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发展观

2024-07-12

自由发展观(精选12篇)

自由发展观 篇1

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出版特别令人振奋。这是一个具有明确为弱势者写作意向的作家。他的著作,充满着一种道义感,为人类的安身立命确立了“自由”的价值坐标,为原先冰冷的经济学注入了人性的温情。笔者试图指出森在此书中,延续了其一贯的经济学与伦理学联姻的主张,达致了经济学的伦理复归,同时在此基础上追求发展的人本复归,从中透显平等与效率的伦理性张力,由此坦陈了种种对中国的现实启示。

一、经济学的伦理复归

这部著作是阿马蒂亚·森一贯主张的延续和展现: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统一,以自由作为统一的最终基点。

实证经济学以对“现象界”的“客观叙事”,倡导“价值中立”的科学精神而规避传统经济学中深层的规范分析以及伦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经济学的贫困”,即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疏离,导致了道德贫困,特别是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财富分配平等的失衡,妨碍了伦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妨碍了人类美好生活的完整实现。

现代经济学必须充分考虑伦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才能更真实地描述实际人类行为,由此观之,必须设定新的评价目标与价值。阿马蒂亚·森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了人的“二元性”———主观能动和福利,以之开拓了经济学的伦理关怀。

而在《以自由看待发展》这本书中,笔者认为, 森对人的二元性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那即是自由的二重性。主观能动本身就是人的自由,而福利是人的自由带来的结果。可见,人的二元性实质就是自由的二重性。“扩展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和主要手段。它们可以分别称作自由在发展中所起的‘建构性作用’和‘工具性作用’。”[1]自由,既是工具性的,具有工具的价值,同时,它又不单是一种手段,不单是一种达到福利或幸福等有价值东西的工具,它本身就有内在价值,追求一种自由的能力,一种获取其他价值的能力,亦是人的行为所实际选择的。以人为中心, 森认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自由。通过对自由的目的性和工具性的二重设置,森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学的评价目标与价值。因此,唯有通过更多关注伦理学,经济学分析才可能更加全面和更为有效,经济学才能走上一条通往“至善”的道路。

二、发展的人本复归

在把经济学正本清源之后,森相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观———“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他认为,发展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人谋福利。这种发展观与狭隘的发展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森看来,那些所谓狭隘的发展观,是把发展定位于纯经济目标,比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社会产品的丰富等等。而所有这些目标都仅仅属于工具性范围,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而人的最高价值标准只能是自由。因为自由的存在根本无须给出理由,它本身就是价值,无须借助别的事物来体现它的价值。由此,森主张把自由作为基本的价值判断引入经济学分析。只有当生命个体成为自由、独立的主体,发展才能获得真正的动力。

自由被森分为实质性自由和工具性自由。实质性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的可行能力以及能够阅读计算、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可行能力”是森借以表述实质自由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人自由从事各种不同活动的可行性,实际上是自由选择的能力。每一个个人,都应当有效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应沦为被精心设计的发展计划的利益的被动接受者。关于工具性自由,森列举了五种,“(1)政治自由;(2)经济条件;(3)社会机会;(4)透明性保证;(5)防护性保障。这些工具性自由能帮助人们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整体能力,同时他们也互相补充。”[1]政治自由表现为言论自由、公民权利和自由选举等。经济条件表现为参与贸易和生产的机会等。社会机会表现为教育和医疗保健等。透明性保证表现为信用基础、信息公开性和知情权等,这种保证能够有效防犯腐败、财务渎职和私下交易。防护性保障表现为社会安全网等,是对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处于受损害边缘或实际落入贫困境地的人们提供安全保障。正因为如此,他认为发展必须要求消除那些限制人们自由的主要因素,即贫困以及暴政,经济机会的缺乏以及系统化的社会剥夺,忽视公共设施以及压迫性政权的不宽容和过度干预。很多人往往简单地把森的理论主旨视为解决人的物质贫困,但实际上贫困不仅仅拘限于人收入的低下,它本身更是迸现了人的生存弱势,是一种整体性的关联。可见森在更宏阔的生存论场域上倾注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而在我看来,他所有理论的抱负无疑试图克服自由人的“异化”困境,这是对西方经济学理念与实践的全面而深刻的反省与纠正,更是向马克思理论的靠近。

三、平等与效率的伦理性张力

如何调适平等与效率一直是社会发展的兴奋点,人们总是试图化解平等与效率间的恒久的张力,却总是归于失败。而森的自由理论作为价值标准, 试图提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价值标准(体系), 据以判定人的生活以及社会状况是否合乎理想或者是在向理想方向改善,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这一冲突暗示了一条调适的途径。他强调扩大信息基础的重要性, 并由此进而提出他的建议——以实质自由作为综合价值标准。

森清醒地认识到那一张力是不可能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调和。“我并没有提倡一种特定的公式来‘完满解决’这个问题,相反,我一直集中注意承认总量和分配两方面考虑的说服力和正当性。”[1]效率与平等之间不可能处于无张力状态,我们只能在承认张力始终存在的基础上,使这种张力成为合乎伦理的张力。

森从“自由的视角”来看待那一张力,希图用“人类可行能力”对此作一回答。

“人类可行能力———聚焦于人们去过他们有理由珍视的那种生活,以及去扩展他们所拥有的真实选择的能力,也即实质自由。”[1]人类可行能力涵盖直接性和间接性。直接性着意于社会的承认,而间接性着意于可能性的展观。

森的自由在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上确立为张力两端必须共同遵循的基础。平等与效率都是以社会发展为鹄的,而社会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这自由也是森的理论指归。因此,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意义来看,平等与效率的张力无论如何进行拉拽,最终都不能超越人的自由这一根本要求,不能从整体上有损于人的自由。因此,在社会发展最终的意义上,应该将自由尤其是实质自由即人类可行能力作为张力的两端必须共同遵循的基础。在这层意思上,森找到了效率与平等的均衡状态——自由,突破了“资本的逻辑”。

同时森的自由的两重性确立为张力的伦理界限。如何确立这一界限呢?为此还是从自由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两个方面入手。所谓目的性方面,就是在效率与平等的关系之间,效率以一定程度受到的限制或做出的牺牲必须真正有利于平等自身目标的实现,反之,平等以一定程度受到的限制或做出的牺牲必须真正有利于效率自身目标的达致。因为它们以自由作为共同的目的;所谓工具性方面,就是在效率与平等的关系之间,逐步提高效率时不能引起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不满、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减损了人的可行能力,妨碍了发展;反之,逐步促进平等时不能妨碍效率的继续增长。两者的相互增进都以工具性自由为前提条件,而这就得由政府作出合理的规划。

四、对中国的现实启示

《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的思想博大精深,气势磅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它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践用。笔者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似的昭示,只能抽取了其中几点,算作管窥之见,以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所启示。

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森倡导的全面自由是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性化标准,他将历史前进之道指向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肯定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表征出了一种全面自由的总体精神。任何只考虑到人类生存的单个方面的政治体系,都不能满足人们的追求完善的渴念,也不能引起人们对其的足够忠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拓展人的全面自由,中国的发展也就符合人类进步的总体进程。

2. 关注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森把发展的视角投注在自由尤其是实质自由———可行能力,由此“是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两本书中)所特别倡导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采用一种综合性视角的回归”[1]。而其对发展的关注是从自由的整体性入手,突出穷人即弱势群体的发展地位。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相应产生贫富差距的扩大,弱势群体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森的理论无疑给我们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那就是改变单一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对弱势群体的贫困和权利作出“社会承诺”,把所有不同的要素放入一个整体框架之内进行任何组建。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教育面,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保证每个公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起码的公共服务。

3. 培育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和谐开放的社会。

市场经济优点在于市场交易自由本身的基本意义,推动社会发展,同时“市场的整体成就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需要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关联,因此,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需要经济自由,还需要政府作出的“社会承诺”,需要营造政治文明、民主的竞争环境,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府对市场经济本身产生的不利后果要有合理的预见,避免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无限放大。阿马蒂亚·森一再重申中国在过去取得的伟大技术成就不应该成为忽略西方自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来所发生的大规模的技术进步的理由,中国必须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和日本所取得的成就。任何国家都面临着而且必须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新挑战。

自由发展观 篇2

这本书的影响已经不光在经济学,甚至扩展到了政治哲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作者阿马蒂亚。森被誉为是“经济学的良心”,尽管一直认为学者研究学术不能被自己的感情冲动所左右,但是还是觉得一流的社会学术里应该有许多的终极的关怀,是对正义,自由的寻求,是对人类此岸困境的解答,是对彼岸的希望。森是一个重新回归传统经济学到道德哲学的大师,这样的回归是重新把在道德哲学分野下的伦理学和经济学的结合,回归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最为根本但是常常却被忽视的问题――发展究竟为了什么,它的目的何在?

自己的藏书里大概是可以列出森的一些中文译著有《理性与自由》,《后果评介与实践理性》,《以自由看待发展》,《贫困与饥荒》,《饥荒与公共行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生活水准》,森是1998的诺奖得主――因为他开创了供后来好几代研究者进行研究的新领域,结合了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

阿玛蒂亚·森曾经多次提到童年的一件事,十岁时亲眼看到一个叫卡德尔。米亚的穆斯林,为了生计――因为家里没有任何吃的,不得不去印度教的社区打工(当时是印巴冲突),被暴徒刺了一刀,最后死在医院,经济上的不自由带来的惩罚竟然是死亡,森亲眼目睹的这件事对他感触很大,想想大概也是因为这样的激情促使他毕生研究福址经济学,饥荒,不平等,公共选择,伦理学尽管他是个数理经济学的高手

森从这件童年对他触动极大的事,得出――“由于极端贫困而造成的经济不自由,会使一个人在其他形式的自由受到侵犯时成为一个弱小的牺牲品。。经济不自由可以助长社会不自由,正如社会和政治不自由也会助长经济不自由一样”。

我们大概已经尝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发展就成为了硬道理,成为了一个终极的目标,社会的领袖,领导者为了这个乌托邦的梦,设计了美好的蓝图,却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单单GDP的增长和加强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还是有其他更美好的深意。

常常在我们生活的概念里有些缺乏常识却因为经常灌输而习以为常的观念,森却一点点把我们带到常识里,告诉我们有些观念不仅可笑浅薄,而且往往带来的结果很残忍。

森认为,扩展自由才是发展的首要目的,有是发展的主要手段。自由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因为1,评价性原因-对进步的评判必须以人们拥有的自由是否得到增进为首要标准。2,实效性原因-发展的实现全面的取决于人们的自由的主体地位。森也因此把“工具性”视角的自由分为五种,1政治自由,2经济条件,3社会机会,4透明性保证5防护性保障。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认为民主只是富人或有钱国家的奢侈品,一个贫穷的国家,因该先有经济发展,过早的民主会导致社会不能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多快好省的加快经济发展,也有认为,民主自由这些是西方的东西,我们有自己的传统。正如森指出,说出这样观点的常常是政客和官僚,却很少拿出证据证明这些观点。

森毕生研究的一个领域贫困和饥荒,成了证伪民主只有富有国才有用,穷人首先要求的是温饱和衣食,但是森研究饥荒问题时发现,饥荒形成的原因通常不是因为粮食的歉收,而是通常发生在缺乏民主,极权的国家――如在1959-1961年的中国,但是尽管在印度等一些国家也发生过粮食大规模歉收,却没有饿死上千万的人,只有几十甚至更少。正如森所说,权威主义的统治者自己不会受到饥荒的影响,因而他们通常缺乏采取及时防范措施的动力。与此相反,民主政府需要赢得选举并面对公共批评。因此,防止饥荒较积极。

在我们很多人的观念里根深蒂固的有种理念,如果民主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搞,但是森却通过数据和事实告诉我们,民主常常会带来经济增长,而且是对一个社会起到保护的作用。森提出,“当事情进展顺利时,人们可能不大在意民主的可能性作用,但当政策大失误发生时,民主的空白将是灾难性的。”我们也许经历了太多神话以后也就会相信,但是一个历史的常识是,无论那个国家他的经济增长从来没有千秋万代,无论那个时代那个国家总有经济增长停滞的那一天,一个民主政府可以被民选下台替换一个,可是如果是一个合法性全部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权威国家,他们的未来在哪里呢?

