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发展观

2024-08-18

系统发展观(共12篇)

系统发展观 篇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新阶段。与此同时,高等学校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在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后,又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明确使命和责任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提。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学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着眼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和人民需要,将高等学校置于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象大众化、途径多样化的广阔视野中进行宏观思考和战略思考,进一步明确高等学校就是要以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为根本使命,必须将高等学校融入到社会中去,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风尚作为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突出育人任务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始终坚持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随着全社会工业化、信息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质量好坏直接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成人成才,是学校落实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加大投入,以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学与用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改革教育理念,面对开放的、多元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学生思想实际,在管理规范与人、教育引导育人、服务支持育人上寻找着力点,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环境下的人才成长规律。

彰显特色是高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办大学大家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胡锦涛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对新时期高等学校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立足校情,科学定位。大学定位决定着大学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目前,我国一些高等学校因定位不准,盲目攀比,在办学层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出现“千校一面”的模式趋同化现象。这既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又忽视了社会经济对各方面不同层次人才多样化需要的诉求。高等学校要在把握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自身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范围内的现有经济社会状态进行分析,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第二,围绕目标,办出特色。特色就是质量、水平和优势,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实现这一转变首要的是教育个体即每所高校要有高质量和高水平,办出各自特色,以构成支撑强国之基。特色应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视角的,每所高校都是可以实践的。要办出特色,首先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弘扬自身的办学传统,凝练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其次,要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建设优势重点学科,形成学科特色。

摘自《光明日报》

系统发展观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交通系统的选手。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奉献大交通》。

五月,神州大地,洋溢着欢欣、洋溢着畅想。从东岳泰山的晨曦到帕米尔高原的夜幕,从北国茫茫的草原到南海葱郁的椰林,13亿中国人的心一起跳动!党的科学发展观胜利召开了!她——吹响了中国再创伟

业的进军号角!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今天,每一个交通人正努力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精神,全系统上下处处

洋溢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处处闪烁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精神所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他们边学边干,以学促干, 与肆虐的风沙为伴,与寂寥的星辰为伍,迎着风风雨雨,敞过山山水水,用心血和汗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描绘了一幅幅四通八达的公路蓝图,用青春和生命支撑起**交通发展的坐标。

公路不通,招商落空;公路不畅,致富无望。

没有筑路人,哪有大道宽。为了修建一条条宽广、通畅的公路。那些工作在修路一线工地的交通人,365天如一日,战高温、抗严寒、顶风冒雨、披星戴月走遍全县山山水水。为了勘测好一段线路,他们总是把行军袋一背,肩扛标杆,手拿皮尺钻进山林和荆棘丛中,经常是全身布满尘土,看不清脸孔,却换来了一条条布局合理、节约投资的线路。为了使测设好的线路早日立项施工,他们经常舍弃节假日和休息日,白天在野外勘测,晚上加班设计画图,这几乎

是每个交通人的家常便饭。为了保质保量加大公路建设进度,他们拎着行李别离亲人,在工地上上一蹲就是几个月,严密监控,把好每个环节关,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完成。多少汗水,多少春秋,拔山涉水荆棘间,交通人凭一腔热血,把一条条玉带稳嵌在山坳中,把一条条彩虹横跨在银河上。路,是铺下的碑,碑,是耸立的路,交通人几十年如一日在公路建设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对诚信、对奉献的诠释,默默的抒写在那不断延伸的公路上。

没有护花者,哪有花烂漫。公路修起来了,车轮转起来了,但天长日久,风雨破坏,公路只建不养,就无法给百姓带来长久的方便和快捷。为了公路的畅、安、洁、美,我们的交通人穿着不入时的工作服,用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蜿蜒的公路线上舞动着扫把与镰刀,用铁锹与锄头在路面上绣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一年四

季风刮日晒,年年月月早出晚归,留给养路人的是没个人模样,记得曾有人这样形容交通人:远看象要饭的,近看象捡破烂的,仔细一看,原来的公路站的……多么形象的调侃啊!是的,路障需要人清除,路渣需要人清扫,坑坑洼洼需要人填补,承载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公路需要人养护……他们无法打扮自己,但,他们却把这条条公路打扮得漂漂亮亮。谁也不能忘记,每逢浊浪滚滚,洪水肆虐的夏天,是交通人奋不顾身抢通了公路;每逢寒风凛凛的冬季,是交通人守护在公路上扫霜铲冰铺料,护送车辆安全通行。他们付出了多少,奉献了多少,只有三更五更的星星月亮最清楚,只有那一条条公路最知情。常年的早出晚归,风餐露宿,许多交通人患上了多种疾病,但他们为了公路畅通而无怨无悔,将自己对人生的价值书写在上面,让青春与岁月在上面流淌。

天当棋盘星当子,地作琵琶路作弦,交通人满怀豪情走天涯,架桥铺路

奉献爱的心花。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不但使**彻底告别了出行难的历史、改变了**的精神面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品位,而且吸引了许许多多外地客商纷纷来**投资创业,推动了**经济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形象地把公路称为小康之路、和谐之路、科学发展之路。一条条畅通的公路,它记录着交通人修建公路的历史,是交通人铸就在百姓心中的无言丰碑。

朋友,当您平稳地穿行在宽阔平坦的崭新大道,仿佛置身于流动的山水画中时,你无法不为**交通人的种种付出感动。正是这些默默耕耘、顽强拼搏的交通人,用心血和汗水创造了我县公路总里程达2100多公里、综合好路率达95℅的瞩目成就。

曾经有人问我:一朵云能飘多久,一丛花能开多久?我不知道答案!但如果你问:为公路能奉献多久?我们交通人一定会说:心跳多久就奉献多久!不论山有多高、水有多深、路有多远,逢

山开路,遇水架桥,谁也不能阻挡我们交通人的脚步。给予交通人信念、力量和支撑的,是对事业的执著,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从系统论的视角把握科学发展观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系统;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总结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适合当代中国发展实际情况的伟大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符合中国国情,是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真理。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局限于意识形态的视角,还应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从而成为我们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①以系统论为分析的视角,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内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一、建国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法方面的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我们以苏联发展模式为基本样板,“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②在模仿前苏联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促使毛泽东提出我们应“以苏为鉴”,开始了艰辛的发展道路的探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先后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文革”等弯路和曲折,尤其是在发展方法上,通过大规模群众政治运动、阶级斗争等方式促进经济建设,实际导致了整个国家发展中心偏离正轨,给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直到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立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道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突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党和国家重新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在发展方法上,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一系列科学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教兴国等一系列发展方法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则针对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新的发展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系统论的视角,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把整个中国社会看作一个巨系统,明确了系统的目的、结构、功能、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要求。从科学方法论上说,科学发展观是立足国情,总结经验,借鉴外国发展经验,运用系统思维,正确地回答了要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根本问题,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二、从系统论的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思想

系统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社会系统一经形成,也就具有了自己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特征,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又具有特定的联系。社会系统随着时间或者环境的发展变化,系统中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联系乃至整个系统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系统进步的重要标准是社会系统各要素的均衡与协调一致。从最终意义上说,一切社会形态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基本领域均是由特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共同维系的结果。如果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有序排列,协调运行,其发挥的效能就会超过各个元素效能的总和,实现系统均衡发展;如果无序排列,运行紊乱,则会导致系统整合的危机,系统的效能就低于各个元素效能相加的总和。

科学发展观把整个中国社会视作一个系统,那么,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大基本要素,四大基本要素是第一层级的子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界限明确而又相互渗透,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而又需要协调运行,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

其中,经济建设系统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系统是上层建筑,为社会发展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文化建设系统为社会有机体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社会建设系统在于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发展。从系统论的角度说,这四大子系统主要是功能上的差异,每一个子系统的良性运行,既要依靠子系统内部自身协调,也依赖于其他三个子系统的运行状况。四大子系统协调运行,目的在于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最高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即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分享。因此,四大子系统之间只有功能上的差异,而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功能失调,必然影响其他子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紊乱,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中国社会系统发展的特殊性,概括地说,就是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不平衡性突出表现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行业差别、收入差别等方面,这种不平衡性不仅体现在社会宏观层面上,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微观层面上,还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已经对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差别,只能通过统筹兼顾的方法逐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证明,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片面追求GDP,而忽略其他子系统的发展,最终会伤害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就是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仅适用于指导国家最高层次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同样适用于各个不同层级子系统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nlc202309051158

