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态景观

2024-10-05

公共生态景观(精选10篇)

公共生态景观 篇1

一、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分类

1. 公共生态景观的含义

公共生态景观是指由地理景观、生物景观、经济景观和人文景观组成的多维复合生态体。它不仅包括有形的地理和生物景观, 还包括了无形的个体与整体、内部与外部、过去和未来以及主观与客观间的系统耦合关系。公共生态景观是在一个宏观的区域范围内, 由许多微观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完整的空间构造、相互作用、功能协调及动态变化的新型景观系统。

2. 改造型公共景观的概念及分类

什么是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顾名思义, 就是对原有的空间景观或生态系统的二次改良和优化。改造型公共景观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湿地及环境自然保护区等性质的生态改良。一类则是在原有缺陷性景观环境或荒废空间区域的基础上生态化改造。本文主要针对后一类进行重点论述。此类的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土地的最少介入, 水资源的极少涉入, 经济的最优投入以及周围生态景观最少被干扰。

二、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发展情况及成功案例

1. 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发展情况

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发展基本上是和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同步的。1938年, 德国地理植物学家特罗尔首先提出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70年代后, 全球性资源、环境、人口、粮食问题日趋严重, 加之生态系统思想的广泛传播, 使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漫长的科学理论推理及工程实践中, 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孕育而生, 在国内外迅速普及开来。尤其是在美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的发展更为迅猛, 在普及传播到国内经过因地制宜的深化, 随之推广,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案例毅然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2. 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成功案例

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若将存世的所有案例统统呼之欲出, 绝对另读者震撼不已。因此, 我精选了国内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品, 仅供品鉴。

(1) 岐江公园的生态景观改造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中山市。是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题公园, 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设计理念, 是工业旧址保护和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 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 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 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 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亲水、保护生态是岐江公园的一大特色。公园较好地处理了内湖与外河的关系, 将岐江景色引入公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公园不设围墙, 巧妙地运用溪流来界定公园, 使公园与四周融洽和谐地连在一起。亲水是人的天性, 这条水流的设计正是要让人们尽情挥洒人之天性。

(2) 秦皇岛的“红飘带”-生态河道

秦皇岛是渤海湾中心地带的重要港口城市, 汤河是流经秦皇岛市区的一条主要河流, 被称为港城的母亲河。从前的汤河两岸杂草丛生, 垃圾遍野, 荒凉破败。红飘带只是汤河沿岸星罗棋布公园中的一处, 它面积不大, 总面积约20公顷, 地理区位也不突出, 却名声在外, 成为汤河带状公园中的一颗明珠。

红飘带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很另类”。一座汤河大桥把它和汤河下游的另外一座公园分割开来。往下游方向看, 河底和两岸都被渠化、硬化、亮化, 园林式的造景模式与大多数国内城市公园大同小异;而再看红飘带, 河道蜿蜒曲折, 原生树木和水生植物错落岸边。

三、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的技术措施

目前, 在我国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采取的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节地型生态景观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

日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和日益加剧的用地矛盾, 同时也出现了人地矛盾、资源和能源浪费等现象, 为了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和此几种矛盾的改善和消除, 节地型生态景观作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已被公认为我国生态景观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在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 景观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节土型措施。

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 山地和农田是城市景观绿化建设所需要的回填土和种植土的主要来源, 山区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由于大量的园林土方工程的进展而受到威胁。实施景观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节土型措施, 一是保证土方就地平衡, 使原有的地貌特征得到保持;二是将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的来源进行回填, 并且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

3. 景观绿化建设中节能措施。

由于城市形象工程 (大型城市广场、音乐喷泉等) 的盛行, 电能的消耗量不断增加的现象出现在全国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和运营中, 社会呈现出的矛盾更加尖锐。照明设计的本意和含蓄优美的夜景效果不但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 而且造成经济和能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我们应当将景观绿化建设中能源消耗问题列为主要, 有关城市和景观绿化夜景照明方面的设计规范也应该予以出台。

4. 建设节水型生态景观。

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是生态景观节水技术的主要措施, 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开源和节流是建设节水型生态景观的两个主要方面, 一方面可利用的水源总量要增加;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消耗要减少。不仅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 而且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 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 这不仅能使得大量的水资源得到节约, 并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5. 营造节能型生态景观绿化。

实施因地制宜, 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得到有效利用, 景观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趋向安全清洁的状态, 是节约型生态景观的重要内容。其外, 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景观小品、指示牌等, 能起到营造节能型景观绿化, 产生独特有趣的生态园林景观的效应。

6. 打造节力型生态景观模式。

应以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衡量节约型生态景观的标准, 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是生态景观建设发展中所提出的高要求。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提高使得景观绿化的养护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倘若现在养护管理问题被忽视, 一些地方政府关于生态景观绿化的养护的压力之重会难以承受, 景观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四、总结

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建设是以极少破坏与充分改良为原则, 减少景观的过度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改造中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条件, 以及巧妙的技术, 在降低经济投入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使地方特色生态景观重塑生态重现于世。另外, 与其大量的将其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焚烧或作为生活垃圾处理, 加剧了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不如加以回收利用, 或用作生态景观的生物性肥料的来源, 或作为园林建设的原材料, 营造和谐的生态景观。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造成乡村景观的丧失和大量的失地失业农民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等诸多社会问题逐一出现。所以, 把改造型公共生态景观建设和保护和建设乡村景观紧密结合起来, 既可以使得失地失业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又可以使公共生态景观的经济收益得到提高, 营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态型景观。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1.

[2]潘召南.《生态水景观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 1998.

西安市公共艺术景观研究 篇2

关键词:西安市;公共艺术景观;城市性格;创新

0 引言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基础,转而追求更加深刻的艺术文化精髓。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都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课题研究中。这是因为公共艺术中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文化价值,它既能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关联,也能够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尚。同时,通过这项艺术的表现形式、美学特征,设计师能够充分强化城市的性格和魅力。再加上公共艺术景观所包含的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它所塑造的城市景观可谓是城市的“文化名片”,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广大设计爱好者位置探究发展。

1 公用艺术景观的发展内涵

从宏观上说,公共艺术一词来源于英国,它指的是开放、公开、由公众参与的公共性空间。顾名思义,公用艺术景观指的就是通过这种空间艺术,拓展出相应的景观环境,从而烘托艺术氛围,提升空间性格魅力,使公共艺术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当前形势下,西方公共艺术的探究起步较早,因此所取得的成果也较为突出,中国与之相比,呈现发展弱势。而鉴于艺术景观设计的独特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公共艺术能够进一步激励城市艺术创造,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因此,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合理的运用公共景观设计,能够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引导空间文明发展、深化艺术探究氛围、丰富景观设计成果。

2 西安市公共艺术景观成果的分类

目前,西安市公共艺术景观的成果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越来越多的艺术景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和谐统一”、“简洁明快”依然是公共景观的主要走势。从整体上看来,西安市艺术设计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分类:

2.1 综合的环境发展

当前,西安市景观艺术呈现出了综合发展的良性循环。从城市、街道、广场到学习、车站、商业区。越来越多的公用场所为景观艺术提供了创作环境。通过不同行业、不同功能、不同价值的环境综合,它们以雕塑、壁画、建筑等不同的形式出现,给现代化的西安带来源源不断的艺术生机。如今的西安古城已经不再是旧时的景象,转而通过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层面的融合,建立了一个有机的艺术形体。

2.2 开发的审美特性

作为专业的建筑外部艺术空间,景观艺术是一个开放性的公共性空间场所。俗话说:“众口难调”,任何开放性空间的艺术价值,都要建立在人们认同的艺术形态上,因此在景观设计的审美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在造型、色调、风格上和市民们建立一種“认同感”。人们的言行举止渗透在城市景观中,而优秀的城市景观有反过来感染人们的参与热情。而在西安很多景观作品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这项特点的运用也较为突出。

2.3 延续的艺术价值

众所周知,西安是一座文化名城,处于这座城市的景观设计,设计师除了要考虑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文化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还要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社会景观地融入,呈现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景观风格。通过这座城市的历史特性,将古今元素融合在一起,将优秀的文化传统贯穿其中,使古今造型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景观艺术作品。

3 西安市公共艺术在发展演变中出现的问题

在公共艺术的发展道路中,公共艺术景观的塑造呈现出一个平稳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物资匮乏、思想保守,景观设计在西安的城市建设中处于一个十分薄弱的地位。但是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上升,群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在拓宽,这也为西安市的公用艺术景观注入了动力。在每一个公用空间中,人们都渴望能够看到其中蕴含的艺术内涵,体会到其中的文化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公共艺术空间对个人的价值所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这门艺术的平稳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常态化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3.1 公共艺术景观失去地区特色

古都“西安”的称谓可谓享誉全世界。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西安公共空间中的“商品化”艺术特色越来越明显。很多带有传统韵味的空间遭到“艺术绑架”,频繁遭受破坏。很多优秀的传统习俗、文化内容都被商业的景观设计冲淡,在盲目的“现代化”景观建设中失去了原本的特色,变得俗不可耐。

3.2 缺乏对自然景观艺术的运用

在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了“生态”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然景观艺术在景观绿化设计中拥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设计者都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硬性的建筑施工上,却常常忽略了树木、植物、水源等自然元素的运用,使“城市广场”“中心雕像”等硬装的景观艺术成为主导。

4 如何强化西安市公共艺术和地域之间的关联

4.1 公共文化艺术要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其首要方法就是在景观建筑中融合入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一方面要突出城市的发展特征,另一方面也要深刻挖掘其中所存在的历史文化。将城市的文化血脉融入景观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当前的现代设计作品和建筑群体相互协调,通过有目的的设计形态,打消景观给古建筑城市造成的“突兀”之感,充分展现城市所具有的艺术景观魅力。

例如,在西安世园会椰风水岸景区,一组名为《梦幻森林》的玻璃雕塑群落吸引着游客们的注意。这是由美籍华裔雕塑艺术家盛姗姗制作的一组公用景观装饰品。设计师选择用玻璃这种独特的质感,将通透的颜色、优美的造型组成了抽象的植物造型的雕塑艺术集群。光线从68个主体“叶片”中穿透出来,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倒影。而富有“自然生机”的设计风格更加适合当地的村落建筑,形成统一、和谐的艺术美感,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体验这项艺术景观的魅力。

4.2 营造一个生态型公用艺术景观环境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循环系统,都有着健康的生态观念贯穿其中。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尽量保留开放空间中原有的生态系统,在一些带状的公园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绿植、水源、太阳能等环保洁净的能源,转化为设计元素。将屋顶绿化、立体墙面绿化等创新型方式融入其中。

5 总结

在西安市艺术景观的塑造过程中,设计者通过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语言,能够表现出充分的地域特色。因此,在城市的环境发展中,为了让人们呈现出新的文化风貌,广大设计工作者要不断开拓进取,提高景观艺术的思想深度,进一步推动现代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左民,艾鸿镇.城市雕塑设计[M].天津科技出版社,1985.

