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电视纪录片的感悟

2024-05-20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感悟(精选7篇)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感悟 篇1

时15年摄制的一部纪录片, 被评为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共同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中国纪录片”银牌节目。作为节目的主创人员之一, 笔者谈谈地市级电视台制作纪录片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抓准主创选题

在纪录片创作的几大因素里, 选题占成功率的近50%。有人说“找到了一个好的题材, 片子就成功了一半”,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不能脱离地方特色, 只有把握个性鲜明的题材, 才会在创作上得心应手。

纪录片《国企老总》的主人翁林振衡现在是河南大学教授、河南商丘三利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商丘福源食品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1993年8月, 作为当时国家大型企业商丘肉联厂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老总, 他开始对企业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明晰产权, 盘活资产;取消干部职工身份符号, 建立新的企业体制, 推行新的资本运营模式———捆绑股份制, 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并迅速发展成为现代企业集团, 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探索出一条新路, 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之后林振衡又努力履行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心系百姓、情系民生、高擎良知、坚守道义, 使企业始终朝着绿色、环保、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其组建的三利新能源公司既解决了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又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在20世纪90年代, 国企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改革一直是困扰我国改革发展过程的一大困境和难题, 并且作为一位国企老总, 成功之后如何履行一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是到现在为止都有争议的话题。而林振衡的这一看似普通的题材却是具有时代性、新鲜感的。它触及了社会的矛盾, 揭示了时代的本质, 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蕴涵人类普遍的生存价值和道德意义。同时, 林振衡的这一题材也具有普通题材的思想性。它就是我们身边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普通事。但从中同样可以以小见大, 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因此,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是我们选准题材的关键。

选题必须有新意

有人说纪录片没有主题, 对此, 笔者不敢苟同。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 纪录片虽然要摆脱那种观点先行、强加于人的创作方法, 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思想, 淡化主题。相反, 纪录片不仅可以有主题, 而且更要强化主题。

在《国企老总》一片中, 我们感觉到劳动模范改革家式的宣传已是大家司空见惯的表现方式, 难免会流于肤浅, 不可能有什么突破。要想有新意, 必须在表述上有独到之处, 在立意上别出心裁。经过反复推敲, 我们把主题定在林振衡锐意改革的精神以及公私捆绑股份制改革给整个国企改革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的思路上, 并通过对林振衡以及其他改革参与者大量的采访予以反映。

作为从事纪录片的创作者, 应学会摆事实、讲道理, 尽量避免主题先行或主题直白。在表现《国企老总》一片的主题上, 我们通过镜头记录了当初林振衡进驻商丘肉联厂时, 那种忧心忡忡的表情以及勇挑重任的斗志, 他的一言一行, 他的神情表露, 以及对于改革的大无畏精神, 都通过运用电视语言来强化节目主题。如在节目的结尾, 我们用了一组现代电脑特技制作的画面, 那快节奏的镜头, 配以铿锵有力的解说:“林振衡说:大地上万物生生不息, 人类也应当生生不息。而变革则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解说和画面相得益彰, 浑然一体, 使人回味无穷。观众从中可以感受到, 改革是我们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细节决定节目成败

作为一部纪录片, 能否拍摄到深化主题、令人难忘的细节是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有人说, 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 但不可以没有细节。

拍摄细节画面, 首先要求摄像有明确的编辑意识, 同时还要有拍摄的基本功。如果摄像缺少必要的创作思维, 就无法用镜头抓拍下林振衡在改革中遭遇种种阻力时的精神困扰以及他那令人感动的改革精神。

在《国企老总》一片中, 为了拍到反映人物个性的细节画面, 我们有意识地抓拍了林振衡的手势、动作、语言、眼神等细节镜头, 拍到了许多和主题相关联又富于情趣的细节画面。在改革初见成效的时候, 工人们那种喜悦的心情, 改革过程中遭遇阻力, 保安人员受到冲击后声泪俱下的诉说, 以及公捕大会召开时对犯罪分子的控诉, 都形象地衬托出了林振衡改革的艰辛。细节作为一部作品的构成要素, 能使节目更加丰满, 也能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发展、表现生活情态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简洁有效的电视语言, 也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

把握解说词的三原则

对于《国企老总》一片的解说词, 我们遵循的主要写作原则是:

第一, 观众能看懂决不画蛇添足。因为在一组组感人的镜头面前, 任何解说都是苍白无力的。

第二, 力求客观, 避免主观。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不用捉摸不定的词汇。在叙述福源集团改革收到明显成果时, 我们用了公司翔实的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对比。例如:2000年福源集团实现产值4.09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 分别是工作组进厂前的6倍、6.5倍。实现利税2083万元, 是肉联厂1957年建厂以来最高的一年。

第三, 配合镜头表达抽象概念, 做到声画相辅相成, 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说到福源集团改革取得巨大成效的时候, 我们用了一组福源职工晨练的镜头, 通过他们的活动身姿以及面部表情来充分展示福源改革的成功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变化。

但是, 纪录片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因为镜头只能记录正在发生的事。这部片子就有明显的缺憾。比如在拍摄初期我们根本没有纪录片的概念, 好多镜头都是按照新闻的手法拍摄的, 很少有长镜头的出现, 现场声音也没有完整地保留。我们没法复制过去, 复制难免虚假。这是每一个纪录片工作者的共同问题。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 篇2

1 题材选取方面更加倾向于平民化

题材是纪录片立足的基本根基,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纪录片后续内容表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纪录片的受众而言,他们愿意看到的内容引导着纪录片的创作者选题的方向和创作的方向,受众的导向作用在纪录片创作中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进行题材选择时,要更加关注受众的关注点,平民化的纪录片创作思想可以基于受众的关注需求来进行题材的选择和定位的视角。近些年大火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题材选择的定位上,就很好地实现了平民化视角的把握。饮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的重要内容,饮食这种最基本的特性就造就了饮食文化是关系和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所以,《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不同于传统的美食节目,去探索一些新鲜的美食烹饪方法,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从题材选取方面选择了最贴近大众的饮食文化这一文化要素。同时,在整体的纪录片创作中,创作内容的选取也更多的是从平民的视角来进行选择。

题材的把握过程中,纪录片的创作要贴近人民生活,对于平民化的题材选择,更多时候考验的是纪录片创作者对于生活的认知和把握,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品味生活,能够从中发掘出更多的平民化纪录片创作题材,更好地展现出纪录片平民化风格。从纪录片的创作流程角度来讲,题材既是纪录片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纪录片创作重要引导力量,只有把握好题材创作的关键,才能够实现更加平民化的创作理念。2纪录片的叙事视角要更加展现平民化

