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2024-08-08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共12篇)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篇1

一、我国实施养老产业化的条件

(一) 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的老人的数量相对增多, 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状态。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的国际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的现实情况是, 2012年老年人口达到1.94亿人, 占总人口的14.3%。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 》预计, 我国老龄化人口2020年将达到2.45亿, 占17%;2030年3.55亿, 占23.3%;2040年达到4.09亿, 占26.52%;2050年达到4.38亿, 占28.76%, 接近最高峰。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 我国不仅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而且老龄化程度远远超过了国际10%的标准。

(二)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 比上年增长10.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0%。麦肯锡研究报告也指出, 中国富裕消费者人数增长迅速而且其结构也正快速变化。2008年, 中国富裕家庭数达到了160万, 预计2015年这个数字将超出400万。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数第四多的国家, 高端养老市场潜力巨大。

(三) 医疗市场不断壮大。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持续增加。到2013年底, 全国卫生人人员总数达到979.1万人, 我国每千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数由2009年1.75人增加到2013年2.06人,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009年1.39人增加到2.05人。医疗是老年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随着我国医护资源和医护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构成了推动我国养老社区发展的一股巨大动力。

二、我国实施养老产业化的观念性障碍因素

(一) 传统“孝”观念对养老产业化实施的影响。

“百善孝为先”这一经典俗语, 一语道破了“孝”这一传统观念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重要地位, 正如著名学者谢幼伟指出的那样“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孝进浸入中国社会的每一部门, 渗透到中国人的一切生活中”。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论语》, 全书就有十九次提及“孝”, 并对“孝”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孝经》关于孝的经典论述有, “孝”是“德之本也,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 “谨身节用, 以养父母”。《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践行孝行的故事, 彩衣养亲、卧冰求鲤、打虎救父、芦衣顺父母、亲尝汤药等, “孝”的要义相同, 而行孝的方式却各有各的不同。

通观中华文化经典, 关于“孝”, 从基本的个人品行到社会行为规范, 从基本的物质赡养, 到精神层面的尊敬顺从, 都有论述。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 但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孝”是否有一个统一的行为标准, 答案是否定的。孔子对于“孝”行的论述是通过不同人的问答而给出的, 对于孟懿子是“无违”, 对于孟武子是“唯其疾之忧”, 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说明每种孝行的不同。基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儿女的立场来看, “孝”是一个品行的反映, 只有不孝之子才会将父母送去养老院、福利机构等养老, 对父母行孝是做人的原则之一, 一方面怕被人看做不孝, 另一方面怕伤害父母的感情;而在父母的立场分析, 标准化、统一化的养老模式, 不可能实现针对性的养老需求满足, 而不同的老人因为个人需求不同而无法实现较好的养老效果。

(二) 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对养老产业化实施的影响。

“养儿防老”传统理念是与“孝”相辅相生的, “孝”更多是体现儿女的立场, 而“养儿防老”是在父母立场的思考。我国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 由年青一代子女 (特别是儿子) 负责赡养年老的父母, 以此世代继承延续。当下依然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就是这一传统文化依然影响我国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表现。我们必须承认养儿防老的正当性, 养儿防老符合我国“孝”的传统, 不仅包括子女在经济上对父母的照顾, 还包括了对父母感情方面的投入。结合我国国情, 养儿防老其一定的社会作用, 它有利于发挥家庭优势, 使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 在解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老人而言, 对以房养老等产业化养老的迟疑, 一方面是担心社会舆论压力, 担心会伤害到自己和子女的面子。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 只有那些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孝的老人才会选择社区或者机构养老模式, 选择以房养老等养老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让自己和子女承受不必要的社会舆论压力。

(三) 传统“财产继承”观念对养老产业化实施的影响。

与“孝”、“养儿防老”并行的影响现行养老方式选择的另一传统思想是老年人“但存方寸地, 留于子孙耕”的财产继承观念, 以以房养老、养老房产等产业化的养老方式一旦推行, 不但会使子女陷于不孝的道德困境, 严重的还可能引发继承权的法律问题, 老年人的接受度比较低。

三、实施“9073”养老格局的深层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2011年国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以居家养老为主, 社区养老为依托, 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居住政策。为积极落实中央精神, 上海率先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 虽然这一养老模式面临很多质疑, 但也迎来了其他地区的纷纷效仿。所谓“9073”养老格局, 是指90%的老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家庭养老;7%的老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含福利机构和商业运营机构) 。

探究“9073”养老格局的深刻背景, 是对我国传统养老文化认可基础的探索与创新。90%的居家养老比例与我国深刻的国情有关, 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人均GDP依然较低, “未富先老”的特殊性对我国政府与社会提出了巨大挑战, 完全依赖政府与社会的养老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 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居家养老, 一代一代延续至今, 不管是可操作性还是人们情感上的认同性都很高,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富裕家庭2015年突破400万的背景下, 发展高端养老产业存在广阔市场空间, 所以有了7%的社区养老模式。同样面对贫困特殊群体, 则实施3%的机构养老, 以解决那些“三无”等贫困群体的养老问题。“9073”养老格局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格局, 它可能更强调了各个养老模式在整个养老体系中的权重, 而非绝对比例, 这个格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居家养老的主导地位不会变, 机构养老与购买社区养老比重的补充地位不会变, 这一格局为完善我国养老体系, 满足不同人的特殊需求, 促进多元化的养老方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四、推进养老产业化在我国的实施的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9073”养老格局。

面对这一格局, 很多人提出提高“7”和“3”的比例, 将购买社区养老比例由7%提高到10%, 机构养老比例由3%提的高到4%。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方式成为主流, 而积极发展社区购买养老方式, 促进和完善有待调整比例的产业化养老模式对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 减轻我国老龄化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二) 积极宣传新理念, 打破传统观念束缚。

一方面由于“养儿防老”和“遗产继承”思想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对新兴产业化养老模式认识不足, 很多老人和子女无法接受产业会养老方式。应该通过积极宣传, 让更多人认识到, 随着社会发展, 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以居家养老为主方式的情况下, 老人及其子女都应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年轻子女思想观念开放, 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 要重塑养老理念, 打破传统近乎“愚孝”的孝的方式, 尊重老年人的选择;而老年人应自主体谅现行社会结构下, 年轻子女面临各种压力, 树立自我独立意识, 过自由而有尊严的晚年, 以减轻子女的压力。

(三) 完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 规范养老产业化发展。

“9073”格局只是部分地区推行的宏观发展格局, 各地政府应该就此推行相关养老产业化政策、法规鼓励其作为辅助补充型养老方式发展。而这些政策法规可以包括养老产业行业标准、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具体包括:行业主体的规章制度;配套供应的规章制度;各种行业和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客户的规章制度;价格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摘要: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巨大的养老市场吸引了构建产业化养老体系的大批开发商的投资热情。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 分析了以综合性、标准性为特点的养老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最先面临的观念性障碍因素, 以此探求养老产业化发展障碍, 推动养老产业化在我国的实施。

关键词:养老产业化,障碍性因素,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房栋.论孝文化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互动发展[J].改革与开放 (社会保障) , 2011.10

[2]李玲玲, 以房养老实施的障碍性因素研究[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 2014.8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篇2

一、2016年政策名录及趋势分析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在截至2016年10月底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今年全国及大部分地方省市养老产业相关的宏观引导政策数量变少,政策内容重点也越来越向针对养老产业各方面的专项规范偏移。

(一)透析“十三五”规划:把握政策全局导向,甄别产业发展机会

2016年是全国及各省市“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各地“十三五”相关规划政策频发,同时,许多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文件也陆续出台。截至2016年10月底,已有北京市、福建省、海南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杭州市、厦门市、上海市、石家庄市、苏州市、长春市12个省市相继颁布了本省市的养老产业“十三五”专项规划。纵观全国及各地方省市已出台的养老产业相关“十三五”专项规划的内容,可以总结提炼未来养老产业政策倡导的重点方向如下所示。

1、企业、社工、志愿者等,养老服务队伍逐渐体系化

对于部分发达省份与城市的社会福利工作,已经不再强调老人、儿童、贫困人口的区分,而是将此打包为社会福利事业进行外包,外包对象除了企业,还有社工与志愿者。这使得养老产业中的社区照料板块逐渐成为体系化服务,这将成为我国社会服务,尤其是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

2、人才服务、医疗康复设备、机构建设等仍是产业发展关键点

在老年保障方面,政策给予的机会信号明显。例如,在目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践中,可以看到政策将从提升服务能力(包括社区、居家与机构三者)、建立服务体系与康复场所等方面发力。由此可看出人才、机构建设与设备是其中难以绕过的环节,拥有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仍为行业缺口,能够提供专业的、拥有资质的人才培训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要点。

3、社区养老共享合作将再进一步,社区服务站与养老中心将整合 从各省市的十三五规划文件中也可以看出,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养老的结合是下一步社区养老的重点工作。同时,医疗机构将开启为老服务内容,对于原有的医疗后勤企业,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建立为老服务系统与体系,延伸其服务能力与端口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工作。同时康复医疗是医养结合工作中发展的重点,会逐步由医院主导深入基层医疗与养老系统。

4、“标准”频现,政府产业管控与监督将更加严格,产业标准将陆续出台

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到建立标准的医养结合机构。这表明,政府认为养老产业已经度过了野蛮发展阶段,管控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2017年起,各种相关服务规范将开始逐步实施。标准的建立有待与实际的操作与运营相结合,能够参与相关养老标准制定的企业会站在产业的制高点上。

5、“上下”两条腿走路,线上信息化与线下硬件设施建设将提前完成布局 从产业规划的时间节点上看,各地的养老硬件与信息化部分会走在体系建设的前面,并借此掌控产业发展,因此这一部分将于2017年底前完成,多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将完成建设。在此期间,各类适老化改造企业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十三五”结束之日,养老产业的体系建设将基本完成,各类机构的模式定型,管理运营期来临,养老企业将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与走向繁荣。

