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护理论文

2024-10-16

介入护理论文(共12篇)

介入护理论文 篇1

我科是以收治传染性肝炎等患者为主要对象的临床科室, 在所收治肝炎、肝硬化部分患者中, 因为伴有肝脏癌性病变, 所以单纯针对肝炎治疗效果有限。首先通过外科会诊确定有无手术切除指征, 如若无外科手术切除指征, 在我科实施加用介入综合治疗。据统计, 自2003年以来我科收治的肝炎、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中有8例患者实施了介入手术, 现将有关介入术前、术后患者护理经验及体会作如下介绍, 以期得到更多同道指教。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 其中男6例, 女2例, 年龄38岁~59岁, 平均年龄48岁。6例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 病史长达12年~24年, 占75%;2例患者发病病史2年~4年, 占25%.男性患者都有一定量饮酒史, 女性无饮酒之习。临床症状:单纯上腹隐痛1例, 占12.5%;上腹隐痛、消化不良, 食欲不佳6例, 占75%;上腹隐痛、伴皮肤巩膜轻度黄染1例, 占12.5%.

2 体会

由于我院地处边疆欠发达地区, 实施一种新的技术治疗可能有许多经济方面的考虑和安全性方面的顾虑, 所以, 作为我们护理人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配合临床医生做好术前的基本准备:即完善各项检查如B超、心电图、肝功能、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测定、碘过敏试验, 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因术后需绝对卧床24 h, 故需训练床上使用便器。在给予患者实施介入手术前一定要做好术前、术后解释沟通工作, 由于我们与介入医生相互支持和协调, 本组8例患者都愉快地接受了该技术的治疗,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得到改善, 出院后随访生存期平均2年。

2.1 术前基础护理治疗

护士必须掌握患者的有关资料, 如患者的病情,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的治疗、康复知识及专业护理指导, 详细说明介入治疗的基本治疗原理和过程, 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卧床及穿刺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尿、排便的方法。同时,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作出评价, 包括营养状况、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对身体状况差, 如极度消瘦、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低于正常值者, 应先加强支持治疗, 合理安排术前饮食护理。

2.2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 护士要热情接待, 主动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规章制度以及主管医师和护士,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紧张感。护士是患者入院时最初接触的对象,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和安全感, 从而更好地配合检查及治疗, 提高依从性。因为患者和家属一旦知道伴发肝脏恶性病变, 一般都首先会感到悲观失望, 思想包袱很重, 对生活和治疗丧失信心, 加之对新技术应用效果知之甚少, 所以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治疗时进行现场说教, 介绍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治疗后出现的反应, 从而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针对性地消除其恐惧、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 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对不知情的患者进行保密治疗, 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治疗前数日应给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蛋类、奶类以及各种豆制品。

2.3 介入术前准备和落实

2.3.1 饮食方面

介入术前4 h禁食、禁水。

2.3.2 皮肤准备

穿刺部位清洗干净, 做好下腹、外阴及大腿上1/3的备皮工作。

2.3.3 药物准备

碘海醇50 m L×2瓶, 1%利多卡因5 m L×1支, 地塞米松5 mg×2支, 生理盐水500 m L× (2~3) 瓶, 格拉司琼3 mg×2支, 化疗药物DDP、THP、MMC、5-Fu按医嘱备药。

2.4 患者术后护理

2.4.1 穿刺部位的护理

因为一般介入术后穿刺点都用绷带胶布加压包扎固定, 护士要认真交待执行好医嘱穿刺后体位 (穿刺肢体呈外展伸直位, 避免弯曲受压) 。严密观察穿刺固定部位有无渗血、血肿,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 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 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 以便及早发现股动脉血栓形成。

2.4.2 做好术后医嘱一级护理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 一般需要给予一级护理24 h, 同时记录好3 d水化液及出入量。

2.4.3 胃肠道反应护理

介入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多为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本组8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症状。呕吐时嘱患者暂禁食,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 同时记录呕吐量、颜色和性质, 给予肌注胃复安10 mg、安定10 mg、地塞米松5 mg, 或者静注格拉司琼6 mg, 使胃肠道症状有所减轻。并嘱患者饮食清淡, 少量多餐, 并且做好口腔护理。

2.4.4 腹痛的护理

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可出现右上腹肝区疼痛, 一般在术后1 d~3 d出现, 3 d~5 d可自行缓解, 疼痛的程度与栓塞的范围有关, 也可能与肿瘤的供血情况有关。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栓塞后刺激肝包膜或腹膜所致, 药物在肿瘤组织产生高浓度、高效价杀伤作用, 肝组织局部发生水肿、坏死或异位动脉栓塞致腹痛。所以需要密切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等, 向患者做好解释, 以增强心理承受力。对轻度疼痛者可不做特殊处理, 对中度疼痛者可给予双氯酚酸钠1枚纳肛, 对剧烈疼痛者给予哌替啶肌肉注射。

2.4.5 发热护理

早期发热多为坏死组织吸收所致, 如体温在38.5℃以下, 一般5 d~7 d自行消退;如体温在38.5℃以上, 可给予药物和物理降温, 鼓励患者多饮水, 可用消炎痛栓半粒纳肛。

2.4.6 肝功能损害的观察

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可能因肝脏缺血缺氧、化疗药物等因素导致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害, 出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白蛋白降低, 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红素的升高, 表现为黄疸加重、腹水, 严重者出现嗜睡、肝昏迷等。对肝功能有损伤的患者, 嘱多卧床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血象变化、保暖、预防感冒, 观察患者的意识改变, 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转氨酶可慢慢恢复。术后4周白蛋白方可恢复。为防止病情加重, 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尿量、意识的变化。

2.4.7 饮食护理

如术后无明显恶心呕吐, 鼓励多饮水, 给予补充水分。术后1 d~3 d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少量多餐, 几天后无胃部不适可进食新鲜蔬菜、水果, 食用丰富营养的食品。

