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纪录片

2024-06-01

环保纪录片(精选4篇)

环保纪录片 篇1

摘要: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 环境保护类纪录片成为近年来纪录片制作的一种重要类型。从《海豚湾》和《难以忽视的真相》成为奥斯卡电影节的赢家到《穹顶之下》推出当天就获得7464万次的播放量, 生态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已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然而, 在一片赞美声中, 这些环保纪录片中创作主体对影片的介入、鲜明的作者立场及个人化的叙事风格引发了人们对纪录片客观公正性的质疑与争议。

关键词:环保纪录片,真实,作者介入

1 环保纪录片中作者立场的表现

主观是指个人不依据实际情况, 单凭自己的偏见, 以观察者为“主”, 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在纪录片中, 主观的视角一般来自摄影机背后的人——纪录片的创作者, 然而不同于其他纪录片, 环保纪录片的导演通常直接介入到自己的影片中, 为了向人们揭露某一事实, 导演不再拘泥于在摄影机背后隐藏拍摄, 而是走到了摄影机前不断充当着自己影片中的重要角色, 或成为采访者、事件的参与者、甚至事件的策划者直接参与到环保事件中。这种表达方式在理论上属于比尔·尼克尔提出的“参与模式 (participatory) ”[1]。

参与模式下的纪录片不介意创作者对所拍摄事件的积极影响, 它的特征是与拍摄主题进行访谈或者互动。作为影片的被拍摄者和参与者, 可以用他自身的感受去感受一切, 他们出现在镜头前, 进一步增强了“在现场”的真实感。当创作者从纪录片镜头前抽离, 他又可以离开镜头和作品本身向观众进行讲述。在《穹顶之下》中, 柴静作为影片的制作人、采访者以及出境者与被采访者进行交流、访谈, 然后将这些访谈汇编起来, 不采用匿名的画外配音, 而是直接以创作者柴静自己的声音以第一人称视角向观众讲述雾霾。在本文列举的3部影片 (《海豚湾》《穹顶之下》《难以忽视的真相》) 中, 多位创作者都是身兼多职, 《海豚湾》与《穹顶之下》的路易·皮斯霍斯和柴静都是既当导演, 又负责旁白解说, 并且出现在影片中“现身说法”。《难以忽视的真相》与《穹顶之下》则通过戈尔与柴静的演讲过程为线索, 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并对环境恶化的影响及危害做出事实论证。

普世价值观导向中的普世价值, 就是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正是自然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催生了人们对“环保”这一主题的关注和演绎, 随着大众文化传播的深入才诞生了环保纪录片这一纪录片类型。保护环境作为一种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取向, 要想最大程度的唤起人们的认同, 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最佳途径就是诉诸人类共同的价值指向。

环保纪录片所关注的自然之美和人性之善作为人类最普遍的审美欲求, 在3部影片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 《海豚湾》中海豚可爱的“微笑”及它们在水中的和谐景象;《穹顶之下》中女童纯真的眼神以及对柴静对凛冽清新的“碎雨”的描述;另一方面, 海豚饲养师与海豚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友情、戈尔慈父的形象。3部影片虽然侧重不同, 但都同样带领我们进入对自然的关照, 对生态、生命的敬畏。影片通过触目惊心的画面唤起人类的自知, 并提供了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深切关照与思考。

2 环保纪录片中作者立场的形成原因

环保纪录片的私人介入、重新组织事件的叙事方式, 放弃绝对真实和绝对客观中立立场, 通过暴露个人的主观参与在构建现实中的作用来取消“中心权威话语”, 更全面地接近真相, 在环保纪录片中, 创作者刺激外部现实与之互动, 并毫不讳言地暴露这种互动行为在结构影片中的作用。环保纪录片强调“人”在环保运动中的关注和运动, 以此为起点, 其独特、真实的行动。如果只是纯粹的观察, 得到的只能是表面的真实, 只有介入的观察才能更接近事件的本质。同时, 这种介入并不是干扰真实的因素, 而是启发真实的有效途径。

在后现代主义中, 解构主义流派的学者坚决摒弃统一性、整体性和确定性, 主张绝对的多元性、相对性和开放性。事实上, 这是对“中心权威话语”的消解。环保纪录片中创作者不再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探求事实, 不再是一个全知者身份, 而是放弃绝对真实和绝对客观中立立场, 通过暴露拍摄者的主观参与, 强调对自我的关注, 这正是对“中心权威话语”的偏离, 从而更全面地接近真相, 对人为参与建构真实行为的揭发[2]。

