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类纪录片

2024-06-20

自然类纪录片(精选7篇)

自然类纪录片 篇1

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 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 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 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 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 缺少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 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 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 创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 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 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 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层次。 (1) 那么, 自然纪录片能不能引发人们的思考?又该怎样上升到思维的品格与审美的层次?

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 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 首先需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 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 而绝不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 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 还有我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 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 真诚的对自然世界的一种关怀。” (2)

由此可见, 一部成功的自然类纪录片不仅仅要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 更应以其浓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品格来征服观众。在这一方面, 我国与英国BBC公司联合拍摄的自然类纪录片《美丽中国》做了很好的尝试。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BBC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 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 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 历时三年拍摄, 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 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久违的震撼, 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

然而, 不仅如此, 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 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 它使得观看这部纪录片不仅有一种视觉的震撼, 更是一种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 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 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 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 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 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观众。

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 贵州山间的叶猴, 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丝猴, 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 上海郊区寺庙中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 贵州岩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 古老爹倚在窗前, 仰头远眺, 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 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 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 各家各户就一同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 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

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 更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部6个小时的纪录片中, 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的摄像的引导下, 观众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 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 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观众知道在拍摄后的几周后400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 人们会遗憾;在蛇岛上, 当观众看到鸟儿逃脱蛇的攻击时, 人们会高兴……影片中, 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 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 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 内心就会焦急万分, 担忧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 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 令人感到无助和无奈, 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

《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 只不过与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 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 我们应该发现, 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 还属于动物, 属于更多的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 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 那么这就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 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义, 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 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 感觉越来越迟钝, 心肠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 悲悯情怀丧失, 人文精神缺乏, 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 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 还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 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柔软。这部长达6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 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 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 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 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 感受生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 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 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 它不是从人类的角度看自然, 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 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 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 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 用暗示和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 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 多种物种濒临灭绝, 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 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 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 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内在关联, 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

《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 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录片来说, 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 “好看”是纪录片的“核”, 因此, 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 纪录片《美丽中国》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 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 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 跟随对象的运动, 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 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 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 光比的明与暗等, 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 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 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 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 获取最真实的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 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 而是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

纪录片主要是一门视觉的艺术, “视觉艺术”“视觉语言”是影视作品的“主宰”, 但无论创作者还是观众都不应成为视觉的“奴隶”, 而要学会用一种更高的理性和精神来进行制作、拍摄、判断和欣赏。而这种思想空间, 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美丽中国》就是这样一部“创造和利用现实”, 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用, 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 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

综上所述, 《美丽中国》无疑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 它生动、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类的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 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同时, 作为普通观众, 人们在欣赏这些自然类的纪录片时, 也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 也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给我们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注释

1 (2) 彭吉象:《影视鉴赏》,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56页, 第70页。

自然类纪录片 篇2

1.《蓝色星球》海洋生命的自然史诗又名: 蓝地球 英国10集

2.《地球脉动》被称为“空前绝后的地球礼赞”又名: 地球动脉.行星地球.地球无垠.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力量英国11集

3.《地球》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存又名: 地球脉动、在地球上的一天、地球脉动电影版英国.德国.美国

4.《红色翅膀:火烈鸟故事》稀有生物的生存抗争又名: 天翅奇迹美国.英国

5.《家园》人类如何面对环境污染又名: 地球很美有赖你 / 卢贝松之抢救地球法国

6.《迁徙的鸟》迁徙候鸟与自然和谐的融合 又名:天地人三部曲之迁徙的鸟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瑞士

7.《海洋神秘的海底有强大的生命又名:法国.瑞士.西班牙.美国.阿联酋

自然类纪录片 篇3

关键词: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

电视谈话类节目按照节目形态来分有叙事型、辩论型、 专题讨论型等等,而《锵锵三人行》的节目类型也是该形态中的一种,即清谈型谈话节目。清谈型谈话是电视谈话节目中一种较为特别的谈话形态,它追求谈话本身的乐趣,是在电视这一大众媒体上对日常生活中的“闲聊”、“侃大山” 等随意性很强的谈话方式进行模仿的一种节目形态。

