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2024-07-11

纪录片的发展趋势(精选7篇)

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篇1

摘要: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对我国国产纪录片的创作理念、题材选择、叙事方法以及编排方式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探讨《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进而了解当下观众对纪录片形式和内容的需求,从而明确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发展,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纪录片市场被大量国外纪录片占据,这使得国人始终认为优秀的纪录片都来自国外,导致国产纪录片市场没有立足之地。随着国内文化产业体制的迅速改革和对国产纪录片的大力扶持,国产纪录片得以迅速成长,并在数量、题材和表现形式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以《再说长江》《望长城》等为代表的优秀国产纪录片随之涌现[1]。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关注,并成功刷新了国产纪录片的收视纪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对中国饮食文化、美食等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此,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研究其具体内容,并以此分析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 创作理念

随着我国文化背景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大众情绪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80年代我国纪录片多以“教化与指导”为主要创作理念,到90年代我国纪录片创作理念逐渐演变为“客观与再现”。但在国人思想变化的影响下,以“教化与指导”、“客观与再现”的创作理念已很难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社会化普遍的文化心态“讨厌嫌虚,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外热播并获得广泛认可,创意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曾对《舌尖上的中国》做这样的评价:这部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我们可将其概括化为四句话,那就是“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2]中国人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寻找食材,并将其制作成一道道精致美食,并从这些美味中品出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引申出深沉的中国文化。纪录片创作者能否让观众体会到其要表达的意图和价值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同经验范围”,为此,创作者在创作纪录片时,擅于发挥大众熟知的符号来进行诠释,必然能够使观众更容易接受。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中,创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美食符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而美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将其作为题材,必然能够引起大众的共鸣。

“让世界了解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宗旨,但如何通过纪录片为观众展现真实的中国,尤其是要怎样为国外观众展现如今的中国,针对这个问题,《舌尖上的中国》编导陈晓卿曾这样回应:我们在创作《舌尖上的中国》时,并不是单纯地完成一部美食纪录片,创意之初就针对该问题做出了定位。事实上,《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作为一个切入点,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自然生态、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传承等更深沉的文化蕴涵。并且我们通过观看,可以看到这部纪录片并非单纯地讲吃,而从吃讲到乡村、家庭以及邻里之间的关系等层面,并深入地探讨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向观众传达了深层次的传统伦理文化、美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并使其充分的凝合在一起,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富有情趣、人文情怀、真实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创作理念使得《舌尖上的中国》成功打破了社会、语言和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以美食为媒介,让海内外广大群众更深刻地领略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感知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

2 拍摄题材

以往,我国的纪录片多以历史等为题材,例如《圆明园》《丝绸之路》等,尽管这些纪录片深得大众的认可,但随着大批量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涌现,人们出现了审美疲劳;而以政论、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受众群体相对较小,很难吸引更多的受众。美食作为大众的话题共同,是大家日常生活的必备,这使得该题材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是切身经历[3]。《舌尖上的中国》在选题上切合广大观众的日常实际,这也是其成功唤起群众共鸣的主要因素。纪录片不仅需要从不同方面来体现中国的饮食文化,还要告诉大众这种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现美食的各个侧面,为观众展现了中国人的民族风俗、生活礼仪和道德伦理等文化。这部纪录片不仅给观众带去了中国各个地区的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还成功开创了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典范,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美食题材节目的局限。

3 叙事方法

有国外运营商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尽管中国纪录片看上去有着精美的画质,并且内容生动、新颖,但故事缺乏悬念是其无法走入海外市场的主要因素。但《舌尖上的中国》在这方面做了改善,这也是该片在海外受到认可的主要因素之一。

《舌尖上的中国》将每一集都设置成不同的主题,并以故事的方式缓缓展开,每一集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和食物,有母女与食物、夫妻与食物、父子与食物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国人每个家庭现状的缩影。在《主食的故事》(第二集)中讲述了一对空巢老人,他们一年中最开心的是儿孙归家,并为他们制作香糯的年糕,一家人能够围坐在一起吃他们亲手制作的年糕,唠家常,和乐融融。但在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又纷纷踏上回程,家中再次剩下这对老年人,这个故事里,美食成为了联系亲人的重要桥梁。而在《转化的灵感》(第三集)中,又为观众带来另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我们日常中常见的。王翠华和姚贵文围绕豆腐过着简单清平的生活,在这对夫妻的眼中,每一份豆腐都非常珍贵,是上天的馈赠,能够让他们供养自己的子女,过上安稳的生活。简单的故事、平淡的生活、普通的人物,这些故事的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亲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发扬和传承饮食文化的古老方式。金顺姬跟着妈妈学习泡菜腌制,老黄的儿子学习老黄的火腿腌制技巧等,这些故事都贴近生活,并与真实充分融合,不仅让纪录片充满了时代感和现实感,同时也展现了创作者每一集不同的主题和创作意图。

