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景观公共艺术

2024-11-04

人文景观公共艺术(共12篇)

人文景观公共艺术 篇1

1 建筑的人文艺术内涵

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可概括为 “致用、目观、比德、畅神”,即坚持效用为美,讲求目观之美,看重社会伦理,追求精神满足[1]。与西方文化的理性不同,中国文化更注重感性认识,历来就有将自身情感融入被观赏对象的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即 “畅神”。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人类文化意识是它的一种功能。故宫、孔庙建筑群体威严庄重,江南园林、四合小院建筑群体和谐有致,显示出中国建筑组群布局的文化意义。比较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园林中亭的样式,就可看出北方与南方文化的差异: 北方亭出檐短急,以稳重的直线造型为主,从中反映出北民的粗犷与豪放; 南方 “有亭翼然”,飞檐挑出较远并向上翘起,以轻盈的曲线造型为主,从中体现出南民的精巧与细腻。这是因为建筑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其形象受创作者意识形态的影响,必然会映衬出创作者所处地域、社会的人文环境。而建筑一旦成为文化的载体,它就被赋予了人文内涵。且由于桥梁连接着两个被阻隔的相对空间,人类对于桥梁的情感寄托是其他类型的建筑所不可比拟的,桥梁中所蕴含的人文艺术的涵盖则更加明显。

2 人文艺术在桥梁中的反映

“红栏三百九十桥”[2],中国古诗文中多与桥梁有联系,这与桥梁建筑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文学家、诗人均钟爱于将人间的悲欢离合或生死决断安置在以桥为素材的场景中,赋予了桥梁人文化色彩,也使桥梁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的桥梁文化更是独树一帜,西湖断桥又名宝祐桥,为单孔石拱桥。断桥名称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不一而足。但其出名还是因为在这座桥上许仙与白娘子初次相会,从此演绎了一段凄婉绝美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这段爱情,有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这座普通的石桥才得以名扬四海。这是桥梁对民间文化的反映[3]。

武汉长江大桥在建筑处理上虽然应用了一些西方建筑的元素,但整体上还是一座富有中国特色的经典桥梁,尤其是两岸的桥头堡,形式是中国北方古亭的简化,减少了琉璃瓦,保留了檐口的形象,其檐口短促而有力,与雄伟的桥梁相得益彰,4 座桥头堡两两并立,形成阙之形象。人行道栏杆上采用了近300 块透雕栏板,与卢沟桥上千姿百态的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文化意象跃然桥上( 见图1) ,体现的是真正的中国桥梁文化。“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毛主席词中表现出的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更是让整座桥的人文内涵提升了一个层次。

3 饱含人文艺术的桥梁方案

人文艺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必须通过具体的合适造型来体现。假如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堡不是采用中国古亭的形式,而是欧洲城堡,其文化内涵的表达将会产生偏差,而不再是中国桥梁文化的承载者。

在进行桥梁方案设计时,可充分研究当地人文特色,利用桥梁的文化承载作用,创造出更多融于地方人文环境、富含人文艺术特色的桥梁方案。

3. 1 桥梁结构上的人文艺术体现

无锡运河桥桥型方案设计———单片柳叶拱桥。

桥型方案的构思源自于柳叶弯弯的自然形态,借鉴了叶脉结构特征,设计了仿生的桥型结构。

江南水乡多垂柳,柳树是水乡最常见的树种,从中可以一窥江南古风。柳也是吴文化中最典型的符号之一,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从人文环境的角度来看,以柳叶自然随和的形态及线条,最能够体现江南小城淡泊深远的意蕴、含蓄隽永的美感。主拱以单片钢管拱作为弯叶造型的主茎,两侧各增加了加劲的展翼,拱肋和横向支撑的肋板构成了叶脉,整体如一片弯弯细细的柳叶,就像一件巨大灵动的艺术品跨越在运河之上,体现出一种江南特有的抒情、诗意的韵味。

3. 2 桥梁装饰上的人文艺术体现

郑州龙湖桥梁方案设计———中墩堡混凝土连续梁桥( 见图2) 。

郑州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夏、商、管、郑、韩建都于此,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其人文艺术内涵非常丰富,是华夏文明和中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94 年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在人文大环境为背景的桥梁设计上,充分将当地历史人文特色融入其中( 见图3) ,进行艺术化处理,在桥墩堡的整体设计上,以商城殷墟的建筑风格为依托,局部细节采用带有殷墟特点的图案进行装饰衬托,从而更好地展现郑州独特的文化背景。在桥侧的装饰处理上,也嵌入当地的文化内涵元素,使桥梁不仅作为连接两岸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了传递郑州人文文化、艺术底蕴的历史长廊。

4 结论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许多流芳百世的建筑遗产,它们凝聚了世世代代的智慧,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桥梁作为具有连接作用的大体量的建筑是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更是成为区域性标志的重要载体。

在未来桥梁景观设计上不应只是单纯结构与材料的简单重合,避免一味地 “复制”造成千篇一律的影响。通过对桥梁人文艺术的理解及提炼,做到展现桥梁本身结构的同时更有助于诠释及拓展桥梁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桥梁景观设计在城市地域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摘要:桥梁是人类最早的建筑类型之一。它们有着与其他类型建筑共通的美学属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当时社会与地域的人文特色.一座完美的桥梁不仅体现出设计者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会成为本地区的时代象征、审美的对象和文化的遗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景观的要求、视觉的享受都在不断地提高。桥梁从最初的使用功能,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了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一些大型的景观桥梁,更是成为了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从人文艺术角度进行的景观桥梁设计是如今桥梁设计的趋势,文章首先介绍景观桥梁的概念与设计现状,然后探讨景观桥梁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桥梁景观,人文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唐寰澄.桥梁美的哲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EB/OL].(2015-04-07).www.360doc.com.

[3]龙涛.桥梁景观的标志作用与意象分析[A].现代道桥技术新进展[C].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3.

人文景观公共艺术 篇2

1、张衡:

(1)对月食做出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2)地动仪:遥测地震方向。

2、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3、华佗:麻沸散。

4、《史记》: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三、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

1、印刷术:隋唐时期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唐868年的《金刚经》。

2、火药:唐朝中期有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用于军事。

3、唐朝接触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测定了本初子午线的长度。

4、孙思邈《千金方》,“药王”。

5、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6、敦煌莫高窟: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7、赵州桥:李春,石拱桥。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

1、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2、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成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风俗画的杰作,描写的是北宋都城开封(在河南,汴梁、东京)的繁荣景象

5、元初,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

6、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五、明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民主思想萌芽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成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2、徐光启,介绍西方科学成就的先驱者,著作《农政全书》,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

3、宋应星《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

六、清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1、清乾隆年间组织编写了《四库全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共收录典籍3000多种。

2、清代中期,最著名的画家是“扬州八怪”,其中郑板桥的兰竹图尤为有名。

3、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外滩人文 商业艺术 篇3

就此想谈谈我对商业摄影的看法: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摄影,是指以推介某种商品、服务理念或消费方式为目标的摄影作品,包括但不仅局限于商品广告、人像、时装展现、城市建筑等。然而进入当代摄影的领域,在中国因为市场需求出现了其他不以推荐某种商品的商业摄影样式。比如:出版物、图片库摄影师,杂志(主题性的商业报道摄影),海报,政府各类有偿的专题摄影,公益广告等。重要的是,不论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摄影还是当代新形势下的商业摄影样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偿摄影。同样,有偿性和发表呈现也自然成为商业摄影作品比赛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

遗憾的是,作为商业广告类摄影的定位,在中国摄影界一直存在模糊不清的概念,很多时候忽视了商业摄影最为基本的特性,以简单地强调其技术性而和艺术摄影混杂在一起,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我希望通过这一组以上海外滩为核心的商业摄影作品,为商业摄影当今在中国存在的丰富性尽抛砖引玉之力。

从本质上说,商业摄影作品是以传达信息为主要功能,因此属于实用艺术的范畴——从现代传播功能的角度理解,也可以称为信息传递艺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商业摄影就必须以追求实际传达效果为目的,具有十分明确的市场目标和推广宣传目标,要求针对目标市场和目标人群而拍摄制作,并且注重最大化的有效性。尤其是对商业摄影作品本身的评价及其广告效果的预测,必须在整个商业推广活动终结时来检查其终极效果——也就是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换句话说,如果最终没有人为其买单,你的照片拍摄得再怎么美轮美奂,也只是孤芳自赏,无法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商业摄影的范畴。

