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教育(通用12篇)
艺术职业教育 篇1
艺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类历史的长河也因有了艺术而灿烂辉煌。如果艺术沉寂了,即使是一分钟,都无异于人类的死亡。如此形容艺术并不夸张,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浸染着我们的生活。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但却又没有特定答案的概念。有人说,艺术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东西;有人说,艺术就是鲜活、生动的艺术自身;还有人说,艺术就是用敏锐、精巧的语言表述人类的经历,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
一、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现实中总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言语———“我没有艺术细胞,没有那么高的艺术修养,欣赏不了高雅的艺术……”在很多人心中,都把艺术屹立于一个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海拔之上,因为艺术是属于那些有专业修养的艺术家的。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情感障碍,传统的艺术教育难辞其咎。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这是对艺术教育功能的勾勒。从中不难看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现实中,我们的艺术教育又怎样呢?
身边学艺术的孩子忽然多了起来,各种艺术兴趣班、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映衬出这种“高热度的繁荣”。而滚滚的热潮中,却不时出现一两个令人心寒的冰点。报载:一个在强压下学钢琴的女孩,为逃避每天的“苦役”,为追求一生的解脱,竟忍痛自断手筋。另有一个同样服“苦役”的男童说:“我真希望我们家穷,穷得把钢琴卖掉”。
我们的艺术教育在“繁荣”的衬托下凸显的问题却是非常严重的,在这样的怪圈中,艺术教育不可能真正繁荣起来。
一方面,艺术教育与儿童年龄成反比关系。在早期幼儿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艺术教育都有着极高的热情,但是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学校和家长却逐渐将注意力转投在与升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上,艺术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副科,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很多学校不开设音乐、美术这些艺术学科。另一方面,学习艺术的目的显示了过高的功利性而缺失审美体验。各种艺术类培训班都是以考级拿证书为目的,在市场竞争中,这是他们取得广大生源的筹码,各种艺术考级和招生加分,形成了推动家长踊跃给孩子报名的助推器。艺术教育与技能培训挂钩,这样的艺术教育与我们的初衷相差甚远,这样的学习,使得孩子不快乐,更不用说艺术修养的提高。
二、艺术教育,路在何方
儿童的艺术天分是天生的,儿童有艺术的潜能,但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这种天分会逐渐萎缩?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教育扼杀了孩子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众所周知,艺术是一本最佳的儿童启蒙书,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让艺术教育走出误区,回归原貌,真正发展起来呢?
首先应该对艺术教育进行再认识。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审美情趣、观点、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整体发展。每个学生都应该成为艺术教育的接受者。“艺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来丰富他们的生活,用声音、形体、色彩来表现他们的自我。艺术使多种感官和感觉更为活跃,它们不是形同虚设,而是持久的表达手段。教育工作者应该像关心技能发展一样关心人的发展,艺术则允许每个学习者展示他的作为人的潜能。”
艺术教育是提升个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素质的培养、艺术能力的培养、完美人格的构建要靠听觉、视觉、形体与言语这四种器官的综合运用。艺术教育通过身心一体化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的体验,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表达,使学生情感丰富,心灵净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持性、自尊心、自我悦纳、自我表现等个性心理特征;以全方位参与的形式,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培养学生合作与协作精神、参与意识,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人化、文化、美化。艺术教育从审美的角度塑造学生的人格,以审美的方式解放心灵,开发潜能;以律动的形态锻炼身体,增强体能,进行气质熏陶,是人的人化、文化、美化的最佳形式。艺术是与心灵一体的,它借助于音符、文字、色彩、图案、形状,淋漓尽致地表达人的内心世界,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味生命过程的流动,体味生命本体的存在,从而把个性与情操、形和神、表和里合而为一,实现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和美化,对人的本性的培养和提升。它与人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它能愉悦身心、陶怡情操、涵养性情,最终使人的心灵崇高、情感纯洁、理想远大。能培养学生对待自己、对待艺术、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审美态度,从而达到审美感受和理性的平衡,使自己的身心、自己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升华和提高人的美,创造人的美和美的人生。此外艺术教育还有道德教化、促进心理健康等功能。
其次,对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再认识。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枢纽。早期教育不宜过早局限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某一种技能的训练中,而应练习一种共性素质。“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艺术教育包括了对色彩的感觉、对形体的感悟、对律动的捕捉,是最完善、最直接、最富有情感、最饶有趣味,也最能被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形式。它能打通德、智、体、美、劳、心的关节,起到“1+1>2”的效果。
作为家长,不应在孩子早期就给孩子划定学习的范围,而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艺术教育,不应过分功利地追求各种考级证书和比赛,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发现艺术的美,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生活中鲜活的艺术,不要让“学琴”的乏味过早地使孩子产生对艺术的厌烦感。兴趣的培养要重于技能的获得,良好的动机是学习的加速器,儿童在艺术的学习中如果体验到了快乐,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持续下去,这样的艺术教育才是我们所提倡的。
再次,艺术教育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通过艺术的语言,去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艺术园地百花齐放,允许各种风格、流派的共存,允许不同看法、行动的存在,在音乐、舞蹈、绘画、写作等课程和活动中儿童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体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人的身心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应该互相支持、协调发展。艺术教育可以全面开发人脑,点燃天才的大脑火把、激发无穷的潜能、照亮孩子成长的路,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澎湃的激情、强烈的好奇、全面的参与中快乐地高效地学习和成长。
艺术活动是一种人文性、情感性的活动,是创作者体验的过程。理想的艺术教育应该一方面充分地保护儿童原有的艺术精神,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提升他们的诗性智慧,使他们不失去自身的完整统一性,从中体悟生命、感受意义;同时,引导他们以更加多样、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达这份诗性,创造出更美的意象世界。
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培训,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应该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的精神。另一方面,努力实现艺术教育课程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向综合方向的发展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向人的本性的回归。我国的艺术发展长期以来都是混生、综合的,书画本是一体,诗词与音乐不分家,说唱、戏曲等都是综合的艺术形式,人类感官的综合运用更有利于形成人的心理结构并促使人的本质发展,有利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艺术能力的培养。综合性的艺术教育着眼于人的本能和本质发展,避免各种感官的人为分裂,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三、结语
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于培养少数的艺术家,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其自身的平衡发展。艺术教育的培养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观念,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培养真正具有艺术修养的人。
摘要:艺术教育在今天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但是, 艺术教育的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 本文将就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并寻找实施艺术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误区,审美教育,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艾伯利斯, 霍弗, 克劳特曼著.刘沛译.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6.
[2]何奎莲.艺术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0) .
[3]张卫民, 肖玉.新课程背景下儿童艺术课程生活化途径探幽[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11) .
[4]李佳.当前幼儿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7 (6) .
[5]赵世兰, 郭建民.“本能的缪斯”为“艺术热”带来的启迪与思考[J].艺术研究, 2007 (1) .
[6]江锋, 江雁, 探讨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J].商场现代化, 2005 (12) .
