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共12篇)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
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做纪录片的理念:“摆事实,不讲道理”。
看完了陈晓卿的资料,对于此片在摄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备极高美学修养和热爱生活的导演才能做出如此专业的片子。陈晓卿说一部好看的片子决定于题材、预算和创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题材关于“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必然会受到关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更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然也。这样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能出自这样的团队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广的传统题材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如:历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礼仪、文房书画、收藏等等,希冀中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带给国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弃商业利益,更多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球,更能净化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让我们感恩于祖先并且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相信只有这样的节目才纯净、质朴、感动,才更有生命力,为观众所喜爱。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2
记录片配音技巧的重要性
记录片的配音处理技巧对于记录片的效果的提升很重要。配音者通过对配音进行处理, 利用内部外部的技巧, 达到语言与图像融合的目的, 使得纪录片达到浑然天成的效果。表达有声语言的内部技巧有: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外部技巧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通过对纪录片中配音的内外技巧的运用, 使得纪录片的品质的提升, 特别是外部技巧的巧妙运用, 对纪录片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纪录片配音中内部表达技巧的巧妙运用
所谓内部表达技巧, 即: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将其利用的恰到好处是一个记录片的前提。根据记录篇稿子的内容和纪录片思想, 展开丰富的联想, 使得稿子的内容得以充实, 在提升观众兴趣的同时, 使得其真正的融入其中。好的记录片对情景再现的能力要求的很高, 还原事物的真实情况, 是记录片最基本的原则,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 第一集的冰下走网, 影片就完整的记录了真实的过程, 对冰下走往的声音, 风声的处理效果都处理的恰到好处。内在语可以充实稿子, 使得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讲解者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要充分的对稿子进行联想。对象感是一种贴近观众的技巧, 进行解说的过程中注意声音的塑造, 同时要把声音和画面相结合, 达到声随情动、情随影动的目的。
纪录片配音外部表达技巧的运用
记录篇外部表达技巧的运用是配音处理的重要部分, 也是配音处理的难度和重点。其主要包括对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的处理, 下面详细说明。
1.重音处理
重音的处理是配音处理的重要部分, 重音处理的灵活性较高, 重音往往是为了强调内容的, 使得画面的内容主次分明, 更容易是观众集中精力来欣赏。当画面比较有重点的时候, 就不需要加重重音了。对具体的字采取重点读出的方式, 能较好的表现出情景的某一特征。例如:冬捕者正在将绞盘固定在冰面上, 再把大绦缠在绞盘上, 通过牲口的拉力, 拉动冰下长达两公里的捕鱼大网, (此处停顿一会) 惊人的一幕开始了, 渔网在透明的冰面下, 缓缓的移动, 能够看到冰下走网, 意味着光照正好, 冰层厚度恰到好处。但是这能够预示着鱼群就在附近吗? (较长的停顿, 且背景音乐开始紧张起来) ……, 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 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 (现场的完美呈现) 水底的世界被完整的打捞了起来, 被上天厚爱的人群, 又一次获得了馈赠。这部分的内容的画面以原场景的形式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根据捕鱼者的工作的进行的解说, 解说的过程中, 配音有重有轻, 为了强调渔网的长度和冰下走网的时间已经强调丰收的喜悦, 解说词中的两公里、8个小时、上天厚爱是重音部分, 重读使得场景的还原恰到好处。
2.停连处理
上述的例子中一共出现了2次的较大的停连处理, 在拉动冰下长达两公里的捕鱼大网, (此处停顿一会) 惊人的一幕开始了;但是这能够预示着鱼群就在附近吗? (较长的停顿, 且背景音乐开始紧张起来) ……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 这二处的停顿是必须的, 第一处的停顿直接把视角转移到了祭鱼上面, 这里也是把枯燥的捕鱼给变得形象起来, 使得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 这个地方的停顿也是为了冰下走网的画面深入人心, 第二处的停连处理, 是一个过渡的地方, 8个小时的等待, 用一段解说的停顿来代替, 使得观众更真实的融入到了其中。现在有很多的记录片的配音处理就忽略了停顿, 一味的陈述, 没有突出的内容, 重音也没有, 忽略了配音的技巧, 使得记录片的的观赏性大大的降低了。
3.语气处理
语气处理也是配音处理的重要部分, 根据记录片画面的具体情况进行语气的变化, 使得语气符合特定的环境, 不出行柔声细语谈论政治, 不出现苍劲雄厚谈论风光娱乐片。在进行解说的过程中, 若影片的要求气质与自己的不同, 这是解说员要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情绪, 调整语音去适应。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之中:黄馍馍那段:一个一块钱, 从不还价, 在一年中最寒冷的2个月里, 老黄能卖出15000个黄馍馍, 刨去成本, 一个冬天, 他的实际收入是8000元, 老黄在这里养育了一儿一女, 现在孩子们都已经把家安在城市里, 不在与土地打交道, 然而老黄不愿意离开, 住着自己的窑洞, 吃着自己种的粮食, 老黄自足而踏实, 千百年来, 中国人从五谷中获得温饱, 而这种碳水化合物, 营造出的满足感, 正是亿万个向老黄这样在土地上, 辛勤劳作的农民提供的。这段解说的前半部分, 主要是对老黄的情况的描述, 为了更好的显示出老黄的幸福感, 这里的语气处理一定要得当, 使得观众能察觉到解说者已经融入了老黄的生活之中。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中国人的幸福感, 这是解说者的语气控制要把那种幸福感融入进去, 在自己觉得幸福的同时才能够把幸福传给观众。
优秀的配音员, 能把握好自己的情感, 控制自己的表达, 声音的承载力很强。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可以适应多种记录片风格的解说工作。
4.节奏处理
节奏的处理是配音处理的重要的一部分, 进行节奏的处理, 使得观众的思路清晰。也使得自己的语言语止, 意、情不断, 待再张口是有机的连接, 避免了碎切现象的发生。字形、气息和语势的承接力较强。把握好节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3集中:在吃的法则里, 风味重与一切, (停顿下, 使得人们对屏幕上的食物回味无穷, 并且后面的解说跟之前较容易的连接了起来) 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 (此时的语速开始加快) 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 (语速又恢复正常) 在不断地尝试中, 寻找着转化的灵感, (少许的停顿, 令人回味) 。这里的语句的节奏性很重要, 因为这是影片的开头, 很好的节奏感能吸引人的感觉, 本记录片是有关中国美食的, 在进行节奏的控制的时候, 能使人回味无穷, 增大人的食欲, 提高影片的观赏性。
记录片中的语速跟电视新闻相比, 语速慢的多, 记录片的语速一般是波浪形语速。根据具体的情况, 顺势而上, 顺势而下。配音者要把握其中的韵味, 充分的对当时的环境进行解析, 然后确定合适的语言节奏。这对配音者的专业水平, 以及从业经验要求极高。
配音员的素质要求
配音员的专业素养对记录片配音的效果影响很大, 具有专业知识的配音员, 在处理配音的过程中, 更容易的把握中心。特别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配音员, 丰富的经验, 将给配音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对于配音工作者, 平时加强自身修养的提升, 定期的进行学习, 并且向前辈请教经验, 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素养。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 篇3
食材
莲藕250g
香葱 1棵
花椒 20g
油 300ml
猪绞肉 150g
白胡椒粉 1茶匙
白砂糖、盐 各1茶匙
生抽、料酒 各1汤匙
面粉 60g
生粉 30g
泡打粉 4g
冰水 40ml