2.4.8 康复指导

康复阶段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面对现实, 保持愉快的心情, 注意劳逸结合, 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保健能力, 配合治疗, 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肝癌患者往往存在恐惧心理, 情绪不稳定, 要帮助患者减轻不安情绪, 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出院时对其进行有关休息、饮食、服药、随诊等方面的讲解。

2.4.9 出院指导

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回访复诊治疗安排, 以随时掌握病情, 施予关爱, 巩固疗效。

介入护理论文 篇2

一、护理队伍建设

1、专科护士:加强主管护士培训及考核,逐步培养专科护士1-2名。

2、加强年轻护士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工作,保证患者安全

3、护士人员结构合理化,能级对应,逐步符合护士岗位需求。

二、临床护理

1、继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2~3年内逐步达到工作标准。

2、配合护理部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并按标准执行。

3、逐步建立院内领先的优质护理单元。

三、护理教学及科研

1、进一步建设临床护理教师队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2、进一步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

3、选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护士组建护理科研小组,力求完成高质量的护理文章。

4、每年组织优秀护理论文进行大会交流。

肝癌介入术后护理的探析 篇3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后;护理着重点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20-01

原发性肝癌是指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近年临床上最常见的,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首选肝癌介入治疗(TACE),它能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化疗药物及栓塞剂在全身产生的副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保证患者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最大恢复健康与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1 术前工作的着重方面

面对手术,患者难免性的疑虑及担心,我们需要做到术前安抚患者,解释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以减轻患者的疑虑,积极配合治疗。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但也不隐瞒术中可能出现腹痛、出血、呕吐等情况,让患者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术前一日练习床上排便,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备好便器;双侧腹股沟区备皮,触摸足背动脉搏动,禁食禁水4h;穿病员服,勿穿内衣内裤;左手穿刺留置针,便于医生术中操作;床旁备好心电监护仪器和吸氧装置,术后患者的返回及时观察病情及护理。

2 术后护理重点回顾

2.1术后患者的返回及病情观察

术后穿刺部位加压止血15min后再加压包扎,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12h,为减轻平卧引起的腰痛可适当向患侧翻身40°,轻度按摩,减少不适感[1]。压迫器压迫6h后予松度减压,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渗血,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一级护理,保持静脉通道,建立介入术后体征观察单,准确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24h[2]。

2.2压迫器使用后皮肤的护理

术后12h,无不适者,可取压迫器,压迫器是弹力绷带环贴于腿部两侧,固定其加压止血,与皮肤的粘贴性很强,如在取压迫器时强行将弹力绷带撕扯,患者皮肤及其可能被撕破。为避免出现皮肤的破溃,其方法是用生理盐水或温水侵湿,慢慢轻柔分离绷带,减少因皮肤的破溃给患者带了的痛苦。如果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破溃,需安抚患者,并进行皮肤的处理,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取人血白蛋白涂抹(这里的人血白蛋白可以是已输完的瓶中取),晾干,避免受压潮湿,一般情况恢复较好,如1.0cm×2.0cm的破溃,1-2天就会结痂,继续

2.3发热的护理

发热是介入治疗常见的反应,与栓塞后肿瘤组织细胞发生坏死及相关药物的使用有关[3],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低熱至中度热多以物理降温,予酒精擦浴,中度热以上予药物降温后,同时降温贴持续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2.4胃肠道的反应

系抗癌药对胃肠黏膜的直接毒性所致,部分是栓塞剂返流至胃和十二指肠的供血动脉,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迟发反应是弥漫性胃炎、应急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 为了防治呕吐,均在治疗前后应用盐酸托烷斯琼一支静脉推注或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缓滴,明显降低了胃肠反应的出现。

2.5疼痛的护理

栓塞后疼痛的发生率是77.3%,术后4-24h腹部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需要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程度,有无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正确评估的疼痛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有助于疼痛效果的评价[4]。一般疼痛评估5分以下者,疼痛会自行缓解,疼痛评估6分以上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使用镇痛剂后建立疼痛评估单,观察疼痛是否缓解。

2.6饮食与心理护理

病人介入治疗后,期望效果高,在出现身体不适时,如:疼痛加剧,药物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就会产生忧郁和恐惧的心理,病人的家属也感到焦虑和痛苦。安抚病人放宽心情,给予鼓励,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同时,健康的恢复,与饮食也密切相关, 24小时内禁食带渣、油腻的食物,多喝白温水,以利于毒素排除,告知病人宜低盐、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同时忌干、硬、粗糙、生冷刺激性食物,以防止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因静脉曲张而造成出血。做到这样,才能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肝癌疾病在社会中日趋增加,予介入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疾病的恢复与术后的护理是分不开的,病情的及时观察与处理,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求我们在出现并症的时候,该怎么有效的处理。因此,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于介入治疗操作,会越来越得到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到达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海玲,赵桂华.心血管病介入术后病人卧床时间的对比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

[2] 钱利,袁芳.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2): 1091-1092.

[3] 欧阳利宇,黄银惠.158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J].肝胆外科杂志,2001,9(6):459-460.

心脏介入手术护理对策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38~78岁,平均(57.8±11.4)岁,病程1.5~9年,平均(3.4±1.8)。所有患者中,1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1例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29例行射频消融术,16例行起搏器安置术。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术式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告知患者相关手术知识,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所有患者开展系统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术前护理①术前心理干预。患者在行心脏介入手术前,需做好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等不良情绪。术前,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其心脏介入手术的有关知识,通过成功病例,令患者了解心脏介入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增强患者治疗的信息,获得患者的信任,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②术前患者准备。术前,护理人员需实施关注患者状况,尤其是术前1d必须确保患者休息充足,若是患者因为过度紧张或是恐惧出现失眠,可适当予以药物治疗,例如:口服5mg地西泮等等。

③导管室护理。手术要求在相对无菌状态下进行,因此术前必须做好手术器材的灭菌工作,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手术器材,确保在术中能够根据主刀医师的要求,快速递上器材。

1.2.2 术中护理

手术环境需保证安静、舒适,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器械及其他情况发出的声音。护理人员需规范自身的基础护理操作,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将除颤仪、阿托品等等抢救用品配备到位,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开展抢救。