(二)精准化、专项化引导政策频发,各项专项发展规划有望陆续出台

从全国和各地方省市截至2016年10月底出具的相关政策数量及重点内容可以看出,“大健康、社区居家养老、长期护理险、老年教育、康复辅具”成为国家层面养老产业重点关注的领域,其中“大健康”与“社区居家”在也成了2016年全养老产业的关键词。以养老产业为核心,向大健康产业蔓延,丰富和延长健康养老产业的“全老龄生命周期”产业链,成为2016年整个大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的热议点。另外,相对于前几年的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成为今年政府主推的产业方向,以北京为代表,在各地方省市的相关产业政策中,“社区与居家”也成为重点引导的产业内容。同时,“长期护理险、康复辅具、老年教育”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势必会导致未来的一年相关产业细分市场的繁荣和规范。中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2014年推出全国及地方养老政策汇编,并坚持持续更新,如需了解,请点击文尾阅读原文,查阅和订购全国及地方省市养老政策汇编,全套资料共九本,约300万字。汇集了2012年以来,全国及地方政府重要的健康养老相关政策。

(三)2016全国重点政策解析

1、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形成若干知名品牌等。这是第一部专门针对康复辅具的多部委联发国家政策。同时,《意见》中指出,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民政部牵头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以便统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足见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为了解决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意见》中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制造”等目标,并且给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这对于相关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不啻为一个福音。通过政策支持,康复辅助器产业相关公司可以更快地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相关公司可以借助政策支持,尽快建立自己的专利技术,设置自己的“专利丛林”,以便于自己在该产业快速地发展壮大,成为知名品牌。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文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细化为2030年的具体目标,即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的76.34岁增长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5年的10%增长到3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下降30%;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等。规划纲要将“推动健康科技创新”作为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可推断,科技创造与改革创新将成为健康养老产业驱动力,围绕居民健康生活所需的科技创新也将成为康养产业结构革新的原动力。另外,“健康中国2030”将围绕“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和渗透,要求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全民健康的逐步开展,也势必意味着养老产业目标群体的扩展,“全生命周期”和“全时空”概念的养老体系需要快速建立。3、11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 2016年10月21日,《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正式发布,拟通过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有效增加供给总量,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本次整合改造的社会闲置资源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改制调整后的办公用房、培训中心以及废弃的厂房、医院,间接显示了国家“养老筑底”的角色定位和动作力度,“政府搭台企业扮角儿”的产业配合将在近几年全面展开。另外,继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新政起,下半年全国层面养老产业专项政策不断出台,预计明年上半年将完成全国层面的养老产业“底层骨架”搭建,大平台上的企业角逐,即将开启“后半场”。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强调老年教育的供给、体制创新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老年教育新格局。从规划内容来看,2020年前主要为政府主导的社会老年教育体系及制度建设的“筑底”期,企业可积极提前进入,待对社会全面开放时,第一时间抢占端口。另外,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方面,规划将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促进学校开办老年教育,以及推动老年大学面向社会办学作为主要手段,积极鼓励养教结合新模式,由此可预见,老年教育产业的“政-企-校-协”融合模式,将逐渐展开。5、25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10月14日,全国老龄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5个部委联合发布我国首个《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此《意见》的发布,将会促进养成产业的发展。会对未来养老机构及社区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老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会带动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环境的改善,相应缓解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还会为适老化设计及适老化改造等公司带来更大商机。另外,此《意见》的发布,也将加快我国社会的适老化进程,养老市场不再局限于一定的服务与机构中。对于先行一步的养老机构,凭借自身专业能力与社会影响力,有机会挖掘更大的全社会老年宜居建设的需求市场。

二、往年全国性政策回望及脉络总结

2013年被公认为养老产业市场化的元年,而养老相关政策从2012年以前便开始颁布。纵观2016年前若干年的全国性养老产业政策主题内容的演变脉络,其过程也间接反应了整个养老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脉络路径。1、2012年前:市场化孕育期,养老更多是政府的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政策主题内容多为养老保险等基础性老年社会权益问题的保障,养老尚未形成市场化,更多的为政府性社会福利事业。2、2012年:市场化萌芽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更多政府部门参与,多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开始进入萌芽期。3、2013年:市场化推进期,多部门多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构建

政策数量渐多,从各个方面出台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指导意见,其中《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以及一系列相关补贴的出台,引发了市场对机构养老的重点关注和投资。4、2014年:市场化繁荣期,促进跨界产业间融合,打破外资进入障碍 2014年为全国养老相关政策的井喷年,从养老用地、养老信息系统构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养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养老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5、2015年:市场化理性期,医养结合、产业金融支持、智慧养老成重点

中国养老出路在于养老产业振兴 篇3

一、当前养老问题的焦点

1.存在严重养老概念和定义的认识差异

当前的政策倾向是围绕保障性社会的养老制定的,是解决社会五保户、孤寡失能者、智障者、行动缓慢者的少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大多数的居家养老者、退休老人的健康生活缺乏政策支持。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对养老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将养老产业和养老福利事业混为一谈。

2.启动养老市场,把重点放在大多数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社会问题上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再腾起的关键问题。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狭隘的利益驱动问题,也是缺乏整体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

启动养老地产市场、组建社会服务市场机制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唯一动力。我国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机遇处处存在,我国的企业家和房地产行业也早就看到了无限商机。

3.严重缺乏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形成,养老居住缺少支撑点

目前最缺乏、最薄弱的环节是养老服务。企业不投入、年轻人不愿意加盟,风险大、收入不高、脏乱差。老年服务被社会看成低档、低地位的职业,服务机构长期未能形成。对开发建设企业而言,老年地产的开发不成问题,而建设以后的老龄化专业服务成为地产行业的拦路虎,没有一定的服务专业水准是难以胜任的。

4.要放开市场,允许开发商赢取合理的开发利润

开发商是要通过市场获得利润,并藉此得到发展的。只有企业的发展,养老事业才会有更大层面的发展。老年地产与普通地产不一样,一般投入成本都要加大,实际要获利很难。应该规范土地供应,给予老年地产商以政策支持,扶持地产商上路走一程。

上述四大焦点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当前最主要的是依靠市场、启动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理顺政策关系,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赢利和服务),让养老地产商及早进入,才能开启中国养老产业的宏大事业。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于养老居住设施

(1)新建养老居住社区

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本是主流模式,但项目建设和落地存在障碍,原因是:找不到养老地产开发的赢利模式;未有适合国情又能满足传统养老观念的居住模式;缺乏承接养老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

解决方式:在城市规划中把养老配套作为指标落入城市用地(类似现在的幼儿园、小学的土地供应做法),并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规定适老化住宅的比例(类似经济适用房配建办法),令投资者在土地拍卖的同时,就已经清晰了解需要配置的养老配套指标及需要配建的适老化住宅比例。其余为商品住宅,以分担投资者控制成的本风险。

(2)既有老旧居住社区养老改造

目前,国内大量的既有居住社区面临严峻的适老化改造问题,主要涉及到三方面问题:一是适老化住区空间环境和家庭住宅内适老化改造问题;二是适老化设施的活动面积问题;三是专业服务公司、服务人员缺乏问题。

由于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涉及钱(资金)、地(土地)和人(人才)的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介入作出规划,带头试点示范,寻找商机,逐步实现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

解决方式: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如: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改造、家居装修适老化),公共部分建议利用物业维修基金解决资金问题,家居部分推动住房公积金使用。

2.关于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规模化系统经营管理经验和手段,尚不具备承接养老地产项目的养老服务条件,缺乏养老服务的成套服务标准规范,突出表现在:

(1)护理人才、管理人才的严重缺失

目前的护理人员90%来自农村,教育水平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服务意识较差,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人员流动很大,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

两种解决方式:一是政府给予护理行业政策优惠及资金补贴,参照环卫工人的做法,给与“户口落户、子女随迁”等优惠政策,给与在岗职工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二是保障服务品质和水准,政府需要组织制定各类的管理服务标准,特别是护工人员定级职称,提高护工人员社会地位。

(2)医疗政策未与养老政策挂钩

目前的医疗政策和养老政策是独立运作的两个系统。尽管中央政府有医疗互通共享的政策,但各地的细则尚未出台,运营受阻,异地养老不便,老年地产受阻。建议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制,整合人员设备资源,明确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基本医保体制。

三、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制定可持续的养老产业发展顶层规划方案

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城市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5-10年或更长周期内适老化住区的规划指标体系,适老化住宅的改造计划目标、考核、监管、评估的运营制度。制定老年用品的发展规划,引导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

2.全面、整体、系统地理解“9073”政策并进行清晰解读

(1)90%的居家养老实际是社区养老主体对象,是社会养老最需要的关注点。但是现实中养老已使年轻人不堪重负,妨碍了社会生活经济健康发展。目前的政策语境下,居家养老的利好实际惠及不到,形同虚设和空挂。

(2)7%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社区照料,目前也因具体条件不具备,仍然迟迟不能落实。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服务人力支持。

(3)97%的养老问题,其实政府并不能有效落地。社区养老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尽快使开发商成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制定各项支持政策,发掘养老产业潜在的商业机会,鼓励开发企业积极投入。

3.深入调研并动态追踪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国家应该拨款专项基金,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老年人需求专项调查研究》,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观念态度、经济收入等进行全面分析调研,得出当前中国老年人的需求现状,做好发展老年事业的重要基础工作。

4.建立与商业保险、养老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相配套的养老制度

让养老有资金,服务有酬报。倡导和探索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公益自愿者进入方式方法,鼓励积攒服务时段(养老时间银行),用于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的酬报方式。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制度。

5.关于快速启动养老市场问题

目前,中国内地老年消费群体的状况是,30-40年后因养老观念滞后群体庞大,消费欲望不强,50-60年后养老观念开放,但尚未成为市场主力。建议不能消极等待老年消费群体的自然转换和市场自然成熟,政府应从组建养老服务端切入,大量采购养老服务,并将养老补贴直接发放给老年人群,刺激市场供应端养老服务产品的放大做强,促发老年人主动养老消费观的形成。

6.关于养老市场细分与政府功能定位问题

建议政府着力推动和培育中低端养老市场,做好保障型的机构养老产品服务,将高端或中高端养老市场空间留给社会资本和企业,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各自优势。

四、结论

养老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实际关乎到我国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启动市场,按市场规律做大做强养老服务、养老地产、老年用品开发三大产业,是目前当务之急。

服务是养老之本,在尚未形成之前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养老服务业的运营商以轻资产方式更好地进入这一领域,并通过开放养老服务经营权的方式,用市场化手段形成规模化服务机构。

