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2024-07-20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精选12篇)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1

一、基于物流系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强调地区经济的发展依靠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或产业的带动, 这些地区或产业就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城市, 同时也是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区域物流中心的极化效应体现在对区域内部各类资源与要素的聚集, 扩散效应体现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方面。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 各种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断由区域物流的中心“辐射”出。点轴开发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更好地完善和拓展了增长极理论, 将区域物流体系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向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二)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升级演进, 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而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 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区域中心城市在整个网络中的地位发挥其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进而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的升级。区域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 是地区经济贸易合作与生产专业化发展的产物,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 非均衡发展理论

由于区域分工协作的加强与生产专业化的高度发展, 区域物流迅速发展起来, 按照关联效应原理, 这一产业发展会对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经济产生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及旁侧效应, 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 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 带动后向联系产业、前向联系产业等的发展, 从而在总体上实现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区域内各类经济活动的效率。

二、区域物流系统与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区域物流发展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集聚, 增强和壮大产业集群增长极效益递减规律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依然不可逃避地发生作用。在经济集聚的过程中, 总是存在着“向心力”和“离心力”两种力量。通过区域物流的发展,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 增强经济集聚的向心力, 化解经济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离心力;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交通系统、通讯系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 一部分厂商、劳动力和产业不堪承受激烈竞争和高额生产成本, 从中心区搬迁到与原集聚区有紧密联系的新区位, 从而转移经济集聚规模过大的压力, 使原集聚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集聚层次和功能, 使区域经济增长极蓄积更大的经济辐射和推进能量。

(二)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中心功能向周边扩散

区域物流的发展将会加速产业集群中心功能向周边扩散, 扩大产业集群地理半径和影响力。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 而是通过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换代, 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产业集聚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以后, 区域物流发展又成为经济增长极向周边实施经济辐射和推进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一方面, 区域物流的网络体系将经济集聚中心的一些经济功能向周边扩展;另一方面, 沿着交通运输线和物流网络扩散都市绵延经济功能, 逐步在高速路口、火车站场、航运港口形成新的经济集聚, 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 区域物流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在区域间的扩散, 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在发展中国家, 最大的难题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地区发展的不均衡之间的矛盾。通过区域物流的支撑, 可以加强区域间产业集群的经济联系, 有效降低贸易成本。在区域与区域之间这个层面, 经济集聚和扩散与区域内部的运动规律大同小异。在运输和交易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 跨区域贸易难以实现。随着区域物流的发展, 运输与交易成本降低, 部分区域“需求关联”、“成本关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得到加强, 形成经济集聚。通过现代区域物流的发展, 经济增长中心的经济辐射和推进功能得以发挥, 在区域物流系统的作用下, 强化了产业集群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的集成以及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产生“1+1>2”的效应。

三、区域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构建的内在机理与思路

(一) 产业集群的形成本质上需要物流的配合, 对物流存在强烈的依赖性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 是经济集聚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P.Krugman认为, 经济集聚是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存在运输和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要素流动的前提下, 经济系统存在着经济空间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两种不同力量的对比导致经济在空间里的集聚或扩散。整合区域物流资源, 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 可以推动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强化“需求关联”、“成本关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与此同时旧的产业集群的瓦解和新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也缘于厂商集聚使得区域房价和地价上涨、交通堵塞、物流系统容量发展滞后, 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等, 使得一些厂商从集聚地迁往其他低成本区位, 产生“离心力”。经济集聚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驱动因素就是运输和交易成本的存在, 其中交易成本又明显地受到运输和物流状况的影响。所以无论从生产的可分性还是从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来看, 物流都是促使产业集群顺利实现的必备条件。

(二) 区域物流系统构建和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

物流系统的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对于产业聚集过程中所要求的生产流程的可分性、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具有极大的支撑作用。而产业集群向心力和离心力直接受到运输成本的影响, 物流系统效率也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甚至可以把产业集群看作是一个大的物流系统, 彼此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综合了产品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保管以及由此所发生的信息管理和传递等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产业集群理论强调, 特定产业领域的相互联系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这种集中建立在采购———供应链、共同技术、共同采购、供销渠道共享的基础上。区域物流中心城市通过对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利用供应链将所有节点企业联系起来, 利用供应链模式促进相关产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从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 在区域内缔结起既合作又竞争的产业网络, 进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系统。

(三) 区域产业集群物流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互为基础

要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 首先要进行物流系统规划, 增加物流设施设备投入, 加大政策倾斜, 形成较好的物流产业基础, 降低区域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 吸引更多的厂商。同时通过政策引导等加强物流企业的集群, 集合分散力量, 形成完整的、全程的、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能力。另一方面, 物流系统的规划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规划。作为支撑和服务产业, 物流系统的规划不是为了规划而规划的, 而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不仅与运输有关, 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运输的依赖性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为保证每一个产业集群的畅通运转, 必须根据这一产业的自身特点构建与之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种配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的配套、能量的配套和内容的配套。结构配套即区域物流系统结构必须和产业集群要求的物流结构相配套;能量配套即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应该能够跟上产业集群发展和扩散的步伐, 在服务能力上游刃有余;而内容的配套则表示, 能为产业集群提供个性化的、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四) 在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物流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根植, 发展集群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要能够顺畅地运转、无缝衔接, 离不开快速准确的信息渠道。集群物流系统作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 将各企业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 以战略合作伙伴思想为指导, 通过舆论、政策促进物流企业与其他基础企业之间的整合, 形成战略合作机制是重要的策略。同时, 要发展一批物流龙头企业, 在核心物流企业的带动和集聚效应下, 集群内垂直联系的企业、水平竞争的企业、相互支撑的机构和顾客在地理上集成一个准社会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 成员间拥有互补性的资源和信息。在产业集群各企业间, 物流信息不是沿着企业内部的递阶结构, 而是沿着物流系统不同的节点方向 (网络结构) 并行传递。运用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策略, 如ECR、QR以及VMI等的顺利实施建立在物流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上的要素的整合功能, 并实现自身结构的有序化发展。产业集群物流系统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社会资本的深度作用, 社会资本有助于有效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建立弱磨擦甚至零磨擦网络。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Humphrey, J.and H.Schmitz, Governance and Up-grading:linking Industrial cluster and Global valuechain research[R], IDS Working 2000:120.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纪玉俊.基于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分析[J].财经科学, 2010 (2) .

[4]金潇明.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四螺旋结构模型[J].系统工程, 2010 (1) .

[5]曾小平.产业集群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 2009 (11) .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2

王 震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本文结合商洛地区丹凤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当地农业现状进行调查析,提出了该县在发展系统农业产业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丹凤县,系统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0

The first problem about the systematic agricutual and industuial

in Dan Feng town of shangLuo

Wang zhen

(Yang 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Abstract: This article relate to the nature,resource in Dan Feng town of shangluo.After

investigating and analy zing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place Adanced som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atic agriculture in the town。

key words:Dan Feng town;The systematic agriculture specialization;

The stratagem of development

系统农业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兴农业。它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共同发展,综合受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强国。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加剧,促使着城市、农村的财富分配极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我国现阶段的农村,还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聚集着贫穷落后的庞大群体。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和提高。

丹凤县地处秦岭东南麓商洛山区的中部,属全国贫困县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全县总人口30多万人,约有农业人口28万,总面积2480km²,所辖26个乡镇。境内河谷纵横,山岭连绵,是一个典型的土石山区农业经济县。该县分“一江三河川原农业区、浅山丘陵区、三岭低山林牧区和三岭中山林牧区”,人均耕地面积0.055hm²和“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

概况,是制约该县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年降水量687.4mm,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4.7℃。≥0℃积温5103℃, ≥10℃积温4382℃,具有北亚热带向温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色。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冰雹、暴雨,尤其以伏旱最重。

“立足本地资源,着眼普遍富裕”是1985年8月胡耀邦总书记视察丹凤县时的题词。丹凤既有丰富的山林资源,也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水、光、热较为充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根据丹凤的自然状况,发展系统农业产业前景广阔。

1蔬、农产品保鲜加工,建设气调冷库,生产绿色产品 发展果

1.1 发展果蔬、农产品保鲜加工,建设气调冷库未来10年,果蔬农产品保鲜业是一个保持高速发展的产业。我国是果蔬生产大国,每年产蔬菜3亿吨,产水果6000万吨;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储藏能力占到总产量的70%-80%,而我国仅为25%左右。据统计,我国每年约8000万吨果蔬腐烂,损失近800亿元。这种损失,在全国范围内是普遍存在的,发展推广保鲜技术,使果蔬、农产品保鲜业尽快形成规模。丹凤原有一些中小型冷冻厂,为发展经济做出过贡献,由于管理机制等原因,大多现已停产。每年果蔬上市,产品烂市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因此,振兴气调冷库已刻不容缓,扩大原有规模也势在必行。应在该县几个主要建制镇建设中型冷冻厂,扩大原有规模,为缓解农产品供需和产品贮藏创造条件。提高农民种养积极性,推动农牧业发展,繁荣丹凤经济。冷冻厂在扩大原有规模的同时,改变单一经营,开发天然保鲜剂贮藏,大力发展气调库贮藏保鲜技术,推广应用小包袋,推动和带动丹凤的果业、蔬菜、肉奶行业的发展。避免农产品生产旺季,出现统一上市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农产品集中上市时,可以调节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卖果蔬难的问题,冷冻厂本身也可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冷冻厂的运行,不仅面向果蔬,它还针对于肉、蛋产品。农户搞养殖,畜禽成品厂家包销;工厂化屠宰;肉类加工、分袋、包装、冷冻上市,其附加值远大于毛产品直接外销。

1.2 生产绿色产品丹凤县地连秦楚,物兼南北,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境内山水兼具,空气清新,生产绿色、特色果蔬有着先天的优势资源。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和农产品向营养型、保健型的转化,使山野蔬菜更受青睐,且价格不菲,为该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立足资源优势,种植绿色有机食品,申请注册商标,进行分级、分袋精心包装,打入超市、商场,满足市场需求。以质量和特色赢得市场,促进该县经济的发展。该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山珍野菜的养殖、种植更具优势,在“一江三河”(丹江,武关河、老君河、银花河)川原地分区种植绿色蔬菜、山野蔬菜椿芽、桔梗等;“浅山丘陵”地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水果杂果,如山楂、沙果等;也可围栏,在园内放养土鸡、野兔,不仅价格昂贵,效益可观,而且市场很受欢迎。

2.立足优势调结构,依托科技兴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1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传统农业的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及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来换取发展的。而可持续发展则要求将“高”换成“低”,将“低”换成高。废弃以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低投入,高产业出来回报人们。我国农林、林草、林药等混作生产模式有千余年的历史,发展农林兼作,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地资源等,增加收益。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桐系统:“桐——麦——苞——棉”在外省取得理想效果。其中,3年生泡桐农林系统合计1hm²产值7987.50元,比传统农田种植系统“小麦——芝麻”1hm²产值增加4440元,其效益可见。另外,农蔬、林药、林菌等系列生态模式,都可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无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县武关镇,就有油桐生产基地;棣花镇、王阎、竹林关镇等都有大片的水田。发展稻田养鱼已初见成效,稻田养鸭、稻菇间作等也应推广,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2.2更新核桃品种 丹凤县是我国的核桃产区。自上世纪毛主席发出“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号召后,极大地推动了该县核桃业的发展。几十年过去,山上核桃林枝繁叶茂,本应达到

盛果期,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至果树品种退化而产量极低。核桃作为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国内外需求十分旺盛,供需矛盾也很突出。核桃是适合该县生长的经济树种之一,所以应该对原核桃树进行高接、多头枝接,更新品种改良品质,重现核桃产区的品牌优势。

2.3立足优势,振兴葡萄产业 葡萄也是丹凤的一个特色。该地生产的葡萄色浓,汁甘甜,是酿造果酒的优质原料。县葡萄酒厂上世纪生产的“共和”、“天韵”等品牌的葡萄酒,声誉全国,也曾远销海外,深受消费者青睐。生产的“丹江牌”和五味香葡萄酒,连续几年被评为优质产品,但后因管理体制等原因,几经风雨,处于半停产状态。曾经拉动县域经济的“丹凤葡萄酒厂”,如果真正走入正轨恢复生产,那么对该县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巨大。不只是酿造业,更推动了种植业—-葡萄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3.培育村域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展优质牧草种植,提高坡地利用率,促进畜牧业发展