1.2.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检查伤口部位,协助患者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指导用药,确保患者快速康复。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尤其需重视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腹胀护理。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术后保暖,以免引发腹胀问题,并反温度需控制在24~28℃,适当增加盖被。此外,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对腹部进行按摩,加强腹部局部保暖。

②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护理。心脏介入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神经反射,主要是因为外周大动脉受刺激,经迷走神经反射将冲动传至血管运动中枢,令交感神经与激活副交感神经传出纤维受到抑制,心率减慢、血管扩张,使得患者的血压下降[2]。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通常发生在动脉鞘管留置或是拔管时,因为恐惧、疼痛等等因素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患者心跳减慢、皮肤血管扩张、胃肠蠕动松弛。对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令其保持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心态。同时,因为心脏介入术前,患者必须禁食、禁水,术中又存在一定的液体丢失,则患者术后极易出现低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心率、血压、神志改变等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快速补液,增加血容量,遵医嘱静注阿托品。

③穿刺点出血或局部血肿护理。心脏介入术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观察,一旦发现皮下血肿,需立刻告知医生,及时处理。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四肢末梢温度、颜色变化情况以及意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做好脑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3]。

④尿潴留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鼓励患者及早排尿,以免由于尿潴留导致迷走神经兴奋加重,血压降低。若是患者排尿困难,需缓解患者紧张情绪,通过诱导排尿,如:按摩、听流水声等等。

1.2.4 出院宣教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一是要求患者注意休息,活动量应循序渐进,防止过度疲劳;二是患者需做到合理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三是患者必须遵医嘱服药,禁止随意停服、漏服、补服等;四是患者应保持一个乐观、平稳的心态,促进疾病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本研究中,观察组35例患者共3例出现并发症,出血或血肿、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各1例;对照组35例患者共13例出现并发症,出血或血肿3例,尿潴留、低血压各2例,低血糖、心律失常各1例,迷走神经反射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本研究中,观察组35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脏介入是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间的一种新型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其通过穿刺体表血管,基于数字减影连续投照送入心脏导管,利用特定心脏导管操作技术治疗心脏病。做好心脏介入手术护理,能够有效确保心脏介入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死、致残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本研究中,观察组35例患者共3例出现并发症,出血或血肿、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各1例,对照组13例出现并发症,出血或血肿3例,尿潴留、低血压各2例,低血糖、心律失常各1例,迷走神经反射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显著;观察组35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29%。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术中开展系统护理工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全面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娥.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病人恐惧心理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3):814-814.

[2]王志英,杜春伟,黄玉兰.心脏介入手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2):1524-1525.

[3]赵芝香,唐迎红,许秀萍.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3):87-88.

介入护理论文 篇5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DSA 武冬冬 杨晓燕 钱艳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42例,对施行本术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各期进行相应的护理。主要内容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监测,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经相应的对症治疗、护理后,均痊愈,未出现长期并发症。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子宫动脉栓塞;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Methods: adopt ultraselective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uterine fibroids in 42 cases.Give the patients that suffered this surgery homologous care in th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phases.The main contents are: 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lose monitoring,timely observation and treatment to complications;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operated,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was satisfactory.All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surgery were well-healed through corresponding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care, there were no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ccurred.;Conclusion: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 is a new method to treat uterine fibroids because of it’s minimally damnify and better clinical results.Effectiv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n ensure the success of interventional surgery.Key words.uterine fibroids,intervention,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Care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一种富血管性肿瘤,在生殖期妇女中发生率约20%-25%,为常见病、多发病[1]。子宫肌瘤可导致非急性异常出血,盆部疼痛、坠胀、不适等[2]。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而药物治疗停药后易复发且疗效差。子宫肌瘤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是通过栓塞子宫肌瘤的供血动脉,使肌瘤缺血、坏死、萎缩、脱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可以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特点,提高了女性的生活质量,避免切除子宫给女性生活和心理带来的创伤和阴影。大量的研究者报道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安[3]全及有效性。我院自1998年开展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迄今已完成42例手术,现将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浅作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2例,年龄分布28-51岁,平均38.5岁,均为已婚女性,已婚已育41例,已婚未生育l例,本组病例均存在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多数伴有伴有不同程度盆腔及下腹坠胀疼痛。1.2栓塞材料 本组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自制),弹簧圈 1.3术前对肌瘤的大小、部位进行影像学评估。

1.4手术方法 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按seldinger技术,经一侧股动脉穿刺后,臵入5F动脉鞘后,在黑泥鳅导丝的引导下,插入5F cobr导管,在透视下,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双侧子宫动脉起始及走形情况,观察子宫肌瘤染色情况。典型子宫动脉增粗,呈螺旋状,肿瘤染色明显。导管进一步超选择性插入一侧子宫动脉后,再次造影了解子宫肌瘤的血供情况。尽量超选择性插管,避开与子宫肌瘤无关的动脉分支后,确定所选择的血管为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经导管缓慢注入明胶海绵颗粒,使用量根据肿瘤大小及患者自身情况决定。之后选用适当大小弹簧圈栓塞子宫动脉主干。复查造影,尽量使子宫肌瘤染色消失。同样的方法再行另一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毕拔出导管及动脉鞘,局部压迫止血15 min后加压包扎。2围手术期主要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首先要加强对患者入院宣教,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有些患者对肌瘤引起的阴道不规则出血及下腹部坠胀症状表现紧张、恐惧,另外多数病人对介人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了解不足,对手术的效果及手术的风险性没有把握,心里会存在疑虑。所以,术前对患者及家属使用通俗的语言介绍手术的意义,介入治疗基本原理、优势,以及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以减轻和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1)手术应避开月经期,一般选择在经后3-7天,术前做好常规检查:妇科超声或盆腔CT/MRI、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出凝血时问。术前常规备皮,碘过敏试验,锻炼患者床上排尿;(2)术前l天嘱病人少渣饮食,禁食产气食物,术前6小时禁食水。备吗啡10mg或盐酸布桂嗪100mg。术前排空大小便,情绪紧张的患者,肌注地西泮10mg;(3)手术前向病人说明在造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轻度反应,如局部有发热、皮肤瘙痒.并训练病人在造影过程中保持的体位及姿势,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2术中护理(1)嘱患者平卧,双手贴近大腿自然下垂。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做好穿刺区消毒,铺无菌单。备好必要的器械及一切急救用品、药品。(2)给予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人面色、血压、呼吸、脉搏和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训练患者正确的屏气方法,避免呼吸幅度过大造成的移动性伪影,以保证图像的质量。(3)注意栓塞剂对血管的刺激反应,如引起痉挛性疼痛、恶心、呕吐等。如有疼痛,应向患者解释疼痛属栓塞的正常反应,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肌肉注射吗啡10 mg或盐酸布桂嗪100g。(4)治疗结束后配合医生进行穿插点的止血包扎,将病人安全送返病房。2.3术后护理

