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介入诊断

2024-10-18

DSA介入诊断(共7篇)

DSA介入诊断 篇1

近年来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在神外科应用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1,2]。颅内动脉瘤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其诊断和治疗的精确度较高,寻找有效、低创、精密的诊治方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3]。本研究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治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6例,女40例,年龄25~73岁,平均49岁,所有患者诊断依据“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均有蛛网膜下隙出血史,头痛等临床症状。66例患者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DSA诊断方式不同分为普通DSA组(30例)和3D-DSA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临床症状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和治疗方法

普通DSA组采用常规DSA进行诊断。3D-DSA组采用旋转造影采集数据,首次以36°/s获取定位片,在复位之后,再以36°/s进行第二次旋转,完成造影影像的采集。在第二次旋转经椎动脉注射对比剂,注射速度约为3 ml/s,共计15 ml,0.5 s后准备开始扫描。根据两组诊断结果实施介入栓塞治疗,全麻下经皮穿刺股动脉,置入导管鞘和导引导管,用微导丝导引微导管达动脉瘤腔内,以防微导管或微导丝刺破动脉瘤壁,选择直径大于动脉瘤颈或瘤体最大直径的电解脱铂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三维电解脱铂金弹簧圈在瘤体内缠绕,造影观察栓塞效果理想后水解脱离,若栓塞不完全可再置入二维水解脱铂金弹簧圈填塞于动脉瘤内,直至造影观察动脉瘤体栓塞完全为止。针对宽颈动脉瘤,根据动脉瘤颈体比选择球囊辅助或支架辅助,达到较致密栓塞的效果。术后压迫或缝合穿刺点,24 h制动,并注意穿刺侧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头部不宜大幅度活动,适当控制血压3~5d。常规给予抗血小板凝聚药物。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情况。

1.3.2 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情况。(-):DSA对于动脉瘤颈错误显示或未显示;(+):动脉瘤颈显示不完全,对于瘤颈宽度测定不准确;(++):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显示准确。

1.3.3 日常生活能力(ADL)五级分法。Ⅰ级:基本日常生活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所规定的活动和工作都能独立;Ⅱ级:基本日常生活能独立,但是工具性日常生活部分依赖;Ⅲ级:基本日常生活和工具性日常生活部分依赖;Ⅳ级:基本日常生活和工具性正常生活部分依赖;V级:基本日常生活和工具性日常生活完全依赖或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建立数据库,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颈内动脉瘤情况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情况,见表2。

2.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其在神经外科、心脏外科的应用技术也不断成熟[4]。高性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以为介入手术提供重要的手术治疗依据[5]。3D-DSA是通过C型臂对颅部作正侧面的定位,将C型臂旋转到起始部,注射对比剂,通过C型臂作180°旋转检查,从而在多维空间上获得病变部位图像。3D-DSA和普通DSA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普通DSA表现多支血管重叠,普通情况下往往辨认困难,而3D-DSA可以从不同角度上获得多维空间血管造影图像,不仅增加了影像的观察角度,同时可以从最佳位置观察血管的正常解剖和异常病变情况,提高了血管显示的准确率。本研究通过3D-DSA组颅内动脉瘤阳性显示率达100%,明显高于普通DSA组。另外3D-DSA在观察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及血管狭窄时准确性也较好。本组通过对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D-DSA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显示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DSA组。在3D-DSA准确的诊断下,两组均实施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表明,3D-DSA组介入栓塞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明显优于普通DSA组,提示3D-DSA组准确、高效的诊断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瘤颈和载瘤动脉的显示均较准确,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摘要:目的 探讨3D-DSA在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普通DSA组和3D-DSA组。结果 3D-DSA组检查准确率、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均明显高于普通D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瘤颈和载瘤动脉的显示均较准确,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关键词:3D-DSA,普通DSA,介入,颅内动脉瘤

参考文献

[1]孙玲玲,冯博,李松柏,等.2D-DSA、3D-DS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比较研究.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6,3(6): 413-417.

[2]刘窗溪,孙业忠,陈益民,等.三维DSA在诊断和栓塞治疗脑动脉瘤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360-362.

[3]刘军,李海青,李守强,等.旋转式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 (8):635-637.

[4]胡立斌,刘瑞宏,张思迅,等,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1): 79-83.

[5]杨华,刘健,周石,等.三维DSA在诊断和栓塞治疗脑动脉瘤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360-362.