纪录片是一种对现实的,客观的内容的记叙表现,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其中的叙事风格和叙事视角一定是引导着受众,让受众内心受到触动的。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叙事风格的定位和叙事视角的选择也是体现纪录片风格的重要方式,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而言,这样的叙事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于纪录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认知。

同样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这部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在平民化的体现上表突出,在介绍不同地域的美食时,整部片子的叙事视角都是从贴近人们生活的角度入手的,其叙事的视角也是站在人民大众的基础上,去对叙事的内容进行把握和定位,这样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感情更加符合受众的心理。例如,这部纪录片在讲述兰州拉面的部分内容的时候,以“兰州的早晨是从一碗拉面”开始的为叙事开端,从记录兰州人最平凡普通的一顿早餐入手,用平实的语言和简单的画面勾勒出了兰州人对拉面的依赖和喜爱程度。这个过程中,早餐作为叙事的元素,是最平凡普通的叙事视角。但同时,以人人都会参与的早餐环境作为叙事的视角,这个过程中是最容易勾起受众情感,符合受众关注心理的。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虽然是一个美食题材的作品,但这个题材中穿插的故事反而成为了整部纪录片的亮点,对于纪录片而言,单纯地讲述一个内容题材时,有故事作为串联往往会更加吸引受众。这些故事的选择和叙事的视角都是从主人公的生活切入,在镜头前,每一位主人公都用最平实的方式在展示着自己的生活,讲述着自己和美食的邂逅与情感,这样的方式对于受众而言,更容易传达出其中的感情,更加平民化。

3 结语

电视纪录片创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平民化的创作风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去实现,无论是题材还是叙事视角,其平民化特点的展现都需要不断去探索,创作出更多适合受众需要的作品。

摘要:电视纪录片是当今时代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一种电视纪实作品形式。纪录片通过纪实的视角来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特定的视角下的事物进行探索和记录,不同于其他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性和纪实性,是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如今,纪录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观众的关注,如何将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更加亲民,更加平民化,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电视纪录片创作中都需要着力做好的理念。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入手,分析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电视纪录片平民化的创作要求。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创作,平民化

参考文献

[1]李劲松.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J].中国电视,2013(7).

浅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技巧 篇3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纪录片创作,纪录片拍摄

开宗明义, 什么是电视纪录片?笔者认为, 电视纪录片是以电子采集手段, 对大千世界和人类活动所作的真实性描述———选取、纪录、临摹、还原、浓缩、提升。同时纪录片是一门综合艺术, 在声、光的基础上, 结合了绘画、色彩、音乐诸元素, 一起构成的美轮美奂的视觉艺术。接踵而来的是第二个问题:纪录片与专题片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以笔者在电视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经验, 认为纪录片是事件或主体客观的纪录, 只有选取, 没有虚构和强烈的主观意图, 它是艺术品, 是创作, 它也许有“主题先行”的时候, 但更多的是“有感而发”。而专题片———据说在国外没有这个品种———则是完全为了表达某一种意图而“专门”组织的画面与解说的结合物, 是宣传品。一般电视台都设有“专题部”, 而很少电视台设有“纪录片部”, 因此, 林林总总的“专题片”是目前几乎各级电视台的最常见的和最大量的日常播出形式, 它承载了太多传媒机构的传播意图和宣传任务, 不失为最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有效的传播手段。纪录片与专题片的根本区别, 一言以蔽之:纪录片有较多的创作者的“个人色彩”, 而专题片更多地是贯彻“组织意图”而服从于“宣传任务”。笔者就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与拍摄进行探讨。

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

(一) 立意

当创作者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感悟而引发了灵感, 创作者急于表达一种对客观世界的感受, 或觉得某个人物或事物太美、太有意义, 要纪录下来, “立此存照”, 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 这就是立意。这与先决定了什么“主题思想”再按图索骥找素材, 是完全不同的过程, 有根本性的区别。《十三岁夏天》的创作就是笔者在一天早晨, 偶见军训中小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适种种之景象, 让笔者联想到青少年教育问题, 触发笔者去进一步采访创作。

(二) 选材

选材是纪录片要表达的最本质、最生动的东西。什么景物或活动最适宜用动感的影像表达?关键是画面的构思, 结构的构思———即叙述的基本画面元素是什么?哪些是现成的?哪些需要等、抓、情景模拟重现?笔者还是举《十三岁夏天》例子, 在当时几天采访过程中, 创作组发现军训过程中, 从未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因种种不适应而发生的诙谐故事小片段, 更令人在发笑之余引发深思, 于是摄制组决定改变拍摄内容, 以生活片段为主。

(三) 拍摄方法和行程

什么季节开拍?什么天气去拍?抓拍的时机、跟拍的路径、偷拍的地点以及为此应该准备的器材等。笔者在拍摄《十三岁夏天》时, 因大量抓拍和跟拍, 当时考虑不周, 采用一些小型设备, 但因现场声音录制不达标, 从而成为该片的瑕疵。因此在拍摄《杨成武》时, 创作组做了充分的准备, 依据《杨成武回忆录》内容, 花了三个月时间重走长征路, 完成长征故事片段的拍摄。

(四) 文稿和画面

在实践中, 常常碰到令人纠结的问题:先写还是先拍?好的纪录片, 到位的文字脚本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 采访、体验 (除不可复得的画面外, 不要急着“开拍”) 、先写出拍摄题纲和初步文字稿先行, 然后再开机, 是比较好的。一旦开机, 则除了季节性镜头外, 其余镜头争取一气呵成。写完再拍, 显得比较有章法, 结构严谨, 承转起合比较流畅, 内部逻辑性强, 容易看懂。但是, 也可能使作品变得过于“有板有眼”而有失生动。三是拍完再写则显得通篇比较有灵气, 有诸多看似“不经意”的亮点。因为解说词是跟着画面走的, 镜头语言构思在先, 解说词点缀于后, 所以视觉特别流畅, 特别抓人, 冲击力强。缺点是结构容易显松散, 由于后期制作的思路经常迫不得已地被画面牵着鼻子走, 成片后, 感觉没有完全体现创作者的原始意图, 因此总有“意犹未尽”之感。最后是写完再拍, 但是真正成功的作品, 往往是先有个大致的拍摄提纲, 再边拍边写, 边写边拍, 拍完写完, 写完拍完, 齐头并进, 异曲同工。笔者在拍摄8集纪录片《杨成武》时, 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感觉是竭尽全力了, 心满意足了, 片子在央视播出后, 得到多方好评。

