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

2024-08-18

BBC纪录片(精选5篇)

BBC纪录片 篇1

在《中国新年》里,BBC的纪录片不再以“黑”中国为习惯,而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切身感受中国人民喜迎春节、欢度新年的过程,最终将东方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中国新年》画面的拍摄尤为让人深刻。

一、“欢快”的快节奏剪辑

所谓“旁观者清”,BBC的制作团队作为“客人”看待中国新年,整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他们解构中国春节意义的过程。首先,从表面的剪辑形式来看,影片的画面剪辑迎合了中国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画面的快速切换使影片节奏加快,其中大部分单个镜头的时间不超过5秒钟。这种快速切换的剪辑方式,让观众目不暇接。例如,在第一集《回家》中,简单的大远景镜头只是交代中国繁荣的城市环境,而更多短促、丰富多彩的全景、中景、中近景等将中国百姓过年回家、归心似箭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中国观众,还是外国观众,在观看这种快节奏的剪辑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快感。同时,选择快速的剪辑方式也将中国所特有的过年回家现象与情绪很好地表达了出来。

二、慢镜头的魅力

照片定格了美丽瞬间,而慢镜头则将美丽的瞬间动态化的展现出来,所以拉长了观众感受瞬间美感的时间。慢镜头在影视片中的作用主要是表现慢速运动中的美感,在慢速中给观众特殊的视觉体验。对于纪实手法为主的纪录片来说,慢镜头的运用是很少的。然而,在《中国新年》中可以看到,创作者运用了很多慢镜头的表现方式。例如,在第一集中,创作者将“打铁花”这个中国传统烟火技艺搬上了银幕,“铁花”是转瞬即逝的,而一个个慢镜头,将这美丽的瞬间记录了下来,另外,配合多角度的远景与特写的切换,使得画面美不胜收。再如,展现众多人口画面是动态的,通常情况下节奏也会是急促的,而在《中国新年》中,创作者对中国众多人口的表现大部分采用了慢镜头的方式,配合顶角度俯拍,从慢动作中反而更能体会人们回家的急切心情,从更深层次来看,中国百姓归家是充满欢欣的,也预示着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雄狮”充满希望的未来。

三、色彩斑斓的颜色

画面的色彩对纪录片来说要求并不高,但是色彩的运用却是对纪录片拍摄者较高的考验。在BBC《中国新年》的预告短片中,西方纪录片创作者用字幕清楚地表达了“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的观点。因此,对于这个世界级的“盛会”,造型语言的运用必然会“与众不同”。《中国新年》对色彩的运用,可谓“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片中画面不仅强调了中国传统的红色、黄色,更是强调了冬季所特有的白色。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多次出现在影片的画面中。俗话说“瑞雪兆丰年”,白色带来的不仅仅是春的“前奏”,更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预兆。

四、“以人为本”的构图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每逢春节临近,春运大潮汹涌澎湃,而BBC也是抓住了这个只有在中国才独有的“景象”,构图的完整与线条,让人称赞。首先,构图的完整性体现在对人群的展示。“春运”回家,人群杂乱无章,川流不息,《中国新年》三集中,几乎每一集都展现了热潮涌动的场景。创作者大多采用大远景构图,将面状的人群变成一个个的点状化,再配合着人们五颜六色的衣服,甚是好看。其次,在《中国新年》中创作者多次运用了顶角度的“上帝视角”。排队进入火车站的人们,构成了蛇状的曲线线条,骑摩托回家乡的人们更是排成了一条长龙。线条的构筑,让本身混乱的回家场面,变得“井然有序”,长长的线条更表现了春节来临之际,中国人热切盼望回家的心情。