[2] 吴昊.城市公共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公共生态景观 篇3

一、相关概念

生态公共卫生间是通过一定的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 能够有利于改变或减少传统公厕所排放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能够有利于改变或减少传统公厕对清理、消除排放物而必须付出的对自然生态物质的消耗;能够对排放物进行回收利用处理的生态化;能够使设计具有人性化, 在外型设计上注重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成为景观中有机的组成部分。

二、城市公共卫生间的现状与问题

(一) “方便”难。21世纪以来, 中国的发展世界有目共睹,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不仅带来了城市住房保障问题, 也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公共卫生间作为方便城市居民的基础设施, 有的时候却没有让民众觉得方便。一方面, 城市人口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城市公共卫生间的正比例加建, 新建的公共卫生间往往面临着没有合适地皮和资金不足的困窘;另一方面, 现有的公共卫生间往往位置隐蔽, 再加之城市路标的不健全或者污损, 民众找寻“方便”之处难上加难。

(二) 难“方便”。城市现有的公共卫生间中也存在着几个问题。其一是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地段和风景旅游地段, 公共卫生间入口排队的人太多, “供不应求”。其二, 早年修建的公共卫生间卫生条件达不到当代人的卫生要求, 让想要方便的人不愿方便。另外, 某些新建的公共卫生间由于管理不当, 污秽满地, 臭气熏天, 也让人想要避而远之。

三、城市生态公共卫生间建设的意义

生态公共卫生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虽然生态公共卫生间前期资金投入较大, 但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看是物有所值的。利用一定的先进科技手段, 生态公共卫生间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而且还可以节约资源。而且正因为这种特点, 生态公共卫生间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更多条件受限的地域, 从而使得这类卫生间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最终方便了城市居民并提高了其生活水平。

四、建筑设计实例———长沙梅溪湖景观生态公共卫生间

(一) 项目背景。梅溪湖新城由美国KPF建筑事务所和英国Atkins集团规划, 致力于将新城建设为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城;华中地区两型社会的新城典型;湖南省和长沙、株洲和湘潭地区最具国际化水平、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新城。2009年以来, 梅溪湖陆续启动实施的公共项目有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英国扎哈·哈迪德事务所) 、数字服务中心 (意大利迈丘设计事务所) 以及滨湖景观建筑等。2011年初, 梅溪湖实业有限公司邀请魏春雨地方营造工作室进行环湖景观配套服务建筑的设计工作, 该景观生态公共卫生间属于其中之一。

(二) 场地概况。梅溪湖区中央轴线南延线公园地块沿东南与西北走向, 向西北延伸至梅溪湖, 地块基本呈长条形, 东南端为放大多边形;最窄约57米, 最宽约150米;长约540米, 面积约4.96公顷。地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高差约12米左右。轴线南延线公园定位为集游戏、休闲、文化于一身的互动舞台和游艺长廊, 分为亲水演艺广场、自然课堂、树阵休闲广场和户外游戏广场四个区域, 建成后不仅与轴线北段已建成公园合为一体成为梅溪湖景区中央绿轴, 也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景观生态公共卫生间基地位于户外游戏广场区, 主要服务于南侧户外剧场游人和其他公园游客。基地南侧为利用地势而建的户外剧场, 处于浅丘地形环境。

(三) 气候特征。公共卫生间位于梅溪湖中央绿轴南延线公园中段南侧, 属于园内公共配套建筑。公园冬寒夏热, 四季分明;春秋短促, 冬夏绵长, 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特点。

(四) 设计定位。公共卫生间为功能性建筑, 服务于中心绿轴公园及其周边人群。建筑风格应与梅溪湖沿湖建筑风格一致。为秉承梅溪湖片区“生态新城, 可持续发展新城”的战略性要求, 要求公共卫生间建设成为景观生态公共卫生间。

(五) 设计原则。一是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传统与现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浑然一体;二是设计既要能有效节约建造成本, 又要保证其安全性;三是建筑和景观等的设计既应该美观, 大方, 能符合大众审美要求, 又能充分发挥其公园厕所及管理用房的功能。

(六) 设计方案。

1.设计构思。景观公共卫生间位于长沙梅溪湖中央绿轴南延线公园中段南侧浅丘, 公园室外剧场西侧。周围山林环绕, 建筑表皮所采用的碳化竹木板在阳光的照射下与建筑周边的绿植和谐统一, 使得建筑仿佛藏匿于其中的瑰宝。为了呼应周边的山丘地形, 建筑由圆而生, 三片弧形片墙巧妙组合, 营造了一种流体岛式的趣味空间。三个功能区通过蜿蜒的植被屋顶和随地势起伏的木质基座有机联系在一起, 各个使用空间的入口和视线阻隔全凭弧墙的弯曲走向而定。建筑的亮点是中心树池, 树池中的树与建筑一同生长, 随着季节的变化, 树叶发芽、繁茂、枯黄、掉落的周期变化仿佛也给建筑注入了生命的荣衰。中心树池不仅是如厕人流的交通岛, 而且将通透的周围景观隔离出了层次。碳化竹木板斜向拼接而成的建筑表皮肌理, 在一天的各个时段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而丰富多变。沿墙设置的高窗不仅满足了室内采光, 而且使得建筑更加整体。建筑二次地面模拟了浅丘微地形, 与整个公园的环境更为契合自然。表皮废料修筑的弧形坡道为残疾人提供了方便, 在整个建筑小环境中也仿若天然。三块独立的使用空间保证了建筑的主要使用功能。男女蹲位数比率按1:2设置。估算出室外剧场人数, 按每百人设一个大便器为标准设置蹲位数, 按每一百五十人设置一个洗手盆设置盥洗池。女卫生间共有十二个蹲位, 四个盥洗池。男卫生间共有六个蹲位, 六个小便池, 四个盥洗池。所有卫生设施按照弧墙角度设置, 盥洗池墙面安装的椭圆形镜子所反射出来的多影效果使建筑空间妙趣横生。室内除了靠弧形高窗采光, 还在屋顶设置了天窗采光, 卫生间内部明亮整洁, 淡黄色的内部瓷砖贴面带给人们的不再是传统公共卫生间的冰冷氛围。残疾人卫生间和管理室设置在一片弧墙空间内, 使用较为方便。

2.技术设计。

(1) 种植屋面。种植屋面将自然景观移植到远离地面的建筑空间系统中, 并对大地上建造建筑进行“生态补偿”。种植屋面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热岛效应。种植屋面通过对建筑的保温以及蓄水给建筑顶部加上了一层保护外衣, 延长了屋顶建材的使用寿命, 降低了建筑能耗。种植屋面的构造层次一般分为:种植土、过滤层、排水层、保护层、耐根穿刺防水层、普通防水层、找平层 (找坡层) 、保温层、结构层。以上基本构造不是每层必有, 根据气候、地域、建筑形式可以减少层次。为承受建筑种植荷载, 通过精确的屋面结构荷载计算, 屋面结构选择现浇混凝土, 在植被选择方面, 由于建筑功能单一, 建筑面积不大, 因此仅采用轻质草皮作为屋面种植植被。遵循“防、排、蓄植并重, 安全、环保、节能、经济, 因地制宜”的原则, 考虑施工环境和工艺的可操作性, 本方案种植屋面构造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钢筋混凝土厚100;水泥砂浆厚20;TH屋面复合防水保温装饰板厚70;沥青, 乳化沥青膨胀珍珠岩厚20;合成高分子防水涂膜厚2,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厚1, 轻质粘土厚300。

(2) 建筑表皮。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有表皮, 不同的表皮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色彩和肌理让我们能够体会其中的不同情感和触感, 发现其价值并成为我们设计的灵感。竹子是常绿 (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 浅根性植物, 对水热条件要求高, 而且非常敏感, 地球表面的水热分布支配着竹子的地理分布。在我国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 湖南盛产竹。竹子常和其他树种一起组成混交林, 而且处于主林层之下, 过去很少受人重视。当上层林木砍伐后, 竹子以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很快恢复成次生竹林。近年来, 竹子以其优秀的抗拉和抗压性能以及其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特点成为新的环保节能建材之一。碳化竹木板秉承“竹可代木、竹可胜木”的绿色产业理念, 采撷五至八年的优质新鲜毛竹为原料, 经高温蒸煮, 高压炭化处理, 恒温烘干, 脱糖彻底, 炭化充分, 杀虫灭菌。将竹精铣片科学叠加, 用环保胶在高温高压状态下集合成不同规格的板材, 保留了竹材固有的高密度、韧性、强度等优异特性, 也使竹木板具有防腐的功能。竹材被保留下来的天然纹理, 使得整个建筑清新雅致, 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有返璞归真之感。

(3) 废料再利用。建筑废料又称建筑垃圾, 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受资源、观念、政策法规的影响, 在我国建筑废料的综合利用并不受到重视。目前, 国内建筑对建筑废料采用填埋的方式占到绝大多数, 而回收再利用的比率很小。在建筑表皮的安装过程中, 由于拼接需要, 常常出现很多剩余的边角料。怎样将这些边角料变废为宝呢, 充当着无障碍坡道功能的建筑基座指明了方向。将建筑表皮拼接剩余的竹木板铺贴成无障碍坡道, 并且利用铺贴竹木板所需要的龙骨高度, 在建筑周边设计了一圈暗沟排水。这样的巧妙设计不仅使建筑地面与建筑表皮的木材质和谐统一, 而且这种渗透性铺装也成为排水固土的有效手段。

在梅溪湖景观生态公共卫生间的设计中, 通过中心树池相融相生的理念设计, 利用现在国内可以实施的屋顶花园, 环保建材等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筑能耗, 达到了人工格局与自然格局的有机统一。

摘要:当可持续发展的热浪席卷到建筑领域, 生态建筑作为21世纪的建筑发展热潮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生态公共卫生间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一定的先进科技手段, 有效减少传统卫生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公共卫生设施,景观生态化,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张明顺, 吴川, 张晓转, 赵思琪, 等.绿色建筑开发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公共生态景观 篇4

