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与人文关怀

2024-07-18

纪录片与人文关怀(精选5篇)

纪录片与人文关怀 篇1

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它把重心更多的转移到了对人的关注和尊重, 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思考和忧虑中来。我认为纪录片创作中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历史使命.承载着社会道义的纪录片创作, 就少不了人文关怀的注入。我们可以通过国内外的一些纪录片体会创作的过程中要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以及要怎样把握人文关怀的技巧问题。

一、人文关怀在前期策划中的具体体现

假如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纪录片的选择方向, 纪录片的题材内容范围很广泛。但无论纪录片的选材范围是宽是窄, 都要包含人文关怀的精神。也只有这样的纪录片作品, 才会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价值, 才会引起根更多人的共鸣。

中国导演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获得2004年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导演把选材的方向投放到幼儿园的小朋友身上, 以武汉的一家寄宿制幼儿园为背景, 用14个月时间记录了幼儿园里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他并没有去试图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 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生活片段。这种目光的注入, 看似是小孩子童言无忌的真实生活的呈现, 实际上也是“成人寓言”的一种折射。

中国导演贾樟柯的纪录片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注重人道主义情感以及展现人性这些方面, 纪录片《东》也不例外。

主题在纪录片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 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筛选主题的过程。所以, 在确定选题前就应该存在人文关怀意识, 接下来自然就会延续到主题的确立和框架的构思中, 并继续把它的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地发挥下去。

二、人文关怀在拍摄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人文关怀在拍摄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方面, 镜头语言和细节的展示显得尤为重要。

纪录片《海豚湾》在海豚被渔民残忍猎杀的过程中就用过了很多长镜头。通过这些长镜头的运用, 真实自然的让观众看到海豚被猎杀的过程, 画面也更具有张力。再加上海浪拍打的声音、海豚长长的哀鸣声等这些自然声的运用, 更让观众仿佛置身在海豚被杀害的现场, 对海豚的同情以及捕杀者憎恶的共鸣更加强烈。

在《向日葵的守望》中也用了很多长镜头来刻画细节、突出情感。在儿子和孙女国庆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后准备回家的时候, 导演给了他们离开时一个长镜头, 记录了他们离开时的画面。

在细节的展示方面, 纪录片《东》的一个片段是, 一个农民工突发意外身亡, 画家刘晓东到死者家里去慰问, 一开始死者的妻儿沉浸在悲痛中, 当画家拿出送给农民工儿子的礼物时, 大家又开始欢喜的交谈, 只有角落中的老人在默默哭泣。在这一段中导演采用了大量的细节运用:爬满泪痕的脸颊、不断颤抖的双手……收到礼物的妻儿的笑脸以及满脸泪痕的老人的镜头对比。这种藏匿于悲痛中的苦涩笑容让悲伤的情绪愈发的强烈。这样的细节镜头表达出了复杂而耐人寻味的情感。

另外在访谈过程中要用尊重和理解引导出真情实感。访谈对于纪录片来说就像设计图对于工程师一样重要, 它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成功的访谈是纪录片中画龙点睛之笔, 它能为纪录片整个基调的铺设做出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想有一个成功的访谈, 要想在访谈中得到与主题相关联的重要信息, 最关键的一点是创作者在拍摄前和拍摄过程中与被访问者近距离接触、沟通、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导演在最大程度上把人文关怀从始至终贯穿在访谈中。纪录片《幼儿园》除了幼儿园的一些镜头影像, 很多不同性格、不同特征的孩子的访问也被穿插在当中。这是一种网状结构的插入式对话, 它对片子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解释, 避免了单调平淡的片子基调。一开始的访谈并不是直接从对话开始, 导演刻意安排了孩子算算术, 出现了三次以后才开始了正式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 有些孩子十分狡猾地不说话只是大笑着, 不愿意向采访者透漏自己的小秘密, 不禁让人觉得真实又可爱:有的用略带稚气的声音心算数学, 聪明又机灵;有的不断向你练习展示着“八百标兵奔北坡”的顺口溜;有的歪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专业, 甚至连大人都回答不出的答案。

三、人文关怀在后期剪辑中的具体体现

纪录片的剪辑, 直接说就是镜头与镜头、素材与素材之间存在的一种调度。它是通过不同场景和镜头之间的组合来构成一种上下文意义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 要怎样才能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后期剪辑中呢?对纪录片的整体创作来说, 剪辑工作不但是代表最后的收尾环节, 更是一种二度创作的重要体现。同样的片子让不同的人剪辑, 自然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和效果。尽管如此, 虽然剪辑的工作者剪出来的片子可以千差万别, 倘若注入了人文关怀在剪辑中, 就会让纪录片更加人性化。

后期剪辑里, 音乐与音响的选取也能体现人文关怀。比如在《海豚湾》中有一个小高潮:奥贝乐背着电脑走向国际捕鲸委员会会议现场, 给所有委员播放了海豚被屠杀的视频。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 这一段插入了令人热血沸腾、高亢的背景音乐, 同时渲染了当时悲壮的气氛, 让观众跟更直接的感受到一股愤怒的情绪, 从而引发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思考。总的来说, 纪录片在剪辑时的人文关怀体现, 实际上就是对前期的纪录片创作中每个人文关怀意识的一种检查、一种延续和升华。

纪录片一直都被看成“承载社会良心”的载体。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导演和媒体工作者甚至是观众都把目光投向纪录片之中。这些决定开始纪录片创作的人, 内心一定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深的人文关怀意识。只要是成熟的纪录片创作, 一定会非常自觉地把这些特质从始至终贯穿在纪录片的创作中。