3 对纪录片中作者立场的反思

环保纪录片的创作者意识到绝对的真实是不可企及的, 从自我体验出发追寻真实正是直面真实的相对性, 以自我介入追问和逼近真实[3], 影片《穹顶之下》和《难以忽视的真相》都在以家庭往事为切入点质疑绝对真实, 在这些影片中, 刻意取消主观痕迹的做法不合时宜。作者本身也被卷入事件中, 他们无法做出绝对冷静、理性的判断, 相反, 他们不得不在场并作出回应。在本文列举的3部影片中, 自我的介入充满了危机感和调查精神, 他们承担着记录事件的研究者和调查组的身份, 挑战和揭发隐匿的事实。

参考文献

[1]Bill Nichols.Representing Reality, Bloom ington and Indianapolis[M].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1.

[2]罗以澄, 张昌旭.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8 (3) .

[3]肖平著.纪录片历史影像的制作基础及实践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环保纪录片 篇2

一次又一次的上课,我慢慢对环保纪录片改观了,渐生兴趣。从前几部影片中,我认识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是我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忽略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看不到的一部分。《家园》它通过真实记录大自然的手法,将地球的存在以及演变的过程完美地呈现出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地球的美丽和创伤,还原了地球生态之美。影片的所有画面都是航拍的,让我能够以从未有过的角度注视地球:从两极到喜马拉雅,从亚马孙热带雨林到格陵兰茫茫冰原,从城市森林到戈壁沙漠;犹如魔法球的黄石公园大棱镜温泉、恍如外星的大峡谷、宝石花纹般的大堡礁……一系列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观让人不得不感叹造物主的完美设计,原来我们的地球是如此美丽。但是,同样令人震撼的,则更多来自于看到人类对地球制造的巨大伤痕:海地只有2%面积覆盖着树木的光秃秃山头、马达加斯加山坡上被雨水侵蚀得满目疮痍的深坑、只剩下20%冰川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于是,这便指引着我思考着我们与地球之间的那些事。

《海豚湾》是我最喜欢的环保纪录片。它让我的思维活跃起来,让我的思想之间迸发出炽热的火花。我的整个思考是由浅入深的,持续了好多天。一开始,我恨日本人。在太地,白色灯塔上随风摆动的鲸形风向标,以及随处可见的可爱的海豚图案。像ric说的那样,第一次来的人还会以为这是个多么热爱海豚的城市。但这里有数万海豚被村民秘密捕杀,美丽的大海中被N支捕鱼船和渔民们占满,撒网,圈海豚,然后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海豚!那蓝蓝的海水变成一片红色,那些日本人的眼睛变成赤红的颜色。其次,社会人为了金钱,肮脏流氓的手段在他们手里似乎变得不肮脏,不流氓了——社会总有阴暗的一角。再往深一层想:24岁的大学生木部真明在观看影片后说:“我同情那些海豚,可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已开始靠食用动植物生存。”有的人会觉得捕杀海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如平常餐桌上的猪肉牛肉。但海豚是海洋里一种高智慧的动物,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有情感的,是能分清敌友,在人们有困难时能挺身而出,甚至牺牲自己,这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在平时,你的同学在你跌倒时扶你一把,你也懂得感恩,何况是救你一命呢。况且,海豚肉是一种有毒物质,汞含量极高。难道你还是觉得海豚适合放在餐桌上吗?而日本政府又凭啥愚昧人民,免费供应海豚肉,并进入食堂餐饮,那不是祸害后代么,看那些小孩大人的欣喜表情真挺替他们心疼的。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他们是压根不知道捕杀海豚这回事,政府的工作力度真是相当令人佩服。最终回到环保这一层面上,为什么会出现受保护动物呢?为什么只有稀有动物才受保护呢?为什么动物会稀有呢?像日本这种疯狂的捕杀方式,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打断了大自然正常的生物链,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得生态失衡。或许等到海豚的数量屈指可数时,人们才会觉悟,那时候海豚才会受到早应有的保护吧,或许受保护的不仅仅是海豚了吧?