艺术职业教育 篇2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二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三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四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参考文献:
艺术创新和大学艺术教育 篇3
从追摩古人到别出新意
黄林非(以下简称黄):艺术创新是当前许多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实,前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堪称汗牛充栋,随便打开哪种《艺术概论》之类的著作或教材,大概都可以看到大同小异的相关论述。为什么现在人们热衷于谈论这个并无新意的问题呢?原因之一恐怕就是目前的艺术生产粗制滥造的情况较为突出,很多艺术作品千篇一律,乏善可陈,而审美品位较高的优秀作品还太少。
陈文明(以下简称陈):提倡艺术创新确实有其现实的针对性。纵观整个艺术发展史,每当艺术创造呈现式微之势时,就会有人为此呼喊。艺术的发展总是以突破和创新为契机的,而有价值的、经得起时间淘洗的作品,都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戛戛独造。以篆刻艺术为例,史上有建树的大家,如邓石如、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创作当然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性情志趣、学问修养等有很大关系,但实现创新的门径也许只有一条,就是向前人学习,向经典学习。惟有追摩古人,才能别出新意。
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说,跟你一样,我也有一点古典主义的艺术旨趣,这个可能多少受过亚里士多德《诗学》和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我坚持认为,在艺术创作中,不讲传统法则,不懂节制的任意而为绝不是创新,而是胡来。“五四”时期,胡适的“白话诗”运动搞得那么热闹,视经典为垃圾,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结果是只留下了一堆蹩脚的“白话”,而非“诗”。如果在这里不谈及其思想史意义,仅就艺术本身看,胡适的白话诗实际上没有什么价值。当代文坛,由于缺少对传统的学习,靠抖点小机灵,捡几句别人说过的话敷衍成篇的所谓诗人和作家不在少数。
书法方面,我虽在年少时临过几种字帖,乱刻过一些印章,但终归是个门外汉。依我陋见,“写字”不等于“书法”,未曾长期练习、追摩古意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顶多算是字写得不赖,扯不到艺术那里去。
陈:是的。任何人,若不从古典作品中吸取营养而胆大妄为,再加上在物欲上过多的贪鄙盘算,又耐不住寂寞,就只会制造出平庸的诗歌、拙劣的小说、装模作样的散文,以及不登大雅之堂的所谓书法作品。
比如练习篆刻,不摹秦汉,难成大器。清代冯承辉在《印学管见》中说:“笔下不难风秀,难于古朴中仍带秀气;结字不难整齐,难于疏落中却又整齐;运刀不难有锋芒,难于光洁中仍有锋芒;竖画不难于直,难于似直而曲,似曲而直。此种种妙法,惟汉印有之。”而要得其神韵,还要求习印者提升审美品位,提高自身素养,不能止于一味临刻,所以他又说,“秦汉之朴厚浪漫难学。刀法技巧易成。有所成时,读印及印史更重于每日奏刀。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后自波澜”。从布局、线条、笔画、章法等方面领悟古人意趣之后,在重复中求变化,离创新就不远了。
这话说起来似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除了追摩汉印,还应重视明、清流派,因为明、清碑学盛行,书家辈出,此时的篆刻家风格、个性极为强烈。不先在此中老老实实学习,岂能奢谈创新和超越。
黄:篆刻艺术的创新离不开模仿,因为篆和刻的技巧都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可获得。
陈:我曾写过这么几句话:“篆刻先篆后刻,为习印之不二法门。篆重在写胸中之意气,以笔毫之起承转换体现乖合虚实开合巧拙藏露工草。刻重在刀法淋漓痛快,沉稳浑厚。”
刀法的练习颇有讲究。吴昌硕的刀法以冲切结合为特点,以此表现书意刀意,酣畅淋漓,他还常用残缺刀法,善于用敲、凿、磨等技巧,创造出残缺美的审美境界。齐白石则是大刀阔斧,单刀切石,极其凶猛狂悍,创造出写意篆刻的独特风格。学习诸家,转益多师,或许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刀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线条。
在限制中争得自由
黄:照你这么说,书法跟文学创作一样,要有圆熟的技巧,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出新。在学习经典、师法前人的基础上,经历了种种艰难和束缚之后,也许就有希望达到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用京派作家的话来说,就是在限制中争得自由。
朱光潜认为每种艺术都用一种媒介,都有一个规范,驾驭媒介和迁就规范在起始时都有若干困难,但是艺术的乐趣就在于征服这种困难之外还有余裕,他说:“这是由限制中争得的自由,由规范中溢出的生气,艺术使人留恋的也就在此。”梁宗岱、沈从文等人都有类似的见解。
陈:京派作家中,我比较看重沈从文。他是个特别强调技巧的作家,他曾教出过汪曾祺这样的优秀弟子,因此他同时也是个出色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限制中争得自由”这句话道出了艺术创新的规律性经验,因为没有技巧就没法创新。
从传统中学习技巧,正是为了运用它进行创作。摹印,临刻秦汉印、明清流派印乃至商周金文,在传统的约束中不断练习,渐渐能做到随形布局,千变万化,最终从古印、名家印中超拔出来,能以石言志、以石言情、以石言趣,纵横方寸之间,卷舒天地情怀。有人说,技巧是枷锁,但真正的艺术创作必须戴着这副枷锁走向自由。
黄: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戴着镣铐跳舞”之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新月派诗人、京派作家特别注重格律、技巧等形式因素,他们写出了不少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而当代文坛佳作不多,一些被庸众追捧的浮浪作家,功底浅薄到连基本的叙事技巧都没有掌握,何来艺术创新。我想,同样,一个不懂技巧的“书法家”也是无法创作出好作品的。
陈:不仅搞不出好作品,而且在圈内说话的份儿都没有。
如朱光潜所言,艺术创作中“限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在创作所用的媒介上也有体现。文学创作要用文字,但要用语言文字准确地叙事、传情、达意,实在是很困难的事情,好的作家就要具备调控文字的技巧,以实现写作的自由。书法所用的毛笔,是一种很难准确勾画线条的工具,它是个圆锥体,没有确定的方向,不过,正因为这样,用它来创作,本身就蕴含着通往自由的契机。
黄:篆刻创作也受到工具、材料等媒介的限制,但艺术家可通过富于个性的笔意、构图和刀法,创作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篆刻创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恐怕不少。
陈:简单地说,要注意分红布白是否平衡妥帖,是否气韵生动;要考虑印面篆字是否腾挪有度,是否变形恰当,是否相互照应;要留心刀法是否合宜,笔意是否传送到位,是否有正确的轻重快慢的节奏;要斟酌阴刻阳刻的使用是否得当,边栏与印文是否和谐。
此为荦荦大端,要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然而,功力臻于极致的篆刻家在创作时,是不会去想这些问题的。这样就算是完全摆脱了限制,进入到自由的境界。
黄:弘一法师拟《法华经》中的话,所谓“是字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大概就是讲这种艺术的上乘境界
吧。你是否已达到这种境界?