从理论上说,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具有普适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则成为凝聚人心调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协调运行的不竭动力,推动系统向前发展。

从社会现实上说,中国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地方的发展都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都存在于共同的时空范围内,微观层次上的社会结构、功能与整个中国社会的现状具有相似性,面临相似的问题,这是科学发展观能够适用于各个层级(系统要素)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基础。

从组织保障方面说,党的统一领导确保最高层次系统的目标能够贯彻于各个层级,确保系统目标的统一性,这是科学发展观能够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成为中华民族行动指南的根本保障。

三、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新的精神财富。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两大问题:

一是形式主义问题。丰富的理论解释和活动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握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和督促而学习,不能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指导实际,只能导致无效功,反而有害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这实质是把科学发展观排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错误做法。

二是庸俗化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论,与微观的、具体的操作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简单划等号。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人就把取得的个别成绩就说成是科学发展观的成果,或者把具体工作中的失误、缺点归咎于科学发展观,其后果都是把科学发展观庸俗化、实用主义化。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强调的是理论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在理论和实践之间需要经过若干层次才能到达具体实践层次,而人的社会实践的丰富性、社会历史性决定了任何理论都不可能穷尽一切现象,这种复杂的转化过程决定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永恒存在,因此,要防止把科学理论与个别具体层次的操作效果等同起来,避免庸俗化。

科学发展观在国家最高决策层次所采用的具有最高抽象性的方法论原则,指导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行业、各个层次的具体实践,从抽象的理论到生动的实践,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③ 正确把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不能因为特殊性而排除科学发展观的共性、也不能用科学发展观替代各自具体实践的特殊性。

科学发展观始于高层研究、推动与灌输,成熟为理性的、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深刻扎根于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中,并以此为指导,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长期性和实效性。

总之,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同时也是科学方法论,具有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普及、强化科学思维模式的重大意义,必将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注释

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系统发展观 篇4

系统发展观作为嵌入式技术和互联网融合的结果, 物联网旨在使用互联技术来整合服务。“系统”变得无处不在:万物的状态皆可感知、测量、监控;人与物可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交流互动;智能系统使得各种事件的预测更加容易, 各种资源的分配更加优化。由于嵌入式系统往往集成在大规模商业产品中, 使得嵌入式系统必须有最优的性价比。嵌入式技术对系统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计算机作为一门公共技术, 其他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也在学习计算机, 那我们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的优势在哪里呢?那就是我们我们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有系统发展观的管理, 用系统的观念去理解计算机,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相互之间的关联。在后PC时代,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物联网等等计算机及其应用都对系统发展观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 要不然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我们要把目光和焦点放在如何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学生的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的培养上面。

1 系统能力的内涵

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的关键内容是要在掌握相关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怎么样来构建一个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要与时俱进, 不断翻新、推陈出新, 同时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创新能力也要加强。

而对于大部分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来说硬件设计能力不如电子工程专业学生、行业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不如其他相关专业学生、数学理论基础又不如数学系学生。而计算机系统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长, 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能力, 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 目前现状

我们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发展观认识的不够全面, 甚至缺乏这样的一个系统发展观。学生不具备将每门课程之间的关键点联系起来。他们一般是分散地学习每门课程, 而不知道课程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即:不具备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同时还缺少系统性较强的综合实践环节, 这使学生理论上一知半解, 实践动手能力较差。

总体来说, 目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对于系统化培养方面考虑较少: (1) 课程体系中缺乏一门独立的能够贯穿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础课程。 (2)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 (3) 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的具体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即:课程里的内容显得相对落后没有紧跟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发展。 (4) 课程体系中缺乏对于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的整体考虑。如对于不同计算机类的应用系统需要设置哪些课程以及包含哪些相关内容?特别是对于课程实验内容。

3 建议与措施

(1) 从系统观出发, 培养学生的系统认知、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应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将计算机专业中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要讲透彻。同时要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用系统的观念去理解实验、掌握实验。重视信息和计算, 并将它们作为不仅仅可以适用于计算机的普遍性的概念;激发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控数字世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系统层面的认知、设计、开发与应用的能力, 如如何合理构架各类不同应用系统。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考虑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系统观的软/硬件贯通人才。

(2) 系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总体思路。以系统发展观为主线对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如图1所示:

其中, 分3个层次建设系统课程:①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Language program design basis (PF) 、digital logic circuit (DLC) 、Fundament of Computer System (FCS) 。②新组合的核心课程: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COAD) 、Operating System (OS) 、Technique of Compiling (CT) 、Computer Architecture (CA) 。③扩展和提升课程: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 (ECS) 、Computer Network (CN) 、mobile computing (MC) 、Parallel computing (PC) 、Big data parall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BDPPT) 。

(3) 我们要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整机的概念, 即硬件+软件的整体概念, 使他们摄入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 同时要让他们掌握Hardware与Software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4) 让学生深刻理解Language program design basis (PF) 、Instruction Set System (ISS) 、Operating System (OS) 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 计算机的指令是怎么样在计算机中运行的, 如:计算机是如何取一条指令的、如何执行一条加法指令。假设一个程序由十条条指令构成, 那么计算机就按照一条指令一条指令的顺序去执行, 就可以完成这个程序。

(6) 关于硬件的基本组成原理等要让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了解并掌握, 如相应的图2计算机系TTL、MOS等电路。使他们掌握硬件电路统抽象层次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原理。尤其是相关的逻辑电路的各种门电路、时钟、延时等相关概念。发现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缺乏硬件知识。如很多同学对相关的译码器、编码器、锁存器等器件不熟悉。

计算机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计算机系统各个不同抽象层的实现及其相互转换的机制, 其抽象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

4 总结

系统发展观和系统能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普遍缺少的两项技能。本文从系统能力的内涵着手, 分析了目前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所存在的缺乏系统观的这一普遍现象。通过这些现象, 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摘要:系统发展观与系统能力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掌握的两项至关重要的技能。分析了系统能力的内涵, 同时从目前现状入手, 就如何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系统观和系统能力提出了一些列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系统发展观,系统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志英, 周兴社, 袁春风等.计算机专业学生系统能力培养和系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3.9:1-6.

[2]杨新凯.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数字逻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6:148-14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4]袁春风.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系统发展观 篇5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也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表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第一次响亮地提出这样的要求。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不只是经济上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另外,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应该看到,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本职工作上,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和学习。我作为一名科技系统干部,加紧学习,更好的充实自己,不断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挑战。学会在竞争中站稳脚步,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目光不能只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要着眼于大局,着眼于今后的发展。向其他同志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好的工作经验,共同进步,争取更好的工作成绩。

图书馆系统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化 系统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95-01

我国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科技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前列,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图书馆作为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教育服务、开发信息资源、发展知识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必须从当前图书馆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深刻认识未来图书馆系统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系统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持续化发展的轨道。

1 我国图书馆系统发展的机遇挑战

1.1 机遇分析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代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代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随着云存储、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我国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图书馆可以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特别是通过与其他各类媒体的合作,共同建立运行系统,能够打造广覆盖、全天候、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平台。

1.2 挑战分析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与传统图书馆形成了竞争关系,给传统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图书馆如何发展将是未来图书馆系统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服务内容、服务形式还是服务手段、服务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图书馆如何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使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优势,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传统图书馆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在移动服务、云存储以及嵌入式学科服务方面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

2 我国图书馆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系统发展理念将进一步创新

理念具有重要的先导性作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随着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越来越重视管理系统建设,必然更加高度重视图书馆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大信息、大资源、大发展、大服务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图书馆必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系统发展理念,既会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类信息资源为我所有,同时也会更好的巩固传统图书馆阵地,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光顾”图书馆的目标。这就需要图书馆必须大力加强管理系统建设,特别是在推动资源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将“现代”与“传统”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属于图书馆的竞争力。

2.2 系统发展方式将进一步创新

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媒体网络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图书馆可以利用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打造平台。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必将适应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符合图书馆特色的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共赢”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重要系统发展方式,国家也将着眼于推动现代图书馆建设,建立具有全国性质的图书馆管理中心,打造图书馆巨大的联合舰队,集团化发展将成为未来的发展直向。特色化发展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系统发展方式,各级各类图书馆将着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特色管理模式创新,而图书馆通过打造“行业联盟”也将更有效的解决错位竞争问题。

2.3 系统发展体系将进一步创新

随着互联网络、电信网络、广电网络“三网合一”步伐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图书馆作为公益部门,也必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各级各类媒体将积极探索与各类信息网站、云存储、大数据、物联网、手机终端等媒体的合作力度,共同开发智能化图书馆管理平台。比如图书馆能够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丰富、用户群体稳定、权威性较强的特色优势,借助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力量雄厚、网上免费检索、检索方法简单的优势,合作建立图书馆管理系统,对于发挥两个优势、促进两个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结语

总之,随着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提升了挑战。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正视当前管理系统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加深对图书馆系统发展趋势的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步入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聂华.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1).

