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介入

2024-08-13

急性介入(共10篇)

急性介入 篇1

摘要:目的:探讨经保守治疗后无效的急性肾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经导管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急性肾出血病例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栓塞治疗, 栓塞材料选用自制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弹簧圈等。结果:肾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程度及相关血管的情况, 20例急性肾出血患者栓塞后出血完全停止或逐渐减少停止, 并保留了患肾的部分功能。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数字减影造影与超选择栓塞是急性肾出血可靠的诊断方法和止血手段, 并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患肾功能。

关键词:急性肾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

近些年来, 由于车祸等外伤因素的增加及肾脏微创手术的兴起, 急性肾出血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如得不到及时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急性肾出血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同时, 介入诊疗技术在急性肾出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本组收集2003年6月—2010年7月急性肾出血疾病20例。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并进行超选择性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 男14例, 女6例, 年龄32~49岁, 平均36岁。其中车祸等导致的外伤性肾损伤13例, 经皮肾镜取石并发出血2例, 肾活检所致肾出血5例。所有病例经严格内科使用立止血、VitK1和垂体后叶素保守治疗后出血仍不能控制, 采用数字减影肾动脉造影 (DSA) , 同时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1.2 治疗方法

本组20例均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数字减影检查。使用Philip大型DSA机, 行右股动脉穿刺, 用4F或5FYashiro或Cobra导管行选择性肾动脉插管, 行双肾动脉造影, 摄取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和静脉期的血管图像, 了解健侧肾情况, 明确出血部位及原因。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 在导丝帮助引导下, 将上述导管或3F微导管尽可能超选择插入至出血灶供血的小动脉内, 使用自制的明胶海绵颗粒或条加入对比剂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到病变处动脉, 透视下监视直到栓塞的血管血流变缓或停止为止。或者经导管送入纤毛弹簧圈栓塞, 等待血流减缓后再加明胶海绵颗粒。所有病例栓塞后再次行肾动脉造影, 证实无明显对比剂外溢, 血管已闭塞后管。术后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感染, 患者卧床休息,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尿色;查肾功能、常规、尿常规。

2 结果

本组20例经DSA均准确找到出血部位, 经导管栓塞术成功。介入术后血尿消失最早3h, 一般24h内逐渐停止, 尿液逐渐变清。7~11天IVP检查, 伤肾泌尿功能保留良好。肾栓塞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栓塞后综合征出现, 本组共有15例不同程度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以及栓塞侧腰疼等, 经对症治疗, 一般6~12天后上述症状逐步缓解或消失。

3 讨论

由于社会的发展, 各种原因导致的外伤性肾出血逐渐增加。另外, 肾穿刺活检技术及经皮内镜取石术的发展, 带来急性肾出血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近些年来, 介入技术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急性肾出血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的肾切除率。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明确诊断急性肾出血原因和部位快速有效的方法, 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3]。肾动脉造影的主要表现是:肾损伤出血表现可为肾影增大, 肾内动脉痉挛、移位、分支中断、造影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

在DSA明确判断肾脏出血部位的基础上采用透视监视下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 给急性肾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既能最大限度保护患侧肾脏的组织和肾功能, 又能快速有效治疗出血的切实可行的办法[4]。手术对患者的要求小, 仅需局麻, 手术时间短。本组病人一般都在40~50min内完成手术。20例中18例均一次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另两例术后再次出血, 选择明胶海绵加钢圈再次栓塞后, 出血停止。

为保证肾出血介入诊疗的效果,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选用对肾脏损伤较小的对比剂, 非离子对比剂首选, 必要时可使用副作用最小的威视派克[5]。在导管的选用上, 从猪尾导管、Yashiro导管、Cobra导管中组合先行血管造影, 确定出血部位。进行栓塞手术我们的经验是应尽可能超选择插管, 使导管达到肾段或亚段水平, 使用4F导管或3F微导管, 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肾组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使用栓塞的材料较多, 目前常用的栓塞剂有弹簧钢圈、明胶海绵、PVA等[2]。本组病例选择明胶海绵颗粒必要时加弹簧钢圈, 均得到较好的效果。肾穿刺引起的肾出血中, 造影发现损伤血管往往在肾脏外重, 使用微导管微钢圈栓塞对肾脏的损伤最小, 疗效最好。术中栓塞时应在监视下缓慢进行,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栓塞后复查造影满意后再拔管;术后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使用抗生素。

术后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肾区隐痛、发热等栓塞综合征包括, 一般持续5~7天, 无需特殊处理。本组有10例出现发热及肾区胀痛, 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

通过本组20例22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急性出血, 我们体会到该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急性肾出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星明, 任胜强, 徐立奇, 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治疗[J].中国内镜杂志, 2010 (9) :983-985.

[2]张强, 刘增品, 刘怀军, 等.医源性肾出血的DSA诊断及介入治疗[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0 (4) :523-526.

[3]任建庄, 梁惠民, 吴汉平, 等.肾出血的血管造影诊断及经导管栓塞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 (9) :630-633.

[4]许维亮.肾医源性出血的介入治疗[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9) :1338-1340.

[5]许彪, 刘剔生, 文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肾出血38例报告[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 (1) :60-63.

[6]庄少鹉, 沈晓元, 刘丽莎, 等.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损伤出血的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 (3) :119-120.