有意思的是,商业摄影又曾被称作委托摄影——在最初的年代里,它遭受了人们轻蔑的待遇。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摄影大师斯泰肯,就曾经顶住了重重压力,在艺术创作和商业拍摄之间左右腾挪,为商业摄影的正名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所以对于整个摄影历史而言,商业摄影作为应用摄影的中坚,一直鼓舞着开拓者们为发展新技术、拓宽艺术领域并且最终求得社会的接纳和认可而不懈努力。

我们不难看到,商业摄影的力量在于更多地吸引人们的关注力,引起人们对商业推广的强烈欲望——它的实用功利性相当明确。尽管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也有一定的关联,但商业摄影不只是以艺术的美感来评定的,主要衡量的标准是看它能否把商业对象推销出去。商业摄影的创作始终是以市场为基础,以营销推广人群为中心,不能简单地以个人感受为基础、以艺术形式为中心——这也就是商业摄影的艺术创作带来鲜明的实用功利性(包括无法绕开的有偿性)。

于是,一张或者一组商业摄影作品,不管艺术性多强,技巧上多么精湛,只要它缺乏“推销”的力量,在进入营销推广人群的视觉领域后,即便引起足够的审美效果,但无法刺激市场的具体消费欲望或明确的参与激情,就不算是一张(一组)好的商业照片。更重要的是,如果摄影师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完成了一幅或者一组精美绝伦的画面,但是没有人为你买单,最终也只能落到自娱自乐的境地。而我认为此类的作品应归类到艺术类摄影。

反过来,具有良好的传播效应、有人为你买单的商业摄影作品,绝非简单地凭借玩弄技巧就能轻松应付的。如今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如果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社会背景,也只能是昙花一现,难以形成真正的传播和推广的力量。我的这组以上海外滩为轴心的商业摄影作品,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殚精竭虑完成的。

外滩是上海的象征,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格各异的大厦一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得惊人地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如何展现外滩的文化风韵,使其真正成为上海历史与当代的见证,在整组商业摄影中的体现,离不开通过人文积淀的渲染以及充分调度尽可能的视觉手段再现上海十里洋场背后的核心价值。作为摄影师来说,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以上海的文化空间为捕猎对象,对这座城市有着极其深厚的情感和足够深入的了解。因此,在进入商业摄影领域的这么多年时间里,也一直没有忘记以文化的层面渗入商业传播的领域,从而尽可能拓宽对商业摄影的传播可能——外滩自然也不例外。

谈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 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人性化,绿色生态,色彩

21世纪的今天,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与经济、资讯与交通空前发展的时代, 经历过国际主义风格洗礼的现代人已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单纯实用功能, 公共艺术的作用就是通过艺术品的有机整合, 通过艺术与文化在规划、建筑、园林中所起的作用, 提高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的艺术与文化层次, 营造内蕴历史文脉的艺术与文化氛围, 使环境更好地为人服务, 满足现代人对精神享受的更高需求。

1 解析公共艺术

1) 公共艺术城市化的审美标准——现代公共艺术主要发生地在各大中小城市, 为城市环境建设服务, 因此所形成的现代公共艺术评判标准必然有着城市化的审美烙印。2) 公共艺术社会化的运营机制——如果我们从公共艺术的角度看艺术史, 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历史梳理, 探讨经济政治等社会各部类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由古至今, 艺术与文化从来都是整个社会完整系统的一部分, 从不孤立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 同时艺术与文化在社会系统规划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既然从属于社会, 担负着具体的社会实用功能, 那么应该说现代公共艺术活动也是社会活动, 现代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必须服从经济规律、市场规律。3) 公共艺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纯设计之间的一门综合的边缘新学科。在信息时代, 纯艺术与纯设计越来越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 即设计艺术化, 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应用新媒介、混合媒介表达自我, 学科交叉所形成的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目的与功能是复杂的, 为政治宣传、为纪念活动、为商业需要等等, 因而形式多样。

2 公共艺术出现的问题

2.1 各种设计元素的盲目拷贝、拼贴

城市外部空间是在无限伸展的自然空间中划定的一种有限空间。其元素包括花坛、喷泉、瀑布、桥、亭、阁、雕塑、照明、草坪及树木等, 除功能元素外, 还有人文、地域、民俗文化等元素的综合体现, 这种元素为决策者提供了外部空间设计所具备的条件信息。于是, 表现历史发展的文化墙, 表现城市文化内涵的主题型雕塑, 表现现代园林风格的几何形立体空间与平面构成, 彩色地砖与音乐喷泉等被拷贝进来, “拼贴”在一起形成具备各种语言的杂乱环境, 成为城市作秀的一种宣传品, 拼贴的形式使主题杂乱无章, 它已失去了民众对它本来应有的热爱, 缺乏环境设计中提倡的个性张扬。当我们走过中国许多的城市, 千篇一律的人文景观不免让人黯然伤神。

2.2 失去人性尺度的超大空间设计

由于政治利益的驱动, 一些市政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工程”互相攀比, 投入巨资建造大型城市广场, 不仅耗费人力财力, 造成对城市原有形态和结构的冲击, 也直接影响到环境品质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 大型雕塑的耸立所带来的巨大感也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亲切感受。大面积的草皮最能初见成效, 但“严禁践踏”也让市民望而却步, 宽广的地带无避风挡阳的设施和绿色植被, 失去了本应有的亲切温馨感。

2.3 强调唯美, 缺乏对人性合理化的需求

对外部环境所设计的艺术形式注重欣赏而不问内容, 使其孤立于生活之外, 不考虑市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广场地砖仅仅在水泥块上涂以颜色, 遇上雨季, 由于积水而给步行者带来不便, 磨光大理石地面给老人和行动不便者带来危险, 且不稳定;某些地方为追求异国风情和形式美, 使绿色植被违反其生长规律, 使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热带树种。每到冬季, 这些经受不住寒冬的植被不得不用塑料、草绳、棉布捆缚以抵御严寒, 使人们的视觉受到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公共艺术一定要人性化。

3 解决对策

3.1 由平面空间向立体空间转化

人类对生活层次的要求提高, 要求环境的变化与更新, 希望创造出适应社会变化的生存环境。人的视觉要求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单一平面空间向多元空间转化。通过截取、积聚、组合、叠加、抽减等组织手法, 利用抬高和下沉的加减法寻求变化, 通过水平方向的穿插交错和垂直方向的交错覆盖, 形成不同空间之间的交融渗透, 综合设计流线, 营造丰富的空间序列, 使人们因视觉上的变化而备感新奇, 充分满足了人与人交流、互动、共享的心理要求。

3.2 由集合式拼贴向单一主题设计转化

1) 集合式拼贴的多主题已使人感觉到无主题。

以单元主题为内容的环境设计使市民和游客各取所需, 如以雕塑为主题的雕塑园, 以儿童游乐设施为主题的儿童乐园, 以水为主题的流水园, 以高大树木为主的森林园等等。富有特色的主题设计能成为人们的记忆符号和城市特征, 在环境设计中不相互模仿、相互抄袭, 以城市特有的经济、宗教、民俗、历史、地域风貌以及本土文化作为创作源泉, 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使环境充满特色与活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主题单一并不意味着功能的减少。环境中所需要的功能元素可通过设计组合将其融入主题环境中, 如在空旷的绿地上、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前放置一些雕塑作品, 围绕这些艺术品设计休闲座椅, 使休闲与欣赏相结合。

2) 注重设计中贴近民众的科学要素。

在设计中注重科学性的原则, 使功能更趋合理, 以满足民众对环境及其设施的需求。在为人们创造连续的、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 还要有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行为科学, 是艺术设计中最具科学性的方面。它不仅包括人与道具的科学关系, 同时也包括人与环境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关系。设计尺度人性化原则, 要求设计的某些视觉对象与人体尺度等大或略大的形式, 环境设施的摆放应符合人们行为心理的特点, 创造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亲和性和随意性, 形成一个有序、美观、人性、科学、充满活力的外部空间环境。

3) 引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人类与生俱来对自然与绿色植物有着强烈认同感与亲近感, 同时也带给人类安全感。环境保护的提倡、绿色家园的思想, 使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不同的设计领域。纬度高低的不同、地形的东西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貌;四季的交替变换, 使得外部环境的色彩丰富多姿;高大的乔木结合灌木、花卉和草本植物立体配置, 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绿色生态的理念引入了“都市森林”的概念, 在高楼林立的森林般建筑中植入树林, 它不仅降低了都市中的热岛效应, 净化城市空气, 而且使人置身于大自然中, 享受着无尽的乐趣。

