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2024-10-07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精选14篇)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篇1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学号:2012200562

2013年1月8号写

通过对《新中国》这部纪录片的观看,让我再次了解到建国以来我国的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党的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发展模式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现阶段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的产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观看《新中国》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变化,给了我许多启迪,我们国家在解放初期,遇到了与苏联当时类似的状况。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对我国实行集体经济封锁,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正是这个环境,才迫使毛泽东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苏联模式成为我们当时效仿和参考的唯一标本。从苏联支援我国建成的156个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厂,到我国向苏联派遣多批次的留学生,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基础工业,基本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计划经济保证了当时我国的生存和发展,并为以后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在60年代后期,由于国内和国外的环境发生变化,划经济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经济的缺点是信息难以完整收集;计划难以科学制订;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压抑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才及时提出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并由此涉及到了我国社会的深层次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他的优越性在于它克服了计划经济的优点,同时吸收了市场经济的优点,计划经济不能解决的问题靠市场经济 来解决,而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的问题又需要计划经济解决。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这就决定了我们既可以解决计划经济不能解决的市场问题,又能解决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的计划经济问题,从而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共同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已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形成开放型经济为标志,我国的社会经济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存在物资短缺问题,生产资料靠计划分配,生活消费品市场化程度很低。如今商品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机制也已基本形成。在人民生活方面,改革开放前,我们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为生活向往,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方式已经实现,彩电、洗衣机、冰箱在平常百姓家基本普及,电脑、摄像机、家用汽车等现代化工具已进入较富裕家庭。……这些变化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们的不懈努力,2001年,我国顺利加WTO,实现了由封闭 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同时也证实了我国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认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许多国家至今仍没有摆脱 这次金融危机,然而,然而我国正是利用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手段,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很快跳出了金融危机的漩涡,成为世界经济复苏最强劲的引擎。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30年的变化发展,让我们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篇2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发展趋势,舌尖上的中国

一、前言

电视纪录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都市时尚和一些乡村题材方面的电视剧上, 对于纪录片渐渐遗忘在了脑后。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逐步加快, 综艺节目和电视剧渐渐占据了荧屏, 成为人们日常必看的电视节目。不过, 就在人们已经将纪录片渐渐淡忘的时候, 近年来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是获得了巨大成功, 让大家大感到惊奇的同时, 不由对我国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产生了诸多热议, 并非是纪录片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而是如何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来拍, 才能吸引人的眼球呢?其实这个问题, 关系到了我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看我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一) 题材的选择

我国纪录片不单单只有《舌尖上的中国》这一部, 相反, 在《舌尖上的中国》拍制之前, 就已经播放了几部大型的国产纪录片, 不过相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来说, 这些纪录片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益, 收视率也不如《舌尖上的中国》高。究其原因, 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题材的选择上。《舌尖上的中国》更加接近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几乎是零距离, 这让观众看了以后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亲和力直接将观众的眼球吸引了过去。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人都知道, 涉及的美式并非是什么名厨大餐, 仅仅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普通饭菜, 讲述的也是平平淡淡的故事。可是偏偏这些平凡、普通的故事, 却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让人们内心最朴素的情感与这部纪录片达成了共鸣, 从而让人们热衷于欣赏这部纪录片的朴实无华。《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一种平凡, 一种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拥有的质朴, 这让整部纪录片和观众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 从而让这部纪录片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文案的精彩

《舌尖上的中国》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人文气息, 片子里的文案在整个纪录片播放过程中, 让人们心中产生一种人文气息, 被这部纪录片的文案语言, 深深地吸引了进去。例如, 片子里涉及的文案:“几千年来, 臊子汤在岐山村村落的面锅里翻滚着, 岐山臊子面更成为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这种文案表达方式, 蕴含着浓烈的人文气息, 让人心中产生一种诗画之美, 情不自禁地沦陷在了美食的香味之中。可以说整部片子里的文案都十分精彩, 它恰到好处地介绍了各地美食, 这种介绍充满了诗情画意, 更加生动形象地配合了纪录片的表演特色, 并且让人们沉醉于语言的美感当中。《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当中, 涉及文案的部分还流露出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将中国文化的传承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有些文案设计, 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打动了观众, 让这部纪录片迅速火爆起来。

(三) 剪辑的高超

对于《舌尖上的中国》剪辑方面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同。例如, 我们所知道的《大国崛起》《圆明园》这两部较为知名的纪录片来看, 它们追求的是稳重、均衡的节奏, 而《舌尖上的中国》则恰恰相反, 其剪辑手段更加灵活, 具有很强的张力, 跨度性较大, 其各个地方美食介绍的画面采取了细碎式的剪辑方式, 打破传统的剪辑方式, 这反而引起了不错的反响。除此之外, 在剪辑方面, 对比传统的纪录片来看, 《舌尖上的中国》涉及的美食画面超过800个, 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其他纪录片的数量。高超的剪辑手法, 让《舌尖上的中国》在叙事过程中添加了悬念, 极大地增强了该片的观赏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球。

三、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看我国纪录片未来发展趋势

(一) 注重节奏变化

就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该部纪录片一反往常纪录片的节奏风格, 摆脱了以往纪录片沉闷的节奏和缓慢的节奏, 采取了一种明快化的节奏, 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一点, 值得我国纪录片借鉴。在未来, 我国纪录片的拍摄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采取一种创新的形式, 改变拍摄节奏, 或许同样的历史题材, 收视效果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 注重情节, 注重表演

纪录片的拍摄往往注重于叙事, 整个画面都被沉闷的节奏所充斥, 仿佛是回忆历史一般, 这种“表演”形式往往让现代人难以接受。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 情节以及表演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如何将这两点融入纪录片当中, 对纪录片的表达效果来说, 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实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来看, 这部纪录片将情节串联起来, 有着丰富的人物表演画面, 充实了这部纪录片的观赏性, 日后我国纪录片也该朝着这个方面发展, 加入表演和情节。

(三) 注重题材选择

纪录片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 是那一时期的缩影, 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就这一个特点来说, 往往平凡化、生活化的题材, 更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广大人民群众是电视纪录片的受众人群, 纪录片的主要观众, 若是不能明白这一点, 那么拍摄出来的纪录片, 注定不会取得太高的收视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 所以我国纪录片未来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注重平民化和大众化, 让纪录片更能贴近人民的现实生活。

四、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舌尖上的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此,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明白《舌尖上的中国》为何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也要从中有所借鉴, 这对于我国纪录片未来发展趋势来说, 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纪录片国际化叙事的标杆[J].当代电视, 2012, 10 (8) :121-125.