4 编排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拍摄地域很广,涉及全国各地,每一集设置不同的主题,并围绕着这个主题,讲述不同的故事。从一种食材再到另一种食材,主要采取大跨度的方式进行编排。从东部到西部,从南方到北方,从香格里拉到浙江,再到广西,不同人物、食材组成不同故事,通过跳跃式将其串连起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时间的味道》(第四集)从东北人忙着各种蔬菜的腌制,到香港人各种腊肠的制作,再到大澳虾酱的晾晒,尽管这些食物在做法和用料上都南辕北辙,但经过时间的渗透,却沉淀出不同的岁月味道[4]。将历史与美食巧妙结合,在展现饮食文化的同时,体现出历史的醇厚,引申出人生百味。

5 结论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国产纪录片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在强调本土化意识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全球化意识,这就需要在创作理念、题材选择、叙事方法以及编排方式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展现纪录片在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纪录片产业链,更好地推动国产纪录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从“真实再现”到“虚拟现实”——论数字技术条件下国产历史纪录片的发展趋势[J].当代电影,2013,(10):182-184

[2]周蜜.国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现象研究[D].湖北大学,2013

[3]崔曜.跨文化传播背景下中美纪录片分析[J].声屏世界,2015.(5):44-45

[4]马超.从纪录片《归途列车》看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化[D].兰州大学,2013.

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篇2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发展趋势,舌尖上的中国

一、前言

电视纪录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都市时尚和一些乡村题材方面的电视剧上, 对于纪录片渐渐遗忘在了脑后。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步加快, 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渐渐占据了荧屏, 成为人们日常必看的电视节目。不过, 就在人们已经将纪录片渐渐淡忘的时候, 近年来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是获得了巨大成功, 让大家大感到惊奇的同时, 不由对我国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产生了诸多热议, 并非是纪录片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而是如何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来拍, 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呢?其实这个问题, 关系到了我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看我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一) 题材的选择

我国纪录片不单单只有《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部, 相反, 在《舌尖上的中国》拍制之前, 就已经播放了几部大型的国产纪录片, 不过相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来说, 这些纪录片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益, 收视率也不如《舌尖上的中国》高。究其原因, 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题材的选择上。《舌尖上的中国》更加接近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几乎是零距离, 这让观众看了以后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亲和力直接将观众的眼球吸引了过去。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人都知道, 涉及的美式并非是什么名厨大餐, 仅仅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普通饭菜, 讲述的也是平平淡淡的故事。可是偏偏这些平凡、普通的故事, 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让人们内心最朴素的情感与这部纪录片达成了共鸣, 从而让人们热衷于欣赏这部纪录片的朴实无华。《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一种平凡, 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拥有的质朴, 这让整部纪录片和观众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 从而让这部纪录片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文案的精彩

《舌尖上的中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人文气息, 片子里的文案在整个纪录片播放过程中, 让人们心中产生一种人文气息, 被这部纪录片的文案语言, 深深地吸引了进去。例如, 片子里涉及的文案:“几千年来, 臊子汤在岐山村村落的面锅里翻滚着, 岐山臊子面更成为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这种文案表达方式, 蕴含着浓烈的人文气息, 让人心中产生一种诗画之美, 情不自禁地沦陷在了美食的香味之中。可以说整部片子里的文案都十分精彩, 它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各地美食, 这种介绍充满了诗情画意, 更加生动形象地配合了纪录片的表演特色, 并且让人们沉醉于语言的美感当中。《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当中, 涉及文案的部分还流露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将中国文化的传承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有些文案设计, 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打动了观众, 让这部纪录片迅速火爆起来。

(三) 剪辑的高超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剪辑方面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同。例如, 我们所知道的《大国崛起》《圆明园》这两部较为知名的纪录片来看, 它们追求的是稳重、均衡的节奏, 而《舌尖上的中国》则恰恰相反, 其剪辑手段更加灵活, 具有很强的张力, 跨度性较大, 其各个地方美食介绍的画面采取了细碎式的剪辑方式, 打破传统的剪辑方式, 这反而引起了不错的反响。除此之外, 在剪辑方面, 对比传统的纪录片来看, 《舌尖上的中国》涉及的美食画面超过800个, 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纪录片的数量。高超的剪辑手法, 让《舌尖上的中国》在叙事过程中添加了悬念, 极大地增强了该片的观赏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球。