4) 注重公共艺术色彩的城市标志性。

对于画家而言, 色彩是最具情感化的语言, 它是多变的。然而这种情感化的语言, 在公共空间艺术当中, 如果不能正确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 我们在选择建筑、雕塑色彩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我们在古城杭州的西湖旁边建造一座建筑的时候, 需要考虑这座建筑与西湖的颜色以及西湖周围建筑色彩的关系, 考虑色彩的视觉生态效应。以此为例, 西湖及其周围的色彩整体上呈低灰色调, 如果突然出现一个明亮建筑, 就会打破西湖“睡美人”的感觉, 从而破坏西湖的梦幻感。还有, 如果我们能够将两种色彩或者色调反差很大的公共艺术放置在一起, 又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任何艺术都带有一定的实用性, 即使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这些纯艺术形式也不可避免地起到了一种认识功能, 它可以启发人类对人类自身及其创造的文明做出思考。色彩, 在某种程度上, 由于其视觉传达意义的直接性和丰富性, 更为当代公共艺术所重视。色彩对人们生理心理产生的作用, 正在越来越多地受到我们的重视。马路色彩往往采取黑色的沥青作为材料, 除了材料的价格低廉以外, 它的黑色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色彩更为吸光, 不易折光, 行车司机的视线不易受到其他光线的干扰, 从而为人们接受。医院墙壁的白色产生一种安宁而静穆的感觉, 对病人的心理起到治疗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公共空间通常采用的色彩往往是:白色, 如陵墓雕塑;红色, 如宫墙寺观墙壁的色彩;青灰色, 如城墙的色彩等等。这些色彩在我们今天看来其标示符号是非常明确的。色彩和造型一起占有了空间, 而它们无懈可击地结合传达出十分完美的艺术效果。换句话说, 色彩运用不可避免地要和造型结合在一起。对于很多雕塑家来说, 色彩往往被忽视, 实际上, 它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要大于造型所起到的作用。因为, 很多不是绘画的公共空间艺术, 人们在解读它们的时候, 也会将这些色彩作为某个形体的填充之物, 不可避免地将它们搅和在一起。色彩最终赋予了以点、线、面方式结合的造型生命力。

近些年来, 工业化的过度发展对具有传统精神的公共空间艺术景观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对于公共艺术空间色彩而言, 传统空间色彩的生态环境正在日益遭受人为的破坏, 甚至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 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极大担忧。传统公共空间的消失使得最具活力之一的色彩, 慢慢蜕变成为人们记忆历史的一种方式。因此既要保护好传统的空间色彩, 又要结合当地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整体需要。

4 结语

我们可以认识到, 公共艺术是大众的艺术, 是艺术家、设计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城市公共艺术的存在就好比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是人们对这一城市最直观的风景线。面对这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 我们更应共同关注它, 给它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使它既有传统性又有独特性, 既具有实用功能又赋有诗意。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劳申伯格认为“没有道理不把世界看成是一副巨型绘画”, 而公共艺术也就成为了我们的艺术作品, 让我们的艺术作品更具有意义, 让我们的生活也绽放出灿烂的艺术光彩。

参考文献

[1]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1.

[2]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3.

人文和艺术素养专题学习心得笔记 篇5

最近参加学科带头人人文和艺术素养专题的学习,老师的课非常生动,插入了许多图片、音乐、诗歌等,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文化的内涵,我对文化艺术修养与专业技术能力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对提高自身专业的重要作用。

我知道,文化能使人的道德更加高尚,艺术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精彩。在与同事、领导和公司各部门职能人员的沟通中,自身的形象、气质、谈吐、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各方面都对更好的完成工作目标有很深的影响,正因此,在专业知识以外,我们所表现的亲和力,综合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让同事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愉悦,促进了与同事之间更好的沟通,一个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往往有较好的气质,而气质又往往来源于文化艺术修养。

所谓艺术修养,指人的审美能力和情感。只有具有音乐听力的人,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只有具有视觉美感受力的人,才能欣赏大自然景色之美和绘画等艺术之美。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进行文化艺术修养,如基本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培养、法律意识的培养、伦理道德的培养、人文素质的培养、言行与礼仪的培养、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业余爱好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培养等,把自已培养成社会需要、单位需要的专业人才,承担起各项工作的重任。

做一名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多读一些关于沟通言谈的书籍,训练自己可以更好地与学生、同事、领导的沟通。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是一件艰苦的事情,要牺牲自己许多的休息时间,最好的办法是把学习新知识当成自己的娱乐,在“快乐莫过于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中补充自己,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又创新自己的天地。

在人的素质中,艺术修养不可缺少。艺术不像语言和知识那样,需要经过翻译和说教才能为人们接受和感悟,它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精神和生命状态。提高审美素质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规定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的、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学习和修养,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经验,增强文化艺术素养,开拓创新思维、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更好的用自己眼睛看待对象、直接做出判断,通过对个别事物的了解,从而洞察、了解事物的本质,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即时地做出决断和处理。

校园景观命名艺术略论 篇6

万物皆有名,有名后方可指代、传播。作为凝聚社会之灵气的校园景观命名也应得到重视。

一、校园景观命名的意义

(一)标识性

标识性为校园景观名称的最基本功用。由于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随时都有校外人员到访,确立易于识别、便于寻访的不同区域及其现存景观的名称尤为必要。校园景观命名通过标牌等得以显示,以实现标识性功能。命名的标识性功能不仅体现在导引指示,还体现为给受众造成的心理印记。为学子及过客述说咏怀校园景观提供标签。

(二)宣传性

宣传性为校园景观名称的重要功能。一般校园景观的设计均考虑生态主题和人文主题,包括对人的尊重,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由此呈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乐、共荣、共雅”的可人局面,同时还考虑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已达到校园环境的整体诗意化。基于以上主题和原则设计构建的校园景观,若能应景命名,将会在调动人们视觉的同时,引发受众的审美冲动,以起到宣传之效。

(三)承继性

标识性、宣传性为校园景观命名的现时意义,承继性当为其历史意义。校园设计建设乃是百年基业,校园景观命名也就有了其历史意义,只要校园存在,校园景观名称一般也应存在。所以校园景观命名不仅是为今天的标示、宣传,还为后世流芳。

二、校园景观命名的原则

(一)体现设计理念原则

美国人苏尔在建立他的文化地理学体系时,强调了景观的文化性。他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类群体,在他的文化支配下,在其长期的活动区域中,必然创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地表特征。”因此可以说,景观是人们根据对某一地区文化的印象和感觉的集合进行地表塑造的产物,不仅有实用上的功能,也蕴涵着审美价值。

校园景观作为自然与社会景观的组成元素之一,也刻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这种烙印的核心应是校园的精神文化,而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又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等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园景观的设计理念等同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景观设计就是学校借助建筑设计师、园林设计师等能工巧匠之手来表达办学理念。既然如此,校园景观的设计理念当为校园景观命名的首要原则,对其他原则有提调作用。

(二)反映学校传统原则

谢选骏先生曾说,传统与现实实为一体,人们通过现实去理解传统,又通过传统强化现实,所以现实不同则对传统的感受亦不同。历史悠久的学校都有自身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发展积淀起来的优秀传统,它们经历了时空轮转的风雨洗礼,升华为学校彰显亮点的弥足珍贵资源。因此在校园景观命名中理应以精到之语,点燃现实景观中蕴藏的传统之光,进而引发受众在既得美感享受的基础上,产生历史的深邃感和传统的高雅感,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益。

(三)意蕴谐调原则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在创造美的原则的调控下努力实现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与风物景观的有机结合,力争“形神兼备”“谐调统一”。校园景观是校园整体规划的延伸和拓展,但因校园不同区域功能各异,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景观系统。不同的景观系统在总体设计理念的调控下,运用不同的设计语言,合理地组织空间序列,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谐调性。因此校园景观命名在虑及标志型景观和独立性相对较强的景观如何表述的同时,更多地是要考虑各个景观系统命名的意蕴谐调性。

笔者所在学校为省级示范高中,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数代先贤的筚路蓝缕之功,形成了端正的治校理念和育人理念。在新校区校园景观命名中,即注意在校训“主动和谐,全面发展”精神的提挈下,统筹各系统景观的命名。如校前区域为“丁”型布局,下端竖线为校园南北主干道之一,由校门向北直通蔚为壮观的综合楼,主干道两侧各有一园林;上端横线为综合楼前校园东西主干道之一,向东通往教学区,向西通往体育活动区。据此布局,将上述南北主干道命名为“尚德路”,东西主干道向东路段命名为“修智路”,向西路段命名为“健体路”。总览三路名称,确与国家现行教育方针及我校积极推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契合,而且体现了“德育为首”主流思想,同时分别视之也不无意趣。