【关键词】河岸生态修复;景观生态学;运用

0.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大,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不断增强。以往的河岸水利工程,大量使用硬质材料,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向,也破坏了原有湿地的自我修复功能,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给我们带来一条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如何将景观与生态相结合,是河岸生态修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

1.概述景观生态学

1.1景观生态学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某一地区不同景观系统间的动态关系、互相作用以及空间格局的一门生态学学科。即主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间异质性组合的结构、功能、动态和管理。

景观生态学一词,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C. 特洛尔提出的,“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学科。”

发展到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较大的时间尺度与空间区域,以整体综合的观点研究景观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探讨景观优化利用的原理和途径。

1.2景观元素

景观是由景观元素组成,即各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单元。景观元素指系统中相近同种物质的生态要素,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斑块:指在外观和性质上与周围地区不同的,具有一定均质性的地表空间单元。具体来讲,斑块可以是草原、农田、湖泊、植物群落或居民区等。

走廊:指与基质有所区别的线状或带状的区域单元。常见的走廊有防风林带、河流、道路、峡谷等。走廊景观有其双重作用,一方面作为障碍物,对周围不同景观产生隔离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连接的纽带,是各景观之间的沟通桥梁。

基底,又叫作本底、基质,是指在景观中范围最广、连接度最高,并在景观整体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单元。例如: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

一般来讲,斑块、走廊、基底都代表一种生命群落,但有时斑块和走廊所代表的是无生命或微小生命的景观,如公路,岩石或建筑群落等。斑块-走廊-基底模式,三者共同构成景观组织系统的基础框架和基本组成结构,对景观的质地性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影响着整个景观系统的动态变化。

1.3简析景观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景观异质性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景观的决定要素在一定空间内的变异性和复杂性。景观异质性的意义重大,它决定了景观生态系统整体的生产力、恢复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景观的这种异质性,使生态系统内各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构成,并使物质流、物种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在景观要素间循环流动,维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发挥并制约景观的整体功能。

景观异质性的外在表现就是景观格局。在景观空间的整体范围内,要素斑块、走廊和基底的结构成分类型、数量以及空间模式,共同构成景觀系统的基本格局。

景观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四个方面:自然环境突发事件,人类活动干扰影响,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以及生态系统能量的动态变化。很多学者研究认为,景观异质性不仅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并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2.景观生态学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运用

2.1河岸生态修复的概念

河岸生态修复是指使用技术的、环保的或是整合资源的工程措施,使河流沿岸复原因人类破坏而导致的部分功能退化或消失。河岸原有功能包括:抗干扰能力、蕴藏水土、优化小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由于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的长期忽视,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为:(1)河道的直线化和渠道化。沟渠化的河道导致河岸生态系统异质性的破坏,生物种群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进而可能引起整个河岸系统的生态环境退化。(2)河岸或河床的混凝土化。由于传统的河岸整治多使用砌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导致河道环境的硬化,阻隔了陆地与水下两个生态系统间的循环与联系,破坏了河流沿岸环境的生态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亲和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河岸修复研究中新的主题。总之,河岸修复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达到景观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平衡及持续的动态变化。

2.2河岸生态修复中景观生态学的运用

2.2.1斑块-走廊-基底的变化模式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使得河岸景观中原有的环境资源斑块逐步减少,而人工形成的干扰斑块大幅度增多。此外,在自然界中,斑块的面积大,范围广,这是由于所受的干扰小,主要由环境资源斑块所组成。而在河岸生态景观中,斑块的平均面积明显减小,这是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破坏与干扰程度的增加,斑块的平均面积逐步降低,功能也逐步丧失。

在自然景观中,线状河岸走廊较少,大多呈现蜿蜒曲折的形态。但是,随着人类干扰活动的加剧,带状和线形走廊大量出现。由此,河岸的基本形态遭到人为的改变,这样会导致景观异质性的降低,生物多样性的降低,最终可能引起整个河岸景观的自然修复能力退化,生态修复功能降低。

由于在河岸两侧人为工程的增加,大量的农田或人类聚居地相互连接,使得基底与周围其他景观的界面逐步减小。这就打破了天然景观的生态系统性,使得基底的连接作用降低,不利于河岸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2.2河岸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

由于河流走廊的空间连续性被人类活动所分割,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受到影响。从而,能量流、物质流的循环交替,以及生物群落的自然迁徙都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阻碍。景观系统的空间异质性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降低,使得生态系统动态功能逐步丧失。因此,如何提高河岸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是河岸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内容。

2.3河岸生态修复的内容

近年来,我国河岸的建设与修复中,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工程的稳固性和持久性上,没有将生态修复的理念融入其中,往往忽略生态系统原有自然功能的重要性。如河岸两侧的水利工程往往采用混凝土等坚硬材料,这就阻碍了植物群落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河岸带湿地功能的有效发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由此可见,河岸生态修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应依照“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方案的指导下,更多的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如:凝固土壤的根系植物、复合型土木材料、湿地型环保混凝土等,不断改善河岸的生态系统功能。

3.结语

景观生态学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根据斑块-走廊-基底的模式,分析河岸修复的空间系统单元间的关联性。通过景观异质性的原理,找到解决河岸能量传递的新思路。这些都为河岸修复技术方案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借鉴与帮助。同时,提醒我们应该将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贯穿在生态修复的方案中,最终使生态功能与景观修复相结合,找到未来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正确方向。

论生态城市景观 篇5

城市景观及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景观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 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社会、人与自然相互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着的。

(一) 城市景观的内涵

总括景观概念发展的历程, 景观可以有三种理解。第一种是美学意义上的景观, 即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 与“风景”同义。景观作为审美对象, 是风景诗、风景画及园林风景学科的对象。第二种是地理学上的理解, 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 景观的概念就很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或生物地理群落等术语。第三种概念是景观生态学 (landscape ecology) 和人类生态学 (Human ecology) 对景观的理解。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概念属于生态科学概念, 它比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概念和地形地貌意义上的地理学景观概念有更深而广的内涵和外延, 并有其特殊的意义。它是指城市空间上包括人的活动在内的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联系、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城市景观”的概念正是从景观生态的角度, 把城市作为一个景观整体来看待, 认为城市景观是城市中各种物质形体环境 (包括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通过人的感知后获得的视觉形象。城市景观具有的两元结构特征, 即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存, 使得在城市物质形体环境中的人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文化活动也同样归属于城市景观的范畴。

景观生态学进一步揭示出, 在城市景观各系统、各种要素的作用中,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核心。所以, 城市景观是由若干个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在城市生态系统中, 不能把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绝然分开, 它们是熔为一体的。从景观生态的角度出发探讨的, 就是在城市景观中生态系统内部的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若干个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和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具体内容上来看, 现代城市景观主要包括:景观要素、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管理、景观的视觉效果等。总之, 现代城市景观是对城市区域内各种组成要素 (包括人的因素) 的空间结构组成、布局、外观形态、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 城市景观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城市景观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起着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持续发展的功能, 同时也担负着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

1. 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实现城市功能

这是城市景观的本质作用。首先, 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城市中的主体———人, 共同构成一个城市有机生动的整体生态大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保持景观各要素的合理空间分布和结构比例, 不仅是维持城市整体生态平衡, 保证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 而且能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愉快、便捷、健康的“宜居”生活环境, 这是构成和体现生态型城市的最基本条件。其次, 现代城市中的市政建筑、商业设施、广场、道路、公共环境空间、绿化、照明等等各种景观设施, 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实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服务, 满足城市高度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实现功能快速、高效、节能、持续转换的需要, 以保证城市功能的实现。

2. 支持人的行为

环境行为学认为, 环境与人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人在环境中的活动也会影响并改变环境。城市景观环境在为市民提供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同时, 也为人们提供着多种体验和感受, 如愉悦、舒适、亲切、快感、安宁、认同, 以至于自我思考和自创造的可能。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 是心灵的栖息地”。

3. 展示城市形象, 传承城市文化

城市的景观是一个城市地域特征的集中体现, 它体现着这个城市在发展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生活风貌、文化理念、民风民俗, 甚至当政者的执政理念。同时, 城市景观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市民对文化的认知水平, 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接纳新文化的能力。

可见, 城市景观除了以实质性环境提供服务之外, 更重要的是文化氛围的展示。文化氛围只有通过人的活动和参与才能得以实现。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等景观的诸多构成要素, 与城市的主体———人及其它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特质, 体现着城市的生活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因此, 城市景观建设既要强调科学性, 又要体现人性化。其科学性体现在景观建设中的合理规划管理, 从而保证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持续发展;其人性化是指景观建设中必须考虑人的活动的有效参与和景观对人性的塑造。城市的生命在于人的活动, 而人的活动不能脱离城市景观的物质环境, 更不能背离生态平衡原则。只有当城市景观环境与人类行为相联系时, 它便成为了人性化场所而存在, 并体现出支持人的行为的功能。

生态景观与城市景观的生态化

生态景观是将生态学原则和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内, 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 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 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生态景观的最高境界就是营造一个与环境相和谐的生生不息的场。因此, 生态景观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景观, 而是强调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效果的“生态化”。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 生态景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包含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 形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结构, 也就是说, 现代生态景观的合理价值取向, 应体现人的生存发展价值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进步价值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实现人的无限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有限供给之间的统一、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的统一。它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多重目标的基础和条件。它内含着的思想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追求生态性是景观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把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在景观建设中把对生态的追求看作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 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 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 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 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效率地用水, 减少水资源消耗也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

2.景观建设要追求经济效益。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景观环境建设是走“美观、经济、实用”的道路。生态景观的经济性取向不是为了便宜, 而是为了能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的安全;实行节约不是考虑单一的经济成本, 而是一种上升到了生活态度和习惯的自觉。比如利用雨洪、利用乡土物种和当地材料, 包括农作物来营造美的、实用而富余环境伦理的“绿色景观”。

3.现代生态景观要体现社会第一的伦理观。它反映了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 体现着建造者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 它要解决当前及今后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 即社会持续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生态景观首先就是要满足这种需要, 所以, 生态景观始终体现着社会性第一位的伦理观。

4. 景观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城市景观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和健康, 也关系到人类种族的持续。所以生态景观设计规划的目的不是为了美化环境, 不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 不是为了锦上添花, 而是注重城市肌肤的修理, 是为了满足人类健康生活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5. 现代生态景观要实现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之间思维认同与价值取向上的和谐统一。现代生态景观既能体现现代社会的需求, 也能珍视传统的价值, 能有机地传承和延续并发扬城市的文化个性和精神特质。