DSA介入诊断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 其中有35例男, 35例女, 年龄在23~79岁之间, 平均为37岁。所有患者均有2d~9年的病史。主要有以下临床症状:呕血、腹痛、重复黑便或便血, 严重者是失血性休克等。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采用DSA检查, 所使用的仪器为飞利浦Allura Xper FD20大型平板C型臂, Nemoto高压注射器。通过使用Seldinger技术, 给予患者实施常规穿刺右股动脉, 分别进行动脉造影, 如肠系膜上下动脉、腹腔动脉等, 如有需要, 则可在双侧髂内动脉与双侧膈动脉等进行造影。在造影时, 选择碘佛醇作为造影剂, 0.5~6ml/s作为造影剂的速度, 每秒5帧。由动脉期、实质期和静脉期构成造影时间。在出血灶中, 利用明胶海绵或PVA颗粒、弹簧钢圈作为栓塞剂。对于禁止栓塞治疗的患者, 可以通过灌注药物的方式进行止血, 即将容量为10~40ml的NS与2~4u是垂体后叶素融合, 并使用微泵缓慢灌注, 其灌注速度是0.2U/min。经20min后, 进行复查造影, 若依然有出血现象, 则灌注的剂量需要加大, 当停止出血后, 将导管留置1~3d即可。

2 结果

通过观察患者经DSA造影诊断后, 其中有60例阳性, 10例阴性;在60例阳性患者中有40例是介入栓塞或者灌注治疗, 有33例首次止血成功, 术后7d后有7例复发, 未有严重并发症出现, 如穿孔和无肠管坏死等;在1~2个月时间的随访后, 没有复发现象。

3 讨论

消化道急性出血的发生, 能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即使目前的治疗及诊断水平在不断的提升, 但是, 对于高龄或者是患有另外躯体疾病的患者, 仍然具有相对比较高的死亡率[2]。所以针对这一问题, 在临床上需要加大重视。在消化道诊断中, 主要有DSA、放射性核素扫描、胶囊内镜以及内镜等方法, 将这些方法充分应用在不同时期的消化道出血中, 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采用DSA诊断方法,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具备良好的特诊, 即将消化道出血出现的征象进行清晰显示, 这一征象指由病变血管外溢, 也能够把不良血管出现的形态特征、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以及分布范围等进行显示, 进而有效提高定性诊断率。然而, 在此其中, 在使用DSA诊断的同时, 也可进行介入治疗, 如灌注或者动脉栓塞等药物止血。

应用DSA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可将其出血原因与位置进行确定, 特别是对于血管病变的诊断, 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 如肠血管发育异常、胃肠道动脉瘤以及血管畸形等。根据相关专家认为, 当急性持续出血的速度大于0.5 ml/min时, 就是DSA的最为理想的造影时机。据相关研究资料提出,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需要立即采取DSA诊断以及介入治疗。这是因为在急性消化道出血中, 介入治疗起着立竿见影的临床疗效, 其中主要有药物灌注与动脉栓塞两种治疗方法。而PVA颗粒、自体凝血块、明胶海绵等是栓塞经常使用的材料, 垂体后叶素是灌注常用的药物。相关文献表明, 消化道出血采用动脉栓塞进行治疗, 有高达90%的有效率, 并且复发率也相对比较低, 较强的安全性[3]。总而言之, 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中, 积极采用DSA诊断以及介入治疗, 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有利于快速明确患者出血位置和原因, 并及时给予治疗, 从而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4]。

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采用DSA诊断以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 给予所有患者进行DSA造影诊断以及介入治疗, 并采用回顾性的方式进行分析其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患者经DSA造影诊断后, 有60例阳性, 10例阴性;在60例阳性患者中有40例是介入栓塞或者灌注治疗, 有33例首次止血成功, 7例复发, 未有严重并发症出现, 如穿孔和无肠管坏死等。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分别有10例。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积极采用DSA诊断, 具有良好的效果, 能够将其患者出血的具体位置以及导致的因素进行确定;采用介入治疗后, 取得优质的临床疗效, 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DSA诊断,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秦宝山, 韩文豪.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应用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1, 8 (17) :45-50.

[2]周建, 李晋荣.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09, 7 (18) :34-40.

[3]李玉伟, 张富强, 李云辉, 袁亮, 斯光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与介入治疗[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 2 (01) :45~60.

DSA介入诊断 篇3

关键词:脑动脉瘤,DSA介入治疗,护理

血管内数字显影血管造影 (digial subraction giography, DSA) 是一种在医学影像的监控导引下, 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血管疾病进行诊断的检查方法。DS A与C T、M R I相比, 脑血管造影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可明确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形态、数量、瘤颈情况及脑血管痉挛情况等, 尤其是同载瘤动脉关系。这些信息都会影响导管的选择和介入治疗策略。笔者共参与脑动脉瘤介入治疗2 0例, 现将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 1 0年1月~2 0 1 2年1月, 对体检发现的2 0例非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了股动脉穿刺置管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性弹簧圈栓塞术, 其中, 男性8例, 女性1 2例;年龄2 0~6 5岁, 平均年龄4 7.5岁。DS A共发现动脉瘤2 3枚, 其中3例共有2枚动脉瘤。动脉瘤分布在C 3段2枚, 后交通动脉1 3枚, 前交通动脉3枚, 大脑前动脉A段起始处2枚, 大脑中动脉A 1段起始处1枚, A 2段分叉1枚, 基底动脉顶端1枚。

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1例, 脑血管痉挛1例, 术后低血压1例。受检患者均无高颅压、继发性脑梗死、脑出血、动脉瘤破裂及癫痫等术后并发症。

