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后再狭窄

2024-10-21

@介入术后再狭窄(精选7篇)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e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有效的方法,而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是临床面临的难题。如何进一步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ISR是动脉损伤的愈合过程,有血管弹性回缩、血小板沉积,血栓形成、炎症反应、基质沉积、血管重塑、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减少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内皮细胞损伤是ISR的始动因素[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前临床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对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为进一步降低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作冠状动脉复查的22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发生再狭窄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57.2±10.9)岁。随机选取无再狭窄病例45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57.9±11.5)岁。所有患者均按标准方法行PCI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20%,前向血流TIMIⅢ级,无急性并发症。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

1.2 方法

根据PCI术后健康教育和专业知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血脂情况、是否吸烟等基本资料;统计2组患者冠脉动脉造影特征,包括病变部位、病变分型、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病变血管支数等。根据有无支架内再狭窄将两组病例分为再狭窄组和无狭窄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基本资料和冠脉动脉造影特征。高血压、糖尿病入选标准: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糖尿病诊断者;本次入院确诊者。

1.3 再狭窄的判断标准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支架内或支架后5mm范围内血管管腔狭窄程度≥50%,参照血管为支架以及正常血管[2]。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各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临床资料比较:男性、吸烟、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经统计学分析(P<0.05)。年龄、血脂水平对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见表1。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征比较:病变长度、术前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分型、病变血管支数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CI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影响了PCI的远期疗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3]为10%~20%,是开展PCI治疗的主要障碍。

本研究对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变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吸烟者、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病变长度及狭窄程度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本组病例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为19.9%,与有关报导一致。目前认为ISR的发生机制是以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的新生内膜形成、炎症反应、血管弹性回缩、血管壁的重构。支架植入后,局部就有微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进而在众多体液因子的作用下发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与趋化,细胞基质增多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移行,由此共同构成了增生的内膜组织。与此同时,由于支架植入时对血管壁的损伤,导致了血管壁自身的重构,血管重塑是细胞增殖、迁移、坏死以及细胞外基质生成、分解所致的动态血管构形变化过程,且与局部血管活性物质和血流动力学刺激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表明血管早期代偿扩大,后期血管收缩性重构,血管顺应性降低,血管壁中层内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血管壁硬化、顺应性降低,促进了ISR的发生。吸烟者可导致内皮功能损伤,而吸烟者为男性居多,这也是男性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损伤,合并高血压患者如果PCI术后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增加血液对血管壁的剪切力,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将减弱血管剪切力所致的早期代偿性管壁重塑作用,使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有学者认为糖尿病致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可能是胰岛素抵抗致内皮功能不全,并加速血小板聚集,激活生长因子,促进平滑肌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增殖,造成冠状动脉内膜增生,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4]。病变长度、术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这说明术前的危险因素在术后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仍然存在。本组病例研究显示血脂对支架术后再狭窄无明显影响,可能与患者治疗的主动意识和配合意识较强,降脂治疗或控制饮食良好,也提示合并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脂和血压、戒烟、加强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定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做好预防支架内再次狭窄的相应措施,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综上所述,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病变长度及狭窄程度对支架内再狭窄有明显影响;男性、吸烟者、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应尽早防治。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致使部分资料不完整,一些导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其他因素没有完全包括在内,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彦华.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的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杂志,2008,6(1):21-22.

[2]周志文.30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临床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2):116-117.

[3]Kornowski R,Kornowski R,Almagor Y,et al.Impact of vesselsize,lesion length and diabetes mellitus on angiographic restenosisoutcomes:Insights from the NIRTOP study[J].Acute Card Care,2008,10(2):104-110.

