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分析

2024-10-10

人文性分析(共11篇)

人文性分析 篇1

人文素养主要指人们在对所学知识进行转化吸收后表现出的修养与气质的提升, 主要表现为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优良的思想品德等。初中教育阶段, 历史与社会课程担负培育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在实践教学中, 如何在做好知识的传授与思想的培育一直是一线教师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 应当落实新课标及大纲的要求, 积极从教材中掘取人文主义精神, 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忽视人文内涵的问题, 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做好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的培育工作。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性教学的作用

1.拓 宽 学 生 的 历 史知识 面

历史是一门人文课程, 实现教学大纲的目标是扩展其他要求的基础。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浩繁渊博, 可谓纵横古今既有悠久的历史底蕴, 又有生动的现实生活, 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历史学科优势, 按照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淡化考试量化要求, 注重提高学生素质, 多利用历史故事启迪学生, 以艺术化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学科知识背后的人文内涵。

2.培 养 学 生 的 民 族 精 神

民族精神是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本民族的关于价值观念方面的共同特质, 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核心。目前一些初中学生不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概况, 直接导致民族情感的缺失与民族意志的淡薄。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哲理性较强的课程, 应当利用好本学科故事性强、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 积极弘扬传统文化, 用优秀的华夏民族精神熏陶青年学生,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竞争精神。

3.提 高学 生 的 思 考 能力

初中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很强, 思维活跃, 发散度高, 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师应当把握优势, 以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引导学生的逻辑与思维。在课程教学中, 穿插人文学科研究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分析方法。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与能力, 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科的问题探究思路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精神。

4.树 立 学 生 的 国 际 意识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对于人文学科的教学与研究, 一味闭门造车显然是不可取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应把握机遇, 积极与国际接轨, 促使学生树立和平精神与团结精神。从初中生做起, 通过历史教育, 引导学生正视民族问题与其他文化艺术, 探索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以一衣带水的现实做好学生的求同存异精神的启蒙工作, 促使学生树立公民责任意识与和平发展意识。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性教学的方法

1.艺 术 化的 教 学方法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展示。历史与社会学科在注重传递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了避免课堂教学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应当讲求灵活的叙述方式, 利用多样化的教授方法及多媒体教学资源, 积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着力将历史学的深刻内涵与社会现实生活相关联, 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精神熏陶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多 维 度 的分 析 思 维

人文学科提倡营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式的讨论氛围,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讲求以多种观念多种方式解读历史与社会知识。应当利用初中时期青少年好奇心强的特点, 在一定方向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在一个历史事件中引述不同学者多角度的思考与解读, 针对学生的想法,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引导,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

3.多 样 化的 教 学 内容

历史与社会学科可谓包罗万象, 很难在教材上体现与概括所有知识内容。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应当以课本为基础, 积极扩充课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 应当以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述、灵活的教学手段, 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将成语故事、名人逸事、生活小技巧等趣味性强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 并借此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升华, 在寓教于乐之中诠释出历史与社会学的内涵精神, 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与人文道德素养。

历史与社会是人文社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在中学教育阶段, 应当充分认识该学科的教学目的, 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 把握好初中学生的个体优势, 以灵活的教学方式与正确的教学方法, 力求让学生了解基本历史事件的脉络, 掌握当代社会的基本知识, 能够以人文主义精神研究思考问题, 培养完善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意识,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传道授业的任务。

摘要:作为一门初中阶段基础性课程, 历史与社会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 对于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知识的习得与道德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人文性分析, 针对如何以该课程为依托,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内涵与修养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对于初中阶段的人文教育与学生教育工作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初中教育,历史与社会,人文性教学

参考文献

[1]杜阿平.浅谈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J].中学教学参考, 2010-03-30.

[2]宋庆兰.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电教, 2012-08-10.

[3]陈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探析[J].考试与评价, 2013-07-01.

人文性分析 篇2

昭平四中 邓迎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鲁迅曾说过,写 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古今中外,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常常就是作家人格、操守、价值观等人文素质的伟大体现。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人为地把“心”(人文素质)与“言”(写作技巧)割裂开来而单纯地追求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应该树立起大语文观,使作文训练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相协调——以人的发展为培养目的,注重对学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忽视了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创造活力的呵护与激励,逐渐使得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作文的人文性大大 流失,主要表现在:

1、题材陈旧,写作范围狭窄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一统标准的严酷束缚下,“分”已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唯一追求,教师经常在技巧上给予学生指导,却很少提醒学生去观察生活,学生在“家庭-学校”的两点一线中,在“上课-下课”“作业-考试”的活动中,对生活接触过少,缺少写作的素材,尤其是亲身感知过的第一手的活生生的材料,经常是闭门造车。写家庭生活,内容往往表现家庭的幸福快乐,如父母如何在生活上关心自己,如何在犯错误时教导自己,却绝不写母亲的偏执,父亲的懒惰;写刻苦学习,只强调“头悬梁,锥刺股”;交友,一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援引事例,是“陈芝麻烂谷子”的老论据。这些作文,不但千篇一律,如出一辙,而且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内容空乏,使人不忍卒读。

2、思路闭塞,程式化严重

教学过程中对“文体意识”的强调灌输使学生的写作不敢突破文体上框框的限制,议论模式、写景抒情模式、应用文模式等等,都深深积淀胸中,一个题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从词语的选择到句式结构到语气语调,如一个印板所刻;选材、立意、构思如出一辙。比如读后感,完全遵照“引”“议”“联”“结”四个部分先后布局,议论文,结构上动辄“引论--本论--结论”;论证方式上,无非是摆上几个事实,讲上一番道理,其中再来个正反对比。就连最有自由度的散文也被模式化了,有诗为证:“开头提出小问题,一线一定要到底,还要夹叙边夹议,结尾点出大道理。”这种作文模式变成了僵化的模式,在这样的作文中,闪光的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和千人一面的包装。