(四)雅俗共赏原则

就艺术而论,雅俗共赏是艺术工作者所要倾力追求的极高境界,这种境界意味着对众口难调的克服和有口皆碑的成功。书圣王羲之的作品之所以有穿透古今的生命力,得到行内行外不同层次人群的垂青即是“雅俗共赏”的范例。一定意义上讲,书圣之作“俗”在普通人表层直觉感受到的结构匀称、线条流畅,“雅”在行家内层理性感受到的风格特点、运笔技巧等。书圣之功力是难以企及的,但在含有艺术品位较高的校园景观命名过程中当需秉持雅俗共赏的原则,并着意追求景观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的内涵主要为:一是能够在符合和满足作为校园主要人群(师生)审美需要的基础上,也能够符合不同文化知识层次的社会人群的审美需要,哪怕是认知需要;二是要切合特定学段的学校的实际,不可出现小学校园的“大雅化”、中学校园的“小儿科”、大学校园的“平民化”现象。

三、校园景观命名的方式方法

(一)自由性和约束性

在我国以人的起名为代表的命名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间由于政治、经济、宗教、礼法、世俗、自然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传统命名文化在闪耀灵动的思想光辉的同时,也散布着封建迷信、神秘晦涩等不良色彩,如过分地讲究命理数理、阴阳五行等。因此,校园景观命名作为命名范畴中的元素之一,实施者可能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受到传统命名文化的启发或羁绊。在此情境中。借鉴传统命名文化中的精华,产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效是我们所期望的。所以校园景观命名方式方法的自由性和约束性首先表现在对传统命名文化的大胆的“扬弃”态度上和有所选择的尊重态度上。另外从校园景观命名的现实角度来看,在命名原则统率之下的方式方法虽然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开放性,但也必须接受法理和道德的约束,并非绝对地海阔天空。

(二)丰富性和多样性

校园景观命名方式方法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属于自由性、开放性,但受制手约束性,在遵守法规和道德的前提下,有其广阔的驰骋空间。华师大潘文国教授在其著《中外命名艺术》中,总结提炼出有关地名、人名、企业名等普通命名和艺术化命名的诸多方略,如写实型、纪念型、夸饰型、符号型、述志型、竞争型等。马银春先生在其著《中华取名艺术大全》中,详析了人名、书斋名、行业名、品牌名等命名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如代人代物命名的仰慕圣贤引经据典法、品德为先吉祥用字法、崇文尚武寄寓希望法、音韵谐音以数联珠法、虚实相生对立统一法、寓意双关象征取意法、文海拾贝趋文求雅法,等等。但在名称本身的丰富多彩之外,尤须注意命名实施者组成的多样性及群众性。作为一种复杂和事美全局、影响校史的活动,仅靠个体或少数人实施,力量捉襟见肘;同时命名草案通过反复论证以最终确认成品至关重要。

人文景观公共艺术 篇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批, 就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缺点, 在文头、旁侧、行间空白处或文尾用极精练的语言, 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指出:全局性的问题用总批, 即尾批;局部性问题用眉批或腰批。改, 就是对学生作文中字、词、句或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上的局部性毛病或增或删或改。”

作文是一个创造性、发散性的思维活动过程, 不能采用灌鸭子的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 多理解、鼓励和指导学生, 想方设法与学生沟通。教师要以批改作文的评语作为契机, 运用恰当的激励与关怀,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坚持做到“怠者激之, 骄者策之, 卑者扬之, 亢者砺之”,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巧妙运用作文批改的激励艺术, 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 教师要巧妙地运用作文批改的激励艺术, 多看作文中的长处, 多找作文中的亮点, 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采取激励的评语, 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鼓励进步。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 是被人欣赏的渴望。”一旦学生被赏识的渴望得到满足, 他们将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动力和主观效应。在作文评价中, 教师应运用表扬这一激励手段, 以满足学生被赏识的渴望,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在小学时, 他的教师在他的作文上留下了激奋人心的评语:“好笔力, 好见地, 读史有眼, 立论有识, 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 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 莫谓祖国无人也。” (见《茅盾全集第十四卷》附录《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 可想而知, 这些鼓励性的评语给当时正处于少年时期的茅盾多大的动力。

因此,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捕捉学生每一个闪光点, 要用放大镜去挖掘每篇文章中的优点, 发现他们的长处。只要学生作文中出现一个好的构思、一个好的立意、一个精彩的语段、一个新颖有创意的句子, 甚至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 哪怕仅有些微小的进步, 都值得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不宜挑剔, 要多鼓励, 多指出优点, 此意好。”

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特殊年龄阶段, 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 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鼓励。因此,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学生自身的潜力, 老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运用正确与充分的激励, 给学生以热情的支持和具体的鼓励。当学生看到自己文中的佳处被老师发现并加以赞赏时, 往往会产生较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容易升华为写作的动力。相反, 学生苦思冥想的精彩之处没有得到老师的一点肯定, 那对他们无疑是个沉重的挫伤, 会严重打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当然, 教师在肯定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时, 也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鼓励并不是要一味赞扬, 而对学生作文中明显的或暗藏的毛病视而不见, 闭着眼睛尽说些不着边际的褒言或空泛的套话。鼓励要有一个理性的尺度范畴, 肯定的分寸要拿捏恰当, 对学生作文中明显的或暗藏的毛病, 教师应当指出并明示其改正方法。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诚恳, 这样也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形成正确理性的认识, 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善于抓住时机在作文批改中体现人文关怀, 以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人本主义学习论者认为: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所能达到的境界。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成长, 这是作文教学立足的根本, 故作文教学要体现人文关怀。

由于学生的思想处于成长过程之中, 有些观念和想法还不成熟, 因此老师在作文批语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对他们的思想加以引导。在老师充满人文关怀的批语中, 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心灵会不断得到提升, 以达到其思想和人格的完善与积极投入写作的目的, 达到师生情感的共鸣, 激起学生创作的热情和信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作文的批改中, 一方面, 我们要倡导学生对人文的重视, 注重积累, 学会尊重, 对人文素养含量比较高的文章和个人, 要予以示例和表扬, 以使学生朝着这一方面发展;另一方面, 老师联系作文的批改, 要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和运用人文知识, 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问题, 并在写作实践中予以强化, 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创造有利条件。作为教育者, 我们要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训斥;多一点人文关怀, 少一些惩罚。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评价应以鼓励和关怀为主, 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综上所述, 我认为作文批改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多看亮点, 使学生树立信心; (2) 宽打分数, 使学生乐于进取; (3) 点滴肯定, 使学生信心满怀; (4) 理性激励, 使学生发挥潜能; (5) 表扬进步, 促学生力争上游; (6) 人文关怀, 使学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枚子君.作文批改应遵循的原则[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14.

[2]刘秋宝.作文批改及改后的激励[J].江西教育 (管理版) , 2000 (6) .

人文景观公共艺术 篇8

现代景观空间中, 金属、混凝土、塑料制品、玻璃等代表工业文明的、缺乏人情味的材料充斥其中, 人们开始越来越渴望一种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自然的生态环境, 陶瓷以其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源于生命本质的情感亲和力以及独特的生态属性相对于其他材质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研究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生态特性, 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陶瓷艺术语言的生态特性, 陶瓷材料的自然生态特性以及陶瓷艺术技艺的生态特性。

1) 陶瓷艺术语言的生态特性。从史前的原始生活中陶就与人类关系密切, 汉代应勋编著的《风俗通译》记载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天地开辟, 未有人民, 女姻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 乃引于泥中, 举以为人。”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 并且这两种介质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这种天然的、原始的材质属性与带有情感因素的艺术语言是现代人类渴望高情感景观环境的物化形式之一, 可以说陶瓷艺术对于现代人心中一直保持着历史的特殊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2) 陶瓷艺术自身材料的生态特性。由泥土, 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瓷为人类与大自然建立了独特的联系, 相对于玻璃、塑料、金属等物质材料更具有亲和力, 相对于木材的稀缺, 陶瓷材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替代木材的使用, 降低木材的消耗与使用, 相对于一次性纸制品的使用消耗, 陶瓷景观制品降低了其消耗周期。其次, 城市大量的使用泥土、沥青、石材等不透水材料, 以及耗燃设备大量增加, 导致热量停滞在城市内部形成热岛效应, 而生态陶瓷透水砖由于具备良好的透水性能, 是集透水性、保水性、高强度于一体的新型的景观生态材料, 为建设海绵城市, 解决城市内涝提供了新型的可持续性材料。