一、谈话氛围的营造

看过《锵锵三人行》节目的观众都不会怀疑这个节目的娱乐性, 比如嘉宾和主持人之间插科打诨的时候比较多, 有时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会被观众诟病。很多观众在看过节目常常会感觉,三个人锵锵聊天的过程中,节目涉及的话题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种“跑题”也给这类节目增添了他自身的很多独特的优势,因为这种谈话节目就有很多的即兴色彩, 主持人和嘉宾的交谈并没有很多拘谨而是更多你的信马由缰的漫谈,在这过程中能够产生思想的撞击,不仅使得主持人和嘉宾越聊越兴奋,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

虽然节目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动诙谐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表达, 但也不能把节目的娱乐性简单地等同于主持人和嘉宾语言的风趣俏皮,该节目的真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锵锵三人行》节目的娱乐和真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由于节目本身独特的节目类型定位,该节目的谈话氛围一向是“不求深度只求广度和温度”。参与节目的嘉宾都是来自两岸三地的高学历知识分子,比相对比较一般的嘉宾更具有使命感,比普通人的视野更为宽阔,这样就给予了观众极大的思考空间,增加了话题的广度。而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老友记”式的聊天氛围,观众处于一种较为放松的环境里,创造了“家”的温度。

二、谈话主题的选择

电视谈话节目大多会选择当下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进行节目制作,这体现了媒介传播的即时性和实效性。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关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热点事件和话题往往存在时间不过几天就被大众所淡忘。而《锵锵三人行》节目在注重传播即时性的同时,也比较注重节目话题的沉淀。

《锵锵三人行》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收视率,除了主持人与嘉宾之间肆无忌惮的调笑,使得节目本身具有强烈的即兴色彩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节目中被邀请的嘉宾都是“精英”。他们具有比一般人对于栏目所涉及的一些话题往往有更深一层次的见解,更能够在谈论的过程中抓住问题的要害,使观众在节目短短的25分钟对栏目涉及的话题获得最精辟且独到的读解,使得该节目“即兴而并不肤浅”。

三、主持人风格明显

电视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主持人——窦文涛, 他作为科班出身的媒体人,在广东电台工作了7年之久,后加入凤凰卫视开始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道路,成为凤凰卫视最受欢迎主持人之一;到目前他已在凤凰卫视工作了十多年了,主持了众多优秀的电视节目。

对于谈话类节目来说,主持人起着核心和灵魂的作用。 窦文涛在引导节目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化风格,这种个性化的主持风格也成为吸引观众去看节目的一个重要因素。窦文涛的独特视角是用趣味性的眼光看待严肃的事情,从而体现他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主持人窦文涛总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正是这种态度,十分适合聊天的状态,有些严肃甚至会引起愤怒的话题,在这种似笑非笑中被消解,这种做法也使得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真实生活中的幽默。当然他对于节目话题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当嘉宾讲完各自的看法后,他也会将自己的观点顺势带出来。如果嘉宾之间出现了争论,他会处于一个平衡者的角色,将话题带到其他角度去讨论,一旦嘉宾就某一话题开始夸夸其谈,越跑越远,他会非常礼貌的打断,并将话题引入正规,他游刃有余地驾驭着各种话题和人物,这种强烈的风格被很多人定义为“窦氏脱口秀”。

四、节目制作简单

自然类纪录片 篇4

BBC拍摄制作的自然地理类型纪录片彻底地激发了人对自然的惊奇和热爱, 表现出人类在自然中的渺小, 人文气息浓厚, 给人的印象更深。比如《恒河》《野性加勒比》《东非大裂谷》《蓝色星球》《冰冻星球》《野性南美洲》等都是如此。在2013年播出的六集纪录片《非洲》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纪录片, 完美的剧情方式拍摄出非洲的自然资源、人文精神。绝美的画面和完美的配乐及那略带沧桑感的解说, 光是片头就令人强烈感受到了那震撼心灵的自然之美。同时也令人不得不感叹那高超的摄影技术, 感慨在这个片子背后的付出。

一、《非洲》概况

横亘在赤道两旁, 作为世界第二大洲的非洲大陆拥有着富饶的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庞大凶猛的猎食动物咆哮着驰骋在众多的草食动物群中, 而猩猩、猴子和蛇却占据着浓密幽暗的树林。BBC纪录片《非洲》由《Life》原班人马打造, 是一部大型原生态纪录片, 镜头将跟随主持人David Attenborough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陆, 探索那些从未被发现、记录的生物物种和壮观的非洲奇迹。