3、是非不分,缺乏感染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对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的培养,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记得有位学生在记叙校运会上同学们长跑比赛时有这样的记述:“不就是为了那几本笔记本吗?用得着那么卖命吗?好像前世穷鬼转世”。学生在作文中迷失了自我,也丢失了灵魂,是非善恶观念发生偏差。学生不知不觉背叛了人文,于是鲜明的人文性枯萎了,鲜活的个性凋零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 得意兴全无,更不必谈什么震撼力和感染力了。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顽疾”,我们不能只是责难,而要从本质上理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这就要让学生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思考生活,启迪学生悟性,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社会,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在:

1、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①的理论观点,陶行知也说过“生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②语文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巨细无遗,无微不至地表现着大千世界,它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清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③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和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要抓好生活这个源,使学生的作文语言的发展因获得源头活水而变得生机勃勃。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味埋怨现在学生的生活单调枯燥是不必要的。现代生活远比过去丰富多彩。关键是让学生们从应试的题海中解脱出来,放开他们的手脚,回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回到广阔的语文大课堂中去。培养他们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观察生活,引入时代活水,必须紧贴实际,紧贴社会,紧贴群众,可以不拘一格,百花齐放,让学生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交朋友,阅读中外名著,访问名胜古迹,欣赏山川河流等等,从中觅取源头活水的广阔而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生活,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像我们无锡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古城,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丰富了她的内涵,可带着学生参观寄畅园、鼋头渚,名人故居,革命博物馆;调查小桥流水人家的今昔,新区园地建设的成就;可访问阅历丰瞻的老人,自主创业的青年等等。眼观、耳听、分析、讨论、交流,为写作提供广泛的题材。新闻媒体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使学生观察生活的途径更方便更快捷了。可以这样说以前学生作文往往抱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

2、思考生活,启迪学生悟性

写作除了学生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外,还需要个人生活的感悟作为催化剂。所以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敏锐的生命感悟是不可能领会隐藏在文字里面的深刻含义的。而这种感悟能力的培养在于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要加强学生的感悟,除了上面提到的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去关心身边平凡的人和事,用敏锐的眼光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要让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事物,某一种现象多加思考,提出点意见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生活,并且要以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真情去仔细体味人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心灵,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我们在组织、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之后,接一来要做的事就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去思考生活,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作探究。看了书 籍,搞书评;看了影视,搞影评;听了报告,搞心得交流;访问观察后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了解生活到感悟生活。这样在作文中塑造一个丰富、美好的感悟的心灵,学生的作文园地才能开出茂美的 花,结得丰硕的果,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对中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内的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也包括一个高校内全体师生员工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影展、文艺演出等;三是建立一些人文社团,如摄影、舞蹈、书法、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协会,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四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建设,突出中学的中学精神和理念,使中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追问人文性 篇3

“人文性”的基本含义当指一种精神品质,是以人为对象的思考,是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注。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要培养学生自发的向上之心和向善之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养成一种德性。在学校的各科学习中,不可否认语文学科的内容最能滋润学生的心灵,借助语言的中介,语文教师也最能切入学生的生活。因而语文教学是最不能剥离人文性,最需要体现人文性,也是最能够体现人文性的教育。

学校教育中知识学习的途径是授受与建构,情感培育的途径是熏陶与感化,行为与技能形成的途径是训练与固化。于学生而言,内心的陶冶是教育的根本,规范化的训练是外在的功夫。如果说信仰的教育是帮助建立一种世界观,旨在求“善”,主要手法是灌输与规训;科学的教育是帮助建立一种理性,

旨在求“真”,主要手法是引导探究;人文的教育侧重于诉诸情感的求“美”,主要方法是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总得有所依傍,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习得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题中之义。

“语言是思想的家”,没有离开思想的语文。思想贫乏,语言必然平庸。“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苍白,语言必然干瘪。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倘若抽去情感与思想的内核,语言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文以载道”,倘若失去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思想与情感便没有依附,无法表达。凡作品皆有思想倾向,语文中的思想倾向主要诉诸心灵的内在感悟,而不是外在权威耳提面命的训诫。但教学中一不小心就会将语文课演变成思想教育课。

人文性的泛化、庸俗化于课堂教学中尚有:其一是如吕权湘先生所言的借“人文”以“放胖”的现象。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教者唠唠叨叨,听者昏昏欲睡。其二是如叶圣陶先生所言的那种离开文本,旁逸斜出,随心所欲的发挥。其三即是最为多见的忧世情怀,微言大义的说教,无论文章解析或作文指导均生拉硬扯出伟大意义,或升华出崇高思想,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如果说语文教学“工具”论的偏颇在于将鲜活的语言宰制成冰冷的部件,那么,语文教学“人文”论的畸变在于将精美的语言感悟演绎成热闹庸俗的游戏。语文教学倘若教而不得法,学而不得要领,读而不见涵泳,思而不见精纯,行文尚且多有不通,何来奢谈人格养成与人文精神之类?

人文性分析 篇4

1.在对话上尽显人文关怀

《新课标》指出, 教材编写应遵循“用英语做事情”的原则, 让学生用英语“理解、控制、表达和交流, 让他们把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 而不是语言形式上”。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际实践的机会, 对话表就是一种常用的交际形式, 牛津版教学中对话选取的语言素材真实地道, 在编排上渐进持续, 意义正面积极, 无处不体现编者的人文关怀。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是“整体设计目标, 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 所以教材的对话在结构上依据这种认知规律进行编排。

1.B部分的对话在A部分对话的基础上加以拓展, 如第一单元B部分, Mike先作自我介绍“Hello, I’m Mike.”, 再问他人姓名;第二单元B部分, Mike先用“This is Wu Yifan.”, 再引出初次见面打招呼的方式, 既复习旧知, 又引出新知。

2. 后面几单元对话在前面几单元对话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如第六单元中的“OK.Here you are.”“This is my brother.Hi. Thank you.”在前几单元均有出现。

“Hello! Hi! Goodbye!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How are you? Please.Thanks.You’re welcome.”等句子在课文中屡见不鲜, 学生自然懂得外国人非常重视礼仪。耳濡目染, 见面与人打招呼问好就内化为一种习惯。