[4]马会利.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08,14(4):36-38.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2

所有病例均为2007-02~2009-04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中医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共70例, 均为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 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 男17例, 女18例;平均年龄 (67.21±7.47) 岁。对照组中, 女19例, 男16例;平均年龄 (67.15±7.28) 岁。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窄饮 (由附子5g、生蒲黄9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9g、枳壳6g、桔梗6g、炙甘草3g组成) , 每日1剂, 用上海泰格实业的JY-真空袋煎包装机, 真空包装为2袋 (每袋100ml) , 早晚各服1袋, 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主要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内皮素 (ET) 、血栓素 (TXB2) 、前列腺素 (6-PGF) 指标的变化。ET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 6-PGF、TXB2采用放射标志法检测。TXB2试剂盒购自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T、6-PGF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治疗前后分别常规检测血、尿、便常规, 采用全生化仪测定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各1次。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2]标准评定疗效。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3.3两组治疗前后ET、TXB2、6-PGF变化比较

见表2。

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 **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P<0.01

3.4安全性评价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见不适反应, 对照组1例出现轻度皮疹, 服用开瑞坦后症状消失。随访心率、心律、血压未见药物性异常变化;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治疗前后未见异常。

3.5 两组主要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组35例中, 主要血管事件发生3例 (8.57%) , 对照组35例中主要血管事件发生4例 (11.43%)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4 讨论

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属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由脏气亏虚, 气血运行不畅, 痰瘀内着, 痹阻心脉所致。脏气亏虚是其内在基础, 痰浊、瘀血是其病理产物, 又是发生再狭窄的直接病因。主要病机是心血瘀阻, 治宜温运阳气、活血通络。通窄饮方中附子温阳;当归、生蒲黄、赤芍、白芍活血化瘀通络;枳壳、桔梗理气活血, 共奏温阳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

本研究显示, 治疗组经治疗后, 血栓素明显下降, 前列腺素明显上升, 均有显著差异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栓素和前列腺素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间对照, 治疗组TXB2明显下降, ET、6-PGF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P<0.01) 。说明, 对冠脉介入术后病人用温阳活血法进行治疗, 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防止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6) :409.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至2009年,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共57例。其中, 男性39例, 女性, 18例, 年龄49~82岁, 平均年龄 (70.9±8.2) 岁。.延期手术组:PTCA术后1月内实行CAS手术, 共24例;同期手术组:同时实行PTCA术及CAS术, 共33例。

病例纳入标准: (1) 颈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病变均适合做介入治疗; (2) 动脉造影显示, 境颈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率需满足, 症状明显者:≥60%, 无明显症状者:≥70%;冠状动脉造影TIMI分级:I级或II级[3]。

病例排除标准为: (1) 术前半月内曾有急性心肌梗死或者脑卒中等可能对术后评估造成影响的; (2)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失代偿期及以上) ; (3) 伴有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疾病, 如:癌症晚期等; (4) 患者或其家属不同意做PTCA及CAS联合手术。

1.2 5手术方法

手术前5d开始服用氯吡格雷75mg/d, 阿司匹林100mg/d。PTCA及CAS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先进行PTCA, 然后进行CAS术, 且CAS需应用远端保护装置 (Filter wire) 。术后常规服用氯吡格雷75mg/d (6~12个月以上) 并终身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术后患者应每月门诊复查1次, 积极防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危险因素。

1.3 术后随访观察内容

(1) 手术规范:血管造影、动脉成形及植入体植入成功; (2) 术后1d及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 (昏迷、脑卒中、心梗及死亡) 。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对数据进行Fisher检验和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意识清楚, 无行动及言语障碍。延期手术组中, 冠脉2支血管需成形的有6例, 其余均为3支血管成形;同期手术组中, 冠脉2支血管需成形的有8例, 其余为3支血管成形。术后24h内, 延期手术组有3例发生轻度脑梗阻, 同时手术组有1例发生, 均于一周内恢复。其后未出现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两组手术均未出现失败案例。患者术前及随访期间肾功比较见表1, 同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肾功能变化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 两组手术增加平均时间为 (30.3±5.2) min, 暴光时间平均增加 (16.3±3.6) min, 造影剂用量增加 (33.4±10.2) mL。