五、对《中国新年》画面创作的借鉴

时下而言,中国的纪录片产业越来越与国际并轨,当然,可挖掘的题材数不胜数,这也强烈吸引着西方媒体的注意力。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见多识广之后,人们对纪录片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尤其对于画面的要求,随着人们对纪录片认识的增多,也越来越感受到纪录片所带给人们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这就更需要用艺术性的画面去感染人们,运用纪录片创作的技巧去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其次,画面的审美不仅仅只是视听语言技巧的运用,更多是要赋予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国新年》中,创作者运用镜头不是表现高大上的人或物,而是人潮涌动回家的人们,这既是展现中国传统的文化,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我国纪录片创作需向西方媒体学习,借鉴其创作过程中,既能考虑到纪录片真实的“本性”,又能艺术性地让观众感受到真实“美”。当然,这需要做好调查,并且在纪录片市场目标的定位要准确。

总而言之,研究《中国新年》是一个审美享受的过程,影片画面的创作深入人心,充满着文化气息与情感的表达,“用心”纪录中国变化的点点滴滴。

摘要:一直以来,英国广播公司(BBC)所创作的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美誉,甚至是各国纪录片创作者争相模仿和超越的典范。笔者认为,现代纪录片不仅仅要把握客观真实的主题,更要对画面的美感进行塑造与创新。

关键词:BBC纪录片,审美,画面

BBC纪录片 篇2

这几天看了BBC纪录片——艺术的力量中,梵高的部分,对梵高的一生及其代表作作了概括和分析,说实话以前从未留意过他的画作,Starry starry night听过了,麦田和星空看过了,此前并未有多大触动,然而就在那时,鬼使神差一般的想要了解这位悲剧性艺术家的生平,于是点开看了,由旁白和主讲人来配音,加以演员再现当时梵高的心理活动和“真实”的境况,是一部很精彩的片子。

或许是因为年少的我太过无知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学校的环境实在不适合细细品味任何的东西,从前在中学的课堂上,老师把梵高最富盛名的画作《向日葵》放在投影幕布上时,看到的只有一朵黄黄的向日葵,应试教育的头脑随后响起“这是一副名作”的字眼,便再也没有了其它东西。如今时过境迁,心里历经了种种矛盾与挣扎,再次打开,观想起来却有了很大的不同及感慨了,每一片花瓣都好像燃烧着的火焰,经由花托到尖端血脉喷薄之感,便觉得这向日葵的每个细胞都在跳动,炽烈而奔放,如同艰难困顿生活中生命的坚韧困苦与狂热,初看时的木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震撼,这便是把整个心身与灵魂都灌注在了纸上,说灌注也不确切,应该说是焚烧,生命去作画才能达到的高度……

我不是美术学生,甚至不是一个绘画爱好者,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人,吸引我的`到底是什么也亦未可知,而我想,真正的艺术无需华丽的 辞藻,也无需专业科班的术语分析,是可以跨越国界年龄时间等障碍,经由一个感受力的心灵直达灵魂深处

而在星空中,那是梵高余下不久的人生里创作出的画作,夜空中巨大的月亮,蓝色的漩涡状星夜和云团,暗示了他一生至高无上的追求,和超脱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无处安放的爱与激情,升华的精神上美好的层次,都在纸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似乎印证了他的一生:一个狂热而不羁的个人主义者,理想与世俗压迫之下被困苦折磨的天才。

之后的几天,又看了毕加索,通过解说了解了一些背景,与梵高截然不同的,他是一位现实的人,甚至有点残忍,冷酷,玩味及无情,直挺挺的将问题毫不美化的显露无疑,然而两相对比之下,同样身为世界艺术大师,我却仍然对梵高有所钟情,这也许也和我内在的某个部分相呼应了吧……然而也只是那么极小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我依然是个平凡平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为,过着平常生活,向往平常生活的家伙。