做法:
1、将藕洗净用削皮刀刨去表皮,切掉藕节后从一端开始每间隔0.5cm切入一刀,第一刀切至3/4处,第二刀切断,如此重复,将藕切成夹刀片。
2、香葱洗净切末,放入猪绞肉中,加入料酒、白砂糖、白胡椒粉、生抽搅拌均匀,然后逐次加入少许水,并按一个方向不停搅拌,直到水分完全吸收,最后调入1/2茶匙盐。
3、将面粉、生粉、泡打粉放入碗中,加入冰水搅成浓稠的糊状,筷子放入糊中再提起时,面糊应该呈细线状流下。
4、将夹刀片藕片轻轻分开,在两片藕片中间加入适量馅心,轻轻压一下藕片,制成生坯。
5、中火加热炒锅中的油至6成热,逐个在生坯上均匀地裹上一层脆皮糊,迅速放入油中炸至金黄。
6、将花椒放入一个干净炒锅,用小火一边加热一边翻炒,直至微焦并散发香气。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压成碎末,放入碗中加入剩余的盐拌匀,与藕夹同时上桌。
菜后点评:
藕夹可选择不同的夹馅料,比如鸡肉馅、虾肉馅、猪肉馅等等,当然馅儿不同味道也大不同。我选择的是猪肉馅。将猪绞肉经过调味后夹入藕中,裹上面糊炸制,最后配以椒盐等调味料。需提醒的是这道菜最后好选择白皮莲藕,这种莲藕口感清脆甘甜,最适合凉拌或炒制。椒盐藕夹的外皮口感应该是脆中带甜,所以这种白皮莲藕最为合适。另外一种红莲藕更适合煲汤。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4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给别人,谁明白那上头能长出啥好吃的。”
虽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内,可是却直白地体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礼貌与其它礼貌共同在历史中轮回。在东方一个拥有悠久礼貌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在观看《舌尖上的中国》过程中,弹幕时不时飘过远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学他国的学生对故乡的思念故乡的食物最能代表故乡,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绍一些菜系时,也总有“这是我家乡菜”之类的话,盛满了对故乡的骄傲与自豪。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辽阔的地域也带来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们兴奋,也因为从各地的饮食中我们“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从来也是如此。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只要对自然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房里没有秘密,注满了爱的就是珍贵佳肴。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经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5
老黄是一个在农田中辛苦劳作的农民,他每个周要去两次城里卖黄饽饽。老黄上上下下都是实在的:黄饽饽是实在的,人更是实在的。他每个饽饽一块钱,决不降价。他认为流水线上生产的饽饽,远远没有用自家石磨磨出来后亲手做的好吃,这个做黄饽饽的粮食是一种叫糜子的东西。糜子其实做饭并不好吃,但一经老黄的手就会变得又香又软又甜。老黄做这些黄饽饽要三天,从早上三点到晚上九点,要经过七道工序,非常麻烦。
可老黄的儿子明明就在城里,而且还赚了很多钱,可老黄仍住在他的土房里,他在城里卖饽饽,只能勉强糊口。他放着舒适的生活不干,是因为他很热爱他的工作。他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把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美食文化继续代代相传,这就是美食的传统--手工制造。
看完之后,爸爸也和我说了他的童年记忆,爸爸的感受可比我多多了。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大人们从来不给孩子们买零食吃,孩子们只能等到过年。”父亲不禁深情地说:“我小时候,天天都盼着吃奶奶做的麦芽糖。做麦芽糖的那天,很早爷爷奶奶便开始生火煮麦芽水,当我发现麦芽水开始慢慢地蒸发的时候,我便赶忙去烧火,直到麦芽水越来越少,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用筷子去搅拌。就这样,从早上一直守到下午,麦芽水中的糖分终于开始慢慢地凝固,成为了稀疏的麦芽羹,用筷子一挑,几滴黏在筷子上,可又慢慢地滴进锅里。”说着,爸爸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眼里流露出一种既怀念又神往的神情,我感觉好像有一个大锅就在爸爸身旁,锅里正散发着麦芽糖的清香。
在爸爸的回忆中,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一集中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代代相承的,父母亲手做的食物,如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粒种子,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长大后都会想起自己的家庭。”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6
就我个人而言是从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在每个地区城镇,最当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难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朴的美味都隐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处只存在短暂时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当地人并且生活在城市中,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那种美味。
描述养蜂人的那个,养蜂夫妇一年有十一个月在外游荡,为了养家糊口,但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种不需要受人束缚的自由,很佩服。离乡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团聚半个月伴随家乡美食的饱腹和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后,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说中国古老的麦客,也就是割麦人,工业化的进步人工劳动力已日渐消失,一天下来两双手在稻田里的挥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东家吃顿朴实鲜辣的晚饭补充能量。出来一趟十几天四个人赚不上一千。
就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来说,大多数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么生活品质,豪车名牌,旅游散心,老百姓们没看过什么外国纪录片,看美剧英剧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们看来,这个纪录片有触动到内心,描述的是朴实的美食令当地人感叹对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他们口味的纪录片了。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7
关键词:视听语言,镜头,影像,色彩,声音
中央电视台七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巧妙地运用了影像传播的视听语言符号,实现了视觉交流上的“共通”原则,消除了传播过程中的语境差别、文化差异以及主体隔阂,产生了情感共鸣。“舌尖热”带来的不仅仅是对饮食的热议,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与“大众化”的新思考。
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的审美价值需要通过必要的拍摄技法唤起观众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渴求。《舌尖上的中国》的美学价值与文化意义的实现借助了视听语言的逼真传达才得以实现。视听语言是“指影视作品中以画面和声音为质料所创造的视听形象,并由人们的视觉和听觉进行感知的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所构成的表述系统。”<1>视听语言是影像艺术的重要载体与介质,它完成了影像艺术的情节叙事、人物塑造、揭示主题等重要功能。
一、镜头叙事:接近的“真实”
“镜头即摄影机一次开机到停机间连续拍摄的影像片段。镜头是影视作品的核心,所有的视听语言都依靠镜头得以表现。”<2>“高山、森林、海岸线、天空……”《舌尖上的中国》开篇就营造了一个富有文化意境的社会地理地貌,远景镜头的全景再现以及快速剪辑的跳跃美感带来了视觉冲击。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先是几个远景镜头对中国自然地貌进行阐述,对下文饮食的介绍,做出了铺垫。自然资源的丰富是中国饮食文化得以生存的基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等自然景观在远景镜头中表现出了故事的叙事空间。接下来发生的这一切都与中国的地理地貌有着天然的联系。诸如,云南的松茸、查干湖的鱼等都与当地的独特资源景观密切相连。同时镜头的不断运动让画面更加立体,更加富有质感。
