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性护理(共12篇)
人文关怀性护理 篇1
长期以来, 在我国重视新闻媒介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一直是被强调的新闻观念。其核心是社会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于国家利益。然而, 这种新闻观念很容易忽视新闻的自然功能, 也很容易偏离新闻原则, 违反新闻规律, 尤其是对受众的意见、要求和需要的忽视。
一、新闻摄影意识的人文关怀性
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 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报道内容本身的“人文性”;二是从接受对象出发, 体现了解受众、尊重受众、引导受众的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在新闻摄影学会所举办的历次评奖活动中, 关注普通题材的获奖作品所占的比重逐渐呈上升趋势, 理论研究也开始注重人的因素, 强调新闻摄影推动社会、记录民生的作用。而在摄影实践当中, 那些有违人性伦理道德题材则日益受到人们的垢病。
人文关怀意识指导下的新闻摄影业务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之初, 新闻摄影从纪实摄影汲取养分, 题材上逐渐摆脱假大空的内容, 开始向普通民众靠拢。到了1990年代, 社会的进步和报业的繁荣, 为新闻摄影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和境遇提供了新的空间, 民生新闻摄影、深度报道新闻摄影受到空前的重视。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对新闻摄影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有了初步认识。“用真实的故事解读社会, 以身边的视觉促进和谐”已经成为新闻摄影界的主流。新闻摄影界己部分地摒弃过于“贪大求远” (大事件、国际事件) 的思路, 而把大多数镜头锁定在了老百姓琐事上, 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在选择照片时, 开始坚持把“不一定是最抢眼的照片, 而是最适合本报传播的照片”作为好照片的标准, 使报纸与读者之间消除了距离感、增加了亲和力, 因而受到了欢迎。这些都是人文关怀意识在新闻摄影领域的集中体现。
人文关怀, 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它不仅要求人们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关注社会的变迁, 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 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与尊严。人文关怀是现代受众的深层次需要。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 受众收看新闻是为了获得两种补偿:即时性补偿和延时性补偿。前者主要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好奇心理, 而后者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重视人文关怀, 已成为当今主流新闻传播观念中的一个亮点, 这是新闻媒介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介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一家媒体成熟的重要标志。人文关怀精神对当代新闻观念的渗透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是, 我们也看到, 在一些媒体和记者义无返顾地关注苍生大众的同时, 个别媒体和记者的商人角色定位却日趋强化。更为严重的是, 人文关怀精神在部分媒体和新闻人思想观念中的缺失, 使得传媒权力寻租现象愈演愈烈。这都是值得新闻界深刻反思的问题, 同时也函待相关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的健全。
二、新闻摄影传播的人文关怀性
也许每个新闻学子都曾面临这样的提问:“当作为摄影记者的你路见有人欲跳河寻短见, 你是选择等待决定性瞬间还是上前救人?”倘若身为新闻局外人, 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择正常的道德取舍—上前救人。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 这个抉择显然艰难得多。一方面, 摄影记者作为社会公民有义务见义勇为、挽救他人性命;另一方面, 摄影记者是肩负社会观察、监测与预警功能的“守望者”, 通过对社会生活现象、事件的报道与评论, 启迪和警示世人。因拍摄生活的痛苦而成名, 后又因道德的谴责而自杀的摄影记者不止凯文卡特一人, 更多的人没有自杀, 却深深陷入道德困境之中。所以, 摄影者在拍摄照片之前一定要有明确的拍摄目的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唯有如此, 才能在不失人文关怀之情的前提下拍摄出具有价值的图片作品。
经过分层的摄影媒体分别服务于不同的摄影受众, 有普通的初级摄影爱好者;有需要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的中等水平的摄影爱好者;有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并向专业水平靠齐的高水平的摄影爱好者;有专业的摄影师。不同的摄影媒体根据它最初的定位, 或调整以后的定位, 分别服务于一种或几种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也就决定了摄影媒体在自身的摄影传播中, 对这些受众, 或者说摄影媒体的消费者承担着必然的伦理责任。摄影媒体在自身的发展中, 结合自身的定位发展起一批批自己的受众群体, 同时通过摄影媒体也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林路:《和谐与冲撞——世界百位摄影名家创作之路》,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5年10月。
[2]顾铮编译:《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 上海文艺出版社。
[3]张莉华:《第三只眼——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 浙江摄影出版社。
人文关怀性护理 篇2
摘要:本文简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以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意义和工作重点。培植人文精神,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改善护患关系乃至医患关系的重要突破口。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的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 护理 人文关怀
目 录 护理中体现人为关怀个人理解........错误!未定义书签。2 人文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运用.............................3 2.1 人文护理的专业体系..................................................................4 2.2 人文护理的理念体系..................................................................6 3人文护理的实施.........................................7 3.1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7 3.1.1营造舒心的医疗环境.........................................................7 3.1.2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8 3.1.3构建医患、护患以及病人家属间良好的人际氛围.........8 3.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8 3.2.1推行心理护理.....................................................................9 3.2.2加强健康教育.....................................................................9 3.3强化人文知识学习、倡导科学护理观.....................................10 4 小结.................................................10 参考文献 „„„„„„„„„„„„„„„„„„„„„„„„11 护理中体现人为关怀个人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应对“入世”后医疗市场形成大市场、大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呢?针对以上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为病人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服务,使病人的满意率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病人的诊疗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转变观念,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把病人当亲人。患者入院时有人热情相迎,出院有人笑脸相送;处处尊敬患者,服务细致周到。让病人看明白病,费用明白是关键,是让病人享有知情选择权的重要体现。常用药品及价目公开、住院费用“一日清”和电脑触摸查询系统的开通,使患者不再是”雾里看花”,消除了交糊涂费、花冤枉钱的疑虑,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进一步明确责任护士的职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努力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转变服务理念和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介绍入院须知,做好导诊导检服务,合理安排护理时段。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实行事先告知制度。检查前后,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做到有解释、有指导、有效果。病人出院时,送上一份“健康联系卡”。做好出院前的再次沟通,把病人送到病区电梯门口。实行这一工作模式后,住院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都感受到浓郁的亲情,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实施人情化管理,使病人有“病房是一个舒适的家”的感觉。在抓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把情与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同情心爱心的驱使下,恰到好处地进行管理,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
到病区是个家,这里有温暖、有爱心、有同情、有支持、有理解、从而有治愈的信心。例如,有些患者伴客过多,在病房里高声谈笑喧哗,影响医疗活动正常进行和其他患者休息。护士们改变过去呵责,驱赶的做法,代之以文明劝导劝导多余的伴客自觉离开病房,并在生活,治疗上尽力为患者提供方便。使病人感觉到病区就是自己的家,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愉悦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加强护士礼仪服务的规范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把人文关怀贯穿到临床护理工作的这个过程中。人文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运用
2.1 人文护理的专业体系
第一,巩固专业护理技术。在外科的护理过程中更加强调护理的专业性,护理的专业性是实现人文护理的技术基础,是提供高质量护理的出发点。例如在普外科的护理实践当中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于术后患者,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发现病情变化,并且做好各引流管道的护理;术后恢复期患者,可以下床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身体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由流食到半流食再到普食;又如对于癌症晚期患者,要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者清洁舒适。
第二、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医院外科的患者多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较快等特点,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常见外科病人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心理软弱空虚,神经萎靡不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护理措施的治疗效果,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此我科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借助医院内部的心理专家和护理人员承担精神科教学的优势,通过心理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心理学方