BBC纪录片 篇3

一、《冰冻星球》的教学意义

1.开阔视野,认知两极景观

地理景观是地理学习的直接经验,丰富的直接经验与理论相联系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冰冻星球》的开篇语:“将带您领略地球两极——南极和北极的奇异风貌。南极圈和北极圈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类认识最少的荒原。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活着地球上最奇特和最耐寒的生物。”纪录片以季节为主线,展现不同季节的极地景观。对学生而言,两极大陆的神秘犹如黑夜,而纪录片则给黑夜装上白炽灯,所有情形一目了然。通过纪录片的观看或图片运用,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和认识神秘的南北极世界。

2.实际体验,领略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地理教学的永恒主题,虽然两极大陆甚少有人涉及,但是仍旧受到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纪录片解说员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机会。“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这些珍贵的场景。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了人们的认识。”该纪录片的最后一集《如履薄冰(On Thin Ice)》拆分出来单独作为另一部纪录片,具体展现气候变化对两极景观、两极动植物等的影响,并且探索两极变化对整个星球的影响。这对学生认识人地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3.实地探究,感受科学态度

纪录片拍摄不仅需要高端设备,更需要严谨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冰冻星球》的拍摄也集结了对两极状况十分了解的人员。本片主持人大卫·艾登堡,在纪录片拍摄时已经85岁高龄,但仍跟随摄制组到达环境恶劣的极地进行拍摄探索。这本身对学生即是一种鼓励。他曾说过:“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最大的源泉。她是一切丰富壮丽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在纪录片播放时,附录大卫·艾登堡的履历,更能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热忱。

二、《冰冻星球》的教学建议

《冰冻星球》片长约60分钟/集,共9集,其中蕴含大量地理知识,可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利用。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集《前往世界尽头(To the End of The Earth)》中描述南、北极极昼、极夜间极端的季节变化,从狂风暴雪到极地之春的万物复苏,以及“太阳升起后,一切了不得的变化开始发生”。这一段视频生动展现了两极地区的冬夏景观以及植被、动物等变化对极地地区气候的影响。以高中阶段为例,可为达成课程标准中“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内容标准提供素材。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可以预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①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③这种现象对两极地区环境有什么影响?

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集《最后的疆界(The Last Frontier)》主要展示极地的宝藏和奇观,千百年来,正是它们吸引着人们不断到来。如今,这里人们的生存不仅依赖古老的智慧,而且需要先进的科技。北极、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显示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对极地的探索和研究从未停止,在南极,人类还建立了研究基地,可以承受地球上最严酷的冬季。这段视频材料可作为课程标准中地理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材料,通过对南极开发的各国条约与开发现状,学生能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极地地区开发的历史发展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能力有限,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在观看本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南极地区的开发条件、现状及注意事项。

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集《如履薄冰(On Thin Ice)》主要探究两极的冰川融化状况以及可能对极地乃至全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人类和动物以及整个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并以大量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对极地造成的影响,比对地球上其它地方造成的影响来得更快更强烈。这一片断的内容视频可作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模块教学素材。课程标准中设置有内容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直观性最强,最适宜作为本条标准的直观体验。观看本纪录片之前可预设问题:①极地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有什么影响?②说明极地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③结合视频并利用所收集全球气候变暖资料,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纪录片教学的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素材

教师应树立教学素材选择服务于教学的目标,使用记录片进行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整个课堂占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整节课三分之一以内,不然会反客为主,冲淡课堂氛围。纪录片篇幅较长,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相关部分,其余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外观看。在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应预设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

2.注重与其它媒体组合

每种媒体都有优势与不足,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纪录片在图像和声音呈现上占有优势,但在文字上略有欠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其它媒体组合,可收到声形并茂和相得益彰之效。

3.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

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不仅是发掘纪录片本身暗含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在课外可以发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它纪录片。需要对所选纪录片相当熟悉,挖掘纪录片中隐含的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素材。可以浏览许多纪录片,发掘跟课堂练习密切的影片,挖掘其知识内涵。如BBC等其它系列的纪录片,《地球》、《太阳系奇观》、《宇宙构造》以及大洲系列等都与地理教学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纪录片丰富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以达成教学目标。endprint