二、《非洲》的拍摄特点

纪录片拍摄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 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和时间。所以, 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也是《非洲》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在David Attenborough带领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中, 制作团队花了5个月的时间, 通过与专家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确定了27个拍摄场景, 耗时三年, 穿越了非洲丛林、沙漠、高山、大海, 用先进的技术和拍摄手法将最美丽的非洲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影响纪录片的美学价值有很多方面, 比如摄像机机位的变化与应用。机位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拍摄者所想要传达的含义。自然类纪录片的每一次新技术引进几乎都是为了一场视觉的革命:水下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帮助眼睛适应深海和黑夜;微型摄像机带我们进入草丛和地底;鸟背上的摄像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鸟瞰”;高倍放大镜头聚焦昆虫的身体;卫星镜头提供宇航员的视野;热成像则提供了蝮蛇的视野。这些技术成熟之后, 《非洲》带给我们的几乎是一种“上帝视角”:从太空中的非洲大陆轮廓到箭蚁“太空服”上的纤毛, 尽收眼底。并且, 在拍摄过程中常常通过超高速摄像和缩时拍摄的结合扭曲时间, 以戏剧时空的形式呈现自然时空。缩时拍摄可以说是纪录片对人类眼睛的又一场改造, 肉眼无法察觉的过程在缩时镜头下得以展现。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处理, 在几秒钟内缩现开花生长的全过程, 在荧幕上, 似乎一切有机体都变得像恒温动物一样活跃。但缩时拍摄的功能还不止于此, 在《非洲》, 观众在一分钟内目睹了“沧海桑田”式的变化——沙丘、森林和草原的变迁。这样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时间, 也许就是包含了一年或是几年的变化, 这背后摄制组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看到的。

特写镜头只是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地刻画了沙漠中的奇观;要了解爬行动物统治的世界, 就给一个十条科莫多巨蜥撕扯水牛的低机位镜头;慢镜头里, 森林中魔法般的荧光真菌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在赤道非洲雨林的夜晚天天都发生。人类的技术与创造力远远比不上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奇, 而BBC的纪录片在制作与拍摄中就最大限度地把神奇的自然、人类平时无法到达或想象的世界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三、《非洲》的制作特征

纪录片《非洲》在制作上不断地在发展变化, 已经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别。

(一) 内容

BBC现在的纪录片不再遵循守旧的模式, 不再仅仅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 而是在制作上更个性化, 内容上有了更多的创新, 技术上的完善给纪录片的视角带来了无限可能。对非洲的自然资源, 就是直接进行展示, 不管是航拍还是利用先进技术与仪器进行的深海踩景, 观众都有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在人文精神的表现方面, 用文化的角度切入, 叙述当地人对于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在纪录片《非洲》中, 鲸鱼成为主角, 让观众的视线顺着巨鲸搅起的湍流冲向鱼群;南非沿海围猎沙丁鱼这样一场自然界的大戏在《蓝色星球》后依旧还在上演。同一集里的海龟孵化也是老戏了, 但是这一次从破壳而出的小海龟身后望向大海, 观众从真实的画面中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同在第一人称游戏中, 镜头引导观众代入海龟的世界观, 一起参与下海任务的完成。特别要说的是, 每一集后面都会有拍摄的花絮和团队的体会, 这是最真实的一部分, 真实记录了摄制组拍摄的准备、过程之中的不易以及面对问题时如何更好地解决, 我们可以感受到BBC在纪录片的制作与拍摄中的专业和专注, 把最好的影像传递给人们。

(二) 配乐

配乐的应用使得纪录片更富有气氛, 与主题结合更好。壮美的音乐使得纪录片更像是一段段交响乐章的集合体, 音乐动人的能力和画面震撼的张力在《非洲》片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最令人难忘的段落就是两只雄性长颈鹿搏斗的场面。两个斗士的战斗瞬间展开, 音乐缓慢响起, 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呈现。最后战斗即将结束, 画面放慢, 高昂的音乐与慢镜头画面相得益彰, 精彩地表现了非洲自然的魅力。而对于类似羚羊跳跃的段落, 音乐就采用了舒缓欢快的节奏。航拍非洲大陆的壮美就配以恢宏大气的音乐等。配乐的加入使得观众能够随着画面和音乐更加融入这样一个环境, 对于摄制组想要表达的含义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全方位地感受魅力非洲。