面知识以便于护理人员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在注重内科患者的疾病康复的同时,更加强调要重视病人心理问题。利用工休会、床边交接班、给病人作治疗的机会等作心理治疗,帮助病人从心理上战胜自我,打破病人陈旧的思想观念,一生病就是“累赘”的想法,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有计划的康复。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减轻了家属的负担。护理人员应该秉承着严肃认真,真心实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用热情周到的服务,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
第三、深化出院患者的随访服务。人文护理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技术,更重要的体现在患者出院之后的随访服务工作。在笔者的工作实践和考察学习当中,目前医院采用的随访方式主要有:发放随访卡、随机电话回访、电子邮件回访等方式。我院外科对出院患者的随访主要采取电话回访和电子邮件回访的方式进行,2011年以来进一步深化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色服务,发放对象较往年而言更加广泛,新增加了静脉曲张、胰腺炎等患者的随访工作,通过这两种方式定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的发展变化及痊愈的稳定性,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实现居家护理。除此之外,对患者的出院随访工作还体现在健康知识的传播,免费邮寄化验单及药品等特殊服务。为了进一步满足患者的需求,全科医护人员根据服务内容的分工,护理人员定期上门为患者更换尿管近或引流袋百余余次,测血压两百余次,测血糖百余次,并指导病人预防压疮、如何做好家庭康复锻炼等护理工作。
第四、健全医院岗位职责保障优质人文护理。目前我院外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保障人文护理的实现和贯彻,首先,责任组长职责的建立,外科的病区实行三
层级护理网络,一班护士在基础护理质量标准的基础上落实护理措施,责任组长负责创新专科护理技术,并对危重患者负责特殊护理工作,护士长定时监督各个病房的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危重患者的病情及身心状况应该准确掌握,同时要确保整个护理网络的安全,这也是实现人文护理的基础和重点。其次、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以上提到的三个层级护理网路中各级别护理人员应通过公开竞聘上岗,既要保障专科护理技术又要注重人文护理理念的培养,在之后的护理工作中按照各能级设定绩效考核分配原则,健全护理薪酬和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2 人文护理的理念体系
第一、围绕“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人文护理应该体现在护理过程的点点滴滴,首先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开展人性化服务。在外科的护理人员从小事开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例如当病人走出电梯就应该有护士细心的接待,将患者送至病房的床边,并积极主动地帮助患者及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向患者介绍主治医生及采取的医疗措施;在就餐时间及时为新进患者订餐,对于特殊患者的饮食更应该细心关注;其次,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提供心理指导并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对危重病人的家属提供周到的服务,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撑,促使其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二、落实个性化服务,实现人文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制定简单易懂图示介绍医保病人、大病统筹病人、医保病人出入院等流程,公开将其展示在科室大厅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就医流程,省略繁琐的就医流程介绍方便护理人员有更加充
足的时间运用在个性化的护理工作当中;在我院的外科实现了“健康教育输液法”,帮助患者学习静脉输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使患者享受到了高质量的输液服务,除此之外还推行了患者自理能力训练,以便患者学习出院后所需的自理方法。通过以上个性化服务,快速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及时帮助解决是实现人文护理的重要步骤。
第三、学习“换位思考”,加强医患沟通。护理过程是医患沟通的主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措施的时候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才能更加的体会到患者的身心痛苦,才能更好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身体力行的贯彻人文护理。护理人员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接受治疗之后的反馈效果,促使医疗理论在护理实践当中更好的结合和运用。
3人文护理的实施
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扩展,人文关怀在现代医学模式下,更显现出它的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更应注重人文精神,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这一举措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现将本科室在实施人文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3.1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
3.1.1营造舒心的医疗环境
比如骨伤专科,患者的特点是老年患者居多,需长期卧床,且病程长。本科室努力改善住院环境,如在墙壁上悬挂淡雅的壁画,在地上摆放绿色植物,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建立开放式的护士站,方便护患之间面对面的沟通。由于各人生活习惯的不同,在患者入院后我们尽量给他提供便利,如允许其在病房内摆放自带的鲜花,允许其使用掌上DVD等微型影音设备等,尽量保持其原来的生活习惯,多沟通和交流。
3.1.2创建方便温馨的工作流程
施行首问负责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指导用药,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尤其在康复指导的过程中,采用“渐进式”和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直至取得满意效果。
3.1.3构建医患、护患以及病人家属间良好的人际氛围
护理人员在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以关心病人、尊重病人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同时,临床医生也参与和支持,医护双方在认识和行为上协调一致。我们试着在病房建立病员、家属互助制,护士作为组织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尽可能发挥病员及家属的互助互帮的积极性,使病员、家属、护士之间形成十分融洽的家庭式关系[1]。护士还可以从病员和家属中了解到每一病人存在的问题和顾虑,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这样做无论是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3.2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服务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整体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制定“五心服务”:接待患者热心,解释工作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整体护理专心,护理工作细心。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充满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专科业务,操作技能和语言沟通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3.2.1推行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理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疾病监护”等技能性的活动方式,而是包括了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所以,护理人员除了从病人入院就详细介绍情况,询问病史,与患者交谈外,还须了解患者的学历、职业、家庭以及文化社会背景等内容。根据其特点掌握心理沟通技巧,培养感知病人情绪的能力,尊重和重视病人的态度,既倾听、观察病人的一言一行,有意识地将自己放置到病人的位置上,又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所发生的各种信息,设身处地的去感受病人的悲伤、欢乐和痛苦,真正成为患者可信赖的朋友。
3.2.2加强健康教育
为使患者能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我科制订了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各位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为患者提供及时、恰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促进康复的知识,并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几年来,本科由于重视健康教育,骨科的常见并发症,如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便秘等发生率极低,骨折的功能康复也很满意。
3.3强化人文知识学习、倡导科学护理观
本科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人文精神,充分保证了患者的各项权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要,使患者的满意度上升。在推行人文护理的过程中,护士通过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直接或间接提升了她们的道德伦理、推理能力、逻辑演绎、敏锐观察、明辨是非及人际沟通能力,这样无形之中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养,改变了陈旧的护理观念[2],在患者及大众的心目中树立起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小结
人文护理集中体现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生命和人格的尊重,高度重视患者对护理的感受,及时发现患者的内在需求。结合本文所述,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应该从人文护理专业和人文护理理念的角度出发并逐步完善两个体系在专业护理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在医院内部的硬件和软件保障系统的前提下,在整体上实现人文护理应该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篇3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应用;探讨
中国分类号:R47
医学是一门具有强烈人文属性的学科,并且日益受到关注。在当前的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医学的价值与目的,在医学的人文关怀方面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护理课程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这方面设置的比较少,课程教授的内容也比较落后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与探讨,突出其重要价值。
1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人文关怀感知、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知识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等构成,其中有二十二个要素,八个次级维度和四个维度组成[1]。教学模式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构成:教学内容模式、理论基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其中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基础,因为理论基础是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要以人文关怀的品质为认识理论依据。