第一作者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老年住区委员会特别顾问

中国养老出路在于养老产业振兴 篇4

1.存在严重养老概念和定义的认识差异

当前的政策倾向是围绕保障性社会的养老制定的,是解决社会五保户、孤寡失能者、智障者、行动缓慢者的少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大多数的居家养老者、退休老人的健康生活缺乏政策支持。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对养老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将养老产业和养老福利事业混为一谈。

2. 启动养老市场,把重点放在大多数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社会问题上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再腾起的关键问题。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狭隘的利益驱动问题,也是缺乏整体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

启动养老地产市场、组建社会服务市场机制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唯一动力。我国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机遇处处存在,我国的企业家和房地产行业也早就看到了无限商机。

3.严重缺乏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形成,养老居住缺少支撑点

目前最缺乏、最薄弱的环节是养老服务。企业不投入、年轻人不愿意加盟,风险大、收入不高、脏乱差。老年服务被社会看成低档、低地位的职业,服务机构长期未能形成。对开发建设企业而言,老年地产的开发不成问题,而建设以后的老龄化专业服务成为地产行业的拦路虎,没有一定的服务专业水准是难以胜任的。

4. 要放开市场,允许开发商赢取合理的开发利润

开发商是要通过市场获得利润,并藉此得到发展的。只有企业的发展,养老事业才会有更大层面的发展。老年地产与普通地产不一样,一般投入成本都要加大,实际要获利很难。应该规范土地供应,给予老年地产商以政策支持,扶持地产商上路走一程。

上述四大焦点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当前最主要的是依靠市场、启动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理顺政策关系,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赢利和服务),让养老地产商及早进入,才能开启中国养老产业的宏大事业。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于养老居住设施

(1)新建养老居住社区

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本是主流模式,但项目建设和落地存在障碍,原因是:找不到养老地产开发的赢利模式;未有适合国情又能满足传统养老观念的居住模式;缺乏承接养老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

解决方式:在城市规划中把养老配套作为指标落入城市用地(类似现在的幼儿园、小学的土地供应做法),并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规定适老化住宅的比例(类似经济适用房配建办法),令投资者在土地拍卖的同时,就已经清晰了解需要配置的养老配套指标及需要配建的适老化住宅比例。其余为商品住宅,以分担投资者控制成的本风险。

(2)既有老旧居住社区养老改造

目前,国内大量的既有居住社区面临严峻的适老化改造问题,主要涉及到三方面问题:一是适老化住区空间环境和家庭住宅内适老化改造问题;二是适老化设施的活动面积问题;三是专业服务公司、服务人员缺乏问题。

由于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涉及钱(资金)、地(土地)和人(人才)的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介入作出规划,带头试点示范,寻找商机,逐步实现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

解决方式: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如: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改造、家居装修适老化),公共部分建议利用物业维修基金解决资金问题,家居部分推动住房公积金使用。

2.关于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规模化系统经营管理经验和手段,尚不具备承接养老地产项目的养老服务条件,缺乏养老服务的成套服务标准规范,突出表现在:

(1)护理人才、管理人才的严重缺失

目前的护理人员90% 来自农村,教育水平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服务意识较差,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人员流动很大,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

两种解决方式:一是政府给予护理行业政策优惠及资金补贴,参照环卫工人的做法,给与“户口落户、子女随迁”等优惠政策,给与在岗职工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二是保障服务品质和水准,政府需要组织制定各类的管理服务标准,特别是护工人员定级职称,提高护工人员社会地位。

(2)医疗政策未与养老政策挂钩

目前的医疗政策和养老政策是独立运作的两个系统。尽管中央政府有医疗互通共享的政策,但各地的细则尚未出台,运营受阻,异地养老不便,老年地产受阻。建议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制,整合人员设备资源,明确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基本医保体制。

三、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制定可持续的养老产业发展顶层规划方案

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城市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5-10年或更长周期内适老化住区的规划指标体系,适老化住宅的改造计划目标、考核、监管、评估的运营制度。制定老年用品的发展规划,引导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

2.全面、整体、系统地理解“9073”政策并进行清晰解读

(1)90%的居家养老实际是社区养老主体对象,是社会养老最需要的关注点。但是现实中养老已使年轻人不堪重负,妨碍了社会生活经济健康发展。目前的政策语境下,居家养老的利好实际惠及不到,形同虚设和空挂。

(2)7% 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社区照料,目前也因具体条件不具备,仍然迟迟不能落实。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服务人力支持。

(3)97% 的养老问题,其实政府并不能有效落地。社区养老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尽快使开发商成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制定各项支持政策,发掘养老产业潜在的商业机会,鼓励开发企业积极投入。

3.深入调研并动态追踪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国家应该拨款专项基金,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老年人需求专项调查研究》,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观念态度、经济收入等进行全面分析调研,得出当前中国老年人的需求现状,做好发展老年事业的重要基础工作。

4. 建立与商业保险、养老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相配套的养老制度

让养老有资金,服务有酬报。倡导和探索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公益自愿者进入方式方法,鼓励积攒服务时段(养老时间银行),用于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的酬报方式。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制度。

5.关于快速启动养老市场问题

目前,中国内地老年消费群体的状况是,30-40年后因养老观念滞后群体庞大,消费欲望不强,50-60年后养老观念开放,但尚未成为市场主力。建议不能消极等待老年消费群体的自然转换和市场自然成熟,政府应从组建养老服务端切入,大量采购养老服务,并将养老补贴直接发放给老年人群,刺激市场供应端养老服务产品的放大做强,促发老年人主动养老消费观的形成。

6.关于养老市场细分与政府功能定位问题

建议政府着力推动和培育中低端养老市场,做好保障型的机构养老产品服务,将高端或中高端养老市场空间留给社会资本和企业,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各自优势。

四、结论

养老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实际关乎到我国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启动市场,按市场规律做大做强养老服务、养老地产、老年用品开发三大产业,是目前当务之急。

乌丹星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思考 篇5

2013年10月26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主办,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承办的2013中国老年住区项目交流会暨第二届亚太养老论坛在宜兴。凯宾斯基大酒店(3楼大宴会厅)举行,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中房协老年住区委员会专家乌丹星,就“养老住区服务体系构建、人才结构及培训体系”做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养老产业刚开始的时候,就有无数人问:“做养老真的赚钱吗?”。我相信到今天为止,有80%的人说:“NO,做养老是不会赚钱的。”还有人认为做养老产业在国外赚钱,在中国是不能赚钱的。为什么呢?因为国外市场成熟了,国内还不成熟。

很多人说做住宅地产可以赚钱,做养老为什么不能赚钱?因为地产是刚性需求,住房是每个家庭必须的。那么养老是不是刚性需求?我认为养老一定是刚性需求,所以研究来研究去,得出来的结论是:这个市场不是政府决定的,是需求决定的。但是,中国养老市场在哪里?什么是刚需?活力老人需要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是活力老人的刚需?有人说活力老人不会买单,你给他做什么活动都可以,但是你不能收费,你一收费他就不要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困惑。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不解决商业模式,“持续发展”是空话,不解决服务体系,商业模式是空话,不解决人才问题,服务体系是空话。

作为一个养老产业的研究者,我认为,从工作的角度来讲,未来有两条主线是中国养老产业必须解决的。其中,一条主线就是项目实践必须去做,像很多项目的策划、咨询,一线的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等等必须去做。

—、中国养老产业的商业模式

关于中国养老产业的商业模式问题,首先,我们从传统的商业模式说起,提到传统的商业模式,我们通常会想到产品、服务、盈利模式和营销模式。但是广义上,尤其是在养老产业上,我们必须继续增加它的内容,即项目的运作模式,运营的模式,客户模式,收费模式,复制模式,最终它的品牌模式。加起来这10个模式就是养老产业人才培养最核心的问题,把这些问题研究清楚,项目的发展思路就清楚。

从产品模式来讲,现在有四大类最重要的产品模式:1.郊区化大型的养老住区。2.城市中小型以活力老人或持续照料为主的。3.酒店式的老年公寓。4.城市中的小型护理院。美国的养老地产发展模式是从活力老人55岁-65岁独立居住然后到辅助社区一直到护理院或者到CCRC持续照料,美国是按照老人生理功能衰退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模式。那么,中国的老人大家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中国的老人和美国老人是不一样的,美国老人的文化特征和养老理念是不觉得孤独,不怕孤独和享受孤独。美国老人更多的选择自由,而中国的老人更多选择的依赖。对于美国传统的模式CCRC,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把中间那个Retirement改成Family。

对于中国的郊区化的大盘,我们看到的模式有三种。1.纯粹的持续照料。比如:泰康的社区,CCRC,2.CCFC,3.养老综合题。这三个模式在社区模式和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上是有区别的,在此,不再展开细说。

接下来,谈下运作模式。一个养老项目,我们现在情况就是地产公司自己出资拿钱盖房子,然后卖房子资金回笼。最后剩一部分出租,老人交费,然后把运营公司和物业公司统一为一体,进行后期的服务。这是中国养老项目的一个运作模式。对于这样一个模式,我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在养老项目的前期定位、策划都没有很好的思考。好比说,我有一块地,我想做养老,我直接找规划设计公司,规划设计公司给我图纸,然后我就按照图纸建造,至于这个项目定位对还是不对?至于这个产品形态对还是不对?运营模式成不成立?我不知道。服务体系够不构?我也不知道。那么就形成了很多的上万亩、上万户、上千户的超级航母大盘,地有多大就做多大,能做多大就做多大,越大越好,比谁更大,好地块盖房子,差地块做养老。这就是中国养老目前所处一个阶段,运营和硬件设计倒着做,先做硬件后做运营,结果空间不对,使用不对,后边运营团队没有办法做。最后的结果:空城一座,一座空城。美国养老地产的运作项目有两种模式:普通模式和REIFS,都是非常成熟的。对比国内外的模式,我们发现,中国是一种商业行为,国内是一种个人行为;国外是基金投资,中国是个人投资;国外是团队作战,中国是一个老板作战;国外是风险分散,中国是风险集中;国外是市场成熟,中国是市场欠缺。

