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说词

2024-09-17

纪录片解说词(共6篇)

纪录片解说词 篇1

上个世纪初, 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从最开始的默片, 到后来的有声黑白电影, 再进一步发展到彩色电影, 一直到今天的3D、IMAX等多种多样的技术手段, 成为多媒体行业的旗舰。电影, 利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作为电影大家庭中的一员, 纪录片, 对于人类的发展更是意义非凡。

从上个世纪初, 美国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弗拉哈迪将纪录片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之后的一百年中, 纪录片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科研还是自然现象,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都被人们用纪录片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一项重要资料。对于纪录片来说, 解说词起到了衔接全片和辅助理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 对于解说词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的。

如今, 经济环境一片大好, 在这种形势下, 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相应的纪录片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改变和发展。为了顺应形势, 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应该有相应的改变。

一、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的原则

(一) 立足传播者, 认清纪录片的创作目的

纪录片专家格利尔逊说过:“纪录片和普通电影不同, 他不是娱乐, 而是老师, 是传声筒。”所以在拍摄和解说词创作中, 笔者应当更加注重解说词的宣传和教育效应。在理清整部影片所要讲述的内容之后, 作者要注重片子可能会给观众带来的影响, 影片中倡导的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拥有怎样的内涵, 影片播出后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

例如影片 《周恩来》, 讲述了周总理在建国以后, 为共和国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不辞辛苦, 为祖国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一生, 尤其是重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悲怆。不仅表达出了对一代伟人周总理的敬意, 还将周总理那忧国忧民、一心为公的伟大精神传递给每一个观众。这部电影的解说词朴实无华, 但是每一句都能发挥恰到好处的作用, 将拍摄者的创作目的转达给每一个观众。让观众在影片观赏的过程中, 对周总理的伟大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 立足传播内容, 做到词达意、语走心

在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 对于语句和用词的斟酌推敲十分重要。要把剧情中想要跟观众表达的内容理解透彻, 在行文措辞中斟字酌句, 将剧情中需要解说的部分用最适合当, 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在纪录片中, 每一段解说词不仅必须要考虑能否表述清楚相关内容, 更要兼顾影片放映的时间, 所以, 一般不会有多余的时间用来添加一些没必要的语句。

比如在最近热播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对于西藏白朗县人的生活描写就很成功, 细致而又不啰嗦, 运用简练清晰的词汇, 将白朗县的藏民生活描绘得入木三分。

对于语句言辞的提炼, 每一个作者应该多“走心”。适当地运用一些合适的修辞手法和深刻富有内涵的语句, 为影片的光和影, 添加一份文学的色彩, 对于影片中的情境描绘, 能起到一定的增色的作用。

(三) 立足光影, 注重与媒体手段相协调

电影, 就是一门光、影、声相结合的艺术, 纪录片也是一样。拍摄者将想要表达的内容, 用光与影的手段记录下来, 再由解说词的创作者通过文字创作, 将解说词充实到影片中, 对于影片进行整体性的辅助, 让影片真正在光、影、声三个要素方面成为一个完全的整体。所以, 在解说词的创作中, 还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与影片的拍摄相协调。对于观众来说, 表面上他们是在“看”纪录片, 实际上每个人对于影片都有自己的欣赏角度。只有当解说词完美地与剧情和拍摄手法同步同频, 制造好影片大的语言环境时, 观众才能对纪录片所描绘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形象感, 真正欣赏好纪录片。

(四) 立足观众, 做到以人为本

制作纪录片, 为的是将想要记录下来的内容, 通过电影这种多媒体手段做记录和表达。通过将这些影片放映给观众, 让观众通过欣赏影片, 了解影片中的内容, 领会影片所要表达的精神。

当前, 传媒对于观众的实际需要很重视, 因为这是他们的商机。所以近年来一系列的商业纪录片纷纷问世。例如上面提到过的《舌尖上的中国》。

所以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 受众群体是他们格外重视的。不论是反映生活, 还是追溯历史, 再或者是展示文化, 各种题材都有一个共同的讲究, 那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在解说词的创作中, 以人为本, 同样是一个雷打不动的重要原则。

通过解说词, 将画面中的欲语还休、难以言表的内容表述清楚。在这一过程中, 解说词起到了渲染和引导的作用, 在吸引观众视角的同时, 还可以起到提升整个影片层次, 丰富影片感情色彩, 引起观众在审美和感情上双方面的共鸣。

二、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的发展趋势

由于纪录片的宣传作用和舆论引导作用, 国家十分重视纪录片的制作。特别是在2000 年以来, 纪录片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当然对于解说词, 也一样是发展的最佳时期。

所以对于解说词创作者来说, 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解说词创作的形势, 因势而动, 顺势而变, 才能在创作的路上越走越稳, 越走越远。

(一) 积极向上, 注重正能量传播

在解说词创作中, 运用好文字的感染力, 给观众一个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影响。

利用纪录片的解说词, 对正直向上、光明磊落的正能量加以弘扬, 对猥琐下作、坑害民众的负能量予以批判和抨击, 这是解说词的一种正作用发挥。例如在科学纪录片《宇宙与人》 中, 对于求真务实、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就予以了肯定与倡导。“从人类用笨拙的手在岩壁上用简单的图形记录自己的生活, 到创造辉煌的史前文明, 最后穿越宗教的黑暗迎来科学的曙光, 只用了几万年, 今天, 人类更加强大, 这种强大连人类自己都为之振奋。的确, 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 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 否则, 文明的级别越高, 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我们相信一个还拥有40 亿年太阳光辉的智能生命, 将不会辜负如此厚爱我们的宇宙。”将科学精神与磅礴的宇宙还有人类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紧密地结合起来, 构成了影片的主旨:科学无止境, 生命不息, 探索不止。

(二) 有文化, 有内涵, 不空洞

在解说词创作上, 文化内涵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传统文化教育与复兴, 纪录片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受重视。所以为顺应这种形势, 各种各样充满文化内涵的纪录片作品映入我们的视野内。近年当红的作品《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作。

通过他们的记录, 一方面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各地传统的饮食文化, 向观众们展现了祖国各地的大好美景;另一方面还在影片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礼让恭谦、孝悌仁义予以弘扬, 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驱。

纪录片在人类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在编辑纪录片讲解词的过程中, 应当在谨慎、严谨的同时, 注重顺应时局、适应变化, 不断改进措辞和写作方式, 让纪录片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佟延秋.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91-94.

[2]尤秀渊.浅析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理念与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9:146.

[3]柯娟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修辞语境构成的核心因素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4:73-75+98.

纪录片解说词 篇2

——临沭县实验小学

临沭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近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人,在编教师160名,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分别约占教师总数的61%和35%。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山东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临沂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临沂市科普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教学示范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少先队金星大队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我校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源自前瞻的教育理念,源自教干教师的团结拼搏,更源自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这种对高品质教育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领导的放心和社会的肯定。

一、打造高品质的育人环境

高品质的教育需要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和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让校园吸引师生,成为教与学的乐园,是我们努力的主要目标。

1、积极投入,构筑高标准发展平台

高标准的教学设施是落实办学理念的必要保证。我们在投资400万元,建起厚德楼、启蒙楼、合堂教室楼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2007年,投资30余万元,铺设塑胶跑道、建设操场护栏,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场所。2008年投资约30万元,购置了包括电脑、投影机、实物展台等在内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26套,班级多媒体数超过60%。现在,学校各种功能教室齐全,仪器及各类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

2、精心设计,营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让文明的气息滋养学生,让励志的标语鼓舞学生,让师生走进校园,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追求。宽阔的青石路面、舒适的塑胶跑道、幽静的绿色长廊让人赏心悦目,山石错落、花木峥嵘,近800平方米的植物园,是学生们亲近自然、诵读经典、美术写生、休息嬉戏的绝好去处。国学精粹、翰墨飘香、佳作欣赏、每周一得、新闻周刊、我最棒等特色专栏,让学生知中华文化之渊源、晓家国天下之大事、展自我英俊之风采。

3、德育为首,创建高质量育人环境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从党支部、各科室到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师德报告、树立榜样、问题讨论等形式,明确教师育人职责,推行首遇责任制。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讲座、主题研讨、现场说法等方式,积极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务工作规范》等有关规章制度。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的同时,把学生的满意率作为评价教职工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阵地建设方面,建立了高标准的少先队活动室、德育室,通过图版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教育、传统道德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孝亲敬老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等。坚持周一升旗制度,进行系列化的“国旗下的讲话”。

在日常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不懈抓好养成教育。号召全体学生“养成好习惯,争做实小好少年”,提出了“三轻轻四不要”(即:脚步轻轻、动作轻轻、说话轻轻,不要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吃零食、不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准则,编写了日常行为规范的歌诀。编写了《临沭县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须知》,内容涵盖德育教育的多个方面,如:“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三歌”(国歌、队歌、校歌)、“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我是文明实小人》歌诀等。

