最终实现城市强校、大校和农村弱校、小校的横向联合,并逐步走向实质性融合,通过名师送教、跨校兼课、集体备课、共同承担课题、统一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创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整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学”标准化、均衡化。
三、把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提高到新水平
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义务教育区域均衡提高到新水平。
1. 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 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模式的推进,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办学的格局。
3. 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4. 建机制。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机制。
关于区域教育云建设的探讨 篇10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将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络计算以及互联网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它基于一种基础架构管理方法论:把IT管理、数据、应用等进行虚拟化组成一个大的资源库进行调度与管理, 统一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的基本要素包括云客户端、云应用, 云平台与云基础设施。云计算的特点是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可扩展与通用性、海量数据并行计算, 大规模分布式存储。
●教育云的技术优势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教育云承载了教育均衡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美好愿景。今后, 很多教育资源甚至教育本身都将以服务的形式呈现, 这与云计算以服务为导向的特性相契合, 选择云计算作为新一轮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架构显得很必要。
教育云可以统一提供基于Web Service的目录和基础库服务, 为学校应用系统提供调用教育基础数据服务的统一接口, 实现区域教育基础数据的统一和规范;可以统一为后续参与教育应用系统开发的软件实施提供检索、调用和集成服务, 为应用开发的集成提供标准;可以统一基于教育基础数据实现单点登录, 所有的应用系统通过教育基础数据平台进行登录, 实现统一身份认证, 登录后可使用所有应用系统。从而便于实现教育信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IT专业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有效规避“信息孤岛”问题, 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云能够节省投资, 提高硬件系统的利用率, 降低管理及运维成本, 节约能耗。通过教育云平台, 可以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实现计算资源的集中, 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的动态共享, 提高IT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对于教育信息化相对薄弱的地区, 建设区域教育云, 可以获得最佳的成本。
教育云可以提供集中的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服务。云平台由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建设和维护, 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国的教育机构特别是基础教育机构, 普遍缺乏专业的IT技术团队。教育云的建设, 可以使云端的学校和学习者无需为软硬件环境耗费大量精力, 只要根据需要购买服务 (由于教育云的公益属性, 甚至可以由政府直接买单) , 从而更多地关注教学和学习本身。
教育云可以提供资源共享和教学科研协作。通过建设大规模共享教育资源库, 构建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 打造教学科研“云”环境等, 能够实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教研跨区域协作, 缩减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的差距, 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云安全的规范化
信息安全是所有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 由于系统管理不善、安全保障措施不力, 病毒通过系统漏洞, 邮件、上传附件等途径在整个信息系统内部传播和泛滥, 导致云平台成为计算机病毒滋生和泛滥的温床, 给教育云环境中的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数据流的安全不容忽视。云环境下, 数据一般都通过互联网进行流传输。如果数据通过安全的“https”渠道, 那么它将会很安全, 但如果数据在公网下传输, 数据包就有可能被窃取——尽管经过加密。此外, 鉴于云中的数据会被频繁的访问, 数据损坏和黑客截取的概率往往会增加。另外, 云计算的三类服务模式IaaS、PaaS、SaaS, 每一种都存在尚未解决的缺陷。
●教育云环境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实效必须由应用效果来评估, 应用应成为推动教育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而教育云的最终应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应用。如果师生不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教育云提供的各类资源和支持, 教育云始终不能“化云为雨”, 取得实效。因此, 教育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
我们要分析当前教师的专业队伍构成现状, 研究一套培养方案与机制, 明确队伍建设的内容与方式, 队伍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考核管理办法, 队伍建设的保障措施。其中, 确定队伍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尤为重要, 如制度的建设、分组学习、集中培训、活动促进、政策引领、激励机制、岗位交流等。还要建立对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评价机制, 健全教育信息化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采取市、区分级选拔、培养、考核的方法, 并实行档案管理、动态管理。探讨网上和网下多种培养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使用何种技术开展教学以及如何使用这种技术, 也就是教师通过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知识, 来促进教学。教师培训项目应该改变只让教师关注技术本身的窘境, 要给教师传授多样的技术在每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独特应用方式, 从而促进从技术中心的视点转向真正的、针对每一个学科领域的技术整合。
教育云进入一线师生的常态教学还任重道远, 而这个过程需要教育云生态系统中各个角色的主动参与和良性互动, 只有各个角色都参与进来, 我们对教育云的愿景才可能实现。探索教育云, 就是希望能够利用云计算改进我们的教育信息化,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为云计算在教育中的深入应用奠定基础。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 篇11
实施成效
教育联盟背景下的教师交流自实施以来,整体呈现出“个人报名踊跃、过程管理规范、交流成效明显、师生受益面大”等良好态势,有效地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骨干教师示范,培养教师队伍。近三年培养市级优秀青年教师77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6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1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197人。
优质资源引领,提升教育质量。 在优质学校全方位带动下,片内普通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显著提高,一大批联盟内发展中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批新的优质学校初现雏形。