3.1发展优质牧草种植,提高坡地利用率 丹凤是一个土石山区,有天然草场105.3万亩,可利用面积有96.7万亩,以农林隙地类为主。多年来,随着掠夺式的生产,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泥石流、山洪、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国家林业总局、环保总局的号召下,退耕还林还草已在全县积极展开。丹凤低山丘陵、山地较多,因环境、土质等因素影响,种植农作物广种薄收,对生态也有影响。但是种植饲草,由于草的耐贫脊、抗旱等优点,产量稳定,效益较高。同时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有显著的作用。山坡变绿,生物多样性增加,环境改善,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产出的草,根据不同需要对其加工利用。可用于造纸、饲料、工艺等。在坡地上种植优质、高产牧草,发展畜牧和加工成品牧草外销。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对饲草的数量、质量不断提高。每年,我国进口大量的饲草来缓解国内草畜矛盾,这也给发展草业带来机遇。丹凤有较多的山地草坡,发展草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产业。

3.2培育村域主导产业,发展种草养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该县南与湖北相邻,东与河南接壤。而这些省都是畜牧大省,每年需要大量的饲料,如今交通运输四通八达,生产饲草,加工外销或者”南牛北养”,形势很好。随国内外畜牧、禽肉行业发展,人们对次级产品和肉奶蛋的需求提高,种草养畜也是很好策略。如果该县利用便利交通和地理优势,把南方的架子牲畜引回育肥,加工或外销也是可行的。今年陕西高度重视畜牧产业的发展,并把畜牧业列为全省六大特色产业之一。2003年畜牧产值135亿元,畜牧业已成为一些地方富民强县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原由西安三特实业有限公司和西北农业大学秦巴研究中心,在丹凤推广的“扶羊还羊”工程,推动了该县畜牧业和经济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不断增加,畜牧业生产的效益也随之增高。种优质饲草,集约化养畜,培育村域主导养畜产业,改变传统的粗放饲养,提高养殖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所以,发展草业、振兴草业,推动丹凤的畜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可行的。

4.发展适地高效秦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仅陕南秦巴地区就有6000多种生物资源,3000多种中草药。商洛药材生产在陕西占半壁江山,丹凤也是商洛的药材产地,年生产的山茱萸产量、品质居全陕之冠。随人们对中药材的关注和信赖,更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中国加入WTO后,中药材成为我国出口的优势产业;国外对中医药的认可,使中药材产业在国际上也占一席之地。商洛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天津天士力集团在商洛设立天津天士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建立丹参GAP基地1000亩,药品生产按SOP标准操作规程管理,生产优质的天然中草药。丹凤是商洛中草药材产业中的主要组成,首批通过了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和品种。种植

药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而且种植面积广。桔梗、板兰根、天麻、丹参、黄姜等在各乡镇都有种植,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该县寺坪镇,药材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河南乡、茶房乡等地,建有黄姜生产基地;天麻在全县都有生产。但是药材产业的规模化并未真正形成,集约化生产和统一管理,并未实现。加入WTO以后,随药材出口渠道的拓宽,中医药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丹凤中药材的生产更应向标准化靠拢。2003年,丹凤县向国家申请注册了几种中药材商标。作为该县药材生产的优势品种天麻、山茱萸等,已有了正式身份和商标,在市场上竞争力也随之提高。丹凤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扩大规模,以科学的管理,优质的产品参与竞争。但药材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这就要求药材的种植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依靠准确的供求信息对药农给予引导和调节。

扩大规模不是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一旦出现问题应积极,及时补救。如天麻,经过处理加工后,生产成蜜饯等天麻保健食品,供上市民餐桌,缓解供求矛盾,减少损失,并获取较好的效益。所以,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应只局限于生产环节,其有些经过简单的加工,效益也会更加明显。又如桔梗,药食兼用,市场也十分看好。目前,天麻的市场处于低迷。据专家预测,从2004年--2005年,天麻的价格开始回升,会逐渐走出低迷,并稳步发展。所以,丹凤天麻的发展柳暗花明。山茱萸、丹参、黄姜等主产药材,也应集约化生产和科学管理,把丹凤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5.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5.1发展旅游的意义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旅游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旅游业也是一个热门且前景广阔的产业。中国是一个旅游产业大国,陕西更把旅游业作为增长经济的优势产业。旅游部门每增加直接收入1元钱,相关的行业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所以,发展旅游业是一个最经济的产业。城市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旅游业在农村,山区逐渐兴起,而且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乡村旅游业在当今旅游份额中,处在不可轻视的地位。由于这种旅游业源于农村,受益于农村,与农村的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文化相关,也成为农村和农民的一个经济增长点。因此,笔者认为应把乡村旅游业也归纳于系统农业的大环境之中。

5.2丹凤发展旅游的优势 丹凤县既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也有丰富的人为景观。她为秦之头,楚之尾。距古城西安一百多公里,312国道横穿东西,西(西安)南(南京)铁路也已通车。便捷的交通,为丹凤旅游的发展提供条件。丹凤是一个山城,古称之为商地,因丹水(丹江)凤山(凤冠山)而得名。境内东为三秦要塞武关,毛泽东曾经也挥豪书写武关“乱石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的雄险。要塞武关,三面环水,北为陡峭的少习山,关内有城,凡战守之备,无一不具。历史上既为交通要道,又是军事要塞。丹凤也是秦时商鞅的封地,即商鞅邑城。虽然时事变迁,但封地之上,俯拾皆秦砖汉瓦。商山四皓庙、宋金二郎庙、船邦会馆等文物古迹也保存依旧。所以,丹凤的旅游资源可谓十分丰富,发展旅游业也是切实可行的。丹江,是发源于省内的第二大河,境内流域面积92%。自秦汉到解放之前,丹江是一条水上运河;为建都长安历代王朝的物资供给线;如今的丹江,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江边龙驹塞,现存清代大型古建筑船帮会馆,足以使人联想到昔日“十大会馆、水路交通”的繁荣。沿江而下,分布有无数古迹名胜。该县发展旅游中,应以丹江为主线,把各景区的景点连接成线,整体包装。重点开发宋金二郎古庙、商山烽火、四皓古庙、商鞅邑城、船邦会馆、丹江漂游、黄龙洞、三秦要塞、杨泗古庙、竹林关水旱码头等旅游项目,对其深度开发。另外,发展庭院经济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并努力发展成为该县旅游的一个特色。给乡村、山区能带来喜人的经济效益,也给久居城市的人们体验纯朴生活,享受纯纯阳光和浓浓的乡情,提供场所。随着丹凤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带动该县交通、运输、餐饮、文化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5.3开发旅游应注意的问题 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景观和遗迹的保护,也应加强对环境的改善。去年,县文物局对多处景观建筑进行重修。四皓古庙已完成改修,院内新添了仿古建筑,面对古庙古柏,让人更能品味历史。今年暑假,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秦岭探访栏目,对该县的四皓古庙、商山烽火、船邦会馆、胜塞武关等景观进行专访、摄制并播放。使丹凤走进西部乃至全国。修建四皓广场的计划即将实施;外资(日本)投资开发商山旅游项目也即将落实。丹凤旅游业在开发的过程中,希望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争达到人力资源,产业资本以及金融资本的统一,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旅游环境。同时加大对外界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走近丹凤,了解丹凤,投资丹凤,发展丹凤。打造以旅游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繁荣时代。建设、发展丹凤中,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参考文献:

[1]中国农学会编,中国科教兴村的实践与理论探索[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张延华,文学宽,丹凤县。陕西农业地图册[M]西安地图出版社,1988。

[3]王留芳主编,农业生态学[M]西北农业大学自考本科教材,1998。

[4]胡恒觉等,西北食物发展报告(《中国食物分区发展战略》)[R]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王震,男(1982~)陕西丹凤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学生。关注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并对此作了大量调查研究,资料搜索及分析工作。

作者单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林学系现代林业02004班

通讯地址:

杨凌技术学院北校区4号公寓楼4-16室

邮政编码:712100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 电子竞技 电子竞技产业 发展模式

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毅力,以及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然而,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与电子竞技运动发达国家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相比,还处在初级阶段,商业模式还不清晰,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产业价值有待开发。因此,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现状和国外电子竞技运动产业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一、国内外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国际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

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在韩国、日本、美国、法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并且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大电子竞技运动赛事分别是美国的CPL(电子竞技职业联盟)、韩国的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以及法国的ESWC(电子竞技世界杯)。特别是CPL和WCG被称为电子竞技赛事中的“世界杯”和“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近百个之多。世界上电子竞技运动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主要是韩国和美国。

韩国是电子竞技运动开展比较普及和竞技水平较高的国家。电子竞技运动一直受到了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植,WCG就是由韩国政府直接主导推动举办的赛事。电子竞技已经成为韩国3大体育竞技(足球、围棋、电子竞技)之一,电子竞技堪称“国技”。强大的财力和政府推动力,使WCG在短短时间内发展起来,韩国的电子产品也随着比赛,随着WCG渗透到参赛的各国去,WCG甚至被称为电子竞技运动的“奧运会”。

美国跟韩国完全不同,CPL是完全独立的机构,在制定标准和发展业绩方面,效率比以前WCG提高了很多,不受任何部门的控制。CPL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运营的模式吸引了软件厂商、赞助商和媒体围绕在它的周围,它的专业性非常高,持续性非常强。但是由于美国政府整个政策不是很明确,从支持力度上也很弱,所以形成了谁都可以做的特点。

总的来看,欧美和韩国都已经纷纷形成了各具规模的电子竞技产业。世界性的电子竞技比赛正在日渐成熟,赛程赛规也正在制度化和正规化。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大力支持发展电子竞技运动,计算机硬件厂商更是对赛事投入很大。与此同时,三大赛事CPL、WCG和ESWC逐渐项大型多元化娱乐活动过渡。

2.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发展现状

电子竞技运动在中国则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同样受到青少年的广泛喜爱,增长的速度极快。和世界上成熟的比赛相比,中国的电子竞技赛事目前还处于不甚理想的组织状态当中。虽然玩家数量增长迅速,但电子竞技运动竞技整体水平较低,尽管中国选手在包括WCG上一度取得了成绩,但是国内的电子竞技距离产业化、职业化高度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尽管随着CEG(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联赛的举行,中国的电子竞技将逐步迈向正规化,但是目前的电子竞技仅仅还是个行业,而不是产业,这点和韩国相比,劣势十分明显。

二、影响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目前,国内专业从事电子竞技的公司寥寥可数,规模较大的仅有ESWC中国、ESAI、IGL和浩方等4家。2004年电子竞技的总产值至少不会少于8000万元,虽然这个数字看上去十分惊人,但与韩国电子竞技年产值40亿美元相比却相差甚远。而CCTV5电子竞技节目的停播,也阐明了官方对待这一新兴行业的态度。也不得不重新思考阻碍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1.传统观念的障碍

国外的电子竞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出现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业队伍,定期举办类似足球联赛一样的电子竞技大赛,不少比赛已经跨越国界,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优秀的职业竞技手就像球星和影星一样受人追捧和拥戴。而在中国,如果有谁说自己的理想是打游戏比赛,多半会遭到周围人的冷眼和嘲笑,电子竞技则被很多人视为不务正业。目前的中国选手几乎全部处于业余爱好阶段,可以说真正的职业化模式还没出现。

2.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障碍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职业化模式?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参照韩国的电子竞技市场现状。目前韩国共有518家游戏开发公司与发行商,几大游戏电视台Ongamenet和MBC等常年举办各种赛事,KTF、LG等许多韩国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俱乐部和战队,而Intel、AMD、三星等赞助商则是比赛的强劲后盾。除了著名的WCG外,大大小小的赛事一年有几十场,奖金丰厚,许多欧美的职业选手为了参加赛事甚至定居在韩国。在韩国,游戏明星和影视明星、足球明星具有同样的号召力、受到普遍的尊敬,其收入水平和体育明星一样。

3.无国家正式标准的障碍

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严重制约了电子竞技运动在中国的顺利开展。没有标准就没有比赛和竞争,电子竞技作为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发展初期就应该规范,首先就应该从标准做起。从运动员技术等级到教练员、裁判员等级,甚至比赛场所,都应做到有章可循。只有国家制定出一套包括赛事举办、转会条例等等完善的行业准则,电子竞技在中国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职业化。

4.各层次管理规范的障碍

从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到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都存在着管理障碍。俱乐部的管理障碍主要是因为参与电子竞技赞助与经营的企业数量不多、经验不足。运动员的培养、选拔和训练的障碍主要原因是硬件设施的统一、训练场地的标准化、培训手段的科学化等等。

5.无职业化训练的障碍

影响职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过硬的培训基地和线下训练竞技平台。中国的电子竞技大量人群还集中于网上对战平台上,对战平台也曾被认为是电子竞技盈利的重要来源,但这并非事实的全部。网上对战平台目前采取完全免费的形式,并且打算永久免费。如果要通过对战平台收费,就要涉及到游戏制作方等第三方利益,也就是版权费用。而目前由于中国电子竞技比赛本身的盈利非常少,游戏制作和代理企业一般不会收取版权费用,只要取得赛事许可就可以办比赛了。连锁网吧被认为是理想的职业化俱乐部训练基地和竞技平台,但是网吧产业的低迷和网吧业主的认识不足,无法使网吧产业和电子竞技产业紧密结合。中国缺乏大规模的标准的线下平台,因此也给网吧产业参与电子竞技产业留下了上升空间。