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大型的还是小型的纪录片, 最成功的、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往往都是那些把目光投入到“人文”之中的最微小细腻的部分。它让我们懂得了:拍摄一部纪录片, 从前期策划到中期拍摄以至后期剪辑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在未来的道路上, 它会时刻提醒纪录片工作者, 要做一个秉承“人文关怀”的创作者。

纪录片与人文关怀 篇2

摘要:人文主义在中世纪后期进入大学,它不仅融入到大学课堂,也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此后,大学建筑成为大学校园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并与教师一同发挥着人文教育功能。现代主义思维深刻影响着大学建筑,从整体建筑形态的价值取向、大学建筑布局理念、大学宿舍文化、大学建筑规划的公共决策过程这些方面来看,人文关怀做得远远不够,相反,以实用为核心、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取向却成为主流,实用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决裂在现代大学建筑中越来越明显。

中图分类号:tu24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73-07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and humanistic concern

yuan li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一、人文主义与大学建筑的相遇

早期的大学没有自己的校园,大学是由一些同乡会组成联盟的称号,从博洛尼亚大学创建时起,师生都是在租来的屋子里讨论学习,在教堂中举行各种典礼和考试。后来,巴黎大学开始拥有自己的部分学舍,学舍最初只是作为宿舍用,随后慢慢地融合了教学、自习、讨论、居住等功能。

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逐步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在1420年之后,出现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号称“智慧之屋”,即在1365~1367年建成的以博洛尼亚的西班牙学社为原型的教学学舍,学舍房间围绕着有拱顶的庭院建成。渐渐地,“智慧之屋”不再是居住的地方,在现代早期变成了正式的大学建筑,有着演讲厅、讨论室、图书馆、膳宿室、管理室、档案室,以及一个举行毕业典礼的大厅。“智慧之屋”也变成了这些华丽大学的大学建筑的通用名称〔1〕“大学建筑和图书馆的出现。确实在知识方面获得了幸运的结果,这就是人文主义便于传播的因素之一”〔2〕。

中世纪后期的大学继承了教堂的传统,它们善于运用建筑形态来表达各自的理想。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挑战宗教旧伦理的先锋,这一时期,以文艺复兴建筑为代表,它在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师基于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晚期中世纪大学纷纷完成以纪念性建筑来作为大学的标志,它们将大学风格和大学文化寓于它们独创的建筑形态当中。

在大学产生之初,中世纪的大学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受到教会神权的严格控制。在中世纪晚期,欧洲人逐渐意识到,人作为社会存在,能够创造和使用语言是人特有的本质,自那时起,世界和人类形象的重心从关注事物的本质转移到探讨人类的本质上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直接诱因。历史学家为了突出人对自我意识的觉醒并与文艺复兴区别开来,将这一时期在教育和文学领域中发生的运动称作人文主义运动。十五世纪,人文主义最先兴起在大学之外,尔后被意大利的大学首次吸收。“十五世纪中叶以后,除法国外,法国是1418年危机之前人文主义最先繁盛的地方,人文主义越过意大利的边界,扩展到大学中;1500年之后,人文主义才在大学中确立了永久的地位”〔3〕。

当人文主义在大学确立了稳固的地位以后,它和人一样,也通过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人文主义除了以关于人文研究、人的研究和人文作品这样的形式表达人文精神以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便是通过大学建筑表现出来。“人文主义的语言观同样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通过人文研究的教学间接形成了艺术家的人文主义倾向”〔3〕。中世纪人文主义艺术家不仅在文学、雕刻、绘画等方面弘扬人性,同样也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大学建筑之中,能让身处其中的人在此环境中以自我教育的方式而获得有益于自身的道德使命感。随着大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成为大学自身的重要特征,这也是大学能够超越其他组织的关键。现代大学由空间文化和非空间文化构成,建筑形态是表现空间文化的主体,教师和制度是体现非空间文化的主体,这两种文化看似分离,实质却是一致的,因为从建筑形态上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由一所大学的历史和人文决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教育中发挥作用,无形的非空间文化的传递通过有形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进行,而有形的空间文化的传播是以无形的陶冶方式自发进行的,它在一个更宽广的知识层面影响着学生的意识,这种影响往往更深刻、更全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所好的大学至少要有两类大师,一类是教学大师,另一类就是大学建筑。这两种大师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影响人文传播,并引导学生达到最终的善。如果大学建筑具备了大师的性格,那么它就实现了人文关怀的部分意义。

二、整体建筑形态上的价值观

在20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已在世界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现代建筑以突破传统建筑模式为特征,提倡以追求实用为首要目标,摒弃装饰,表现自我个性。美国作为现代建筑的先锋之一,很快将现代建筑引入大学校园。在现代建筑进入大学校园之始,耶鲁大学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耶鲁大学是美国高校艺术教育的重镇,1961年,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决定开始建造自己的系馆,并且交由当时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院长保罗?鲁道夫设计。保罗?鲁道夫是世界著名现代建筑师,当年他提交了六份设计方案,均遭到否决,最终在他第七次方案提交之时得到校方批准。该系馆于1963年建成,又被称作a&a大楼。大楼共七层,但在七层内部包含各式层高的楼层超过30个,内部空间十分复杂,建筑外墙由现浇清水混泥土装饰,整体上呈现桔黄色色调。由于采用的是全新的建筑风格,它所呈现的体量和特征都不具备传统特色,并且外表显得极度粗糙,因而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之一。现在,耶鲁大学这栋a&a大楼被写进建筑学教科书,成为现代建筑家们热心宣扬的现代建筑范例。