2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
2.1、研究对象
把某校某年级某护理班的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00名学生都是女性,其中50名为对照组,50名为实验组,平均年龄在20.2~22.3岁。在2013年9月份至2014年6月份的学习期间内,并且在经过学习《护理学基础》这门实验课程的基础上,对这100名学生采用相同的测评工具以及测试方法,对护理学生学习前和学习后进行测评比较。验证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下所产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2]。
2.2、运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首先,在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相关的人文关怀知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并且尊重患者的感情与隐私、重视患者的个性、爱护患者的生命),融入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素养的基础理论知识到课本中去。其次,可以再上课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讲相关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故事。最后,在上完课程之后,让学生对于人文的关怀做出相应的感想以及领悟,体验到护理的工作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让学生对它产生极高的热情。
2.3评价工具
编制自填式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的设计有50项,其中一共有45个相关条目,有些条目的类型相似,所以就不全部列举。其中有10个测试人文关怀能力,10个测试人文关怀感知能力,15个测试人文关怀的基本知识,10个测试人文关怀理念。调查采取的计分方式是“同意”5分,“不同意”2分,“完全不同意”1分;“赞成”3分,“不赞成”1分;“中立”2分。自填式问卷调查分值在45分-225分之间,分数越高,代表学生的人文关怀的素养越高。
2.4教育实验的伦理控制
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学经过学生以及老师的本人亲笔签名同意,并告知学生以及老师出现在相关视频中会采取马赛克的方式,不出现学生以及老师的样貌以及具体的资料等等。
2.5统计学分析
50名为对照组,50名为实验组,在接受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之前与之后的人文关怀基本素养的对比,经实验表明,实验组护理人员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下比之前的素养有所提升。方式采用t检验,两组结果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表明,对照组在未接受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情况下,人文关怀理念只占了2.3%,评分在2.2分左右,而实验组在接受了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情况下上升到了12.3%,评分在4.2分左右;对照组的人文关怀知识只占5.5%,评分在2.5分左右,实验组的人文关怀知识上升到了20.6%,评分在4.5分左右;对照组的人文关怀能力只占4.6%,评分在1.8分左右;实验组的人文关怀能力上升到15.9%,评分在3.8分左右。由以上数据可表明,两组的差异特别明显,患者对于接受过人文关怀模式教育的护理人员评价也更高,所以医院应该更加注重培养有较高人文关怀素养的护理人员,日益满足人们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的需求。而这50名护理学生在人文关怀教学的模式下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以及人文关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作用。
3.讨论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开展一系列相关的教学实验,再验证其效果,以期为其他各个医科院校展开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教学提供一些相关经验。人文关怀模式主要是以模拟情景为主,让护理人员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上看待护理工作,从而将心比心,在遇到同样窘迫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该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并让患者觉得身心健康。其结果表明,在接受过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护理人员得分比没有接受过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培训后各项评价指标更高。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也可以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因此,此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学习。
参考文献
[1] 马迪.妇女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及健步走运动对绝经过渡期及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的影响[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4
护理技能大赛与人文关怀 篇4
1 竞赛的特点
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护理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已经开展了多次, 每次竞赛在内容上均有所创新, 在形式上也更加完善。本次竞赛与以往比较有以下特点。
1.1 竞赛内容加入了护患沟通
本次竞赛内容包括专业技能测试、操作、人文沟通等3部分, 与往届竞赛比较, 加入了人文沟通的内容, 体现出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理念。在病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沟通满足患者的需要, 考查了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心理素质等人文沟通能力。
竞赛中, 护生在沟通时, 形式上有的慷慨激昂像在表演情景剧、有的面无表情像在背诵课文, 内容上有的本末倒置像在进行健康教育、有的提纲挈领像在回答问题, 难以达到护患沟通、满足患者需要的目的。
1.2 竞赛方式引入了病例分析
在竞赛方式上, 引入了病例分析, 贴近了临床护理工作。护生结合抽到的病例, 分析患者的需要, 在护理操作中贯穿护患沟通, 以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 这需要护生有判断、分析能力, 需要护生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然而, 比赛所用病案是学生在赛前训练时用过的, 故不能完全反映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但在竞赛中护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却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1.3 竞赛程序透明、公开
本次竞赛的评委, 均由各参赛学校报送;比赛所用病例先由各参赛学校选送, 再由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室筛选后提前发给各参赛学校;评分标准经评委讨论、统一后提前下发给各参赛学校。无论评分标准, 还是比赛所用病例, 均于赛前向所有参赛单位和选手公开, 做到了透明、公开、公平。由于评委来自于各参赛学校, 导致个别评委“宽以律己, 严以待人”, 使比赛不尽完美。
2 加强护生沟通能力培养, 期待人文关怀护理教育蓬勃开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实施, 护理的核心已不再是疾病或患者, 而是“人的健康”, 护理不仅注重满足个体生理的需要, 也必须满足其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被誉为“健康的天使”、“生命守护神”的护士, 要承担这个多元角色, 除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外,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素质和沟通能力。
2.1 目前中职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存在的问题
2.1.1 学校人文关怀护理教育流于形式
2007年出版并执行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护理礼仪 (36学时) 、人际沟通 (36学时) , 都明确列出了相关人文关怀课程。但是, 因为各种原因, 有的课程学时被压缩, 有的课程没有开设, 即使开设了的课程, 也是任何具有一定资历的教师均可任教, 授课形式和内容也非常随意, 使得人文教育流于形式。
2.1.2 教师人文关怀教育意识淡薄
人文关怀教育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仅仅通过相关人文课程的教学是难以完成的, 同时教师是人文关怀教育的实践者, 必须具有人文关怀教育的素养。目前, 中职护理教育的教师, 很多接受的是临床医学教育, 多年从事临床医学教学, 而近几年才转向护理教学,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护理教育培训。尽管建立了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体系, 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的依然是专业知识教育, 往往忽略了对护生人文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2 以竞赛为契机推动学校人文关怀教育
2.2.1 加强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1]
护生人文护理教育的实施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因此, 学校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 加强对从事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师及医学教师进行关于人文学科的培训, 通过培训、进修、交流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鼓励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把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 使专业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相结合。
2.2.2 营造校园人文关怀护理教育氛围
应使护生从踏入学校的那天起就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自己应该具备的素质。中职护生可塑性强, 校园人文关怀护理教育氛围, 必然可以促进护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学校校园环境、教室布置、护生宿舍等应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在“5·12”护士节, 组织一年级护生进行授帽仪式、宣誓仪式, 二年级护生进行护理礼仪或操作比赛, 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组织护生给灾区或贫困地区募捐, 加强对护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开展演讲、绘画等比赛活动, 培养护生的文学、艺术情感。
2.2.3 在教学各环节渗入人文关怀知识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不同于亲情之爱和世俗之爱, 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之爱。在整个护理教学中, 教师应从小事做起, 以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唤起护生的爱。教师必须具有得体的着装、端庄的仪态、文雅的举止, 以此来形成护生彬彬有礼的礼仪规范。在理论教学中, 创设“讲解—讨论—角色扮演—健康教育”模式, 使护生在课堂上发挥人文实践的能动性, 得到人文素养的实践和升华[2]。在实践教学中, 采取角色置换扮演法, 通过沟通满足患者的需要, 使护生体验到护患沟通的价值, 沟通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 以关切的眼神、亲切的语言、优雅的姿态细心巡回指导, 让护生感受一名优秀护士的职业素养, 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护生。
沟通能力、人文关怀是每一位护士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加入人文沟通的内容, 必然可以促进护理人文关怀教育的深化, 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田庆新, 李新爱, 郭庆河.加强人文护理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6:96~97.