“教材的语言材料应适当增强语言形式的显性程度, 即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来增强语言知识的知觉显性度, 以增加学生注意它们的机会, 并注意相关项目的复现率”。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 记忆不持久, 接受能力不强, 所以提高常用语句的出现频率就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定语言意识。

2.在故事上提高人文素养

如果工具性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突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那么人文性就要求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参与体验、感悟积淀、实践创新等能力, 以及与感恩、爱人等情怀,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与处世。以生动的故事为文本的语篇教学对于初涉英语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

语篇教学目前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接触英语之初, 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 在培养学生语言整体感知能力的同时, 也搭建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这就是为什么每单元的C部分都设有story time这一板块的原因。

(一) 情感上引起共鸣

《新课标》界定: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浓厚的学习兴趣, 端正的学习动机, 饱满的自信心, 克服困难的意志, 乐于与他人合作等, 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磨炼和养成的品格与精神。

第一单元的故事:Zip隐藏在花丛后面, 用“Hello! ”和Zoom打招呼, Zoom并不认识Zip, 询问:“Are you Tutu?” (Tutu这个名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能联想到大耳朵图图) 图片中显示Zoom一直是吃惊的表情 , 见到Zip更是显得惊讶 , 但最后Zoom还提议和Zip一起玩。从不认识甚至是差别甚大的两人成为玩伴, 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寻找朋友, 增强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三单元通过讲述Zip和Zoom合作完成木偶, 并一起玩木偶到木偶断线逃跑 (可启示学生出了什么问题, 如何进行补救?) , 其中可以挖掘的情感资源有:

1.在活动中能与学生积极配合和合作。

2.与他人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3.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解决。

(二) 文化上开阔视野

《新课标》指出:在外语教学中, 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传授文化知识, 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 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故事中的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 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例如第二单元的故事:Zoom采摘了各种颜色的花给Zip看, 但Zip却让Zoom看禁止采摘的牌子, 在揭示要爱护花草树木的同时, 可以列举外国人眼中的各种不文明行为:随地吐痰, 乱抛垃圾, 不遵守公共秩序等;第六单元讲述了为Zoom过生日的故事, 从小动物准备的surprise和gifts中感受浓浓的友爱, 向学生讲述外国人的“surprise”文化, Zip的一句“I see so many can- dles.You are old! ”富有外国人特有的幽默情怀。两个复习单元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语言与情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情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3.结语

让识字教学充满人文性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人文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地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往往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学生不堪重负,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所以,识字教学首先应是对人的教学,应该渗透人文性,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贴近实际,让识字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调查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

比如学习“染”字,教师的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水彩盒,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老师调好各色颜料,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红色。老师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绿色。老师又让学生试着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シ”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液体中,经过多次的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シ”,右上方的“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既准确地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2.在情境创设中识字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他们总喜欢猜谜语、念儿歌等。就此我们经常可以进行猜谜语等游戏来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十八张嘴是什么字?(杏、呆、束、困),王大嫂和白大嫂一起坐在石头上是什么字?(碧)……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谜语来猜。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字形的方法优于机械记忆,是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极为深刻。同时,此种识字方法树立了学生识字的信心,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培养。

二、轻松愉快,情趣化地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形象识字

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汉字中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儿童对这些都会很感兴趣。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教“看”,用手遮目成“看”,竹毛制成“笔 ”,出示毛笔实物让学生观察。学习一些会意字,可画一画图画,如“休、伐、林”等。

2.游戏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曾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孩子们最情愿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学习十几个生字,可谓是非易之事。因此,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开展各种富有情趣的活动和游戏,使他们愉快地识字。孩子们具有天真可爱的特性,每天学习十几个生字、词语是很累的,但他们会忘记疲劳争着做。在游戏活动中,他们既积极参加又互相谦让,竞争的能力得到体现。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反复与所学的生字词语见面,记忆也就加深了,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同时得到培养。

三、主动探索,创造性识字

多年来,识字教学大都采用单一的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很少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就经常引导学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记忆方法吗”,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会有多种识字方法。

四、解除束缚,开放性地识字

一提到识字,我们总是习惯地想到课本、课堂、学校,这些当然是重要的,但是社会发展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了,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因此,我们要改变思维方式,拓宽途径,走开放识字之路。

1.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设施;进入班级,班级名课程表、黑板报、班级制度;伙伴名字、书包里的书本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教师就当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日久天长,学生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2.利用电脑功能识字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脑也越来越多,既可熟记字音,又可巩固字形,还会积累字词。学生通过电脑打字,无形之中会通过比较熟悉,牢记许多字词。

3.利用字典识字

字典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也是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最权威的工具书。虽然课标明确规定“查字典不在列入考试的内容。”但是我依然要求每个学必须自备一部字典,而且强调课前准备必须将字典和语文书,课堂笔记本整齐地置于桌面上。课前我有个习惯:仔细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到位。在课堂上,课后作业等经常创造机会,布置小任务,让学生多动手翻字典,从中有更多机会认识较多的字。

人文性分析 篇6

一、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的基本概念

“科学”最早产生于19世纪, 其与科学文化息息相关, 而人文则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社会文化, 先有人类文化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出来的更高级的社会意识, 由于人文性的与生俱来, 因此相比科学性来说更早产生, 以上两者均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上所说是宏观概念, 而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文性是其一个分支, 此处的管理的科学性主要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经验累积掌握的对于客观事物的控制方法, 并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然后作用于管理工作当中, 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 即由实践得出真理, 再由实践验证真理。人文性更多的则是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上两者相结合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因此两者具有共通性, 一个重于理论, 一个重于管理方向。

二、不同时代酒店管理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就我国而言, 酒店行业最早出现在1980年左右, 而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性和人文性相互穿插在酒店管理当中, 最终自成一体。本文就酒店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来分析科学性以及人文性在酒店管理中所处的地位。