三、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结构要素理论考究与模式构建

从国内外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进展情况来看,电子竞技的产业链由软件商、赞助商、专业组织和媒体这4大块组成,其中电子竞技比赛和电子竞技运动员是形成产业链的两大核心要素,其竞技水平高低与市场化水平高低是职业化标准的体现。电子竞技产业模式和产业链要围绕比赛和运动员这两个核心形成,最终让电子竞技产业链中的各个元素都从中获益,使运动员、专业组织、赞助商、媒体和厂商一起发展。中国网络游戏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它的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从网吧到游戏的代理商,到软件开发商,甚至到电信运营商,都有相当可观的利润,所以各方都有积极性,并促进其健康发展。

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覆盖面很广:政府管理层、软件业、硬件、通信、媒体、比赛组织、俱乐部等等。但是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都要包含软件商、赞助商、专业组织和媒体这4大块,其中必须以电子竞技比赛和电子竞技运动员为形成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两大核心要素。

1.政府与专业组织的支持

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需要统一赛事的标准、出台权威的制度,国家与相关专业组织的支持对电子竞技的发展,对电子竞技在中国得到良性的循环,这是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形成的龙头。国家对电子竞技的投入体现了对电子竞技产业的理解和支持,正规的管理机构、统一的比赛规则等有序的赛事体系,就意味着有序的市场开发,意味着与国际的接轨,意味着有组织的梯次训练体制。

2.电子竞技运动赛事赞助商

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等赞助商的支持。電子竞技运动赛事赞助商的投入回报会体现在规模效益上面,政策上的支持也避免了赞助商的投资风险,当然也要完善赞助机制保护赞助商的利益。

3.媒体正面宣传效应

媒体对电子竞技的正面宣传、支持,将给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带来新的希望。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迅速发展的庞大的受众群体、持续性的正规赛事,便于媒体长期投入。媒体的正面宣传是当前培育中国电子竞技市场的关键,媒体的参与是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产业化经营不可或缺的市场合作伙伴。有了媒体的宣传,赛事才能广为人知,于是观看赛事和广告的市场需求增加,使赛事的无形资产增值,市场与媒体互惠互利。

4.软件商

作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来讲,还面临一个电子竞技产品的开发问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子竞技产品几乎是国外的软件,中国人要发展自己的电子竞技,发展自己的游戏产业,中国人必须有自己的游戏。因此,开发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竞技产品是中国软件开发商的重要任务。同时,对软硬件厂商来说,有了电子竞技运动产业链以后,会鼓励国内的软件厂商开发中国自己的品牌。

总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以及相关产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在市场开发,宣传推广,赛事赞助,赛区经营,比赛场馆(线上和线下)等各方面携手同进,并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电子竞技软件的国产化,必将对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电子竞技联赛,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格局,促进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普及与产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将电子竞技运动产业的各个环节的利益的增长同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结合在一起,才能促进整个中国电子竞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http://game.sports.cn/subject/ceg/official/2003-11-08/3031.html

[2]李宗浩王健李柏: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3

[3]雷曦夏思永: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8):1033~1034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4

(一)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中长期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与旅游之间存在自然的密切联系。我国旅游产业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 游客的旅游诉求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不再简单追求感观上的体验, 而是更加重视通过旅游过程获得精神文化上的享受和通过对异质文化的接触与学习实现自我增值。通过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不但符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顺应了中长期的市场需求, 因此,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研究方兴未艾, 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方向, 目前处于理论发展和案例实证阶段, 全国众多历史名城、旅游名城以此为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 对培育文化产业和提升旅游产业具有现实意义

茂名市文化产业起步较迟, 社会普遍认识不足, 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扶持, 使文化经营产业化, 形成保护、传承、教育、收益的良性循环, 实现文化发展的目标。虽然茂名市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门类种类齐全, 运作模式成熟, 但由于产业结构落后, 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 依赖少数自然景点支撑, 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通过对相关产业融合进行创新研究, 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突破原有发展模式,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 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2010年, 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要求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文化与旅游结合,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茂名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中共茂名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 要把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作为茂名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茂名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环境, 现阶段对此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 为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建议,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二、国内外关于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评述

产业融合的现象早在20世纪60代就已出现。罗森伯格将技术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 逐渐依赖一种相同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原先分立的产业变得紧密联系。马健提出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 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 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 导致业户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 产业界限的淡化甚至重划产业界”[1]。

在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研究中, 我国学者主要探讨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互动关系。黄耀丽指出, 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游览、鉴赏、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经营企业, 文化是其属性, 旅游是其功能;李蕾蕾对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进行了个案研究, 认为旅游表演是旅游体验的重要来源, 通过艺术和商业的融合, 形成福特-后福特双重机制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2]。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 现有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大多是立足于两者各自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意义的诠释, 或者把两个产业的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探索其中价值。本课题拟从动力系统学的角度, 把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作为经济社会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 研究两个产业关键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模式, 结合个案分析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三、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研究

(一) 系统理论

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分解法, 系统研究采用的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 (要素) 的总体 (集合) ”。系统学家钱学森指出, “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3]

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 结合不同角度对系统要义的概括, 系统可定义为一个由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各部分 (单元或要素) 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为同一目的完成某种功能的集合体。系统主要特性表现为层次性和目的性。一个目标系统必然地被包含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内, 这个更大的系统就是目标系统所处的“环境”, 目标系统内部的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较小的系统, 从而形成了不同级别系统的垂直层次关系。从系统动力学的特点来说, 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动态反馈性系统, 也就是存在输入和输出反馈关系的闭环系统[4]。

最早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到旅游研究领域的是Gun (2002) 在1972年提出的旅游功能系统模型, 该模型分为需求和供给两大部分, 包括旅游人口、交通、吸引物、服务以及信急促销等5项。杨颖 (2008) 认为,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包括旅游的体验性、闲暇的二重性以及企业对经济性的追求;徐虹等 (2008) 指出, 促使旅游产业发生融合变化的内在动力在于旅游产业系统的强关联性以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冲动性, 其外在驱动力则由市场需求的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技术创新拉力和规制放松助力构成。张辉等 (2011) 认为,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以旅游者的需求变化为导向的, 其根本动力是旅游需求变化, 旅游方式与旅游类型多样化是促成旅游产业融合的决定性因素, 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是实现旅游产业融合的一种手段, 起到助推的作用;余书炜以“消费—供给”模式为基础建立了“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 这一模式将旅游活动理解为经济学现象, 利用经济学的方法, 定性和定量研究旅游因子的演变规律。作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业系统具有其独特性, 分析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应该从供、需两方面进行, 其次是产业融合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二) 产业融合动力系统互动机制

1.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机制

两个产业由于自身的功能、作用、技术、优势、特色等的不同, 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四种。资源融合:旅游产业中的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可挖掘元素, 能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文化产业将其创意和科技转化为创意旅游产品, 从而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市场融合:旅游产业的市场容量大, 市场群体主要是户外活动爱好者, 而文化产业则能发挥互补作用, 动静结合不但扩大了整体市场规模, 而且提高了市场的质量。技术融合:文化产业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带动下, 技术优势比较明显, 它的引入和融合会带来旅游业科技含量的提高, 促进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功能融合:旅游和文化产业都具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文化产业因旅游形式的注入更易于接受, 旅游产业因文化融入而更富有内涵[5]。

2.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学模式

根据系统理论, 系统的存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而系统结构正是这一动态过程的外部表现。由供给系统所产生的推动力、需求系统产生的拉动力和外部环境的支持力, 共同构成了两个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基本模式, 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6]。

(1) 推动力系统 (市场供给)

两大产业融合的供给系统就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能力, 这是由旅游企业、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共同决定的。发展具有参与性、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 可增加旅游的供给因素。文化产品具有展示性、参与性、体验性的特点, 这就满足了旅游者的需求, 通过向大众开发, 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加速文化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和力度。同时, 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外延也是动态地发展变化的, 其范围与深度是随着人们的经济能力、消费需求、认识水平的发展在不断变化, 文化产业中文化及创意能够满足游客对新奇事物的需求, 形成旅游资源的新的供给。

(2) 拉动力系统 (市场需求)

拉力系统是指拉动产业融合内部力量, 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时间越来越多, 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加。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思想、理念、知识等为核心的价值链高端产业, 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正是顺应了旅游市场发展的潮流趋势。

(3) 支持力系统 (外部环境)

产业融合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外部大环境, 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方面主要指政府所扮演的角色, 政府从宏观决策、地方管理和行业管理三个层面影响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引导行业的投资和经营方向, 采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和刺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等。经济方面主要是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为企业发展跨产业的战略联盟提供更加雄厚的财力基础和智力支持。科学技术方面主要是指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丰富旅游资源类型。

摘要:在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基础上, 评述国内外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 运用动力系统理论, 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成机制, 并对产业融合的基本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动力系统理论,产业融合,机制

参考文献

[1]周桂英.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12, (4) .

[2]徐虹, 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 2008, (8) .

[3]蔡林.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26-32.

[4]黄细嘉, 周青.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 2012, (6) .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5

(赤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巴林石作为一种资源型的特殊文化载体,在巴林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一度经济效益胜过文化效益。文化附加值在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发展中挖掘不够,导致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缺乏文化品牌的现象。这点制约了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挖掘巴林石文化价值和增强巴林石文化附加值,使巴林石文化和巴林石文化产业从目前初步形成的规模经济向品牌与产品文化附加值方向转型,这是巴林石及巴林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消费文化;可持续发展;巴林石;文化附加值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11-0163-04

一、巴林石文化的现状

(一)巴林石发展的文化优势

赤峰市位于华北与东北经济的结合处,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巴林石文化的规范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赤峰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和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构成了赤峰市多元文化的格局。因此,赤峰市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文化传承需要有一定的场所,巴林石文化的传播具有自己固定的场所和独特的网络平台。据统计,2000年以前,在赤峰市巴林石店面仅仅有上百家,2005年,巴林石店面在赤峰市就已经达到300余家,截止2009年底,赤峰市的巴林石店面已经增加到1000多家。巴林石店面的增加,说明巴林石的经营模式从分散的经营方式向规模经营方式的转变。因此,这是一种文化的现象,这种文化的倾向,是文化的再生能力决定了生产者们扩大再生产和货币持有者们资本增殖的愿望,事实上,这又是扩大再生产和投资意识的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文化需要不断的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以此来满足人们的消费文化需求,而人们的消费文化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又产生了新的需求,毋庸置疑,文化需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巴林石所在地巴林右旗,每年举办以石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巴林石文化节”。同时,巴林右旗已经形成了一条巴林石文化专线,巴林石——巴林石奇石馆——巴林石一条街——沙布台——特尼格尔图矿山等,巴林右旗草原石文化旅游已经形成。巴林石所在地——大板镇,被称为“巴林石之都”。

巴林石国家矿山地质公园是中国首批28家国家矿山公园之一。公园标志性建筑——“穹庐天石”和“印石文化广场”,“穹庐天石”标志碑,为三足透景式穹庐造型,凌空而起的印石,意为“天石”。印面规格3×3米,印石高度为2.9米,花岗岩材质,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石印,被誉为“中国第一印”。穹庐造型,文化寓意深厚,既象征天空,又象征着草原文化特有的毡房蒙古包。“三足”分别代表我国著名的巴林、寿山、青田雕刻彩石原料三大基地。

(二)巴林石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

巴林石已经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1982年,国家轻工业部和全国宝玉石会议,将赤峰市巴林右旗确定为“中国三大彩石”基地。1999年,巴林石被中国宝石协会推介为“候选国石”。2001年,作为国礼精雕而成的23枚巴林石连体印章,赠送给来上海参加“APEC”会议的21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

(三)巴林石发展的资源优势

巴林石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与寿山石、青田石河昌化石相比较,巴林石的大规模的开采时间比较短,从正式建矿到现在才仅仅34年。同时,对巴林石的开采采取限量开采的措施。这样在中国四大印石中,其他三大印石矿藏面临枯竭,巴林石具有资源丰富方面的优势。为巴林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发挥巴林石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文化价值创造了条件。因此,巴林石资源上的优势,为巴林石文化和巴林石文化产业以及巴林石经济的发展在资源上得以保障。

