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精选12篇)
人文性 篇1
当前的教育呼唤教育的人文性, 而人文化的教育离不开具有人文精神的师资。教师在以往的培训中不积极或存在抵触情绪, 不仅仅是因为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 教师培训工作本身缺乏人文性也是教师对培训逐渐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培训的管理者既要选择教师需要的培训, 又要重视师资培训本身人文性的体现, 用人文化培训培养具有人文性的师资, 以此促进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 促进其学以致用, 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 首先要注重师德涵养
培训从涵养师德开始。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道德要求, 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行业要求, 就是通常所说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办好学校的基本前提, 良好师德内发于对学生、学校、教育事业的“爱”, 以爱才能育爱、有爱才能暖心。师德是我们办好学校的最基本条件。
遵守师德, 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道德底线。同时, 作为人民教师, 还要有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既要脚踏实地, 又要不时仰望星空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 就是没有星星的黑夜。
(一) 以环境陶冶师德
教师严守职业道德、拥有职业理想, 不是靠管束, 不能靠说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心灵首先需要涵养。涵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环境。环境的创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校史记录足迹
“循校史以尚贤, 修德行以致远”, 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资源, 健康的办学精神、鲜活的历史人物, 不仅成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肥沃土壤, 而且也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甘美源泉。因此, 学校建立校史馆或校史展厅是非常必要的。校史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找到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励师生更加团结、勤奋, 共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2.用先贤树立师魂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学校环境中一定要有先贤至圣的身影。一尊雕塑、一句名言、一段事迹、一幅书画, 都会唤醒教师对前人的追忆。先贤圣德的精神引领, 对教师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这些精神融化在环境之中, 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必然会树立师魂, 陶冶师德。
3.用校美孕育师美
爱校如家, 首先是家要像家。优美的校园环境自然能产生吸引力, 催生教师对校园之爱, 对教育之爱。四季花朵、艺术雕塑、山水景观、完善的设施、高雅的布置, 会让教师置身校园流连忘返。校美是因, 师德是枝, 教育是果。
4.用人文滋养师品
良好的人文环境必然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需要和发展愿望。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是学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源泉。
(二) 以仪式熏染师德
仪式是使行业道德得到固化和强化的最有效方式。在学校工作中, 一些活动或仪式, 往往能够起到熏染师德的作用。
1.设计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学校有诸多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有很多场景会对教师产生激发和触动作用, 反复强化, 进而会内化为教师师德。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起始和终结性质的活动往往会因相聚和分离时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而产生直达心灵的触动, 抓住时机, 把师德内容植入活动之中, 会达到熏染师德的目的。
2.设计好升旗仪式、结对仪式
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 是学校最庄严的活动之一。升旗仪式绝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 也应该是师德熏染的最好时机。让教师讲演、让教师设计、让教师品评, 都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好时机。同时, 新教师入职之初, 一般都是有结对仪式的, 庄重的仪式会对新教师产生尊严感和紧迫感, 也会对老教师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 因此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契机。
3.设计好节日流程、退休流程
三百六十五行, 全社会为之过节的为数不多, 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节日一定要有物质激励, 也一定要有精神激励、荣誉激励, 这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尊严教育。此外, 退休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 对退休的设计和策划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这种尊重会直达每一位退休教师的心灵, 也会温暖每一位在职教师的心, 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师德, 是自主的、自发的、自觉的, 是一种持续的内动力。
(三) 以活动激发师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最高的需求是精神需求。教师是知识分子, 这种需求更为重要。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 一定要通过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的评价去激发教师的超越精神。
1.搭建展示平台, 提升自信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观摩课、展示课、示范课、探索课等要反复开展;成果介绍、经验介绍、实验介绍、思考介绍等要经常开展;论文结集、案例结集、教案结集、专著结集等要定期开展。总之, 要给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 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自信, 激发职业荣誉感。
2.建立反馈机制, 不断认可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育的反馈最重要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评价有两种方式, 一个是定量的附分评价, 一个是定性的过程评价。定量附分评价一般学校都比较重视, 因为很多指标都关系到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定性的过程评价, 比如“最可爱的园丁”“最喜欢的一节课”等评选活动, 貌似无关痛痒, 但却是对教师的另一种激励, 甚至超越了分数和物质刺激, 并且这些反馈是随机的、阶段性的, 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二、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注重团队协同发展
师资水平的持续提高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除了“先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个体受教育程度、个性特长等等, 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入职后的学习和提高。入职后的培训和提高, 一般来讲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是注重团队的协同发展, 两项必须平行并进, 缺一不可。个体提升是团队发展的基础, 团队发展带动个体持续提升, 这样才能够形成良性、自然、可持续的发展。
(一) 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提升
1.自主研修是主渠道
当下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模式, 任何行业、任何人都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自主研修实际上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形式之一。学校应该给教师足够的自主研修空间, 鼓励教师自主研修, 并实施相关的支持措施和激励措施。
同时, 学校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研修时间。基础教育的教师工作量很大, 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多而繁杂, 压力也比较大。学校应尽可能给教师减少压力, 简化各种程序、精简会议, 让教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研修。条件允许的话, 应该规定出时间, 排除一切干扰, 让教师自主研修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广泛的自主研修资源。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 教师自主研修也应该建立在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学校提供的资源可以包括书籍资料、多媒体设施等等, 应该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自主研修资源储备。