急性介入 篇2

关键词 介入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导致患者肢体瘫痪及各种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失语、高级智能障碍等)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负担。卒中患者临床症状能否改善与早期血管能否再通密切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介入溶栓治疗主要目的是争取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前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液再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区”,尽可能地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我院于2004年10月~2007年3月,对3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行介入溶栓治疗,取得了预期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资料与方法 

病例选择:年龄在38~75岁;发病时间:前循环系统在6小时之内;后循环系统在12小时之内;有显著神经障碍,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NIHSS评分5分;CT无低密度灶,且排除脑出血或其他明显的颅内疾患;凝血像检查无出血倾向;无严重的心脏、肝脏疾患,肾功能正常;患者或家属签知情同意书。 

一般情况及分组: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29例,并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中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5~70岁,平均58.87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1±11.4;患者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19例。对照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47~72岁,平均57.83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7±10.4);高血压28例,冠心病27例,糖尿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两组无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给氧、降颅压、维持适当血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介入溶栓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麻醉:一般采用局麻,对烦躁患者术前可给镇静剂治疗。 ②股动脉穿刺:常规行股动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③全身肝素化:静脉给予肝素,首先给予总量2/3静注,1小时后追加总量的1/3静注,以后每4小时追加总量1/6静注,维持ACT在250秒。 ④照影:首先行主动脉弓照影,然后依次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造影,找出闭塞血管,同时了解侧枝循环情况。 ⑤溶栓:确定闭塞的部位及程度后,立即给尿激酶10~20万U静注,给药时间0.5小时,如存在血管痉挛给罂粟碱静注。 ⑥术后处理: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继续内科治疗非常重要,术后控制血压;尽量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略高于正常,防止由于脑灌注不足,再通的血管在短期内再闭塞;其次扩容,提高缺血组织周围的灌注,改善局部循环;另外给予尼莫地平钙通道拮抗济,防止血管痉挛。 

临床疗效评价:根据2周疗程结束时临床功能缺损评分增减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评价疗效。①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生活自理;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 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

结 果 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P>0.05;与治疗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P<0.05;与治疗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比,P>0.05。

临床疗效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62.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

讨 论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溶栓治疗是当代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病理生理研究显示,局灶性缺血梗死的脑组织中存在3个区带,即梗死灶,正常区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缺血半暗带区,该区的脑细胞仅具备短暂的生存能力而无法进行细胞的信息传递,它生存的时间和范围均不稳定,可演变为永久梗死或转为正常,因此在缺血卒中的处理中应立即溶栓治疗,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血流是挽救缺血脑组织的最佳方案。 

介入溶栓治疗的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脑出血,在本治疗组中曾出现1例。介入溶栓治疗后CT扫描所见的高密度影有助于早期诊断,但不是所有高密度影都是脑出血,部分是照影剂外渗所致,从发病到溶栓再通时间越长,脑出血几率越高,溶栓药的剂量越大,出血的风险越大。相比较静脉溶栓其出血的并发症仍小。 

总之,介入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其风险低,副作用小,疗效肯定,但对操作有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贺茂林,陈清堂.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及病理生理.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0,12:315.

急性介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8例, 随机分成择期介入组和直接介入组。其中直接介入组40例中, 男27例, 女13例, 年龄47~70 (59±3.5) 岁, 均采用从桡动脉和皮冠状动脉直接介入的治疗;择期介入组38例中, 男22例, 女16例, , 年龄48~69 (58±2.5) 岁, 都是通过溶栓的方式来开通血管进而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身体状况和年龄、性别上的差距都不大 (P>0.05) , 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直接介入治疗法是通过手术方式, 经过桡动脉和冠状动脉直接对患者的血管进行疏通, 从而达到快速溶栓的目的, 使患者心肌快速恢复正常供氧。这种方法要求患者的自身条件, 如血管直径、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达到要求才能进行, 资料选取的两组患者均能达到上述要求。择期介入治疗则是不进行手术, 只通过将阿替普酶静脉滴注到患者体内, 此酶可以对血管内血栓进行溶解, 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 但是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 且在血管疏通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检测, 以判断血管是否通畅。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均采用SPSS 10.0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分析检验结果, P<0.05为差异显著, 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2 结果

通过对直接介入组和择期介入组在治疗时疏通血管上所用时间、血管疏通的概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射血率等进行比较, 说明直接介入治疗疏通血管所用时短, 疏通效果和恢复效果好, 详见表1。

在接受治疗半年后分析检查资料了解患者再次梗死几率、血管疏通率来比较发现择期介入治疗发生在梗死几率比直接介入治疗大, 但是治愈的患者在后期血管基本都得到疏通, 详见表2。

3 讨论

本实验通过对利用直接介入和择期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了比较, 结果说明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择期治疗不会对患者的自身条件有太过严苛的要求, 只要不会对药物过敏的患者均可采用此方法治疗, 但这种方法疏通血管的时间缓慢, 且发生在梗死比例较高;而直接介入则克服了择期介入治疗耗时长的缺点, 同时其患者的恢复相对较好, 但同样存在一定缺点, 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本身有严格要求, 由于要经过手术来进行治疗, 因此要求患者血管直径较大, 凝血功能好, 否则很容易造成血管损伤或大出血, 同时采用手术治疗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患者家属在选择如何治疗时必须结合患者自身条件选择合理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迎午.择期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新策略[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28 (2) :256-257.