3 讨论

冠心病与颈动脉病变有相同的致病因素, 因此颈动脉狭窄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出现, 但一般颈动脉狭窄发生较晚。随着冠状动脉与病变的加重, 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单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或PTCA术常由于颈动脉的狭窄而导致脑卒中, 尤其在老年人中多见[4]。现在, 随着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改进, 目前已趋向于同期实行PTCA及CAS手术。本实验显示, 在1个月内行CAS术并不会发生脑卒中。2003年, 据Hofmann等[5]报道, 在65例同期PTCA及CAS手术安全可行。本实验也证明了同期实行两种手术, 相较延期实行法术疗效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病人科因此减少手术次数及费用, 大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周期, 不紧可以减轻病人负担, 还可大大节约社会成本。

为了更好地提高同期实行PTCA及CAS手术的安全性, 我们认为: (1) 手术技术是保证成败的关键之一, 手术应在具有介入施行条件的医院进行 (心导管室每年施行PCI>100例并有心外科待命的条件;所送到心导管室的患者能完成PCI者达85%以上, 术者应具有施行PTCA及CAS手术资格 (施术者每年独立施行PCI>30例) , 并有熟练的技术和充足的经验, 能够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6]。 (2) 常规应先施行PTCA, 保证心肌正常工作, 以为后续CAS手术提供支持。 (3) 充分考虑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 如释放支架时可能出现的瞬时低血压等致命性危险, 并做好紧急补救措施, 例如紧急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4) 由于颈部间隙较多, 颈部组织的松弛, 术后严密的止血非常重要。且应预防术后常出现的在狭窄。 (5) 术前需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等评估患者能否承受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实行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PTCA) 和颈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 (CAS) 后患者并发症及康复情况。方法 从2006年到2009年, 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共57例。其中, 男性39例, 女性, 18例, 年龄49~82岁, 平均年龄 (70.9±8.2) 岁。按照PTCA及CAS手术施行方式分为, 延期手术组:PTCA术后1月内实行CAS手术, 共24例;同期手术组:同时实行PTCA术及CAS术, 共33例。进行术后1d及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 (昏迷、脑卒中、心梗及死亡) 的随访。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意识清楚, 无行动及言语障碍, 两组术后患者恢复较好, 术后随访疗效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同期实行PTCA及CAS手术能有效防止脑卒中且术后恢复较好, 具有可行性及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程洁, 吕宝经, 郑宏超, 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4, (1) :65-68.

[2]黄文晖, 罗建方, 周颖玲, 等.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联合介入治疗[J].实用医学杂志, 2005, 21 (23) :2669-2670.

[3]罗建方, 陈纪言, 周颖玲, 等.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18例报告[J].海南医学, 2002, 13 (12) :429.

[4]王非, 刘鹏, 王凤林, 等.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5, 3 (5) :354-355.

[5]Hofmann R, Kerschner, Kypta A, et al.Simultaneous stenting of thecarotid artery and other coronary or extracoronary arteries:does acombined procedure increase the risk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J]Catheter Canliovasc Interv, 2003, 60 (3) :314-319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 其中男103例, 女65例;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57岁;食管癌术后98例, 贲门癌术后70例, 吻合口狭窄发生于术后4周~18个月, 所有病例均经X线或胃镜确诊。治疗2次为61例, 治疗3次为57例, 治疗4次以上为50例, 共计612次。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及胃镜检查将吻合口狭窄分为三度, 轻度狭窄:患者能进半流食, 不能进普食, 吻合管径0.5~0.7 cm;中度狭窄:患者进半流食困难, 但可进流食, 吻合口管径0.3~0.5 cm;重度狭窄:患者进流食困难或滴水不入, 吻合口管径<0.3 cm或已成盲孔[1]。本组轻度狭窄23例, 中度狭窄46例, 重度狭窄99例。

术前准备:做消化道造影及点片, 了解吻合口狭窄情况, 为球囊正确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常规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电解质、血糖,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术前4 h禁食水, 以避免术中发生呕吐而误入呼吸道。术前10 min肌注盐酸山莨菪碱20 mg, 减少口腔和消化道分泌物。