在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方面,我们创造性地实行了“菜单式即时性评价”。最近,为了把养成教育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我们创造性地开展了“三方五评”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个方面的作用,开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督促学生对照评价表《学校篇》、《家庭篇》和《社区篇》的不同要求(每篇均设计了十项具体要求),每天一评,周周总结,坚持一月,在不断的反省中完善自我,逐渐地养成良好习惯。

在开展活动方面,我们邀请家庭教育的专家、“知心姐姐”杂志社组织的讲师团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家长学校有关课程的落实。聘请法制副校长和“五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坚持上好晨会课、班队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 “告别网吧•远离诱惑,争做文明好少年”的签字活动、“感恩父母,孝亲敬老尊师”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二、锻炼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校的品位。根据小学教师任教学科课多、课时多、工作量大、参加教研时间有限的实际,我们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中心,以“五个一”工程(即:双周一次校长推荐材料学习、每学期一次基本功集中展示、一次名师示范、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每周至少一次推门听课)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五一”工程,奏响课堂教学主旋律(1)理论学习,引领课改新理念

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新课改三维目标,不能知晓本次课程改革的六个具体目标,很难相信他会是一个合格的课改人。为了让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我们不是单纯地让教师摘抄记录,而是将推荐文章印发给教师,教师阅读随手记录反思。这样不但避免了机械抄写挫伤教师学习积极性的弊端,还可以引导教师真正做到从理论上有所收获,从实践上有所反思。我们定期将老师们结合理论学习的教育反思,汇编成《观点与思考》,装订成册,印发给每一位教师,达到思想共享。

(2)展示自我,夯实教学基本功 多年来,我校一直未放松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和训练,每学期都要安排一定形式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如:钢笔字、粉笔字比赛,语文教师下水文、朗诵比赛,数学教师计算技能比赛,教师说课、案例评析比赛等。例如,我校教师案例评析能力日渐增强,写作潜能被有效激发。近三年,我校教师有90余篇教学论文、随笔等发表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教材教法》、《山东教育》等刊物上,有30余篇论文获省论文评选一、二等奖。

(3)培养名师,要求不同多层次

名校育名师,名师创名校。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式发展的优势,积极抓好名师培养工程,形成了“推出一批、锻炼一批、发现一批”的名师培养梯队建设模式,体现了教师团队式发展的层次性。

首先,我们利用已有市以上教学能手等组成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一梯队,作为名师培养的主导力量,他们教学理论深厚,教学意识超前,教学经验丰富,已经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名师。我们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勇于承担教研任务,主动总结教改经验,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

其次,我们把县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作为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二梯队。作为名师培养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年富力强,理念先进,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能手示范课”、到结对乡镇送教、送讲座,进行听评课指导,等形式对他们进行锻炼和培养。

再次,我们还注意从年轻教师中,发现和选拔那些工作积极主动、学习意识强烈、有较强进取心的教师,作为名师培养工程的第三梯队。通过与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结对拜师”等形式,利用诊断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手段,帮助他们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零距离感受名校、名师的教学氛围,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分别到青岛、济南、上海等名校蹲点学习,多次邀请省、市、县的有关专家到校讲学,让全体教师有机会与真正的大家、名师进行交流。目前,我校已培养出国家级骨干教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7名、省级教学能手1名、省特级教师1名、市级教学能手13名、县级教学能手43名。

(4)“课堂比武”,搭建教学大舞台

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抓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提出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该活动集“备、说、讲、评”于一体,把整个学科组“捆绑” 在一起,变过去的教师单兵作战,为学科组合作下的团队竞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具体操作流程为:

活动准备阶段: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一个团队,围绕课题,确定目标、选择教法、设计过程、制作课件,分工合作,集大家智慧,充分发挥团队优势。

活动分工阶段:在正式比赛前,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每个团队的讲课、说课和评课教师各一名。

活动展示阶段:各团队依据抽签决定的教师依次进行说课→讲课→评课,从设计理念到实践操作,由剖析反思再到总结提升,全面而透彻地展示本教研团队对这节课的研讨成果。

活动中相关学科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学校组成评委团,对每个教研团队从说课、讲课、评课、团队协作精神四个方面分别打分,综合评定。所得成绩既要记入该教研组所有教师本学期的个人课堂教学成绩,还作为年终评选优秀教研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教后说、以说促备”。在学期末教学内容基本完成的情况下,从本学期所有课时中随机抽取一课时,教师进行现场说课,将说课内容和备课簿上当初的教案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评比。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精心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为“教”而“备”。

(5)推门听课,指导督促重激励

我们实行教干包年级制度,让全体教干直接加入到老师们的合作团队之中,进一步加大了教干深入课堂、参与教学、研讨教改的力度,要求全体教干每周深入课堂听评课不得少于两节,每星期结束后必须将听课记录统一交校长办公室检查登记,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点从“会议室”推进到“教室”,让全体教干随时了解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情况,注重指导、督促与激励,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效的制度、完善的管理、灵活创新的教研、“捆绑式”的合作团队,促进了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最近三年,我校有9人在省级讲课比赛中获奖,16人在市级讲课比赛中获一、二等奖,执教市级公开课10人,县级公开课24人。

2、“双主双序”,课题带动谋新篇

科研,是一所学校成为名校的灵魂所在。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则是我们在教科研工作中落实团队式发展的主要体现。

针对学校实际,我们提出了《双主双序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目前已被确定为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该课题基于“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各自成长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认为只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发展规律,做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密切结合、协调互动,就能构建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为了真正借助此项课题研究,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三方的和谐发展,我们组建了强大的合作团队,并于今年3月21日进行开题,全县课题负责人观摩了我校《双主双序教育体系构建》课题研究的开题现场。

从2002至今,我校共计进行省、市、县级课题研究活动45项,其中有35项课题顺利通过上级科研部门的结题鉴定。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有6位教师获省教科研成果奖,8位教师获县级教科研成果奖。现有1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3项县级课题正在研究。

三、实施高标准的常规管理

坚持人本思想,追求常规管理的高标准、精细化,谋求教学管理的高效益是我们管理的重要目标。

1、进行人文化管理

我们深知,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因此,我校提出创建“尊重他人、完善自我、与时俱进、顽强拼搏”的校风,让每一个人学会理解、宽容与尊重。努力创建刚柔相济,宽严有度的管理体系。在全体老师中树立创优争先、敢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质量意识;终身学习、志存高远的进取意识,激励全体教师同甘苦,共负责,全面释放组织成员的潜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2、不断创新管理

只有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才能使学校管理高效运行。我们根据实际,创新并实行了以下举措:

班主任选聘制。从08年开始,我们的班主任不再按惯例由本班语、数教师共同承担,而是打破学科界限,从全校的所有教师中进行选聘。通过自愿报名和学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将一批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高的优秀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岗位上,并且提高班主任待遇,让班主任成为教师愿意干的岗位。

班级量化共享制。我们依据《办学规范》“一岗双责”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任课教师分享班级量化结果”的评价方案,把各班级的期末量化结果折算到该班级每一位任课教师的个人量化评估之中,同时将该班级各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成绩计入本班量化评估之中,将班级和任课教师“捆绑”在一起,使得班级和学生管理成了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而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独角戏”,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育人意识。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我们针对学校规模较大、教师数量较多、教导处直接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制定并实施了《实验小学教研组考核办法》,提出了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高了学科组的地位,将一些教学、教研活动的组织权、管理权放给学科组,让学科组自行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如针对“蓓蕾读书工程”,各年级学科组分别组织开展了“经典古诗文朗诵”、“迎奥运激情演讲”、“课外阅读积累竞赛”、“优美课文朗读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各学科组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不同的活动主题,与全校统一开展活动相比较,形式更灵活,效果更扎实。每学期,我们都要依据教研组考评结果,分等级确定各组教研经费,并对优秀教研组进行表彰奖励。

3、把管理做精细、做扎实。

管理精细、落实到位决定着管理的效益。我们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从小事做起,将管理进行到底。

备课必须实用。要求老师们精心备好每一课,在进行阶段常规检查时由检评组长指定具体检查哪一课时,对于这一课时的备课,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指出问题和不足,给予恰当评价。同时,要求每位听课的领导必须在被听老师的课时教案后面签字。一可以促使老师加强听评课的落实,避免抄听课记录。二可以督促上课老师按备课设计上课。

落实候课制度。向“40分钟”要质量,我们首先必须保证40分钟的数量。老师上课之前1分钟必须到教室门前站立等候,一可以给学生提示马上上什么课,学生可以作好准备,二是教师可以作好心理准备。平时由包级教干、值班教干进行检查,由分管校长和教导处进行督查。