急性脑梗新疗法:脑动脉介入取栓 篇4

近日,我们为一例65岁急性发病的男性脑梗死(卒中)患者成功实施了急诊脑动脉取栓术。该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右侧肢体完全瘫痪。经多模态头颅CT检查,我们发现其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已经完全闭塞。首先,我们为患者实施静脉溶栓,但效果不好。本着“时间就是大脑”的治疗原则,我们将患者迅速转送入介入导管室。经过半小时左右紧张而细致的操作,我们从该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内成功取出了从心脏脱落的血栓栓子,再次造影显示闭塞的大脑中动脉完全开通。术后不久,患者逐渐清醒,原先完全偏瘫的肢体也能够活动了。而此时,距其发病仅5小时。

颅内大动脉闭塞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等颅内动脉主干闭塞为主,起病急、病情重,致死和致残率很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血管内治疗方法——血管内机械取栓术被应用于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治疗中。与传统内科治疗相比,取栓术更“主动”,可以直接开通闭塞血管,拯救因缺血而濒死的脑细胞,疗效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认识脑动脉取栓术

目前,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技术。取栓时,医生采用微导管技术,将取栓装置从患者的下肢动脉送到病变的颅内动脉处,然后用取栓装置“抓捕”堵住血管的血栓,迅速恢复血管通畅。在该技术诞生之前,最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是静脉溶栓。但由于静脉溶栓“时间窗”较短(4.5小时内),仅1%~2%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接受这种治疗,血管再通率也相对较低(30%~4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的脑动脉取栓术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针对性,血管再通率可以达到72%~100%。当然,任何治疗都有一定风险,动脉取栓术总体而言是安全的,但也存在出血、再通后的血管再次发生闭塞、麻醉意外等风险。不过,由于大血管梗死本身的致死和致残率很高,故动脉取栓的获益大于风险。

取栓“时间窗”:6小时内

脑动脉取栓术主要针对发病6小时内的大血管脑梗死患者。年龄过大、血压过高或血糖过高者,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不适合“取栓”治疗。

鉴于脑梗死超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涉及科室较多、流程复杂、时间紧迫的特点,我院建立了以神经内科为主导的脑卒中团队,整合了神经内科、放射科、介入科、神经外科和康复科等脑卒中相关学科,建立了急性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救治服务。

特别提醒

脑动脉取栓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血管再通,挽救梗死病灶周围的缺血脑组织、降低脑损伤程度,但对脑缺血已造成的严重后果及继发反应,仍需进一步接受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稳定以后,为预防再发,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终身进行二级预防。冬季是脑卒中的好发季节,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老年人,更应提高警惕,及早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脑卒中“偷袭”。

延伸阅读:脑卒中的早期征兆

1.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口齿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吞咽困难。

5.双眼向一侧凝视,一眼或双眼视力下降或丧失。

5.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6.出现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7.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篇5

(%)

注:经Ridit检验,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36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患者的年龄为40~78岁,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40~50岁有18例,51~60岁32例,61~70岁7例,70岁以上2例。头部CT显示:单侧脑梗死10例,双侧、多发脑梗死42例,未显示病灶8例。合并糖尿病7例,合并高血压32例,合并肺内感染1例,有意识障碍2例。发病6h以内33例,6~12h 16例,12~36h 10例。

1.2 诊断标准均

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出标准: (1) 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2) 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 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 一般发病后1~2d内意识清楚或意识障碍; (5) 有颈内动脉系统或锥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 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定有缺血性病灶[2]。所选病历均为发生在36h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患者。

1.3 方法

先行主动脉弓上造影及颅内各血管造影,明确血栓闭塞血管部位,借助DSA影像示踪插入微导管,使其头端抵达血管闭塞部位,成功后在局部动脉内缓慢手动推入尿激酶(前循环最多75,后循环最多100),如果药物溶栓效果不显著,可行机械开通血管,应用球囊行病变部位扩张,使动脉硬化斑块贴壁,血管管腔得以一定开通扩张。

1.4 疗效制定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状态进行评分[3],评定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第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分为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恶化、死亡。

2 结果

据发病时间与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和表2。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2.2 起效时间

见表2。

(%)

注:两组比较P<0.01

2.3 不良反应

脑出血是溶栓治疗的最主要并发症[4],郑加生等认为发生溶栓后脑出血的相关因素有: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的用药量,溶栓治疗前CT恶性征(低密度区超过一侧脑组织的1/3),高血压(收缩压>21.3kPa,舒张压>12.7kPa)及治疗前的意识障碍等。并认为UK用量小于100万单位较为安全,而在此基础上增加药量一般不会增加血管开通率,却会增加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5]。魏玉清等[6]亦有相同的结果

再灌注损伤是溶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邵国良等[7]认为再灌注损伤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再灌注前脑组织已严重受损; (2) 闭塞血管再通后自由剂生成过多,进一步加剧了脑组织损害。严格选择适应症及使用脑神经保护剂是减少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手段。

血管再闭塞是溶栓治疗的重要并发症,于永发等[8]认为血管再闭塞的原因多是由于血栓被溶解后的血管内膜仍残留凹凸不平,易于血栓形成和延伸。郑加生等[5]对50例患者溶栓术后再梗死的3例研究发现均有溶栓后管壁残余狭窄现象,并提出对于壁粥样斑块及溶栓术后残余狭窄的患者,宜用球囊扩张等PTA手段以减少其再梗的发生率。同时溶栓术中的肝素化、术后抗凝治疗对减少再梗也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目前特点呈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状态,常规药物治疗很难获得良好的效果,随着医学发展,很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是超早期治疗脑梗死,目的是在缺血性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减少脑功能的损害,避免或减轻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近几年,介入溶栓治疗技术被应用临床,治疗脑梗死也有了飞速发展,经实践证明此技术全身副反应少,血管的在通率明显提高,使患者的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本研究表明,早期治疗预后好、在通率高、并发症少,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效果很好。

参考文献

[1]王维治, 罗主明.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30.

[2]饶明俐, 林世和.脑血管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1-122.

[3]脑卒中病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81-382.