1. 酒店起步阶段

我国酒店业第一次发展机遇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 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国内的酒店数量明显上升, 合资或者内资是此时期酒店的主要模式。特别要提到的就是合资酒店, 合资酒店是指酒店的资金是中外方共同提供, 这为外国酒店管理理念的流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国内缺少酒店管理人才, 因此此时期酒店的经营者基本都为国外招聘来的专家, 这些管理者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因此在进入中国市场后, 为我国传统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而内资酒店为了与合资酒店相对抗, 也改变酒店体制以及酒店的设置, 包括岗位责任制、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相继出台。总的来说, 这一阶段我国酒店业主要是探索制度方面的问题, 毕竟酒店制度是所有工作的基础, 因此科学性占有较大的比重, 而人文性也展露的头角, 但还未能完全掌握, 处于模仿、研究阶段。

2. 酒店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管理发展到一定程度, 酒店已经能够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 体现在1990年左右市场出现了众多的酒店管理书籍, 这正是科学管理不断发展的产物, 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为酒店业的规范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以及从业人员的规范化。此时期人文性也有所表现, 正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便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一样, 但是此阶段的人文性尚未成为管理的中心理念, 但是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当前酒店业现状

此阶段酒店的服务成为了经营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人文管理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对此, 酒店应该做好一下几点:第一, 公平对待员工, 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潜力;第二, 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第三, 合理的薪资待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总的来说, 当下酒店的重心已经转换到人文性当中, 而人文性是以为科学管理为基础, 两者融合共同促进酒店业的发展。

三、酒店管理当中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研究

1.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相比人类社会人文性早于科学性产生的事实, 酒店管理则是先出现科学性, 这主要是因为酒店行业具有特殊性, 并且在刚起步的时候并未具备自身的一套发展理念, 基本都是照办或者模仿外国先进的酒店管理模式, 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包括服务质量低、经营方式不合理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 有必要将科学性融入酒店管理中, 以便于尽快矫正酒店的发展方向, 而随着酒店科学性的不断完善, 心理学等精神学科的深入, 人文性开始在酒店管理中崭露头角, 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总的来说酒店的人文性以及科学性之间的转换取决于酒店的发展以及时代背景, 两种理念所着重的管理方向有一定差异性,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磨合, 在当前的酒店管理中必须要将两者融合, 才能实现现代化的酒店管理。现代化酒店的人文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管理模式当中, 只有依靠科学性才能保证人文性发挥到极致, 而人文性反过来又会使科学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两者是相互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

2. 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方式

首先, 需要明确的就是科学管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管理规律, 因此其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客观性, 而人文则是抽象的, 因为其对象是人这一要素, 而主观能动性又较不稳定, 因此需要观察酒店内部员工的心理需求、行为特征、价值定位等方面, 相对科学性来说人文性更难把握, 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人文管理不断的发展。两种管理理念的研究方法有共同特征, 即需要不断的总结工作经验, 去粗取精最终实现较为优质的管理方式。

其次, 即使有科学性管理理念作为指导, 酒店在发展过程当中, 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矛盾, 尤其是员工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之间的冲突, 这之后就要以人性化的视角看待问题, 寻找能够同时解决两种问题的有效方式, 应该尽量降低个人利益的被损害程度, 因此只有带有人文色彩的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酒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赢, 同时酒店员工也更易于接受, 并将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转换到员工的服务当中, 最终提高了酒店整体的服务质量。

最后, 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虽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仍然要分别区分, 科学管理主要是利用规章制度来实现, 规范酒店员工的工作, 因此其管理效果更为直观, 但是人文管理需要把握人员的抽象意识, 这需要长期的情感培养, 而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够达成, 从酒店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 人文管理在未来势必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 人文性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符合, 并且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论价值, 因此酒店应该兼顾科学性以及人文性, 实现酒店整体水平的飞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科学性以及人文性是酒店管理理念中的核心, 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促进酒店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管理理论上, 而人文性是当科学性发展完善后的进一步优化, 对于酒店管理来说, 应该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适当的理念指导建设工作, 适时完成两者的融合, 促进酒店的不断发展。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酒店要想取得竞争的先机, 就必须加强内部管理, 将管理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而当前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 对于酒店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在生理方面的服务, 而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 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 酒店必须将科学性以及人文性融入到酒店管理当中。本文正是基于此, 围绕酒店管理中科学性以及人文性的价值开展探讨, 旨在不断提高酒店的服务水平, 实现酒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科学性,人文性,酒店管理,价值

参考文献

[1]肖黎.对酒店管理内的人文管理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 2010, (11) :34-35.

[2]潘素华.”微笑服务”——现代酒店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50-52.

[3]周秋巧.酒店管理中强化”以人为本”的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36) :187-188.

人文性分析 篇7

大学英语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进行表情达意与人沟通交流的课程。语言的工具性体现在发音,词汇,句法等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注重语言实践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从而达到使用英语与人进行文化和各方面知识的沟通交流。因此,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科,需要承担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工具性任务,使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使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的技能,从而为今后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和用英语阅读理解其他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即传授给学生精神层面的积极经验和丰富阅历。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学生开拓视野,广泛了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案设计

为了更加有效实施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教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面这篇教案设计为例。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目标

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句式(这项语言的基础学习体现出大学英语的工具性)

2. 能力目标

(1)通过听对话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

(2)通过学习文章语言表达,进一步巩固所学过的短语和句式。(大学英语的工具性)

(3)通过Brainstorm,Warm up activities,Pair work,Performance等各项活动开展学习,使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提高使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在旅游玩乐时注意自身安全,一旦遭遇意外事故也要保持冷静心态,及时想办法寻求就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以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英语的人文性)

4. 文化意识:了解突发事故并学会处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

(二)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彩色粉笔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展示,创设真实的情景和语境,帮助学生直观鲜活地理解教材,激发学习兴趣,以有限的课堂为载体,带学生进入广阔的知识天地,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与语言的情趣之美。达到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教育目的。)

(三)教学手段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用多媒体、PPT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采用两张图片(盘山和长城)引入旅游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利用旅游这个话题有助于快速热身,全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他们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利用语言工具来演绎语言的人文内涵。)