回看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 篇3

30多年后,一位艺术家朋友馈赠我一套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光碟。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中国人要感谢安东尼奥尼为我们留下了1970年代中国的极为生动、忠实的影像记录。有朝一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巴金先生生前呼吁的“文革博物馆”时,这部纪录片的影像比任何文字记录乃至当时官方拍摄的宣传片都要生动、真实因此令人震撼得多。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1912—2007)从小热爱电影,无神论者的他其实有点左倾。二战以后他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与传统的欧美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基本基于虚构不同,新现实主义电影以直面现实的态度,直接表现法西斯意大利在战争结束前后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因此,关注社会,力求真实,反叙事而重实录,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特征。即便在离开新现实主义之后拍摄中产阶级的生活的电影,“社会异化”也是他的电影的主要关注点。《情事》、《夜》和《蚀》是他1960年代初拍的著名的“疏离三部曲”,着力于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异化主题。

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他在1972年被中国政府主要是周恩来总理邀请拍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的某种逻辑了。处于革命狂热之中的中国,和一个新现实主义并长于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国际知名导演,有了一次奇特的合作。虽然这个合作后来被江青利用来反对周恩来的“右倾”因而导致了狂飙般的大批判,合作的结果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一次东西方在冷战期间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妙不可言的互动,电影《中国》及其批判文本成为极为特殊的1970年代东西方交流的经典。

安东尼奥尼在寄给中国有关部门的“意向书”中这样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这种仍带有极强的新现实主义态度的意向,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与当时中国的政治情事和文化态势满拧的:后者在进行狂飙激进的大革命,个人是这个革命大机器上的微不足道的小部件,革命领袖领导的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才是这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大结构、大机器。对于中国的主事者来说,或许希望这位带有左倾思想的大导演可以拍出歌颂文革的电影,从而在西方宣传中国的文革胜利成果。这种本质的冲突使得合作有如让1930年代的左翼鲁迅穿越到1970年代来为文革唱赞歌一样不靠谱,所以冲突是必然的。

主人的全程陪同就像今日的朝鲜,使得拍摄者几乎没有自己选择拍摄地点和对象的自由,而只能在主事者希望展示的学校、工厂、公园等公共场合拍摄。他经常偷拍一些细微的“不规范”的细节和表情,而这种“监视与偷运”间的拉锯,正是文革中一般百姓与领导或被打倒对象与造反派间的有如动画片“汤姆与杰里”般的老鼠与猫斗智的写照,所以无论是摆拍的镜头还是偷拍的细节和表情,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因为政治的禁锢与信息的限制就是那个时代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

影片从“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中开始,镜头对准了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的游客。一开始就显出了与文革的样式化艺术的明显不同:镜头不是从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像开始再摇向广场上的民众,后者会尽可能的集体化,例如列队的士兵,排列整齐的等待拍照的队伍等;安东尼奥尼的镜头一开始就对准了广场上不同的“游客”,远景也好,特写也好,非常的随意,甚至有点松散,于是各路“游客”们或在镜头前站着,或穿过镜头,漠不关心、惊诧莫名的反应都有,甚至非常“土老冒”的走路姿态都被收入,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形象明显不同于文革中许多宣传片中的摆拍,因此更真实,更接近其生活的“原生态”。不经意间,镜头“顺便”摇过挂着毛泽东画像的天安门城楼,交代了一下背景,又很快摇向天安门广场的真正主角—一种在当时的政治生态中有如蝼蚁般的普通民众。无法真正深入中国百姓的生活,于是导演会在这种极开敞的公共场合来努力捕捉普通人的言行举止,以便可以窥探其内心。

拍摄者沿长安街西行,让我忍俊不禁的是一个穿着老棉袄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在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上表演大撒把。他那种不怕危险而自得其乐又多少有点炫耀车技的表现似乎让拍摄者震惊不已,镜头追踪着他有八秒之久!这让我想起1980年代崔健的歌曲“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即使在文革这种全民思想禁锢的年代,年轻人还是会想方设法找乐,抓紧一切机会宣泄,哪怕身处危险也不管不顾。

冗长的极为“客观”的纪录如果放给当时的观众看(不带任何意识形态情绪的话)应该是有点乏味的,而在一个外国人或者今天的中国年轻人眼里,这部片子恐怕是饶有趣味的。我设想今天如果有一个摄影家去朝鲜拍一部这样的记录片,感觉应该会比较类似。但是电影也有十分抢眼甚至惊悚的镜头,其中之一就是拍摄一个35岁的孕妇被施以针刺麻醉而作剖服产的全过程(为了隐私和尊严,下身是被用白布盖上的。而因为电影时长的缘故,半小时的手术只用了三分半左右的镜头)!说实话,我在文革就一再听到过这种被吹嘘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的针刺麻醉,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因为我觉得,靠几根针就能够止住在身体上动刀子的那种剧痛,完全不可思议。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完安东尼奥尼的这段客观纪录后,我相信了。我想大导演一定是在惊惧的同时给震撼得目瞪口呆(过程中除了医生与孕妇的对话外,没有任何旁白)!一根根半尺多长的银针慢慢扎入孕妇的身体,然后接上电线通电让其颤动,以达到麻醉目的。在孕妇肚子被划开的时候,镜头特别对准了她的面部,听到她在说,有点疼,但还能接受。医生问她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她说都好啦,面部表情自然,稍带微笑。在对话中我们还听到,手术顺利,出血不多,三十分钟左右完成。子宫切开时,羊水喷涌而出,护士急忙用橡皮管吸收,接下来取出胎儿,剪断脐带,婴儿哭出第一声。我想,在佩服中国医生用几根银针麻醉来作如此“惊心动魄”的手术的惊天本事的同时,我们真的要感谢大导演,给西方人也给中国人自己留下了如此忠实地记录。这种视觉真实感,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否认也无需任何语言来证实的。