总的说来, 迄今为止, 国内外所有的绿化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等都还只是停留在建造生态公园、生态绿化带等模式上, 还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而只是通往生态城市阶梯中的一个台阶。为此, 未来生态城市景观环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一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 二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 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 四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 道法天然的自然观, 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 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生态城市景观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划

建造城市生态景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在充分了解城市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现状, 在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目标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进行建设。因此, 做好景观的规划工作是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

(一) 生态城市景观规划应避免的误区

当前,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许多城市景观建设也陷入了“美化运动”的误区, 具体表现在:

1.设计理念上过分强调纪念性与展示性, 注重功利性时效性, 而忽视功用性和实效性。这种理念使得城市在美化和亮化运动中出现了种种误区。其典型特征是单纯最求视觉形式美, 景观设计缺乏公众参与意识, 集中表现就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兴起了一股建造广场、“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的热潮。

2.城市景观亮化误区多。眼下不少城市为了提升城市形象, 拉动夜间经济, 都很注重夜间的景观照明建设, 而且认为“越亮越好”, 灯箱广告和各种照明设施盲目求大和过度使用,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光污染, 非但形不成美感, 反而干扰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 破坏了视觉适应的平衡, 浪费电力资源。

3.城市景观形象设计中存在的误区。首先, 城市形象面貌趋同, “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其次, “盲目国际化”倾向突出。

4.市政建设和管理中存在误区。很多城市长期以来缺乏从如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角度规划建设城市景观, 因而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体现在: (1) 城市建设和改造缺乏总体规划, 建筑杂乱无章, 新旧建筑之间缺少风格上的和谐一致。 (2) 景观建设不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盲目改造河流和引进异域物种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住宅小区或街头花园大量使用木材造景、修饰, 浪费资源;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和景观结构常常造成交通堵塞、出行困难、出行成本提高。 (3) 不注重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

上述种种误区, 导致我国许多城市景观建设虽耗资巨大, 但实际效果却与生态城市建设要求更加背道而驰。对于这些误区, 在我们开展生态城市景观建设时必须严加防范。

(二) 城市生态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要避免生态城市建设步入上述景观建设误区, 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科学的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从生态规律以及城市景观自身建设规律的角度出发, 科学的城市生态景观规划主要体现在规划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自然优先原则。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原则。一个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活体, 自然生态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是维系城市生命功能的基础和最有力的保障, 它们对保持城市基本生态过程、维持生命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持其原始风貌和自然情趣是生态景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时, 应对城市地域的自然环境给予高度重视和最起码的尊重。

2.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在科学发展下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尊重人、让自然服务于人。生态景观是以人为主体的景观生态单元, 生态景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生存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设适于人类生活的宜人景观”。它的突出表现就是从心理关怀的角度为居民营造一个宁静、亲切、安详、便于交流的物质和人文景观宜居环境。

3.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规划必须抛弃那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和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 它既要满足社会的功能, 更要符合自然的规律, 遵循生态原则, 还要立足当前, 兼顾长远, 节约自然资本, 最大限度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 提高利用率。

4.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上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就是将整个人类生态系统中各景观要素及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综合分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保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提高其稳定性, 使城市景观结构、格局和比例与城市自然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以保持城市整体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多样性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根据生态平衡的一般规律,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因此, 城市中各种景观资源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应尽可能多样化, 以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转。

6. 多学科综合性原则。城市生态景观规划是在全面和综合分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各种条件下对景观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 依据是景观结构、景观形成过程、城市整体发展目标、城市定位以及人类价值观、相关法律法规等, 这就决定了实现理想的生态景观规划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 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景观。

7. 地方特色原则。地方特色是城市景观的灵魂, 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化遗迹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在当今城市景观总体趋于“千城一面”的状态下, 城市景观规划中保持和尊重地方历史、传统文化、乡土知识和自然地理特质尤其显得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 它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历史、规划未来的科学发展理念。此外, 景观建设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都是地方特色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晓波, 吴庆书等.城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00.

[2].郑卫民, 吕文明等.城市生态规划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过伟敏, 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公共生态景观 篇6

一、概述景观生态审美及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生态审美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具有先进生态学思想的审美观念。它是以原生态景观审美为基本点, 集合视觉审美和生活生态审美等要素, 适应科技文化发展需求, 关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民情、科技文化、历史记忆精华, 交融整合宜人生态生境与人性空间, 创造生物物种的和谐生境。

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规划设计就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 以生态和谐理念为目标, 用科学的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来规划、建设、运营居住地, 研究和利用基地自然状况, 处理和发挥居住区空间关系, 关注居住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融合和协调居住区整体风格, 让居住区景观自然优美、居民心情舒畅、生活休闲娱乐, 实现居住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充分保持住宅区原有地形地貌, 最大程度改善住宅区生态环境, 使住宅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生态关系协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艺术与环境交融整合, 使住宅区环境优雅高尚、文化内涵丰富、经济效益显著、个性特色鲜明,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发挥生态效益。

2.功能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坚持以人为本, 既要考虑景观形态特色审美, 又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需求的不同功能区, 为居民提供多种休闲、娱乐、游览场所, 做到功能美和生态美的和谐统一, 让居民在居住区能各取所需、陶冶情操、自得其乐, 让居民在居住区能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3.文化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要充分依托本地的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 要地区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 要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景观特色相结合, 要景观艺术与生态自然相结合, 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环境, 在给居住区居民提供美的享受的同时, 提升居住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4.整体美原则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 应把住宅区环境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和管理, 必须综合考虑各种组成要素, 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的、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法, 努力营造品质高雅、文化丰富、内涵深厚的居住环境, 达到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生态系统最佳平衡。

三、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方法

(一) 整体规划

规划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居住区区域自然生态环境, 要以居住为主要功能, 保证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日照充分。同时要把居住区与外围环境融为一体, 结合城市历史和人文特点, 要充分发挥地段优势, 综合考虑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等功能设施配套。

(二) 道路设计

生态休闲住宅区的道路要起到疏导交通、便于出行、组织居住区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 区内道路系统应通而不畅、顺而不穿, 要出人意外、人人意中, 具有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线型,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车行道和人行道要与景石、座椅、灯具、植物相结合, 共同构成景观线, 使人在感受视觉美的同时愉悦心情。

(三) 停车场设计

居住区内停车位在布局上要以地下、半地下为主, 在地面上的停车位要数量适中、设置合理, 尽量不应影响环境美观, 减少空气污染、噪音干扰, 让人们视觉美观和听觉清净, 地面上停车位要适当植树种草, 改善小区环境空气, 创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

(四) 绿地设计

绿地设计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设计栽植树木花草。在设计时, 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 绿化美化香化结合、平面立体结合、乔灌花草结合、实用性艺术性结合。在植物选择上, 应注重植物配置组合, 注重植物季相变化, 以乡土植物为主, 外地植物要适当选择, 并且要选择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的植物, 使居民生活接近自然环境, 营造舒适、幽雅、宜人的景观, 很好表达生态性、休闲性、居住性。

(五) 建筑设计

居住区中建筑物数量庞大, 是居住区人们视觉审美的重要景观。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对人们的视觉刺激较强, 特别是建筑造型和建筑墙面颜色, 建筑造型要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 墙面颜色要与自然环境协调, 建筑布局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 使之错落有致。

(六)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在居住区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功能, 在设计建造雕塑、花架、长廊、凉亭、假山、小桥、水池、灯具等景观小品时, 要做到合其体宜、立其意趣、顺其自然、巧其点缀, 使居住区富有地方特色、让住宅景观焕然一新、增添情趣、爽心悦目、成为居住区的景观标志。

四、生态休闲住宅区景观设计实例

(一) 总体布局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 用地总面积532亩, 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仙葫大道中段天池山, 南瞰邕江、灵龟山森林公园, 北览丘陵田园风光, 西望风岭、琅东及青秀山公园。楼宇利用山地高差建造, 楼宇间有溪流、瀑布、叠水、涌泉动态美景, 呈现一派“云在窗前飘、水绕屋檐走”的原生态公园美景。小区交通十分便捷, 功能结构完善, 设有主入口景观区、停车场、湿地景观区、人文景观区、原始森林景观区、天池亲水区、会所游泳区、山地运动区等八个功能区, 内设两条特色商业街, 安防系统全覆盖。

(二) 规划综述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因天池山山顶有1万m2的天池湖而得名, 规划建筑密度低于20%, 绿地率约46%。投入1.2亿元打造园林景观及9000㎡商业街区、3600㎡综合会所、自动上下山扶梯、小区上下山公交车、3000㎡森林幼儿园等配套工程。居住区建筑、绿化、人工休闲设施、空间景点设计都充分遵循自然生态景观系统的审美原则, 闹中取静、动静有序, 让居民能体验到森林密布、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三) 绿化设计

居住区在绿化设计上, 以山水森林公园为主题, 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住宅楼为层层退台、底层围廊, 楼顶平台绿化层层挂落, 象征自然绿色建筑。住宅区公共用地的绿地植被都予以保护和利用;游憩步行道带, 北边挡土墙种植松树、桉树。行道树不规则栽植, 间隔建造草坪花坛, 增加绿化空间层次;停车场嵌草铺装绿化, 增加绿色面积, 提高绿化效果。住宅庭园用草坪灌木绿化。山坡保留了原生态的山顶湖泊、山谷、坡地, 园林绿化多种树、少种草, 花卉分层搭配、追求活泼自然、移步换景的效果。

(四) 景观环境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利用原生态的“高山池水”优势, 以10000㎡天池为核心, 溪流、瀑布、叠水、涌泉蜿蜒相连, 形成“五龙擎天”的水系景观。居住区原生态植被面积广大、山高水长, 楼宇建在山水园林之中, 屏蔽城市的喧嚣, 过滤尘世的浮华, 环境静谧悠然, 自然和谐, 一派原生态公园美景。居民们在徐徐山风吹佛下, 闻着花草清香, 游园、养生、运动、娱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 道路设计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是依山而建, 所以居住区主干道路是根据地势而形成的上山林荫路, 坡度较大, 相对较陡, 坡度特别陡的道路可以适当增加线形曲折, 以降低坡度, 满足车辆通行要求, 并设置小拱桥, 限制车速, 丰富空间层次, 收到步移景异的视觉审美效果。支路环山绕行, 顺山势曲折。在入口区, 行车道旁边规划建设一条小路, 人车分离, 行人不受车辆干扰, 可以步行穿过桃源洞游赏桃花园, 增加游赏的舒适性。在各个公共绿地之间规划建设山林游憩步行道, 便于居民健身、游憩、娱乐。

(六) 建筑设计

天池山生态休闲居住区的建筑布局是利用原生态的“高山池水”的自然优势, 从山底到山顶, 环山层层而建, 布局错落有致, 是南宁独一无二的山居生态休闲小区。建筑设计重视楼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住宅建筑层高是联立式住宅为3~4层和多层为6层及小高层为1l~18层。住宅建筑形态多采用举架、出挑、错层等技术手段, 反映滨水地、山坡地的环境特征。在材料上选择上, 多用卵石、块石、仿木材质。色彩追求明快淡雅, 做到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在户型设计上讲究干湿分离、动静分区, 综合考虑山景、湖景和江景等景观, 居民通过景观阳台和飘窗, 享受最开阔的视野, 登高望远的景致尽收眼底, 爽心悦目。居住区建设尽量保护原有的观赏价值高的植物, 提高居住区的文化艺术品位。

总之, 生态休闲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设计艺术, 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融入景观生态审美思想, 要以原生态景观审美为基本点, 集合视觉审美和生活生态审美等要素, 提倡多元化、整体化、自然化、生态化, 要因地制宜, 天人合一, 交融整合宜人生态生境与人性空间, 创造生物物种的和谐生境, 使人们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

参考文献

[1]陈炳超, 陈利芳.广西南宁“天池山”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特色.安徽农业科学, 2011 (5) .

