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纪录片)

2024-12-08

美丽中国(纪录片)(共12篇)

美丽中国(纪录片) 篇1

历时4年拍摄,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美丽中国》分为《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BBC英文版的名称对应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喧闹海岸》);全片拍摄中国50多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和30多个民族生活故事,展现中国自然人文景观

第一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1.WS.PDTV.XviD-REMAX.avi|732546512|4c26471bfad408ea69cd6106a91f41a2|

第二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2.WS.PDTV.XviD-REMAX.avi|734376820|c3a989db9112078b064242642089e9c0|

第三集:

ed2k://|file|[BBC.美丽中

国].BBC.Wild.China.S01E03.WS.PDTV.XviD-REMAX.avi|731850752|2f85ba4ca20141aa22fde0d77335d02d|

第四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4.WS.PDTV.XviD-REMAX.avi|731781120|4919494b9fdc2222b2adb6a3aeedd139|

第五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5.WS.PDTV.XviD-REMAX.avi|731793408|df16043b51bf0718974b525f1407e0fb|

第六集:

ed2k://|file|[BBC.美丽中国].BBC.Wild.China.S01E06.WS.PDTV.XviD-REMAX.avi|731805696|469f9b628d234e613b4d499fe69ec822|

美丽中国(纪录片) 篇2

关键词:画面造型,人文关怀,生态文化

十八届五中全会,“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十三五”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如今,生态问题是全世界的焦点。纪录片作为影像传播载体,相较文字传播载体,在传达内容上具有形象直观性、表达直接客观性。纪录片可用真实、生动的视听语言诠释抽象、复杂的理念或议题。纪录片《美丽中国》把我国美丽自然风光与浓厚的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唯美的影像画面渗透生态保护意识;用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系列小故事谱写了一段生态、人文的美妙乐章。下面从“影像之美”和“内涵之魅”两方面解读纪录片《美丽中国》的独特之处。

一、影像之美

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离不开唯美且具有韵味的影像画面表达。影像画面是视听语言“看”的一部分,从所看的影像画面中解读影像的意义和领悟影像蕴含的主题思想,是人们从感性直觉到理性思维、思想意识升华的一次认识飞跃。纪录片《美丽中国》用唯美精致的影像画面诠释了生态平衡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生活景象。人们可以从影像之美中得到心灵的洗礼与美丽生态氛围的熏陶,从而提升自身生态保护意识,自觉融入生态保护建设中。以下从画面造型的构图、影调、色彩等元素阐述纪录片《美丽中国》的影像之美。

纪录片《美丽中国》画面造型具有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特点。每一帧由天地、山水、草木相融合的画面可以说是一幅优美的中国画卷。美妙的构图形式、富有层次感的影调、绚丽的色彩搭配,这些出色的影像元素铸就了一帧帧富有诗意的影像画面,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和心悦诚服美的享受。爱森斯坦曾指出:“画面将我们引向感情,又从感情引向思想。”纪录片《美丽中国》影像画面的拍摄都经过缜密的构思与衡量,采取独特的摄影角度,运用恰到好处的事物结构局部,用有限的画面内容传达无限的思想意义,令人深思与回味,激发人们深度解读浅层影像画面背后深藏的重要涵义。

第一集《锦绣华南》介绍南方水稻梯田的一组影像画面,复杂弯曲、错落有致的梯田线条,独特的构图排列效果,极具视觉冲击力。该画面采取俯拍形式,把南方水稻梯田的整体概貌展现出来,体现我国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伟大智慧以及他们勤劳耕种、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在第三集描写冬季由于缺乏食物,盘羊饥饿处于生死边缘境地之时,有一组影像画面采取对角线构图方式,白雪皑皑的高原地貌无生机,一片萧凉景象。盘羊被挤在影像画面左上角和右下角,给人一种挤压、恐惧的感觉气氛,深切体会到盘羊面临死亡的绝境。

影调是指影像画面景物所呈现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虚实对比等影像效果,它在画面造型、情感烘托、气氛渲染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色彩,是装饰情感的桥梁,在影像中起到逼真还原景象、构筑影片情感基调的作用。纪录片《美丽中国》取材于我国真实的大自然风光,许多镜头画面注重影调元素的奇妙运用。影调的形成离不开光线、色彩、拍摄角度的选择。在第六集《潮涌海岸》54分36秒处,连续出现了三幅静止的影像画面和一个运动镜头,可以看出它们的拍摄时间都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还有一缕光辉、晚霞映衬着整个天空或周围环境,使得周围远近山脉更有层次感,使得傍晚的天空色彩更加丰富,像油画一般,让面前的丹顶鹤与芦苇草展现出唯美巧妙地剪影效果。在该集29分03秒到30分处,描述了福建花岗岩质的山岭风貌,在自然阳光的普照下,山脉线条更加清晰与立体,远近山脉影调富有明暗反差、层次感强,花草树木色彩更加绚丽、清澈的湖水矗立着美丽的倒影,处处是美丽中国的画卷。细品纪录片《美丽中国》,会发现每一个镜头画面的组接,都是如此顺畅和恰到好处。画面风格大气唯美,信息丰富,可视性强。它们都是经过后期编辑人员仔细观察、缜密构思其艺术性、审美性,才运用到纪录片《美丽中国》中。纪录片《美丽中国》用影像之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智慧,启迪人们要热爱自然,关心动植物、保护地球环境。

二、内涵之魅

一部优秀的影像作品之所以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思想、普世的情感价值观、深邃的精神理念。纪录片《美丽中国》向人们展现了无尽的影像之美,同时它融入众多人文景观。人在大自然环境的参与,才有了人化自然的事物,有了人文关怀意识,有了人与自然万物彼此依存的大智慧,从而有了绚丽的生态文化。