陈: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宽其视野与彰其个性
黄:当下中国大师级的艺术家不多,好作品太少,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可能要负一点责任。你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艺术学院,又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事艺术教育逾十年,依你的观察,从培养优秀艺术人才这个角度看,中国大学的艺术教育存在一些什么问题?
陈:提高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就书法教育而言,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苦练基本功,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很不够。要真正在艺术上有点作为,就不得不多读书,多思考,因为雄厚的知识积累是艺术创新的源泉。一个人的视野、眼光、情怀、品位、审美趣味的高下等等莫不与读书相关,钻得越深,才能走得越远。现在学书法的学生大都在这方面有较大的缺陷,我估计其他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
黄: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艺术的如果不爱读书,确实容易导致平庸和肤浅。大学时代,艺术类学生学技巧的同时,不能忘了养成文气与才情,宜力避浮躁,兼收博览,为艺术创新准备好厚实的书卷底蕴。从学校这方面说,大学艺术教育需要落实通识教育理念,以弥补艺术教育工具化、技术化的不足,培养创新型人才。
陈:确实如此。酱通高校需要通识教育理念,为全体学生提供普及性的艺术教育,大学的艺术类院系更需要这种理念,以使学生具备文学、历史、美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宽其视野,深其学养,改善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之后,才可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古人,超越自己,成为创新型艺术人才。
黄:高校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统一授课、集中训练的情况,我觉得如此虽可提高效率,但也容易忽略学生的个性特点。你在书法教学中是怎么做到因材施教的?
陈:培养创新型的艺术人才,非照顾学生的个性不可,因此了解学生的具体隋况极为重要。比如,确定一个学生学书法要从什么书体人手,就得看学生的基础怎样,有什么关键问题应首先加以解决。若要解决线条的稳定或空间的匀称问题,那就从隶书人手;要解决对称问题,就不妨先写写篆书;如果是要解决横平竖直等问题,楷书的横平竖直是朝右上斜的;想体悟线条的对称性,篆书最为严格;若针对手头表现性及丰富性不够的问题,则可先学行草。一般情况下,从篆隶开始人手,当然,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经过楷书这个关口。先帮助学生找准属于他自己的那个“点”,再指导他走上精进的长路。
黄:你不仅多年来一直在书印碑帖中沉潜往复,而且于书法教学也有一份毫不动摇的执着和认真。看来,书法艺术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浅谈艺术与艺术教育 篇4
关键词:艺术,美,情感,艺术教育
当我们在欣赏一件作品特别是欣赏到好的艺术作品的时候, 总会听到有人感慨地说, “这才叫艺术”。当问起什么是艺术时, 很多人都会如数家珍般的例数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敦煌壁画等等众多大家熟知的艺术作品。但是, 我们继续追问它们为什么称之为艺术, 如何来界定艺术的标准时我们似乎又变得茫然起来。艺术究竟是什么?“模仿说”、“载道说”、“再现说”、“表现说”、“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说”前人已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 沿着他们的思路, 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 任何一种解释都有道理, 但又似乎都不够完整, 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准确说明什么是艺术。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就是艺术产生的目的是什么, 那就是美, “艺术是审美活动展开的领域”。一切的艺术活动都应该是围绕着美产生的。
“艺术不是对生活和自然的简单摹写, 不是对生活的再现, 不是艺术家的主体性所为, 也不是人的想象力所为, 而是人的存在性境域的显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并不能简单的概括为一种行为, 它应有着更深层次的内容蕴含其中。
首先, 艺术是一种人的行为, 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任何事物, 它必须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 但光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因为并不是所有美的都是艺术。像傍晚天边出现的火烧云、春季绚烂的花海、海滩上色彩斑斓的贝壳……都是美的, 为什么我们不把它们都称之为艺术呢?当“山顶洞人”把各种贝壳钻出小孔用绳子穿起来挂在脖子上时我们把它称之为艺术, 当艺术家把美丽的火烧云完美的表现在画布上时我们称之为艺术。都是同一事物, 同样都是美, 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自然现象而后者是人类的再创造。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敦煌壁画等等这些艺术作品都是人类通过一定有意识的劳动实践, 对现实材料进行一定有意识的提炼和加工, 使之成为自己情感和生命力的一个表现。
其次,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表达一定情感的精神产品。人类的生命现象之所以是一切生命现象中最复杂、最高级的现象, 是因为他们创造了语言并借助语言发展了抽象推理的能力。人类的生命活动包括了思想的过程, 而艺术的任务恰恰就在于捕捉和表现人类的思想。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情感的表现, 所谓“情感”, 往往指喜、怒、哀、乐等少数比较集中和突出, 可以用语言符号纳入固定概念的心理过程。而艺术中所要表现的情感概念, 内涵要丰富得多、外延要广阔得多。它包括一切确实存在而又无法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的, 包括一切我们直接感受到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东西;包括那些骚动不安、时隐时显、时快时慢、似乎留下什么却又使我们惘然若失的东西。如此种种就构成了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艺术的表现和传达也为语言做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当我们听到一段欢快的音乐时, 我们顿时会觉得心情舒畅, 而当我们看了一部悲剧电影时也会不禁落泪。这就是艺术所表现的情感和欣赏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表现。
最后, 艺术还是人类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但并非所有情感的表现都是艺术。情感的表现可以是嚎啕大哭, 可以是开怀大笑, 可以是双眉紧锁, 也可以是手舞足蹈, 但这些都不是艺术。艺术作为表达一定情感的精神产品除了是情感的表现以外还应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活动。这种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就在于创造出能表达个人情感并与别人在情感上能产生共鸣表现性形式, 这是艺术创作的目的也是人类一种本能的精神需求。要创造这样的形式并引起别人同样的情感, 艺术家必须经过有意识的和艰苦的努力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只有是自己深切体验到的真实情感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把它表现出来才有可能引起别人的“同感”,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就好比是让一个从未接触过藏族文化的外国画家和一个藏族的本土画家同时创作一幅以藏民生活为题材的画一样, 刨除他们之间绘画技巧的差异他们创作的“艺术”的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的不同。所以说艺术必须是人类真实情感的表现性形式。
当对艺术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 我们应如何进行艺术教育呢?