三、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看我国纪录片未来发展趋势

(一) 注重节奏变化

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该部纪录片一反往常纪录片的节奏风格, 摆脱了以往纪录片沉闷的节奏和缓慢的节奏, 采取了一种明快化的节奏, 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一点, 值得我国纪录片借鉴。在未来, 我国纪录片的拍摄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采取一种创新的形式, 改变拍摄节奏, 或许同样的历史题材, 收视效果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 注重情节, 注重表演

纪录片的拍摄往往注重于叙事, 整个画面都被沉闷的节奏所充斥, 仿佛是回忆历史一般, 这种“表演”形式往往让现代人难以接受。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 情节以及表演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如何将这两点融入纪录片当中, 对纪录片的表达效果来说, 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实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来看, 这部纪录片将情节串联起来, 有着丰富的人物表演画面, 充实了这部纪录片的观赏性, 日后我国纪录片也该朝着这个方面发展, 加入表演和情节。

(三) 注重题材选择

纪录片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是那一时期的缩影, 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就这一个特点来说, 往往平凡化、生活化的题材, 更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广大人民群众是电视纪录片的受众人群, 纪录片的主要观众, 若是不能明白这一点, 那么拍摄出来的纪录片, 注定不会取得太高的收视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 所以我国纪录片未来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注重平民化和大众化, 让纪录片更能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

四、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舌尖上的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此,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明白《舌尖上的中国》为何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也要从中有所借鉴, 这对于我国纪录片未来发展趋势来说, 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叙事的标杆[J].当代电视, 2012, 10 (8) :121-125.

2014年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走势 篇3

1 市场化机制逐渐完善,纪录片由简到精

根据《2014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播出纪录片约70000小时,其中首播节目约18 000小时,生产纪录片约1 1 000余小时。近两年来,在强大的纪录片市场需求下,央视及其他卫星电视所推出的纪录片频道广受好评,并逐渐带动市场化机制走向成熟。到2014年,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以国家电视台为主导,以省市电视台和社会制作机构集体制作为辅的格局,已经成立1年多的中国纪录片播出联盟囊括了100多家纪录片制作机构。

纪录片的发展离不开作为推手的政府的推动和引导,但市场才是最终撬动这个行业,推动行业真正繁荣的力量。央视历时近3年创作的《互联网时代》在国家资助的基础上广泛与市场结合,以其高清的画质、独特的视角、故事化的叙事、中性的叙述、理性的思考、宏观微观结合的话语方式赢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纪录片由简到精的制作过程,不仅是指画面的日益精良,技术手段的日渐丰富,还包括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拍摄思路,思辨的逻辑思维,贴近民众的话语表述,以及用记录代替说教的本源性回归。

2 微记录发展迅猛,贴近“自媒体”时代特色

在当今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上,传统的影院放映和电视频道放映依然是主流模式,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抢占着纪录片市场。作为伴随新媒体产业产生的拍摄模式,微纪录片在生产方式上,具有制作周期短、个人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手机拍摄、实时传输、实时话题等特点。视频网站是微记录发家的催化剂,爱奇艺、优酷网等建立的通过网络和移动平台完成的新媒体纪录片,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侣行》是记录张昕宇与梁红环球旅行的纪录片,2013年其保持了每小时58万播放量,单期1 100万播放量,总流量1.1亿。2014年,百集微纪录片《中国词儿》,通过当事人的亲口讲述和现身说法,以影像故事的形式讲述自“五四运动”以来对国人影响对大的中国词语。“微记录”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瞄准市场及时进入微纪录领域的政府和企业,也将谋得这一行业的利润蛋糕。2014年兰州市政府就率先推出首部城市微纪录片《微记录新兰州》,力求在政府和社会的合作下,通过200多个故事来反映千年古城兰州的风貌。

3 国际化叙事风格,打破纪录片“说教”框架

2005年纪录片《故宫》在拍摄完成80%的时候卖给国家地理频道,并剪辑成2集的国际版,经在100多个国家签约出售,给中国纪录片走向国际带来新趋势。此后,中国纪录片逐渐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叙事风格,也更加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已经上映两部的《舌尖上的中国》从广为熟知的“美食”入手,虽在美食制作中运用了艺术表现手法,但真实展现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呈现出国际化叙事风格的中国故事。在拍摄手法上,《舌尖》系列是对《美国:我们的故事》《人类星球》的良好借鉴,也让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打破中国纪录片宏观叙事和政论说教的总体思路,更加符合国际受众的认知习惯。