英国BBC电视台耗时5年制作的纪录片《冰冻地球》于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播出。这部耗资巨大的纪录片用镜头真实地展现了正在逐渐融化的地球两极景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片中种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整个纪录片是以季节的变化为主线,记录地球两极在一年内展现出的各种场景,从“大融化”万物复苏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纪录片最后还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冒险经历以及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气候下生存的技巧。片中展现两极景观的同时,也蕴藏了许多地理知识,如果地理教师能将这些地理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将为地理教学增色添彩。

一、《冰冻星球》的教学意义

1.开阔视野,认知两极景观

地理景观是地理学习的直接经验,丰富的直接经验与理论相联系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冰冻星球》的开篇语:“将带您领略地球两极——南极和北极的奇异风貌。南极圈和北极圈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类认识最少的荒原。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活着地球上最奇特和最耐寒的生物。”纪录片以季节为主线,展现不同季节的极地景观。对学生而言,两极大陆的神秘犹如黑夜,而纪录片则给黑夜装上白炽灯,所有情形一目了然。通过纪录片的观看或图片运用,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和认识神秘的南北极世界。

2.实际体验,领略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地理教学的永恒主题,虽然两极大陆甚少有人涉及,但是仍旧受到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纪录片解说员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机会。“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这些珍贵的场景。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了人们的认识。”该纪录片的最后一集《如履薄冰(On Thin Ice)》拆分出来单独作为另一部纪录片,具体展现气候变化对两极景观、两极动植物等的影响,并且探索两极变化对整个星球的影响。这对学生认识人地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3.实地探究,感受科学态度

纪录片拍摄不仅需要高端设备,更需要严谨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冰冻星球》的拍摄也集结了对两极状况十分了解的人员。本片主持人大卫·艾登堡,在纪录片拍摄时已经85岁高龄,但仍跟随摄制组到达环境恶劣的极地进行拍摄探索。这本身对学生即是一种鼓励。他曾说过:“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最大的源泉。她是一切丰富壮丽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在纪录片播放时,附录大卫·艾登堡的履历,更能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热忱。

二、《冰冻星球》的教学建议

《冰冻星球》片长约60分钟/集,共9集,其中蕴含大量地理知识,可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利用。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集《前往世界尽头(To the End of The Earth)》中描述南、北极极昼、极夜间极端的季节变化,从狂风暴雪到极地之春的万物复苏,以及“太阳升起后,一切了不得的变化开始发生”。这一段视频生动展现了两极地区的冬夏景观以及植被、动物等变化对极地地区气候的影响。以高中阶段为例,可为达成课程标准中“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内容标准提供素材。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可以预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①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③这种现象对两极地区环境有什么影响?

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集《最后的疆界(The Last Frontier)》主要展示极地的宝藏和奇观,千百年来,正是它们吸引着人们不断到来。如今,这里人们的生存不仅依赖古老的智慧,而且需要先进的科技。北极、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显示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对极地的探索和研究从未停止,在南极,人类还建立了研究基地,可以承受地球上最严酷的冬季。这段视频材料可作为课程标准中地理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材料,通过对南极开发的各国条约与开发现状,学生能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极地地区开发的历史发展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能力有限,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在观看本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南极地区的开发条件、现状及注意事项。

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集《如履薄冰(On Thin Ice)》主要探究两极的冰川融化状况以及可能对极地乃至全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人类和动物以及整个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并以大量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对极地造成的影响,比对地球上其它地方造成的影响来得更快更强烈。这一片断的内容视频可作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模块教学素材。课程标准中设置有内容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直观性最强,最适宜作为本条标准的直观体验。观看本纪录片之前可预设问题:①极地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有什么影响?②说明极地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③结合视频并利用所收集全球气候变暖资料,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纪录片教学的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素材

教师应树立教学素材选择服务于教学的目标,使用记录片进行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整个课堂占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整节课三分之一以内,不然会反客为主,冲淡课堂氛围。纪录片篇幅较长,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相关部分,其余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外观看。在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应预设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