[2]周余姣.科学研究与研究图书馆的未来[J].图书与情报,2010(2).

[3]迟艳.论国内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现状及趋势[J].经营管理者,2010(7).

[4]侯芳.基于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信息共享策略研究[J].情报探索,2013(7).

系统发展观 篇7

一、高校后勤改革的回顾及现实要求

计划经济模式下,每个学校都有一个为本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后勤部门(总务处),运行费用是政府给学校财政拨款的一部分。这种模式下的后勤优点是“保障”意识强、目标单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后勤“总务处”模式弊端不断凸显:一是垄断,缺乏激励机制,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低;二是队伍庞大,学校管后勤,分散抓教学科研的精力;三是需要增加经费开支。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高校开始后勤改革探索;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会召开;2000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改革成绩表现在:第一,改变了完全依靠政府给学校的财政拨款建设后勤设施做法,建立起满足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对后勤保障提出的基本要求;第二,学校办后勤的职能逐步淡化。

后勤改革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后勤的“保障功能和教育属性”高度统一,而改革后,后勤部门增加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经济效益,使原本只有两个因子(保障功能、教育属性)的后勤系统演变成了具有三个因子(经济效益、保障功能、教育属性)的系统。从系统论角度讲,多因子系统的平衡复杂、多变。所以,就后勤部门而言,改革后的工作难度增大:一方面,学校和学校后勤之间成了甲乙方关系,作为乙方的后勤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要不断与甲方(学校)“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后勤部门要时刻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物价和维持学校内部相对稳定的供给,要将“经济效益、后勤保障、教育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困难的存在不能改变现实的需要,高校后勤系统将教育属性放在首位是自身社会属性的要求,将其“教育属性、保障功能和经济属性”有机结合是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任何高校和其后勤系统都必须明确这一历史使命。

二、后勤系统的科学发展观问题

科学发展观要求:第一,要以人为本;第二,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四,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解决高校后勤系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思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靠人才,国家重视人才培养,高等学校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工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的后勤部门同样肩负这一重要历史使命。这种社会职能不可推卸,缺少这种职能的高校后勤不仅名不副实,而且还将失去发展基础。在深化后勤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后勤部门本身,都必须以学生为根本,将教育属性放在首位。

其次,为后勤构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一方面,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后勤服务体系,如果高校后勤改革完全走向社会,甚至脱离学校,完全随市场波动则势必使学校教学科研、教职员工的生活稳定受到影响,对学校发展不利。另一方面,后勤的社会化改革绝不能将本部门完全社会化和世俗化,不能淡忘高校后勤所肩负的育人职责,只有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有后勤部门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后勤的发展溶入学校的发展中才会有发展空间和前景。为此,学校、后勤有必要认真思考和处理好后勤部门的经济效益、保障功能和教育属性三者的关系,从而为后勤发展构建大的环境和空间。

最后,努力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作出应有贡献。后勤部门改革后,经济指标成为自身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化改革以来,优质服务、科学管理等都是其成功经验,同时,后勤部门发展还必须思考本部门为人才培养所作的贡献,通过自身的服务体现出具有特色的育人功能和效果,跟学校的发展、学校二级院系的发展一样,这是科学发展观第三点的要求。另外,为达到使部门在学校发展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还必须不断改革探索,加强对成功经验的学习,建立科学发展态势,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中“改革开放思想”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三、对高校后勤和谐系统建设的思考

从系统论角度看,和谐关系是一个多因子关系。和谐社会需要家庭和谐、单位和谐、行业和谐、上下级和谐、城乡和谐、人与人和谐,等等。高校后勤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体、学校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的集体和一个具有和谐氛围的部门,有助于更好地为教育科研服务。在建设和谐后勤氛围方面,有许多工作值得重视,但以下几点原则必须把握:

1. 以工作业绩求和谐

高校后勤置身于高校大环境中,没有和谐的校内环境则自身的发展和工作职责开展都将成为空中楼阁。后勤工作的根本就是要让服务对象满意,离开优质的服务谈和谐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服务对象提意见、职能部门不满意和谐就无从谈起。所以,后勤工作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强调自身职责和保证职责的圆满完成,通过自身工作为教职员工和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同学提供生活、学习等后勤保障。第一,要加强对学生公寓、教学场馆及活动场所管理,为满足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提供保障,并积极探索管理、服务和“育人”的有机结合,通过工作渗透学校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第二,加强对饮食的安全和卫生管理,为教职员工提供优质、特色服务,让他们能集中精力育人;第三,加强能源、水、电供应,认真排查隐患和对重点岗位的守护,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为人才培养及教职员工生活提供幽雅环境;改善交通条件,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优质、便利、畅通的交往服务。

总之,高校后勤是服务窗口,为教师职工和广大学生提供基本保障、优质服务,为教育科研等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安全可靠保证服务是本质工作,必须以工作业绩求得与外界(服务对象)的和谐。

2. 以联系沟通讲和谐

从后勤工作涉及的外围看,它还跟社会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有关联,跟许多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如工商、卫生防疫、税务、物价、公安)和社会部门(如邮电、交通、水电、煤气、食品供应部门)等都有业务往来。没有和谐的这种外部环境,在工作中没有他们的鼎立支持,后勤工作寸步难行。在与高校后勤关联的这些部门中,有的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就物价来说,受市场影响波动大,而学校则要保证相对的稳定必然给后勤工作带来较大压力,所以,加强各方沟通,求得一个和谐环境和体谅对高校后勤发展必不可少。

另外,高等学校是一项庞大系统,参与建设主体多。后勤部门及员工在直接为教学科研及教职员工生活服务的同时,本身就是参与者,因此,将高校建设发展的相关要求进行分解传达和贯穿到后勤工作中,及时了解和主动配合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工作,加强与教务、教学院系、教辅、机关等的联系,切实“了解、理解、分解、化解”各项具体指标非常必要。为此,后勤部门要在完成基本职责的同时积极开展如下工作:第一,加强与教务、教学(学生)院系、学工队伍沟通,积极配合相关单位、部门,掌握相关要求并积极主动配合;第二,在学生公寓、教学楼、餐饮等场所加强宣传力度,在达到宣传自己的同时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形成“我为育人作贡献、相关部门支持我”的和谐氛围。

3. 以管理有序保和谐

系统发展观 篇8

一、科学发展观下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建立的意义

(一) 适应汽车制造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我们知道, 手工系统的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而会计核算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原有会计工作组织体制。在会计核算系统中, 会计工作组织体制式以数据的不同形式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虽然这两种会会计工作组织体制是原则不一样, 会计核算系统将手工会计对数据的分散收集与处理和重复记录的操作方式, 改变为集中收集与处理和据共享的操作方式。加速了会计信息采集和提取速度速度, 使管理者能迅速决策。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我国汽车制造企业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与日趋激烈的竞争。而为了提升现有的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是其中最见实效的选择。而加强建立会计核算系统则是最根本的基础工作。同时也要满足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