四、对中国纪录片的一些启示

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希科·古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 就像一个国家没有相册。”纪录片犹如相册一般记载着一个国家的地理样态, 人们可以通过纪录片来欣赏自然风貌, 了解风土人情。中国幅员辽阔, 有各种山川美景, 还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纪录片没有像BBC和Discovery那样享誉世界, 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一) 中国纪录片的局限

中国媒介虽然也开始市场化的探索, 但很长一段时间, 纪录片都是电视台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担负着为电视台获奖争荣誉的光荣使命。再者, 纪录片管理依然实行的是严格的政治行政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 有着严格的审看监管。因此, 中国的纪录片不可能像英国那样完全地实现以市场为导向, 不管是整个环境还是在财政的支持、时间的花费还是题材选择上都很受限制。

中国文化传统理念的价值观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媒介的创作取向, 在各种体裁、样式的艺术创作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 消遣娱乐是一个负面的概念, 与西方文化强调“真”不同, 中国文化把“善”放在第一位。传统的教化观念, 使纪录片定位于大众服务模式, 有明显导向, 把受众当做是需要提高的公民, 所以纪录片应对大众负责, 应为大众提供有文化、有教益、能够改变大众国民素质的文化作品。因此, 中国纪录片在选材上偏爱那些具有典型意义、能够为社会带来感召和教育意义的事件与人物;在结构中喜欢采用封闭式的叙事模式, 把事实的发生、发展、结果、意义完完整整、明明白白地交代给观众, 都是中规中矩的模式, 在创作上新意并不多。

(二) BBC的启示

BBC纪录片之所以那么受到观众的欢迎,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感染人心的力量就在于浸润在其中的生命共性, 大量地反映动物、自然的原生态的纪录片呈现在世人面前, 并且通过逼真的记录, 传达出来的是生命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忍耐力, 彰显出来的是生命的本真、顽强和催人的力量, 以及记录者对生命的敬畏和人类对其他生命的同视。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教育意义, 而更多的是丰富了人们的世界, 其传达出来的意义也不只是探索自然、解密生命。自然地理类型的纪录片占据了BBC纪录片的很大部分, 也正显示出BBC对生命哲学的重视和追寻。

人物专题类纪录片采访技巧 篇5

一、采访前的准备

在采访之前一定要有所准备, 但采访往往又是无法准备的。这句话听起来矛盾, 其实说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说对人物的采访是可以准备的, 那除了在平日里尽可能多读书、多体验、多思考外, 还要懂得采访人物的规矩。在采访前要花足够的时间了解采访对象, 了解得越全面、越透彻越好。想要达到一定的采访效果甚至可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例如, 张以庆在拍摄《幼儿园》时, 就在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拍摄了14个月有余, 镜头总数多达5000多个。在与小朋友的长期接触中发现不同小朋友身上的特点, 逐渐与他们建立互信关系, 最终找到了适合主题表达的采访对象。在确定采访对象后当然也少不了对其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除了与本人交谈外, 还要与他的老师、家长、好友及其他亲密的人进行交流。在正式采访前最好列一个提纲, 这样不仅便于理清采访思路, 也能防止采访时遗漏重点, 更能避免采访时说外行话。说采访永远也无法准备的意思是, 精彩的采访是无法被预先设定的, 它就像探险, 包含太多不可预知的东西, 在探险的路上, 宝贝很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出现, 这就需要你用敏感的神经抓住它。

二、采访中的“问听”技巧

(一) 关于采访的“问”