方法步骤:用1%利多卡因行咽喉表面麻醉好后, 患者侧卧于头高脚低的造影床上, 让患者张口, 放置开口器。以下操作均在X线电视监护下完成, 用超滑导丝将5F导管送入胸腔胃内, 将导丝退出, 经导管注少量对比剂 (或空气) , 证实导管位于胸腔胃内, 将超硬260 cm导丝送入胸腔胃内, 退出导管, 固定导丝, 沿超硬导丝送入合适的球囊导管将球囊置于吻合口狭窄处。每次加压3~10 min, 间隔1~3 min, 经过1~2次, 反复加压扩张, 使球囊压切迹基本消失为止, 将球囊与导丝退出口腔外, 扩张结束。支架置入者沿交换导丝送入支架置入器, 待其定位准确后, 释放支架, 若支架展开不充分着, 可用球囊扩张支架, 使其紧贴食管壁, 将置入器与超硬导丝退出口腔外, 治疗结束。

术后处理:患者半卧位休息, 注意血压, 脉搏变化。扩张后2 h可进食, 先进流食或半流食, 逐渐过度到普食, 饮食原则:少量多餐, 易消化高营养。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 抗酸保护胃黏膜药物等对症治疗3~5 d。1周后行造影点片检查, 观察治疗效果, 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

2 结果

本168例共进行球囊扩张612次, 其中两例反复扩张治疗无效者置入支架。全部一次成功。随访6~12个月, 能进普食者109例, 能进流食者59例, 饮食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所有患者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1~5 kg。无穿孔、严重出血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食管癌、贲门癌是常见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吻合口狭窄是食管、贲门癌切除, 食管胃重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发病率为0.5%~17%, 其中手工吻合口为0.1%~9.9%, 器械吻合口为6.6%~17%[2]。发生的主要原因: (1) 吻合时缝针过密距边缘过远; (2) 选择吻合器直径过小; (3) 术中胃壁组织包埋过多, 凸入胃腔, 挤压吻合口或位于其下方, 造成不完全梗阻; (4) 术后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治愈后局部狭窄; (5) 吻合后包埋或套入造成狭窄; (6) 患者为瘢痕体质, 吻合口瘢痕狭窄; (7) 术后长期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吻合口得不到食物的机械性扩张, 导致狭窄[3]。吻合口狭窄发生的早晚不一, 一般术后4周~1年, 本组病例为4周~18个月, 59%的病例吻合口直径为0.3 cm以下[3]。

3.2 吻合口狭窄治疗方法主要有:

手术、探条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球囊扩张术。手术在吻合口狭窄治疗中, 操作复杂, 风险大, 易复发, 已废弃不用。探条扩张术在吻合口狭窄治疗中, 患者痛苦而且并发症多, 主要并发症是穿孔, 发病率为0.34%~2.00%, 临床应用逐渐减少。支架置入术在吻合口狭窄治疗中, 主要是支架植入后再狭窄, 临床处理较为棘手, 临床应用选择应慎重。球囊扩张术在吻合口狭窄治疗中, 创伤小, 疗效好, 并发症少, 可反复进行治疗, 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组患者, 经过球囊扩张术治疗, 随访6~12个月, 饮食情况较好, 无并发症发生。3例支架置入者, 6个月后1例支架上缘狭窄, 球囊扩张后好转[4]。

3.3 根据本组治疗的经验, 球囊扩张术治疗吻合口狭窄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导丝能否通过吻合口狭窄处是成功的关键, 所以操作时的手法要轻柔, 耐心旋转导丝的方向, 寻找机会使其进入胸腔胃内;导丝要尽量选择超滑导丝, 如黑泥鳅导丝或白泥鳅导丝。 (2) 球囊扩张时, 首先从小口径球囊开始, 逐渐增加球囊直径, 循序渐进地扩张, 每次扩张时间最长不超过去时15 min, 球囊直径14~16 mm, 长度以60~80 mm为宜, 反复扩张效果不佳, 球囊直径可选18~22 mm, 最大不超过26 mm[5]。 (3) 球囊扩张时, 一般情况下不给镇静药。扩张时, 经常观察患者的痛疼情况, 此疼痛作为有效扩张的标志[6]。 (4) 吻合口狭窄的患者首次扩张时间一般在手术1个月后, 二次扩张治疗间隔一般在1~2周。过于频繁, 造成机械性剌激程度大, 可致水肿而狭窄加重。间隔时间太久, 扩张效果可能较差。