2.培训引领是好载体
培训引领, 可以是专家讲座、参观学习, 也可以是互助研讨, 总之是要站在一个高位发挥引领作用。普遍的做法就是“请进来走出去”, 利用教育专家的高度来扩展教师的视野, 挖掘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专业效率, 从而实现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在个人自主发展基础上的互助研讨, 能够对个体的发展诊断把脉、提出意见和建议、指明方向,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主题牵动是金钥匙
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去发展专业能力,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可以是普适性的大问题, 也可以是局部的小问题;可以是全体教师或大部分教师的整体问题, 也可以是个体的微问题;可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者的问题, 也可以是聚焦教师的教育者的问题, 但必须都是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必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加工, 以科研课题的方式呈现。主题牵动的教师能力提升,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应该更高。能力是在实训中形成的, 这种提高是真实的、实用的、可持续的。
(二) 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整体性特点, 教师个体是生存在各种团队之中的, 学校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教师的能力提升也必须借助团队的协同发展, 团队协同发展对教育才有意义, 才能大大推进个体的能力发展。
1.合理构建发展共同体是关键
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构建多元的发展共同体, 为教师良性、持续成长助力。校内的备课组、教研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主要解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的施教问题。校内的班级组合、年级组合是教育、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侧重解决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激励学生, 如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得以实现。校内的名师工作室, 是教师专项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某一学科、某一特色、某一专项开展定向的培训和培养, 使名师专长和受训教师发展取向有机结合, 同时也是依托名师培育名师的发展途径。校际的友好校和协作体, 是教师全面提高的发展共同体。校际交流不应该局限于表面浅层次的交流, 而应该按照发展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和构建。友好校、协作体的共建应该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指标, 同课异构、共备一堂课都是可以采纳的互动方式。
2.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是目标
教师发展不是齐步走的, 健康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有层次、分梯队的。新入职教师、成长型教师、成熟型教师、名师型教师, 是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的。每个层次的培养构成了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发展, 比如针对青年教师发展的“青年教师发展研究会”、针对成熟教师的“名师后备队”、针对名师的“特级教师后备队”、针对班主任的“德育导师后备队”等等。这些团队的建设, 都能在相应层面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教师梯队建设必须有具体的目标引领。针对不同的梯队, 要制定详细的目标要求, 这些目标要求是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 也是不同梯队教师跳一跳就能够够得着的。目标的制定要注重知识结构, 更要注重能力结构。教师梯队建设, 要注意合适的方式方法。不同的对象, 方式方法要有所区别。该讲授的讲授, 该调研的调研, 该试验的试验, 该探讨的探讨。根据不同梯队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殊途同归, 最终实现团队协同发展。同时, 要建立常态化机制。学校的发展是持续的, 梯队的培养必须有常态化的机制, 才能保证团队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文性 篇2
昭平四中 邓迎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鲁迅曾说过,写 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人文素质)与“言”(写作技巧)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该树立起大语文观,使作文训练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忽视了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创造活力的呵护与激励,逐渐使得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作文的人文性大大 流失,主要表现在:
1、题材陈旧,写作范围狭窄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一统标准的严酷束缚下,“分”已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唯一追求,教师经常在技巧上给予学生指导,却很少提醒学生去观察生活,学生在“家庭-学校”的两点一线中,在“上课-下课”“作业-考试”的活动中,对生活接触过少,缺少写作的素材,尤其是亲身感知过的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材料,经常是闭门造车。写家庭生活,内容往往表现家庭的幸福快乐,如父母如何在生活上关心自己,如何在犯错误时教导自己,却绝不写母亲的偏执,父亲的懒惰;写刻苦学习,只强调“头悬梁,锥刺股”;交友,一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援引事例,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老论据。这些作文,不但千篇一律,如出一辙,而且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内容空乏,使人不忍卒读。
2、思路闭塞,程式化严重
教学过程中对“文体意识”的强调灌输使学生的写作不敢突破文体上框框的限制,议论模式、写景抒情模式、应用文模式等等,都深深积淀胸中,一个题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从词语的选择到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如一个印板所刻;选材、立意、构思如出一辙。比如读后感,完全遵照“引”“议”“联”“结”四个部分先后布局,议论文,结构上动辄“引论--本论--结论”;论证方式上,无非是摆上几个事实,讲上一番道理,其中再来个正反对比。就连最有自由度的散文也被模式化了,有诗为证:“开头提出小问题,一线一定要到底,还要夹叙边夹议,结尾点出大道理。”这种作文模式变成了僵化的模式,在这样的作文中,闪光的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和千人一面的包装。
3、是非不分,缺乏感染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的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记得有位学生在记叙校运会上同学们长跑比赛时有这样的记述:“不就是为了那几本笔记本吗?用得着那么卖命吗?好像前世穷鬼转世”。学生在作文中迷失了自我,也丢失了灵魂,是非善恶观念发生偏差。学生不知不觉背叛了人文,于是鲜明的人文性枯萎了,鲜活的个性凋零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 得意兴全无,更不必谈什么震撼力和感染力了。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顽疾”,我们不能只是责难,而要从本质上理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这就要让学生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思考生活,启迪学生悟性,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社会,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在:
1、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①的理论观点,陶行知也说过“生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②语文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巨细无遗,无微不至地表现着大千世界,它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清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③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和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要抓好生活这个源,使学生的作文语言的发展因获得源头活水而变得生机勃勃。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味埋怨现在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是不必要的。现代生活远比过去丰富多彩。关键是让学生们从应试的题海中解脱出来,放开他们的手脚,回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回到广阔的语文大课堂中去。培养他们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必须紧贴实际,紧贴社会,紧贴群众,可以不拘一格,百花齐放,让学生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交朋友,阅读中外名著,访问名胜古迹,欣赏山川河流等等,从中觅取源头活水的广阔而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生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像我们无锡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古城,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丰富了她的内涵,可带着学生参观寄畅园、鼋头渚,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调查小桥流水人家的今昔,新区园地建设的成就;可访问阅历丰瞻的老人,自主创业的青年等等。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新闻媒体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使学生观察生活的途径更方便更快捷了。可以这样说以前学生作文往往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
2、思考生活,启迪学生悟性
写作除了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外,还需要个人生活的感悟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生命感悟是不可能领会隐藏在文字里面的深刻含义的。而这种感悟能力的培养在于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要加强学生的感悟,除了上面提到的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去关心身边平凡的人和事,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要让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事物,某一种现象多加思考,提出点意见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心灵,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我们在组织、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之后,接一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去思考生活,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作探究。看了书 籍,搞书评;看了影视,搞影评;听了报告,搞心得交流;访问观察后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了解生活到感悟生活。这样在作文中塑造一个丰富、美好的感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园地才能开出茂美的 花,结得丰硕的果,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中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中学的中学精神和理念,使中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浅析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转变思想;互动教学
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个教育者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的最佳时机。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高中的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性的培养。新课改不但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激发了无数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他们让高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充满生命力。
一、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本只是课堂的一小部分,很多老师过分地强调课本,跟着课本走,没有扩展其他课外的知识,一味地死板地讲授课本上的文字知识,讲台下也是一群眼睁睁看着老师的眼神,丝毫看不见学生有什么兴趣。这样的课堂限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思维受到禁锢,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任何新奇的想法都被扼杀了,学生们也对课堂渐渐失去了兴趣,甚至是厌恶情绪。高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现在的学生都处于活力迸发向上的年龄,应该充分体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个冷笑话,这样先激发起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感觉到乐趣,从而就精神饱满地投入到课堂上去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不管对与错,都是可以激活课堂的,有时候学生发言引起的小笑话更可以很好地让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语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把课堂搬到课外,无疑会令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不要被“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所束缚。人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学生思维。
二、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在强化互动教学课堂时,应根据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心中始终要想着学生,人的发展是设置一切目标的依据。教学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体验,才是可持续的有远见的。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引导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强化互动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让学生放开手来,大胆地“动”起来,真正地“活”起来,“乱”起来,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的老师“抬杠”,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只会看人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样,怎么爆发创新的火花呢?我们还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可以“朝令夕改”。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把我们的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为他们导引正确的方向。
三、重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经常听到同事们在叹息,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学生难管,特别是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难处理。碰到一些顽皮捣蛋的学生生,不管,教师的责任让我们责无旁贷;管,有时师生关系搞得剑拔弩张。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我曾教过的班上,有一个非常不好教的学生,对学习吊儿郎当,对自己高考也不抱希望,课上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完成作業。如果说得严厉了,他还会和教师对着来。在我的细心观察下,我发现这个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比如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助人为乐,热爱劳动。我也希望他能把这种思想和行动用在学习上,在课下,我有时候会主动和他聊天,谈谈他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学习上的困难等,慢慢的,他对我态度有了改观,会主动问问题,课上学习也认真了,成绩也有了提高。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到对现在学生的教育不能单凭以前的老办法,需要我们动脑筋思索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假如我一开始暴跳如雷或大声训斥,可能彼此会争执,他从此可能更厌学。它使我感到对待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有时教师也要学会退一步,学会宽容,学会忍耐,学会一种技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和学生接触最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也常常因为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而对学习产生情感,正所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在教学中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不能对学生进行恶意的责骂、讽刺和体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教师也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状况或者学习情况对学生区别看待,歧视那些后进生。教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这种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不但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而且巧妙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我教育生涯中又一个收获。