在2014年的中国龙奖上,《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杰克卡特的生命》《瓷路》《野性的终结》等纪录片作品获奖,也再次说明了中国在纪录片选题、叙事风格上的国际化走势,中国的纪录片不再局限于对传统文化的宏观描摹,而是开始放眼全球,关注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同时,更多平实的语言,灵动的视角,生活化的故事,让纪录片真正还原生活,引人思考。以前,盛传这样的定论:中国纪录片创作与历史、人文题材纪录片的繁荣兴盛相比,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却势单力薄。而今这种境况正得到改善,更多关注现实的纪录片得以在荧幕上与观众相见。

事实上,随着市场化机制的逐渐完善,纪录片由简到精成为必然的趋势,故事化叙事和理性的思考逐渐纳入中国纪录片的主流框架;同时,中国纪录片开始关注与网络平台结合,展现出新的拍摄和制作风格。不仅如此,中国纪录片逐渐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叙事风格,也更加积极走进国际市场。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纪录片与市场接轨程度日渐深入,其创作理念、叙事方式、逻辑视角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纵观2013年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结合时代、贴近现实已经成为其鲜明的发展特征。2014年中国纪录片在发展态势上显现出更加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制作方式由简到精。同时,“微记录”模式发展迅猛,叙事风格逐渐国际化,更加符合国际受众的认知习惯。

关键词:纪录片,市场化,微记录,叙事风格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我国纪录片的发展研究 篇4

纪录片是一种观点的记录, 是通过非虚构的模式, 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形象和音响素材, 带有主题思想。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纪录片的传播带来崭新的一页, 形成了纪录片传播的新格局。

1.1 视频网站作为传播的新渠道

视频网站在互联网的支撑下, 用户可以在线观看或者发布分享视频, 到2015年新媒体的优势已经被大众认可, 因此纪录片以视频网站作为传播渠道使其传播效果更好。很多视频网站都已经开设了纪录片频道。纪录片视频网站都具有不同特点, 优酷频道为用户提供了自制纪录片展播平台。爱奇艺、CNTV等都凭借自身的背景建设了纪录片库, 提供众多记录片, 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运行平台。

1.2 网络社区、论坛、微博成为纪录片交流的新阵地

视频网站是以简单播放记录片为主, 网站社区、论坛等位纪录片提供了一个交互性更强, 也更容易成为纪录片交流的聚集区。视频网站为了给观众提供交流平台, 都开辟了纪录片聚交流区。为更多的纪录片爱好者提供多种交流渠道。微博在传播纪录片的过程也有很重要, 可以借助名人效应来扩大记录片的影响力。微博以其交流、互动、分享的人性化优势, 为纪录片人 (机构) 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与网站、论坛相比, 纪录片网站只是单纯播放影片, 不能够与观者实现互动;论坛虽能互动, 但很难有名人的加入, 影响力不够大。而微博的出现, 则弥补了以上的不足。

1.3 移动终端成为纪录片传播的新载体

新媒体时代,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普及, 为记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移动终端的价值吸引了各大网络信息载体的加入, 很多视频网站都已经开发了移动客户端, 为用户观看纪录片提供了又一捷径。另外新浪微博、腾讯视频都已经开发了客户端, 用户只要在手机上安装这些程序就可以了解纪录片信息, 使其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纪录片。

2 新媒体对纪录片传播的影响

2.1 新媒体为纪录片带来发展和机遇

在新媒体环境下, 视频网站、社区论坛、微博等都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渠道, 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众多渠道, 纪录片的受众人群更多。受众人群、受众心理及行为的改变也推动纪录片主体的良性发展:创作者由专业人士转向平民大众、创作题材也更加多元并且出现了新的纪录片形式——微纪录片;在运营方面, 纪录片在营销及盈利方式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的反馈可以直接通过微博以及论坛进行, 对提升记录片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上述渠道的多元化发展, 是纪录片的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 创作队伍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2.2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传播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新媒体时代为纪录片的传播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其传播和发展也面临一定的问题。纪录片创作者们使用手机、DV拍摄的纪录片存在一定的视听缺陷, 我国纪录片3D技术人才少, 纪录片信息容易淹没, 纪录片的营销方式不稳定等。新媒体也给纪录片的播发展带来了冲击,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发展面临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为纪录片品质遭遇挑战、网络信息难以有效到达、盈利不容乐观三个方面。