这就是我国养老地产项目不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问题。养老项目的操作流程应该由运营商、开发商、投资方共同来论证和决策,美国在这个流程里面大概有30多个细节,而我们基本上是“拍脑袋”工程,所以这就决定了它非常大的风险。

盈利模式方面,中国的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是地产销售+保证金。70%销售,30%自己持有,自己持有的这部分从老人手里收一部分保证金,然后再收一个月费,这是中国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但是真正的养老地产的盈利模式,除了我们中国这一种开发和卖房子之外,它有5种。还包括管理公司、物业增值和一般的社区。在这5种盈利模式当中,中国现在4种都有,唯一没有的是“管理公司”。也就是说“管理公司”靠管理输出来实现自己的利润,这个模式还没有形成。在商业模式上,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离开卖房子,养老企业能不能活?养老产业生存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我不想做更多的解释,我只希望给大家一个答案——美国经过70年的发展,30家上市公司一多半都不是做房地产的,一定是投资方、运营方、开发商结合起来做的,所以结论很明确:“这个产业的基础不是靠房地产。”这个结论已经非常明确。

复制模式方面。现在很多企业就是“复制、复制、复制”,复制什么呢?复制一个地,复制一个房子,复制一个社区。但是你可以复制一个团队,复制一个体系吗?对于“复制”来讲,有三个先决条件:1.模式一定是成熟的,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2.团队一定是坚强、强大的。我们现在很多养老项目、很多养老企业,除了老板一个人,第二个人都派不出去,这还是可复制吗?3.对当地资源的融合。在上海做,在北京做,靠关系都能拿到很好的条件,但是,能保证到四川、到长沙、到海南还拿到同样的条件吗?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情,地域文

化是非常严重的,所以不要轻易谈复制,复制是有先决条件的。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不可复制他的团队,不具备团队能力,所以不具备复制的能力,所以这个产业还是需要慢慢来的。

二、中国养老产业服务体系构建

对于服务体系来讲,就是三件事:硬件,系统和人。硬件是基础支撑,核心是技术支撑,人是技术核心的执行者。这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结构、设备、硬件会影响到系统,系统会影响到人。举个例子:1.硬件对系统和人的影响。硬件,好比你盖了一座房子,划分了区域,对服务人员和入住老人,对成本、范围、心理、内容、效率、管理、效果等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系统如果做统一标准的东西,产品形态、社区业态、运营管理、投资回收资本运作等等都和硬件有直接的关系。复制的是不是统一模式?这是由硬件来决定的。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餐厅用餐的问题,在一个养老社区里有餐厅“1.2.3.4.5”,那么我们需要问设计,为什么这样布局?这样布局的道理究竟是什么?设计必须要讲的清楚。在系统设计上,我的问题是:老人的供餐和用餐方式。用包裹用餐,自助、零点等等,无论用什么都涉及到供餐方式和供餐内容,而这些直接和设计有关。2.怎么样准备和完成这个流程。怎么采购,怎么运输,怎么从中央厨房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不同的楼宇?这里面从运营和服务来讲,就要求四个动线,要做到用餐的便捷和用人成本的最低化。(1)老人行走距离。(2)送餐备餐的距离。(3)厨房的动线。(4)楼宇之间的动线。没有这个“动线”,我们的服务是没有办法做的。所以硬件设施对于养老项目的影响是很重的。我们过去讲“一碗汤的距离”,在这儿给大家讲一个“一碗面的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失眠老人晚上想吃东西,结果楼层服务员没有,厨房也不开门,这个老人就黑夜里到商店买面吃,结果这个老人就滑倒了,最后老人肺部感染,终生就没有再起来了。我们既然是“家”,在家想吃是可以吃到的,那么怎么样让老人做到24小时想吃的时候都有?失能老人屋里没有厨房,这种问题怎么解决?美国解决的就很明确,失能老人的楼层里头一定要有公用厨房,楼层里的公用厨房就是给老人24小时随便煮一点的,在工作人员或者家属离开工作之后,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做不到这样的服务。这是硬件对系统和人的影响。反过来,系统对硬件和人的影响。系统在建设住区之前,系统决定了硬件怎么投资、怎么定位、怎么配置,决定了怎么用人,需要花多大的成本。在建设之后,系统又决定了硬件的使用效率和品质,决定了服务的效率和效能。系统的作用是要把软硬件,把硬件和人有机的合二为一,这就是系统要做的事情。所以要非常认真的来构建这个系统,考虑怎么让它合二为一。那么,一般的系统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在建设之前,一个社区规划500张床活力老人高端服务,然后1:5配,需要100人提供高端的服务,这是我们提出的一个目标。建设之后算了一下,床均成本,每个床达到100万以上,投资超过5个亿,开发商要求5年回本,那么运营成本和收费模式大家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在做系统、盈利模式和收费模式的时候,在建设前和建设后提出这样的设想,对后期运营的人产生的效果是什么?1.逼着运营团队必须高收费,前期不收80万、100万不行。2.人员配置尽量少用、不用。3.专业人员尽量少用、不用。为什么?因为达不到投资回收的目标。一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没有办法合二为一,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人对硬件和系统影响,对于硬件的认知,对于系统的设计,对于人的使用,老板的想法是大投硬件,高端豪华,硬件最理想,然后要求大笔回收,快速回报,急功近利。而运营团队被迫强行收费,任意抬价,不顾老人的感受,压缩开支,服务缩水,人才缩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养老产业做不下去。很多人经常说 “我们就缺人才培养。”但是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看到许多的项目,挖的人才也不少,培养的也不少,但是没有做成。为什么?是因为不是人才的问题,而是整个构思和老板,以及团队之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再高的人才也留不下,也会走。

三、关于养老产业人才体系构建的问题

中国养老产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我认为中国养老产业人才分为三个层次: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员、非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是什么?是由董事会聘任,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技能及管理才能,能够承担养老项目规划设计、商业运作、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及养老战略发展规划等重要职责的专业人才,像养老规划师,养老机构院长,评估师。规划师要做的绝不是概念上的硬件规划,而是整体规划,评估师是要对所有的项目进行评估,院长是必须做负责人。职业经理人是全面的综合的对一个人的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专业的老年医生,专业的养老护士,专业的护士,专业的护士助理等一线实操人员。还包括:老龄社工师、老龄康复治疗师、老龄康复技师,老龄康复助理,老龄咨询师等。

•养老人才教育

学历教育在中国是非常欠缺的,本科只有老年学。大专只有一个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护理、营养、心理康复本科、硕士、博士都没有。在职培训目前从课程体系设置、定位、内容、收费等等都有非常大的欠缺。基础条件差,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缺乏大型情景化教学基地,缺乏形象的教材,实习实训的场地完全缺乏。而人才的培养任何一个层面都需要这些方面的支持和技能。我们刚开始做中国养老产业职业经理人的培训,必须从全方位的认知,从所有的模块一个一个去认知这个产业到底怎么回事。

此外,我们还缺乏职业资格准入,也就是说做酒店的、做教育的、做人文的转行做养老,必须要有职业资格证,而我们的职业资格体系也是缺乏的,这是从顶层设计上要解决的。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一直没有解决护士和养老护理员到底怎么做,他们的岗位职责划分与区别,岗位交叉和合作机制,如何制定共同职业规划,如何体现合理薪酬水平等等。养老护理员是不是一定比医生的工资低?NO。

四、中国养老产业前景展望

中国养老产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但是路还很远很长很艰难,没有办法快速实现大跃进。中国养老产业需要一个过程,最重要的有三个要素——市场需求,产业政策和产业内涵,这三个缺一不可。

从市场需求来讲,中国老人收入水平还很低,旧的习惯和观念还很旧,包括很多年轻人还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是一种不孝、没有面子。我们中国传统的家庭照护资源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法律还写着“子女要有赡养义务”。国家对制度的安排和家庭的责任到底应该怎么样划分呢?国外之所以养老产业发展这样好,是因为个人一生当中从没有出生一直到人老都有完整的制度建设,而中国在这方面是缺陷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市场需求也没有从潜在需求变成真正的刚需,养老观念还需要转变。对于养老,很多人还是希望依赖政府,而对于购买服务,市场还没有形成习惯。

对市场的判断,有老人就一定有机构养老的需求吗?有需求就一定会有市场吗?有市场就一定会赚到钱吗?有钱赚就一定能复制吗?能复制就一定能够上市吗?市场规律不是这样的。我们面对的现实也是很多政策是没有办法落实,甚至对产业政策有一些误判,认为政府做不了了,就一定交给市场。在中国永远不可能实现“养老100%的市场化”,因为资本是逐利的,市场一定会失利,中国养老市场一定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只要市场化就等于开放了,开放了就等于只要做养老政府就支持,只要政府支持养老就一定能够成功,市场是真道理。

目前,我们对产业内涵的理解还很低层次,认为养老不就是建医院吗?不就是吃点,喝点,加配套吗?不就是对老人好点吗?不就是增加几个护工吗?所以,对中国养老产业,我个人认为并没有真正的启动。表面上的热闹,也是刚刚开始。真正的市场刚需并没有形成,内在发展动力还有非常多的不足,也就是说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引擎到底是哪一块,因为靠地产是挣不了钱的,也持续不了,现在更多的是为了床位数,是为了政绩。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四个阶段——起步,成熟,平稳,衰落。中国养老产业刚刚起步,对于起步的一个产业,它最重要的产业特征是看到市场前景纷纷进入,政策不明、监管不明市场机会最大,浑水摸鱼最好赚钱,赚一把是一把,机会主义。但是养老是你投进来,你出不去,你跑不掉,存在你会把你自己圈在里面的问题,所以应该非常清晰的跟着市场节奏走。真正到一个产业成熟,会出现核心价值的服务体系,客户跟随的市场口碑,强大的团队形成复制能力和产业的领军人物。所以我们说:中国养老产业只有先行者,实践者,没有真正的成功者。因为它不可复制。中国养老产业20年的进程预测,是从十二五开始发烧期跑马圈地大兴土木十;十三五开始重视人才培养和运营管理;十四五发展期,品牌运营黑马杀出到十五五产业有序稳步成熟。