曾经计划用半年时间拍摄,最后在与官方讨论后缩减为22天。可以想象,拍摄者应该有很多的遗憾,但是二百多分钟的片子,已经给了我们那个特别的年代的生活的活生生的视觉纪录。尤其难得的是这些纪录大都是芸芸众生的衣食住行,以及在那个年代的特别的行为、言语、歌声乃至城市和乡村的种种声音,噪音也好,天籁也罢,如假包换。

看《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精选 篇4

怎样才能做到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必须要对中华文明、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诸子百家、四大发明、四书五经、四大名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成为世界上许多文化的借鉴和参考对象。丝绸之路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开启了窗口,元朝时在中国当官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把中国元朝时期的见闻传到了欧洲,为西方借鉴学习中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国的瓷器、丝绸传入到西方后无不为之所倾倒,西方火药、意大利通心粉更是借鉴学习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

要做到文化自信,就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而不是迷失在新时代新形式下各种新生文化面前。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华文化更是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代的人类文化。文化的传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武器。美国靠芯片、大片和土豆片这“三片”迅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化,并在全世界侵蚀蔓延,笼络了一大帮意志不坚定的青少年群体。比如在日本,许多青少年轻易就接受了美国的嬉皮士文化、颓废文化和自由散漫主义,并形成了一个社会现象和问题。究其原因是日本文化主要是舶来文化,没有自己的根基,所以很多日本人容易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大片刚登陆我国时,各大影院也曾万人空巷,但是我们并没有被这些大片所淹没,我们用中医、中药和中餐这“三中”成功地抵御住了“三片”的威胁,并反制在美国取得了成功,这就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积淀的深厚底蕴发挥了关键作用。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篇5

这部纪录片是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关于新中国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曾被中国政府猛烈批判,认为它看到的是“不正确”的中国。从客观的角度讲,一些不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镜头,放在今天恐怕也有人接受不了。话又说回来,或许安导本人的态度并非如此。他所拍摄的普通百姓明显比中国自己拍的那些纪录片更生动活泼,甚至更纯真快乐。

只是,他的中国之行,不是为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更不是为了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而是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敌意,采取别有用心的、十分卑劣的手法,利用这次访问的机会,好像专门搜罗可以用来污蔑攻击中国的材料,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在他拍摄的长达三个半小时的影片中,根本没有反映我们伟大祖国的新事物、新气象、新面貌,而是把大量经过恶意歪曲了的场面和镜头集中起来。侮辱了我们中国人民,更是丑化了当时的新中国。

其实,作为一个从那个时期过来的中国观众,一眼便可以看出什么是安排给外国人看的内容: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纺织厂的女工们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

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

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如果不是有着特许,这样的拍摄毫无疑问存在个人隐私的问题。也最为让我们揪心。

中间有大部分可以好的镜头拍摄,却都是一代而过。例如,在林县,闻名中外的红旗渠一掠而过,既看不到“人造天河”的雄姿,也看不到林县河山重新安排后的兴旺景象。银幕上不厌其烦地呈现出来的是零落的田地,孤独的老人,疲乏的牲口,破陋的房舍……。

这部纪录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诋毁和污蔑是多方面的。从城市建设到人民生活,从文化教育到体育运动,从医疗卫生到计划生育,以至幼儿园,统统没放过。

影片再现当时的外交政策,中国观众也从这部影片中还可以了解到那个时候外国人是怎么看中国的,某种看法也许至今也没有改变,那就是“谜一般的国度”。在影片中对中国人民的形象和精神面貌进行了令人不能容忍的丑化。他企图通过影片制造这样的假象,似乎中国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地位,没有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得到解放,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也是没有热情的。

全世界都看到,已经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安东尼奥尼却把中国人民描绘成愚昧无知,与世隔绝,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不讲卫生,爱好吃喝,浑浑噩噩的人群。将当时的人们生活,精神,思想,描写的一无是处。如果是为了两国的友谊。那些好的发展趋势,好的环境,也同时应该出现在安导的镜头里。可是,让我们后代人,看到的更多是对当时新中国的丑化。这

也证明了,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是经历多少的冷眼污语,才得已成功的。

现在,之所以让这部纪录片呈现出来。我想,是告诉人们。在目前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下,必须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世界上总有敌视中国人民的势力,还存在着尖锐复杂的斗争。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当然,中国人民也将坚定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姓名:蒋琪

学号:200908050099

纪录片《安居中国》观后感 篇6

对于切实体会到住房领域巨变的人民群众来说,《安居中国》所展示的,是他们居住条件不断提高的记录与鉴证。

看着电视里播放的专题片《安居中国》里关于房子的画面,86岁的上海老人韩秀华湿了眼眶。“面积大了,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坐电梯上下楼真方便,终于盼到了,一切都好了!”她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幸福。巧合的是,12月16日搬入新家后的第二天,正赶上韩秀华老伴臧根霖的95岁生日,这份喜悦让老两口回味至今。

“我想有个家!”专题片中这句真挚而朴素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守在电视机前的湖北老人吴传发的心。老人所在社区青和居原为青山老工业棚户区,12月完成改造,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沧桑巨变恍如隔世,1.37万户、4万多人从低矮潮湿、漏雨透风的棚户中,陆续搬进宽敞明亮、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小区。

吃过晚饭,63岁的济南市民房泽安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观看《安居中国》。房泽安是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他与患病瘫痪的妻子住在济南顺安苑社区的公租房,两室一厅的60居室,足够一家人的生活需求,相比周边将近元的租金,小区每个月400多元的租金,为他们省了不少钱,大大减轻了生活负担。在选房的时候,他特意选择了17层, “曾经在医院的17层是我最艰难的时刻,就像是活在地狱,而现在的17层却是重生,我们终于有个稳定的家了。”房泽安坦言,有房则安,别看只是一间60平方米的房间,它给予的不仅是遮风挡雨的避所,更是给了他们一个家,一个希望。