2.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2.3.2术后患者穿刺侧下肢制动6 h,绝对卧床24 h后可下床活动。72 h内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引起穿刺部位出血。检查股动脉穿刺处包扎是否良好,周围有无渗血及皮下血肿,密切观察双下肢远端血运情况。穿刺点血肿,主要是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足或绷带松解导致,一旦发现局部出现血肿,应立即加压包扎。为预防术后感染,可常规静脉输注抗生素3-5d。术后多有排尿困难,大多是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的,可诱导排尿。

2.3.3疼痛的护理 本组患者39例出现栓塞后程度不等的腹部或腰部疼痛、不适。疼痛是UAE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表现为局部疼痛,以下腹痛为主,少部分合并腰痛。由栓塞术后肌瘤组织缺血引起,与瘤体变性肿胀、坏死及包膜牵拉也有

关。另外,栓塞剂引起的无菌性炎症也是原因之一[4]。疼痛也与便秘有关,术后口服番泻叶水或口服甘露醇进行缓泻,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效果明显。疼痛发生的几率可能与栓塞大小有关,栓塞物质直径越小,疼痛发生可能性越大[5]。护理时应准确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遵医嘱及时对症处理,并准确记录,向病人说明疼痛原因,消除其紧张情绪,以取得配合。栓塞前肌肉注射盐酸布桂嗪或吗啡可明显减轻剧烈疼痛。患者腹痛时,应给予安慰和鼓励,提高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同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用手轻轻按摩下腹部,热敷。疼痛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吗啡10mg或盐酸布桂嗪100mg,多可缓解。2.3.4发热护理 本组患者24例出现栓塞后发热。多数患者发热在栓塞术后于当日或次日发生,体温在38℃左右,持续3-7天,为肌瘤缺血坏死,造成的吸收热。应及时给予抗炎治疗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发热期间应给予物理降温,高热持续不降的病人可给予吲哚美辛等药物治疗。当体温下降,出汗较多的患者,及时更换衣被,记录出入量,补充液体,防止体液丧失过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2.3.5恶心、呕吐的护理 本组患者21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是栓塞后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因栓塞反射性引进迷走神经兴奋。可在输注的液体中加入维生素B6 200mg~300mg,症状严重者可给予昂丹司琼8mg静注,对症处臵后多可缓解。2.3.6阴道出血的护理 本组患者13例出现栓塞后阴道出血。栓塞治疗后肌瘤组织缺血坏死脱落物排出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排出暗红色块状物。应向病人说明此属术后正常反应,无需特别处理,1 d~7 d可自行停止;保持会阴部清洁,观察阴道出血量、颜色及性状。3小结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新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保留子宫的优点,使多数病人易于接受治疗。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手术治疗并驾齐驱的治疗新手段。但新技术对护理工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他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熟悉该项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提高专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临床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常规。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针对患者最担心的疼痛问题、治疗效果及预后等问题,应详细解释,使患者胸中有数,解除疑虑;术中应熟悉介入治疗的操作步骤,预见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加强监护,并做好患者的指导,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协助医生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一言以蔽之,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0-78. [2]Laurent Brunereau,Denis Herbreteau,Sophie Gallas Jean-Philippe Cottier,Jean-LucLebrun,Francois Tranquant, Florence Fauchier,Gilles Body,and philippe Rouleau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Uterine Leiomyomas: Technical Features and Prospective Follow-Up with Clinical and Sonographic Examinations in 58 Patients AM.J.Roentgenol,Nov 2000;175:1267-1272.[3]James B.Spies Am.J.Add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 oentgenol, Mar 2006;186:846-847 [4]邹燕红,任家武.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副反应及并发症研究进展.基层医学论坛[J],14(5):456-458 [5]Pelage JP,Le Dref O, Soyer P, et al.Fibroid-related menorrhagia

心脏介入术后的观察和护理 篇6

【关键词】心脏介入手术后;护理干预;临床作用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0061-02

心脏介入手术的普及应用使得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有了质的提高,但是术后如果护理不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十分高,故护理干预十分关键[1]。本文选择于2010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討分析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心脏介入手术后所产生的作用,具体信息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常规护理组中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介于39-71岁之间,平均年龄(45.6±10.3)岁;行心脏介入手术原因:先天性心脏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13例,其余9例;干预护理组中男性25例,女性30例;年龄介于42-73岁之间,平均年龄(44.9±11.6)岁;行心脏介入手术原因:先天性心脏病21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冠状动脉造影术12例,其余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行心脏介入手术原因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主要给予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其它相关护理等,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心脏介入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失眠、血管迷走反射、出血等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常规护理组:心理护理:进行心脏介入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明手术的具体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避免手术过程患者不配合的现象的发生。饮食护理:进行手术期间医务人员要嘱咐患者饮食需遵循清淡、高维生素与蛋白质、刺激性小、容易消化的原则,禁食烧烤、辣等刺激油腻食品,忌吸烟喝酒等。其它护理:患者手术结束后存在尿意但床上解不出行导尿护理,并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给予一定的用药护理。