对于保罗?鲁道夫本人来说,这栋建筑无疑是他的杰作,对于缺乏人文素养和传统美学积累的建筑师来说,他们更加为这栋敢于打破传统的现代建筑作品而欢欣鼓舞。然而,当现代派建筑师在为此类建筑津津乐道的时候,他们可能并不关注发生在这栋建筑背后的一些灾难。耶鲁大学中心校园的大多建筑都保持中世纪的建筑风格,耶鲁以其校园的哥德式建筑风格闻名〔4〕。在布局严谨、风格典雅的古老校园里,耶鲁大学突然冒出这样一栋极不协调的粗野建筑,而且这栋建筑出自建筑与艺术学院,那里的学生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所以自从它建立开始就遭到耶鲁学生的激烈反对。耶鲁的学生感觉到这是一栋可怕的房子,“没头没脑”的样子极像一头怪兽,它扼杀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些学生宁愿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搭个帐篷上课,也不愿呆在自己不喜欢的怪房子里。耶鲁学生的这种抗议方式并没有受到校方的重视,学生们恼羞成怒,于是在1969年的某天夜里,愤怒的学生往大楼里点了一把火,终于烧毁了这个“怪兽”!

以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为代表的现代派建筑师秉承这样的理念:建筑设计表现个人素质,如果要将建筑视为艺术品,那么参与设计过程的人越少越好,只有体现自我个性,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作品。在这种理念的鼓舞下,现代建筑师刻意打破人们对建筑的常规印象,企图以撕裂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为途径,来达到彰显建筑师个人创造能力的目标。其实,那些被誉为成功的现代建筑师的作品,除了能给人在初次见面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效果以外,它们难以激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产生一种“看久了就想走,走了就不想再来”的心理,它所使用的形式手段经不起时间考验,以至于会发生耶鲁学生烧建筑的悲剧。

上述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里发生并不是偶然,它仅仅是现代派建筑在企图侵占传统大学领地时而引起学生心理冲突的表现之一。透视整个事件,在学生排斥这些粗俗的现代建筑的情绪以外,它更加向现代建筑师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学生的感受不是可有可无的,大学建筑由不得建筑师为所欲为。这个信号的实质就是,设计师和学生之间在建筑形态的整体价值取向上产生冲突,学生呼唤大学建筑体现人文情怀。有人文情怀的建筑会激发人们交流的愿望,它让每个人都想表达,并产生审美体验。建筑的好坏不是看外表有多高,费用有多昂贵,而在于它是否能成功地把人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

三、大学宿舍的人文关怀

大学建筑除了在表现和传承人类基本的伦理观以外,它并不排斥大学本身的性格。“建筑形式表现的审美特征是艺术的,但其精神功能却是伦理的”〔5〕。大学建筑的伦理责任不等于要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因为它本身具备更长远的责任,那就是,大学需要通过自身性格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活习惯,这个生活习惯有益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而不是默认让学生停留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上。基于此种认识,大学建筑的伦理意义便与现代社会的享乐主义观和服务价值观迥然不同,因为,当前的享乐,会纵容学生不良习惯的生长并贻害无穷。

大学宿舍是大学建筑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世纪,宿舍不仅是休息场所,它同样是学习场所,并且从14世纪末开始,一些大学学舍成了真正的知识生活的中心〔6〕。早期大学的宿舍都有公共活动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讨论室。学生与学生之间像家庭成员一样共同享用公共空间,例如公共自习场所有些像精致的咖啡馆,以至于每个人都愿意来到这里学习和交流。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灵是自由开放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孤立感。昔日陈嘉庚先生在设计厦门大学宿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他设计的宿舍有公共走廊,它的外形上显得十分优美,有拱券,有柱子,有瓷器栏杆。这种走廊是半开放空间,既是公共过路场所,也是学生学习场所,因为走廊上可以放置书桌、椅子、茶几,学生们可在这公共走廊上自由学习,这种环境就突出了大学的性格,它综合了图书馆、休闲和宿舍多种功能,和中世纪大学学舍非常相似。如今,新建的大学宿舍与宾馆相似,它和商品房一样进行标准化生产,设计师在设计时,完全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这样生产出来的宿舍既粗陋,又奢侈,每个人都独自占用固定的私人空间,其利用率大大降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成了自我特性,他们不愿与他人共处,不想与他人交流,左邻右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他们在孤立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孤立。这样的环境俨然一个收容所,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且背离大学教育的目标。

大学建筑伦理责任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它担负着传播人类某些重要价值观的任务。这些价值观有益于社会风气的进步,有益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它是理想社会所必需的品质。这些重要的价值观在类似学舍的宿舍里可以得到很好地传播,那是由于早期宿舍的设计形式没有把人从集体中分离开来,它充满生活元素,创设足以吸引学生交往和学习的环境,为每个人提供沟通的机会,那样的宿舍环境是有人情味的。

大学的人文关怀和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所面临的危险一样,那就是人不再被动地遭受明显的制度戕害,而是转为主动地沦为物质的奴隶。这种危险在大学中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建筑上,现代建筑从设计方面迫使人屈从于有限的物质环境,很多人忽略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这种危险是隐形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大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要确定让学生在大学里所受到的影响不至于给未来生活带来坏处,那么,创设必要的条件极力让学生抵制这种危险,则是新时期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这种人文关怀在大学建筑上以伦理责任体现出来。