1.2 方法

患者平卧, 行全麻, 在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采用S e ld in g e r改良法穿刺置管, DS A监视下应用造影导管行主动脉弓及超选择弓上造影, 导引导管辅助下分别完成微导管、微导丝到位, 精确释放弹簧圈并完成致密填塞, 复查造影无异常后撤出导管。术中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复查头部C T并回返病房, 保留血管鞘, 继续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至拔管。

2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

围手术期所需做的诊疗护理工作, 与介入性操作和治疗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而且必须遵循各项常规或规范进行工作。

2.1 术前及术中患者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多数患者会有精神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 护理人员应协助医师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和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可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目的和意义, 手术简单过程, 术中的某些不适及配合要点, 增强患者信心、达到最佳的配合。

2.1.2 术前检查

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病情和介入治疗性质。充分了解患者呼吸、循环、消化及排泄系统功能。术前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查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如:肾功能、凝血四项、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 查阅心电图。检查拟穿刺部位的动静脉情况及下肢血运情况。指导禁食水。做好碘过敏试验并做详细记录, 对患者手术野皮肤进行清洁和备皮。指导和协助患者做入室前准备以及入室后登上造影床, 取正确体位, 并要注意患者保暖和防止坠床。按常规准备必要的器材和敷料, 检查和调试各种生命监护仪以及急救药品和器械, 建立静脉通道。

2.1.3 术中协作

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全身麻醉后, 监测患者血压、心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等, 正确、准确、及时执行医师指令, 严格无菌手术操作。

2.2 术后患者护理

2.2.1 一般护理

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 耐心、诚恳的解释患者及家属的询问。指导患者伸髋、平卧, 定期检查动脉压迫器安放准确。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穿刺处有无血肿、皮下出血, 定期观察双下肢血运情况。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情况,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抽搐、腹痛等, 观察患者言语、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 并详细记录。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尽快排出;记录患者小便量。准确执行医师术后医嘱。

2.2.2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2.2. 1 穿刺并发症

观察穿刺处有无皮下血肿、皮下出血及假性动脉瘤, 观察患者有无腹腔血肿引发腹部不适。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 出血量大时引起压迫症状, 导致肢体远端缺血, 先给予局部热敷, 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本组1例患者未行血管封合器, 术后皮下血肿, 经持续穿刺处加压后皮下血肿未继续扩大, 2 d后血肿吸收, 彩超证实未发生假性动脉瘤。

2.2.2. 2 脑血管痉挛

由于导管、导丝及造影剂的刺激可以导致脑血管痉挛, 尤其是操作时间较长, 导引导管上升位置较高, 导管反复刺激血管后较易发生。术后患者出现头晕、短暂的意识障碍、精神障碍, 肌力下降及皮质盲等则提示脑血管痉挛可能。术后可酌情选用钙离子拮抗剂、罂粟碱等药物治疗, 必要时行血管内支架治疗。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害。本组有1例复苏后言语障碍、右侧肢体瘫痪、浅痛觉减退, 复查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 1段血管重度痉挛, 予尼莫地平持续泵点5 h后痉挛消失, 患者上述不适症状解除。

2.2.2. 3 术后低血压

当患者术后收缩压持续低于8 0 m m H g, 且出现胸闷、心慌等低血压伴随症状时, 可以适当给予升压药物, 直到血压维持在合适水平, 但不能短时间内快速推注大剂量升压药物。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低血压, 且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分析考虑术中血压控制较低所致, 适量补液并经微量泵泵入多巴胺3 h后血压恢复正常。

2.2.2. 4 动脉瘤破裂、继发性脑梗死及动脉夹层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可按照相应并发症的处理原则进行临床诊疗和患者的护理。同患者及家属沟通, 使之理解并发症并配合进一步治疗。

3 小结

随着弹簧圈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动脉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作用已逐渐被接受, 已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可选方案。在此背景下,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同时护理管理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治疗的质量。实践证明, 严格、规范的护理, 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管内介入诊疗的风险及并发症, 可以有效地减少医患矛盾, 最大程度地降低医患损失, 保护患者神经功能。

参考文献

[1]徐莉,梁泉,朱正庭.18例造影剂肾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工程,2011,26(11):76-77.

[2]Caixeta A, Dogan O, Weisz G.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protective role of fenoldopam[J].Clin Exp Pharmacol Physiol, 2012, 39 (6) :497-505.

[3]Rahman MM, Haque SS, Rokeya B, et al. Trimetazid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after coronary angiogram[J].Mymensingh Med J, 2012, 21 (2) :292-299.

[4]丁汝跃,王雁.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像148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2011, 24 (9) :5755-5766.