(五) 拍摄技巧

根据题材的性质, 把握好一个统一的基调———包括基本构图模式、用光特点、色彩基调。曾获得福建省纪录片一等奖的宁德电视台拍摄的《一个人的村庄》, 20分钟的片子, 始终保持大反差用光、大比例构图、固定画面、低色调, 很好地营造了“一个村庄就剩一个留守老人”的无奈和孤独的气氛, 不看故事, 就已经有了三分“何处话凄凉”的感触, 笔者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案例。

如何分配在创作过程中筹划镜头景别的比例预定。以为应该多运用两极镜头———电视屏幕的大屏化和高清趋势, 可多用大全景以增加气势, 而家庭收看的环境有要求多用特写来增加震撼力和穿透力。纪录片《老头》中空旷的旧厂区的静止画面和布满皱纹的老人脸部特写, 给人留下强烈印象。切记多角度拍摄, 以免后期制作时镜头不够。尤其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做好详细的场记, 尽可能录下同期声———而这一点, 是经常被忽疏的。

(六) 后期制作

电视纪录片后期制作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 画面

注意画面剪辑的流畅性, 最忌无厘头的跳跃。拿写文章来比喻, 画面是字, 多角度画面是词, 一组画面是句子, 若干组画面形成段落, 多个段落构成一篇文章。句不成句, 段不成段, 这就是无厘头跳跃。

2. 解说词

调节好解说与画面的对位和节奏感。好的纪录片, 解说词绝对不是“满堂灌”画面与解说词齐头并进, 一样短长, 没有落差, 没有喘息的地方, 而是错落有致, 彼长此消, 扑朔迷离, 相映成趣。

3. 音乐

始终把握音乐和音响的合理利用。音乐主要起烘托和过渡的作用, 不能“唱主角”, 不是多而杂, 而是少而精, 尤其忌讳一首曲子从头贯到尾 (这是违背版权法的) 。当然, 有条件的情况下, 专门为之编曲或作曲最佳。遗憾的是, 许多电视台因种种限制做不到这一点。

4. 片头

一部纪录片的片头设计非常重要, 它是导视点, 它是定盘星, 它是集结号, 能不能吸引观众看下去, 往往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包装”, 只有勤问“画眉深浅入时无”, 才能制造“出门俱是看花人”的景象。

5. 配音

配音前播音员至少要先看几遍画面, 读懂后再开腔。纪录片创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是, 他辛辛苦苦拍摄出来的片子, 被播音员千篇一律的配音, 弄成了“两张皮”———画面的格调和播音的情绪各行其是, 驴唇不对马嘴, 不着调。

6. 其他

突出字幕、动画、图表等辅助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 这些元素往往可以弥补画面的不足并大大提高解读力和加强感染力。

二、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基本功训练

(一) 要多看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作品

当你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纪录片创作者时, 一定要记住“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看门道, 就要多分析, 看看同一个题材, 人家是怎么表现的, 镜头的风格是什么, 如何结构故事, 通篇的高潮在什么地方, 解说词与画面之间是怎么互补、呼应和相得益彰的等。现在有一种普遍的现象, 就是搞电视的人不看电视, 甚至不看自己的作品, 这是很奇怪的事儿!

(二) 要有坚持不懈的拍摄精神

作为一名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者, 一定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很难想象, 一个慵慵懒懒、对生活没有什么热情的人, 会拍出感动人的影视作品。因为热爱, 所以发现, 有了发现, 就要执着, 因了执着, 自然全情投入, 全情投入了, 好作品乃水到渠成矣。我们在关注央视纪录片频道的时候, 不难发现, 历史人文的、自然风光的题材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果没有热爱, 哪来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知道, NHK的《狐狸的故事》前后拍了四年, 而美国的《非洲原野上的土堡》, 据说拍了十一年!至于现实生活题材的纪录片, 除了必须有正道的政治敏感、正直的道德品质, 更要有对生活的热爱。纪录片《盐》, 拍摄者与被拍摄者 (藏民) 在戈壁原野上共同生活了半年, 没有洗过一次澡。

(三) 要有过硬的把控镜头能力

锻炼过硬的把控镜头的能力对于电视纪录片拍摄者来说也十分重要。怎么拍得稳、怎么拍得好、怎么拍得绝, 这“三部曲”必须渐次循环, 步步为营。这是基本功, 非练不可。尤其是长期拍新闻和“专题片”的记者, “转行”拍纪录片时, 一定要转变习惯, 在取景和构图上刻苦磨砺, 甚至“浴火重生”, 才能出好作品。打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 如果说拍新闻和专题片只是进行一般新闻通讯稿的写作, 那么拍纪录片则是搞文学创作, 是小说、诗歌、散文。

还有, 观察事物要养成“画框眼”的习惯, 对视界范围内的大千世界学会“取景”, 迅速捕捉最佳构图, 并苦练“观其一点, 不及其余”的取舍能力。有道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作到“开眼处处是画图”。

(四) 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

笔者以为最重要的那就是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文字修养———叙述能力和表达能力。解说词写作非同于一般文字写作, 它是一种特殊的“画面补充写作”思维, 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要达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 而且要恰到好处, “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 难矣哉, 难也!一个电视台的实力往往不是取决于有多少摄影师、多少高端设备, 而取决于有多少个“文胆”。文笔好, 画面好才有了灵魂和依托, 表面看起来这只是个简单的因果关系, 其深层的原因是“文胆”们的好策划和好创意, 能使一个作品还在孕育阶段, 就已经超出别人许多。

以上只是笔者工作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不揣冒昧, 在这里甲乙丙丁地罗列出来, 目的无非是与同行们交流印证, 并希望得到订正与指教。

参考文献

[1] .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8.

[2] .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

[3] .李琳.影视剪辑实训教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4] .胡立德.浅谈纪录片的摄影创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1 (9) :44-46.