20年的发展期,是一定要的。中国养老产业和其它产业发展是一样的,先粗犷后精细;先城市后农村;先高端后普及;先数量后品质;先政府后民间;先鼓励后打压;最终我们会形成有品质的中国养老产业的代表人物和航母。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企业来讲,参与养老是一种责任。同时养老对于企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避险的方法。通过研究美国30家上市公司,尤其在0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我们发现养老产业是最稳定的,因为老人总是要花钱。所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讲,高速发展的30年总会走向低潮;快钱、热钱之后,稳定现金流为王。

做养老需要有四个视野——全球视野,中国视野,企业视野,百姓视野。四个“视野”缺一不可,缺一个就不可能做成领军人物和品牌。对于任何一个老板,投资养老有三个宏观问题——定位,运作模式,盈利模式。一个项目向上决定了你的发展战略定位,向下决定了你项目是否能成功。向上是大的商业模式和以它为母版的复制,向下是盈利模式、服务体系以及人才团队。这个发展战略是非常清楚的。

中国养老产业不应该走中国电影的老路,李安三次获得奥斯卡奖,但是我们中国这么多奖,却得不了奖。奥斯卡评委对中国导演的评价是“一场视觉盛宴。”没有故事。养老不是一场视觉盛宴,是平凡人的平凡事,是咱爸、咱妈,咱家那点事儿。中国的老人,我们的父辈活着,他们这一辈子没有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没有享受到应该享受到的服务,这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悲哀。但是我们现在做,就要想到,我们研究今天的老人就是研究明天的自己,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希望当我们老了不要像我们的父辈那样,我们能够有尊严的优雅老去。中国养老产业前景光明,市场够大,精准定位,目标明确,小盘试错,控制风险,重视人才,大舍大得。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篇6

养老模式研究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影响下,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已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主要原因在于土地流转后农民依托于土地的长久稳定收入模式被打破,农村地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养老保障基础;拓宽养老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养老保险资金安全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补贴;宣传养老保险知识,提高农民参保热情;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农民权利”等措施,才能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同时,农业耕作养老、温泉养生养老、休闲度假养老、户外运动养老、山区避暑养老、文化创意养老等生态养老形式正在逐渐成熟,而针对不同形式的适应模式却尚处在摸索阶段,不同区域、不同阶层老年人的生态养老追求也不尽相同,因而生态养老的适应性必须符合老年人的真实需求。

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存在“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结构性问题突出;财政投入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差距较大;政府职能错位,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缺乏,整体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做好信息供给、制度供给、组织供给、服务供给、人才供给五大养老服务供给。以便有效、便捷、智能地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使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应对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长安认为:要配合延迟退休政策推进养老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许多地方的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供不应求。除了政府增加支持之外,还可以大量引进社会资本,大力推广PPP模式,借助民间资本力量兴建养老机构并运营。

养老机构建设管理研究

伴随着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状况,养老问题已经发展成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只依靠政府的投资已经不能满足养老服务发展的需要,而引入民间资本将是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管理运行机制、财政补贴、价格体系、机构性质等方面,为民营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体系提供联动、宽松的先决条件。首先,要公平对待营利与非营利性质的民办养老机构,明确责任,保护它们的产权,为民间资本介入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法律基础。特别是在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初始阶段,不能对营利性质的民营机构进行过度的约束。其次,加大力度建立养老行业的相关协会。对国外的调查研究显示,民间组织的联合有利于引领民间组织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增强民间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政府适当放宽政策,比如不宜管理过多、过严,也应取消没必要的评比与检查制度,但是应该根据协会制定的标准,加强良性竞争、约束以及管理,争取实现行业自治制度。第三,打破传统的养老资源差别配制的体制,在提升公办、民办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其进行公平的竞争,达到促进我国养老服务行业良性发展的目的。

以房养老政策研究

针对我国以房养老试点进展不大的现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进行当事人的主体定位。首先,明确借款人条件定位很重要。国家开始推行以房养老试点是出于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考虑,因此,在该制度中,“养老”的色彩浓于“投资理财”,对借款人的资格也需要做出特别规定。其次,贷款机构应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保险业为补充。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方面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其积累的丰富经验有益于顺利开展以房养老业务。同时,基于以房养老市场的高风险性,保险行业也必须作为有效的补充,以促成风险在借、贷双方之间的合理分配。二是建立市场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稳定房地产,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我国以房养老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并不稳定,政府应该进行适当调控,为以房养老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其次,延期年金保费。对于长寿风险,可以通过向保险公司缴纳延期年金保费的方式加以解决。最后,建立征信体系。对于以房养老这种周期长、风险大的模式,建立征信体系十分必要。三是完善法律法规。首先,完善物权法“70年产权”的规定,我国目前住宅70年产权以及续期的规定给以房养老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立法机关应尽快完善物权法的规定,明确规定住房的使用期限及续期问题,包括续期的方式、费用等,以消除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机构和老年人的顾虑。其次,引进“遗产税”国外以房养老制度受到欢迎,很大缘由在于可以此规避“遗产税”。因为遗产税的税率较高,房产对子女而言反而没有太大吸引力。四是政府建立配套措施。政府部门应该参与到其中,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主体共同努力,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运行机制。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与补偿政策,降低贷款机构的运营成本,提供良好、稳定的金融环境,以激励产业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要强化监管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监管以房养老的施行,设置以房养老的市场准入资格,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持续监督,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从而建立一个高效、规范、安全的市场交易体系。

居家养老研究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应以养老需求为导向,着力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整合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做好4个结合。即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支持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坚持规划先行和硬件建设相结合,推进社区居家服务设施适老化。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应按要求配套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建议给予一定补贴进行支持引导。引入各类社会组织开展为老服务。推进照料中心实体化、微机构化运营,向社区开放就餐、日托、看护等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坚持人才建设与监管建设相结合,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要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建立合理的薪酬自然增长机制及福利待遇体系。切实保障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和社会保障等权益落实,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推进持证上岗,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动员社会各方面人员加入志愿服务者行列;要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管建设,积极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促进行业自我管理、服务和发展,逐步建立政府依法行政、行业规范自律、服务实体自主运营的管理格局。坚持标准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共享化。推动养老机构信息服务平台、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互联互通,实现机构、社区与居民之间养老信息和资源的互通共享。

智慧养老研究

建立行业标准和市场规范是推进智慧养老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养老服务发展的保障。从项目实施的过程看,需要制定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维护,做出制度性和流程性的规范;从项目覆盖的技术角度看,需要制订所涉及的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物联/互联技术等,做出技术性的标准和规范;从项目的层次结构上看,需要形成信息基础设施层标准、信息数据资源层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层标准、信息应用系统接入标准;从项目整体性上看,需要形成总体建设运营标准、信息安全保障规范和标准规范的评价体系。同时,为了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以为老年人物质和精神健康服务为目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全国性的智慧养老云平台,整合聚焦和深度开发,优化养老资源配置,形成集约、高效、合理的养老体系,唯此才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

中国养老产业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篇7

歌声飘扬,我们在哼唱之时也不禁感慨万干:不知何时,我们身边的老人变多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分析人士估算,若按未来20年我国年均GDP增速维持7%,且内需稳步上升,未来10年国内老年需求将加速释放,并出现井喷现象,至2030年,国内养老市场商机有望增至13万亿元。

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在这个过程里,养老成为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怎么养老?在哪里养老?成为老人及其子女、甚至现在的中青年要考虑的问题。

国内大小房企也纷纷瞄准了这一银发商机,上海恒实投资集团、复星地产、中国天地控股有限公司等开始试水养老产业,越来越多的房企踌躇满志欲在养老方面有所作为。据预测,2020年中国养老地产需求将达7亿m2,并在2050年升至13亿m2。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你最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怎么能让老人过上体面优雅的晚年生活?什么样的养老模式适合中国国情?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篇8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结构是世界银行1994年在《防止老龄危机:保护老年人即促进经济增长》报告中提出的, 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派对于养老保险的一些政策主张。可以说, 针对全球性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公共养老金支付危机,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对于解决养老问题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案设计[9]。

1. 第一支柱。

即公共养老保险, 由政府主导并强制执行, 覆盖全社会, 目前, 大部分国家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 属于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其目标是有限度的缓解老年贫困, 提供各种风险保障, 体现了社会互济原则。

公共养老保险在规模上应该适中, 以便给其他两个支柱留下较大的发展空间, 并应实行现收现付制, 以避免出现国家公积金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 第二支柱。

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是一种完全积累制的并由私人管理的养老金计划, 它既可以是强制执行也可以是自愿实施。完全积累制会促进资本积累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会使公共支柱的筹资更加容易, 如果第二支柱运作的比较成功的话, 将会减少人们对第一支柱的依赖, 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很多国家的第二支柱一般采用个人账户储蓄积累的筹资模式, 如美国的雇主补充养老金计划, 澳大利亚的职业养老金保障制度。这一支柱养老基金的运营管理市场化, 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金融机构运营管理基金。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这一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列入商业养老保险的范畴。

3. 第三支柱。

主要是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 为那些想在老年得到更多收入及保险的人提供额外保护, 一般由商业保险公司办理, 个人自愿投保, 政府给予税收优惠, 鼓励人们把钱存进养老金储蓄账户。目前, 大多数国家的第三支柱主要是个人在人寿保险公司购买各种商业养老保险计划, 并享有特定的政策支持, 如美国、德国等国家都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归纳起来, 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保险体现社会公平, 第二、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 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性养老计划, 体现效率和个人的自我保障责任。这三大支柱有机的将社会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社会保障责任和个人保障责任结合起来, 共同完成养老保险的三大功能———收入再分配、储蓄和保险。收入再分配和储蓄的功能是分离的, 保险功能则由这三大支柱共同提供 (如下页图所示) 。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所带来公共养老金支付膨胀的背景下, 尽管各国养老保险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尽不相同, 但从总体上看基本思路大致相同:构建并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尤其注重鼓励和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二、中国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紧迫性

1. 人口老龄化让我们“未富先老”

目前,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界定的人口老龄化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 821万, 占总人口比重为6.96%;200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 已占全国人口的11% (见表1) 。因此,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

蔡舫等学者研究发现,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 属于“先富后老”, 而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 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属于“未富先老”[1]。

资料来源:李洪心,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个带有OLG结构的CGE模型分析, 2006。