DSA介入诊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集的76例TIAs患者实施DSA检查并采取介入治疗,患者男女比例是41∶35;年龄34~77(58.6±3.6)岁;全部患者皆符合临床TIAs诊断标准,有急性动脉血栓症状,符合动脉溶栓治疗的适应症。患者的首发病症包括:单侧肢体偏瘫或者乏力23例,口齿不清或者失语13例,头晕并且视物有旋转感15例,合并有四肢抽搐者5例,发作性的意识丧失7例,头痛11例,昏迷2例。排除有精神病、血液病、心肝肺疾病与免疫性疾病以及妊娠期、哺乳期患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皆实施DSA检查,选择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进行检查,步骤为:把5F猪尾导管在患者升主动脉中置入,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速度控制在20ml/s,注射的总量为40ml,最高压力保护限制是700psi,选择延时注射的方法,设定延时的时长为1s,选择患者头颅正位,并设定采集的速度是6帧/s,采集患者的脑部图像,直到静脉窦期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来后停止,选择DSA灌注图像脑实质期,调整好窗位、宽度、图像滤过及像素位移等参数指标。因患者的脑部血管走位比较复杂,选择DSA检查时要在正侧位图像来采集,但其会受组织重叠因素影响,难以清晰的显示出目标血管真实形态与结构,为得到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中清晰的血管图像,可通过DSA系统图像采集与投影把C臂旋转至适当的监督中,使X线中心光束可与特定的目标区域血管长轴相垂直,避免采集图像变形与避免和其他的血管重叠,反映出目标血管的具体情况,了解血管狭窄度。DSA图像采集与三维重建成像具体步骤为:于系统曝光状态下,把C臂计较围绕着患者身体适当旋转,保存一部分蒙片,注射对比剂之后用C臂机架围绕患者身体适当旋转,采集图像与对蒙片进行相应的减影处理,可获取连续清晰的图像,在对比剂作用下可清晰的观察到血管的形态,在完成旋转图像的采集之后,把采集到的图像经网络传输至工作处理站,接着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在处理后,可从各角度清晰的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狭窄长度、硬化斑块的形态及大小、溃疡部位及面积等具体情况。而在检查时要选择适当的参照物,一般选择直径为10mm的圆状不锈钢球,并将其摆在病变部位或者预测血管相同的平面上,避免因摆放位置不同导致图像放大率有差异,影响数据准确性。在明确诊断后对所有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察再通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1)完全再通:患者的血管再通大于75%;(2)部分再通:患者的血管再通介于35~75%;(3)未通:患者的血管腔再通没有达到35%或者远端血管无显影[2]。

2 结果

76例TIAs患者经过DSA检查并实施介入治疗之后,完全再通共37例,部分再通共36例,未通共3例;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发热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63%。而对TIAs患者介入治疗前与实施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情况进行分析。见附表。

3 讨论

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医疗的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DSA技术也在发展中逐渐成熟,在TIAs诊断与治疗当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临床治疗中获取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收到广大医学研究与工作者及患者的广泛青睐[2]。在开展DSA检查的过程当中,要选择最佳的拍照角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对患者的诊断的速度与效率,还可以针对于患者目标血管实施针对性图像采集,并且有效的避免出现盲目与重复的照射情况,从而减少患者受照射辐射的计量和对比剂使用量,清晰显示出患者的血管具体情况,有助于对疾病的快速诊断与后期的及时治疗[3]。

DSA技术主要是通过导管将对比剂在病变部位或者目标血管中直接投放,并以脑部的血管血流所具有的特点作为依据对相关动脉、窦期、静脉期及毛细血管期等图像加以采集,经过数字剪影处理之后能够获得高清图像,真实的反映出病变部位的狭窄部位与程度、脑血管形态与结果及循环的时间等,从而为临床有效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4]。

在TIAs的介入治疗中通过利用DSA技术可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在本组研究中,76例TIAs患者经过DSA检查并实施介入治疗之后,完全再通共37例,部分再通共36例,未通共3例;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发热症状,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63%,可以看出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低,相应治愈率也就比较高,由此可知,DSA技术可以作为诊断TIAs疾病的黄金标准,并在今后的临床诊治TIAs疾病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综上,对TIAs实施DSA可以为介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与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摘要: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集的76例TIAs患者实施DSA检查,急性动脉栓患者选择介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证。结果在76例患者中,有62例为血管异常者,有14例为血管正常者;在62例血管异常者中,有11例为脑动静脉畸形,有4例为后交通动脉瘤,有8例为大脑动脉闭塞,其余39例为大脑动脉狭窄,对动脉闭塞与狭窄47例患者实施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可明显减小靶病区的直径与面积,并将靶病区中血管最小直径与病变长度加大,术后出现发热等并发症供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对TIAs实施DSA检查可以为介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与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DSA,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罗耀昌,黄军祯,黄德佳,等.DSA检查与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14):30-31.

[2]高永开.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750-751.

[3]王桂香.介入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1):194-195.

[4]刘惕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DSA医源性误诊1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7):1638-1639.