在远景镜头之后,中景镜头开始频频出现。中景镜头聚焦于人物故事,美食文化铺陈了现实空间。比如,在介绍单珍卓玛一家采集松茸的过程时,中景系列镜头的运用创造假定性的空间,让人们跟随着镜头的转换进入到纪录片的意境中。中景镜头对准单珍卓玛和妈妈在山上采集松茸的过程,再现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能够表现出卓玛与妈妈内在的一种交流与沟通。采集到松茸的兴奋与未采集到时的焦虑都在镜头中真实表露。中景镜头把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诠释与表达。在介绍吉林查干湖附近的村民进行捕鱼的过程中,展现了捕鱼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食物的鲜美时,常常利用近景镜头和特写镜头,展现美食制作的过程,以及放大视觉力量,进而刺激观众的味觉,强化感官冲击。比如,特写镜头对准了松茸制作的过程,切制松茸生片以及松茸与酥油创造性的融合的过程,香气毕现,勾起人们对松茸的向往。
可以说,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个叙述过程中,镜头的运动与切换,让景别以其各自的叙事功能和表意功能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逼真呈现,增加了身临其境之感,把观众置入到一个超真实的世界里,增强了观众的认同感。镜头的每一次推、拉、摇、移都体现了导演对纪录片真实的一种尊重。“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都十分重视纪录片镜头的真实呈现,增强画面的艺术张力,实现完美的艺术表达。在镜头叙事的过程中,导演们往往借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使镜头呈现出的内容更有真实感,其实我们都十分清楚,消逝的事物是无法完全再现的,因为时间、空间的转移,让彼时彼地的情景已不复存在,但是镜头叙事可以还原一个“接近”真实的世界,让我们感受纪录片的魅力。
二、光影映衬:刻画细节
作为当下火爆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巧妙地糅合了光和影的魅力,让编导精心策划在每一处细节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细节决定成败,光和影的组合让每一幅画面都更加饱满。
“光与影的运用不仅是其成像原理,而且也是产生画面表现力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摄影 (像) 机摄入光的方式不同对影视画面造型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能创造不同的审美效果。”<3>比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展现卓玛取松茸的过程时,亮光从左侧射入,把草丛中的松茸凸现出来。亮光如果从右侧投射的话,就会把人的手凸现出来,而与要表现的主体之间就无法形成直观的联系。所以光的投影是极其讲究的。
《舌尖上的中国》的“光的亮度和光调也是影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这样可以塑造成为受众的审美对象。刻意追求或独具匠心的亮度处理和光调变化,在利用光影给人的不同心理效应来渲染情绪氛围方面和借助于蒙太奇的形式构成原理来实现某种隐喻或象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意义,也是凸现于形式层面的外在构成。”<4>比如,在查干湖上打捞出肥美的鲜鱼的时候,高光投向整个冰面。正好与吉林寒冷温度相吻合,同时,也展现出了人们在辛苦捕鱼之后的丰收景象。
三、色彩调和:渲染情感
“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5>无疑,“有意味的形式”是一部艺术作品最有价值的表现方式。<6>而色彩在这种形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视听语言中,对色彩的分析主要是针对人们的视听感知经验;色彩具有感情,能使人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在纪录片的运用中,色彩担负着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增加吸引力的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极致,勾起人们的食欲。在整个叙事的过程中,以暖色调为主题基调,让美食成为一种温暖的记忆。其他色系的相互调配,让画面更富有冲击力与视觉感。在色彩谱系中,暖色调主要是以红、橙、黄以及由他们构成的色调。对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色彩的基调与色系的调和,暖色调把人们带入到了温馨的一种意境之中。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的主体图片,就是把红、橙、黄三种颜色搭配到了极致,让人们不自觉地进入到一个温暖的世界。可以说,红、橙、黄三种暖色调的搭配,给整合纪录片奠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对于环境造型、塑造人物以及突出主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色彩是具有表现性的,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人们与生活有关的不同联想。比如红色和黄色给人以热烈感;蓝色给人以平静感;绿色带给人希望,等等。在《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会经常看到红色,红色让人们看到热情。比如在介绍重庆的火锅时,红色的锅底勾起人们食欲的同时,可以让人们感受到重庆的热情与豪放。再比如,介绍北方的小麦的同时,整个画面都是以黄色来进行渲染的,让人们看到了丰收的喜悦,看到了小麦的营养,看到了北方人的那种豪情。色彩的象征与隐喻功能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娴熟表现,让我们在宏观扫描中国美食的同时,感受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哲学意蕴,这是色彩带给我们的一种解读方式,也是中国性格带给我们的一种诠释。
《舌尖上的中国》中不同色彩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幻觉、回忆与现实之间的不同情调,转换不同时空内的情节,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体验,创造特殊的审美意味。比如,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在介绍岐山臊子面的时候,阐述了岐山人眼中的臊子面的色泽,“木耳豆腐寓意黑白分明,鸡蛋象征富贵,红萝卜寓意日子红火,蒜苗代表生机勃发。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了岐山人对生活的美好祝福”,这也是中国人对色彩寓意的完美诠释。
四、声音塑造:直击心灵
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也曾说过:“声音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比画面更重要。我们摄影获得的东西充其量是一个平面影像,声音产生了画面的纵深向度。”<7>
“声音在纪录片中有着它特殊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感染力。简单地说,声音在纪录片中起着完成叙事、交代时空、刻画空间、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等作用。也就是说,声音在片中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外部形态,而是有声有形神形兼备的完整形象,声音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空间的真实感和亲近感,而且还大大丰富了纪录片的层次, 从侧面展示片中的情绪和情感。”<8>
《舌尖上的中国》把声音的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我们先从解说来谈声音的魅力。《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由著名配音演员李立宏担任,他的嗓音浑厚深沉,具有智者的韵味。独特的解说,让中国的“食物”瞬间变得更有灵性。同时,解说词的语言风格集叙事、散文于一体,在叙事的过程中表达着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情感。比如在叙述查干湖的农民冬日捕鱼的时候,对他们的装备的描写衬托出了冬日的严寒以及捕鱼的艰辛。在第一集结尾的时候,一段富有寓意的散文化语言走进了我们的心灵,“当我们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付出劳动和智慧的人们,而大自然则以她的慷慨和守信,作为对人类的回报和奖赏。”美妙的解说传达着中国人的智慧与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生活态度。
五、视听奇观:诠释文化意蕴
《舌尖上的中国》在充分运用声光电造型展现中国的美味佳肴之时,通过蒙太奇叙事与情景再现的重要技法,制造了视听奇观。视听奇观带给人们官能的冲击与审美享受,同时也淋漓尽致地传达出了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诠释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哲学意蕴。人与食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定格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弥散于心田之间,久久难以忘怀。
《舌尖上的中国》承袭了纪录片惯以使用的“真实再现”拍摄手法,赋予画面以动感,松茸、春笋、火腿、黄馍馍、腊肉以及豆腐等各类食物也瞬间变得更有立体质感,让荧屏之外的观众欲罢不能,唯有沉醉于想象的美味之中。同时,《舌尖上的中国》全景式展现中国美食的各个侧面,融入了大众的生活,使观众能够领略到各地饮食所突显的风俗、仪式以及彰显的乡土文化。“纪录片中有大量温情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以及大量和谐的邻里关系。展现了家庭的团聚,家庭的传承,家庭的凝聚力。展现了一种老幼有序,其乐融融的美好价值观。”<9>