总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就必须主动调整自己,并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尽快掌握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和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质疑、调查和探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互相配合,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冯宝媛.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教学体会[J].学周刊,2011(30)
[2] 周华贵.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1(14)
人文性 篇4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 篇5
中学教育已步入新课程时代,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课堂教学在传递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成为终身发展的精神源泉。《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自然的关系。
新课程时代,不能只凸现知识而凹陷人文精神,对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不能太窄太功利,把掌握知识视为获取利益的铺路石,从而剥离了教学中知识及学习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内涵。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力求使每一位学生达到心灵纯洁、身心健康和智慧发展。
一、立足课堂,培育人文素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于人文精神,作为母语的语文,它所承载的是民族的气脉和精神,它绝不是一种工具,它负载和承传着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文化。我们的语文教育,掌握一个词语、理解一句诗词、阅读一篇小说散文,就是给人的神志打开一扇窗。我们读《红楼梦》、《阿Q正传》、《边城》,不只是一种言语的阅读与接受,而更是一种精神的哺育。教师只有站在文化精神平台上从事语文教学,把人文精神贯穿在教学的始终,这样语言文字才会有生命,一篇篇
课文才会闪烁光彩,方能使课堂散发人性之美。
1.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让学生学会同情、怜悯,懂得感激和报答,知道尊重和崇敬,这是做人的教育,也是语文教学本身应有的内涵。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艺术即情感”。在教学中,我经常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得到启迪。在教学《麻雀》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开始,伴着舒缓的钢琴曲,我深情地向学生们讲述了“藏羚羊的跪拜”的故事,当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们的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懂得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接着适时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再一次感受麻雀母子那挚真挚纯的爱吧!”学生们很快进入了课文的情境,用充满激情的朗读赞美了麻雀伟大的母爱,从而整个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朗诵了赞美动物和人类母爱的感人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升华,极大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当响起“烛光里的妈妈”歌曲时,学生们眼含热泪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整节课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2.活化教学环节,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渗透人文精神。从学生心理看,高中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和荣誉感。科学家杨福家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学生的头脑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如同点燃的火种。”怎么把他的火种点起来?一个学生的好与差,绝对不能单单用分数来表示。在课堂上,注意活化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点燃学生头脑的火种,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分组教学。例如:在上讲读课时,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程度相当内容不同的几个问题,分组短时间讨论,之后提问,点组不点人,组员可以任意回答,其他组员随时补充,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学生的荣誉感是很强的,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的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还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与火把火种的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题怀抱好奇。
(2)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应凸现人的精神内涵,关注人本,也关注文本,关注生命的伟大,也关注生命的平凡;关注人的现实需求,也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关注学以致用,也关注悦性愉情。语文课堂既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积淀文化、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理应是知、情、意得统一。语文教育是“人本”对“文本”实现的一种生命个体的审美体验,一切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语文教育在传递汉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应是对生命的点化、润泽和升华,这样,人文素养将不再是一种做秀的头饰而将成为一股炽热的血液,流淌不息,化为自主教育,终身发展的生命源泉。
(3)读书感悟。“言为心声”,语言学科培育情感,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激活语言,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时,自始至终贯穿以读为本。在导入课文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朗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沟的孩子起早贪黑地去上学?为什么起早贪黑?从哪些精彩词
句看出来?这是让学生注意文中哪些词句精彩,哪些地方能体现山沟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接下去紧扣精彩词句,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读书方式或教师引导,或学生自读。有集体读、分组读、男女分读、个别读、比赛读。尽量扩大学生读的面,学生通过对这些生动感人、撼人心肺片段的诵读,揣摩,品味,体验所描绘的情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使自己仿佛置身于那偏僻的山沟,感受着那里的孩子披星戴月,翻山越岭去上学的辛苦历程。对他们为了山区早日脱贫、祖国更加富强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有了认识,学生的心灵被强烈的震撼了。
(4)角色体验。中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式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课本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增强自信和勇气。在教学《蜀僧》时,引导学生排演课本剧,启发学生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想象和尚在去南海的路上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在的人文积淀不断激发,他们不仅牢固的掌握了课文语言,而且领悟出其中的道理。那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人文精神在自由的想象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所有的人。