在文学理论上讲人文关怀是善的最终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纪录片《美丽中国》中,人们把人文关怀意识深深地投射到大自然动植物身上。在第三集《神奇高原》38分22秒处,一只黑颈鹤折断了翅膀,藏区的村民把它收养起来,定时为它送食物,观察其状态,一直照料到黑颈鹤完全康复。藏族人有着虔诚的信仰,他们认为今生帮助其他生命,来世会有福报。他们关心、呵护藏区野生动物,是理所应当、最常见的事情。在第四集《风雪塞外》12分54秒处,鄂温克族妇女勤劳善良,为驯鹿接生,无微不至地照料幼鹿的生长状况,同时又不断地为母鹿送去粮食,补充能量。他们照料驯鹿就像照料自己的亲人和孩子一样,场面感人,充满社会正能量。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科学、哲学与艺术,是非物质、非个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体的、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2)和谐共生的精神理念是生态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纪录片《美丽中国》向人们传达的生态理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古老中国就有的生态大智慧。《周易》已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自然观念,已上升到了万物平等的高尚境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与世间万物(植物、动物、大自然等)都应平等、和谐相处。第六集《潮涌海岸》5分10秒处,山东威海一个小村,这里的村民与大天鹅成了很好的邻居,大天鹅不吃村民在海里养殖的海藻,而吃海藻周围生长的海草,傍晚,孩子们嬉笑着把剩饭送给大天鹅吃,这为大天鹅抵御寒冷补充了能量。大天鹅与人们和谐相处着。第六集《潮涌海岸》30分25秒处,介绍了客家人聪明的种茶方式。他们在山坡上种着绿油油的茶树,清晨一群群羊儿被赶到山上。羊儿吃茶树底下的绿草,但不吃茶叶,因为茶叶带苦涩的味道。野草变成的粪便成了茶树生长的肥料。温馨祥和的场景,诠释了生态农业发展的真正模式。人与大自然、动植物和谐相处,是当下生态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地球生态风景的重要一瞥。

当下,建设美丽中国是时代发展的号召。纪录片作为重要的影像传播载体,在宣传生态保护、诠释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纪录片《美丽中国》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视听美的享受,更具价值的的是向世人传播了生态核心主题——人与自然万物要和谐相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球生态才能得到保护,生态家园才能永续存留,人们的生活才能保持健康、幸福。

注释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167.

纪录片《美丽乡愁》研讨会 篇3

《美丽乡愁》的主人公范跃宁,是江苏无锡市发改委的一名普通公务员,也是江苏、陕西两省道德模范,曾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誉为“公益雷锋”。范跃宁的公益之路开始于1998年春天,在一次考察时目睹窑洞小学的状况深受感染,17年来,连续86次深入延安、44次前往贵州山区志愿扶贫,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江苏、上海等地上万名爱心人士加入到其团队,完成“延安窑洞自来水村”、“为西部贫困农民捐赠医保费”、“捐赠母亲健康快车”等30多个慈善扶贫项目;长期一对一资助困难学生5000多人、帮助两地贫困农民上万人。这部纪录电影借助他的视角及足迹,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生态进行了深度记录与艺术呈现。

该片导演郑伟,作品曾获国际选片会最佳制作奖、中国电视纪录片特别荣誉奖、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优秀纪录片等;摄影师侯凯、周聪、肖海伟,曾多次承担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任务;作曲、音乐人徐春松,曾为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1428》作曲;混录师、调色师等幕后主创,曾担纲《集结号》、《山楂树之恋》、《站台》等影片的后期制作。

《美丽乡愁》刚一完成,即入围第四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并获最佳纪录电影提名。今年6月,该片将在江苏、陕西首映,相关的公益放映计划也在推进当中。

纪录片《中国》 篇4

-----纪录片《中国》观后感

在中意于1971年5月重新建交后,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公函,希望在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并委托安东尼奥尼担任导演。于是,1972年安东尼奥尼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就这样一部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大型纪录片,纪录下许多当时中国的真实影像。

我们要先知道这部纪录片的大致内容。纪录片《中国》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拍摄于北京,展示了一个小学的学生们、城市的老区、使用针灸技术的剖腹产手术,还有一个棉纺厂及其工人等。第二部分参观了林县的红旗渠,还有河南的集体农庄,以及古城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摄的是上海的码头和工厂。

导演安东尼奥尼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曾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安东尼奥尼在拍摄这部记录片时的视角是对当时中国现实的最平实的记录,这是一部全无敌意的,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正如安东尼奥尼所说:“其实这不是关于中国这个国家的电影,而是关于中国人的电影。”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影片所记录的内容。他们在拍摄时可以经过

1和不可以经过的路线,是他们一行人在房间里和中国官员讨论了整整三天,最终惟一可以选择的“妥协”的拍摄路线。而在镜头的选择上,导演没有聚焦宏大事物,即使有若干明显摆拍的可能,宣传的意味并未清晰直接体现。中国的恢宏雄伟建筑,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国人文革期间的激昂斗志在片中没有浓墨重彩地突显,这是与传统的科教片和宣传片表现手法上相差最大的地方。摄像机聚焦的是个体的人和群体,而不是物。

观众可以看出的是安排给外国人看的内容:那些学校、工厂、幼儿园、包括公园,人们整齐有序地做操、跑步、工作,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笑容,儿童们天真烂漫,歌声清脆嘹亮。纺织厂的女工们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不愿离去,她们自觉地在工厂院子里围成小组,学习毛主席语录,讨论当前形势。影片最完整的段落之一,是通过针灸麻醉、对一位产妇实施剖腹产手术的全过程,几乎像科教片那样详细周到,从如何将长长的银针插到产妇滚圆的肚皮开始,一直到拽出一个血肉模糊的小生命。在这个西方人眼中谜一样的国度里,蜿蜒的长城、方正的城楼、太极拳、街头武术、河水流经城市的苏州、交叉花园的窗棂,这些都得到了热情的、赞美般的表现。