DSA介入诊断 篇5

颅内动脉狭窄会导致临床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最终结果是血管完全闭塞,而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准确判断狭窄程度是治疗的前提。常规DSA只能显示二维影像,由于血管重叠及对斑块显示的局限性,并不能为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三维重建技术是建立在旋转DSA基础之上,可以从各种角度观察并测量病变情况,同时其独有的仿真内窥镜(virfual angiosopy,VA)技术可观察血管内表面斑块情况。本文通过对我院2007-10—2011-03期间53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中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007-10—2011-03期间对53例82处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实施2D DSA和旋转DSA造影检查,并对所有狭窄处行三维重建及仿真血管内窥镜技术进一步分析。患者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37~82岁,平均60.5岁。血管造影机使用GE公司INNOVA 3100平板大C臂及Mark V Provis高压注射器,使用ADW4.3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

2.2 影像学资料

82处狭窄中,颈内动脉主干狭窄21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19例,M2段狭窄3例,M3段狭窄1例;大脑前动脉A1段狭窄4例,A3段狭窄5例,A4段狭窄9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7例,基底动脉狭窄8例;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3例,P2段1例,P3段1例。53例患者中有15例为多发,最多可达6处狭窄。

2.3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听眶线垂直床面,双外耳孔与床面等距。采用Selding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用5F脑血管造影导管分别行左右颈总动脉及左右椎动脉造影、正侧位摄影。对比剂用碘海醇(300 mgI/mL),左右颈内用量为7 mL,注射速率4 mL/s,左右椎用量为6 mL,注射速率4 m L/s。对可疑狭窄处,行3D DSA摄影:在正位将兴趣区影像置于监视器中央,然后将C臂旋转到侧位,同样把兴趣区置于监视器中央,最后进行旋转测试,测试成功后进行3D DSA摄影。C臂绕患者脑轴位共旋转200°,旋转速度40°/s,共转5 s,采集147帧图像,造影剂总量18 m L,注射速率4 mL/s,注射压限200 ps(1 psi=6.89 kPa),注射延迟时间一般为1.5 s。旋转造影采集的图像数据自动传输至ADW4.3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包括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表面阴影成像(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VR)、仿真内窥镜技术(virtual angioscopy,VA)等。为排除颅骨影像和毛细血管影像的干扰,可适当选择曝光参数值。

2.4 测量和计算方法

利用狭窄分析(stenosis analysis)中的手动与自动测量功能进行测量。为更好地比较狭窄率,须保证所测量的血管狭窄部位相同。为避免测量时人为因素的干扰,由2名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2D和三维重建图像测量颅内动脉狭窄。同时计算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直径狭窄率(%)=[1-(最小残余管腔直径/狭窄远端颈动脉的正常直径)]×100%,面积狭窄率(%)=[1-(最小残余管腔横截面积/狭窄远端颈动脉的正常横截面积)]×100%[1]。

2.5 统计学处理

2D DSA与三维重建图像对狭窄显示阳性率的比较分析。血管面积狭窄率与狭窄血管横截面最大直径比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2D DSA与三维重建图像对斑块显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53例患者、82处颅内动脉狭窄的造影中,由2D DSA显示出80处狭窄(主要因血管重叠有2处未能显示),三维重建图像则全部显示82处狭窄,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重建图像测得的面积狭窄率与2D DSA测得的直径狭窄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2D DSA与MIP、VR、SSD测量的直径狭窄率比较,t值分别为1.998、1.934、1.944,P值均﹥0.05。2D DSA、MIP、SSD及VR图像测得的直径狭窄率与三维重建图像测得的面积狭窄率比较,t值分别为7.108、6.673、7.004、7.281,P值均<0.01

斑块显示情况。三维重建图像利用仿真内窥镜技术(VR)显示46条(56%)血管有动脉硬化斑块,而2D DSA仅显示8条(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7,P<0.005)。

4 讨论

颅内动脉狭窄会导致局部脑血流灌注不足或血栓形成,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使血管内径逐渐缩小[2],随着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就会在临床上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状,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不规则也增加了血管进一步狭窄的风险。因此,准确判断脑血管狭窄程度和有无斑块可为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目前,CTA与MRA均能非创伤性评价血管形态和解剖的改变,但在显示颅内病变时空间分辨率低,易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等不足[3],所以脑血管造影仍是目前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临床上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广泛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4]。但常规DSA技术只能显示二维影像,颅内血管重叠较多,必须利用多角度投影图像来评估血管的狭窄程度及与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往往不能得到准确的影像信息,还增加了患者和医生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如图1~2所示)。三维重建技术以3D DSA采集的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显示出逼真的血管影像,可对影像在三维空间进行任意角度的观察[5],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来研究颅内动脉狭窄,可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信息(如图3~5所示)。

注: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但由于周围血管的重叠,分不清M1狭窄处的血管主干,更无法判断狭窄程度