在各地组织收看专题片后,广大干部职工纷纷用真挚的感言,抒发着心中的振奋与感动。

“安居才能乐业,居民的获得感就是我们的获得感,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最大动力。”上海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说。

“《安居中国》专题片每一集都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详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及保障能力的持续增强。身为一名‘90后’中建人,我为此倍感骄傲自豪。”中建八局上海东孚公司员工杨磊说。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篇7

一、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历史

中央电视台历时3年、精心制作的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崛起》于2006年11月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该片以恢弘的气势、详实的史料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 通过深入的剖析和理性的梳理, 把观众带进了500年来风起云涌的世界经济大潮之中。在审视历史的同时, 更激发了国人和平崛起、振兴中华的信心。

《大国崛起》打破了人们在教科书上熟知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家的传统解读, 以一种新的视角拓展了观众的目光和思维。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所说的那样:“《大国崛起》一片将500年来世界大国的历史立体地、直观地呈现给了观众。这并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纪录片, 它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借助电视媒体的独特传播方式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完成一部影像化的500年大国兴起史, 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大国崛起》的独特所在。”

独特的视角是《大国崛起》创新的基点, 在长达12集的篇幅中, 编导者通过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 紧紧把握经济发展这根主线, 既不拘泥于政治的纷争, 也不纠缠于战争的阴霾, 而是采用跳跃式的方法将一个个经济变革中的历史故事串联起来, 在理性、生动地刻画历史人物的同时, 为观众寻找出一个个世界大国的发展脉象。

在传统的历史政论片中, 中国观众所耳熟能详的“十月革命”、“巴黎公社”、“一战”、“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 在本片中都凝练地几笔带过, 编导者创新的视角更多地集中在一大批为国家崛起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开拓者的身上, 从细微处入手, 用手术刀般的精准, 揭开了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真相。

(一) 理性剖析统治者的功过得失

在《大国崛起》中, 有不少篇幅再现了各国君主、元首对国家崛起所起的历史作用, 通过惊世骇俗的历史故事揭示了这些权贵的人生性格、得失好恶, 立体地描绘出一个个当权者的历史面貌, 赋予历史人物新的定位。

如在第8集《寻道图强》中, 以1698年10月1000多名俄军官兵在莫斯科被处死的历史画面作为引子, 揭示了沙皇彼得一世的残暴。紧接着话锋一转, 讲述青年的彼得一世如何隐姓埋名, 用一年多的时间跟随俄国的平民工匠走出国门, 到当时先进的荷兰、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学习工业技术和科技知识, 从最原始的木匠活做起, 学驾驶、造军舰、学建筑, 并被推荐为优秀工匠。彼得大帝的这一举动拉开了俄罗斯强国的序幕。打开视野, 像发达国家学习, 无疑是后发国家走向强盛的开端。但在民族优越感强烈的俄罗斯, 这无异于离经叛道, 并激起了军队的哗变, 于是便有了开场的那幕屠杀场面。

沙皇彼得一世无愧于一个伟大的君主, 他带领还处在奴隶社会的俄罗斯向封建社会迅速变革, 他强制命令俄罗斯男性剃掉了引以为傲的大胡须, 并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往紧邻欧洲发达国家的圣彼得堡。他扩充了强大的军队, 兴办教育, 并亲自创办了国家科学院, 他身体力行要求所有人 (包括贵族) 都与他一样从19岁起就必须参加劳动生产, 献身国家。他用战争带领俄国向西而行, 走上了强国之路。彼得一世又是一个暴君, 在他统治下的俄国充满了专制与血腥。除了片头提到的大屠杀外, 他还亲自参加了对违抗自己意志的儿子阿列克谢的酷刑审讯, 直至将之秘密处决。

如此立体地对一个君主作全方位的描述, 这在以往的中国政论纪录片中是罕见的。它打破了教科书上对历史人物概念化的解读, 让观众通过荧屏去见证一段尘封的史实, 最后以一段精辟的解说——彼得一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上却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 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 又在相当程度上割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为展示历史发展的脉络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二) 再现历史巨人的思想光芒

五百年的大国崛起史, 造就了无数科技精英和思想旗手, 而这些巨匠的出现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国崛起》循序渐进的发展轨迹, 无处不闪耀着历史先贤的思想光芒。

如第5集《激情岁月》, 编导者将大量篇幅聚焦在一批思想家身上。当镜头推向法国国家图书馆的保存库时, 解说词写道:这个盒子里的珍贵收藏是两百多年前的一颗充满激情的心脏。它的主人伏尔泰说:“我的心脏在这里, 但到处是我的精神。”

因为坚持不懈地批判宗教蒙昧主义, 伏尔泰被公认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光亮, 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 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而其中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到自己是人。”这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内在动力。

此时镜头画面转向了法国先贤祠地宫伏尔泰、卢梭的棺木。解说词写道:伏尔泰去世后, 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 他使人类懂得, 精神应该是自由的。”如果说伏尔泰是旧制度最有力的批判者, 与他同年去世的另一为思想家卢梭, 则描绘了想象中的新制度。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 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 这只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这些精辟的论述、无缝式的转接、流畅的画面语言再加上专家学者的精彩点评, 让观众在回望历史的瞬间感悟到先贤们深邃的理性光芒。在这些思想巨人面前, 一切统治者都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成为《大国崛起》中的一大亮点。

(三) 重视企业家在国家崛起中的历史作用

《大国崛起》浓缩了五百年来现代文明发展的历程, 并始终将经济和科技发展作为全片的主线, 其中不少视角聚焦在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和企业家身上。

如第9集《百年维新》就用了不少篇幅介绍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企业家涩谷荣一。1853年7月, 四艘来自美国的黑船用武力打开了日本的国门, 也打开了闭关锁国的日本展望西方列强的窗口。十四年后, 年轻的涩谷荣一作为日本代表团的成员, 到法国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西方的工业化程度让他大为震惊, 他决定留下来仔细考察欧洲各国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制度。1868年11月, 涩谷荣一带着全新的思想回到日本。一年后, 他进入明治政府的财政部任职, 直接参与了新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废藩设县、发行公债等几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制定。