艺术教育是艺术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教育的媒介是艺术, 因此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应抓住艺术的特点,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育。
首先, 由于“艺术品是艺术的承载者”, 艺术品就成为了我们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最好、最直接的媒介。我们可以从众多优秀的艺术品入手, 通过对艺术品细致的分析, 例如从艺术品所选择的材料、表现的手法、表现的对象、运用的技法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内容。以在河北景县出土的北齐时期的青瓷仰覆莲花尊为例, 整个器物高达60厘米, 用了堆塑、贴塑、雕刻等多种手法, 整个器物以器腹为中心, 下部装饰以向上的莲花瓣三层, 上部装饰以向下的莲花瓣三层, 层层相接, 尊底也有莲花瓣形, 共7层, 每层的莲花瓣造型都各不相同。由此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在陶瓷工艺中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 并通过上述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器物的典雅、秀美、高贵的气质。
其次, 由于艺术是人类创造的表达一定情感的精神产品, 要进一步了解这种情感的存在, 除了要对艺术品进行分析以外, 还要对创造这一精神产品的人———艺术家进行了解和分析。虽然艺术家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但他却是艺术与艺术品之间联系的纽带, 要对艺术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就不得不考虑艺术家的思想, 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等等。只有这样才更容易使我们理解艺术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与之产生共鸣。以北魏时期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为例, 石窟佛像都是形体高大、面相方园丰满、隆鼻薄唇、眼大眉长, 与我们熟知的隋唐时期的佛像有所不同, 我们在对这些艺术品进行分析时就应结合北魏时期的时代背景, 让学生了解当时佛教盛行, 与国外的交往不断增多, 印度僧人和西域工匠来到中国, 艺术风格上也受到了希腊、波斯艺术风格的影响这一背景, 从而对这一时期的佛雕艺术品有更深刻、清晰的认识。
最后,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还有一个环节是不可忽视的, 那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这是一个情感积累、艺术积淀的过程。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在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都不乏其例, 他们虽然自以为对创作对象已十分熟悉了, 对其也倾注了大量的情感, 似乎艺术作品已成竹在胸、唾手可得了, 可当他们在进行创作时, 却似乎感到创作对象离自己愈来愈远了, 形象更陌生了, 他们越来越不满意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了。艺术家并不缺乏娴熟的技巧, 问题在于艺术创作者其实一开始对艺术创作对象的了解是肤浅的、表面的, 情感是缺乏纯粹的、不够深刻的。艺术创作者往往在这一创作过程中, 还需沉入生活, 进入到创作对象的情感世界中去, 这一创作过程是一个艰难磨砺的过程。只有当他们对艺术创作对象从表面到内质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 他们对艺术品越来越能融注真挚、深刻的情感, 并使自己完全投入其中, 乃至融为一体时, 真正优秀的艺术品也就越来越走近他们了。我们在对优秀的艺术品进行解读或从事艺术品鉴赏教育时, 就应将这一艺术创作的情感积累升华, 艺术厚积薄发的过程向他们清楚地表述和传达, 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任何一件成功的艺术品, 绝非艺术创作者心血来潮、灵感一动的结果。这里我们要十分重视体验艺术创作者的艰辛的艺术创作过程。只有通过对这一过程的了解才有助于我们对优秀艺术品的深刻理解, 并激发我们的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法国浪漫主义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欧仁·德拉柯罗瓦屈从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事件的《自由引导着人民》的创作过程, 就始于画家在七月革命事件发生的时日, 曾目击巴黎市民为推翻查理十世这个第二次复辟的波旁王朝, 与保皇军队展开白刃战的悲壮激烈的战斗景象, 而画中所展示的这幕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 竟是他在自己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家最终选择了一个优美的自由女神形象作为全画的主人公, 将她置于全画的中心和观众注目的焦点的位置, 从而将画家个人追求个性解放与社会革命向往的自由、平等融为一体。这一主题的完美体现是画家情感积累、艺术积淀过程的生动证明。
艺术教育与我们对于艺术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艺术的内涵认识越全面, 那么对于进行艺术教育的思路也就越清晰;同样, 在不断的艺术教育实践中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艺术教育与民间艺术的论文 篇5
内容摘要: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文章探讨根据不同地域性、不同民族民间的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基础地位,建构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教育模式,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办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张鹏。推动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美术研究。。
艺术职业教育 篇6
艺术教育特色精品师生参与学校承载着育人的艰巨使命,艺术教育肩负着“健康、向善、向美、向上”的重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才能培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只有深深地理解和领悟艺术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身心的发展和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把艺术教育呈现在它所应有的位置。而创建艺术特色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突破口。把艺术特色教育做实、做活、做新,才会突显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点,才会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更深、更远发展。
一、重视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抓实艺术课堂
目前,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校都重视艺术教育的挖掘,成立各种特色小组或者团队,往往忽略了特色小组以外的学生。抓实一项适合全校推广的艺术特色在全校推广,学校的艺术教育便会形成体系规模。在推广项目的选择中一定要适合校情、生情、师情。学校的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资源的艺术素养基础及家庭情况、艺术教师专长潜能等都是选择艺术推广项目的考虑范畴。此外,在推广项目的选择上,艺术价值、难易程度、挖掘深度等都要衡量。目前,学校推广项目有:书法、剪纸、竖笛、葫芦丝、中国画等等。
课堂教学永远是的我们教育的主渠道,艺术课堂是艺术特色项目发展的主渠道。学校建立健全艺术学科制度,在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融进艺术特色项目,和艺术课一样规定学期教学规划及对老师、学生评价等等。学校做到边检查、边督促、边改进。一定要为特色艺术项目搭建平台,提供全校统一训练的时间,学校开展活动展示学生特色项目成果,选派艺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专业学习,及时地奖励在特色艺术项目教学中涌现出来优秀教师的优秀学生。我校把葫芦丝器乐教学引进音乐课堂,全校普及葫芦丝教学,一连坚持几年时间,并坚持利用每天中午15分钟全校集中训练,目前全校每名学生都能吹奏不同程度的曲目。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我们都会看到全校学生齐奏葫芦丝可喜壮观的场面,艺术特色教育初见成效。
二、立足艺术特色,强化艺体尖子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艺术特色的打造只做到普及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特色项目只有出精品、培养尖子人才,这才是一朵绚烂的艺术之花。对尖子学生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艺术课堂,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系统地培养训练。例如,尖子人才在特色艺术项目中,能够达到几级的水平,能够参加什么级别的演出。在尖子人才的打造中,充分重视艺术教师,有必要的话,可以聘请外源。我校把戏曲引进校园,把社会上的戏曲协会也请到了校园,学生们跟戏曲协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学唱戏曲,和他们同台演出、协会中的专业戏曲乐团为学生进行伴奏等等,专业戏曲社会组织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田得以完美的熏陶。该校“梨园新蕾”学生戏曲社团”已学到九个剧种,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样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面有了,普及的高度也达到了,这不是一朵绽放的艺术之花吗?