2. 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假如我们去长城旅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及万一出现事故怎样处理。

(2)根据图片学习新单词。

(3)看杰克逊先生带学生们去长城旅游的电影,完成一份事故报告。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营造出轻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对学习文章内容知识的欲望与学习兴趣,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听力,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示单词,利用图片与文字的联系,减少母语的干扰。同时,锻炼学生们看、听、说的能力,动静结合,训练和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目的运用简单的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们在适当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本单元所学词汇和短语。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交互体现。)

3. 趣味活动、巩固新知

(1)读课文,回答问题。并且小组表演对话。对话表演赛: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口语奖、最佳编剧奖。(大学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

(2)小组间分工,交流讨论本组任务中的语言点及语法。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语言点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利用语言其工具性又不失其人文性的意义。)

4. 活学活用,拓展新知

(1)Make a survey

(2)就前面的调查写一篇对话或小短文,完成后,进行展示。教师要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环节是整个任务活动的高潮。小组合作,利用小学生追求成功、展示自我的心理,强烈的竞争氛围可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呈现出主动性、独立性和多样性,从而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展示。利用语言的工具性充分展示其人文性的真实内涵。)

5. 巧设作业、深化新知

(1)读对话并巩固本单元的语言点。

(2)写一篇关于你所经历或看到有关事故的作文。

(设计意图:此次作业,使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并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体现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掌握生活常识,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并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分析

意图明确,层次分明,巧妙设计,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体现了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开拓了视野,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并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仅完全符合要求、分析透彻到位,更难得的是在此基础上做了创新性剖析。尤其是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基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的分类明确,工具性方面关注了学习策略和能力的培养;人文性方面又关注了文明习惯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

结合文章内容,用所学英语说出自己的压力来源,分组讨论帮助彼此找出解压方法。通过英语对话、情景短剧等方式表达和父母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学会如何消除交流障碍。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个性品格、开放的心理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观点的确立帮助我们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帮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世界,开阔心胸,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让学校真正有可能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应将其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本文介绍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通过分析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案设计,进一步阐释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

参考文献

人文化培训培养人文性师资 篇8

一、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 首先要注重师德涵养

培训从涵养师德开始。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业道德要求, 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行业要求, 就是通常所说的“师德”。良好的师德是办好学校的基本前提, 良好师德内发于对学生、学校、教育事业的“爱”, 以爱才能育爱、有爱才能暖心。师德是我们办好学校的最基本条件。

遵守师德, 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道德底线。同时, 作为人民教师, 还要有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是一个既要脚踏实地, 又要不时仰望星空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 就是没有星星的黑夜。

(一) 以环境陶冶师德

教师严守职业道德、拥有职业理想, 不是靠管束, 不能靠说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心灵首先需要涵养。涵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环境。环境的创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校史记录足迹

“循校史以尚贤, 修德行以致远”, 每一所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资源, 健康的办学精神、鲜活的历史人物, 不仅成为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肥沃土壤, 而且也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甘美源泉。因此, 学校建立校史馆或校史展厅是非常必要的。校史会让一代又一代人找到自豪感和使命感, 激励师生更加团结、勤奋, 共创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2.用先贤树立师魂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学校环境中一定要有先贤至圣的身影。一尊雕塑、一句名言、一段事迹、一幅书画, 都会唤醒教师对前人的追忆。先贤圣德的精神引领, 对教师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把这些精神融化在环境之中, 对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必然会树立师魂, 陶冶师德。

3.用校美孕育师美

爱校如家, 首先是家要像家。优美的校园环境自然能产生吸引力, 催生教师对校园之爱, 对教育之爱。四季花朵、艺术雕塑、山水景观、完善的设施、高雅的布置, 会让教师置身校园流连忘返。校美是因, 师德是枝, 教育是果。

4.用人文滋养师品

良好的人文环境必然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需要和发展愿望。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是学校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源泉。

(二) 以仪式熏染师德

仪式是使行业道德得到固化和强化的最有效方式。在学校工作中, 一些活动或仪式, 往往能够起到熏染师德的作用。

1.设计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学校有诸多的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有很多场景会对教师产生激发和触动作用, 反复强化, 进而会内化为教师师德。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起始和终结性质的活动往往会因相聚和分离时人类最基础的情感而产生直达心灵的触动, 抓住时机, 把师德内容植入活动之中, 会达到熏染师德的目的。

2.设计好升旗仪式、结对仪式

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 是学校最庄严的活动之一。升旗仪式绝不仅仅是教育学生的, 也应该是师德熏染的最好时机。让教师讲演、让教师设计、让教师品评, 都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好时机。同时, 新教师入职之初, 一般都是有结对仪式的, 庄重的仪式会对新教师产生尊严感和紧迫感, 也会对老教师产生责任感和自豪感, 因此都是最好的师德教育契机。

3.设计好节日流程、退休流程

三百六十五行, 全社会为之过节的为数不多, 教师节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节日一定要有物质激励, 也一定要有精神激励、荣誉激励, 这是一种最好的职业尊严教育。此外, 退休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 对退休的设计和策划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尊重。这种尊重会直达每一位退休教师的心灵, 也会温暖每一位在职教师的心, 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师德, 是自主的、自发的、自觉的, 是一种持续的内动力。

(三) 以活动激发师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最高的需求是精神需求。教师是知识分子, 这种需求更为重要。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舞台, 一定要通过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的评价去激发教师的超越精神。

1.搭建展示平台, 提升自信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观摩课、展示课、示范课、探索课等要反复开展;成果介绍、经验介绍、实验介绍、思考介绍等要经常开展;论文结集、案例结集、教案结集、专著结集等要定期开展。总之, 要给教师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 提升每一位教师的自信, 激发职业荣誉感。

2.建立反馈机制, 不断认可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 教育的反馈最重要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学生评价有两种方式, 一个是定量的附分评价, 一个是定性的过程评价。定量附分评价一般学校都比较重视, 因为很多指标都关系到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同时, 我们也要重视定性的过程评价, 比如“最可爱的园丁”“最喜欢的一节课”等评选活动, 貌似无关痛痒, 但却是对教师的另一种激励, 甚至超越了分数和物质刺激, 并且这些反馈是随机的、阶段性的, 具有持续的推动力。