3) 陶瓷艺术技艺的生态特性。通过火的烧制使泥土产生变化, 陶瓷在窑炉中烧制前与烧制后颜色截然不同, 釉面肌理和色彩的不可预见性深深体现了中国道家“顺乎自然”的思想, 无形之中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以及陶瓷艺术神秘、丰富的艺术魅力。

2 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艺术形式

陶瓷艺术作为公共语言艺术之一, 因其独特的材质属性和历史人文属性已经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形象、符号甚至是一种设计理念进入公共景观设计领域, 本文所涉及的陶艺主要是从陶瓷材料本身的物质材料语言特征以及陶瓷艺术抽象化语言应用景观空间两方面进行阐述, 意于寻求一种不仅使陶瓷艺术创作者与公众之间产生对话, 还能使公众与公共景观空间产生对话的兼容性语言。

2. 1 物质材料语言构成

陶瓷作为一种具象材质融入到景观空间, 大概有两种形式:同质异构或者异质同构。

1) 同质异构方式。同质异构指的是陶瓷作为一种材质实体, 通过物质形态的变化应用到景观空间中。通过笔者调查陶瓷以同质异构的方式运用到景观空间主要是本体通过不同的物理形态变化作为具象材质融入到景观空间中, 主要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陶瓷作为实体造型以景观小品的形式出现, 另一种则通过“拼贴”的造型手法。“拼贴”是一种通过“第三方”的力量去解决陶瓷在景观中应用的尺度问题, 借助钢筋混凝土为材料, 然后在其表层拼贴陶瓷碎片, 有效的突破陶瓷应用于景观的临界尺度, 相对于传统室内陶艺的造型形式, “拼贴”由于摆脱了尺度上的限制, 使得景观中的陶艺在设计表达上更加自由, 更好的适应公共空间的艺术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陶瓷碎片独特的材料优势, 在室内与室外景观搭起沟通的桥梁, 建立起了实体物质与景观对话的平台。绿地马桥居住区景观会客厅模块以及入户前庭和私家庭院模块大量使用了陶瓷这一景观元素, 会客厅模块的“蝶”空间选取全区中日照时间最长的区域作为景观会客厅, 通过绿化、矮墙、局部地形抬高进行场地安全围合, 形成相对的半私密空间, “蝶”空间东侧与南分别设置进入会客厅的入口, 道路尽端设置陶盆涌泉, 白色的鹅卵石与青玉色的陶盆形成该区域的视觉焦点, 形成入户对景。本该属于室内空间的陶瓷应用于室外空间的探索, 使过去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割裂产生了语言联系, 很好的呼应了绿地马桥居住区“理想家”即室内外产生能动的联系的概念 ( 见图1) 。

北京国贸富力城是主要以居住为主, 商业办公为辅的大型商住社区, 景观风格为西班牙风格, 贯通整个居住区的园路、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等通过陶瓷拼贴艺术这一特殊的中介语言联系起来, 整个园区道路根据不同的景观主题设置陶艺拼贴。一期的大型浅水池, 夏天是儿童戏水池, 冬天演化为下沉广场, 自然下沉的广场采用陶瓷拼贴, 蓝白相间的陶瓷碎片营造出活泼、明快的视觉效果, 成为社区儿童活动的主要区域。通过拼贴的艺术手法应用于整个园区的陶瓷不仅是一种特殊材质, 更是一种突破陶瓷自身尺度限制的艺术表现图式语言。由此可见, 不论陶瓷以景观小品的形式还是以陶瓷碎片拼贴的形式应用到景观中, 都是对陶瓷现成品或陶瓷碎片加以艺术化造型的再塑过程, 使其符合建筑和景观功能的设计要求的同时, 确定具体的陶瓷艺术表现形态, 再着眼于工艺技术与细节的处理, 使观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 异质同构方式。异质同构, 即选用其他异质的材料, 比如:金属、木质、玻璃等材料, 运用新媒介、新技术将两种物理属性不同的材质进行融合, 强调不同材质间的冲突性与差异性的同时, 得到另一种全新的综合材料。相对于同质异构的方式, 异质同构方式突破了单一材质的陶瓷艺术形式, 也是对现代多元共存文化的现实反映。绿地景悦示范区, 项目西北侧紧邻南湖一侧设置观景平台, 结合景观结构设计异型景观廊架, 廊架上陶瓷材质构成的标识与纹样, 与内敛、沉稳的木材搭配和南湖静水面遥相呼应, 成为入口处的点睛之笔。以异质同构的方式将陶瓷与金属、木材融合的廊架, 不仅在形式上打破了人们对陶瓷的固有认识, 同时赋予与异质材料结合的陶瓷新的艺术形式 ( 见图2) 。

通过异质同构方式对陶瓷艺术再创作, 既是对传统陶艺文化的传承, 又是对其运用于公共环境的一种全新尝试。不仅弥补了陶瓷材质本身的属性限制达不到的效果, 更在隐约中延伸了陶艺的美学语言, 使其以更丰富多彩的形态呈现在欣赏者面前, 为这门传统的艺术表达带来了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可能性。

2. 2 抽象化艺术语言构成

《易·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 一字之别, 显示了内容表达上的自由性和拘碍性。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来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定性, 即按物质的重量规律对形而下的物质进行精神性的艺术升华, 完成作为“器”的物质从形而下至“道”形而上的升华。提取陶瓷艺术语言, 通过归纳与总结应用到景观中, 是陶瓷从“器”至“道”的升华, 完成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

绿地景悦景观示范区, 位于江西景德镇新城新行动中心东侧, 背山面水, 结合地块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采用开放式空间处理手法, 运用传统的造园手法借景, 把昌南湖、瓷塔以及周围连绵的山体尽收眼底。以当地特有的陶瓷艺术文化作为出发点, 通过提取青花冰裂纹瓷器的纹样作为售楼处景观设计的设计语言, 运用到景观平面构图中, 立面景墙、景观构筑物上以及照明灯柱上的立面饰面以及LED地灯上面等, 让传统文化通过现代景观手法得以传承和诠释。

结合建筑和静水形态, 售楼处两侧设置景墙, 冰裂纹图式语言运用到景墙的不锈钢立面上, 形成了很好的视觉导向, 将人的视线引向静水面, 灰黑色静水池底勾勒出冰裂纹图案, 为现代景观空间注入凝练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提取陶瓷上的青花冰裂图案并且应用到景墙以及镜水池, 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 而是通过对陶瓷文化的认识, 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 并对这一图式语言进行抽象化逻辑再现, 艺术化体现景德镇景观示范区独特的陶瓷地域文化, 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 见图3) 。

综上所述, 通过运用大量篇幅对典型实例的整理与分析, 意在提出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可行性艺术形式。即通过深入挖掘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与人类情感之间的联系纽带, 分析、概括陶瓷本身的几何形态与图式语言, 再对陶瓷艺术语言进行提炼、简化和逻辑再塑, 运用抽象化造型手法在景观中创造出非再现性的不具体反映陶瓷艺术的陶艺景观, 完成陶瓷艺术从“器”至“道”的形而上的升华。

3 结语

陶瓷艺术如何发挥其魅力以及通过何种抽象化艺术语言应用于景观空间, 创造出更具有人文情怀、生态化、创造性的公共空间, 仍需陶瓷艺术家与景观设计师相互学习与探索, 充分发掘陶瓷艺术的真正内涵, 了解景观与陶瓷艺术联系产生的微妙反应, 建立多种有效的、可持续的、创造性的景观陶瓷艺术语言, 从而丰富公共景观空间的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摘要:分析了陶瓷艺术天然的生态属性, 从物质材料语言以及抽象化艺术语言形式两方面, 介绍了陶瓷艺术应用于景观的艺术形式, 概括了陶瓷艺术本身的几何形态与图式语言, 旨在利用陶瓷艺术创造出具有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景观空间。

关键词:陶瓷艺术,景观,生态特性,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周武忠.心境的栖园[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4:161-164.

[2]田鸿喜, 薛圣言.论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语言的形态表现[J].艺术百家, 2007, 23 (z2) :97-99.

[3]薛圣言, 李颖.论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 2007, 41 (5) :27-28.

[4]朱峻熹.环境陶艺的艺术形象传达[J].陶瓷艺术, 2014 (5) :42-43.

[5]刘红.陶瓷艺术的生态学研究——以环境陶艺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20-23.