三、突破艺术特色只是学生活动的框架,组建各种教师社团,助推教师素养和学校文化的提升
学校艺术氛围是创建艺术特色的基础,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是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关键,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素养与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否,有这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艺术特色创建中,突破艺术特色活动只是学生的框架,师生共同参与艺术特色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氛围达到最优化的状态。教师参与艺术特色活动的主要途径就是组建教师各种社团。我校在本市是一所中小型的学校,创新地组建了教师“幻乐”管乐社团作为全市第一家首创,曾被市教育局选为省课改现场会文艺专场节目、课博会文艺专场节目、参加了全市运动会的检阅等等。在组建教师管乐队中克服了种种困难,训练中教师的艺术素养逐步提升,课间、课余时间、午休时间都能听见在校园里回荡着练习演奏的乐曲声。还有教师管乐队的成员和学生相互切磋的场面屡见不鲜,这样的艺术氛围那一个孩子不想走进艺术的殿堂呢?此外,我校还组建了“炫舞”教师水鼓社团在艺术节中的展示博得了局领导及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全员参与的教师“竹之韵”葫芦丝社团,在全市义务学校校长拉练、及“2+1”展示活动中,进行表演,目前,一些老师的吹奏水平,已经能够指导中午学生集体葫芦丝训练。师生社团多次参加在全市艺术节调演、市之夏文艺演出。连续2年被本市电视台选为上春晚节目等等。教师特色社团的成立和教师参与艺术特色活动,大大地渲染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不但提升了教师素养,对学生们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艺术职业教育 篇7
刘海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70年,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教育观。在其艺术教育观之中, 包含着一以贯之的开拓精神。在他看来, 艺术教育既要立足于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 又要放眼于社会群体的审美教育。
刘海粟的教育理念, 主要体现在“闳约深美”这四个字上。“闳约深美”最初是蔡元培给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的治学警句。对于此, 刘海粟曾作过概要的阐释:“‘闳’, 就是知识要广阔;‘约’, 就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的选择, 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人生有限, 知识无穷, 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 以便学有专长;‘深’, 就是钻研精神, 要入虎穴, 得虎子, 锲而不舍, 百折不回;‘美’, 就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1]
在刘海粟看来, 艺术是生命的表现。“任何一种艺术, 必先有自己的创造精神, 然后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若处处都是崇拜模仿, 受人支配, 则他表现的必不是自己的生命。最高尚的艺术家, 并不受人的制约, 对于外界的批评会与, 也视之漠然。”[2]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态度和精神, 因此, “研究艺术者, 应具有自己坚定稳固的态度, 不受别人的摇动!”[3]这样一种独立人格的艺术观点充分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之中。在艺术的教学中, 不能囿于条条框框框, 而应该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宗旨, 从而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
刘海粟认为, 艺术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能苛守旧规。刘海粟常以“艺术叛徒”自居, 并且拥有过人的胆略。不仅这样自居, 更是用实际行动印证自己的观点。1914年, 刘海粟在我国首倡于课堂上使用人体模特儿, 并因此而遭到封建礼教势力的围攻, 前后历经十年斗争较量才基本取得胜利。他认为“学校里一定要练习人体, 并不单是要在复杂的形体上去练习准确, 便容易去描写一切对象, 却还要启发他们无限扩张性的, 有普遍性的生命意识”。刘海粟俯察艺术教育原理形成的这一超前意识, 经过不懈的努力化为现实后, 对早年拓荒中的我国美术教育, 其功德是无量的。1918年, 他将旅行写生正式纳入教学内容, 并亲自带领学生跋山涉水, 描写神州美景。这一活动由于在国内绝无仅有, 每到一处, 常常引起不明原委的群众围观, 或误解为测量局组织打样, 或猜测为绘制月份牌图钱谋利等等。然而刘海粟的主张却是分明了然:“每欲遍游国内, 写风土人情, 供人观览, 傅吾人得以交换知识, 此于美感教育、社会教育均有绝大关系。”几十年后的今天, 旅行写生之于美术教育, 已至为寻常, 然而在当年却是未有先例的教育实践。同时, 于1919年在上海美专首创男女同校, 冲破封建禁区, 体现男女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刘海粟认为, 艺术教育的宗旨在于美的育化和良善的培养。他在1924年就提出:“艺术教育就是把艺术的精神, 通过教育以培养育化人类美的本能和美的感情;同时还促使这美的本能向上发展和美的感情向外表现, 普遍地培育出良善的健全的人类。”“这是他对“艺术教育”的整体命意, 也包含着他对艺术教育社会功能的价值取向。他所阐述的美, 不仅指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美, 也不仅指人类艺术创造的一种追求, 而是将生活、伦理道德意义上的良与善有机地融化其中。这一点, 从他多处的言论、文章中可以找到印证。他说:“我相信艺术是人们生命最自然的表白, 以陶冶人格至善为目标的, 足以超拔人们于悲哀和堕落, 足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换句话说, 人类有了艺术的陶冶, 方能做一个完全的人。”又说:“故救国之道, 当提倡美育, 引国人以高尚纯洁的精神, 感发其天性的真美, 此实为根本解决的问题。”这些对于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见地, 显示了刘海粟明确的艺术理想, 他无疑是“真善美”的统一论者。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刘海粟当年对“美”的意义的拓宽, 对于以审美教育为主干的艺术教育功能, 势必怀抱着超越实际可能的期望, 他的“美育”与“救国之道”说, 便显然反映了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不过, 在20年代初的特定历史氛围中, 在那种“极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 却不失为有良知的艺术家们一种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坦诚流露。在他主持的上海美专的办学宣言中, 曾掷地有声地说, “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社会的混沌, 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 也正是由于这种历史使命感的激励,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上海美专, 才得以在刘海粟及几位画友的努力下横空出世, 它裹挟着反对封建思想禁锢、弘扬民主意识的内核, 率先揭开了近现代艺术教育史的帷幕。
二、刘海粟艺术教育思想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
刘海粟的教育思想, 主要形成于其早期的办学实践之中。其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 则一直贯穿于他的教育实践之中。仔细梳理他的艺术教育理念, 我们会发现对现今的高校艺术教育仍具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第一, 艺术教育应注重对学生个性独立的培养。刘海粟教育思想中的个性独立理念, 对于新形势下我们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个性独立不仅是个人发展的要求, 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以前的宗法的, 精神的, 经济上的依附关系, 使得人丧失了个性的独立, 变得千篇一律, 无所区别。从而使得思想死气沉沉, 毫无生气。这种非个性化的教育, 使得教育成为阻碍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因此, 艺术教育需要遵循个性独立的理念,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独立审美和创造能力为己任[4]。
第二, 艺术教育应注重学生对美的追求和良善人格的培养。刘海粟认为, 艺术教育应着重对学生在美的追求和良善人格的养成上下功夫。这种观念也一直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艺术教育通过对艺术美的发掘与创造, 让学生在这种发掘和创造之中, 感受到美的魅力, 从而树立起对美的追求。而这种对美的追求, 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内心境界, 进而激发学生内心的良善人格的养成。通过这样的路径, 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社会中所存在的丑恶现象, 弘扬真善美, 从而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和个人的精神境界。
第三, 艺术教育中需要培养学生“宽”与“精”并存。教育中的宽与精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重要问题, 最能表现刘海粟教育思想的便是“闳约深美”四个字, 很好的阐释了艺术教育中宽与精的关系。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在专业领域做到十分精通, 更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只有拥有广阔的知识背景, 博采众长, 才能使得自己的作品和人格得到升华。同时, 也能使自己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进而为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思想源泉。
第四, 艺术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刘海粟为人豪放, 不拘于旧规, 敢于打破常规, 实践新的理念与做法。在其教育实践之中, 无论是男女同校还是出游教学等方式, 都开了一代风气之先。其中, 裸体模特的运用尤其掀起了轩然大波, 批评诋毁者众多, 刘海粟本人已经到了人曰可杀的地步。然而, 刘海粟不为所动, 坚持新的教育理念与方式, 顺应时代潮流。事实证明, 正因为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行为, 才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得到巨大的发展。而这种敢于突破陈规, 勇于创新的勇气和魄力, 是新形势下我们创新艺术教育的最好学习榜样[5]。
我国当今社会艺术教育, 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的艺术教育, 过于注重人才的技能提升, 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和良善人格的培养、广阔知识背景的熏陶、创新思想的培育等等, 这些情况的存在对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认真解读刘海粟先生的艺术教育理念, 从中我们仍能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启迪, 这就是本文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海粟:海粟黄山谈艺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159.