许多反驳自由民主只是西方的东西,东方有自己的传统的人,特别是李光耀命题,森也给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给予了有力的反驳指出亚洲文化里历史上有很多的包容和自由。无论是从孔子,还是从阿育王森都被森很好的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自由民主不是西方特有的,对自由的珍视不限于一种文化。

记得近几年中国提倡复古国学的话题似乎多了起来,反对过西方的节日,要求保存中国传统,甚至要求公共权利的干涉,但是当我们知道对于生活方式,传统的保存,“最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参加这个问题的公共讨论,社会上不同群体的人(不仅仅是有社会特权的人)都应该能够积极的参与制定应该保存什么,放弃什么”。

传统上对贫穷的定义,就是收入很低,但是森对贫困这个习以为常的词进行了新的定义――以可行能力剥夺看待贫困。贫困不光因为收入低,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有时是因为行政或其他手段,缺乏民主和自由的不公平剥夺了一个人的能力,突然想到最近大家一直讨论的城管问题,对于这件事在这里暂不评论,但是是否只是任意由政府下令,缺乏公共讨论本身的合法性在哪里呢?发现一个好的学者不是只是喊喊口号,而是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对弱者正真的帮助――说弱者似乎太狭隘了,应该是对人的尊严的捍卫,记得森在谈到,在工业化时代的英国一个工人没有一件亚麻衬衣是一件丧失尊严的事,贫困的人同样应该有尊严,而不是每天在夜间辛苦摆摊还要像牲畜一样被驱赶,被打骂。

森的关怀是对人的自由尊严的捍卫,也像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捍卫着市场,也对罗尔斯,诺齐克,哈耶克等善意的批评,对自由观的梳理,重新使经济学中的终极关怀大放异彩,让我们从一个缺乏常识的环境里知道自由和民主的宝贵,哪怕是在最贫穷的地方,自由本身就是权利,发展的目的是自由,而不是发展本身。

每个人更应该对自己的自由权利负责,以为不是给予的,而是争取得,我们常常抱怨我们周遭的环境,但正如森所说“人们自己必须承担起发展和改变他们生活的世界的责任。一个人,不管他信教与否,都因该能接受这一事实。当人们生活在一起时,我们不可能逃避这样的想法:我们所看到的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可怕的事情,本质上是我们的问题”。如胡适先生所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记得遇罗克在《出*生*论》里说,凡是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达到的权利我们一概不承认,知道今天我们却还是常常缺乏一个在自由民主社会里早就因该有的常识,想想中国的读书人探求真理的艰难,也就明白当我们用观念的死亡代替我们自己探求真理的死亡时,也许才是个正常的社会,想想森是第一个亚洲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而我们的思想家还没出声就已经消失的连肉体都没有,有些感慨。

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异化劳动 分工

共产主义社会里的人将是一个人人都可自由全面发展着的人,《共产党宣言》这样宣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然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却是需要一个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实现的途径则是通过对分工、私有制的扬弃。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意味着人的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为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才进行物质生产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也正因为如此,就要让这些需要不会是手段,而是它本身的目的。只有这样,人的需要才具有真正的丰富性,也才能真正的占有人的全部感觉和特性。其次,人的能力包括现有的才能和潜在的力量要得到充分的施展。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那么每个人都应无可争辩地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被迫限制于某一方面的被强制甚至于出卖自己的才能。再者,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人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丰富的社会关系,都应该是被全面主动的占有的,而不是一种异已的力量反过来支配自身的关系。同时,每个人的个性也要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这包括他的自然潜力、爱好、兴趣、特长等等。

二、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在劳动中生成的,真正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和确证着自己的本质,然而劳动却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异化得如此严重,以致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人不但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同自己相异化,而且创造出来的产品对工人来说也是外在的不属于他的且同他相对立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为他人生产了富有,自己却产出了赤贫。人通过劳动改造无机界、改造对象世界来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对象却被剥夺,从而类生活也被剥夺走,成为了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为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及通过生命活动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也就表现为必然。因为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那么必定属于他之外的他人,因而,人自身也成为了统人的异已力量,即人与人的异化。

由此可见,异化劳动下的人是不自由的,而它的根源在于分工。因为只有要分工(自然分工),人就不得不局限于某一活动领域。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分工则是越来越精细化的分工,人从事的也越来越片面化的工作,人像一部机器一样工作,最终把自己也沦为一部机器。有分工,就必有私有制,而私有制则必定带来剥削,因为私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去迫使那些无生产资料的人为其劳动与服务,而那些无生产资料的人也迫于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完全成为不可能。

异化劳动如此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它就是需被扬弃的,需要消灭它产生的根源即分工和私有制。然而,异化劳动却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异化劳动越是严重,代表的越是生产力的越先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必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只有在物质资料充分满足人们需要后,人才能有时间发展自身的潜能和天赋,从而使自己有可能成了一个自由而全面的人。

三、分工、私有制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异化劳动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感到不自由,而它的根源在于分工和私有制。

马克思认为分工起初是自发形成的,而真正的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它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有关。

在这种真正的分工中,社会首先分裂为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一生产部门又分为不同的生产部分,由不同的人从事生产。当然,在这种分工中,人是不自由的“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由此可见,分工必然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而与分工相伴随的是分配,且还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于是就产生了所有制即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有分工就必然有私有制,有分工也就还有单个人的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单个人的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为了解决这样的阶级矛盾,于是就有了产生国家的需要。而国家则是统治阶级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而这更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见,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性、畸形化,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否定。因而,是需要扬弃的。然而,要消灭分工,就要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社会的进步,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就才会使人摆脱离物质贫困而不至于为生存作斗争,相反却是有更多的自由的可支配的时间去实现人的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觉分工会取代自发分工,个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内自主的发展,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发挥自己的才能,劳动会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那时人也就有可能自由的全面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谈“自由发展”数学课堂的理解 篇4

1. 何谓自由教育 ? 所谓自由教育 , 以人性、人格的培养为重点, 可以理解为通识教育或者教养教育. 不是仅仅深入学习狭窄的专业, 而是着重于学生自身的自我发展, 牢固掌握宽阔的知识面, 将来无论从事什么样的领域, 都能够提供获得成功的基础知识和素养, 这就是自由教育.

美国的孩子学习很自由, 体现在没有统一的教材, 可以选老师, 可随时换班, 可以各种坐姿, 可以不举手就回答问题等, 但美国的自由教育也是相对的自由, 教师可以给学生讨论、发表意见的空间, 但是有一条必须遵守:老师讲话时不允许插嘴, 这是尊重的表现;可以不举手发言, 但一旦有别的同学发言, 必须及时做出礼让的姿势并认真倾听, 这是尊重同学的表现……总之, 一切要以尊敬人的发展为前提.

主课题提倡的:自由发展的课堂, 这是一种理想的课堂.说实话, 自由发展的教育我认为比较可行, 它倡导学生成长的自由环境, 注重人的自由发展. 至于课堂,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要求规范的地方, 整齐划一的地方. 如何将“自由”与“规范”有效的整合, 促进“发展”, 这就需要界定好“自由的度”和“自由的因”.

自由是人的本质, 是现代人的权利之一, 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当然就离不开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这里, 自由的价值又显现出来.

课堂教学的控制, 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 (教师、学生、教材、考法等) 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 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 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 其基本结构如下: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 —学生接受 信息—学生 处理信息 —学生输出 信息—反馈信息. 它实际上涉及四个要点: (1) 自由课堂既包括对违反教育规范行为的制裁, 又包括引导学生认同并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以协调个体、群体的关系; (2) 自由课堂不仅要使课堂成员行为服从课堂秩序的需要, 还要使学生的自由活动、自我表现与课堂教学秩序达到和谐的统一; (3) 自由课堂必须依靠教师的权威力量才能进行, 更需要学生自觉内化课堂规范, 课堂是教师权威力量与学生自我控制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 我觉得自由发展的数学课堂, 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主张一: 自由发展式备课

1. 备出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数学教师必须悉心分析学情, 把握认知规律, 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 如学生学习某一知识从哪里起点, 思维在哪里受阻, 用什么样的方法打开思路, 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求知热情上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等.

2. 备出生活联系点

要关注学生生活的需要.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数学课堂, 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变得灵动立体起来, 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内在发展和生命成长的需要.

3. 备出教学切入点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通过教材来传递的. 因此, 准确把握教材, 深入理解教材,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是备课的关键. 备课时教师不仅对课时内容进行分析, 还要对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进行分析, 把握重难点, 并对教材中主题情景图的作用开展研讨.

主张二:自由发展式上课

1. 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 使学主大胆交流, 敢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名学生, 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 要创设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

要保证自由式课堂顺利开展, 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明确, 要通过建立规范和制度来促进学习活动的开展. 这里面包括一些评价制度、运作制度、学生规范等. 解放学生的手、眼、脑、嘴巴, 充分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2. 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 , 问题设计更具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 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要设计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 让学生参与到提问中, 使教师关注的焦点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 让课堂有“深度”, 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获得思维的发展和延伸.

3. 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 练习设计更具针对性

数学练习要经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四个层次. 练习课中, 教师要挖掘隐藏在练习题中的“新知识点”, 进行有效设计, 引领学生尝试探究, 并适当渗透提前量的训练.

主张三:自由发展式课外活动

课堂之外, 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1. 让阅读走进数学

低年段读绘本, 中年段读童话, 高年段读数学家故事.

2. 让生活走进数学

低年段画数学想象画, 写数学日记;中年段写数学童话;高年段尝试写专题性的数学小论文, 小角度地深度探究有关数学问题.

3. 让实践走进数学

低年段:我的闹钟最漂亮;中年段:我是小小统计员;高年段:我是小小设计师.