[2]蔡舜娜.关于现代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建材发展导向, 2011 (6)

[3]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4.

[4]王凯夫.住区绿地系统的类型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浅析[D].同济大学, 2006.

[5]石岩.城市生态住区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 2003.

[6]丁金华.生态化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初探[D].东南大学, 2003.

[7]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3

景观环境的公共性研究 篇7

关键词:公共性,社会性活动,景观形式

人类从起源诞生到当今的不断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早期人群对集聚、休憩的客观要求极大地推动了建筑技术的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逐渐趋向于陌生化, 与个体的人居相比较, 人群的聚集活动是群体、公共性行为的集中体现, 景观环境作为公共区域需要为群体性的交流活动创造、搭建平台。

群体性活动的介入会使整个景观环境充满活力, 在人群进行交流、分享信息的同时, 他们对景观环境的公共性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的园林景观直接为公众服务, 因此, 公共性的景观环境不但重视实体形态的舒适性和现代性, 而且要兼顾其本身所处区位的历史性以及文化性。

1. 关于公共性

“公共性”并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 它是基于社会生活层面的一个特定性质, 从涵义上理解, 它与私人性是一个相对的词,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众在社会联系中的加强使得公共性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质。公共性的内涵除了表层的文化符号之外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深层含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从侧面体现了公共性的时代性特点, 因此, 景观环境中的公共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还具有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

公众的社会活动带有一定的实践性, 个体通过各自的行为活动影响外在的客观环境并形成特定的结果, 因而公共性应当是基于对象、环境以及结果形成的。当代是一个倡导生命精神的新时代, 整个社会强调的就是将不断变化的动态均衡化, 公共性是每个个体本身所凸显的共性特点的集结, 由此可见, “公共性”是最具代表性的生命原理。社会生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公共空间的区域范围也逐渐变大, 由此诞生了公共性的概念, 同时, 公共性不是形而上学的范畴, 它是个体彼此之间通过不断的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公众的联系和交往受区域限制, 近距离的、封闭或围合的空间便于人群交流。对于特定的空间范围而言, 公众本身也是一个多样化的综合体, 作为环境中的主体对象他们有可能采取不确定的行为, 从公众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的不确定性大多集中体现在可进入性、可开放性以及有一定私密空间等方面。通过分析公共性的内在特征可以分析出公共性除了具有普遍联系性的特点之外还有行为结果的不确定性。公共性是一个群体所表露的综合特征, 它本身的多面性也就从客观上要求景观环境的多样性, 在从传统社会想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 结合公共性需求的景观环境在不断的增加, 公共性的需求也成为当前设计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景观环境的比例、尺度与范畴的公共性分析

景观是人类和自然综合的产物。景观是一种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强烈的由尺度、一定比例以及明确的边界范畴组成的环境, 景观环境的内部格局会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

人群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 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景观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场所, 它由道路、绿化、公共设施以及其他的具体的事物组成, 这些元素的总和决定了景观环境的特性。根据环境的特殊效果, 一般情况下景观环境的“气氛”也各不相同。景观场所内部的建构非常重要, 公众进入到特定的空间中可能会驻足、停留和休息, 景观环境的尺度、边界会成为公众选择停留位置的重要参照标准。在限定的边界范围之内, 植物、路径、水体以及公共装置的排列组合对公众的引导性作用很强 (图1) 。

人为因素的影响造就了不同尺度的景观空间, 这些场所与环境的关系是有机的, 公众在此类特定的区域内发挥着焦点作用。公众公共性需求的差异性在不断的重新定义限定的空间范畴, 整个景观环境被重复的利用。海德格说“”边界不是某种东西的停止, 而是如同希腊人的体认, 边界是某种东西在此开始出现”1。景观环境的“场所精神”是提前对公众的公共性进行构思。古罗马人认为, 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灵魂, 都有自己的特性和本质, 聚集的人群在既定的景观环境中在交流或发生其他行为时这种特性和本质会受环境的影响而表露, 个体和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客观需要会重复叠加并形成公共的需求, 这也就是公共性的集中体现。

焦点、道路和区域是抽象概念, 比例、尺度和范畴是限定性的具象概念, 公众的公共性主要表现在对场地的行走流线、围合空间等需求方面, 因此, 景观环境的尺度、比例等概念对公众公共性的影响极大。

3. 景观环境的形式对公共性的影响分析

(1) 规则式景观

规则式的景观也称之为图案式、几何式园林, 早期在古罗马、埃及这种设计形式非常盛行并一直持续到英国风景式园林出现, 园内的花卉图案多为模纹花坛, 内部园路往往是直线和折线形, 封闭的广场多采用几何形的图案设计, 它给人的感觉主要是简洁和纯粹。

规则式的景观通常会选择一条主干通道作为场地的主轴, 对称式的布局是它的主要特征, 有效的处理绿地与周边的环境关系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规则式的景观强调绿化和道路的关系, 视觉上注重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但是, 规则式的空间划分会使环境变得一览无遗, 公众的私密性空间要求在这种环境下会得不到满足, 高出的乔木、灌木以及公共装置是环境中比较重要的“支撑”元素, 人群进入到这样的场所首先会寻求能够“依赖”和“庇护”的空间 (图2) 。

(2) 自然式景观

自然式景观以不规则式居多, 强调线条的自然流畅, 景观环境内部的种植采用不成行的列式。自然式的景观环境注重认同感和方向感, 方向感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引公众在环境中穿行, 现代人群受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影响往往逆向的追求“自由”, 在这种特殊的情形下自然式的景观成为公众最佳的归属空间。

自然式景观因其特殊的设计形式将一切复杂的问题变成了可能, 公众会在自然式的花园中持续停留, 同时促进人群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但是自然式的景观也有其缺陷, 过度的形式追求会弱化场地环境本身的功能, 从公众的角度分析, 在特定的空间当中:可供休息或交流的装置、空间 (最好是围合空间) 是进行交流的前提保障, 一般自然式的景观空间会把焦点过多的放在场地形式上而忽视其他群体的公关性需求 (图3) 。

(3) 混合式景观

混合式景观意指规则式、自然式均有的园林。在混合式的景观环境当中, 有指向明确的道路, 设计形式丰富的花园。混合式的景观模式是当代新型景观常用的设计手法, 它能够较为全面的满足公众的公共性需求, 盖瑞特埃克博设计的门洛帕克公园将空间的构成元素进行合理的组合, 在满足区域功能的同时分析受众心理, 通过建筑、乔木以及灌木架构整个空间环境 (图4) 。

混合式景观将规则式与自然式景观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同时, 充分考虑了场地的功能与性质。公众通过在景观环境中的“社会性”活动发现“自己”, “结识”他人, 个体的职业、时间分布以及空间行为特征都会影响到具体交流的结果, 交流环境以外的空间为个体行为的发生创造条件, 这些元素为多样化的公众活动和行为提供表演舞台 (图5) 。图5门洛帕克的空间构成分析

4. 结语

景观环境的公共性需要特定的主体、范围和空间来界定, 它与人的精神、价值观念以及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关系。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 公众是社会进步的主体, 景观环境在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它本身功能的多样性。只有符合公众需求的景观环境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城市和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 杨熹微, 慕春暖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3]高鹏程.公共性:概念、模式与特征[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4]吴士新.也谈公共艺术的公共性[J].美术观察, 2005.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篇8

1 城市公共空间层次

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城市公共空间也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系统, 其形式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并不是以单一空间形式和固定的空间尺度存在, 而是具有横向和纵向联系的复杂系统。除了具备空间的基本形式联系, 如点状的节点空间、线状的街道空间、面状的领域和场所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空间要素、相互关联之外, 在尺度上其还具备宏观公共空间、中观公共空间、微观公共空间的层次逻辑[2]。

1.1 宏观公共空间

对于城市而言, 其自身所具备的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的重要脉络和结构层次, 也影响了城市的功能布局。在城市规划或城市设计阶段, 设计合理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构筑点、线、面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框架, 梳理层次清晰、覆盖面广的城市公共空间脉络, 将极大地推动城市未来的公共生活开展。这一层次主要是通过概念性图纸及描述性文字进行概括, 往往不具备具体的形态和明确的体验。同时尺度宏大, 与人类的视觉尺度不相符, 往往难以被所有居民所感知。

1.2 中观公共空间

城市各级综合性公园、大型城市广场、开放型滨水空间等空间类型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中观层次[3]。在这一层次上, 具备一定的体量和规模、尺度较大、功能较为丰富和齐全的各种公园、广场、开放空间, 具有明确的形式和景观感受, 可以为广大市民所使用。但由于其自身体量原因, 往往并非所有居民都可以就近感受, 对于绝大部分市民而言, 这一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距离较远, 使用频度反而较低。

