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圆明园》解说词

2024-08-15

纪录片《圆明园》解说词(精选7篇)

纪录片《圆明园》解说词 篇1

解说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5A级景区圆明园皇家园林遗址旅游观光。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区,毗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如今这里虽仅存断壁残垣,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圆明园依然以它精制的园林设计和厚重的历史底蕴吸引成成千上万海内外的游客前来观光。

圆明园是清代皇帝所建的一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组成,康熙皇帝设计建造。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都曾长年居住于此游园享乐,避暑纳凉,进行外事理会等。圆明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园中珍宝被抢夺一空,至今仍有许多珍宝流落海外。

圆明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园林,水覆盖面积达一半以上。圆明园规模宏伟,融合了各式园林风格,它既有古代宫廷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婉转多姿,既传承了悠久神秘的东方美,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被中国园林界称为“万园之园”;更被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称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圆明园景点大量引用中国古典神话,如蓬莱仙岛,武陵春色,杏花春馆等,还有取自杭州的“西湖十景”,取自苏州的“狮子林”,专为传教士修筑的“西洋楼”等,可以说吸收了古今中外的精华与奇观。

圆明园是国家重点保护历史遗迹。在这里您可以看到小桥流水的精制,也可以感受到断壁残垣的浑厚,置身圆明园,仿佛伫立于一个杂糅的世界。我的讲解十分有限,等多的惊喜正等待着各位的发现!

纪录片《圆明园》解说词 篇2

关键词:纪录片《圆明园》,皇权,历史警钟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 它始建于康熙46年 (1709年) , 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 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 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曾经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只剩下了一片残垣断壁。

在纪录片《圆明园》的真实还原和故事化叙事之下, 这个皇家园林的历史、面貌被一点点揭开。作为清朝历代帝王们悉心营造的宏伟工程, 圆明园的内涵显然不只是一个花园那么简单。事实上, 无论是在政治、文化、还是历史向度上, 圆明园都足以作为一个意义重大的地域符号被世人铭记和思考。

一、家国之间:封建皇权的巅峰象征

圆明园的意义首先在于她是清代帝王的离宫, 自康熙以来, 清朝皇帝们大多数都喜欢在这里生活、休闲和工作。她既是清代帝王们的“家”, 同时又是整个帝国的缩影和枢纽。圆明园与紫禁城一样, 都是封建皇权的巅峰象征。

从影片中不难发现, 在圆明园中处处含有皇权的政治符号。圆明园的建造、扩建本身就体现着历代帝王的个人意识, 这无疑是其作为皇权象征最为直接的一个体现。康熙时期的圆明园仅仅作为供皇家消暑的一个离宫, 她的建造表征着康熙的性格特征:开明务实。而通过雍正的扩建, 圆明园则具有了更多的国家象征意义:园中一个人工湖, 形状被设计成了大清疆土的轮廓;“九州清晏”的造型则呼应了中国的古代称谓。可见雍正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皇帝, 他希望把全国牢牢地控制在手上。而在乾隆时代, 圆明园则如同这位自负的帝王一样, 有了更多浮华和炫耀的成分。

园中另外两处具有汉字造型意象的建筑, 同样体现了清朝帝王们对自身统治的美好期望。其中一处外形是“田”字的宫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田”指代的是农耕, 圆明园中的皇帝时刻不忘提醒自己, 农业是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华帝国的经济命脉。作为雍正寝宫被影片重点展示的一座造型独特, 类似佛教名词“卍”的建筑, 富丽堂皇中射出逼人的权势威严。这座后来被乾隆皇帝命名为“万方安和”的宫殿, 刻意地传达了浓烈的政治含义, 它象征着大清江山永世的传承。

二、多元共存:海纳百川的帝王气概

圆明园的另一个重要形象, 是她对各种时期、各种地域的建筑、造型风格的有机融合, 这形成了她在文化上的特征:多元共存。

圆明园在建筑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酷爱巡游, 每到一地, 凡是他所中意的名园胜景、名山胜水, 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 回京后在园内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 移天缩地在君怀。

“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则成为圆明园另一大设计思路。如片中以圆明园四十景图展现的“杏花春馆”一景, 就是以淡泊、清幽的手法展现了杜牧诗:“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境。而更为让人惊奇的是圆明园设计中对中国古代传说的借鉴, 如在雍正时期建造的“蓬莱瑶台”一景。雍正皇帝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 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 岛上建有殿阁享台, “望之若金堂五所, 玉楼十二”, 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 把东湖命名为“福海”。