二、巴林石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的局限

巴林石属于资源型的特色产业,对巴林石的消费是文化消费的范畴。就巴林石的消费而言是巴林石企业文化、投资者文化和消费者文化三者的结合。企业文化与投资者文化适应消费者文化,这样企业文化和投资者文化的经济价值才可以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对巴林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单纯的资源只是停留在原始的资源经济价值层面上,将资源禀赋赋予文化价值,这样巴林石资源才会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据调查,从事巴林石的经营者以及雕刻艺术者,文化层次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审美也随之不断的提升,同时,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文化上有局限的经营者将难以满足巴林石消费群体的要求。因为,巴林石文化的消费既是一个静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经营者了解和掌握石文化,尤其是巴林石文化。了解红山文化时期的巴林石文化、辽文化时期的巴林石文化、蒙元时期的巴林石文化和明清时期的巴林石文化以及多元文化阶段的巴林石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也是一种对历史的创新(发展的文化)。这就要求经营者突破文化上的局限,满足消费文化的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其次,雕刻艺术者的文化是对巴林石文化赋予的一种艺术语言。雕刻艺术者的技艺水平和文化功底,对巴林石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最后,在巴林石中,红山文化存在断档的现象。因此,巴林石文化底蕴凸显不明确。这样巴林石就停留在一种比较低的附加值层面上。因为,文化层次决定了审美,审美文化的提升将进一步丰富巴林石文化。

(二)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效益

在巴林石文化发展中,存在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脱节的现象。也就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轻视文化效益。造成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不相称,笔者认为,对于巴林石这一特殊的商品而言,若只是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文化效益。最后将导致巴林石整体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也就是现在在巴林石文化市场上所见到的,非全面地市场运作和经营巴林石中的精品——鸡血石。这种经营模式势必导致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非全面发展。巴林石是一个综合的范畴,它不仅仅只是鸡血石一种类别,同时,巴林石还涵盖其他的四种类别——巴林石福黄类、巴林石冻石类、巴林石彩石类和巴林石图案石类。这种片面地市场炒作已经凸显侧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效益的现象。这对巴林石文化市场的良性发展终将产生不良的效果。

(三)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对巴林石的以及巴林石文化的经营是产业文化的延续。既然是产业文化的延续,就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市场运营团队。团队的组建与团队的知识结构对巴林石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团队的构建,才可以保证巴林石经营的顺利进行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传承。分散的经营模式和不具有营销知识的团队,笔者认为,目前巴林石的经营模式是初级的经营方式,是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巴林石文化是以“中国四大名石”——巴林石为载体的。对于这一良好的资源,应该转变经营模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的转变就需要专业的营销团队。唯有专业的营销团队才可以按着市场规律进行市场运作。同时也会将巴林石这一资源型的特色产业进行细化,充分利用巴林石这一资源。对巴林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正是因为缺乏专业的营销团队,目前的市场行为是简单的市场炒作。这种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终究受到市场经济的惩罚。

(四)专业雕刻方面的局限

巴林石文化与巴林石的艺术文化休息相关,巴林石的艺术文化是雕刻家和艺术家的思想语言的外延。艺术语言是石文化的主体,石是艺术语言的形式,石在形式上的完美与经过雕刻家和艺术家加工后的艺术语言这一主体。奠定巴林石文化的基本层面。所以雕刻家与艺术家对巴林石文化的延续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调查,在红山文化圈的巴林石的雕刻家和艺术家,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雕刻家和艺术家的雕刻技艺和审美文化相对比较高,但是雕刻家和艺术家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另外一些雕刻家和艺术家文化层次很高,但是雕刻技艺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这对巴林石文化的附加值的创造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约。

(五)文化平台的构建比较薄弱

目前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产平台的构建还不够充分。文化宣传还有一定的局限和差距。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宣传,尚未形成体系。对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规划认识不足,这就制约了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产业的规范与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巴林石文化产业的思考及对策

(一)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对文化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巴林石只有赋予文化才可以增加巴林石的附加值,也就是提升巴林石的这一载体的价格,否则巴林石只是停留在资源禀赋层面上。从单纯的资源产品向文化产品转变,就需要提高文化素养。这是从劳动者主体地位出发的,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实现,是中国经济变革的主要内容,也会死经济发展的根据。在实现劳动者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提高并发挥其素质技能,也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对整个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巴林石经济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巴林石这一优势资源只有在劳动者素质技能提升的背景下,才可以转化为知识经济。也就是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所以,提升文化素养对于整个巴林石文化产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二)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并重

巴林石是一种资源型的产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倘若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或者文化效益。对巴林石的规范发展都是不利的。因为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侧重经济效益必然忽略文化效益。文化效益的注重对经济效益的发展是冲突的。因为任何一种商品或产品,只有赋予这种产品或商品更多的文化价值,这一商品在市场竞争中才具备竞争优势。同时,商品或产品的文化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创新是更好发挥文化这一主题的功能。因此,在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经营中,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并重,经济效益的增加促进文化效益的创新,文化效益的创新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按着这一逻辑关系,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发展才可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

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经营运转离不开专业的营销团队,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经营不是仅仅局限于赤峰市与内蒙古自治区这一个范围之内。随着市场的扩展,必然向周边先进的文化省区渗透。并且占领这一地区的石头和石文化市场。这种扩散效应对于巴林石产地和经营巴林石的外省而言都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保证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建立专业的营销团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的营销团队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延续的功能。这支专业的营销团队,既要懂的巴林石,又要懂的巴林石文化。尤其是红山文化中的巴林石文化。懂的巴林石主要是对巴林石的基本知识以及巴林石的历史脉络有足够的了解。同时,划分不同区域,讲解巴林石的收藏文化,因为在不同区域中,对巴林石的保养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这支营销团队要找出适合本地区巴林石保养的基本知识,只要这样才可以保证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顺利经营。当然,这支营销团队还承担着经济信息的收集功能,也就是说,掌握消费地区的消费信息和消费文化,并且将这些消费信息和消费文化与巴林石产区达到完全信息对称,这样巴林石产区方能及时调整巴林石这一特殊商品的市场定位。简而言之,就是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后,专业的营销团队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强化专业雕刻建设

巴林石设计与雕刻,与作者的审美观是必不可分的,不同的审美观有迥异的作品。美是形美和意美的综合。巴林石雕刻作品美学元素中神是主体。形似体现神似,神似高于形似,恰如晋代画家顾恺之所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巴林石雕刻作品的神态是巴林石文化的灵魂。巴林石雕刻艺术人员对巴林石这一资源型的材料在文化和文化内涵上认知不够,导致巴林石材料的浪费,也就是资源尚未合理配置,经济效益最大化与艺术创作的美术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应该充分运用艺术规律进行艺术创新,这就离不开专业雕刻队伍建设。雕刻工艺的提升是巴林石工艺和巴林石文化影响力增加的必要条件。建设一支专业的雕刻队伍,是需要时间和需要对巴林石文化有着充分的理解。时间是技艺提高的保证,对巴林石文化的理解是雕刻艺术悟性的源泉。只有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对巴林石文化的悟性,才可以培养出雕刻大师级的人物,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巴林石专业雕刻大师的不断创新。诚然,专业雕刻队伍的建设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影响力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创新机制的体现,巴林石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只有将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人才优势所创造的艺术优势合为一体,方能发挥巴林石的品牌优势,实现巴林石价值增殖,从而切实挖掘出来巴林石的文化附加值,以此来体现巴林石的经济效益。

(五)构建良好的文化平台

目前,对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的宣传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依靠巴林石产地巴林右旗政府和巴林石集团是不够的,文化的传播是一个综合的系统。需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样巴林石文化产业经营的链条才可以衔接好。所以文化平台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笔者认为,巴林石文化的传播,第一需要社区文化的建设,社区文化的提高是巴林石和巴林石文化传播的群众基础;第二理论团队的文化建设,这是巴林石文化宣传的理论基础;第三专业雕刻团队的文化建设,这是巴林石文化内涵挖掘的艺术基础;第四地方政府的文化平台的搭建,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进行宣传,这是巴林石文化传播的传媒基础。最后还需要利用各种文化平台进行巴林石文化的宣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打造中国印城·赤峰。赤峰市丰富的印章史在中国印章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用彩石治印已成为艺术门类,史界向称始自元代。赤峰出土及传世文物证明,早在辽代契丹人即用巴林石制作印章。这一史实,不但有力地改写了中国印章史,也使赤峰成为彩石治印最早的地区。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第一:中国印材城。依据巴林石资源,做大巴林石产业,并积极引进其他印材石,把赤峰建设成长江以北最大的印材城;第二:中国印史城。继续挖掘整理赤峰印史文化资源,征集民间收藏的印章文物,征调全市现有馆藏印章文物,建设专题馆展示。加强赤峰印史文化研究和宣传,提升赤峰印史文化在中国印史中的地位,把赤峰打造成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的印史城;第三:中国印人城。印人当指中国印之原料开采、加工制作者以及印钮雕制者和印面刻制者。在现有印人队伍基础上,做大石产业,加强各种基础培训,举办多种印艺、雕艺大赛活动,提高印人队伍素质和技艺,把赤峰打造成东北地区实力强大的印人城;第四:中国印章城。充分发挥丰富的印材资源和强大的印人队伍优势,扩大印章制作品种和数量,提升印艺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印章,并号召广大市民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印章,把赤峰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印章城。

基于系统论的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论

一、系统论与产业技术创新

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他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所谓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在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扩散为重点过程的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开发、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不难发现,产业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系统他内部可以包括很多子系统,但其作为系统又是另一大系统(比如: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做好其本身系统良好运行的同时,又必须协调它所在的大系统中包含的其他子系统的关系,本文中具体指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内部在遵循系统管理特点的同时,外部必须与其并列的子系统遵循系统论的动态平衡特点。

二、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构成要素

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系统创新活动,提高系统创新能力。该系统主要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中介结构及政府有关部门构成,各个子系统在整个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功能各不相同,其中科研机构和大学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发现,是科技知识的的主要生产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企业创新的知识源,在整个创新系统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属于创新输出方。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负责将科研成果进行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并最终在市场上实现技术创新,其在创新系统中扮演者创新需求方的角色。中介机构是新知识、新技术传播扩散的桥梁,是连接创新输入、输出方及政府的媒介。政府凭借自身的特殊地位,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干预经济,组织和优化系统结构,激励和规范各要素行为,从宏观上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系统的有序运行,在整个创新系统中属于辅助方。

三、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机理及特点分析

企业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主体,是创新系统的“指挥中心”。科研机构及高校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动力两翼”,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源泉和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中介机构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传输中心”,主要包括各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人才市场、技术交易市场、各类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机构,是联接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的桥梁。政府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有力支撑”,其将为创新系统提供体制支撑、政策辅助、管理协调。同时政府还可以规范产业技术创新市场环境,特别是在市场调节失灵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健康、顺利运行。

在整个产业技术创新内部系统中,企业根据自己实际生产经验发出“创新信号”,由中介结构将这些创新信号传导给科研机构、政府、大学。科研结构及大学作为系统的动力两翼开始为企业创新要求提供智力支持及人才帮助,并直接或通过中介结构间接向企业输出。同时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及管理为企业创新需求做好服务,进而支撑整个系统良性运行。在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企业作为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主体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产业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种耦合关系。因此,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与市场需求及产业机构调整间的关系。

四、产业技术创新外部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素有社会发展状况、创新资源状况、文化教育状况、信息因素、国际环境。其每一个要素都对产业技术创新内部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外部因素既是产业技术创新内部系统的动力,又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运行的条件。(1)社会状况,是指产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社会环境,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2)创新资源状况包括人才资源、知识与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资源和组织机构资源。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与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资源和组织机构资源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与组织保障。(3)文化教育状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教育状况对产业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信息要素。信息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因素。信息完整性与信息方法的科学性是影响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关键。(5)国际环境。管理学中,国际环境指包括国外产生的各种影响企业经营的事件或者是机遇。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知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理解为外部系统的构成要素,结合这五个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外部系统细化为基础环境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制度环境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系统。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产、学、研”相互作用的过程,整个体系又置于外部环境中,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政治状况与国际环境等对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五、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要求

1.以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为主导,做到内部子系统运行有序,组织协调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即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行为和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也称之为组织性。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属于社会技术经济系统,它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即通过各个行为主体在系统环境条件的刺激与约束,不断调整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系统结构来实现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内部子系统间交换信息、相互协调,从而使产业技术内部系统趋向有序,不断向着较为理想的结构发展。endprint

2.以外部系统为重要补充,为内部系统提供良好创新环境

外部系统作为内部系统的强有力支持同样需要协调好基础环境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制度环境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关系。以上四个子系统做到基础、提升、保护、评价,层层递进、互相渗透、有序协调。为外部系统良好运行各尽其职。也为内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3.内外系统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由各个部分构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的功能之和。就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及外部环境系统而言,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及外部环境子系统构成了有机整体。脱离了系统这个整体,任何要素都不能单独完成产业技术创新。失去了任何一个要素,系统也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保证系统的整体性,是保证技术创新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

4.内外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系统论的动态性表明:系统的状态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仅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还是外部环境系统,亦或是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组成的社会技术经济系统。这些系统都在不停的直接或间接发生交流,一方面,外部环境系统不断的变化发展,内部系统可以从外部系统的不断调整中得到一个动态稳定的创新环境;另一方面,内部系统个要素之间也在不断运动调整,在内部系统动态稳定发展的同时与外部系统发生信息、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加促进外部系统的稳定。这样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着各种交换,在运动中体现各自及整体的功能。