在视听奇观的塑造中,“真实再现”的技法把中国的饮食文化诠释得淋漓尽致。比如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单珍卓玛采摘松茸的过程是一个“摆拍”、“补拍”的过程,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感。片中呈现松茸的制作过程之时,观众已被置入其中,享受着松茸带来的鲜美与幸福。当画面切向卓玛采摘到满意的松茸,镜头聚焦于松茸如何出土的过程。单珍卓玛发现松茸之后,“小心翼翼地把松茸取出之后,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不被破坏。”<10>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掀起了纪录片大众化的狂潮。这不仅仅归因于“美食”这一选题的贴近性,更重要的是纪录片中视听语言带给大众的心灵冲击以及文化旅行。美食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创造性产物。《舌尖上的中国》已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而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佳作。勤劳、善良、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将会生生不息,鼓舞人们继往开来,再度谱写新的荣光,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注释
1<1>刘迅.从视听语言的形式美感谈起——影视文化的表层解读[J].理论界.2005 (07)
2<2>刘禹含.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J].美学教育研究.2012 (07)
3<3>刘迅.论“读图”时代的影视鉴赏[J].电影文学.2005 (01)
4<4>刘迅.从视听语言的形式美感谈起——影视文化的表层解读[J].理论界.2005 (07)
5<5>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81
6<6>吴丹姗.从形式美学角度析<浪漫满屋>的视听语言[J].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09 (11)
7<7>乔洪信.电视节目中听觉形象的开掘[J].当代电视.2001 (15)
8<8>李飞雪.试析纪录片的声音艺术特色和作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9 (08)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8
限于国内纪录片的状态,投资和大型故事片、电视剧等题材相比算是杯水车薪,因为,我们并未形成比较有激励作用的投资回报体系,由此导致长久以来,大家对纪录片的印象都停留在制作粗糙、画面不够精致、节奏拖沓、甚至是业余自拍的感觉,很多时候,大家看国产纪录片,大多都是看完就忘,没什么深刻的画面感留在记忆中。
大画幅摄影机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纪录片本身特点决定了它有两种常见的拍摄模式,第一,就是完全真实的现场实录、这个和新闻有点相似,但比新闻的信息量更大,画面相对强调现场感和真实性。第二,故事性纪录片,这类风格的纪录片比较讲究情节和拍摄时候的摄影与后期剪辑,它的故事是基于真实的基础上,适当使用情景再现或者人为重演的方式,有点像电视剧的模式,有时还要加入三维动画等辅助技术。
显然,《舌尖上的中国》属于后者,那么,后者在足够的时间和相对宽松的创作过程中,对于摄影画面的拍摄,光线的运用和构图的讲究上,就有了更多的余地。这也是片子播出后取得较好的画面评价的基本原因。
选择器材,首先成了本片的风格基础。《舌尖上的中国》使用的器材比较复杂,除了传统的高清摄像机HDCAM以外,更多画面使用了大画幅摄影机进行拍摄,比如索尼PMW-F3、FS100、佳能5D2单反等等,从最终的画面效果看来,大画幅的选择是正确的,它的视觉冲击力要远远大于传统小传感器的摄像机。
大画幅摄影机以佳能EOS 单反系列为开端,这几年风头强劲,各个厂商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机型,包括35mm相机全画幅、APS-C画幅和电影规格的超级35mm规格、松下AF-103 4/3规格等等,可选的机型除了相机,还有索尼超级35mm系列、佳能C300 S35mm和其他民用机型。
大画幅机型美丽的浅景深效果
大画幅,是相对传统摄像机的传感器面积而言,大画幅最直接的画面感觉,就是可以自由掌控景深效果,可以轻松得到传统摄像机很难达到的画面浅景深表现力。浅景深,是电影常用的手法,可以突出主体,而又能得到不变形的前景和背景虚化的真实物理透视感,视觉上非常优美。
这就给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拍摄空间,视觉语言不再是以往普通摄像机拍摄的纪录片那样,景深太大,画面杂乱,缺乏主体意识等弊端。摄影师对画面的经营,可以使用摄影的技巧,而不是摄像的技巧进行掌控,摄影是一种艺术化和技术化要求都比摄像高的标准模式,它更加强调画面的光圈作用,而景深也正是光圈的直接体现。
浅景深的应用,对拍摄环境的要求降低了,如果是故事片或者电视剧,也就是对拍摄现场的置景和道具要求降低,这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减少成本投入;第二,在纪录片这类并不能过多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利用浅景深,有效减少背景的杂乱无章,降低客观环境对观众的视觉干扰,而背景和光线都可以在浅景深的画面中,获得足够力量的辅助衬托作用,一举两得,画面也好看了。
镜头的选择更加丰富
大画幅带来的另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镜头的选择非常丰富,不像传统摄像机那样,除了标配的镜头,几乎很少可以选择,尤其是大光圈和其他各类特殊效果镜头。
首先,大画幅摄影机都是可换镜头的设计,不但可以使用本品牌自身的镜头,还可以通过转接环,使用其他兼容的第三方镜头。照相机咱们就不说了,镜头太多了,而索尼和佳能、松下的大画幅摄影机,也可以使用照相机镜头,这样一来,镜头几乎没有了卡口和品牌限制,为广大摄影师提供了充足的选择余地。
《舌尖上的中国》使用了大量的尼康照相机镜头,广角、长焦、微距、甚至移轴镜头都得到了运用,这些镜头的运用,使得本片的画面视角丰富多彩,画面效果大大提升,加上这些镜头与机身组合,轻巧灵便,在纪录片中更加实用,摄影师可以轻松到达任意可以到达的地方,而不必再承受沉重的器材运输压力,同时,拍摄空间也会很随意,狭小的空间内、水缸里、古井中、水下等以往大型器材无法实现的地方,都有了全新的视角,画面的新鲜感自然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一环。
升降格技术的运用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在《舌尖上的中国》各个分集中看到升降格技术的使用,尤其是在风光和街巷风情等画面中,这种成熟的摄影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自然世界的风起云涌、社会生活的市井百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也对本片的主题起到了很好的阐述和描绘,这是一种真实的写意。
升降格需要摄影器材具备机械性能,而不是要靠后期去完成,前期拍摄中能够实现真实的全帧率的升格和降格,比后期软件模式制作的效果要流畅而细腻,画质也会得到保障。
光线更容易被利用
大画幅摄影机最基本的技术性能就是画面的动态范围大幅提高,尤其是在反差较大的光线下拍摄,也会得到不错的质感和舒服的影调,这是传统摄像机所望其项背的。
基于这个技术指标,摄影师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把侧逆光、逆光、点光源等特殊光线更多加入到画面中,而这些并不需要多少像拍电影一样的大量辅助灯光才能完成,因为,大画幅摄影机的低噪点的特色也是非常突出的,在昏暗环境下拍摄,可以使用大光圈大口径镜头,加上机器本身优秀的低照度性能,拍摄出信噪比非常高的画面,观众会在更真实自然的光线中,感受到和自身生活相近的画面气息,这种表达方式,比使用现场布光更有味道,而对于纪录片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福音,一种可以在高感光度下随意拍摄的喜悦,这是很多纪录片摄影师梦寐以求的事情。
以上几点,仅针对画面技术层面分析,本片很多地方采用了静态摄影标准的画面,精致唯美、影调层次较多、片子中的大量画面采用定焦镜头拍摄,类似电影摄影的严格构图与用光,并在后期调整和制作中,强调了多角度、多样化固定镜头的作用,并尽量避免了以往纪录片那种画面随意、构图简单、光影凌乱、胡乱变焦和运动镜头来赚取时长等诸多问题。还有,在现场录音、音画配合、色彩表现等方面,也是比较成功的。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9
在大众的翘首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2》(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定档2014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延续第一季的叙事风格,在拍摄制作上则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泛。整部纪录片共7集,每集50分钟,分别从时节、脚步、心传、家常、秘境、相逢、三餐7个角度来讲述中国美食故事。对于这部承载太多期盼的纪录片,总导演陈晓卿向媒体介绍到:“《舌尖2》就像好莱坞的模式,有的是家庭伦理片,有的是公路片,有的是黑帮片,剪辑特别精细,非常有利于在国际上销售。”他还不无风趣地说,“我们的单位时间信息量非常密集,1集1500个镜头,快赶上《爸爸去哪儿》了。”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瞬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热烈反响,为中国人献上了精神盛宴。它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可谓中国本土纪录片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它的成功也让我们开始思考中国纪录片的发展道路。