[5] .王珠环.纪录片创作作的理念和技能[J].记者摇篮, 2009 (9) :90.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感悟 篇4

一、导演属性的差异分析

从人的角度出发,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 纪录片的导演是片子的灵魂, 甚至可以说, 纪录片就是导演的个人作品。作品中体现得更多的是导演自己的情怀、风格与认识。由于他们在美学上的造诣, 纪录片学者往往把这类艺术纪录片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而这类纪录片在中国过去的几十年里也一直是其他纪录片学习的榜样。典型的代表有怀斯曼、麦克尔·摩尔等。他们拍摄的影片完全是个人化、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版权归个人所有。他们的资金大多是个人投资或基金会, 收入主要来自于录像带和DVD版权。

而反观纪录片生产, 纪录片导演的地位就没有那么高了, 如果说在记录片艺术创作中, 导演是他自己创作国度里的国王, 那么在纪录片生产过程中, 导演只能算是国王的秘书。而真正的主导者是片子的出资方——制片人。导演与制片人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导演在拍摄一部纪录片时常常受到制片人的监督和制约, 他要在制片人的要求下去完成影片, 版权往往归出资方所有。在这个过程中, 导演要遵循标准化、 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尽其所能地吸引观众, 从而令制片人满意。此时, 导演的诉求已经不再仅仅是艺术表达而更多的是商业市场。纪录片《索马里真相》导演吕建民在面对其片子太过商业化的批评时, 表达了自己对纪录片的看法, “我完全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 只要观众满意就行。传统纪录片人有他们的圈子, 他们的意见我考虑不了。我相信, 一部成功的片子, 不应该只是晚上在家里放着看, 而更应该让更多观众看到。”[1]吕建民认为, 如果说以前观众印象中的纪录片是那种一本正经、枯燥纯纪录的东西的话, 他更希望做“商业元素强的纪录片”。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有着多年纪录片创作经历, 从早期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担任编导, 再到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特别节目部主任, 指导拍摄过《故宫》、《台北故宫》、《梅兰芳》、《敦煌》等一大批纪录片。周兵导演一直很注重纪录片的责任感, 但同时他也坦言, 他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尝试转型:“我们也需要团队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一些选题有了投资, 人家找到我们承制, 我们还在做一些商业的宣传片、广告等。我们也正在摸索, 包括我的转型, 不仅做导演。作为一个纪录片的运营者, 我要转型做商务。”[2]可见纪录片导演在观念上逐渐在直面市场, 生产出符合市场规律, 令观众满意的纪录片成为未来纪录片创作者的目标。

二、运作周期和成本的差异分析

在纪录片创作中, 起因可能是导演的灵光一闪, 有可能今天你在街上听到某地有一个勾起你兴趣的事情, 你就背上摄像机奔向那个陌生而又神秘的领域。可是当你千里迢迢赶过去, 用了1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拍摄了一堆散乱庞杂的素材后, 回来却不知道如何把这些素材编辑在一起, 更可能突然发现之前拍摄的东西也不过寥寥。创作的风险性很大, 不可控的因素很多。纪录片《老头》的导演杨天乙, 她的创作就颇为单纯和感性。杨天乙在北京租住的小区偶尔发现墙根儿坐了一排老头在聊天, 她感到“看见了世间最好看的景象”。[3]于是决定拍摄这群老人。刚开始杨天乙请了摄像师、录音师、买了磁带、租了设备, 结果录音师第二天就不来了, 她就给老人带了麦克风。没过几天又和摄像师也闹翻了, 杨天乙就买了DV数字机自己拍。中间停拍复拍了三次, 拍摄就用了二年半的时间, 素材长达9600分钟, 后期剪辑用了半年的时间, 最后完成片94分钟。她坦言面对庞大无序的素材, 后期编辑过程中她也很困扰。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幼儿园》在纪录片界是部佳作, 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强调纪录片要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怀。据说本片拍摄历时14个月, 整个拍摄组是以导演为中心, 总共就七八个人, 拍摄下来的素材长达5000多分钟, 而最终的成片只有70分钟, 投资花费了一百多万。

上面提到的两部不计成本不考虑拍摄周期的纪录片, 对于现在纪录片产业化来说, 是绝对不允许的。在纪录片生产中, 为了保障成品有钱可赚, 在生产前投资方要经过前期市场调研, 判断哪个选题具有收视吸引力, 哪些元素更能将观众稳在电视机前而不换台。于是, 经过前期严密的调研, 制定拍摄计划, 并且规定生产标准之后, 可以说前期的准备已经完成了纪录片生产的百分之六十。2012年7月央视“活力中国”的招标也进行了尝试, 在第一季招标中以中短期现实类题材为主题, 按照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要求, 参加投标的社会制作机构将在一个月内准备好详尽的投标文件, 纪录频道组织专家评审确定中标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中标机构将获得由纪录片频道提供的制作经费, 由于各选题的拍摄难度不同, 纪录频道对各个选题的投资从8万元每集到15万元不等。[4]并在该频道的全程督导下进行相关纪录片的拍摄制作, 有着严格的拍摄周期限制和质量要求。成品计划在2013年3月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 目前已经在央视纪录频道完成了播出, 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可见, 央视纪录频道首次面向社会制作机构的招标过程, 强调了纪录片制作的周期和成本运作。

三、注重商业价值的差异分析

纪录片由于受到商业化的影响, 创作出来的成品, 愈来愈带有商品化的属性。在纪录片的创作早期, 纪录片的意义更多的是政治宣传、教育启迪。我国1989年版《电视词典》中对电视纪录片的定义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完整的纪录的电视新闻节目。”[5]由此可见, 纪录片在刚开始进入中国时与电视新闻等同。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电视纪录片开始倡导将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分开, 与国际合作拍摄了很多大型纪录片, 如《丝绸之路》、《望长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规模比较大, 或是国家投资, 或是与国际合作的形式, 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 追求纪录片艺术价值。

纪录片走进了21世纪后, 国家投资供给、自产自销的情况被打破。纪录片一方面面临着综艺娱乐节目竞争, 另一方面又受到外国商业纪录片的冲击, 中国电视纪录片必须开始转变。 中国纪录片必须直面市场竞争, 在竞争中努力调整自己, 不仅要注重独特的艺术性, 还更加注重商业价值。纪录片作为生产的商品, 消费价值是它最重要的价值。纪录片能不能赚钱, 才是纪录片生产者最关心的。纪录片《蓝色星球》是BBC的经典, 它在策划开始就从商业价值出发, 比如《蓝色星球》的音乐方面做得非常成功, BBC当时是请来专门的音乐大师为片子量身定做背景音乐。在配乐阶段, 根据市场的需求, BBC做了各方面的调查, 如法国版的配音, 考虑如果请哪位演员来配会更加有魅力更加吸引观众, 他们就会请哪位演员来配音。 BBC一切以观众为中心, 如何争取更多的观众就如何来做。