六、结语

系统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代化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能发挥产业技术创新的最大优势,即做到内部系统市场与企业为导向、科研结构与大学为动力、政府管理为支撑,外部系统为保障,以创新行技术供给为核心,以实现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及一国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综合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1]邹崇祖.现代技术创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庄卫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3]金德智,韩美贵,杨建明.基于系统论的文化体系模型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3).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7

关键词:防盗系统,技术路线图,关键技术

汽车防盗系统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 用来增加盗车难度, 延长盗车时间的装置, 它是汽车的保护神。它是通过将防盗器与汽车电路配接在一起, 以达到防止车辆被盗的目的。目前, 汽车防盗系统按其结构可分机械式、机电式、电子式和网络式四类。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这个领域, 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信息传感技术、网络控制技术等有效的应用于汽车防盗, 促进了汽车防盗技术的高度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

1 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现状

1.1 国外现状

1986年, 通用公司首次推出了汽车防盗系统 (Vehicle Anti-Theft System, 缩写为VATS) 。到目前为止, 通用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第四代汽车防盗产品。在汽车领域, 所有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主要汽车制造商最新开发出来的防盗系统, 在面世之初就要准备迎接更加先进的防盗技术的冲击和挑战。目前, 国际上汽车防盗技术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 数码防盗装置。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研制出的汽车防盗装置, 它主要包括:P.A.T.S微晶辨识密码防盗系统、数码防盗钥匙、密码防盗锁。 (2) 通讯防盗系统。随着全球通讯网络技术的成熟, 日本推出了以通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 它主要包括:全球通信网络汽车防盗系统、电话控制系统、GPS车用卫星导航系统。 (3) 影像防盗。西欧地区在汽车防盗上, 通过共同搭建技术交流平台, 经过技术研制与开发, 目前正逐渐向市场推出一种以影像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汽车防盗系统, 它主要包括:微型间谍相机、秘密报像机。

1.2 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现状SWOT分析

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对该产业SWOT分析如下: (1) 优势。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国, 市场的巨大需求。从世界上第一辆T型福特牌轿车被盗开始, 偷车已成为现今城市里最常见的犯罪行为之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多, 担心车辆被盗, 成为困扰每一位汽车用户的难题。因此, 客户对更好、更安全的汽车防盗系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旺盛。 (2) 劣势。我国汽车防盗技术是近几年才逐步成长起来的, 因此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很大。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合资能一定程度上解决技术瓶颈, 但核心技术依旧过度的依赖国外。目前我国以传统机械为主的零部件企业对新兴的汽车电气电子装置没有充分的认识, 研发投入不足、高科技人才缺乏等一系列因素阻碍着我国汽车防盗系统的智能化、电子化发展。 (3) 机遇。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日益显现, 尤其给美欧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带来致命冲击。中国作为汽车消费的新兴市场, 在各国汽车销量锐减的情况下, 我国汽车企业依然保持较好的销售业绩。全球各主要汽车厂商为突破金融危机影响, 获取超额利润, 不断兼并重组, 纷纷到我国寻求机遇。我国的汽车防盗系统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人才引进, 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 研发出科技含量高、性价比高的汽车防盗系统。 (4) 威胁。由于技术的落后, 始终受制于外国企业, 国外汽车防盗系统技术几乎处于核心垄断的地位, 国外企业大量的申请专利保护, 即使是技术合作, 我国企业也始终无法获得核心技术, 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难度较大。

2 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发展技术路线

2.1 产业目标分析

结合SWOT分析结果, 通过市场调研和专题研讨, 对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的目标要素进行分析, 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同时根据产业目标分析中得到的产业优先序列, 构建分析矩阵, 得出汽车防盗系统的产业目标: (1) 近期及中期目标:性价比高。目前, 市场上推出的传统机械式防盗装置, 因其价格便宜、安装简便、牢固可靠、破坏困难等优点深受广大商用车消费者的青睐, 但存在防盗不彻底、放置不方便等弊端;然而现有的电子防盗装置价格比较昂贵, 因此功能齐全、价格合理的防盗装置受到大家的密切关注。 (2) 远期目标:功能齐全, 网络化、集成化、人性化。集声音和灯光报警功能于一体的防盗电子装置, 从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的保证车辆的安全;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 网络式汽车防盗电子装置也将成为日后市场的新宠;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防盗装置的智能化、人性化也将成为主流需求。

2.2 技术壁垒分析

目前, 我国汽车防盗领域主要存在以下技术壁垒: (1) 缺乏零部件防盗技术研究。有媒体报道, 在某省会城市一月内连续发生了数起偷盗机动车零部件的案件, 据办案警方称, 盗贼主要是盗取汽车车头内部的一个重要零部件, 此零部件可以卖到2万多元。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防盗技术研究还是一片空白, 盗贼偷不到整车, 可以偷重要零部件, 这对于汽车防盗技术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2) 缺乏汽车主动防御安全技术研究。利用定码、跳码防盗器技术, 以及利用传感器技术, 是车辆主动防御安全技术的一个技术优势, 但这些技术的研发我们还在不断的摸索中, 加强与国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将是突破技术瓶颈的一个出路。 (3) 缺乏将防盗装置与GPS定位系统联合防盗的研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数据交流技术、卫星网络技术的发展, GPS定位系统在汽车防盗装置的应用也将越来越普遍, 但我国欠发达的网络基础设施, 导致这一技术不能够有效的发展应用。

2.3 技术路线图分析

采用技术路线图分析方法, 遵循“市场需求—产业目标—技术壁垒—研发需求”这一科学的路径, 针对不同时期的主要技术壁垒问题开展研发, 最终筛选出的不同时期的研发项目, 设计出近、中、长期的技术路线, 如表1所示。这些项目的有效实施, 将会提升我国汽车防盗系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同时拉动该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实施建议

(1) 国家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对汽车防盗行业规范性的管理与领导, 推行准入制和许可证制, 废除小作坊、低质量的生产制造, 出台择优支持和大力扶持的行业政策, 从源头上保证行业技术的高起点, 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局面。 (2) 行业协会积极发挥中间桥梁作用, 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合作, 积极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进程, 建立并逐步完善产品的标准体系。 (3) 企业对外需要加强与国外企业、技术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合作, 保持技术交流与信息的沟通;对内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投资力度, 加强企业间及产业上下游之间技术、信息的共享, 努力提升我国汽车防盗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曾路, 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肖俊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与自主创新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3]杜小艳, 周恩德.湖北汽车零部件产业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0) .

[4]王伟.浅析汽车防盗器的类型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21) .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8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路径,阻抑因素

一、当前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借助当地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厚的体育精神文化, 近些年来举办鲜明特色的创新活动, 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据当地调查资源显示, 2004—2010年期间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上的投资增长幅度实现了年均8.0%的水平, 冰雪运动方面更是达到了23%的增长, 初步形成冰雪运动特色相关的产业, 同期的数据也显示改革后体育旅游产业增长收入也实现了年均12.3%幅度增长。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和制约, 归纳了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原因。

第一, 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缺乏对基础设施、辅助设施的修建, 从而产生了一定的滞后和负面影响。根据一份黑龙江旅游体育产业体育基础建设的调查显示, 各项指标均有小幅度增长, 但是体育旅游目标客户的满意度系数仅为0.45, 消费者效用的创造水平较低.同时其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比重偏低。

第二, 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缺乏旅游产业营销和创新活动重要性和策略方法了解和认识, 但是整体上是处于营销战略缺乏有效体系和完整性并且营销创新的执行力度不高。其在营销策略及其执行上的投入平均增长幅度在2005-2010年期间仅有3.5%的水平, 这种情况使得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知名度不同程度上下降了。

第三, 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缺乏从其产业链视角和思维出发来考虑问题和功能架构的部署, 使得体育旅游产业链相关主体游离在整体协作之外或者缺乏有效的战略合作机制而显得具有较低耦合性的松散结构。

二、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依据

(一) 建构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先天优势

西方国家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的成功, 给出了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轨迹, 得出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 这种产业模式和形式都无法被取代, 因而得到产业群体模式是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有粗放性向集约化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作为历史最久的最发达的产业区, 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业不但从中得到了丰富的资源, 而且也汲取了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 为成功建立育旅游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 使之很快崛起而强大。主要优势:1) 产业集群众多, 现已成为客观的集群效应。齐齐哈尔市的医药产业集群、造纸产业集群, 哈尔滨大型设备集群, 大庆油田、石化产业集群等。2) 高科技、高素质人才资源。拥有众多科研院校不但可以够满足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的实践需要, 又可以完成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建设的创新任务。3) 装备制造业带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基础产业, 可以直接或间接推动体育产业和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因此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来加强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二) 建构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的战略路径

目前东北地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都是自我经营的模式, 没有形成相关的产业链, 也就导致在后期竞争中没有占主导地位。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导的经验下我国的体育旅游产业也应该有效的整合、接纳相关企业和机构, 构建地域鲜明体育旅游产业集群, 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依托外企的先进管理优势, 以国际知名企业进入为契机构建产业集群, 不但可以加快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快速的发展而且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体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先导作用.为产业集群的构建营造宽松的外环境, 实现又快又好的体育旅游产业, 可以提高地方性机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基础建设。在处理竞争和发展关系时, 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这样才能防止垄断行为的蔓延, 维护相关产业的集群化的合法权限。

三、促进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在新形势体制下的体育旅游产业市场, 通过分析了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 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 又通过了解相关体育旅游产业的知识对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调查, 同时吸取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提出对黑龙江体育旅游产业市场有利的策略和建议。

第一, 黑龙江旅游产业应该先认清楚自身的优势在哪里, 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建立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 此营销战略不仅仅要和目前的产品市场相吻合, 还要在自身优势的情况下开发和自身优势有关的营销战略, 而且在机制运行上要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 黑龙江旅游产业应该从部分产业链看整条产业链, 即从产业生产经营的上下游看待整条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主要研究的是利用市场风险和风险利益来加强合作和优势互补的作用, 同时提升相关产业链条经营管理的文化水平和管理经验。

第三, 应该多点投入资金在黑龙江旅游业上, 加大资金力度和提升其增值能力, 同时引进先进的体育设施, 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建设经验, 以便能更好的和先进的旅游设施和管理质量接轨。

第四, 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中应当能积极探索创新, 将现代电子商务信息运用在传统的体育旅游业上, 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实时、互动、成本低廉等优势。

四、结语

面对当前旅游业的变化, 黑龙江体育旅游业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章通过对从自身优势出发来创新旅游业的发展, 构建和提升新的营销策略, 加大营销力度, 从部分产业链来研究整条产业链, 通过市场风险和风险利益来加强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华.国内外体育旅游开发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1)

[2]周琥.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划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07 (02)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9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 物质世界是由阴阳两种元素组成的, 这两种元素存在于同一种事物中, 同生同灭, 互为存在的条件和参考, 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二象”律 ( 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系统科学中更为一般地给出, 任一系统皆可分作“虚、实”或“软、硬”两个互抗互补的子系统[1]。客观世界, 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 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以二象为结构、以对偶为特征、以对立统一为本质的“对偶结构”。简言之, “二象对偶”, 是大自然中最为广泛存在的、呈“分形”形态分布的一种结构规律, 即任何系统均可找出对偶二象的结构关系[2]。

高隆昌等对二象对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集成性研究[3-5]。他们最初给出一个广泛的二象系统概念及四个等价概念, 并在“系统学”这一更为广泛的意义下提出“系统学二象论”及“二象对偶理论”。

在“系统学二象论”概念体系下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高增安指出“政”和“企”是一个完全的经验系统的、以“分形”形式存在的对偶二象[2]。赵冬梅、陈柳钦根据“二象”性原理, 将企业系统分为以人、财、物构成的物理“实”子系统和与其对偶的属性 ( 信息) 集合构成的“虚”子系统[6]。王勇、刘国亮将电信网络分为以平台网络构成的实象和以价值网络构成的虚象[1]。李静在粒子二重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的“波粒二象性”, 并推广到知识管理领域; 并指出知识的“二象性”[7]。邵昶、李健指出产业链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产业组织, 其结构是类似“玻尔原子”结构式的企业关联状态[8]。姚伟等通过引入波粒二象性理论, 确定竞争情报分析的二象特性, 即竞争情报分析既是分析性活动又是解释性活动, 并提出竞争情报分析的二象性空间概念[9-10]。林莉、王英行阐述了土地利用相容性的时空“二象性”———兼用与异用[11]。史丽萍、唐书林与邱尔妮等指出, 知识创新具有独特的“波粒二象性”, 知识在进行创新时是实体性和过程性的统一[12-13]。