先说说“问”的技巧, 问之前一定要明白采访的目的是挖掘出采访对象真实的自我, 然后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开始有目的地提问。采访环境尽量选择被采访人熟悉的地方, 提问要循序渐进, 切忌过于直白地戳进采访对象的情感腹地。把最尖锐的问题放到最后, 先从轻松的话题聊起, 不必一开始就严肃地架好机器, 这样反而会给采访对象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你想把内容做得更有泪点, 还可用唤起记忆的方法, 但如果是特别痛苦的回忆, 则不宜过多唤醒。在唤醒记忆的过程中, 一定要给被采访人情感上的“透气处”, 要时刻注意被采访人的一颦一笑。切忌针对一个问题使劲追问、逼问, 应给采访对象足够的尊重。然后要学会有针对性地采访, 根据被采访人不同的性格特征来选择提问、交流的方式。例如, 采访专家时, 可多用专业术语;采访平民百姓时, 语言应稍显随意;遇到不会说普通话的被采访者时甚至可用方言与他们交谈。遇到一上来就说套话的人, 可先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 慢慢与他熟悉, 换取他的信任从而打破僵局;面对滔滔不绝的人可顺水推舟, 顺着他的话发表一下意见, 然后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 也可在他说完一层意思后及时为他总结, 不再给他发挥的时间;面对不善言谈者, 可一开始先问简单、愉快、轻松的问题, 再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从其他角度引导, 或使用开玩笑的方式激发他沟通的欲望。

(二) 关于采访的“听”

倾听同样十分重要, 它与“问”不可分割。听得不仔细、不全面会直接影响问问题的质量。在听全面的基础上还要把握重点, 使后期能用的采访段落最大化。也可边听边记, 以防漏下重点。光听得全面还不够, 还要及时抓住细节部分并适当给予放大。在听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一种“心理场”的意识, 即用真诚倾听营造的一种心理交流氛围。站在心理学角度, 采访其实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间的深层交际, 采访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者对被采访者心理互动的调控能力。首先要处理好“听”与“问”的关系;其次要注重与被采访者的情感交流;再次就是注意营造“心理场”, 即营造个人和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活空间;最后要注意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当然, 即便掌握再多的采访技巧也不会完全受用, 即使采访者把以上心理暗示、提问和倾听技巧用得再娴熟, 也仍然有人“不吃那一套”。例如, 朱军在采访张学友时就用了一贯擅长的煽情手法, 可张学友不但没被弄哭反而笑场, 于是就被大家调侃为“鸡同鸭讲”。可见, 只有在采访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在采访中控制好“听”与“问”的平衡, 对被采访者实施及时和适当的心理诱导才能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心理场”。

三、重视人文关怀

纪录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真实的背后是纪实;纪实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是观念。观念既是纪录片的内涵所在, 又是创作者本人思想意识在片中的折射, 可见人文关怀是纪录片的生命。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就是“人类对自身完满性的一种追求, 对理想人生、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缺失方面的关注”。人文精神是电视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的纪录片《米字方向》就以平视的态度, 挖掘出了这些留学生的真性情。片中充满了笑和泪, 在关注这个群体的同时也关注了整个社会。后期是对素材的二次加工, 在后期制作中人文关怀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认为纪录片要少用旁白和音乐, 多用同期声和长镜头, 其实一定比例的旁白和音乐并不会让纪录片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例如, 在参与纪录片《海豚湾》的后期中就加入了大量的音乐和旁白, 结果不仅没有使纪录片失真, 反而起到了很好的烘托效果, 体现出了“呼吁大众保护海豚”的人文关怀。

摘要:采访是一部纪录片的奠基石, 是整部纪录片的心脏, 对于人物专题片来说, 采访的质量会对整部片子的成败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从纪录片的采访入手, 简单论述人物类纪录片在采访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王若琳.电视人物专访节目中的心理互动[D].吉林大学, 2011:26.

自然类纪录片 篇6

1 题材选取要具有故事性

如今在纪录片界有一种观点, 电视纪录片要好看离不开讲故事。毋庸置疑,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已逐渐成为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趋势。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指纪录片创作要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 通过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等创作手法使纪录片体现出一定的故事性。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 由于使用了“故事化”表述手法, 原本过去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是生动有趣。然而纪录片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对纪录片的创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编导在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 强化作品的故事性。纪录片故事化的背后应该是创作者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故事, 而并不是夸大和编造故事。纪录片创作者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 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亲自去基层挖掘题材进行拍摄, 这样拍摄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才能鲜活、生动、感人。举例来说, 笔者为了拍摄《百年南开》六集纪录片, 就先后采访十几位专家学者, 有时为了拍摄反映人物故事情节的一组镜头耗时半年。这部片子从正式筹划开拍到后期剪辑成片, 前后共耗时一年半才制作完成, 片子故事性内涵丰富的背后饱含着笔者无数的心血和辛勤汗水。