人文景观公共艺术 篇9

我们行走在热闹都市的楼宇之中、纵横于繁华的商业中心里, 是否曾被一组雕塑或一组景观小品所吸引, 是否曾被小小的震撼过一次, 答案也许是肯定的, 但是作为建筑景观艺术的辅助——城市景观、雕塑、小品确实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环境中, 影响着我们对所在环境的感受, 他们甚至是完全由计算机计算出的一组数据制出的, 也许是毫无意义的虚拟物品,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它, 如何利用好这一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是我论述此文的目的之所在。

二、虚拟数字化设计的发展

将许多想法数字化、虚拟化是我们设计师目前经常采用的设计手段。数字、虚拟化能将头脑中的念头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成可视的数字化图像, 它不受环境、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随时随地调整现有方案效果, 其实城市规划一直是全面的可视化多角度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我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可应用于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 并同时带来切实和可观的现实利益, 例如数字化城市管理便是近些年普及各大城市的一项尖端技术。也正是在此项技术普及的今天, 还有相当多的人们认为数字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甚至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2010年2月21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引发了各国热议。日本学者山田健太对此表示, 反对谷歌将作品数字化。他认为, 不应将美国的规则强加于人, 应该尊重地区的实际情况。日本笔会的言论表现委员长、专修大学准教授山田健太反对谷歌将书面作品数字化, 18日在纽约联邦地方法院还进行了意见陈述。他在接受“共同社”采访时表示, 谷歌未经许可擅自进行数字化, 要求作者接受既成事实, “我代表对谷歌的这种做法感到担忧的日本作者陈述了意见。”如果要在日本提供相关服务, 就应该与相关人士进行协商, 在达成共识后方可推行。不应将美国的规则强加于人, 应该尊重地区的实际情况,

谈到数字化可能带来的问题, 山田健太表示, 以前都是“精英”才能写书出书。而数字时代谁都可以发送信息。手机小说的情节会依据读者反映而改变, 实现了双向互动。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作者、谁来为作品的质量负责, 有必要认真思考数字时代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的为此感叹, 我们的东瀛邻居对于传统的珍视和爱护, 而反衬出对于虚拟事物的极端蔑视。我国伟大哲学家老子曾说: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 “有、无相生”, 而“无”为基础,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其实, 笔者认为这就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不应完全否定虚拟化所带来的便利, 也不应不尊重二者存在的价值。

三、景观小品与数字雕塑

景观、雕塑在人类长期生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美化了人类生活的环境, 抒发了人类对心中向往与目标的追求, 同时也是探索艺术与追求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 (图1) ,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 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既具有实用功能, 又具有精神功能, 包括建筑小品——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道路实施小品——车站牌、街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但目前在我国景观小品常常被忽视其精神功能, 粗制滥造, 缺乏美感。其实, 景观的总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加以体现, 好比给一个人化妆。如果他的眉毛化的不合适, 那么就会影响整体妆容。因此, 景观中的细部处理一定要做到位, 因为在大的方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雕塑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等;另外铁艺等金属雕塑也是重要的一大类, 尤其是青铜雕塑。最新的一类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数字化雕塑, 他是新技术艺术形式的代表,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类别最接近的就是数字效果图、建筑效果图 (图2) 、工业产品虚拟效果图等。

可能数字雕塑被很多人尤其是专业人士认为是不入流、不艺术的创作形式, 因为其推翻了手工制作胎具、磨具、成型这样的传统创作过程, 不过从视觉上来说, 实物造型跟虚拟造型并没有什么差别, 数字雕塑介于平面绘画跟立体造型之间。绘画是平面的雕塑, 雕塑是立体的绘画。人们固有的思想可能认为数字雕塑不能像传统雕塑那样可以触摸, 所以不能算做雕塑。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机器加工设备的精度不断提高, 这样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就像雕刻机一样, 从过去的平面雕刻到现在的立体式雕刻 (甚至现在国外出现的立体打印机等技术) 。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进行计算并付诸实现的雕塑造型。它是模仿现实手法对存在或不存在的物体进行雕塑。在一定程度上, 该种方式可以对创作的类型和形式进行合理的改进和研究, 由本人根据波浪数据制作的数字雕塑, 目前已经实现并落成在某滨海城市 (图3) 。在虚拟的世界中, 数字雕塑家可以使用软件对任一一个现实的或虚拟的完全基于自己想象的事物雕塑, 甚至是纯数字的模型, 可以使人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数学的形态, 因为他是许多人类探索自身奥秘的最便捷手段, 例如DNA模型。

四、结语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 景观雕塑小品艺术会进化成两种类型, 一类叫材料景观雕塑小品, 另一类就叫数字景观雕塑小品或数字景观。它们的区别就是, 在相同的材料的情况下, 一类是用传统手工的方式在材料上创作雕刻出作品, 一类是在计算机中制作出数字模型, 用计算机控制加工设备在材料上制作出作品, 或者直接存储在硬盘中随时进行动态展示。材料景观雕塑小品跟数字景观最接近的就是精确比例塑胶模型和金属雕塑 (图4) , 因为这类雕塑基本上都是先泥塑或建模然后翻模再浇注金属液或者雕刻金属磨具, 最终的成品实际上已经是通过翻模这个媒介而变成了第三方成品。数字景观道理也非常接近, 通过电脑和机器设备把虚拟造型克隆成具象成品。从这个角度来说, 数字景观就是一种新的材料雕塑, 不过是创作过程不同而已。其实只要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和思维工作, 那么做出的作品就是艺术景观, 他的用途甚至超出了观赏的层次, 也许还会推进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创造。材料雕塑制作低效但独一无二, 这就是它的价值。数字景观制作高效却可以复制, 这也是它的价值。数字景观因为不确定性所以更有艺术价值, 数字景观因为可控及确定性所以更有工艺价值。现在应用数字景观方式最接近生活的地方可能就是精确比例模型 (图5) , 以后手办树脂模型也有可能从手工制作方式转变成数字模型。不过就像材料雕塑有艺术雕塑的魅力一样, 手工也有手工的价值, 数字景观只会是一种高效的工艺之一, 它和材料雕塑的关系不是孰优孰劣, 也不是谁将会替代谁, 在未来二者是人们都可以自由选择的创作手段, 艺术家可以借此更好的发挥艺术创作, 科学家可以借此更好的表现科研成果。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及建筑景观中新兴起的创作形式——数字化虚拟景观设计。数字虚拟化丰富了设计师的创作手段, 同时又给创作者带来了新的灵感源泉。数字化服务于艺术景观、雕塑、小品, 艺术景观的创作给力于数字化图像, 使其赋予生命感。任何新生事物都有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重视传统, 一方面也应给新生事物以生长空间。

园林景观铺装材料艺术 篇10

铺装在营造园林景观空间的整体设计效果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是很多设计师高度重视的环节, 其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更是设计的重中之重。铺装材料的选择既有实用、环保的考虑, 也有与园林整体艺术统一的审美要求。当下建筑材料不断地推陈出新, 但是大部分园林地面的铺装还是偏重于追求人工的形式美感, 大量采用硬质材质铺装, 不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景观的联系, 这就为设计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选择运用好新型的铺装材料、深入发掘传统铺装材料的功能, 是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突破点。

1 铺装材料的基本分类与发展趋势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园林景观铺装材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柔性材料, 一类是硬质材料。柔性铺地材料主要是草坪、地被和灌木等常见的自然材料, 虽然简单, 却可创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的效果, 利用天然植被丰富的种类, 通过修剪、搭配、规划构图就可以营造出怡人的园林景观;硬质铺装材料主要是石材、砖、砾石卵石、混凝土、木材、可回收材料等。不同的铺装材料, 有不同的实用功能和装饰效果, 比如常见的石材, 有天然纹理的石灰岩、层次分明的砂岩、质地坚硬且色泽鲜明的花岗岩, 毛石及经过各种加工的石材应用广泛, 而久置的顽石又别具韵味, 石材的碎片及边角料也可持续利用, 由其铺成的地面容易与园林景观融合, 产生自然的审美效果。

近年来, 可持续性发展、可循环利用等理念成为设计界的主流, 在园林铺装设计中利用新型可回收材料进行铺装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新型可回收材料具有装饰功能强、施工方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特点。除石材、砖、木材等一般的铺装材料外, 还有许多特殊的循环使用材料, 比如碎砖、碎瓦、树皮、陶瓷碎片、木材碎片、玻璃碎片等, 都被富有创意地运用到现代铺装中。同时,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富含科技元素的铺装材料种类不断丰富, 像透水性沥青铺装、透水性混凝土铺装透水性地砖等材料的出现及运用。未来铺装的发展将朝着自然、生态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只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新型可回收材料的运用将大有可为。