课堂督查制度。除规定教干必须完成规定的推门听课任务外,值周校长进行“走班”听课,即在班级听课时间少则三五分钟、多则十多分钟,尽可能多地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督促教师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诊断制度。尽管课改已进行多年,但课堂教学仍很难尽如人意,如有的课堂是东施效颦,追求“形似”而丑态百出,明显地力不从心;有的课堂是邯郸学步,新的路子走不下去,老的路子又不敢走;有的课堂只是贴了一个课改的标签,多了些冠冕堂皇,少了些扎实训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怎么能够落实《办学规范》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因此,我们定期对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采取的步骤是:教师自我诊断,本学科教师诊断,学校组织专家组诊断。

从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评价语言的内容、有效性和学生对评价内容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课堂的分项观察记录,重点分析研究其中哪些活动是有效的、高效的,哪些活动是低效的、无效的。分析后写出诊断报告,诊断后要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有效的跟踪指导。当堂达标监测制度。我们提出课堂教学高效益,就是要求教师要当堂训练、当堂达标。为了落实这些要求,听课时,教干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了解教学的效果。

六、实现高素质的学生发展

高品质的育人环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标准的教育管理,其落脚点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而在对待学生发展上,引导教师和学生将眼光从单纯的学科考试,拓展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学生素质培养的多元化。

1、博学多读厚积文化底蕴

几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设计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蓓蕾读书阅读笔记,包含推荐阅读的书目、每周的阅读记录卡、每周读书一得、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加强学生阅读过程的管理,我们为每位同学建立《阅读档案》,跟踪记录每一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通过自评、家长评、老师评,调动多方面的教育合力,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有计划的组织“读书汇报会”、“图书交流会”、毕业班学生“图书捐赠会”等活动。我们还发动教师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的思想,号召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越来越高。

2、改革作业体现探究学习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探究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开展《小学生探究式作业》研究活动,把主题式、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作业中,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生成寓于生动的情景表演与动作操作、亲身体验中,实现了学生作业的“大变脸”。

语文作业“走过四季”记录卡、书法成长记录、课外阅读记录、优美语句袋、好词我来记、奇思妙想做一做等各类型作业。数学作业“有趣的七巧板”,“心灵手巧”“小小设计师”“社会小调查”等作业。这些活泼新颖的新型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我们根据课题实验整理出了几种探究性作业类型:演说交际型、阅读研究型、动手操作型、考察探究型等,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培育了探索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

07年3月份,我们地为全县精细化管理现场会提供了现场。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对我校学生作业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3、集思广益开发校本教材 我们以《校韵•乡情》为主题编制的校本教材,分上下两册设计了14个专题,展示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师生们的精彩表现和学校的发展前景,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家乡临沭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在校本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参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搜集素材,采访知情人员,设计教材插图,形成书面资料,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为了做实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充分挖掘本地宝贵的课程资源,我们计划以“百家讲坛”的形式,邀请我县书法、剪纸、文明礼仪、安全避险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全体师生作相关内容的讲座,从而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技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讲坛第一期邀请了我县书法界颇有影响王方昌老师,为全体师生作书法讲座,探索了一条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

4、搭建平台尽展学生风采

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形成,既要有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也需要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此,我们组织专人对学校旧的宣传栏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将其定位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宣传优秀的展台,创造激情的擂台,共同成长的平台。主要张贴和介绍学生的优秀书法、习作、绘画作品,优秀作业,获奖情况等。同时把内容的设计和布置完全交给班级和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学生文体艺术活动,如:“春之声”“秋之韵”歌咏比赛,庆“六一”、庆“元旦”、庆祝教师节等文艺汇演,美术画展、书法展览,举办科技制作、科学幻想画、七巧板、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灭火等科普类比赛,举办运动会、小型体育项目竞赛等体育类比赛活动。这些活动有计划地穿插在学的各个阶段,与教学活动相互配合,有条不紊,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校自编自演的、歌颂家乡的情景剧《苍源河——我的家》,在县电视台播出后,受到各界好评。

据统计,最近两年获国家级奖的有9项、省级10项、市级68项。有300多名学生获得了奥赛、电脑作品、机器人比赛奖项或小提琴、古筝、钢琴、二胡、笛子、舞蹈、绘画等考级证书,连续三年获得全县小学生特长比赛团体第一名。电脑作品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一等奖、机器人竞赛获省二等奖,机器人足球、灭火两个项目的市级第一名和第二名、二胡演奏获“山东省首届少儿才艺大赛”二等奖、乒乓球大赛获得省少年组第六名。

虽然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还有许多差距。我们将继续秉承“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为指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把学校建成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实现临沭县实验小学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

纪录片解说词写作的困境与对策 篇3

困局一:解说词创作先行?

电视属于视听媒介, 因此电视的思维方式是视听思维。由于视听媒介所具有的记录的精确性与具体性, 它与文字思维的再现性是不同的。在纪录片创作中, 先写好解说词再去寻找对位镜头的做法, 即解说词创作先行, 实质上是文字思维在视听领域中的延伸。

除去受文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外, 先写解说词的程序似乎与电影的故事片创作程序有关。考察故事片 (虚构影片) 的历史和现状不难发现, 故事片的创作程序是基于文学剧本、导演分镜头剧本以及制片的日程表之上的对拍摄的控制和安排。大部分拍摄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这种商业故事片的制片程序, 却被照搬进我们的纪录片创作中。然而, 故事片的美学原则是创造幻觉, 让观众以假为真, 而纪录片的美学原则不是去创造真实, 而是去记录、发现真实。故事片美学原则是绝对不能照搬到纪录片中的。

电视的发展促进了纪录片的变化, 使得纪录片的制作沿着实录和抓拍同步的方向发展。至于后期的制作和解说词, 是基于素材而进行的。可是在我们的创作中, 大量的电视专题、“纪录片”都是在先写好文字剧本, 再去寻找卡拉OK式的相应镜头。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真实的发现和揭示。寻找、追踪、发现的过程正是观众期待的过程。先写好解说词, 再去寻找符合解说的镜头, 其结果必然轻视创造性和发现性的对象和因素。先主观地设定一个“现实”的框架, 然后再去贴上符合这个框架的视觉内容。这是一个与寻找、发现过程正好相反的程序。最终, 真实的可信度被降低, 甚至失去起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 解说词创作先行, 已成为我国纪录片创作中亟待突破的困局。

困局二:解说词一贯到底?

心理学告诉我们, “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大量的感觉信息进入我们的感知系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存贮” (2) 。由此可见, 电视片首先要做到的是运用视听手段, 促使观众对片子产生注意, 这是视听心理过程的第一步。引起注意的方法很多, 有色彩的, 有音乐的, 也有声音的 (包括解说词) ……但总的来说, 是依靠视听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同时作用。

而在我国, 时至今日, 长篇累牍的解说词在纪录片中时有出现, 相当程度上掩盖了其他视听元素的发挥。在较早时期的教科书上甚至有这样的论述:“……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纪录片的灵魂, 即使不看电视片, 它也应是一篇绝妙的文章, 细读起来让人振奋, 引发思考, 唤起遐想。”这种用文字思维去完成视听命题的做法, 结果可想而知。《国宝档案》栏目是央视10套的科教系列片, 节目希望借助电视的画面表现力, 更加形象、直观地普及文物知识。令人遗憾的是节目的解说词通常都是照搬历史资料文献, 语意晦涩, 用词生僻, 高频率解说的“轰炸”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视觉审美。一期节目下来, 观众的印象中既记不清听到的, 也存不住看到的, 这样的传播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这也印证了心理学中的那句话:“生活中的每一瞬间都有大量的感觉信息进入我们的感知系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存贮”。也就是说, 人们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 它不能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因此, 作为视听产品的制作者, 要特别重视视听信息的分配关系。冗长的解说词无助于接受者有效地领会信息。

困局三:解说词统领声音符号?

在纪录片中, 解说词、人物同期声、音乐、音响构成了声音符号的总谱。一切声音元素在此不应该是独立的, 必须在总谱的要求下, 构成一个有机的声音整体, 同时与画面协调作用, 共同形成一个更大的视听总谱。其中, 人物同期声和环境同期声不但是视听不可缺少的, 同时也是形成声音空间的重要元素。如果过多地使用解说词, 势必削减同期声的纪实作用。我国不少纪录片创作者, 只注意解说词这类理性元素的作用, 而忽视非理性的元素。名噪一时的纪录片《话说长江》随处可见这样的解说词——“正是这滔滔东去的通天河水, 滋润着中华大地;正是这奔腾不息的通天河水, 养育着千古风流”, 然而整个解说段落却根本听不见西藏通天河的激流声。那么, 这根本不是纪录片的解说词, 而完全是一篇文学作品的脱胎。

受以前此类创作模式的影响, 国内纪录片的解说词常乐此不疲地“代劳”其他的声音符号, 总给人一种灌输的感觉。例如画面上出现了被采访者, 而观众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他所谈的内容被解说者“代劳”了。听不见被采访者的谈话, 观众怎能相信解说者的“代劳”是真实的?