难道人们对大自然的打扰而带来的惩罚难道还不足以让人类觉醒吗?像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英国伦敦烟

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我们该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家园》导演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认为,悲观和批判常常无济于事。他说:“我设法把《家园》拍摄成为我们对地球的一次凝望,希望这是一部有警示意味的电影。不是恐吓人们失去了那50%森林有多么可怕,而是要人们明白我们该如何对待剩下的一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像理查德•贝瑞那样把环保当作人生事业,但我们能够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用自己的环保意识去影响他人,让更多人注重珍惜资源,保护海洋,保护我们的地球。

以上就是环保纪录片赏析这门课对我的影响。经过一学期的上课,我懂了,也深深地喜欢看环保纪录片,每次从五山跑到跃进上课,是值得的。因为这其中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环保意识,还有我的认识观、世界观。经过各种思想的交织,我学会着思考,学会了从各个角度认识这个世界。“We all have power to change ,what are we waiting for”地球很美,但有赖于你。

环保纪录片 篇3

人类最大的问题是环境保护问题,因为环境保护问题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宣传作为一种手段必须得到重视,但是宣传只是环境保护工程中的一部分,宣传只是这个宏伟工程的一部分,宣传这部分必须调动所有传媒层面的参与,任何一个传媒,即便是中央电视台这样有力的传媒机构,也非常难完成这样巨大的系统工程。自然环保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手段来宣传环境保护问题,能够极大的吸引电视观众,把观众带到情节当中,以此来让电视观众对环境保护问题作出深深地思考。同时,自然环保纪录片用真切的镜头,人性化的表现手法,触目惊心的镜头,表现自然之美和环境破坏之恶,更能冲击人的心灵。《北极传说》是目前我最喜欢的自然环保纪录片,它用唯美的画面和震撼的情节敲击着每个观众的心。我惊叹生命的伟大与艰辛,惊叹自然的神奇与严厉。我替Nanu死去的弟弟惋惜,我更替已经不复存在的北极环境惋惜。你要是看了就不会忘记雌北极熊带着小北极熊宝宝出去觅食的温馨和甜蜜,还有海豹们一起跳舞的可爱与憨厚。同样你也不难想像这些动物们因为环境改变需要面临的新的困难与挑战有多么的可怕。环保问题是最近一直热点谈论的话题,我想说问题其实我们都认识到了,但是真正要做到环保,好像没那么简单。影片最后的时候那个黯然的“IF”(如果),久久的徘徊在观众的脑海里,导演挑选了一些孩子来直白的告诫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重视环保,从小事做起,如果心中多一点温暖,就能留给北极多一点冰。

二、影响价值

纪录片的作用就是唤醒大众的意识,自然环保纪录片对人的影响大多都是意识上的,并且是潜移默化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我是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的忠实观众,多年收看节目,让我对自然越来越了解,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是越来越强烈。越是清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能感觉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从我自身而言,我不会捕杀或者笼拘鸟类,我不会虐待动物,我会尽我最大的可能去节约任何资源。同时,自然环境保护纪录片能以一种特殊手段展现自然的伟大力量和自然本身的美。自然环保纪录片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相互配合传达给人们精神,这种精神是永恒的,那就是真诚,执着,坚韧,决不妥协。

三、记录价值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我们一方面要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去保护珍贵动植物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拿起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作为珍贵的资料保存起来,以备后人查阅。确实是这样,物种在不断的灭绝,你不会知道明天你看不到什么物种,也许若干年之后,很多你今天熟悉的动植物,都只能在影像中看到了。今天的自然纪录片,首要任务是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向大众介绍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的改变,呼吁大家开始行动,同时它的客观真实性,也使它可以作为科研资料或者用于自然教学当中。自然纪录片和自然研究一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拍摄才能抓住自然的发展路线,比如《森林之歌》中《云横秦岭》一集将秦岭中的稀有动物金丝猴、大熊猫、朱鹮摄入镜头,还讲述了一个川金丝猴政权更迭的故事,播出后这个故事是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这得益于西北大学多年对秦岭川金丝猴种群详尽的研究。而同时,《森林之歌》为正在消逝的中国原始森林,留下了30,000分钟珍贵的影像档案。这批档案以系统、中常时段的学术视野和浓厚的自然价值观,相对完整的勾勒出不同类型原始森林内部复杂的生态链条和纷繁的变迁过程,这对以后其他研究自然的人,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四、平衡价值