3.以创新精神为本,尽情展示人文之美。人文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时刻要扩张、发展、成熟,而且一旦有了某种机会就会主动自我表露。没有创新能力的训练,阅读教学就失去了它的人文光彩。教学《小珊迪》一文,在小珊迪临死前,对她说:“我会永远照顾小利比的。”此处,启发学生想象“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做?”学生们有的说:“我会把小利比接回自己的家,让他和我们一起生活。”有的说:“我会经常
带他到小珊迪的墓前去,教育小利比要向他哥哥一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个个充满爱心的答案,洋溢着关爱他人的人文之美。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语文本位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全面推开,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方式,都要求我们对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进行重新思考,而此前关于语文的人文性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人文性不是社会性,不是文化性,也不是人的自然性,它应该是三者有机融合而折射出的人之为人的东西,是一切有利于人“健康”(身心健康、情感健康、道德健康等)发展的东西。谈人文性,离不开教材、教师和学生。如何将一堂语文课上好,关键是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思路转,适时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爱学、乐学、学到真东西。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一、人文性的内涵
人文性的内涵之一:主体性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和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为此,作为引导、认知、发展生活和人格建构的“文化中介”——教材,它必须具备开放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
人文性的内涵之二:更新的理念,强化个性解读,挖掘人文底蕴。人文性的解读,固然离不开文本,但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却直接影响着生命个体的发展。语文课人文精神消遁的重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素养问题。教师人文情怀的干瘪、知识底蕴的虚空、个性的萎缩、造成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相当多的教师不读书、不研究、理念模糊,以致人文精神难以走进课堂。语文课要构建精神世界,首先要构建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理念的更新、个性的张扬、人文精神的丰厚,才是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最大保证。
人文性的内涵之三:课外阅读,适时放宽。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只要内容健康,不鼓吹暴力、淫秽,不反动,学生都可以读。读什么书,怎样读,让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可建议,但不能作规定,不能限制过死。在读书问题上应倡导青少年对传世经典与流行作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人文性的内涵之四:因材施教,语文本位。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正如朱熹所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在现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达到合格,同时又要创造条件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特长。
二、语文教师教学,要做到“语文本位”
对于学生,强调“以人为本”,语文教师教学,则要做到“语文本位”。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要进行文化、文学知识的学习,坚决反对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说教课、历史课。语文课就要以语文为中心、为“本位”,向四周辐射,政治、历史、军事、科技、经济等各方面知识的插入都要为语文课的需要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
古代教书出了许多追名逐利之人,“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那是社会的原因,也是教育的失败。那么,现在的教育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来呢?当然要以人品为重。教师教语文,虽对一个人的成长、品质不起决定作用,但其日日熏陶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教育务必要“正人心”。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7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精神失落的人文性阅读 篇8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由于应试教育的逼迫, 加上部分老师语文素养的缺乏, 长期以来给人一种先天不足和发育不良的感觉。以课文代作品, 用习题代阅读, 拿能力训练代心灵感受, 从根本上动摇了阅读的本质, 自觉降低了阅读的品位, 这样的阅读, 是没有灵魂的阅读, 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失落的阅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场, 而这种以技能为重心的训练, 就是漠视人文关怀, 同时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为了不致使这种人文精神再失落下去, 我认为, 我们应从三个方面, 即美文的阅读、思想的阅读和生命的阅读去把握它的实质, 才有可能重拾我们失落的人文精神。
人文阅读, 首先是美文的阅读。人是精神和情感的主体, 人具有爱美的天性, 同时, 人还有审美的艺术需求。海德格尔说:“诗意 (美) 是人安居的本质和原始形式。”美文的阅读, 虽然是一种审美形式, 但人文性阅读立足于这个基础, 也只有立足于这点, 方能回归阅读的本质, 从而进行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心灵的沟通, 彰显人文的关怀。
我们可以想象:《诗经》时代那种“关关雎鸠”的爱情吟唱, 楚辞里巫风神话的幽怨咏叹, 魏晋士子们的生命自觉, 盛唐之音的气势恢宏, 宋元山水的有我无我之境, 明清小说的纷繁世俗图景……当我们合上书页时, 会惊奇地发现, 历史早已冷却, 而美却留了下来, 就如一盏盏的明灯, 温暖着后来一代代的眼睛。
我们也可以品味:泰戈尔的短言是如此素淡和质朴, 但蕴含的却是深邃的感悟和启迪;川端康成的文字, 留给你对青春的迷雾、悸动和忧伤;安徒生的童话以虚构文笔昭示着美所能达到的高度;海明威却打开了一片意象和文明的荒原;鲁迅的文字是木刻, 力透纸背;老舍的文字是一幅世俗风情漫画;余秋雨的文字是一幅意蕴深厚的水墨画;陈忠实的文字是一幅色调浓烈的油画……
我们还可以感受: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的无奈和悲哀;曹雪芹打开了一座哀世的大观园, “满纸荒唐言”诉说“一把辛酸泪”;鲁迅晚年写下的一部《野草》, “其文约, 其辞微”, 却让人触摸到先生一颗“无法直对人生”的悲凉心;鲍尔吉·原野在《让高贵与高贵相遇》中写道:“我的泪水是一批高贵的客人, 它们手持素洁的鲜花, 早早就等候在这里, 等着音乐、诗和世道人心美好之物见面。”它暗示着阅读是一种仪式, 而泪水品质高贵, 它是一碗心灵鸡汤, 不断地滋养着我们曾经孱弱的精神。
语文阅读中对人文的关注, 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加强。一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是在中考和高考中命题都有所增加, 人文性鉴赏的分量虽然增多, 但我认为, 这仍然没有到位, 尤其是在真正有品位的美文阅读上相差甚远。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 是因为人有思想。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株思想着的芦苇。”人的语言其实就是为了自身的存在, 使思想“明亮”, “我思故我在”。思想使存在的基础变得更坚实, 前人的思考一旦凝结在纸上, 就成为一笔丰富的精神资源。阅读就是接受前人思想遗产的过程, 任何阅读行为都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阅读。读者必须对文本再阐释, 前人的思想才能进入到每个人的体验和反思中, 成为具备生命的素质, 即个人的精神资源。因此, 人文性阅读还是思想的阅读。
思想是一把火, 阅读便是承传的火把。约翰·班扬一生只读一部书———《圣经》, 却写下了著名的《天路历程》;尼采只说了一个事实———上帝死了, 却成就了众多哲学的思想源头;鲁迅从尼采的学说中汲取力量, 成为了封建旧营垒中最硬的一把匕首;瞿秋白读了马克思主义, 才以一介书生的柔弱之肩担起了救民于水火的大义, 至死不渝。思想是一阵雷, 阅读便让雷震荡灵魂。我青年时代读到鲁迅的《过客》, 人最终的目的竟是“坟”, 我的内心充满了绝望, 虚无的力量曾几次击垮了我;后来我遇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 才明白存在的本质虽然虚无, 却能播种信念和庄稼, 当人依靠信仰担当起世界的苦难, 就能排斥虚无, 这于我不亚于我灵魂中的惊蛰之声, 如此激烈的碰撞, 在随后的时间里如巨浪一阵阵涌来, 把我曾暗淡的心灵洗刷得一地光明;读了王晓明的《追问录》, 我窥见了先秦诸子的世道人心;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感到了晚明的阴暗与戾气;读了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我热血贲张, 明白何为牺牲, 何为尊严;读了摩罗的《耻辱者手记》, 从心底里更清楚知耻是为人的最重要的一条底线。这期间思想便是一把剑, 阅读便是把血脉切开。卢梭用《忏悔录》来洗刷原罪, 卡夫卡用《变形记》向世界示弱, 托尔斯泰用《复活》进行贵族式的反省。当然, 还有鲁迅的《野草》, 巴金的《真话集》,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等等。这些人, 是天才, 是巨人, 他们用相同的方式:把血管切开, 让生命消逝, 让黑暗流出, 让“鬼气”流出……