美国纪录片注重同期声录音的使用, 很少用解说员代读讲话稿的办法。著名纪录片制作人怀斯曼的影片中从来不用旁白, 他认为:“没有或很少有解说, 也不轻易有剪辑技巧处理画面, 而是依靠长镜头和同期录音来保持节目的纪实性、目击性。” (3)

解说词如何加入片中是有讲究的, 我们应该尽量用片中人物去讲述, 而非找一个字正腔圆的播音员去朗读, 即便播音员是有感情的。因此, 解说词统领纪录片的声音部分, 并把它定位为纪录片灵魂的观念及做法, 实际是纪录片创作中的第三个困局, 我们应该避免陷入其中。

解说词的写作是一种特殊形式下的创作, 它运用电视思维构思, 用文字形式完成;它视听同步, 与画面相辅相成, 互为弥补。因而就要求我们在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上兴利除弊, 找准对策。

对策一:前期拍摄, 后期写作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 电视片的基础是图像画面的艺术逻辑性, 视觉形象为主, 听觉形象为辅。所以电视节目文字脚本的写作和一般的文学创作不同, 它是根据画面而设置的, 是先有画面, 再有解说的。因此, 在正常的纪录片拍摄创作过程中, 解说词的最终完成应当在画面编成之后。也就是说应该先进行前期拍摄, 并编辑画面, 再根据画面配合解说词。这样就可以避免文字先行、主题先行的倾向。如果解说词在还未有画面时就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表达系统, 然后再配上相关的画面图解文字, 解说与画面各行其是, 结果都缺少针对性, 就会导致声画分离两层皮。而在贯彻前期拍摄、后期写作的创造原则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意前期拍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充分考虑它的可操作性;其次要注意画面表现的形象性和可视性;最后, 在文字脚本即解说词写作阶段, 最好确定下将来节目的叙事角度和叙事人称。

对策二:精简凝练, 适度解说

画面是电视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 解说词为“看”而写。因此在一般情况下, 纪录片中能够用画面表现的要尽量用画面表现, 解说词使用得越少越好。法国著名制片人雅克·贝汉的扛鼎之作《迁徙的鸟》在开始时只用了一小段解说词:“候鸟的迁徙代表了它们坚定的意志, 归来的约定, 坚持飞向那遥远而危险的旅程。它们只有一个目标:为了生存而献出生命。”在以后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 影片展示的是壮丽的自然奇景:雪山、田园、湖泊、丛林;飞行中各种候鸟的姿态……凝练的解说词配上诗一般的镜头, 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生命与希望的主题上。导演惜字如金, 将丰富的情感隐藏在摄像机的身后, 通过壮美而细腻的画面传达了对生命的敬意和感悟。全片解说词不过4到5句, 但都用在了十分关键的地方,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由此可见, 在画面足以能够交代清楚导演的意图时, 解说词应该有限度地运用, 必要时甚至退居幕后。千万不可脱离画面一味地堆砌, 否则只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破坏画面的叙事能力。

对策三:辅佐画面, 提炼主题

解说词除了要合理控制篇幅外, 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避免对画面内容进行直观转述和对冗余信息一味灌输。电视解说伴随画面同时进入观众的视觉和听觉, 如果观众能够从画面上直接看到清楚的人物景色, 再进行描述就成了多余的废话。因此, 解说词应该时刻考虑画面形象、状态和特点, 给予事实性、知识性、思想性的补充。尤其是当遇到一些抽象的、意蕴深厚的画面时, 解说词可以弥补其不足, 以生动形象的解说化抽象为具体, 消除画面的不确定性。例如在《历史告诉未来》中有这样的一段:画面是飞机轰炸、硝烟四起、美军入村、孩子哭泣、尸横遍野……单看这一组画面, 人们很难与具体的史实对位, 这时解说员讲道:“1950年6月25日, 朝鲜半岛爆发战争。7月2日, 第一批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士兵踏上了朝鲜国土。三千里江山陷入浓烟烈火之中。”简短的三句解说词没有陷入那种看图说话式的解说, 而是着重弥补画面无法表现的抽象意义, 交代了背景, 点化了主题, 同时对画面进行转场、串联。这样, 画面和解说词相辅相成, 向观众传达的是完整的、易被了解和记忆的历史事实。

总之, 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是一种脱胎于文学, 服务于电视表意系统的独特文体, 它依托画面, 与同期声、音乐音响关系紧密。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认真思考, 谙熟视听规律, 驾驭视听语言, 这样才会避免陷入困局, 不断探索出解说词的创作真谛。

注释

1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47页。

2 J·R·安德森[美]:《认识心理学》 (中译本) ,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第28页。

大型电影纪录片《丰碑》解说词 篇4

这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曾经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郭金梅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1997年8月22日这一天,她起得特别早,带领全家人在院子里搭设了一个小小的灵堂,按照太行山的习俗纪念一位已经去世的老人93岁的生日。

50多年前,当郭金梅还是个小媳妇的时候,就与在这里领导抗日斗争的邓小平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和许多农村妇女一样,郭金梅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但她却牢牢地记住了邓小平的生日。

岁月如梭,83岁的郭金梅如今已是耳聋眼花,但在她的心中,邓政委依然那样年轻,就如同巍巍太行,他是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片名:丰碑———江泽民题)

(字幕:1997年10月9日)

深秋的一天,我们走进了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五号一所院落,这是邓小平最后20年居住的地方。

芳草萋萋,似乎还依稀可觅老人最后的足迹;

池苑依旧,鱼儿仿佛还在期盼着老人再来观赏喂食;

绽开的红石榴,也在静静地等待着老人前来摘取。

半年过去了,书房里的摆设依然如故。这些孙辈们送的礼物,爷爷生前最为心爱,曾经陪伴着日夜操劳的老人。

桌上的台历,却永远地停留在1997年2月19日这个悲伤的日子。

(深夜,长安街、天安门、301医院)

播音员画外音: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并发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就在这所医院里,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夫人卓琳携全家来向亲人做最后的告别。

这些年轻的医务人员和警卫战士,伴护着邓小平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历程。此时此刻,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感。

巨星陨落,九州同悲。在这春寒料峭的2月里,亿万中华儿女都在心中呼唤着同一个名字,这是一个属于长江、属于黄河、属于中国的伟大的名字。

(渠江,牌坊村)

渠江呜咽,哀思绵绵。

77年前,邓小平从这里离家而去,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今天,牌坊村的乡亲们扶老携幼来到邓家老院子,悼念亲人。

小平,家乡人民想念您,无时无刻不在盼望您能够回来,再看一眼家乡的山山水水。

小平,今天,乡亲们等着您,祈盼您老人家早日魂归故里。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诞生在这张床上。1920年,16岁的邓小平走出巴蜀壶中之地,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半生戎马,战功卓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作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进行了艰辛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的康庄大道。他为人民军队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93年的风雨历程,犹如一部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壮丽辉煌的史诗,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对新疆维吾尔族著名舞蹈家玛丽耶娜来说,1988年是难忘的。她来北京参加第五次全国文代会,见到了邓小平,并且亲手为他戴上了一顶维吾尔族小花帽。

维吾尔族舞蹈家玛丽耶娜:“正好我们后面的书记对我说,邓小平主席从前面来,看见邓小平来的时候,你就往前冲,给他戴个帽子。当时我木住了,书记在后面说,你跑啊,跑啊。我就跑到了邓小平前面,用我们维族话说了一句,祝福您。邓小平主席对我说,好、好,谢谢。我一看我已经哭了,我工作38年,第一次非常非常的高兴。”

(广西右江)

67年前,红七军老战士牙美元就是从这里护送邓小平去河池领导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今天,这位94岁的老人来到了红水河边,慢慢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说:“在行军途中,邓政委一边走,一边给我讲革命道理,他还教我学会了一首红军歌。这首歌我一直唱了70多年。”

“谁是革命主力军,我们工农兵;工农和士兵,原来一家人„„”

(全国各地悼念邓小平场景)

如山的鲜花,止不住的泪水,诉不完人们对老人家的感激与爱戴;

跪拜苍天,请再给我们一次机会,让老人家与我们一起续唱那首《春天的故事》,共享那“万紫千红的春天”。

国旗低垂,悲恸浓浓地笼罩着天空,泪雨洒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在这个寒冷的2月里,一个伟人的逝世,把12亿颗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月24日,是邓小平遗体火化的日子。天刚蒙蒙亮,人们就络绎不绝地从四面八方涌到这里。从五棵松到八宝山不足3000米的道路两旁,凛冽的寒风中伫立着10多万悲伤的群众,静静地等待着为敬爱的小平同志送上最后一程。在人民心中,邓小平这三个字所显示的内容与包含的意蕴,此时此刻在十里长街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他走了,他的遗爱洒满了这条长街,点点滴滴注入了人民的心头。

和着灵车内的阵阵哀乐,小平同志过来了。他过来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爱,他踏上了在中华大地的最后一段路程。

花山人海哀思重,群情默默以当歌。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13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以床单作纸,布头代笔,向着全世界展示了这条不朽的横幅:“小平您好”。这承载着历史经典的精彩一幕,深深地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灵,永远地印记在中国人的心间。

13年过去了,长安街又一次记下了历史的一幕:“小平走好”。在这春天的早晨我们送您上路,祝您老人家一路平安。

这是共和国举行的葬礼,这是人民举行的葬礼!这是人民给予自己领袖的最高荣誉。一个人只有把他的全部生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人民,他的死才会给中国人民留下一个悲伤的日子。

(八宝山告别)

代表12亿中国人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敬爱的小平同志作最后的诀别。

安息吧,小平同志!