球囊扩张术治疗吻合口狭窄, 具有创伤小, 疗效好, 操作简单, 可多次重复治疗, 是目前吻合口狭窄较好的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7]。吻合口支架近期疗效好, 远期再狭窄治疗较为棘手,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 支架工艺改进, 如可回收支架、生物降解支架的出现, 使支架在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更加完善。

摘要:目的 评价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 168例吻合口狭窄, 治疗2次的61例, 治疗3次的57例, 治疗4次以上50例, 共计612次, 所有病例均经口操作, 首先从小口径球囊开始逐渐增加球囊直径, 循序渐进的进行扩张, 其中3例反复扩张无效置入支架。结果 治疗全部成功, 随访612个月, 饮食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所有患者体质量较治疗前增加15 kg, 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球囊扩张术是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吻合口支架近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吻合口狭窄,食管胃吻合,支架置入术

参考文献

[1]王士杰、王其彰.食管癌与贲门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5-263.

[2]陈振东, 孙燕.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8:156-158.

[3]邵全方, 张毓德.食管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634-635.

[4]李玉伟、张富强.可回收食管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 (3) :205-207.

[5]程英升, 李明华.上胃肠道良性狭窄的介入治疗随访研究和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10) :772-777.

[6]蒋奡, 王忠敏, 茅爱武.食管良恶性狭窄治疗中支架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 (8) :700-703.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PCI术后住院期间再发胸痛患者89例, 其中男70例, 女19例, 年龄39~78岁, 平均 (57.6±13.5) 岁;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入路, 常规技术完成PCI术。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处理, 术中经动脉鞘内推注肝素8 000~12 000 U, 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 (100 mg·d-1) 、氯吡格雷 (75 mg·d-1, 服用1年) 等药物。

1.2 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干预

PCI术后患者安置于冠心病监护病房, 准备好抢救药品、器械等, 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监测, 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胸痛再发、与术前胸痛性质是否相同及胸痛的伴随症状。发生胸痛即描记十二导联心电图, 严密注意心电图、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在心电图或心肌酶谱有动态改变时告知主管医师, 以免延误患者病情, 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若无心肌缺血可以继续观察, 大多数患者症状短期内可自行缓解;同时注意观察尿量及穿刺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的改变, 是否有剧烈疼痛, 穿刺压迫的地方有无渗血和血肿。采用股动脉穿刺者严格卧床24 h, 尽量不要弯曲和移动穿刺侧大腿, 以免穿刺处出血。采用桡动脉穿刺者术后应抬高前臂, 桡动脉止血带每2 h放气1次, 直至不再渗血。术后鼓励并督促患者适量饮水, 以利造影剂的排出, 一般术后24 h饮水量1 500~2 000 ml, 术后2 h内尿量最好能达到800 ml。术后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 不要擅自增减药量。