而在文武双全、骄傲自负的乾隆皇帝的旨意下, 圆明园则融入了西洋文化与中国西部的草原文化。在圆明园东部东西长800米, 南北宽70米的一个狭长地带, 分布着三组大型的喷泉和西洋建筑, 罗马式立柱、巴洛克式拱门、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五彩斑斓的琉璃瓦, “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 可以和欧洲任何一座皇家园林媲美”。位于花园中部的大水法, 当所有喷泉一起打开的时候, 如同洪水般的声音, 在几里之外都能听得到。

圆明园对于各种文化形态和造型特征的融合, 源自封建帝王不餍的欲望, 也象征了中国封建社会走到顶峰时期,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的举世无双的富有。同时, 这也体现了圆明园自身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

三、历史警钟:民族耻辱的永恒记忆

繁华的过去早已被无情地摧毁, “圆明园”三个字在今天的中国人心目中, 更多的是一种屈辱的代名词。圆明园在历史上的意义, 作为一种对民族耻辱的记忆被彰显。纪录片《圆明园》在记录圆明园兴盛时代的同时, 也没有忽略她被无情摧毁的悲惨史实。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悲壮历史的真实还原, 使本片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影片在叙述康熙皇帝的时候, 就已经为清末的灾难做下了铺垫。偌大一个大清帝国, 热衷于科学技术的, 仅有皇帝一人。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工业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时候, 大清帝国却依然处在农业文明的状态里, 几乎停滞不前。

这种“停滞不前”在片中被多次提及。如郎世宁所口述的, 皇宫中的官员、太监掌握着巨大的权力, 但是他们的管理方法和思维方式却很落后, 办事效率很低。庞大的封建帝国, 落后的已经不止是技术、科学那么简单。封建社会在制度上的弊端, 于乾隆时期便已经昭然若揭。

影片在表现大清走向没落的一大重要手法, 是对比法的使用。在乾隆皇帝于圆明园大修土木, 自我陶醉的时候, 影片平行叙述了西方文明的蒸蒸日上。另外, 在八国联军进军北京的战役中, 影片着重对比了清军和联军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清军的兵器在两百年中几乎没有改进, 依然停留在弓箭、腰刀的时代。当清朝骑兵们自杀式地冲向侵略军的炮火时, 影片的悲壮气氛被推向了顶峰。

影片另外一个令人叫绝的对比手法, 是在八国联军攻城略地、进军北京的途中, 交叉剪辑了咸丰皇帝萎靡不振地在圆明园中泡澡、吸鸦片的镜头。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 和悲剧的必然性在此一目了然, 令人扼腕叹息。

而最为让中国人记忆犹新、永世不忘的, 莫过于圆明园被焚毁的那段悲惨屈辱的历史。影片以近乎黑白的色调, 用一种接近资料片的沧桑感为观众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联军统帅额尔金爵士在皇帝宝座前踌躇满志;联军士兵们在园中观看浏览, 带着如入仙境的惊讶眼神;咸丰皇帝接到联军攻占圆明园的消息, 无能为力地双手发抖;最后, 则是近乎疯狂般的掠夺、破坏、和焚毁。“抢劫中的士兵们都带有一种欢乐的神情”, 在牧师麦基的叙述下, 联军令人发指的罪行被一一展现。

在历史面前, 圆明园已经不只是一个园林, 一个大清帝国的象征, 甚至不只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国之瑰宝。圆明园还是一个历史的符号, 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铁一样的罪证。圆明园更是中国封建帝国走到尽头的墓志铭, 是中国在清朝末年所遭受的屈辱过往的永恒记忆, 是告诫中华民族的永远的警钟。

四、结语

作为封建皇权的一个巅峰象征, 圆明园不愧是“万园之园”, 世界级的建筑奇迹。多元的文化在这里共存, 帝王的气度在这里彰显。而圆明园更为重要的意义, 是她以一座废墟的姿态, 铭记着中华民族的痛与泪, 并且警示着每一位龙的传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476.htm

[2]毛琳.《圆明园》的数个第一[J].大众电影, 2006年第18期.

