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生活的纪录片

2024-07-19

介入生活的纪录片(精选4篇)

介入生活的纪录片 篇1

摘要: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类纪录片成为近年来纪录片制作的一种重要类型。从《海豚湾》和《难以忽视的真相》成为奥斯卡电影节的赢家到《穹顶之下》推出当天就获得7464万次的播放量, 生态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已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然而, 在一片赞美声中, 这些环保纪录片中创作主体对影片的介入、鲜明的作者立场及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引发了人们对纪录片客观公正性的质疑与争议。

关键词:环保纪录片,真实,作者介入

1 环保纪录片中作者立场的表现

主观是指个人不依据实际情况, 单凭自己的偏见, 以观察者为“主”, 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在纪录片中, 主观的视角一般来自摄影机背后的人——纪录片的创作者, 然而不同于其他纪录片, 环保纪录片的导演通常直接介入到自己的影片中, 为了向人们揭露某一事实, 导演不再拘泥于在摄影机背后隐藏拍摄, 而是走到了摄影机前不断充当着自己影片中的重要角色, 或成为采访者、事件的参与者、甚至事件的策划者直接参与到环保事件中。这种表达方式在理论上属于比尔·尼克尔提出的“参与模式 (participatory) ”[1]。

参与模式下的纪录片不介意创作者对所拍摄事件的积极影响, 它的特征是与拍摄主题进行访谈或者互动。作为影片的被拍摄者和参与者, 可以用他自身的感受去感受一切, 他们出现在镜头前, 进一步增强了“在现场”的真实感。当创作者从纪录片镜头前抽离, 他又可以离开镜头和作品本身向观众进行讲述。在《穹顶之下》中, 柴静作为影片的制作人、采访者以及出境者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访谈, 然后将这些访谈汇编起来, 不采用匿名的画外配音, 而是直接以创作者柴静自己的声音以第一人称视角向观众讲述雾霾。在本文列举的3部影片 (《海豚湾》《穹顶之下》《难以忽视的真相》) 中, 多位创作者都是身兼多职, 《海豚湾》与《穹顶之下》的路易·皮斯霍斯和柴静都是既当导演, 又负责旁白解说, 并且出现在影片中“现身说法”。《难以忽视的真相》与《穹顶之下》则通过戈尔与柴静的演讲过程为线索,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并对环境恶化的影响及危害做出事实论证。

普世价值观导向中的普世价值, 就是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正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催生了人们对“环保”这一主题的关注和演绎, 随着大众文化传播的深入才诞生了环保纪录片这一纪录片类型。保护环境作为一种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取向, 要想最大程度的唤起人们的认同, 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最佳途径就是诉诸人类共同的价值指向。

环保纪录片所关注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善作为人类最普遍的审美欲求, 在3部影片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 《海豚湾》中海豚可爱的“微笑”及它们在水中的和谐景象;《穹顶之下》中女童纯真的眼神以及对柴静对凛冽清新的“碎雨”的描述;另一方面, 海豚饲养师与海豚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友情、戈尔慈父的形象。3部影片虽然侧重不同, 但都同样带领我们进入对自然的关照, 对生态、生命的敬畏。影片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唤起人类的自知, 并提供了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切关照与思考。

2 环保纪录片中作者立场的形成原因

环保纪录片的私人介入、重新组织事件的叙事方式, 放弃绝对真实和绝对客观中立立场, 通过暴露个人的主观参与在构建现实中的作用来取消“中心权威话语”, 更全面地接近真相, 在环保纪录片中, 创作者刺激外部现实与之互动, 并毫不讳言地暴露这种互动行为在结构影片中的作用。环保纪录片强调“人”在环保运动中的关注和运动, 以此为起点, 其独特、真实的行动。如果只是纯粹的观察, 得到的只能是表面的真实, 只有介入的观察才能更接近事件的本质。同时, 这种介入并不是干扰真实的因素, 而是启发真实的有效途径。

在后现代主义中, 解构主义流派的学者坚决摒弃统一性、整体性和确定性, 主张绝对的多元性、相对性和开放性。事实上, 这是对“中心权威话语”的消解。环保纪录片中创作者不再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探求事实, 不再是一个全知者身份, 而是放弃绝对真实和绝对客观中立立场, 通过暴露拍摄者的主观参与, 强调对自我的关注, 这正是对“中心权威话语”的偏离, 从而更全面地接近真相, 对人为参与建构真实行为的揭发[2]。