从表2可以看出, 总的趋势表明,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虽然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过程, 各自具有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它们的变动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一般规律表现为经济越发达, 人口老龄化程度越严重。此外, 在一些老年型人口的国家或地区, 人均GNI都很高, 如, 日本、美国、法国等。但是人均GNI与人口老龄化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函数关系。在一些人均GNI较高的国家或地区, 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一定高, 如西亚一些国家, 人均GNI较高, 但是人口结构上属于年轻型;而东欧一些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 但人均GNI也并不高。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异常”范围, 人均GNI 1 100美元左右, 这是由于中国实行二十多年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转变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2.巨额的养老基金缺口

“未富先老”带给中国养老问题的挑战, 还因为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同时发生而变得更加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养老金筹集模式也由现收现付制向“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转变, 体制转轨造成了巨大的养老保险金缺口。同时, 由于“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 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现象比较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至2008年12月底,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近8 000亿元, 并将在未来的30年里以每年净增1 000亿元的速度持续扩大[2]。

目前, 尽管中国在建立“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 但现行体系仍然是以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单一支柱体系。根据国际经验, 支撑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保险需要三个条件: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有效率的税收体系和有效安全的基金管理和治理机制, 而这些条件在中国不完全具备。所以, 为维持养老保障体系正常运转而产生巨额的基金缺口就不可避免了。2005年5月, 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 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 2001—2075年间,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3]。根据2007年相关数据测算, 如果按照全国社会平均工资30%支付基础养老金, 每年总需求为13 037.8亿元, 占当年GDP的5.29%;按照各地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50%支付基础养老金, 总需求为3 797亿元, 占GDP的1.52%。此外, 随着通货膨胀和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 养老金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以确保足够的实际购买力。

3.商业养老保险可以发挥强大的补充作用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 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只能是“广覆盖, 低水平”, 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保障需求, 因而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以分流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所带来的养老压力。此外, 随着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不断下降, 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商业养老保险发挥越来越大的补充作用。据预测, 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只能达到30%[8], 这意味着退休前后的生活质量将产生巨大差异, 而要弥补这样的差距, 必然要靠商业养老保险来填补。同时, 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则可以在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情况下, 借助商业保险的社会互助机制, 把养老保险覆盖到社会保险还没有覆盖到的农村和城镇人口, 以扩大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据统计, 截至2006年底, 中国2.8亿城镇就业人口中, 基本养老保险仅覆盖1.88亿人, 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仅占农村人口总数7.22%, 而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势必将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

三、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

目前, 中国第二、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也逐步建立起来, 但其发展仍然滞后。由于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偏高, 不仅给企业增加了经济负担、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竞争力, 还挤占了企业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能力和空间;缴费率的偏高也意味着个人将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性过高, 从而降低了个人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据中国保监会统计, 2006年中国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为626亿元, 占GDP比重不足0.5%, 人均保费不到50元, 而相比之下, 发达国家相关费用占GDP的10%以上, 人均保费超过5 000美元[4]。从国际比较看, 中国2007年底人均长期商业寿险保单持有量为0.1件, 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的平均水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原会长王宪章在2008年表示, 中国人均商业养老保险保费大约是431元, 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1/10, 为美国的1/70。从中国整个养老保障体系来看, 根据国家规划, 商业养老保险应占到个人养老保险的10%~20%。而在养老保险成熟的国家中三支柱各占总养老金的比例是:基本养老保险约占养老金总数的30%, 企业年金占比为30%, 而个人储蓄性养老金计划, 包括保险、基金、股票、银行储蓄、债券、房地产等, 约占养老金总数的40%。在欧美国家, 养老保险占欧美人寿保险收入已达60%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养老金网http://www.cnpension.net。

从表3可以看出, 中国寿险公司每年个人年金保费收入水平仅为美国的1/10左右, 个人年金在所有年金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也远低于美国的水平。不难看出, 中国商业养老保险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仅仅成为名义上的, 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负担过重。因此, 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使其充分社会管理和保障职能, 并不断完善中国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是现今最为关键的。

四、促进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几点建议

1.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从国际经验来看, 工业化国家企业年金计划和储蓄性养老计划的迅速发展, 与这些国家采取和实行程度不同的税收制度安排政策密切相关。如, 美国政府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雇主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给予税收延迟优惠政策, 其中以401 (k) 计划最具代表性。该计划因可以享受美国税法 (Internal Revenue Code) 第401条K款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得名, 它由私营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人寿保险公司设计建立, 雇主可以免除部分税收, 雇员也可以控制缴费金额并投资于资本市场获利, 因此401 (k) 计划的参与率高达80%。此外, 为鼓励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发展, 政府对个人开设退休账户也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当前, 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外部税收政策的支持。税收政策依然是商业养老保险市场, 尤其是企业年金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安排能够激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商业养老市场中来, 也体现了政府在养老保障中的职能。目前, 各国最流行的是“先免后征”的延迟税收制度, 即允许雇主和雇员从他们的税前收入中扣除养老金缴费额, 并减免养老金投资收益所得税, 在养老金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这种制度安排在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进行了调整,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期养老金储蓄在生命周期里收入再分配的真实性质。为了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以及最大程度的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化运作, 中国税收政策安排可以富有弹性。此外, 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初期给予更多的税收安排, 以鼓励企业和个人缴费的积极性, 尽可能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等到其逐渐发展成熟后, 可以适当的降低税收优惠的幅度, 更多是通过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10]。

2.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首先, 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文件表明, 高效率的证券法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法律框架来支持。目前, 中国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框架明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不能提供稳定、有效、规范的市场制度, 如, 至今尚未出台竞争法, 对垄断行为的处理无法可依;对证券市场的争论解决体系, 即公正和有效的司法体系的建设尚有很大缺陷等等。因此, 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 比如修改《公司法》, 以促成真正股份制企业的建立并按股份制进行运作;完善《证券法》有关规定, 理顺监管体制, 赋予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明确的法律地位, 各司其职;尽快出台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完善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5]。其次, 发挥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监管部门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 在自身能力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抓住监管的主要对象及关键点, 并且要有明确的监管目标和原则;重点保证信息的披露完整、及时和准确, 这一点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力推进机构投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要求管理层依照监督思路国际化、监管理念法制化、监管手段市场化要求, 以第三方的立场严厉查处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违法违规行为, 将保护投资者利益, 营造公平、公开、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为监管工作的重点, 最大限度地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效率。最后, 改善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股票的发行与上市必须回归市场, 减少中国证券市场中特有的计划经济色彩, 适时推进国有股、法人股以净资产为基础向流通股股东配售;以市场选择机制取代资产重组的行政选择机制,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使政企分开, 让企业真正成为资产重组中的市场主体;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并规定上市公司退市的硬性标准, 细化退市规则, 从制度上消除行政干预退市的可能性[6]。

3.健全商业养老保险的监管体系

对于商业养老保险的监管, 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加强保险公司等商业机构偿付能力的监管, 确保其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能力充足, 从根本上保护投保人的根本利益。同时, 要在深入研究商业养老保险的风险特性和盈利模式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经验, 开发更加科学的风险模型和监测技术, 完善商业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 提高其科学性、适应性和操作性;尽快研究建立偿付能力危机或突发事件出现后的处理手段, 做好预案, 解决商业机构偿付能力不足时的应急措施及其退出机制[7]。

在完善商业养老保险监管体系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 坚持以偿付能力作为监管核心的原则。 (2) 坚持有效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3) 坚持监管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4)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简言之,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动态监管, 才能够保证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 并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完善“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蔡舫, 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邓英.英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4]中国养老金网, http://www.cnpension.net.

[5]范恒森, 李连三.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目标与建议[J].资本市场, 2002, (1) .

[6]张锐.资本市场的缺陷与修正[N].中华工商时报, 2003-02-08.

[7]段家喜.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行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8]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http://www.cnca.org.cn, 2006-02-24.

[9]世界银行.防止老龄危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6.

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农村养老,家庭养老,社会养老

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实施,拥有中国大多数老年人口的农村地区将迅速出现家庭小型化的倾向。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农村年轻一代道德观念的下降等因素,都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养儿防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根深蒂固的一个老观念,在农村可能体现的最为明显、最为突出。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是我国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意味着政府为农民制定了全新的养老政策、“政府养老”的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提出社会养老保险,并不排斥家庭养老,也不能排除子女养老的义务。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国家的社会保障,不是国家管了,儿女就不需要管了。而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还以家庭作为依托,比如说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养老金了,但是他的前提是他的家庭年轻成员必须参加保险、必须缴费,如果他的儿女不参加保险,他的老人是不能领养老金的,还是要有家庭成员为农村养老保险作出贡献的一个基本前提。所以这次农村的养老保险是一个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就意味着政府、家庭、个人以及集体单位都要发挥作用。

1 家庭养老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家庭养老按照民族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以及目前的基本国力,九成老年人需要在家庭中养老,他们将在自己亲人的照料下安度晚年。然而纵观当下的养老服务领域,绝大多数的投入、政策偏重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对家庭养老的相关政策和投入较少,在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对家庭养老服务的规划和投入。

1.1 要提高对家庭养老的认识

其一要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认识,使之明白尊老、敬老、养老不仅仅是一种亲情,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甚至是一种法律义务。有条件抚养老人的家庭,硬要违背老人意愿,把他们推向社会,是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许的。其二要提高整个社会的认识。要大力开展“孝道”的宣传和教育,弘扬家庭尊老、养老的良好风气,鞭挞不养老人的可耻行为,教育全社会,家庭是老年人养老的最佳环境,社会化养老是在家庭无力养老情况下的补充,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养老光荣,弃老可耻的氛围。其三要提高各相关部门的认识。要帮助政府官员树立“大养老”的理念,认识到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是养老服务事业的两条腿,否则这个事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1.2 要制定支撑家庭养老的相关政策

国外的家庭养老服务政策起步早、内容多,很值得我们学习,很多惠老政策,结合国情都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在经济上,可以对赡养父母等老年人的子女实行一定额度的免税政策,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再比如,对赡养父母等老年人并与他们同住的子女,可以给予一定的住房养老补贴,鼓励子女与老年父母同住;还有对赡养高龄父母亲等老年人的,除了正常的假期外,每月还应给予一天的养老假,让他们可以有时间照料自己的父母亲。再有可以扩大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补贴老人的覆盖面,让更多需要护理,处于经济困难边缘的老年人也能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这些家庭养老的政策可能会增加一些财政支出,但是一种积极的政策引导和社会引领,这些有限的经济投入将会产生无限的社会效果。