(人民大会堂迎骨灰场面)

小平同志,您没有走。伴着这浓浓的夜色您又回到了人民中间,回到了您曾经日理万机的老地方———人民大会堂,这是您最熟悉的工作场所。

这里的每一块红地毯,都印记着您永不磨灭的足迹。

这里的每一间会见厅,都回荡着您的朗朗笑语。

您那熟悉的身影,永远地留在这神圣的殿堂里。

盖上一面鲜红的党旗,这是您终身的伴侣。无论您走到哪里,这面旗帜上都将永远镌刻着您的名字。

邓小平的逝世,震惊了整个世界。各国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表悼念文章,缅怀他对世界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盛赞他是20世纪最后25年里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是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史诗般的英雄。

2月20日,联合国大厦前海蓝色的联合国旗帜半悬在中央旗杆上,表达着185个会员国对一代伟人的敬意。

安理会举行正式会议,全体人员起立默哀一分钟。

世界政界要人纷纷撰文或发表演讲,高度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绩。

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邓小平的逝世是全世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国际社会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没有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就不可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重大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我认为,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我相信,历史将记载这位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邓小平为改善中国人民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使中国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同时,他也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设计师。”

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此时此刻,我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多次见过邓小平,他敏锐的头脑、致力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的决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曾饱受欺凌,邓小平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贡献了一生。”

(莫斯科郊外“邓小平街”)

莫斯科,是邓小平一生中到过最多的一个外国城市。为了表达对这位伟人永恒的纪念,莫斯科人把在郊外60公里处新建的斯拉维诺小区的街道正式命名为“邓小平街”。

邓小平街一号的户主告诉我们:“这是世界上唯一的用邓小平名字命名的街道。邓小平是一位伟人,他的全部目标就是要使每一个中国公民生活富裕自由。我们是邓小平主义者,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因此,我们把这个小区中的主要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邓小平的杰出思想,不仅 4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也为俄罗斯人所理解。我的意思是,邓小平设计的中国现代化道路非常合理,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成功,我们为中国人民感到高兴。”

1997年2月25日,鉴于邓小平同志的特殊功绩和全国人民的愿望,万人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人民大会堂,邓小平追悼大会)

江泽民: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一组场外收看镜头)

江泽民:

“中国人民爱戴邓小平同志,感谢邓小平同志,哀悼邓小平同志,怀念邓小平同志,是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邓小平同志和我们永别了。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的心中。”

“邓小平同志永垂不朽!”

1997年3月2日,一架银色的专机载着邓小平同志的骨灰,飞向了祖国辽阔的大海。

81岁的卓琳老人手捧着骨灰,久久不愿松开,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小平的名字。

她怎能忘记,是抗日的烽火把他们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她怎能忘记,她与小平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一起度过的58个春秋。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苍天动容,大海呜咽。邓小平一生迷恋大海,这里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这里是他人生旅途的归宿。

93年,如同一朵生命的浪花,从故乡的渠江流入嘉陵江、长江,穿云雾,过三峡,奔腾而下,在无垠的大海中,他获得了永生!

(放映室里的历史镜头)

20世纪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从屈辱中崛起,从贫穷步入小康的艰苦奋斗史。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记录了一个国家由衰到兴的发展过程,跳动着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时代脉搏。

百年沧桑,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毛泽东领导人民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活,显示了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

追寻历史的轨迹,我们看到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几年里在世界和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就是邓小平,一位辛勤耕耘的老人。

(邓小平植树)

邓小平的最后20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一个历史新时期。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雄心壮志,邓小平呕心沥血,奉献了他全部的经验、智慧和精力。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经历了那场十年浩劫之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邓小平。那一年他已经73岁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在政治、经济和人民心灵都遭到严重创伤的烂摊子。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坦露了他的心声:

邓小平:

“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是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历经坎坷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决定性环节,为领导一场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的的新的革命进行了周密筹划和精心准备。

(邓小平出国考察)

1978年是中国的马年。这一年,邓小平马不停蹄,一路风尘,频繁出国考察,在世界许多国家刮起了一股“邓小平旋风”。他所到之处,都以超出寻常的兴趣认真听取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详尽考察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最新动态。中华民族怎样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通过反反复复的比较和思考,他看到了中国的差距,也设计了中国的未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们党开始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由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抒情,春回大地,盎然生机,音乐声中响起一段邓小平画外音)

邓小平: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路是人走出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崭新课题。没有经验可循,更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靠我们自己锲而不舍地探索。为了找到一条健康发展的科学道路,邓小平来到了人民中间,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川大地,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也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原四川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毕清林:“1980年,他来到峨眉山,我们考虑到他的安全起见,准备采取封山,分段封山,一段一段地封山。当他知道以后,他不同意。他说,我们也是游客,人家也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不要因为我们来了,把游客挡到外边。当他住下来之后,他又把我们找过去,说:我们住下了,人家游客住下了没有,游客有饭吃没有,你们亲自去看一看。那个时候已经是十点半了,我们下去看到人家群众已经吃了,睡下了,回来之后给他做了报告,这个时候,他听了之后,他才放心了。从这件事情来讲,是我终身难忘的。”

原四川省峨眉山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田家乐“那是:1980年的7月6日,我们陪小平同志视察这个山,快走到清音阁时,就碰到一个老太婆,就跟小平同志打招呼了:老人家,您得福啊!小平同志说,大家得福嘛!这个老太婆没有认出是小平同志,后来另一位同志和小平同志打招呼了,老太婆一下子知道是小平同志,就转过身来,拉住小平同志的手说,啊呀,你是活菩萨呢!就要跪下去。小平同志把她扶起来,问她,老人家,多大年纪了?她说:76岁了,小平同志说,啊呀,我们两个人是老庚呀!老庚,四川话就是同年,小平同志问她:生活如何?老太婆说:啊呀,比过去 7 好得多了,现在生产队把生产责任制都放在我们头上,还不大干,政策这么好,托你老人家的福呀!”

(新疆、毡房、牧场)

83岁的哈萨克族牧民哈斯木永远不会忘记1981年邓小平到他的毡房里作客的情景。他说,邓小平一进毡房就问寒问暖,问我们生活怎样,鼓励我们勤劳致富。临别时,他还送给我一块砖茶。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邓小平来的时候,我们全家只有一头牛、几只羊,住的是毡房。现在,我们家养了20多头大牲畜、几百只羊。我们多么希望小平同志能再来看看我们的新生活啊!

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奔向现代化,是邓小平精心设计的三步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倡导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引导8亿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小平同志对内地的发展很关心,对中原地区广大农村什么时候达到小康时刻挂在心上。他多次到内地来视察,一个省一个省的算账,他说,我对这件事情最感兴趣,8亿农民都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算的账,是中原标准,很有代表性。20年来,河南和广大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的农村一样,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农民在自己的经历中确实感受到:所有这些都是靠邓小平理论指导的结果。广大农民永远怀念邓小平同志,十分感激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书房,书架上长征2号火箭模型)

在邓小平的书房里,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他喜欢的物品。书架正中央的这枚火箭模型,他生前十分珍爱。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代表着中国的高科技水平。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他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我要感谢科技工作者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和争得的荣誉。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国科技界有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他们过去也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听了小平同志的话就感觉到,小平是他们真正的知己,士为知己者死,听了小平同志的话以后,觉得以前所受的一切冤屈都烟消云散了,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国家。”

发展中国的高科技,是邓小平极为牵挂的一件大事。他非常关心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室工程建设,从立项、奠基到技术、人才的各个环节都亲自过问。1988年10月24日,对撞机实验室建成,他兴致勃勃地来参观,他说,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邓小平:

“如果六十年代,我们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有没有这样的地位?确实没有。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落后,搞这个工程也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领域,中国也不能不参与,尽管穷。因为这个东西呀,你不参与,你就不能加入发展的行列。这个落后很难赶上。现在我们本来就有些落后,但是,不是一切都落后。”