2 合理谋划结构, 设置悬念, 激发观众兴趣

合理谋划结构的目的就在于让观众感受到纪录片主题所孕育的深刻内涵。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 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解说词、镜头画面、同期声采访、背景音乐及转场特技的运用, 都需要考虑整部片子的主题, 要不然在后期的剪辑中, 编导的意图就不能充分展现。综观国内每一部成功的历史人文类电视纪录片, 它们在主题结构的安排上不仅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而且片中的内容每过3~5分钟, 都会在画面和解说方面形成一次悬念, 吊起观众的胃口, 吸引观众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笔者在纪录片创作中, 也经常采用时空交叉平行叙事的方法来设置悬念。这种方法简单说就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人物事件交织在一起, 并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使故事情节戏剧化。在纪录片业界, 有不少学者认为, 设置悬念不应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 否则就违背了纪录片的本质特性。但笔者认为, 纪录片创作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来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从电视观众心理上来看, 面对悬念的神秘或危机感, 会促成观众的担心、猜测和心理期待, 从而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

3 着力烘托人物的个性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出深远的教育意义、艺术品味和思考价值。而观众对纪录片内容的思考和回味来源于什么, 那就是片中人物个性化的展示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没有了人物的个性化, 单单停留于浮华的展示, 只会让人觉得虚假不真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辉煌有缺憾, 烘托出人物的个性可以使纪录片的观赏性更具魅力。拍摄一部历史人物纪录片, 我们不可能跟拍某个人物的一生, 只能由创作者根据对片中主人公个性化的理解烘托出最精彩的那一点, 观众看过片中具有精彩点的人物故事之后, 才会引发共鸣。

4 善于围绕故事细节突出主题

创作电视纪录片其实就是在讲故事, 故事讲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编导对情节与细节的捕捉与把握。纪录片故事情节的表述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与体现。情节是骨架, 细节是血肉, 有骨有肉才会完美。在纪录片创作中, 编导可以把反映人物特有的动作、神情、语言、心态及能够揭示人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微妙关系的精彩镜头作为细节。在实际创作过程中, 创作者应尽量多捕捉拍摄细节镜头, 这样编导在后期剪辑时才能取舍自如。其实在纪录片创作中, 无论是设置悬念、捕捉细节还是作铺垫冲突、引发高潮, 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突出主题。从电视受众角度考虑, 纪录片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这样拍出的纪录片才会被电视观众认可和接受。如果说人物个性化是历史人物纪录片中的“神”, 那么主题则是“魂”, 主题有了这个魂, 片中人物形象就会更加生动, 故事情节也更加吸引人。很多优秀的纪录片, 像《最后的山神》《舟舟的世界》等片中讲述的无论是人与自然, 还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 都有“魂”贯穿始终。纪录片有了主题“魂”, 才会有整体和谐之美。

5 充分运用场景情感示现

对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创作者来说, 再现过去的历史事实一直是一个难题。面对这一难题, 当前普遍的做法是选用空镜头配合富有文学色彩的解说词来叙述历史, 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场景情感示现”。场景情感示现是通过蕴涵着某种情感的场景来暗示、启发观众, 唤起观众对当时的历史情境的感知。场景情感示现所针对的场景基本上是过去的, 画面一般被处理成黑白或泛黄, 或者对彩色画面进行虚化和模糊处理, 以便和清晰的实拍镜头区别开来。有时还在屏幕右上角打上“情景再现”的字样。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人物往往是事后被人们评判的, 从他们的生涯里, 有意摄取当时情形的可能性比较小, 绝大部分场景没有资料可循, 因此只能采用相似状态进行模拟。纪录片《南开之父张伯苓》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张伯苓回忆起当年办学的困境, 说他雨中走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 看到雨点打到小树上, 水点往下滴, 就感到自己像落泪一样。‘南开南开, 越难越开’。这是张伯苓在那个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 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与此相配合的镜头画面依次是:树叶特写, 树叶摇动 (雨声) , 南开大学校园内景, 小河及岸边的柳树。片中画面内虽然没有出现张伯苓或替身演员, 但镜头表现的内容却直接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使观众较为迅速地进入画面所蕴涵的情境之中, 对片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笔者认为, 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场景情感示现必须要从作品中的相关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出发, 必须符合当时特定的环境, 场景示现手法要做到既合理又逼真, 不能胡编乱造, 否则将可能消减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

