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剪辑

2024-10-28

纪录片剪辑(精选3篇)

纪录片剪辑 篇1

一、实例纪录片《凤翔彩塑》的后期剪辑技巧分析

1、画面剪辑

1) 作品中的画面附加技巧剪辑

画面附加技巧作为纪录片《凤翔彩塑》中推动纪录片情节发展的一种剪辑手法和表现手段, 是用光学印片方法在已有画面上做出的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划出、划入、帘入、帘出、叠印、定格和多画面等技巧的处理, 这种手法被称为传统剪辑手法。它影响着记录中彩塑的介绍、制作过程、人物评价在时空上的省略和延伸。

显是指纪录片中镜头从全黑的状态下渐渐的现出画面, 就像是舞台当中的灯光一样, 由黑暗渐渐的明亮起来 (即开幕) 。它通常作为开端放在一场戏的第一个镜头, 也是在一场戏或者一个段落的开始。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就将显用在了开头, 在开头的2秒到5秒之间, 运用淡入将凤翔地区的人文风景东湖从一开始的黑幕逐渐的清晰到最后的完全展示在人们眼前, 用此来交待地点, 表示纪录片由此开始。使得纪录片的过程能够简化, 纪录片《凤翔彩塑》的介绍记录过程能够连贯顺畅的开展下去。

隐是指记录片镜头中画面由明亮渐渐隐去直到变黑, 将像舞台当中的灯光一样, 由开始的明亮慢慢的转暗直至最后变黑 (即闭幕) 。它往往用在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的末尾, 表现这一场或这一个段落的结束, 同时引出下一场戏。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 在30 到35 秒的时候, 画面展播凤翔东湖的景致风貌的最后, 用一个淡出将画面引出跳转下一个镜头。

淡入和淡出通常都是一起联合起来使用的, 它能够使画面效果更强, 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 在东湖人文风景这个镜头的最后淡出后迅速将下一个彩塑师傅制作彩塑过程的镜头切入, 先慢后快, 可以起到加强纪录片情节跳转节奏的作用。

2) 作品中的无画面附加技巧的剪辑

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末期新浪潮中的无画面附加技巧指的是全片都是用镜头画面直接切出、切入的方法来衔接镜头, 连接场景, 转换时空, 从而来结构整部记录片。它的特色是动作的跳跃度大, 时空的跳跃度大。跳切的转场方式有利用语言转场、利用动作转场、利用景物镜头转场、利用特写转场等。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 就是利用人物特写转场和利用语言转场的, 镜头是胡深老艺术家在对提问者多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的画面, 瞬间移接到提问者静静聆听的镜头, 中间不采用任何特效。

2、声音剪辑

1) 声音剪辑技巧在作品中的应用

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就有一段运用了平行剪辑, 那一部分是上个镜头的表现音乐结束后, 声音和画面立即切进来, 当凤翔当地的几位彩塑方面的老艺术家分别在介绍当地的彩塑的时候, 画面和声音也按着每个人的描述声音进行短镜头的切换, 以此来渲染纪录片进展气氛。还有彩塑老艺术家们对彩塑的制作过程做一些详细的语言介绍, 而画面中则有彩塑师傅安静制作彩塑的镜头, 那就是将语言介绍从上一个镜头中剪切出来拖到下一个制作彩塑过程的画面中, 这样的处理方法才能使画面活跃起来, 是画面看上去更加的流畅、明快、生动而不呆板。

2) 声音的分类与功能在作品中的应用

声音主要分为人声、音响和音乐三大类, 声音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它为纪录片增加了美感, 它能够出现在纪录片中是必然的。

人声主要指的是人发出来的声音, 表达了人的思想和情绪, 在记录片《凤翔彩塑》中就使用了对话和旁白这两种。对话多用在对人物的采访上, 交代了纪录片的主要内容重点侧重哪一方面。旁白使用的更广泛, 在记录片《凤翔彩塑》当中, 大部分都是用旁白来解说彩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制作手法与收藏价值。

音响是纪录片的一种辅助手段是纪录片《凤翔彩塑》中不可或缺的自然声响, 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 主要是使用的是自然音响, 在彩塑师傅制作彩塑的过程中采集下制作彩塑的操作声音, 后期应运到影片介绍彩塑制作过程的画面中让画面更为真实, 让人有一种身临其近的感觉。

纪录片《凤翔彩塑》中断断续续使用了一些背景音乐, 以此来渲染整个纪录片的气氛, 使纪录片更加流畅有活力。将记录片中彩塑工艺的精湛展示人前, 是各个纪录片的镜头画面组接更加和谐和流畅。