2.注重与其它媒体组合

每种媒体都有优势与不足,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纪录片在图像和声音呈现上占有优势,但在文字上略有欠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其它媒体组合,可收到声形并茂和相得益彰之效。

3.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

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不仅是发掘纪录片本身暗含的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在课外可以发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它纪录片。需要对所选纪录片相当熟悉,挖掘纪录片中隐含的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素材。可以浏览许多纪录片,发掘跟课堂练习密切的影片,挖掘其知识内涵。如BBC等其它系列的纪录片,《地球》、《太阳系奇观》、《宇宙构造》以及大洲系列等都与地理教学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纪录片丰富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以达成教学目标。endprint

英国BBC电视台耗时5年制作的纪录片《冰冻地球》于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播出。这部耗资巨大的纪录片用镜头真实地展现了正在逐渐融化的地球两极景观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各种生物,片中种种景象让人叹为观止。整个纪录片是以季节的变化为主线,记录地球两极在一年内展现出的各种场景,从“大融化”万物复苏的春天,到24小时都在光线照耀下的夏日,再到“大冰封”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的冬天结尾。纪录片最后还讲述了一些有趣的冒险经历以及如何在极端寒冷和无法预知的恶劣气候下生存的技巧。片中展现两极景观的同时,也蕴藏了许多地理知识,如果地理教师能将这些地理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将为地理教学增色添彩。

一、《冰冻星球》的教学意义

1.开阔视野,认知两极景观

地理景观是地理学习的直接经验,丰富的直接经验与理论相联系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观察、分析现象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冰冻星球》的开篇语:“将带您领略地球两极——南极和北极的奇异风貌。南极圈和北极圈是地球上面积最大、人类认识最少的荒原。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生活着地球上最奇特和最耐寒的生物。”纪录片以季节为主线,展现不同季节的极地景观。对学生而言,两极大陆的神秘犹如黑夜,而纪录片则给黑夜装上白炽灯,所有情形一目了然。通过纪录片的观看或图片运用,可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和认识神秘的南北极世界。

2.实际体验,领略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地理教学的永恒主题,虽然两极大陆甚少有人涉及,但是仍旧受到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纪录片解说员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机会。“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的很多行为和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这些珍贵的场景。虽然在我们到达前的数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地球两极的景象非常壮观,但是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变化已经超过了人们的认识。”该纪录片的最后一集《如履薄冰(On Thin Ice)》拆分出来单独作为另一部纪录片,具体展现气候变化对两极景观、两极动植物等的影响,并且探索两极变化对整个星球的影响。这对学生认识人地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3.实地探究,感受科学态度

纪录片拍摄不仅需要高端设备,更需要严谨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冰冻星球》的拍摄也集结了对两极状况十分了解的人员。本片主持人大卫·艾登堡,在纪录片拍摄时已经85岁高龄,但仍跟随摄制组到达环境恶劣的极地进行拍摄探索。这本身对学生即是一种鼓励。他曾说过:“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最大的源泉。她是一切丰富壮丽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让我们的生命值得体验,不枉此生。”在纪录片播放时,附录大卫·艾登堡的履历,更能激起学生的科学探究热忱。

二、《冰冻星球》的教学建议

《冰冻星球》片长约60分钟/集,共9集,其中蕴含大量地理知识,可作为课堂教学素材利用。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一集《前往世界尽头(To the End of The Earth)》中描述南、北极极昼、极夜间极端的季节变化,从狂风暴雪到极地之春的万物复苏,以及“太阳升起后,一切了不得的变化开始发生”。这一段视频生动展现了两极地区的冬夏景观以及植被、动物等变化对极地地区气候的影响。以高中阶段为例,可为达成课程标准中“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内容标准提供素材。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可以预设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维:①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②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规律。③这种现象对两极地区环境有什么影响?