注:无法显示出狭窄处

注:清晰显示出大脑中动脉M1处狭窄,通过角度的旋转,狭窄处可避免与周围血管重叠

(1)三维重建技术比2D DSA能更准确显示出狭窄,虽然二者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血管重叠,可导致局限性狭窄,由于2D DSA投照角度不佳和周围血管的遮挡而被漏诊。在实践中,虽只有2例被2D DSA漏诊,但亦可能给患者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三维重建技术获得的面积狭窄率比2D DSA的直径狭窄率更能精确反映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狭窄的准确测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的诊疗非常重要。2D DSA通过测量狭窄段直径及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来确定狭窄程度,即狭窄程度=狭窄段直径/狭窄远端正常直径。由于狭窄段血管大多为偏心性狭窄,虽通过多角度投照,但很难保证会显示最大狭窄影像;同时由于血管的重叠,使狭窄处不能充分显示。因此,2D DSA显示的狭窄率难以准确反映血管的真实狭窄程度。根据人体生理学理论,血液动力学的评价是通过血管截面的血流量来表示的[5],血管截面的改变才能准确反映血液动力学的变化。黄明迁等[6]曾提出测量狭窄血管的残腔面积比测量直径更能反映狭窄程度。本研究中,2D DSA的平均狭窄率只有44%,而三维重建的面积狭窄率达56%,2D DSA得到的直径狭窄率明显低于面积狭窄率,说明直径狭窄率不能准确反映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管狭窄程度对治疗的决策有重要意义。直径狭窄率测量的结果会导致部分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丧失治疗机会。

注:狭窄的血管腔呈扁形,内壁不光滑

(3)在斑块的显示上,三维重建技术有着明显的优势。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血管狭窄处斑块脱落或血小板聚集引起血栓形成而造成的缺血性脑病。对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在于消除斑块,消除血小板聚集的基础,因而对血管内斑块的显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VA技术,可显示血管内斑块情况,弥补了2D DSA的不足。本研究中,VA显示出46条(56%)血管内有斑块,而2D DSA仅显示出8条(10%),也证明了VA技术在斑块显示上的价值。

综上所述,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了更加丰富、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参考文献

[1]周石,余雷,陈绪光,等.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与常规DSA在颈动脉狭窄诊治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92-96.

[2]凌峰.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6.

[3]胡立斌,刘瑞宏,张思迅,等.旋转DSA三维重建成像对观察血管空间解剖关系的价值[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6(1):79-83.

[4]黄惠芳,胡广书.脑血管DSA三维重建技术[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8,27(2):215-218.

[5]黄永,王艳芹,张伟,等.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56-57.

[6]范少光,汤浩,潘伟丰.人体生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26-127.

DSA介入诊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4年3月~2008年6月间我院收治脑血管狭窄患者110例(138处)狭窄。男68例,女42例;年龄35~89岁,平均59岁。狭窄分别位于椎基底动脉系统(35处),大脑前动脉(17处),大脑中动脉(38处),大脑后动脉(13处),颈内动脉(35处);其中狭窄最重者狭窄程度95%,最轻者狭窄程度为30%。110例患者中62例行CTA检查(同时行DSA检查者22例),48例行MRA检查(同时行DSA检查者14例)。

1.2 方法

1.2.1 CTA检查。

采用日本T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先常规作全颅脑扫描(以椎下缘为基准),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高浓度非离子对比剂优维显(370mg I/ml),总量为(75~100ml),速率为4.5ml/s。延迟时间第一期(动脉期)为18s,第二期(静脉期)40s。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颅顶,螺旋扫描,管球旋转速度为0.348s/转,管电压120k V,电流250m A,探测器组合64×0.5mm,螺距为0.516~0.969,扫描平均时间4~6s。图像重建方式有: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

1.2.2 MRA检查。

采用GE Signa 1.5T超导型MRI扫描机。选用头部线圈。常规MRI检查SE序列。MRA采用3D-TOF法成像,原始层取横断位采集,最大密度投影(MIP)法重建旋转成像。

1.2.3 DSA检查。

采用日本岛津公司大型数字减影机及影像处理工作站。以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置管,分别行选择性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造影术。

2 结果

2.1 64-SCTA与DSA比较

22名脑血管狭窄患者同时行64-SCTA和DSA检查,检出血管212条,CTA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数为206条,诊断符合率为97.2%。CTA检出血管狭窄27处,25处与DSA所见一致,DSA检出血管狭窄29处。CTA误诊2处,漏诊4处。统计结果显示,64层螺旋CT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92.6%,特异性97.8%,准确率86.2%。

2.2 MRA与DSA比较

14名脑血管狭窄患者同时行MRA与DSA检查,检出血管118条,MRA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数110条,诊断符合率占93.2%。MRA检出血管狭窄17处,14处与DSA所见一致,DSA检出血管狭窄19处。MRA误诊3处,漏诊5处。统计结果显示,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82.4%,特异性95.0%,准确率73.7%。