1.2.2 心源性再发胸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PCI术后由心源性引起缺血性胸痛主要见于冠状动脉小分支闭塞、冠脉痉挛、血栓形成、冠脉夹层、慢血流等, 这些病因多与冠脉斑块不稳定、术中残余夹层、串联支架植入引起小分支闭塞、小血管支架植入、复杂病变、抗凝治疗不当引起支架内血栓形成等有关[4,5], 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缺血性PCI术后胸痛临床多表现为突然心前区或胸骨后呈持续压榨样疼痛, 可放射至左肩部、左侧手掌部、咽部、口腔、牙龈等, 伴大汗、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患者往往有濒死感,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疼痛不缓解, 急查心电图可见明显的ST-T改变,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升高。在冠脉支架植入后再次胸痛, 患者及家属多不能理解, 情绪容易激动, 此时, 就患者个体对疾病的认识及社会经济因素等影响实施对症护理干预[6]。首先护士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精神放松, 勿紧张, 并做好疾病知识的讲解工作, 使患者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增加安全感,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 做好心理护理, 为再次行冠脉介入治疗做好术前准备;然后医师和护士陪同患者进入导管室复查造影, 观察干预血管是否有小分支丢失、支架内有无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有无夹层发生等, 若发生上述原因引起冠脉血管慢血流即刻给予冠脉内推注欣维宁20~50 ml、地尔硫卓200~500μg, 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吗啡静脉推注, 氧气吸入, 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氧及冠脉内压力的变化, 处理后尽量使血流恢复2~3级;PCI术后恢复期内积极控制高危因素, 按时服药, 在加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做好饮食管理, 适当运动, 改善生活方式。

1.2.3 非心源性再发胸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PCI术后非心源性再发胸痛多见于心因性、食道源性、上消化道疾病、支架植入反应等。心因性多见于更年期女性患者, 主诉冠脉植入支架后感心前区疼痛或胸闷等不适, 有时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疼痛部位及性质不明确, 精神紧张、烦躁、食欲欠佳, 复查造影正常, 多次复查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肌钙蛋白、心肌酶正常。责任护士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减少不良刺激, 护士多关心安慰患者, 尽量满足其心理需要, 与患者交流时语言亲切, 态度和蔼, 注重加强心理护理, 以增强患者安全感。平时与家属沟通要注意培养患者乐观、开朗性格, 多参加社区、集体活动, 培养业余爱好, 分散其注意力, 有利于疾病康复。食道源性、上消化道疾病多因为PCI术后长期服抗血小板及抗凝药, 引起胃酸增多, 胃黏膜受损、糜烂, 症状多表现为剑突下及左上腹疼痛, PCI术后护士应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 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为宜, 调脂药物睡前服用, 避免药物引起胃黏膜损伤, 同时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等胃黏膜保护剂治疗;加强饮食护理, 以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软食为主, 少量多餐, 避免生、冷、硬、刺激性食物。支架植入反应引起疼痛多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脉受支架过度牵张引起的牵张痛[7], 患者往往会感到精神紧张, 护士应告知患者不要紧张, 这种疼痛只是短暂性, 1~2 d会逐渐恢复正常。

2 结果

本组PCI术后再发胸痛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心源性为68例, 其中冠状动脉小分支闭塞13例, 冠脉痉挛3例, 冠脉肌桥2例, 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4例, 术中夹层2例, 慢血流3例, 支架植入术后反应41例;非心源性21例, 其中精神因素引起12例, 食管源性引起7例, 消化道症状引起2例。68例心源性引起再发胸痛患者中再次行PCI术或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19例, 继续药物强化治疗47例。89例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及护理干预, 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成功的PCI术应明显减轻或解除胸痛, 但有部分患者在成功PCI术后近期内仍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并伴随心电图变化及肌酸激酶和肌钙蛋白升高。从我们的临床分析可以看出, 再发胸痛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就诊的常见原因, 若处理不及时严重时更会引起患者死亡, 从而引起医疗纠纷。所以术后要及早识别再发胸痛的原因, 控制危险因素[8], 早期针对胸痛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PCI术后有些患者因心源性引起的再发缺血性胸痛, 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再发胸痛的特点及酶学、心电图的变化, 并及时记录。胸痛时心电图检查若见ST段下移、抬高或心律失常, 急查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升高, 立即通知医生, 需紧急处理, 必要时再次入导管室复查冠脉造影, 根据造影结果给予冠脉内溶栓或急诊PCI术, 同时术后强化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大多数患者病情可逐渐趋于平稳。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再发胸痛由非心源性引起, 这类患者易因疾病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而手术后仍感胸痛, 医生或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胸痛原因, 帮助其消除恐惧焦虑, 减轻顾虑, 调整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意识, 可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芳, 董志, 依仁科.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近期再发胸痛原因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9, 4 (2) :195-197.