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六集《最后的疆界(The Last Frontier)》主要展示极地的宝藏和奇观,千百年来,正是它们吸引着人们不断到来。如今,这里人们的生存不仅依赖古老的智慧,而且需要先进的科技。北极、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显示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对极地的探索和研究从未停止,在南极,人类还建立了研究基地,可以承受地球上最严酷的冬季。这段视频材料可作为课程标准中地理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材料,通过对南极开发的各国条约与开发现状,学生能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极地地区开发的历史发展能够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地理环境在提供资源、容纳污染、承受破坏等方面能力有限,并不总是能够满足人类的主观要求。在观看本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南极地区的开发条件、现状及注意事项。

3.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集《如履薄冰(On Thin Ice)》主要探究两极的冰川融化状况以及可能对极地乃至全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极地地区的人类和动物以及整个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并以大量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告诉人们:全球变暖对极地造成的影响,比对地球上其它地方造成的影响来得更快更强烈。这一片断的内容视频可作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模块教学素材。课程标准中设置有内容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最为明显、直观性最强,最适宜作为本条标准的直观体验。观看本纪录片之前可预设问题:①极地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有什么影响?②说明极地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③结合视频并利用所收集全球气候变暖资料,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纪录片教学的注意事项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素材

教师应树立教学素材选择服务于教学的目标,使用记录片进行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整个课堂占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整节课三分之一以内,不然会反客为主,冲淡课堂氛围。纪录片篇幅较长,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与教学相关部分,其余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外观看。在观看纪录片之前,教师应预设与课堂内容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

2.注重与其它媒体组合

每种媒体都有优势与不足,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纪录片在图像和声音呈现上占有优势,但在文字上略有欠缺,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其它媒体组合,可收到声形并茂和相得益彰之效。

3.深度发掘纪录片资源

BBC纪录片 篇4

BBC拍摄制作的自然地理类型纪录片彻底地激发了人对自然的惊奇和热爱, 表现出人类在自然中的渺小, 人文气息浓厚, 给人的印象更深。比如《恒河》《野性加勒比》《东非大裂谷》《蓝色星球》《冰冻星球》《野性南美洲》等都是如此。在2013年播出的六集纪录片《非洲》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纪录片, 完美的剧情方式拍摄出非洲的自然资源、人文精神。绝美的画面和完美的配乐及那略带沧桑感的解说, 光是片头就令人强烈感受到了那震撼心灵的自然之美。同时也令人不得不感叹那高超的摄影技术, 感慨在这个片子背后的付出。

一、《非洲》概况

横亘在赤道两旁, 作为世界第二大洲的非洲大陆拥有着富饶的野生动物和自然风光。庞大凶猛的猎食动物咆哮着驰骋在众多的草食动物群中, 而猩猩、猴子和蛇却占据着浓密幽暗的树林。BBC纪录片《非洲》由《Life》原班人马打造, 是一部大型原生态纪录片, 镜头将跟随主持人David Attenborough一起穿越神奇的非洲大陆, 探索那些从未被发现、记录的生物物种和壮观的非洲奇迹。