(二)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我们知道, 会计信息的质量表现为重要性、相关性、时效性、可靠性性等, 会计核算系统将大大提高这些指标的质量, 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的优势, 增强会计核算的深度和广度, 使会计向多维发展。同时实现会计核算系统, 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大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手工劳动的强度, 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可以避免很多限于人的处理能力而不可避免的错误, 使得会计核算更准确。同时会计核算系统要求会计人员输入的会计数据必须准确、规范, 必须严格按程序办事, 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改变知识结构, 更新知识, 从而有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当前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系统建立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后期, 汽车制造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事业发展迅速, 采用会计核算系统的单位大量增加, 会计软件的商品化市场初步形成, 汽车行业对会计核算系统的管理内容由原来的审批个别企业单位的个别会计核算系统开发项目, 扩展为对全社会会计软件的评审、会计核算系统应用验收和会计核算系统培训管理等。但即便如此, 由于企业单位对会计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会计软件评审制度逐渐暴露其局限性。一方面, 由于受人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评审工作只能局限在对会计核算过程的合法性认定, 客观上助长了会计软件功能单一的低水平开发, 不利于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发展。另一方面, 在会计软件市场上, 已评审与未评审的软件并存, 有违公平竞争原则。

三、车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改进措施

(一) 建立会计核算系统标准体系

在会计核算系统中, 如何高效地获取会计信息, 是会计核算系统下会计人员与财务人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 我们认定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的标准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当前我国的《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系列国家标准则涵盖了记账凭证、会计科目、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内容, 在标准化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不过我们还要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财务管理软件, 要积极改变过去繁琐的会计数据加工与基础的分析基础工作, 从技术上及时解决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和监督缺乏问题, 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有相对统一的规范,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 完善会计监控和评价体系

一要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 减少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违规机会;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建立公开披露制度, 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制。二要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 加大会计造假成本, 建立政府、财政、银行、审计、税务、企业等经济监督有机地结合的体系, 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确认。某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就成立了“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年”活动专题小组, 负责质量考核工作。该专题小组结合实际拟定了公司的会计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并按季进行考核。辖属各分公司也相应制定本公司会计工作质量考核办法, 明确考核项目, 定期考核评分, 激励会计人员规范、严谨核算, 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三) 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

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能否解决是关系到会计核算系统能否得到用户认可的关键要素。除了可能发生的大规模计算资源的系统故障外, 会计核算系统安全隐患还包括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适用法规以及在用户的隐私保护、数据主权、迁移、传输安全、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此会计核算系统必须在数据加密、迁移、备份以及位置控制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保证会计云服务的易用性、可用性、稳定性、安全性。

摘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本文尝试从会计核算出发, 首先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下汽车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要求与发表目标, 最后提出了汽车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系统的改进措施:增加辅助项目的核算, 完善会计核算系统的披露机制、积极使用会计会计核算系统和加强会计工作的联系与协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汽车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系统

参考文献

[1]许家林.知识经济对现代会计体系的冲击[J].广西会计, 2008

[2]中国交通会计学会.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会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枉, 2005

[3]陈义仁.现代企业成本核算一本通[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系统发展观 篇9

物流作为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链接节点, 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发展和交互作用经验表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策略和方法是可持续性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1]。因此, 构建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物流系统战略是促进经济系统转型与升级、生态系统循环与平衡、社会系统和谐与昌盛的重要理念、价值和策略。

与其他系统不同, 物流系统自身的要素整合中会出现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2]。物流功能和环节中的某一部分的快速发展势必造成其他功能或环节的绝对落后。在一般系统中, 相对落后是指当系统中某一要素得到发展, 其他要素会伴随或者滞后的得到发展, 虽然不及先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但他不会成为系统发展的短板, 而整个系统绩效是增长的。而物流系统二律背反所体现的绝对落后是指当物流某功能或要素的快速发展过程就是另一功能或要素的停滞甚至倒退过程, 其他要素成为系统的短板, 决定了系统整体绩效的停滞或者缓慢增长。例如:沃尔玛的快速扩展过程中全球化采购与本土化直接上架的科学发展, 势必损害其仓储系统的发展。如果不协同发展他们矛盾和利益, 整个系统的效益就会由短板来决定。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整合就是要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核心、协同统筹和全面发展的价值、思路和方法化解、延缓和转移物流系统内部整合的二律背反。基于全面发展的物流系统, 实现物流与经济, 物流与社会, 物流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演化。

2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物流系统

2.1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诞生于经济建设背景, 是对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的经验总结。与粗放、制度和比较性经济增长模式相比,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规模与经济结构质量, 经济与生态, 经济价值与社会意识相和谐的全面发展过程。从科学发展观的经验阶段到理论形态, 伴随经济建设复杂性的变化, 经济与生态和社会的单项影响到双向影响和动态交互影响机制。建立事物运动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 通过统筹区域、城乡、国内外和坚持基本策略实现可持续性增长。

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事物、社会和生态之间的矛盾, 坚持自由与求是理念, 实践真、善、美的统一[3,4]。科学以系统化、模型化为手段发现和应用自然、社会、生态中的普遍规律, 基于科学的发展观是建立发展的系统化和模型化理论。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中阻力是什么?发展中为什么有差异?这些问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结构, 奠定发展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历史经验和事物本质运动规律表明, 发展是不可遏制, 一切阻碍发展的力量终将失去制度、机制的支撑。在应对发展的问题上, 只能是科学地向发展的方向看齐。以人为本, 就是确定发展的目标, 解决为谁发展的问题。以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人的物质经济需求、社会心理需求和生态环境需求上协调欲望和现实的差距, 统一发展的认知价值。价值认知的扭曲和偏好, 阻碍全面发展的进度。发展路径的选择影响发展的程度和范围, 造成发展态势认知的狭隘。因此, 一个系统的发展观, 前提是矛盾认知, 关键是统筹, 核心是人的需求, 本质创新, 创造性地统筹矛盾和引领需求。科学的发展的过程是对真的靠近, 对善的演绎与对美的追求。经济上求真是不搞经济水分、泡沫经济;社会求善是平等和谐, 不搞贫富特权;生态求美是还原自然, 不搞破坏和污染。

当前, 以环境破坏换取经济增长, 以经济增长差距设立社会等级是非科学的发展理念。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发展的全部是工具理性的狭隘, 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平等和环境美化结合起来, 协调他们的破坏与建设过程, 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 使用经济对环境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基于人类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来创造价值理性发展体系。因此, 科学发展观是系统演化的全面分析框架, 是同步协调的策略方法, 能有效的指导基于整合的物流系统发展架构。

2.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物流系统

物流从最初的分销配送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链接活动协调, 再到价值链上基于信息、库存、资金的整合, 每一个阶段的物流主体、客体、环境从本质上说就是生产和消费物流的人类, 物流经济活动自身和物流实践的工具和场所。因此, 科学发展观下的物流系统不是物流活动自身的经济范畴, 而是物流服务对象和物流实践环境与物流经济的统筹发展。

在系统内部,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物流系统不是商品自身的物流活动, 而是围绕商品生产和消费进行人类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协调和统筹。在系统外部, 物流系统不再是独立的经济、管理系统, 而是联系生态和社会的综合系统, 是物流系统支撑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协同发展的趋势。科学发展观下的物流系统具有复杂性, 是从物流自身到物流与物流相关的分形;具有全面性, 是物流系统内部和外部资源在时间、空间和形式效用上的的统筹兼顾。

在广义的物流系统下, 基于商业活动和自然界物质的自身运动, 物流系统与当前的经济、生态之间的关系如图1。

3基于统筹兼顾的物流系统整合模式研究

整合是系统内部统筹与优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整合创造规模巨大和结构合理的物流系统。通过整合实现物流系统小、散、乱成分的规模化、集中化和有序化, 进而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

3.1 商业物流和人文物流的整合:基于价值的视角

成熟的物流概念起源于战争, 物流快速的发展得力于民用和商用。当前的大多物流研究主要是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 没有考虑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期间和恢复阶段的物流需求。因此, 以应对突发事件本身和恢复阶段的物资集货、配送和调度的物流需求, 学者们提出人文物流的概念[5]。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突发事件的破坏性越来越大, 社会对这类事件的承受能力越来越低。于是, 建立人文物流体系和制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任务。

商业物流与人文物流的整合是物流管理过程中物流系统支撑下的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融合与创新, 也是常规和应急物流的统筹与协调。常规物流的需求具有弹性、经济性, 基于需求拉动的过程对时间的要求可以不满足;但是应急物流驱动的人文物流的需求是刚性的, 必要的救灾需求以人道主义为主, 不考虑经济效益, 且时间紧迫。在灾害恢复阶段, 无论是物流基础设施, 还是物资调配都没有既定格局, 在空白的环境下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整个恢复阶段是自然回归后的人类文明的再现。这两个子系统的整合是把常态和紧急态的融合, 从战略应急和人道原则设置物流设施、物资生产流通和物流服务;把人文物流的需求落实到常态中, 提高常态的应急能力, 在建设基本设施中留有应急通道和战略共享平台, 通过社会物流设施实现经济规模化效应。基于社会基础平台建立商业运作模式, 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整合与创新。