自然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绝大部分是以记录人类生产活动为主,而人类仅仅是地球上无数物种中的一员,只记录人类就显得非常片面。自然纪录片的存在扩展了记录范围,平衡了记录对象,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价值。从生态美学的角度说,人类既不是宇宙的精华,也不是万物的主宰,只是自然界的物种之一,所以人类没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任何特权,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而应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也就是要亲近自然。过去人们在提及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的时候,就是可食用、可药用,这完全是从人类为中心的角度出发的。自然纪录片,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可以提供人们思考个人行为以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纵观人类发展史,几乎每一次技术的重大进步、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提高、每一次生产关系的革新,都不同程度地改变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破坏。但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是,人类具备减少或抑制这种破坏的智慧和能力。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征服自然到亲近自然的转变,当人们发现越来越频繁的灾难与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时,生态学、生态美学、生态主义备受推崇,这些思潮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自然环保纪录片也是应运而生,肩负使命。

自然环保纪录片的功能还不止这些,它在国际交流、科研教育、影视娱乐、日常生活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范围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决定着人类要研究地球环境、研究人类与自然,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而自然纪录片就是其中一个良好的手段。作为影视节目的一员,自然纪录片也是人们精神休憩的驿站,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是精神的支柱。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徐佳,卓伟维.中国自然纪录片发展现状思考[J].影视文学,2011(9).

环保纪录片 篇4

何为纪录片的高潮点?我国最早的纪录片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定军山》,时至今日也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 随着百年的发展,我国纪录片创作理论日趋成熟,近年来, 纪录片高潮点的设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影艺术词典》这样解释“高潮”:“‘高潮’又称‘高峰’、 ‘顶点’,是戏剧式电影剧作结构概念,与开端、发展、 结局等部分共同构成全剧,是对题材进行剪裁、概括、 结构、加工的艺术方法。它不一定是剧作中最热闹的场面, 但一定是性格冲突最激烈、思想感情交锋最深沉的地方。 在高潮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剧作的思想内涵都获得了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一般来说,高潮出现在剧作的后半部,高潮之后,矛盾冲突得到解决,情节即进入结局阶段。”1可见高潮点就是指主要矛盾冲突激化后,其内容所达到的最激烈、最紧张的顶峰,是纪录片中戏剧性最强的部分。高潮点可以是诙谐、刺激、悬念的,也可以是深刻、具有启示的,故事和戏剧化冲突是靠高潮点来支撑的,高潮点作为一个当代影视领域的重要概念, 需要创作者严格控制其出现的时间及数量,在最合适的地方去设置,化理论为技巧,将其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去。因此,研究高潮点的设置技巧,对于提高纪录片的美学价值、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扩大观众的心理接纳性,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一、环保类纪录片高潮点的数量

环保类纪录片的高潮点可以使观众产生相应的观影心理,其数量可以由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来控制。在美国有一种“钩子”理论,它强调影片刚开始1分钟就要伸出“钩子”勾起观众的兴趣,而整部影片要在适当的时间段中插入“高潮点”。这些高潮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富有刺激性,能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观影兴趣。 例如环保人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2季第6集《秘境》,纪录片刚开始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盛大的捕鱼场景,十多个东北壮汉在湖面凿开一个深洞,接着撒下巨网。这段一分钟的情节刻画,把观众的心理提到了兴奋的状态,让观众一直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继续观看。环保类纪录片可以借鉴这种“钩子”理论,学习成功影片的高潮点设置技巧,深深勾住观众的心理,使环保类纪录片更加具有可视性。高潮点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令观众产生抵触、厌烦之感,所以创作时对高潮点数量的控制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当今观众的收视要求逐步提高,为了更加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央视《纪事》 栏目要求45分钟的纪录片中至少应有12个高潮点。当然, 高潮点的数量并非以12个为基准越多越好,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一度引发收视高潮。据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一集中的镜头数量高达800多个,其中对于高潮点数量的控制也是恰到好处。例如,《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部中的第五集《相逢》,在28:57-31:25的148秒时间内,共有56个镜头,1个大高潮点,即第45个镜头, 呈现了老人下车和久别重逢的老战友拥抱的场景。整体的情绪与氛围达到最高点,对观众的心理影响也达到了最高点。但全集的高潮点一共有17个,使观众得以以一种激动与兴奋的情绪贯通影片整体,极大地强化了观影效果,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笔者认为,一部45分钟左右的纪录片高潮点的数量控制在15个左右为佳。