1.2.2 干预护理组:失眠的护理:对伤口无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改变患者的卧位从而增加舒适感;手术前建议患者进行床上小便的锻炼,术后按摩腹部来利尿,有需要的话可留置导尿,防止尿潴留发生而导致失眠;术前患者熟悉病房的环境,保持病房内物品的摆放整齐、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等;密切观察患者,对不良症状及时给予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保持患者的镇定,必要时术前给予安定2.5~5mg肌注;术中操作尽量轻柔,尽量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拔除鞘管及压迫穿刺时应轻柔;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注意保暖及会阴部的遮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出血的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需卧床休息,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生活进行协助并做好观察工作;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弹力绷带加压包扎6—8h,松紧合适,以刚好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为准,不可过早下床活动,穿刺部位保持平直,不可弯曲;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憋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密切观察患者的大小便以及皮肤颜色、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瘀血、呕吐物颜色、大便及呕吐物隐血试验,一旦发现异常则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1.3 疗效观察:观察两组患者失眠、血管迷走反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做好统计分析对比工作。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干预护理组患者术后当天的失眠发生率为47.3%(26/5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83.6%(46/55),差异显著(P<0.05);干预护理组患者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为3.6%(2/5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4.5%(8/55),差异显著(P<0.05);干预护理组患者出血发生率为7.3%(4/5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8.2%(10/55),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失眠

发生率血管迷走反射

发生率出血

发生率常规护理组5583.6%14.5%18.2%干预护理组5547.3%*3.6%*7.3%*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技术-心脏介入手术开始在临床医学上应用及普及,其主要通过穿刺体表血管,然后经过不间断数字减影的投照后到达心脏导管,在心脏导管操作技术下完成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工作。其适用于先天性、风湿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干预、射频消融术以及PTCA+支架术,手术创伤小、耗时短、患者疼痛程度低、安全可靠、预后快等优点而受到广发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青睐,然而在心脏介入手术后存在一系列的并发症失眠、血管迷走反射、出血,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护理[2-3]。

本次研究针对长期以来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存在的并发症,在术后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护理结果显示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失眠、血管迷走反射、出血等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总的来说,充分考虑心脏介入手术后可能发生的状况并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大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参考文献

[1] 秦延平,王素芳,贾俊格.心脏介入术后的观察和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1(5):69-71.

[2] 高丽云.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康复,2006,21(6):433-434.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篇7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3位。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 症状发现后多已是中晚期, 大多数已失去手术机会[1], 介入治疗是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可延长病人生命。2007年9月—2008年12月, 对3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实施介入治疗, 经精心护理,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肝癌病人中, 男36例, 女2例;年龄13岁~65岁;所有病人经B超、CT、MRI、肿瘤标志物水平、临床表现等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均实施了介入治疗。 采用Seldinger技术, 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将导管送入肝总动脉, 造影后根据血供将导管选择性送至肿瘤处, 分别注入化疗药物、碘化油及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常用化疗药物有阿霉素、丝裂霉素、氟尿嘧啶。38例病人均顺利度过介入治疗及药物反应期, 治疗后病人面色萎黄好转、食欲提高、疼痛减轻或消失, 提高了生存质量, 延长了生存期限。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数病人住院后有恐惧和紧张感, 对于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病人不要告诉病人诊断, 仅告知只要配合治疗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 情绪比较低落, 心理比较复杂, 对治疗失去信心, 对介入疗法缺乏认识, 增加他们的忧虑和恐惧感。此时临床护士应与病人加强沟通, 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 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病人克服心理压力, 维持情绪稳定, 从而提高心理应对能力和承受能力, 并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及优点,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消除病人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2,3]。

2.1.2 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完成心电图、胸部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检查。嘱病人术前2 d练习床上大小便, 以适应介入治疗后卧床休息及肢体制动需要。术前1 d做好碘过敏试验及皮肤准备, 术前4 h禁食禁饮。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介入治疗后, 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 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每小时1次, 直至平稳, 并注意观察意识及尿液的量及性质, 做好记录[4]。

2.2.2 一般护理

术后病人采取平卧位, 绝对卧休息24 h, 穿刺部位给予沙袋加压6 h~8 h, 穿刺侧肢体保持伸直位24 h。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出血等, 包扎敷料是否固定完好。认真监测皮肤颜色、温度, 肢体血液循环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与对侧比较, 发现异常, 尽早处理。嘱病人咳嗽、呕吐、大小便时一定要用手按压穿刺点, 以防穿刺点出血。协助病人移动身体, 增加舒适感, 改变体位或活动健侧肢体身体与患侧肢体保持一直线, 可左右平移。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预防压疮, 术后24 h无特殊情况可拆除包扎绷带, 可根据病人情况下床做轻微活动。

2.2.3 疼痛的护理

介入治疗后, 由于各种原因使肿瘤组织缺血、水肿和坏死, 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术后暂时性疼痛, 一般持续3 d~7 d后缓解。当病人出现疼痛时, 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的感受,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轻度疼痛不需处理, 对于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者, 遵医嘱给予哌替啶或美菲康止痛。

2.2.4 发热护理

大多数病人出现发热的原因是由于化疗药物或栓塞剂等注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坏死, 机体吸收坏死组织所致[5]。多在38 ℃左右, 为术后吸收热, 对高热病人, 遵医嘱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解热镇痛药。嘱其多饮水, 保持口腔清洁, 退烧出汗时应及时为病人擦干汗液, 为病人更换衣裤,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受凉[6]。

2.2.5 胃肠道反应护理

恶心、呕吐为常见的消化道反应, 其原因是由于在介入治疗中部分化疗药物对胃肠黏膜的直接毒性损害, 一般发生于介入治疗后4 h~6 h, 对于恶心、呕吐的病人应及时给予止吐药物治疗, 一旦病人有恶心呕吐症状, 应嘱病人深呼吸, 注意观察记录呕吐物的量及性质, 及时清除病人的呕吐物, 并予漱口, 减少不良刺激, 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

2.2.6 饮食护理

认真做好病人及家属的饮食宣教工作, 耐心向他们说明饮食的重要性, 由于化疗药物的作用, 病人常出现食欲缺乏。护理时应配合其饮食习惯, 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盐饮食, 少量多餐, 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忌油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7]。

3 讨论

介入治疗是目前作为医学影像领域的一门新兴微创手术, 其特点是损伤小、疗效好。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可以使肝肿瘤局部得到高浓度、大剂量的药物, 较周围静脉给药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同时注入栓塞剂, 可使肝癌组织因血流阻断而缺血坏死。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中、晚期的病人, 可延缓肿瘤生长, 明显延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8] 。行之有效的护理是帮助病人尽早恢复健康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正确及时地做好护理中的各个环节, 有效预防或减少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叶胜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10 (3) :165.