二、《凤翔彩塑》后期剪辑的美学特征

1、心理美学在作品中的表现

心理美应当是一种从意象化、情绪化的再演进到情节性、情感性的再现, 过去的情景再现段落, 镜头一般都是呈现局部人物或者虚化处理的方式, 再现和扮演仅仅作为一种符号出现。而在纪录片《凤翔彩塑》中, 情景再现实现了从正面描绘人物和情节, 再现情节更富有戏剧性, 彩塑作品也更加具有个性。纪录片《凤翔彩塑》中提问者与彩塑老艺术家胡深之间的对话就是一个正面描绘的特例, 靠两人之间的对白推动了纪录片情节的发展, 全方面融入了情节设计、镜头运用、剪辑节奏等。心里美还应在情景再现试听的效果上进行创新, 运用灯光、舞台和镜头景别的变化将情景再现出来, 给人营造一种逼真的感觉, 使情景再现更加的生动丰满。心里美也应着重塑造事物、人物的形象。情景再现从情绪化的营造到情节上的展现, 那么现在也用着重的突出表现一下某一事物或者某一个人物的塑造。记录片《凤翔彩塑》就着重强调了彩塑的形态, 历史演变和制作流程, 更通过一些人物的描述更加深刻的刻画了彩塑。

2、视觉美学在作品中的表现

在作品纪录片《凤翔彩塑》中, 在介绍和详细展示彩塑作品的片段中利用剪辑技术将作品中的彩塑作品做一些光影特效, 使人的视觉立刻能锁定到这些彩塑作品中去, 让人们通过光影作用对于纪录片的视觉美感达到一个巅峰。色彩则是通过视觉对于颜色的感知不同来向人展示它的心理活动和美感。作品纪录片《凤翔彩塑》在剪辑处理的过程中, 特别的强调了一下它的色彩, 让这些色彩有一个更为明显的对比以增加视觉冲击力来充实人们对于色彩在剪辑中的情感表达。空间则是视觉美感的一个特殊存在。

参考文献

[1]李莹.数字影视合成的技术与艺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32) :92.

[2]李琦, 李飞.泥塑艺术浅析[J].青春岁月, 2013, (05) :122.

[3]张新秋.浅谈抠像特技[J].科教导刊, 2010, (03) :185-189.

[4]衣凤翱.论电影长镜头的综合构图技巧[J].现代电影技术, 2011, (11) :30-33.

纪录片剪辑 篇2

关键词:学科交叉,相互映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技巧导向

纪录片(documentary)有很多种定义,长期以来,各国的电影理论学者、纪录片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的争议,意见并未达成统一。据历史学家西当·让·吉鲁考察,“纪录片”这个词是从1906年起开始和电影发生关联,1914年以后成为名词,指“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在今天我们通常是这样理解的:“对客观物质世界准确无误地再现。”中国纪录电影最早的一些镜头是1905年《定军山》中所呈现的,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包括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片断,由外国摄影师拍摄而成。关于纪录片的概念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变化也导致了从内容到形式的许多争议,现在一些机构和组织把各类访谈节目、真人SHOW节目也纳入纪录片的范畴,因为他们认为真实可以分成不同的层面,至少有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的差异,或者说存在就是合理,存在就是真实。这种趋势体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在生产力越发达社会分工越细化的同时,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却越深化越复杂。在这里我们仅仅就其中纪录片剪辑和文字写作的关系,准确的说是视频剪辑的形象思维和文字写作的抽象思维相互映射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视频剪辑的形象思维和文字写作的抽象思维

剪辑(Film Editing)是画面与声音的分解与组合。早期的电影只是将拍摄到的自然景物、现实生活和舞台表演直接地搬到银幕上。从严格意义上讲,在现代的剪辑理论中,这些没有剪辑过的素材,从美国导演D.W.格里菲斯开始,使用了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按照不同的逻辑和关联方式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从而产生不同的意义和叙事方式,这就是剪辑艺术。根据我们的经验,想象力是剪辑师最重要的创作来源,“想象和形象思维很难从本质上去分清界限”。[1]所以,一个好的剪辑师在创作时应该使用形象思维,以时空为逻辑,用画面来叙事,而不是文字和语言。形象是对感觉的直接综合和概括。形成印象,可以扩大思维的时空范围,是纪录片剪辑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创作方式。