任一系统皆可分作“虚、实”或“软、硬”两个互抗互补的子系统, 也即这种“二象”结构在宏观、微观和中观世界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从产业创新系统的虚、实两个基本的层次结构 ( 即系统“二象”) 来研究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演化, 把握其整体演化趋势。

2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二象特征

2. 1 产业创新系统的界定

Malerba是产业创新系统研究的开拓者和重要贡献者。Breschi和Malerba等在国家创新系统和技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演化论和学习理论, 界定了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之后, 又进一步将构成产业创新系统的要素划分为企业、其他参与者、网络、需求、制度、知识基础和技术特性。

国内最先对产业创新系统内涵进行界定的是张凤和何传启, 他们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与产业相关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随后, 柳卸林、张治河、胡明铭和徐姝等学者也各自给出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虽然国内学者对产业创新系统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 但是, 他们定义的产业创新系统有以下共识: 系统具有特定产业范围及相对开放的边界; 作为创新主体要素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沿着创新生产链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 系统通过创新主体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系统功效; 把知识与技术、制度摆在突出的位置; 既关注行为主体的创新绩效, 更关注系统整体的创新绩效。

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认为产业创新系统是以创新参与者网络为载体, 以外部环境支撑为保障, 以创新性技术供给为核心, 以创新绩效评价和反馈为控制工具, 以创新活动为内容, 以实现特定产业创新为目标的网络体系。

2. 2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内涵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是指在内外发展动力的作用下, 产业创新系统的空间推进和时间演化, 是系统在空间上的整体性、在功能上的综合性以及在动力上的内生性的发展, 最终表现为系统创新绩效的产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是一个动态过程, 具有持续性。在这个过程中, 演化意味着一个阶段性结果的获得, 具有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从系统论角度, 演化是系统沿着结构复杂性上升并趋向于最小熵状态。演化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创新效率的提高) , 这是对现有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 挖掘其中的潜力; 另一方面提高了自身能力 ( 创新能力的提升) , 演化促使系统在每个阶段获得比过去更高层次的能力, 这是在能力方面的积累。

2. 3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二象性

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是有生命力和方向性的, 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状态”是系统的静态描述, “过程”是系统的动态反映。

2. 3. 1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分析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性”, 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分类、组织及测度时, 它具有实体状态的性质; 而在对其进行培育、发展的持续过程中, 它又具有过程的性质。系统是有生命力和方向性的, 产业创新系统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状态”是系统的静态描述, “过程”是系统的动态反映。在某一时刻, 要对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演化状况进行描述, 用: Y ( S) = F ( S1, S2) 表示, S1为状态子系统, S2为过程子系统。

从客观上说, 任何一种具体的运动都不仅表现为过程, 而且同时表现为相应的状态。产业创新系统的发展演化也是如此, 在其演化过程中,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是对立的双方, 它们之间有质的差别, 二者相互排斥, 具有相互分离的倾向; 同时, 二者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 存在着相互之间由此达彼的桥梁, 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趋势。二者之间保持着既竞争又合作或既相生又相克、既制约又协同的关系———即对偶关系。

2. 3. 2 产业创新系统的状态子系统

在描述某一特定时空下产业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时, 须事先预设其处于“静止”状态, 即对产业创新系统发展水平的描述要用一种状态观进行理解, 这就是产业创新系统“二象”结构的状态子系统。

2. 3. 3 产业创新系统的过程子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过程子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虚像”子系统, 由于产业创新系统过程子系统的“虚像”特征, 创新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承担的是“工具”身份, 用来表征产业创新系统的创新过程, 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创新过程子系统发展的度量。

2. 3. 4 产业创新系统二象的关系

产业创新系统是一个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是它的二象子系统。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个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 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2. 4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实质———二象对偶原理

用二象对偶理论来认识和解释系统现象称为二象对偶原理, 本文用其揭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根据二象对偶原理,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作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过程的二象子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 系统的管理者或调控者向系统输入信息 ( 体现为系统演化的他组织机制的作用) 来实现对系统演化方向、演化目标的把握和控制, 输入的信息直接影响系统演化的过程, 表现为最终被演化过程子系统 ( 即虚象子系统) 所接受。由于外部信息的输入, 导致演化过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上一时间点的演化状态子系统 ( 即实象子系统) 间的均衡性及协调性被打破, 二者之间出现冲突及矛盾。在这种情况下, 二象子系统自身具有的内在二象对偶机制 ( 实质上是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的体现) 促使实象子系统迅速作出相应调整, 使二象子系统重新实现协调局面, 而对于产业创新系统而言, 也就实现了系统的演化发展。需要说明的是, 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的重新协调演化过程往往是若干次反复的结果。

简而言之,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是系统通过其二象子系统的内在对偶机制将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来自系统管理者或决策者的信息能转换成系统组织能, 将系统的他组织过程内化为自组织机制的活动过程。也即管理输入的是信息能, 通过的是信息集的中介过程子系统S2, 最后形成的则是状态子系统S1中的组织能的增加。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所对应的系统可表示为:

式 ( 1) 是个二象系统, 其产业创新系统演化反映在y和F的结构上,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过程只反映在a上。不管从系统演化过程角度还是系统演化状态角度, y都是目标, 称式 ( 1) 为目标函数。

3 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界定及评价模型构建

3. 1 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的目标,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14]。协调既是一种状态, 也是一个过程。协调作为一种状态, 表明各子系统之间, 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目标之间的融合关系。协调作为一个过程, 是指将其视为一项促进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实施的控制与管理职能。

“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 由简到繁, 由低级到高级, 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作为系统的演化过程, 某个系统或要素的发展, 可能会破坏其他系统或要素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 协调发展是对传统的发展理论作出新的限制和约束。因此, 协调发展是基于系统内或系统之间的关联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 而是一种多元发展, 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在整体提高基础上的全局优化、结构优化和个体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3. 2 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内涵的重新界定

3. 2. 1 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传统研究

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是创新系统实证分析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学者们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对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研究是基于复合系统耦合的角度, 即将复合系统剖分或分割成结构独立的组成子系统。具体有以下两种思路。

第一种是将创新系统作为区域系统的一个组成子系统来研究它与区域系统其他组成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情况。如刘凤朝、潘雄锋; 马永红; 李子彪、胡宝民、陈亮; 杨金红; 殷林森; 单莹洁、苏传华; 等。

第二种则是从创新系统的自身结构出发, 评价创新系统的内部构成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如李进兵、邓金堂; 郑广华; 张慧颖、吴红翠; 冯锋、汪良兵; 等。

现有文献对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基本是秉承将客观系统剖分成部分、部门、元素、因素等的静态划分研究视角。本文将突破这一局限, 运用二象对偶理论将产业创新系统视为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 从这一新视角, 研究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3. 2. 2 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内涵的重新界定

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是有生命力和方向性的, 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状态”是系统的静态描述, “过程”是系统的动态反映。基于系统发展演化视角, 产业创新系统是一个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是它的二象子系统。其中, 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状态”水平和“过程”水平是评价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状况的两个决定因素, 二者之间的协调性直接反映着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情况,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一个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 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

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指两者相互配合, 协调促进彼此目标的实现, 并同时实现产业创新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作为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 它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所不同, 二者的协调发展适应如图1 所示的发展模式, 二象子系统的发展围绕着协调发展曲线上下波动。

由图1 可知, 直线表示协调发展曲线, 虚线表示不协调发展曲线。一般来说, 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是沿着不协调发展曲线向前发展的, 即围绕着协调发展曲线上下波动。但是, 可以确定的是, 在某一时点或某几个时点, 产业创新系统的演化发展会落在协调发展曲线上, 也即系统达到协调发展。

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情况有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趋势与直线上方的虚线重合, 表明系统演化状态水平高于系统演化过程水平,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对于该种情形, 为促使产业创新系统实现协调发展, 应着重对系统的创新功能实现过程特别是创新产出的转化过程进行控制, 设置关键点, 进而提高系统演化过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情形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趋势与直线下方的虚线重合, 表明系统的演化过程水平高于系统的演化状态水平, 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对于该种情形, 为促使产业创新系统实现协调发展, 应充分发挥系统的创新功能实现的过程优势, 充分利用系统演化的内在隐性机制, 从源头上加大创新资源投入, 进而提高系统演化状态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第三种情形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趋势与直线的某一点重合 ( 也即虚线与实线重合处) , 表明在系统不断提升发展的过程中, 二象子系统的发展逐渐趋于协调, 实现协调发展。

3. 3 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

在协调发展理论中, 协调度是用量化概念反映了系统的协调程度, 但由于在[0, 1]区间内有无数个数字, 因而就有无数个协调度或协调状态, 未能直接表明系统发展状态, 造成协调度的实践运用不便。为完善协调发展理论, 明确协调度与系统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 提出协调等级概念。协调等级指把协调度的范围划分成若干连续区间, 每一区间代表一个协调等级和一种协调状态, 形成连续的协调等级阶梯。协调等级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把某一区间段上的全部协调度赋予一种协调度, 即把此区段上的全部协调状态赋予一种协调状态, 促使理论向实践方向发展[15]。

协调度和协调等级两个概念对建立和完善协调发展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协调度与协调等级相当于给系统协调性研究配置了两个旋钮, 其中协调度是微调旋钮, 协调等级是粗调旋钮, 这样既方便研究, 也容易对系统的协调性作出结论, 同时更有利于实践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把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度划分为4 个协调等级, 进而规定每个协调等级的协调度区间, 见表1。

3. 4 协调度模型的确立

为了评价产业创新系统的协调演化水平, 必须对系统的状态子系统S1与过程子系统S2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其中, L ( S1) 和L ( S2) 分别表示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是度量产业创新系统的状态子系统与过程子系统之间协调状况良好与否的定量指标, 描述了二象子系统间协调状况的好坏, 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产业创新系统的二象子系统S1与S2的协调度测度用两个子系统发展水平值的相对离差VC来描述, 相对离差系数的定义如下 ( VC越小, 子系统S1与S2越协调) 。

因为L (S1) >0, L (S2) >0, 所以VC最小的充要条件是:

则定义系统S1、S2的协调度为:

其中, K为辨别系数, 且K ≥ 2, 显然, 0 ≤ VC ≤1。子系统S1与S2协调度VC的含义是: 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当子系统S1与S2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数学理论证明, 只有当L ( S1) = L ( S2) 时, 表明子系统S1与S2协调最好。

4 结语

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时空演化特征, 运用二象对偶理论将产业创新系统视为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其中, 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从这一新视角, 研究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 重新界定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并构建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摘要: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时空演化特征, 运用二象对偶理论将产业创新系统视为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二象子系统构成的具备完全时空意义的动态系统。其中, 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 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从这一新视角, 研究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本质, 重新界定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 并构建产业创新系统二象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10

关键词: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

1 价值链理论的形成

1. 1 价值链理论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 年在其著作 《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指出: “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相互分离的活动的集合[1]。”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

价值的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供应商的原材料获取到最终产品消费时的服务之间的每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波特认为,企业价值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共同构成的价值链系统中( 见图1) 。

价值链理论认为,价值链分析的基础是价值,而不是成本。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对于同一个企业而言,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价值链。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的活动中,也存在于不同企业之间。随着产业内部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其价值创造活动通常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这些企业相互间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 及提供服务) 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称为产业价值链。彼特·汉斯( Peter Hines) 认为,价值链是 “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把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看作是生产过程的终点,而且将价值链的范围扩展到了企业外部,原材料和顾客也纳入到了价值链中。

1. 2 价值链的基本内容

企业是为满足客户需要而设计的 “一系列活动”的集合体,经营过程的价值活动单元是企业价值链的链结,这就形成了一个由内到外、由此及彼的价值链。价值链分析是把价值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价值链的构成和价值链上价值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及其动因、盈利状况等,它坚持用完整的、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的所有作业活动,以此来达到优化企业价值链,寻找并增强竞争优势的目标。

一条制造业企业价值链从采购- 投入生产- 销售整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正如企业成本核算一样,所有按货币计量的投入最终归结于产品。而产品制造过程就是实物形成与价值增值的过程。在企业经营中并不是每个企业在每个生产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只有在自己最擅长或是最核心的环节把握好就可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所以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前提条件。波音和空客公司正是抓住飞机的整体设计、综合电子技术、发动机等几个关键技术。而大量部件采取分包的方式,这也包括中国几家飞机制造厂生产其零部件。正是波音在把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采取全球的成本控制和物流渠道使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波音747 总装厂的生产速度令人瞠目。波音空客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他们在世界大型客机制造领域平分天下,牢牢掌控世界大型客机市场。企业价值链的完整性、协同性、增值性使得现代企业管理更加清晰、专业、高效。