[2]陈立娟, 马根山, 冯毅, 等.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左前降支病变临床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25 (6) :423-426.

[3]刘卫芳, 梁金锐, 王力.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和冠状动脉搭桥后再发胸痛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9) :1703-1704.

[4]凡六章, 马根山.药物洗脱支架血栓形成[J].现代医学, 2010, 38 (6) :685-689.

[5]RONNEVIG M, SJORSVIK E, GULLESTAD L, et al.A descriptive study of early nonspecific chest pain after PTCA:important area for the acute health care personnel[J].Heart Lung, 2003, 32 (4) :241-249.

[6]刘文霞, 刘文芝.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发胸痛的观察及护理[J].海南医学, 2010, 21 (14) :147-148.

[7]王海波, 付强, 吴强, 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急性亚急性血栓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 2007, S1:127-128.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7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 年龄在22~38岁, 平均年龄为 (28.5±0.5) 岁。其中原发性不孕有31例, 继发性不孕有47例, 出现不孕时间在2~11年, 术前常规采取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输卵管炎, 同时经超声检查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排卵正常, 皆排除合并免疫性不孕的原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9例, 观察组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 对照组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碘油预防粘连, 随访3个月,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再通率、粘连发生率、随访一年的宫外孕发生率、妊娠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 患者在月经完全干净后3~7 d, 经内窥镜下采取输卵管疏通术, 根据发生粘连和输卵管阻塞的实际情况, 相应采取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卵巢或者输卵管伞端成形术的粘连松解术治疗, 松解液为1 000 U的α-糜蛋酶、8万U的庆大霉素、10 mL的利多卡因、10 mg的地塞米松混合液。术后再使用一次美兰通液, 观察通液后双侧的输卵管伞端有美兰液流出, 判断手术效果。然后在术后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性地把生物蛋白胶置于盆腔内, 并给予输卵管内置入1~2 mL的透明质酸钠溶液, 以防止粘连发生。

1.2.2 对照组

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碘油预防粘连, 手术过程同上, 然后在术后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性地把生物蛋白胶置于盆腔内, 并给予输卵管内置入碘化油5~8 mL, 以防止粘连发生。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术中输卵管通液的情况, 对通畅度进行判断如下:通畅:输入美兰液, 可见其在输卵管内为充盈状态, 且能经伞部通畅溢出;通而不畅:输入美兰液, 能够感觉较大的一股阻力, 可见输卵管有充盈, 但液体流速较为缓慢, 且可见局部膨胀现象, 美兰液溢出时可见细珠状或1 min内不会消失;阻塞:输入美兰液, 能够感觉有巨大的阻力, 可见输卵管始终没有充盈, 或有过度膨胀现象却无液体流出[1]。

1.4 统计方法

该组疗效的数据经软件V1.61处理, 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再通率、粘连发生率、随访一年的宫外孕发生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在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 临床上常发现在术后的较长时间内, 会出现由于输卵管伞端存留碘油引起包裹粘连等不良后果, 导致手术失败, 远期复发等, 究其原因可能与液态碘油有较大的粘滞性有一定的关系, 容易术后注入时, 在输卵管内滞留了较长的时间导致。该文统计发现,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使用透明质酸钠的粘连发生率、随访1年的宫外孕发生率皆显著低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使用碘油的预防效果。主要是由于透明质酸钠属于一种高分子的直链多糖, 具有较好的可吸收性与组织相容性, 能够有效地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的腹腔粘连现象[2]。

综上所述, 透明质酸钠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显著, 由于碘油预防粘连的效果, 能够有效减少粘连发生, 预防复发和异位妊娠的发生,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透明质酸钠与碘油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的效果, 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7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9例, 观察组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透明质酸钠预防粘连, 对照组在行输卵管阻塞介入复通术后给予注入碘油预防粘连, 随访3个月,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再通率、粘连发生率、随访一年的宫外孕发生率、妊娠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再通率、粘连发生率、随访一年的宫外孕发生率、妊娠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透明质酸钠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显著, 由于碘油预防粘连的效果, 能够有效减少粘连发生, 预防复发和异位妊娠的发生,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碘油,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粘连

参考文献

[1]何志兵, 陈敏, 周洲.透明质酸钠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预防复发性粘连的临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1, 27 (12) :1886-1888.