3 对纪录片中作者立场的反思

环保纪录片的创作者意识到绝对的真实是不可企及的, 从自我体验出发追寻真实正是直面真实的相对性, 以自我介入追问和逼近真实[3], 影片《穹顶之下》和《难以忽视的真相》都在以家庭往事为切入点质疑绝对真实, 在这些影片中, 刻意取消主观痕迹的做法不合时宜。作者本身也被卷入事件中, 他们无法做出绝对冷静、理性的判断, 相反, 他们不得不在场并作出回应。在本文列举的3部影片中, 自我的介入充满了危机感和调查精神, 他们承担着记录事件的研究者和调查组的身份, 挑战和揭发隐匿的事实。

参考文献

[1]Bill Nichols.Representing Reality, Bloom ington and Indianapolis[M].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2]罗以澄, 张昌旭.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 (3) .

[3]肖平著.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介入生活的纪录片 篇2

平行交叉剪辑手法 形式新颖 节奏流畅

电影节奏非常新颖流畅,六个人物故事,由六个不同的情节线不断穿插剪接,自然流畅。跳转剪切的手法又给观众很多自主权去思考与串联,让人有主动观看影片的享受,并沉浸于不同人物的情感与成长中。如:民营科研创业者公司的火箭发射后,有很长的镜头跟着轨迹一直拍摄,这几秒对公司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紧张又揪心的时刻,时间仿佛凝固了,观者对着屏幕连呼吸都不敢过重。而随后跟着外卖小哥拳击比赛前激动又兴奋的备赛,燃点降临。六个人物故事的穿插讲述,让观影体验很舒适,且一直让观众保持观影兴奋度,达到完美平衡。

电影没有一句话外音的解说词,完全靠人物平时的生活和内在情感逻辑发展出故事,也是对观众观影能力的肯定和信任。平行交叉的叙事手法同时展开六个人物的故事,反应出大时代下一个个生命的律动,到最后春节的片段达到了大团圆,看似不相关的人和故事聚在一起,殊途同归,温情如新年焰火般盛放。

为每个普通人而歌唱 新裤子乐队作品为电影助力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电影片尾曲由今夏最火节目《乐队的夏天》冠军——新裤子乐队演唱,这首燃爆全国、唱出几亿国人心声的热曲《生活因你而火热》贴切诠释并点明升华了电影主旨,“勇敢的你,站在这里……那平淡如水的生活,因为你而火热。”新裤子的歌曲与影片内容的高度契合,为影片增加了亮点与泪点。

这部电影被誉为拥有“史上最长片名”

介入生活的纪录片 篇3

纪录片是像镜子一样, 客观的反映现实生活, 还是像锤子一样, 主动干预现实, 一直是纪录片创作领域的重要分歧。镜子论者主张纪录者对被拍摄对象进行客观理性的“旁观”式纪录, 锤子论者则主张对被拍摄对象进行主观干涉与“介入”。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纪录理念在创作中的不同呈现, 而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纪录理念, 在不同的创作时期, 存在一个此消彼长、从相互对立到逐渐交融的衍变过程, 中国的纪录片创作, 也一直在理性“旁观”与主观“介入”之间游走。

(一) 约翰·格里尔逊与“介入说”

1926年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在评价美国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纪录片《摩阿纳》时说, “影片中对日常生活事件所作的视觉描述, 具有文献资料价值”, [1]奠定了纪录片“非虚构”的真实原则, 而他“我视电影为讲坛”[2]的观点, 又主张“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 主张对生活的干预与介入, 这使他成为“介入说”的首倡者。约翰·格里尔逊1927年的作品《漂网渔船》也是其“电影讲坛”理论的证明。作品反映现代捕捞技术代替传统技术的过程, 实拍渔民的日常生活, 登船、等待鱼群、捕捞、返航、码头喊价叫卖、清理船舱、冰冻、装桶等, 既有费拉哈迪的长镜头, 又有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手段, 画面具有造型感和视觉冲击力, 表现劳动的热情和收获, 歌颂了正在蓬勃兴起的现代工业文明, 具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情感倾向。