纪录片《圆明园》解说词 篇3

关键词圆明园中西园林

作为中国第一部史诗风格的数字纪录片《圆明园》利用数字技术向我们客观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包容东西方园林建筑设计。精美绝伦规模宏大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通过影片当中复原的西式园林建筑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圆林明显的美学差异。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在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美学理论中“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基于这种理论西方园林崇尚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美。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气质都可以互相沟通的对象,自然以其风韵感染人,人反过来也可以将其拟人化,从而形成一种其实中国古代就传承了倾心欣赏自然的传统,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美学家心目中,自然与山水不是如西方人那样,是主客体相对峙的对象,而是人格与情感自然的人化关系与移情功能。在两种不同倾向之下,中西传统园林一个侧重于模仿,极尽能力去艺术地再创造出泉、潭、溪涧、瀑布等自然景观,提倡和谐的自然美:一个侧重于改造,推祟发展人工美,追求人的能力的最大发挥与创造,这种十分鲜明的对比在圆明园中的中西园林中有着直接的体现。

西方园林一直遵循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早在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早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形式美的法则在西方具有普遍性,对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自然西方园林也处处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在圆明园的西式园林中对称的轴线、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构图,都充分体现了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强调的是诗画的意境,着重于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文人的追求和喜好左右着造园,因而中国的传统园林在实际意义上是文人园林,是与山水诗画相生相长、相辅相成的文化。中国绘画一贯讲究“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这与西方讲究写实有很大的不同。做为深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的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皇帝来说,圆明园所要表现出的是诗画般的意境。圆明园中就有不少根据诗歌而建的园林,乾隆时期在圆明园扩建完成之时,乾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园中各处景色赋诗。圆明园的建造也是在数百名宫廷画师的笔下逐渐明晰起来的。自魏晋南北朝文人这种对于山水诗画的追求就开始一直左右着造园,而中国诗画都注重对意境的追求,这在造园上有着直接的体现。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

由于对于造园的追求与侧重点的差异,在我们看来中西方园林明显体现出了形式上的悦目而中国园林则体现出一种文人所向往的诗画般的意境。

《圆明园》中主要是借助郎世宁的陈述与旁白来展开介绍圆明园的发展历史,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气势磅礴但处处都充满精致景观的皇家园林,在影片当中有部分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中突,譬如郎世宁的油画不符合皇帝的审美观,水法中的机械部分被乾隆的废止。这些都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作为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统治者乾隆把与中国园林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园林融进圆明园当中。那么中西园林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大的差异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纪录片《圆明园》解说词 篇4

我们且先不论圆明园的历史背景以及是否奢华。如果有人能重建圆明园的话,我相信只有上帝能够办到。美,无须用如何华丽精致的字眼,当你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当人的某种情感达到极限的时候,越是简单原始的字眼,越能表达人的内心真实。无论恢宏壮丽、清新淡雅、金碧辉煌、山明水秀,还是人文之极、自然之天成,到了圆明园这儿都只能归结为一个字:美!

除了美,圆明园的规模之大,组建筑之多,都足够使人瞠目结舌。建筑式样之繁复多变,简直已非人力所及。人的想象力真是恐怖的东西,怪不得上帝要把具有好奇心的人类赶出伊甸园。你可以试想一下,600个足球场一个挨一个的拼接起来是什么概念,在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但并无些许的杂乱,而是如此的和谐,仿佛那片土地天生便是如此。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世界上确实曾经真有这么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圆明园。当两个强盗扔下火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再也不会有如圆明园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人世之间。

我一直搞不明白,康熙皇帝是如此的喜爱自然科学,以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便投其所好进献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以求得到皇帝的接见,却为什么他的后世子孙却如此的不好此道,以致使帝国失去了一个继续引领风骚的绝佳契机。雍正登上皇位之后,不知是出于感思亲情还是攀比好胜之心,开始大肆扩建圆明园。加上乾隆的长期建设,以致在半个世纪之后,圆明园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称之为桃源仙境、紫宫天府。世界上最勤奋的皇帝非雍正莫属,在他统治帝国的十三年间,平均每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为大清盛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乾隆继位之后,他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国库中的银两多得以致于影响了市面上正常的货币流通。圆明园便是在这样一个鼎盛的时代逐渐完成。乾隆听说法国的水法享誉欧洲,便吩咐传教士们在圆明园中修建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水法,一个中西合璧的水法。在彻底平定了回部准格尔贵族的叛乱之后,乾隆便为来自维族的爱妃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伊斯兰式建筑,以慰其思乡之情。当一个男人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来取悦一个真正爱着的女人的时候,不知羡煞天下多少女子,郁闷死天下多少男子。