环保纪录片的高潮点也并非越多越好。高潮点数量多,制作的难度会相应提高,对创作人员的思想、能力、 素质等各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硬件设施的需要也是水涨船高。高潮点数量过多会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反而得不偿失。电影《记忆碎片》凭借其出色的倒叙与正叙穿插,利用45个碎片,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又一个高潮点,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观影心理,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但是,如果环保纪录片的创作对其进行刻意模仿, 容易使观众产生观影疲劳和抵触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更加清晰有力地理解这种现象。 观众在选择观影类型时,动机是迥异的。观众看电影时, 动机无外乎“刺激与诱因”、“态度与兴趣”,而选择观看纪录片,观众的动机往往又会是“需求与驱力”、 “意志与价值观”。简言之,观众选择观看电影的主要动机是消遣、娱乐,而选择纪录片则是为了熟悉、了解某一领域,实为功能性学习。因此,若将纪录片拍成《记忆碎片》这种高潮迭起、令人狐疑的类型,易使观众对内容感知产生障碍,效果之差可想而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观众看电影往往是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而观看纪录片则属于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观看纪录片很明显具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越小。程正方在《管理心理学》 一书中提到:“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各层次需要一般满足的比率是:生理需要约为85%,安全需要约为70%, 社交需要约为50%,自尊需要约为40%,自我实现需要约为10%。”面对如此难以满足的需求,纪录片必须有它自己的要求,绝不能像《记忆碎片》一样通篇高潮。 若是这样,观众定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高潮点过多反而会成为一种累赘,不利于纪录片的内容表达。

高潮点的数量也不能太少。数量少,纪录片的节奏就会平淡无奇,无法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产生观影的欲望,甚至不能充分体现影片整体的感情基调。 “文似看山不喜平”,纪录片也一样,必须有足够合适多的高潮点,才会对观众的收视心理产生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

二、黄金时间段的确定及其技巧性设置

黄金分割率,也称黄金分割、黄金比,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美术教育词典》这样给黄金分割解释:“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它的比值约为1.618 ∶ 1或1 ∶ 0.618,被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 具有美学价值。”2这种美学比例适用于一切领域,从作为器物的产品设计,到作为生物体的人的身体;从直观的舞台剧人物站位,到主观的影视时间分配。若想达到完美的期待值,都应该遵循这一美学原则。黄金时间段作为影视领域的一个专业名词,也是源自这一原则。纪录片中,故事的高潮部分就是纪录片的黄金时间段,通过对这一时段的重点分析,把握故事高潮和观众心理需求的相互作用,针对性地设置高潮点,投其所好,成人之美。

(一)观众对黄金时间段的需求

影视观众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尤其在这个新媒体媒介遍及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都成为了影视收视主体。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要把自己整合到社会群体中去,因此难免会形成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心理需求和各种欲望,因为所有人的整合过程都是类似的。而人类物质、精神世界快速发展,物欲横流,产品充斥, 人们的每一天都是在需要—满足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 把所有对自己的欲望满足当成了理所当然的自然发生, 如此,群众感知渐渐麻木不堪。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欲望和情感总是需要得到适时的释放,娱乐、观影、寻找适度的刺激正是释放的一种渠道。3比如法国纪录片《家园》,整部片子的画面几乎都是航拍的宏大场面。从地球的起源到现代社会、 从海洋到沙漠、从南极到北极,导演斥巨资、耗时久, 拍出了难得的视角画面,享受、震撼、反思,甚至让人心痛。画面的刺激性展现、配乐的针对性代入,使得该片没有任何让观众感觉无聊的机会,使观众在享受画面的同时得到了心灵的洗涤。现代人对刺激性的认可度愈发高涨,而每个人又都有自己价值观下的兴趣取向,于是在各种视听需求中,每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感官刺激性大的或者能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个人会根据自己感受到的刺激性给自己的感觉下定义,那么你的片子到底是爱情类还是喜剧类?是感人的还是讽刺的?众说纷纭。