在本质上, 商业物流与人文物流的整合是商品物流到公共品的物流, 建立商品物流和公共品物流的战略与操作层面的协同发展, 共建共享, 完成商品到社会福利的转变, 通过社会价值创造链接商业物流和人文社会物流。

3.2 商业物流和绿色物流的整合:基于责任的视角

商业物流与绿色物流的整合是物流管理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商业过程要强调生态责任, 不能以环境破坏来创造商业发展机会。固然, 破坏性创造能实现的经济增长, 但注重的是商业机会, 而忽视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特别是自然紧缺情况下, 商业目标的盲目追求会造成环境污染。做好商业物流和绿色物流需要基于生态责任的理念建立商品的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在设计阶段基于环境资源的约束, 从模块化、可利用性上减少材料和提高可服务性。在商品的全生命周期理论下建立绿色回收、循环和低碳物流。

在本质上, 商业物流与绿色物流的整合是商品向自然品的转化, 基于责任的商业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践。在商业和环境的整合下, 材料、物资、产品与自然物质的整合, 是因地制物、节约和循环式整合的集成。

3.3 绿色物流和人文物流的整合:基于能量的视角

绿色物流和人文物流的整合是物流管理过程中把环境和社会联系起来, 是社会需求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协调和一体化。绿色物流就是减低物流互动对环境的污染和依赖, 发展绿色物流既要依靠自然能量。自然能量的发现和利用需要社会来完成。构建基于逆向、循环物流的绿色物流实现人道应急和重建。应急和重建过程都需要巨大物资, 利用自然力量 (水域, 特殊地势等) 进行物流的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他们的整合是统一规划下的自然资源规划, 把资源的产地和应急规划联系起来, 实现协同的绿色-人文物流。

在本质上, 绿色物流和人文物流的整合是自然能量和社会力量的整合, 基于自然地域特点所具有的能量, 发挥人类社会的主观意志能力构建基于运输、仓储的独特条件的供应链体系。

4总结

科学发展观建立了社会-经济-生态的系统协同发展价值体系, 基于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绿色物流、商业物流和人文物流的整合模式能解决物流、经济、环境和生态的价值创造、能量转化和责任传递机制。

摘要:整合是处理多因素影响下的物流发展背反效应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会-经济-生态协同物流系统, 能有效整合人文物流、商业物流和绿色物流的责任、价值和能量。

关键词:物流系统,科学发展观,整合背反,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04, (1) :5-8.

[2]卢山, 姜秀山, 张文杰.论物流概念的发展及内涵, 物流技术, 1998, (6) :129-131.

[3]陈学明, 罗骞.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J].中国社会科学, 2008, (5) :21-35.

[4]胡家勇, 王兆斌.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J].求是, 2012, 24, (12) , 28-31.

物流系统技术发展研究 篇10

1 现代物流系统的特点

1.1 物流系统是一个跨度系统, 这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地域跨度大, 二是时间跨度大。国际间物流的地域跨度之大自不待言, 即使是企业间物流,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跨越不同地域也是常有的事。大跨度系统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难度较大, 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高。

1.2 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

它和生产系统的重大区别在于, 生产系统按照固定的产品、固定的生产方式, 连续或不连续生产, 少有变化, 系统稳定的时间较长。而一般的物流系统, 总是联结多个生产企业和用户, 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 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 难以长期稳定。稳定性差、动态性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要求系统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改变性, 这自然会增加管理和运行的难度。

1.3 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畴, 本身具有可分性, 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同时, 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又主要处于流通环节中, 因此它必然受更大的系统如流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制约。

1.4 系统的复杂性。

物流系统要素本身便十分复杂, 如物流系统运行对象“物”, 遍及全部社会物质资源, 将全部国民经济产品的复杂性最后集于一身, 不可能不引起物流系统的复杂化;此外, 物流系统要素间的关系也不如某些生产系统那样简单而明捷, 这就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1.5 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

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效益背反”现象, 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系统的“后生性”。物流系统中许多要素, 在按新观念建立物流系统前, 早就是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因此, 往往较多受原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而不能完全按物流系统的要求运行。

2 现代物流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2.1 多维仿真进入物流系统的设计与布局规划。

要实现对设备和物流工艺更加有效的布局规

划, 目前一个重要的工具是仿真。仿真软件将凭经验的猜测从物流系统设计中去除, 对设计一个复杂的工艺流程特别有效。在屏幕上, 操作者可以观察不同的场景, 通过不同的生产能力对各种物流方案进行评价, 并可以假设一些条件, 比如一个子系统暂时停止工作后, 观察可能发生的情况。

2.2 接货。

接货要达到的目标是使接收物料更快、更安全、高效和准确。码头充当接货和发货双重任务, 所以码头的物流布局又分为结合型、分离型和直接转发型。和供应商和客户的及时的信息交流是流畅码头物流的关键。Crossdocking是个越加被广泛应用的操作, 它就是将接货的物料直接发运, 省去了仓储等其他内部操作。实现Crossdocking的条件有:a.到货时这些货物的发货目的地就已经知道;b.需要这些到货的客户已经做好了接受准备;c.到货物品是被预先贴好标签或打好条码的;d.你的仓库或配送中心的容量已接近饱和;e.到货物料的价格是预先定好的。

2.3 存储。

从接货码头下一步就到了存储区。现代制造业的一些新的概念, 象JIT、连续物流和跨码头直接发运 (Crossdocking) 使得库存量和库存时间都大大减少。存储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物流的过程而不只是一种静态的存储技术。通过应用缓冲站、积累区以及一些相关操作, 仓储已不只是一个短暂的物料停留过程。

2.4 处理和拣选。

下一步是在工厂中的制造或装配, 或者直接从成品仓库中按定单拣选。两者共同的趋势包括:在工厂的车间中轻载的、独立的“工作站”式的起重机的应用有所增加。传统的在高架上行走的桥式起重机能覆盖整个车间的长度, 而这种只能服务于一个特定的工作范围。它具有重量轻、操作简单, 并更加符合人机工程的设计。

2.5 加工处理。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认为全盘计划、改进物料搬运和信息处理系统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例如内华达州的游戏机制造厂, 决定将17个分散的制造基地组成一个制造厂, 他们对生产过程进行重新考虑, 目标定在缩短制造周期和减少库存成本。通过采用一系列先进的装配输送装置, 不但增加了生产的柔性, 还将制造周期减少至原来的1/3。Miller SQA办公家具公司采取快速反应制造策略:他们的工厂是一个闭环的、高容量的、以定单为中心的制造环境。他们的两个改进策略一是将车间规划为19个制造单元, 每一单元能从头到尾生产一种办公设备, 而不象以前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将家具在多个工作站之间的移动上。

2.6 信息的作用。

从到货到发运整个过程中起粘合作用的是高效的信息流。自动数据收集 (ADC) 是一项在需要时自动采集信息的作用。在这一领域有一明显的倾向:那就是将尽可能多的数据源相互连接, 然后使信息的发送和传输标准化, 以便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需要该信息的人。一般是将自动数据收集连接到既服务于客户又服务于供应商的中央数据库。

3 现代物流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际分工协作进一步完善, 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现代物流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出现了以下几个新趋势。

3.1 集成化物流系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速。

在国内, 随着立体仓库数量的增加, 立体仓库技术的普及,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如何使自动存储系统与整个企业的生产系统集成在一起, 形成企业完整的合理化物流体系。国外这种集成的趋势表现在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向前与供应商的物流系统连接, 向后与销售体系的物流集成在一起, 使社会物流 (宏观物流) 与生产物流 (微观物流) 融合在一起。

3.2 物流系统更加柔性化。

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 产品寿命周期正在逐步缩短, 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目前, 国外许多适用于大批量制造的刚性生产线正在逐步改造为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线。