二、 人文化的教师培训注重团队协同发展

师资水平的持续提高一定要考虑两个因素。除了“先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个体受教育程度、个性特长等等, 更多取决于“后天”的因素, 比如教师入职后的学习和提高。入职后的培训和提高, 一般来讲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 二是注重团队的协同发展, 两项必须平行并进, 缺一不可。个体提升是团队发展的基础, 团队发展带动个体持续提升, 这样才能够形成良性、自然、可持续的发展。

(一) 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提升

1.自主研修是主渠道

当下的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模式, 任何行业、任何人都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的自主研修实际上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形式之一。学校应该给教师足够的自主研修空间, 鼓励教师自主研修, 并实施相关的支持措施和激励措施。

同时, 学校应该给教师更多的自主研修时间。基础教育的教师工作量很大, 来自各方面的任务多而繁杂, 压力也比较大。学校应尽可能给教师减少压力, 简化各种程序、精简会议, 让教师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自主研修。条件允许的话, 应该规定出时间, 排除一切干扰, 让教师自主研修制度化、常态化。

此外, 学校应该给教师提供广泛的自主研修资源。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是多元的, 教师自主研修也应该建立在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学校提供的资源可以包括书籍资料、多媒体设施等等, 应该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自主研修资源储备。

2.培训引领是好载体

培训引领, 可以是专家讲座、参观学习, 也可以是互助研讨, 总之是要站在一个高位发挥引领作用。普遍的做法就是“请进来走出去”, 利用教育专家的高度来扩展教师的视野, 挖掘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高专业素养, 提升专业效率, 从而实现教师个体能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在个人自主发展基础上的互助研讨, 能够对个体的发展诊断把脉、提出意见和建议、指明方向,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主题牵动是金钥匙

让教师们带着问题去发展专业能力,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主题可以是普适性的大问题, 也可以是局部的小问题;可以是全体教师或大部分教师的整体问题, 也可以是个体的微问题;可以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者的问题, 也可以是聚焦教师的教育者的问题, 但必须都是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必要的问题, 我们可以加工, 以科研课题的方式呈现。主题牵动的教师能力提升, 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 因此教师的积极性应该更高。能力是在实训中形成的, 这种提高是真实的、实用的、可持续的。

(二) 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整体性特点, 教师个体是生存在各种团队之中的, 学校不可能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教师的能力提升也必须借助团队的协同发展, 团队协同发展对教育才有意义, 才能大大推进个体的能力发展。

1.合理构建发展共同体是关键

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构建多元的发展共同体, 为教师良性、持续成长助力。校内的备课组、教研组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主要解决具体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思想的施教问题。校内的班级组合、年级组合是教育、组织教学能力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侧重解决如何组织学生、调动学生、激励学生, 如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组织教学中得以实现。校内的名师工作室, 是教师专项提升的发展共同体, 围绕某一学科、某一特色、某一专项开展定向的培训和培养, 使名师专长和受训教师发展取向有机结合, 同时也是依托名师培育名师的发展途径。校际的友好校和协作体, 是教师全面提高的发展共同体。校际交流不应该局限于表面浅层次的交流, 而应该按照发展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和构建。友好校、协作体的共建应该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指标, 同课异构、共备一堂课都是可以采纳的互动方式。

2.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是目标

人文性分析 篇9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语文”人文性之反思 篇10

语文学科提出“人文性”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1978年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大幕,我们开始告别蒙昧封闭的状态,反思文革、反思历史、反思体制、反思自我,学习各种各样的新鲜的思想,并逐渐不断地向纵深推进‘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由此形成了80年代启蒙思想的大潮。”①

在教育领域,“人文性”的提出和倡导“与世界范围内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有密切关系。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人对世界的优先地位,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情感的和谐、环境的熏陶和内心的体验,注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的表现,实际可视为‘对现代教育主智主义过分嚣张之反动。”②在我们的学科内部,陈钟梁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状况:“他们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教学评估的标准化。”③韩军概括了“工具性”的表现形式:“教学体系的逻辑化,教学目的细密化,教学过程程序化,序列化,教学方法上对语言和内容的透析化,准确理解化,语文知识完全量化、语文能力训练层次化,语文考核测评的标准化”。④王尚文先生说工具性“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使语文学科患上了‘丧魂失魄症。”⑤郑国民揭示了“工具性”弊端:“这股科学主义浪潮在事实上严重扭曲了语文教育,遮蔽了语文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个性、人格等方面发展的功能,因而中国语文教育完全丧失了自信,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⑥学者们在反思、质疑、批判“工具性”的同时,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80年代的思想启蒙大潮和80年代末开始的对工具论的批判,是我们学科提出“人文性”的两个重要条件。

二、“人文性”的涵义

关于“人文”,我国的研究者一般把《易传》的一则彖辞作为源头,《易·贲》说:“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这段文字,朱维铮分析说:“人文之人,非指具体的人,而是指人世间;人文之文,也不仅指人事,司马光《传家集》中有一则解释较合原意:‘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非今之所谓文也;——今之所谓文者,古之“辞”也。”⑦《易传》里的“人文”是指与武力相对的礼教文化。“精神”则是指与肉体相对的“灵魂”,所谓“精者神之气,神者人之守也”。朱维铮认为,把“人文”与“精神”连缀成“人文精神”,意思是“人间非武力统治方式的活灵魂”。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显然不符合80年代的社会诉求。

语文学科讨论的“人文精神”实际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不是中国的传统名词,而是从西方译介的概念。朱维铮认为:“人文主义”一词在中国出现,最早在1933年,胡适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演讲《中国的文艺复兴》中,把新文化运动称为“一场人文主义运动”,是“一场理性反对传统,自由反对权威,以及颂扬生活与人的价值与反抗对它们的压制的运动片。”⑧台湾学者陈照雄介绍“人文主义”指强调人类在宇宙关系中之尊严、利益及重要性之任何哲学理论,他借用美国哲学家摩尔边的理论,把人文主义分为七大信念:“对生活充满热望;关怀自然;对人产生信心;人人平等;人人相互帮助;重视事物之进化、发展;经验是我们指导之原则。”⑨