1.3 微观公共空间

居民最容易看到、感受到的往往是身边的景观以及那些尺度较小的街头公园、街旁绿地、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广场等。这些空间对于城市而言, 都属于微观尺度, 但却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 与百姓行为关系最为直接, 对居民休闲文化生活影响也最大。居民对这一类微型公共空间景观感受也最为直接, 其质感、色彩、形式、线条、空间围合感受以及城市家具布置、植物配置等都直接影响着附近居民城市公共生活的开展。因此要求其具有明确的形式、适宜的尺度、合理的功能配备、美观的形式设计、生态自然的植物绿化, 以构成舒适、宜人、美观的城市公共空间。

2 建设微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意义

根据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性的分析可以看出, 微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最直观也最深刻。在世界范围内,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广泛认知,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水平和建设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各国纷纷涌现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富有吸引力、可以提供人群聚集活动的微型公共空间优秀案例。如玛莎·舒瓦茨的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设景观材料, 塑造出连续的隆起的绿丘, 每个土丘与广场轴线呈30°, 连续的土丘在视觉中形成跃动活泼的韵律。同时大量采用原木、砾石等当地材料作为景观元素, 反应当地的自然文化传统[4]。最终形成了以“跳动的鼓丘”为主题的城市著名景观 (见图1) 。

目前在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 三个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发展不对等、重视程度不一致、投入人力物力资本等不均衡的问题。我国近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城市, 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但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 在已经重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的基础上, 将绝大部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各类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建设中。动辄开展国际招标, 邀请著名设计师, 打造城市名片、规划城市宏伟愿景, 往往一出手就是宏大轴线、伟大尺度、震撼气魄等口号, 建设了大量能够展现城市实力的“形象工程”。而对于城市微型公共空间层次, 却投入有限, 使得最终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层次性不完整, 市民感受往往是城市总体富丽堂皇, 日常生活中却总是缺乏亲切的公共空间。

微型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的缺失不仅仅是个环境和美学的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微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少, 使得市民的城市生活开展受限, 社会各阶层的公共交往活动也会逐渐衰退, 这样会加深各阶层之间人群的心理隔阂, 放大其对立情绪。如1975年的西班牙巴塞罗那, 由于弗朗哥统治时代的结束, 整个城市经济萧条, 破败不堪, 社会问题丛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巴塞罗那政府采用了著名的“针灸规划”, 即重视微型公共空间的建设与营造, 将普通社区的废弃地块、停车场等, 改造成社区公园, 为周边社区居民营造平实、朴素、亲切宜人的公共空间[5]。通过长期的努力, 市区内涌现出大量如克罗特公园般受人欢迎的社区公园, 巴塞罗那逐渐转变成为一个遍地花园、处处景观的宜人城市 (见图2) 。

综上所述, 建设微型城市公共空间, 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主体。因此, 充分了解世界范围内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总结其景观设计手法和关键要素, 是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前提下, 深圳罗湖区嘉宾公园作为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优秀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案例, 就有了很强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3 深圳嘉宾公园

嘉宾公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 建于宝安南路与嘉宾路交汇处东南角, 总占地面积约1.6万m2。地块总体呈现三角形, 是较为典型的城市街角空间。毗邻的宝安南路与嘉宾路都是城市干道, 车流、人流都较为密集。公园西面是宝安区的重要商业中心万象城, 南侧为城市天地广场, 东北方向紧邻太平洋商贸大厦, 周边商业氛围浓厚, 是城市重要的商业区域。四周建有多处住宅小区, 居民数较多。在深圳承办大运会期间, 此处作为连接人民南路与万象城商圈的重要城市节点进行打造, 形成了具有复合型城市功能、尺度宜人亲切、形象简洁鲜明、具备独特标识性的城市微型公共空间 (见图3) 。

3.1 平面线型及交通功能划分

嘉宾公园注重交通功能的实现, 将地块用矩形或三角形的绿地划分为三个大的交通功能区域:顺行区域、聚集区域、穿行区域。

3.1.1 顺行区域

沿宝安南路一侧考虑到社区居民、消费人流等通行要求, 利用矩形绿地及三角形微地形将道路分隔成三个平行的通道, 第一个通道紧贴宝安南路的人行道, 通过矩形绿地中塑造的三角形微地形凸起划分空间, 利用道路行道树形成遮荫;第二个通道通过绿地种植低矮灌木区隔;第三个通道通过绿地种植较为高大的棕榈树进行划分。三个通道层层递进, 将公园内部氛围与城市干道分隔开来, 营造出内向型的空间感受, 可以看到许多步行的居民都选择走第二、第三条通道, 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空间氛围对人的影响 (见图4、图5) 。

3.1.2 聚集区域

嘉宾公园地处两城市干道交汇处, 人流密集、交通需求强烈,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等红绿灯时, 公园内会聚集大量人流。在街角设计成开阔的广场, 不做任何分隔, 形成完全开敞的集散空间 (见图6) 。

3.1.3 穿行区域

对于自宝安南路右转去往嘉宾路的人流, 公园内独辟蹊径, 采用一条斜穿全园的路线, 将行人引导远离交通密集复杂的十字路口, 降低转角处的人流穿行压力, 增强安全性。同时采用较高的三角地形景观, 将斜穿的行人隔绝在一条内向性极强的通道中, 让人有远离尘嚣的感受 (见图7) 。

3.2 竖向设计

公园在平面设计上大量采用了三角及矩形形体, 同样在竖向上也以矩形及三角形为主, 力求形式上达到和谐统一。虽然形式简单, 但通过高差的控制, 却形成丰富的变化。公园内三条主要分隔绿带采用中-低-高的结构搭配, 同时每个三角地形的坡度不同、地形最高点设置在不同位置, 使得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 都形成统一中富有变化的视觉感受 (见图8) 。

3.3 停留空间

环境心理学中对人的滞留行为有系统的研究, 人们倾向于在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中停留。既能看到人群的活动, 有社会参与感;同时自身又处于具备安全感的私密空间中[6]。由于人体自身生理特性, 对前方观察较细致, 后背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方位, 因此在公共空间中, 应尽量给人们配备具有安全感的实体立面或空间围合, 如地形、墙面、植物围合等。只要这些空间尺度宜人、景观优美、内外联系适宜, 就能留得住人, 充满活力。

嘉宾公园中利用微地形形成的竖向界面塑造了许多可供人停留休息的空间。如在微地形边界处用高矮不同的石块堆砌成条形坐凳;或在较高三角地形背后创造出矩形的内向型空间, 设置座椅供人停留休息。这些空间都背靠绿地, 面朝街道, 吸引人驻足停留, 欣赏城市充满活力的景象变幻 (见图9) 。

3.4 细部材质

公园不仅在造型与空间分隔上独具匠心, 在细部材质方面也极具品质。地面硬质铺装根据空间氛围不同, 分别采用深浅两种花岗岩、朴素的烧结砖和防腐木等不同材质, 进一步强化空间氛围。公园最显著位置通过一处三角微地形凸起, 铺贴文化石表面, 镶嵌花岗岩, 雕刻“嘉宾公园”字体, 突出其标志性意义。

通过在平面线型及功能划分、竖向设计、心理尺度、细部材质等各个层面上的精雕细琢, 将嘉宾公园这一仅1.6万m2的小尺度地块, 塑造成周边区域独具特色的一处微型公共空间。其鲜明的标识、简洁明快的形体特征、合理的功能分配、和谐丰富的景观营造、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 使其受到周边居民及消费者的喜爱, 成为罗湖区万象城商圈的一张公共名片。

4 结论

目前,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化率从2000年的36.09%提高到2012年的52.57%, 预测到2050年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人, 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7]。随着城市化发展, 城市人口俱增, 城市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和工业空间需求急剧增加, 城市可用土地资源持续紧缺, 生产用地与生态用地矛盾愈加尖锐, 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公园绿地以其社会、生态、游憩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在城市绿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各大城市所重视。在有限城市土地资源制约下, 原有的单一大空间、大格局的城市空间营造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城市文明呼唤更多尺度宜人、规模适度、具备复合型功能的微型公共城市空间。尤其对于如青岛等主城区建设用地原本就极为紧张的城市而言, 微型公共城市空间的景观营造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景观品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档次。对于城市中生活的百姓而言, 遥远的城市大型综合型公园只是偶尔游赏的目的地, 身边举步可达的微型城市公共空间才是日常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佐餐。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其层次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于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领域而言, 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深圳市罗湖区嘉宾公园为研究对象, 阐述城市微型公共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的重要意义, 并展现其为城市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深圳市罗胡区嘉实公园的建成为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考样本。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廖方.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探讨[J].规划师, 2007 (4) :15-20.

[3]徐宁.中观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老城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4]赵明芝.几何形式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玛莎·施瓦茨作品解读[J].美与时代, 2012 (6) :97-100.

[5]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6) :9-15.

[6]罗杨, 董丽, 田艳春, 等.北京植物园三个空间植物环境与游人行为特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4) :36-39.

超循环发展的景观生态 篇9

[关键词]景观生态;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0)05-0109-06

[作者简介]龚丽娟(1981—),湖北老河口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生态美学与民族艺术研究。(广西南宁530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A09025)。

[收稿日期]2010-06-01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Hyper-cycle Development

-an Example of Guilin Landscape

GONG Li-juan

Abstract: A landscape is a vital being, whose logic ecology evolves hyper-circularly in the long 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 Featured by the artistic wholeness of ecology, Guilin landscape has gone through natural landscape, creating landscape, and finally artistic landscape, manifesting the coupling and advancing together of ecological laws and artistic rules.