1873年, 33岁的涩谷荣一已经成为主管国家预算的大藏少辅, 然而就在前途似锦的时候, 他却作出了一件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递交了辞呈, 弃官从商。

辞官后的涩谷荣一做的第一件事是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极富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

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的涩谷荣一被称为“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 他的企业网络遍布海运、造船、铁路、纺织、啤酒、化肥、矿山等产业, 在19世纪80年代他成为日本工商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

五百年来, 有无数的社会精英怀揣着实业富国的理想沉浮在商海之中, 他们的成功或失败都与当时的国家发展政策和时代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的存在构成了所处时代坚实的经济基础, 但在传统的历史政论片中, 却难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大国崛起》正是通过对经济领域代表人物的理性聚焦, 使现代发达国家的崛起史更加丰满、更加精彩。

弥足珍贵的是, 在拍摄过程中, 摄制组采访了近百位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 既有对历史细节的追述, 也有独家观点的阐释, 思想的精华如珍珠般闪耀其间。这在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创作中还从未有过, 也成就了《大国崛起》的价值所在。创新, 首先是思想上的创新。《大国崛起》之所以引起社会的热议, 就在于编导者站在理性的高度, 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

二、用新的手段再现历史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本片总制片人罗明在《电视人也在铸史》一文中写道:“岁月流逝, 但很多历史都还‘活着’:活在一幢古老的建筑上, 一段残破的遗址间, 一个偏僻的博物馆里, 或者活在当地人的衣食住行中, 活在源远流长的典礼仪式上, 活在专家学者的考据里。”这都给电视人回望历史提供了独特的想象空间。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声像并茂的信息载体, 不但可以用话语解读历史, 也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画面语言再现历史。

在国外的纪录片中, 合理地应用电脑模拟、演员模拟来演绎历史片段的手法不胜枚举。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在这方面也有过许多成功的尝试, 但如此大量地采用数字模拟的高科技手段来再现历史场景的纪录片作品, 《大国崛起》可谓独树一帜。这也是该片的魅力所在。

真实的历史画面与虚拟的情景再现有机叠加, 通过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 既弥补了因真实情节的缺失所带来的遗憾, 更增添了全片表述层次的连贯性和艺术感染力, 使其纪实风格更具艺术性和灵活性。反映出编导者精湛的艺术水准和对作品主题表述手法的驾驭能力。

(一) 三维电脑制作再现历史画面

反映历史进程的纪录片由于画面素材缺失, 往往显得单薄, 电脑非线技术的应用为编导者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国崛起》在三维动画技术的大量采用中, 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制作与国际接轨作了许多成功的尝试。最精彩的片段是第10集《新国新梦》中的一个场景:1620年, 100多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前往美国新大陆。解说词写道:茫茫大海上, “五月花号”乘客在孤独的漂泊中, 承受着波涛的凶险和疾病的痛苦。然而, 更让人心潮难平的是面对荒芜的新大陆, 一切都是未知的。清教徒们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并以什么样的方式在陌生的土地上生存下去呢?在“五月花号”即将登上北美大陆之前, 船上41名成年男子, 在甲板上签署了一份契约, 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

伴随着娓娓道来的解说, 三维模拟的“五月花号”在强劲的大西洋季风中摇晃着驶过波涛浪谷, 接着, “镜头”向船尾缓缓推进到“五月花号”的船名, 然后抬起, 沿着船尾向船首移动, 俯瞰“五月花号”的全貌。紧接着, 用一组移动的“主观镜头”沿着船舱狭窄的通道, 移向船头的一张木桌, “镜头”推向桌上摆放的《五月花号公约》特写, 此时镜头拉开, 《五月花号公约》静静躺在现实中的普利茅斯镇博物馆的陈列柜中。上述段落除了博物馆中的《五月花号公约》是实景实物外, 其余的画面都由三维电脑制作完成。整个段落就像在用一部移动的摄像机, 通过长镜头一气呵成, 天衣无缝, 充分诠释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

(二) 用拟人化的二元创作演绎历史场景

电视纪录片的基础在于真实, 在不违背真实的前提下, 通过二元创作再现某些历史瞬间, 使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更加丰满, 是当代纪录片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为了再现历史, 《大国崛起》采用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老电影纪录片片段和影视剧片段, 有时也通过模拟表演与历史镜头的穿插叠加来再现历史场景。

如第4集《工业先声》展现英军在英法战争中作战的场景, 就是采用模拟影像的手法完成的。编导者刻意将这段模拟表演淡化成黑白影像以增加画面的时代感和凝重感。在表现英国纺织业发展的画面中, 从约克城堡博物馆中原始织布机前, 穿着200年前传统服装的妇女娴熟地操作着手工织布机到黑白的水轮动力纺织工厂生产全景的历史真实画面, 拼剪出英国工业化初期的演绎过程, 使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

(三) 各种表现元素虚实结合增强视觉冲击力

在《大国崛起》的后期制作中, 编导者力图通过多种表现元素的有机结合, 时而由表及里, 时而由内向外, 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实现作品主题的阐述和视觉冲击力。

如在第6集《帝国春秋》中, 在李斯特的不懈努力下, 18个邦国终于签定了关税同盟。1835年7月7日, 德国境内开通了第一条铁路。解说词写道:各个邦国已经陆续加入了关税同盟, 以普鲁士为中心的铁路网逐渐成为连通这片土地的强劲有力的动脉。到19世纪中期, 关税同盟地区工业总产量已是欧洲第三, 仅次于英国和法国, 德意志经济统一的目标已经实现, 政治统一的道路上也曙光初现。

和着解说词的节奏, 画面上一列老式的火车在苍翠的山峦中吐着白烟行驶 (实景) , 画面放大:俯视火车在德国的广袤土地上驰骋 (电脑动画) , 画面再放大:德国地图上火车成了铁路网上移动的一个亮点 (电脑制作) 。这种虚实联动的画面语言丰富了解说词的表现力, 让观众在更高的层次理解到关税同盟给德国崛起带来的历史契机。