3.3 虚拟物流系统走向应用。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的应用, 社会大物流系统的动态调度、动态储存和动态运输将逐渐代替企业的静态固定仓库。由于物流系统的优化目的是减少库存直到零库存, 这种动态仓储运输体系借助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充分体现了未来宏观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虚拟企业、虚拟制造技术不断深入, 虚拟物流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内部虚拟制造系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英国一家公司采用三维仿真系统对拟建的一条汽车装配线及其相关的仓储输送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 经过不断完善和修改, 最终的系统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

3.4 绿色物流。

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 因此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对于物流系统中的托盘、包装箱、货架等资源消耗大的环节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a.包装箱材料采用可降解材料;b.托盘的标准化使得可重用性提高;c.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完善大大地降低了托盘和包装箱的使用。

总之, 现代物流技术已经是一个包括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工程学和自动控制技术等的多学科综合科学。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人们对降低物流成本 (生产第二利润源泉) 更加重视, 目前物流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在国内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国际上现代物流技术更加走向集成化、虚拟化、绿色化、柔性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1]程世东, 荣建, 刘小明, 于杰.城市物流系统及其规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 .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发展分析 篇11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发展现状

天基预警系统是美国反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国家领导、作战指挥官、情报机构以及其他关键决策人员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导弹预警与红外监测信息,使美国在全球导弹发射探测、弹道导弹防御、技术情报搜集及战时态势感知等方面的能力极大增强。美国现役天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4颗“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3个“天基红外系统”大椭圆轨道卫星载荷、2颗“天基红外系统”(SBIRS)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颗“空间跟踪与监视系统”(STSS)低轨卫星。

DSP卫星系统 DSP卫星系统是美国部署的第一种实用型预警卫星系统,先后研制部署了三代,共23颗卫星。经过三代发展,DSP卫星在探测战略弹道导弹方面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实战水平。然而,由于技术原因,DSP卫星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跟踪中段飞行的导弹、扫描速度过慢、对国外设站依赖性强、存在虚警现象等。而且DSP卫星系统对助推段燃烧时间短、射程近的战区导弹的探测能力十分有限,难以留有充足预警时间。鉴于以上因素,美国决定不再继续发展DSP卫星系统,重点发展SBIRS卫星系统和STSS卫星系统,以逐步取代DSP卫星系统。

当前,仅有4颗DSP卫星在轨服役,卫星位于地球同步轨道,主要任务是为美国指挥机构和作战司令部提供导弹发射的探测和预警。

SBIRS卫星系统 美国于1995年提出发展SBIRS卫星系统,最初的方案是构建一个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2个大椭圆轨道(HEO)有效载荷和24颗低地球轨道(LEO)卫星以及地面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GEO卫星和HEO有效载荷组成高轨部分(SBIRS-High),LEO卫星组成低轨部分(SBIRS-Low)。“天基红外系统”的任务目标主要包括:提供更快、更准确的战略和战区导弹发射报告;为导弹防御系统作战能力提供有效支持;分析各类红外信号的特征数据以进行快速判别;更好地了解战场态势,为打击任务规划、作战力量防护提供支持等。

美国空军原来负责监管SBIRS-Low项目,然而由于存在较大技术风险,2002年更名为“空间跟踪和监视系统”(STSS)计划,并移交至导弹防御局。高轨部分SBIRS-High计划仍由美国空军负责,项目名称继续沿用SBIRS。SBIRS系统最终将部署4颗GEO卫星和2颗HEO卫星,并通过一体化集成地面站为SBIRS空间段提供服务。SBIRS系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星座主要用于探测和发现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大椭圆轨道载荷则将该系统的导弹预警覆盖范围扩展到南、北两极。

SBIRS项目并没有因为SBIRS-Low计划的剥离而顺利推进。2颗HEO卫星均推迟交付。HEO-1红外传感器于2006年6月搭载NROL-22侦察卫星成功发射,比原计划推迟了18个月;HEO-2红外载荷于2008年3月搭载NROL-28侦察卫星成功发射,比原计划推迟了21个月。HEO-1和HEO-2载荷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在轨运行,在轨测试性能超过预期,目前已交付美国战略司令部投入作战应用。HEO-3有效载荷于2014年搭载在美国机密卫星上发射,现已成功完成在轨校验。2015年5月,HEO-4卫星载荷完成制造,将被集成至一颗秘密卫星上。

SBIRS项目中的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交付更为滞后。GEO-1卫星于2011年5月发射入轨,并于2012年11月投入作战应用;GEO-2卫星于2013年3月发射入轨。两颗卫星的预警能力已经得到验证。2014年6月24日,美国空军向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授出一份价值18.6亿美元的修订合同,用于生产GEO-5和GEO-6,两颗卫星将作为GEO-1和GEO-2的后继卫星部署。

STSS卫星系统 SBIRS-Low项目是天基红外系统的核心部分,计划由约24颗卫星组成。这24颗卫星将部署在约1600千米高度的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多个轨道面上,将与SBIRS-High卫星系统共同提供全球覆盖能力。美国空军原来负责监管SBIRS-Low项目,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搁置起来。2002年4月,导弹防御局接管了该SBIRS-Low项目,并重新命名为“空间跟踪和监视系统”(STSS)。STSS被视为未来美军导弹防御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与SBIRS共同构成全球全天时覆盖、功能完备、实时响应的天基预警系统。

在美国大幅压缩军费的整体环境下,STSS项目目前受限于经费和技术原因,后续计划尚未成为美军正式采办项目。2017财年,导弹防御局为STSS卫星的运行和维护申请3200万美元。STSS卫星将继续参与导弹防御试验,进行数据采集,为作战人员提供作战态势感知和技术情报支持。STSS卫星星座一旦决策部署完成,美国可很快形成弹道导弹全程探测和跟踪能力。

地面运行系统 地面运行系统是美国天基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和处理SBIRS和STSS的信息与数据,并对卫星进行控制。“增量1”系统于2001年开始运行,该系统允许美军通过3种独立的地面软件系统分别控制SBIRS GEO卫星和HEO卫星。近年来,美国空军致力于新型地面运行系统“增量2”的研制,目前已完成“增量2”新型地面系统的全星座测试。新一代地面运行系统实现了将SBIRS卫星的操作控制集成至一个主要任务控制站及一个备份控制站,可大幅简化控制流程和提高效率,进一步增强SBIRS系统性能。此外,“增量2”系统还将显著提升SBIRS系统在4个任务领域(包括导弹预警、导弹防御、战场态势感知以及技术情报获取)中的能力。

nlc202309091410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关键技术

美国在其天基预警系统中应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现已建立了性能最为先进,高低轨相结合,扫描与凝视、捕获与跟踪手段相协作的导弹预警系统,能够对全球重点区域发射的弹道导弹提供及时预警信息,且对中段飞行的弹头具有一定的跟踪和识别能力。

双探测器技术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主要担负红外监视与跟踪导弹发射全过程的任务,可同时探测来袭的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能够提供导弹预警、导弹防御、技术情报侦察(提供描述导弹特征所需的数据及其他目标数据)以及作战空间特征描述等功能。

SBIRS GEO卫星主要用于探测和发现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SBIRS卫星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双探测器方案,每颗卫星载有一台高速扫描型(Scanning)探测器和与之互补的高分辨率凝视型(Staring)探测器。大椭圆轨道(HEO)有效载荷也装有高速扫描型探测器和高分辨率凝视型探测器,其主要任务在于对北极地区圈的探测预警,将天基红外系统的预警能力扩展到两级地区,使其侦察范围扩大了2~4倍。卫星工作时,扫描型探测器先对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进行快速扫掠,然后将探测到的数据提供给凝视型探测器。紧接着,凝视型探测器将目标画面拉近放大,获取详细信息,进而确定是否发生弹道导弹发射活动。双探测器协调工作,共同完成任务,有效增强了天基红外系统探测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

STSS系统有2颗演示验证卫星在轨运行。2颗STSS卫星均装有一台宽视场捕获传感器和一台窄视场凝视型多波段跟踪传感器。STSS卫星的宽视场捕获传感器,采用波长为0.7~3微米的短波红外传感器。宽视场捕获传感器以地球为背景,可以捕获助推段弹道导弹的尾焰。STSS卫星的窄视场凝视型多波段跟踪传感器涉及3种波长的传感器。其中,波长为3~8微米的中波红外传感器以地球为背景进行工作,可以实现对助推段末期的弹道导弹进行跟踪;波长为8~12微米的中长波红外传感器以及波长为12~16微米的长波红外传感器以空间为背景进行工作,可以实现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持续跟踪。中长波红外传感器和长波红外传感器在导弹助推段关机后仍能继续跟踪导弹飞行,而且还能够继续跟踪弹头的分离,并具备识别诱饵的能力。