1.3 要形成家庭养老的援助、服务网络

在家养老的老年人和护理他们的亲属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应在社区形成一个为他们服务的网络,以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一要免费举办“护老者”培训班。向他们传授老年人护理的专业知识,使他们更好地为自己的亲人服务。二要设立老年人护理、康复专用器具租赁中心。向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低价租赁器具,对经济困难者由政府予以补贴。三要成立“护老者”活动俱乐部。定期举办活动,让“护老者”们互相交流、分享个案;组织专业人士开展心理辅导,为他们送上爱的鼓励;表扬他们为照料自己的父母亲所作出的努力,认同他们的付出。四要为他们提供援助服务。可利用现有的社区养老机构,设立家庭养老援助中心,定期为高龄老人“护老者”提供替换服务,让他们也有“喘息”的机会,消除他们心里“护老路程没有尽头”的消极想法。爱子女是自然现象,爱老人是文明现象。我们要全面提高家庭养老的服务水平,让千千万万个在家养老的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给予的人文关怀。

2 社会养老是中国农村养老的必然趋势

2.1 集体养老

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他们认为“五保户”这个词带有歧视。

2.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在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因受农民低水平现金收入的影响而失败,使农民未能实现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旧农保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同级财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建立公示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3 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家庭养老保险基金

建议以家庭为单位设立养老保险基金,首先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自家的钱自家花。再从每个家庭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加上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作为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险基金。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只有“五保”老人才能享受到社会救济的保障,其他大多数老年人基本上未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这样的保障,事实上只能说是一种最低保障,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障,显然是很不健全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只有将社会养老保险与传统的养老方式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拓宽养老保障的覆盖面,才能解决农民老年的后顾之忧。

农村养老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的问题。“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构建农村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发[2009]32号,《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2]立芳,农村养老问题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0-1-21.

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研究 篇10

(一)概念的界定

养老基金监督是指相关部门对养老保险税(或费)征收、养老基金运营、养老金支付全过程的监督,这一般被称为广义的监督;而对于养老基金运营的监督,一般被称为狭义的监督。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征收和支付环节的问题较少,政府的监督重点放在养老金运营的监督上,即狭义的监督上。在本文中,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狭义的监督方面。

(二)养老金监督的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当我们分析对于养老基金运营的监督时,风险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而关于养老基金面临的风险,投资风险最为突出,它可以作为养老金监督的直接原因。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即养老基金的资产组合价格会随时发生变化的风险。20世纪中后期以来,基于风险分散以及对投资收益的平衡,世界各国越来越多地探索证券投资等养老基金投资的多元化渠道,逐渐超越简单国债和货币组合,涉足股票、房地产等更高风险的资产类别,养老基金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养老基金监管制度必须作出相应调整,正如约翰希克斯所说:商业经济制度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如何找到减少风险的途径的问题。2001年年底,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也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养老基金的建立并不等于问题的终结,基金的各类风险必须面对。

2. 深层原因。

关于养老基金监督的深层原因,笔者从养老金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入手。首先这一性质表现在养老基金关系到众多平民百姓的老年生活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其次,养老基金与财政和税收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再次,养老保险资金的收支已经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变量,并且从世界范围内发展的趋势看,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事实,这将使养老基金对经济特别是对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值得提及的是,从本质上说,养老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一种代理理财的行为,基金的实际所有人与养老基金资产管理人、基金资产托管人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金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分离将使得监督成为必要,非常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养老保险很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完全问题。

二、中国加强养老基金监督的紧迫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至今,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与监督工作从一开始的摸索,到集中严格管理,再到放松投资限制与强化基金监督,可以说,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一部分的养老基金渐渐地依法步入了扩大投资范围与加强投资监督并重的新轨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法制基础还不健全,中国的金融市场尚待发展,要控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风险,实现成功的监督,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一)中国面对着一个尚待规范和发展的新型金融市场

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波动偏大,且市场中可投资的品种较少,缺乏能够规避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另一方面,由于监督层在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导致基金业进入困难,我国证券市场上私募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大,出现法外经济超过法内经济成为法律规范市场的奇怪现象。这一现象至少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是目前资本市场属于不成熟的资本市场,投机性占主导地位;二是基金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基金管理制度的漏洞在法外经济的大肆扩张下暴露无遗。

(二)金融投资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金投资同其他领域一样除了必要的外部环境,还需要两方面的资源:充裕的资金和专业人才,两者缺一不可。现阶段,中国金融投资机构在硬件上可能不存在很大问题,然而,专业人才的缺乏则是制约金融投资及监督发展的重大瓶颈。再者,中国的基金组织中,由于契约的不完备和制度规范的缺失,投资基金委托—代理双方的制衡能力存在严重的不对称,造成了基金持有人的弱委托和基金经理人的强代理关系,这也是当前存在的显著问题。

(三)金融市场的法制不健全

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信托法中对于受托人的义务规定不够严密,缺少对“信赖义务”的规定,这就使得委托方的权益处于危险状态。在对资产外部保管的条款方面,对于托管人与资产管理人的独立性问题规定不明确,这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显然,这将给养老基金监督工作带来很大阻力,“无法可依”将使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国外养老基金的监督措施

在探讨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学习一下国外比较规范或流行的养老基金监督措施。迄今为止,关于各种制度设计和监督机构运作的文献仍然非常少见。对养老基金的运营实施监督主要是借鉴了银行等其它相关行业监督的经验:其一,运营前审批发放运营许可证;其二,在运营过程当中进行监督和调查;其三,在运营问题出现后采用补救措施,对于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一)准入标准与审批

具体的准入标准,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国家只允许养老基金以开放式基金的形式运作,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有些国家以信托基金或基金会的方式建立养老基金计划,一般对基金经理较少实施严格的职业证书要求,并且基本上没有资本金和储备要求,而是把这些纳入谨慎性标准之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监督方法,例如美国,对多方共同管理的资产有附加要求,并且管理基金需要监督机构的赞同,但是,同欧洲的普遍做法一样,没有像智利等拉美国家那样对基金管理公司实行严格的财务要求。

关于基金运作的审批,国际上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养老基金计划以少数几个开放式基金为基础,基金的审批构成了监督机构的主要活动之一,通常设有专门管理这种审批活动的部门;另一种以美国为代表,对发起养老基金的雇主不要求任何特许。运营的必要条件是通过他们赖以建立的文件而间接地设立的,这些文件要公布信托条款和养老金计算公式,指明每个人的特定责任。其它许多经合组织国家一般采用类似美国的做法。

(二)监督和检查

大多数监督措施的核心都在于对养老基金的运营活动进行监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对养老基金财务状况报告的审查和现场监督。在这两个方面中,各国基本相同的一点是监督机构都会要求取得财务报告,只是在财务报告的频率要求和深度要求方面,不同国家有很大的差异。

(三)合规性监管

在这一方面,有些国家更倾向于采取事前行动,强调根据有关政策法规来检查养老基金的经营决策活动是否合法或合规,目的是谋求通过在侵害事实发生之前进行规范和限制,防患于未然。有些国家侧重于事后行动,其矫正性行为更像是民商法诉讼。此外,有些监督者还依赖于以通过披露问题的制度造成坏名声的形式进行道义劝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有措施都要求养老基金的监督必须建立在政治中立的基础上,但这种权威的地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拉美国家通常会设立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其它国家多数都是把养老基金监督机构作为某个部门的一个分支机构,通常是作为金融监督当局、劳动部门或保险监督机构的一部分,在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些国家,则由一个统一的金融监督当局实施集中监督,全面负责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督。

四、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的思考

有了前文对养老基金监督的理论及部分经验的学习,以及对中国加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紧迫性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养老基金监督的必要性、必然性以及规律性,同时又是因国而异的,中国的问题多,相应的策略也应该与之相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少,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几个主要的策略。

(一)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是一种理念。就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一路高歌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努力着一步步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我们的投保人、基金经理人和基金监管组织都应该抱有一种风险的意识,开展风险管理。其次,风险管理贯穿于社保基金投资的全过程, 是投资运营后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风险管理离不开符合市场情况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有赖于完善的公司内部投资管理部门, 以及保障有效监督机制的风险管理的稽核和监察部门,这就要求重视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业务能力培养,改善队伍结构,提高监督质量。

(二)考虑向谨慎人的监管模式的转变

根据监管当局对投资资产组合类别和比率的限制程度,国际上存在定量限制监督和谨慎人监督两种基本模式。研究表明,在谨慎人监管模式下,养老基金持有的高风险资产高于实行定量限制监管的国家,并且在收益率、风险以及灵活性上也更胜一筹。因而,随着一国资本市场的深化、养老基金规模的壮大以及监管者水平的提高,各国一般都会逐步从定量限制监管模式向谨慎人监管模式过渡,放松对投资工具和比例的限制。比如,加拿大2005年取消了对海外投资的最高限制规则;墨西哥于2002年改革了养老基金的投资规则,允许投资于海外证券市场等等。

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机构发达程度低,相关法律和制度环境不完善,应当采取定量限制监督的模式对养老基金进行监督管理。笔者认为,虽然目前中国需要把定量限制监督的模式作为主要策略,但是,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谨慎人监督模式的方法适度引进来,一方面两种模式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市场经济处于不断成长之中,我们既需要自我完善,又需要尽可能多地和世界上多数国家接轨,才可能为下一步国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建立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

在目前,应当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规定任何机构进入养老基金管理行业都必须满足这些标准,并经过监督机构的严格审批;必须制定严格的退出标准和程序,一旦养老基金内管理者无法满足有关标准,就必须自动退出养老基金行业。当然所有这些机制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健全的法制和发达的资本市场。

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策略,还有诸如人们多提及的法制健全的问题、人才引进的问题、市场化的问题、海外投资的合理化问题等等,都是我们现阶段及将来长期需要坚持的策略,需要继续研究并尝试、实施。

摘要:中国养老基金监督的策略是:要考虑风险管理, 考虑向谨慎人的监管模式的转变, 建立严格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三方面因素。

关键词:养老金监督,风险,金融市场,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珍, 孙永勇, 张昭华.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体制选择——以国际比较为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李珺, 杨一帆.金融危机中养老基金投资的反思与启示[J].上海保险, 2009 (6) .