[2]耿秀云.心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5, 19 (10B) :2138-2139.

[3]齐丽雯, 李丽.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10C) :2228-2229.

[4]闫秀娟, 郭淑芳.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舒适护理[J].护理研究, 2004, 18 (5B) :892.

[5]吴沛宏, 黄金华, 罗鸣飞, 等.肿瘤介入诊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64.

[6]黄爱梅, 罗莎莎.肺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9A) :1701-1704.

[7]邢丽群.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6, 20 (2B) :447-448.

肝癌介入治疗护理分析 篇8

肝癌在我国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 加之病情进展迅速[1], 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往往已经是肝癌中晚期, 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期, 此时肝癌介入治疗是最佳选择。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做好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 能够提高肝癌介入的治疗效果[2,3]。现对我科30例行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肝癌患者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龄30~80岁, 中位年龄4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型超声、CT或MRI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癌。所有患者采用腹股沟区局部麻醉, 取仰卧位,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股动脉置5F动脉鞘后在X线透视下置入肝动脉导管, 进入腹腔干后, 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 注入造影剂, 对肝总动脉或腹腔动脉进行造影, 明确癌肿的血运情况后, 注入化疗药物及进行动脉栓塞。手术结束后拔管, 局部压迫穿刺点15min左右, 对穿刺点进行局部绷带加压包扎。

2 术前护理

2.1 常规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有肝肾功能等术前检查, 进行抗生素及碘过敏试验, 术前嘱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2 术前皮肤护理

术前1d检查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有破损、感染、皮肤病及瘢痕等情况后进行备皮。同时观察该侧肢体远端动脉的搏动情况, 以便术后对照观察。

2.3 饮食护理

对前针对肝癌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 选择合适食物, 对于营养不良严重的患者, 可以采用静脉营养支持, 增强患者营养, 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前6h禁食饮, 术前排便。

2.4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并进行安慰, 同时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手术前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 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对于经安慰治疗无缓解者, 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

3 术中护理

术前30min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同时血好术中用药。根据穿刺部位让患处于者舒适体位, 良好暴露手术野, 同时接监护仪器, 以便实时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 备好各种术中用药, 以便手术中及时用药。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增添所需物品, 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4 术后护理

4.1 穿刺部位护理

术毕穿刺点拔管后, 对穿刺点进行局部加压止血15min后, 予纱布绷带加压包扎, 患者返回病房后, 嘱患者平卧, 穿刺点使用沙袋加压压迫6h, 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h, 卧床休息24h。防止穿刺点出血。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 手术侧肢体活动受限, 加之手术处的加压包扎及沙袋压迫, 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减慢, 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温、感觉等。可以对患侧膝关节以下每隔1~2h进行按摩, 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4.2 基础护理

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同时注意保持病房清洁与空气流通, 预防感染, 协助患者床上大小便, 术后24h嘱患者下床轻微活动。

4.3 饮食护理

术后应进食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同时多吃水果青菜, 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多饮水, 可以加速药物及造影剂的排泄。同时可以减轻药物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4]。

4.4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护理

4.4.1 发热:

术后发热是由于术中对肿瘤注入了大量化疗药物或血管栓塞, 导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产生的吸收热, 可持续高热达38~39.5℃。应该严密监测体温, 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对于物理降温无效者可以使用药物降温。由于退热会导致大量出汗, 应及时补充液体, 以免发生虚脱。

4.4.2 胃肠道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中大量化疗药物及造影剂的使用, 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术后应早期进食, 同时对于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对于呕吐严重者, 嘱患者深呼吸, 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以免造成误吸引发呛咳或窒息。同时对呕吐物、排泄物的性质、颜色进行密切观察记录, 及早发现出血情况, 以便早期处理。

4.4.3 肝肾功能受损护理:

介入治疗后由于大量化疗药物及造影剂的使用, 肝脏内肿瘤坏死及肝水肿的发生等情况, 使得肝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经肝功能检查会出现胆红素、转氨酶等升高, 表现为黄疸加重、腹水, 甚至是出现肝昏迷。对于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除了应多休息外、同应进行护肝治疗。同时嘱患者多饮水, 可以促进毒素的代谢, 同时记录好24h尿量及颜色。

综上所述, 加强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工作对于降低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5]。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

参考文献

[1]杨锋.肝癌善“伪装”需及时识破[J].养生月刊, 2006, 27 (10) :879881.

[2]郭丽萍, 程光荣.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 26 (2) :514-515.

[3]潘覃.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2) :9596.

[4]梦一路.肝癌的常见症状和饮食原则[J].肝博士, 2007 (5) :30-31.

[5]洪杏花.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4) :7072.

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9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3例, 年龄25~28岁, 初产妇1例, 经产妇2例, 顺产1例, 剖宫产2例, 宫缩乏力2例, 胎盘粘连残留1例, 出血量1000~1500ml的1例, >2000ml的2例。

1.2 介入治疗

给予患者抗休克治疗, 并以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插管, 将4.0~5.0 FCobra导管插管至骨动脉根部分叉上2cm处, 注入造影剂, 显示出血位置和出血侧子宫动脉, 将导管快速插入出血侧髂内动脉欠干, 行子宫动脉栓塞, 注入明胶海绵颗粒造影剂, 行数字减影成像术造影证实, 以同法栓塞对侧。栓塞后, 数字减影成像术显示造影剂无外溢、无阴道和腹腔内出血则止血成功, 患者出院后为治愈。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由于出血量较大, 病情严重, 患者和家属大多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害怕切除子宫后失去生育能力, 且患者大多对介入手术较为陌生, 担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3]。因此, 护理人员要保持冷静, 有序工作, 以自己的表情、行为和态度使患者镇静下来, 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述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 介绍成功病理,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3.2 病情观察