2 铺装材料运用的人性化

园林是人类为了追求更美好、舒适的生活而创造的特有环境, 园林地面的铺装也是这美好环境中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人与环境的关系, 是铺装材料选择与铺装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大到园林设计还是小到角落地面铺装的材料选择, 都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享用园林的人们的性格、爱好、习惯, 民族的风俗、传统、文化都对园林审美取向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园林铺装设计中要充分尊重人们的不同要求, 反映不同的文化观念, 才能称得上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因此, 在进行路面铺装设计时, 充分考虑是否有令人愉悦的色彩、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和图案、是否和环境协调, 是否有舒适的质感、是否便于行人安全等, 都是园林铺装设计的重要内容, 也是最能突出“设计以人为本”这一内涵。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其实在我国传统的铺装艺术中已经有很多可供借鉴的典范。古代的铺装材料主要是条石、方砖、碎石和砂砾等。但是工匠利用这些原始材料的尺寸及色彩变化, 创造出许多无论是使用还是观赏都有高度价值的杰作, 真正实现了人性化。如苏州园林的铺装中就有很多由小石子拼出的迂回小路与吉祥图案, 很好的解决防滑, 又突出了园林玲珑秀美的风格, 兼有实用性和形式美。现代的装饰材料加工工艺更加多样, 使材料产生丰富的变化, 更能贴合人性化的设计要求, 如切片后石材铺贴的地面比较光滑, 通过打毛、火烧、拉丝等工艺处理后, 就很好的解决了防滑的问题, 不同工艺的石材方片拼贴, 还有很好的肌理效果, 具有出色的审美效果, 与园林花木很好地融合。

人性化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材料的使用对人们欣赏园林的引导作用, 使园林的设计主旨得到最好的展示。选择不同的铺地材料, 对人们欣赏园林以及在园中的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能够产生对人们行为的暗示与引导。例如, 平滑的铺地会使人们加快步伐, 快速浏览远眺, 加速人流分散, 粗糙的铺地则会使人们的脚步放慢, 更加留意足边及身旁的园林细节;沙砾和碎石路面让人放松神经, 自在漫步, 留意景观, 成片光滑的鹅卵石地面让人小心翼翼, 更加注重内在体验。

3 铺装材料运用的艺术性

地面铺装与地形、建筑、水体、植物等其它园林设计要素一样, 具有许多美学和艺术上的功能。铺装材料的艺术组合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整体和谐的大原则, 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 通过肌理、质感、色彩、纹样、形态和尺度的组合, 其次是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模数等组合规律。

园林铺装由于是铺装地面, 地面的颜色直接映入人的视觉, 影响到对园林审美的观感。天然材料有其固有的色彩、人造材料的色彩更加缤纷, 不同的铺装材料具有不同的色调, 给人不同的观感, 适用于不用的场合, 暖色调有热烈的效果, 冷色调有优雅的基调;明朗的色调使人轻松愉快, 灰暗的色调让人沉稳宁静。因此, 在铺装设计时, 应注意对铺装材料颜色的选择, 首先要重视铺装材料色彩与园林景观整体色彩的组合, 使之与园林空间的环境氛围能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其次是用色不可过多, 一般不多于四种色彩, 而且多用相近色、调和色贯穿整个园林。比如一座公园的铺装, 有混凝土铺装、块石、碎石、卵石铺装等, 同时存在多种材料, 如果忽视色调的调和, 将无法实现整个园林的统一感。又如, 在同一色调内, 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色彩的调和, 可以简单的营造出较为的和谐优雅的氛围。

材料都有其一定的形态和尺寸, 通过对材料大小、数量、高低、厚薄、宽窄、粗细、方圆、曲直的把握, 进行巧妙组合, 可以创造出出色的艺术效果。例如一个地面的拼花设计, 在波打线与中心铺装材料之间, 拼上小石头马赛克作为饰线, 就呈现出一种精致之美。

质感美是地面铺装艺术的重要元素。质感肌理是通过材料表面的特征给人以视觉感受, 达到心理的联想和象征意义, 不同的质感营造出的气氛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质感主要表现为粗糙与光滑、柔软与坚硬、冷与暖等。如园林中常用的花岗岩就表现为粗糙、硬、冷的质感特点, 而木材则表现出粗糙、硬、暖的质感特点。质感的表现艺术在重点, 就在于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 为整个园林提升增添一笔。像近水林木茂盛之处, 木板栈道就比混凝土的道路要富有生趣, 就在于其质感上的亲水性。一般来说, 主要干道、交通性强的地方, 以粗糙、坚固、浑厚者的材料为佳, 设计线条简洁大方;庭园、花园小径则经常用草皮、碎石铺设, 且设计丰富一些。这些明代设计在《园冶》中早有论述:“惟所堂广厦中, 铺一慨磨砖, 如路径盘蹊, 长砌多般乱石, 中庭式宜叠胜, 近砌亦可回文, 八角嵌方选鹅子铺成蜀锦。”此外, 质感变化要与色彩变化均衡, 色彩变化多, 质感变化相对要减少, 色彩丰富, 则质材选择要比较简单。

4 铺装材料运用的地域性

铺装材料的使用往往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地域气候的特点充分考虑材料的实用功能, 而因为经过历史长期的考验, 材料选择上受地域气候限制形成的这些特点, 又反过来凝固成园林铺装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今天的园林建设中, 继承传统、保护历史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我国的地域文化从《诗经》记载的十五国风, 就已经是风格各异, 深刻揭示环境气候对文化形态的影响。在当下的园林铺装, 我们应当杜绝大江南北、千园一面的跟风流弊, 而是应当充分发掘传统铺装惯用材料的地域文化内涵。像石材铺装数千年来一直为欧洲城市居民所喜爱, 而以此主题的摄影、影视作品, 也给人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同样的, 中国苏州园林, 石板、卵石、碎石等巧妙使用则凸显了江南秀丽的风格, 也是深入人心。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来看, 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从苏州园林到岭南园林, 风格迥异, 各具千秋, 如北方园林多石材拼贴、江南园林多用方砖、碎石和砂砾等, 铺装材料的选择也是塑造园林风格的重要因素。许多园林能成为城市地标, 使身处其中的人们产生舒适感, 是因为其建筑形式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色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是城市独特个性的象征, 能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感。所以, 依托地域文化特点, 进行铺装材料的选择和铺装设计是园林设计的关键所在。

除地域文化的因素外, 还有地域气候的因素。我国南方气候炎热且多雨水, 设计师就应该重视铺装的渗水性, 而北方干燥寒冷的地区, 则需要更多防霜冻地砖。现代设计中出现的大面积使用花岗岩或者混凝土的铺装, 其透水性差, 无法完成城市排水, 导致积水严重。而像砾石、卵石这些传统铺装材料, 曾经在江南园林中大量的使用, 有着很好的牢固性与渗水性造价低廉, 又能与园林景观很好的融合, 被称为“生态透水性铺装”, 由于其本身良好境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 随着铺装材料市场的发展, 许多新型的生态透水性铺装材料也被开发运用, 它们一方面连通自然降雨与路面下部土层, 利于水资源的自然循环, 保护地面下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解决了地面积水和防滑的问题。

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铺装材料, 尊重园林铺装中的人性化因素, 凸显铺装艺术本身与园林艺术的统一性, 充分考虑材料运用与地域气候的关系, 是进行园林铺装设计的重要原则, 是一个成功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永福.现代景观设计与实训[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9年08月

城市中的景观艺术 篇11

在现代城市里,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远方的地平线,都被遮挡在水泥丛林中;落日和朝阳也被蒙蔽在被汽车尾气污染的空气之中;高耸的摩天楼,蛛网般的高速公路表现了工业化社会的效率,但是在它们面前,人们感到的是浮躁和无奈,不由得开始怀恋竹篱茅舍、悠然南山的情怀。那么,如何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显露,引导人们体验自然呢?这就要结合生态系统的目的和需求,因循自然元素,显露自然本色,以自然美为主,辅以人工美,充分利用山石、水体、植物、动物、天象之美,塑造自然景观,并把人工设施和雕琢痕迹融于自然景色之中,从而实现生态景观的艺术。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艺术家开始参与了生态景观的设计。他们设计或创造出生态艺术品以解决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自然审美问题。他们还通过各种媒介,如摄影、绘画、雕塑和多媒体装置等,来宣扬景观中的美学。在南斯拉夫,一位名为哈里森的艺术家与其合作者共同研究了萨瓦河及其毗邻的土地,他们通过地图和照片表现了这块土地的种种细节。这件艺术品具有剧烈的视觉冲击感,引起了有关市政机构的关注,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反应。在设计师约翰逊所创造的“花园”中,他引进了土生植物、动物、雕塑走廊等元素,让参观者能亲历自然景观。这些艺术作品的共同点是,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形式,表达了充分的尊重。一个艺术家强调生态系统的自发性,其实就是增强自然本身的力量。