国内也如此,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 很大的原因在于它当时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期播出的电视剧, 从收视率上证明了中国电视纪录片是有观众群的, 也是有市场的。 在盈利方面, 《舌尖》的海外发行收入是35万美元, 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单集销售的最好成绩。尽管《舌尖》在艺术品质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是这些意义远远不如《舌尖》的商业价值带来的意义重要。关注收视率其实就是电视节目面向市场的一种表现。面对一个电视节目, 作为投资者的最大诉求是商业价值, 也就是获利, 收视率就是衡量节目获利与否的重要标准。《舌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它的收视率、它的盈利。可见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生产也在更加强调纪录片的商业价值。

四、生产标准和创作标准的差异分析

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品的时候, 可以运用各种大胆的尝试, 在创作过程中, 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 自由发挥。他们追随着自己的灵感, 最终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没有优劣之分, 都是自己艺术的结晶。

但是纪录片的生产却不同。生产的商品是可复制的, 在大批量流水线的工作环境中, 商品的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工序进行。出来的成品如何评定, 是否可以在屏幕上播出, 也有一定的评判的标准。因此生产有方法论 (生产模式) 的指导, 规定了产品一定要怎样做而不能怎样做。根据生产标准进而可以将产品分出优质品、合格品和残次品, 这在创作中是没有的。

中国国内的纪录片产业尚不成熟,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尤其是在纪录片制作的项目流程管理方面, 不少制作机构缺乏应有的经验。为了促进中国纪录片加速产业化发展, 央视组织了CCTV-9纪录片频道“活力中国” 招标活动。频道总监刘文说:“频道希望借此次招标, 以‘命题作文、委托定制’的方式, 催生一批关注中国当下社会现实、 承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发掘高水准纪录片的制作力量, 锻炼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市场营销意识的专业化团队, 从而建立该频道与社会制作机构进行长效合作的机制, 初步形成纪录片产业合作联盟, 共同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6]相信在央视纪录频道的积极带动下, 中国电视纪录片生产者们将会逐渐摸索出中国纪录片的行业生产标准。

讲到生产标准, 对于中国纪录片创作者来说从模仿开始是难免的。纪录片《森林之歌》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录森林版图的自然类纪录片, 它填补了我国生态纪录片领域的空白。 该片一共11集, 每集50分钟, 完全模仿外国商业纪录片模式来操作。主创者陈晓卿坦言:“《森林之歌》跟我的纪录片理想冲突太大, 肯定不是我最喜欢的东西。但是, 用国外的商业纪录片模式来操作, 比较容易控制。这样拍最吸引观众, 而且我的钱只够这么做。”[7]对比过去, 我国以前也拍过这类动植物纪录片, 比如中央电视台就拍过《丹顶鹤》, 新疆台拍过《野马》、 《回家的路有多远》。陈晓卿介绍当时的创作方法是你先拍到了, 然后获得一点台里的资金支持, 然后你再去接着拍下去, 拍到实在没钱了, 带回电视台剪辑。这种创作战线拉得非常长, 周期不稳定, 并不适合现在纪录片生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 《森林之歌》是一个长达11集的电视纪录片, 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操作规范。“如果说投资方信任你把钱给你, 你就去拍, 这样做单集可能有的比现在做得好。但它可能就只能按时拍出两集, 有两集播出了, 而其他人还在山里边没拍完。”[7]可见, 导演陈晓卿模仿国外纪录片生产模式制作《森林之歌》, 是发现过去纪录片创作无法满足系列纪录片生产的必然选择。我国纪录片产业起步晚、经验少, 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 按照外国纪录片拍摄的模式进行模仿。但是模仿并不是目标, 笔者认为, 在模仿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吸取经验, 从国内的价值观出发, 形成自己的生产模式标准。这才是未来中国电视纪录片所真正需要的。

总之,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21世纪, 由于电视发展环境的变化, 正在从创作化走向生产化。这其中的转变是需要电视艺术研究者深入探讨的。分析二者差异有利于为以后的电视纪录片生产者进行标准化、批量化的产品生产提供依据。

摘要: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伴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央视纪录频道的正式开办, 中国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的推动下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电视剧纪录片从过去的完全艺术创作向商品化的生产转变。本文将结合中国纪录片产业的背景和产品属性来对其创作与生产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生产,差异

参考文献

[1]彭冀, 朱美虹.导演坦诚拍纪录片既要冒险又要商业[N].新闻晨报, 2012-03-12.

[2]张彬彬.导演周兵谈创作转型:纪录片要文化也要商业[N].半岛晨报, 2012-05-29.

[3]杨天乙.导演杨天乙谈纪录片《老头》的创作过程[EB/OL].http://www.cnmhr.com/cnmhr/sxjyjmzz/2010/05/18/2223376377.html, 2010-05-18.

[4]央视纪录频道首次面向社会制作机构招标[EB/OL].http://jishi.cntv.cn/20110715/100832.shtml, 2011-07-15.

[5]陈占慧.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策划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12:6-7.

[6]央视纪录频道首次面向社会制作机构招标[EB/OL].http://jishi.cntv.cn/20110715/100832.shtml, 2011-07-15.

[7]陈晓卿.商业纪录片假戏真做[N].北京青年报, 2011-10-14.

[8]张同道, 胡智锋, 赵蓉, 樊启鹏.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2, 188 (3) :92-98.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感悟 篇5

1 题材选取要具有故事性

如今在纪录片界有一种观点, 电视纪录片要好看离不开讲故事。毋庸置疑, 纪录片故事化手法已逐渐成为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趋势。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指纪录片创作要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 通过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等创作手法使纪录片体现出一定的故事性。在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中, 由于使用了“故事化”表述手法, 原本过去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变得不再乏味而是生动有趣。然而纪录片故事化的创作手法, 对纪录片的创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编导在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 强化作品的故事性。纪录片故事化的背后应该是创作者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故事, 而并不是夸大和编造故事。纪录片创作者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 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亲自去基层挖掘题材进行拍摄, 这样拍摄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才能鲜活、生动、感人。举例来说, 笔者为了拍摄《百年南开》六集纪录片, 就先后采访十几位专家学者, 有时为了拍摄反映人物故事情节的一组镜头耗时半年。这部片子从正式筹划开拍到后期剪辑成片, 前后共耗时一年半才制作完成, 片子故事性内涵丰富的背后饱含着笔者无数的心血和辛勤汗水。