3 新媒体时代我国纪录片储波发展的策略

新媒体时代使纪录片的传播方式改变, 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 新媒体环境下, 涌起了一股纪录片的传播热潮。在纪录片传播热的背后, 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理性对待。但是由于其传播过程还存在问题, 加上网民触网习惯影响纪录片网络信息的发布、纪录片不能忽视电视台传播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正确对待, 用理性的眼光从根本上把握, 以促进纪录片的健康稳步发展。为了促进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 需要从根本上注重纪录片创作者的培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 要把握受众收视习惯和网络运营的规律。另外, 还需要注重主流电视媒体的传播地位, 才能最终促进新媒体时代记录片传播的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新媒体是我国纪录片发展的蓝海, 视频网站中海量的纪录片存储、论坛微博中片接的纪录片信息交流等, 在新技术支撑下新媒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困局, 记录片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下, 发展势头良好, 形成了具有新媒体时代特色的传播格局。但是, 读者还需要认清, 我国纪录片的传播正在逐步完善, 要用理性的眼光来看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与发展, 勇于面对存在的问题, 以人才为支点, 用不断改变的力量, 撬动中国纪录片传播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刘震, 余索.易拍时代的纪录片传播研究[J].新闻界, 2013 (11) :37-40.

[2]谷妮娜.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网络时代的纪录片传播发展趋势解读[J].大众文艺, 2015 (9) :193.

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篇5

一、纪录片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 随着电视事业的起步,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诞生;在十年动荡时期, 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几乎止步;80、90年代又获得了重新的发展, 而且90年代发展迅猛, 可以堪称是“纪录片时代”, 像《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记录》等都是那个时期的作品。随着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基本上所有的电视台都摄制了纪录片编辑室, 但是, 随着电视频道、电视节目的增多, 纪录片的收视率越来越低, 很多电视台不得不减少纪录片的制作和播放。

二、纪录片发展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 到今天, 随着人们的鉴赏水平的提高, 优秀的纪录片再次得到人们的关注, 很多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喜爱, 如最近播出的《故宫》《中华文明五千年》《再说长江》等等。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1) 创作力量多样化。近些年来, 随着纪录片创作数量的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创作的队伍, 而且, 随着科技的发展, 个人创作的作品越来越多, 很多民营的文化传播公司、文化机构参与纪录片的拍摄制作,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 几大视频网站的建立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纪录片视频发布平台, 激发了广大民间机构的创作热情。

(2) 多元创新创作理念。早期的电视纪录片, 似乎必须要符合直接的原生态拍摄模式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后来, 随着发展, 纪录片开始多样化, 形式上也不拘泥于概念上的理解, 主流类纪录片、精英类纪录片、商业类纪录片、边缘类纪录片等变得丰富多彩。像《抗战》《百年光影》等反映主导意识形态的纪录片类型, 也有创作者意识很强的精英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深受观众的喜爱, 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创作理念的多元化, 也表现在各种渗透着记录风格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出现, 原生态纪实纪录片、科技纪录片、调查类纪录片、历史类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等, 拓展了纪录片的题材和领域。

(3) 多样化的艺术探索。近年来, 一些如电影、戏剧等其他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 叙事策略被引入并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纪录片也渐渐跳出固有的藩篱, 努力开拓着自己的表现空间。首先, “真实再现”手法在许多作品中被大量运用。“真实再现”的使用, 使历史中镜头无法展示的画面断裂处被影像缝合起来, 一些无法拍摄到的历史变得鲜活, 纪录片的可视性变得更强。其次, 科技手段的运用开拓了展示空间。由于很多历史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可引用的史料也极其有限, 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电脑动画, 特技等手段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之中。

(4) 纪录片的娱乐化。纪录片的娱乐化以一种简单、轻松的叙述方式、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牢牢吸引住了一批忠实的观众。纪录片娱乐化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另一方面是形式上。内容上主要是对故事化和戏剧性的追求。故事化强调的是过程的因果关系, 用悬念来推进故事的发展。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成为一个纪录片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纪录片娱乐化在形式上的体现主要是对画面可视性的追求以及在制作手段上的一些创新。

三、纪录片发展中的问题

近几年,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生产、创作和研究, 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大的提高, 获得的国际、国内奖励日益增多, 电视纪录片的技术与艺术水平也有了相当的进步, 相关的评奖活动、学术研讨也非常活跃。与此同时, 在电视传媒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 纪录片尽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美誉度和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 但是长期“叫好不叫座”、曲高和寡的现象, 使主流电视媒体越来越不想增加投入, 由此导致电视纪录片在主流媒体中的位置趋向边缘化。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国际市场的被动地位。纪录片是最具有国际化的节目样式, 但是一直以来, 中国纪录片创作却没有找到国际化的表述语言。随着海外纪录片市场对中国纪录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寻找被国际接纳的表述方式越来越迫切。首先, 中国纪录片要走向世界的首要困难就是正视文化差异。面对这种差异,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迎合, 但不固守, 想方设法多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让西方观众从我们的文化出发而不是从他们的文化出发看问题。其次, 中国纪录片在题材选择策略上也存在着一定缺陷。反映边缘、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题材的作品过多, 表现中国农村和城市人民生活的影片则付诸阙如。如今, 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 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现状可能更感兴趣, 向世界展示一个更为真实的、全面的中国也该摆到新的重心位置。