在知识分子的心中,邓小平是最亲近的知音。数学家陈景润在最困难的时候曾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帮助,这段交往在科学界广为流传。

陈景润夫人由昆:“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但是他老人家多年来对陈景润以及我们一家的深情厚意,这种恩情,我们永远记住。1983年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结婚三年了,但我们还是两地分居。还有再就是住房问题,那时候住房比较紧张。还有我先生科研任务比较重,身边没助手。小平同志知道这件事以后,亲自批示。在一个星期之内,三件事就都解决了。我们想,小平同志是国家的领导人,他对国家大事,日理万机地操劳,他还要对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操心,当时景润非常激动。我一回来他就告诉我,你知道吗?你调来是小平同志调的,批示以后调来的。他说,我们以后一定要拼命去干,以致他后来生病的时候,他还是那么拼命。”

其实,早在70年代中期,当陈景润还戴着白专典型的帽子艰难地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王冠的时候,就得到过邓小平的关怀与鼓励。他说,中国能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从那以后,振兴中华的共同使命把一位政治家和一位科学家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

由昆:“如果景润和我们这一家没有小平同志这种亲切关怀,很具体的事情都给我们解决,景润不会有今天,我们这个家也不会有今天,可以说景润不会坚持到63岁。小平同志去世后,我就跟失去亲人一样痛苦。别人很难体会到的,别人很难理解一个伟人能跟一个普普通通知识分子家庭这种关系,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到,以致我的先生,他就是到最后累死了也心甘情愿。去年小平同志去世的时候,我还想如果我先生在的时候,景润在的时候,知道小平去世他会随他去的,他会这样的。”

(邓小平在火车上看报纸、工作)

自7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加速中华民族的大发展,使中国尽快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邓小平费尽了心思。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了寻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邓小平把目光深情地投向了南海之滨的一片热土。1979年,在他的倡导下,党中央作出了一项令整个世界耳目一新的重大决策:杀出一条血路来,兴办经济特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从那以后,经济特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这位老人的心。1984年和1992年,邓小平两次前往经济特区视察工作,对特区的发展作出了许多事关全局的重要指示。

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至今还印记在特区人的心里。

那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还令特区人回味无穷。

《南方日报》摄影记者梁伯权曾多次参加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的报道工作,他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梁伯权:“1984年,小平同志去视察深圳特区之后到珠海,住在中山温泉。中山温泉后面有一个小山,小山不是很高,但是对于80多岁的人来说,就不简单了。所以他一口气一直上到顶。小平同志上来以后呢,就在这个地方,是要往前走呢,还是往另外一条路走呢,这里的市领导和保卫人员就希望他走回原来上山的路,但是后来他停了一下说:我不走回头路。很坚决地就往这边走了,这边确实很难走,路很陡。这说明他这个人的性格,做事情很坚定,很坚决,不走回头路。”

改革开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找到光明的前景。邓小平的两次视察,都是在特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各样的议论,他一踏上特区的土地就顾不上休息,在这艘渡船上,他听取汇报,发表意见,两个多小时竟然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谢非:“1992年春天,小平同志在广东视察的时候,我陪同他,使我有很深很深感受,可以说,感受很多。小平同志自己讲,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在他的身边,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这个伟人确确实实地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呢?因为小平同志一直在关心自己的国家,关心人民的生活,关心我们的社会经济怎样加快发展。一路上听到小平同志的教导,我对他确实是衷心敬佩和爱戴。”

没有邓小平就没有经济特区,就没有特区人的今天,这是特区人民的切身体会。这幅画像凝聚着特区人民对邓小平的一份特殊的情感。如今,许多来到深圳的人,都会在这幅像前留个影。这幅画像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象征。

(上海)

上海是中国沿江地区改革开放的龙头。上海的发展在邓小平的心中举足轻重。从1988年至1994年,邓小平曾连续7年来到上海过春节,浦江两岸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售货员马桂宁师傅的心里永远珍藏着一段美好的回忆。

全国劳动模范马桂宁:“那是1992年元宵节的晚上,老人家南巡经过上海的时候,那天晚上就到我们这个商店里来了,小平同志在商场里转了一圈以后,就到我这个柜台里来了,来了以后我就给他介绍文化用品,当时我给他介绍了很多商品,铅笔等等。小平同志很高兴。听了我的介绍之后呢,他拿出十块钱要买四支铅笔,四块橡皮,当时我也很高兴。小平同志的生意能做成,我也很高兴。把它包起来以后放在塑料袋里,很尊重地交给小平同志。当时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榕同志说了,爸爸,今天是你解放以后第二次买东西。”

(烛光晚宴)

这温馨的除夕之夜,把一位老人与一座城市融在了一起。就在这看似轻松的烛光晚宴上,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上海的大发展,滔滔不绝的依然是对上海的殷切希望。

开发浦东,是邓小平经过长期的考察论证作出的一项事关上海命运与前途的重大决策。他每一次来到上海,都对浦东建设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把浦江两岸连成一片,形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大城市,是老人的一个心愿。

上海的建设者们永远忘不了邓小平对建设南浦大桥的关怀。

桥梁专家朱志豪:“要在黄浦江上造大桥是几代人的梦想。1992年小平同志到南浦大桥上来了,他在桥上走了,也在大桥上看了。后来他就问我,他说,你们这个大桥是不是世界上第一呀。我说,这个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老二。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是杨浦大桥,现在已经开工了,到时候请您再来。到了1994年3月份,小平同志又来到杨浦大桥,那一天风很大,又在下雨,他还是坚持要下来。在走的过程当中,我跟他说了,小平同志,您为我们杨浦大桥的题词现在都已经挂在上面了,他往上一看哈哈笑了。接下来他在桥当中拍了照。我说现在杨浦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而施工周期只花了两年零五个月,速度也是最快,质量也是很好。他听了以后非常激动,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感谢上海造桥职工,感谢上海工程技术干部’。”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是邓小平对上海的期望。在他的设计中,上海应该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我记得1994年的春节,也是他最后一次在上海过春节,离开上海的时候,火车快要开了,小平同志又把邦国和我叫到车上谈了10分钟。他跟我们说,你们上海一定要抓住20世纪的尾巴90年代,这是你们上海最后的机遇。这是对上海人民的嘱托,对上海人民的期望,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所以每当想到这些,感到有说不出的怀念。”

解说词(祖国新貌)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仅仅十多年的光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古老的中华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神州上下到处喜气洋洋。

中国变了,变得红红火火,变得年轻力壮,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祖国年轻了,邓小平却渐渐地老了。

1989年11月9日,北京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这一天,邓小平起得很早,他要在今天实现自己多年的夙愿:退休。

他的女儿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写道:

9点多钟,办公室主任前来向爸汇报正在召开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关于爸退休的讨论情况。他告诉爸爸,与会同志逐渐理解了爸退休的决心和意义,今天下午将进行表决,晚上由新闻公布。

爸听后十分高兴,说:总之,这件事可以完成了。

下午3时,全会经过表决,通过爸辞去中央军委主席的请求。

4时许,爸驱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和参加全会的同志一起照相。

当爸一行人走进大厅时,掌声骤起。

爸满面笑容地站在麦克风前,他说:

“感谢同志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全会接受了我退休的请求,衷心感谢全会,衷心感谢同志们。”

随后,爸与参加和列席全会的全体同志合影留念。

在离开大会堂的时候,江泽民同志一直把爸送到门口,他紧握住爸爸的手说: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夜幕渐渐降临,而我家却是一片灯火通明。

四个孙子、孙女送给爷爷一个他们亲手赶制的贺卡,上面贴有四朵美丽的蝴蝶花,代表他们几个孙辈。卡上端端正正地写道:愿爷爷永远和我们一样的年轻!在餐厅淡蓝色的墙壁上高高地贴着一排鲜红的字:

1922———1989———永远

爸望着这一排字,脸上浮现了深沉的笑容。

和许许多多的老人一样,晚年的邓小平喜欢散步。据他的家人介绍,退休以后,邓小平每天坚持在院子里走16圈,自己数数,一点也不打折扣。在养鱼池边休息片刻,是老人最为惬意的时候。

邓小平喜欢树木。刚来的时候,院子里只有四棵树,现在的这些树大部分都是他们搬来以后栽下的。因为邓小平和卓琳都属龙,孩子们把这两棵并排在一起的松树称为“双龙树”。

这张桥牌桌,留下了邓小平晚年向自己智力挑战的记录。他酷爱桥牌,叫牌准确,技艺精湛,往往出其不意,令对手深为赞叹。他说,我能打桥牌,证明我脑子还行。

邓小平喜欢在大海中游泳,他总是希望能在海中多呆一会儿,往往经工作人员反复劝说才肯上岸。他说,我能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90年代以后,尽管他体力不支,依然迷恋大海,即使绑上救生圈,也要在大海里游上一刻。