3 讨论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有文献报导[1],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中有80%存在颅内或颈部血管狭窄,而且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存在着国家和种族差异,发达国家和白种人中,颅外段血管狭窄多于颅内段,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人种以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多见。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1) MRA[2,3]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血管成像技术,包含着可提供血管成像对比的许多磁共振(MR)序列,常用的有时间飞越方法(TOF)和相位对比血管成像(PC-MRA)序列。MRA对不同的血液物理学特性采用不同的序列,颅内MRA最常用3D-TOF方法,当血流速度相对正常时,使用3D-TOF可获得高清晰度的MRA影像,可显示Willis环包括MCA近段、BAS远段,对评估近侧血管非常有效,然而对慢流速血流不敏感。本研究显示MRA评价脑血管符合率较高,为93.2%,但对评价狭窄血管方面存在高估或低估现象,其敏感性为82.4%,准确率仅为73.7%。与国际新近报道的敏感性62%~79%相近[4]。本组MRA诊断17处血管狭窄,其中正常误诊狭窄3处,1处位于颈内动脉虹吸段,2处位于大脑中动脉M1、M2交界处;5处轻度血管狭窄诊断为正常,其中3处位于颈内动脉虹吸段,2处发生于大脑中动脉M1段。分析其主要原因为:(1)位于虹吸部的血管对磁场梯度较敏感,易产生人为的狭窄;(2)虹吸部的解剖特点使其血管内血液流速快,流向变化大,层流、涡流现象复杂,易使质子失相位造成血流信号丢失,其丢失程度还取决于血管的解剖变异程度;(3)MIP重建易造成人为所致的节段性狭窄。此外不同血流状态选择扫描参数的差异(如慢流速血流选择TOF序列)等均可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从而高估或低估血管狭窄的程度。

(2) CT血管造影术是结合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行立体血管成像的一种非侵袭性血管造影方法。随着CT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64排螺旋CT是目前扫描速度最快的CT,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有了空前提高,实现了大范围各项近似同性容积数据的高速连续采集,使头颈部血管一次成像,其丰富的后处理软件进一步提高了CTA诊断血管病变的准确性。本研究显示,64-SCTA评价脑血管的符合率为97.2%,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敏感性92.6%,特异性97.8%,准确率86.2%,均高于MRA,其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DSA基本一致,与Flohr TG等[5]研究结果基本相近。本组CTA诊断25处血管狭窄,其中2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诊断为闭塞,4处轻度狭窄诊断为正常。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斑块钙化导致血管腔内造影剂与钙化斑块的密度差减小,导致自动CTA软件无法确定斑块的确切边界,引起测量误差。其次是由于CTA成像是依靠对含有造影剂的血液扫描后数据采集、重建而获得的图像,当狭窄超过95%时CT所采集的数据过少,重建显示的流比实际要小,所测得的狭窄率比实际要大,因而夸大了狭窄的程度而造成的。此外血管分叉、邻近的血管、短狭窄和血管腔内的低密度等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狭窄程度评价的差异。

(3) 三种对脑血管疾病诊断的比较:以往脑血管疾病的检查诊断主要依赖于DSA检查。DSA可以显示从颈部到颅内的所有血管,并可以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血管内通过的全过程,而且经过减影后处理的图像更加清晰可辨,并能够动态观察血流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情况。但DSA检查费时、价格昂贵且损伤性大,有2%~4%的并发症,如插管造成血管痉挛、动脉斑块脱落等。若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其不能显示血管远端情况,而且对钙化斑块无法显示。较DSA而言,CTA和MRA检查创伤小,并发症少,检查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可通过后处理的方法从任意角度动态观察颅内血管及其病变,显示病变与周围骨性结构直观的三维关系,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但是MRA有其局限性,易受血管走行、血液流速、狭窄后的湍流、涡流、血管壁钙化等因素影响,可出现局限性血管狭窄、伪影和夸大狭窄程度,从而导致对狭窄的程度有过高或过低估计的缺点。CTA通过三维数据采集、重建获得图像,1次扫描能进行多种显示重建,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显示脑动脉,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有效的检查方法。尤其64-SCTA更具有优越性。64-SCTA是目前扫描速度最快的CT,能够大范围薄层成像,使头颈部血管一次成像,其次丰富的后处理软件进一步提高CTA诊断血管病变的准确性。64-SCTA可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系及椎动脉系1~4级的血管结构,提高微小病变的检出率,因此可以很好地评估颅内动脉的狭窄及闭塞,同时还可以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和辐射量[6]。此外,64-SCTA在螺旋CT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利用血管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VE)观察,能获得狭窄血管管腔内壁表面的仿真内镜图像,有利于显示狭窄管腔内部形态,了解血管腔内有无血栓、钙化斑块等。而DSA对钙化斑块无法显示[7]。这是DSA所无法取代的。

研究表明,64-SCTA、MRA和DS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DSA仍是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且能同时进行介入治疗,但其具有创伤性、风险较大且费用高等缺点,不适宜作为脑血管狭窄的首选诊断方法,可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而64-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其对脑血管狭窄诊断的准确率高于MRA,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邓小霞,刘武,刘锦文,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1969.

[2]JOARDER R,GEDROYC W M.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the state of the art[J].Eur Radiol,2001,11(3):446-453.

[3]LEE D H.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J].AdvNeurol,2003,92:43-52.

[4]DemaerelP,De RuyterN,MaesF,et al.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in suspected cerebral vasculitis[J].Eur Radiol,2004,14(6):1005-1012.