(二) 吉加·维尔托夫与“旁观论”

“旁观论”的倡导者则是俄国的纪录电影先驱吉加·维尔托夫, 1927年吉加·维尔托夫在《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中把电影摄像机比做人的眼睛, 认为电影镜头是中性的, 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 甚至比人的眼睛更客观和完善, 可以“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所以他主张“要做墙上的苍蝇”, 静静地观察拍摄对象, 不要干涉和介入。他的作品1929年的《持摄像机的人》, 也注重对现实的客观反应。《持摄像机的人》的开篇就有这样的字幕:“这是一部实验电影, 没有字幕, 没有剧情, 没有戏剧成分, 本片旨在创造一种真正的国际电影语言, 一种全然不同于戏剧和文学的纯粹的电影语言。”电影里的主角是社会中的普通人, 从流浪汉到马车夫、从搬运工到纺织女工、从运动员到孩子, 场景取自莫斯科、基辅、里加等城市, 电影院、马路、商店、街道、工厂、海滩、酒吧, 摄像机无处不在, 却毫不干预人们的生活。公共汽车来回穿梭、机器迅速转动、工人熟练的工作、孩子们尽情的玩乐, 这些都是摄像机抢拍的自然画面, 没有任何干预与介入的自然纪录。没有解说词, 自然光、同期声的运用, 尽量客观展示生活的原本形态。

(三) “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

20世纪60年代, 以美国的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代表的“直接电影”创作小组, 继承并发扬了吉加·维尔托夫“旁观论”的主张, 他们强调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 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 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纪录, 不需要采访, 拒绝重演, 不用灯光, 没有解说, 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代表作为1960年的《初选》。该片以崭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风格, 纪录了1960年在威斯康星州举行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F·肯尼迪对休伯特·汉弗莱的总统竞选活动, 影片在直接电影的美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罗伯特·德鲁认为以往的纪录片制作者并不是真有兴趣去呈现未加操纵的现实, 而更愿意通过剪辑或解说来操纵现实, 从而提出某个观点。“直接电影”的基本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捕捉正在发生的事件, 并将电影制作者的干预或阐释缩减到最低限度。这种冷静旁观的拍摄理念, 对中国纪录片创作带来很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至今出现了《望长城》、《沙与海》、《龙脊》、《最后的山神》、《八廓南街16号》、《广场》、《流浪北京》、《彼岸》、《海路十八里》等许多优秀纪录片作品。

与“直接电影”的“旁观”截然相反, 同样在60年代, 以法国让·鲁什为代表的“真理电影”, 则继承了格里尔逊的“锤子论”, 主张“介入”, 鼓动被拍摄对象在摄影机面前真实流露, 促使非常事件的发生。“直接电影”认为在摄像机的干预下, 人们能够表露出自己一些平时不易表露的真实。摄影机的目的不在于抓住全部的真理, 而在于揭露部分真理。1961年的《夏日纪事》是“真理电影”代表作。影片伊始, 一行字幕提示, 本片是“真实电影的一次新实验”。在巴黎的林阴道上, 行人被摄像机后面的麦克风叫住, 回答“您幸福吗?”这样纪录者设计好的问题, 被拍摄者有的置之不理, 有的站下来若有所思, 有的则百感交集。采访者坚持不懈的追问, 突破了以往拍摄对象面对镜头时自我保护性的陈词滥调, 进而激发出被拍摄者谈论自己生活的热情, 让·鲁什通过摄像机考查并纪录了这个过程。“影片不是演员进行表演, 而是那些以自己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丰富了‘真实电影’新试验的男男女女的亲身经历。”让·鲁什反对隐匿摄像机的做法, 他认为摄像机在现场的拍摄, 不应成为事件进展的“掣动闸”, 而应成为“加速器”。影片的采访者、策划者、制作者不仅在影片中现身参与问题讨论, 而且邀请影片中的“被拍摄对象”担任影片工作人员, 甚至在片尾的试映会上, 邀请到影片中所有“被拍摄对象”齐聚一堂观看影片, 然后评断或讨论影片是否纪录了他们的真实状态。“真理电影”的介入是全方位的, 从策划、采访、制作到放映, 全程参与、深度关注与介入被拍摄者的生活。这种主观介入的纪录理念, 在中国纪录片创作中一直有体现, 从20世纪60年代的《欢乐的新疆》到“文革时期”的《三口大锅闹革命》, 乃至80年代的《话说长江》、《话说运河》, 21世纪的《英与白》、《幼儿园》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都有“真理电影”的痕迹。