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物和历史的现实折射, 它有着很强的观赏价值。要想创作出一部优秀历史人文类纪录片, 不仅要兼顾上述几点, 还需要创作者更多的探讨和总结。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离不开广大观众, 观众是它生存发展的推动者和评判者, 因此只有注重观众的感受, 为观众服务, 才会有长远的繁荣发展。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中国的历史人文类电视纪录片创作繁荣发展, 涌现出一批像《话说长江》《望长城》《藏北人家》《故宫》等优秀作品。这些高品位的作品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 还向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总结和思考的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自然类纪录片 篇7

一、历史档案类纪录片的“真实”观

纪录片按照题材内容,可以分为社会人文类和自然科技类的纪录片,而历史档案类纪录片属于社会人文纪录片的重要研究范畴。因为,历史档案类纪录片,是通过历史资料的整合,对历史认知、反思,用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的叙事视角,给予观者。其实, 影像不等于“真实”,真实分为三个层次,外在真实、内在真实和哲理真实[1]10,其中哲理真实是真实的最高层次,具有普泛的社会意义、人性价值。纪录片不存在绝对真实,因为真实是相对的概念, 尤其是纪录片的创作中,不同纪录片创作者拍摄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纪录片的最终目的是超越真实。

但是历史档案纪录片想要表达“真实”之观感,亦有很多难点,例如,如何把繁多的历史资料重新整合,如何利用新技术来表现过去。因此,历史档案类纪录片除了运用传统的叙事手法,“空镜头”、“情景再现”等,三维动画制作等技术层面的东西变得更加重要。北京卫视2009年开播的《档案》,属于运用档案展示的手法,进行历史故事讲述的栏目,在摄影棚内运用30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将过去的真实历史、档案类资料进行数字化展示。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质,档案资料不易保存。但是这种档案数字化的保护方式,却让观者感受第一手档案资料,用真实的材料说话。历史是延伸的,能够运用新技术、新的叙事手法,把“真实”的历史无限追溯和延伸,已经成为当下历史档案类纪录片的大趋势。

二、历史档案类纪录片中表现“真实”的叙事手法

最早提出历史和史学思想如何用影像表达的是在1988年, 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书中提出 “影像史学”的概念,并且作者提出了书面的内涵转换为影像是否有损失的想法。因此,如何看待新生的历史纪录片叙事手法对历史的“真实”表达变得更具意义,以下的几点正是基于此,进行历史类纪录片表现“真实”的叙事手法的研究。

1.“口述历史”。以往的历史档案纪录片,善用官方人物的话语,但却常常忽视了普通民众的表达愿望,尤其是真正了解“历史”的那些人物。“口述历史”就是用一个人的视角来看历史,讲述历史。讲述者的言词仅是作为一种见证而被引述,并非终极,只是一种被历史合力所构建的可能存有“偏见”的“声音”,但可使历史相对完整和客观,挖掘历史潜在的多种可能性[2]165。以贾樟柯2009年导演的《海上传奇》讲述的上海历史故事为例,为了突出人文主义和普通民众的声音,贾樟柯不仅把镜头植根于表现上海的城市环境,更采用了大量人物的口述,从陈丹青、杨小佛到杜美如,再到新生代上海人韩寒等十八位讲述者,这一系列人物的采访穿插历史事件发生的字幕,充分展现了他对历史的迷恋。因为“口述历史”是最富理解性的,勾勒出大致的历史轮廓。历史的沧桑感与富有历史、时代感人物的采访口述相结合,更体现出历史的沧桑与人的命运。