[4]方丽梅, 亓晓晶, 陈冉焱, 等.舒血宁与维脑路通治疗老年脑血管病后慢性脑功能障碍比较[J].中华现代临床杂志, 2004, 6 (2) :55.

[5]郑加生, 崔雄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选择动脉溶栓疗法的并发症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 14 (4) :239-241.

[6]魏玉清, 张如俭.强化超早期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 8 (1) :31-33.

[7]邵国良, 倪才方.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J].临床放射杂志, 1999, 18 (3) :171-173.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护理进展 篇6

1 临床表现

>50%的AMI患者, 在起病前1~2 d或1~2周有前驱症状, 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硝酸甘油治疗效果变差;对于继往无心绞痛者是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4]。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神志障碍,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表现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5], 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有的患者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和低血压、休克等。

2 AMI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2.1 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心肌损伤的心电图特征性性改变为ST段显著移位, 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 伴有T波高耸、直立。心肌坏死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相应导联出现坏死型Q波, 可呈QS波、QR波或Qr波, 坏死型Q波的特点是Q波时间>0.04 s, Q波深度大于同导联R波的1/4[4]。

2.2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是根据异常Q波、ST段, 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异常心电图出现在V1、V2、V3导联, 前壁心肌梗死的异常心电图出现在V3、V4、V5导联,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异常心电图出现在V1、V2、V3 V4、V5导联, 侧壁心肌梗死的异常心电图出现在I、V6、a VL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的异常心电图出现在Ⅱ、Ⅲ、a VF导联[6]。

3 AMI心肌酶的变化

AMI的临床诊断要依据心电图和患者的临床表现, 还要借助于生化指标。心肌酶谱极强的敏感性在AMI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血清心肌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在心肌梗死发病后的4~6 h开始慢慢升高, 16~24 h后可达高峰, 3~4 d后恢复至正常, 其增长程度及时间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心肌梗死的具体方位及范围[5]。

4 护理措施

AMI介入治疗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4.1 术前护理

4.1.1 AMI患者病情危重, 随时危及生命, 要积极备好抢救的物品和药品。因为AMI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室速及室颤, 要备好除颤仪, 以便在发生室速及室颤时及时除颤。临时起搏器等抢救器械均应处于备用状态, 以备随时应急急救。

4.1.2给予患者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做床旁24导心电图1份。进一步明确是那个部位的心肌梗死, 同时在左上肢建立两组静脉通路。

4.1.3 AMI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 可以通过询问、谈话及察颜观色, 对患者住院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介入治疗手术的目的和方法, 介绍介入治疗的迫切性、必要性。耐心细致地介绍手术过程和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积极、从容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4.1.4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 术前查血、尿、便常规、肝功及肾功检查、电解质、出凝血时间、心肌酶、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4.1.5 备皮时最好在桡动脉和股动脉处都备好, 以免挠动脉穿刺失败后行股动脉穿刺。

4.1.6 行抗生素、碘过敏试验, 试验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无过敏史者再做过敏试验。

4.1.7 术前口服波立维300 mg、拜阿司匹林300 mg。

4.2 术中护理

4.2.1手术中持续进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及S-T段改变。当球囊扩张、置入支架后, 患者易出现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突然发生猝死。因此, 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4.2.2手术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精神往往很紧张、焦虑, 要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观察解患者的病情, 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术者, 配合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并安慰患者。

4.2.3默契配合医生的操作程序, 要及时、敏捷地递送各种器械, 要迅速、准确地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 不能出现差错。对于患者病情的恶化要及早发现, 并迅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3 术后护理

4.3.1 一般护理

(1) 患者手术后进入CCU病房, 要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有无各种心律失常, 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心肌再梗死的表现。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易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的变化。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有低血容量、心排血量下降和血管过分扩张等。低血压也可以是由于拔除鞘管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 需经及时补液等处理以缓解症状。原有高血压如未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手术后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则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如果不及时处理高血压, 可诱发心绞痛, 加重病情[7]。术后如出现血压异常者应及时处理。 (2) 做床边心电图1份, 与手术前的心电图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术前、术后心肌的供血情况, 为以后的复查留下资料。 (3) 为防止术后血栓的形成, 拔除鞘管后常规根据患者体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微量泵静点, 口服波立维和拜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但在用药期间易引起出血, 因此, 在抗凝治疗期间, 应根据凝血酶原激活时间的监测及时调整抗凝药物的用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血肿、瘀斑、牙龈出血等现象, 观察有无尿液、大便颜色的改变, 密切观察有无皮下或牙龈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要及早发现出血并发症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

4.3.2 手术肢体的护理

(1) 支架术后患者术侧肢体24 h不能弯曲, 患者应取平卧位。股动脉穿刺患者应该术侧肢体平伸、穿刺部位行沙袋压迫止血6~8 h。术侧肢体制动12~24 h, 绝对卧床休息, 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及皮下血肿情况。卧位时下肢静脉回流较缓慢, 加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影响静脉回流, 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因此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 术侧肢体皮肤的温度、湿度、颜色, 了解供血情况。如穿刺部位有血肿或少量出血, 宜撤掉弹力绷带及纱布卷, 并用手挤压血肿[8], 用指压法压迫动脉15~30 min。对于肥胖、老年、凝血差的患者要延长压迫时间, 确认没有出血后, 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并用沙袋压迫6 h, 患肢制动24 h[9]。 (2) 桡动脉穿刺患者应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桡动脉搏动是否良好以及上肢和手部的温度、湿度、皮肤的颜色及血液循环, 桡动脉穿刺术后2 h应根据伤口的情况, 逐渐开始给予加压包扎的伤口减压, 逐渐松解绷带, 以后每隔2 h逐渐增加放松的程度。如果没有出血, 6 h后拆除绷带, 减压结束。每次减压时,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桡动脉搏动情况以及上肢和手部皮肤的温度、湿度、颜色及血液循环[10,11,12]。