[3][美]阿伦.S.摩拉利达尔.养老基金管理创新[M].沈国华, 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4]刘红林, 高桂林, 王云生, 张新勇.发达国家保险监管制度[J].时事出版社, 2001 (5) .

[5]欣静.国外如何监管社保基金[J].社区, 2007 (3) .

[6]乐飞红.美国退休金的基金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 (双月刊) , 2000 (9) .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篇11

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主办的首届澳大利亚·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峰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渐渐增大,需求层次多样,市场潜力巨大。”与会中外专家认为,中国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

老龄化社会来了,养老产业的“巨型市场”也已形成。面对国外投资者的分食和抢食,国内投资者怎么办?

养老很简单:“一碗米,一杯水,一口气,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

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中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此次会议指示是继2013年9月国发3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对我国养老产业的进一步指引。

“中国的养老,其实就是‘一碗米,一杯水,一口气,一扇窗,一扇门,一张床’。”郝福庆说,“一碗米”,就是食品要安全,远离污染;“一杯水”,就是要有清洁的饮水;“一口气”,要有清洁的空气;“一扇窗”,希望老人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一扇门”,主要指无障碍环境;“一张床”,是指集技术和智慧于一体的、利于老年人起居的设备,实现健康管理。

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表示,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存在三大瓶颈。“首先是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清楚,所以大家都在观望,如果金融市场不开放,资本就不愿意进入。其次是模式问题,做养老健康的企业多在亏损,缺乏成熟的盈利模式。投入的资金受到政策和机制的制约,同时要对接很多的部门。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从事养老健康产业者一定是专业人士,如果没有职业通道和规划,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养老产业是拉动内需的新增长点

但目前民营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48%

在巨大的养老需求的推动下,随着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养老领域的政策相继出台和落实,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既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长久之计,也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发展老龄产业,能够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一举多得,意义深远。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刺激消费和供给两个渠道,强化政府指导,加大养老领域开放力度,加强监管和法律标准体系建设,并注重培育群众树立健康养老的理念和社会意识。”郝福庆表示。

解决当前的养老问题,单纯依靠政府的基本保障,的确难以满足。“现在全国有4万家养老机构,民营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48%。这就是当前中国养老机构的现状。”乌丹星说。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促进医养融合对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结合,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强化投融资、用地等支持,扩大政府购买基本健康养老服务,创新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

澳大利亚抢分中国养老蛋糕

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刘初阳表示,由于人口的老龄化、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城市中产阶层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未来将形成“巨型市场”。

“本次峰会旨在展现澳大利亚养老的行业能力,帮助澳大利亚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了解中国的市场动态和主要趋势,提供分享见解和经验的平台,并促进更好的合作。”刘初阳说。

随着相对富裕的“婴儿潮一代”变老,中国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高端养老产业迎来类似过去10年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据全国老龄委的数据,中国老年人市场的年服务需求到2050年左右,将达到5万亿元。

据了解,此次有来自70余家澳大利亚组织和公司的130多位代表组成的养老产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参加了峰会。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中国区总经理、澳大利亚驻华使馆商务公使柯迈高说:“这充分表明澳大利亚的养老行业致力于和中国合作的积极愿望。”

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研究 篇12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城乡一体化

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关系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从我国国情来看, 其中重点和难点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而重中之重和难中之难则又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本文就此略陈管见, 求教于专家学者。

一、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时代背景

1、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养老保障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制度, 始建于城市, 主要服务于城镇工薪劳动者。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并发展壮大。在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农村人口的比例逐步减少, 很少有为农民单独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公民中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 随着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日渐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自给能力较差的农村老年人口的保障。

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 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 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单纯依靠原有的家庭养老、自我保障和家族互助等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需要, 保障其利益。城乡一体化, 构建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体系, 欲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相匹配, 应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多方面开展,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体系才能适应我国国情, 达到应有的保障能力, 以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做好农村的养老工作。

2、构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紧迫性

目前, 中国已有21个省 (区、市) 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 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 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根据预测, 老年人口到2020年达到2.48亿。到2051年是峰值, 最高峰要突破4个亿, 达到4.37亿, 占当期总人口31%。进入老龄化社会, 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其中, 法国130年, 瑞典85年, 澳大利亚和美国79年左右。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 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当前,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 要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认识到“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 要求各级政府“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推进, 农村养老保险的构建必将能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消除贫困的保障。

结合我国现实情况, 农村的养老保险重点在于短期之内消灭贫困和通过长期努力能够做到保障老年收入水平, 使农民真正享受公民的待遇, 故本文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 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沿革

中华民族具有敬老养老、扶残助孤的悠久历史传统, 但封建王朝都未形成完善的供养鳏寡孤独者的制度规范。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半个世纪以来, 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建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90年代初)

我国农村主要以五保户、贫困户及其他社会救济等为对象, 推行“五保供养”制度。建国初,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依托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建立, 从传统的赈灾救济中确立。1956年, 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对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社员给予吃、穿、烧、年幼的受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五个方面的保障。1958年, 全国五保对象有413万户、519万人。1958年12月,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办好敬老院, 为那些无子女依靠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1963年, 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五保户、困难户、供给、补助工作的通知》, 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确立了农村五保供养。五保对象基本保持在300-400万人之间。

2、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规范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

1994年1月,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民政部1997年3月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五保供养开始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1、提升了经费的统筹层次。2、丰富了供养的内容。3、确立了供养标准。4、规范了管理。形成了从中央到县市、乡镇, 协调统一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体系, 成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制度最完善、体制最健全的一项基础工作。

农村的养老保险明显滞后于城镇养老保险的发展。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的人群不只是生活和工作在农村的农民, 还包括未纳入城镇养老体系的农民工, 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民政部1986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991年, 根据国务院指示, 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等地进行试点, 并取得成功。1992年,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下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民办发[1992]2号) , 并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广。1995年, 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的“在农村群众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区, 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高度重视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意图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

3、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社会化阶段 (21世纪初至今)

1998年到2003年期间, 农村养老保障处于发展缓慢阶段。2003年底, 全国有1870个县 (市、区) 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28万人参保, 积累基金259亿元, 198万农民领取养老金。2004年, 中国政府开始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试点, 奖励扶助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2005年底, 全国有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约1900个县 (市、区、旗) 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5400多万农民参保, 积累保险基金约310亿元人民币, 300多万参保农民领取养老金, 当年支付养老保险金21.3亿元人民币。

2006年, 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社会救助事业, 尤其是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大面积覆盖受益人群。截至06年底, 全国五保供养人数由2005年底的328万人, 增加到484.5万人, 增长48%;集中供养由62万人增加到104.1万人, 增长68%;全年共支出供养金41.1亿元。分散供养标准由1332元提高到1691元, 集中供养标准由1844元提高到2229元。全国共有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577.5万人, 截至2007年2月, 全国纳入农村五保供养的人数为499.3万人, 78.2万人没有享受到农村五保供养。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时间较晚, 其政策依据主要是2003年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特困户救济工作的通知,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其重要性, 86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 985万农村人口被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其中包括不符合“五保”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养老基地, 发放养老补贴和高龄津贴, 积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地方政府积极组织实施开发式扶贫, 增强贫困老年人的生产自助能力。

对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独生子女或两女户夫妇, 在年满60周岁以后, 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2005年底, 享受该奖励扶助的人群达到135万人。中国政府重视城镇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问题, 确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 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有1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出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 约600万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筹集资金约500亿元人民币。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日渐显性化, 农村地区长期依靠家庭养老、自我保障、家族互助等以自身为主的保障形式, 养老问题应社会化。

1、思想认识上忽视农村养老保险。

首先政府、集体或其他社会团体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关注度不够。长期以来, 农村养老保险这个薄弱环节, 长期停留在低层次的保障水平上。其次农民仍然存在着那种“养儿防老”的家庭式养老保险意识, 自身投保意识不强, 不重视社会养老保险。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健全长期不能实现。

2、现有农村养老保障能力弱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 特别是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增收难度大, 农民收入水平低, 而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又是以个人缴纳为主, 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展较好, 参加的基本上是富裕农民。穷困者不能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 没有起到消除贫困的积极作用, 基本还是依靠“家庭养老”。

3、资金来源面窄

由于目前政策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辅助为辅, 国家予以政策支持”, 地区差异大, 农民收入水平参差不齐, 集体帮扶力度不一, 国家投入少, 农保基金资金来源面窄, 使其失去了社会保障的实际意义, 政府责任未能在农村养老保险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4、管理不善

基金存在违规存放现象, 一些地方将农保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有的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 致使存入的农保基金无法取出导致损失。基金增长不力、速度慢, 增长速度跟不上养老金发放的增长速度, 入不敷出, 出现负增长。这些严重的管理不规范现象, 造成了巨额的损失, 也降低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四、对构建我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1、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创新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人口老龄化加速, 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了城镇到21世纪后半叶, 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超过农村, 并逐渐拉开差距。人口的老龄化已经严重影响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因为大批青壮年流入城市打工致使农村赡养服务人口减少, 使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显得尤为迫切。

2、立足国情, 城乡一体, 实现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协调发展

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农村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应该结合我国国情, 既要立足于当前, 也要看中长远期, 按系统和整体战略的思维去构建, 以应对老年人口高峰期的到来。

3、激活机制, 合理分担, 促进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我们应该努力加大起到消除贫困的作用, 同时也要继续保持原有特色, 鼓励土地养老、家庭养老和互助养老等模式。国家应该在原有政策扶持的基础上, 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 解决资金问题, 使农村养老体系能够多层次的构建, 发挥其保障作用。

4、强化管理, 规范运作, 确保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在基金管理和统筹层次的问题上, 应该借鉴商业保险的模式, 毕竟以县为单位统筹, 由于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约束, 很难保障其收益率, 做到长期的保值增值, 规避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11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 北京, 2004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 北京, 2006年12月,

[4]、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07年12月27日,

[5]、罗志先吕洁编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2月,

上一篇:多电平注入下一篇:积极应用