然而这样一部忠实记录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中国》,却使得安东尼奥尼在当时的中国遭到了未曾预料的批判。对于安东尼奥尼的批判如暴风骤雨般而来:仅1974年2月和3月间发表的部分文章就结集了一本200页的书,名为《中国人民不可侮——批判安东尼奥尼的反华影片〈中国〉文辑》。而这些文章都是在批判这样一些内容:

对于中国人民在“文革”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不屑一顾,而是偏重于捕捉日常生活场景,这可以说是当时国人批判安东尼奥尼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系列批判文章中就提到“安东尼奥尼要拍什么‘偏远的农村’、‘荒凉的沙漠’、‘孩子的出生’、‘人的死亡’等等的计划”,“在镜头的取舍和处理方面,凡是好的、新的、进步的场面,他一律不拍或少拍,或者当时做样子拍了一些,最后又把它剪掉;而差的、落后的场面,他就抓住不放,大拍特拍。”等等诸如此类。

片中导演大量地运用特写、近景和全景镜头表现个体的姿态、表情与动作。特写镜头下,人物好像被放在放大镜下,一张张脸赤裸裸地暴露、充满你的眼球,人物的内心意识世界给你最直接最大的冲击,空洞茫然、虚无恐惧或者是简单地没有意义。而对人物的全景描写则表现在对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潮,人满为患的公交车内拥挤着探出头来的乘客,整齐列队高喊口号向农场行进的学生等等的形象的对焦。这里,个体的人物不再代表个体,而仅仅是群体中的一些符号,每个个体都只是同一单调的渺小形象,像被世界吞没的感觉。

我们观看这样一部纪录片就必须联系当时的中国历史,并加以个人的深刻的思考。只要如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不管是对单个个人表情的特写,还是对集体行为的刻画,由衷的骄傲和自豪之感丝毫不能提起,更多的是揪心的悲凉,以及悲哀后的思考。在文革期间政治高压控制下,人们的思想也受到强势地钳制,几乎全国上下一个思想取代了近十亿人们的思想,任何不同的思想和思考都被无情打击,甚至从肉体上予以消灭,面对这样的威胁和恐惧,人们表现出来的面无

表情和思维空洞似乎并不难以理解。人们没有了本该丰富的表情,没有了自我发展空间,失去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权力,中国人在思想上被阉割了。

筑梦中国纪录片心得 篇5

电视纪录片让我感受到建立中国共产党伟大意义,也让我再一次重温我党的光辉历史,更鞭策自己要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认清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形势任务,激励自己从我做起,坚持党员的标准准则,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回首风雨沧桑一百年近代史,中国有着无比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史,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然而到了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厉炮终于敲开了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我们中华民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浩劫,中国近代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鸦片战争的爆发、圆明园大火的文明遭毁、甲午战争的耻辱,八国联军的践踏,不平等条约的辱国,大量土地割让的痛惨,昔日的泱泱大国成了列强瓜分的一块肥肉,更有日本侵略者几乎让我们亡国灭种。百年中国近代史载满了悲怆、苦难与沧桑,是中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痛楚和耻辱!

回眸九十四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斗争史,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劈地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坚持改革创新,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史。电视纪录片让我感悟到,我党的历史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精神营养,用之不竭的丰富智慧。

“道虽尔,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荀子·修身》中的一段文字,意思是说道路虽近,不走就不可能到达;事情虽小,不做就不会成功。同样 “筑梦中国”,空谈只能误民,实干才能兴国,结合自己来说,虽然身患重病,然而我是一名退休党员,依然要尽自己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是散文作者,文字工作是我的长处,从而退休后,无论原来的浦东新区的浦兴街道,还是现在的张庙街道,我都力所能及地做事,在浦兴街道我是志愿者,通过我新闻信息报道工作,被评为街道的模范党员;在张庙街道通过我的博文信息,先后获得市、区关工委的奖励,还获得宝山区优秀老志愿者的称号;今年我奖继续老有所为,为街道“张庙至爱”网络创品牌,在新一轮“传承中华魂,共筑中国梦”博客秀活动中作出自己的努力。

感悟历史复兴路,凝聚力量共筑梦,

中国空姐纪录片观后感 篇6

得知2010年7月28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空姐》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式。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常任理事长罗朝庚介绍,这是民航的历史上第一次以真人真事的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空姐的生活,该纪录片终于在2011年1月30日、31日晚间22:28分在中央一套播出。怀着一份激动,一份期许,早早的便坐在电视机前守候《中国空姐》。《中国空姐》共分四集:历史传承篇、中国空姐的首要职责篇、空姐的热情服务篇、空姐的成长历练篇。以纪录片形式反映中国空姐的工作和生活,在国内尚属首次。片中推出了一系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人物,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精彩故事,同时也普及了与社会大众相关的民航知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历史的回忆,1955年,民航局招收了第一批空中女乘务员,也就是著名的18姐妹,纪录片中的前辈们说,当时,觉得能上机是一种革命工作,她们始终以周恩来总理“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电力论文发表/dllwfabiao/的批示为工作指导方针,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批驳奋斗,同时,她们的行为方针为:“五勤、四美、三不怕”,作为一名厦航资历六七论文范文 年的两舱乘务员,当我听到了前辈们口中说出来的五勤,三不怕都是我们厦航贯穿始终的行为方针时,我由衷的感觉到一种历史的使命感,18姐妹为中国民航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们是中国民航的骄傲,是中国民航的宝贵财富,她们值得尊重、值得学习、值得讴歌,作为新时代的空中乘务员我们是否更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已经有着五十年的职业传统美德!

空乘工作是民航的重要岗位,是民航的窗口,窗口洁净,民航有光。而今,五十五年过去了,中国民航的空姐队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队伍的规模日益宏大,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空姐,为了我们的民航兴隆发展,我们一起努力吧!