4.3.3 预防感染

穿刺部位一定要用无菌纱布包扎, 换药时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血肿, 并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药。

4.3.4 饮水和饮食

宜食用低盐、低脂的清淡、易消化食物, 不适宜吃得过多、过饱, 待下床活动后可适当增加饮食量[13]。

5 出院指导

5.1 控制情绪

AMI患者要心胸豁达开朗, 避免不良刺激, 不看紧张激烈的球赛和惊险恐怖的电影、电视节目。不论碰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心境平和, 泰然处之。

5.2 节制饮食

AMI患者进食应定食定量, 且食物品种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饮食不要过咸或过甜, 要多吃水果、蔬菜和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并要力戒烟、酒, 尽量少喝饮料, 多喝白开水。

5.3 动静结合

AMI患者既要有适当的体力活动, 又要有必要的休息。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按时起居, 无论做什么活动都必须以不出现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憋闷为宜, 心率<120次/min为原则, 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运动, 运动要循环渐进, 不能有过分剧烈的运动。

5.4 其他

(1) 生活要有合理的作息规律, 劳逸适当。 (2) 要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3)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易过长, 洗澡时最好有他人陪伴或帮助。 (4) 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 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诱发心肌梗死。所以, 每遇气候恶劣时应注意保暖。 (5)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便秘。 (6) AMI患者出院后还须再服用一段时间药物, 且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 要及时取得医生的指导。出院后如无不适, 应15 d到医院复查1次, 主要是检查心电图、凝血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后每隔1个月、3个月, 0.5年来医院复查1次。如有心绞痛及其他不适, 要及时到医院就医[14]。

6 小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篇7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26~75岁,平均52.4岁。左下肢48例,右下肢7例。其中车祸伤1例,术后卧床1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例,无明显诱因37例(治疗过程中发现恶性肿瘤6例)。病程1~20天(1例为20天,其余均为14天以内),平均7天。表现为下肢中到重度肿胀,伴或不伴疼痛,无股青肿患者。术前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及术中造影检查发现单纯髂静脉血栓15例,髂股静脉血栓29例,股浅静脉及以下静脉血栓11例。患者均无碘过敏,无肾功能不全,无抗凝、溶栓治疗相关的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1.2.1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

对行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常规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局麻下行患肢对侧股静脉顺行穿刺,置入导管鞘,经“猪尾”导管造影检查,以确定下腔静脉内是否有血栓及肾静脉开口位置,定位后在肾静脉开口下方(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可在肾静脉上方)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小时。

1.2.2 腘静脉置管溶栓术:

滤器放置完成后,穿刺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改为俯卧位。患侧踝部扎止血带,穿刺足背静脉,行患肢顺行静脉造影,明确血栓范围及定位腘静脉。腘窝处皮肤消毒后铺无菌巾单。透视下,局麻后穿刺腘静脉,置入5F鞘管,选择合适长度溶栓导管,置管于血栓上端下方1cm处。自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治疗,用量5000~10000U/(kg·d),同时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监测PT、APTT、FIB,根据FIB调整尿激酶用量,预防出血。溶栓3天后复查下肢静脉造影,如血栓未完全溶解,保留溶栓导管竹继续溶栓治疗3天,3天后再次造影;如血栓完全溶解或仅残留小部分附壁血栓且髂静脉通畅则拔除鞘管及溶栓导管;如血栓溶解且发现髂静脉有狭窄或闭塞则同期或择期行髂静脉腔内治疗。置管溶栓治疗一般不超过10天。

1.2.3 髂总静脉球囊扩张(PTA)和(或)支架置入术:

置管溶栓治疗后经造影发现髂静脉大于50%的狭窄或闭塞者,拔除溶栓导管,保留鞘管,同期或择期行髂静脉腔内治疗。俯卧位,交换5F鞘管为6F鞘管。造影定位狭窄或闭塞段后,导丝上行通过狭窄或闭塞段进入下腔静脉内,先对狭窄或闭塞部位行球囊扩张(多选用直径8~10mm,长度40或60mm球囊),扩张后,再经导管造影明确狭窄部位扩张后情况,仍有明显狭窄者置入髂静脉支架(多选用直径10~14mm,长度60~80mm支架)。

1.2.4 滤器回收术:

滤器植入术后2~3周可行回收术。经治疗后血栓溶解或经造影检查无漂浮血栓,且下腔静脉内无血栓者可回收滤器。局麻下穿刺健侧股静脉,造影检查下腔静脉及滤器内是否有血栓形成,如有血栓形成可行置管溶栓,无血栓形成可行滤器回收术。

1.2.5 术后处理:

术后继续抗凝治疗6~12月,多口服华法林,根据INR结果调整用量,维持INR在2.0~2.5之间,定期门诊复查凝血常规。少数患者口服利伐沙班,每日1片。对髂静脉支架置入患者和滤器未取出患者长期抗凝治疗。建议穿循序减压弹力袜1年以上。定期门诊复查,每3个月复查下肢静脉彩超,如有患肢肿胀或出血等情况及时就诊。

2 结果

本组共55例患者,均行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其中1例因下腔静脉内血栓形成,将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上方,其余均位于肾静脉开口下方。溶栓后造影发现,滤器内血栓形成者3例,行下腔静脉置管溶栓治疗,2例血栓完全溶解,滤器取出;1例血栓大部分溶解,滤器永久保留。其余52例患者中,滤器取出后有6例患者见滤器上血栓附着。治疗过程中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