护理人文关怀实施方案 篇5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关怀护理的重要性,人文关怀也成了医院在市场竞争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软实力。因此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关怀护理,既是人性的召唤,也是护理专业准确定位,进而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护理部为了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质量建设,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打造患者心动服务,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组织
(一)成立护理人文关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副院长 副组长:
成员:各科护士长 活动负责办公室:
(二)小组职责
1.负责各科室后勤保障工作
2.定期督导、检查科室活动落实情况 3.定时召开小组讨论会议,解决现存问题 4.组织召开护理人文关怀成果分享会
二、活动目标
(一)培养护理人员的爱心、同情心
(二)为患者提供贴心、动心服务
(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三、活动原则
积极主动,创造满意; 用心用情,融入点滴; 承诺必行,忌走形式。
四、活动范围 临床科室:
五、活动时间
自2016年1月开始长效执行
六、活动关怀措施
关怀从沟通开始,在全院推行“改称呼,降语调,换语气,提倡文明用语,禁用服务忌语”活动;所有护理人员遵守关怀护理礼仪及各项关怀服务流程。(具体的关怀护理礼仪及服务流程见附页)
(一)护士
1.尊重患者,和患者沟通时,给予礼貌的、患者喜爱方式的称呼,建立关怀性的护患关系。
2.责任护士每日对患者进行关怀性需求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3.责任护士每天与所负责的患者逐一沟通,时间至少5分钟。4.责任护士可以通过一些有意识的动作,如握住患者的手、轻拍患者的肩膀、整理患者的床铺或衣服等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爱。
5.护士对患者提供护理时,眼中必须有病人,关心病人的整体,而不仅仅是完成治疗及操作。
6.晨、晚间交接班时,两人同时到患者床边,交班者介绍下
一班的护士,让患者感受到任何时候都有护士来提供服务。
7.责任护士尊重、关心患者的家属,每天与患者家属至少进行一次良好的沟通。
8.住院患者需要外出检查时,责任护士先与检查科室联系,确认检查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将检查所需物品携带齐全,尽量减少患者检查等待时间,避免因携带用物不全耽误检查,危重病人或者高风险病人由责任护士亲自陪同前往。
9.患者出院时有责任护士或者护士长送患者到电梯口。
(二)护士长
1.护士长在科室营造关怀的氛围,比如制定科室展板(展板的命名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来确定),在每一个病房放置一本患者留言本,护士长值班日下病房查看病人及留言本,对已阅读的留言给予批阅签字等。
2.科室制定本科室人文关怀实施细则。并根据本科室疾病专科特点,至少开展一项具有专科特色的关怀服务。
3.科室每月进行关怀服务满意度调查;进行关怀护理查房;每月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关怀故事分享并有记录。
4.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关怀,如:护士长掌握本科室护士的生日,在护士生日当日适当给予调休;护士长给予生日祝福;护士或其亲属生病住院时,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探望,护士生病住院时护士长及时通知护理部等。
(三)护理部
1.护理部对护士长进行关怀,护理部掌握护士长生日,生日时给予生日祝福,护士长及亲属生病住院时,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前去探望等。
2.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护理人文关怀”故事分享会,达到好经验全院分享的目的。
七、活动保障措施
(一)活动分阶段推行,1-2月份动员、准备、启动阶段,3月正式进行质量考核,并纳入长效机制。
(二)护士长及骨干培训:人文关怀的起始阶段由护理部针对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护理人文关怀专题讲座,提高护士长认识,帮助护士长理清思路。科室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护理人文关怀”具体的实施细则,然后再进行科室培训,并认真组织落实。
(三)全员培训:第二阶段护理部组织全员培训,主要培训人文关怀服务礼仪及人文关怀服务流程。
(四)院外培训:选派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加人文关怀的学习班,条件允许的话,去人文关怀开展较好的医院进修学习。
(五)科室制作展板,展示护士从书籍、网站、杂志等学习的人文关怀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新进展。并将自我关怀与相互关怀的事例记录下来与同事分享。
(六)护理部、评审办进行人文关怀患者满意度、人文关怀医生满意度调查,出院患者电话回访,进行人文关怀服务质量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科室沟通和反馈,协助科室进行整改,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逾期不整改,落实不到位者按标准加倍扣分。
(七)为了确保科室及护士有效落实各项措施,方便护士学习人文关怀的相关内容,使护士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护理部、评审办制定“人文关怀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人文关怀服务礼仪
及服务忌语”“人文关怀服务流程”“人文关怀服务满意度调查”,并下发科室。
八、激励评价机制
(一)护理部评价科室
1.附表一:《人文关怀服务满意度调查》
患者及医生满意度调查总分100分,合格80分,每份不合格的问卷扣5分,从科室平均分中扣除。
2.附表二:《人文关怀服务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满分100分,90分合格,不合格的加扣5分。
3.附表三:《人文关怀服务礼仪及服务忌语》、《人文关怀服务流程》
(二)护理部评价护士
每名护士基础分100分,在电话回访中点名表扬的护士加5分,点名批评或者有不良投诉的查实案例扣5分,未查实的案例扣1分。满意度调查和表扬信中提名表扬的护士加0.5分。
(三)激励机制
年终护理部、评审办根据人文关怀质量考核结果评选护理人文关怀服务“星级护士站”“星级护士”“星级护士长”。星越多,说明人文关怀服务质量越好。最高星级为五级。
1.星级护士站的评选方法
根据科室人文关怀质量考核得分,其他科室投票得分,职能部门投票得分,辅助科室投票得分及院领导评议的结果,最终选出临床科室星级护士站6名,特殊科室组星级护士站3名。
临床科室得分第一的为“人文关怀服务三星护士站”;排名
第二、第三的为“人文关怀服务二星护士站”;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的为“人文关怀服务一星护士站”;第二年考核结果再次入围的科室,综合成绩排名仍保持第一,或排名较前一年有进步的,给予在原来星级基础上再加一星的奖励。其他根据得分排序给予星级级别;依次类推最高星级为5星级。
特殊科室得分第一的为“人文关怀服务三星护士站”;排名第二的为“人文关怀服务二星护士站”;排名第三的为“人文关怀服务一星护士站”。第二年考核结果再次入围的科室,综合成绩排名仍保持第一,或排名较前一年有进步的,给予在原来星级基础上再加一星的奖励。其他根据得分排序给予星级级别;依次类推最高星级为5星级。
2.星级护士的评选方法
根据科室投票推荐、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护士个人考核记录、本科室医生评议,职能部门评议、辅助科室评议、院领导评议结果,每年选出人文关怀星级护士15名,第一年均授予“人文关怀服务一星护士”,连续被评为星级护士的,在原来星级的基础上再加一星,直到最高级别五星。
3.星级护士长的评选方法
被评为星级护士站的科室护士长为“人文关怀服务一星护士长”,连续被评为星级护士长的,在原来星级的基础上再加一星,直到最高级别五星。
(四)获得星级奖励的科室和个人颁发奖牌或奖杯。
(五)年终考核结果:每次满意度调查得分和质量评价得分,任一项不合格的,取消评星资格。
九、活动寄语
冰心老人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让我们用爱心守护生命,用行动创造奇迹。
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篇6
关键词:人文关怀;儿科护理;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24-02
引言
儿科护理是指对0-14周岁的儿童或青少年的入院治疗患者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医疗服务;由于患儿的生理及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解剖形态及位置?免疫功能及临床病理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不同,在治疗前后需要对患儿提供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协助临床治疗,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避免病情恶化;但在护理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及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需要为患儿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一?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患儿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3例,女177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5.4±1.3)岁?纳入标准:第一,非危重症,高致死性疾病,如急性脑膜炎;第二,非特异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发育不良;第三,患儿家属正常,无特殊人格;第四,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按照入院顺序,按照挂号数字奇?偶性将患儿分别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20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家属陪护情况?病种?门诊或住院收治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对照组
按照医院儿科门诊与住院护理管理办法,按照病种执行相关护理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接待?辅助诊断?门诊用药?对症护理?体征监护等?
2.2观察组
强调人文关怀,在门诊观察室?输液区?病区等区域划定人文关怀区?事前组织护士进行培训,组成人文关怀护理小组,学习掌握基本的人文关怀方法,对象为患儿及其家属,针对护理路径制定相应的人文关怀策略,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转变观念,以患儿为中心开展护理:入院时,热情接待,做好舒适护理,关注细节,如伴有发热,预见性采取抗发热措施,而不是先办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如候诊区患儿已入睡,可安排至角落休息,待排号后由护士专门提醒;做好区域管理,如安排护士做好候诊区管理,逐一记录患儿症状表现,询问病史,提供热水?保温袋;培养护士高度责任感,护士应感同身受,以对待晚辈而非对待患者的态度开展护理工作[1]?
其次,做好技術性操作人文关怀:许多患儿害怕扎针?输液?吃药?住院,开展临床技术性护理时,应注重手法,尽量减轻患儿痛苦,同时给予言语关怀?抚触,采用言语激励促患儿配合;鼓励家属陪护,传授家属基本的护理技巧,如伴有消化道不适患儿,应做好体位护理?温度护理,减轻肠道刺激?