保障客舱安全是空姐的第一履行职责。面对危重病人,中国空姐依靠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一颗无私的爱心化解危机;面对飞机的机械故障,面对突发的人为安全事故,中国空姐临危不惧,训练有素,守护生命。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身为一名客舱乘务员,这不仅是一个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航班执行中,飞机不着天不着地,所以在飞机和机组人员的要求上就更加严格,纪录片中的这个故事深深的引起了我的共鸣。讲诉的是越洋巡航中,一名婴儿因为气道梗堵,脸色发紫,呼吸困难,四肢松软疲沓冰冷,乘务组临危不乱,报告机长寻求找最近的机场给予备降,同时广播找医生,幸运的是确实有一名老医生乘坐该航班,不过老医生看到婴儿的病状,直接就说小孩不行了。当时作为一名乘务员,除了我们,只有我们能救旅客了!要采取一些救治措施,是需要担负起很重大的责任的。因为我们是乘务员我们没有处方权,没有医师证。但是,这位乘务员能够在紧急的情况下,选择把小孩抱过来自己身上,让小孩倒立,从后背适力的拍打小孩的肩胛,坚持了五分钟,突然听到了小孩的一声打嗝,像男人般的打嗝声,这位乘务员没有放弃,继续适力拍打了两分钟,小孩的手心慢慢有了温度,脸色也慢慢红润,哇,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真是莫大的感动!因为小孩活过来了,更加的认为乘务员的使命感是这么的神圣。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专业技能的体现!也只有在平时抓好业务学习,拥有者较强的职业技能,才能为旅客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才能在关键时候顶上,才能真正的做

到用自己的实力来保障客舱和旅客的安全!

美丽中国(纪录片) 篇7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以下简称第一季)于2012年5月14日在CCTV1播出后,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美食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一时间“舌尖”二字在社会上被广为引用。第一季播完之后,观众意犹未尽,对第二季的期待也是与日俱增,但由于第二季的制作周期过长,迟迟未能与观众见面。就在观众望穿秋水的时候,《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在2014年4月18日播出。第一季和第二季都是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都写吃,都写味道。看完第一季,相当羡慕那些美食的制造者,恨不得自己也变成他们。第一季中对食物的表现,给观众的感官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力,每个镜头都让观众有吞口水的感觉。第二季的文化气息浓郁,社会现实感强,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写照。有一种平凡中见伟大的佩服感,更有一股心酸的味道。在美食的描写上,食物只是陪衬了人物。两季对比,第一季,让观众感到沉浸在美食里的人们仿佛是在天堂;第二季,美食的背后同样是普通人,但却让观众感到的心酸。这种将人文与美食体验的愉快心情融合在一起,相当不好拿捏。如重人文,则成了中国社会现状纪录片;如重美食,则会给观众以缺乏新意之感。第二季中那种对中国社会的变迁的客观描绘,对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仿佛是在告诉观众,这毕竟还是一部纪录片,它的真实性没有被美食所掩盖,它所描绘的这就是中国的普通人,真实的普通人。无论中文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英文的“A bite of China”,其中心语都是“中国”或“China”,所以,本就应该以表现中国为主,但奇怪的是,观众确是冲着“舌尖”去的,因此《舌尖上的中国》也被简称为《舌尖》。有些人看到的是舌尖,有些人看到的是中国。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大数据”早见于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于2010年撰写的《经济学人》一书。“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自许多来源搜集而来的庞大数据组,往往具有实时性。[1]这些数据可能来自社交网络的用户交互信息、电子商务网站上的消费信息、顾客来访纪录等。[2]2013年1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著的《大数据时代》一书出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早年,大数据只被用来研究经济发展,作为一种制定经济策略的研究方法,随着这种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大,大数据被引入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

1)剧集名称分析。使用语义分析中的情感分析,判断各集名称的情感倾向。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SA),又称为倾向性分析和意见挖掘,它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的过程,其中情感分析还可以细分为情感极性(倾向)分析,情感程度分析,主客观分析等。[3]情感极性分析的目的是对文本进行褒义、贬义、中性的判断。[4]

2)内容分析。将《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中各集视频导入剪辑软件,然后提取与食物人物相关镜头,再导出为EDL文件,再计算各镜头时长。

3)解说词分析。第一,通过搜索引擎获取《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的全部解说词,并再次观看影片修正解说词中的错误;第二,通过词频分析得到剧集解说词中的关键词、词频和权重;第三,通过词云可视化得到剧集关键词。

三、研究过程及结果

1、数据收集

收集的数据包括:《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的集数、每一集的分钟数、每一季的每一集中,“讲人”和“讲食物”所用的时长,以此来对比《舌尖》一、二季的差异。把通过词频分析得到的数据使用Excel的分析功能进行分析,最终绘制成图表。

2、分析过程

1)剧集名称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7集中,剧集名称明显而直接地呈现了以食物为主题的特征,如图1所示。其中《自然的馈赠》讲述一年四季大自然带给人们不同的食物风格;《主食的故事》讲述中国各地区的主食花样;《厨房的秘密》讲述厨房给烹饪和食物带来的精妙;《五味的调和》讲食物中的酸甜苦辣咸;《时间的味道》讲述通过发酵、烘焙等方式带来的美味;《我们的田野》讲述人们的辛勤劳作最终得到的累累硕果。

在第二季中,剧集名称更多地加上了拟人化的元素。《脚步》讲述养蜂人老谭、藏族小伙白马占堆、苗族女孩儿李建英一家、远洋捕捞小分队等因为脚步带来的美食,其他的标题诸如《心传》《相逢》《秘境》,仅从标题上,看不出要讲述的美食会是什么,可以明显感觉到第二季的标题更加意味“深藏”。