55例患者中54例成功置入溶栓导管,1例因腘静脉未显影,多次穿刺均未成功。经溶栓治疗后患肢肿胀均消失(双下肢膝上及膝下12cm处周径相差不大于2cm),患肢平均消肿时间3天。置管溶栓时间3~10天,平均7.5天。溶栓后复查造影,33例血栓完全溶解(57.4%),瓣膜功能正常;18例血栓基本完全溶解,再通率大于90%(33.3%),瓣膜功能正常;4例血栓大部分溶解,再通率大于50%(7.4%),瓣膜显影差。均未出现严重的出血性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的腘静脉穿刺处渗血,13例出现血尿,经调整尿激酶用量后均减轻或消失。溶栓后造影发现21例合并左髂总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例仅行髂静脉PTA治疗,17例同时置入支架,1例因导丝未能通过闭塞段而失败。

54例置管溶栓患者出院后均进行定期门诊随访,随访时间1~24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复查静脉彩超无血栓复发病例。6例有活动后患肢轻微不适,3例患肢活动后肿胀,未发现患肢浅静脉扩张、静脉营养性改变患者。左髂静脉PTA治疗的3例患者术后复查仍狭窄,17例支架植入患者均保持通畅。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方法为抗凝、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的主要目的为阻止血栓进一步蔓延,同时预防肺栓塞的发生,但抗凝治疗本身并不能使血栓溶解。报道称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单纯行抗凝治疗5年后,90%的病人出现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症状,15%的病人出现静脉性溃疡[1]。溶栓治疗可以促进血栓溶解,清除新鲜血栓,达到恢复静脉腔及保护静脉瓣膜功能的目的。常见的溶栓治疗分为系统性溶栓及经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系统性溶栓由于采用全身用药,血栓部位浓度低、用药剂量大,极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最近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成熟,已逐步被CDT取代。Comerota等[2]回顾性研究表明局部置管溶栓可以提高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本组55例患者54例成功行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复查造影发现57.4%血栓完全再通,33.3%血栓基本完全溶解,再通率大于90%,股静脉瓣膜功能正常,从而保证了患肢的静脉回流,有效预防PTS的发生。溶栓过程中没有严重出血性并发症发生。传统的静脉切开取栓治疗因为创伤大、出血多等原因,目前仅用于挽救肢体的情况下。

对于是否需要在腘静脉置管前常规行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仍有争议。我们认为由于在置管过程中鞘管、导管、导丝等在血栓部位的操作有可能导致血栓的脱落,且在后期溶栓过程中同样有血栓脱落的风险,认为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更有效的降低肺栓塞的发生。在54例置管溶栓的患者滤器回收过程中及滤器回收后共发现3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及6例滤器内血栓附着。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持续抗凝、溶栓治疗,原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很小,血栓脱落后被滤器捕获的可能性更大。也反映了滤器植入的必要性。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血栓复发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对于Cockett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开放性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因为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和良好的远期通畅率,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3]。Hurst等同样认为血管腔内治疗安全有效,近期和中期的效果良好,是治疗Cockett综合征的首选方法[4]。本组中发现21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20例成功进行了腔内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5.20%。3例仅行PTA治疗的患者,术后均再次狭窄,而同时植入支架者均保持通畅。我们认为Cockett综合征发病原因为外来性压迫,单纯球囊扩张术中有效,但并不能解除压迫,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而支架植入可以对抗压迫,在严格抗凝治疗下通畅率较高。国内外多篇报道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1~3年通畅率达到91%~100%[3,5,6,7,8],认为髂静脉支架置入对于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治疗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并能保持近期和中期通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Akcsson H,Brudin L,Dahlstrom JA,et al.Venous function assessed during a 5 year period after acute iliofemoral venous thrombosis treated with anticoagulation[J].Eur J Vase Surg,1990,4(1)-.43-48.

[2]Comerota AJ,Throm RC,Mathias SD,et al.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mprove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J Vase Surg,2000,32(l):130-137.

[3]李晓强,桑宏飞.介入治疗髂静脉狄窄或闭塞的远期疗效脱察[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2(1):20-23.

[4]Hurst DR,Forauer AR,Bloom JR,et al.Diagnosis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liocaval compression syndromeJ Vase Surg,2001,34(1):106-113.

[5]Mussa FF,Peden EK,Zhou W,et al.Iliac vein stenting for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J].Tex Heart Inst J,2007,34:60-66.

[6]Neglen P,Raju S.Balloon dilation and stenting of chronic iliac vein obstruction[J].J Endovasc Ther,2000,7:79-91.

[7]O'Sullivan GJ,Semba CP.Bittner CA,ct al.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iliac vein compression(May-Thurner)syndrome[J].J Vase Interv RadioI,2000,11(7):823-836.