(2) 纪录片生产创作市场意识的缺乏。很久以来, 中国纪录片想当然地被视为个人化的作品而非市场的产品, 纪录片已经只管创作不问市场, 只问投入不求回报, 尤其是在各电视媒体, 纪录片栏目大都因投入过大, 收视率太低而被撤销。纪录片创作的低迷, 根本原因来自于中国纪录片生产缺乏市场意识。从前期的选题策划, 生产制作到营销, 既无市场意识,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电视产业化的大趋势下, 纪录片必须以观众为目标, 回到真正的市场上, 这才是纪录片最终的生存栖息地。

(3) 反映现实社会和时代进程的作品的缺乏。关注现实生活是纪录片创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 每逢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际, 也应是纪录片发展之时。而近几年的纪录片创作, 文化传承, 艺术审美方面都有较好的作品问世, 但是, 同样水平的反映现实社会内容的片子却没有。转型期的中国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关注:人口迁徙、制度变革、上岗、下岗、情感困惑、观念更替以及这些问题背后的心态等等, 记录这些问题的作品都可能为社会所关注。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J].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2]赵曦.对纪录力量的重新诠释——2005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发展综述[J].中国电视, 2006 (06) .

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永远的焦裕禄》,美学特征,情景再现,口述历史

2010年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得中国的纪录片产业有了政策上的保障, 同时给予纪录片以肥沃的土壤, 拉动了纪录片市场的繁荣。而大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则在2014年为纪念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应运而生。

一、团队化制作与盈利模式

这部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共河南省委联合摄制, 河南影视制作集团, 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 一经播出, 就赢得了一片赞誉声。它的总导演是由获得过国家电影华表奖的海涛担任, 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的周新霞进行剪辑, 为纪录片撰稿的是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钢以及国家一级导演陈燕民, 扣人心弦的背景音乐则由纪录片《刘少奇》的作曲董立强创作。

值得关注的是, 河南影视制作集团作为河南省广电系统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 在制播分离的制播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 为纪录片国有制作团队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立项、策划以及拍摄和后期制作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 给了纪录片更大的创作空间。通过在各大电影院上映的方式, 减轻了纪录片的制作压力, 增加了新的盈利方式。

二、情景再现的运用

看完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的最深刻的感受, 就是对《永远的焦裕禄》中画面的赞叹。许多生动翔实的影像资料, 都是那个年代真实录制的。肆虐的狂风吹起漫天风沙、泛白的盐碱地颗粒无收、奔腾的洪水房倒屋塌, 帮助吴秀花解决实际困难, 带领活下来的人民翻地种田, 刮去白霜、大造台田、制服盐碱、种草封沙, 治理三害卓有成效, 以及焦裕禄去世下葬时, 人们悲痛哭泣, 表露决心、栽种泡桐等。这些黑白的影视资料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也让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增加历史纪录片戏剧化的效果。虚实结合的画面中, 更加凸显出焦裕禄不同寻常的坚毅与决心。逆光中, 一袋袋粮食被扛了出去, 看不清的面目, 黑暗与光明结合的画面, 也表现出了焦裕禄的挣扎与决然, 背对黑暗, 面向阳光, 他想要老百姓都活下来!

解说词朴实无华, 却又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从韩涛的声音中, 让人感受到了对焦裕禄的缅怀和思念, 对焦裕禄精神的讴歌和敬仰。《永远的焦裕禄》中很多画面都只是简单的场景描述,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而解说词在此时准确的展现出了创作者的意图, 同时对画面的内容加以延伸、升华, 营造了意境, 抒发了情感。

崩坏的藤椅, 妻子在床铺上发现的茶杯盖、钢笔或刷子, 这些都无声地诉说着焦裕禄被病痛折磨时的难挨, 以及他坚忍顽强的意志。第三次出现的破旧书桌以及上面的空白本子, 终于写上了“兰考人民多奇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三、口述历史的运用

“口述历史”是中国纪录片美学探索中呈现出的另一个亮点。将当事人口述的内容与历史相结合, 再通过情景再现展现出来, 用口述历史的方式来结构全片, 使得纪录片更完整、新颖, 也更有说服力。