二、中国纪录片:单一借鉴与多元融合

作为一种电视艺术形式, 中国纪录片创作, 从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纪录片开始, 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经历了1958年到1978年历时20年的“格里尔逊式”, 直到80年末90年代初“直接电影”理念盛行, 到21世纪“新纪录理念”的多元融合, 中国纪录片创作在主观与客观、旁观与介入之间游走、奔突。对世界纪录理念的吸收借鉴, 也融入本土色彩, 结合时代背景有选择的兼收、融合, 呈现由单一到多元的衍变过程。

(一) “格里尔逊式”风行20年

随着二次大战的兴起及格里尔逊本人不遗余力的推广, “我视电影为讲坛”的“格里尔逊式”风格, 适应了国家利益至上的时代要求, 世界各国涌现出一大批此种类型的作品。从1958年到1978年,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都处于“国家话语”时期, 与格里尔逊主张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纪录理念相吻合, 所以“解说加画面”式的主观介入模式, 一直统领我国纪录片创作20年的时间。

1958年5月1日, 现在的中央电视台前身北京电视台成立, 当天播出的纪录片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提供了纪录片《到农村去》。此时的中国纪录片处于初创时期, 也处于政论化、激情化时期, 内容表现各行各业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新成就, 创作理念、表现形式为“格里尔逊式”, 解说加画面, 主题先行、摆设场景、组织拍摄。直到“文革”时期, 电视纪录片创作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一样, 为政治服务, 概念化、程式化严重, 以极端自我、全知全能的宣讲方式, 纪录当时的社会生活。如《把青春献给农村》、《铁姑娘郭凤莲》、《当代愚公战太行》、《向青石山要水》、《泰山压顶不弯腰》等, 这些在当时产生巨大社会影响的电视纪录片, 具有主观单一的视角和判断, 通过劳动画面的拍摄, 着力张扬人物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劳动热情和精神风貌。

“格里尔逊式”盛行中国, 以致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话说长江》, 也没有摆脱“解说加画面”的模式, 不重视同期声采访的实证价值, 一味主观解说理念。但“格里尔逊式”主题突出、观点鲜明、镜头饱满, 在宣传政策、鼓舞士气、凝聚民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直接电影”回归纪录本体

1990年中国第一部运用自然光、同期声拍摄的纪录片《望长城》出现, 标志着“直接电影”理念在中国的诞生。《望长城》没有去探索长城和内陆民族封闭性的关系, 也没有把走长城的活动当作一次有关“大好河山”的风光教育, 而是把纪录性的镜头伸向了长城沿线以“现在时态”展开的当代生活。《望长城》的纪实性不仅体现在运用声画同步、现场访谈、同期声跟拍、肩扛摄像机等当时看来“新颖”的技术上, 更多体现在敏锐的视野和纪录的主体上, 即对“普通人”的关注, 对平凡普通人当下真实生活状态的关注, 超越解说式纪录片, 具有了“保留第一时间”的最自然的纪录片品质。之后涌现出一批采用同期声采访、自然光跟拍、关注普通人生活命运的“直接电影”式纪录片, 如《沙与海》、《龙脊》、《最后的山神》、《八廓南街16号》、《广场》、《流浪北京》、《彼岸》、《海路十八里》, 尽量用理性、冷静的观察, 用客观的镜头纪录原生态的生活, 较少介入与干涉。

(三) 世纪之交的多元融合

世纪之交, 新旧观念交替、思想的碰撞、怀旧与迎新的交织, 导致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审美取向的多元化, 特别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完善, 使一些“创意”得以实现作为纪录“行进中的影像”的纪录片, 在这个时期呈现出不同风格并存、多种理念融合的局面。

20世纪90年代初期, 美国电影理论家达·威廉姆斯, 以“新纪录电影”概括当时的纪录片创作倾向。电子时代的影像真假难辩, “新纪录电影”不排斥真实, 而是主张虚构“过去的真实”。取材历史、主张“虚构”“过去的真实”的新纪录电影, 在美学特征上, 大胆使用情景再现, 历史资料、新闻片与现实场景互为交织。在纪录理念上, 也呈现出理性旁观与主观介入共存、多种纪录手法并用的形态。