2.“现代技术还原历史段落”。随着影视艺术制作技艺的进步, 技术的力量也在改变着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回顾纪录片的诞生时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纪录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在人类学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中,它却以搬演的方式翔实地描述了因纽特人修建冰屋、用渔叉捕鱼等业已消失的传统,观众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些搬演来的场景,认定它们就是现实本身,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事件展开的特殊地域背景。地域的偏僻给人带来一种时间上的疏离感[3]4。加之很多场景在导演拍摄时,难以捕捉到,只能进行人物扮演。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了解世界、 了解历史的视阈变宽,如果再在历史档案类纪录片中大量进行搬演甚至人物扮演,那历史档案类纪录片中那些逝去的时间和空间, 便得不到受众的有效认可。然而技术提供了还原的可能。现代技术的进步,还原历史段落,这也并不代表是对传统纪录片创作理念的违背。虚拟现实所提供的,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物质现实的复原,是影像本体论的数字化延伸,这种还原是真实再现无法实现的,其对真实的还原程度,更是真实再现所无法企及的[4]184。以我国传统历史纪录片拍摄为例,大多是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堆砌,是一种平面的表现手法,而新技术改变了这一切,尤其是特技摄影、 3D、玛雅等技术的普及。《郑和下西洋》、《大国崛起》等都运用了数字技术,产生了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生动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瞬间。《故宫》中更是将故宫建造、位置环境等整个变迁过程“立体”展现,一切历史人物,变得活跃,千万兵马摇旗呐喊等场景完全“复活”,数字的影像技术,赋予了历史档案类纪录片更翔实的表现手法,也用精美的视听效果抓住了受众。

3.“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真实再现”也叫搬演或者摆拍。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人物扮演和场景搬演的方式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可能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这也就正如纪录电影大师伊文思曾所说的“重拾现场”。真实再现的几种方式:局部暗示、场景重现、戏剧段落再现、变形再现、模拟历史人物的主观视野。“历史”的本质属性就是“真实”,因此历史档案类纪录片必须遵循事实拍摄,因此对于纪录片中是否能够运用“真实再现”, 学术界至今仍在争论,因为演员如何把握住历史情境的还原程度,以及完全复原原来的历史面貌是不可能的。金铁木执导的纪录片《大明宫》中,几乎为唐朝中每一个历史人物找到了扮演者, 片中画面构图精巧,但是人物没有一句台词,一切靠解说词来完成画面阐述。导演周兵在2005年拍摄的《敦煌》,更是“用一个人物亲身经历的事件切入。用故事化的方法来呈现一段真实的历史”,几乎完全是用剧情的推进片子,演员成为故事的主角,运用了大量的面部特写,但如同《大明宫》也是靠解说词完成台词,这种“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的真实再现,必须以历史的准确性为基准,这样才能让历史档案类纪录片更具戏剧性和观赏性。

三、历史档案类纪录片“真实”叙事手法的再认识

真实都是相对的,绝对真实只是一种人类理想、精神世界的感知和认识的永恒神话,纪录片不可能达到并获得这种神话,它是存在于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神话[5]42。致力于表现真实人物和真实环境是纪录片不变的定理“,真实”也总是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关于历史纪录片的“真实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纪录片从真实的再现,走向了虚拟的真实。如果用纪实和虚构的拍摄手法将纪录片分类,则将其分为纪实和虚构的创作手法。因此,要用开放多元的思维来看待纪录片,因为技术层面的东西虽为虚构的拍摄手法,但是, 这却为历史类纪录片,尤其是年代久远、资料缺失等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可能性,也为观众开阔了视阈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上,历史是文化的溯源,我们现在经历的一切问题,都可以找到历史的根源。历史档案类纪录片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正如贾樟柯说,“在我用电影同步观察中国变革10多年后,我越来越对历史感兴趣了。因为我发现,几乎所有当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 都可以在历史深处找到形成它的原因。”人类不可能拥有绝对意义的“真实”,对历史类纪录片来说,“真实”不应是一个学术的藩篱,还停留在历史资料的堆砌。而是应该赋予“真实”更广阔的表现历史的叙事手法,接受多元化的纪录片创作手法、叙事手法,挖掘历史类纪录片更多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历史档案类纪录片发展到今天,作为一种极具历史感的片种,本真也在于对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乃至个人生活的真实表现。 历史档案类纪录片打破了国界,在感情日渐苍白、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让观众更加了解历史的真实维度。纪录片亦是人类文明的一盏明灯,带着诗意前行。正如著名纪录片学者何苏六所言,你的艰难与执着可能就是我明天需要面对的;我的温暖与幸福也许就是你昨天走过的。

摘要:纪录片是视觉艺术中的精神之巅,本文基于哲思性最强的历史档案形态的纪录片进行研究。基于近年来热播多部纪录片和节目,国内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大明宫》、北京卫视的《档案》等,探讨其“口述历史”、“现代技术还原历史段落”、“演员再现历史情境”等具代表性的叙事手法如何再现“真实”。

上一篇: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下一篇:美术趣味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