最后,做好家属人文关怀:陪护家属多为父母?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关心则乱,护士应换位思考,给予多方面支持,包括:具有预见性及早发现?处理急重症;客观真实的阐述患儿情况,不拖沓;热情接待患者,以自信的言语?真诚的态度促家属镇定?镇静,以达到有效沟通,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及时处理诊治期间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患儿突然哭闹?自述疼痛刺激等,不推卸责任,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满足患儿及其家属合理需求,如部分家属觉得候诊室较冷,可给予适当保暖措施,部分家属觉得等候时间过长,可安排医师给予预处理;纠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护士应从职业角度出发,纠正家属错误行为?认知,如部分患儿病情相对较轻,并无输液需要,但家属仍要求输液,不应敷衍了事,随意答应,应有理有据的阐述药物治疗可行性?输液可能带来的风险等,若家属仍执意要求输液,再通知医师进行宣教,若仍要求需要,才考虑输液[2]?
3?观察指标
患儿不依从率(如皮下注射时哭闹?拒绝服药等),门诊患儿病情加重?恶化转住院率,输液率?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
二?结果
对照组患儿不依从率15.5%(31/200)?门诊转住院率10.56%(15/142)?输液率41.0%(82/200)高于观察组6.5%(13/200)?门诊转住院率3.5%(5/140)?输液率35.0%(7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主要目的为减轻患儿心理和(或)躯体不适?取得患儿家属信任,以保障护理顺利实施?医嘱落实,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之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不依从率?门诊换住院率?输液率低于对照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助于取得患儿家属信任,提高患儿依从,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这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更具有实践性及可行性?儿科护理工作的繁杂及难度,使得在临床护理上,容易忽视患儿的心理需求,这极不利于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往往会导致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但对患儿采取人文关怀性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儿的异常情况,了解患儿的治疗期望值,并采取有针对性?特异性强的护理措施,及时给予干预,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降低护理纠纷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人文关怀对优质护理的影响 篇7
1加强护士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要求现代护理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 高尚的德操, 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良好的性格, 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我院采取各科室加强护士人文培训。人文关怀理念的形成, 可以引导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关怀照顾是护理专业的核心和精髓, 无关怀就无护理[3]。让每一位护士具备端庄的仪表、得体的言行、精湛的技术。要体会患者的感受, 始终将热情、周到、及时、有效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每一位护士的思想中, 工作中无论多繁忙, 当患者询问时都要关注, 并及时为患者处理。患者第一次走进病区护士要面带微笑, 向患者问好, 热情亲切的处理患者的事情。在护理过程中要用体贴关心的语言, 对老年患者交流中要用尊敬的称呼、礼貌的语言, 耐心交谈;对不懂医、文化水平低的患者避免用医学术语。
2加强护患沟通
实践证明, 与患者沟通交流能较好地解决患者住院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需求, 减少护理纠纷, 拉近护患关系, 使护士和患者都处在较好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治疗。与患者多沟通, 了解其需求、 期望和感受, 对其进行个体化服务和健康教育。新入院的患者, 告知其治疗护理方案, 以缓解其焦虑、烦躁的情绪。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距离1~2m为宜, 身体稍向患者倾斜, 注意谈话的时机, 态度真诚, 语气温和。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 提供宣泄的机会。与患者交谈时, 要“您好”为先。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要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 将健康教育融入每一性操作中, 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语言沟通时要四忌:忌失礼性语言、失知性语言、失德性语言、失职性语言。
3提供温馨的住院环境
住院环境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布置温馨的走廊病房, 如摆放盆栽, 张贴疾病知识宣传画报等, 病区提供免费报纸刊物。病区内配置专业清洁员保持病区卫生, 做到清扫及时, 污物间随时整理。配置活动性输液架, 以使输液过程中患者可如厕。厕所安装呼叫装置、扶手, 设置防滑垫。医务人员服装及病房的被服颜色可改为花色, 以减少不良视觉刺激。
4转变服务思想
《护士条例》明文规定实施人文关怀是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和基本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首先要从“患者求医院”向“医院靠患者”的认识转变, 真正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 现代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 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服务中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尊重理解患者。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加强学习培训, 使护理人员有服务意识, 主动为患者提供生活服务, 力争将工作做在呼叫器鸣响之前。努力做到六心、七声:六心即热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七声即患者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治疗时有称呼声、合作后有谢声、遇到患者时有询问病情声、操作失误时有道歉声、接电话时有问候声[4]。
5优化排班方式
从人性化和科学化的角度出发, 改变传统排班方式。增加早晚班进行晨晚间护理, 更贴近患者平日生活习惯。护理班次分为临床组与后勤组。临床组直接面对患者, 负责所有治疗护理执行。后勤组负责医嘱的处理、各种物资的请领和补充、各项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治疗药物的配置等。各班次之间分工中有合作, 紧密配合, 保证每个患者的治疗在上午9∶00前落实。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是实施优质护理的重要体现。如果无人文关怀, 护士面无表情的机械工作, 无论服务内容再好也达不到优质护理的目标。因此, 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修养的护理人员, 是创建优质护理病区根本需求。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 显示出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能推进优质护理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雅芝, 姜冬九.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10 (5) :10.
[2]李俊玲, 张振香, 张利霞.护士人文素质培养在临床护理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0) :31-32.
[3]贾启艾.整体护理的人文关怀[J].护理研究, 2003, 17 (9A) :993-995.