许多大陆学者准确地把握住时代脉搏,从“人文主义”概念出发,正确地指出了“人文主义”的含义:“我们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或价值的理性态度,即关怀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由、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进步、人与自然的同一等等。”⑩《人民日报》发表阐释人文精神的文章:“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輥?輯?訛这些解释与时代的呼声相回应。

在语文学科中陈钟梁首先提出“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他把重视文学因素和学生情感的课堂教学看作是人文主义的教学态度,他认为:“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学生总是伴随着他特有的经历、思想、情趣、意志、爱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輥?輰?訛韩军用的名词是“人文精神”,他把语言看作生命,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要注重情感投入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王尚文先生从“语言”分析“人文性”特征:“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輥?輱?訛

学者们对人文性的解释涉及到了人的精神的各个层面:个性、思想、尊严、价值、理想、信念、品德、情操、意志、心理品质和情趣爱好等,还涉及到了人的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总之,人文主义是关怀生命、尊重人的价值、保护人的尊严的思想。

三、“语文”人文性之反思

讨论学科的性质,应当像王尚文先生那样,紧扣学科对象,从学科对象分析、阐释学科的特点。然而,事实上,多数的研究者缺乏应有的对象性意识,不能紧扣学科对象,而是在学科对象之外,从主体“人”这个角度来阐述人文性,把“人”与“人文”等同起来,把“人文”与“人文精神”等同起来,混淆了概念的差别。

有的“人文”论者把语言等同于主体,认为:“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主体;不仅仅是‘器‘用,还是‘道‘体。”?輥?輲?訛语言既是工具,还是人本身,不是客体,而是主体,这种判断不符合逻辑和事实。既然是工具,就在人之外,是独立的东西,而不可能是人本身,不能与人融合为一体。“心脏起搏器”与心脏的联结远比手、脚为近,但是,它仍然是电子医疗仪器,而不是人的器官。客体与主体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人在把自然的或社会的事物当作认识对象时,被称为主体,自然的或社会的事物被称为客体,即使人的精神的创造物,当它作为认识对象时,它也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语言作为客观对象,人便是与语言对立的主体。如果把语言看作主体,人的主体地位随之取消,主体丧失了客观对象,主体便不复存在了。

语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主体,但是,这里的主体不是与客体对立着的认识者,也不是中国语境中的“事物的主要部分”,而是指事物的能动性。“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輥?輳?訛这一意义的主体是事物的概念,事物以自身的发展为目的,与概念相符合的事物,它在现实中还没有具体的存在,概念以自己为目的,同时又把这个目的作为起点,向着目的发展。目的不运动,却引起了运动,所以是主体。婴儿不是真正意义的人,他还不具备人的理性,但是,他以人的理性为目标,通过系统的、漫长的学习过程,才具备了人的理性,才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语言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当然属于人的精神的一部分,既然只是精神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就不能等同于主体,更不等同于整体的生命。个人的语言是语言的具体表现,具有主体性;在个人的语言中,一部分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一部分是社会集团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后者是语言的普遍部分,这个普遍部分像一本辞典那样存在于社会中,属于客观的语言,是客体。科学的认识活动以普遍部分为对象,如果把客观的语言与个人的特殊成分混杂在一起,永远无法说清楚语言是什么,正因为如此,索绪尔把“语言”从“言语行为”中分离出来,才建立了现代语言学。

毫无疑问,人是人文性的基础和出发点,但是,人不等于“人文”。人创造了宗教、语言、哲学、艺术、法律,对于这样的外化了的人类精神的理解和解释,当然还需要人的精神,精神的东西只有依靠精神才能得到理解和解释。因为人的持续存在,宗教活动得以开展,语言、哲学、艺术得以丰富,法律得以完备。但是,在完成了宗教、语言、哲学、艺术、法律等的创造之后,它们已经与个别的人分离开,成为在人之外、与人相对的外在精神,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精神创造物属于“人文”。属于“人文”的存在物有自身的结构体系,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们都有自己的本质的规定性,因而与其他事物明显地区别开,同时也与人区别开。语言不同于宗教、哲学、艺术,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人”。我们分析“语言”的“人文性”特征,“语言”是认识对象,是客体,对这个阶段——被创造出来、成为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的“语言”认识,我们要以“语言”为逻辑起点,如果脱离“语言”,在“语言”这个概念之外寻求“语言”的特性,这种文不对题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结论,只能算是强加给“语言”的所谓“特性”。

韩军等人的主体含义不是指概念的能动性,而是把语言看作生命,看作人,把客体与主体看作同一个东西,客体不存在了,主体的意识成为无对象的、空洞的主观性,这种空洞的主观性没有任何的认识价值。他们的主张因为没有严格区分个人语言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论述似是而非,所以,既得到了一些赞同,更受到了批评。

搁置学科对象,在学科对象之外大谈“人文性”,多数研究者选择了这种证明方法。“教育不能离开人,教育的科学性不能离开人,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如果忽视了人,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輥?輴?訛“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尊重主体人格和人权;养育丰富的情感,增强陶冶性或审美性;创设和谐与亲善的人际环境;合理的自由;快乐原则;批判、质疑精神与崇尚真理的态度。”?輥?輵?訛在一本专门讨论“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专著中,作者从哲学、美学、心理学以及人学等方面讨论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关系,从“人格”出发,提出了基本人格的12种主要表现?輥?輶?訛。