Key words: landscape ecology; natural landscape; creating landscape; artistic landscape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①天地自然万物依据一定的自然法则客观本然存在,周行不殆。景观作为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组成部分,有其生成、发展与变化的具体规程。天成性景观是早期生发的、天质天态的景观形态,具有自然天成、原始浑朴的本性,是景观的最初形态。生成性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生活中创造的景观形态,具有明显的实用性与功利性,后来逐渐向审美性与艺术性发展,是景观生成的发展形态。生态艺术性景观具有无法取代的生态艺术特性,使生态景观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艺术化景观的最高境界是向“既雕既琢,复归于朴”②的天生性景观超循环发展。

桂林景观生态,也呈现出上述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轨迹,即从天成性景观发展为生存性景观,最后发展为生态艺术性景观,这是一个良性环回、螺旋提升的生态过程。桂林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地区,其境内的景观经历数亿年的发展变化,无论是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还是生态艺术性景观,各自都有其独特的生态审美价值与生态艺术魅力。

一、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景观是一个动态发展、非复线展开、时空互渗的生态文本,它不仅有其按照逻辑发展的生态结构,而且在历史过程中生成美态各异的生态范式。也就是说,景观结构呈现出历史规程与生态逻辑交错相融的统合发展态势:在历史中含有逻辑的健康生发,在逻辑中又潜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景观生态的发展既符合生态规律,也符合自然法则,更灌注了审美原则。只有如此,景观才可能从天成性景观发展为生存性景观,最后朝着更高形态的生态艺术性景观发展。

在传统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理论中,景观空间格局中的斑块、廊道、基质、缘等景观要素构成一定的景观模式,然后在长期的动态发展中重组并形成新的景观结构。而在景观结构中,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有序性、目的性、整生性,物种的多样性,景观系统的生态过程与动态运动等等,都与自然等级理论相关。等级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皆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傅伯杰等,2001:19)。因此,在探索跨越不同水平、时空、尺度的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方面,等级理论非常有用,因为时间和空间尺度存在于任何景观的空间结构和生态过程之中,景观格局和异质性都会根据时空尺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对于景观来说,时间与空间的尺度就是其发展的纵横两个维度。因此,景观的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时间与空间两个具体方面的相生互发。

景观系统是一个由多重等级层次系统组成的有序整体,具有整体生成性,每一高级层次系统都由具有某种特征的低级层次系统组成。因此,景观的天成性、生存性与生态艺术性这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有着内在的关联性与相继性,是自然等级理论的一种活态的演绎。景观的生成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为这一过程与景观的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人类的干预程度、审美者的审美行为及审美心理等条件相关,并且受到这些条件的限制。我们知道,宇宙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今天这个样子,而是经历了极其复杂漫长的进化发展。生态系统从生态无序到生态有序,无机界由混沌到明晰,进而进化为有机界,九大星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然后有机界又与环境产生对生,从而形成与之相应的天成性景观。天成性景观并非从一开始就很美,而是适应了当时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等,当地球的自然生态条件发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天成性景观就开始向生成性景观过渡。生成性景观是在天成性景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景观还具备天成性景观的很多特征,是天成性景观发育到比较成熟阶段的产物。艺术性景观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类型,是景观生态从纯粹的生态性、自然性走向生态审美化与生态艺术化,具有很高的生态审美价值和生态艺术内涵。

景观的生成也是生态伦理学与社会伦理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强调景观的合生态规律性与目的性,后者强调景观合社会规律性与目的性。而景观生态结构布局的形成,除了客观生成与主观干预的因素之外,还有主客对生的生态机制在起作用。景观结构的完整形成,是要通过自然结构与人类社会的天人合一的对生机制,最终达到互相适应、互相发展的目的,从而造就天人和谐的生态美境。

无论是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还是艺术性景观,都遵循着景观生成的客观规律与法则。天成性景观是一种天然化程度很高的景观结构,是自然宇宙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天成性景观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原始人类审美的天成性。原始人类各方面尚未发育完全,无论是行为能力还是审美能力都处于比较低端的阶段,因此,原始形态的景观具有简单朴素、实用功利性很强、审美性很小等特点。比如说原始人的巢穴,审美性并非很强,但实用性很强,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天成性景观的自然性占主导地位,人类对自然处于一种被动选择的地位,几乎没有人工干预痕迹,故而天成性景观结构格局中没有人工斑块。生存性景观主要是人类与自然在形成主客关系后,主体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按一定自然生态审美法则与规律,有意识地改造客体而形成的。生成性景观中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越来越明显,人类为了生存与生活而创造出一些生存性景观与生活性景观,很好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这些生成性景观具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但是已经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自觉。艺术性景观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景观生态艺术性的增强,甚至像一般艺术一样达到很高的生态艺术境界。在艺术性景观之中,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对景观的设计融入了更多的生态理论、美学经验、艺术原理。

桂林景观圈中的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虽属于整体景观逻辑化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但是它就像女性的美,在不同的阶段都各具风采:青春时期清丽纯洁,中年之际成熟大方,老年之时优雅智慧。天成性景观是整个桂林景观基元性的逻辑起点,它是一种原初形态的景观,桂林的整体山水景观奠定了其后来发展的生态基础与审美特色。生成性景观包括生存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桂林地区的甑皮岩和宝鸡岩,壮族的杆栏式建筑,雄壮的龙脊梯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灵渠,都是远古人类在桂林地区为生存发展而创造的生存性景观;而桂林地区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风雨桥、鼓楼、村寨景观、日常生活景观、民族风俗景观等,都是内涵丰富的生活性景观的代表之作。艺术性景观包括艺术化的生态景观、生态艺术化的景观和天态艺术化景观,在桂林的许多溶洞中都有壮丽的摩崖石刻,这种纯艺术的形式置于天然的景观生态之中构成艺术生态化景观。而桂林的现代景观设计在遵循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生成生态艺术化的景观,如两江四湖的规划设计,就是一种生态艺术化的处理,它是人造的、自然的、高度艺术化的。当景观的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螺旋地回到起点——天成性景观,但是这种回归是超循环的发展,进而形成天态艺术性景观,再进一步向其最高境界的天生艺术性景观螺旋提升发展。

由此可见,桂林景观圈的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不是相互分离没有联系的,而是有其整生的发展路径。整个景观圈不仅在超循环中实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合发展,而且实现了景观自我生命圈态的螺旋提升和良性环回。我们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桂林景观圈生态结构的演变,而且可以看出景观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生态范式。因此,由天成性景观到生成性景观,再到艺术性景观,也是桂林景观生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二、桂林景观圈超循环发展的生态历程

桂林景观从天成性发展到生成性,再到艺术性,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的运动过程,而是不断地螺旋提升的过程,最终实现天态艺术化的生态结构圈。

1.桂林天成性景观

桂林的景观是地壳在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变化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的山水奇观,是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天然生成的。桂林在3亿多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之所以能形成今天这样的美景,就是因为它在长期的生态发育与地质变化过程中形成天成性的景观。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极其低下,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能力也很弱,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只能选择容易适应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桂林地区曾是古人类活动较多的地区,最为典型的当属甑皮岩和宝鸡岩,桂林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丰厚的洞穴文化。甑皮岩位于桂林市区南面独山之西南麓,是一个不到400平方米的洞穴,从距今约12000年前直至宋代都有人居住于此,后来由于气候原因才逐渐搬离,这是目前中国发现人类居住时间跨度最长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由此可见,远古先民已经逐渐学会将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转化为适合自己生存的天成性景观。像甑皮岩和宝鸡岩这样的天成性景观,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依共存中创造的景观奇迹,自然性占主导,人类对其只是选择性利用,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痕迹。天成性景观浑然天成、朴拙稚气,但是又充满原始的野趣与自然的灵韵,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原始人类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的天成性。桂林的整体景观和局部景观都是在这种条件下自然天成,是景观生态圈最原初的一种历史形态,也是桂林景观生态圈的良性环回的逻辑起点。

2.桂林生成性景观

生成性景观包括生存性景观和生活性景观,前者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互动过程中,为了就基本的生存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生存美感的景观;后者是人类在基本的生存之上,追求生活的舒适与美感所创造的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景观。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相连的,都是人类在与自然的依生下,为了自身更好地生存与生活而创造的具有一定生成美感的景观形态。

桂林景观圈内有不少生存性景观。龙胜梯田是远古农业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利用自然生态条件所创造的生存性景观的典型。除此之外,古人类在桂林境内所建造的风格独特的杆栏式房屋建筑等,不仅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且具有一定的美感,都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生存经验的具体表现。这种景观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基础上形成,既实用又有美感。但是这种美感追求是无意识的,是在天成性审美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桂林景观中的生活性景观包括审美化程度较高的风雨桥、鼓楼等实体景观,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民俗景观、节日景观等等。桂林很多山上或岩洞中都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和佛窟(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都有),如独秀峰的摩崖石刻,伏波山的千佛洞和还珠洞,叠彩山的风洞,等等。摩崖石刻为裸露的山石增添了许多神韵、灵气和庄严之气,这是人类长期以来自我精神提升的需要,更是文人雅士修心怡性的重要手段。其他还有古人今人为观景或祭祀而造在桂林诸山高险处的亭台楼阁,虽有功利目的,但也不失为出色的生活性景观。在生活性景观阶段,人类已经开始有了自觉的审美意识的参与,所以,这也是景观向艺术性发展的重要的中间环节,景观从此朝着审美化与艺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

3.桂林艺术性景观

艺术性景观的形成又分为几个互相关联、承继发展的阶段:艺术生态化、生态艺术化、天生艺术化。这个阶段的景观结构逐渐将生态性、审美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艺术生态化景观是指纯雅艺术在生态环境中生成,生态性与审美性在艺术中由分离逐渐融合。生态艺术化景观是景观在生成发展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逐渐朝着生态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天生艺术化景观是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贯通一致、双向对生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形态的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生态系统艺术化与艺术系统生态化的相接叠合。

桂林的艺术生态化景观也比较多,比如很多村寨的风水林,原来只是村民出于一种万物有灵、敬仰自然的心理,以及为了保持整个村落的美感而开辟的,而事实证明这种风水林在涵养水分、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从而保护了整个村寨的生态环境。桂林诸山中的摩崖石也是一种艺术生态化的景观。作者最初也许只是出于单纯的纪念目的,当然也考虑到刻在山头上不容易脱落的因素,但是他们没想到这种石刻艺术与自然环境相生相长、相映生辉,在千百年后不仅呈现出巨大的生态艺术魅力,而且达到了艺术性与生态性的完美结合,成为艺术生态化景观的典型。

生态艺术景观不仅要求景观本身有发育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且要求人类的审美及造美能力达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为自然增魅。这两个条件桂林都具备。桂林作为旅游景区,本身的景观资源极其丰富。桂林人长期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生境中,审美心气与审美品位都达到很高的水平。经过多年的规划及设计,两江四湖水域的重新疏通,重现了它们的历史生态。在杉湖、榕湖、桂湖之上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借景、隔景和桥梁的通透作用等造园观念。这些景观的艺术化处理使桂林市区景观圈的审美品位得以飞升,生态性和艺术性得以完美结合。叠彩山上的叠彩琼楼、伏波山的听涛阁等都是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生共长的生态艺术化景观的典型。