二、《非洲》的拍摄特点

纪录片拍摄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技术, 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和时间。所以, 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也是《非洲》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在David Attenborough带领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中, 制作团队花了5个月的时间, 通过与专家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确定了27个拍摄场景, 耗时三年, 穿越了非洲丛林、沙漠、高山、大海, 用先进的技术和拍摄手法将最美丽的非洲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影响纪录片的美学价值有很多方面, 比如摄像机机位的变化与应用。机位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拍摄者所想要传达的含义。自然类纪录片的每一次新技术引进几乎都是为了一场视觉的革命:水下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帮助眼睛适应深海和黑夜;微型摄像机带我们进入草丛和地底;鸟背上的摄像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鸟瞰”;高倍放大镜头聚焦昆虫的身体;卫星镜头提供宇航员的视野;热成像则提供了蝮蛇的视野。这些技术成熟之后, 《非洲》带给我们的几乎是一种“上帝视角”:从太空中的非洲大陆轮廓到箭蚁“太空服”上的纤毛, 尽收眼底。并且, 在拍摄过程中常常通过超高速摄像和缩时拍摄的结合扭曲时间, 以戏剧时空的形式呈现自然时空。缩时拍摄可以说是纪录片对人类眼睛的又一场改造, 肉眼无法察觉的过程在缩时镜头下得以展现。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处理, 在几秒钟内缩现开花生长的全过程, 在荧幕上, 似乎一切有机体都变得像恒温动物一样活跃。但缩时拍摄的功能还不止于此, 在《非洲》, 观众在一分钟内目睹了“沧海桑田”式的变化——沙丘、森林和草原的变迁。这样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时间, 也许就是包含了一年或是几年的变化, 这背后摄制组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所不能看到的。

特写镜头只是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地刻画了沙漠中的奇观;要了解爬行动物统治的世界, 就给一个十条科莫多巨蜥撕扯水牛的低机位镜头;慢镜头里, 森林中魔法般的荧光真菌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在赤道非洲雨林的夜晚天天都发生。人类的技术与创造力远远比不上自然带给我们的惊奇, 而BBC的纪录片在制作与拍摄中就最大限度地把神奇的自然、人类平时无法到达或想象的世界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三、《非洲》的制作特征

纪录片《非洲》在制作上不断地在发展变化, 已经和以前有很大的差别。

(一) 内容

BBC现在的纪录片不再遵循守旧的模式, 不再仅仅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 而是在制作上更个性化, 内容上有了更多的创新, 技术上的完善给纪录片的视角带来了无限可能。对非洲的自然资源, 就是直接进行展示, 不管是航拍还是利用先进技术与仪器进行的深海踩景, 观众都有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和心灵震撼;在人文精神的表现方面, 用文化的角度切入, 叙述当地人对于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在纪录片《非洲》中, 鲸鱼成为主角, 让观众的视线顺着巨鲸搅起的湍流冲向鱼群;南非沿海围猎沙丁鱼这样一场自然界的大戏在《蓝色星球》后依旧还在上演。同一集里的海龟孵化也是老戏了, 但是这一次从破壳而出的小海龟身后望向大海, 观众从真实的画面中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同在第一人称游戏中, 镜头引导观众代入海龟的世界观, 一起参与下海任务的完成。特别要说的是, 每一集后面都会有拍摄的花絮和团队的体会, 这是最真实的一部分, 真实记录了摄制组拍摄的准备、过程之中的不易以及面对问题时如何更好地解决, 我们可以感受到BBC在纪录片的制作与拍摄中的专业和专注, 把最好的影像传递给人们。

(二) 配乐

配乐的应用使得纪录片更富有气氛, 与主题结合更好。壮美的音乐使得纪录片更像是一段段交响乐章的集合体, 音乐动人的能力和画面震撼的张力在《非洲》片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最令人难忘的段落就是两只雄性长颈鹿搏斗的场面。两个斗士的战斗瞬间展开, 音乐缓慢响起, 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呈现。最后战斗即将结束, 画面放慢, 高昂的音乐与慢镜头画面相得益彰, 精彩地表现了非洲自然的魅力。而对于类似羚羊跳跃的段落, 音乐就采用了舒缓欢快的节奏。航拍非洲大陆的壮美就配以恢宏大气的音乐等。配乐的加入使得观众能够随着画面和音乐更加融入这样一个环境, 对于摄制组想要表达的含义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全方位地感受魅力非洲。

四、对中国纪录片的一些启示

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希科·古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 就像一个国家没有相册。”纪录片犹如相册一般记载着一个国家的地理样态, 人们可以通过纪录片来欣赏自然风貌, 了解风土人情。中国幅员辽阔, 有各种山川美景, 还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纪录片没有像BBC和Discovery那样享誉世界, 得到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一) 中国纪录片的局限