2)内容分析

从图2可看出,第一季食物镜头的数量要多于第二季;而第二季中人物镜头的数量要多于第一季。第一季更多的是单纯美食带来的视觉冲击,第二季则融入了更多的人文色彩,观众在美食的背后领略了人物的百态人生和辛酸。如《自然的馈赠》讲述了云南香格里拉姑娘单珍卓玛采松茸、挖冬笋春笋、云南诺邓火腿制作秘方、湖北嘉鱼专业挖藕人、以及查干湖专业捕鱼队等5个故事,故事的主线是食物,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和跟踪记录,充分地展现了食物的来源和精髓,观众更多关注的是食物本身。在第二季的《家常》中,讲述人物的镜头有的长达23分钟,叙述从河南来上海求学的河南女孩儿子钰的家常故事一段最长。从主人公子钰在音乐学院学拉提琴到上培训课再到参加比赛,还有子钰母亲的哭诉,这一系列的人物镜头时长有7分多钟,按理说,该集的主角应该是家常菜,但子钰和母亲显然已成为故事的焦点,家常菜红烧肉在故事里黯然失色,尤其是子钰母亲为陪女儿求学而忽略家庭因此哽咽哭泣的时候,具有浓重的人情味儿。

3)解说词分析

通过分词软件计算得到第一季中的词频共150个,第二季中的词频也是150个。这里使用词频最高的前40个词作图,得到图3、图4所示的词频图。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第一季中与食物和味道相关关键词的词频要高于第二季。通过图7的词云对比可以发现,第二季中融入了更多了情怀,如《脚步》中,解说词:

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的生命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饪方法的演变,到生命个体的流转,任何事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而在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中,解说词相对直接,讲述大自然一年四季给人人类带来的馈赠,开头的解说词就能使观众带着预设走近美食。

四、讨论

仅从观看的角度,观众很难从内容或是制作手段上看出哪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国》更好看。但通过观众的反馈可以看出,受众对纪录片的要求越来越高。本研究透过数据视角回顾并分析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探究了不同历史时期下影响中国纪录片发展的经济因素。运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对《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之间的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表明,基于镜头的视听语言的确会导致观众对影片的差异化理解。但解说词的使用却是能够从更深层次的方面影响观众的情感及感官。观众依靠听觉及理性思维对纪录片解说词产生理解,并通过声画结合传达信息,从而促使观众产生对纪录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使观众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声音和画面上,而是产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播出,受到国内外观众和权威媒体的一致好评。而当《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后,观众对两季纪录片差异的探讨不绝于耳。事实上,我们很难从内容或制作手段上看出哪一季更好看。本研究的目的是要从定量的角度去探讨《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之间的差异。文章应用数理统计、情感分析从集名、内容、解说词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中国》一、二季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食物与人物之间镜头数量的差异是利用视听语言通过感官影响观众对两季纪录片的理解;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两季纪录片通过解说词与镜头共同作用影响观众的情感。

关键词:录片,大数据,情感分析,受众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1.

[2]曾雪.在线社交网络用户的分类及采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Aminu Muhammad,Nirmalie Wiratunga,Robert Lothian,Knowledge-Based Systems[J].Contextual sentiment analysis for social media genres,Volume 108,15 September2016:92.

中国纪录片频道 洼地中挣扎 篇8

电视传播效果主要体现于收视率、收视份额、奖项与社会关注度。从目前媒介生态看,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类型集中于电视剧、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而纪录片整体收视率处于较低状态。

即使《敦煌》这样的大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也并不理想,但社会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比较巨大。虽然纪录片整体收视率和收视份额较低,但通过分析其收视数据,仍可以看出2009年各纪录片频道的不同生长走势。2009年各纪录片频道的总体收视表现平稳。

据CSM媒介研究31中心城市收视数据显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2009年的平均收视率为0.16%,较2008年下降0.01%,平均收视份额为1.22%,较2008年的1.27%下降了0.05%,竞争力略有下降。但由于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稳定的节目质量,该频道在全国所有上星频道中排名15位,属于比较靠前的频道,综合实力仍较为强大。从观众集中度看,中年、受教育程度较高、干部、管理人员、初级公务员、雇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观众的集中度高于平均水平,对高端观众较具吸引力。

上海纪实频道在2009年的收视情况也很平稳,据CSM在上海地区的收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上海纪实频道平均收视率为0.25%,与2008年持平,收视份额为1.81%,较2008年的1.73%略有提升,增加了0.08%,在上海地区的频道排名中处于第14位,说明其在上海地区的收视较为平稳,影响力和竞争力略有增强,在当地也是排名比较靠前、实力较强的频道。从观众集中度看,上海纪实频道的观众主要为男性、中年、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

2009年收视表现较为突出的地面纪录片频道是中央教育台三套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据CSM在北京地区的收视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教育台三套平均收视率为0.22%,较2008年提升了0.04%,平均收视份额1.48%,较2008年的1.23%提升了0.25%,在收视表现和市场占有方面都呈现上升趋势,在北京地区频道中排名20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所提升。其中2009年中央教育台三套的收视份额较2007年0.58%提升了0.9%,提升幅度为155%,说明其2007年频道改版的效果已初步呈现,但不排除其晚间时段电视剧对收视的拉动作用。

从各个角度看,2009年湖南金鹰纪实频道的表现最为突出。据CSM在长沙地区的收视调查数据表明,2009年该频道在2009年长沙地区晚间收视份额近1.00%,较2008年增幅26%;在长沙地区全天收视份额1.12%,较2008年增幅24%;频道2009年长沙地区晚间收视率0.28%,较2008年增幅25%。由于金鹰纪实频道没有播出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在长沙地区娱乐节目强劲的背景下,收视排名在长沙地区各频道中排在第23位,中等偏上水平,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如此进步便显得难能可贵。

金鹰纪实频道在2009年整体收视状况呈现出两大特点:

第一、金鹰纪实频道全天的收视走势呈现三大收视峰值,其中在三个开机率高峰时段表现最为明显,分别是:午间12:00档、早晚间18:00档和黄金档的21:00。

第二,跟2008年相比,金鹰纪实频道的收视率增幅平均达50%以上,除在早间时段8:00—9:00比起往年略有下滑外,2009年全天其它各时段均有不同幅度的收视增幅,其中最高增幅出现在21:00-22:00时段,达100%,由原来的0.2%达到了0.4%。

2009年重庆科教频道基本持平,处于中等位置,说明其竞争力和影响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 篇9

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的实力和辉煌成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

中国经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终于又一次以“主角”的身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曾几度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指点江山,号令群雄;又几度沉沦,落后挨打,国家主权惨遭战争铁蹄的践踏。重塑大国风范,中国人民等待这一刻,实在太久了!看着电视纪录片中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让人无不为之骄傲自豪,在这优异的成绩单中,人们找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篇10

新疆真是块宝地,高山,草原、湖泊、峡谷、沙漠、盆地,地貌竟然如此丰富多彩。从航拍看来,大气苍茫,融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令人叹为观止。

强烈建议地理老师播放,感觉高中地理课本上的知识又活了。

此外,看到了纪录片摄制组的用心,许多的场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才能捕捉到最美的时刻,比如杏子沟的杏花花期只有短短一周而已。要记录下新疆的四季轮转,背后的心血可想而知。

一边赞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一边感到很幸运,生在拥有如此多壮丽景观的中国。

等待热活的中国纪录片 篇11

纪录片因其思想性与文化性,在文化的传承、历史影像的记录、建立国家形象、跨文化的传播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

纪录片的繁荣发展,也一定会带动DV创作的热情再次高涨。随着DV的普及,又加上一段时间里许多电视台推出DV影像大赛,促进了民间纪录片的出现,民间爱好者使用DV拍摄的纪实影像,就是纪录片的最初的形态。纪录片从一种“精英文化形态”融入民间,DV的普及在推动纪录片创作个性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纪录片的大众化。

对于崇尚纪录片的人来说,如果想要自己拍一把,DV或许是最佳的选择。小小的DV既轻便、又隐蔽,它没有摄像机的威严与“招摇过市”,能低调地记录下生活最真实的面貌,十分符合纪录片的纪实精神。而当前DV的普及,也给平民老百姓创造了拍摄的机会,正在兴起的拍客作品,便是记录社会变迁的重要影像资料。

纪录片小百科

19世纪20年代,纪录片从罗伯特·J·弗拉哈迪开始,把一种作为艺术的创造性思想注入到了拍摄中,而不是机械的记录。

弗拉哈迪推翻了卢米埃尔、梅斯基奇兄弟用影像对现实直接记录的观念,他发现摄像机可以放大肉眼的感受能力,可以将现实发生的日常生活表现得更有趣味、更像一个故事。

弗拉哈迪的作品《北方的纳努克》在纪录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通过机位的调度、角度、景别的变化,对剪辑节奏的把握,对时空变换的处理等编辑手段,对拍摄的现实材料进行组织,讲述了一个动听的、真实的故事。

纪录片的社会责任

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格里尔逊则赋予纪录片以使命色彩,十分强调纪录片的社会记录功能和纪录片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提出纪录片应该对社会具有一定影响力,即纪录片的“锤子论”。

关注主流生活

格里尔逊提倡纪录片应该关注主流社会,应该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与意义,并为人类历史留下有价值的影像资料。格里尔逊虽然同意弗拉哈迪在创作中对现实表述的把握能力和对生活的细微观察能力,却并不主张纪录片仅仅停留在边缘题材上。

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要产生对社会的强大作用,就必须关注主流人群,去关注社会公众问题,并能体现当前社会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英国的普通劳动人民被搬上了电影银幕,用以反映经济危机之下的英国社会现实,对所处时代有明显的关注。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

新闻纪录片时代

将中国电视事业最开始的一个阶段称为新闻纪录片时代,是一种形象而准确的描述。

新闻纪录片的存在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它们迎合了时代需要——新中国刚赢得解放和独立,民族需要凝聚,一场对新生活憧憬的愿望体现在新闻纪录片里。但此时的纪录片新闻性过于浓厚,在短期内对于完成宣传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却普遍较为缺乏艺术性。

体现民族精神的纪录片

80年代初期,人们有一种很强烈的表达愿望,文化也异常活跃。纪录片脱掉了新闻纪录片的外衣,人文色彩加强,个性化得到显现。

以政治话题为核心,以大时空、大制作展现宏大气势,以精良的艺术水准反映一个国家最高的文化水平和最先进的生产力,紧跟时代脚步,弘扬主旋律,散发思想性和理性光辉,表达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精神是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的面貌。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主题的纪录片,或以孕育中华民族文明的长江、黄河为对象,或以承载民族历史的运河、丝绸之路为依托,诸如《话说长江》、《望长城》等,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做了较全面的展现。

首个电视纪录片栏目

1993年2月,上海电视台8频道推出的“纪录片编辑室”栏目,讲述上海平民的生活故事,这种纪实性的纪录片因为给人真实感而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播出之后收视率曾一度超过电视剧。

百姓意识 平民视角

90年代,中国纪录片开始将更多的目光对准了平民生活,宏大题材的纪录片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出现较多的是一些题材小型、关注边缘的纪录片。

纪实主义潮流在此时出现,对“主题先行”类纪录片有所排斥,淡化纪录片中的观念表达成为一种趋势。纪录片开始把镜头对准大多数民众和社会底层,而对纪录片中的“思考精神”刻意隐藏,时代精神也随着背景虚化而淡去。

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近十年来,中国纪录片从题材、手法、风格、类型各方面来说,都体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纪录片开始考虑观众的口味,回归到关注主流社会的发展上来。

创作手法上,也体现出许多革新,纪实不再是唯一的目的,非纪实元素开始出现在纪录片中,比如张以庆的《英和白》;还有实验性的纪录片《北京的风很大》等。纪录片的叙事性增强,视听效果通过各种方式得到丰富,令影片更好看了。