宫颈癌术后人文关怀护理体会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6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48.3岁, 其中Ⅰ期癌灶局限在宫颈 (包括累及宫体) 10例, Ⅰa期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20例, Ⅱ期癌灶已超出宫颈但未达盆壁18例, Ⅲa期癌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盆壁18例。入选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33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根治治疗, 手术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
1.2 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常规护理措施
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但因手术过程中极易损伤周围组织, 术后经常出现发热、膀胱麻痹、下肢静脉血栓、淋巴囊肿等并发症, 且患者从得知患有宫颈癌后, 往往产生恐惧、焦虑的悲观情绪, 这对宫颈癌的后续治疗非常不利。作为护理人员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1.2.1发热
术后发热一般发生在术后2~3 d, 体温37.5~39℃, 发热多与患者自身应激反应、术后感染以及对坏死肿瘤组织的吸收有关, 应向患者做好解释, 嘱其配合医嘱口服或静脉应用抗生素, 同时多饮水, 保持口腔、尿道清洁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1.2.2 尿潴留
尿潴留是宫颈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多由长期置放导尿管、术中伤及主韧带及宫骶韧带、术后膀胱失去原有子宫等组织的支撑而位置后移等引起, 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护理此类并发症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插导尿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动作需缓慢、轻柔。 (2) 术后每天清洗外阴2次, 洗净后于尿道口周围涂少量红霉素软膏;及时排放尿袋中尿液, 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尿袋2次;若发生导尿管阻塞, 则立即更换导尿管。 (3) 术后导尿时间应持续2周, 需保证导尿管的通畅以维持膀胱的空虚状态。在拔管的前3 d应人为刺激膀胱收缩利于拔管后功能的快速恢复。 (4) 帮助患者去除紧张情绪, 并帮助患者按摩、热敷下腹部, 鼓励其下床排尿。可尝试针灸等中医方法来加强膀胱排尿功能。
1.2.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手术及麻醉时间过长、手术范围较大、术中创伤较大等均是该并发症形成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极有可能出现栓子脱落而导致肺栓塞, 将严重威胁到患者术后的康复。因此应该加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1) 术后及时嘱患者家属为患者按摩、揉捏下肢, 给予被动运动;待患者清醒后, 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 (2) 通常采取上肢输液, 输液时应注意药物的选择, 如选取同样功能但对血管刺激较小的药物, 尽量减少血管内膜的损伤。 (3) 护理人员每日需要观察患者下肢有无异常表现, 告知家属对其下肢给予密切观察, 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发凉、肿胀等异常感受, 并随时告知医护人员。一旦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及时给予处理: (1) 绝对卧床, 抬高下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20~30 cm, 必要时行溶栓 (遵医师安排) 。 (2) 检查凝血功能, 并观察患者有无血栓栓塞症状, 如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 并及时报告医生。 (3) 待病情好转后, 嘱患者适当活动下肢。
1.2.4 淋巴囊肿
由于根治术需要清扫盆腔淋巴结, 当淋巴管遭到破坏时淋巴回流受阻, 致使淋巴液外渗形成囊肿, 若囊肿较大则可引起盆腹部胀痛等不适。术后应保持阴道引流管通畅, 监测血压, 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有无腹股沟胀痛、出现囊肿, 并提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可能出现的情况,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配合治疗。一旦出现淋巴囊肿, 可采用药物并配合物理疗法, 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抽取渗出液。
1.3 营养补充
术后6 h内需禁食、禁水, 术后24 h后可给予流食, 第1次肛门排气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术后饮食应选择营养较高、易于消化的食物, 禁止食用豆类、奶类等制品, 以防产气过多而出现腹胀, 导致切口裂开影响恢复。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和新鲜水果蔬菜,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免疫功能, 加快身体恢复。饮食要逐渐恢复至普食, 少量多餐, 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和生冷、油腻饮食, 保持大便通畅。
1.4 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
宫颈癌根治术属生殖器官切除术, 很多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自卑和恐惧心理, 多表现为焦虑、烦躁、失眠等。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大多数又需要采取辅助化学治疗, 通常会引起脱发、恶心、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因此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 加之医院的陌生环境, 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紧张。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其紧张情绪, 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疾病及其治疗方法、预后, 有利于患者客观地评价自身健康状况。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倾听,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解相关病情;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科技现状, 举例说明临床疗效和治愈率,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应牢记要以患者为中心, 解决患者所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用热情的态度让患者有被尊重和安全的感觉。护理期间多一些情感上的互动, 将服务做到更加人性化, 并适时通俗易懂地为其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 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来打造优质护理。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率为72.94%, 对照组为22.1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5.2%) 明显低于对照组 (22.8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004, P<0.05) ;干预组患者术后成功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2293, P<0.001) ;干预组患者对医生、护士工作的配合度较好、身体恢复较快, 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t=6.1970, P<0.001) ;而对照组患者由于情绪波动较大, 恢复较慢, 住院时间普遍延长, 个别患者出现了抑郁等其它病症。
3 讨论
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另一次的伤害, 患者常常需要同时承受身体的痛苦和巨大的精神压力[2]。由于术后需长期卧床、持续导尿等, 患者往往处于一种紧张状态, 且生活单调。如何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 确保临床治疗效果,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好地配合后续治疗是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社会, 要求护理工作者应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能力和相应的医学人文知识, 如耐心的服务态度、牢固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3]。以人为本, 面对关注点不同、需求不同的患者应尽力给予针对性的解释与关怀。医学人文素质是护理人员素质的灵魂。护理人员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 刻苦学习人文学科知识, 提高医学关怀能力, 努力完善人文精神。根据本院护士的人文素质现状, 应寻找一些适合的途径开展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医学人文素质, 要求每一个护理人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不断探索和总结。南丁格尔曾说:能够成为护士, 是因为上帝的召唤, 因为人是最宝贵的, 能够照顾人使他康复, 是一件神圣的工作[4]。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 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实施人性化护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的一般护理方法及人文关怀对患者康复时间的影响。方法:6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3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 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对照组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结论:宫颈癌术后并发症较多且严重, 应当引起重视;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在对宫颈癌患者的护理中十分重要, 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人文关怀,体会
参考文献
[1]张素花.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4) :182-183.
[2]吴晓.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2 (4) :536-537.
[3]袁耿清.医用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212-213.
人文关怀性护理 篇9
1 做法
1.1 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1.1.1 提供安全便捷的门诊环境。
为了让患者到医院有到家的感觉, 我院从门诊开始就营造温馨和谐的气氛, 提供干净舒适、安静安全、标志清晰、设施方便的就医环境。在医院门诊大厅入口处设有导医台、导医护士和分诊护士, 及时解决门诊患者遇到的各种困难, 并建立了有效的急诊绿色通道, 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方便, 赢得了救治时间。在门诊还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 针对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宣传教育, 扩大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1.1.2 营造舒适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现在的医院环境, 和以前的白色的床单元相比, 给人温馨感的花床单、被套显得更受欢迎, 我院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床单被套, 如妇产科使用粉红色的床单、被套, 儿科使用印有动物图案的床单、被套等。在病房的走廊里放有常青花草, 净化病区内的空气。在每个病房里设有卫生间, 在每个护理单元设有烹食间和开水间, 在护理站有便民盒, 让患者有家的感觉。在病床之间设有帘布, 有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 使患者更有安全感。在每个病区内设有温馨的提示语, 如“小心地滑”、“24小时陪护防坠床”、“疼在你身上, 痛在我心里”等。既可以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又能让患者处处感受到关怀, 使医患的心贴得更近了。病房内由护理人员在每天的早晨和午后开窗通风2次, 并根据天气条件, 调整开窗大小和时间, 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又不使患者着凉, 保证患者住得更舒适。
1.2 注重护理人员的外表礼仪仪表方面:
护士高雅大方的仪表既能维护个人和医院的形象, 也能给患者以庄重、亲切、可信的感觉[3]。我院护士统一要求淡装上岗, 护士服必须清洁、平整、无皱折、无污渍, 穿在护士服里面的衣服的衣领、袖口和裙边不可外露。仪态方面:在与患者的沟通中, 护士的微笑能够获得患者的信任与好感, 使患者感到亲切、温暖, 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 缓解患者紧张与不安的情绪。我院要求每位护士在与患者交谈中养成面带微笑的习惯, 以健康、真切、坦诚、谦和、自然的微笑, 赢得患者的信任。肢体语言应用方面:护士可以采用触摸方式来表达对患者的关心、理解和体贴, 可以给患者无声的安慰和心理支持。要求护士做到对老年患者可采用握手或搀扶的方式来增加理解, 对儿童采用抚摸或拥抱的方式来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1.3 将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1.3.1 注意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
护理职业特点之一是护士大多数情况下为独立进行工作, 且许多护理措施常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故“慎独”对护士尤为重要[4]。护士要做到“慎独”, 首先要加强对“慎独”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打消“侥幸”的念头, 做到防微杜渐。再次要重视护士自制能力的培养, 如在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在工作繁忙、情况紧急时对于比较难溶解的药物要做到溶解彻底、抽吸完全。在消毒隔离方面, 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不马虎, 不抱侥幸心理。在夜班工作中要按护理级别定时巡视病房,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等。我院护士做到不管有无他人监督, 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患者有无感知、不论患者贫富贵贱, 对患者服务行为都要一视同仁, 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做有损患者利益的事情。