一、《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一)主题易引起共鸣,有文化的追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初次播出时收视率便超过了同期的电视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它选择了国人共同关注的主题——美食,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美食背后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带给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对《舌尖》的喜爱原因的调查显示,35.64%的人选择了“蕴含中国美食博大文化”,21.17%的人选择“展现浓浓感人的思乡情”,只有19.53%的人选择“拥有事物绝美视觉享受”。
《舌尖》的导演陈晓卿说:“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美食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生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在此片中看到自己熟悉的家乡美食与家乡生活,唤醒对于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也就理解了他人同样的对于家乡的思念,无形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会发自内心地钦佩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智慧,从食物中体味到中华民族的信仰。
(二)选取典型事例,以小见大
以往的人文类型纪录片大多是对主题本身进行直接的讲解,引用历史故事,表现方式较为局限乏味,而《舌尖》却对主题的描述视角进行了改变。“在片中,创作者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小处入手,讲究叙事情节化,同时没有完全依赖现实的素材,没有被现实淹没,而是尽量用理念去理解和表达现实,追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和谐统一。”这部纪录片的展现方式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直接叙述,而是更关注个体化的人,将每种美食都赋予一个有人、有物、有场景的故事,使纪录片更具有人情味,也使人们在领略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国勤劳朴实人民生活智慧的结晶。
(三)核心是真实
“真实,是纪录片的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舌尖》的故事都是导演带领团队深入到当地发掘出来的,无论是打开蒸笼时冒出的层层热气,淘米时沙沙的声响,孩子吃到美食时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还是简朴安宁美丽的村庄生活„„一个个真实的任务、场景,令人垂涎的天然美味,如道家常。拍摄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物,真实的历史,真实的故事,没有过多的花哨修饰,没有过多的大场面,真诚而温暖,使纪录片具有了生活的温情。真实的场景同样也让观众想起了自己家乡的故事,勾起了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网友“晓县”说:“《舌尖上的中国》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多种的美食,而是其中一个个真诚的消融,毫无造作,不是演员镜头前的虚假,不是寒暄的可以微笑,那样子的微笑一下子就令我泪流满面。”
(四)高标准,高技术 之前国家对于纪录片并没有特别重视,纪录片在中国电视也一直处于尴尬的边缘地带,而且设备成本非常高,这一切使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迟缓。但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以后,在国际传播的大语境下,资源和投入大为拓展,高清拍摄设备价格也日趋平民化,也打破了设备的高门槛。《舌尖》的制作团队就使用了全画幅小型手持式摄像机索尼F3,这种相机比大机器用起来更为灵便,能更好地满足现场跟拍,而且超微距拍摄、宽容度、感光度等均为上乘。除了索尼F3高清摄像机的运用,被摄影爱好者称为“无敌兔”的佳能5D2单反相机也见证了《舌尖》的成功。令贵州卫视《纪录贵州》纪录片导演胡柏炜印象深刻的是《舌尖》拍摄食物时70%以上的镜头是特写镜头,光圈很大,主体突出,背景很浅。他认为利用佳能5D2这样的高清单反相机来拍摄纪录片体现出该片拍摄团队的前卫创造力。
此外,《舌尖》的总导演任长箴也坦言这部纪录片以BBC为榜样,愉快地承认了自己对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我大力觉得自己模仿BBC,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五)整合营销
《舌尖》的火爆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对其进行的精心的包装与整合营销。首先他们选择了新颖的名字,能够立刻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是拥有央视这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且播出它的栏目《魅力纪录》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观众群,而且避开了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保证了它的收视率。再者,在播出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不断的讨论,一家微博营销公司宣传总监陈先生向记者分析道,制片人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超过16万,其中更有许多名人粉丝,经过口口相传,一条节目预告的转发率和评论率就相当可观。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持续效应。《舌尖》首轮播出后同名书籍与DVD迅速出版,持续了这份美食文化热。
二、中外纪录片的比较
(一)市场化程度比较
美国代表典型的纪录片商业化运营模式,Discovery频道自开播以来便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它明确地确定了自己的受众群,即使那种受过良好教育,有求知欲望,有社会影响力和一定消费能力的观众。这个定位使它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守节目内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Discovery同时也进行多渠道的品牌营销,2012年探索传播集团开创了市场神话,扩展到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8亿累积订户和140多个电视频道。与美国成熟的市场导向的纪录片产业相比,中国的纪录片在国内市场尚且偏向小众,更不要说向全世界普及了。
(二)纪录片质量比较
英国、日本代表的是公共体制支持的纪录片产业,尤其英国对公共服务原则的信奉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一直以来都凌驾在“自由市场”之上。他们的广播传统更倾向于展示文化遗产、构建民族身份以及社会责任与底层关怀,更允许社会批判性的纪录片出现在电视上,纪录片本身的社会文化价值非常高,而中国的纪录片,除了《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之外,并没有太出彩的展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优秀纪录片,对于中国传统价值的挖掘利用程度较浅。
除此之外,英美纪录片大都是高投入,拥有先进的设备与团队,据统计,Discovery每部纪录片的片比(实播片和实拍片的比例)一般为1:75,每部系列片平均成本均超过100万美元。且欧美纪录片目前已全部实现了高清播出,而中国除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有良好平台支持之外,地方电视台对于纪录片的制作还无法进行大手笔的投资,限制了设备与技术的更新换代。
(三)产业链的比较
国外的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经过许多年的运作,已经走上相当成熟的发展道路。他们有清晰的纪录片产业政策,产业已形成规模,投入与产量已非常高,且投资渠道多样,有完善的监管环境,完善的销售网络,纪录片受众成型。比如Discovery的纪录片节目运作特点是大制作和高投入,有着一套非常成熟和稳定的流程。选题注重事前调研,表现重注采用讲故事手法,运作注重以制片人为中心制,节目制作注重精品意识,投资当然也注重大投入和精准投入。BBC的纪录片在市场运作上也非常成熟。由于BBC是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不能引入广告和节目赞助费,所以电视执照费和政府补贴就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对外出售电视纪录片播放版权,也是BBC的重要收入渠道。
而在大环境上看来,中国纪录片既缺少政府专项公益基金的支持,社会融资空间也非常有限。我国的纪录片缺乏品牌意识,往往是为播出而制作,具有品牌战略眼光的制作机构数量较少。纪录片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链链条较短、资源整合程度较低,产业链开发不够,甚至部分产业链呈现缺失状态。
Discovery亚太电视网家族频道
三、国内外经验对于中国今后纪录片发展的启示
(一)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完善产业链
一直以来中国纪录片都比较走小众路线,受众较少。所以应该首先向Discovery学习,进行专业深入的市场调查,确定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体,同时积极宣传纪录片,使其更加平民化,发掘中国的市场优势,让纪录片迈入公共时代。政府应该支持建立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链,积极组织社会招标,扩大纪录片制作平台,积极与国外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进行联合摄制,面向世界,积极扩展海外市场,主动将自己的优秀纪录片向国外推广,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并建立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成熟规则。