《永远的焦裕禄》的内容是循序渐进、层层铺展开来, 采用真实影像资料、人物采访、解说词、拍摄辅助画面相结合的叙事方式。纪录片最大的亮点是, 除去解说词, 其他的语言都是来自真实的人物采访得到的语言, 通过对焦裕禄的领导、同事、子女, 以及宣传、研究焦裕禄事迹和精神的作家、学者的采访, 讲述出焦裕禄在兰考以及在洛阳矿山机器厂9年的忘我工作事迹。通过他们的回忆与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描述,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焦裕禄, 通过他们的穿插描述, 焦裕禄已经深刻在我们心中。

通过焦裕禄子女的叙述, 我们知道他日常生活中心心念念的也都是工作和人民, 他的妻子偶尔去看他一次, 也是一次带着一个孩子去, 也让他见见自己的孩子。焦裕禄疼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对他们的管教也特别的严厉, 即使是上小学四五年级的大儿子去看白戏, 也受到了他严厉的批评, 说他剥削演员的劳动。面对自己的妻子, 虽然他总想陪陪她, 可实在忙的抽不出时间, 虽然身为书记, 但他的穿着打扮就像一个要饭的, 在农村人看来还不如他们。

出演过电影《焦裕禄》的李雪健也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在兰考拍摄《焦裕禄》时, 当时的群众演员都是当地的群众, 拍摄时所用到的很多道具都是老百姓自己带过来的, 因为他们都是和焦裕禄共事过、生活过或者是认识的人, 当时送别焦裕禄时, 他们也是带着这些东西来的, 都是真实的场景。这些细碎却不为人知的点点滴滴, 让焦裕禄的形象更加的鲜活生动, 他就如同我们身边的友邻一样, 一样的平凡, 一样的亲切。

焦裕禄去世下葬的那天, 他曾帮助过、救助过、一起劳动过的村民们都来给他送行了。他们带着治理三害的决心, 带着重建兰考的希望, 在焦裕禄的坟前种下了几棵泡桐树。那一张张带泪的脸, 一声声无声却悲痛的哭泣, 无不在诉说着他们对焦裕禄的怀念、惋惜和追忆。

焦裕禄是为民的好榜样, 是务实的标杆, 也是一面清廉的镜子, 他“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 也对我们新闻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新闻宣传的工作要实事求是, 客观反映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把握和运用规律、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 真正地发挥出主流媒体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作用, 杜绝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 虚心向人民学习, 不断地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样才能使我们新闻人与新闻工作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浅析网络视频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 数字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最新出炉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至2014年6月, 中国网民达到6.32亿人, 大众真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 过去传统电视媒体“你传我受”的局面彻底改变了, 现在受众通过网络不仅可以随意拉取自己需要的影像信息, 也可以自己创造内容, 信息传播呈现交互性的特点, 传者与受众的互动性明显增强, 网络视频因此得以迅速发展。我国从1905年第一部纪录片诞生以来已经走过近百年春秋, 伴随着社会的改革变迁每一阶段的纪录片也打上了时代的痕迹, 但在网络视频出现之前, 我国纪录片一直处于低迷的境地。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纪录片带来了春天, 搭上网络视频的快车纪录片有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更方便受众通过网络视频看纪录片, 2008年, 搜狐率先推出高清纪录片频道, 而后中国网络电视台、爱奇艺网、凤凰网等都纷纷开办纪录片频道, 一时间中国纪录片得到了大众空前的关注, 这些以网络视频为主的纪录片频道大都拥有优质的纪录片资源,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纪录片作品, 同时也提供受众互相交流的平台, 受众观看纪录片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可以随时观看、实时评论, 可见, 网络视频给纪录片带来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要分析其对纪录片的影响,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网络视频的特征入手。

二、网络视频的特征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网络视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颠覆了过去传统的影像传播方式, 给传者和受众双方都带来了很多益处。网络视频之所以能够得到受众青睐很大一个原因是其传播碎片化的特点,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改变, 在忙碌生活中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或守在电视机前观看视频了, 网络视频较之早起的影视作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其短小精悍, 大多时长不会超过三十分钟。例如, 凤凰视频、新浪网、搜狐视频等习惯把网络视频资源“切开”, 受众可以想看什么就点开什么, 每个被切开的视频使用率达到了最高值, 碎片化的视频内容可以很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点击量往往比完整的并未被切开的视频高;除此之外, 网络视频的第二大特征即其多元化的内容。网络视频的传播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的, 同时受众也是面对全球的, 内容包罗万象, 有严肃新闻也有娱乐报道, 有草根自制短剧也有恶搞视频, 受众可以搜索到任何自己想看的内容;第三个特征即受众在角色和心理上的改变。网络视频环境下的受众逐渐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的观看习惯, 大众在观看视频时不仅可以任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还可以即时反馈信息。