2 合理谋划结构, 设置悬念, 激发观众兴趣

合理谋划结构的目的就在于让观众感受到纪录片主题所孕育的深刻内涵。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 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解说词、镜头画面、同期声采访、背景音乐及转场特技的运用, 都需要考虑整部片子的主题, 要不然在后期的剪辑中, 编导的意图就不能充分展现。综观国内每一部成功的历史人文类电视纪录片, 它们在主题结构的安排上不仅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 而且片中的内容每过3~5分钟, 都会在画面和解说方面形成一次悬念, 吊起观众的胃口, 吸引观众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笔者在纪录片创作中, 也经常采用时空交叉平行叙事的方法来设置悬念。这种方法简单说就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人物事件交织在一起, 并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使故事情节戏剧化。在纪录片业界, 有不少学者认为, 设置悬念不应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 否则就违背了纪录片的本质特性。但笔者认为, 纪录片创作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来增加纪录片的可视性。从电视观众心理上来看, 面对悬念的神秘或危机感, 会促成观众的担心、猜测和心理期待, 从而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

3 着力烘托人物的个性

纪录片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出深远的教育意义、艺术品味和思考价值。而观众对纪录片内容的思考和回味来源于什么, 那就是片中人物个性化的展示给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没有了人物的个性化, 单单停留于浮华的展示, 只会让人觉得虚假不真实。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辉煌有缺憾, 烘托出人物的个性可以使纪录片的观赏性更具魅力。拍摄一部历史人物纪录片, 我们不可能跟拍某个人物的一生, 只能由创作者根据对片中主人公个性化的理解烘托出最精彩的那一点, 观众看过片中具有精彩点的人物故事之后, 才会引发共鸣。

4 善于围绕故事细节突出主题

创作电视纪录片其实就是在讲故事, 故事讲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编导对情节与细节的捕捉与把握。纪录片故事情节的表述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与体现。情节是骨架, 细节是血肉, 有骨有肉才会完美。在纪录片创作中, 编导可以把反映人物特有的动作、神情、语言、心态及能够揭示人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微妙关系的精彩镜头作为细节。在实际创作过程中, 创作者应尽量多捕捉拍摄细节镜头, 这样编导在后期剪辑时才能取舍自如。其实在纪录片创作中, 无论是设置悬念、捕捉细节还是作铺垫冲突、引发高潮, 最终的目的都是为突出主题。从电视受众角度考虑, 纪录片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这样拍出的纪录片才会被电视观众认可和接受。如果说人物个性化是历史人物纪录片中的“神”, 那么主题则是“魂”, 主题有了这个魂, 片中人物形象就会更加生动, 故事情节也更加吸引人。很多优秀的纪录片, 像《最后的山神》《舟舟的世界》等片中讲述的无论是人与自然, 还是一个小人物的命运, 都有“魂”贯穿始终。纪录片有了主题“魂”, 才会有整体和谐之美。

5 充分运用场景情感示现

对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创作者来说, 再现过去的历史事实一直是一个难题。面对这一难题, 当前普遍的做法是选用空镜头配合富有文学色彩的解说词来叙述历史, 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场景情感示现”。场景情感示现是通过蕴涵着某种情感的场景来暗示、启发观众, 唤起观众对当时的历史情境的感知。场景情感示现所针对的场景基本上是过去的, 画面一般被处理成黑白或泛黄, 或者对彩色画面进行虚化和模糊处理, 以便和清晰的实拍镜头区别开来。有时还在屏幕右上角打上“情景再现”的字样。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人物往往是事后被人们评判的, 从他们的生涯里, 有意摄取当时情形的可能性比较小, 绝大部分场景没有资料可循, 因此只能采用相似状态进行模拟。纪录片《南开之父张伯苓》中有这样一段解说:“张伯苓回忆起当年办学的困境, 说他雨中走在南开大学的校园里, 看到雨点打到小树上, 水点往下滴, 就感到自己像落泪一样。‘南开南开, 越难越开’。这是张伯苓在那个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 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与此相配合的镜头画面依次是:树叶特写, 树叶摇动 (雨声) , 南开大学校园内景, 小河及岸边的柳树。片中画面内虽然没有出现张伯苓或替身演员, 但镜头表现的内容却直接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使观众较为迅速地进入画面所蕴涵的情境之中, 对片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笔者认为, 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场景情感示现必须要从作品中的相关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出发, 必须符合当时特定的环境, 场景示现手法要做到既合理又逼真, 不能胡编乱造, 否则将可能消减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

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本源是人物和历史的现实折射, 它有着很强的观赏价值。要想创作出一部优秀历史人文类纪录片, 不仅要兼顾上述几点, 还需要创作者更多的探讨和总结。历史人文纪录片的社会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离不开广大观众, 观众是它生存发展的推动者和评判者, 因此只有注重观众的感受, 为观众服务, 才会有长远的繁荣发展。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中国的历史人文类电视纪录片创作繁荣发展, 涌现出一批像《话说长江》《望长城》《藏北人家》《故宫》等优秀作品。这些高品位的作品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 还向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总结和思考的问题。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电视纪录片创作教学策略研究 篇6

一、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教学要求

电视纪录片创作属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视纪录片理论基础、影像表达方式与创作技法等。相对于具体电视新闻节目、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广告、电视剧等,电视纪录片在视听表达、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都不同于其他电视作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电视纪录片创作课程,其一,要形成学生专业创作素养、艺术审美与批判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作能力,建立系统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方法与实践技法;另外,完善和提高电视编导的专业素养。具体将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一)理论教学

1.了解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明确电视纪录片与其他电视片,尤其是电视新闻片和电视专题片的内在区别;2.掌握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创作原则,以及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3.熟识电视纪录片的分类和创作规律,理解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4.掌握电视纪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5.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的艺术特征6.掌握电视纪录片的文案写作方法,包括解说词和具体文案脚本等。

(二)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课程指导学生参与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能力,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并完善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基本技能。具体包括:

1.完成电视纪录片的市场调研与分析,创作分析报告;2.组建团队,走访田野,观察思考,头脑风暴,建立选题库;3.掌握电视纪录片拍摄技法,包括电视纪录片导演与现场调度、电视纪录片摄像技法、电视纪录片灯光与录音、电视纪录片的人物采访等;4.掌握电视纪录片的后期编辑与包装,包括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思路和剪切技巧,电视音乐和电视纪录片的包装技法等。