营造自由空间 发展多元智力 篇5

——探索优化低段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研究证明:每个人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肢体运作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内有智力。传统上,大多数所谓的智力测试都集中在前两种智力上,全世界许多学校的教育也集中在这两种能力上。但是,加德纳指出:这使我们对我们的学习潜力产生了一种不正常的、有限的看法。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之中,这些智力不断受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开闭,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发掘并引导这些智力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一年级学生刚走出无拘无束的幼儿园生活,他们生性活泼,自我感觉良好,喜欢表现自己,在教学中若能善于引导,将能发掘出巨大的潜能。因此,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要经常创设情境,力求把童真童趣融入语文课堂,通过各种手段策略,倡导语文教学生活化、趣味化,使语文教学富有诱惑力,促使学生好学、乐学,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力求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换为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以创新的方法激活孩子的多元智力。以下就几个方面谈谈如何采取策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听听唱唱,发展音乐智力

音乐智力在作曲家、指挥家和一流的音乐家身上有着明显的高度发展。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音乐对他的影响最为明显,孩子对音乐的敏感远远超出了视觉。语文同音乐一样,洋溢着真挚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灵性,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有时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适当地配上音乐,使作者、教师、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效果极佳。

教学《小小的船》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轻轻播放《小小的船》音乐,学生闭眼想象,我则深情地描述:“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抬头看这蓝蓝的天空,蓝天上有无数颗小星星,一闪一闪的,还有弯弯的月儿。多想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去……”接着让学生说说如果你“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去”,看到些什么?在想象中同时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播放《小小的船》的曲子),进而在情境中说话:蓝蓝的天空像();闪闪的星星像();弯弯的月儿像()……富有童趣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一情境把学生带入有声有色的生活情景,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学习情绪高涨。接下来理解课文和感悟朗读自然是轻车熟路了。

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则能更快地帮助学生架起想象联想的桥梁,顺利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雪花飘落这样一种情境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可谓是一片苍白的记忆,偶然在电视、电影中看见过这一画面,但那时因沉浸在剧本的情景之中,根本没有或很少去注意。更别说体会不到漫天大雪越积越厚,人们可以尽情地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那股欣喜劲儿。这样在朗读“下雪啦,下雪啦,门前堆个雪娃娃”时,由于没有生活的体验,而要求学生读出欣喜的语气,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因此在教学《雪娃娃》一文中,我采用了以下策略:在录音中童声的朗读下,配上《雪花》那轻快活泼、欣喜好奇的乐曲,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再现了雪花飞舞的美丽景象……学生在文字、画面、乐曲交汇的海洋之中,听得入迷了,陶醉了,他们仿佛置身于白雪茫茫之中,快乐地堆着雪娃娃,尽情地打扮着雪娃娃……

另外,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力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爱动,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喜欢。

记得在一开始的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形式,我都尝试运用了大量的儿歌,如:ei—“白兔飞飞,爱喝咖啡,e前i后,喝了一杯”;an—“小孩兰兰慢慢走,天安门前看蓝天”……通过儿歌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加快了孩子们的记忆力,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使孩子们感受到音节的韵律美,在美妙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力。同样,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编顺口溜、编儿歌的方法识字,不仅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识字的质量。有时让学生自编儿歌,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体验到了创造的喜悦。

二、开展游戏,发展动作智力和人际智力

动作智力在运动员、舞蹈家、体操运动员身上,也许还在外科医生身上得到很高程度的发展。人际智力则是指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是销售人员、鼓动家和谈判人员应有的那种能力。

原俄国“天才教育法”倡导者塞德兹认为“„玩‟出天才。”他指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是:不要胡乱给孩子灌输术语和公式,而要诱导他们自由地发挥出天才潜在的能力。而对于孩子来说,最佳的诱导方式当然是做游戏。

低年级的学生大多只是7、8岁的孩子,他们几乎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河,涓涓流淌在美好的童年中。游戏是小孩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求知欲的良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在课堂上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根据教育学研究分析,低段学生只能维持5—10分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手舞足蹈”,以达到不断对他们的注意力进行“链接”的功效。

在一开始的字母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的形式,如:怎样用你的身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各式各样的“O”展示在眼前:有的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有的干脆把两只手臂围成一个圆形……

识字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学习: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字或某个偏旁部首。例如几名学生戴上“扌”、“木”、“氵”等卡片头饰作为部首,其他学生根据不同的部首各自写上能与此搭配的偏旁,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轮流上前组合,并根据组成的新字编出顺口溜(编得好的可加分),如:“你是„扌‟,我是„足‟。我们两人手拉手,就能一起捉害虫。”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识字说话的过程。在游戏中识字说话,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

这些动口、动手的游戏形式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喜欢,很有吸引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大脑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肢体动作智力。另外,“玩”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资源,在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中,教师如能大胆挖掘、运用“玩”,学生们一定会乐于想,乐于说,乐于做,真正成为口语交际的小主人,从而使他们的人际智力得到很好地发展。

三、说说演演,发展语言智力

所谓的语言智力,即我们读、写和用词进行交流的能力。显然,这一能力在作家、诗人和演说家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自我表现。可别小瞧现在这些刚入学的孩子们,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努力为儿童创造一种生活化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表演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从中迸发出儿童智力的火花,打开思维之门,快乐地参与学习。

低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如果通过课堂表演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感情,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第二册中《龟兔赛跑》、《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等课文都是学生早已熟悉的童话故事,这类课文很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如果课堂上单单是讲讲、读读,那无疑是在给学生唱“催眠曲”。在这些教学课文中,我就采取了让学生自主表演的形式:先要求读熟课文,再小组合作表演,然后挑选小组表演。台下既是观众,也是导演,对演得不到位的随时加以提醒指正,并说明理由。根据“小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指导,最后将评选“最佳演员奖”和“最佳导演奖”,并进行“颁奖”。表演过程中,经过反复提醒、修正,学生的表演越来越到位,通过表演,也就真正感悟并理解了“一刻也不停步”、“掰、扛、捧、抱”、“往回走”、“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等关键词的意思。

以后随着年级的增长,就可以试着让学生把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开辟“课本剧场”。改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

课堂表演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它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愉快地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还将想象的文字变换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小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大大激活了孩子的语言智力。

四、“加加减减”,发展逻辑数学智力

所谓逻辑智力即推理和计算的能力。这在科学家、数学家、律师和法官身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汉字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识字的本身是枯燥的,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并调动起儿童的识字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不断丰富他们头脑中的资源,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挖掘学生的逻辑潜能。如在教学“王”时,学生通过“加一加”的方法编出:“一加一等于王”。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采用猜字谜法,又编出:“一加一不等于二”。在后来学到“非”时,学生就自发创编出“33加11不等于44”的字谜来。汉字中有好多一部分是形声字,在教学生字中,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部分独体字则可采用“减一减”的方法等方式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总尽量以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以妥善、新颖的教学设计,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渐渐地,学生学会了巧妙地把一个个字分解成一个个部件,采用部件联系法,通过“加加减减”的方法来记字。如:根据“门外站一人(们)”,学生还创编了好多相关的字谜:门里有一人(闪)、土上有两人(坐)、云上站一人(会)……

另外,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还会形象地将一个个汉字通过加加减减,演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画面,既记得牢,又记得有趣。如:“小羊弯尾巴,仔细看着他(着)”。

这样,在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中,语文教学与数学达到有机融合,既增强了趣味性,也发展了逻辑数学智力。

五、读读画画,发展空间视觉智力

空间视觉空间能力指建筑师、雕塑家、画家、航海家和飞行员所必备的那种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扬长避短,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读读课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是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在语言文字训练中,适时地运用画画这种方法,化枯燥无味的说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完《小小的船》后,我随机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将来一定能真的坐上宇宙飞船,飞向蓝天,登上月球,去探索大自然的奥妙……现在请把你想象中的星空画下来。”于是,飞机、火箭、宇宙飞船……载着这些好奇的小朋友,带着一份渴望探索、渴望创新的激情升上了想象的天空……

在学习完《春风吹》时,我让学生画画自己眼中的春天,采取的主要步骤是:第一,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图;第二,自己动手把心中的构想画下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小朋友听。最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所画,仿造课文的表达方法,创造出了自己的作品: 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小草/吹化了小河 春风吹/春风吹/吹醒了刺猬/吹出了蝌蚪……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读读,学得轻松,其乐融融。它既不是单纯学习绘画,又不是单纯学习语文,它训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发展视觉空间智力。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假如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教师用心去穿好这串“珍珠”,那么课堂教学便会成为鲜艳夺目的装饰品。唱唱、画画、演演、说说、玩玩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充满天真童趣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掘并引导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训练活动,在愉快的情境之中获取最优化的教学。只有发展多元智力,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语文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才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奠基铺路的作用。

营造自由空间 发展多元智力

东文化小学

赵静 2010年5月

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者:赵静

时间:2010.3.24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咱们的祖国可美了。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 我一直都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叫日月潭。今天,你们想同我一块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吗?(板题,读题)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 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身边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小姐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及音乐,师朗读)

同学们,刚才听了导游小组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

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三)细细品读,理解课文

品读第一段 小声自由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

指名交流:

(1)体会1、2句。(板书:大湖高山)

(2)体会第3句。联系画面理解“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多媒体辅助)

指导朗读。

品读第二段 自由小声读,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把你看到的美景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全班交流,并指导朗读。(利用多媒体和模具演示的方式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美。)指导背诵。(由四人小组成立为一个导游团,向游人介绍。)

(四)学习生字。环”“绕”“迹”(用多媒体辅助)

(五)结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明天我们再接着去观赏日月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教者:赵静

时间:2009.10.27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一、情境引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你们看,是谁?(出示:聪聪、明明)

同学们掌声欢迎。

1、教师讲述:大公鸡和小乌龟在来的路上,恰好碰到了数字娃“5、8、1、6”在玩“两位数减两位数”找家的游戏,他们正得欢,忘记了回家。小乌龟对大公鸡说: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大公鸡说:这容易,他们就是58-

16、56-

18、……。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找着自己的家吗?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并随机板书: 61-

58、81-56 68-

51、81-65 68-

51、81-65 68-

15、85-61 65-

18、85-16 86-15 86-51 师:你们帮数字娃找到了家,他们非常高兴,大公鸡、小乌龟也夸奖大家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2、明确课题。

58-16等于几?你会算吗?

学生口答后教师说明,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56-18等于几?你能猜想一下吗?

学生猜想后引导学生比较58-16和56-18有何异同?

二、展开:

1、猜测活动。怎样列竖式计算58-16和56-18。

2、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58-16和56-18。不会做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做。(指名板演、随练)

3、你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请学生小组讨论,再汇报讨论结果

4、大家讨论。

怎样计算56-18的?(这里讨论一定要充分,随机板书: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1)借助表象:理解从十位退1。

竖式计算时,首先遇到“6减8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突破难点。

(2)讨论: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

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3)十位要算几减几? 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的道理。

[“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易出错,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借助学具操作的表象,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道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能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5、比较58-16和56-18的异同。

6、阅读教材。

7、小结:以学生为主。

三、目标检测。

5、专项练习。

不用计算,判断开始时的10道题是否要退位,若要退位就拍掌三下。

6、选择其中4道题进行计算。(对比练习)分小组练习,指名板演,教师巡视。

65-18= 61-58= 85-16= 85-61=

练习后比较:85-16 和85-61所得差的十位为何不同?