大学建筑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人接触最多的,也是对高等教育活动本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事物,然而,无论是教师还是教育研究者,他们对大学建筑的关注却最少。大学建筑的使用主体忽视了大学建筑的深层意义,加上现代教育活动中美学教育的极度匮乏,这两个因素是造成当今大学建筑背离人文的关键。

四、大学空间布局的人文反映

校园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往往是学校管理思维与治学理念的反映,可从中窥视学校的人文传统。我们来到当今大学城就会发现,那里都是整齐的水泥马路,两旁各自栽上一排树;千篇一律的建筑排列在马路两旁,都是一个朝向,一排又一排,与工厂没有任何差异,造型极其呆板;有专门的绿化地带,这些绿化是可见的禁区,房子、人、绿化地完全分离;也有运动场地,自成一区。总之,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道路、绿化区层次分明,各自独立地被掺杂在一起,像个大杂侩,没有形成一个整体。人身在其中倍感压抑,来了一次,不想再来。这种由功能区组合而成的校园就是典型的空间文化荒芜的校园,虽然表面看似功能完善,实际上并不符合人的各种需要,甚至它还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烦乱。

国内东部某高校的新校区就是典型的例子。你一靠近大门,就发现一条偌大的画满各种交通线的柏油路,可以明显看到它直接通往校园最深处。另外,校门已经突破了传统门的观念,它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收费站,形象地说,这个校门与高速公路的收费入口没有任何差别,车辆在通行杆面前走走停停,步行的人只能从两边狭小的旁道中进去,进去后还担心身后的车辆会撞过来,因为主干道是为车辆设计的。在宽敞的柏油路上,车辆由于畅通无阻因而可以加快速度,人只能沿着小小的路边谨慎行走。从最近的入口走到教学楼,大概平均要十几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你几乎可以一眼看到校园里所有的柏油路,它毫无遮掩,所以在校内和校外的感觉几乎没有差别。教室的设计是最失败的,因为它都是采用中间走廊式布局,教室单面采光,这种单面采光的教室只有靠外边的墙有窗户,而走廊一面却不开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必须忍受来自一侧光线的刺激,为了缓和由光线和封闭空间带来的不适,教室里一年四季要打开空调和电灯,仅从生态和人性化角度来讲,它是典型的失败范例。除了教室、门和马路,校园在整体上设计也非常牵强,它故意用一大片人造草地和湖泊将宿舍区和教学区隔离得非常远,从教学楼穿过湖区到达宿舍的最短路程要走二十几分钟,这样的绿化除了起着美化和隔离的作用以外,反而阻碍了学生生活。

学科的分化导致知识分裂,使共同语言在校园中慢慢减少,人被分割在一个个狭小的知识域中,彼此之间难以对话。除此以外,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校园布局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显的校舍成批建立,使现代校园看似一个整体,实际却由无数个封闭的小世界组合而成,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布局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很多大学不仅不重视新建筑的意义,就连对旧有的建筑也十分冷漠。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大学将自己的老建筑当做珍品一样去保护,而国内许多大学则不但不重视老建筑,反而将老建筑视为一种负担,急于将其拆毁重建,如某大学拆旧校门仿造旧的新校门;或者全盘翻新,如福建某校对古建筑的里里外外全部按照现代房屋标准化整改;更有甚者,为了发展新校区而将某些老校区整体变卖出去。

国内大学如此对待他们的建筑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它们究竟是以旧事物为耻呢,还是根本没有看到建筑对于一所大学的意义?如果是以旧建筑为耻,那说明以前的建筑留不住今天的人心,由于它的粗糙和低劣,明显地让人产生厌恶感,这是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7〕。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今天的人们应该会将学校建设得更有人文气息,可事实是,就如许多大学城校区一样,它的新建筑越来越远离大学的特色和味道,它们不仅在形式上离大学的特征越来越远,而且它让大学的人文气息消失殆尽。形式上的大学消失之后,精神上的大学还会存在吗?

五、建筑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台湾的大学在对建筑保护和建筑规划上更注重体现人文精神,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国立台湾大学(以下简称“台大”)的人文大楼。台大的人文大楼属于台湾大学文学院,是为了因应文学院内空间不足、院内系所之间过于分散而筹划兴建。但其兴建经历了一些阻碍,包括经费不足、土地选择问题以及建筑设计争议,至2012年,此工程案第三度提交给环保署环评审查会,但因为多位教授与艺文界人士的反对,最终环评会决议“补件再审”〔8〕。之前从2008年开始,到2010年的时候,人文大楼建筑规划方案已经经历了“基地确定”、“量体确定”、“量体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这几个阶段。按校规划小组统计,为了征求公众意见,全校举行公开说明会6次,专家座谈会2次,校园规划小组委员会提案讨论8次,校务发展规划委员会提案讨论5次〔9〕。那为何在经过如此慎密的讨论之后,这个项目到了七年后的今天依然会被否决呢?这中间是否隐藏着特别的公共决策游戏规则? 台大文学院最初只有历史系、中文系和哲学系,后来经过扩展,规模有很大的变化,逐渐造成使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由于校方经费短缺,它只能依靠社会捐赠来改善办公条件。在2006年,华硕电脑董事长施崇棠同意给台大捐赠五亿四千万修建人文大楼,但前提是,台大需要把人文大楼的设计权交给由施崇棠资助的观树教育基金会执行。学院的长期发展目标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文艺术学园,以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外国语文学院为主要机构,同时设立各种综合性的人文研究中心,成为一个完整并具有特色的人文艺术学区,也期待新的大楼建成之后,能让人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台大丰厚的人文和艺术气息〔9〕。