钱理群教授曾说:中学语文教学落实到人文教育上, 就是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可这个最根本的任务, 当今的语文教学并未担当起来。实际的阅读教学失重在, 一是以培养阅读技能为全部目的, 这就必然带来阅读材料的杂乱, 阅读品质的低劣。学生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真善美尺度, 不懂中华文明的思想历程、人文传统等为何物, 教师也不以精神传导为本意。二是语文教学只注重鉴赏, 以鉴赏代替人文教学, 缺乏批判的能力。我认为, 真正的人文思想, 首先要有独立的思考和批判的观点。古往今来, 凡大思想哲学家, 没有哪一个不具备强烈的批判社会或批判自我的精神。缺乏批判的审美的阅读教学, 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贵精神素养的人才的。
我曾论说过“阅读的最高境界是生命性阅读”。对此, 人文阅读除了前两点外, 更重要的应该是生命性的阅读。阅读与写作, 在价值上, 不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也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调剂, 而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 一种人生的需要, 一种信念的支撑。真正的阅读者, 会在阅读中寻找活着的依据及存在的意义, 同时用写作来弥补生存的残缺, 来构建自己意义的世界。写作的意义其实是在建筑一个“心灵世界”。阅读也就是在寻找这个“心灵世界”, 参照自己的存在境况, 有的人甚至干脆“住”进他人的世界, 来体验自己的人生, 从而获得相同的那一份“神奇”。
我们可以回忆:曹雪芹“披阅十载, 增删五次”, 完成一部《红楼梦》, 不仅仅是记录了一部清代由盛而衰的历史, 而其中更有着他个人的人生沧桑;司马迁受宫刑, 忍辱著《史记》, 前后十几载, 里面一纪一传, 何尝不是自己的忧愤屈抑之声;路遥一天到晚, 为了《平凡的世界》, 最终倒在黄土地上。阅读的人同样如此, 柏杨将研习“二十五史”作为每天必上之课, 耗时八载, 完成《中国人史纲》等等, 这些书和人都是可敬的, 真诚的, 他们是把全部的生命熔在阅读中的纯粹的人。
在课堂上, 我们可否这样:我们师生席地而坐, 让其中一位读一本书, 或一篇美文, 可以一次读完, 也可只读几章, 留个悬念, 读者读着, 周围的人都被感染了, 声音停歇下来, 所有的人都在沉默, 沉默在一种氛围中;当然, 过后也可以讨论, 甚至辩论, 这样, 思想的火花就碰撞中迸发出来, 不需要总结, 这些有价值的或无价值的, 也许就是未来天才思想的种子。诚如历代的书院, 寺院里的禅对, 或是现代的“沙龙”, 但它是一种生命实践的新方式。
我们还可以想象不在课堂, 甚至不在校园, 我们的阅读超越文本, 在一个相对的时间里, 我们能踏遍大好河山, 历练风土人情, 阅尽历史文化, 这样的阅读乃是思想印记的阅读, 生命体验的阅读, 边走边唱的“行走”阅读。古人有“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古训, 这不是两件事, 而是一件事的两个过程。孔子带着他的门徒, 周游列国, 阅读的是人世大道;李时珍入深山, 尝百草, 阅读的是草木医道;郦道元勘百川, 历千江, 阅读的是水文地道;谢灵运和陶渊明纵情山水, 阅读的是自在性道;三毛走草原, 越戈壁, 读出了一个女子的才情;余秋雨历遍中华大地人文, 读出了五千年的悠悠文明。
生命性阅读, 它应来自于生命的自觉, 并不是它的价值。在我们生命中的失落、孤独、困惑, 需要我们用生命本身去融汇、印证、追求,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中学语文阅读要以这三者来构成一个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阅读教学, 才不至于造成人文精神的失落, 不至于造成阅读品质的恶化, 才能使我们的人文传统延续下去。
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性 篇9
一、新闻摄影意识的人文关怀性
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 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报道内容本身的“人文性”;二是从接受对象出发, 体现了解受众、尊重受众、引导受众的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在新闻摄影学会所举办的历次评奖活动中, 关注普通题材的获奖作品所占的比重逐渐呈上升趋势, 理论研究也开始注重人的因素, 强调新闻摄影推动社会、记录民生的作用。而在摄影实践当中, 那些有违人性伦理道德题材则日益受到人们的垢病。
人文关怀意识指导下的新闻摄影业务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之初, 新闻摄影从纪实摄影汲取养分, 题材上逐渐摆脱假大空的内容, 开始向普通民众靠拢。到了1990年代, 社会的进步和报业的繁荣, 为新闻摄影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和境遇提供了新的空间, 民生新闻摄影、深度报道新闻摄影受到空前的重视。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对新闻摄影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有了初步认识。“用真实的故事解读社会, 以身边的视觉促进和谐”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界的主流。新闻摄影界己部分地摒弃过于“贪大求远” (大事件、国际事件) 的思路, 而把大多数镜头锁定在了老百姓琐事上, 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在选择照片时, 开始坚持把“不一定是最抢眼的照片, 而是最适合本报传播的照片”作为好照片的标准, 使报纸与读者之间消除了距离感、增加了亲和力, 因而受到了欢迎。这些都是人文关怀意识在新闻摄影领域的集中体现。
人文关怀, 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关注社会的变迁, 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 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人文关怀是现代受众的深层次需要。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 受众收看新闻是为了获得两种补偿: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 而后者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重视人文关怀, 已成为当今主流新闻传播观念中的一个亮点, 这是新闻媒介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介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一家媒体成熟的重要标志。人文关怀精神对当代新闻观念的渗透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 我们也看到, 在一些媒体和记者义无返顾地关注苍生大众的同时, 个别媒体和记者的商人角色定位却日趋强化。更为严重的是, 人文关怀精神在部分媒体和新闻人思想观念中的缺失, 使得传媒权力寻租现象愈演愈烈。这都是值得新闻界深刻反思的问题, 同时也函待相关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的健全。
二、新闻摄影传播的人文关怀性
也许每个新闻学子都曾面临这样的提问:“当作为摄影记者的你路见有人欲跳河寻短见, 你是选择等待决定性瞬间还是上前救人?”倘若身为新闻局外人, 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择正常的道德取舍—上前救人。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 这个抉择显然艰难得多。一方面, 摄影记者作为社会公民有义务见义勇为、挽救他人性命;另一方面, 摄影记者是肩负社会观察、监测与预警功能的“守望者”, 通过对社会生活现象、事件的报道与评论, 启迪和警示世人。因拍摄生活的痛苦而成名, 后又因道德的谴责而自杀的摄影记者不止凯文卡特一人, 更多的人没有自杀, 却深深陷入道德困境之中。所以, 摄影者在拍摄照片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拍摄目的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唯有如此, 才能在不失人文关怀之情的前提下拍摄出具有价值的图片作品。
经过分层的摄影媒体分别服务于不同的摄影受众, 有普通的初级摄影爱好者;有需要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的中等水平的摄影爱好者;有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并向专业水平靠齐的高水平的摄影爱好者;有专业的摄影师。不同的摄影媒体根据它最初的定位, 或调整以后的定位, 分别服务于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也就决定了摄影媒体在自身的摄影传播中, 对这些受众, 或者说摄影媒体的消费者承担着必然的伦理责任。摄影媒体在自身的发展中, 结合自身的定位发展起一批批自己的受众群体, 同时通过摄影媒体也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路:《和谐与冲撞——世界百位摄影名家创作之路》,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5年10月。
[2]顾铮编译:《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 上海文艺出版社。
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 篇10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制定以掌握学科知识及基础技能为中心取向教学目标比比皆是。教师较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偏离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与任务,忽略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人”的本质,语文教材渐渐偏纯知识化、公式化、标准答案化,渐渐丧失了丰富的内涵和生命。
语文教师该如何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呢?