历史的真相,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三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更为让人深思的是,英使马噶尔尼送来了最好的大炮和枪械,但他们在角落封闭的房间里一睡便是五十年。鸦片战争之时,清军用的仍然是二百年前的大炮,清军勇士们仍然在用战马和弯刀冲锋。虽然他们的勇气让英法带兵的将军们感到震撼,但结果却是英法联军以五人的微小代价击败了帝国三万大军。谁都没有想到,奇技淫巧竟有如此的威力,不知逃亡途中的咸丰皇帝作何感想。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有让帝国真正尝到教训的话,那么这一次,便是对皇室信息的毁灭性打击。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上万人进行了两天公开的大抢劫,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与卑劣。能拿走的全拿走,不能拿走的全砸烂。为了公平起见,将军们号召士兵保持绅士风度,把文物财宝重新上缴然后进行了三天的公开拍卖,。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格兰特将军于额尔金勋爵商议,为了彻底打击清廷信心,以便在条约谈判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决定彻底毁掉圆明园。并借此向世人宣告,他们曾经来过北京,他们是胜利者,以免他们的伟大功勋被后人所遗忘。三千五百名士兵开始有组织的有条不紊的焚烧圆明园,海淀一带的其他几座皇家园林也随之焚灭。当联军把大炮架在安定门城门之上对准紫禁城的时候,战争结果已可想而知。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清帝国的命运已不仅仅是其自身的命运,而是代表着更为宏观更为深层的整个中华古代文明的命运。从大秦帝国到大清帝国,的时光,是如此的漫长,虽饱经风霜曾屹立不倒;却又是如此的短暂,在三枪两炮声中大厦倾颓。秦和清的发音如此相近,如果我是一个宿命论者,只好承认,该结束了。可圆明园何罪,竟离此劫,永不超生,让人心痛不已,

纪录片《圆明园》观后感 篇5

上周上近代史课时观看了纪录片《圆明园》。作为观看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为圆明园的富丽堂皇所震撼,而对于最后的结果,那日落前的东方倩影,相信无人不为其惋惜,无人不为其慨叹,无人不为之愤怒!

作为历史上曾经名副其实地作为“万园之园”存在过的圆明园,它是由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祖孙三代统治者,即我们常听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穷我中华全国之人力财富,文化艺术,并且在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王致诚以及众多西方传教士的参与下,融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特点,历时近一个世纪才建成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的,我们或许可以从史书中了解到关于它的一些东西,它是美丽的,迷人的,为人所憧憬的。但是,我更加坚信,它的魅力绝不只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而因为它的离去,它也注定将成为一个永恒的奇迹,一个永恒的谜,就像那遗失的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说到它的离去,那却是一处深邃的痛。法国的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这样描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这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于是,圆明园便从东方的那缕阳光下消失了。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必须铭记的一段屈辱历史。在那段历史时期甚至更早的康雍乾时期内,我们所敬畏的的帝王将相掌控着我们的所有,包括这个泱泱大国的命运。而他们一味沉迷于一个落后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里凭着“天朝上国”的封号自负着,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作为井底之蛙,后果无疑是为世界潮流所遗忘。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涌向大沽炮台时,结果便早已注定了。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大全 篇6

圆明园的建成和不断的扩建,彰显着大清国无法形容的富饶。然而也是因为太过于富裕,使当权者得意忘形,竟然闭关锁国,不与其他国家交流。当欧洲科学之风盛行的时候,科技迅速发展的时候。大清却还是保持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没有在科学方面前进一步。而正是因此,大清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走向末路。后来英国用武力强行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大清帝国随之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从最繁荣的时期走向灭忙的过程,最后也随着大清帝国一起走向灭亡。