[2]艺公.纪念刘海粟, 我们有无限感慨——写在纪念刘海粟110周年诞辰活动之前[J].艺术市场, 2006, (3) :38-43.4.
[3]艾尚连, 邢香菊.刘海粟的治学经验及爱国精神[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128-131.
[4]封钰.刘海粟美术教育思想评析[J].南京社会科学, 1998, (12) :46-49.
艺术职业教育 篇8
一、目前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室内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该课程作为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设计入门课程之一, 是教学环节中较早全面阐述室内设计的定义、介绍设计师素养和室内设计原理的理论研究课程, 它是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全面了解本专业对应的岗位职责和基本技能的入门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可是在近几年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越来越体会到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辅助, 是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基本知识、拓展专业视野、提高设计文化修养、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的重要途径, 光有实践的教学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工人, 而设计师不仅具有绘图功底, 更重要的是对设计的责任意识, 要有丰富的涵养, 精湛的技艺源于生活积淀和个人品质修炼。因此, 一些涉及传统文化、素质拓展、大师研究的理论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艺术生普遍文化水平较低, 理解力和思考力都较为欠缺, 学习主动性不足, 这一切给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学习都带来极大地困扰。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与热情, 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课程学习, 是笔者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 与其辛辛苦苦讲45分钟, 讲很多内容, 学生听过就忘, 不如抓住一个重点, 一堂课下来, 学生能够记住一个要点, 懂得一个道理, 或者创新意识得到增强, 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通过主题式教学思想将课程设计成一个个主题工作任务, 然后围绕主题任务,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深刻地体会, 这样的教学才具有意义。
三、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探索
1. 说讲结合, 明确目的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 学生特别是新生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结构是不了解的, 对于为什么学这门课, 这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问题是不清楚的, 特别是一些艺术课程之间是串联关系, 如果单纯地只学习某一门课程, 就像是盲人摸象, 最终的结果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到了课程设计阶段, 才恍然大悟, 后悔当初没有用心学习, 但为时已晚, 往往只能应付了事。
说讲结合, 就是把说课变为讲课, 将教师在专业活动中与同行交流的教学设计稍加改动, 变为课程的第一讲内容——学前导航, 使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学习方法等有清晰的认知, 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 从而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2. 角色扮演, 调动兴趣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理论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 还原真实的工作情景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逐步实现学生向职业角色的转换。“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百余人的合班课, 如何在这样一个大课堂的理论教学中让每个学生真正融入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的教学积极性, 变被动的接纳为主动的学习, 是笔者一直探索并为之努力的事情。在讲到与客户洽谈沟通时, 提前布置同学们课下编写剧本、排练小品, 课上再现家装展览会现场、新房交付现场、装饰公司现场等不同场合与客户沟通洽谈的情景, 扮演角色有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客户、业务经理、设计师等, 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将家装工程的承接形式、与客户洽谈的准备、沟通技巧等所需理解的知识内容生动、立体、透彻地展现出来, 这种角色体验让表演者和观众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认识到装饰设计是一门服务行业, 设计师除了做好设计, 还要有市场意识、服务意识, 理解了客户沟通的重要性, 设计师要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建立彼此的信任, 以及对客户的经济情况、性格、职业、年龄、家庭组成等信息搜集的重要性。
3. 你来我往, 自主学习
对于一些大众所熟知的内容如设计风格一章, 提前布置学生课下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 课上汇报与讨论, 交流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而且在信息整理过程中, 开阔了视野, 将他人的信息变为了自己的信息, 同时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内容, 则在课堂讨论之后再布置相应的案例收集与汇报。在课程设计阶段, 这种设计交流次数则更加频繁, 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 使得同学们的观点可以集中碰撞, 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除了课堂交流, 课下交流也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充分利用自媒体, 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 通过微博、微信、微课的三微教学法, 将室内设计的潮流、前沿、行业动态等进行传播, 特别是建立了平台后, 学生们可以通过平台自发组织讨论, 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
4. 跨界思维, 创意训练
跨界是当今设计界一个新锐的设计态度和设计方式, 跨界 (crossover) 在英文中的的原意是“转型、转向”, 后引申为不同领域间的跨界合作, 意思是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通过跨界思维, 在继承所跨之界各自的优秀特性的基础上, 创造出超乎寻常的创造性价值。
(1) 从影视剧的室内场景中分析设计案例。跨界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原创设计上, 也能够运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电影和电视是社会的浓缩和历史的再现, 提供给我们琳琅满目的场景资源, 风格多样、类型多种, 涵盖面广是任何一本专业书籍无法给予我们的。在案例分析的时候, 先从当时流行的影视剧中选择, 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兴趣的程度。例如, 在《来自星星的你》热播期间, 选择这个案例进行分析, 观看节选片段, 将案例由静止的图像转为动态图像, 讨论的热烈程度会大大增加。分析男女主人公的居住空间时, 将他们想象成业主, 从职业的不同、性别的不同、性格的对比展开, 进而分析室内风格的选择、色彩的运用、材质的表现, 等等。待学生们进入状态之后,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片、历史片等自己喜爱的影视作品进行分析, 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借助图像媒介改变室内设计创意思维方式。“世界已由图像符号组成, 我们通过电影、电视、录像、广告等大众传媒的过滤, 接收到的是一个被解体、并置、杂乱的图像世界。”这也成为了不少设计师利用图像媒介进行室内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之一。例如, 香港著名设计师方振华, 在他的工作室, 找不到一本关于室内设计的书籍, 都是一些服装、平面、产品的杂志, 等等。用他的话说, 看别人的设计, 永远只能走在别人的后面, 无法超越。他从一双皮鞋的照片中能找到KTV设计的灵感, 从一双塑料拖鞋上能想象到空间的造型, 从一件带纱的文胸上设计出把窗帘放在外、窗纱放在内的新的窗帘形式。可以看出, 日常接触到的生活图像都可以是设计创作的素材。
在借助图像媒介之后, 我们就找到了开启每位学生自身潜能的钥匙, 具有设计想象力就不再是个别人的特异功能, 学生能较轻松地掌握室内设计原创的要领。
四、总结
通过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我们发现, 职业教育与艺术教育思想并行不悖, 艺术专业的职业教育不能丧失艺术教育的特色也不能丢掉职业教育的根本, 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技能人才, 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水平, 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不能只顾眼前, 更要把眼光放远, 为中国设计的未来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葳, 李海冰.感性教育与人文氛围——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J].装饰, 2014 (04) .