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纪录电影是2005年的《故宫》, 之后出现《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圆明园》、《昆曲六百年》、《台北故宫》、《香港十年》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对于取材历史文化的纪录片而言, 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的区别, 在于对历史文化的解读角度与感知距离, 在于表述的语态与身份, 从不同的视角、身份出发, 采用不同的语态与语气, 则表现出不同的纪录形态与风格。《故宫》倾向于远距离、理性的宏大叙事, 旁观者身份与心态, 较少干预;《台北故宫》则倾向于近距离、感性的心灵对话, 主观色彩比较浓, 介入明显。但二者都既有客观纪录又有主观再现, 都用人物扮演、数字再现等影像手段, 再现故宫的宏伟辉煌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也就是说, 在一部片子里, 既有主观介入, 又有理性旁观, 所以21世纪之初的纪录片, 出现多种风格并存、多种手段融合的局面。

三、结语

纪录理念与创作手法的衍变, 从20世纪50年代格里尔逊式, 到90年代直接电影的客观纪录风格, 如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共生的态势, 不仅在不同作品之间存在理性与感性、客观与主观的区分, 即使在同一部片子里也存在二者并存的现象。一切手段服从作品意蕴的表达, 所有纪录围绕人性的探索, 这两点是纪录片延续至今不变的准则, 也将是纪录片继续前行的动力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同道.电影艺术导论[M].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71.

党员民主生活会会议纪录 篇4

时间:

主题:专题民主生活会 与会人员:

内容:***级预备党员进行自我批评。

***A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关于党的理论知识体系需要进行加强,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2、预备党员意识还未完全竖立起来,没有为同学们时时刻刻服务的理念。对此***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1、多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去。

2、提高工作效率,平衡好工作和学习的时间。

***A提出整改措施:

1、自觉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坚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科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3、主动宣传党的理论,帮助周围同学认识党,介绍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作为本专业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密切与群众保持联系,争取吸纳更多的对共产主义有崇高信仰并且对加入共产党有强烈愿望的同学加入党组织。

***B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对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系统性不强,深度广度把握不够,深钻细研不够。

2、精神状态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形势的要求。进了大学后,学生工作变多,便觉得工作太繁重,有点厌烦心态。

3、坚持学习还不够自觉。日常生活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对此***老师提出以下建议:多思考党的理论知识,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

***B提出整改措施:

1、按照“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的要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2、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3、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C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2.工作不够积极,缺乏灵活性。

3.服务意识不够强。

4.时间分配不合理,做事虎头蛇尾。5.自我批评不够。

对此***老师提出以下建议:提高自身党员意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合理分配时间。

***C提出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

2、在班上工作方面,在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实际,在原则范围内灵活多变,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3、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4、加强自我批评,戒骄戒躁。

***D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2、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3、对自己没有做到严格要求。

对此***老师提出以下建议:多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刻理解为人名服务的含义,并将之运用到实践。

***D提出整改措施:

1、进一步有关“党”的文件以及加强政治思想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认真反省自己,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E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政治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深度广度把握不够。

2、党员的先进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在践行宗旨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缺乏实干精神。

4、学习的意识不够强。

对此***老师提出以下建议:在忙于学习知识的同时,深入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深入理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E提出整改措施:

1、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

2、坚持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

3、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思想,在学习和工作上保持先进性。

4、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

***F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政治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强,深度广度把握不够。

2、政治敏锐性不强,不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思考问题。

3、思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在践行宗旨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缺乏实干精神,学习不扎实、不深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多关心国内外大事,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F提出整改措施:

1、系统学习理论,加强政治敏锐性。

2、培养实干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G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上进心不强,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

2、常常局限于专业课的学习,不能够适时利用条件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平时多看书,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培养上进心。

***G提出整改措施:严于律己,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

***H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缺点:

1、党员意识不够强,在工作学习中不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2、不能很好联系群众,服务意识还待加强。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多为同学们办实事。***H提出整改措施::

1、认清自己的党员身份,调整自己的心态。

上一篇:医疗保险内控制度下一篇:云计算加速软件服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