1.3.2 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 是增进健康的有力措施。我院建有完整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实行院部-护理部-科室健康小组三级管理, 编写了较为完整的健康教育资料, 各种宣传手册10余种, 健康教育处方20余种, 专科疾病健康教育手册3种, 内容通俗易懂, 图文并茂, 设计精美, 免费提供。还开设了糖尿病健康教育课堂, 每月2次进行授课或交流沟通。在健康教育过程中, 笔者注意坚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持续评估”的原则[5]。同时要求护理人员以诚恳、平等、朋友般的身份与患者进行交流, 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教育能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及自我调理的方法, 如合理饮食, 均衡营养, 积极锻炼, 充足睡眠与适量运动,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等。出院患者配备有出院健康教育卡, 健康卡的内容包括:封一为温馨爱心祝福语, 包括患者姓名、诊断、急救电话、科室电话;封二为健康教育内容, 包括饮食、休息、注意事项、药物指导、复诊时间等。健康卡是对患者健康的维护, 既方便患者复诊, 又指导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 随时电话咨询, 及时诊治。让每位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在其出院后仍关注着他的健康, 使其感受到优质服务、增强了患者院外自护能力和保健意识, 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1.3.3 在外科系统开展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应激会给患者带来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健康观念的转变, 如何降低患者术后的痛苦, 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自2006年开始在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在生理方面:首先保持床单元的舒适, 其次尽可能地让术后患者减轻痛苦, 术后大多数患者会感觉“我疼痛不能忍受”, “咳嗽时疼痛难以忍受”, 我院重点加强手术前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疼痛的原因和术后的恢复过程,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同时, 规范地使用术后镇痛技术, 包括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 尤其是教会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在术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 笔者考虑家属照顾比较周到细致, 适当放宽了探视制度, 至少留1个家属在患者身边。同时, 要求护士多陪伴术后患者, 与患者多沟通, 解除他们的孤独感。
1.4 加强人文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6]。如果一名护士没有一定的人文素质, 就无法应对患者因疾病而衍生出来的诸多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继续学习医学方面的新知识和新业务, 而且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等有关人文方面的知识, 我院主要通过学习护理报、护理杂志、印发讲义、开设讲座等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普及人文知识, 并定期进行考核。在全院广泛开展“学习人文精神, 深化整体护理”的学习活动及同情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一体的“四心”教育活动。
2 讨论
我院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 推进了医院的文化建设, 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同时也拓宽了医疗服务市场, 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社会树立起了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 提升了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在全院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氛围, 提高了护士的思想道德水准、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有助于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续改进。当然,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实践人文关怀, 还需要护理管理者和护理人员进一步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加强学习, 强化训练, 深入开展“以人为本, 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服务理念, 营造关心患者, 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氛围, 为患者提供体贴入微, 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只有这样, 才能让人文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目的:培养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 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整体护理服务, 提升全医院护理品质。方法:从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入手, 到注重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专业形象, 包括规范护理人员的仪表仪容, 开展人文知识的培训学习, 并将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在全院建立完整的健康教育体系并率先在外科系统开展术后舒适护理。结果:对护理人员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全面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结论:建立人文关怀理念是提升全院护理品质的关键。
关键词: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护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刘玉莹, 陈兴华, 张亚卓.优化医院环境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J) .护理管理杂志, 2003, 1 (3) :39-40.
[2]刘玉馥.护理工作融入人文关怀的思路探讨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7) :76-77.
[3]张书全.人际沟通 (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9.
[4]李小妹.护理学导论 (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16.
[5]胡忠华, 朱丹, 赖莉.影响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及对策 (J)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21 (7) :612-613.
在产后乳房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 篇10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文关怀亲情服务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文明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护理人文关怀 (以下简称人文关怀) 概念包括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表达护士的关爱情感、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等方面的内容[1]。在我们对产妇产后乳房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 有效及时的人文关怀对于产妇产后乳汁的分泌,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产后乳房肿胀的症状及原因
1.1 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
乳房胀痛是指由于过度充盈, 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而造成乳房疼痛不适。一般在产后的2~3d后发生并出现胀痛及沉重感[2]。乳房肿胀时, 乳晕变硬, 乳头相对变短, 婴儿吸吮困难, 母亲也因疼痛不愿喂哺婴儿, 胀痛严重时甚至影响产妇的手臂活动。
1.2 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 生理性肿胀; (2) 产后疲劳疼痛等不适拒绝早吸吮; (3) 乳头平坦、凹陷或皲裂; (4) 社会环境因素; (5) 心理因素; (6) 母婴分离[3]。前3项比较常见, 就不过多阐述。后3项因素中,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 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不够, 许多产妇不及时有效地对婴儿进行哺乳, 造成乳汁淤积; (2) 由于家庭成员或者亲戚朋友对产妇“热心”过度的错误观念, 使部分产妇在分娩后马上增加高蛋白高脂肪饮食, 使得产生的乳汁过于浓稠, 而不利于排出, 若缺乏有效的吸吮, 乳汁更易淤积, 引起排乳不畅, 导致乳房胀痛; (3) 产妇因工作需要且不恰当的中断母乳喂养、缺乏家庭的支持帮助、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鼓励及人性化护理等, 这些都将使母乳喂养不能有效进行, 而导致乳房胀痛的发生。在心理因素方面, (1) 目前孕产妇大多是独生子女, 其自护能力尚且不足, 产后母亲角色转换又比较慢, 很容易造成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 (2) 产妇认为乳汁太少而担心满足不了新生儿的需要, 便急于加用牛乳或糖水, 但是这样容易改变新生儿的味觉而降低其对母乳依赖性, 进而影响哺乳效果。在母婴分离方面, 部分早产、低体质量儿或足月小样儿因早期生理状况欠佳, 母婴分离使得这些新生儿得不到早期接触喂哺, 在与母亲接触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其会因为口味变异或人工奶嘴更易吸吮之缘故而拒绝母乳, 这样肯定会降低初乳喂养满意度。因此, 护理人员对产前产后乳房进行有效的护理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2 加强产前产后乳房人文关怀护理
加强产前产后乳房人文关怀护理, 能减少乳房胀痛, 促进乳汁分泌, 现将人文关怀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2.1 加强产前产后有效沟通, 增进情感交流
加强沟通交流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 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从临床情况来看, 通过有效的交流, 我们护理人员会发现许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多种因素。深入了解原因后, 就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讲解, 在产前便进行有效的沟通尤其重要, 可以帮助产妇提高思想认识, 树立正确观念, 增强自我调适能力, 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和人际环境。
2.2 开展整体评估, 确定护理诊断
对产妇乳房的有效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评估, 尤其是心理评估。评估时不能简单地看作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 而需要我们针对她们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估分析[4], 以确定护理诊断, 然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及时调整产妇的心态。
2.3 加强宣教, 方式多样
无论是自然分娩或者是剖宫产者, 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庭的产前产后哺乳知识教育都十分重要。让产妇及其家人明白, 哺喂不仅利于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 还有利于胎粪的顺利排泄、产妇子宫的修复, 而有效吸吮还有利于产妇下丘脑分泌催产素而增进乳汁的分泌, 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满足母婴共同健康需求。产妇产后健康教育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随时随地的进行, 通过图片、手册、宣传栏等形式, 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样既节约医务人员的时间, 也使医患交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 除了责任护士在产后护理方面做专业的指导以外, 其他医务人员也能对产妇进行日常生活指导。健康教育从医学的崇善角度体现了人文价值。
2.4 加强护理人员人文教育
结合产后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在实行人文关怀过程中护理操作将不再是机械操作, 而是把规范的操作和对患者的关爱有机结合起来。护士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减轻患者的痛苦, 同时安慰和鼓励患者, 最后感谢患者的配合, 充分体现了护理的技术性和护士的爱心。通过使用亲切的语言, 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表达护士对患者的关爱、同情与体贴, 树立护士良好的形象,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2.5 进行个体化指导
根据产妇的病情与需要, 因人施教,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图片、手册、宣传栏等形式进行讲解指导。
3 结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 医学也在不断发展,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人本身不仅是一个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 也是一个具有心理体验和精神状态的统一体[5]。因此新的模式下要求的必然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 即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并举的治疗模式。人文关怀不仅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最好方法, 同时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新的医学模式创造性地将“以人为本, 尊重人性”的理念注入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 根本目的在于呼吁医学人文精神, 呼吁医学人性, 以顺应医学发展的人文潮流。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日益深入人心, 产后服务模式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以产妇为中心, 将人文关怀融入产后的乳房护理, 不仅在生理上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 促进乳腺管通畅, 明显减轻产妇乳房胀痛, 而且通过对产妇及家属的健康指导, 使产妇能在坚定信心的基础上获得珍贵的育婴知识, 能最大程度地释放产妇与家属的心理恐惧与压力。这使母婴更加健康, 同时融汇了全新的人文关怀理念, 适应了新时代下孕产妇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秀伟, 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6) :540-543.