三、网络视频对纪录片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困局, 伴随着网络视频的风靡, 中国纪录片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机遇期, 真正迈入了“公众时代”。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 (2014) 》中指出, 今年我国纪录片在投资、播出、生产、发行等方面均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 纪录片热度有了显著的提升, 社会、大众对纪录片也有了制作和传播的需求, 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了纪录片产业中。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引爆了整个网络世界, 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纷纷在首页进行推荐, 该纪录片在搜狐、网易、新浪、腾讯等视频网站上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至此纪录片的网络传播成为一种趋势, 内容和品质的提升成了各大视频网站的高层次追求。以下是笔者认为网络视频对我国纪录片发展最大的影响:

(一) 纪录片走向大众化时代

我国的第一部独立纪录片是吴文光的《流浪北京》, 讲述了五个流浪北京的艺术家为了理想游走在社会边缘的故事, 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但不可否认受众依然很少。伴随着迷你摄像机的风行和网络视频的崛起, 如今纪录片才真正由小众逐渐走向了大众化传播,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受众也可以掌握内容的生产和发布, 网络视频给予了人们网络交谈和发言的自由。还是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之所以此纪录片如此之火, 笔者认为离不开互联网上网民的支持, 很多受众并不是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的节目, 而是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并在线进行实时互动点评, 通过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才导致其彻底走红, 该纪录片以平民化的视角彻底征服了受众, 从此纪录片走下了“神坛”, 走向了普通大众。

(二) 纪录片主题更多元化

在过去中国的纪录片主题过分单一, 常常伴有大篇幅的解说词。例如, 《话说长江》等纪录片就是以其绚丽夺目、优美激昂的解说词和高昂振奋人心的音乐构成, 主题就是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类纪录片是典型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录片, 宣传色彩浓郁, 但传播效果值得商榷。在网络视频的影响下, 过去这种单一主题的纪录片发展模式慢慢消解, 可以看到今天我国的纪录片主题正趋向多元化发展。为了满足受众多样的需求, 现在的纪录片不仅关注社会底层群体, 也特别关注社会的各个阶层;不仅关注社会表象、显而易见的故事, 也注重反映人物深层次内心层面的内容;不仅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需求, 也学着适当迎合不同偏好观众的要求。前段时间网络视频比较流行的纪录片《蚁族》就是对社会一般人的写照并对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做出了独特的解释和评论, 此类纪录片通过网络视频传播深受一大批年轻网民的追捧, 他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产生强烈的共鸣。又如湖南卫视今年在网络推出的《味道》微纪录片, 每集只有四分钟, 一推出各大视频网站平均一天的总阅读量达到了100多万次。多元化的内容吸引了不同需求的受众, 纪录片的影响力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三) 打破纪录片传统传播模式

我国纪录片的传统传播模式过去长期以来是以电视纪录片的形态出现, 主题大多离不开政治宣传或典型人物描写, 在网络视频的影响下, 新媒体加入到了纪录片的播放行列之中, 电视一统江湖的局面被打破。例如, 2011年崔永元自筹资金拍摄的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并没有首先在电视台播出, 而是选择了网络首播, 在一个月时间内获得了千万的点击率, 三个月后才在电视台播出。《我的抗战》作为国内首部网络先于电视播出的纪录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给我国纪录片人带来的启示不言而喻, 也许这是电视媒体更应该深思的问题。[1]

四、小结

纪录片搭上网络视频的快车除了为其带来发展, 也同样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当下网络视频环境下我国纪录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譬如过分强调精英立场, 与大众脱节。正如纪录片导演李晓如曾说过的:“纪录片不仅是要握住评委的手, 更要握住观众热情的手”。[2]纪录片应该多创作出大众喜爱的精品。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纪录片还应该重视对我国本土文化、民族特色的挖掘和展示, 避免千篇一律的主题, 适当增加传统元素。纪录片导演古兹曼曾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 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 此话不假, 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便被赋予了还原历史真相、传播文化价值的使命, 网络视频的发展为我国纪录片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 希望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纪录片能够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吴碧.我国纪录片网络传播研究[D].中南大学, 2013.

[2]奚光雙.纪录片:握住谁的手[DB/OL].文汇报 (电子版) , http://whb.news365.com.cn/ys/t20060715_1021174.htm.2013-3-20.

上一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下一篇:遗传类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