二、电视纪录片的学生实践创作问题

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这决定了其与微电影等故事片在创作思路中有很大不同。故事片由于其戏剧元素和主题表现元素充足,创作的重点凸显在戏剧线索的梳理和戏剧冲突的视听表现;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线索和主题表达存在隐含性和抽象性。在笔者指导学生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总体问题是影片价值水平不足,主题体现力偏弱和制作粗糙等。

(一)创作方式偏向新闻专题片,没有多种形式审美表达方式

学生创作作品中多以展示现象或者事实的“叙述”为主,表达线索单一,一贯的按照陈述现实—解释环境—人物访谈—表达意见的制作路径,注重了新闻专题片的纪实性。但是忽略了电视纪录片不同于新闻专题,除了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也应该讲究蒙太奇叙事艺术、电视主题音乐、长镜头手法,强调声音语言表现性等艺术手法。

(二)选题能力不足,视角狭窄

学生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最大的问题在于挖掘价值选题的能力薄弱。电视纪录片的选题犹如生命,决定了创作的价值。不同于其他的电视片,电视纪录片生命力在于关照社会现实和体现人文关怀,其创作依托于真实人、事、物,要“直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性格和命运”。学生很好的发掘的身边人和身边事,但是所体现出来的“状态、性格和命运”的典型性和层次不足。

(三)电视化影音创作能力弱,电视镜头的“战斗性”不足

编导专业学生在前期实践教学中基本影像语言的创作训练,多以微电影和DV剧为主,更多的关注画面的外在表现力,而不是挖掘镜头的内部表现。随之而来的创作习惯就是拍摄镜头画面注重外在情绪性,例如长焦镜头、运动镜头和特殊构图等文艺气息浓厚的画面表达,而这恰恰与电视纪录片的总体纪实风格:注重画面的内在性相反。镜头所对准的人事物更多的讲究戏剧感,而不是拍摄焦点背后所能传达出来的重要意义,缺乏“战斗性”。电视纪录片的镜头是为表达主题价值和真实的主题背景而存在,不是单纯的表达故事情绪和戏剧力。如此并非说电视纪录片不注重镜头“美感”,恰恰相反,电视纪录片相对于新闻专题片更加注重镜头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体现在画面内部人的状态,人与人、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电视文案写作能力不足

学生创作过程另一个问题就是电视文案写作能力的不足。电视纪录片因为其戏剧性的隐蔽,镜头的表达往往带有跳跃性和抽象性。画面解说是推动情节、表达抽象理念和升华主题的重要部分。文案写作既注重与影片本身的勾连性和解释性,又要注重抽象性和主题性,既要有平白又要有高度。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以及审美和批判能力,广播电视编导学生多数是艺考生,文化素养本身不足,造成了其作品中画面外解说的瑕疵。

三、电视纪录片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理论教学关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文化价值和创作思路。首先需厘清电视(新闻)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的本质区别,明确创作的原则思路和行为范式。(新闻)“专题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性和论述性的统一;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本质特征不一样,所对应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就不一样。其次,电视纪录片的文化素养决定影片的根本价值。

实践教学关乎电视纪录片的直接创作形态,在镜头调度、拍摄风格、灯光与录音、人物访谈、后期编辑等实际操作环节需与故事片、专题片和具体电视节目加以区分,并做单独讲解和实训。

(二)加强学生田野实习,提升发掘价值选题和角度的能力,培养审美和批判能力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选题是关键。编导本科生普遍存在选题能力薄弱,选题角度同质化严重。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对接,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体验观察与思考;其次,观看大量的优秀电视纪录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批判能力。把调研社会实践和梳理文献作为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分析报告建立自己的选题库,解决选题茫然和选题批判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注重培养电视纪录片专业的创作思维和技法

电视片的创作,影像表达是根本。

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纪实性的创作理念。学会隐蔽摄像机,挖掘真实的创作的背景,注重同期录音,展现真实的人、事、物;镜头多以短焦或标准镜头,展现朴素的人物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多以现场故事发生画面为主等。

其次,注重创作的艺术性。拍摄适当注重镜头的调度感,尤其是在人物访谈中;机位以稳定镜头为主,不刻意使用主观镜头和晃动镜头;注意使用光线和画面构图;体现剪辑的设计感和叙事的逻辑层次感,不单纯的以线性叙事为主;注重同期录音和解说词的质量;精心设计电视音乐和后期包装等。

在电视纪录片创作教学中,以上这些问题实则是电视纪录片创作初学者都会面临的问题。电视纪录片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同学们搭建专业理论知识框架和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电视纪录片创作的自信心和价值体现。电视纪录片之所以被称为电视文化的代表,不仅要求基本影像表达技法要精、专,更需要创作者本身有渊博的知识涵养,广阔的创作视野和博大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一个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者努力的方向。

摘要:电视纪录片创作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本文通过梳理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教学要求,对本科生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层次不高、创作粗糙等问题,做了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以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指正。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创作问题,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创作电视纪录片的感悟 篇7

纪录片就是我们钟爱的一种表达形式。电视人常说的一句话:新闻节目最能反映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实力和质量水平。而纪录片是衡量一个电视台节目制作实力和质量水平乃至艺术水准的标杆。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社会非常态的真实写照, 那么, 纪录片则是这个社会常态的真实反映。它是一种“理念”, 也是一种“方法”, 是讲述普通人生活的, 有观点的电视作品形态。纪录片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国民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人文观念是需要普及的, 财经概念同样需要普及, 因为我们进入到了全民财经的时代, 这个普及的过程也是培养观众收视习惯的过程。

印象中的纪录片属于小众的群体, 所涉及的内容, 多以历史文化题材为主。而近年来, 随着电视业白热化的竞争, 表现手法和手段不断翻新, 电视纪录片题材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积极拓展, 风格、形态、样式百花齐放, 在今天, 电视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 表现手段的常变常新显得弥足可贵。在屏幕上, 多种表达方法被混搭运用, 你中有我, 移花接木, 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收视效果。

一些以往很少与纪录片打交道的类型化的电视节目, 比如财经类的电视节目, 也开始了与纪录片的亲密接触。

1. 纪录片与财经节目的契合点:

我国财经类电视节目具备优越的后发优势。根据其内容和形式, 可将之归纳为资讯综合类财经节目、谈话类财经节目、评论类财经节目、故事类财经节目四大类。创新即是追求融合, 融合就是成就创新。财经类电视节目在这样的洪流之中必然要追求节目的创新。努力增加自己的特色内容, 通过特色化、专业化来稳定和扩展观众群, 而纪录片则成为财经类电视节目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用镜头记录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 以独特视角承载财经理念。影像记录折射出整个社会和文化的集体记忆, 忠实反映出社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这让本身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的纪录片领域愈加充满了动力和活力。

2. 财经类纪录片的特点:

(1) 历史的纵向感, 行业的发展史。

编年体的记述方法, 与历史同行, 与时代同步, 塑造国家和行业形象, 营造时代氛围, 忠实记录行业发展历程, 企业成长过程, 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编年体的方式对近30年中国经济史进行系统的纪录与梳理, 但并没有平铺直叙。作为节目的主角, 100多位“见证者”的角色定位使观众得以从客观的角度冷静地分析过去30年中国的成就与失误, 这种激扬与反思并存的思想脉络贯穿全片, 不但符合纪录片的风格, 而且在中国财经电视节目中也绝无仅有。

(2) 数据是把双刃剑, 分析背景是关键。

财经类节目中多运用数据说明问题, 展示变化。要做好财经类纪录片, 就要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权威的专业调查数据作为支撑。而数据或者图表往往是枯燥的, 在电视呈现上会慎之又慎。还好, 没有达到谈虎色变的程度。其实, 数据和图表没有那么可怕, 也是能很好地运用到电视纪录片当中的。数据不是简单地罗列, 通过透彻明晰地分析数据的背景, 一样可以讲出吸引人的逻辑故事:

比如:在40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彩电越发受到追捧的今天, 通过专业的调查显示, 数量上占市场份额最多的居然是32寸以下的品种, 一方面是因为在一些非常老的居住区, 或者比较年龄大的家庭, 他们经济收入不是很活跃。随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降价促销, 他们现在看到已经可以承受更替品了, 特别是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 更替条件已经产生了, 所以就用老的CRT电视来换一个液晶电视。他未必需要一个很大尺寸的电视。同时我们也不可以忽略, 在很多新兴家庭有第二台电视的需求, 甚至有第三台电视的需求。在餐厅、厨房, 在过去不会放置电视的需求, 它有更新的需求出现, 所以很立体化的需求出现。这个就是对32甚至以下的液晶电视的一个需求.

然而, 请注意, 逻辑在数据面前进一步递进, 32寸以下的品种在销售额上却不是市场的冠军, 因为它们的单价很低, 所以不是厂家销售的主体产品。在家电市场的货架上, 它不是主推的品种, 有时容易被忽略, 但是它的需求却是旺盛的, 这, 就是市场。很典型的例子, 如果你品读进去了, 会觉得有趣, 会有所感悟。

3. 创作手法:

选题的策划:

财经类电视纪录片的选题来源比较广泛, 可以是行业的发展史或者是断代史, 也可以是某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财经现象或者国家政策。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主题, 都要注意受众的价值理念。体现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 就是要创作者从选题、策划、撰稿和表达手法等各方面突显受众的需求。在这些环节上都充分考虑到了受众的需要。在选题策划上, 要有全国甚至是全球眼光, 又兼顾本地特色或本行业特点;在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手法上, 坚持“理性内核感性表达”的原则, 切忌让受众听不懂、看不明。

纪录片的叙事风格

财经类的纪录片要想获得高收视和良好的业内口碑, 还要按照纪录片的规律来布局行文。纪录片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其内容的真实、细节的感人和叙述的故事化上。财经类的纪录片也要在这方面多动脑筋, 开拓思维, 增加设计。比如在纵向地展开过程中, 可以加入一条支线, 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人物, 在主线发展的过程中, 突出人物的命运转折, 或者家庭的轨迹的起承转合, 叙事的风格就会跃然而出。按照上述要求层层推进, 打动观众心弦, 让观众的情感也融入到整部片子当中, 一部出色的纪录片其实是和观众一起完成的。

结构的搭建:在逻辑推理中寻求变化

财经类纪录片的结构通常含有较强的逻辑推理, 作为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构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行业发展、人物命运、故事的起承转合、今昔变化, 主线与附线相互交织,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不同的结构可以带来不同的审美效应。不拘一格的思维, 为结构的灵活多样提供了可能。巧妙的结构处理不仅更好地表达创作思想, 而且能提高作品的艺术品味和审美价值。

故事化的讲述特点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考虑, 人们是最愿意接受故事化的东西的,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提高可视性的法宝。财经类的纪录片也要用活用好这一法宝。刚才我们说到了故事的主体:人物或家庭, 而情节是故事化讲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强化情节这一概念, 有时还要设置一些悬念, 即把情节中重要的线索, 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提出来, 使观众急于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 激发好奇心, 使人产生一种期待的情绪和心态。

新闻手段的运用

在财经类纪录片中, 有一些里程碑式的节点, 或者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可以用穿插新闻记录短片的方式进行表达。这些新闻短片唤起了共同的记忆, 同时, 在纪录片中, 主观的色彩越少越好, 越客观越真实, 新闻短片的运用正是增强了这种真实感和时效性, 可以说, 这是财经类纪录片的一大特色。

情景再现的运用

很多优秀和成功的纪录片, 都运用了“情景再现”或者“模拟重现”的创作手法, 获得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财经类纪录片更是可以充分借鉴和使用这种表达方法。对于“情景再现”这种表现手段, 我认为它是一把双刃剑, 需要用, 怎么用, 能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好, 这是见创作者功力的。用好了, 就是整部片子都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 都不会让受众觉得不自然, 现在有些优秀的纪录片可以说整篇都是在“再现“历史情景, 非常引人入胜。但是要用不好, 哪怕只有几个镜头, 都会让人觉得不专业, 甚至是可笑, 使创作者为整部片子付出的辛苦付诸东流。

细节中映射出大主题

细节决定成败, 这话已经被运用到各行各业, 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更要注重细节的打磨, 这个懒是不能偷的。一部艺术作品, 最能感染人, 最具视觉冲击力, 最富有艺术价值的, 往往就是细节。在财经类纪录片中, 细节的展示同样重要, 不同时期人们的财经观念是不同的, 理论是专家的专利, 而生活细节最能反映出普通人的态度, 一个群体对于生活画面的共同记忆, 是要通过细节来勾勒的, 另外, 细节对于刻画人物性格, 点化人物关系, 表现环境特征, 丰富结构情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农村广播下一篇:美丽乡村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