[2]丁曼琳.妇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851.
[3]侯燕文, 李艳.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 2008, 22 (9) :2450-2452.
[4]李黎, 张卫萍.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会[J].实用护理杂志, 2008, 18 (11) :7-8.
浅谈现代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篇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患病住院期间,不在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技术服务,而是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的需求,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服务,如感官的、精神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同时,由于现代医学模式已不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是更多地重视心理因素、环境变化和预防保健,因此护理工作也应紧跟时代的需要和患者的需求而扩展服务内容,护理功能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型逐渐向临床护理、预防、心理康复、保健综合型护理转变。
完善护士的人文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护士穿着整洁、仪表端庄、行为得体、大方对新入院病人的一句关心、床头交接班的一声真诚问候,接听电话的一句“您好”和出院时一句美好的祝愿。以亲切的问候、体贴的护理行动护理病人,护理人员的关爱之心流露在举手投足之间,就会让病人感到这是一种完美的服务,而这些服务的价值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倡导在护理工作中,实行人文关怀,处处渗透人文服务。
人文关怀贯穿护理病人的始终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全面评估他们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以及对心理护理的需求,并有计划、有目的地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心理支持。开展温馨健康教育,延伸优质护理。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仅有消除疾病、恢复健康的需求,还有获取相关疾病的知识、预防复发、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健康教育的需求。营造人文氛围,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环境的设计和设施应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舒適和方便。
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发展的主旋律 护士具备人文关怀品质,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切地体验到不同患者的内心感受与疾病痛苦,才能自愿地想方设法地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文关怀的开展有利于拓展护士的知识面,丰富护士的情感体验,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护理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到就医方便舒适满意,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莉、彭刚艺、王跃建 等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护士社会形象
人文关怀性护理 篇12
关键词:妇科,优质护理,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氛围, 为病人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服务,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由于妇科病人全部是女性, 住院病人的治疗大部分采用手术治疗, 加之对疾病及手术认识的偏见, 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还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心理的压力, 致使病人心理特别敏感、脆弱, 出现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1]。在病人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服务, 强化基础护理, 体现人文关怀, 不仅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 减轻焦虑、恐惧心理, 而且有利于病人安全、舒适度过手术期, 减少并发症, 早日康复。我科于2010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010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病人986例, 其中手术病人占87%。
1 人文关怀护理
1.1 入院后的人文关怀
责任护士积极主动与病人沟通, 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常规检查结果、疾病过程、心理状态以及职业、家庭经济条件, 使用图文并茂的“住院指南”手册, 详细介绍入院需知, 特别强调病人安全、医疗费用等问题。通过自我介绍, 使病人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 并取得病人的信任。关心、体贴病人, 仔细倾听病人的叙述, 鼓励病人提出焦虑或担心的问题, 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答。根据病人自理情况, 给予基础护理。通过人文关怀, 提高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情绪, 消除陌生感, 增加护患关系的融洽度。
1.2 术前人文关怀
由于我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数来自农村, 医学知识缺乏, 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心理。手术前责任护士全面掌握病人情况, 使用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图, 以耐心、亲切的话语讲解手术的范围、注意事项以及手术时间、方式。提供隐秘的环境, 协助做好术前卫生处置, 包括洗头、沐浴、皮肤准备。教会病人有效咳嗽的方法, 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并及时与手术室护士联系, 协助做好术前访视, 了解手术室环境、设施、器械, 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与水平, 麻醉和手术方案及体位的配合方法, 同时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率, 病房内同疾病病人康复情况, 减轻病人恐惧感, 提高病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与手术室建立完善的交接机制, 术前准备完善后, 取下病人贵重物品、活动的义齿, 交由家属保管, 与手术室护士认真交接, 交接时注意语言、语气, 并确保病人安全, 使病人及家属放心。
1.3 术后人文关怀
病人术后返回病房, 责任护士指导协助搬运病人。注意动作要轻柔, 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术中麻醉、医嘱执行和全身皮肤情况, 全面了解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疼痛情况,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 保持通畅。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 给予按摩下肢由远端向近端环形按摩,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h翻身1次, 术后6 h~8 h取半卧位。给予床上擦浴、口腔护理, 减少异味, 保持口腔湿润, 使病人舒适。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 及时了解病人术后恢复情况, 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做好健康宣教, 指导饮食、活动, 并注意保持病人的整洁。
1.4 出院人文关怀
病人出院前, 责任护士全面了解病人情况, 包括饮食、活动、自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 针对性地给予出院指导, 并提供“妇女爱心保健卡”“热线电话”, 以便及时沟通, 给予指导。病人出院后, 定期进行电话回访, 了解病人情况, 针对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 给予相应健康指导及心理安慰。
2 讨论
2.1 倡导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倡导人文关怀,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包括提供整洁、安静、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 还包括服务规范、主动、及时。因此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职责, 在规章程序上、技术操作上都力求达到规范化和高质量。同时加强职业道德, 体现职业形象, 对病人主动、热情、耐心, 微笑服务, 礼仪服务, 最终达到病人信任。
2.2 提高护理艺术水平, 注重个性化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 需努力提高护理艺术水平, 注重个性化服务, 关注、尊重病人, 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 做到因人而思, 因人而护, 主动与病人沟通, 与病人建立起朋友式的护患关系, 使病人在护理过程感受到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 主动帮助病人进行生活护理, 及时提供方便, 主动满足病人的要求, 使病人产生良好的感觉, 让病人满意、舒适和舒服。
2.3 在细节服务上下工夫
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要在细节服务上下工夫, 给病人做基础护理时主张“一问二看三做四教”的服务模式, 小到病人行动不便时上前扶一把, 口渴时端上一杯热水, 与病人相遇时主动问候一声, 由于妇科疾病的特殊性, 操作前详细介绍, 操作时关心、体贴病人, 减少暴露并注意为病人保密。把病人当亲人、朋友, 拉近与病人的距离, 得到病人的信任和依赖。
2.4 方法要多样化, 服务内容层次化
优质护理服务中人文关怀, 方法要多样化, 服务内容层次化, 开展全程服务。把人文关怀延伸到院外, 进行电话随访, 打电话时态度诚恳, 语言亲切, 回答病人问题耐心, 通俗易懂, 表达简单。得到病人赞同, 同时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帮助其增强信心, 促进恢复,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2.5 树立人文关怀的护理健康观念
优质护理服务要树立人文关怀的护理健康观念, 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健康为主导, 依靠多科学与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教育, 是一项集思维、判断、决策于一体的护理。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 充分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用通俗的语言主动讲解疾病知识, 清楚交代注意事项, 有问必答, 细心解答, 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 使每位护理人员认识到健康教育的内涵, 通过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使病人得到合理的健康服务, 形成稳定、持久的健康行为。
3 小结
通过对妇科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倡导人文关怀, 强化基础护理, 病人焦虑、恐惧情绪得到缓解, 术前心中疑虑基本解除, 能够积极配合手术。以平和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未发生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 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由原来的90%提高到97%以上。另外, 病人的自我健康意识大幅度提高, 自觉复诊, 促进病人康复, 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程, 人文关怀服务是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 追求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学的新境界[2]。为此, 我们将继续深化人文关怀护理服务, 强化基础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 使得护理事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艳玲, 朱丹.人文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 21 (6)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