患者回病室后, 应给予心电监护, 每15min巡视一次病房, 听取患者建议, 观察患者面色、意识、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 还应注意患者尿量、尿色与性状, 观察患者肾功能, 血容量。严密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子宫收缩情况、雌性激素分泌情况和卵巢有无损伤。

1.3.3 穿刺侧肢体护理

术后, 患者取平卧位, 以绷带加压包扎穿刺部位, 穿刺点以1kg沙袋加压5h, 患肢制动6h, 卧床1d。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栓塞后下肢血液循环情况, 若发生异常, 则及时报告治疗医师, 做出相应处理, 应警惕动脉栓塞发生与动脉血栓形成。

1.3.4 发热护理

发热是介入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常出现于术后2~3d, 应观察患者发热热型和症状, 给予相应对症处理, 应用抗生素治疗, 并补充足够的液体量。

1.3.5 疼痛护理

疼痛是栓塞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多为下腹部和臀部。护士应向患者讲明疼痛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使其消除紧张心理。根据疼痛的程度及出现的时间, 给予不同的处理。

1.3.5 防止术后感染

术后给予抗生素连续3d, 保留尿管长期开放, 于术后3d拔除, 鼓励患者多饮水, 顺利自行排尿。补充足够的液体, 以便加快造影剂的排泄。

1.3.6 乳房护理

产妇因大量用药、体质虚弱暂不能进行哺乳时, 做好解释工作, 保持乳房清洁, 定时用吸奶器吸出, 保持泌乳通畅, 防止产后乳腺炎的发生。

1.3.7 健康宣教

出院时护士应该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产褥期的知识宣教,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 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指导采取避孕措施, 指导母乳喂养, 建议出院后定期复查, 出现腹痛, 阴道出血量多于月经量等情况及时就诊。

2 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 3例患者均一次栓塞成功, 手术成功率为100%, 术后5~15min止血, 1~5d内血性恶露逐步减少, 未再次发生异常阴道出血, 平均住院10.5d, 治愈率为100%, 出院后半年内的随访显示3例患者子宫均按期复旧, 恢复正常排卵与月经。

3 讨论

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情绪不良的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效果尤为明显[4]。因此,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进行连续的护理干预,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为争取挽救患者生命的时间, 护士要熟知手术过程, 具有优良的病情观察与配合抢救能力, 医院还应在产科病房准备介入治疗设备, 以减少抢救反应时间, 减少患者出血量, 提高治愈率。总而言之, 对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和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保证手术安全, 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5]。

参考文献

[1]陈春林.产后出血动脉栓塞临床疗效和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2) :104-106.

[2]司少臣.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 :284-285.

[3]陈春林, 刘萍.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应用的优势及可能的缺憾[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8) :594-596.

[4]仲秀梅.介入治疗产后急性大出血1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半月刊) , 2009, 11 (24) :17-17.

肝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篇10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9月来我院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7例, 年龄最大者78岁, 最小者25岁, 以35~55岁最多见。所有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经及时给予对症护理后, 患者不适感明显减轻, 均顺利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耐心细致讲解介入治疗术的可靠性和必要性, 听取患者的想法和需求, 尽可能满足患者, 使患者接受并理解介入治疗的优点;术前患者准备:术前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 术前两天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术前4小时禁食水, 入手术室前排空大小便。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便, 以适应术后卧床需求。术前建立静脉通路, 利于术中给药。术前做碘过敏试验及凝血时间检查, 防止造影剂过敏及插管切口处出血。注意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情况, 以便术中术后对照。

2.2 术中护理

术中严格要求无菌操作, 配合医生进行皮肤消毒, 铺无菌手术单及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对患者术中使用的药物严格查对, 并按无菌操作进行配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相应处理。密切询问患者了解患者心理活动, 及时开导消除紧张情绪,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24小时内穿刺侧肢体的护理尤为重要, 向患者强调肢体制动的意义, 观察绷带固定情况, 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的温度、颜色变化, 以免发生动脉插管所致的拴塞;定时检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多数患者术后4~8小时体温升高, 持续一周左右, 是机体对坏死肿瘤组织重吸收的反应, 应采取相应措施降温, 以免机体大量消耗;注意有无肝性脑病前驱症状, 如有异常及时联系上级医生会诊;术后疼痛护理:大多因碘化油栓塞引起, 胆囊炎及肿瘤治疗后坏死而至局限性腹膜炎。疼痛影响睡眠饮食, 应及时观察并按医嘱给于镇静止疼药物, 一般经对症治疗疼痛多在3~5天后缓解或消失。

3 小结

介入护理论文 篇11

【关键词】应用效果;细节护理;神经介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80-01

临床针对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就是神经介入,近年来其在临床之中得到广泛应用。神经介入是一种带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风险性较高,医患之间的密切配合特别是护理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神经介入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长,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性,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210例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接受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105)和干预组(n=105),参照组男60例,女45例,患者年龄57-70岁,平均年龄(58.6±6.5)岁,其中25例支架及动脉栓塞等介入治疗,80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干预组男65例,女40例,患者年龄59-71岁,平均年龄(59.5±6.3)岁,其中27例支架及动脉栓塞等介入治疗,78例全脑血管造影术。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实行神经内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细节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①术前细节护理干预:为帮助患者消除恐惧、担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要提高自己的谈话技巧,帮助患者了解实际病情,明确手术治疗的步骤,使其掌握手术需要配合的事项及手术优势、弊端。对患者病情予以仔细分析,遵照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各种型号器械,并对有关手术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可以正常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将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调整至标准要求。②术中细节护理干预:手术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调整舒适度较好的体位,同患者保持语言沟通交流,以便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将需要密切配合主治医生的相关事项告知患者,对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脉搏等进行密切观察,对静脉注射部位和高压注射器等进行巡视,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唇色、面色、瞳孔等。对局部麻醉的患者需要询问其在手术过程中是否存在不适感。③术后细节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搬运患者过程中需轻柔稳妥,以免发生动脉鞘脱落的情况;针对全麻患者需要保持侧头姿势,对患者穿刺部位给予严密观察,同时对皮下血肿以及足背脉搏、皮肤颜色变化等进行密切观察,仔细向患者询问是否存在异常出汗或者心慌的情况,以免出现迷走神经刺激。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治疗依从性,其中依从:完全遵照医生指示配合治疗及后期护理;不依从:未遵照医生指示配合手术和后期护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版本为SPSS18.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应用( )表示计量资料,对比则给予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资料,对比行x2检验,如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8.1%明显高于参照组85.7%,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1。