(二)使传播平台正规化、多样化
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意味着中国国家媒体第一次有了全球覆盖的24小时全天候排播免费专业的纪录片频道,这对于国产纪录片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播出平台。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一个到两个这样的品牌纪录频道,向国内和世界推广。
在传统媒体发力的同时,也应该开发新媒体。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做了一个关于“纪录片观看渠道”的网上调查结果:网络70%、电视56%、音像出版物24%„„可见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来对传统媒体冲击很大,视频网络凭借高效性、互动性、时效性、自主性等优势可以一心大批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应该有相关政策支持视频网站购买甚至自主制作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注入活力。
(三)提高纪录片质量
技术层面来说,随着产业资金来源已从单一的电视台、政府投资走向更加开放的资本市场,政策、产业、环境的利好信息吸引着资本进入,制作方有了更多的资本去购买高端的设备,学习先进的技术,但产业还是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多的与国外先进技术人才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行纪录片的拍摄尝试,打破其高门槛的限制。
同时,中国纪录片更应该重视作品内涵的提升。纪录片制作人员应该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和人文情怀,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新时代中国的元素相结合,承载民族文化,体现出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独特味道,用世界的方式看中国,用中国的内心说故事。
(四)建立良好的监督环境,保护知识产权
舌尖上的香港---美食 篇10
版权来自
舌尖上的香港---美食
香港的美食与香港的购物同样著名。在市区,一条街上没有一间饮食店的,几乎没有。甭管是正规的酒楼、菜馆,还是简单的凉茶铺、茶餐厅、面包房、外卖店,甚至是流动的熟食档,数量都十分可观。而且密度如此之高,恐怕堪称世界之最。这让我觉得,它简直就是一个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可以随走随享用的地方。
下面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义顺的双皮奶:最醇厚的回忆
坐到义顺狭窄而热闹的店堂里,拿起餐牌一看,觉得这里的双皮奶好贵啊,广州南信的只要5元,上海翻了个倍,而这里要卖18元一碗。可虽然贵,还是要吃啊,因为真的是太好吃了。清清凉的一勺泯入嘴里,芬芳的奶味会缓缓地从你的口中弥散开,直至充满整个感官,随后这美好的感觉又如梦一般悄然散去,于是赶快再来一勺……
双皮奶有冻和热两种,一定要点冻的,上面那一层微微皱起的奶皮是整款美点最精华的部分,醇厚的奶香足以绕舌三日而不绝。
地址:铜锣湾SOGO北面街上有一家,全名叫“义顺牛奶公司”。沾仔记的云吞:最鲜美的回忆 *
香港的鲜虾云吞就像上海的小笼包一样,是不得不尝的美食杰作。知名的店家有很多,但想不到最好吃的竟然也是最便宜的。隆重推荐大家到 港通国际
版权来自 中环威灵顿街的沾仔记,那里一碗4个净云吞加油菜,只要10块钱。云吞个个有婴儿拳头大,馅全部是完整的大个鲜虾做的,不象上海吃的大半都是肉末。而我在铜锣湾很著名的池记云吞世家吃,24元才4个很小的云吞,加油菜还要另外加钱。当然唯一的缺点是店堂环境相对简陋,但很干净,卫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一定要去吃啊,我至今看着照片上丰盈肥硕、黄里透红的云吞就忍不住要流口水,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香港之行最鲜美的回忆之一。
地址:中环威灵顿街,靠上山电梯东侧。从中环皇后大道中租庇利街上山电梯上去,第一段出口下来的横向马路就是威灵顿街。沾仔记就在威灵顿街南街沿,沿路口往东走几步路就是,店面和招牌都不大,仔细不要错过。这里离兰桂坊很近,去泡吧时可顺道品尝。香港仔的海鲜:最古典的回忆
香港以前是一个渔港所以香港的海鲜很出名,故吃海鲜也是香港饮食特色之一,位于香港仔的珍宝海鲜画舫,是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而鲤鱼门、南丫岛也是品尝海鲜的好去处。一提到海鲜画舫,每个人都会想起闻名中外,座落香港仔避风塘海湾的珍宝海鲜舫。
珍宝海鲜画舫仿照中国古代宫殿的设计,最受外国游客欢迎,尤其设于贵宾厅的龙椅,在此留下「皇影」的游客不计其数。珍宝海鲜舫的特色是环境与食物俱佳,内外装修华丽,配合周遭海湾的避风塘景色,成为游客必到之地。港通国际
版权来自 以海鲜美食驰誉世界的珍宝海鲜舫,以不同手法炮制出过百款海鲜佳肴,以迎合顾客的不同口味。全新装修的「太白海鲜舫」,则首次提供珍馊百味自助餐。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珍宝海鲜舫和太白海鲜舫都是香港旅游业和饮食业中基。
许留山的芒果:最甜蜜的回忆 *
大凡介绍香港的美食,几乎没有不提到许留山的。所以不用多做描述了,除非你忌进甜食,不然每路过一家就上前随便点一款它的芒果冰品尝尝吧,我敢打赌没有一个人会失望的。可是注意一定要点芒果冰品,其它水果做的可没有那么好吃喔。
这里要提醒的是,虽然许留山卖得最好的是各种外卖,即各种现做的杯装芒果捞爽(因为买两杯就有很诱人的促销价),但有的东西必须要堂吃才有。这里推荐一款“燕窝布甸”,23元一份。可不要被它的名字迷惑了,其实这是一款地道的芒果甜品。端上来一个白色船形瓷碟,中间一盘大大的、夹着果粒的芒果布甸,上面盖着一个椰子冰淇淋球,球顶撒上一勺燕窝,然后碟子一头还放着一个芒果冰淇淋球,周围再布置上几块鲜芒果肉,所以一道甜品能吃到芒果的三种制作,再加上醇美的椰香和滑爽的燕窝,让人回味无穷。
另外,许留山在冬季还提供一些价格便宜的小食,比如椰汁红豆糕、萝卜糕、糖不沾等,5到8元一份,可以尝尝看。
地址:许留山和SASA一样,是香港除了便利店以外最容易看到的招牌,所以不用特意去找。虽然是连锁经营,但是由于每家店用的原料,特 港通国际
版权来自 别是芒果的质量略有差别,所以制作出来的甜品味道有优劣之分。如果你住在铜锣湾附近,建议你去轩尼诗道SOGO东南向斜对面街角附近的一家店,我在那里吃了无数次,没有一次让我失望的,在其它地方有一次吃到酸的芒果,还有一次芒果冰淇淋不新鲜,里面结了很多冰块。所以尤其当你准备初尝许留山,一定要找到一家质量有保证的,不然留下不良的第一印象就太可惜了。
有人说过,要吃出香港美食的真正味道,就一定要去吃茶点。换言之,上茶楼是一定要有的“节目”。
上馆子“饮茶”品茗吃点心,是香港人社交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早、中、晚都可以饮茶。当然,这里的“饮茶”并不单单是喝茶,还要吃点心。变化多样的蒸饺、包子、糕饼、炖汤,以及数不清的精致小点,保证吃撑了肚子,意犹未尽!从香港独有的茶餐厅可见香港饮食文化里平民化的一面,驰名的“丝袜”奶茶、蛋挞、菠萝油,滋味无穷。广东粥面也是不少本地人的主餐食品,兼备快餐的方便快捷及中菜的鲜热味美,更合中国人的肠胃,价钱也很便宜。
在茶楼里,侍应生推着装满点心的小推车,在大声喧哗的食客间穿梭往来,走走停停。一笼笼、一碟碟精美的小食,冒着热气,散发着香味,被端上桌来。如果只是喝茶而不要点心,那么也是可以的,叫做“净饮”。不过,一杯茶要收两杯茶的价钱。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净饮双汁”。港通国际
版权来自
如果连茶也不饮,只要一杯白开水也是可以的。香港人更有趣,管白开水叫“玻璃”。那次在香港最著名的、点心最好吃的陆羽茶座(位于中环丹士利街)饮茶,刚一落座,就听到有人叫“一杯玻璃”,吓了我一跳。原来,他们只是在叫“一杯白开水”而已。
如果吃点心的话,那么至少要两种,香港人称为“两件”。而盖碗茶的量词也不是“杯”,而是“盅”。所以饮茶在香港,又被称做“一盅两件”,这是每个人的最低标准。
在点心当中,虾饺、叉烧包、烧麦是必须要有的,也是香港人最爱吃的。好像不吃虾饺、叉烧包,就不叫饮茶似的。所以,一般的“一盅两件”指的就是这一包一饺。
当然,作为一座中西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它的饮食魅力绝不只“饮茶”这一项,那里几乎汇聚了世界上所有美食的精华。而且,地道的不只是菜的味道,还有那种氛围。
作为异国美食的汇聚地,中环的兰桂坊是不可不提的地方。单是这浪漫的名字,就使人有种非要探寻究竟的冲动。
兰桂坊向来是香港时髦夜生活的代名词,更汇集许多大小餐厅及异国美食,出名的有中东卷饼及越南大头虾,不远处的苏豪,是闹中取静的国际美食区,格局小巧的20几家餐厅,散布在士丹顿街、伊利近街和些利街,可以在这里找到较罕见的泥泊尔菜、新奥尔良菜、俄国菜等。港通国际
版权来自
如果要享受顶极的正规西餐,那么山顶道的Marche西餐厅,是不可不去的地方,那里被称为“香港美食的最高学府”;而位于港岛湾仔的凯悦酒店茶园,则是最热门的西餐厅,它那怀旧的大厅高雅、华贵。
香港人很讲究吃海鲜,那么,到香港仔的海鲜艇上吃海鲜,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那里,既可以吃到地道的海鲜,还可以欣赏美丽朴素的风光,让人有一种真正放松的惬意之感。
由于地理环境关系,香港的海产数量和种类极为丰富,鱼虾、蟹、蚝及各式贝类叫人目不暇接。海鲜必须是鲜活的,烹饪方法以保持海鲜的鲜甜原味为主,较少用煎和炸,调味亦较简单。一般是清蒸或白灼,再醮以酱油,便已是上佳的吃法。驰名海鲜菜式有上汤局龙虾、酥炸生蚝、椒盐濑尿虾等。
西贡和南丫岛都是大啖海鲜的热门地点。来到西贡可以先行挑选合意的现捞,购买后带进餐馆指定自己喜爱的烹调方法,交由厨子料理,就能享受一顿心满意足的大餐!西贡和南丫岛的餐馆大多临海而立。黄昏时微风徐徐,夕阳余辉伴着美食,同时满足视觉和味觉,真是惬意啊!