邓小平热爱家庭,喜欢和家人们在一起,尤其喜爱孩子。孙儿孙女有了矛盾,也会找爷爷来调解。他是一位伟人,也是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看到孩子天真活泼的举动,他总是那样的开心。

退休后,邓小平仍然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大事。他说: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

面对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复杂形势,年迈的邓小平默默地奉献出他最后的精力。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我们党顺利地实现了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平稳过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全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局面,妥善处理了国内和对外关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

“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着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从而保证了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取得了健康发展。十四大提出了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央还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二十字方针。这些正确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我们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形势。邓小平同志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他所绘制的分三步走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得到实现。”

对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卓有成效的工作,邓小平感到由衷的欣慰。

邓小平:

“我认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作出的正确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

1992年的春天,88岁的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政治嘱托。在他的晚年,一直珍藏着两个心愿:他想活到1997年,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想活到2000年,亲眼看一看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

谁也没有想到,当1997年的春天悄然来临的时候,心愿变成了遗愿。

在四川郫县制鞋厂,工人们引以自豪的是邓小平多年来一直穿着他们缝制的布鞋。

郫县唐昌制鞋厂厂长余腾清:“小平同志喜欢穿布鞋,从1993年起我们给他做了30多双鞋。在去年(1996年)12月份又给他做了5双,准备香港回归的时候,他老人家穿上这鞋,到香港去。

我们还没有送去他就逝世了。我们感觉到,他老人家没有穿上这鞋到香港土地上走一走,我们心里非常难过,好多职工都哭了,声音都哭出来了,他没穿上这鞋,我们心中相当难过,他哪怕穿一次也能了却我们的心愿。”

650万港人都知道邓小平晚年的这个心愿,他们都在期盼着心愿成真的这一天。苍天无情,就在离这一刻还有132天的时候,老人走了。

太平山低首,香江垂泪。

通往新华社香港分社的路上,排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市民。

灵堂内,多少人凝视着小平的遗像含悲洒泪。

小平先生,您还记得吗,您第三次复出首次露面就是观看京港足球友谊赛,今天,我们给您献上一只足球,好让您在九泉之下还能目睹我们的比赛。

小平先生,您不是说要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吗,送上一份香港交通图,好让您熟悉熟悉香港的大街小巷。

络绎不绝的人群,绵绵不尽的哀思。

“诚愿邓伯伯的爱国魂长护中华民族,我们定与伯伯的浩气长存”,这是普通港人的共同心声。

从2月20日下午到24日晚上,有45000名香港各界人士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灵堂表达对邓小平的哀悼和敬意。

邓小平:

“我争取活到1997年,在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邓小平同志对香港问题是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另外,他对香港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1990年1月,他会见香港人士就提出来,我希望能够活到1997年,到时候香港回归,我能够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特别强调自己的土地上。在今天香港回归以后,他老人家没有能够实现直接去看,但是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件事,同时也已经告慰他老人家,我们大家永远怀念他。而且他作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开创者、奠基人,是永远值得我们大家怀念的。”

(字幕:1997年7月1日零点)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

从这一刻起,香港这个与祖国分离了一个半世纪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宽广而温暖的怀抱。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世界的目光在这里聚焦。

飘扬了百年的米字旗在这里缓缓落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紫荆花绽开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相伴下冉冉升起。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奏响了香港新纪元的序曲。

这是一个欢庆的夜晚,也是一个思亲的夜晚。

江泽民:

“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针,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迈向新纪元的时候,我们怀着无限的敬意,追念最尊敬的邓小平先生。80年代初,经济增长迅速,香港人生活满足之余,焦虑不安地关心着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香港前途。邓小平先生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驾驭时代的宏大气魄,创造性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圆满解决了香港的前途问题。

今天我特别高兴,卓琳女士能够来香港参加回归的盛事,我们对卓琳女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敬意!”

邓小平:

“我争取活到一九九七年,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回归后的香港繁荣稳定,祥和美好。

香港男市民:“回归以后呢,几个月以来,大家看到百闻不如一见,都一样,就是马照跑了,舞照跳了。”

香港女市民:“我们的生活是一样的,跟以前比没有很大变化。等一会儿,一块去喝茶,国事、家事、朋友事,大家一起谈。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研究研究。你看我们大家都是笑口常开,越活越年轻。”

1998年新年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特区成立了超过半年的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操作得很正常,1997年下半年亚洲的金融**也冲击了香港,还好香港的经济基础是很好的,所以我们还是站得很稳,这是基于两个最重要的理由:第一香港始终有国家作强大的后盾,另一个理由,就是‘一国两制’,保持了香港的社会经济制度,保持了香港市民习惯的生活方式,保持了香港人对香港的信心,因此确保了香港的繁荣安定。

我相信全体香港市民,一定会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建设一个更好的香港。”

绚丽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这是百年乐章中辉煌华彩的乐段,这是12亿人口的国度庄严盛大的庆典。一位世纪伟人曾和我们相约在今晚,是他设计、策划了这一天,是他用心血和智慧描绘了这一天,他最应该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狂欢。今夜,我们等您亲手点燃这欢庆的彩灯。等您,盼您,想您,今夜您就在我们中间。

欢庆香港回归的礼花刚刚熄灭,党和国家又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盛事。金秋季节,中 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什么?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到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上。

江泽民: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全党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确定这样的主题,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我们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十五大无疑将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前面的路并不都是平坦的,还会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包括可以预料的和难以预料的,来自国内的和来自国外的,经济生活中的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无论什么困难和风险,都不能动摇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念,而只会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个理论去克服困难,战胜风险,胜利前进。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

20世纪就要过去了。回溯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艰难历程,老百姓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幸福生活。敬爱的小平同志,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怀念您,感谢您,爱戴您。您的风范是一面镜子,您的理论是一面旗帜,您的业绩是一座丰碑。

字幕: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光明日报》

纪录片解说词 篇5

一、注重纪实性和叙事性,主旨高度统一

作为一部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镜头深入到中国饮食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从食材的采集到制作加工,再到人们享受劳动果实的整个过程,全景呈现又不乏细节点睛。

“……豆花实际上就是大豆蛋白质重新组合的凝胶。挤出水分力度的变化将决定豆花的口感。简陋的帐篷里,一幕奇观开始呈现。现在是佐料时间,提神的香菜、清凉的薄荷、酥脆的油炸花生,还有酸辣清冽的泡菜,所有的一切,足以令人忘记远行的疲惫。丰盛的一餐,标志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

简单的开胃菜可能平时都不会留意,但跟随镜头的视角,观众能从解说词中感受到每一个食材,以至调料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加工细节上的差异也会带来不同的口感。观众听到片中解说后,能够细思一下被自己忽略的家乡味道,此时这段叙述就十分有意义。疲惫的旅程中饱餐一顿,带着心灵和身体上的双重能量前行,这种随处可见的温暖贯穿全片,让人看完一部纪录片,也像饱餐了一顿精神大餐。

二、注重与画面结合,突出视听特性。

《舌尖上的中国》不同于传统美食节目,它不仅将食物的色彩斑斓收入画面之中,还把收获食材的过程一一记录,让观众在了解一道美食的时候,还能聆听它背后的故事。

“起锚,收网,渔网已经在水下蛰伏20个小时,拉出水面,景象令人失望,终于发现了一条鲳鱼,却挣脱了渔网。6小时过后,鱼颗粒无收,幸亏有其他海货。大海又一次展现了它的慷慨。50公斤海货,是他们一昼夜颠簸的回报。10个小时内,这些海蟹将出现在大城市的餐厅。”

观众常见的是餐桌上被加工过后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食物,但是通过这样更直观的试听表达,感受眼前食物的一生,体会食材的来之不易,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魅力之一。

三、注重符合纪录片的风格,形成鲜明的语言风格

每当《舌尖上的中国》配乐响起,浑厚的男中音开始娓娓叙述有关食物的故事,观众就会有无数关于美食的联想在脑中浮现。在“望梅止渴”的心理作用下,那些细腻的文字,好像有了形体,有了气味,让幸福感漫布全身。通过对果腹之用的食物进行风格化地描述,让人与自然界之间既简单,又复杂的联系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带给人美的享受。这种通过语言描述达到的美食体验,甚至引发了“舌尖体”的流行,观众纷纷效仿写出类似的句子,足以见得,其语言风格的独到之处。

四、注重结合其他影视元素,使得衔接自如

《舌尖上的中国》在技术层面上,拥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如高清的摄制片源,技术纯熟的剪辑,细腻灵动的原创音乐等。但是题材庞大、故事多,如何让转场不显突兀,过渡流畅衔接自然,就成了一大难题。《舌尖上的中国》通常采用解说词进行转场,整部纪录片采集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景致,通过大量灵活的解说词化零为整,让片子具有更高的完整度和观赏性。