[2]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2.
[3]邱晓葵.居住空间设计营造[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
艺术职业教育 篇9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异同,对比
在我国, 社会上主要的艺术教学模式为两种, 一种是高校艺术教育模式, 一种是社会艺术培养模式前者主要集中于各类高校, 譬如在许多学校, 特别是大量的专业的艺术院校, 为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均设有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并且按照按学科不同, 划分不同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 并成为我国艺术类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所有艺术教育的需求,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兴起, 大量私人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出现, 使得公众需求有了其他的选择。两种教育培养模式的兴起有着大量的异同点, 分析两者的不同点与相似点, 将这两者的优点融合, 消除二者的缺陷, 为培养出更多高艺术理论水平与高超技能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艺术模式与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相同点与联系
(一)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二者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及需求类型的多样化的发展, 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高校艺术类教育成为此时代的主要培养模式, 为满足社会需求, 培养四有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单一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深层次需求时,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 纵观二者的发展历程, 我们不难发现, 二者的产生都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和社会对于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二者的产生与发展, 有力推动了地域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 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为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早期的高校艺术教育模式虽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却存在者地域性与创新性的缺陷, 无论是学科发展还是人才培养, 乃至社会服务方面, 其空间和舞台是相当狭窄的。同时单单依靠单一的高校艺术教育, 不仅难以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应有的资源保障, 而且会加大艺术教育的城乡、区域, 及需求群体之间的差距, 从而造成新的更深层次的教育不公平。为此避免上述缺陷的出现, 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得以产生与发展, 与社会高层次的需求适应, 可以肯定的是, 社会艺术教育培养模式的产生是建立在高校教育模式的基础之上的, 正是因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才为社会艺术教育模式的产生创在了必须的社会基础。
二、高校艺术教育培养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不同点
两种教育模式从产生到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二者却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点, 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找出其差异性, 为我国艺术教育模式的进化提供理论支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的不同
高校艺术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以班级为单位, 以集中授课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的模式之上, 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制度政策的要求, 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 开设相似的课程, 选聘各种层次的专业教师, 制定专门的教学培养教案, 集体授课, 并进行统一的作业布置和考核, 此种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为班级为主要培训单位, 学生数量多, 较少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同时高校教育模式有着学费相对较低的优点。而相反社会艺术培训模式则与高校教育模式大不相同, 其主要是建立在针对受训人员的个性需求的基础上, 社会培训机构为受训人员量身定制符合其自身特征的教学课程, 较多的关注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培训机构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对艺术能力的培养, 强调创造性和自由性的结合, 是一种典型的差异化基础上的非统一教学模式, 其主要特点在于受训人员流动制较强, 学生数量为定额, 人数较少, 相对于前者, 学费相对较高。
(二)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与社会艺术培养模式的教学内容不同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注重基础教学, 目的在于让其了解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 培养起审美和感知能力, 注重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注重与其他文化学科的渗透, 让学生建立综合的视野, 增强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验, 培养多向思维方式。相反社会艺术教育模式则省略了艺术基础教学, 其培养模式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艺术理论的基础上, 主要通过培训教学提高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创作能力, 同时鼓励在受训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特性, 展现自我, 将自由的想象和实践结合, 鼓励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展现与培养, 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挥。
结语
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艺术基本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教学资源, 有着社会培训不可比拟的优势, 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视野的拓展层面上存在更大的优势, 但在学生个性的培养等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一缺陷, 社会艺术培养模式却有着巨大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技巧、创作能力、艺术技能的驾驭和熟练程度方面更胜一筹, 因此随着社会潮流的发展, 建立一种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是今后艺术教学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孙彦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J].大众文艺, 2012 (10) .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8. (1) .
[4]陆挺, 陈峰.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 2010 (3) .
[5]冯杰.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22) .
从生活到艺术的桥——艺术教育 篇10
艺术教育包含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也可称作造型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教育) 、戏剧教育、舞蹈教育这四大类。艺术教育从属于美育, 在美育中包含着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随着艺术的发展, 艺术门类不断的分化与融合, 影视艺术、媒体艺术等新兴的艺术门类的产生使艺术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不断的变化, 但艺术教育中美育的本质不会改变。
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图案、雕刻到今天的多媒体艺术。艺术如同生活本身一样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它经历了人类发展的每一个时期, 并和生活一样永恒, 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是人类自觉的情感需要。但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不会自发形成和完善, 这就必须去创设情境, 有目的的培养和引导激发审美情感的产生, 并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 这正是我们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那么, 审美情感是怎样发生的呢?它们的形成将带给我们什么?
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称审美情感是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突然“一下子注意到那个平常不十分注目的景色时, 在那一瞬间, 我们的意识一下子脱离了日常行动体系, 而集中那一景色……, 这时我们的日常意识被垂直切断了。”
日常意识在哪里中断, 审美情感也就在哪里产生。审美情感, 就是人们欣赏着美的自然、艺术品和其它人类产品时, 所产生出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在心理生活和审美对象之间交流或相互作用后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审美情感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以课堂教学为例则是应当有目的的建立一种有利于形成“垂直切断”的课堂教学行为和课堂情境, 引发审美情感, 使日常意识在物象或情境的激发下转变和切断, 把“旧知”变为“新视”, “旧知”来自我们日常的意识和经验, “新视”则是我们未曾体验过的。对艺术而言这一转变带来的就是在经验范畴内了解到:“杰出的艺术不等同于照相式的精确”。
在这里取样造型艺术教育 (即美术教育) 来解读。现实状态下的学生审美经验, 一方面:在欣赏作品时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停留。如在比较欣赏荷兰画家卡培尔的写实主义作品《有帆船的海景》和莫奈的印象主义作品《日出·印象》时, 大部分学生偏向于卡培尔的《有帆船的海景》, 原因是因为作品画的“像”、很“逼真”;另一幅“不好看”、“画面太模糊, 没有把物体画清晰”、“线条太乱”, 所以不喜欢。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占据了大部分思维, 是一种生活化的实际浏览。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上, 没有深入地去了解画作的本身, 需要教师在欣赏时加以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的实际浏览向审美经验中的美学浏览转变。
另一方面, 主要表现在对艺术表现的自信度上: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则提出了艺术表现“U”型曲线的发展模式。他认为儿童早期的艺术表现在5岁左右处于“U”型的左高峰, 大约在8~11岁之间跌到了“U”型的谷底, 这时如持续于艺术表现方面的努力, 则有可能达到“U”型的右高峰, 成就完整的“U”型发展。但在普适性教育阶段, 往往大部分学生在这一段时期因学业带来的压力等诸多因素, 在这一段时期停止了这些艺术表现的活动或只有少量的时间来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使他们冲出“U”型的低谷达到右高峰受到阻碍, 停止不前。冲淡了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并影响到自身对审美经验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的另一作用就在于通过艺术常识、艺术文化、艺术技能的学习, 建立和维护艺术表现的自信心, 完成儿童艺术表现“U”型谷低谷达到右高峰转变。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种自觉的“垂直切断”的意识, 艺术教育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别于其他学科, 它具有唯一的和不可替代的特性。对艺术教育来说, 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角度, 让教学行为成为一个从生活到艺术之间的转变渠道。
职业学校教育需要艺术教育 篇11
关键词:应试教育;职业学校;艺术教育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异化到只有一个升学的指挥棒的可悲地步,而职业学校仍未脱离僵死的应试教育方式。面对这种现状,职业学校教育就应大胆地打破常规呼唤和实施艺术教育,并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后进生、问题学生”,通过艺术教育让从来没有体验到成功、快乐的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唤醒孩子心中的自信与自尊。
现在,已有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如何设立,如何实行呢?