如此看来,让受众自己衡量黄金时间段的概念随机性太大,容易造成对视听作品定性的无统一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作品来说都是很可怕的。那么,这时候就需要编导者对受众进行情绪引领,通过对黄金时间段的确定和重视,人为地来调控这一阶段的高潮点,控制受众情绪,指引创作方向及明确表达意图,在遵循美学原则的同时,也抓住了受众心理。

(二)在黄金时间段,高潮点的设置技巧以及对观众心理的作用

1. 数量集中化

在故事的高潮之前,各种人物关系、事态发展铺垫, 使得观众融入其中,心系情节,代入感极强,观众的心理历程也随着故事的波动而波动。在故事的高潮处,即黄金时间段,是展示片子质量、带动观众情绪的最佳时机, 也是使观众对片子心理定性的重要时段。在这一重要时段要设置较多的高潮点,比如,对人物命运的悲惨性揭示、对事实真相的揭露、情感世界的崩塌等。前面讲到了,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能引起一个高潮点, 高潮点存在于故事的高潮,故事的高潮通过高潮点表现出来。高潮点的高频率设置并不代表步步为营,而是要依据剧情的转折点,在故事高潮的节奏范围内进行设置,超过了这个节奏规范,会显得做作,不及这个节奏规范, 则达不到表达程度。稳扎稳打,每一个转折或冲突都能直观地给观众心理刺激才是目的。这一时段的高潮点设置,可以有效地激起观众情绪,让观众的心理随着高潮点的频繁出现而逐渐破碎,最终导致观众心理的决堤! 所以,在故事高潮这个黄金时间段,应在故事高潮的发生节奏范围内进行适当的高密度高潮点设置。

2. 高潮点程度的强化

黄金时间段之前的高潮点,就像“打巴掌”式的吸引点,观众一开始感受到了这种趣点就像有人在面前拍了一掌,惊讶之余还不忘嘲讽套路之老套。而且几分钟就“拍一掌”,连环式的“拍掌”动作再也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习惯了这种小打小闹,以至于观众甚至可以预测出下一“巴掌”打在哪儿、如何打。而在黄金时段里, 如果还是这种“巴掌”式的高潮点,那么再多的高潮点也无法准确表达出片子的冲突性和深刻性。观众需要新的有力度的冲击力和刺激点,尤其是在这个黄金段、高潮期!那就朝着观众“开几枪”吧!狠狠地“开几枪”! 如同子弹击穿身体,给予观众速效的直接反应,左右人的态度、行动、意见。

说到底这就是关于高潮点的程度问题,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的高潮点无非是情节上的联系和转折, 深度的高潮点无非是各种拍摄手法或艺术手法的运用, 但将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便是穿透力极强的表达手法。 拍来拍去叫人心痒,开几枪直逼心房!这种高潮点效果是之前连“打几巴掌”都达不到的,故事的高潮充满了冲突、绝望、震撼、惊奇,这些情绪的表达需要猛烈的“开枪”才能深深刻在观众心里。在这种情绪迸发的黄金时段, 需要给观众一场心理上的“摧残”,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这种强烈的高潮之后,留下的便是观众对片子的深刻反省和认知。这样,高潮点的巧妙设置在黄金时段(故事高潮处)的作用就显而易见。如此看来,确定纪录片的黄金时段且通过巧妙设置高潮点可以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发挥片子本身的主动性,形成一部观点明确、情感色彩鲜明、风格显而易见的作品, 对观众的情绪影响也就应运而生了。

摘要:本文主要对环保纪录片中的高潮点概念进行介绍,并且研究如何技巧性地设置才能对观众心理产生适度的满足感。生态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环保纪录片在当代还未被研究到一个深入性的领域,有很大的创作空间。环保纪录片创作者应严格控制高潮点的出现时间及数量,在最合适的地方设置高潮点,把高潮点这一当代影视领域的重要概念,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去。依据观众心理,从整体数量控制、重要时段的数量和程度设置方面进行技巧性设置,对观众心理产生恰当的指引。研究高潮点的设置技巧,对于提高纪录片的美学价值、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扩大观众的心理接纳性,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潮点,设置技巧,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许南明.影视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55.

[2]奚传绩.美术教育词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9.

上一篇:销售核算下一篇:基于CDIO的生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