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师资结构。联盟片学校间协调年度交流教师,注重将结构调整优化放在首位,通过教师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缓解师资结构问题。
整班师资驻教,缓解“择校”过热。整班师资驻教对于发展中学校的生源稳定发挥了良好作用。据统计,与实施整班驻教前相比,联盟片内绝大多数普通初中的生源保持基本稳定,部分学校的生源稳中有升,教师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呈现良好态势。
(栏目主持人 杨万军) E-mail:ywj16665@163.com
制度创新
2009年,从随州市曾都区划出19个乡镇组建而成的随县,县域教育属地道的农村教育。然而,几年间,该县教育却悄然走在了随州教育的前列——全县25所初中,有21所在全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进入前30强(全市初中73所),前10强中占据7强。
“要像相信学生一样相信学校。”随县教育局局长杨光明认为,推进区域教育发展,他只需要做好四件事:优化环境,搞好服务,搭建平台,激发活力。近几年,随县因地制宜,提出“生态教育”理念——“尊重生命,关注成长,回归本真,和谐发展”,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师生自然而和谐地发展。
“只要给予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生态教育的种子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构建区域生态教育系统要不要按一个既定模式推进?面对教育系统上下的困惑,杨光明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深入全县110所中小学校调研,认真了解情况,听取多方意见。
“按一种模式整体推进,那不就忽视了学校的传统文化,扼杀了各学校的创造性,而导致千校一面吗?”通过调研和分析,随县教育局出台《构建区域生态教育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中小学校大胆探索,以期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随县自2011年成为新教育实验区以来,设置了“随县新教育实验工作室”,全县有68所学校因地制宜践行新教育理念,比如厉山三中形成了“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几年来慕名参观学习者达2万余人次。杨光明说,随县教育的老品牌需要传承和发扬,但我们更要学会挖掘校本特色资源,创造随县教育的新品牌。
说到新发展,杨光明对全县教师的创造力赞赏有加。他说,小林一中的梁春生,被誉为“一个人带活一所学校”。他依托“梁春生工作室”,将艺术教育发展为该校的特色。淮河中心学校的“刘永赋工作室”,则专注于楹联课程的开发,使该校成为随州市楹联文化交流基地。
杨光明认为,“只要给予适宜的土壤、阳光和水分,生态教育的种子自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两年来,中小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激发,教育局的资源配置精确高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全县各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他坚信,教育改革尤其是区域生态教育的构建,要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以空间换时间,随县已经找到并正在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生态教育体系。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随县教育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总体来看,学习别人的较多,自己创造的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杨光明提出,要“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为了让各学校的实践探索打上随县教育的烙印,随县教育局提出了构建区域生态教育的设想。何谓生态教育?杨光明的解读是,自然、和谐,即“你我不同,大家都好”——尊重差异性,倡导多样性,强调体验性。
杨光明说,当下主流的生态教育理念主要是关于生态环境的教育,作为尊重自然、回归本真、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则似乎只有生态课堂的提法,生态教育目前尚未提升到学校教育乃至区域教育发展层面。随县提出的区域教育推进策略是,以生态教育为引领,驱动“三驾马车”(学校德育、课堂改革、校园文化)打造三大校园(活力校园、魅力校园、和谐校园)。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构建以德为先的德育机制,让学校充满活力;通过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学校富有魅力;通过营造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杨光明说,希望全县中小学校找准切入口,明确主题,做实做细,让学生的成长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让学校实现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杨光明认为,“生态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按照这一理念,全县中小学校积极创办适合学生的特色教育,小学推崇快乐课堂,提倡赏识教育、尝试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让教育充满童真、童趣;初中推崇智慧课堂,追求初中课堂的阳光、健康和智慧,如三里岗中心学校的“健康课堂”,殷店镇中心学校的“小组合作学习理想课堂”等;普通高中则积极倡导构建高效课堂,如随县一中“三案导学高效课堂”。
实施有效德育,需要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师德规范、家校协作等,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杨光明强调,好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鲜明的校园文化符号的确立,要求中小学校认真提炼、找准主题、深度挖掘。杨光明说,“校园文化是弥漫于学校且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师生的一种精神和氛围,它渗透于课堂、活动和管理之中,内化并外显于师生的言行。”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三里岗、唐县、殷店等乡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尤其是草店中心小学“在尝试中享受”的校园文化已经成形,万和“义阳大鼓”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义阳小学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学校”。
“实践证明,我们推进区域生态教育的策略是正确可行的”,杨光明说,正稳步推进的生态教育滋养着全县中小学生的成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比如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读书少年”节目中,随县就有2名学生进入35强。
“构建生态教育系统,我们要善于激发校长、教师、学生等区域教育各要素的活力”
在省优质课竞赛活动中,一般很难见到乡村教师的身影,但近年来随县农村教师却一次次打破这一“定律”。比如,来自随县乡镇学校的语文教师王春英,在全省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以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同样来自乡镇学校的数学教师张艳梅,刚刚荣获“中国好课堂”一等奖。
师资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杨光明看来,学生的发展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则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好校长的示范引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杨光明说,不断促进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构建随县生态教育体系和实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为促进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随县教育局创新培训机制,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多层次学习交流和县本校本培训活动。