7、请你当医生。树林时里有许多树生病了,你会帮它们治吗? 出示树上写的式题的练习。课本第21页第7题。

4、聪明题。83 -4□

减数的个位上填哪些数时,是不退位减法,填哪些数时,是退位减法?

[这道题有一定的思考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理解,明确其区别,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扩展。]

四、总结:

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醒同学们?

五、作业。

为了人的自由发展 篇6

《共产党宣言》是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政治纲领于1848年2月公开发表的。该组织的前身是1836年成立的正义者同盟,一个由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它于1847年在伦敦改组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改组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介入,改组后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一般被视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政党,这个政党的口号便是《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简单地说,尽管《宣言》后来传遍全世界,差不多被译成了所有各种文字,但它却是“出生贫寒”。正是这一点要求我们去问,它究竟具有何种力量才产生了这样的辉煌业绩?

在历史上,有人将《宣言》称作“工人阶级的‘圣经’”。这简单地回答了该问题。因为,《宣言》确实以简洁生动、激情有力的语言概括了现代社会的基本问题,清晰地概括了在这种背景下人们能够得到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这正是它诞生的时代欧洲人(不只是工人阶级)普遍关心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马克思在历史叙述方面说了大实话。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受到如此之多的赞扬和攻击,并始终处在理解欧洲现代历史之道的咽喉上。在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的时代,由于现代资本主义逐步成型,近代政治想象创造的各种关于理性、自然法、社会契约学说都出现了漏洞。马克思推进了关于自由、劳资对立、暴力革命等现代社会变迁主题的思考,他在这些问题上更为彻底。《宣言》的力量正来自于此。

我们先从其对未来社会蓝图的描述开始说。在这个文献中,马克思并没有详尽地描述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他只是在第二章结尾处如此叙述: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对于这个判断,在解说上也有不少争论。不过,这不是什么晦涩的学术观点,而是一种关于历史发展进程的预见,并且就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个思想来说,并非马克思的原创,而是整个近代政治思想的共同鹄的,无论被称为自由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思潮都是如此。当我们说,马克思在自由、劳资对立、暴力革命等这些主题上进行了彻底的思考,并不是说他创造了这些主题,所谓彻底就是尊重事实本身并由此解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后来,在《反杜林论》以及以此书第三部分为蓝本改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之科学含义不在于“发明”了什么东西,而是在现成的物质事实中“发现”了消除社会弊病的手段。这个解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称社会主义进入科学阶段,并将它的基础称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不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发明了什么新的政治原理而是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宣言》的第一句话“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基本事实,而且拨开了笼罩在资产阶级社会之上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等这些面纱;《宣言》的最后一句话“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则公开宣布了无产阶级政治解决的启程。这正是160多年来马克思受到被剥削阶级热爱和统治阶级仇恨的基本原因。

不过,值得强调的是,马克思并不简单地论证阶级斗争、革命,在他的论证中,一个有点费解但对于理解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性质至关重要的提法:

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在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这段文本清晰说明的,即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是消灭特定的阶级(如资产阶级)而是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这正是马克思那个著名的格言“改造世界”之改造行动的含义。由这个要点出发,改造并非只有暴力革命一条道路,他和恩格斯晚年都思考过英国这样国家和平过渡的可能性,不过,只要改造不彻底,即存在着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条件,社会就始终受到阶级斗争的威胁。这一点,仍然是全球基本事实之一。在英美法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低层人民的斗争采取了与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不一样的形式,也尽管许多城市的激烈冲突之阶级性质被种族或其他问题掩盖了,但问题始终存在(今天特别引入注目的伦敦暴乱和本文写作时仍然进行中的纽约大规模示威活动等便见证了这个问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反复警告他们的读者,《宣言》中的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们对自己的理论结论始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点并不能直接从这段文字中看出,而要联系《宣言》第一、二章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基本精神来看,因为它涉及对资产阶级社会的分析,即马克思之所以提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阶级斗争历史的最后一役,是因为他在当时已经看到这种前景。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及其存在的条件都属于生产关系,而在归根结底意义上,它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在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提出消灭阶级存在的条件之前设想无阶级社会显然是一种幻想,这正是在他之前的社会主义都是空想的原因之一。在《宣言》中,马克思分析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性质,他认为正是在这个时代,人类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和大的生产力,这为消灭阶级创造了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也创造了最终承担这种使命的人,即无产者。在这里,他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著名的“两个必然”)结论。

《宣言》不只是表达了一个阶级(被压迫和被剥削的阶级)的心声(像早期乌托邦思想和行动那样),而是洞悉了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变化趋势,正由于这一点,在其诞生后的约40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最终战胜了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其他各种思潮,成为运动的主潮和旗帜。当然,《宣言》本身在全世界的传播也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18年3月,十月革命后,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正式更名为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俄国共产党更名,以及随后德国等国共产党成立,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共产党”成为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政党的正式名称。《宣言》所定义的“共产主义”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中名实完全统一起来。

20世纪未苏联及东欧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失败不是《宣言》的问题,而是获得政权之后的共产党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其中包括它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例如在长远目标与眼前利益之间动摇,在运用《宣言》原理过程中的教条主义与机会主义(恩格斯晚年就曾告诫过这一点),等等,但失败本身确实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在今天理解《宣言》的问题,毕竟它们代表着《宣言》运用的一部分,而《宣言》本身的预言也没有直接实现。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困难并不在于理论,而在于现实。

不过,这种困难与其说是《宣言》面临的,不如说正是我们面临的。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宣言》的时候,他们并非想给自己留下一个名垂干史的著作(中国人所谓的“立言”),也不是中立而无害地阐明历史事实,他们要求的是改变那个事实。而这个要求,不是他们两个人的,而正是我们自己的。所以,尽管西方有人主张《宣言》是一个“失败的预言”,但美国著名当代哲学家罗蒂却出奇不意地强调了“失败的预言,光荣的希望”。尽管《宣言》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实现,但它聚集了更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因为每一个文本都是为人类自由和人类平等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运动的奠基性文献”。罗蒂阐明了一个对今天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什么让《宣言》追求的自由和平等在今天的实现仍然困难,为什么我们今天甚至比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更需要《宣言》那样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自由发展观 篇7

关键词:中国武术,发展,约束,自由

1引言

与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中国武术发展必先经过从萌芽到成长、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在它从产生到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自然存在着一股无形的约束力,对中国武术自身的发展走向起到统摄和规范的作用。这种力量所产生的规范和规则来自如中国文化的特性,积淀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正是这种约束力的作用下,武术先贤们经过长期不断的社会实践,对武术活动进行不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伴随着审美经验的不断丰富与认识的不断提升,最终形成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中国武术。这种由规范和规则所形成的特殊品质标志着中国武术的成熟,标志着中国武术社会价值的体现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这一品质的形成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习武者在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遵循着正确的方向,引导着他们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与此同时,在不断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规范与规则所形成的特殊品质又得以不断充实、完善,最终形成一种规范、一种标准,随着人类社会的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然而,有学者提出“约束”与“自由”是矛盾的观点。究竟“约束”与“自由”在中国武术发展问题上是存在怎样的关系?他们是相互对立的,互不相容,还是彼此作用,相辅相成的?这成为本问题的研究起点。

2 “约束”的解读:维系中国武术本真的规范

这里所谈及的“约束”,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其表现为在武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且已经被确立的各种规范和规则。在中国武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这种“约束”已成为了中国武术内部的一种“实质性”或者“本源性”内容,始终规范着中国武术技术与文化发展;这种“约束”已成为作用于中国武术独特的一种“精神”或者“宗旨”,始终引导着的中国武术的形式与内容的传承。

2.1 “德”:中国武术中的道德约束

中国武术自它产生以来,就被纳入中国伦理道德的范畴。由于受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道德观念,即“武德”。“武德”是针对习武之人提出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习武之人共同推崇和遵循的行为准则。甚至,在传统武术的评价体系中,“品德的高低是和武术成就的大小是正相关的”[1]。

自古以来,几乎各个流派开宗明义都要讲明武德。在武术门派中均有类似于“未习武者先修德”、“短武者不可与之学”、“丧理者不可与之教”的格言。少林宗派《拳经拳法备要》:“道勿乱传。百般砥砺始能成,费尽精神用尽心。卫国保身方可用,操强逆理莫欺人。贤良秘授纡危国,邪妄休传害众生。大道等闲若轻授,须防九族尽遭邪。”《短打十戒》亦强调“强横不义者不传,强横则为乱,无义负恩。”[2]即使是不同的武术流派,武术的“仁义”思想亦对授徒择人均有严格规定。苌家拳《初学条目》中规定:“学拳宜以德,行为先,凡事恭敬谦逊,不与人争,方是正人君子学拳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喜气迎人,学拳宦作正大事情,不可持艺为非,以致损行败德,辱身丧命。”[3]《少林戒约说》也提出:“习武者以强体魄为要旨”,“只要备以自卫,切戒呈血之和,好勇斗狠”,其倡导济危扶贫,匡扶正义,不可逞强凌弱。

因此,我们可以将“武德”视为中国武术文化中伦理观念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强调个人对于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注重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在秩序,注重在武术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在践行“武德”的同时,即是在调节、规范与塑造着习武者的行为、思想乃至灵魂。它秉承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历经几千年的融解、重释与发展,形成从择徒拜师、习武练武、从武施武到生活及人生追求的一个繁杂的道德体系,广泛运用在习武、用武及日常生活之中。

2.2 “技击”:中国武术中的技术约束

这里所说的“技法约束”,并不是一种的限制,而是对中国武术技术的形式、技术原理以及运用原则施予的一种规范。因为,中国武术的本质是一种技击之术,其技术技法都是由具有攻防涵义的动作构成,所以,技击的属性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因此,体现技术技法的技击本质和技击意识就成为了一项最为基本的要求,成为了一种“无形”的限制,约束着中国武术的技术发展。纵观中国武术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对于“技击”的倡导是历代武术拳家们沿袭武术的技术要义。在习练武艺的过程中,他们会反复的思量每一个招式的进攻和防守的功能,如何做到隐蔽的“攻”,如何做到巧妙的“防”都是他们习练、钻研武术的重要出发点。尽管到目前,仍有一些人偏激的认为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是“中看不中用”。这是由于他们并没有认清武术套路的真谛所在,即“练为战”。事实上“套路的作用也是为了方便于传授、记忆和习练”其目的是为了使技艺娴熟,以便于在是在临阵对敌时可以熟练的运用,因此,套路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用,其结果必须要满足于实战的要求”[4]。例如在少林武术的庞大体系中,就拥有众多的套路种类。这些套路结构简单,短少精悍,严密紧凑,巧妙而多变。当我们从“技击”的角度来看,便可以发现这些套路中的技术技法“一招一式、一拳一腿,非攻即守,攻中有守,守中寓攻,并且善于指上打下,声东击西,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并用,招招式式非打即防”[5]。由此,少林武术形成了简单而实用的风格,而“注重技击立足实战”[6]成为了其最为显著的技术特征。