STSS项目将构建由约24颗卫星组成的低轨卫星星座,卫星之间可以利用星间链路传递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跟踪信息,卫星间信息的接力传递可实现对弹道导弹在外层空间飞行全过程的持续跟踪。

卫星平台技术 SBIRS前4颗GEO卫星,即GEO-1、GEO-2、GEO-3、GEO-4卫星,均采用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2100军用型卫星平台,并针对军事应用对A2100卫星平台进行了加固和改进。A2100平台开始研制于20世纪90年代,在1996年完成首次飞行验证。在模块化和通用化思想的指导下,A2100平台可根据载荷情况对平台配置进行剪裁。SBIRS卫星采用A2100平台,可使载荷和卫星平台间的相关性显著降低,设计、制造、测试等工序均可以并行进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可大幅降低成本。

美国天基预警系统未来发展

在稳步推进新一代预警卫星系统建设的同时,美国空军已着手考虑下一代导弹预警系统架构。美国空军至少已提出4种不同的卫星系统架构,其中包括分解方案,即将集中在大型航天器上的能力分解到更多平台上,以减小重要天基服务面临的攻击风险。现役的SBIRS系统在同一颗卫星上集成了战略预警和战术预警功能。除开展系统架构研究外,美国空军还开展了新型全尺寸导弹预警传感器的研发,主要关注2个宽视场传感器,其视场分别达到6度和9度。下一代系统计划在2025-2040年运行,首颗卫星将在2025年运行,研发工作将于2020年开始。

星座架构坚持高轨为主,有限度发展低轨卫星。经过20余年的研制和部署,高轨星座SBIRS一直具备作战能力。尽管屡次出现延迟交付的情况,但美国空军坚持积极推进SBIRS的构建。目前SBIRS GEO-1和GEO-2已在轨运行并具备作战能力,GEO-3和GEO-4预计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发射,GEO-1和GEO-2的后继卫星GEO-5和GEO-6也在研制中;SBIRS HEO有效载荷HEO-1、HEO-2和HEO-3已相继发射并在轨运行,HEO-4也已研制完成。

然而,STSS低轨星座项目卫星数量需求大、星座管理复杂且成本高,而且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障碍难题,自STSS项目提出以来,美军一直维持着对STSS低轨预警系统的有限度发展,目前仅有2颗卫星在轨演示验证。

系统体系结构倾向于功能分解、多轨道、多作战域部署。随着空间安全环境的变化,美军空间系统面临的威胁不断加剧,脆弱性日益增强,加上国防预算削减的影响,将难以继续沿用旧有的空间体系。2013年8月,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发布《弹性与分散式空间系统体系结构》。为了实现分散式空间系统体系结构,美军在白皮书中规划了五种途径:结构分离、功能分解、有效载荷搭载、多轨道部署、多作战域部署。

美国空军已着手考虑下一代天基预警系统体系架构,采取了其中多种模式。功能分解方面,美国空军希望下一代卫星能够将战略预警和战术预警能力进行分解,但预算的缩减迫使美国空军将未来导弹预警系统的重点关注集中于战略威胁任务;有效载荷搭载方面,美国空军提出了商业搭载有效载荷方案,研究在商业卫星上搭载军事专用有效载荷的技术,以实现利用商业卫星快速、灵活的搭载军用载荷的目标;多轨道部署方面,美军在高中低轨均部署有预警卫星;多作战域部署方面,美军积极将天基预警系统与地基、海基红外传感器联合使用,提高发射探测和导弹跟踪能力。

高度重视发展宽视场传感器技术。空间导弹与系统中心对成本问题关注较少,其更重视发展下一代天基预警技术。2013年,空间导弹与系统中心要求在空间项目年度预算中,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升级当前系统,或用于发展下一代系统以及后继系统,并将这部分资金列为“空间现代化倡议”。在考虑下一代天基预警系统建设时,空间导弹与系统中心将主要精力和经费投入均集中在有效载荷研制上,如推进宽视场传感器的研制。

美国空军在2015和2016财年预算申请中,分别为研制宽视场传感器申请了2900万美元和5100万美元的经费。预算文件显示,美国空军正在考虑开发6度和9度视场试验型传感器。美国空军尤为重视宽视场传感器试验,认为这些试验不仅有助于为空军下一代SBIRS评估任务架构,还有助于空军开发算法,以处理升级版传感器焦平面技术所提供的大量数据。L-3通信公司在2014年获得一份价值13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研发6度视场传感器。2016财年预算申请的5100万美元经费中,其中1100万美元用于发射、校准和在轨校验6度视场试验型传感器以及相关地面系统工作,4000万美元用于将该有效载荷集成至卫星。

责任编辑:彭振忠

系统发展观 篇12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解放思想是一个广泛的、科学的、历史的命题,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大体经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 每次思想解放都进入了新的境界, 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从阶段发展目标任务来看, 20世纪80年代提出首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90年代提出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进入21世纪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首钢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历经承包制改革发展阶段、90年代后期的战略探索阶段, 进入21世纪, 历经“苦干三年, 打好四个基础”, 经过搬迁调整战略的实施,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3年以来, 首钢引导广大职工解放思想, 一年一个主题, 找准载体, 不断深化推进。2003年开展“八破、八立、八做到”活动, 2004年开展企业创新工程, 2005年创建学习型企业, 2006年把“创新创优创业, 建设21世纪新首钢”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追求, 2007年又提出“弘扬长征精神, 立志创新创优创业”。这些工作相互贯通, 不断深化, 引导广大职工树立“自强开放、务实创新、诚信敬业”的企业精神, 培育“与时俱进、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人才为本”的企业文化, 兴起了大学习、大练兵、“大提素”的热潮, 呈现出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激情创业的喜人局面。通过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首钢荣获“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杰出品牌组织奖”, 是全国20家获奖单位之一。

当前,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引发实体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 首钢引导广大干部职工, 既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 又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提出“为创新深入对比思考, 为创优找准目标定位, 为创业定准措施、练好基本功”, 深入解放思想, 对比先进查找差距, 在提高各种竞争能力上狠下功夫。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 转化为企业的发展机遇, 采取一系列新措施, 化解各种风险,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有科学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决策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定位和战略决策。战略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制定发展战略, 要针对本企业的情况进行环境分析, 不是泛泛地讲形势, 要分析形势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程度, 分析对标企业指标与本企业的数量关系及其原因, 分析先进企业的优势所在, 找准我们的薄弱环节, 找准工作的着力点。战略目标要明确具体, 制定保证措施, 提高战略的可操作性;要进行动态管理, 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措施结合起来, 提高战略的执行力。

首钢提出了“做强做大核心产业钢铁业;大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含量和竞争能力的电子机电业、建筑业、服务业、矿产资源业等优势产业, 提升拓展海外事业”的战略定位。首先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加快, 将继续带动钢铁工业发展;在资源日益紧张、环境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钢铁业正在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 提高产业集中度, 转变发展方式, 为首钢通过搬迁实施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二, 首钢从事钢铁业有长期积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而首钢曾经要发展的某些高新技术产业, 是首钢不熟悉的领域, 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第三, 首钢的非钢产业是随着钢铁业的发展派生出来的相关联产业,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形成了与钢铁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如果现在没有这些非钢产业相配合, 钢铁业搬迁项目建设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进展。