[5]Flohr TG,Schaller S,Stierstorfer K,et al.Multi-detecter row CT systems and image-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J].Radiology,2005,235:756-773.

[6]Leber AW,Knez A,von ziegler F,et al.Quantification obstructive and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lesions by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J].JACC,2005,46:147-154.

DSA介入诊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7例脑血管畸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41岁~68岁(57.6岁±4.7岁)。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失语、癫痫、呕吐、头疼以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肢体感觉障碍等。

1.2 纳入标准

(1)不少于1支颅内外脑动脉存在狭窄或闭塞情况;(2)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与脑血管病相关责任血管出现斑块;(3)以视力障碍和单侧动眼神经麻痹作为首发症状的病人,已经排除颅内其他非血管性病变以及眼局部疾病的情况。

1.3 排除标准

(1)无法长时间平卧病人;(2)碘过敏病人;(3)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病人;(4)存在严重出血倾向病人。

1.4 方法

分别对病人进行MSCTA以及DSA检查。MSCTA检查方法:使用Toshiba公司所生产的Activion 16层螺旋CT对病人进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扫描层厚为1mm,层间距为1mm,重建层厚为1mm,扫描时间0.5s,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用量80mL~100mL,注射速率为3.5 mL/s~4.5 mL/s,用量根据病人的体重确定,大约为1.5mL/kg。DSA检查方法:病人取仰卧位,使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股动脉穿刺插管,于DSA透视下对病人椎动脉、颈内动脉以及双侧颈总动脉进行超选择造影,常规正位以及侧位摄片以获取病人供血动脉的类型、部位、大小以及支数等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团结构参数,对于引流静脉显示不清者可通过旋转DSA以及加摄斜位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3,4]。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SA检查出血部位的结果

根据DSA检查结果,47例病人中共有31例发生脑出血,其中大脑浅静脉为最常见的出血部位。详见表1。

2.2 两种检查方法确诊率的比较

DSA的确诊率为95.74%,明显高于MSCTA检查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种检测方法脉搏波波速以及踝臂指数的比较

DSA检测的脉搏波波速明显低于MSCTA检测,而踝臂指数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在胚胎发育的第3周,中胚层的血管母细胞会逐渐分化出原始脑血管丛以及脑血管网,继而分化为毛细血管、静脉以及动脉。由于动静脉循环间的始基性与其直接连通的血管之间持续保留,一旦发生伴同毛细血管网发育不良或者不发育情况就会导致动静脉畸形的出现[5,6]。Pollok、Marks等认为,当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为椎动脉系以及深穿支时,病人的出血几率就会明显增加并且更加容易导致脑室旁以及脑室系统出血[7,8],原因在于该部位的脑动静脉畸形具有供血动脉血压较高以及供血动脉短等特点,因此出血风险更高。

本次研究将MSCTA以及DSA检查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DSA检查方法具有更大优势,原因在于MSCTA检查方法所显示的图像中,中央静脉以及髓静脉的密度比较小,有2例病人的检查图像甚至无法观察到病灶,因此无法确定出血部位[9]。此外,重建图像也无法很好地显示出中央静脉以及髓静脉的相关情况。而DSA不仅能观察到病人脑动静脉的畸形部位、大小以及引流静脉的情况,也可以根据对出血情况的观察预测病人脑动静脉畸形的出血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0]。

本研究中,DSA检查显示共有31例病人发生出血,并且病人的出血部位也已经全部确诊。有研究认为:DSA检查方法的诊断优势与血管属于引流静脉还是供血动脉存在一定关系,但是本研究中并未得到体现,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另有国外研究证实:对于小中型以及位置较浅的引流静脉,可通过尽早手术切除的方式来防止出血问题的出现[11],而位置较深并且关系到病人脑干、语言中枢等重要系统的脑动静脉畸形,可通过放射性治疗以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再有,国内有临床针对脑出血与平均动脉压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小型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的平均压差为(66±10)mmHg,显著高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的平均压力,证实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相比,小型脑动静脉畸形更容易发生畸形并出血。推测原因在于小型脑动静畸形血管更加脆弱,且引流静脉较小,血液回流容易受阻,畸形血管团薄弱部分在无法承受动静脉短路所导致供血动脉压力增高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破裂出血[12,13]。但是国外的类似研究却得出相反结论,认为小型脑动静畸形血管发生出血的几率更低,原因在于其临床症状较少,不容易被发现,而已经被发现的也只是少数病例。这一争论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予以证实。对于症状较轻、年龄较小并且不存在出血情况的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则应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同时密切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14]。由于小型脑动静脉发生畸形容易漏诊,因此更加容易引发出血问题,对此临床需要予以重视,提高小型脑动静脉畸形的确诊率。

【DSA介入诊断】推荐阅读:

市场介入10-16

介入化疗05-10

有效介入06-17

提前介入06-29

急性介入08-13

介入系统08-25

主动介入08-27

超声介入09-15

美国介入10-04

媒体介入10-04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问题与反思下一篇:集中监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