@介入术后再狭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结婚同居2年未避孕仍未怀孕,经常规影像学检查证实输卵管阻塞,择期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排除有手术禁忌症者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子宫发育不良、合并肿瘤者以及不能配合完成12个月随访者。按照治疗不同方案分为几丁糖组48例、丹参注射液组47例和联合组50例。其中几丁糖组患者年龄21~40(27.06±4.33)岁;病程2~11(3.06±2.17)年输卵管阻塞88条。丹参注射液组患者年龄21~39(26.98±4.21)岁;病程2~10(3.22±2.05)年;输卵管阻塞87条。联合组患者年龄21~39(27.17±4.05)岁;病程2~11(3.05±2.10)年;输卵管阻塞89条。3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输卵管阻塞条数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d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几丁糖组患者术后经单弯导管注入几丁糖注射液2ml,术后1个月再次注入几丁糖注射液2ml;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20ml,1次/d,连续治疗7d;联合组患者同时给予几丁糖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法与几丁糖组、丹参注射液组相同。三组患者术后均给予3d消炎、预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12个月妊娠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输卵管介入再通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术前输卵管阻塞率分别为91.67%、92.55%和8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分别为96.59%、96.55%和97.75%,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及12个月妊娠情况比较

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术后12个月妊娠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联合组比较,*:P<0.05

2.3 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三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有部分患者出现轻度或中度腹痛术后1~3d有少量患者出现阴道出血,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也未出现过敏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孕症发生率较高,其中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占总发生了的30%~40%[2]。输卵管阻塞发病原因复杂,输卵管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均可引起输卵管纤维组织增生或发生疤痕样改变,损伤输卵管平滑肌舒缩功能、纤毛运动功能以及内膜功能,最终造成输卵管阻塞。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再通率高,创伤小,术后妊娠率较高,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常规手段[3]。但需要注意的是,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黏连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对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中预防术后再黏连发生中均有报道但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并未有明确研究。本研究通过比较单用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以及联合用药在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黏连发生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几丁糖为聚氨基葡萄糖,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无抗原性以及降解吸收好等特点[4]。临床研究表明,几丁糖对上皮细胞内皮生长以及组织生理性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局部出血、血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预防组织粘连的发生有确切效果[5]。丹参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丹参酮、丹参醌、酚性酸等均有加速组织修复、抑制纤维化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抑制胶原蛋白合成,从而发挥预防再黏连的效果[6]。

本研究中三组患者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均较高,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再通率较高,而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对术后再通率无明显影响;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丹参注射液和几丁糖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再黏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且两药连用效果优于单独用药;3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和丹参注射液、几丁糖安全性均较高。

总之,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摘要:按照治疗不同方案将145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几丁糖组48例、丹参注射液组47例和联合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几丁糖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组患者术后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联合组患者术后给予几丁糖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情况、12个月妊娠情况、手术并发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水通畅率和术后12个月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几丁糖组和丹参注射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几丁糖与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降低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再粘连发生,提高妊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几丁糖,丹参注射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预防,术后再粘连,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任荣强,王茂林,钱曙芳,等.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05-2806.

[2]邓全越.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3065-3066.

[3]蔡庆娟.输卵管介入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50例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1):1726-1727.

[4]陈增.几丁糖预防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粘连阻塞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93.

[5]黄益,张东木,庄娘妥,等.医用几丁糖预防输卵管再通术后粘连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685-3686.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下一篇:安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