天生艺术性景观是景观生态艺术发展的高端形态,然后再向天成艺术化景观螺旋提升,周而复始,最终在这种超循环发展中创造自然全美的世界,为实现生命的全美提供客观的外在条件。天成性景观是景观逻辑化的生态发展的起点与原点。景观在经历了生成性发展之后,按照自然与社会的整生范式进一步发展,螺旋回到天成性的起点。但是这种天成性是融生态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天成。天成艺术性景观的最高境界是天化艺术生境,“是生态艺术同步统合地实现了天质天量的艺术的生境”(袁鼎生,2007:440)。桂林景观圈呈现出整生发展的态势,经历了数亿万年的生态发展与生态艺术锤炼,终于形成了一个生态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景观生态圈。这个景观圈完满发展、内呼外应,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审美特质和很高的生态艺术境界。它从核心的俊秀区依次环生旋至婉秀圈、媚秀圈、俊秀圈、雄伟圈、崇高圈,构成一个内秀外雄、层层推进的大桂林美海,这正是天成性景观的艺术化布局的形态。

艺术生态化与生态艺术化的耦合并进、共同提升,是景观生态的一种运行法则。桂林景观圈的这种发展过程与态势,其实是景观生命力的表现。这种生命力以超循环的方式运行,最终实现了景观系统的生态中和,形成天态艺术化的美境。

三、景观逻辑化的生态发展是对生态结构、系统与范式的分合

我们知道,自然向来被视为一个有着内在生命力与自我生命发展历程的整体,这个生命体不仅在万象中运行发展,而且生化出万物万象。《周易•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③讲的是在无声无息、静而不动的深渊,感受到天下万事万物生生化化,因一体而生,因一体相连,一体为本,万化为相。古希腊泰勒士把自然比作“母牛”,老子把自然比作“玄牦”,都倾向于把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混沌化一、充满生机的有灵的整体。因此,景观结构也是一个具有自我生发规律和调试机制的生命整体,由不同的生态系统与生态结构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演绎,在整个景观系统中由不同的生态范式万化为相。

景观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结构,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内部各种基元性的组分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生成发展,在空间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下,形成性态各异的景观格局。因此,桂林整体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是对其生态结构的分形。天成性景观、生活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一个顺延发展的过程,而且每个时期的景观生态结构都是不同的。天成性景观的生态结构是简单朴素、自然天成、原始浑朴的,是景观结构在初级阶段的一种稚嫩单纯的形态。生成性景观较之前者,生态结构开始朝着更为复杂多样的方向发展,人类逐渐有了审美的自觉,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景观生态结构的发展。艺术性景观的生态结构开始逐渐往高端发展,生态结构在复杂中求统一,于变化中求和谐,将生态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种高端的生态结构。

生态系统也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景观本身是一个生态结构,这一结构中包含了数个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生态结构的健康发展与否,而且,景观的生态发展中融合了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两个方面,从而构成景观生态艺术化的发展倾向。天成性景观的生态系统的运行比较纯粹,而且这些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数量不是太多,进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整个运行过程也比较简单。生成性景观的生态系统变得多起来,而且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开始逐渐交融发展,景观的生态艺术性有所增强。艺术化景观的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明显变得非常复杂,而且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终于能双向对生、耦合并进地发展,最后使得景观的整体结构呈现出很高的生态审美价值和很大的生态艺术魅力,成为艺术生境。

生态范式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所形成的生存发展的生态模式,与各个时代相应的是,古代的依生范式,近代的竞生范式,现代的共生范式,当代及未来的整生范式(袁鼎生,2005),代表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与自然不同的生态关系。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发展形态对应了人类的几大生态范式:天成性景观对应古代的依生范式,这种形态的景观几乎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是古人依赖自然而生存的生动写照;生成性景观对应近代的竞生范式,这个时期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增强,开始与自然相竞而生;生态艺术性景观对应现代的共生范式与当代及未来的整生范式,是人类与自然趋于共生与整生的形象说明,只有在这种艺术生境中,人类才可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整生发展。

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是对一般景观的生态结构、生态系统乃至生态范式的分形与发展。桂林天成性景观如远古的洞穴文化是典型的依生性景观,是桂林景观整体结构的雏形,也是整个生态系统在低级阶段简单运行的结果。生成性景观如雄壮崇高的龙胜梯田、集真善美于一体的灵渠,是人类与自然相竞而生所产生的景观形态,它也在逐渐朝着桂林整体景观圈发展,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也开始双向对生地发展,为艺术性景观的产生奠定基础。艺术性景观是景观生态结构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在天成性景观与生成性景观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明显的整生化倾向,终于形成具有很强的生态美感的景观生态结构圈,是历史与逻辑、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统合发展而生成的艺术美境。

桂林天成性景观、生成性景观、艺术性景观,是对一般生态结构、生态系统和生态范式的三重分形,分形之后又统合为一序态发展,具有包蕴整个生态结构与生态历程的意义。

四、未来生态美学视域中的桂林景观生态

歌德曾经说过:“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尤西林,2002:75)这就意味着我们作为有高度主体意识的人类,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自然的技术层面上的、真的追求,更要实现自然的艺术层面的、美的追求。在尊重景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条件下,在遵循景观发展的自然规律、生态规律与艺术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最终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达到天生艺术化的生态艺术境界。

景观的生态性与艺术性有其内在的相生相和性,所以,景观的发展必定呈现出两者统合交融的趋势。艺术生态化、生态艺术化,人法天地、道法自然,天人感应、个人与宇宙意志相合,是人生艺术、也是自然生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大自由、大自然的完美境界。人生艺术与自然生态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自然”,是自由的最好形态与最高境界,也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自然之境。因此,天生艺术化景观必定是自由自然、天态天放、无拘无束的,是有着无法之法、浓后之淡的生态艺境的天态艺术生境。

桂林景观生态逻辑化的历史发展,生态系统与艺术系统的耦合并进,景观结构良性环回的螺旋提升,为天生艺术化景观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从天成性景观到生成性景观,再到艺术化景观,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景观结构的发展规程与理想。然而抵达天态艺术化景观后,桂林景观还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余地,这一高端境界就是,在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相生相长中,在自然艺术化与艺术的自然化的耦合并进中,在生态艺术化与艺术生态化的双向对生中,创造出天生艺术化的奇观。

研究桂林景观多年的袁鼎生教授,对于桂林未来的景观规划有一个设想。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桂林市区建成一个纯粹的大公园,无车水马龙之喧嚣,只有行人和马车,悠闲散步观看无限的美景,与闲云野鹤为伴,与花草树木相亲,与自然山水同乐,在无言之大美中陶醉。这是一个天生艺术化的景观环境,也是天态艺术生境的具体表现。这无疑是一种大胆的理想化的设想,将景观的生态性与艺术性水乳交融,目的在于实现桂林景观的天生艺术化境界,最终使桂林达到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天生天然的生态境界和自由自然的审美境界。这是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最朴素、最原始的自然情怀,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定和谐整生的境界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的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艺术现象,也是实现景观乃至整个世界的天态艺术化——天成艺术化——天生艺术化这一完美的发展过程,最终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整生与诗意化生存提供一个完美的自然世界。但愿我们的栖身之地是天生艺术化的生态艺术美境,这也正是生态美学与景观生态学的目的之一。山水自然,生态无限,生命在其间流转,本身就是生态艺术的一种,而生态美学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在生态美境中实现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傅伯杰,等. 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袁鼎生.2005.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袁鼎生. 2007.生态艺术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尤西林. 2002.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居住区公共绿地景观配置 篇10

1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和规划的原则

掌握基本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原则和设计的理念对于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 故应当对此环节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 以健全的思路和完善的理念促进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发展。绿地景观系统是居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人工化, 具有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 如保持水土、固碳制氧、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吸尘滞尘、消减噪音等。因此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营造尽量减少人工层次而注意自然环境设计, 应贯彻生态设计的思想。将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 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设计, 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 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效果。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的自然条件、特色景观和绿化基础。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应与居住区总体规划阶段同时进行, 并将居住区内与居住区外的绿地景观系统连成网络。通过居住区绿地规划使绿地指标、功能得到平衡。

2 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对策以及核心思想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可以明确工作改革的方向和重要原则, 下文将针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设计对策和设计的创新理念进行集中性的研究, 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促进工作向前发展, 使得工作的建设可以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首先, 应当加强对公共绿地的建设, 在布局的类型和形式之上可以按照我国传统的园林式合计方式, 采用自然式的绿地布局形式, 尽可能的对原有地形进行开发和利用, 进而构成一种自然变化的地形, 组成五彩缤纷的景观。另外在布局的形式之上也可以采用不对称的布局方式, 在场地之内布置一些雕塑、花坛以及喷水池等等, 进而营造出一种较为丰富的景观效果, 充分的与我国当前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商业服务中心等相互结合, 为广大居住者创造出舒适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氛围。

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注重对居住区绿地景观的营造, 在设计风格的表现之上应当充分的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尽可能的采取均衡的布置方式, 采用点线面相互结合的有机系统, 将开放和私密相互紧密的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全新的空间, 并且注重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等的考虑和研究, 种植适宜的树木类型, 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在实践的规划过程之中应当深入地结合居住区的状况, 结合工作的原则, 进行有目的性的设计。最后在实践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和规划过程之中应当注重其中不同重要元素的使用, 构成一个全新的主体, 针对植物的景观配置进行细致的研究, 以更好地增强艺术设计水准。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之中应当遵循树木的高低错落有致并且疏密有序的原则, 形成一种具有丰富层次化的空间, 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居住区的景观效果, 增强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3 结语

总的来讲, 在现代化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规划过程之中不仅应当注重传统手段和技术方式的运用, 同时还应当注重设计思想的改进,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不断提升, 在当前的趋势之下我国现代化的住宅市场正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之中,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效果被广大建筑商重视, 故加强设计工作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综上所述, 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住宅设计过程之中景观绿地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理念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设计过程之中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的层面等进行了集中性的分析, 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地促进规划工作的发展, 促进整个景观设计效益的持续改进。从本质上加以分析在当前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和设计过程之中应当全面的遵循统一、以人为本以及生态化的设计原则, 同时还应当注重对系统性原则的研究, 注重对现有条件的利用, 以充分的营造出舒适且怡人的景观, 为更好地提升住宅设计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在当前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之中, 加强对整个景观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故在实践的规划设计过程之中应当加以重视, 以更好地促进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和规划的效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 详细地分析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之中的难点, 同时对工作开展的流程以及设计规划工作的核心原则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地促进工作向前发展, 使得设计的效果和规划质量可以得到同步提升。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景观,研究分析,规划质量,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练香莲.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 2006 (2) :180-182.

[2]陆佩.浅谈居住区景观工程成功的因素[J].上海建设科技, 2006 (4) :35.

[3]郑林贤.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J].安徽建筑, 2006 (4) :20-21.

上一篇:双离合变速箱下一篇: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