接受到巨额的捐赠让文学院的理想看似即将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是,在有了钱之后,文学院连同全校师生开始进入一个恐慌时期。文学院新人文大楼基地被确定在校园入口左侧,而附近正好有三栋古老的建筑,由于这些老建筑外形有洞,风格特殊,大家又称之为“洞洞馆”,如果不拆除这些老建筑,则影响新人文大楼的建设空间,因而校方只能计划拆除之。校方的决定立即引起师生的反对,“当校方接受5.4亿元捐款后,即将要拆洞洞馆之际,引起一些学生与教授的反弹。他们反对拆除这三栋具有历史的建物,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是校方向钱低头的表现”〔10〕。

师生们对于老建筑的情怀不得不引起校方的重视,但新人文大楼的兴建也是大势所趋,在新与旧之间究竟作何取舍呢?在经过多方商议之后,最终以“拆除两栋,保留一栋”为妥协方案。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基地的选址确定之后,新建筑的设计又引起更大的争议。由教育基金会委托的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人文大楼引起台大师生的强烈反对,原因就是大楼的设计方案与台大传统风格不协调,超高层建筑破坏了校园历史感与和谐感,让校园里的人倍感压抑,师生抗议这栋建筑的设计严重违背了人文关怀这一传统,并批判其为“公共决策的灾难”。根据台大主页介绍,由于新人文大楼位于校门入口、椰林大道之始点位置,兼处校园与都市介面空间,将成为重要地标性建筑物。另外,基地所在位置位于校门口左侧,对教职员及学生而言具有相当历史情感与时代使命,更是凝聚师生校园意识的精神指标,学校充分公开意见,以使整个设计过程能加入各种不同观点,拓展所考虑之观点与理念的范围,并求在传统与现代、历史记忆与自身风格之间取得平衡〔9〕。

建筑师设计的超高层建筑完全不顾及台大整体风格与传统,人文大楼建案量体太大,高度太高,校方希望降低人文大楼总量体,并兼顾校园历史建筑的风格,维持椰林大道整体景观的和谐。在广大师生的抗议下,人文大楼的修建一直没有进展,设计师只得多次更改建筑设计方案。师生代表要求建筑设计手法要考虑与校园整体空间历史文化的一致,希望能彰显校园人文精神,但建筑师却坚定地表明自己体现的正是人文精神。从建筑师的回应来看,建筑师所认为的人文精神和大学师生所理解的人文精神不但不一样,而且截然相反。站在建筑师的角度来讲,能够体现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便是人文精神表现;而在师生角度来看,个人意志必须服从整体风格和历史传统,使建筑表现人们共同情感并与整个校园文化协调起来才是人文精神的表现。马歇尔?伯曼(marshall berman)指出:“现代性是对空间、时间、自我及他人的一种共通而普同的生活经验方式,应允许我们冒险、成长、乐观、转变自己及世界――但同时又威胁着我们要破坏我们所有的一切,所知的一切,所在的一切。”①正是现代建筑师所秉承的现代性理念从根本上触犯了坚持人文传统的人们,人文大楼的争议才会如此激烈。这让我们思考:校园建筑究竟如何来接续人文传统,是在现有的空间文化上积累已有的人文传统,还是要隔断已有的传统而以不连续的方式来创造新的人文精神?

设计人文大楼的很大难处便在于如何和附近建筑物取得和谐,如何与农业陈列馆在建筑上相得益彰,以及如何将此建筑赋予“人文素养”,如何营造“台大校门意象”。有些人认为建筑师的设计不具人文素养,而建筑师则认为自己是希望透过现代主义建筑传递“人文精神”,展现“当代性”并且连结跟老建筑的关系。如此一来,便产生了“一个人文,‘各自表述’”的情况。毕竟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美学观点,因此想要形成共识,只有经过不断的讨论与协调才可能做到〔11〕。建筑师与大学成员的观点一直处于僵持阶段,2013年,6年过去了,建筑师提出了第十个修改方案,台大和捐赠方依然没有就人文大楼的建造规划达成一致。

文学院自筹建以来,每一个规划图都根据学校行政程序,经过院、规划组、校发会,每个过程都要开说明会、公听会,还会将相关内容在公共网页及时公开,让所有人都能了解到规划过程,并征求公众的意见。人文大楼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民主决策的人文精神,它是台大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人文大楼兴建计划被确定前,已历时6年多,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台大校方充分尊重师生与社会人士的意见,尊重所有人对大学建筑的意见,既让所有人参与设计,也让建筑融合每个人的情感,这是人文精神的必然要求。从中可以看出,校园建筑并非一个简单的功能组合体,它从规划决策之始一直到为后人所用,整个过程中的人文意义远远大于实用功能本身。

六、结语

自从中世纪人文主义进入大学以来,大学一直将人文精神视为自身的重要特征之一,并通过人文研究、人文传播、人文制度构建来表达对人文精神的关怀。大学建筑是构成大学有形空间文化的主体,也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部分,在建筑中弘扬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人文关怀的一部分。要成功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统一起来,只有这一点做到了,一切维系大学建筑的系统结构和审美元素的基础就会牢固,在这个基础上再寻求变化与自由的建筑,才能为公众认可,并成为大学里的优秀人文文化。可今日的校园建筑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现代管理理念深入大学内部,建筑规划以管理为导向,各种功能集中、分工明确的校舍成批建立,这种以管理为导向的建筑理念将人置于学校的边缘,实用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决裂是现代大学建筑的最大现实。注释:①