当前首钢正在实施钢铁业搬迁调整, 是审时度势, 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 有利于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 为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有利于为我国钢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首钢通过新的载体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首钢的大事, 更是国家的工程、是党和国家交给首钢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按照首钢“十一五”发展规划, 到2010年, 销售收入、实现利润、钢产量、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 分别比2005年翻一番;把首钢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运行高效型、循环经济型、和谐发展型企业, 在钢铁业和综合经济实力方面居国内一流行列。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党的十七大指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一些硬件设备, 通过不断引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优势钢铁企业正在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但从行业总体情况看, 在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管理软件方面, 与国外先进企业还有很大差距。首钢过去以长材生产为主, 缺乏生产高档板材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要实现从长材生产为主向高档板材和精品长材转变;要按照国家要求把首钢京唐钢铁厂建成“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首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搬迁调整的中心环节,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建立了“一级研发、多地分布”的产销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广泛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与欧洲、日本、美国许多钢铁和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战略合作;与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联合成立了多种研发平台, 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为首钢新钢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首钢各新钢厂总体工艺装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首钢京唐钢铁厂按照“先进可靠、节省高效、系统优化、集成创新”的原则, 采用了目前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系列大型装备, 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项, 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 设备国产化率约占价值的70%、占重量的90%。首次在5500m3大型高炉采用一系列自主创新技术, 包括首钢自主研发的无料钟炉顶技术, 自行设计的全干法除尘技术, 联合设计的顶燃式热风炉技术, 大型高炉—转炉界面采用首钢自主集成的“一罐到底”技术。其炼钢厂是国内第一个按“全三脱”冶炼模式设计的炼钢厂, 是世界上单体生产能力最大的炼钢厂。已经投产的北京顺义冷轧厂, 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居当今世界前列, 国内设备制造重量占总重量的87%。先期建成的迁安钢铁公司、首秦钢铁公司, 集成了一批自主创新技术, 达到同类工厂国际一流水平。

2003年至2007年, 首钢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 取得科技成果180项, 有4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国家专利194项, 获专利授权12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北京市和冶金科学技术奖69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11项, 国家标准18项, 行业标准6项;获国家冶金产品金杯奖21项。全集团“双高”产品比例2008年可达到72%。首钢技术研究院在全国438家企业技术中心评比中, 由2001年的184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7位。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软件”建设。建立板材管理模式和管理标准, 树立高标准定位的标准文化;科学系统精细的严谨文化;全流程模块化、数字化的工艺技术文化;一丝不苟、精准控制的执行文化;生产技术营销和谐一致的高效文化;高度重视客户需求、为客户服务的市场文化;不断创新、持续改进的进取文化。通过“软件”建设真正驾驭好先进设备, 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首钢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 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职工利益不仅体现在物质利益上, 还必须体现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随着时代发展, 精神上的需求、学习进步的需求, 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 已成为职工全面发展的根本利益所在。

一是用宏伟的发展蓝图凝聚人心和力量, 使职工看到了希望, 坚持了信心。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 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和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 引导职工加强学习、增长才干, 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一流的人才才能干一流的事业”、“事业发展最急缺的人才是最珍贵的人才”, “能够聚集和使用好人才的人是最重要的人才”等新理念。加大干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干部交流、末位淘汰力度, 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设立了2000万元的人才开发培训基金,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分别设立职务晋升的“绿色通道”, 激发全体职工学习进步的积极性。目前首钢职工中有博士108人、硕士1091人、本科生10324人, 实现了人才建设的“百千万工程”, 高级技工达到13767人, 占技工总数28.3%, 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 首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首钢北京地区压缩钢产量到全部停产, 从2005年到2010年共有6.47万名富余人员需要分流安置。这是关系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关系首都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我们采取“六对六清”的办法, 即“核对数字、核对岗位、核对时间、核对人员、核对素质、核对住址”, 做到“岗位工作清、人员对象清、思想状况清、家庭情况清、支援意向清、分流时间清”, 计划通过新项目安置1.91万人, 退休1.09万人, 内退安置1.35万人, 面向社会分流2.12万人, 坚持有情操作, 动态管理, 分阶段加以安置, 目前已累计分流安置2.69万人。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 确保职工利益, 保证了企业稳定。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走和谐发展之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首钢在搬迁调整和发展过程中, 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努力构建和谐企业, 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统筹兼顾企业与社会、与政府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首钢钢铁业向外地发展, 总部和非钢产业在北京发展, 处理好与各级政府的关系, 共同建设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至关重要。一是首钢以搬迁调整创造的新业绩, 建设的一流工程, 以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赢得了各级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二是首钢与唐山市、迁安市、秦皇岛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新钢厂建设、参与地方钢铁企业结构调整、发展矿产资源业、机械制造、服务业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河北省把首钢京唐钢铁厂项目作为“一号工程”, 给予全力支持, 各项外部基础设施已经建成, 为新钢厂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首钢搬迁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首钢在北京通过发展总部经济、优势非钢产业, 充分利用钢铁业搬迁后的土地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统筹兼顾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构建和谐企业。在首钢搬迁调整多条战线同时进行的情况下, 一是统筹生产经营、压缩钢产量、安置富余人员和新项目建设的关系, 实现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二是统筹钢铁主业与非钢产业及海外事业发展的关系, 以钢铁业搬迁调整带动非钢产业的发展, 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三是统筹向外地发展与北京地区发展的关系, 充分利用北京钢铁业搬迁后腾出的土地资源, 发展首钢总部经济、高新技术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实现首钢在北京的更大发展。四是统筹企业发展与职工全面发展的关系, 通过发展解决好职工各方面的切身利益问题。五是统筹压产搬迁与安全稳定的关系, 做好矛盾的排查化解工作, 搞好安全生产。北京奥运会期间首钢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 没有发生一起工伤事故, 保证了和谐稳定。

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首钢作为国家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 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深化改革开放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首钢在改革开放初期, 率先实行承包制, 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扩大企业自主权, 为国有企业改革探索了有益的经验。1995年以后, 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钢铁主业成立了上市公司, 通过集团化改革, 分立非钢产业子公司, 增强了面向外部市场的竞争能力。进入21世纪, 适应搬迁调整新形势, 积极推进辅业改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首钢列入市国资委改制计划的108家单位, 到2007年累计完成和基本完成92家, 通过经营者和员工持股, 转变经营机制, 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对原来兼并的20多家外埠企业, 按照改革、划转、发展的方针, 多数已划转地方政府管理, 理顺了管理体制, 企业经营状况也明显好转, 多年困扰首钢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解决。

以开放的思维, 创建开放式企业, 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一切资源加快发展。首钢在我国较早开展了对外合资合作, 近年来又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累计与国内外148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树立开放合作的文化, 对合作对象、合作项目, 从现实和长远的战略地位综合考虑, 既要吸取以往教训, 慎重决策, 避免进入我们不熟悉的行业和领域, 防止投资失误;也要抓住机遇, 对看准的项目, 不仅要正确评估项目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 还要正确评价长远战略地位及无形资产价值, 立足于与合作伙伴的长期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不断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走循环经济、绿色制造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是我们企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首钢多年来始终把加强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 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 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 为打造“绿色钢铁”做了大量工作。1995年以来累计投入22亿元, 完成环境治理项目404项, 在前几年已经停止了一些工厂和设备生产, 2007年与1995年相比, 首钢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降低84.5%、88.1%、78.2%, 吨钢综合能耗从1129.9千克下降到658千克, 吨钢耗新水从9.13立方米下降到4.31立方米。为实现“绿色奥会”的承诺, 2007底开始压缩北京400万吨钢产量, 2008年三季度又采取非常措施, 月产量压缩到仅相当于原产量的27%, 各项污染物排放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0%以上, 全年下降50%以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包括建设钢渣和高炉水渣超细磨生产线, 利用焦化工艺大规模处理废塑料, 充分利用尾矿生产精矿粉, 与国外企业共同投资熔融还原项目进行了工业性试验, 与新日铁合作共同开发干熄焦项目。在河北迁安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 包括11个资源利用项目, 正在为当地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首钢京唐钢铁厂按照国家提出的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的要求,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 基本实现废水、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吨钢可比能耗要达到649千克标煤, 吨钢耗新水3.84立方米, 水循环率97.5%, 吨钢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0.3千克、0.25千克, 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钢厂先进水平。实施海水淡化, 每年节约淡水2000万吨, 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吨, 电站采用海水直流冷却, 每年节水1070万吨。通过自发电每年节约社会供电55.1亿度。高炉水渣、转炉钢渣和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还可向社会提供200-300万立方米居民住户采暖热源。钢铁厂临海建设, 每年减少铁路、公路运量约1800万吨。迁钢公司、首秦公司、顺义冷轧厂按照“节能环保型、循环经济型、清洁高效型”冶金工厂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节能减排已经达到了全国同类钢铁企业先进水平, 成为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示范工厂。

上一篇:税收收入确认下一篇:BBC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