写作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及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写作方法有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和技巧,常见的有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烘托渲染、托物寓意、首尾呼应、伏笔照应、比喻象征、咏物抒情等,在文字表达上大部分主要是使用抽象思维方式。文字和语言相对于视频剪辑而言,更接近人类表达方式的常态,却离我们接受方式的本体更远。纪录片可以直接给予我们形象层面的内容,而文字却要通过抽象思维进行转化,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觉得看书比看电影、看电视累,而另一些人喜欢看书不喜欢看电影、看电视。这就好像按摩和运动一样,两种方式都可以活血,一种相对被动,另一种相对主动。看电影、看电视的人直接面对别人从抽象转变成形象的内容,看书的人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留给自己完整的想象和误读空间,当然,现代科技文明的方向就是让人更加轻松和舒适,“懒”也应该是一种幸福。

二、剪辑和写作理论的相互映射

文学作品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成,它或多或少都受到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2]从文学与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哲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影响粗略地归纳这些学科对文学的“干预”及顺向影响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各种文学流派,不同流派的作家往往使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方法来解读现实。当一个流派成为某一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审美理想的主流,在创作方法上有所变化时,就可能成为当时主流的文学流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主导整个文学艺术的方向,从而成为一种文学思潮。西方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中国当代的“痞子”文学、荒诞文学、寡文流等,都曾经有充分的表现。纵观文学发展的历史,在技术层面可以看到,整体的趣味大众化、手法复杂化、强调矛盾和冲突、篇幅缩短,更加适应“快餐文化”的市场趋势。

纪录片的概念是英国导演约翰·格里尔逊最早提出来的,但他并没能给予纪录片一个准确的定义。维尔托夫开创了“电影眼睛派”,要求镜头像眼睛一样直观的记录生活,反对导演的干预行为,要求绝对的客观,他甚至反对带有表演的故事片,这类纪录片往往在时间的沉淀后才能体现出它非凡的历史价值。而约翰·格里尔逊的老师,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却是由纳努克本人扮演而成,表现出主观真实的趋势,有明显的导演意图。这些对真实记录的不同态度体现了早期纪录片创作者的认知差异,而这些差异一直延续到今天。由于早期默片工业时代的技术限制和使用舞台剧“三一律”的创作模式,给予了剪辑师明确的要求。而在现代的纪录片剪辑中,技术的革新带来思维的变化,画面成为叙事的一个部分,同期声、音效、音乐的大量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表达效果的同时也分散了受众对画面的注意力,减弱了画面的表达效果,并导致剪辑师更加强调剪辑的速度和节奏,最后在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特效和音乐的滥用,同时间长度里画面数量的增加。

“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有用的和深刻的理论果真是靠单纯思辨去发现的”,[3]在这里可以发现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创作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调整和演变,更强烈的刺激以符合受众的口味、更短的时间以适应受众的生活节奏、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复杂化成为剪辑和写作共同的原则,这也是社会和市场共同决定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剪辑这个年轻的艺术手法可以从古老的写作中看到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三、写作技巧在剪辑中的运用

在纪录片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叙事结构,又要突出镜头的直接表现,要求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以文化纪录片为例,在主题的确立上需要考虑每一个主体都可能有的多方面的亮点,选择典型的单一主题,深入挖掘,不求大求全,这就是写作中的主题提炼。节目中“民俗文化”作为一个载体起到铺垫、点缀的作用,充分利用形式感较强的文化元素来烘托主题、调整节奏、丰富形态、强化差异,是节目外延的扩大,也就是修辞手法的比喻、表现手法中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人物或空间为线索,把人物、故事、民俗连贯起来,以时间为顺序,同时运用倒叙、插叙等各种叙事方式将节目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留足气口,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和写作的叙事结构、留白效果一致。故事的选择上围绕主题,强调戏剧性,探究人物的心理轨迹。交代每一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以故事中的矛盾和冲突为推动力,等待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这些都可以作为故事的兴奋点抓住观众,这就是写作的悬念。画面上倾向于唯美,事件则可以倾向于记录的手法,其实就是抒情和记叙的区别。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方式中的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修辞手法的比喻夸张、借代对偶、排比比拟、设问反问;表现手法中联想象征、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都可以在剪辑中有所体现。

在文学作品写作中所有的标点符号也可以在剪辑中找到对应。比如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一般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者并列短语。而在剪辑中,相同地位、景别的人物、地点的一组快切,其实就是顿号在剪辑中的映射;比如分号,表示一句话里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在多重复句内,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那么在剪辑中并列的三组“全—中—特—近—小全”的连续使用其实就是三个并列分句,景别和顺序构成的内容和时空逻辑就可以形成严谨的语法。剪辑中的闪回、遮罩特技以及和其它特技的结合在某些时候可以起到括号或破折号的作用。写作中的文本格式最常用的空两格另起一行,在剪辑中可以表现为黑起、黑落的特技转场,也可以是摇进摇出的空间转场,在剪辑中的段落最直接的划分方法就是时间和空间。单色特技、慢动特技、叠画特技加上带有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意味的平行蒙太奇或积累蒙太奇可以达到若干个感叹号的效果。