电视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而经济崛起所带动的文化反思是纪录大片方兴未艾的精神土壤。《大国崛起》在电视纪录片艺术领域的创新不但为中国的电视观众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历史、展望未来打开了一扇窗口, 也为中国的电视人在纪录片创作中回归主流意识、充分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打造时代精品开创了新的视野。

创新是一种挑战, 它让纪录片这一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震撼人心。创新更是一种自信, 它凸显了电视工作者在新的制高点驾驭创作题材的气魄和能力。从这一意义上讲, 中国的电视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大历史写作的新人文纪录片》, 中国新闻网2007.11.13

[2]、赵化勇:《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3]、罗明:《电视人也在铸史》,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4]、《大国崛起》节目组:《大国崛起》,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纪录,看过来 篇8

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诸葛亮算准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援信,最终得以脱险。于是,后人将这种灯笼称为“孔明灯”。现在,人们放飞孔明灯多为祈福之用。

在菲律宾中部的米亚高,人们同时释放15185盏孔明灯,打破了罗马尼亚人创造的放飞12740盏孔明灯的世界纪录。

一起转呼啦圈

呼啦圈又称健身圈,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欧美地区。由于它轻便美观,练习时占地不大,很快成为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也许无法统计出世界上有多少人练习呼啦圈,但是,小编知道世界上最多人一起转动呼啦圈的纪录——

在泰国曼谷,4183名男女老少一起开转呼啦圈,共计转动了两分钟。

当天下午,共有5500名参与者,但是其中一部分并没有坚持到两分钟。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委员会认定,“4183人共同转呼啦圈两分钟”为有效数据。

大大的国旗

世界各国国旗的颜色主要有红、白、绿、蓝、黄、黑等,其形状大多数为长方形。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国旗在哪里吗?

为庆祝国庆节,卡塔尔制作出了一面超大的国旗,总面积达101000平方米,足以覆盖十几个足球场。这面国旗因其庞大的面积,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旗。

一起坐热气球

热气球是18世纪法国造纸商孟格菲兄弟的发明。当时,他们受纸屑在火炉中不断升起现象的启发,用纸袋把热气聚集起来做实验,最终发明了热气球。

自1989年起,每隔两年,世界各地的热气球飞行员齐聚法国东部小镇尚博莱,参加热气球节。2013年8月1日,408只色彩鲜艳的热气球同时升空,刷新了上届343只的纪录。五彩缤纷的热气球升空后,缓缓飞行在一片向日葵田的上空,显得格外养眼。

Hello kitty控

1974年,三丽鸥公司推出一款小钱包,公司要求设计师设计出一个崭新的卡通图案。于是,一只系着红色蝴蝶结的白猫应运而生了。当时的kitty脸型为椭圆形,下巴不是圆圆的,耳朵还比较尖,胡须也略长。

虽然现在小猫已经成了“老猫”,但是喜欢它的粉丝却越来越多,众多商品也纷纷模仿Hello kitty的模样。世界上,收藏Hello kitty最多的人是日本女孩Asako kanda,她一共收藏了4519个Hello kitty物件——kitty娃娃、kitty电风扇、kitty电话……她才是Hello kitty的骨灰级粉丝。

一起扮超人

超人是美国DC漫画公司旗下的超级英雄,他有着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和正义感。每每危机来临,他便穿上蓝色紧身衣,披上红色斗篷,挺身而出,拯救世界。许多人喜欢装扮成超人的形象,幻想自己也拥有超人的能力……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篇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 。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旅就结束了。

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 篇10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而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辉煌中国》中第二集《创新活力》就述说了中国自十八大召开以来,不断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开展人才强国战略,从移动支付到共享单车,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台,空天、海工大型领域,芯片等尖端领域的不断创新,中国的创新动力源源不断,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党中央的科技创新、人才强国战略方针的出台,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参与到创新运动大团队,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

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篇11

这三部充满人文思想的纪录片是对传统创作理念的颠覆性的突破, 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也引起了业界和学界关于纪录片主观性表达的激烈争论。有专家认为, 求实是纪录片的特色, 主要是通过摄影影像及设备的记录, 不加任何个人情感地再现和客观真实反映现实。而另有专家认为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 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一定要投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必要时也可加些适当的表演以更好地表现主题。笔者认为纪录片创作在遵循客观的基础上, “主观”是其无法回避、无处不在的主体元素, 充分利用富有个性化的主体意识, 能够更好地挖掘被拍摄对象自身的价值和内涵。纪录片的魅力正是在于它的“真实”, 但纪录片也是一种艺术, 其创作者正是借助一种可视形象来寄托情感并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价值等形成一定的引导作用, 从而最终通过震撼观众心灵实现其引导功能和创作目的。

以张以庆的《英和白》为例。从这部纪录片的整体来讲, 无论是画面, 还是字幕、音乐或是歌曲, 都已经从现实素材中彻底脱离出来, 是通过精心选择、加工、组合和制作后的主观作品。

第一, 从《英和白》的制作方法来讲。在制作过程中, 《英和白》融入了创作者很多个人情感。首先, 《英和白》对疏离感的成功营造。纪录片前半段, 英和白的语言交流仅仅局限于白照顾英的饮食和训练方面。而这种无声的“交流”恰恰更让人感觉到无限的孤独。加之单向传送的画面和声音形式使这样一种孤独感和疏离感更加浓郁, 更好地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其次, 《英和白》传播的外部信息契合纪录片所要表达的情绪。《英和白》并不是靠实际拍摄, 而是靠后期制作。在后期制作中, 导演便主要通过题材选取、拍摄视角、剪辑制作等加入更多的主观元素和个人情感。最后, 《英和白》中运用音乐旋律里所特有的韵味和张力来渲染情绪, 传递情感。纪录片中通常会有一些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情感, 这时候就需要导演和制作人员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加上一些契合情绪表达的音乐, 从而借助音乐所特有的张力来更好地表达主题。例如, 在《英和白》中, 屋子空旷而寂寥, 英安静地仰卧, 白的眼神孤独寂寞, 电视机里久远的声音仿佛来自另外一个世界。这时候, 高亢忧伤的歌曲响起, 便会把观者带到创作者所需要表达和需要烘托的那样一种气氛中。