受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巨大潜力的吸引,并受国际交流的影响,国外纪录片机构近年来也纷纷落户中国。

纪录片栏目的发展

2003年,中央电视台在原来栏目的基础上,改版产生了“见证”与“纪事”两个纪录片栏目,并广受观众喜爱。“纪事”栏目将新闻元素更多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并提出“坚持以纪实的影像关注时代热点的社会变革事件,关注事件中人物的命运,在对事件负载性的描述中,完成对时代的深刻记录”。

改版后的《见证》分为三个板块:纪录者、亲历、发现之旅,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题材上。纪录片的栏目化也让纪录片原先“慢工出细活儿”的生产方式被流水线式的生产所取代。不过,在大众媒介中播放的纪录片与个人化风格的作品本身就有不同,考虑到观众的喜好,纪录片或许也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

阳光卫视的沉浮

在纪录片的市场化过程中,阳光卫视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事件。它是亚太地区第一个历史专题纪录片频道,于2000年3月成立,虽然这个纪录片频道于3年后不得不因为经营压力而转向发展娱乐,但是在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化道路上,阳光卫视曾让许多中国纪录片人看到了曙光。

在成立的短短一年时间里,阳光卫视积累了4万多个小时的纪录片,单从梳理纪录片本身、为中国纪录片的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阳光卫视做出了斐然的贡献。

纪录片的社会责任

在实现文化传承、历史影像的记录、建立国家形象、跨文化的传播、对外交流等功能上,纪录片可能是最好的载体。

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电视具有主流媒体的地位,人们在看电视的时候,会认为电视中传达的东西就是应该遵循的价值观,所以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是以公共电视台所传输的内容为准则的。

电视台作为一个民族的公共传媒应当行使国家政府的责任,宣扬主流的、符合民族精神和信仰的价值观。纪录片则是电视作品中为数不多的能承载文化的载体之一。

纪录片以其思想性与文化性而区别于娱乐性节目,承担了体现民族价值观的重任,理应受到国家的重视。一部优秀的纪录片不应该单纯以是否好看来衡量其价值,思想和文化的彰显才应该是纪录片的目标所在。

实现文化传承

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的特点 篇12

独立纪录片是从“个人立场”出发, 透视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存诉求及其情感方式。它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补充和校正。他们的创作没有商业化和播出的压力, 往往把镜头对准中国社会体制之外的边缘人, 倾听他们的隐蔽心声与情感陈述, 贯注着人道关怀精神和个性特征。尊重自由表达的权利, 象征着个人化创作方式。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往往兼具导演和制片人双重的身份, 一般不属于体制内。独立纪录片的作者挑战传统的表现手法和表达题材, 想在平常中寻觅新奇。比如英未未的《盒子》, 大胆的把镜头对准了一对女同性恋, 观众对此充满好奇心, 作者通过对内部的深入挖掘, 使同性恋的成因呈现出完美的社会学意义。

我国现在的独立纪录片的发展属于“小荷才露尖尖角”, 生存在体制中有一种尴尬。中国大陆的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诞生:1988~1993年, 主要有吴文光、温普林、蒋樾等人早期的“记录”行为, 80年代末期, 在北京出现了一个流浪的艺术家群体;1991年6月成立了“结构.浪潮.青年.电影小组”, 即SWYC小组, 并在12月举办了“北京新纪录片作品研讨会”。中国大陆的第一部独立纪录片是吴文光的《流浪北京》 (1990) , 记录了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 以前的工作不同, 但是他们的目的大致相似, 即为了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他们活在自己的梦想里面, 在艺术的海洋里他们看到的都是阳光,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 他们在生活的巨轮前无力的挣扎并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生活。

发展与探寻:1993~1999年, 1993年参加山形电影节后, 大陆的独立纪录片作者开始有机会接触到国外的纪录片;1994年广电部下发通知, 就一批导演私自参加鹿特丹电影节举办的中国电影专题展一事予以处罚, 1994年多少有些孤寂与落寞, 这年不甘寂寞的张元与段锦川合作拍摄了一部35毫米的胶片作品《广场》;1995年, 蒋樾历经两年的《彼岸》拍完;1996年, 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由西藏文化交流公司出品;1998年, 李红的《回到凤凰桥》 (曾获1997年山形电影节“小川绅介奖”) 被英国BBC公司以25000英镑的价格收购, 这是大陆独立纪录片中首次被国外电视媒体购买的作品;1999年, 由“疯狂英语”发明者李阳出资, 张元创作完成《疯狂英语》, 这是一部艺术水准和商业利益双赢的纪录片。

蓬勃兴盛:1999年以后。1999年, 《老头》和《北京弹匠》双双获得日本山形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2000年2月, 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 雎安奇的作品《北京的风很大》获青年论坛单元大奖;2001年9月下旬, 由北京实践社和《南方周末》报联合发起的首届民间独立映像展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此次映像展, 堪称独立纪录片的一个狂欢式盛会, 五十余部长期散居民间的独立纪录片作品同观众见面, 实现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会师, 在参与竞赛的纪录片中, 杜海滨的《铁路沿线》因对铁路沿途流浪群体的平视与深入荣获最佳纪录片奖, 英未未的《盒子》和朱传明的《群众演员》也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受到了关注。

一、创作上自主意识加强

(一) 主动参与

独立纪录片产生前片子大都是体制内的, 专题的倾向比较大, 在这里面的创作者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物质条件的完备, 人们有了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的权利,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 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在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中有很多的作者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