“食材的获得需要超常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利用前后场景的共同点,通过解说词衔接过渡,简洁又不失逻辑。

五、注重多视角人性化的创作手法,勾起观众兴趣

从创意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最为新颖的设计,大概在于它多元化的视角。开篇有时,甚至不会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有关饮食的纪录片,无论是在冰封肃寂的查干湖,还是在密林丛生的藏地高原,开阔的视角和大气的解说词都会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感受。但是将镜头推进到主人公们身上后,又不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熟悉的表情,日常琐事的叙述慢慢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然后,是对记录对象的发散式拓展描述,让观众明知道看的是一档饮食类节目,却往往抱着收获各方面知识的期待来继续观看。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另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是想要模仿却不是那么容易。它的解说词涉猎及其广泛,不拘于食材料理,更关注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于家乡味道的执着和形形色色的生计,有的主人公甚至是传统手艺的最后继承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传统的手艺正在慢慢消失,《舌尖上的中国》就把镜头聚焦在了这样的人群身上。

“……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没有《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观众可能一生也没有机会知道麦客这种职业的存在。每个职业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在观看过程中,观众会随着解说渐渐关注到社会更加深层的一面。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这一点上,《舌尖的中国》在摄制选材和解说词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更多的创作者以启迪。

纪录片的画面给人带来的更多是视觉的冲击,而解说词则是诉诸听觉器官的文字语言,能够非常直接地感染观众。在探究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的过程中,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分析其创意:围绕创作主旨,强调纪录片的纪实性,注重结合其他元素,突出风格,融入更多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美的感受,这些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摘要:解说词事实上是创作者对整个纪录片主题进行文学化的处理,让其本身更好地和其他素材融合,同时,把纪录片的真实性和观赏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更好地把握解说词创作,并把纪录片的主题深入浅出地通过声像传递给观众,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实例分析来探究解说词创作的理念,旨在为纪录片创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舌尖上的中国

参考文献

[1]佟延秋.纪录片解说词刍议[J].电影评介,2012(22):19-22.

纪录片解说词 篇6

在电视节目中,电视纪录片本身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题材,如果与文学进行对比,电视纪录片称得上是电视节目中的报告文学。在一部电视纪录片中,除了其本身的内容外,电视纪录片中的配乐与解说词是决定电视纪录片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此,本文对电视纪录片中的配乐与解说词的重要性进行了具体研究。

二、电视纪录片中配乐的重要性

在对电视纪录片配乐的重要性阐述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视纪录片的配乐不仅仅只包括背景音乐,同时也包括环境音、采访同期声、音效等。为了较好地论述电视纪录片中配乐的重要性,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电视纪录片配乐发挥的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改变节奏以及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并通过这一论述对电视纪录片中配乐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一)交代环境

在电视纪录片中,通过配乐交代环境是我国绝大多数电视纪录片都会使用的配乐手法,这一手法的应用能够通过配乐使纪录片本身的画面更具真实性与感染性,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作为一部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2》的配乐中我们能够听到多种菜肴制作时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的运用就起到了很好的交代环境的作用。

(二)烘托气氛

除了交代环境这一作用外,电视纪录片中的配乐还发挥着烘托气氛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使得电视纪录片本身所描绘的内容更加丰满。以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在《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三集书画修复的片头,观众首先能够清楚地听到书画修复所发出的种种声音,这一声音不仅带领我们进入正片,也烘托了书画修复过程中专家们所带来的那种严肃、小心翼翼与忙碌的气氛。这种气氛的烘托能够很好地使观众融入纪录片的内容之中,相较于普通的配乐,这种配乐方式对于电视纪录片所追求的视觉、听觉一体化,能够发挥更为良好的应用效果。[1]

(三)改变节奏

在电视纪录片的配乐应用中,配乐也能够发挥改变电视纪录片节奏从而进行转场的作用。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由于往往会描述多种美食文化,这就造成了不同美食文化之间需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转场,以此完成纪录片本身节奏的变换。而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这一转场一般都会通过一段轻灵的中国风音乐完成,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才实现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节奏的较好改变。

(四)表现人物心理

在电视纪录片的配乐使用中,配乐还能对人物的心理进行较好地表现。以电视纪录片《筑梦中国》为例,在电视纪录片《筑梦中国》第九集的建国大业中,由于这一集应用了经典的开国大典录像,而录像中毛主席有一段开怀大笑的画面,所以《筑梦中国》在这一片段中选择了《毛泽东的笑容》这一轻快温暖的配乐,这一配乐与主席嘴角扬起弧度的配合,很好地表现了主席在开国大典中的心理,这一人物心理的刻画深化了整部纪录片的主题。

上述一系列配乐在电视纪录片所发挥的作用中,我们能够明显地体会到配乐与电视纪录片存在的紧密联系,而这种联系同样为电视纪录片中配乐的重要性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三、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重要性

上文中我们对电视纪录片中配乐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论述,而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解说词同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论述。

(一)阐释画面

在很多纪录片中,画面不足以对电视纪录片的主题进行明确表现,这时就需要解说词对画面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进行阐释,这样才能够较好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本身职能。我们以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在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第一集中,有这一组钟表匠维修一件文物的特写镜头,如果这一画面没有附带解说词,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就不能知晓这件文物修复的艰难,而纪录片中“这件文物从什么时候起就没有再响过”这一解说词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解说词在一些电视纪录片中所能够发挥的阐释画面背后深层意义的作用。[2]

(二)抒发议论与深化主题

很多时候,电视纪录片制作者想要传达自身的主观情感并进行议论,并以此实现对主题的深化,但单纯的画面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时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便发挥了作用。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的结尾处:“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这段话将《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的主题与我国当下所处的时代发展脉络相结合,在深化主题的同时更为《舌尖上的中国2》这部电视纪录片带来了一丝哲学意味,这属于一种较为高明的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应用方法,很好地实现了电视纪录片主题深化与议论抒发的追求。

(三)表现人物心理

虽然我们上文中提到了通过配乐的使用,能够对电视纪录片中人物的心理进行较好的表现,但在很多电视纪录片中,通过解说词与配乐的共同使用,往往能够更好地进行人物心理的描述。以经典电视纪录片《大明宫》为例,其中“帝国在蒸蒸日上,但这无法弥补父子间感情的裂痕。退位之后的李渊成为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玄武门之变一直是李渊心中挥之不去的痛苦,因为争夺权力,儿子们相互残杀,父子之间也形同陌路,然而,退位的父亲使唐太宗的内心一直难以安宁。”这些解说词是李渊对李世民的怨恨和失望,李世民对父亲的愧疚等人物心理进行了较好的描绘,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3]

(四)场景转换与变化节奏

在电视纪录片的场景与节奏的变化中,除了配乐的使用外,解说词的运用也能够较好辅助这一纪录片场景与节奏的转换。以《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着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这一段解说词为《舌尖上的中国2》第五集相逢的下一段口蘑的介绍提供了场景转换的辅助,而这一场景转换由于与上下文之间的高度契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讲述故事情节

虽然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电视纪录片应该尽量压缩解说词或不使用解说词,但在我国当下很多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仍是很多电视纪录片的必备要素。在一些历史、科技类电视纪录片中,由于画面并不足以将电视纪录片本身的内容进行完全传达,在这类纪录片中,解说词几乎贯穿始终,甚至在很多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才是纪录片的主角,上文中举例提到的电视纪录片《筑梦中国》,就是这类电视纪录片的典型。

(六)构成声音总谱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系列作用外,电视纪录片中的解说词还发挥着构成声音总谱的作用。具体来说,由于声音由音色、音高、语调、节奏等因素组成,所以有的电视纪录片便会灵活运用人声的特点,将整个解说词形成一个多重奏,这样就使得电视纪录片的解说部分变得更为悦耳。

在上述提到的解说词电视纪录片应用所发挥的作用中,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发挥的种种效用,而这种效用正是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重要性的最好证明。

四、结语

在电视纪录片中,无论是解说词还是配乐都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使得电视纪录片能够更好地进行内容的阐释,可见,解说词与配乐在电视纪录片中的确占有重要地位。

摘要:电视纪录片通常具有特定的主题和内容取向,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作集中的、深入的报道。电视纪录片不仅具有新闻的真实性,也具备艺术的审美性。由于电视纪录片的特点,配乐与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电视纪录片中配乐和解说词的重要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推动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配乐,解说词

参考文献

[1]郭帜,卢妫.丝丝入扣织深情——从专题片配乐谈电视音乐的积极作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2(06):104-106+35.

[2]郭唯.电视纪录片“音乐前置”编辑法初探[J].当代电视,2011(03):77-79.

[3]曹陇华,马昊莹.2006-2010年历史文化纪录片叙事特征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1(02):153-160.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下一篇:抗风湿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