急性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篇8

关键词:心肌梗死,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 其中男27例, 女4例;年龄35~55岁8例, 56~70岁17例, 71~78岁6例, 平均年龄62.45岁;吸烟者15例, 其中吸烟20年以上、20~40支/d、35~48岁者5例;既往高血压病史14例, 糖尿病史8例;首发症状:心前区疼痛、胸闷者27例, 晕厥1例, 恶心、呕吐2例, 无痛1例, 血压下降、休克1例, 心衰3例, 以急性左心衰为主:梗死部位:非ST段型心肌梗死5例, 高侧壁1例, 前间壁6例, 广泛前壁5例, 前壁3例, 下壁6例, 右室心肌梗死1例, 急性正后壁4例;入院时间最短1h, 6h之内者10例, 6~72h者21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 依据心电图及衍变规律、临床症状及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诊断。

2 治疗方法

入院时间超过6h已透壁者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行溶栓治疗, 其余患者均采用尿激酶150万U静滴, 30min内滴完。所有患者均即予阿司匹林300mg嚼服, 并予氯吡格雷300mg强化血小板治疗, 辛伐他汀40mg强化调脂, 1次/d;血管再通后行低分子肝素5000Uq12h皮下注射抗凝治疗, 硝酸酯类及调整心率、营养心肌治疗。再通后第2日改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口服, 1次/d;血压高者应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 心率快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 血压偏低、心功能不全者应用利尿剂及醛固酮拮抗剂。

3 治疗结果

3.1 再通指征

(1) 在输注溶栓剂开始后2h内, 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ST段迅速回落≥50%; (2) 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开始后2h内基本消失; (3) 输入溶栓剂后2~3h内, 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变或消失, 或者下壁梗死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低电压; (4) 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14h以内或CK酶峰提前在发病16h以内。具备上述4项中2项以上者考虑再通。单独 (3) 和 (4) 要除外。

3.2 结果

所有溶栓患者均成功再通。最终存活26例;死亡5例, 其中男2例, 女性、糖尿病患者3例。治疗后出现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各1例。

4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极为凶险的心血管重症, 院外死亡率高达50%, 在黄金时间窗口6h以内溶栓者成功率高, 本组血管再通患者均在发病后6h以内接受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1) 卧床休息:以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心脏负担, 急性期第1周绝对卧床休息, 一切日常生活均由护理人员照顾, 避免不必要翻动, 保持室内安静, 限制探视, 防止情绪激动。第2周如无并发症, 可鼓励病人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展四肢等轻微活动或四肢被动运动, 防止下肢血栓形成。第3~5周病情稳定, 指导并协助病人离床或在室内逐步走动第次10min、2次/d。 (2) 吸氧:给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 改变心肌缺氧状态。发病初期3~5d给持续高流量吸氧 (3~4L/min) , 无并发症者吸氧时间可短些, 有并发症者适当延长吸氧时间。如病情稳定, 则改为间歇吸氧, 一般流量 (1~2L/min) , 然后逐渐改变为必要时吸氧, 总吸氧时间为7~10d。吸氧不仅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 也可减轻胸闷、气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氧气本身没有镇静作用, 但由于吸氧后症状能够得到改善, 因此, 吸氧对大多数人能起到镇静作用。早期吸氧有助于缩小心肌坏死后的范围。如和扩血管药同用, 效果更好。 (3)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特别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痛、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缓解情况及心电图变化。测血压、心律、心率、脉搏、呼吸1次/2h, 如病情稳定可1次/4h。 (4) 用药注意事项:溶栓或抗凝治疗者, 每日测定出凝血时间, 同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如有无皮肤粘膜出血、血尿、黑便及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使用吗啡止痛时, 有呼吸功能不全和休克的患者慎用。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5) 大小便护理:大小便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中是很重要的。大小便尤其是大便时突然死亡者并不少见。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消化功能减退, 进食少及用度冷丁、吗啡止痛使胃肠道功能受抑制等。而易致便秘, 一定要预防便秘,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 防止因腹内压急剧升高, 反射性引起心率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变化而发生意外。给果导片缓泻, 适当吃水果。发生便秘, 告诉病人不要用力排便, 可用开塞露等药物, 必要时给低压盐水灌肠。 (6)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伴有濒死感, 病人常有紧张、恐惧、忧郁、沮丧的心理反应, 应加强床旁巡视, 给予心理支持。通过交谈, 说明疾病性质, 消除思想顾虑,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赵水平, 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4~116.

急性介入 篇9

【关键词】介入治疗;动脉栓塞术;妇产科;急性大出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42-01

妇产科疾病里面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便是大出血现象,此病具有非常高的危险性,极易造成孕妇死亡,并且它的发病非常突然也非常难于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采取传统治疗形式对其加以治疗之时,为挽救患者的生命,通常会对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手术,对情况较为严重的还要将之子宫切除,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而多对骼内动脉的结扎术具有非常大的难度系数,并且还不能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采取子宫切除手术则会造成患者丧失生育功能,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其内分泌出现紊乱,从而给生育期妇女造成非常大的精神创伤。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采用接入性的动脉栓塞治疗可以起到副作用小、操作简便以及止血迅速的效果,并且此种治疗方式也在临床上取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下面就自2008年2月到2013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急性大出血病人6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08年2月到2013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急性大出血病人69例实行分析和总结。先对她们采取输血和止血等治疗,在其并未取得疗效之后,采取动脉栓塞治疗方式。患者年龄介于23到45岁之间,出血量介于800-4500ml之间,失血量平均为2200ml,都出现明显血压下降的情况。

1.2方法本院采用了Seldinger治疗技术,在进行抗休克治疗时,做好了术前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麻醉动脉处插管,将导管插入到患者的子宫动脈处,形成子宫动脉影,判断出患者的出血动脉和出血部位。在69例患者中,有61例患者采用了子宫动脉栓塞手术,8例患者采用了髂内动脉栓塞手术。在栓塞成功后,将导管拔出来,在穿刺点处按压15min,将伤口包扎好。对于宫颈癌、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患者,在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时刻配合动脉灌注药物进行资料。切口妊娠、胎盘植入、宫颈妊娠则采用了子宫动脉栓塞手术配合甲氨蝶呤动脉灌注方法,根据患者胎盘的血流量以及血HCG的情况,在栓塞手术后的7d内在患者的宫腔镜下或B超下进行清宫手术。2结果