知道康熙热衷于天文,郎世宁第一次面见康熙时,送给了康熙一个望远镜。当时是十八世纪初期,近代科学在欧洲已成潮流,而在大清,只有康熙一人热衷于观测天象。康熙康熙在天文和数学方面达到的水平很高,甚至亲自教儿子们。“康熙对科学的态度在中国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或许康熙已经感觉到了科学的力量,但离宫中的皇帝永远不会想到科学对帝国的未来真正意味着什么。”而大清官员们只认为郎世明带来的望远镜只是给皇帝带来了一个玩具。然而历史就是这样,在那个时候又会有谁明白科技的力量竟然是如此强大,强大到另一个帝国在面对科学装备的军队时竟毫无反抗之力。

雍正登基后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作为帝国的新离宫。“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根据雍正的旨意,圆明园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规模浩大的圆明园,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雍正去世后乾隆登基,圆明园再次被扩建。“扩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圆明园的东面,将近一个世纪的积累,帝国的财富在迅速增加,圆明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数百名最优秀的画师云集皇家画院,无数工匠日夜劳作,为离宫的设计建造奉献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九年之后,扩建工程结束。这座旷世园林极大地刺激了第一次来中国的法国人王致诚,他在随后寄往欧洲的信件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那个时候各国皇室竟然开始模仿圆明园。在此处就可以看到,当时大清国的富丽堂皇是欧洲国家所不能企及的。只是大清国闭关锁国,乾隆更是自负于天朝的富强,认为天朝国无所不有,无所不能,酿成了后来不可避免的灭亡。

18世纪中期,在西方沉迷于中国园林的同时,一些来往于大清宫廷的欧洲人也在传送西方的信息。乾隆在听说了西方水法后命郎世宁在圆明园东边一块狭长的地带督造一座豪华的西洋花园。那个时候,大清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帝国拥有世界1/3的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也占到了世界的1/3。对于乾隆来说,如何花钱成了问题。国库中因为积存了太多的银子,竟然影响到了正常的货币流通。空前绝后的圆明园就是在这样一个空前富足的年代建造起来的。没有人知道,修建圆明园究竟花了多少钱。

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这个旷世园林拥有100多组景观,将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亩,有600个足球场大小。

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文明却蒸蒸日上。在对待科学方面,乾隆的态度比雍正更为落后。在乾隆看来,科学就等于玩物丧志。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些使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这个自负的皇帝统治大清达30年之久,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

1860年英法联军进军北京时,可恨的是,因为不通外交,不知道欧洲科学的进步,中国士兵还在使用着落后的武器,在战争中只有送死的份。而乾隆去世后新登记的皇帝也软弱不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优柔寡断,束手无策。“出于所有人的意料,战争竟然如此顺利。整整一天时间,我们只打死中国士兵,自己却几乎丝毫无损”英军随军牧师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后来,联军攻入圆明园,面对如此宛若仙境的园林,人性的贪欲暴露无遗。联军士兵们开始私欲妄为“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留下,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毁掉。”圆明园就这样毁于一旦,不禁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却又无可奈何。心中只有遗憾和愤怒,愤怒于联军士兵们的丑恶暴行。遗憾于这座奇迹一般的园林就这样消失在这个世上。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破的圆明园在战乱中遭到彻底毁灭。

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

浅谈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主要作用 篇7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词作用,艺术价值,语言的艺术

一、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信息延伸作用

在电视纪录片中, 解说词不但是一种电视语言也是整个纪录片的支架。以文字的形式与声音画面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使纪录片的艺术魅力得到全方位展现。作为纪录片的解说词, 文字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配合画面, 还是为了让受众深刻理解纪录片所蕴含的真正想法, 因为镜头只能从表面上进行记录无法加深理解。同时, 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是提升纪录片艺术性的重要方式。任何事件的发生或事物的存在都会有其自身的前因后果和过去未来, 只靠画面来展现是无法全面的表达纪录片的信息的, 只有将解说词与画面进行整理结合才能使纪录片在具有整体感的同时提升艺术价值。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第一集的开头做出了详细的解说, “从人口到自然景观, 辽阔的土地蕴含了丰富的食物原材料, 这是一个关于美食与人的故事。”在这一段解说词的内容中, 一个个画面采用列举的方式与解说词串联在一起, 让观众得到了一个信息“这些地方, 这些方式都可以创造出什么类型的特色美食”。如果只是把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 直接代入美食, 则会显得过于突兀。

解说词在扩充信息占有量的同时也补充了画面所欠缺的内容, 使观众能多方面多角度的接受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信息。