浅析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传达 篇3

一、何谓经典纪录片

对经典纪录片的定义与解释有许多种。本文所说的经典纪录片, 主要指被拍摄个体是真实的人物或者事件, 透过表象, 反映作者对人类自身的情感, 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审视与思考, 是作者自己心声的影像化、文学化、艺术化、个性化表达, 是观众解读作者心灵的路径图。很多人认为, 对于纪录片来说, 细节非常重要。经典纪录片的拍摄过程, 也是一个走进生活、贴近心灵、由宏观到细节、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例如, 彭辉拍《空山》, 为了保持“在场”, 其在大巴山区穷山村坚守了半年, 每天住帐篷, 吃着随身带来的方便面。就是这种坚守, 成就了《空山》这部经典。《平衡》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是国内比较优秀的纪录片。为了拍《平衡》, 彭辉在缺氧的可可西里用了3年时间拍摄。在此期间, 他与防盗猎的队员同甘共苦, 真实地记录了这个世界的第三大无人区, 使人们感受到了影片的震撼力。此片获得了金鹰奖最佳长篇纪录片奖。坚守, 不仅要靠毅力, 还要靠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心中要有一份感性的人文关怀。纪录片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它往往带有一种人文因素, 会打上作者的思想烙印。无论是彭辉心中的“可可西里”, 还是张以庆眼中的“舟舟”, 或者是孙曾田心中的“神鹿”, 观众都会从这些纪录片中感受到作者的体温, 感受到作者的精神投入。经典纪录片绝非场面意义上的经典, 经典是用血泪和心灵雕琢出来的, 是灵与肉的投入, 是一种放弃自我、不辞辛苦的坚守。从经典纪录片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的传达。

二、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的传达

(一) 通过作品主题, 传达人文关怀

张以庆导演的《英与白》, 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 让人震撼、警醒, 无法忽视。在纪录片《英与白》中呈现出了三个孤立、封闭的世界:一个是无人陪伴的小女孩——娟;一个是女饲养员——白;一个是困在笼子里的熊猫——英。影片中没有对白, 没有交流。在这个孤立、封闭的世界里, 只有电视发声, 唯有电视声相伴。影片展示了漫无目的程序式的生活, 沉默, 长久的沉默……从影片中, 我们不仅看到了被异化的英与白, 而且还因此联想到了现代科技文明中, 被物化和异化的人。人们沉迷于电脑虚幻的世界中, 每日在防盗网和防盗门中“与世隔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人类创造了物质文明, 却又被现代科技文明所束缚和隔离。笔者认为, 张以庆导演在拍摄纪录片《英与白》时, 首先打动的是他自己, 10个月的参与观察, 取材于现实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点滴领悟, 然后, 再将这些感悟用镜头拍摄下来, 呈现在观众面前, 引人思考。这些被人们所忽视和回避, 却又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 正是现代科技文明所带来的人为的孤独和异化。

(二) 通过对真实人物的记录, 传达人文关怀

纪录片中的人, 存在于现实之中, 是真实的个体。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有其多面性, 我们不能够从一个简单的侧面去判断其是好人还是坏人。在现实生活中, 人会随着时间、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纪录片中的人也会逐渐成熟起来。例如, 《初来乍到》中的韩松, 原本是一个高干家庭的公子哥, 不懂得柴米油盐, 更没有尝过生活的艰辛, 从小到大, 过惯了安逸富庶的生活。自从赴日本求学以后, 韩松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日文功底薄弱, 给其学业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学业的渺茫、生活的困顿, 这位高干子弟该如何应对?经济的拮据使他慢慢学会精打细算, 现实的压力使他不得不一边求学一边打工, 开始拼搏和奋进。随着岁月的磨练, 这个“富二代”逐步转变为一个勇敢的奋斗者, 最后获得了成功。影片拍摄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立体的韩松, 真实的个体、真实的情境, 矛盾、困境、拼搏, 生活态度的转变, 纪录片呈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传达。

(三) 把人的共性作为落脚点, 传达人文关怀

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各个方面, 不仅呈现在拍摄对象的生活上, 也呈现在拍摄者的思想和行为中。只有拍摄者真诚地潜伏下来, 用坚强的毅力坚守, 才能抓住最真实的一面, 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呈现在观众面前。拍摄者的人文关怀, 不仅体现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完成之后, 也不应该放弃这种人文关怀的传达。“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当属于纪录片中不朽的经典。为了表达人文关怀, 弗拉哈迪一次次来到爱斯基摩人的栖息地, 冒着严寒拍摄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纳努克人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部影片虽然名扬四海, 但是并没有因此给纳努克人带来好运。由于终日配合弗拉哈迪拍摄, 片中那个勇敢、单纯的纳努克人因此耗去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随后到来的暴风雪袭击中, 由于他没有储存下足够的食物, 导致全家被饿死。正是因为善意和单纯, 勇敢的纳努克人成为了严寒的殉葬品。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经典纪录片对人文关怀的传达, 不应该仅存留在表面的记录和再现生活, 作为一个生活的介入者, 拍摄者应具备深沉的人文关怀。经典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 不应只存留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者应该把自己与被摄主体融为一体, 以此传达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三、结语