我们必须要厘清:武术套路这一形式的存在并未与其技击的本质相背离。“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实用尺度被审美需求所取代是事物发展的异化……这种异化又是事物发展的必然。[7]”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武术套路的出现与发展可以理解为武术从实用向审美的转型。技击的属性,是武术发生和发展的动因。因为在古代,中国武术的产生是用于实战,用于搏杀,用于战争的。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术的技击性“内隐”于技术技法之中,渐渐脱离了与对实战格斗的依附关系,成为了以表现技击、展现技击为主旨的技击术。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即便是“表现或使用攻防格斗的方法”,也并不违背对武术本质属性———技击性。因此,“技击”始终是中国武术亘古不变的技术追求。

2.3 “体悟”:中国武术中的思维约束

与其它文明有所不同,中国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认知,是通过由心而发,由感而发的形式产生的。因为“中国古代意识与思维模式的大特点就是模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古代意识和思维模式是直观的,朦胧的,观悟式的,非逻辑的,类推、猜测、经验的成分很重[8]”,这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武术,使得古代的习武者渐渐将“感悟”和“体悟”作为实现对武术认知的基本方式,这也是一种独特东方文化特色的思维模式。

“悟”的实质上是真理的认知过程,然而任何理论的发展,在“释义的旋梯”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和修正,其本身应被视为一个过程,而非终极真理。因此武术中的“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连续的创造思维。古代的武术拳家们在沿袭武术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体悟。如《六通短打图说》中云:“学拳之理,难于知应用,需精心体察,阐发妙用。”《拳意述真》亦记有“法术规矩在假师传,道理巧妙须自己悟会”……这表明,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修炼,才能对武术中各种技术技法的目的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所以,习练武术的过程,就是一种肢体的历练过程,在用肢体体验技术技法的过程中,才有可能获得对武术精髓的感知。

武术是对在生活中各种技击活动的总结和归纳,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被一代代的武术拳家们不断的检验和实践,这使得武术中的技术技法得以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诚如邱丕相先生所说:“武术套路运动的魅力,正在于它从攻防中提炼而得。它所提炼出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是对格斗技术进行的再创造、升华、提炼……[9]”也有学者指出:“对武术的感悟,也就是在反复的运动实践与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模仿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超越原有的方法与经验而最终获得一种方法性的直觉能力。[10]”这种在“反复的运动实践”的过程中的“提炼”、“再创造”,就是一种“体悟”的过程。武术的一招一式、一攻一守,在步法、身形上的进退开合、闪展腾挪等等都是能够通过言传和身受的途径实现,可以通过观摩习练掌握的。但是,中国武术最为深邃的“意境”、“神韵”等却无法可以通过师傅或者同行的言语和身教获知。这种更为精微、更为深久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俗话说:“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通”[11],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操练,用身体去获得体验,才能够领会到、感悟到武术的真谛和精髓,这种具有“体、悟结合”的思维范式是中国武术所独有。

3 “约束”的误读: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制约

上述具有规范意义的“约束”,在中国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约束”的存在,维系着中国武术技术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本真。然而,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异族文化的交流之后,开始有一些人对于具有规范意义的“约束”产生了认知上的误解,将这种“约束”视为制约着中国武术发展的“绊脚石”,这显然是错误、片面的看法。

3.1 质疑:“约束”对于“自由”发展是一种制约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下的确存在着一些有别于传统的武术的武术形态,例如在当代出现的一些武术比赛以及武术类的选秀节目等。在这些“新兴”的武术中,它们以“观念”、“时尚”、“刺激”为先导的武术创作倾向充斥着武术领域,倡导“个性张扬”与“先锋实验”,倡导“形式独创”、“风格各异”。一时间,“自由”的存在使武术变得越来越难以界定,越来越宽泛,武术变得无处不在。各种武术作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武术风格如细胞分裂一样迅速发展,武术语言如遍地春笋,一夜之间都崭露头角,武术流派在互相斥论中而成长。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盛况,人们目不暇接,数字、图象的时代带给人们太多的感官刺激,生活中每一个东西不知哪一天就会变成一件武术作品,堂而皇之地摆入武术的殿堂,现实中丑陋、叫人作呕的东西不知哪一天也会披上武术的外衣,看似完美的事物不知哪一天会被武术家进行的重组“丑化”,成为愚弄和讽刺的牺牲品。在无奈中,一味求新的武术多了观念,多了奇异,却少了价值,一幕幕的“魔术”,变化莫测,分不清武术与非武术、生活与非生活,司空见惯,也就见怪不怪了。

也许正是一些人漠视了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约束”的价值,人为地强加给中国武术过高的历史使命,也许是为了保住武术这一神圣的领域,使得他们大量用“观念”、“哲理”来掩盖其苍白、平庸和缺陷,云山雾绕,使人们看不清中国武术的本来面目,武术似乎在上演着一出“皇帝的新装”,扮演着一个又一个自欺欺人的角色。其实,这些绝非是对武术作出的科学理性的论断,也不是对武术作出的合乎逻辑的革新。他们将那些由武术先辈们历经岁月的磨砺,不断完善、总结所形成的规范和规则统统予以无情的否定,抛弃了武术人原本所崇尚的规范和规则,完全的把中国武术置身于无边界、无约束的境地。这无疑是对中国武术传统的颠覆,是对中国武术本真的亵渎。于是,失去“约束”的武术,反而让武术走入另一个“黑洞”。

由此,我们应当清醒的意识到:“约束”并非是“自由”的障碍,相反,“约束”所形成的规范与规则,是武术在任何时代发展都必不可少的要素。

3.2 正身:“约束”对于“自由”发展是一种促进

在中国文化中,从来就不缺乏自由的精神。正如文化学领域的专家所言:“中国文化既追求群体的自由,又追求个体的自由;既追求现实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中华民族的自由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历史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却是同一个超越精神或绝对精神的贯彻。”[12]这种自我超越精神,才是中国文化所真正追求和向往的“自由”。对于武术的发展而言,也需要自由的发展空间。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创造,也就没有武术的发展可言。

然而,自由也需要一定的限定,不要自由过度,过度就会变成放纵。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约束,犹如一条大河没有河堤的约束,放任自流,终将会有干涸的一天。若按照河床的指引作为约束,必将汇入大海,走向自由。中国武术的发展同样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定律,即:武术的自由发展也需要约束的。“在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新世纪,中国武术早已超越了技术层面的有限意义,中国武术不再是单一的运动项目,其本身已经变成一个国家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征,中国武术理应向世界展示东方身体文化的独特魅力。”[13]因此,保持武术自身的传统,是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关键。武术在发展中所形成的规范与规则俨然就是武术的传统,是保证中国武术持久发展的必要前提。假使武术的发展失去了规范和规则的制约,就如同失去了生存土壤的大树,失去了生命的源泉,武术原本的界限也将变的模糊不清,武术原本的形态也将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说,只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没有约束的自由,往往会偏离中国武术发展的方向,甚至导致失败和灭亡。今天,我们要想实现中国武术的持久发展,使自己的武术作品“别具一格”,必须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应该踏踏实实地从传统中、从规范中不断要求自己、不断完善,如此,才能使武术真正走向自由之路。

4 “约束”的延续:中国武术“自由”发展的保障

“在文化自由与文化多样性关系中,不论文化多样性是文化自由的产物,还是文化多样性体现和推动了人们文化自由的实现,它与人类自由与人文发展的价值都相一致。”[14]面对当前的全球化的发展格局,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经济一体化并不意味着文化也随之一体化。这里,我们将以当今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个佐证。艺术是“不同于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艺术,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15],其文化的魅力在于其个性的存在。不同民族的艺术受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趣味、自然地貌、风土人情乃至材料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构成了该民族独特艺术风格和风貌。假使世界各国的艺术被“同化”,被“统一”,那么,原本多姿多彩的世界艺术的百花园必然会变的单调乏味,毫无生机。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集中表现为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的类型的文化是按照各自的传统这样一个“轨道”发展的,正是文化传统这一约束力的存在,使得世界文化丰富多彩的。如果强行的追求全世界的“统一”和“同步”,生拉硬套的实现不同文化形式的“接轨”,是何等的荒谬?有些学者认为中国艺术的唯一出路就是向西方“转型”,否则将继续游离于“世界艺术”之外。这里所说的“世界艺术”无疑是指“西方艺术”,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的表现。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中国不属于世界的一部分吗?中国艺术不是世界艺术的一部分吗?作为民族文化的学者,我们可以拿出自己的豪气与骨气,嗤之以这样的回应:相对于中国艺术来说,西方艺术只能是他者。所以,符合这一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许并不一定适合另一国家,现代艺术的形态和观念也应该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着自己的现代艺术之路。因此,对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与经验,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学习和借鉴,但不可以照搬和硬套,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形态只能在中国当代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推动和制约中生成,“亦步亦趋”地跟随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绝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正途。我们还是应当立足于自身文化的传统,谋求新的发展。

自由发展观 篇8

——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翻开人类思想史,自由的概念盘根错节、源远流长。撇开柏拉图、康德等思想巨匠们对自由概念的学术性定义不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民族独立的自由战士裴多菲,这位农奴的儿子在世人心中激荡了一个半世纪的呼嚎,不仅让无数志士为之慷慨悲歌,更让人们铭记下“自由”的符号。而在经“工业革命”和“高新技术革命”洗礼的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蓝图中,更需要给“自由”添加一双崭新的翅膀,赋予“自由”以崭新的经济学涵义和思维向度。

回归——“自由”的经济涵义

《辞海》中这样定义自由:免于恐惧、奴役、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又有不损害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在法律范畴中,自由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个人意志、行为具有不受限制的权利。而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自由取决于社会的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的宽容及对财富的拥有,又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念。虽财富自由是其他自由的基础,但心灵自由是一切自由的源点,没有心灵自由,一切自由都不存在。财富自由是职业自由的前提,而职业自由是个性自由的基础,在这里,财富只是媒介而不是目标。自由不仅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福利,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杆。相比之下,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个人收入提高,技术进步,城市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等经济指标是狭隘的,而对一个社会来说,“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更是涵盖社会伦理和文化尺度的一个综合指标。自由纵有万千景色,而“为奴隶者无论多富有,从来不可能知晓她的美好,因物质财富转换不成人格的力量”。人在自由状态下才能充满创造力和责任感,没有任何东西比自由更能促进个人为自己命运负责。哈耶克(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说:“个人自由的时代,亦是诚信个人责任的时代。”这位以“自由是永恒的理想”的经济学家强调维护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思想自由和经济自由,其中经济自由是基础。判断一个社会好坏的标准不是经济福利,而是人的自由度。

“阿马蒂亚·森在经济科学的中心领域做出一系列可贵的贡献,开拓了供后来好几代研究者进行研究的新领域。他结合经济学和哲学的工具,在重大经济学问题讨论中重建了伦理层面。”——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告中这样介绍阿马蒂亚·森。而在阿马蒂亚·森的词典里,这样定义自由: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人类福利的核心价值,任何名义下的“发展”最终都必须让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