文学作品要反映或表达自己的“意旨”,体现创作文化背景和当时的实际环境,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这和纪录片剪辑要达到的效果没有什么不同。而就技巧而言,不同题材、不同流派有不同的侧重和手法。20世纪20年代在现代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领域意识流技巧(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echnique)认为人的意识活动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过去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所谓心理时间。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安排小说的先后次序,从而使人物意识渗透于作品的各个画面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抽象思维在写作领域的一种极致表现,但是思维跳跃的方式却极具蒙太奇的意味。在纪录片剪辑过程中,剪辑师对不同时空画面的重组的逻辑基础正是来源于剪辑师的意识活动,在很多时候它是直接跳过抽象思维的形式表现。“正因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审美意象与科学概念可以相互贯通,因而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完全沉浸于形象之中,也可以跳出来”[4]。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写作中使用形象思维,在剪辑中使用抽象思维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形象思维和的抽象思维的相互映射、相互转换成为艺术领域常用的手法,在文字中形象的看见、听到,在画面中抽象的分析、思考,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和罗恩·弗里克的《天玄地黄》就是很好的例证。

四、结语

视频剪辑的形象思维和文字写作的抽象思维在大多数时候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而这种转换所形成的相互映射不但有迹可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清晰的规律,这种规律可以作为纪录片剪辑的一种借鉴和手法。在技术层面,最容易借用的是叙事方式和审美意识,叙事方式上运用最多的是讲故事的方法和节奏,而在审美意识上运用最多的是概念和表达方式。对一段文字张力的充分联想可以转化成直觉的形象,对一段文字抑扬顿挫的朗读可以感受其明确的画面节奏感,对一段文字仔细的逻辑分析可以产生画面景别变化的视觉顺序。其实,无论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所有的艺术手法都是相通的,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使用科学的技巧导向就可以把文学变成舞蹈、变成油画、变成乐曲、变成影片,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3]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纪录片剪辑 篇3

影片真实、客观并全程追踪候鸟的迁徙过程, 正是采用了独特的空中拍摄技术, 摄影机才能捕捉到许多非常规的角度,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从《迁徙的鸟》这样一部纪录片里, 我们看到了导演对于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整部影片都带有欧洲史诗般恢弘的气质, 配合着唱诗班天籁一样的和声, 加上唯美的画面, 将摄影技术、蒙太奇剪辑、影视声音发挥到了极致, 随处洋溢着浪漫的气息。电影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神奇的自然界, 不断迁徙的鸟是电影的主人公。从表面上看, 电影只是在记录候鸟的迁徙, 其实在影片中还是暗藏着叙事。编剧抓住了叙事典型化的特点, 总会在鸟群中找到一个或一对有特色的去着重刻画。在飞行过程中, 有因为贪玩走失的候鸟;有嬉笑打闹的候鸟;有在被马群惊吓后脱离队伍的候鸟等等, 正是捕捉到了这些细节, 才让观众体会到了候鸟生存的本能, 拉近了我们与候鸟群的距离, 深入到了鸟的灵魂深处。候鸟们聚集在北极, 繁衍后代, 短暂的休憩是为了以后的飞翔。

鸟的迁徙可以区分为两层含义:从能指的层面上看, 迁徙是候鸟穿越地球南北的一个过程;而从所指的层面上看, 迁徙是候鸟在与大自然和生命抗衡, 他们怀揣着渴望自由的心, 带有坚韧的意志在飞翔。候鸟从一个支撑点飞到另外一个;从冰川飞到沙漠;从波涛拍岸的大海飞到积雪覆盖的山川;从苍茫的大地飞到泥泞的沼泽。