表 1 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n(%)]

组别n依从不依从

干预组105103(98.1)*2(1.9)

参照组10590(85.7)15(14.3)

注:*表示與参照组相比,P<0.05。

2.2 对两组各护理指标进行对比

干预组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2。

表 2 对两组各护理指标进行对比( )

组别n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

干预组10597.6±2.23#98.5±1.8#3(2.9)#

参照组10592.7±1.691.4±2.011(10.5)

注:#表示与参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介入护理是临床应用于神经介入治疗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是介入医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亦是护理学新拓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具有自己的专科特点[2]。神经介入在临床之中的快速发展,使得神经介入护理面临了很多新的挑战,将细节护理与介入护理进行有机结合可更好的满足现代医学对护理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除此之外,细节护理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全新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必须保持高度责任感,以便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3]。

本组实验中,干预组治疗依从性98.1%明显高于参照组85.7%(P<0.05);干预组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说明,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选择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凤.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5,14(7):311-311.

[2]马艳华.细节管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5):627-629.

咯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咯血患者23例, 男18例, 女5例;年龄26~76岁, 中位年龄48.6岁;病程2~11年。肺结核3例, 支气管扩张18例, 肺癌2例;反复发作咯血史9例。最大咯血量或24h咯血量达300~1500ml, 其中出现失血性休克3例;术前均经内科积极治疗咯血未能控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 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 成功后根据X线胸片及胸部CT扫描图像所示病灶部, 用5Fcobra导管或微导管做选择性支气管动脉以及相关动脉 (如肋间动脉等) 插管后, 确定出血部位, 估计血流量大小, 确认病变动脉有无参与脊髓动脉供血, 有无动-静脉瘘;明确靶血管后, 将导管前端嵌入靶血管, 使其牢固, 将直径<0.5mm的明胶海绵屑用适量造影剂混合后装入5ml注射器内, 在电视监视下缓慢小心注入, 并观察血流变化, 直到见中远段小支气管动脉不显影, 动脉血流缓慢;再推注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1], 直至支气管动脉远端主干完全闭塞及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消失。术毕拔管, 穿刺处压迫15min后加压包扎, 平卧送入病房。

2 结 果

所有患者咯血均得到控制或停止, 有效止血率达100%。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1) 大咯血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过程, 使患者及家属在了解手术的基础上, 解除紧张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手术。 (2) 详细了解病情, 协助医师做好心电图、X线胸片、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各项检查。 (3) 常规准备高压消毒器械包和敷料包, 导管、导丝、动脉鞘、无菌器械、生理盐水、造影剂、肝素、明胶海绵等以及常用的急救药品, 备好氧气、吸痰机, 做好介入室消毒工作, 确保无菌和安全。 (4) 术前做好碘过敏试验, 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 并做好手术部位备皮, 备皮范围是两侧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嘱患者排空小便。术前30min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或苯巴比妥0.1g、阿托品0.5mg。

3.2 术中护理

(1) 患者术中予吸氧, 协助医师给患者摆好体位, 常规穿刺右侧股动脉, 使右侧大腿外展,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常规股动脉穿刺成功, 导管置于支气管动脉, 造影找出出血的血管, 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出血部位的血管内注入明胶海绵颗粒, 20min后再造影观察效果。 (2)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予心电监护, 保持输液通畅, 注入栓塞剂前, 向其解释因栓塞剂的注入可出现胸骨后烧灼感、胸闷、肋间痛、咽下疼痛等不适, 使其有心理准备, 注意患者有无输液反应、造影剂过敏等, 注意观察有无上腹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脊髓损伤征象, 发现情况积极配合医师抢救。 (3) 在制作明胶海绵栓剂及施行栓塞术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栓塞器械不得与任何非无菌物接触, 栓塞剂不得过早暴露于空间。 (4) 手术完毕拔出导管及导管鞘, 局部按压止血15min, 观察无出血后即以绷带加压包扎, 嘱患者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 平卧24h。

3.3 术后护理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做好护理记录, 术后1~2d可有少量陈旧性血痰咯出, 本组14例中再出现咯鲜血2例, 但量较术前明显减少, 经药物治疗及准确的解释, 消除了患者的不安情绪, 咯血得到控制。 (2) 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h, 平卧24h, 如果患者劳累, 护士应及时协助健侧肢体屈曲, 协助一侧身体轻微活动, 以改善皮肤血运, 增加舒适感;对休息不好的患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为患者备好便盆, 并协助其在床上进食、排便。 (3) 本组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胸骨后疼痛、肋间痛、咽下疼痛等不良反应, 并有发热, 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4) 严格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 周围有无血肿,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无菌, 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穿刺点渗血。避免剧烈运动、咳嗽等增加胸、腹压的因素, 咳嗽排便时用手指压迫股动脉穿刺部位, 以防出血。 (5) 鼓励患者多饮水, 保证尿量, 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6) 由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可导致脊髓动脉缺血, 造成截瘫[2], 因此, 术后注意观察右下肢的血运 (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 , 双侧脚趾的活动,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本组病例未出现。 (7) 反复咯血患者有恐惧心理, 不敢咳嗽、翻身, 怕再度引起咯血, 应鼓励患者适当咳嗽, 协助翻身, 促进痰液及陈旧性血块排出, 减少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

总之, 介入治疗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术前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术中积极配合, 术后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咯血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咯血,介入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麟荪.临床介入治疗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58.

上一篇:急性尿潴留下一篇:深化办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