大师——穿行于自由与发展之间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之一,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现仍持印度国籍。1933年生于印度教育世家,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熏陶;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继续在经济学领域进行深造;1959年获博士学位。1987~1998年间接受哈佛大学聘请任经济学和哲学教授,1998年应邀返回母校剑桥大学出任三一学院院长,2003年重返哈佛大学并执教至今。

森在其学术生涯中创造了诸多辉煌的“第一”:美国经济学会第一位非美国公民的会长,剑桥三一学院建校650余年来第一位非英籍院长等。其学术研究跨越经济学和哲学两大领域,研究重点涉及道德伦理、自由与理性、社会公正、福利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中几乎所有课题,包括饥荒、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等,其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著如《技术选择》、《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论经济不公平》、《就业、技术与发展》、《贫穷和饥荒》、《选择、福利和量度》、《资源、价值和发展》、《伦理学与经济学》、《饥饿与公共行为》等论述的重要思想及成果,已在国际社会活动实践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发挥着重大作用。

森尤其对发展经济学领域做出了卓绝贡献,他以“实质自由”为核心的自由发展观一改狭隘发展观的陈旧范式,阐明“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发展理论框架。特别是在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二年(1999年),其里程碑式的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出版,标志着其理论体系的最终完成,也使其成为人类发展与可行能力理论的奠基人。这本承载其深邃思想的载体,集合了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及道德伦理、哲学等领域呕心历血的劳作和丰硕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HDI——《人类发展报告》

从1990年起,UNDP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始编写《人类发展报告》,每年一册。报告的编纂委托一个独立专家小组,探讨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并由学界、政界和社会的领导人物组成世界性咨询网络,为报告提供数据、观点和实践,对报告提出建议,以综合评价世界各国的发展。阿马蒂亚·森的非凡思维对UNDP自1990年以来的《人类发展报告》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并在他的理论框架下设计了令全球关注的“人类发展指数(HDI)”。HDI用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对传统的GNP指标提出了针对性挑战。HDI涵盖了人类期望寿命、教育程度、生活标准及其他指标,以其最具权威性和客观性的评价,全面反映了世界各国及地区人们的生活和发展状况。HDI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对数,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为构建该指数,每一个指标都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生预期寿命25~85岁;成人识字率0%~100%;实际人均GDP100~40000美元。

《人类发展报告》在阿马蒂亚·森的理论指引下,以更加全面、权威、长远的人文战略眼光审视全人类的发展,不仅使用人均收入、人类资源开发和基本需求等指标,也考虑到人类自由、尊严及人的可行能力(即人在发展中的作用)等因素。近几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将发展拓展到扩大民众选择层面,而不仅停留在提高国民收入上。人类的发展包含诸多方面,人类发展本身就是扩大人们生活选择的过程,应以人们的需求、愿望和能力为中心。在衡量人类发展成就方面,HDI远比单纯的GDP指标更为全面。联合国甚至在森的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人类千年发展规划”。目前,沿袭阿马蒂亚·森学术理论的《人类发展报告》已成为联合国最受重视的全球性报告,并对世界各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产生着强大、深远的影响。

觉醒——以自由看待发展

阿马蒂亚·森1999年出版的力作《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在卷首就开宗明义:“本书论证,发展可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他在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就其本性而言,是自由的增长——这对世界各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革命性论断。他运用大量历史事例、经验证据及有力而严格的分析,显示了广义的发展与自由毫不相悖,相反正是由自由的扩展所组成。全书提出两大重要命题:第一,“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这一规范性命题。森在分析中强调自由的角色,指出政治权利、自由交换等都是人最基本的权利,缺少就无以谈发展。第二,“自由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这一实证性命题。森对发展中国家的各种问题作过广泛的研究,他用大量的证据说明,自由可促进发展,而缺乏自由、压制自由则阻碍发展。森从内涵上扩展了发展的概念,构建了“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论框架,从自由的视角、自由的作用、自由在发展中的地位、自由的建构等四个方面说明自由是通过有价值生活的实质自由,这种自由观意味着个人享有的“机会”及个人选择的“过程”。

自由在发展中首先具有建构性作用,是人们价值标准与发展目标中自身固有的组成部分。而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自己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消除贫困是发展的第一步,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更重要的是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发展就是扩展人们的这种能力。尽管人们追求财富、个人收入、科技进步、社会现代化、城市化,但这些只属工具性范畴,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而最高的价值标准是人对实质自由的拥有。经济指标是发展的表象,发展的本质是自由,积累财富并没错,但它只是实现自由的手段。他依据大量的研究资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并阐明了在实践中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需要人作为发展主体在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森所倡导的发展,过程涉及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宪政民主、社会保障及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消除性别、种族、宗教等各种歧视,普及基础教育、基本保健等)。森同时提出,自由除本身意义外还具有工具性作用,包括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担保,防护性保障。成长在殖民统治下传统印度社会的森对遭受灾难、痛苦的落后状态有着深刻的体会,在其诸多著作中,常伴随着对贫穷、饥饿、不公平的呐喊,也处处渗透着对大众福利的切身关怀,森因此被世人誉为“经济学的良心”、“捍卫穷人利益的圣人”。

自由——超越时代的发展视角

一般对自由的理解更多的是不受限制,森认为这是对自由的狭义理解。在森看来,人的出生与禀赋是不同的,好的社会并非拉平这些不同,而是设立一定的制度,让每个人扩展其生活权利的空间。首先,自由是价值的标准和尺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生活及社会状况(如效率、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但这些价值标准只能反映人的生活或社会状况的某一方面,是事先假定某些价值的要素优于其他要素,而把另一些价值要素排除在评价体系之外。如以自由的可行能力为评价标准,就会给予特定的价值要素以特定的侧重。其次,自由是发展的工具,工具性自由是通过自由帮助人们按自己的意愿过有价值的生活。森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观并非对以往发展观的批判,而在于以人的生活能力为核心的自由把发展的不同侧面(经济、政治、社会等)统一在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当发展的目标被定为对人的自由扩展时,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个人生活权利的自由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上世纪80年代起,经济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环境带来变动,人与人、人与资源、国家与国家间等矛盾接踵而来。与此相对应,人类探寻发展的理念也在更新和推广,“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将人们对“发展”的理解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环境、人口和社会,为发展的理念注入了更加强烈的平等诉求,而每次更新都是对原有发展理念的丰富和提升,又是对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剧变的回应。阿马蒂亚·森以独到的视角,包容和综合了发展的所有理念,他把“发展”定义为扩展人类自由的过程,强调社会成员选择自己所珍视的生活方式的自由,实质反映的是人类的生活状态。自由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经济增长虽是扩展自由的重要手段,但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还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安排中的诸多工具性自由。第一、政治自由和政治参与是发展的目标之一,缺此无从谈发展;第二、经济条件是个人享有的将其经济资源运用于消费、生产或交换的机会;第三、社会机会是指教育、保健等方面的社会安排;第四、透明性担保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信用,取决于交往过程中的公开性、对信息发布及准确性的保证;第五、防护性保障是为遭受灾害的人、贫困线下的人及老弱病残提供扶持的社会安全网。同时要有制度性渠道反映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痛苦,有政治性激励机制促使政府关怀民众问题。

反思——追寻令高山仰止的背影

阿马蒂亚·森认为,自由是同责任紧密相联的。人的贫困和饥饿是最大的生理性不自由,而无限制和无意义的滥用民主权利同样是观念上的不自由。森以可行能力衡量人类的福祉,建立起以追求人的自由为核心并强调社会公平的新的发展理论范畴,即“可行能力”理论视角。这一视角将人置于经济学分析和评价的中心位置,向流行的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提出了挑战,也将带来发展理念的一次意义深远的革命。

在当今多元化的世界里,单一权威的判断、单纯的数字统计已失去信用和说服力。我国目前在以GDP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指标不断增长的同时,一个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浮出水面:教育、医疗、住房已成新时代三座大山;就业、社会保障、环境污染、个体发展等等一系列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阿马蒂亚·森为我们的发展观提供了新的评判依据和视角,其对主流经济学把“发展视为GDP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提高”的颠覆,使我们能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令世界震惊和称赞,而问题不在于赞扬的数量和高度,而在于赞扬的理由与深度。发展要以人为本,片面的发展观会掩盖一系列畸形发展带来的恶果,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剥夺人的自由等。森认为,应以自由看待发展,其他均为谬说;发展是人的发展,经济学应关注现实的人,具体说是现实中人的自由发展。他认为,经济学如马歇尔所说的是“人学”,但这里的“人”不是仅为效率的工具。经济学应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效用、财富、效率等都不能与生活质量处在同一层面。“必须把自由视为一种社会承诺”,“不自由是一种剥夺”,“不自由源于社会安排”,“个人自由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产品”……句句铿锵作响,森站在时代的颠峰,从发展的角度对自由做出了精辟的定义和宣告!

森对市场经济的见解更是精准、透彻,他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内容异常丰富,绝非仅效率一个方面能概括和表达。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灵魂和核心是自由。这里的自由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与此相对应,效率只不过是自由的一个结果,为自由服务而非自由服从于效率。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需要智慧、勇气和良知的社会安排,它由三个核心因素构成:经济运行体制、政治法律制度的规定和保障以及由价值观体系加以维系。第三,市场与国家有相辅相成的一面,并非相互冲突,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而言,国家是不可分离的前提条件。

阿玛蒂亚·森以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事实和历史为依据,解析了我们的困顿和迷惘,对于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意义。中国人的自由需要阿玛蒂亚·森这样的经济良心,中国社会的发展需要阿玛蒂亚·森这样的经济智叟。

让我们牢记森的话——让个人自由成为社会发展的承诺!