铜锣湾的中心区是品尝正宗香港美食的地方,随处可见地道的茶餐厅、云吞面店、糖水甜汤店,这里是实实在在的香港风味。区内也有高级鱼翅或鲍鱼专卖店、寿司店、茶馆、酒吧等。时代广场占地四层的“食通天”汇聚了数十间中西餐厅菜馆,经常门庭若市。港通国际
版权来自
九龙城一带密集了数十家特色菜馆,以广东、潮州、越南及泰国菜为主,其中不乏屹立多年的老店和名店,店面虽拥挤且狭小,口味却始终保持当年做法,价格更是相当公道。若想见识香港平民化的饮食文化,此地不容错过。
在尖沙咀交通便利的闹市街头,世界各地的料理和中国传统餐馆共聚一堂。沿着山林道和柯士甸道,尽是各国美食。隐身在霓虹灯争艳闪烁后的诺士佛台,短短的走道旁,有日本料理、意大利菜和露天酒吧,别具一番异国情调,如同现代桃花源再现!
赤柱是香港岛里淳朴的渔港,弥漫着南欧地中海式的悠闲风情,岸边更设满了风格各异的欧式酒吧或餐厅,是享用浪漫烛光晚餐的理想地点。香港美食的可圈点之处真是太多了,只有你亲自试过了,才不会觉得遗憾。
舌尖上的美食外交 篇11
据称,这家叫做“数寄屋桥次郎”寿司店可是曾经被《米其林美食指南》评为三颗星的美食店。来自世界各地的饕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寿司第一人”超过五十年的寿司功夫。平日就喜食寿司的奥巴马在品尝过后也表示,这是他人生中吃过的最美味的寿司。
然而,安排奥巴马吃寿司除了投其所好外,安倍也是别有用心:寿司是经典的“和食”,安排外宾食用对于宣传这一世界遗产大有作用。并且,由于吃寿司就餐人数较少,也便于俩人在宽松的气氛中聊聊“贴己话”。
法国美食家布里耶·沙瓦朗说:“餐桌上,看得到政治的精髓。”国宴是重要的外交场合,更是展示国家形象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吃的法则里,家的味道重于一切。美国人也没有把自己的美食外交束缚在高档西餐上。他们怀着对客人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2012年,当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美国国务院礼宾司司长马歇尔就找来美籍华裔大厨蔡明昊,炮制了融入美国元素的八宝饭,辅以姜汁的瑞士甜菜。2012年3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美,美国国务院则邀请了出生于英国的名厨布卢姆菲尔德,以慢煮三文鱼、香草煮扁豆等家乡菜宴请贵客。
要统计各国国宴的菜品数量,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在中国的外宾接待食谱上,烤鸭的出镜率绝对是最高。早在基辛格秘密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就曾“搬”出烤鸭,打破了之前会谈的紧张气氛,让基辛格倍感主人的好客,食后更是赞不绝口,甚至表示“只要给我来一份北京烤鸭,我愿意签署任何文件。”之后,不管是前美国总统小布什,还是现第一夫人米歇尔,他们访华行程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烤鸭的身影。而在朝鲜,全狗宴则是最高级别。1970年,周恩来访问平壤,金日成就以此盛情款待。在遥远的墨西哥,他们的国宴却与朝鲜有异曲同工之妙。墨西哥人以玉米为主食,他们的国宴也真的就是一盘盘的玉米美食。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12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视听符号,二级意指符号系统
《舌尖上的中国》 (以下简称《舌尖》) 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自制的美食纪录片, 自2012年5月14日第一季开播以来, 在国内外引起了空前强烈的反响, 创下收视率纪录的同时又赢得了极佳的口碑。这部纪录片经过整整一年的筹备, 跨越大江南北, 运用生动的视听语言描绘了祖国丰富多彩的美食地图, 刻画了各地真实鲜明的人物形象, 讲述了饮食背后朴实动人的的人情故事, 展现了中华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精髓和中国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特质。其创作手法是凭借大量的符号内容, 传递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立足符号学的角度, 试用罗兰·巴特的二级符号意指系统, 结合跨文化纪录片传播的三层模式, 分析视听层、故事层和文化层及三者间的关系, 来解读《舌尖》的成功。
1 罗兰·巴特的二级意指符号系统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真正建构一套系统的符号学理论来分析现实意义的当属法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罗兰·巴特[1]。他建立在索绪尔符号学基础上提出的多层符号意指系统, 是他对符号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 即意指过程, 由此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
他的代表作《神话学》是符号学史上语言学技术和社会学分析成功结合的奠基之作, 其中分析了与视觉符号相关的诸多元素, 服装、戏剧、电视、电影、广告、摄影、旅游、典礼仪式、舞蹈、音乐、逻辑、城市等, 使符号学逐渐成为一种利用视觉形象的知觉理论[1]。罗兰·巴特把神话定义为一种传播体系、一种话语、一种意义构造方式等[2]。他运用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关于能指/所指=符号,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二层次”语言:能指/所指=意指, 即“第二层的符号系统”, 神话即是由两层符号系统构成的结构。巴特将一级系统中的符号称作为意义, 所构成的第一层系统被称为“直接意指”[3]或者“外延”[4]。符号的意义是在作为形式的能指与作为概念的所指的组合关系中表现出来。第一级系统中的符号, 作为能指进入二级系统, 与二级系统的所指构成一种新的符号, 巴特称之为“意指”, 此第二层系统又称为“含蓄意指”[3]或“内涵”[4], 其充满了文化象征意义。
巴特认为, 新闻传播、叙事文学、影视、广告、流行服饰等, 都是以语言符号为基础的二级符号系统[1]。因此, 作为电视节目的纪录片本身也可视作一种符号系统, 通过视听影像 (一级系统的能指) 来表达一定的外延意义, 即直接意指 (一级系统的所指) , 所构成的符号又变成了新的能指 (二级系统) , 并衍生出了符号的内涵意义 (二级系统所指) 。象征符号也是二级意指符号中的代表, 是从符号的深层次上看待符号, 是在能指和所指的基础上形成的象征意义。《舌尖》就是在灵活巧妙地运用大量的视听符号的能指及其形成的一级外延所指的基础上, 构成了更深层面的文化象征内涵。
2 解读《舌尖上的中国》
2.1 冰山模式
文化冰山模式是人们熟知的文化模式之一, 这一理论把文化比喻成冰山:露出水面的只不过是冰山的一小部分, 且这一部分需要隐藏于水下的部分作为支撑, 而这一隐藏部分往往是重要的基础。文化冰山模式认为文化的隐性部分通过显性部分展现出来[5]。以文化冰山模式为基础产生的跨文化纪录片的三层冰山模式, 可分为视听层、故事层和文化层[6]。
把《舌尖》看成一个符号系统, 视听层的镜头、色彩、声音等符号就组成了一级能指, 视听语言所表达出的故事层面就是一级所指, 两个层面一起构成了第一级系统, 即直接意指 (外延) ;故事层继而作为二级能指与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层 (二级所指) 一起构成纪录片符号的第二级系统, 即含蓄意指 (内涵) 。
2.2《舌尖上的中国》的冰山模式运用
1) 视听层
视听层是影像艺术传播的重要介质, 通过镜头画面和声音音响等直观地展现节目内容。《舌尖》的视听层主要通过镜头、色彩和声音来表现。
镜头是影视作品的核心, 所有的视听语言都依靠镜头得以表现[7]。不同拍摄方法下的镜头能指呈现出不同意义的所指[6]。《舌尖》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纪录片, 运用了多种拍摄手法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如在拍摄原材料的自然景观和地理风貌时, 采用了远景镜头仰拍或俯拍来展现全景, 表现出故事的叙事空间[8];在讲述人物故事、记录获取食材的过程时, 多用中景镜头进行平摄或是空镜头渲染情境;而最多的则是用近景或特写镜头来近距离拍摄食物制作的过程或是人物细微的表情, 从而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不同的色彩符号能指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所指。《舌尖》这类美食纪录片在色彩上的应用更是达到了极致, 善于用鲜亮诱人的色彩来表现各种美食的特点, 使画面更有吸引力, 勾起观众的食欲。例如在表现北方小麦、馍馍、面条等主食时整体使用的都是暖色系的黄色, 反映出北方人热情好爽的性格, 而用清秀淡雅的绿白墨色来表现南方的年糕、米团等点心, 透露出江南水乡与北方截然不同的雅致与秀气。