教育的对象当然是人,但是,教育的途径则是具体的学科。具体的学科,不管是哪一门,不管它多么重要,都仅仅是教育的一个部门,每个部门有自己的专业分工,承担着自己独具的、特殊的责任,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责任,既不可以蹿入别的学科,更不能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气概,跨上教育的总目标,担当全部的教育责任,前者是教学“越位”,后者是教育僭越。即便是学科渗透,也必须以学科的独立为前提,倘若学科失去了独立性,无以立足,学科渗透也就丧失了基础。如果不从学科对象出发,而是从“人”出发,凡人的活动和人的创造物,我们感觉到有价值的,尽可以装在一个大箩筐里,交给我们的学科,收归我们的学科,当作我们学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对于这个结论,即令学者本人,恐怕也是不能接受的。他们的结论是以“人”为原则,以“人”为基点建立起来的,已经从根本上偏离了“语言”,不受“语言”的限制,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从“人”的角度论证我们学科的性质,凡是人的精神创造的结果,无不具有共同性,那么,这种性质就不能起到区分的作用,就不是我们学科的本质。单纯沿着非本质的原则向前发展,必将越来越远地偏离学科对象,必然出现“泛语文”、“伪语文”的教学。“人格教育”的旗帜固然高尚,但是,母语教育的起点是语言,终点还是语言,完成了语言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一个部门为整体的人格教育尽了应尽的责任。

我们寻求的是学科的性质,学科性质存在于学科对象身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科对象,回到学科对象上来,通过分析学科对象发现、把握学科的特性。

语文学科提出“人文性”并非孤立的“性质之争”,而是与经济、文学、哲学等领域的“人文精神”的讨论相呼应,是整个社会思潮在我们学科的回响,构成了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人文精神”作为思想原则,在课程的层面上,要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编制课程内容;在教材的层面上,要求选择蕴含“人文精神”的语言作品;在教学的层面上,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体验等。切不可把“人文性”当作学科的对象或学科的本质,无限地扩展“人文性”的内容。

————————

注释

①姚新勇:《犬儒的生存状态与启蒙理性的再思考》,《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②李维鼎:《语文课程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③?輥?輰?訛陈钟梁:《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教学的哲学思考》,《语文学习》,1987年第8期。

④?輥?輲?訛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语文学习》,1993年第1期。

⑤?輥?輱?訛王尚文:《“人文说”和“工具说”的分歧》,《语文学习》,1997年第7期。

⑥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⑦⑧朱维铮:《何谓“人文精神”》,《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10期。

⑨陈照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复文图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⑩王一川:《从启蒙到沟通——90年代审美文化与人文精神转化论纲》,《文艺争鸣》,1994年第5期。

?輥?輯?訛叶朗:《人文精神的坚守与呼唤》,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月2日第7版。

?輥?輳?訛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期。

?輥?輴?訛程红兵:《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与魏书生同志商榷》,《语文学习》,1991年第11期。

?輥?輵?訛苏盛葵:《也谈语文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9期。

?輥?輶?訛张弛:《语文教育人文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篇11

一、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语言教学中, 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字词句段篇”的知识教学几乎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津津乐道的是知识的灌输, 学生孜孜以求的是知识的接受和积累, 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为了使语文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既要凸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更要重视其人文性, 积累人文素养, 弘扬人文精神。

2. 考试大纲、命题体制、命题形式和内容, 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近年来, 由于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虽然接触一定的文学艺术作品, 但学生文学素质、文化素质整体相对较差, 文学、文化、艺术知识掌握得很少, 仍然缺乏文学修养和文化思考。相对稳定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考试大纲、命题体制、俞题形式和内容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因此, 我们应强化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

3. 扩招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普遍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对问题的分析缺乏思想深度, 更缺乏独到的见解。 (2) 知识面窄, 对知识缺乏灵活应用。

4. 现实教学中, 常常存在教学中语文的人文性偏废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随着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有很多设计意图不明, 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 其实是同一个路子。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 它熔铸在目标中, 体现在目标所蕴涵, 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有人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的一面, 但是也充分暴露了它的弊端。现实中的语文教学,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 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启迪思维的问题, 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 无形之中都给学生的头脑加以禁锢。在很大程度上, 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 从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开始促成了, 这样就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使题海大战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其实, 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因此, 语文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 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 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 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满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 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加强语文人文性教学, 打造学生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的途径

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教材所选篇目, 是经典的美文华章, 是深刻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含有丰富的人文因素。勾践的忍辱负重, 屈原的忠君爱国, 烛之武善于辞令, 触龙的不计个人得失……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态度;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等等, 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光芒, 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因此, 以书为本, 广泛的积累,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有裨益。以专题为本, 提高文化品位。同时结合课文, 开展文化专题研究, 如孔孟文化专题研究, 屈原文化专题研究, 李杜文化专题研究, 陶渊明文化专题研究, 苏轼文化专题研究, 阿Q文化专题研究……写出文化专题研究文章, 积淀文化知识, 扩大文化视野, 进行文化思考研究, 打造学生文化底蕴, 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文化品位。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好教科书和语文读本, 让语文教学归真返璞, 回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健康道路上来。把握好“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文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 语文教学才会变得鲜活起来, 才会真正体现人性的光辉。

2. 阅读课外书籍, 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范本, 如果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学习上, 终究会营养不良。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在文学的殿堂里体味《三国演义》的智慧、《水浒传》的侠义、《红楼梦》浓烈的人情味、《西游记》丰富的想象;穿越时空, 走进《巴黎圣母院》, 去倾听但丁的《神曲》, 观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对话, 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对话, 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学生注重外表而忽视了学习、心灵的重要性, 于是我又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传》。记得有的学生在学习笔记中是这样写的:“老师, 您好!谢谢您及海伦·凯勒, 您让我看到了最有价值的书, 而海伦·凯勒让我看到了比外貌更重要的东西。谢谢您, 老师!我会努力的!请放心吧!”

3.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的人文品质。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要想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就要在为人和治学上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既是经师, 又是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身教重于言传”, 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意言行举止, 用自己高尚的品格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 参观当地的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提升学生人文品位。

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迹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是经得起我们用现代文化视角去审视、去着装的。我们要鼓励学生参观文化遗迹, 在缅怀古人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上一篇:近现代音乐论文下一篇:分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