2 文化创意产业理论

2. 1 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

1997 年5 月,英国为重塑经济雄风,扭转经济颓势,在时任首相布萊尔的领导下成立了创意产业工作小组。1998 年的 《英国创意产业专题报告》指出 “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工业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互动休闲等13 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2]。我国于2003 年7 月22 日成立了由中央宣传部牵头,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国家广电局、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等参加的 “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课题组完成了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于2004 年4 月I日以国家统计局的名义印发[3]。至此,我国有了一个认同度高的、法定的 “文化产业”概念。由此可见,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形成是在中国自己的语境中被界定的。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传播,我国也逐渐开始接受和应用这个概念。我国的 “文化创意产业”有更多的外来背景和因素。

2. 2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

创意产业是具有原创性、具备明显知识经济特征和高度文化含量的一种产业,它将原创性的文化创意规模化、产业化,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它以创意为核心,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换成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简单而通俗的说就是 “金点子”,借助技术手段将思维创新通过一系列方式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过程。创意是人的大脑精密思维及灵光的结合,体现的是人的智慧、敏感及对社会的认识和把握。创意是把人在大脑中形成的意识转换为创意产品,简单的创意可以直接进入制作,复杂的创意需要核心设计及大量的分工协作,把握住创意的核心就可以体现创意的价值。内容原创能力和内容资源的创新是提升价值的核心环节。集成制作产品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在进入市场即使商品的推广,可以有不同的渠道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过程中,创意是核心,消费者是关键,企业对市场的把握度、创意产品对消费者的迎合度或者产品对消费者的引领度是整个价值链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见图2) 。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从创意开始在每个环节都有增值的基础和空间,都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而关键在于原创。目前比较成功的影视作品的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链的作用。以 “哈利·波特”为例,从小说到电影再到游戏、动漫、玩具等衍生品,整个价值链完整且影响力和效益惊人,充分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生命力( 见图3) 。目前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还缺乏主题鲜明、影响力广的项目。但这几年有一定突破。虽然 “超级女声”在媒体的推动下创造了盈利奇迹,并且通过电视、图书、演唱会、网络等传播媒体吸引过亿观众,但是此类娱乐节目不具有长久性。反观迪斯尼几十年长盛不衰,其核心是抓住人的心理,老少皆宜,寓教于乐,展现的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其衍生品涵盖除主题乐园外,还涉及玩具、服装、食品、儿童用品等,形成迪斯尼庞大帝国,其价值链延伸核心是品牌,通过个性化、规模化、规范化、网络化服务,为企业带来持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01 年在广州成立,是一家集影视制作、卡通动漫创作及衍生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企业。公司较早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围绕影视动画创作制作、衍生产品创新开发销售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在中国国产原创动画电视电影的创作制作、发行、销售及相关知识产权产业化开发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公司团队创作的 “喜羊羊”系列动漫著名品牌形象及其衍生产品和知识产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在2006 年,原创动力获中国动画学会年会评选全国动画企业五强之一。2006 年获颁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称号,是中国最大的动画制作机构之一,动画年产量接近5 000 分钟。其代表作 《喜羊羊与灰太狼》获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 “优秀国产动画片一等奖”。该片原创动漫的成功打破了中国动漫市场几乎被境外动漫垄断的境况,而且整个价值链相对完整并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见图4) 。据不完全统计, 《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收入3 000 万元,图书版权音像制品收入近5000 万元,玩具等收入3 500 万元。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于2009年上映当年创下8 300 万元的票房,2010 年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创下12 800 万元的票房,2011 年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 已达票房15 000 万元。还将陆续出品系列电影[4]。 《喜洋洋》作品系列连续七年登上春节档大银幕,累计票房超过8 亿元人民币,衍生品和授权费收入占比超六成[5]。

3 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基础

3. 1 广东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探析

根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发表的 “2012 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具竞争力的十大省市”排行榜显示,广东为第一位。2012 年广东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的财政支出高达170. 56 亿元,为全国之首。2003—2010 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 6% ,高于全省同期GDP增长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在5. 5% 以上,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6]。2010 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524 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 6% ,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 /4,已连续8 年位居各省市首位[7]。可见,广东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发展速度位居国家前列( 见图5) 。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东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数字出版、广播电视、平面内体及印刷复制产业,多项产业位居全国之首: 2010 年,广东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达200 亿元,占全国1 /5[8]; 动漫产业产值168. 67 亿元,约占全国1 /4[9]; 各类印刷企业总产值1 650 亿元,约占全国1 /4[10];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全国最大的有限广电网。

从文化产业的层次来看,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的《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显示[11],2008 年广东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 090. 90 亿元,占GDP约5. 7% 。“核心层” ( 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服务) 实现增加值404. 30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9. 3%; “外围层” ( 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 实现增加值459. 22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2. 0%; “相关层” ( 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 实现增加值1 227. 38 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8. 7% 。

广东省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发达的加工制造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敢为天下先的广东文化精神,成为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壮大发展的动力。敢于发展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探索文化与之结合的发展模式,使得广东成为互联网文化先驱。广东明确的文化强省理念及其相关的政策文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与保障。2014 年广东省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对南方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59 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补助或贴息[12]。广东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其表现: 一是为内部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的结构比例中,“核心层”增加值的比例明显偏小, “相关层”的比例较大。主要是由于广东文化创意产业仍然以代工、制造等制造业为主导,而与 “核心层”产业的相关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品牌价值等缺乏发展,使得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停留在 “卖产品”而不是 “卖文化”的阶段。二是传统文化的束缚。 “重商”的价值观使得广东的人文环境缺乏历史文化的厚重沉淀,急功近利的氛围阻碍了创新的发展。三是文化体制的约束。现行的文化体制不能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亟待改革。

3. 2 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探析

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实现经济转型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迫在眉睫。香港开始探索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重振经济的路径,并逐步成为亚洲的创意中心。香港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已经成了香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根据香港政府发布的 《香港优势产业在2008 年及2009 年的情况统计》[13]显示,文化创意产业2009年的增值额为629. 35 亿港元,占香港生产总值的4. 1% ,比2002 年增长了1. 1 倍,共计330. 85 亿港元,占香港的生产总值增长了1. 6 个百分点。可见,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在逐步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 见表1) 。

目前,尚无香港2011 年和2012 年的准确数据。根据两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来看,广东从2002 年至2009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较快。从2009 年至2012 年进入相对缓慢增长阶段,随着广东省的GDP总量的不断增长,文化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说明广东的文化产业有相当的潜力。

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2004 年,是创意产业的形成阶段,以发展旅游业、电影业及广播业为主要的产业。第二阶段为2005—2008 年,是香港 “创意之都”的确定阶段,重点发展的领域在于数码创作、设计及电影。第三阶段为2009 年至今,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为香港的六项优势产业,并更进一步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09 年时任特首曾荫权成立了 “创意香港”的专责机构,是香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巩固香港 “创意之都”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产业分布来看,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了设计业、建筑业、广告业、出版业、演艺业、软件、电脑软件及互动媒体业、电台、电视业、旅游会展业,尤其是广告业、设计业、旅游会展业及演艺业的发展成就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根据 《2012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香港2000 年创意工业输出的服务总约100 亿港元,相当于服务出口的3. 1% ,货物及服务总出口的0. 5% ,其中,广告、市场研究及公众意见调查服务出口额最高,为63. 86亿港元,其次为包含设计、时装设计及出版的其他商业及个人服务,为17. 14 亿港元,第三为专利权及版权费,8. 32 亿港元,第四为影音制作及相关服务,3. 16 亿港元。可见,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多为“核心层”产业,具有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明显,从宏观的政策、环境上看,香港拥有自由市场为主导的运作机制及健全的法律保护机制,一方面使得文化创意产业能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使得知识产权得到良好的保护。但香港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困境。首先,由于香港土地、人口资源有限,一方面,导致企业的扩张缺乏物质条件,提升了产品成本,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市场容量较小,容易导致饱和,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3. 3 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探析

澳门享有 “东方蒙地卡罗”的美誉,是世界上著名的赌城。2007 年,澳门博彩业的总收入超过美国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第一大赌城。因此,博彩业成为了澳门的支柱产业。根据澳门政府统计显示,2012 年博彩税税收收入约为1134 亿澳门元,占澳门财政收入的78. 19% ,2013 年博彩毛收入为3 607 亿澳门元,增幅为18. 6% 。博彩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带动了澳门的经济发展,使澳门跻身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近二年内地政经变化及世界经济波动导致博彩收入下滑严重,影响了澳门的财政收入。赌博的文化并不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建设,容易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人口拥挤、房价攀升、辍学率升高、贫富差距拉大等等。不仅如此,单一的产业经济难以承受内地政经变化和国际经济波动带来的困境。因此,实现澳门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推动澳门经济发展的关键。澳门特区政府成立了 “文化产业委员会”、 “创意产业协会”及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厅”,推动创意产业发展。2010 年8 月31 日,澳门文化产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定下八大发展项目,力图将澳门打造世界休闲旅游城市[14]。

资料来源澳门统计暨普查局http://www.dsec.gov.mo/aspx

目前,澳门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较小,产值不大,在澳门统计暨普查局尚未单独统计,只是分散到第三产业各项目中。由表2 可以看出,在澳门的产业布局中,近几年博彩业接近澳门产值一半,且仍在牢牢掌握澳门经济命脉,但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内地的整肃政策的陆续出台,可以预见未来澳门必须走多元化道路。目前,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领域在会展、视觉艺术、设计、电影录像、流行音乐、表演艺术、出版及动漫八大产业,其中,会展、视觉艺术及设计为重点突破产业。由于澳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启动较晚,现正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成效不明显。

澳门开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其独有的优势。一是,澳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葡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丰富的中西文化遗产。二是,澳门是个国际化的宗教文化汇聚地,这里不仅有儒、释、道、妈祖等中国宗教,也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国外宗教,多元化的宗教文化是澳门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澳门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创意产业培养大批人才。澳门的文化创意产业由于受博彩业长期占领经济主导地位的影响,其发展难以得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仍然需要持续加大的投入。另外,澳门地区土地面积小,经济基础单一,文化创意产业配套设施不足,市场规模狭小,势必制约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4 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

香港是国际性的金融、信息、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澳门与欧盟、葡语系国家关系密切,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博彩、旅游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商贸平台。广东的经济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从历史到现在都是最重要的对外窗口。地缘、人文的接近是三地合作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强大的的纽带,港澳始终是广东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节点,三地在资源整合上除体制、法治环境外没有障碍。2009 年1 月8 日国务院颁布实施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 2020) 》,2009年5 月9 日 《CEPA补充协议六》 签署出台,国家鼓励服务业对港澳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从经济角度看,香港已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澳门在推动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博彩业的同时,致力于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 《CEPA补充协议六》 的出台,为三地突破体制障碍,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提供了机会,为三地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三地坚持 “互利共赢,平等协商; 政府推动,市场主导; 先易后难,重点突破; 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原则,促进三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效聚合和高效流动。

基于价值链理论,在整个价值链的体系中,其产业协调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在于通过比较优势将创意贯穿于协调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产业链。而协调发展的基点在于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三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首先是政府推动,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形成多层面的协调机制和制度安排,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同时搭建三地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平台。其次,在政府推动下以市场导向模式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在吸收外来资金、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一种发展模式。从产业聚集生成的角度看,一定规模并且能够形成协作和资源共享的企业的集中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形成的前提条件。三地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物色风险资金,争取政府基金支持,提供项目策划与评价和人才培训,进而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其目的在于打破行业分割、条块垄断,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创意市场,打造并完善文化创意产业链,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群落。

在三地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里,影视、出版、网游动漫、演艺、会展、旅游等发展呈不均衡发展。就目前而言,粤港的影视合作基础扎实,具有几十年的合作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合作数百部影视作品,以电影 《少林寺》 为例开创合拍的历史,以内地文化、演员为基础,香港手法拍摄,全球推广营销,影片大获成功,之后又有 《少林寺弟子》等以少林为主题的影片,少林寺系列影片畅销10 余年,还进一步在世界弘扬了中华文化,也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 见图6) 。 《英雄》是内地和香港合拍片的经典之作,双方一线红星和高技术团队作为支撑,影片再获成功,票房超2 亿元人民币,是内地首个票房超亿元的影片。2003 年,广电部出台关于合拍片管理细则,明确内地香港合拍片不受进口片限额,自此合拍片内地票房从2003 年2 亿元人民币到2012 年的50 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合拍片数量超过30 部。2007 年合拍片 《功夫》、 《门徒》、 《投名状》均为全国十大卖座电影。两地政府于2013 年签署了 《粤港促进电影业深入合作发展协议》,一方面香港电影把成熟的工业化拍摄模式、先进和丰富的专业人才储备带入内地; 另一方面广东影视企业熟悉内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传统,内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业为合拍片带来新的生机,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15]。