对早期西方新闻自由发展的梳理 篇9

我们在了解西方新闻自由发展史之前, 首先需要对“自由”有所了解。即什么是自由, “自由”是如何在西方文明中生根发展的。自由意识最早产生于个人与国家、宗教的对抗和分裂, 是一种在对不自由意识的自觉以及对自由状态的向往过程中, 个人意识的觉醒。有关“自由”的论述, 我们可以追溯到西方文明的滥觞——希腊文明, 进而不断发展, 最终成为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概念。在古希腊时期, 尽管存在不少有关“自由”的洞见, 例如伊壁鸠鲁学派的快乐主义、斯多亚派对名誉和选择关系的论述等。但是“自由”这一概念并未产生。而且, 古希腊时期的自由观与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观有很大区别, 即古希腊时期的自由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它将个人与自然、与城邦视为一体, 其产生是以个人与国家的整体性为基础的, 柏拉图就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命题——国家是大写的人。而现代的自由观则是产生于个人与国家、神的剥离, 随后而来的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时期, 希腊时期的人与城邦的统一被人对神的依附所取代, 神 (无论是一神或多神) 的意识奴役了人的自我意识。在这个时期, 对个人意识的关注首先开始于对神的关注。逐渐, 时人的不自由状态被感知, 不少始于神学研究的僧侣、学者开始将神域和人域剥离, “让神管理神的事, 让人负责世俗的事”。直到十七世纪, 随着新利益群体发声需求的日益迫切以及对宗教宽容的寻求, 在政治上出现了对世俗王权的反抗, 在宗教上出现了新教团体对天主教权威的抗争, 自由的概念才“以自由意志、天赋人权、自然状态等的假说出现在哲学家的政治理论之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自由呢?斯宾诺莎对自由的理解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 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 “人自觉地按自然的本性而存在, 就是自由和永恒”, 并提出了“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著名命题。卢梭在阐述自己的社会契约思想时提出了“公意”的概念。所谓的公意, 指“全体订约人的共同人格, 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 它是每一个成员作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部分”。进而, 他又说:“唯有服从自己的法律, 才是自由”。服从并不与自由相矛盾, 服从一己私利是不自由, 服从公意是自由。康德在自己的实践哲学中认为, 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 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在《道德的形而上学》一书中, 他进一步说, 认识理性的存在者, 不收经验的因素所决定, 因此是自由的。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是由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 通过自由承担责任。”因此绝对的自由也意味着绝对的责任。

如果以上哲学领域对自由的讨论是一种对其本体论定义的探讨, 那么政治与法律层面的自由定义, 则将自由引向了经验世界的应用层面。与哲学思辨不同, 在经验层面对自由的定义与实践使得自由权利化, 并参与到国家、社会的运行之中。这其中的典范非美国莫属。美国以“自由”的概念作为立国之本, 是第一个将“自由”这一概念运用到国家建立与运行实践中的国家, 因此它也被称作是“自由国度”。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 自由“意指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 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 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在北美独立宣言中, 以天赋人权为理论, 签署者们将“自由权”作为与生命权以及追求幸福权利并列的人的基本权利。二战时期,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提出四大自由:“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 人人有以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第三则是不虞匮乏的自由——这种自由, 就世界范围来讲, 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融洽关系, 它将保证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过健全的、和平时期的生活。第四是免除恐惧的自由——这种自由, 就世界范围来讲, 就是世界性的裁减军备, 要以一种彻底的方法把它裁减到这样的程度:务使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向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邻国进行武力侵略。”①据此, 我们可以引用伊赛亚·伯林的观点对上述有关“自由”的争论进行简单的二院分类:自由可以划分为两种——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即“做……”的自由, 消极自由则是“免于……”的自由。

可以说, 新闻自由权是自由权的延伸。根据天赋人权的观念, “自由”是天赋予人的自然权利, 不可被剥夺与侵犯。然而这样的抽象的“自由”, 在社会实践中难以得到具体的有效地保障与实施, 因此在对自由的追求过程中需要将其具体化。而新闻自由就是自由权在新闻领域的体现。

新闻自由之所以会作为自由权的延伸而出现, 是与人们接受传递信息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当报纸、电报、无线电等技术手段逐渐浸润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大大超出了之前的耳目口舌的感官范围。自由作为人类的一种存在状态, 必然涉及到人们感知、认识领域“做……”与“免于……”的状态。当人们的感知范围不断扩张, 这种感知的自由状态的界限也相应发生了扩展。所以, 新闻自由与言论、出版自由一脉相承, 都是在体外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 伴随自由的扩展而出现的自由权利。正如, “自由”尽管是人的自然属性, 但是对它的意识与追寻确是在不断“限制”与“不自由”的状态中诞生的一样, 新闻自由的被意识也是一个与“不自由”做斗争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 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 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武器被用来与王权斗争, 此时新闻自由斗争的对象是压制新闻自由的旧势力。第二个时期, 当西方民主制度建立起来之后, 新闻自由成为民主社会的守护者, 新闻自由本身成为了民主的象征, 推动了民主的进程。本文将集中于对第一阶段几个西方主要国家新闻自由发展的梳理。

在亨利八世时期, 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印刷许可制, 规定只有得到皇家许可印刷商才得以开张营业。随后的玛丽女王与伊丽莎白女王继续执行这种严苛的出版管理制度, 在此期间, 星法院的出现更是让这种管理变本加厉, 对任何违规的印刷商施以严惩, 甚至绞刑。随后的英国内战时期对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限制并没有多少松动。1642年, 约翰·弥尔顿发行了著名的《论出版自由》, 这可以说是“最负盛名的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伟大请愿”。

大洋彼岸的新大陆, 由于与欧洲地理上的割裂, 使之可以将自由、法制、社会契约等进步思想较之英法更顺利地运用到建国实践之中。这一点也赋予了美国新闻业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早期的美国出版业不用经受欧洲大陆那样严格的事前审查与发行批准, 但是其言论如果对当局造成了不良影响, 就有可能遭到起诉。著名的关系到新闻自由的案件——“曾格案”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曾格案最终以批评当局的曾格被无罪释放而结束, 这也是美国新闻自由思想理念第一次对政治权威做出的有效回击。1765年, 英国对殖民出版报纸所需的纸张征收印花税, 这激怒了当时的美国民众, 商会纷纷联合, 并迫使其于次年停止了对殖民地印花税的征收。一般认为, 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新闻自由在美国得以确立的标志, 其内容是“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①

第一修正案的主要支持者托马斯·杰弗逊是一个坚定地新闻自由主义者, 他在执政后也坚持了其一贯的新闻自由主义政策, 但他所处时期的政党报纸仍被批评为“美国新闻史上政党报纸的黑暗时期”②。其原因就在于, 尽管报纸摆脱了王权对它的限制, 仿佛不再受到限制, 但是却受到来自政治的操控。美国以及整个西方自由主义当代报业一直标榜自己独立于政治、经济操控的独立性, 不齿于与政治为伍, 然而从报纸争取新闻自由的历史不难看出, 早期新闻自由是一种相对于封建专制的限制而言的资产阶级的自由, 它的取得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密不可分, 与政治有脱不了的干系。而当代新闻自由所推崇的是一种专业主义视角下的功能上的自由, 即一种作为“第四权力”可以免于政治经济操控以更好维护民主体系的新闻自由。这种新闻自由的出现是以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转折的。大众报纸以自由市场作为依托, 依靠来自广告的收入实现对政治的摆脱, 从而将新闻自由从政治的干预下剥离出来。

然而, 这样的发展并没有实现新闻专业主义者所向往的理想主义的自由境地。一方面, 在尽量摆脱政治影响后, 新闻自由面临的是来自商界的经济操控, 新闻不再为政治集团说话后, 却开始为财团说话了。另一方面, 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也导致了新闻报道上的煽情主义内容的增多, 新闻自由在专业主义领域的伦理受到了巨大挑战, 应运而生的是对新闻责任的呼唤。

摘要:新闻自由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尝试从自由的发展入手, 对西方几个主要国家的早期新闻自由发展进行简要梳理。希望可以由此来为当今的新闻自由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西方,新闻自由,梳理

参考文献

[1]黄旦.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1:111-117.

[2]江峰.美国新闻自由的历史之维与宪政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 2007.

[3]沈正赋.西方新闻自由的理想王国与现实图景——从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谈起[J].当代传播, 2011, 05:8-10, 13.

[4]童兵.《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和西方新闻自由再审视[J].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3:110-118.

北部湾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 篇10

1 北部湾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1.1 区位与交通条件

(1) 地理位置优越。广西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是唯一沿海、沿江、沿边的地区, 与广东、云南、贵州、湖南及东南亚国家接壤, 处于东盟、西南、华南经济圈交接部。北部湾经济区临海而建, 劳动力资源充足、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独特, 自然而然的担负起周边经济发展的重任。 (2) 交通条件便利。交通运输条件的便利为贸易区内企业降低了运输成本, 贸易区内外经济协作更加便利,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北部湾经济区近几年在交通建设中不断完善, 区域内由铁路、水路、公路运输构成, 以南宁为中心, 建成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东盟国家及周边省份形成运输网络。 (3) 港口集群优势。北部湾海岸线西至北仑河口, 东至冼米河口, 全长1629km, 海域内水深浪小、水域宽阔、航道淤积少等, 为北部湾自由贸易区提供了良好的水域条件, 多个港口的建设将该区域与海南、广东、越南及东南亚等省份、国家及地区连接起来, 为贸易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水路交通运输基础。

1.2 经济与资源优势

北部湾自由贸易区由北海、南宁、防城港、钦州、玉林及崇左等行政区域构成, 自该贸易区成立以来, 经济区内生产总值逐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且增长比例稳定。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都大幅增长, 发展势头良好, 具体如表1、图1所示。此外, 该经济区经济腹地广阔, 后方辐射区非常大, 包含广西区内经济腹地圈、湘粤经济腹地圈、云贵经济腹地圈、川渝经济腹地圈等;区域内农业、海洋、水能、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 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优势资源条件。

1.3 全面完善的政策优惠

国家在近些年对北海自由贸易区给予了多层次的优惠开放政策,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广西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家从投资软硬环境、资金投入增加、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科技教育、吸引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措施, 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奠基了基础。

2 北部湾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基础薄弱

广西由于原本经济基础比较比如, 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相对落后, 制约了该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影响人才进入、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 产业引导能力较差。北部湾经济区制造业基础薄弱, 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占据制造业的主导, 产业以低端制造业为主, 导致现有的金融、物流、法律咨询等产业发展滞后;该区域内城镇化比例低, 产业聚集度不高, 多为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 缺乏高新技术产业, 对劳动力吸引力不够。

2.2 港口与腹地通达性不足

尽管北部湾地区港口较多, 但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码头较少、港口装船效率低、货物装卸自动化程度低、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深水泊位较少等问题。并且由于该地区与国际大型班轮公司缺乏合作, 国际航线少, 多为大型国际港口支线运输航线及近海航线。导致仓储、运输、物流、金融及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尽管近几年加快了该区域的建设速度, 但物流运输网络仍不完善, 还没有形成综合型的物流网络, 导致物流运输能力差、价格高、通畅性不足的问题存在, 区域内交通线路分布基本完备, 但与周边省份连接的铁路、公路较少, 且级别较低, 导致现有的交通条件无法承担贸易区的运输要求。

2.3 监管协调滞后

北部湾自由贸易区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 而实际工作中, 地方政府与各管理部门对特殊监管区存在不一致的看法, 而且缺少更高层次的全局管理, 政策的制定只在地区、部门之间, 导致各政策、各部门之间存在不连续、不协调的问题。各监管区运输、信息、报关程序发展缓慢, 缺少统一、公共的信息系统。导致北部湾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间也未形成完成的产业链, 产业集群发展落后。

3 北部湾自由贸易区发展对策

针对北部湾自由贸易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结合该区域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对该区域的发展魔表模式及战略功能重新进行定位,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自贸区发展模式及思路, 寻找北部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之路, 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3.1 对自贸区管理机构进行整合重组

对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言, 公平有序的秩序与规则非常重要, 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在的机构设置问题基础上, 将民间资本引入, 成立广西北部湾自由贸易区专门的管理公司, 管理各园区的日常运营管理业务, 包含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组织活动、日常运营维护等, 既可以规范自贸区的运作, 又可以将政府的政策落实到位, 对政府机构进行精简并重组, 设立涵管、自贸区、港口管理职能一体化的管理部门, 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促进进出口贸易发展。