经典纪录片, 体现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感悟, 对人生的解读。虽然经典纪录片所传达的思想不同, 但有一个共通之处, 就是它们都在关注人。它们通过表现人的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起起落落, 把不同时代串联起来, 表达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摘要:经典纪录片旨在探寻、思考与记忆时代鲜活生命的珍贵瞬间。从某种角度来说, 它不仅是一件简单的文化产品, 它还承载着历史, 印刻着记录者自身的心路历程。纪录片是一种社会的良心, 它反映了时代的心声。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拍摄者、被拍摄个体、拍摄主题。

关键词:经典纪录片,人文关怀,传达

参考文献

护理操作与人文关怀探讨 篇4

摘要: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实施人文关怀如:自然、亲切地问候,耐心细致地解答,温和善意地提醒,比操作本身更能传达对病人的关怀。那么,病人感受的关怀越深,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同层次的需要有时需要同时满足,病人在得到护理技术操作准确、熟练、减轻病痛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沟通,需要安全,需要关怀。护理技术操作不应是“技术操作加辅助性简单劳动”,而应该是有宣教,有回应,有关怀,有感谢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护理操作、人文关怀、探讨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每天要做的大量工作,但以往这种操作往往是无声的,或仅是只言片语。实施整体护理以来,这种只重基本技能,轻心理护理,轻人文关怀的状况已有所改善,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实际护理技术操作中,实施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所占比例还是很小,不能适应整体护理及病人自我保健的需求。以下就我院的一些护理技术操作现状,人文关怀对护士行为及病人心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

探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分析护理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结果 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是:只注重“护病”,不注重“护人”;护患交流少;工作中没有体现人文精神;在管理上缺乏关怀性的行为和制度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未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知识和应用技能欠缺;人文关怀护理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护理人员编制相对紧张等方面。结论 护理人文关怀必须从护理基础教育抓起,并在实践中帮助护理人员建立人文关怀理念,提升护士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纳入医院管理,创建人性化护理服务管理制度,为医务人员和病人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就医氛围。

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护理对象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设立实验组,通过改革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增加角色体验、更新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创建以人为本的考核方法等措施,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结果教学改革后的学生在护理操作全程中都能注意沟通,与对照组相比,对病人的关怀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关怀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在护理技能操作流程中加入人文关怀的程序,加大操作流程中态度指标的分值比重,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为我院参加工作一年以上的护理人员156名,平均年龄32岁,同时接受两种评分标准操作的清醒、有较好表达能力的住院病人156名,年龄14~72岁,男95例,女61例。

(2)方法从2003年1月至10月,将156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评分组75人为对照组,人文关怀评分组为试验组。分别采用河北省卫生厅颁发的(1990年)《护理质量标准及增加人文关怀的护理操作标准及评分细则(见表1)》。采用问卷法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认知情况调查。

(3)考评人员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小组成员(3名科护士长)。

2.结果

(1)护理技术操作考评结果比较在三查七对、个人准备、物品准备及操作流程方面,对照组得分率为94.6%,实验组得分率为92.6%,经统计学分析,X2=0.28,P>0.01,两组得分率没有显著差异。在操作前沟通、操作后介绍注意事项方面,对照组得分率为93.3%,实验组得分率为77.8%,经统计学分析,X2=7.5,P<0.01,说明两组得分率有显著差异。

(2)对156名分别接受两种评分标准操作的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规定常规评分组为对照组,人文关怀评分组为实验组。在评估、询问、解释、给予关怀方面,对照组调查满意率为77.3%,实验组调查满意率为92.6%。经统计学分析,X2=7.21,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在技术操作方面:对照组调查满意率为96%,实验组调查满意率为93.8%,统计学分析,X2=0.38,P>0.01,两组无显著差异;在操作后介绍注意事项、关怀性提示、个性化服务方面:对照组调查满意率为80%,实验组调查满意率为96.3%,统计学分析,X2=10.13,P<0.01,两次调查满意率有显著差异。

(3)对156名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认知情况调查,认为人文关怀重要并能经常做到的为25%,认为重要但因工作忙或不习惯而很少做到的分别为28.8%、40.4%,认为无所谓的为5.8%。很少做到的及认为无所谓的明显高于经常做到的。

3.讨论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且与病人的舒适安全密切相关,是护理考核和竞赛的主要内容之

一。卫生局及医院组织的技术竞赛及日常工作考核,以时间为限制,要求操作程序正确,符合流程,要求的是准、快、好,仍是沿用了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操作标准及评分细则,没有把人文关怀列为护理技术操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使护理技术过度操作化、规范化、程式化,因而护理人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护理技术操作也在按功能制护理模式进行。

从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情况调查及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心理护理、人文关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人员也认识到了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但因为人员少、工作忙或不善于与病人交流,从而影响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感受及自我保健的需要。

莱宁格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实施人文关怀如:自然、亲切地问候,耐心细致地解答,温和善意地提醒,比操作本身更能传达对病人的关怀。那么,病人感受的关怀越深,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同层次的需要有时需要同时满足,病人在得到护理技术操作准确、熟练、减轻病痛需要的同时,也需要沟通,需要安全,需要关怀。护理技术操作不应是“技术操作加辅助性简单劳动”,而应该是有宣教,有回应,有关怀,有感谢的互动过程。

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双方在一系列护理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以护士拥有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术为前提的一种帮助关系。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关系的基础,是维系护患关系的纽带。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性关系中的作用,协调护患关系,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服务。要敢于与病人沟通,更要善于与病人沟通,把关怀传递给病人,使病人感受关怀,感受温馨。