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阴阳》、杨天乙的《老头》、朱传明的《北京弹匠》、雎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赵亮的《纸飞机》等等, 这些纪录片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涌现并在国内外名目繁多的纪录片奖项中得奖。其中有好多制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纪录片, 而且不是专门的纪录片工作者。和1990年早期的“独立纪录片运动”不同的是, 当时的纪录片工作者, 无论是吴文光、段锦川还是蒋樾等人, 大都有在电视台工作的背景, 他们是苦于不能在传统体制内进行真实的表达, 才选择了独立制片的道路。而当下年轻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则多半不在专业影视从业人员之列, 他们或者是还在电影学院读书的学生 (如朱传明与杜海滨, 拍片那时尚未毕业) , 或者是流浪北京的青年, 甚至是像杨天乙那样原本对影视制作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杨天乙的《家庭录像带》是从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出发, 20年前父母为什么要离婚, 通过镜头, 我们看到的是20年后的平静, 而且母亲弟弟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愿意将家庭暴力这事说出来。独立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将镜头对准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生活, 而且很主动的将这些东西表达出来, 而不再是直到被迫表达。拍《姐妹》和《邝丹的秘密》的章桦, 她曾经是发廊妹, 这可能让她有了低人一等的感觉。刚开始是为了生活才拿起摄像机, 希望有一技之长, 但是久而久之, 她爱上了摄像, 而且积极主动的拿起摄像机来记录自己与身边朋友的生活。

(二) 关注自己

独立纪录片是将视线转入了自己身上, 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把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通过这些, 人们对日常的事物有了新的看法, 引起社会上有相同问题人们的关注。

《盒子》记录的是一对同性恋的生活思想, 通过对她们的挖掘,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并不是对她们的歧视, 相反有了社会学的意义。又比如唐丹鸿的《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 这部独立纪录片记录了在中国四川成都的三个人在1999年末到2000年初这段时间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他们中的崔莺是一位画家, 她感到自我正在遭到践踏而痛苦不解;尹晓峰的油画曾经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现在他一直做着与盲人有关的行为艺术;唐丹鸿是一位诗人, 她在严重的抑郁症里挣扎着, 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当遇到心理医生张血曦女士后, 在治疗过程中, 作为对那段时间的清理, 拍摄了这部片子。唐丹鸿通过对自己的关注, 通过对小人物的关注, 将人真实的内心展示在观众的面前, 他们的苦恼, 抑郁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王芬的《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作者关注的是父母的生活。宋田的《天里》通过关注农村改换村主任的事件把中国普通的一个村庄村民的日常生活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者在这里面贴近了村民, 把自己融入在这当中。我们从这些独立纪录片小人物边缘人物的身上看到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自己的身上, 拍出来的不是历史片或者是政论片, 而是大多数人们所关心的题材。

(三) 理性写意

2001年9月22日首届独立影响展组织者说过:“我们不仅是在自觉的展示作品, 更为主要的是想介入理论思考、充满反思精神的学术评论, 从而让本次影展上升到学术层面上进行。”而独立纪录片从理性写实转向理性写意, 指的是通过写实的手段来表意。纪录片的特点是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作为纪录片一种的独立纪录片一开始也没有摆脱这样的套路, 但是随着独立纪录片逐步的发展, 人们的目光更加的开阔, 拍摄更加的自由, 拍摄的局限被打破, 用独立纪录片来写意的作品越来越多。比如说杜海滨《铁路沿线》中的十几位盲流, 作者用一种平视的眼光看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物, 对他们的关注没有只停留在生活现象的层面, 而是直入精神世界, 并且与他们的精神世界有了对话, 片中的“小新疆”、“李小龙”等人通过他们真诚的讲述呈现了丰富的个性, 赢得了观众的尊重。还有《盒子》, 作者通过与她们精神世界的沟通让人们看见的是美。陈晓卿的《沙与海》写的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的生活状态, 人们看到的是长期封闭带给他们的一种状态。

二、资金上自行筹措

目前中国唯一一家专业纪录片代理商零频道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郑琼认为国内独立纪录片制作人的生存状态比起外国同行要差许多, 这归因于中国纪录片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方案预售机制, 同时又没有来自国家、社会的纪录片的基金, 独立纪录片的制作者们无法靠记录片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吴文光认为:“你可以在某个领域是一个专业的人, 所以你必须做其他工作来解决你的生活问题, 结果拍记录片就像业余去做一样。”吴文光的独立纪录片《操他妈电影》是他2000拍的素材, 但是到了2005年才拿出来剪辑完成。

体制以外的独立纪录片人拍摄时的资金需要自行筹措, 拍摄资源无从获得, 加上国内相关政策不明朗, 只有少数幸运者能得到在电视台播放的机会, 或在国际大赛中有所斩获而在海外市场销售, 更多的则可能因为不能通过审查, 或找不到适合的电视台播放而被彻底湮没。

旅日人士张丽玲自行筹资、策划并组织拍摄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 历时四年, 跟踪拍摄66人, 采访数百人, 用尽1000多盘素材磁带, 斥资6400多万日元。不过在发行上, 这部独立纪录片比较成功, 先后在上海、重庆、南京、香港等地播放, 并引发收视热潮。王兵在制作《铁西区》的过程中, 常常很窘迫。他的资金来源是不固定的, 并且由于《铁西区》片长达九个小时, 没有音乐, 没有故事, 现代很少有人能够完整的看下来, 艺术价值高, 但是发行很不成功。张以庆的《幼儿园》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要是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 他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成功, 在艺术上, 他是成功了, 可是在盈利上, 他是失败的。像他这么幸运的人可以说是很少的。资金上的自行筹措导致了很多的导演一闪即逝以及拍摄者身份界定等问题。

文章对独立纪录片的特点进行了论证。不管公众对独立纪录片持什么样的态度, 它已经浮出水面了, 虽然说它现在的处境很艰难, 但是独立纪录片肯定会有一片属于它的市场, 并且最终会走进公众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张明博.她们的声音——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女导演创作概述[J].新闻大学, 2007 (6) .

[2]、孙霁, 张爱华.DV纪录片的题材[J].新闻传播, 2007 (6) .

[3]、刘效礼.2006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沿报告[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挖掘机司机习题题库下一篇: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