第二, 从《英和白》的主旨表达方面来讲。纪录片蕴藏着创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探讨。片子表面来看是写一个人与一只熊猫的事, 但作者却是想要借助这一视角来探讨人与自然的问题:在熊猫的世界里生活着的人和在人的世界里生活着的熊猫, 以及由此牵扯到的很多的人类社会事件, 浓缩地表达了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失误和由此带来的孤独与惩罚。在这部纪录片里, 张以庆已经将他的思考触角延伸到了之前纪录片所从未到达的领域, 直接立足人的精神世界与心灵世界赋予《英和白》更深的内涵和思考, 甚至引导人们去思考在如此一个物质社会该如何寻找自己灵魂的皈依之所。他借助纪录片的形式表达了一个现代人非常渴望但却无法解决更无法回避的心灵孤独以及灵魂皈依的问题, 这样一种超越文化界限能够引起全人类共鸣和反思的主旨, 离不开张以庆个人深邃的创作视角, 也离不开他对纪录片主观性的赋予和表达。

其实,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纪录片已经是融入创作者和导演主观意识之后的主观重构。尽管张以庆这样一种创作方式受到很多类似于“融入太多主观情感”、“破坏纪录片本质”的质疑, 但在笔者看来, 缺乏主观态度和创作者个人意念表达的纪录片缺乏主旨和主题, 显得空洞、乏味、机械, 缺乏思想性, 反而有悖于纪录片人文关怀和思辨的主旨要求。而创作者主观意识的融入和个人思考的表达, 会让作品实现一种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和突破, 并更为深入地探寻纪录片的人文主题。

《英和白》的成功就在于张以庆导演能够通过自身的创作经验和导演思维把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与纪录片真实的事件和人物相结合, 寻求到了纪录片追求客观再现与人文关怀的客观与主观的平衡点, 令现实光芒与思想魅力在作品中交融相生。因此, 纪录片中加入适量的主观性表达, 不仅不会对纪录片的本质产生冲击, 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

参考文献

[1]国玉霞.陌生的审视——从《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看张以庆纪录片的表现艺术[J].电影评介, 2009 (21) .

[2]加布里埃尔·F.吉拉特, 潘源.数字化时代的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表征[J].世界电影, 2011 (1) .

[3]赵婧, 杨寅红.从《敦煌》看纪录片真实性原则与故事化叙事[J].新闻世界, 2011 (8) .

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 篇12

我国土地上有几种势力,农民,地主,士族,皇族,军队。

没有考证,信口一说。 经过两汉发展,地主群体发展壮大,出现了一批受良好教育的士族。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朝廷无力镇压,允许地方州郡招兵买马,一个个割据势力形成。而割据势力又需要扩充人马,士族大量被任用。也许当时讲的乱世枭雄们讲的仁义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拉拢士族支持。

割据集团和依附他的士族集团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当时还没有科举,由士族提供人才,统治者则反馈优厚的社会资源。随着国家的统一,依附的士族集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形成了门阀。门阀把持朝政,左右决策,和皇权产生矛盾。又由于门阀需要千方百计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打击进步改革,不断压榨百姓。加上门阀的后代生活条件优越,上进的动力不足,门阀势力很快会陷入奢侈享乐,门阀势力为国家提供的人才质量也就大不如前。这导致国家开始走下坡路。

不同的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内耗国力,外引胡兵。导致北方大地剧烈动荡,从这开始到宋朝,可以说是“武人之乱”,只要武将手里有兵,就能砍了上司做领导,然后被下属砍了,轮回不止。 在这动荡的时期有许多人试图结束乱世,恢复平静,比如南梁萧衍推在全国范围佛推孝收拢民心,使国家在精神领域达成共识,可终究是昙花一现,断送于武将叛变。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大的门阀被打散了,门阀又变成士族集团。隋唐两朝,我认为是特例,在“武人之乱”没解决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大治的局面。情况是这样的:开国皇帝武将出身,可以控制将领,打下江山,然后励精图治实现大治。后世的继任者们如果可以维持盛世,则天下太平。如果不行,则很快有武将叛乱,叛乱成功的武将如果不能实现天下大治,就会被新兵变的武将斩杀。兵变之风愈演愈烈,简直一锅粥。

由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寒门子弟有机会实现阶层跃迁,士族由以前的地主属性转向读书人属性过度。战争由阶级战争例如农民阶级向地主阶级冲击,过度到势力间内部战争,势力间的内部战争损耗了整体的国力,导致外敌入侵。又引入了民族矛盾。

虽然有隋唐的强盛,但是由于几位统治者翻了车,“武人之乱”带来的兵变继续上演。持续到五代十国,直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武人之乱”的祸根才算差不多的解决了。纵观历史,其实由百姓发起且主导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正义战争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上层阶级争权夺势内耗战,引来外族,所以说兴亡百姓苦。

宋朝虽然比较有效的处理了“武人之乱”,却带来了“文人之祸”,废了武人虽然阻止了兵变的发生,却给已经染指中原的外族提供了绝佳的征服机会。至此,大厦倾。

纪录片“筑梦中国”观后感 篇13

跟随着纪录片《筑梦中国》,略览《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国,我们伟大的祖**亲,她一路坎坷走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仍然坚强,屹立不倒。她是从三座巨山的挤压下爬上来的,是在发展落后西方几百的贫境下赶上来的。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一直以来都有着一股意志支撑着我们——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民族振兴之梦,更是人民幸福之梦。

翻开《筑梦中国》,中国上从强大到衰落、从奋斗抗争到

走向新盛世的艰难历程跃然纸上,让我感觉热血沸腾。中华民族曾 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 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中国梦给人以希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 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 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 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 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书中的一篇篇历史典故和事例,一个 个数据和生动的图片都在向我们描绘着中国梦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 的脚步。