经由对69例大出血女性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与输液输血抗休克进行配合治疗,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有63例经过动脉栓塞手术之后便成功止血,在栓塞手术半个小时内阴道出血得到了控制,子宫的动脉流血完全消失,另有3例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最终达到止血目的。上面这66名患者在经由介入治疗之后都取得了成功,进而使子宫切除手术得以避免,从而使生育器得到了保全。另三例病人则失败了,其中1例患者由于血管畸形在栓塞之后的第3天将出血子宫切除,1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在行栓塞手术后再度出血,于是将子宫切除,1例患者在栓塞手术1周以后再度出血,于是将子宫切除。3讨论

在临床上妇产科大出血非常多见,造成大出血的原因很多,包括产后、异常妊娠、损伤、恶性肿瘤等,在临床上均表现为致死率高、出血量大等特点[3]。采取传统治疗形式,成功率低、易于反复、操作复杂,并且还容易产生继发性的感染,同时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会丧失生育的功能,情况严重者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预后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但在本组案例里面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加以治疗,能使成功率达到了98%,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与此同时,此项技术还具备如下几方面的优势:安全、创伤小、见效快、避免剖宫、止血效果明显、患者生育功能得以得到保留等。所以,采取动脉栓塞术来治疗妇产科的急性大出血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由于妇产科大出血来势非常凶猛,因而抢救必须及时,并注意对休克患者采取相应保暖措施。按照病人状况对患者的出血程度加以判断。将两路以上静脉通道打开,使用留置针头的穿刺针,方便固定和保留[4]。展开迅速的输血和输液,使血容量得到及时补充,使机体代偿能力得到提升,让患者可以快速恢复其血量循环,从而保证抢救能成功。参考文献

[1]路宜芹,秦玉娥,宋兴英.妇产科急性大出血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2:77.

[2]刘晓,孙淑萍,李贵萍,张晓玲.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169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31:205-206.

[3]黄佳蓉,刘正飞.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140-141.

急性介入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6±5)岁;病程4~13 h,平均病程(11.0±3.5)h。全部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及脑CT检测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失语,并发偏瘫、半身不遂等症状。通过临床造影确诊颈内动脉梗死6例,大脑中动脉梗死5例,颈内动脉继发大脑中动脉梗死3例,椎-基底动脉梗死2例。

1.2 治疗方法

急性期应绝对卧床,头(床头)抬高30°,避免额外刺激,适当予以镇静剂。对症治疗,如口服止痛片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大、小便潴留。控制血压,宜维持在平均压或正常偏低水平。降低颅内压常用的药物为20%的甘露醇、呋塞米、白蛋白等。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对于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应立即行CT扫描,以排除颅内出血或其他病变,必要时行造影增强或灌注扫描。检测出凝血时间、血糖、心电图等检查[1]。与患者家属谈话,消除家属对于手术的疑虑。患者进入导管室后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并准备必要的抢救措施,如果患者躁动,可给予必要的镇静。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 Pa)者,要给予必要的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160 mm Hg左右,但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灌注不足加重颅内缺血。静脉给予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以预防在术中由于导管操作而引起的血管痉挛。术前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手术操作情况做一简单说明,以获得其良好的配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不插入导管的一侧肢体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便于治疗及麻醉用药。术前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常规留置导尿管。

1.3.2 术后护理

1.3.2. 1 术后常规护理

禁食24 h,24 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意识情况。对于栓塞患者术后观察血压十分重要,如果血压升高可使动脉瘤出现再次破裂出血,血压过底时会有脑缺血的现象发生,因此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根据医嘱定时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原时间(PT)数值。

1.3.2. 2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温度

每30分钟测量1次足背动脉搏动,并测量8次。第1次测量时在触摸动脉搏动最明显的皮肤上作标记,方便之后的观察[2]。如果观察时发现搏动不清或减弱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在触摸足背脉冲的同时可以感觉到的患者下肢温度,如温度太低,应立即通知医生。

1.3.2. 3 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 h,并观察纱布有无渗血。双下肢或右下肢制动24 h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说明制动的重要性。

1.3.2. 4 观察药物反应

患者术后需持续静脉滴注尼莫地平,以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用静脉推注泵控制尼莫地平静脉滴注的速度,用量控制在4 ml/h,但也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由于尼莫地平配方中含有一定浓度乙醇,如果单独使用尼莫地平可发生加重心脏负担、面色潮红、胸闷不适等症状,有一定的血管刺激性,就必须和另一路补液与尼莫地平输液同时进行。

1.3.2. 5 肝素化护理

除急性期血管病(3 d)外,一般择期介入治疗手术中均须行肝素化,以防止血栓形成。术后需肝素化者,以术前KPTT值2~3倍为标准进行。若定时测KPTT值高于此标准,及时降低肝素化量;若低于标准,则应及时加大肝素化量。术后特别注意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出现出血者须给予对症处理,严重者立即停止肝素化。

1.3.2. 6 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接待患者,向家属和患者解释进入神经监护室进行监测的必要性和目的,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由于长时间制动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除了语言的关心安慰及适当解释工作外,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和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通过个体化、针对性的全程心理护理才更有利于手术的成功,使患者尽早康复。

1.4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能下地行走,生活能自理;显著进步: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患肢肌力提高>2级,病残程度1~3级;进步:患肢肌力提高>1级,或失语偏瘫等症状好转;无效:用药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2 结果

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

3 小结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急诊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危急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介入溶栓可恢复脑血流灌注不足区域的血流,减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整个介入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良好配合和优质、高效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优质、高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显著改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段杰.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旬刊,2012,3(7):31-32.

上一篇:法学视野下一篇:实践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