第一,有必要开设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知识和修养的必修课,使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从而系统地、较完整地了解。如,对各门各类、形式特点、风格流派、名家名作、高下优劣、修养陶冶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并从欣赏中取得积极的精神营养。
第二,以艺术的各门类开设若干门选修课,如音乐,包括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声乐与器乐;美术,包括绘画、工艺、书法、摄影等;还有舞蹈,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修养,在艺术的海洋中体味成长的快乐。
第三,加强学生的社团活动,成立诸如合唱团、乐团、画会、书法社、摄影社、诗社、动漫制作社等,分别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参加,强调其普遍性,不求其全,这样的形式或方式可在课外进行,灵活机动,由学校与学生共同协作组成并参与。使我们西宁职校学生艺术教育的环境是,学有所长,心情舒畅,净化心灵,助人向上。
第四,主管部门应作出必要的规定和办法,有计划地培训专业师资,使艺术教育与师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所以,在科技飞展的今天,作为艺术教育,尤其在职业学校更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职校学生,并把过去忽略了的重视起来,将不足的补上去,认真对待,积极实施,更应认识到艺术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因为它带给教育的影响已超越了学生教育本身,因此,西宁职业学校教育需要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崔爱红.综合艺术课程与素质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
艺术职业教育 篇12
一、重视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抓实艺术课堂
目前,全省乃至全国中小学校都重视艺术教育的挖掘,成立各种特色小组或者团队,往往忽略了特色小组以外的学生。抓实一项适合全校推广的艺术特色在全校推广,学校的艺术教育便会形成体系规模。在推广项目的选择中一定要适合校情、生情、师情。学校的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生资源的艺术素养基础及家庭情况、艺术教师专长潜能等都是选择艺术推广项目的考虑范畴。此外,在推广项目的选择上,艺术价值、难易程度、挖掘深度等都要衡量。目前,学校推广项目有: 书法、剪纸、竖笛、葫芦丝、中国画等等。
课堂教学永远是的我们教育的主渠道,艺术课堂是艺术特色项目发展的主渠道。学校建立健全艺术学科制度,在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融进艺术特色项目,和艺术课一样规定学期教学规划及对老师、学生评价等等。学校做到边检查、边督促、边改进。一定要为特色艺术项目搭建平台,提供全校统一训练的时间,学校开展活动展示学生特色项目成果,选派艺术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专业学习,及时地奖励在特色艺术项目教学中涌现出来优秀教师的优秀学生。我校把葫芦丝器乐教学引进音乐课堂,全校普及葫芦丝教学,一连坚持几年时间,并坚持利用每天中午15分钟全校集中训练,目前全校每名学生都能吹奏不同程度的曲目。在学校艺术节、体育节我们都会看到全校学生齐奏葫芦丝可喜壮观的场面,艺术特色教育初见成效。
二、立足艺术特色,强化艺体尖子人才的培养,努力打造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艺术特色的打造只做到普及是远远不够的,艺术特色项目只有出精品、培养尖子人才,这才是一朵绚烂的艺术之花。对尖子学生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艺术课堂,必须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系统地培养训练。例如,尖子人才在特色艺术项目中,能够达到几级的水平,能够参加什么级别的演出。在尖子人才的打造中,充分重视艺术教师,有必要的话,可以聘请外源。我校把戏曲引进校园,把社会上的戏曲协会也请到了校园,学生们跟戏曲协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学唱戏曲,和他们同台演出、协会中的专业戏曲乐团为学生进行伴奏等等,专业戏曲社会组织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田得以完美的熏陶。该校“梨园新蕾”学生戏曲社团”已学到九个剧种,在当地小有名气。这样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面有了,普及的高度也达到了,这不是一朵绽放的艺术之花吗?
三、突破艺术特色只是学生活动的框架,组建各种教师社团,助推教师素养和学校文化的提升
学校艺术氛围是创建艺术特色的基础,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是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关键,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的素养与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否,有这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艺术特色创建中,突破艺术特色活动只是学生的框架,师生共同参与艺术特色活动,使学校的艺术氛围达到最优化的状态。教师参与艺术特色活动的主要途径就是组建教师各种社团。我校在本市是一所中小型的学校,创新地组建了教师“幻乐”管乐社团作为全市第一家首创,曾被市教育局选为省课改现场会文艺专场节目、课博会文艺专场节目、参加了全市运动会的检阅等等。在组建教师管乐队中克服了种种困难,训练中教师的艺术素养逐步提升,课间、课余时间、午休时间都能听见在校园里回荡着练习演奏的乐曲声。还有教师管乐队的成员和学生相互切磋的场面屡见不鲜,这样的艺术氛围那一个孩子不想走进艺术的殿堂呢? 此外,我校还组建了“炫舞”教师水鼓社团在艺术节中的展示博得了局领导及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全员参与的教师“竹之韵”葫芦丝社团,在全市义务学校校长拉练、及“2 + 1”展示活动中,进行表演,目前,一些老师的吹奏水平,已经能够指导中午学生集体葫芦丝训练。师生社团多次参加在全市艺术节调演、市之夏文艺演出。连续2年被本市电视台选为上春晚节目等等。教师特色社团的成立和教师参与艺术特色活动,大大地渲染了学校的艺术氛围,不但提升了教师素养,对学生们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创建艺术特色教育活动中,我们抓实了三个切入点: 突出艺体特色教育、师生共同参与、创新艺体活动,遵循了以上三条主线。目前我们收获了师生们可喜的变化: 身心放松、神情愉悦、素养和审美全面提升。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艺术永无止境,艺术教育任重道远,还要继续潜心学习,倾心、执着地耕耘在我们所挚爱的艺术教育之中,愿我们艺术教育如花绽放。
摘要:艺术教育肩负着“健康、向善、向美、向上”的重任,创建艺术特色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突破口。重视艺术特色教育的普及,努力打造高质量的艺术作品,组建各种教师社团,助推教师素养和学校文化的提升。把艺术特色教育做实、做活、做新,才会突显学校艺术教育的亮点,才会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更深、更远发展。
【艺术职业教育】推荐阅读:
艺术职业教育发展07-10
艺术职业院校06-20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10-10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简介08-28
文化艺术职业资格认证07-15
现代职业女性的着装艺术11-19
职业院校高等艺术设计论文11-03
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究论文05-18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怎么样?哪些专业比较好?12-04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各专业一年学费多少钱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