此时,我深刻理解领会习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论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 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历经千辛万苦,付出 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既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又在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 机、走出低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们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 推动了国际社会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进程。尽管我们距离梦想越来 越近,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 力量,共同努力。而实现中国梦的目的,为的就是不断地为人民造福,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 你我的梦。

读完《筑梦中国》,我不禁问自己,我的梦想是什么。人

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梦想,我也不例外,但是其中总有一个是不可或 缺、无法替代的梦想,那就是事业。我曾经梦想有一个让自己有幸 福感的工作,不一定是最轻松的,也不一定是赚钱最多的,但是每 天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全身心投入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为 社会做出贡献,成就一番事业。进入山煤后,我发现自己来到了梦 想得以实现的地方,山煤就是这样一方天地,让我得以施展。它见 证了我的成长,我希望能为它带来辉煌。山煤梦,我的梦。

看纪录片《新中国》读后感 篇14

第一类是未经艺术加工的人类学影像资料, 包括记录战争、历史、民俗及文化的影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 具有无可争议的真实性, 它成了教育片的引用和来源, 能真实表现背景和历史环境, 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第二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影片。笔者又将其细化为线性剪辑的粗加工的影片和非线性剪辑的精加工的影片。在非线性剪辑之前, 线性剪辑一直占主导地位。当时人类学纪录片注重纪实性和时效性, 但繁琐的胶片剪切式线性剪辑难以呈现复杂的艺术效果。20世纪90年代初, 非线性剪辑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非线性剪辑的不断发展, 人类学纪录片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剪切、拼接的讲述模式, 加入了包括长镜头、白描等艺术表现方式, 让人类学纪录片不再是记忆中那样的冗长、生硬, 缺乏观赏性。笔者在这里主要谈论通过精加工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美学传播价值。

《空山》是纪录片导演彭辉1993年在中国四川大巴山脉空山坝拍摄的一部纪录片, 根据本文的人类学纪录片分类方式, 笔者将其归类为通过精加工的可供大家观赏学习和借鉴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影片。影片以宋云国和何通远两家人的生活为主线, 讲述了朴素的空山坝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 通过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抗争生存的现状。

影片内部的艺术效果对于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镜头。在大多数人类学纪录片中, 长镜头的运用十分频繁。不仅仅是因为长镜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在人类学纪录片中, 长镜头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在《空山》中, 彭辉导演在描述大雨将至时, 主人公宋云国焦急地从家中搬出蓄水桶接天上的雨水, 接着对蓄水桶有一个长时间的仰拍。这时候的仰拍长镜头就被赋予了其他含义, 给观众造成视觉压力, 表现出了雨水对于空山坝的珍贵以及对于山民生存的意义。而在人类学纪录片中, 特写镜头的慎用和巧用也会给影片增光添彩。传统的研究认为特写镜头不具有客观性, 因此应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但是在《空山》中, 对蓄水桶的特写镜头有很多, 包括拍水桶边沿的木刻纹理、水桶里的水以及水中的倒影。它已经成了影片中的一个线索, 拉动了观众的情绪, 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第二, 构图。在《空山》中, 导演多用线条构图, 片中多处使用大全景表现空山坝的清晨、黄昏、晚霞、大雪等场景, 通过屋顶、山峦、树枝等作为线条来对固定画面进行构图。在整个画面中, 光线和云的变化的线条形成各种节奏, 利用节奏感带动影片的节奏, 从而让画面更为饱满。一般在画面中缺少线条变化会显得比较呆板, 对拍摄者的情感传达产生阻碍作用, 所以必须利用线条的变动让整个画面更为活跃, 更富有节奏感。片中的拍摄画面主要以线条构图为主, 正面构图为辅, 不但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性, 更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 声音。在人类学纪录片中, 为了真实性和科学性, 导演会尽量保留同期声, 少加或者不加解说词, 让声音和画面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空山》中, 描述“爱尔兰综合征”带来的干旱时, 对枯萎的土豆苗运用了推镜头的拍摄方式, 并配合简单的音效模仿生长停滞的艺术效果, 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宋云国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家门口的木凳上, 抽着烟, 抹着眼泪, 一脸绝望地说:“庄稼, 庄稼呀, 要装在家里才算数。”没有音乐的烘托, 画面中只有长时间的沉默以及宋云国的叹气声, 而这死一般的沉默, 更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

第四, 色彩。首先, 色彩给纪录片增加美感。早期的人类学纪录片中的色彩比较单一, 色彩失衡。现代的摄像机电子光学元件的快速发展, 使画面中的色彩呈现更加真实, 也更加平衡, 色彩在人类学纪录片中的作用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结构节奏作用和纪实表现作用。在《空山》中, 色调的均衡使用是一大亮点, 影片以冬、夏两季的两种自然色中的主色调白与绿为两种均衡的色调, 自然主色使影片的色调富于变化, 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其次, 色彩赋予人类学纪录片更多的象征性内涵。片中的很多朝霞、夕阳都运用了暖色调, 跟空山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0月, 宋文国种的向日葵终于露出了笑脸, 灿烂的向日葵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金黄, 那是生存的希望, 同时也象征着山民不畏艰难, 乐观生活的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艺术加工, 不但增强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可看性和艺术性, 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影响力。

纪录片关注民生, 记录镜头下人们生存的艰难。《空山》的拍摄从1993年到2003年, 10年时间, 邵娃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少年。彭辉导演深入四川最贫瘠的地方, 将那里的生活原貌呈现给世人, 让政府和外界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个陌生的地方, 展开艰难的引水工程, 并最终让一部分空山人喝上了清洁、甘洌的自来水, 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梦想。

人类学纪录片的前身其实是人类学家在做一些研究时, 为了使自己的资料更加详细、表述更加具体, 而采用拍照、摄像的记录方式所留下来的影像资料片段。而现在, 人类学纪录片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 使普通人也可以涉足影片。而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价值也在广泛的大众传播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即在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建构中, 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晟丹.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及分类[J].中国民族博览, 2015 (12) :247-248.

上一篇:一百条裙子的阅读心得下一篇:大学生五分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