网游动漫( 数码娱乐) 是粤港合作比较成功的领域,香港的区位优势将外资动漫产业向珠三角转移,承接大量的加工制作,虽然是相对廉价的人工,但也促进了广东的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人才的聚集。港澳在熟悉国际文化产业运作规律、渠道等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其协调发展点在于后期制作和市场运作。在演艺领域粤港澳都比较成熟,但是港澳更多体现的是中西文化合璧,广东体现的是传统文化,协调发展点在于三方的契合点。会展旅游是三地都比较成熟,尤其澳门经济的独特性,会展旅游发展更是特色鲜明。随着横琴区新澳门大学的建成、珠海长隆的开业、珠海国际马戏节的成功举办,为澳门经济的发展展现新的发展空间。澳门有线电视公司计划在横琴申请影视综合城项目,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目标是澳门独立制作自己的电视剧、音乐、和演艺产业,初步投资15 亿元[16]。

基于粤港澳30 多年的文化合作经验和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基本理论,根据创意内容复杂性和产业特点,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有多种路径( 见图7) . 从创意直接进入市场,例如: 视觉艺术( 绘画、摄影) 等; 从创意到分工再进入市场,例如: 音乐创作、表演等; 从创意、分工再到集成后进入市场,例如: 表演艺术、出版印刷、广告、时尚休闲、设计类等; 从创意、分工、集成再到市场推广,例如: 影视制作、动漫、软件等。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11

关键词:体育产业;武术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493-02

1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状况

1.1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大众体育、健身体育和闲暇体育,进一步刺激体育产业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欧美国家迅速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美国堪称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美国的体育产值已高达631亿美元,超过石油工业(533亿)、汽车工业(531亿)及航空、冶金木材加工等到产业的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欧洲的英国拥有庞大的体育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体育用品业、体育赞助、体育彩票以及各种娱乐和健身性的体育活动。1987年,体育产业为英国提供的就业机会为37.6万个,相当于整个英国化工和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的人数。目前,英国体育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近70亿英镑(约100多亿美元),超过汽车制造业和烟草工业。政府由此获得的财政税收近30亿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开支的5倍。英国政府从体育产业获得的收入甚至比对英国经济起重要作用的劳埃德保险市场获得的收入还要多5.5亿英镑。

1.2国内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1993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体育要实行“六化”和“六转变”的改革,发展体育产业,培养市场的目标成为深化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后我国在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博彩业、体育旅游业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1.2.1体育用品业由规模发展走向品牌化发展体育用品业是我国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的体育产业,但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品牌却不多。为了更好与对手展开竞争,国内体育用品业的龙头李宁公司投资了1 500万元,与全球最大的管理软件开发商德国的SAP 公司合作, 引进最先进的原材料, 建立了ERP 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了李宁服装从管理到质量的稳步发展。狠抓质量的同时,李宁公司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李宁公司成功赞助西班牙国家男子篮球队,这也成为李宁品牌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标志。目前,国内其他一些体育产品业的代表,如安踏、匹克等公司也在走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1.2.2体育竞赛表演业逐步走向成熟1994年4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拉开了开发我国体育产业的帷幕,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中国足球已从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500万人民币/年,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7亿的国内第一大体育大项。1995 年10 月,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男篮甲级联赛会上,中国篮协颁布了《中国篮协运动员转队条例和俱乐部暂行管理条例》, 揭开了我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序幕。1998-1999年赛季,在俱乐部采用了类似美国NBA的四节制, 大大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及观赏性,观众的上座率逐步增加。我国篮球职业俱乐部正在由企业赞助向企业参与管理经营转变,向实体化、法人化转变。1995年,中国乒协开始推行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赛事,1998年首次以主客场形式推出了“红双喜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级联赛”。1996年12月,中国排协首次推出了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有男、女各8支球队参赛。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运动队的模式脱胎出来,逐步走向市场,显现出非凡的造血能力。

1.2.3体育彩票业极大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彩票作为体育博彩的一个种类, 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融资的有效途径。1994 年广东省率先采用计算机辅助销售体育彩票的形式, 随后,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福建、海南、江苏等省先后开展电脑销售体育彩票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8 年9 月1 日, 原国家体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管理暂行办法》, 标志着我国体育彩票的发行进入了法制化、科学化的发展阶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 体育彩票销售额的30 %为公益金, 全部用于“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 充分体现了“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思想。体育彩票业已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对拉动消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武术产业的市场开发策略

2.1改革武术段位制工程,深化武术产品的开发模式针对武术运动的参与性强的特征,不能盲目地发展武术的竞赛市场,而应当加强武术的参与性产品的开发。目前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自1995年实行的段位制是武术产品开发的合理方向。但目前实行的武术段位制和现在成熟的外来武术项目相比,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市场运营上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段位制教材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材的影响,技术体系中套路练习的盲目性,对抗性练习中技击动作的规范性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武术器材、服饰的研究还停留较为肤浅的水平上,还不能深刻体现我们民族文化内涵。由于没能建立合理的,习武规范及考评、考核制度致使武德教育的滞后,造成社会上许多武术从业人员的武德败坏,不讲社会公德。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瞄准市场的脉搏,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对当前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及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加完善中国武术段位制度。面对众多的武术拳种可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拳种进行段位制的改革,如比较有影响力的少林武术或太极拳等,以少林武术为例,可以采取以下的发展模式和策略:确定少林武术的习武理念;建立省武术协会下属的少林武术分会员制度;制定少林武术段位制的设置办法;确定少林武术段位制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少林武术段位制教材,教材的内容可以包括少林武术的技术体系、理论知识体系、评价体系、和习武规范;少林武术产品开发;探究少林武术段位制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相应采取的策略为:成立实施少林武术段位制工程管理机构,设立与少林武术段位制有关的工作部门,组成人员主要来自于政府和有关的专家。少林武术段位制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少林武术段位制评审及晋段、授段工作。成立相关部门确定各部门工作任务。科研部:负责“中国少林武术市场化运行机制”课题的设计和研究。市场调研部:调研当前河南省武术及同类项目的市场运作状况,河南省的习武人群现状;文化开发部:加强对少林武术历史文化的研究,探究少林武术的文化内涵,开发规范的少林武术文化产品。比如:少林武术的理念及礼仪规范、少林武术馆校的设计风格、少林武术服装等;设置部:段位级别的设定、段位的名称、申报段位的条件、晋升段位的要求、考评人员的组成及方法等;教材部:制定少林武术段位教材,教材内容包括有:理论体系;徒手及器械演练技术体系; 徒手及器械技击体系;技术评价体系 ;习武规范;段位制教学大纲。产品开发部:开发并研制风格独特的少林武术服装及标饰,规范并统一少林武术场馆的布置风格,制定少林武术馆校教学标准化考核办法。市场营销部:主要任务有:市场环境及问题的分析、市场目标的选择、制定营销策略、选择营销渠道等。其他武术拳种可以仿照少林武术进行段位制的改革,实行不同拳种的段位制度。

2.2加强行政与市场协调,规范武术市场的发展在转型期的中国推行武术产业化,需要坚持行政与市场的协调。加强武术管理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协调,让武术产业逐步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一旦“武术产业"或“武术经济"得到理论和政策认可,武术产业就可以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证。为武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市场竞争是按规则进行的游戏,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还必须符合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同时,中国武术产业要加快市场化进程的步伐,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上帝之手,借助广阔的市场交易平台,促使武术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广泛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市场化手段合理而又有效地配置资源,促进武术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增强中国武术产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中国武术产业全面走向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2.3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武术的市场份额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对于武术的了解程度要高于我们的伟大建筑——万里长城,每年大约有4 000多名外国人专程到中国来学习武术。这反映了武术不仅在国人中有很好的基础,在外国人中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外国人对于武术的了解有很多是建立在功夫片的基础上的,对于中国武术的实质性内容了解的并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把真正的中国武术宣传到外国去,让世界了解中国武术,让世界人民喜爱中国武术。宣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武术比赛进行宣传,也可以在现在国际武术联合会成员国中办一些介绍中国武术的巡回展,巡回展可以采用图片、音像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武术在国内外体育市场的份额。

3小结

武术产业是武术事业的一个部分,发展武术产业,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把武术作为产品,作为和其他体育项目不一样的产品进行市场开发和推广。我们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武术,更要从历史文化背景和体育产业发展的背景,才能把握武术产业发展的趋势,解决武术产业在前进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正确引导武术产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慧聪网(www.hc360.com)之市场营销,体育营销之美,2004-08-12.

[3] 马修·D.尚克(Matthew D.Shank)著,董进霞等译.《体育营销学》-战略性观点,2003(1).

[4] 蔡俊五,赵长杰.体育赞助——双赢之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5] 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产业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篇12

产业生态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

所谓系统, 必然涉及多个关键环节或因素。综观起来, 要形成产业生态发展系统, 需要具备三个互动要素:

(一) 产业集群要素。

一个企业要转型, 一个产业要成型, 集群效应的作用不可忽视, 也就是转型后的行业起码要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这样就转得容易些、转得有前途些, 否则就是无本之木。一个新产业要从雏形到成型再到集群, 离不开由上到下的“政企合作”、“企企合作”, 这里面包括三方面因素。第一个是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因素, 这类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培育产业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持的平台。第二个是企业因素, 就是具有创新型能力的企业, 这类企业对认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的研究、发展和商业模式推广非常感兴趣, 即使目前这个产业还不完全成型, 但在这样情况下, 企业非常愿意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进行全方位合作, 甚至愿意投入巨资 (比如从全球范围内雇佣高科技知识能力工人) 来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第三个是产业经验因素, 就是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如何提供相应氛围和环境, 将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实现接触和融合, 使产业有创新理念和市场化运作。

(二) 产业政策要素。

产业政策可以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加快产业集聚。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出台专业定向投资推进政策, 吸引区域外的某产业技术领先企业入驻, 逐渐地这些核心企业又吸引了新的厂商进入这个行业, 来配合这个产业领先企业发展, 为其提供一些上下游的产品和服务, 从而慢慢地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和规模经济。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就是当初新加坡政府花大力气将全球做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最好的银行引进来, 通过多个层面支持, 财富管理行业在短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 业务很快做到世界各地。

(三) 促进活动要素。

当确定要发展方向时, 政府根据产业发展特点来选择并开展研究和推进活动, 包括促进自主领先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人才引进培育、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平台搭建、招商引资、金融服务、信息支持等。世界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新加坡政府就是通过系列自上而下、从内到外的卓有成效的促进措施, 电子、海事海洋、生物医药、化学等制造业主体产业集群快速形成, 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成因分析

当前, 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推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但非常成功的例子似乎还不是很多, 这与各方面因素的缺失有密切联系, 其中一个客观问题就是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发展系统, 结果是政府做了大量工作, 但企业自己却不太愿意转、不知道怎样转、该转向什么行业, 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 企业经营环境不佳, 企业转型虽然紧迫但又比较困难。造成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的成因包括:

(一) 企业本身的原因。

一些地区、一些行业还比较缺乏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不少企业负责人满足于“小富即安”, 对转型升级的敏锐度、主动性、自觉性不够高。美国柯达公司由盛及衰的教训在于:沉湎成就酝酿危机, 转型缓慢难以掉头。在知识经济引航的时代, “不进即是退”, “慢进也是退”, 可惜往往很多企业对此并不在意。

(二) 政府层面的原因。

一些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确、措施不得力, 基于有限的财力没有集聚各种资源促进某一产业的集群发展, 或者没有有效搭建起“产学研用”的平台, 或者政府没有出台指引行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或者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跟不上宏观形势变化, 或者政府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到位, 促进措施没有得到落实和体现。

(三) 客观环境的原因。

与经济转型、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 城市环境水平不高, 高端人才难招难留。没有相匹配的高校、职业教育资源, 没有培养出具有类似德国工人技能水平的优秀产业工人, 没有打造先进的工业园区。以上不同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不同地区。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持续、复杂和艰难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确确实实需要产业生态发展系统内的分工协作, 首先是企业的转型、政府的转型、社会的转型, 然后才是产业的转型。在这个艰难过程中, 政府要从上到下紧密合作, 企业要改被动转型到主动转型, 方方面面共同配合、协同推进。在此, 提出三条建议:

(一) 企业主动应势转型, 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是产业转型的主体。企业本身要积极推进法人治理现代化, 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推进创新投入持续化, 持续加大对科技研发、技术改造的力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 主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进管理现代化, 深入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提升企业制造和管理水平;人才使用国际化, 大力培养职业经理人, 实行全球招聘制度, 引入和培育技术型、管理型和高级复合型人才团队, 加强专业人才和企业现代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与培训。通过努力, 最终实现企业升级和产品升级。

(二) 政府主动转变职能, 优化保障机制。

政府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一是有必要的话, 地方政府成立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 建立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和确定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事宜, 负责协调产业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等的组织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二是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减少审批事项、审批时间, 将不该管的事情情转移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 切实改善政府自身服务, 创造良好的创新和发展环境, 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积极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来推动经济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

(三) 政企加强联动,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激情作用下一篇:机遇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