不同的声音符号能指也象征着不同的意义所指。《舌尖》运用充满地域特色的人物独白、意味深长的解说词、丰富多样的音乐以及音响, 把声音的艺术诠释得淋漓尽致。人物独白多以地域方言来体现, 浓郁的乡音折射出人物自然朴实的性格, 也唤起观众的家乡情。意味深长的解说词也是《舌尖》的一大亮点, 其中对获取食材、烹饪过程、人物故事的叙述, 可以看符号的一级意指, 而升华型哲理性的议论, 构成符号的二级意指。音乐包括丰富多样的背景配乐, 用来渲染气氛, 和夸张的写意音响, 可以增强真实感和亲近感。
2) 故事层
故事层, 建立在视听层之上, 由直观的视听符号作为能指形成的一级符号所指。《舌尖》通过画面影像传达的符号有丰富的外延义即直接意指, 其中典型的包括美食、故乡和群体。
《舌尖》选材涉及的美食遍布全国各地, 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寓意。从北到南和从西到东的东北泡菜、陕西臊子面、山东煎饼、香格里拉松茸、诺邓火腿、四川花椒、广东早茶、苏式汤面等都是典型的地方传统美食, 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美食地图。美食不仅是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所需, 也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思想。像汤圆、饺子这种我国特有食品, 取“团圆”、“交子”等寓意, 寄予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故乡是《舌尖》的美食故事中体现的重要的一个元素。美食引起的共同的乡愁也是造成这部纪录片国内外空前反响的一个主要原因。一道美食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一片地域, 所以才有“家乡菜”、“妈妈菜”一说。无论游子离家多远, 一道简单的家乡菜、一种熟悉的味道就能勾起他对家乡的全部记忆和深厚情感。像浓油赤酱、醇香鲜美的本帮菜就是江南人民共同的饮食记忆;朝鲜族姑娘家中腌制的泡菜就是她魂牵梦萦的家乡的味道;重庆小面的简单实惠、麻辣鲜香已成为山城的早餐名片。
《舌尖》每个故事都有具体的主人公, 他们表现的是一个朴实平凡劳动者的个体生活, 但辐射出的是一整个劳动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其中包括从安徽前往湖北、一年中大半时间都陷在泥潭里劳作的挖藕人, 浙江东海上整日吹着海风、粗茶淡饭的捕鱼人, 为了追赶花期全国四处奔走的成都养蜂人, 还有在陕西用双手挑战机械的、中国最后一批职业割麦人, 他们代表了与美食有关的各个行业的劳动者, 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所在群体的普遍生活的缩影。这些人物的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日常反映了一个群体的现实。
3) 文化层
文化层, 隐藏在故事层背后, 由故事层作为二级能指所衍生出的二级所指, 也是纪录片符号的含蓄意指。《舌尖》的文化层内涵涉及家庭观念、传统美德、社会问题和人与自然等方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观念, 饮食文化中也能体现温情和谐的家庭关系。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员, 无论平时外出多远工作, 逢年过节总要回家与亲人团聚, 尤其是除夕夜要吃团圆饭, 吃饺子, 正如片中解说词所说:“中国人心里, 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团圆饭已经不仅是一种形式, 更是向往家庭团聚的中国传统观念的体现。如片中解说词的评论那样, 中国人用食物凝聚家庭, 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 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 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
《舌尖》是一首献给劳动人民的赞歌, 片中选取的每个主人公都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在制作餐桌美食的同时, 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幸福生活。在香格里拉采松茸的人们要凌晨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原始森林中耐心仔细地寻找这种潜伏的野山菌, 来湖北挖藕的兄弟俩不顾环境的恶劣在肮脏冰冷的泥沼里长期弯腰工作, 徽州农村榨油工用中国传统古老的人力古法榨油, 向观众展现的都是最朴素的传统美德, 即脚踏实地的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表现美食的同时, 《舌尖》也用最简单平实的语言淡淡地提到了一些社会问题。第二季第一集就讲述了贵州苗族女孩李建英家的故事。在广东打工的父母偶尔一次回乡, 用与家人相聚的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制作苗家腌鱼和鱼酱, “一勺鱼酱, 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 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 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她的小家庭反映出全中国农村6100万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看似普通的食物和故事却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我们享受的美味佳肴都源于自然的馈赠, 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也是《舌尖》所要表达的一个主题。采摘松茸时遵守山林的规矩, 懂得用松针掩盖菌坑保护菌丝不被破坏, 查干湖上的渔民捞鱼时严守“猎杀不绝”这一心口相传的规定, 故意人为地漏掉未成年小鱼, 这些做法都体现了中国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尊重和保护自然的道德观。美食的获得并不是理所当然, 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要对自然的给予和付出心怀感激和敬意。
3 结束语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美食纪录片, 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国家形象的宣传片。通过运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 分析美食本身展现的视听层面的符号, 探寻美食背后的更深层面的故事层意指和文化层内涵, 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纪录片带给大众的视觉上的美感, 感悟思想上的升华, 体会心灵上的冲击, 品味其内在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静.论罗兰·巴特符号学与视觉传播理论[J].人文杂志, 2013 (9) .
[2]罗兰·巴特.许蔷蔷,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绮玲,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167.
[3]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一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蒸,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4]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5]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6]费蓉.《舌尖上的中国》解读[J].新闻世界, 2012 (12) .
[7]刘禹含.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J].美学教育研究, 2012 (7) .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推荐阅读:
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700字05-21
美食纪录片的开题报告07-29
舌尖上的分子美食08-21
武夷山美食推荐_舌尖上的武夷山08-30
形容舌尖美食的句子08-14
辉煌中国纪录片观后感09-24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10-17
中国空姐纪录片观后感11-22
航拍中国纪录片优秀观后感09-24
抗疫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