谈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篇5

近几年, 部分媒体为了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经常会采用过分渲染的方式, 夸大事实, 这种不尊重当事人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上海《新闻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的文章, 讲述了新闻媒体渲染事实的问题。至此, 社会对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讨论不断增多, 在纪实作品中增加人文关怀, 也成了社会的普遍呼声。

二、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缺乏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 对被批判者缺乏人文关怀

一提起人文关怀, 人们往往会想到纪实性纪录片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而实际上, 被批判对象也应该是人文关怀的一部分, 但大部分纪实性纪录片更多地对被批判者采取冷漠的态度。

对媒体而言, 在法院没有判决之前, 犯罪嫌疑人仅仅是嫌疑人的身份, 其是否构成犯罪未曾可知;同时, 媒体不属于司法机构,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也不能对嫌疑人进行新闻审判, 过早地定下结论会对嫌疑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北京电视台在纪实性报道一起并没有审判的美容事故中, 整篇报道充斥着对被告人的批判与指责, 在媒体的影响下, 一大批民众对被告人进行谩骂, 甚至少部分网民存在对被告人进行人身攻击的意图。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 北京电视台该节目的做法, 明显违背了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真实客观报道的原则, 不仅显示了整个纪录片缺乏人文关怀, 还反映出当事记者缺乏法律常识的问题。

(二) 偷拍现象严重

偷拍被称为“隐形采访”, 是纪实作品中一种常用的采访手段, 有助于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但实际上, 这种隐性采访行为可能侵犯他人隐私。目前, 部分媒体为了提高纪录片的真实性, 经常采用大量的偷拍方法, 美其名曰“为观众提供真实的记录资料”, 实际上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降低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度, 这就是缺乏人文关怀的一种表现。

从效果上来看, 偷拍能满足观众知情欲, 使电视节目产生轰动效应。在采访者不配合的情况下, 能够通过合法的手段获得所需要的新闻, 是记者专业素养的表现。而通过很多偷拍纪录片可以发现, 很多偷拍画面完全可以通过正常采访的方式进行。因此, 偷拍行为应该受到社会的抵制。对电视纪实记者而言, 需要将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信息作为工作的关键, 偷拍只能成为特殊情况下获得新闻资料的一种手段。例如, 在《焦点访谈》栏目中, 一些记者考虑到节目的特殊性, 往往通过偷拍的方法获取信息 (被偷拍者接受图像处理) , 使民众能观看到真实的新闻信息, 这种情况下, 才能显示偷拍的价值。

三、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为关怀的策略

(一)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新闻工作属于一种特殊的行业, 能够对民众舆论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 在拍摄纪实性电视纪录片时, 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坚持人是新闻的主体, 要做到利为民所谋。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 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自己的理念, 坚守职业道德, 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新闻事件, 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纪录片内容。

同时, 新闻工作者在创作纪录片时, 要谨慎使用偷拍方式, 应坚持正面采访为主, 努力通过自己的职业道德感动被采访者, 使其能够接受正面采访。

(二) 内容选择上要重视人的价值

由于新闻传播活动本身是围绕人来开展的, 那么人在整个新闻传播中势必会占据着主要位置。基于这一点, 新闻工作者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 就必须重视人的价值, 不能为了追求收视率而损害他人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主角时,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准确判断什么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在拍摄过程中, 记者要充分尊重被采访者, 说话语气要温柔、清晰;在介绍实际问题时, 能面部端正, 语言坚定, 确保不会引起被采访者思想上的波动。例如, 鲁豫在采访廖静文 (徐悲鸿夫人) 之后指出:徐悲鸿去世时, 廖静文只有30岁, 一个女人独自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出现新的感情是很正常的, 因此“我”决定不再碰触, 这不仅是对廖静文的尊敬, 更是对徐悲鸿的尊敬。从鲁豫的这个实例可以得出, 在整个纪实纪录片中, 对于涉及他人情感、隐私的, 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关怀, 切实保证被采访者的权益。

(三) 对被批判者的人文关怀

在纪实报道中, 记者要始终保持一颗人文关怀的心, 不能对被批判者抓住不放, 而是要采用有效的方法, 在给予观众启迪的同时, 又能尊重被批判者的人格。

例如, 《逃亡日记》从人性的角度关注了一个逃亡者, 他在贪污公款之后选择逃亡, 在逃亡过程中, 他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与痛苦, 想着贪污公款之前的风光, 现在连乞丐都不如……整个作品充分反映了逃亡者的内心世界, 让人们看到了逃亡者内心痛苦的挣扎, 进而启示人们不要犯罪;同时, 影片的最后也指出“原来生活中已有的亲情、友情, 不会因为变成罪犯就消失得一干二净”。这也告诉我们, 虽然逃亡者犯了错, 但他也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 懂得伤痛、困惑, 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导演对罪犯的人文关怀。

四、结语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的人文关怀是宣传人本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对如何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显示人文关怀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 在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中如果想要体现人文关怀, 就应该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 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拍摄, 并充分尊重被采访者, 才能保证纪实性电视纪录片具有人文关怀特征。

摘要:纪实性纪录片因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得到社会的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 纪实性电视纪录片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自然也会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于纪实性纪录片, 深入研究了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的相关问题, 并对如何实现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肖金喜.注意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从电视新闻和纪实性节目谈起[J].新闻爱好者, 2008 (09) :39-40.

[2]杨好雨, 蔡骐.电视档案类节目叙事艺术研究——以《冷暖人生》为例[J].新闻前哨, 2015 (12) :41-43.

[3]金石.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J].记者摇篮, 2011 (04) :94.

上一篇:企业税务管理下一篇:采暖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