一、营造和谐课堂,彰显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学语文学得轻松、愉快、高效、实在。首先,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积极评价学生,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教学应该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在与同学无拘无束地交流中表达自我。只有从学生的差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从学生的多样性上挖掘优点,打造和谐语文课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才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其次,要实践语文课堂的人文性,还必须关注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语文课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气质个性无时无刻直接地、直观地熏陶学生。只有人文内涵深厚的教师才能驾驭文本,驾驭语文课堂,才能实践语文课的人文性。
二、注重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可以从语文课堂中知道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等等。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人格和审美情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既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优秀范本,又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最佳载体。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的人文性。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船长》、《海伦·凯勒》等课文都以鲜活生动的事例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教师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中领悟人物的优秀品质及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或体会到伟人宽广的胸襟,或体会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体会到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思想境界……
另外,课文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都蕴含丰富的人文教学材料,可以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发挥重要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随机点染,相机教化,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润物细无声。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开阅读感悟。自读自悟,学生可以静下心来和文本一对一地对话,读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教师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可以使学生置身文本,走到作者身边;教师激情引导可以达到“抛砖引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有了充分感悟后,教师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又亲见了百花的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开始与文本对话,与心灵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人;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清洁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也有的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和心灵的洗涤。
四、抓住重点问题引发讨论,深化学生的精神领悟。
教材中有些内容虽然是人格培育的好材料,但如果仅是一般阅读讲解而不重点注意,就无法发挥它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课文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引发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辨丑恶、明是非,挖掘深刻的道理,自悟高尚人格。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林肯是伟人,和学生距离遥远,他的伟人风度和演讲机智从某些程度上是学生不能理解的,于是我综合林肯的三段演讲,启发学生依据三段演讲展开讨论:“听了林肯总统的演讲,为什么参议员们的嘲笑声最后全都化作了赞叹的掌声?”他们思索片刻各抒己见,答案精彩纷呈———有人说:“林肯说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总统和鞋匠,这是参议员心目中有着天壤之别的两个职业,而在林肯心目中,它们却是平等的。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使参议员们深受触动。”有人说:“林肯的宽容友好,使大家深受感动。”有人说:“林肯针对大家头脑中的等级思想诠释了‘伟大’的含义。伟大不是由出身和地位决定的,而是由工作成绩来决定的。父亲在鞋匠这个行业中手艺一流,无人能比,这就是伟大!”……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和文本擦出了火花,拉近了和伟人之间的距离,感悟到了林肯襟怀坦荡、宽容大度、坦诚、谦逊的品质和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浅析音乐课程的“人文性” 篇11
关键词:音乐;人文性;课程
“人文”这个词最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中。音乐的人文性体现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与它的产生、发展等相关的文化生态系统。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多元化的思想观念相互交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差异形成了彼此的碰撞,人文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战略”中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当前我国推行的音乐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渗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新课改以来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研实践,谈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人文性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人文性的体现
音乐是人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首先明确了对于人文性的要求,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想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人文性,首先要了解音乐艺术的人文性主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进而我们才能达到实现音乐教学的人文性目的。一般来说,音乐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哲学思考 根据对音乐本质的不同程度的理解,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主流的音乐教学哲学观:以贝内特·雷默为代表的审美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学其本质上是感觉的教育,主张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以戴维·埃利奥特为代表的实践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学的本质是音乐实践,主张通过“做音乐”的方式来培养人的音乐素养;以保罗·哈克为代表的实用教育哲学,认为音乐教学最本质的是功能教育,是达到某种社会功能的手段;中国传统音乐的各部类、各体裁、各内容、各形式及各结构等都无不体现出哲学的思维。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过分追求于某一种哲学都不是很妥当,会让音乐教学偏离其音乐自身所具备的审美个性。音乐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教人欣赏生活中的美之所在,给人美的感受。如果偏离了使得人日臻完善和发展的方向,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存在的价值。
人文传承 人类亘古就有着对于人文价值的追寻,音乐的人文传承有着跨越种族的、国界和历史的核心价值。在东方,音乐对于人的心灵之显现、润泽、体察等方面自古以来就有默契的人文表达,并且顺乎于天然。孔子的“兴于诗,礼于乐”“乐以教和”,西周的“制礼作乐”“乐德”“乐语”“乐舞”等思想都浸透着人文性。在西方,古希腊时期音乐就被发现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对情感的表达和对于美的捕捉与表达更加细致入微、淋漓尽致,音乐与文学、美术等相关门类和学科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人文视野变得更为开阔,音乐中的曲折旋律、复杂的和声、出新的曲式、错综的节奏、繁复的配器、规模的扩大等都是前所未有。音乐课程是一种文化课程,它具备人文属性,它的本质是“育人”。音乐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淡化技能与知识的同时,愈加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关注,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正面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习得宽容乐观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
人文体现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科,它和其余同属子学科都曾经萌发于启蒙运动引领下的理性精神,并且承载了其相关学科中以注重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表现为核心的研究视角度,发展演变过程之中也融入了对于历史、社会文明、人类意识形态等层面的多维度融合渗透。其实,音乐自身即是一种文化,体现着不同发展环境孕育下所承载的人文以及内涵。例如:当我们听到一段藏族音乐、一段拉美音乐或者一段维吾尔族音乐的时候,便会感受到音乐里包含了有差异的玄法、调式、节拍、音色。这些音乐之中还包含了很多不同文化身份的创造者对音乐不同的理解以及表达,他们是以音乐为表现形式向受众者传递文化。音乐的本体就身处于大文化之中,反之音乐也是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文性还从另一个侧面呈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地域的差异、不同社会文化形态的差异、不同创作者以其不同的文化视野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文化特性。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人的综合艺术素养,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心理,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其实我们在学习传承音乐艺术的同时,也在音乐环境中传承和浸润着文化。
人文性的渗透
找准目标,合理定位 谈及音乐,我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音乐本体。然而音乐自有始之初,音乐的本体并不代表着音乐的所有面,只能说音乐本体其实是音乐的载体,而伴随着的还有音乐从产生到其流传进程中所构成的与之相关的一切人文的汇合,它包含着文化、政治、科技、经济等。纵观古今中外音乐教学的发展历史,越来越强调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文化的内涵也成为现今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