3.2 扩大金融服务开放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在一定层面上对经济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 金融自由化都是发展的要求。自贸区的发展与金融服务业紧密联系, 在北部湾金融改革创新中, 国家给予相应的支持, 促进了跨境金融改革、投资便利化提升及人民币的区域化, 而自贸区为了对这些金融政策更好的把握, 需要对金融组织与市场体系进行完善, 鼓励国有银行、外资银行及民营银行进入自贸区;加强金融服务基础建设, 建立区域资金支付平台, 实现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促进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在自贸区内鼓励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跨境投资金融、跨境资产管理、船舶融资等离岸银行业务及跨境融资业务;对金融监管进行创新, 建立与市场、金融体制及自贸区发展要求适应的监管体制。

3.3 创新海关监管方式

海关监管的便利化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贸易的便利化, 这也是海关改革的目标之一, 尽管北部湾自贸区设置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 但由于监管模式存在差异, 程序依旧比较繁琐, 因此要在自贸区做好以下海关监管方式的创新: (1) 做到一线开放、二线管住、区内自由, 使商品在出入自贸区时手续化简、优化卡口管理, 在自贸区内商品可自由的存储、加工及转移; (2) 完善自贸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对原有海关特殊监管区信息系统进行整合, 在此基础上建立包含税务、海关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自贸区信息系统, 提高工作的效率。

3.4 强化产业承载能力

北部湾包含多个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政策优惠环境良好, 但这些监管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运营管理方式不合理、资金不足等问题, 导致自贸区内产业集聚度差, 产业竞争能力低等。近些年, 国内外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需要对自贸区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统筹规划, 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1) 对现有且有的生产水平进行提升, 要求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政策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 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投资, 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 促使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提高; (2) 在产业承载方面, 从投资密度、税收、就业、环境等方面进行考虑, 选择与自贸区协调一致的产业, 只要与自贸区经济发展适应, 符合相关条件, 不管企业大与小, 均可引入。并且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针对北部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从自身的优势出发, 对发展过程中的对交通、区位、资源、经济、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从管理机构、监管方式、金融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 为北部湾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赵序海, 曹汝华.“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 (北部湾) 自贸区建设思路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 (02) :1~6.

[2]柯颖, 于玲玲.CAFTA框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2 (03) :35~40.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自由发展 篇11

关键词:自由发展 英语课堂

自由的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自由的英语课堂应是教师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参与视角来设计教学环节。笔者以Unit7 《Chinese festivals》第二课时的几个环节为例,阐述了对自由课堂的理解。

一、在Revision环节中,尊重学生自由表达的意愿

笔者的初次设计是教师展示Story time的四幅节日图片,问学生:“What festivals are they? ”

学生回答:“Spring Festival,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ouble Ninth Festival。”然后,教师依次出示各图片和文本填空,让学生依据图片和文本提示来补全填空,复述Story time 的内容。这一环节看似流畅、清晰,但是学生完全依据教师的预设进行复习,整个学习过程缺少自主性,成了背诵Story time。

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先展示Story time的四幅节日图片,问学生:“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Why?” 幻灯片上给出提示: “I like...,I usually...,I eat....”

在修改后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性,不仅熟悉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比较自由,更拓展了课外知识。最重要的是,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表达意愿,学生可以选择表达自己喜欢的节日,而不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情感,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在新单词教学环节中,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

笔者的初次设计是出示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并配上相应单词的缩写,让学生找规律,然后由教师总结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参与面也不够,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找出了缩写规律,其他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这样大大降低了整体学习的效率。

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先在黑板上写了12个月份的单词,让学生排序,找一找识记12个月份的技巧和方法。然后,笔者说:“So many months. It is difficult to remember. Do you have a special way?”引导学生识记缩写的月份,并写一写。最后,笔者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

在第二次的修改中,笔者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教师不再直接出示单词,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单词排序,找出识记规律,总结缩写规律等。这样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总结规律,每位学生不仅获得了实践体验,而且参与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

三、在Fun time教学环节中,激活学生自主思考的发散性

笔者的初次设计是教师直接出示季节, 并问学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是由哪几个月组成的?然后让同桌选择一个季节进行对话练习。这个环节学生看似有选择季节的主动权,但这仅仅是一种很浅浮的自主选择或是自主学习,学生缺少有深度地思考,而是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机械性的操练,许多问题可能并不是学生想问的问题,或许学生心中还有自己的问题想问。

笔者修改了教学设计,先提示不同的季节由不同的月份组成,并提问:“Whens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确定每个季节的月份后,笔者引导学生描述季节的各个方面,然后板书:time,weather,fruit,feeling,eating,plants等。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提出一系列问题,如“Whens spring? ”“How do you feel in spring?”学生可以选择问题,并与同桌进行对话练习,最后进行文本的延伸拓展。

第二次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显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如问题的提出。首先,由教师引导如何谈论季节,让学生先描绘季节,活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然后,教师从学生的总结归纳中找到问题点,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层次性;最后,学生可以围绕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拓展性对话,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多维性。

总的来说,自由发展的英语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计可促使学生自由发展的教学环节。

新闻自由对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 篇12

关键词:新闻自由,当代中国,价值,中国国情

新闻自由通常指政府通过宪法或相关法律条文保障本国公民言论、结社以及新闻出版界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权利, 又称新闻自由权, 它是言论和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延伸, 是广义的言论自由, 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将具有巨大的价值, 其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客观世界, 还原事实真相

人们获取信息形成对世界的看法主要是通过传媒, 而传媒的主体即为新闻媒体。当今社会, 新闻媒体是否客观公正的报道将直接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有坚持新闻自由, 允许更多的媒体报道新闻, 允许不同的媒体从各个角度报道新闻, 允许媒体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尽可能广泛深刻地报道新闻, 事件的真相才会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

二、健全民主政治, 推进依法治国

新闻自由为公民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成为个人与社会、国家相互了解、沟通的桥梁;新闻自由是舆论监督制约国家和政府的有效基本条件, 成为社会舆论监督的根基。1974年,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特瓦特指出, 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目的就是保障新闻媒介的制度自主性, 使之能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机构, 以监督国家, 防止国家滥用权力。在民主政治当中, 新闻自由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贯穿于整个民主政治的实现过程中。而新闻媒体又是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提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 为了防止政府蜕变, 必须由人民来进行监督”“迄今为止, 找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新闻自由。”由此看来, 新闻自由根本的目的在于保障人们能够充分获得信息, 进而维持社会的开放与民主程序的运作, 使人们有效地监督政府, 防止政府的不当行为。

在中国现有的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制下, 信息不对称是一种传统的劣势, 很多的官员只对其上级负责, 民众对官员很少有约束力, 上级政府想真实全面的了解下级政府是不大可能的, 这就需要发挥媒体的作用, 保持上下级政府的信息沟通及事实的公开透明,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此外, 一个官员就是政府的一个形象代言人, 他们形象的损毁将直接降低政府的美誉度。如果缺乏有力监督, 官员一旦贪污腐败走向毁灭之路, 政府的损失将是巨大的。从公共权利的渊源来看, 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天然地不信任, 但为社会的运行却又必须把权力让渡给政府, 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破解的悖论。于是, 新闻媒体就成为了沟通人民和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 人民可以了解政府的运作, 也可以把公共事务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政府, 而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改进自己的运行, 从而实现人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三、疏导公众情绪, 改善社会治安, 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 稳定是一个大前提, 如果对任何负面消息一味封锁, 民众的猜疑只能更多, 更加不理性。媒体的声音多了不可怕, 它只会增强公众的免疫力, 让公众更理性地去判断事情。新闻是民众的一种发泄途径, 如果不让公众的舆论得到释放, 势必有造成更大危机的可能性。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居民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加大, 各种矛盾相互交织,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当公众对政府的某种政策感到不满时, 他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来发泄这种不满, 虽然这不一定会改变该政策, 但是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既然已经发泄出来了, 可以极其有效地遏制不满情绪转化为非法活动或暴力活动的可能性, 也就不会因为不满情绪的急剧增加而产生剧烈的社会动荡。

现代政治多年的运行表明, 新闻自由不仅不会造成社会混论, 还会强化社会的稳定性, 增加民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和支持。例如2008贵州发生的“瓮安事件”, 本来完全是一个可以避免的群众性事件, 但长期以来我国媒体习惯于报喜不报忧, 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被掩盖, 把火药桶当成粮库, 最终导致事态不必要的扩大, 人民群众通过极端方式发泄对政府的不满。

四、使新闻事业健康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只有在相对自由的新闻环境中, 在合理适度的新闻管制下, 才能实现新闻业的真正价值, 增加读者群, 增加媒体收入, 促进新闻事业健康良性地发展。例如《南方周末》是国内做批评监督类报道最好的媒体之一, 一直以来顶住各方压力, 坚持媒体的报道权公众的知情权, 深入事件内部, 报道事实真相, 最终获得了极大成功, 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如果各级媒体每天都追踪领导人活动, 而不是将视角放在新闻本身, 那么媒体受众会逐渐流失, 我国新闻媒体的竞争力会逐渐降低。

另外, 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时代最重要资源的就是信息。新闻在这个信息社会就是信息, 具有很强的经济功能。如果新闻不能自由, 就意味着信息的流通受阻, 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调配, 人民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

五、提升政府的国际形象

中国日益深入地参与世界发展的进程, 积极应对来自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国家的形象塑造便成为一个关系重大且急迫的问题。媒体强有力的监督可使中国政府的地位得到提升, 以树立中国在国际媒体的良好形象。例如, 汶川地震中, 中国媒体第一次把灾难性事件全面的向国际国内媒体开放, 不仅使抗震救灾得以有序及时地进行, 也赢得了世界各国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改善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

六、帮助国人完善发展自己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 这也是他之所以为他的原因。当一个人表达自由受到压制时, 其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是相互分离的, 越是程度较高的人其理性越强, 也就越能感受到这种疏离的痛苦, 长此以往, 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所以说, 表达自由是展示这种个性特征的一种方式, 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向。

早期的西方新闻自由的倡导者主要把新闻自由的意义确立在个人对真理的追求上, 认为新闻言论、出版自由之所以要保障, 是因为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真理、增长知识。例如杰斐逊对报刊功能的归纳就主要着眼于个人的角度, 他曾在1823年写道:报业是最好的启蒙思想的导师, 它引导人类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道德的人和社会的人, 而“最有效的道路就是新闻自由”。

托克维尔在谈及新闻自由的价值时曾指出:“出版自由的影响不仅及于政治观点, 而且及于老百姓的一切见解。它不仅能使国家改变法律, 而且能使社会改变风气。”新闻自由可以给公民的思想、精神和思想养成指出方向和提出启示, 会对一国公民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说在新闻自由的国度才有可能产生自由健康的国人, 国人的进步与提高必须依靠新闻自由来开启民智, 靠新闻来普及民主理念、增强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精神交往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美]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文集[M].商务印书馆, 1999.

[5]武欣博.浅谈“新闻自由”发展脉络及其趋势[J].新闻天地, 2012 (03) .

上一篇:动态数据区域下一篇:制度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