中国媒介虽然也开始市场化的探索, 但很长一段时间, 纪录片都是电视台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担负着为电视台获奖争荣誉的光荣使命。再者, 纪录片管理依然实行的是严格的政治行政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 有着严格的审看监管。因此, 中国的纪录片不可能像英国那样完全地实现以市场为导向, 不管是整个环境还是在财政的支持、时间的花费还是题材选择上都很受限制。

中国文化传统理念的价值观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媒介的创作取向, 在各种体裁、样式的艺术创作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 消遣娱乐是一个负面的概念, 与西方文化强调“真”不同, 中国文化把“善”放在第一位。传统的教化观念, 使纪录片定位于大众服务模式, 有明显导向, 把受众当做是需要提高的公民, 所以纪录片应对大众负责, 应为大众提供有文化、有教益、能够改变大众国民素质的文化作品。因此, 中国纪录片在选材上偏爱那些具有典型意义、能够为社会带来感召和教育意义的事件与人物;在结构中喜欢采用封闭式的叙事模式, 把事实的发生、发展、结果、意义完完整整、明明白白地交代给观众, 都是中规中矩的模式, 在创作上新意并不多。

(二) BBC的启示

BBC纪录片之所以那么受到观众的欢迎,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感染人心的力量就在于浸润在其中的生命共性, 大量地反映动物、自然的原生态的纪录片呈现在世人面前, 并且通过逼真的记录, 传达出来的是生命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忍耐力, 彰显出来的是生命的本真、顽强和催人的力量, 以及记录者对生命的敬畏和人类对其他生命的同视。表现出来的不仅是教育意义, 而更多的是丰富了人们的世界, 其传达出来的意义也不只是探索自然、解密生命。自然地理类型的纪录片占据了BBC纪录片的很大部分, 也正显示出BBC对生命哲学的重视和追寻。

BBC纪录片 篇5

此片分《回家》《团圆》《欢庆》3集,采用主持人直播形式,在主线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与其他地区连线的视频内容,讲述发生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春节故事。

在《回家》一集中,观众跟随主持人一起感受中国人的回乡之旅——与出租车司机对话,跟返家途中的人们交谈,零距离体会搬运工“小红帽”的辛苦,体验冰灯的安装,去白马雪山探寻滇金丝猴足迹……

《团圆》介绍了中国家庭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习惯,如包饺子、贴春联、看春晚、放烟花、摆鲜花以及祈福等。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人们繁忙购置食品的身影,四川泸州老窖中国古老的酿酒方法和饮酒习俗,镜头下满是浓浓生趣。

《欢庆》则聚焦中国饮食文化和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北京的庙会、天津的面点、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焰火……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是欢乐祥和的气氛。

记者了解,为了全方位呈现喜气洋洋的中国新年,制作方共派出30人分4个摄制组分别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河北、湖南、云南、广东、广西、香港等地进行拍摄。拍摄持续到2月9日大年初二。

节目播出后不仅成为英国民众近期热门话题,还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来自英国的网友表示“打算明年春节的时候去中国旅游,亲身体验一下”。留英的中国学生观看节目后纷纷留言:“好几年都没回家过年了,看着这个节目让我更加想家。”

伯明翰城市大学媒体理论博士教授斯蒂芬妮·弗雷莫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非常喜欢看这个关注中国春节的系列节目,它与观众分享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也让观众理解了不同文化。“对于世界的理解越深,我们越能进行高水平的知识交流。”她表示将与学生们分享其中感动自己的故事。

专家点评,本片以英国人视角解读春节这一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从城市到乡村,深入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现状;以亲情、欢乐为基调展现当代中国的风貌、中国人民在春节期间开心放松的状态。此片通过英国主流播放平台播出,有效加深了英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力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

上一篇:系统发展观下一篇:地下交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