在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性在课程的性质方面被首先强调。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现代教育强调学科的人文性,而音乐本身就是人文系统学科的一个分支,在人文性方面理应更加关注。音乐教学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发展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之中将提升学生的技巧能力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音乐艺术它本身所蕴含的表现形式和人文内涵来打动学生,逐渐让学生接触音乐,感悟音乐,掌握采用音乐这种艺术门类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文化追求,提升艺术综合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還要遵照教育发展的规律,联系生活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和小组学习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展现音乐课程的人文性。
改变观念,以生为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学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唱歌教学过程中,倘若一味地花时间训练学生的发声技巧、咬字吐字等技能,过于重视音乐技能的造就,就容易忽视了歌曲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的传递,更谈不上对于学习者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欣赏教学也会经常遇见类似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新课程标准提到音乐教师要改变这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在音乐教学中凸显出艺术课程的人文性。只有尝试挖掘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及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体验感悟,使学生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获得启迪,为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蒙古族长调风格歌曲《牧歌》时,为了让学生对内蒙古大草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并且可以采用欣赏草原的风光视频的同时,欣赏背景配乐为腾格尔演唱的歌曲《天堂》,通过创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多姿的大草原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聆听、观看,感悟歌曲中感受大草原广阔无垠的意境,并启发学生在唱—创—演等教学环节中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从中挖掘出歌曲之中的内涵及人文素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
转变方式,与时俱进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人性本质中最殷切的是渴望被肯定、被赏识。”优势教育观也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兴趣、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所以,在课堂上尝试赏识教育的教育方式,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欣赏学生、启发学生,创设思维点燃思想、以平等造就公平、以宽容培养豁达的人文情境。引导学生乐于与老师、同学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启发,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识,相互交流情感观念,使学生都能在人文课堂中有所收获,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是隐性的,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它承载着精神深层次的需要,是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音乐课堂单一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只有从音乐本身下功夫,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立足于音乐作品旋律、节拍、力度等音乐要素的理解,注重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聆听、演唱、演奏、识谱、创编等教育活动,不断转变教育方式,多角度实现有效教学,不断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如上所述,音乐教学人文性的渗透,无论是从哲学、传承和体现角度来看其具体价值,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其具体实施,都是实践课程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彻底贯彻《纲要》提出的课程理念,切实达成音乐课程的人文性渗透目标,是同每个个体息息相关、每个生命都可以也应当投入的思维自觉与温暖实践。我们不但要对音乐学科本体的理论进行研究,还要对艺术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发挥地域的特色与优势,融入“全人”育人的学科通融理念,构建人文精神传播的土壤,以形象生动的情境,以及与音乐相契相融的诠释与表达,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人文性的渗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贝尼特·雷默著(美),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丁寶兰.中国哲学史通览[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社,1994.
[4]郭乃安.请把目光投向人[J].中国音乐学,1991(2).
[5]帕森斯.布洛克著(美),李中泽译.美学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6]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论作文人文性的回归 篇12
一、现状的反思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这一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领域在一片改革声中却积重难返。究其原因, 主要是应试教育禁锢着作文教学的大方向, 导致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 机械的作文训练模式
教学按传统的教学要求, 按部就班地进行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训练, 使学生的写作不敢突破框框的限制。一个题目, 怎样开头, 怎样结尾, 从事例的选择到句式结构, 如一个印版所刻, 选材、立意、构思如出一辙。议论文的论证上, 无非是摆上几个事实, 讲上一番道理, 其中再来个正反对比。就连最有自由度的散文也被模式化了。在这样的作文中, 闪光的思想不见了, 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 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 留下的只是千人一面的包装。
(二) 快餐式学习方式
为了求得“实效”, 急功近利的思想与做法占上风, 学生没有好好读书, 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因为其不能马上体现在分数上, 见效太慢, 教师没能或不愿很好地指导, 学生不愿涉足, 好高骛远, 急于求成, 这些致使作文缺乏厚实的文学底蕴。
(三) 难以激发写作兴趣
为了求得高分, 教师绞尽脑汁猜题, 学生想方设法迎合教师的嗜好。作文的内容脱离广阔的社会生活, 不见人性的各种活动, 而表现为闭门造车、胡编材料, 严重脱离实际, 脱离生活, 内容贫乏。这样不仅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写作能力, 更导致了学生对作文头痛, 不感兴趣。
以上种种, 致使作文这种既可自娱﹑又能娱人的精神实践活动戴上了沉重的镣铐, 难以自由地发展。
二、对策的探求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 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过程, 作文教学尤其如此。一篇作文, 不仅是学生写作技巧的体现, 更是思想认识、道德境界的体现。这认识与境界又影响着学生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能力, 进而影响一个人的生存状态、生存素质。在作文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突出作文的人文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 也是摆脱写作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语文学习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注和个性发展的重视, 这当然也是人文精神在语文大纲中的体现。
我认为要使中学作文教学充满人性色彩, 使文章内容充满着强烈的人文精神, 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 启迪学生对生活的悟性
写作需要个人生活的感悟作为催化剂, 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生命感悟是不可能领会隐藏在文字里面的深刻含义的。而这种感悟能力的培养在于解放人的个性, 解放人的心智, 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 善于联想和想象, 要让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事物、某一种现象多加思考, 提出点意见来, 悟出点道理来, 品出点情味来。此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 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心思, 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心灵, 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
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 去思考生活, 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作探究。看了书籍, 写书评;看了影视, 写影评;听了报告, 进行心得交流;访问观察后, 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这才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 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
写作本是个体化的活动, 写作的乐趣来源于自我表现和个性的舒展, 然而个性又是创新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方面有明确的导向, 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体独特的感受”“写作要感情真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写作个性化的基本特征有三个。第一, 学生自由表达, 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 即自主化。自主化并不是脱离生活, 也不是怎么想就怎么说, 而是表现个人正确的价值取向。第二, 强调写作贴近生活, 贴近自我, 说真话, 诉真情, 真实而有生活气息, 即生活化。第三, 强调不迷信、敢质疑、敢思考, 有独到的见解, 不“人云亦云”, 敢有创意地表达, 即创新化。
写作教学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写作训练。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自由和写作空间, 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教师要注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转变观念, 抛弃僵化的思维模式, 指导学生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个性化写作必然是见解各异, 观点不同, 风格多彩, 教师对此要有包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