我们所在的地球,是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通过劳动将原本荒芜的土地开发为物产丰富的富饶之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环境也被人类破坏,而失去了自然平衡。如今,人类在努力挽回这一后果,将自身的生存与大自然的变迁融为一体。生态景观不是隔离自然的各个层面,而是将它们融汇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人类同属一个地球村,我们要重新定义我们原先与地球的关系。

不论是人类自身,还是人类和自然,都存在内外之间的辩证的关系。我国古人创造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创造了各种风水之学。在城市外部,有自然山脉、河流、湖泊、森林、湿地等大环境景观,城市内部有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空间形式。在城市生态规划建设时,要抓住大环境景观特色和小环境景观特色,做好环境的内外关联。

生态景观的新理念认为,城市的居住者不仅是人,还有植物和动物。这种新理念大大拓宽了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新思路。生态艺术力图弥合城市与自然之间不断扩大的裂痕。在修复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同时,人们也需要重新确定了他们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家们首当其冲,他们成了社会活动家。通过各种艺术作品,宣扬他们的思想。科学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也加入进来,他们与艺术家合作,一起进行各种研究,开发各种创新的项目。

以雕塑为例,雕塑是人文景观的重要一环。日本艺术家菊竹清行创造了一座雕塑名为“翼”,它可随二氧化碳水平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形态。这是菊竹清行与日本的一家环境研究所合作创作的。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一种人类正在极力减少排量的温室气体,通过这座雕塑,公众可以关注到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威胁。菊竹清行倡导的交互式生态艺术作品,是有机地把艺术、科技和自然世界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还有一座办公楼前的“智能人”,当有人经过门口时,它会通过声音、旋转等方式来表示欢迎。

景观艺术的宗旨离不开生命这一主题。其深层思维涉及到生命、死亡及再生等美学哲理。巴黎艺术家欧内斯特和生物工程学家合作,创作了一个雕像名为“生命雕像”,他以聚胺脂和极微小的藻类混合为材料,塑成这座雕像,这些原料本是河流中的污染物。其中的藻类,是活的生物体,在阳光、水分、气温等条件变化之下,藻类的繁殖是不确定的,条件恶劣时,甚至会死亡。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雕像的颜色和形态会时刻发生微妙的变化,只有每天往雕像上浇水,这雕像才能“活”着。

城市景观资源的开发其实是创造一种自然化的人居环境,人们只有保护风景,才能享受生活。因此,风景资源具有的独特环境特征和生态功能,不仅包括客观事物,如动物、植物、水体等,更蕴涵着无形的文化内涵,以及城市在漫长时间跨度内逐渐形成的历史轨迹。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多样性”的追求。所谓多样性,人们最常提到的是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生态学关注的最大问题,毕竟,人类不能独存于地球。

相关链接:

生态技术应用于建筑

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浪费和无谓损耗,以较小的消耗获得丰厚的目标,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其实,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是指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组合体的均筑物。

目前,人们对建筑有了更新的认识,提出了建筑生态化问题。它是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产生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

它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过程,而是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建筑的生态化,一般应具备如下的基本特征:第一,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第二,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第三,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代表性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等等。生态建筑代表了21世纪的发展方向,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在21世纪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切。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研究 篇12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构成, 但是通常多数景观设计只是局限于解决功能等理性问题, 但是忽略了城市景观对于整个城市形象的影响力。为了能够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 提高整体生活环境, 因此城市公共景观设计成为目前研究者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1 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状况分析

众所周知, 城市是市区群众生活聚集的区域, 而现代城市社会中趋于多元化发展的状况, 会从多个层面上去影响到当前城市公共景观形象艺术风格的形成。例如当前城市的建筑, 当前城市的色彩、雕塑、服务设施等等, 可以说城市公共景观形象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 不只是可以体现出现代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 并且也能够去促进了新时期我国城市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如今城市公共景观的形象成为了城市形式的载体, 也能够成为现代城市价值的重要构成。一般人们去一个地方旅行, 是为了欣赏这个地区所独有的文化景观, 也从而去了解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文化特色, 实现了拓展视野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依旧难于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 例如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缺乏科学性的规划, 一味地想要提高自己城市的名誉与品位, 就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自己的“面子工程”。

我们所要建设的城市景观艺术是给予群众一种感悟艺术的事业空间与没有限制交流的文化艺术场所, 是不能够将公共性与艺术性混合在一起的, 这两者需要有各自的侧重点。我们在给予其审美价值同时, 需要去努力展现出自身具有的公共艺术内涵, 使得两者能够在当前公共艺术领域中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

2 当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说城市景观设计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 不能忽略的是, 在实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笔者在下文中简要论述:

2.1 城市景观失去原有特色

随着现代城市不断发展, 也出现了一些传统景观与文化遗产频繁遭受破坏的现象。部分城市为了扩大路面, 砍伐了道路两旁的古树。一些传统民宅都被铲平, 取代的是毫无生机的高层楼房。诸多传统景观、名胜古迹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的客观反映, 对于城市历史发展、文化风俗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传统景观、风景名胜也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特点体现形式, 但是当前众多城市的公共景观因为盲目地建设而显得十分平庸、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2.2 城市景观设计时忽略了软质景观的设计

诸多城市公共景观的绿化设计过程中, 会将设计的重点放到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中, 通常会忽略了绿地、林荫这些相对软质的景观设计, 让一些绿地草皮、花卉成为了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附属地位, 因此需要我们后期设计中注意。

2.3 城市景观设计相对奢侈

我们说城市公共景观提高档次的基础就是功能的合理性, 但目前所谓的档次被人们理解成为是磅礴的气势或者考究的用材。很多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广场化”、“园林宫廷化”、“绿地观赏化”等现象, 一些人们片面地认为, 必须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设计, 才能够提高整座城市的气势与档次。

3 新时期我国城市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3.1 城市景观设计要与自身历史文化紧密结合

我们说在实际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 务必要与城市自身文化历史紧密结合, 一方面要突出城市具有的现代化特征, 另一方面也要去充分展现出来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要将城市原有的古建筑群体等文化景观渗透进去, 在设计景观的时候, 要与城市古建筑群协调, 这样就不显得突兀, 也有种和谐美感。如果两者难以紧密结合, 那么就可以选择分区设计的形式, 可以将城市布局成为了古城区与新城区, 就保证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和谐, 也不会去打破原有的城市设计原则。

3.2 城市景观设计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我们说每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与营养级。而秋天落败的枯叶就是春天生命生长的养分, 如果一味地去清除了公园的落叶, 那么就等于切断了自然环境中闭合的循环系统。我们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过程中, 要使其废物变成营养, 例如借助返还枝叶、返还地表水补充地下水等生态设计思路。

3.3 城市景观设计要加强生态绿地建设

我们说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 绿化是难以忽略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 需要尽量地保留城市绿地原有的自然特征, 在城市河岸边的一些带状的公园都要尽量去保留, 构建起城市的绿色通过, 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完整。另外, 我们在城市景观绿色设计过程中, 可以去推广屋顶的绿化设计, 去对城市环境进行调节与改善。例如浙江杭州钱塘新城在城市规划设计中, 就始终去坚持生态、感性、生活等设计理念, 去确保人与自然的共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质量要求是不断提高的,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水平, 让城市呈现出新的发展风貌。而本文所探讨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今后城市景观设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 进而促进现代城市的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化成为我国近几年社会客观发展趋势, 有越来越多的人群逐渐朝市区集中, 并且有很大部分人群始在城市中定居, 扩大了城市的规模与承载量, 这使得城市的公共景观设计与建设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对我国当前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状况分析, 并提出相关的设计、建设问题。

关键词:城市化,公共景观设计,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何鄂, 韦天瑜, 杨文会, 许正龙, 项金国, 大唐.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J].雕塑, 2006年04期.

[2]李平毅, 丁艳, 陈颖聪.四川自贡盐商宅邸王家大院建筑景观初考[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12.

[3]朱军.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 04.

上一篇:物流效率论文下一篇:课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