解说词补充了电视画面所缺少的信息, 又扩充了画面的包含量, 有声语言的匹配使受众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互为表里, 缺一不可的。当画面与解说词做不到完全匹配时, 也会使纪录片失去真实的效果。

二、解说词的画面延伸作用

纪录片以社会的原生形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靠画面呈现信息是无法承受更多的文化内涵的, 解说词围绕画面尽可能多地传达信息, 使主题深刻、意义深远。

例如, 纪录片《舟舟的世界》, 解说词作为一条必不可少的主线, 从始至终都在辅助片子的完成, 作为人物纪录片中所涉及的多种拍摄要素如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的基础背景和相关事实, 有很多是难以用画面去陈述的, 解说词的运用弥补了“画面缺失”的不足。观众通过解说词的补充可以了解舟舟的病因以及他的家庭甚至对舟舟的指挥风格也做了介绍。这些信息仅靠画面是不够的, 受众有其不能完全理解的信息, 只有在解说词的介绍下才能让观众真正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义。解说词介绍了舟舟作为一个患先天愚型症的孩子, 经常因为病症受到人们的误解, 被别人当作傻子看待, 这对于舟舟来说是一种极不公平的对待和误解。我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到舟舟的日常生活, 虽然在其他方面无法和普通孩子相提并论, 但是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天赋。这一发现使更多人对舟舟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也对患先天愚型症的孩子多了一份理解和期待。导演花费十个月的时间对舟舟的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的记录, 在《舟舟的世界》中所呈现出的舟舟是令观众惊讶的也是令观众感动的。

纪录片的解说词主要作用是为了与纪录片采集的画面进行配合而存在, 但是与配合作用相比, 解说词更主要的存在价值是为使纪录片的中心思想得到全面表达, 将需要让人理解的重点内容使用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 从而加强对纪录片内在含义的理解。《舟舟的世界》在片子的最开始就配上了“一切生命都具有尊严”这样意义深刻的解说词, 在片子的最开始就暗示了这不仅仅是一部只描述患先天愚型症孩子的纪录片, 重要的是通过这部纪录片让人们看到生命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三、电视纪录片中解说词的叙事作用

解说词在纪录片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 但是随着纪录片的快速发展我们也慢慢发现解说词的分量与早期的纪录片相比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最初的语言填补空白到现在纪录片更加偏向于对于事件采用影像画面进行真实的记录, 但这不是说明解说词对纪录片而言不再重要, 相反, 解说词的位置变得更为重要, 更应该受到重视。解说词在语言组织上要做到更为精炼, 在措辞选择上要更加恰当, 在情感表达上要更加有韵味。解说词是声画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记录客观的真实世界, 镜头只能从画面上进行记录无法让受众有更深层的理解。纪录片使“叙事”变得非常具有艺术魅力, 但是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结果需要解说词进行补充说明。无论解说词在纪录片中占多少比重, 它对于画面的叙事作用永远必不可少。

在纪录片《西藏的诱惑》里, 西藏的美景和西藏的布达拉宫作为主要的风景被多次呈现在受众面前。如果没有解说词的搭配运用, 我们根本无从得知四个摄影家对西藏的不断追求和艰辛的拍摄经历。这部纪录片在片中呈现过这样一幅画面:“山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草, 高大的骏马在吃草”。原本是一幅普通的画面, 但是解说词的搭配使画面瞬间提升了魅力。“像山野诱惑春风, 像草原诱惑骏马, 西藏对人的诱惑, 那样难以摆脱, 对敢于追求的艺术家来说, 像大海诱惑江河。”解说词用一种比喻的方式阐述了西藏与众不同的美。

四、结语

在电视纪录片, 始终以记录真实生活为主。从目前的纪录片发展看来, 没有哪一部纪录片可以彻底摆脱人为的参与。创作者的思想以及想要突出的主体始终蕴含在画面里。但是, 画面有相应的局限性, 无法完全地展现创作者的深层想法。解说词的运用不仅使画面得到延伸更使纪录片富有深厚的情感, 而且可以更全面的表达深刻的情感, 它对于体现纪录片主题而言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东.《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D].辽宁大学, 2013:23-34.

[2]姜亚飞.论饮食文化纪录片字幕翻译[D].苏州大学, 2013:5, 9.

[3]何莹莹.电视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5:15.

上一篇:西安历史介绍下一篇:高压电缆挖断事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