教育局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立“随县教育QQ群”和“随县教育读书会”,开展“相约星期一”“相聚星期四”等读书分享和教学研讨活动,组织评选“身边的最美教师”,鼓励全县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享受职业人生。
此外,教育局搭建各种平台,让校长、教师展示自己的才华、办学和教学特色成果。随县教育开放周活动目前已举办四届,从当初的县域内交流展示发展为现如今的跨区域现场研讨,让一大批校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历练和成长。
杨光明说,教育管理干部的发展也备受教育局关注。在构建生态教育体系的旗帜下,随县实行教育管理干部“公推公选”制度,树立“能力为本,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把全县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力都引向生态教育系统的构建和区域教育健康发展上来。
校长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助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教师、校长和学校的发展。杨光明说,“构建生态教育系统,我们要善于激发校长、教师、学生等区域教育各要素的活力。”
浅议区域教育的保障机制 篇12
一、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
1、优化观念性因素, 建立支撑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系统。
观念性因素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灵魂, 对区域教育的政策制定、发展模式、发展水平都会有深刻的影响。同时, 在特定的区域里, 常常形成带有区域特点的教育传统观念, 而且由于相对独立的区域所具有的封闭性, 这种观念一旦形成, 又常常成为教条式的观念, 不易改变、不易吸收外部的新思想、新观念。因此, 要保障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构形成有利于区域教育发展的观念体系。首先, 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观念。选择适合于区域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 逐步取代陈旧的思想观念, 是建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体系的重要步骤。其次, 要结合区域的特点, 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形成新的教育思想观念。
2、充分发挥区域政府的作用, 改革区域教育管理体制。
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 区域政府对待教育的态度, 会直接成为推动或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 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争取区域政府的支持, 也是发展区域教育的重要保障机制。首先, 要下放管理权限, 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发展的局面, 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 通过教育立法, 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教育职责和义务, 协调区域政府和区域教育之间的关系,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总量, 保证区域教育政策能有效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
3、建立合理的区域教育结构, 保障区域教育功能的发挥。
结构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对区域教育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因此, 在优化教育结构时, 首先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的发展对不同教育层次人才的总需求, 根据对区域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来确定区域教育的规模和层次。其次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类型、结构及其对人才类型、专业的要求, 使区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最后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的办学条件和区域教育系统的客观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最佳的考虑是既不要出现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不要出现办学条件紧张, 危害教育发展的现象。
二、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
任何区域教育存在发展的外部环境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因而, 它对区域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必然是独特的、个性化的, 这决定了区域教育的发展道路只能是适应区域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1、优化区域教育系统的发展环境, 建立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区域教育存在的外部环境, 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外部系统,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要素。这些要素既单独与教育发生相互关系, 也作为一个整体与教育发生关系, 而且它们之间也发生相互关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发展。因此, 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协调, 促使其为区域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首先, 要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方式, 建立区域教育系统发展所必需的物质、信息、人员的输入机制。其次, 要协调好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为区域教育发展服务的协调机制。最后, 要充分考虑区域教育系统发展的超前性规律, 提高环境系统对区域教育的支撑力度。
2、实施教育区域化战略, 密切区域教育与区域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宏观上来看, 教育的区域化发展就是要求一个国家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 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 把教育的管理权利逐渐下放给地方, 由地方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发展教育事业, 实现教育的地方化、区域化发展。首先, 要合理地分配教育管理权利, 使区域社会获得管理本区域教育事业、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区域教育的权利。其次, 各区域必须根据本区域的特点来制定区域教育的发展战略, 实现区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教育, 保障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是教育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 因此, 必须逐步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要规范教师队伍, 推进教师的职业化建设。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及其培养高水平教师的“母机”, 因此, 加强师范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 是提高教师水平的根本所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加大, 教育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区域差异, 因此, 充分协调好教育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促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
关键词:区域教育,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德山, 教育的区域性陈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