值得注意的是, 拍摄的过程并不是一气呵成的, 但最终影片呈现出来的却是完整的迁徙过程, 这就需要后期剪辑的天衣无缝, 影片拍摄了不同种类候鸟的迁徙过程, 它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温暖的目的地, 在这里孕育后代, 等待再一次的飞翔。影片中流畅的将不同种类的候鸟剪辑在一起, 仿佛是同一群候鸟在向着一个方向飞行。正是因为摄制组拍摄到了不同角度、不同景别、不同运动轨迹的画面, 才有今天电影中所呈现出的, 成群的候鸟多变且酣畅淋漓划破长空的景象。在飞行途中, 它们降落到湖中饮水、在草丛中觅食、在屋顶休憩、在雪地里嬉闹、在大海中起舞。每一段飞行后, 都会衔接一段候鸟在陆地上的活动, 这样既丰富了影片的内容, 也给剪辑提供了合适的切入点。季节的交替、前景的遮挡、候鸟飞行队伍的变化、背景音乐的变换都是恰当且自然的切换点。

1. 不同拍摄角度的衔接

《迁徙的鸟》变换了不同的拍摄角度, 配合摄影机的运动, 营造活跃、动感的影像。由于电影没有复杂的叙事, 只是表现候鸟迁徙的过程, 为了增强影片的视觉效果, 就需要将不同角度拍摄下来的候鸟的飞行、候鸟的姿态和候鸟的日常生活组合在一起, 才显得生动和完整。

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仰拍三种。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拍摄距离是决定景别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 具有不同的表现功能。在影视摄影创作中, 角度应该体现为一种统一的造型风格。俯拍展现候鸟“人”字形的迁徙队伍, 俯瞰整个大地, 唯有候鸟征服了波澜壮阔的天空。平拍候鸟飞翔在海平线上, 坚毅的眼神透露出征服自然的勇气。仰拍候鸟挥动着强有力的翅膀, 穿越风雨, 为求生存勇敢前行。

剪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叙事的再创作, 对于这样一部毫无叙事可言的纪录片来说, 利用镜头运动和画面景别的蒙太奇剪辑就是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打动观众的不仅是航拍的全景, 还需要有候鸟细腻的面部表情和陌生的眼神。这样一组张弛有力的画面拼接子一起, 才能真正打动观众, 才能触动人性的本质, 才能在候鸟和人类之间建立起联系。

2. 段落式叙事法

《迁徙的鸟》开篇讲述了一群候鸟在孕育了新生命后, 冬天即将来临, 它们在湖中整装待发, 一同起飞。其中有一只候鸟在起飞时, 腿被湖藻缠绕住, 在旁一直注视的小男孩, 用剪刀解救了它。带着半条缠绕在腿部的湖藻, 候鸟努力飞行, 终于在下一个休憩地追赶上了队伍。开篇的一系列镜头剪辑就完成了完美的叙事开端, 每一个细节都能牵动人心。影片间断性的发生这样的小插曲, 穿插在候鸟迁徙的飞行过程中。每段小故事都由不同种类的候鸟去演绎。伴随着无数个月缺、月圆之日, 随着时间和季节的推移, 候鸟朝着南北极迁徙。电影中间出现的10次旁白, 不仅是有解析的功能, 更有渲染气氛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影片的叙事就是在画面和解说词的双重推动下展开, 段落式的结构在解说词的连接下逐步递进和完善。段落式的叙事方法可以弥补拍摄中的不连贯性, 同时也给剪辑带来了难度, 容易发生讲不清故事的情况, 所以配合旁白加强故事的段落性。

3. 声画配合

蒙太奇剪辑并不单纯是画面的拼贴, 也包括声音元素的加入, 三者的有机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电影中全程记录下了候鸟的呼吸声、挥动翅膀的声音、打闹的声音、呼朋引伴的声音, 这些客观语言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为了让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影片, 《迁徙的鸟》中加入了几段带有感情的解说语。另外更真实的记录下大自然发出的声音, 树枝摇曳的声音、雪崩的声音、候鸟划过水面的声音, 这些原生态的音响, 都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气息、烘托了剧情气氛、扩大了观众的视野、增强了画面环境的纵深感。电影配乐大师Bruno Coulais以最贴近自然生活色彩的音乐作为配乐的创作主线, 中间穿插温暖的流行歌曲和实验摇滚。

总之, 《迁徙的鸟》不同于以往的纪录片, 没有对白、没有人物、没有设计好的故事、没有分镜头脚本。这样一部纪录片凸显了剪辑的重要性, 它是叙事和最后成片的关键因素, 也是影片节奏和情绪的掌控者。

摘要:“鸟类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一个对归来的承诺。他们的旅程千里迢迢, 历经了危机重重, 只为一个目的——生存。”这是影片饱含深意的开场旁白。导演雅克.贝汉说过:“飞翔对鸟来说不是人们想象的什么乐趣, 而是为了生存而拼搏。它们要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 许多困难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

上一篇:两岸高校合作下一篇:低温分离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